主演:约翰·马尔科维奇埃蒙·法伦迈克尔·谢弗弗雷娅·梅弗雪莉·亨德森安亚·查洛特拉安德鲁·巴肯塔拉·菲茨杰拉德布朗温·詹姆斯克里斯托弗·维利尔斯杰克·法辛苏珊妮·帕克埃弗·奥斯汀鲁伯特·格林特丽丝·麦克伦尼特伦尼娅·爱德华兹凯文·麦克纳利伊恩·皮里利亚姆·霍里卡恩奥尔文·梅格莱格·费什尔阿里·库克亨利·古德曼
类型:剧情悬疑犯罪欧美导演:亚历克斯·加巴西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8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豆瓣:6.5分热度:9 ℃ 时间:2022-08-10 12:51:46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看了开头,我就懵了,我记忆中的波洛没这么颓废啊,翻了一下原著,明明说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往下看,反正波罗就是被各种不待见各种憋屈,整一个老年危机。编剧把黑斯廷斯写没了,硬塞进来一段陈年旧事,把整个案件的逻辑都给改变了。然后加进来各种无关的细节,虽然对刻画人物可能有点用,但也太喧宾夺主了吧,正经推理部分好少,最后推出正真凶手那里几乎完全没有交代,最后凶手自己说是白兰地酒杯上的指纹暴露了,我觉得也有点牵强。。。
先声明一点,虽然个人很喜欢阿加莎,很喜欢波洛这个角色,但并不是说忠于原著就是圣旨。在这个时代,合情合理的改编甚至演绎,对推广经典作品是好事。
比如,前几年麦克莱恩老爷子的《福尔摩斯先生》,演绎了一段退休后的老年福尔摩斯边养蜂、边探究旧案、边感悟人生的故事,就还挺棒的吧。
而这部《ABC谋杀案》,作为BBC致敬阿加莎系列的第四部,则带来了另一位知名侦探波洛的晚年生活演绎。
但是,和福尔摩斯在柯南道尔的笔下过了60岁就音讯全无不同的是,波洛可是被阿加莎从初出茅庐写到去世的,所以原著党对他老年后的经历也是非常熟悉的。
所以,波洛当主角的案子,一旦改得不好,就容易被骂。
不幸的是,BBC团队在这个系列的第四部,第一次推出“大主角”波洛后,看来免不了要被骂了。
因为,即便不是得罪原著党,这部《ABC谋杀案》也不是一部合格的犯罪探案剧!
仅就本剧来说,得罪原著党的最大原因,毫无疑问,主要在于侦探波洛的人设。
在阿加莎笔下,波洛接手”ABC谋杀案“,可以说是在他私家侦探生涯的黄金年代。
这一案前两三年,他坐了东方快车,坐了普罗米修斯号航班(云中命案),后两三年又坐了尼罗河上的游轮和地中海上的邮轮(海上迷案)。一会儿火车一会儿航班一会儿游船,从生命力上,当时的波洛是很强的,从破案难度上,他的灰色脑细胞也是很活跃的。
如今,突然整出来了个老年的波洛,是会让人接受不了。
那再退一步讲,真要像《福尔摩斯先生》一样,安排一个老年侦探呢,恐怕这个波洛又和原著里的侦探从气质上有完全的不同。
原著里,在帷幕一案之前,波洛从外型到语言到性格上,除了侦探应有的机智和敏锐外,是带有一点自嘲式的幽默,以及相应的一点点自负的。身边的贾普、黑斯廷斯、奥利弗太太甚至女仆都衬托出了他的这些特质。
而在最后的帷幕一案里,身体不行了的波洛,没有了轻松幽默但绝对少不了侦探的自负和掌控力。大家从他的死法能看出他极强的个性,强到自己来了一出“无人生还“式的犯罪。
这样的波洛,会有本剧中的老年不得志和郁郁寡欢吗?
再往深了说,英国从天气到环境的灰暗是让人印象深刻,但在阿加莎以波洛为主角的作品里,除了个别几案,多数是不太体现这一点。
因为阿加莎自己的经历,波洛不是在阳光明媚的乡间见证谋杀,就是在全世界的旅途中帮人破案,表面上是不太看到不列颠岛上的雾霾的,更多的阴暗来自犯罪的内里。
那么,这个波洛是怎么来的?如果是一个听惯了人间忏悔的教堂牧师,他又是怎么做到侦探的?剧里没交代,恐怕也说不通吧。
如果说一个莫名其妙的侦探形象让原著党不满意,那一个失败的罪犯设定,就决定了抛开原著它都不是一个合作的剧。
在《ABC谋杀案》原作里,罪犯的初心是阿加莎最常用的套路:杀人夺取财产。为此,他借刀杀人炮制了前两个案子和后一个案子——并没有E——伪装成连环杀人案。
其实,阿加莎的原作就是有一点过于强调犯罪手法的诡异而有点漏洞的,比如现实中真要达到这个目的,找个人做幌子去按字母杀人,不如自己无差别的连续杀人来得保险。
那到了本剧里呢,凶手的犯罪动机似乎都改了,改成了从波洛身上找到了灵感而去变态连环杀人从而挑战波洛,甚至最后有点成就波洛复出的意思……
你俩跟我这儿扯犊子呢,还是搞基呢?
真要为了这个,干啥找个人当幌子,那岂不是出错概率更大,更不如自己去无差别杀人呢。
而且,剧里好像对于怎么查出凶手的,是不是似乎也没说太清楚?是不是在结束前20分钟就一笔带过了?搞得原著党看不下去,非原著党一脸懵逼啊……
所以啊,这三年来,从无人生还到控方证人到无妄之灾到abc谋杀案,口碑越来越堪忧,bbc可能真得记住那句话: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否则你们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
最后,为明年的《死亡终局》捏一把汗,并期待下明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要排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2015年的《无人生还》,2016年的《控方证人》,2017年的《无妄之灾》,还有今年最新的《ABC谋杀案》,和计划明年播出的《死亡终局》……
年终岁末一部BBC操刀的阿加莎牌推理剧,和每年的圣诞节一起相伴而至,总能给广大英剧迷和阿加莎谜无限期待!
作为阿加莎推理小说中知名度和精彩程度都不输《无人生还》的一部,《ABC谋杀案》所承载的期待不言而喻。
但可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目前评分只有6.5,创下了历史新低。
欠揍的改编,诡异的气氛,情节不突出,人物没特色,节奏不紧张,全是这部剧的槽点。
总之,这绝对不是阿加莎味的《ABC谋杀案》,甚至连一部合格的推理剧,它都算不上。
那么,在阿婆的笔下,《ABC谋杀案》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呢?(剧透预警!)
整个故事要从大侦探波洛某天收到的一封奇怪的信说起。
赫尔克里·波洛先生,nn让我们可怜愚笨的英国警察束手无策的谜案,你却可以轻松破解,你一定很得意吧?好了,那就让我们看看聪明的波洛先生到底有多聪明。可能你会发现,这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这个月的二十一号,请留神安德沃尔。nn你忠实的ABC
ABC,21号,安德沃尔,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谜底很快揭开了——21号,在安德沃尔(Andvord),一个叫阿谢尔(Ascher)的开烟草报纸铺的老太太被人从背后重击而死,尸体旁边放着一本“ABC列车时刻表”,封面朝上倒扣着,翻到“安德沃尔”那一页。
不过,尽管如此,如果没有接下来的第二封信,“ABC”的匿名信和安德沃尔谋杀案之间的关系仍然可能只是个巧合。
亲爱的波洛先生,nn哦,感觉如何呀?我想,这是我的第一个游戏。安德沃尔事件进行得很顺利,不是吗?n不过,游戏才刚刚开始,我提醒你注意一下滨海贝克斯希尔。日期是这个月的二十五号。n我们玩得多开心啊!nn你忠诚的ABC
果然,25号,一个叫伊丽莎白·巴纳德(Barnard)的女孩在贝克斯希尔(Bexhill)的海滩上被人用她自己的腰带勒死了,身旁同样放着一本“ABC列车时刻表”,封面朝下翻到贝克斯希尔(Bexhill)那一页。
发现规律了吗?
显然,一切都不是巧合了,安德沃尔(Andvord)和阿谢尔(Ascher),贝克斯希尔(Bexhill)和巴纳德(Barnard),“ABC列车时刻表”加上来自“ABC”的匿名信,凶手杀人显然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就按照字母表的顺序!
所以,下一个地方,下一个受害者,地名和人名都是应该是“C”打头的!
很快,第三封信也到了。
可怜的波洛先生,nn你并不像你以为的那么擅长破这些小案子,是不是?你的全盛时期已经过去了,是吗?让我们看看你这次能否表现得好一些。这次的案子很简单。三十号,在彻斯特(Churston)。你一定要努力做点什么,总是照我的意思来,这有点枯燥。n祝你狩猎愉快!nn你永远的朋友ABC
信到是到了,也完全和之前的推测一致,但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它到的有点晚了……
因为寄信人,也就是ABC写错了地址,波洛收到它的时候已经是30号了——迈克尔·克拉克(Clarke)爵士就在这天晚上出门散步时被人猛击头部而死。
凶手屡屡得手,大侦探波洛也是步步紧追,一直在寻找破案的关键信息。
除了字母表、信、列车时刻表,三起案件之间应该还有什么别的关联,是什么呢?
经过细致察访,波洛终于揪出了那个一直藏在暗处的破案关键点——长筒袜!
阿谢尔太太的卧室里放着一双新买的长筒袜,死去女孩的妈妈在凶杀案当天给女儿买了一双长筒袜,爵士死的那天早上他的女秘书在门口见过一个长筒袜推销员……
“同一个主题重复三次,这不可能是巧合。”而那个三次准时出现在案发地的推销长筒袜的男人就是破案的关键,甚至,很可能,他就是凶手!
就在波洛一行人为找到这个关键细节而激动万分的时候,第四封信也早就到了,这次ABC选择的作案地点是唐卡斯特(Doncaster)。
虽然提前预知了时间、地点,但这一次波洛和警方还是没能阻止命案的再一次发生——有人在电影院里被人用刀从背后捅死了。
但这一次,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凶手在案发后自己浮出了水面。
一家旅店的女仆举报一个客人行为可疑,警方顺藤摸瓜找到那个人的住处,搜出了长筒袜、ABC列车时刻表、给波洛写信的那台打字机……
很快,凶手——亚历山大·波拿马·卡斯特落网了。
连名字缩写都是A.B.C,一切证据都说明凶手无疑就是他!
然而,要想最终确定卡斯特的凶手身份,波洛又遇到了新障碍——第二个案件发生时,卡斯特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当然,最后,波洛为整个案件找到了最终的、合理的正确答案。
原来,凶手根本不是这个叫卡斯特的长筒袜推销员,他只是凶手安排好的替罪羊。对于凶手而言,四起谋杀案中只有一件对他而言称得上是真正的谋杀,为了掩人耳目,他把它藏在了一系列谋杀之中。
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最不注意一根针?针插在针垫上的时候!你们什么时候最不注意一起孤立的谋杀案,当它是一系列相关谋杀案中的一起的时候。——波洛
一部推理小说,可以看做是一次读者和作者之间的隔空过招。
对于读者而言,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在谜底揭晓之前准确锁定凶手;对于作者而言,怎样千方百计创造一个合理合理的故事却又让读者猜不到结局;正是一部推理小说对双方而言都妙趣无穷的地方。
而《ABC谋杀案》中,“推理女王”阿加莎又一次稳赢大批读者,成功制造了一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回顾“战败”的阅读过程,我得出了三条重要的经验教训:
第一,不要过于相信作者!
第二,排除干扰信息和抓住有效信息一样重要。
第三,借助心理画像锁定凶手。
关于“不要过于相信读者”这一点,必须说说《ABC谋杀案》的叙事策略。
《ABC谋杀案》采用了两种叙述视角穿插叙述,其一也是最主要的,是波洛的好朋友黑斯廷斯上校的讲述,他一路跟波洛同行,从自己的角度向读者展示着案件发生和调查的全过程。
第二种叙事视角是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从小说第二章开始,作者就以“并非黑斯廷斯上尉的个人叙述”这样的章标题,让“假凶手”卡斯特登场了。
她看似客观实则有意描写他的各种举动,暗示他和谋杀案之间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认定凶手就是他。
呵呵,真是防火防盗防作者,如果你实心眼(如我)一开始就着了阿婆的道,那么恭喜,真相就此与你无缘!
第二点应该算是基本的推理、探案常识,但结合《ABC谋杀案》的复杂性,特别容易踩坑,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拿出来提一下。
因为是系列谋杀案,围绕每一个案件都会产生大量信息,死者的经历、性格、为人、社会关系等等,这就导致微小的有效信息会被混杂在大量的无效信息之中,本来就难以辨别不说,作者可能还会故意“使坏”——将有效信息一笔带过,干扰信息大肆渲染,导致抓住关键信息点更加艰难。
前文提到的“长筒袜”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虽然小说早早就提到了长筒袜,但却混杂在室内描写、人物谈话中一笔带过,要不是波洛正式点明,恐怕只有特别敏锐和有经验的读者才能提前发现它。
最后一点“借助心理画像锁定凶手”,是我在波洛做最终案情分析时学习到的。
每发生一桩案件,波洛就在心里不断描摹、丰富凶手的形象,这个形象不是说他外表长什么样,而是指凶手的“心理画像”。
我要对付的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凶手——他不计后果、胆大妄为,是个彻头彻尾的赌徒。他不是卡斯特先生!他绝不可能制造这些谋杀案!不,我要对付的人很不一样——他是个孩子气的男人——有仿佛出自小男生之手的信和列车时刻表为证——一个对女人富有吸引力的男人,一个无情地漠视生命的男人,他必定是其中一起谋杀案中的重要人物!
可以说,就是凭这幅心理画像,波洛最终排除了包括卡斯特在内的其他嫌疑人,直接锁定真凶的。当然,事实证明,所有的事件、行动、证据也都正好对的上。
我一直有一个看法,优秀文学作品的优秀之处从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故事,如果有心,我们能从中学到很多很多。
以上三点当然可以仅仅看作“如何阅读一部推理小说”或者“如何与作者斗智斗勇”的经验之谈,但我想,怎样透过语言去洞悉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怎样在纷繁的表象中抓住核心逻辑与关键问题,是我们一生都在学习的东西。
就此而论,阿婆的小说真的高出许多推理作品几个段位。
最后是小说中一些零零散散的有意思的句子或细节。(可能并没什么意义。)
和过去一样,黑斯廷斯,你有一颗美丽的心,而且从不多疑。岁月未能改变你身上这个特点!你认识到一个事实的同时就会提出解决办法,而且,你这么做的时候,自己还意识不到!
黑斯廷斯,天性美好之人!
对于一个有所隐瞒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谈话更危险的了!……谈话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揭示自我和表达个性的机会,遇到这种机会,人们往往无法抗拒,而且每次都会露出原形。
谈话的意义与危险性。
小姐,很可惜死亡会引发偏见。而偏见对死者有利。
在中国,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死者为大”。
因为缺乏能够流行的或惊人的特点,本案并未引起媒体的太大关注,小巷老妇人遇害案很快就被更令人毛骨悚然的话题取代了。nn贝克斯希尔案显然比安德沃尔案更受关注。它具备更多能流行的因素。首先,受害人是个漂亮姑娘。其次,案发地位于一处受大众欢迎的海滨度假地。
大约100年前的媒体环境,一样追着热点跑,一样追求夺人眼球。
说一个人做疯狂的事,因为他是个疯子,这种说法是愚蠢的。疯子的行为和正常人一样,也是合乎逻辑的,经过周密思考的,只不过在常人看来,他的观点是古怪的、偏执的。
没有逻辑也是一种逻辑。
(完。怎么看这篇文章好像都应该放书评才对,但这个改编,真的让人太气了!)
BBC用这部年度大作再次向我们证明了一点——毁原著的翻拍是没有国界的。
我们对本国的翻拍剧一惯持鄙夷态度,说他们亵渎经典,似乎我们的观众十分尊重原著。可是,遇到外国翻拍经典时,这些“尊重原著”的观众立马又喊着“BBC出品必属精品”,还没看就开始为BBC鼓掌,尽管有些剧拍得相当差劲...比如这部《ABC谋杀案》。
比利时大侦探Hercule Poirot(赫尔克里·波洛)的标志特征是小个子、鸡蛋头、小胡子,还有重度洁癖与强迫症。原著以波洛的好朋友,Hastings上尉的口吻写成,讲的是1935年6月Hastings从南美回到伦敦后发生的事,Hastings一回来就吐槽老朋友波洛搬到一个看起来特别方的公寓,只为“看上了它那严格遵守几何规则的外观和比例“。此时的波洛又是什么样?Hastings写道,“和我上次见到他时比起来,他一点也没老,甚至还年轻了一些”。
(摘自:新星出版社《ABC谋杀案》,赵文伟译)
仅从最基本的人物设定就可以看出剧本改动有多大,编剧先是彻底删掉波洛的朋友兼助手,本书的讲述者Hastings,又将波洛设定为暮年,一出场就像最后一案《帷幕》似的。最悲惨的是我们老贾——苏格兰场总警督James Japp,不仅被改成退休种地,还被直接写死了...
受《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影响,阿婆也用过几次侦探+助手+警督的模式,《ABC谋杀案》就是其中一本。而这次的改编,相当于在福尔摩斯的故事中删掉华生,写死雷斯垂德警长,又把福尔摩斯改成一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样子,《神探夏洛克》都不敢这么改。
Sarah Phelps不是第一次改编阿婆的小说了,BBC近年拍的《无人生还》《控方证人》《无妄之灾》三部皆出自她手,我可以理解《无人生还》与《控方证人》的差强人意,因为前者不适合改编,后者又有Billy Wilder的珠玉在前,但去年把《无妄之灾》改成家庭伦理剧到底是为什么?新颖别致?今年她又把连我父母都知道的赫赫有名的大侦探波洛改成这样...不知天上的阿婆会作何感想?
从剧本来说,这种水准的翻拍剧和国产烂片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只是因为英剧画面看起来比较精致,所以不少人都上了他们的当。但所谓的“精致”,也只是阴暗的色调,反复的特写,杂乱的剪辑,凌乱的叙事,故弄玄虚的悬疑,一片空白的推理...
BBC这块招牌早已成为过去式了,和国内一样,他们的经典都是上世纪造就的,如今不论阿婆还是古典名著都是颠覆式的瞎改,曾改编过95版《傲慢与偏见》的金牌编剧Andrew Davies今年不也开始折腾雨果的《悲惨世界》了吗?也只有国内的营销号还在为BBC叫好,看见BBC三个字母就无条件五星,毕竟他们连ITV和channel4都不知道。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好剧与烂剧,认为英美剧都好看未免太过片面,区分每部剧的应该是它们的质量,而不是它们的国家。
BBC这部《ABC谋杀案》,真的一点也不好看。
等了整整四个月。其实当时看到又是同一个编剧的时候心就凉了一截,但是抱着对原著的热爱还是满怀期待,当然BBC也没有让我失望,继无人生还、控方证人、无妄之灾后又烂出了一个新高度,到现在只想对编剧说一句求放过,看着自己心爱的阿婆的小说被一部又一部毁,我心中更多的不是愤怒而是难受。
在海报刚释出的时候,我看到那个简直比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波洛还要不像的波洛,年龄差就不说了,连小翘胡都没有了??编剧你这样真的好吗?关于波洛性格的变化,我也不想多说了,原本一个神气的侦探被塑造成阴郁的老头,到底是有多大仇?当然,原著党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改编可以接受,我甚至都可以接受波洛被塑造成这样 (真的),我不能接受的是这部剧本身。
抛开原著,如果只纯粹地看这部片子,也是一部毫不冤枉的烂片。首先还是波洛。就算不看他性格外貌的改变,就只看这个侦探,从头到尾干了什么?从第一集打酱油直到最后,硬生生加入的战争背景怒刷存在感,从头到尾不知道回放了多少遍,最后意义是什么?没有推动剧情的作用,没有帮助破解案情,请问波洛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第二,如果要说波洛存在的意义那恐怕就是凶手对他的某种(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情感)造成了这一切,所以也就引来第二个让我极度不适的点——作案动机的改变。要说ABC谋杀案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是阿加莎描述了一个用一起案件去掩饰另一起案件的作案手法,去掩饰自己真正想杀的人,我想看过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也会有所感触,从头到尾凶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杀自己的哥哥继承财产,怎么就变成变态杀人狂了?还对波洛有特殊的情怀?这种改编只让这部剧变得非常无厘头,如果你要说所有的起源是因为凶手对波洛变态的崇拜也好什么情感也好,那也应该把来龙去脉说清楚,至少也要设置一个合理的前因后果吧,毕竟这是你做的一个很大的改动,结果呢就是把一段回忆不断重复,最后十分钟一笔带过,我甚至都没有感觉到凶手对波洛的情感有强烈到能引发他做这一系列的事,改编失败。最重要的一点是,整个案件的主角不是波洛好吗,他只是个侦探啊,而编剧不但没让他发挥侦探的作用,还强行把所有的作案动机都往他身上推,好像一切都是由他而起,可怜了我的波洛,什么都没干还背了一脸锅,也可怜了原著党,看最后十分钟的时候内心真的是煎熬,凶手还去用手摸了一下波洛的伤疤,我真的。。。第三,也是这几部被改编作品的通病,我看悬疑片最讨厌装神弄鬼故作玄虚的剧情,这样的情节会让我觉得编剧十分弱智,就像这部剧里。请问那几段吐鸡蛋,SM,某纠结的母女关系,包括波洛的背景设定是在做什么?各种气氛渲染地那叫一个多,可是有任何作用吗?除此之外,这位编剧好像就只有一个套路,就是设定无数个情节,无限把你往某个人那里引,让你觉得他是凶手,却又始终不拍出作案过程,然后结尾一反转让你觉得被玩弄了智商,无妄之灾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当然ABC谋杀案可以稍微理解,毕竟原著就是这样设定的) 只是编剧做作地太刻意明显,这种把戏玩了一次就够了,玩多了只会让人感到厌烦。第四也是我真正否认这部剧的原因,为什么说它是部烂片,因为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推理,凶手就这样突然蹦出来了,是因为玻璃杯上的指纹吗?当然不是,波洛猜出凶手是他有一段很严密的推理,比如说其中第二个受害者贝蒂是被自己的皮带勒死的,那么在那之前她肯定是把皮带系了的,所以她应该是在和别人约会,而那个精神不正常的亚历山大显然没有任何魅力让贝蒂为他解下皮带等等,别说是什么时间限制,说完这些推理十分钟都不用,而编剧连十分钟都不愿意花在这上面,却花几十分钟去装神弄鬼,连警察追推销员的情节都要拍出来,那么多时间却不愿意花一分钟时间讲推理,是的就是连一分钟都没有,编剧是真的有什么怪病吗?这部片子你告诉我到底讲了个什么好吗?
BBC已经预订了七部阿婆的小说改编,我不会说我再也不会看了,因为明年出新的改编的时候我还是会屁颠屁颠地去找资源,因为强迫症原著党总是会希望看到自己看小说时脑海中导演的情节出现在屏幕上,被真的演出来,而无论我心中是多么希望,也知道基本不可能,会换编剧了,所以我会看到阿婆的作品被一直毁下去,想想是真的有点难受,我还是找时间补补大侦探波洛来抚平一下伤疤吧。。
大学女生的性生活第三季
石油天王
怪人录像带
狼厅:镜与光
新手老卧底
鬼屋欢乐送 第四季
讲述了一个连环杀手的故事,他以虚假的借口雇佣受害...
播放指数:892℃
看了开头,我就懵了,我记忆中的波洛没这么颓废啊,翻了一下原著,明明说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往下看,反正波罗就是被各种不待见各种憋屈,整一个老年危机。编剧把黑斯廷斯写没了,硬塞进来一段陈年旧事,把整个案件的逻辑都给改变了。然后加进来各种无关的细节,虽然对刻画人物可能有点用,但也太喧宾夺主了吧,正经推理部分好少,最后推出正真凶手那里几乎完全没有交代,最后凶手自己说是白兰地酒杯上的指纹暴露了,我觉得也有点牵强。。。
先声明一点,虽然个人很喜欢阿加莎,很喜欢波洛这个角色,但并不是说忠于原著就是圣旨。在这个时代,合情合理的改编甚至演绎,对推广经典作品是好事。
比如,前几年麦克莱恩老爷子的《福尔摩斯先生》,演绎了一段退休后的老年福尔摩斯边养蜂、边探究旧案、边感悟人生的故事,就还挺棒的吧。
而这部《ABC谋杀案》,作为BBC致敬阿加莎系列的第四部,则带来了另一位知名侦探波洛的晚年生活演绎。
但是,和福尔摩斯在柯南道尔的笔下过了60岁就音讯全无不同的是,波洛可是被阿加莎从初出茅庐写到去世的,所以原著党对他老年后的经历也是非常熟悉的。
所以,波洛当主角的案子,一旦改得不好,就容易被骂。
不幸的是,BBC团队在这个系列的第四部,第一次推出“大主角”波洛后,看来免不了要被骂了。
因为,即便不是得罪原著党,这部《ABC谋杀案》也不是一部合格的犯罪探案剧!
为什么得罪原著党
仅就本剧来说,得罪原著党的最大原因,毫无疑问,主要在于侦探波洛的人设。
在阿加莎笔下,波洛接手”ABC谋杀案“,可以说是在他私家侦探生涯的黄金年代。
这一案前两三年,他坐了东方快车,坐了普罗米修斯号航班(云中命案),后两三年又坐了尼罗河上的游轮和地中海上的邮轮(海上迷案)。一会儿火车一会儿航班一会儿游船,从生命力上,当时的波洛是很强的,从破案难度上,他的灰色脑细胞也是很活跃的。
如今,突然整出来了个老年的波洛,是会让人接受不了。
那再退一步讲,真要像《福尔摩斯先生》一样,安排一个老年侦探呢,恐怕这个波洛又和原著里的侦探从气质上有完全的不同。
原著里,在帷幕一案之前,波洛从外型到语言到性格上,除了侦探应有的机智和敏锐外,是带有一点自嘲式的幽默,以及相应的一点点自负的。身边的贾普、黑斯廷斯、奥利弗太太甚至女仆都衬托出了他的这些特质。
而在最后的帷幕一案里,身体不行了的波洛,没有了轻松幽默但绝对少不了侦探的自负和掌控力。大家从他的死法能看出他极强的个性,强到自己来了一出“无人生还“式的犯罪。
这样的波洛,会有本剧中的老年不得志和郁郁寡欢吗?
再往深了说,英国从天气到环境的灰暗是让人印象深刻,但在阿加莎以波洛为主角的作品里,除了个别几案,多数是不太体现这一点。
因为阿加莎自己的经历,波洛不是在阳光明媚的乡间见证谋杀,就是在全世界的旅途中帮人破案,表面上是不太看到不列颠岛上的雾霾的,更多的阴暗来自犯罪的内里。
那么,这个波洛是怎么来的?如果是一个听惯了人间忏悔的教堂牧师,他又是怎么做到侦探的?剧里没交代,恐怕也说不通吧。
为什么抛开原著也不是一个合格作品?
如果说一个莫名其妙的侦探形象让原著党不满意,那一个失败的罪犯设定,就决定了抛开原著它都不是一个合作的剧。
在《ABC谋杀案》原作里,罪犯的初心是阿加莎最常用的套路:杀人夺取财产。为此,他借刀杀人炮制了前两个案子和后一个案子——并没有E——伪装成连环杀人案。
其实,阿加莎的原作就是有一点过于强调犯罪手法的诡异而有点漏洞的,比如现实中真要达到这个目的,找个人做幌子去按字母杀人,不如自己无差别的连续杀人来得保险。
那到了本剧里呢,凶手的犯罪动机似乎都改了,改成了从波洛身上找到了灵感而去变态连环杀人从而挑战波洛,甚至最后有点成就波洛复出的意思……
你俩跟我这儿扯犊子呢,还是搞基呢?
真要为了这个,干啥找个人当幌子,那岂不是出错概率更大,更不如自己去无差别杀人呢。
而且,剧里好像对于怎么查出凶手的,是不是似乎也没说太清楚?是不是在结束前20分钟就一笔带过了?搞得原著党看不下去,非原著党一脸懵逼啊……
所以啊,这三年来,从无人生还到控方证人到无妄之灾到abc谋杀案,口碑越来越堪忧,bbc可能真得记住那句话: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否则你们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
最后,为明年的《死亡终局》捏一把汗,并期待下明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要排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2015年的《无人生还》,2016年的《控方证人》,2017年的《无妄之灾》,还有今年最新的《ABC谋杀案》,和计划明年播出的《死亡终局》……
年终岁末一部BBC操刀的阿加莎牌推理剧,和每年的圣诞节一起相伴而至,总能给广大英剧迷和阿加莎谜无限期待!
作为阿加莎推理小说中知名度和精彩程度都不输《无人生还》的一部,《ABC谋杀案》所承载的期待不言而喻。
但可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目前评分只有6.5,创下了历史新低。
欠揍的改编,诡异的气氛,情节不突出,人物没特色,节奏不紧张,全是这部剧的槽点。
总之,这绝对不是阿加莎味的《ABC谋杀案》,甚至连一部合格的推理剧,它都算不上。
那么,在阿婆的笔下,《ABC谋杀案》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呢?(剧透预警!)
01
整个故事要从大侦探波洛某天收到的一封奇怪的信说起。
ABC,21号,安德沃尔,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谜底很快揭开了——21号,在安德沃尔(Andvord),一个叫阿谢尔(Ascher)的开烟草报纸铺的老太太被人从背后重击而死,尸体旁边放着一本“ABC列车时刻表”,封面朝上倒扣着,翻到“安德沃尔”那一页。
不过,尽管如此,如果没有接下来的第二封信,“ABC”的匿名信和安德沃尔谋杀案之间的关系仍然可能只是个巧合。
果然,25号,一个叫伊丽莎白·巴纳德(Barnard)的女孩在贝克斯希尔(Bexhill)的海滩上被人用她自己的腰带勒死了,身旁同样放着一本“ABC列车时刻表”,封面朝下翻到贝克斯希尔(Bexhill)那一页。
发现规律了吗?
显然,一切都不是巧合了,安德沃尔(Andvord)和阿谢尔(Ascher),贝克斯希尔(Bexhill)和巴纳德(Barnard),“ABC列车时刻表”加上来自“ABC”的匿名信,凶手杀人显然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就按照字母表的顺序!
所以,下一个地方,下一个受害者,地名和人名都是应该是“C”打头的!
很快,第三封信也到了。
信到是到了,也完全和之前的推测一致,但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它到的有点晚了……
因为寄信人,也就是ABC写错了地址,波洛收到它的时候已经是30号了——迈克尔·克拉克(Clarke)爵士就在这天晚上出门散步时被人猛击头部而死。
凶手屡屡得手,大侦探波洛也是步步紧追,一直在寻找破案的关键信息。
除了字母表、信、列车时刻表,三起案件之间应该还有什么别的关联,是什么呢?
经过细致察访,波洛终于揪出了那个一直藏在暗处的破案关键点——长筒袜!
阿谢尔太太的卧室里放着一双新买的长筒袜,死去女孩的妈妈在凶杀案当天给女儿买了一双长筒袜,爵士死的那天早上他的女秘书在门口见过一个长筒袜推销员……
“同一个主题重复三次,这不可能是巧合。”而那个三次准时出现在案发地的推销长筒袜的男人就是破案的关键,甚至,很可能,他就是凶手!
就在波洛一行人为找到这个关键细节而激动万分的时候,第四封信也早就到了,这次ABC选择的作案地点是唐卡斯特(Doncaster)。
虽然提前预知了时间、地点,但这一次波洛和警方还是没能阻止命案的再一次发生——有人在电影院里被人用刀从背后捅死了。
但这一次,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凶手在案发后自己浮出了水面。
一家旅店的女仆举报一个客人行为可疑,警方顺藤摸瓜找到那个人的住处,搜出了长筒袜、ABC列车时刻表、给波洛写信的那台打字机……
很快,凶手——亚历山大·波拿马·卡斯特落网了。
连名字缩写都是A.B.C,一切证据都说明凶手无疑就是他!
然而,要想最终确定卡斯特的凶手身份,波洛又遇到了新障碍——第二个案件发生时,卡斯特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当然,最后,波洛为整个案件找到了最终的、合理的正确答案。
原来,凶手根本不是这个叫卡斯特的长筒袜推销员,他只是凶手安排好的替罪羊。对于凶手而言,四起谋杀案中只有一件对他而言称得上是真正的谋杀,为了掩人耳目,他把它藏在了一系列谋杀之中。
02
一部推理小说,可以看做是一次读者和作者之间的隔空过招。
对于读者而言,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在谜底揭晓之前准确锁定凶手;对于作者而言,怎样千方百计创造一个合理合理的故事却又让读者猜不到结局;正是一部推理小说对双方而言都妙趣无穷的地方。
而《ABC谋杀案》中,“推理女王”阿加莎又一次稳赢大批读者,成功制造了一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回顾“战败”的阅读过程,我得出了三条重要的经验教训:
第一,不要过于相信作者!
第二,排除干扰信息和抓住有效信息一样重要。
第三,借助心理画像锁定凶手。
关于“不要过于相信读者”这一点,必须说说《ABC谋杀案》的叙事策略。
《ABC谋杀案》采用了两种叙述视角穿插叙述,其一也是最主要的,是波洛的好朋友黑斯廷斯上校的讲述,他一路跟波洛同行,从自己的角度向读者展示着案件发生和调查的全过程。
第二种叙事视角是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从小说第二章开始,作者就以“并非黑斯廷斯上尉的个人叙述”这样的章标题,让“假凶手”卡斯特登场了。
她看似客观实则有意描写他的各种举动,暗示他和谋杀案之间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认定凶手就是他。
呵呵,真是防火防盗防作者,如果你实心眼(如我)一开始就着了阿婆的道,那么恭喜,真相就此与你无缘!
第二点应该算是基本的推理、探案常识,但结合《ABC谋杀案》的复杂性,特别容易踩坑,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拿出来提一下。
因为是系列谋杀案,围绕每一个案件都会产生大量信息,死者的经历、性格、为人、社会关系等等,这就导致微小的有效信息会被混杂在大量的无效信息之中,本来就难以辨别不说,作者可能还会故意“使坏”——将有效信息一笔带过,干扰信息大肆渲染,导致抓住关键信息点更加艰难。
前文提到的“长筒袜”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虽然小说早早就提到了长筒袜,但却混杂在室内描写、人物谈话中一笔带过,要不是波洛正式点明,恐怕只有特别敏锐和有经验的读者才能提前发现它。
最后一点“借助心理画像锁定凶手”,是我在波洛做最终案情分析时学习到的。
每发生一桩案件,波洛就在心里不断描摹、丰富凶手的形象,这个形象不是说他外表长什么样,而是指凶手的“心理画像”。
可以说,就是凭这幅心理画像,波洛最终排除了包括卡斯特在内的其他嫌疑人,直接锁定真凶的。当然,事实证明,所有的事件、行动、证据也都正好对的上。
我一直有一个看法,优秀文学作品的优秀之处从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故事,如果有心,我们能从中学到很多很多。
以上三点当然可以仅仅看作“如何阅读一部推理小说”或者“如何与作者斗智斗勇”的经验之谈,但我想,怎样透过语言去洞悉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怎样在纷繁的表象中抓住核心逻辑与关键问题,是我们一生都在学习的东西。
就此而论,阿婆的小说真的高出许多推理作品几个段位。
03
最后是小说中一些零零散散的有意思的句子或细节。(可能并没什么意义。)
黑斯廷斯,天性美好之人!
谈话的意义与危险性。
在中国,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死者为大”。
大约100年前的媒体环境,一样追着热点跑,一样追求夺人眼球。
没有逻辑也是一种逻辑。
(完。怎么看这篇文章好像都应该放书评才对,但这个改编,真的让人太气了!)
BBC用这部年度大作再次向我们证明了一点——毁原著的翻拍是没有国界的。
我们对本国的翻拍剧一惯持鄙夷态度,说他们亵渎经典,似乎我们的观众十分尊重原著。可是,遇到外国翻拍经典时,这些“尊重原著”的观众立马又喊着“BBC出品必属精品”,还没看就开始为BBC鼓掌,尽管有些剧拍得相当差劲...比如这部《ABC谋杀案》。
比利时大侦探Hercule Poirot(赫尔克里·波洛)的标志特征是小个子、鸡蛋头、小胡子,还有重度洁癖与强迫症。原著以波洛的好朋友,Hastings上尉的口吻写成,讲的是1935年6月Hastings从南美回到伦敦后发生的事,Hastings一回来就吐槽老朋友波洛搬到一个看起来特别方的公寓,只为“看上了它那严格遵守几何规则的外观和比例“。此时的波洛又是什么样?Hastings写道,“和我上次见到他时比起来,他一点也没老,甚至还年轻了一些”。
(摘自:新星出版社《ABC谋杀案》,赵文伟译)
仅从最基本的人物设定就可以看出剧本改动有多大,编剧先是彻底删掉波洛的朋友兼助手,本书的讲述者Hastings,又将波洛设定为暮年,一出场就像最后一案《帷幕》似的。最悲惨的是我们老贾——苏格兰场总警督James Japp,不仅被改成退休种地,还被直接写死了...
受《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影响,阿婆也用过几次侦探+助手+警督的模式,《ABC谋杀案》就是其中一本。而这次的改编,相当于在福尔摩斯的故事中删掉华生,写死雷斯垂德警长,又把福尔摩斯改成一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样子,《神探夏洛克》都不敢这么改。
Sarah Phelps不是第一次改编阿婆的小说了,BBC近年拍的《无人生还》《控方证人》《无妄之灾》三部皆出自她手,我可以理解《无人生还》与《控方证人》的差强人意,因为前者不适合改编,后者又有Billy Wilder的珠玉在前,但去年把《无妄之灾》改成家庭伦理剧到底是为什么?新颖别致?今年她又把连我父母都知道的赫赫有名的大侦探波洛改成这样...不知天上的阿婆会作何感想?
从剧本来说,这种水准的翻拍剧和国产烂片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只是因为英剧画面看起来比较精致,所以不少人都上了他们的当。但所谓的“精致”,也只是阴暗的色调,反复的特写,杂乱的剪辑,凌乱的叙事,故弄玄虚的悬疑,一片空白的推理...
BBC这块招牌早已成为过去式了,和国内一样,他们的经典都是上世纪造就的,如今不论阿婆还是古典名著都是颠覆式的瞎改,曾改编过95版《傲慢与偏见》的金牌编剧Andrew Davies今年不也开始折腾雨果的《悲惨世界》了吗?也只有国内的营销号还在为BBC叫好,看见BBC三个字母就无条件五星,毕竟他们连ITV和channel4都不知道。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好剧与烂剧,认为英美剧都好看未免太过片面,区分每部剧的应该是它们的质量,而不是它们的国家。
BBC这部《ABC谋杀案》,真的一点也不好看。
等了整整四个月。其实当时看到又是同一个编剧的时候心就凉了一截,但是抱着对原著的热爱还是满怀期待,当然BBC也没有让我失望,继无人生还、控方证人、无妄之灾后又烂出了一个新高度,到现在只想对编剧说一句求放过,看着自己心爱的阿婆的小说被一部又一部毁,我心中更多的不是愤怒而是难受。
在海报刚释出的时候,我看到那个简直比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波洛还要不像的波洛,年龄差就不说了,连小翘胡都没有了??编剧你这样真的好吗?关于波洛性格的变化,我也不想多说了,原本一个神气的侦探被塑造成阴郁的老头,到底是有多大仇?当然,原著党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改编可以接受,我甚至都可以接受波洛被塑造成这样 (真的),我不能接受的是这部剧本身。
抛开原著,如果只纯粹地看这部片子,也是一部毫不冤枉的烂片。首先还是波洛。就算不看他性格外貌的改变,就只看这个侦探,从头到尾干了什么?从第一集打酱油直到最后,硬生生加入的战争背景怒刷存在感,从头到尾不知道回放了多少遍,最后意义是什么?没有推动剧情的作用,没有帮助破解案情,请问波洛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第二,如果要说波洛存在的意义那恐怕就是凶手对他的某种(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情感)造成了这一切,所以也就引来第二个让我极度不适的点——作案动机的改变。要说ABC谋杀案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是阿加莎描述了一个用一起案件去掩饰另一起案件的作案手法,去掩饰自己真正想杀的人,我想看过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也会有所感触,从头到尾凶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杀自己的哥哥继承财产,怎么就变成变态杀人狂了?还对波洛有特殊的情怀?这种改编只让这部剧变得非常无厘头,如果你要说所有的起源是因为凶手对波洛变态的崇拜也好什么情感也好,那也应该把来龙去脉说清楚,至少也要设置一个合理的前因后果吧,毕竟这是你做的一个很大的改动,结果呢就是把一段回忆不断重复,最后十分钟一笔带过,我甚至都没有感觉到凶手对波洛的情感有强烈到能引发他做这一系列的事,改编失败。最重要的一点是,整个案件的主角不是波洛好吗,他只是个侦探啊,而编剧不但没让他发挥侦探的作用,还强行把所有的作案动机都往他身上推,好像一切都是由他而起,可怜了我的波洛,什么都没干还背了一脸锅,也可怜了原著党,看最后十分钟的时候内心真的是煎熬,凶手还去用手摸了一下波洛的伤疤,我真的。。。第三,也是这几部被改编作品的通病,我看悬疑片最讨厌装神弄鬼故作玄虚的剧情,这样的情节会让我觉得编剧十分弱智,就像这部剧里。请问那几段吐鸡蛋,SM,某纠结的母女关系,包括波洛的背景设定是在做什么?各种气氛渲染地那叫一个多,可是有任何作用吗?除此之外,这位编剧好像就只有一个套路,就是设定无数个情节,无限把你往某个人那里引,让你觉得他是凶手,却又始终不拍出作案过程,然后结尾一反转让你觉得被玩弄了智商,无妄之灾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当然ABC谋杀案可以稍微理解,毕竟原著就是这样设定的) 只是编剧做作地太刻意明显,这种把戏玩了一次就够了,玩多了只会让人感到厌烦。第四也是我真正否认这部剧的原因,为什么说它是部烂片,因为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推理,凶手就这样突然蹦出来了,是因为玻璃杯上的指纹吗?当然不是,波洛猜出凶手是他有一段很严密的推理,比如说其中第二个受害者贝蒂是被自己的皮带勒死的,那么在那之前她肯定是把皮带系了的,所以她应该是在和别人约会,而那个精神不正常的亚历山大显然没有任何魅力让贝蒂为他解下皮带等等,别说是什么时间限制,说完这些推理十分钟都不用,而编剧连十分钟都不愿意花在这上面,却花几十分钟去装神弄鬼,连警察追推销员的情节都要拍出来,那么多时间却不愿意花一分钟时间讲推理,是的就是连一分钟都没有,编剧是真的有什么怪病吗?这部片子你告诉我到底讲了个什么好吗?
BBC已经预订了七部阿婆的小说改编,我不会说我再也不会看了,因为明年出新的改编的时候我还是会屁颠屁颠地去找资源,因为强迫症原著党总是会希望看到自己看小说时脑海中导演的情节出现在屏幕上,被真的演出来,而无论我心中是多么希望,也知道基本不可能,会换编剧了,所以我会看到阿婆的作品被一直毁下去,想想是真的有点难受,我还是找时间补补大侦探波洛来抚平一下伤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