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名字很奇怪 叫 the woman in the house across the street from the girl in the window,非常拗口而奇怪。楼主顺藤摸瓜 发现了去年一部电影 叫 the woman in the windown这部电影在豆瓣口碑扑街,观众一致认为是融合了精神病弱势群体 自我疗愈 青少年犯罪 为了反转而反转的烂剧。影评都在吐槽结局里16岁男孩竟然是凶手,而且作案动机完全不充足。但有没有可能是观众们没看懂呢?
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我们可以猜测片中的元素对应的真实情况。但是剧中似乎没有给出足够充足的信息,让观众抽丝剥茧,看到真相。也或者真相在里面,但观众实在难以在蒙太奇的叙事中看明白。n此外,the woman in the window 应该是对 the window 的套娃n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02083/?dt_dapp=1n这部剧里报警不被相信的 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哈 又是9岁。n——————-新的线索n片子开篇1分钟不到 有个惊悚镜头快闪,楼主努力截图了一些:
最后一个诡异到直接告诉你这些事情全部都是非现实的,就是邻居的变态小女儿被反杀之后,女主躺在医院里,一共三个人来看她。警探,前夫,和说她坏话的女邻居。他们跟女主的对话内容重复了三次,全部一模一样,一个字都没有改。第一句问:你感觉怎么样?女主说:好像被卡车撞过,而且是个九岁小孩开的卡车。然后是“I OWE YOU AN APOLOGY”吧啦吧啦。所有人都在给女主道歉,我想是因为女主觉得现实中这些人都欠她一个道歉。
女主角应该是真正的凶手,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觉,小女孩没有理由杀掉比尔的,应该是女主杀掉的,每次死人都是下雨天,女主都是昏迷,这不应该是巧合,包括最后一幕在飞机上,女主仍然酒加药片,然后出现幻觉,然后又是死人,然后书名又和情景对的上,不可能有这样的巧合,这些细节都是导演想告诉我们女主角才是真正的凶手而不是小女孩。所以我们看到结局是小女孩大家觉得十分的荒唐,就是因为小女孩并不是真正的凶手。这是一部反派胜利的电影,从头到尾, 这个警察推理的,说出来的话都是错的,没有一次是正确的,最后在病床上说的女主不是凶手应该也是错的,而且女主连续对三个人说,像是被卡车撞了,司机是九岁女孩, 连续说了三遍,这就是女主角自己再说服自己,或者是已经在脑子里有这样的一套说辞,她对亲密的人,或是邻居都说的一样的话,表达的情感都是一样的,这非常不符合常理,同时,她本打算告诉前夫一些事的时候,心脏起伏非常的剧烈,护士恰巧又进来了,她就没有继续说下去,她想说的很可能会暗示她是凶手。
剧透!全都是剧透!想看剧的不要进来!
女主女儿以最悲惨、最不公平的方式死去,从此女主一蹶不振开始酗酒。对街搬来了辣爸,本以为能发生点故事,但失望地发现他已经有了辣女友。看到辣女友突然被杀,赶紧报警,却发现没有人相信自己,从此走上了独自探寻真相的道路。
好了,你看了预告片,被悲剧正剧+悬疑+惊悚的氛围所吸引,倒好大杯红酒,窝在沙发里抱紧小枕头,准备好好沉浸在推理悬疑的世界里,和女主一起揭开毛骨悚然的真相——
怀疑是辣爸,形迹可疑地拿着超大行李袋跑路——辣爸在当地小酒馆表演腹语术,因为技术堪忧而十分羞耻才鬼鬼祟祟,行李袋里是他的表演道具人偶;
怀疑是和辣女友一同行骗的辣同伙——辣同伙智力值没有,魅力值拉满(跳脱衣舞的),详尽地和女主打了一场事无巨细的炮直到天亮(一直被警察监视),天一亮就裸体粉围裙地被拷走了;
怀疑是有着暴力犯罪历史,还偷偷住在自家阁楼的自家工人——人家保护欲爆棚,手艺不行但是真敢为了女主一家拼命,拿着锤子就上了;
……
女主家里有无数个方形烤碗,日抛的,做一次摔碎一次,做的砂锅菜神似呕吐物,就没有镜头拍到谁吃过。
女主唯一的朋友是全剧最吓人的,经常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打招呼。
去灯塔找出当时发生的真相,灯塔管理员不但不拒绝,还很期待能上电视。
……
看预告的时候就很期待,以为《善地》女主终于演了一次正剧,看到中间才发现,完全不对啊!!对话中尴尬的停顿太多了,喜剧熟脸也太多了 。
一口气刷完八集之后意犹未尽的来豆瓣准备和大家好好吐槽,发现才6分,6分啊摔!
不过想想也有道理。预告的氛围还是悲剧正剧+悬疑+惊悚,发现是喜剧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细细回想很多桥段都是在搞事情,感觉被骗了恼羞成怒给个低分,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它魅力就在这里了,观众穿好丧服,揣着小手绢,怀着沉重的心情准备和女主一起惊吓、哭泣,但是却因为有人搞事,想笑,但碍于气氛只好用手绢捂住脸,让自己不至于笑出声来。偷偷从指缝往外看,TM气氛还是这么严肃。太惨了,大家都太惨了,笑出声太不礼貌了。
但是……
裸体粉围裙镜头太少了强烈要求再来一点我要去搜这个演员的其他剧了衣服越少越好(狗头)
当我朋友推荐这部剧给我的时候,我一看豆瓣才6分出头,就觉得意兴阑珊。好在这剧很短,一共才8集,每集才20分钟,我就看看吧。
一看就不能自拔,一天就全刷完了,觉得是本值得深挖的好剧,不太懂为什么豆瓣分这么低。看了些短评才发现很多人觉得这个剧BUG太多,编剧放飞自我一通乱写。我就想把自己对剧中BUG/伏笔的一些个人浅见。由于第二季还没出来,只能说是一些不负责任的猜测。
下面的东西完全想哪儿写哪儿,没有顺序可言。
1.大前提什么?
我们看到的故事不是上帝视角,而只是女主Anna的视角。鉴于女主酗酒+服药,所以这其中肯定充斥着女主的幻觉/想象。据说这剧有名字类似的原型电影,但我没看过,我觉得设定应该有点类似《禁闭岛》。
2. 女主女儿墓碑上的墓志铭咋会变?
墓碑出现了三次,墓志铭每次都不一样(分别在第一集,第二集,第六集)。这是我确定女主神志不清,整个故事亦真亦幻的主要佐证。三段不一样的墓志铭应该是反映了不同时期女主的心境。
3.女主有没有女儿,女儿有没有去世?
我个人倾向于有女儿,且女儿的确去世了。这也应该是她精神失常的主要原因。但女儿的死因绝不会是跟着FBI爸爸去工作然后被连环杀人狂在狱中所杀,这也太匪夷所思了,这种工作怎么可能允许带小孩,又怎么可能把小孩单独和犯人留下?如果编剧只是需要一个女儿死去的悲剧来铺垫女主的背景故事,直接用车祸这种意外不是更好更方便吗(比如致命女人第一季)?为什么要用这么一个明显不合理的死法。我觉得这恰恰是编剧的伏笔,那就是越不合理,越说明不是真的。女儿真正的死因很可能的确是意外,而且那一天的确下雨了。由于是意外,女主没有办法去怪罪谁(她很可能会怪罪自己),所以她在幻想中编织了一个杀人狂害死女儿的故事,好让她有一个具体的憎恨对象。
4.邻居家女儿到底是不是真凶?
我觉得不是。如果说她害死妈妈和老师还有可操作性,那杀死父亲女友之后,她是如何碎尸,清扫,然后运去郊外掩埋的?她一个小女孩后来又如何干掉handyman和爸爸两个成年男性的?为什么女主一个成年女性居然在最后差点打不过一个9岁女孩?为什么最后女主躺在病床上,对来探视的人都说了一模一样的话?而9岁女孩是真凶这个事情居然在只有女主孤证的情况下被警察采纳了?这一切都是如此的不合理,所以这应该不是真相,都是女主想象的。至于为什么女主要这么想象,我暂时没有很好的解答。
5. 女主的前夫为什么在手机里又是前夫道格拉斯又是心理医生?
我倾向于这个部分是女主把前夫和她的心理医生在脑海中合并在一起了。由于丧女之痛,女主和前夫早已离婚,甚至可能已经不再联系。而她的这个心理医生由于在治疗她,一直给她安慰和支持,她慢慢地把两个人混同了。而这个心理医生可能确实是FBI的,治疗女主同时也是为了破案,而女主真正的前夫可能并不是FBI。
6.有没有命案?人是不是女主杀的?
这个部分我非常不确定,我倾向于是有,且女主肯定是嫌疑犯,现已经被警察控制。但由于她精神失常,警察无法从她口中得到真相,只能找心理医生来帮忙。至于人到底是不是她杀的这个存疑。
另一种可能就是没有命案,这一切都是女主想象的。她丧女之后酗酒嗑药,又看一些悬疑侦探小说。街对面搬来了新邻居父女,她就幻想了这一切。注意一下她一开始看的小说是《湖对面的女子》,最后一集在飞机上看的是《游轮上的女子》,都和她身处的环境高度雷同,也太巧了吧。可能这两本小说也都是她幻想出来的。
但如果第二季最后证明没有命案,我觉得就有点,挺没意思的。这种片子就是要亦真亦幻,真假掺半才好看。全是假,没有真,那就很玩弄观众了。
7. 那个handyman为什么修个信箱修了两年?为什么钉子穿手都毫无痛觉?为什么要住在女主家阁楼里?为什么女主家会雇一个杀了全家的精神病人做handyman?
我认为,这个handyman确实是个杀了全家的精神病人,现在是女主在精神病医院的病友/狱友(对应住在女主阁楼里),由同一个FBI的心理医生(幻想中的前夫)负责治疗(对应是前夫的前病人)。有一种精神疾病就是会让人丧失痛觉的,所以他会钉子穿手都毫无知觉。至于修信箱,可能对应的是精神病院的做手工活动。女主对他很温柔,一直照顾他,这个应该是真的。他被女主就地取材,在幻想中起到路人甲和无辜受害者的作用,和主线应该确实是关系不大的。
8. 邻居爸爸被假空姐和脱衣舞男杀猪盘的故事真实存在吗?假空姐还活着吗?
我觉得杀猪盘可能是真实存在的。邻居爸爸确实死了老婆,遇到了假空姐,搬来了女主对面。不管假空姐遇害的命案是否发生,这个杀猪盘故事倒挺真的。
女主视角故事里面无法解释的几个点:
假空姐遇难后,谁在用她的手机和邻居爸爸以及脱衣舞男联系呢?不太像是9岁小女孩,也不太像是女主。还有就是为什么女主报警空姐被杀之后女警察都没有核实空姐所在之处?打电话问一下航空公司不行吗?当然后面解释了是说女警察她们早就在追查杀猪盘事情了所以知道空姐是假的,也就懒得找航空公司了。但男邻居不至于和女朋友只发消息不打电话不视频的吧。
所以的确有可能没有命案,假空姐还活着,发短信的就是她。她可能只是找了个地方躲起来想独吞钱财。而女主由于喜欢邻居爸爸,讨厌假空姐,所以幻想了她被杀的故事。就好像女主看见假空姐扔马克笔时候幻想了自己撞死她一样。
至于女主和脱衣舞男到底有没有一夜情,哈哈哈哈,我觉得这好像不重要。
然后读者可能会说你不是认为女主在精神病医院吗?对的,但之前不是啊,我觉得这整个故事是她到了精神病医院之后对之前事情的回忆。回忆里面有真实的部分也有她自己幻想的部分。
9. 邻居爸爸和女儿还活着吗?
难说,要么就是还活着,一个命案都没有,全凭女主一人幻想。但我前面说了,这样太没意思了。
要么就是假空姐的命案没有,只是个杀猪盘案子。但邻居爸爸家的命案有,嫌疑人是女主,但女主说真凶是小女孩。警察现在没有足够证据,女主又神志不清,一筹莫展。
要么就是假空姐也死了,邻居爸爸和女儿也死了,嫌疑人是女主,但女主说是小女孩。小女孩不太可能一人毁尸灭迹,所以可能爸爸是共犯,但因为女主喜欢邻居爸爸,所以幻想中就把邻居爸爸脱罪了。但确实也有可能三个人全是女主杀的。
这部分可能性实在太多了,只能等第二季了。
10.小女孩妈妈咋死的?老师咋死的?
小女孩不是恶魔,那就全是意外,就是这么巧合,就是这么惨。
小女孩确实是恶魔,全是她干的,假空姐也她杀的,杀了以后她爸没办法只能帮她毁尸灭迹。但后来她爸发现原来之前妈妈和老师也是她害的,和女儿产生争执,也被女儿所杀。我认为小女孩杀爸爸还是有可能,因为亲近的人不好防备。但杀handyman以及和女主大战八百回合不太可能,这个部分不真实。
11. 亚裔女邻居,黑人女警察,开画廊的好闺蜜怎么说?
亚裔女邻居存在,而且就是这么bitch,女主讨厌她。反正这人也是个支线人物。
黑人女警察存在。女主冒充自己前夫去查FBI档案的事情应该为假,FBI管理没那么随便吧?这些信息应该是女警察透露的,女主看悬疑破案小说着迷所以幻想了自己破杀猪盘案子。女警察曾经参与了连环杀人犯的审讯,可能也是这部分成为了女主幻想自己女儿被杀人犯所害的素材。
开画廊的好闺蜜我倾向于有原型,但故事里不离不弃一直无条件帮助女主的人应该是她的幻想。
12. 脑袋再开大一点会怎样呢?
参考《致命ID》,女主人格分裂,有正常人格女主,恶魔人格小女孩,闺蜜人格画廊女。她可能从小精神不稳定,小时候恶魔人格就杀了自己的妈,自己的老师,但都被当成意外。她长大后以正常人格谈恋爱,结婚生女。但因为自己没有看管好女儿,造成女儿意外死亡,和前夫分道扬镳,恶魔人格再次复苏。后看上带着女儿搬来的男邻居,恶魔人格杀死男邻居女友,正常人格却不记得。至于邻居家的妈妈到底是死了还是离异了,可能根本不重要。后因为被男邻居嫌恶,申请限制令,恶魔人格又杀死了邻居爸爸和女儿,可正常人格却把自己的恶魔人格投射给了邻居家小女孩,认为她才是真凶。后被警察控制,正常人格却不认罪,遂被关进精神病医院,由FBI的犯罪心理学家来对她进行心理治疗并挖掘真相。
13.最后飞机上咋回事?
我也不知道咋回事,下一季再说吧。
暂时先分析这些,有想到新的再编辑。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和提出自己的猜测。
其实我一开始想打五颗星的,但我为什么最后只打了四颗星呢?
我觉得一部好的剧,即便要给下一季留悬念,也应该先填了这一季的部分坑,再留一些坑到下一季,不能只挖不填啊。现在造成很多人以为这剧就是乱写的,这些坑全是BUG,根本也不想看下一季了。
还有就是这剧的名字,实在太长了,要安利给别人的时候我根本无法完整准确地说出中英文剧名,每次只能来豆瓣截图。
挖坑不填和剧名太长都是因为主创太想装逼,结果现在搞得分这么低,算不算装逼不成被雷劈。
大量剧透预警
这部片子名字很奇怪 叫 the woman in the house across the street from the girl in the window,非常拗口而奇怪。楼主顺藤摸瓜 发现了去年一部电影 叫 the woman in the windown这部电影在豆瓣口碑扑街,观众一致认为是融合了精神病弱势群体 自我疗愈 青少年犯罪 为了反转而反转的烂剧。影评都在吐槽结局里16岁男孩竟然是凶手,而且作案动机完全不充足。但有没有可能是观众们没看懂呢?
笔者觉得电影真实原貌:女主因为出轨 车祸杀了全家。她每日活在自责里 并大量观看惊悚侦探电影,内心孕育了若干分裂人格,为主人格—圣母 脱罪。里面有一幕 警察告诉她 你全家都死了 是现实。所以电影其实是真实世界和精神分裂者内心的结合。类似电影参考 禁闭岛 穆赫兰大道。但这两部非常成功,因为它们最后真相大白以后,回头看剧情,发现所有细节非常合理,毫无漏洞。而 窗里女人 这方面就不充足,无法力证现实和想象世界的区别。
之后笔者意外的发现 这部电影的故事和这部剧 情节90%相似,再联系片名,不得不觉得这部剧是对电影的映射,或者是 类似 东成西就 对于 东邪西毒 的套娃:既然观众对于16岁男孩杀全家不质疑,那好,我们换成9岁女孩。哈,果然,剧评中,大多数人在吐槽:为了反转而反转,竟然9岁小女孩是凶手。问题是:抛开剧中各种明显的细节上不合乎真实世界外,但就9岁小女孩手刃2男1女三个大人,大家不觉得很魔幻吗?
n这部剧,如前所述,大约是对电影的戏谑升级版,无用的情节更多 更离谱。问题是:真相是什么?
这应该就是真相的一部分:女主有精神病 用刀杀了全家。虽然这个前夫有可能是女主意识创造的一部分虚假现实:无法全部否定现实,但扭曲之后帮女主主观意识上合理化现实,例如女主吃过量药物,变成前夫承认是自己开错了药。
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我们可以猜测片中的元素对应的真实情况。但是剧中似乎没有给出足够充足的信息,让观众抽丝剥茧,看到真相。也或者真相在里面,但观众实在难以在蒙太奇的叙事中看明白。n此外,the woman in the window 应该是对 the window 的套娃n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02083/?dt_dapp=1n这部剧里报警不被相信的 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哈 又是9岁。n——————-新的线索n片子开篇1分钟不到 有个惊悚镜头快闪,楼主努力截图了一些:
图一 女主和一黑人男人鼓掌 图二 女主挥刀,图三 一个黑人婚礼?谁的血溅了女主一脸?图4 一双男人脚 丢下一把刀在脚边,图5,女主暴躁的毁了花朵画。
因为蛮喜欢《善地》这部剧,所以一看到贝尔出了新剧就来看。贝尔给我感觉一直是没有攻击性的聪明,相对于善良光芒要弱一点的聪明,所以我相信她时隔蛮久参演的这部新剧应该是有看头的。
万万妹想到啊,万万妹想到啊,会是这么一部隐晦又荒谬的邪典剧。如果你认为故事就是你在播放时从电脑里手机里看到的那样,那这剧就是一部毫无新意、老套煽情、从十公里外就看出你车要往哪儿拐的cliché了。你心里很清楚,在看故事的时候很多地方觉得怪,不对劲,不合理。所以它是吗?它不是。
一开头女主用英式口音自述了一段话。
这就是第一个暗示。“我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暗示什么呢?就是整部剧的事件,包括最后的结尾,都是女主自己幻想出来的。
除了剧里的暗示,还有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女主早夭女儿的墓碑。全部三次墓碑特写,墓志铭都不一样。这三次墓碑都反映了女主在幻想中所在阶段的心理和对于女儿死亡的感受。
“如果爱能拯救你,你就能永生”。could have,would have。两个虚拟语气,表示现实与这句话相左。
如果爱是能够维系生命的物质,我们给你的爱足够让你永远活着。
然而即便是完美的、充满爱的家庭,也无法让女儿顺利长大。但是因为这个家庭在女主眼中是完美的,是倾注了很多爱的,所以即便女儿不在了,她依然持续地怀念。即便女儿不在了,前夫也依然作为心理医生关注着女主的心理状况。这也是中间她对邻居的女朋友怀有敌意的原因。
这个阶段女主经历了发现喜欢的男邻居有女友、女邻居在超市说自己坏话、新女友扔掉自己送的马克笔几件事,精神继续承受打击。而女儿的墓志铭是她必须要给自己的安慰。“她在天堂旁若无人地起舞”,只有想到这样的女儿,女主才不会彻底崩溃。
直译出来是“天堂heaven这个单词里没有字母i”,i在英文里也是“我”的意思。
在天堂,没有人是孤独的。
女主在脱衣舞男被逮捕并指控是谋杀邻居女友的人之后,知道自己用酒和药混合的幻想症状太过严重,决定和自己和解把往事翻篇。来看女儿,发现前夫也记得女儿的生日还找到了之前没买到的玩偶,此刻这句话是墓志铭。
虽然自己决定走出回忆、不再沉迷于往事的痛苦,但天堂里的女儿也并不孤单。自己和前夫都会永远把女儿放在心里。
其实持续在剧里的非现实暗示非常多,举几个例子。
邮递员修邮箱的动作贯穿全剧,我看在第二集的时候就在想,这邮箱别说修,凭空做一个到现在都该做好了吧?TM修两年了...之后看到墓志铭的变化就理解了,再看到邮递员就忽略不计了哈哈哈哈。此外剧的末尾女主跟前夫,aka心理医生打电话的时候,前夫解释说是自己把邮递员的心理疾病治好后雇佣了他。女主被抓之后回忆为什么要画花朵,怀孕的闪回其实这个邮递员是木工,跟前夫一起制作了女主在病床上的画架。也就是邮递员本来应该是前夫雇佣的家庭工人,怎么又干邮递员的活?因为女主才是设置人物角色的那个人。这个点应该是用来表现女主在幻想时思维并不清晰,这个过程是精神疾病导致的因此非常混乱。在前面其实就有说:
前夫开的药不仅会让人产生幻觉,严重起来是会导致精神病的。
另一个非常奇怪的点就是女主的画廊经纪人。所有事件急转直下、女主遭殃的时候她都会出现,不仅出现还无条件不计成本地帮女主。几次三番上门确保女主没有事(第一次电话为了催女主画画,后面出现那么多次,一次都没提让女主画画的事),女主被抓进牢里甚至把自己的画廊抵押出去把她保出来,为了陪着她一次又一次拒绝自己想要的offer,这些根本不是一个艺术经纪会做出来的事,甚至最好的朋友都未必能做到。因为在这些女主不停承受打击和折磨的时间里,她太需要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稳接住她。前夫都没能做到的事,一个同事却在她的世界里做到了。
接下来一个暗示,就是女主看的书。第一本叫《湖对岸的女孩》,讲的内容是:
“当高级律师格蕾丝圣詹姆斯来到她梦想中的湖边小屋时,她目睹了一场可怕的谋杀,这让她的美梦变成了噩梦。”
而等到剧的最后女主复婚生娃坐飞机去纽约看经纪人的时候,看的又是什么书呢?
The girl on the cruise,《游轮上的女孩》。
这两本其实是虚构的书,用书名的相似暗示了故事的相似,就像火车上的女孩一样,都是目睹谋杀的情节。而在女主这里还更多的表明了发生的地点。游轮意指女主所在的飞机,象征同样的密室环境。你猜猜她在飞机上怎么滴了?
没错!又目睹了谋杀~
所以就第一本《湖对岸的女孩》的内容来理解,
“高级律师格蕾丝圣詹姆斯来到她梦想中的湖边小屋”,
那么剧里女主住的房子甚至都不是她现实里的家,而仅仅是她梦想的dream house。中间还可以看到死去女儿的东西都收在箱子里还没来得及摆出来。(如果这是她现实的家,女儿离世后她的东西和玩具肯定不会被打包在箱子里。她此时的生活是停滞的,甚至经常忘记女儿不在了,穿着睡袍回学校接送她。连一个自己都疏于照顾的人,怎么可能会动手收拾孩子的东西)
最后一个诡异到直接告诉你这些事情全部都是非现实的,就是邻居的变态小女儿被反杀之后,女主躺在医院里,一共三个人来看她。警探,前夫,和说她坏话的女邻居。他们跟女主的对话内容重复了三次,全部一模一样,一个字都没有改。第一句问:你感觉怎么样?女主说:好像被卡车撞过,而且是个九岁小孩开的卡车。然后是“I OWE YOU AN APOLOGY”吧啦吧啦。所有人都在给女主道歉,我想是因为女主觉得现实中这些人都欠她一个道歉。
在现实中,这些人跟女主幻想里应该是没什么差别的,像女邻居啊前夫啊这些,在她孩子的意外发生之后应该都没有很体谅,照顾到一个失去孩子母亲的情绪,都或多或少做了落井下石的事情,所以在幻想里这些角色各有各的问题。
另外虽然确实提供了一些反转,前夫是心理医生这一点也不符合现实。
熟悉心理咨询流程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心理医生和病人是绝对不允许私下联系的,只能跟助理预约、当面治疗,用手机直接沟通是很不专业的违规行为。应该是前夫知道女儿死后她精神不正常,瞒着她在她手机里用“心理医生”therapist的名字存了自己的号码,通过伪装医生跟她日常交流来监督女主的精神状况。因为他给女主开的药跟酒混合会产生幻觉导致精神病,但是她的精神状况不吃药又不行,所以用这种方式来check in怕她出事。
总而言之,这部剧的线索说隐晦也没那么隐晦,不少东西都是直接给出来的,但是绝不能只看表象的故事。
女主整部剧没有一次走出幻想,没有一次让我们看到她的现实究竟是什么样子。
连女儿的死因我认为都是有问题的。一个FBI研究犯罪心理的父亲,怎么可能会把孩子带到关押囚犯的环境,又怎么可能在审问一个汉尼拔的时候让女儿旁观,甚至让女儿跟汉尼拔独处?这个过程太过离谱,也许反映了现实中女儿的死因是跟父母亲双方都有关联的。一开始安排了这一段,代表女主责怪前夫的粗心大意害死了女儿,后面情节又告诉我们前夫本来不想带女儿去工作,是女主坚持才有了后面的事,也就是女主在幻想的过程中也在通过自己安排的情节反思跟和解,在自我疗愈。
只是在最后女主开始了幻想的循环,新的谋杀又开始了,即便这个过程也许对她有益,伤痛仍然太过深刻,她依旧在拒绝面对现实,依旧闭着眼睛自编自导自演。
如果不被砍的话,这部剧应该会有下一季,希望下一季能够给出一些不一样的内容和情节,证实一下这一季的线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