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苏振华肖聪刘楚玄王城杨云溪王昭莫合塔尔梁霆炜
类型:动作武侠导演:孙虎毅宋小白 状态:正片 年份:2022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5.9分热度:7 ℃ 时间:2024-06-11 17:20:2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看完全片已经一个多月,却仍然没有动笔写篇影评,其实在看完那一刻就有不少的想法在嘴边,但不知为何就是很难说出来,也许,是在等那些文字发酵成其他东西
本片剧情非常简单,用导演的话来说,一个家里揭不开锅的大侠,在漫天黄沙的镇中讨生活的故事。
看过片子的朋友留下的影评里,有不少说着剧情和台词不合理、不顺畅的问题,和导演聊天时提到,导演无奈表示,剧情方面因为拍摄周期问题,其实有很多删减。
当然,这片影评并不是为片子强行洗白,电影行业里常讲一句话:每一部电影都有它的命运。
它命中注定无法展现剧本中,导演编剧所想的那样,现实拍摄中现场的那些灵光一现和失之交臂,天气的或晴或雨或大风大尘,充分的准备和事后诸葛,创作者们在赌,赌自己的才华、操作能力甚至运气是否能撑过创作制作过程中的风浪。
作为影视从业者,没忍住多说了两句,因为深知拍片的不易,就像是造物主创世一样,你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创造出一丢丢所谓的真实展现在世人面前,
之前另外一篇影评《刀已出鞘,无法回头》写的非常好:
“电影说到底,还是在写自己,拍自己。孙导演可能自己没有感觉,但主人公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在电影行业底层挣扎的刀客呢。话语不是你的,钱不是你的,人也不是你的,你什么都没有。只能在边缘江湖徘徊,等待扬名立万的机会。这也是电影行业的弊病,大部分的资源和市场都已经被大鳄牢牢控制,刀客想出头,难比登天。”
话语不是你的,钱不是你的,人也不是你的,那主角有什么?他只有那把长刀,是实实在在的握在自己手里的,像是每一个影视从业者,能掌握的只有自己手中的摄像机/微单/单反/手机,挥出自己的刀光剑影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为什么混口饭吃的刀客的故事,会取名叫做 《千里不留行》?会取一个如此侠气的名字?我想,你可以再去看看片中的动作场景,他们拔刀是单纯因为仇恨么?或是因为钱?想要名声?还是说,想要证明些什么?还是都有?
江湖恩怨,尔虞我诈,主角林大为的长刀,锈了又磨,埋了又挖,千人斩对他说:“只要你拿着刀,我就能找到你。”
其实对于林大为来说,他又何尝不是拿起了刀才能找到他自己呢?
那些刀光剑影中的人们,眼神中流露出了什么?他们将去向何方?我们将去向何方?思考这些问题,我想是武侠电影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
忽略掉那些你觉得不顺畅的台词,那些你觉得缺失了的场景和叙事部分,也许这块片子确实一定程度上没有交代好人物的动机,人物决策没有过程,不合情理,但这并不影响前半部分优秀的氛围塑造出来的整体气质,并不影响观看这部片子的人问问自己上面那些问题,
语言文字有时是无与伦比的辅助,有时是不易察觉的累赘,当你意识到一部片子有超越语言逻辑的精彩部分时,我们可以暂且放下语言和逻辑,去体会,看看这部分能引领我们去向何处
《千里不留行》的英文名叫做《生锈的长刀》,也是片子最初的名字,这两个片名,无比正确合适,一个是指向天空的刀刃,一个是深插黄沙之中的刀鞘,合二为一,缺一不可
现在是2022年1月10日的0点47分,看到孙虎毅导演的处女作长片电影,有很多话要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这其中的曲折、不易、反转、坚持、挣扎,实在太太多太多,搞的我现在心情复杂。所以,让我们还从电影开始说吧。
江湖,到底是什么。在这部电影中,始终贯穿的一个,江湖,都是为了吃饭。影片中官府的地位,官员说话的语气,永远是颐指气使,这像是一种设定,也注定了电影悲剧的内核。再江湖,说到底还是官老爷们的玩具罢了。电影史上这样反抗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很多都比较含蓄,但在这部电影中这种官府带来的压抑感,会让人感到无比无奈,你可以逃,你也混,你也可以混的很好,但那永远是在江湖中,在老爷们的手掌之中。不说别的,但但这种潜在的设定,塑造了潜在的对立和无奈,就让电影非常的具有可看性。
最后男主角回归时,一种梁山式的悲壮呼之欲出,刀已出鞘,怎么可能回头。想过安定的生活只能是痴心妄想。杀过的人,做过的事,还都要有个说法的。这种悲剧的情怀很让人感动,最后同归于尽,官府把这个事掩盖,也算是最好的结局。
回到现实。孙导演是我多年的朋友。良师益友。当初他去北京,我属实是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对电影的无比热爱。到现在也已经10年有2了。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你愿意用10年换一部电影吗?我们不常联系,偶尔打电话,聊到深夜,我能感受到,他很孤独。有时想放弃,但我们只要一说到电影,就会停不下来,我也忘记了白天要去单位班的无奈,就这样聊啊聊啊,说到哪就算哪。他说他一直学习,学习戏剧的结构,学习编剧,学习动作设计,我其实不太懂,是个门外汉,但能感受到他的激情永不减退,这是非常令我佩服的点,10年了,几乎和大学时期有着一样的脑子,一样的梦,这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可见对电影的那份纯粹,天真的爱。在电影面前,我们都是孩子。我们那么快乐。
孙导也帮我很多。他的经验和能力,对我的片子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没有孙导和杨老师,就不会有我的电影。孙导在北京,我也会很羡慕。我总说他离梦想比我近的多,他一定会成,因为他坚持不屑,他对电影有激情。现在还有谁对电影有激情?电影已经快完了。
回到电影。这部片子定位是网络大电影,但其实却比一般网大要用心很多。不管是编剧还是动作设计,都是经过用心打磨的,绝非流水线商品。立意和故事都倾向主流这是不争事实,但打戏的设计,台词的打磨都非常非常纯熟,无法想象是一个导演的处女作长片。这和孙导演常年在实战中摸爬滚打,常年保持积极的学习充电状态是密不可分的。也让我们看到了电影,用心和不用心真的是不一样。
再进一步。
电影说到底,还是在写自己,拍自己。孙导演可能自己没有感觉,但主人公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在电影行业底层挣扎的刀客呢。话语不是你的,钱不是你的,人也不是你的,你什么都没有。只能在边缘江湖徘徊,等待扬名立万的机会。这也是电影行业的弊病,大部分的资源和市场都已经被大鳄牢牢控制,刀客想出头,难比登天。
此刻的孙导演应该很释放吧。那就尽情的开心吧,让这些年所有的不快乐,所有的压抑,都随着这刀光剑影,喷涌而出的热血,滚滚黄沙,尽情的挥洒出去,再也不要回来。
连刷了两遍,像我这种从来不看网大的人,一边看一边感慨这片子不放院线真的浪费了,真的需要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在影片的细节中看到了很多触动人的点,一看导演就是一个有江湖情结的人——从构图和调色中看到了王家卫的味道,从节奏和置景中看到了龙门客栈的赶脚,从形式上看到了断刀客的影子,特别是在挖出十年前的那把刀的场景,有被触动到。致敬并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在表达对武侠电影的那种强烈真挚的热爱。
故事虽然简单,演员略显青涩,台词没有太多的废话,主线足够简约,有些桥段略有些狗血,但能看出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打斗戏的设计上,让这部片子一看就足够沉稳,有魄力,其他的问题在坚实的打斗场景面前都瞬间可以忽略不计,一个字:爽!就行了。
不管是在刀戏的编排,分镜的设计和后期的剪辑上来看,都是下足了功夫,已经相当的成熟,不知道导演开机前到底是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和研究。武打戏中刀戏是很难编排的,而这部片子还特意挑战长刀,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不管是刀的重量和长度上来看,碰过长刀的人都知道,是能当大铁棍子来使的,所以说长刀谱其实讲的是棍法,很有道理。首先对演员的体力是很大的考验,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误伤演员和摄像师,可想拍摄难度有多大。在打斗形式上来说,并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更加贴近实战化设计,感觉就是刀刀毙命。虽然打斗攻防短暂,但实际看着真的爽快,没有拖泥带水的东西,本片在风格上可以说是在尝试开创自己武侠世界的新技法。
看到结尾的对决,当然出于不剧透,就不多加详述,真的瞬间笑哭了,也把整个弹幕给笑哭了。这个梗可以成为全片最佳,也是最大的亮点,大家可以期待一下。笑的同时,也有一种心酸的味道,可以感觉到电影人的不易,为什么能如此强烈地感觉到呢,大家看了就知道了,里面一定一定是包含了太多的不易,才会选择设计出这样的桥段。
评价一部电影,打出几百字几千字,真的很容易,你可以一边扣着臭脚一边吃着薯片,一边瞎几把写,瞎几把装文艺逼,但是只要你哪怕是经历过一次拍片的过程,你就会SHUT THE F' UP,特别对于一位白手出道,拍长片处女作的导演来说,不知道是经历了怎样毒打的崩溃之旅。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每一部电影都在见证一个江湖。
最后一句话送给导演:“咏春,叶问,请指教!”
大漠苍凉,人为食亡,心总归扛不过饿肚子,很现实的江湖片子。关于江湖味道,刀法武艺,下面一堆众人影评已经阐述很多我就不多说了,确实还不错。我要谈的是剧情矛盾。一个剧本的核心是主人翁要有核心的矛盾和目的,然,此片没有。一般江湖片的主角都有一个核心矛盾点,比如仇人,此片编剧很诡异……按剧情来说主人翁第一仇人应该是出卖他的兄弟,此人陷害主角惦记其老婆,应该才是本片核心反派矛盾点。你以为主角要杀兄弟报仇,然,这个核心矛盾点居然莫名其妙转移到“被害者”金满堂此人身上,他成了头号反派BOSS。当你以为金满堂是头号BOSS时候,咔嚓,杀手一刀弄死金满堂,杀手又成了核心矛盾点……那尼??这种这么离奇的核心转移我看片半辈子还是第一次看见。哈哈哈哈哈哈,这编剧好好玩
《千里不留行》是我导演编剧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宋小白担任联合导演&制片人。选的类型方向是武侠剑戟片儿。其实操作难度还是挺大的!因为一上来就选了个动作元素比较多的创作。动作或者武术来讲,在电影中算人肉特技,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华语片电影特效还没广泛使用的时期,它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奇观震撼。
2018年宋小白问我有啥剧本没?我想起2017年写过一个故事——《生锈的长刀》,于是我开始重写剧本,紧跟着小白开始跑备案、立项、找投资事宜。投资并不容易找,一个潜在资方看完剧本后反复强调,动作上必须得飞起来,不然观众不爱看!可我们并不想做夸张的风格;另一资方看完剧本和导演动作设计阐述后,直言低成本不可能做到视频中描述的样子。总之大家都不太看好这个项目!中间也有朋友想要买这个剧本,我很需要钱,最终还是忍住没卖。后来小白把剧本推到了腾讯视频,经过绿灯会的两轮投票,他们愿意投一半,才总算有了实质性的推进。
电影不可逆转的带着创作者的成长烙印,武术元素大约会贯穿我的整个创作生涯。总结起来,大约是青少年时期周遭恶劣环境、及港产动作片让我对武术产生了浓烈不衰的兴趣。打架,在东北孩子看来是件极其平常的事,可能仅仅是看不顺眼、言语不对付,或为姑娘争风吃醋,亦或争学校扛把子。耳闻目睹有人被砍断手筋,也有被剪刀捅死的。我既不是好孩子也不是坏孩子,为求自保不被欺负,买了很多格斗杂志、武术光盘,就这样练了十几年野路子功夫。彼时网络不发达、文化闭塞,最大的娱乐是看电影,香港动作片犹如平行时空的另一种可能,照进我贫瘠的现实,李小龙成了我偶像!我想象着自己像他一样无敌。
写剧本期间,正式拜师史旭光师傅学习截拳道。史旭光师傅跟李小龙亲传弟子黄锦铭和李恺、及再传弟子汤米·克鲁瑟斯都有充分的沟通交流学习,是国内截拳道教学名师。剧本部分台词,有从史旭光师傅教学中获得灵感。此举一是实现儿时学李小龙武术夙愿;二是觉得拍动作片、导演最好也懂武术,得尽可能参与动作设计,不能撒手不管。只有在导演也懂武术的前提下,他才具有相关的审美。完全不懂是很难说明白想要的东西,武术指导听不明白你要什么、就得揣测,而后给的东西也不是你想要的,那又要推到重来。通常你心里有个想法,因为表达不准确,只传递出百分之五十,对方听后吸收了百分之三十,反馈给出来的只达到了你想象中的百分之二十。给武术指导一些具象性的、明确的东西,才能一定程度上的减少沟通成本、事半功倍。为拍《千里不留行》,我差不多搜集了100多G的武术视频素材,也看了很多兵击比赛。因为是新人导演,没行业地位没资源。且低成本武侠,制作预算不可能请到袁和平、洪金宝这样的大师。所以自己最好也建立起相关的审美,艺多不压身。前期筹备时我在具体单招攻防、文字上的刀理,都做了一定程度上的研究。
武术的发展最终一定会是殊途同归。老话讲:“不管你是练内家还是外家,打起来都是一家。”欧剑里也都是有“听劲”这个概念的。故此我想从真实的武术中汲取营养,融合各门派刀法,将想法说给武术指导后,又提出一些必须出现的设计。如千人斩的铁护臂、铁丝手套、大尺寸护手,这些设计均要参与到攻防转换中。千人斩使的长刀,并不是凭空设计的,明朝时访华的弗朗机人(欧洲人),会有武术上的一些交流,从找到的资料来看,民间长刀造型不受官府束缚,也有类似欧剑的牛角格设计。另一原因也是为区别千人斩与林大卫的刀,就奇观性来说是惊艳的!只是实拍时、两把长刀打起来吃力又危险!但好在整个拍摄期间,剧组没出什么安全事故。
截拳道的理念是“简单、直接、非传统”。在电影的兵击呈现上,也没选择花哨的招式设计,威亚的使用次数一只手就数的过来。用了很多擂台格斗的游走,会有试探和虚招。一个需要平衡的点是要在写实的基础上创造戏剧性,如果完全按着真实的搏杀来,战斗其实很快就结束了!甚至看不清赢的那个是如何取胜的!缺少层次和节奏上的变化、不好看!和武术指导喜哥讨论了很久,即如何在写实和戏剧性之间取舍,现在成片的样貌就是我们权衡的结果。武术指导喜哥是个懂戏的人,我们前期沟通的很顺畅,到后期基本上不用多说什么,他就知道导演想要的是啥!为求写实,刻意减少了镜头切换,通常一个镜头内都会打数个动作,增加演员和摄影机的调度,同时还要展现人物情绪的变化、场面上的强弱势转换。我不确定这个设计方向大家是否接受,可我还是想试一下,即便做错了,也要亲手搞砸。
在选择男主的时候起先是想用动作明星,奈何制作预算有限,对方一看你们就没什么钱!项目还行,可以用入干股的方式参与进来,带自己的团队进来,可这样会破坏掉已经码好的主创团队,创作上可能也会有一些不确定性干扰。最终,我们选了一位没有任何功夫底子的男主——苏振华,对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武术训练。在9天的前期训练里,武术指导负责对他进行长刀训练和套招,我教他一些截拳道的基本拳法和步法,培养他的武人气质,就是一动手得像那么回事儿!加上他本身刻苦、人又聪明,在短时间内就打的有模有样了!
除男主外,其他演员动作戏经验都很丰富,饰演千人斩的王城传武功底深厚,女主刘楚玄常年以打女形象出现在银屏上。我觉得演戏这事儿,要让演技弱的短时间内达到一个标准其实是很难的!但武戏可以通过镜头帮助、各种辅助训练达到想要的效果,实在不行,就多拍几遍呗!回看当初选角,觉得还是赌对了!演员对戏的态度会弥补他在其它技能上的短板,梁朝伟也可以是叶问,张震也拿到了八极拳的冠军,不是吗?由于预算有限拍摄周期紧张,很多重场动作戏都被压缩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我们像打仗一样拍电影,把苏振华拍到体能透支!可他仍坚持自己来!武术指导也鼓励他,等电影上映的时候,自己做和替身做、成就感是不一样的!因为穿草鞋、他脚磨破了也不吭声!被砍出血了,叫化妆不要擦,与角色融为了一体。
《千里不留行》18年9月份开始写的剧本,19年5月16号开机,6月4号杀青。经历撤资、顶着压力艰难完成创作,加之疫情、过审不顺,这一历程长到足以消磨任何激情的部分。时常想起宋小白站在茫茫沙漠望着远方发愁的样子!这个项目从备案立项找投资,他扛了几乎全部压力!拍摄期间经历了几次沙尘暴和暴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但当发现拍不完时,戏只能往后甩,再拍不完时就开始修改剧本——缩减或删掉。为保重场。其实是删了不少原本要拍摄的动作场面和文戏,制片主任说:“拍完比拍的好更重要!别到时交不了片!”
早年不解吕克贝松、昆汀这类人物为何说一辈子只拍十部电影,现在大概明白些了!想成事不容易!电影有自己的命运!很多阻力来自拍摄之外!创作本身是掏空电影人肚里的存货,需要持续的有价值的输出,无论是主题价值,人生经验、还是输出某种情绪,亦或满足人类共有的幻想和痛点,均需言之有物长久打磨。算下来,一部电影平均耗时三年,十部电影也是三十年之久,而大部分人的第一部电影都是三十岁之后拍的。
《千里不留行》的缘起,除了童年往事、港片影响及习武经历,另一原因大概是华语动作片近二十年来逐渐颓势,这个曾经席卷全世界的独有类型,正被其他国家赶超!日韩欧美东南亚2000年后出了不少硬片,这里就不举例了。魏君子做的《龙虎武师》,内里无不传达出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凉感!现下武术动作更多的变成了一个重要元素,而非主要内容。华语动作片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作为新人导演,想要做点东西出来不容易!失败概率极大!且拍动作本身就需要时间资金上的极大投入!后辈既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继承经典,又需在动作设计上避免同质化。
武侠动作这条赛道,我们这个小团队尚在学习探索,不敢奢谈拓展边界。每次创作,都是在试图突破自身局限性。电影上映后收到了一些鼓励的评价!也收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我只能说彼时已使出浑身解数,没什么遗憾!还做不到知行合一,处在执行力尚未完全跟上自身审美的阶段。在接下来的创作当中会补齐短板、强化长板,扎扎实实的往前走!希望在未来争取到更多的观众!捷径,从来是第一条就被放弃的路。
文By孙虎毅
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老手2
浪客剑心
投名状
地牢围攻
救世主
恶魔突袭队
扫黑禁毒行动收网在即,主犯却被神秘杀手残忍爆...
播放指数:1012℃
看完全片已经一个多月,却仍然没有动笔写篇影评,其实在看完那一刻就有不少的想法在嘴边,但不知为何就是很难说出来,也许,是在等那些文字发酵成其他东西
本片剧情非常简单,用导演的话来说,一个家里揭不开锅的大侠,在漫天黄沙的镇中讨生活的故事。
看过片子的朋友留下的影评里,有不少说着剧情和台词不合理、不顺畅的问题,和导演聊天时提到,导演无奈表示,剧情方面因为拍摄周期问题,其实有很多删减。
当然,这片影评并不是为片子强行洗白,电影行业里常讲一句话:每一部电影都有它的命运。
它命中注定无法展现剧本中,导演编剧所想的那样,现实拍摄中现场的那些灵光一现和失之交臂,天气的或晴或雨或大风大尘,充分的准备和事后诸葛,创作者们在赌,赌自己的才华、操作能力甚至运气是否能撑过创作制作过程中的风浪。
作为影视从业者,没忍住多说了两句,因为深知拍片的不易,就像是造物主创世一样,你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创造出一丢丢所谓的真实展现在世人面前,
之前另外一篇影评《刀已出鞘,无法回头》写的非常好:
“电影说到底,还是在写自己,拍自己。孙导演可能自己没有感觉,但主人公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在电影行业底层挣扎的刀客呢。话语不是你的,钱不是你的,人也不是你的,你什么都没有。只能在边缘江湖徘徊,等待扬名立万的机会。这也是电影行业的弊病,大部分的资源和市场都已经被大鳄牢牢控制,刀客想出头,难比登天。”
话语不是你的,钱不是你的,人也不是你的,那主角有什么?他只有那把长刀,是实实在在的握在自己手里的,像是每一个影视从业者,能掌握的只有自己手中的摄像机/微单/单反/手机,挥出自己的刀光剑影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为什么混口饭吃的刀客的故事,会取名叫做 《千里不留行》?会取一个如此侠气的名字?我想,你可以再去看看片中的动作场景,他们拔刀是单纯因为仇恨么?或是因为钱?想要名声?还是说,想要证明些什么?还是都有?
江湖恩怨,尔虞我诈,主角林大为的长刀,锈了又磨,埋了又挖,千人斩对他说:“只要你拿着刀,我就能找到你。”
其实对于林大为来说,他又何尝不是拿起了刀才能找到他自己呢?
那些刀光剑影中的人们,眼神中流露出了什么?他们将去向何方?我们将去向何方?思考这些问题,我想是武侠电影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
忽略掉那些你觉得不顺畅的台词,那些你觉得缺失了的场景和叙事部分,也许这块片子确实一定程度上没有交代好人物的动机,人物决策没有过程,不合情理,但这并不影响前半部分优秀的氛围塑造出来的整体气质,并不影响观看这部片子的人问问自己上面那些问题,
语言文字有时是无与伦比的辅助,有时是不易察觉的累赘,当你意识到一部片子有超越语言逻辑的精彩部分时,我们可以暂且放下语言和逻辑,去体会,看看这部分能引领我们去向何处
《千里不留行》的英文名叫做《生锈的长刀》,也是片子最初的名字,这两个片名,无比正确合适,一个是指向天空的刀刃,一个是深插黄沙之中的刀鞘,合二为一,缺一不可
现在是2022年1月10日的0点47分,看到孙虎毅导演的处女作长片电影,有很多话要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这其中的曲折、不易、反转、坚持、挣扎,实在太太多太多,搞的我现在心情复杂。所以,让我们还从电影开始说吧。
江湖,到底是什么。在这部电影中,始终贯穿的一个,江湖,都是为了吃饭。影片中官府的地位,官员说话的语气,永远是颐指气使,这像是一种设定,也注定了电影悲剧的内核。再江湖,说到底还是官老爷们的玩具罢了。电影史上这样反抗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很多都比较含蓄,但在这部电影中这种官府带来的压抑感,会让人感到无比无奈,你可以逃,你也混,你也可以混的很好,但那永远是在江湖中,在老爷们的手掌之中。不说别的,但但这种潜在的设定,塑造了潜在的对立和无奈,就让电影非常的具有可看性。
最后男主角回归时,一种梁山式的悲壮呼之欲出,刀已出鞘,怎么可能回头。想过安定的生活只能是痴心妄想。杀过的人,做过的事,还都要有个说法的。这种悲剧的情怀很让人感动,最后同归于尽,官府把这个事掩盖,也算是最好的结局。
回到现实。孙导演是我多年的朋友。良师益友。当初他去北京,我属实是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对电影的无比热爱。到现在也已经10年有2了。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你愿意用10年换一部电影吗?我们不常联系,偶尔打电话,聊到深夜,我能感受到,他很孤独。有时想放弃,但我们只要一说到电影,就会停不下来,我也忘记了白天要去单位班的无奈,就这样聊啊聊啊,说到哪就算哪。他说他一直学习,学习戏剧的结构,学习编剧,学习动作设计,我其实不太懂,是个门外汉,但能感受到他的激情永不减退,这是非常令我佩服的点,10年了,几乎和大学时期有着一样的脑子,一样的梦,这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可见对电影的那份纯粹,天真的爱。在电影面前,我们都是孩子。我们那么快乐。
孙导也帮我很多。他的经验和能力,对我的片子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没有孙导和杨老师,就不会有我的电影。孙导在北京,我也会很羡慕。我总说他离梦想比我近的多,他一定会成,因为他坚持不屑,他对电影有激情。现在还有谁对电影有激情?电影已经快完了。
回到电影。这部片子定位是网络大电影,但其实却比一般网大要用心很多。不管是编剧还是动作设计,都是经过用心打磨的,绝非流水线商品。立意和故事都倾向主流这是不争事实,但打戏的设计,台词的打磨都非常非常纯熟,无法想象是一个导演的处女作长片。这和孙导演常年在实战中摸爬滚打,常年保持积极的学习充电状态是密不可分的。也让我们看到了电影,用心和不用心真的是不一样。
再进一步。
电影说到底,还是在写自己,拍自己。孙导演可能自己没有感觉,但主人公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在电影行业底层挣扎的刀客呢。话语不是你的,钱不是你的,人也不是你的,你什么都没有。只能在边缘江湖徘徊,等待扬名立万的机会。这也是电影行业的弊病,大部分的资源和市场都已经被大鳄牢牢控制,刀客想出头,难比登天。
此刻的孙导演应该很释放吧。那就尽情的开心吧,让这些年所有的不快乐,所有的压抑,都随着这刀光剑影,喷涌而出的热血,滚滚黄沙,尽情的挥洒出去,再也不要回来。
连刷了两遍,像我这种从来不看网大的人,一边看一边感慨这片子不放院线真的浪费了,真的需要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在影片的细节中看到了很多触动人的点,一看导演就是一个有江湖情结的人——从构图和调色中看到了王家卫的味道,从节奏和置景中看到了龙门客栈的赶脚,从形式上看到了断刀客的影子,特别是在挖出十年前的那把刀的场景,有被触动到。致敬并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在表达对武侠电影的那种强烈真挚的热爱。
故事虽然简单,演员略显青涩,台词没有太多的废话,主线足够简约,有些桥段略有些狗血,但能看出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打斗戏的设计上,让这部片子一看就足够沉稳,有魄力,其他的问题在坚实的打斗场景面前都瞬间可以忽略不计,一个字:爽!就行了。
不管是在刀戏的编排,分镜的设计和后期的剪辑上来看,都是下足了功夫,已经相当的成熟,不知道导演开机前到底是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和研究。武打戏中刀戏是很难编排的,而这部片子还特意挑战长刀,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不管是刀的重量和长度上来看,碰过长刀的人都知道,是能当大铁棍子来使的,所以说长刀谱其实讲的是棍法,很有道理。首先对演员的体力是很大的考验,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误伤演员和摄像师,可想拍摄难度有多大。在打斗形式上来说,并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更加贴近实战化设计,感觉就是刀刀毙命。虽然打斗攻防短暂,但实际看着真的爽快,没有拖泥带水的东西,本片在风格上可以说是在尝试开创自己武侠世界的新技法。
看到结尾的对决,当然出于不剧透,就不多加详述,真的瞬间笑哭了,也把整个弹幕给笑哭了。这个梗可以成为全片最佳,也是最大的亮点,大家可以期待一下。笑的同时,也有一种心酸的味道,可以感觉到电影人的不易,为什么能如此强烈地感觉到呢,大家看了就知道了,里面一定一定是包含了太多的不易,才会选择设计出这样的桥段。
评价一部电影,打出几百字几千字,真的很容易,你可以一边扣着臭脚一边吃着薯片,一边瞎几把写,瞎几把装文艺逼,但是只要你哪怕是经历过一次拍片的过程,你就会SHUT THE F' UP,特别对于一位白手出道,拍长片处女作的导演来说,不知道是经历了怎样毒打的崩溃之旅。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每一部电影都在见证一个江湖。
最后一句话送给导演:“咏春,叶问,请指教!”
大漠苍凉,人为食亡,心总归扛不过饿肚子,很现实的江湖片子。关于江湖味道,刀法武艺,下面一堆众人影评已经阐述很多我就不多说了,确实还不错。我要谈的是剧情矛盾。一个剧本的核心是主人翁要有核心的矛盾和目的,然,此片没有。一般江湖片的主角都有一个核心矛盾点,比如仇人,此片编剧很诡异……按剧情来说主人翁第一仇人应该是出卖他的兄弟,此人陷害主角惦记其老婆,应该才是本片核心反派矛盾点。你以为主角要杀兄弟报仇,然,这个核心矛盾点居然莫名其妙转移到“被害者”金满堂此人身上,他成了头号反派BOSS。当你以为金满堂是头号BOSS时候,咔嚓,杀手一刀弄死金满堂,杀手又成了核心矛盾点……那尼??这种这么离奇的核心转移我看片半辈子还是第一次看见。哈哈哈哈哈哈,这编剧好好玩
《千里不留行》是我导演编剧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宋小白担任联合导演&制片人。选的类型方向是武侠剑戟片儿。其实操作难度还是挺大的!因为一上来就选了个动作元素比较多的创作。动作或者武术来讲,在电影中算人肉特技,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华语片电影特效还没广泛使用的时期,它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奇观震撼。
2018年宋小白问我有啥剧本没?我想起2017年写过一个故事——《生锈的长刀》,于是我开始重写剧本,紧跟着小白开始跑备案、立项、找投资事宜。投资并不容易找,一个潜在资方看完剧本后反复强调,动作上必须得飞起来,不然观众不爱看!可我们并不想做夸张的风格;另一资方看完剧本和导演动作设计阐述后,直言低成本不可能做到视频中描述的样子。总之大家都不太看好这个项目!中间也有朋友想要买这个剧本,我很需要钱,最终还是忍住没卖。后来小白把剧本推到了腾讯视频,经过绿灯会的两轮投票,他们愿意投一半,才总算有了实质性的推进。
电影不可逆转的带着创作者的成长烙印,武术元素大约会贯穿我的整个创作生涯。总结起来,大约是青少年时期周遭恶劣环境、及港产动作片让我对武术产生了浓烈不衰的兴趣。打架,在东北孩子看来是件极其平常的事,可能仅仅是看不顺眼、言语不对付,或为姑娘争风吃醋,亦或争学校扛把子。耳闻目睹有人被砍断手筋,也有被剪刀捅死的。我既不是好孩子也不是坏孩子,为求自保不被欺负,买了很多格斗杂志、武术光盘,就这样练了十几年野路子功夫。彼时网络不发达、文化闭塞,最大的娱乐是看电影,香港动作片犹如平行时空的另一种可能,照进我贫瘠的现实,李小龙成了我偶像!我想象着自己像他一样无敌。
写剧本期间,正式拜师史旭光师傅学习截拳道。史旭光师傅跟李小龙亲传弟子黄锦铭和李恺、及再传弟子汤米·克鲁瑟斯都有充分的沟通交流学习,是国内截拳道教学名师。剧本部分台词,有从史旭光师傅教学中获得灵感。此举一是实现儿时学李小龙武术夙愿;二是觉得拍动作片、导演最好也懂武术,得尽可能参与动作设计,不能撒手不管。只有在导演也懂武术的前提下,他才具有相关的审美。完全不懂是很难说明白想要的东西,武术指导听不明白你要什么、就得揣测,而后给的东西也不是你想要的,那又要推到重来。通常你心里有个想法,因为表达不准确,只传递出百分之五十,对方听后吸收了百分之三十,反馈给出来的只达到了你想象中的百分之二十。给武术指导一些具象性的、明确的东西,才能一定程度上的减少沟通成本、事半功倍。为拍《千里不留行》,我差不多搜集了100多G的武术视频素材,也看了很多兵击比赛。因为是新人导演,没行业地位没资源。且低成本武侠,制作预算不可能请到袁和平、洪金宝这样的大师。所以自己最好也建立起相关的审美,艺多不压身。前期筹备时我在具体单招攻防、文字上的刀理,都做了一定程度上的研究。
武术的发展最终一定会是殊途同归。老话讲:“不管你是练内家还是外家,打起来都是一家。”欧剑里也都是有“听劲”这个概念的。故此我想从真实的武术中汲取营养,融合各门派刀法,将想法说给武术指导后,又提出一些必须出现的设计。如千人斩的铁护臂、铁丝手套、大尺寸护手,这些设计均要参与到攻防转换中。千人斩使的长刀,并不是凭空设计的,明朝时访华的弗朗机人(欧洲人),会有武术上的一些交流,从找到的资料来看,民间长刀造型不受官府束缚,也有类似欧剑的牛角格设计。另一原因也是为区别千人斩与林大卫的刀,就奇观性来说是惊艳的!只是实拍时、两把长刀打起来吃力又危险!但好在整个拍摄期间,剧组没出什么安全事故。
截拳道的理念是“简单、直接、非传统”。在电影的兵击呈现上,也没选择花哨的招式设计,威亚的使用次数一只手就数的过来。用了很多擂台格斗的游走,会有试探和虚招。一个需要平衡的点是要在写实的基础上创造戏剧性,如果完全按着真实的搏杀来,战斗其实很快就结束了!甚至看不清赢的那个是如何取胜的!缺少层次和节奏上的变化、不好看!和武术指导喜哥讨论了很久,即如何在写实和戏剧性之间取舍,现在成片的样貌就是我们权衡的结果。武术指导喜哥是个懂戏的人,我们前期沟通的很顺畅,到后期基本上不用多说什么,他就知道导演想要的是啥!为求写实,刻意减少了镜头切换,通常一个镜头内都会打数个动作,增加演员和摄影机的调度,同时还要展现人物情绪的变化、场面上的强弱势转换。我不确定这个设计方向大家是否接受,可我还是想试一下,即便做错了,也要亲手搞砸。
在选择男主的时候起先是想用动作明星,奈何制作预算有限,对方一看你们就没什么钱!项目还行,可以用入干股的方式参与进来,带自己的团队进来,可这样会破坏掉已经码好的主创团队,创作上可能也会有一些不确定性干扰。最终,我们选了一位没有任何功夫底子的男主——苏振华,对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武术训练。在9天的前期训练里,武术指导负责对他进行长刀训练和套招,我教他一些截拳道的基本拳法和步法,培养他的武人气质,就是一动手得像那么回事儿!加上他本身刻苦、人又聪明,在短时间内就打的有模有样了!
除男主外,其他演员动作戏经验都很丰富,饰演千人斩的王城传武功底深厚,女主刘楚玄常年以打女形象出现在银屏上。我觉得演戏这事儿,要让演技弱的短时间内达到一个标准其实是很难的!但武戏可以通过镜头帮助、各种辅助训练达到想要的效果,实在不行,就多拍几遍呗!回看当初选角,觉得还是赌对了!演员对戏的态度会弥补他在其它技能上的短板,梁朝伟也可以是叶问,张震也拿到了八极拳的冠军,不是吗?由于预算有限拍摄周期紧张,很多重场动作戏都被压缩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我们像打仗一样拍电影,把苏振华拍到体能透支!可他仍坚持自己来!武术指导也鼓励他,等电影上映的时候,自己做和替身做、成就感是不一样的!因为穿草鞋、他脚磨破了也不吭声!被砍出血了,叫化妆不要擦,与角色融为了一体。
《千里不留行》18年9月份开始写的剧本,19年5月16号开机,6月4号杀青。经历撤资、顶着压力艰难完成创作,加之疫情、过审不顺,这一历程长到足以消磨任何激情的部分。时常想起宋小白站在茫茫沙漠望着远方发愁的样子!这个项目从备案立项找投资,他扛了几乎全部压力!拍摄期间经历了几次沙尘暴和暴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但当发现拍不完时,戏只能往后甩,再拍不完时就开始修改剧本——缩减或删掉。为保重场。其实是删了不少原本要拍摄的动作场面和文戏,制片主任说:“拍完比拍的好更重要!别到时交不了片!”
早年不解吕克贝松、昆汀这类人物为何说一辈子只拍十部电影,现在大概明白些了!想成事不容易!电影有自己的命运!很多阻力来自拍摄之外!创作本身是掏空电影人肚里的存货,需要持续的有价值的输出,无论是主题价值,人生经验、还是输出某种情绪,亦或满足人类共有的幻想和痛点,均需言之有物长久打磨。算下来,一部电影平均耗时三年,十部电影也是三十年之久,而大部分人的第一部电影都是三十岁之后拍的。
《千里不留行》的缘起,除了童年往事、港片影响及习武经历,另一原因大概是华语动作片近二十年来逐渐颓势,这个曾经席卷全世界的独有类型,正被其他国家赶超!日韩欧美东南亚2000年后出了不少硬片,这里就不举例了。魏君子做的《龙虎武师》,内里无不传达出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凉感!现下武术动作更多的变成了一个重要元素,而非主要内容。华语动作片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作为新人导演,想要做点东西出来不容易!失败概率极大!且拍动作本身就需要时间资金上的极大投入!后辈既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继承经典,又需在动作设计上避免同质化。
武侠动作这条赛道,我们这个小团队尚在学习探索,不敢奢谈拓展边界。每次创作,都是在试图突破自身局限性。电影上映后收到了一些鼓励的评价!也收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我只能说彼时已使出浑身解数,没什么遗憾!还做不到知行合一,处在执行力尚未完全跟上自身审美的阶段。在接下来的创作当中会补齐短板、强化长板,扎扎实实的往前走!希望在未来争取到更多的观众!捷径,从来是第一条就被放弃的路。
文By孙虎毅
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