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徐少强刘松仁张天爱张冲Mang-HaChengHsiu-hsienChiang甘山Shou-fuChin韩国材LuengShingHung高雄Yeong-MunKwon刘志豪刘一帆李健生刘晃世谈泉庆唐伟成卡萨伐叶天行
类型:动作武侠古装导演:程小东 状态:HD 年份:1983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 豆瓣:7.5分热度:3 ℃ 时间:2024-06-11 19:00:11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且优秀的武侠电影,和《名剑》相比要更加扣人心弦些,价值观的讨论也各有侧重。
1983年的影片,打斗动作设计的真的是太真实太有想法,出手果断狠辣,不超过10s的镜头,就已经是人头落地,爽快!现在的武侠片都是慢动作慢动作,适可而止了该。硬剑钢铁碰撞在一起的金鸣之音也令我格外称赞,现在的软件打斗不知道什么时候新起的,软绵绵的很没意思。对日本忍法的刻画也真是服帖!很少在中国电影上看到这种呈现,我觉得比东方不败要更精良!
镜头十分大气,有一种古典美,置景也很用心。颜色真的是赏心悦目,与《名剑》相比,它晚上的蓝色打光要更胜一筹。配乐虽不是多么多么出彩,但也是恰到好处!
步青云的武功还是要胜过日本剑客的,但他是仁者剑圣,在生死决斗中还救下对手。最后也是两败俱伤,悲壮凄凉。“我们这样打,真的有必要吗?”江湖总是一个悲剧。
影片的价值观讨论也是常看常新的,胜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剑客就应该像樱花那样短暂而绚烂?武侠世界远比想象的要残酷,弱的害怕被杀,强得总想要更高更强。
《名剑》探讨的更多是名利,以名剑,代名利,最后主角站在海角,扔掉那把名剑,也是告诉了我们角色和影片想要传达的东西。
1964年的《浣花洗剑录》是古龙中早期作品,讲述一位来自东瀛的武者舍弃一切,为修行挑战中原武林,最后以身殉剑,求得武学真谛的故事。虽然此前武侠中也曾有过日本武士大战中原高手,但基本上都属于民族情绪下的“泄愤”之作,几乎都将日本武士描写得不堪一击,或是猥琐不堪,作用也大多是打酱油。唯独《浣花洗剑录》与众不同,书中的白衣人,虽出场不多,连名字也没有,然而其对武道的执着,舍弃一切的执着和与对手心心相惜,势均力敌的求“胜”之心,都可见人品贵重。古龙对东瀛武士毫无贬低之意,似有崇敬之情。也几乎自那以后,武侠片中便经常出现这类角色,连性格都几乎一模一样。
《浣花洗剑录》拍过多个版本,张卫健、张国荣、谢霆锋……但都莫名其妙,少有古龙笔下那种求道修行者的品行和学武之人必死于胜负之下的宿命悲凉感与寂寞感。倒是程小东的处女作《生死决》,虽并非改编《浣花洗剑录》,却将这一主题把握得最出色。
《生死决》以明中晚期中日武术对抗为大背景,徐少强所饰的柳生新阴派剑客宫本一郎,身负德川将军光耀本国、师父以生命相激励和自身抱负的三重期许,与中州剑客代表、刘松仁所饰的“剑圣”步青云一决高下。宫本一郎毕生渴望一场能带来无上荣耀的公平决斗,而德川将军企图利用这次比武盗窃武林秘籍,劫掠中原高手,以图侵略中国。中原武林世家圣剑山庄夏侯氏更想借此重振夏侯家族的声望,与德川幕府沆瀣一气。最终,宫本一郎与步青云难免一战,这是“武士之剑”与“仁者之剑”的较量……
虽说武侠中的日本武士总有吞并侵略中国之心。但日本武士道,是否总是尊奉“樱花”哲学,以死于高手之手,在胜负一线间领悟至高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实在是个一直被讨论始终没定论的话题。其实作为一个始终关注日本文学,学人类学出身的武侠迷来说,觉得在明治维新前,日本还真谈不上有什么武士道精神。尤其在日本战国之前,日本一直是一个小国,一个资源匮乏天灾频仍的弱国,一日两顿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这种极端环境下,容易形成近乎苛刻刻板与极度放浪合一的两极分裂个性,但这和动不动就切腹的文化印象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所谓极度歌颂忠诚与美化献身时的狂热、美化死亡的武士道精神,与其说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个性,不如说是一个极权国家依靠国家主义迅速崛起,特别是从近代文明转向现代文明时,需要不断强调民族主义和本土特色来战胜文化挫败感的必然选择。非但日本军国主义如此,德国和苏联都曾如此:当某种文化开始鼓吹为集体献身时,真正的献身理由已经毫不重要,自认“卑微”的个体很难不被“正义”与“美”裹挟,从而失去判断能力,最终都会被“高尚”利用和践踏。
在以何种“价值观”立于世界的选择上,日本至少曾经选择以“武士道”的面貌示人,这确实误入歧途,这个错误的选择也葬送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取得的所有成绩。直到美国对日本进行彻底的文化改造,才让原来的武士道精神如今已成为一个极其过时又愚蠢的话题。大量战后武士电影,几乎无一例外开始强调个人的力量:在面对强权时,个体生命所能绽放到极致的反抗。为了维护个人的信念与尊严,为了达到人生更宏阔的境界,为了与远远强大过自己的人或组织抗争,纵然卑微,也要毫不犹豫坚持到最后。这和昭和电影形成鲜明的对抗(桃子也是昭和电影和武士电影迷哦,只是不如喜欢武侠那么忠诚)。这样的剑戟片连同武侠片一道,几乎成为最为世界所接受,最具代表性的本土电影类型,也正因为它们对个人力量的歌颂:人可以通过自己,仅仅是自己,而非其他什么诸如庙堂、王朝、国家之类与这个世界发生并保持连接,这对东方文明来说几乎具有和“人可以通过自己,而非教会、教宗、教皇和上帝连接的新教改革”同等的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和日本剑戟片一样,六十年代兴起的武侠电影多少都与这个时代命题相关。程小东的《生死决》对此几乎做了一个总结,那就是要选择“仁”——毕竟,我们也要回答日本回答过并回答错误的那道命题。
这是我认为武侠电影《生死决》,拍摄于三十六年前,却具有超越性的时代意义所在。
当然,程小东当时对日本的理解,虽有进步,还其实蛮片面化的,很多人大约也会纠结这段历史背景的不真:明晚的倭寇之灾起因主要在于中国的闭关锁国,宋代的大航海到了明代却海路断绝,但东南亚到中亚乃至整个西方对中国丝织品、茶叶、瓷器的渴望异常强烈,海盗于是应运而生,作为个体的海盗怎能逃脱明朝整个国家的打击力量?于是他们雇佣了大量日本浪人为打手。在海盗力量被消灭殆尽时,这些强悍的雇佣军团无处可去,又过惯了在中国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在混乱的战国失去主君的他们不愿回日本(也回不去了),于是乎,就流窜成了“倭寇”。但程小东毕竟主要想刻画的是步青云,设定这样的人物背景也可以理解。
程小东一直在电影中寻找和展现仁者之剑的力量。樱花虽然灿烂,但转瞬即逝,人是否真的要把生命的顶点留在最辉煌的时刻?即使那辉煌稍纵即逝?而那个时刻,难道又真的只能是“胜”的一刻?步青云和宫本一郎,显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
步青云并不畏战,即使心动的姑娘欲言又止要求他可不可以为了自己放弃决斗,他也毫不犹豫的回答“不可以。”他也绝不好战,在揭穿德川幕府与夏侯世家的阴谋后,面对宫本一郎“我们之间还有一件事没做”的质问,他只会回答“你不觉得这件事已经没有意义了吗?”即使在决斗之中,他也不忘以德报怨,忍受长剑穿胸也要救自己的对手。但他也没有妇人之仁,最后即使代价惨重,也依然以尊重对手的方式赢得了“胜”。没有争名逐利之心,始终秉持宽恕爱人、清高气节的步青云,犹如梅花气品高洁、能忍寒霜之苦,历经磨烂终至“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确实将“仁者之剑”发挥到极致。
当然,这样的仁者之剑,在以偏执相信力量,将胜负看得比性命还重的“武士之剑”的衬托才能充分展现其魅力。所以片中的宫本一郎也难得形象正面,人品高贵,很有觉悟。也只有这样的对手才配得上步青云。宫本一郎并非没有天真之心,他会悄悄教弱势的孩子剑法让他反败为胜;他也并非不明白大义所在:也曾多次出手相救步青云,甚至最后为了决斗的光明正大和公平公正,背叛幕府,手刃自己的同胞和长官。但执着于胜负的他始终格局稍逊一筹。到最后,他将步青云的剑插在脚掌上,将自己定于朝向东瀛的方向,站着死去,实现了对其师父承诺的“将对手的剑带回去”的誓言,虽败犹荣。失败对他而言,或许更是人格的升华吧。此刻,他终于如释重负,或许,这一刻,他也领悟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剑术至高境界?
日本文化受禅宗和阳明心学的影响,一直有“遇佛杀佛,逢祖杀祖”(语出《临济录》)的传统。就像一休和尚毕生憧憬着“入佛境易,入魔界难”的境界,试图由“魔”入“佛”,阳明心学中“自在本心”、“心外无物”的理念也鼓励人凭借本“心”发挥力量到极致。《临济录》虽是唐代禅僧言行录,但包括阳明心学在内,在本土似乎一直没能主流化。战国之后的日本却急速吸收了这些观念,其中大约偶然必然的因素都有。在宫本一郎身上,我隐约看见日本武士片的影子(程小东本人对日本剑戟片颇为着迷),但更窥见了我们对原产中州的“魔境”,深深迷恋与畏惧的双重心理,所以,即使是导演处女作,故事说得并不完全圆满,《生死决》也让我深深玩味,并且颇感有无数电影以外的意味。
回到电影本身,要感叹的首先是本片拍得真干脆,节奏干脆,人物干脆,情感干脆、镜头和武打都干脆,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余音,也绝无一丝一毫的煽情,这是我欣赏的阳刚风格:所谓阳刚,并不是只有张彻式的盘肠大战,血肉模糊,兄弟“基情”。程小东展现了另一种男儿风范:悲凉的、悲壮的、悲情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这在当时承载了太多中国式宿命、伤痛和惆怅的武侠片中,真可谓独树一帜。连故事的女主角(说是女主角,其实……好像夹在两个极致的男人之间真的不太有存在感)也都不“中性化”,从扮相到气质到性格简直“男性化”——一个真正的女侠客。与她比起来,似乎其他武侠片的女主角哪怕武功盖世都拖泥带水的成了花瓶。
其次程小东的武打设计真是好,好就一个字,配合着萧瑟雄浑的悬崖和大海,以及人物对比强烈的色彩和颇有意境的场景设计,气质纯正苍凉,虽然这部电影中已经有在其之后电影如《东方不败》的审美日式的倾向,但由于本身故事就有日本背景而觉得更为融合。何况此时的程小东多继承了邵氏电影的优点,武打也好场景也好,依然保留着一份古朴大气。
三是演员好,我已经迷恋上刘松仁了,这是个真正的演员,虽然他的明星气质并不突出,总让人记得角色却忘了演员本身,但演技真是掐得一丝一毫不差;徐少强总是饰演东瀛武者?为什么?难道是因为看上去好勇斗狠?不得不说他在电影中气势真是无双,几乎压倒了步青云;张天爱很年轻,长得也不太好看,至少一点也不符合古典美女的标准,但在这片里显得很大气。换个扮相就可以直接演鲁迅的高雄嘛,也是经常出演这类型演员了吧?我只能说五官真的不太重要,气质才最重要啊……总之,我爱刘松仁!
程小东在某些地方也蛮好玩的,比如决斗前夕,民间艺人编排两人决斗的木偶戏,让原本严肃紧张命悬一线的中日之战瞬间充满莫名的欢乐,期间更编排中国剑圣脱光日本“倭寇”的衣服的情节极力羞辱,来获取围观吃瓜群众更多的打赏;画像的老人把中国剑圣画成了关公——中国真是一点也没有变啊……
程小东一直想要强调“仁者之剑”,可何谓“仁”?由于电影容量,我依然觉得不够满足。步青云说“学武功的人,都很悲哀,学得不好,随时会招来杀身之祸,学得好的,不是想挑战更高的好手,就是成为众矢之的永无宁日”。但他选择了剑,就不会后悔。这是一种承担,以自己的力量,扶弱止战。比起在师父以死成全后坚定背诵着“战必胜,攻必克,临阵必须摈除仁慈之心,如有神阻,必须将神诛灭……”的宫本一郎,同样面临胜负一线的步青云会犹豫,会在临战拜别师父之时流露出对生死的迷惑,内心亦保留着柔软的人性。
可我想“仁”的意义不止于此,关于“仁”的意义,孟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仁者爱人”——毕竟,在四分五裂,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期,先贤们提倡“仁”并不是为了天下一统,或相反,为捍卫本国的利益。而是,为了人更有尊严的活着。
老手2
浪客剑心
投名状
地牢围攻
救世主
恶魔突袭队
扫黑禁毒行动收网在即,主犯却被神秘杀手残忍爆...
播放指数:1012℃
这里可见武功的好坏并不决定剑客的成就,如果为决斗而学武,到终反而迫使剑客步入极端;中原武功的精髓,就是所谓大师、剑圣等能够享受此类名分之人,他们之所以厉害并不是指他杀人伎俩,而应是他的武功修为。
2、结尾段步青云牵马拉着少林师叔段的对话
……
步青云:这次比武对你真的这么重要?
宫本一:如果有一个至亲的人因为这次决斗为你而死,你打不打?
结合前边的对话,宫本一的师傅其实也是受到大将军的指示才在片头出现被宫本一杀死的一幕,当然也有为柳生一派的荣誉而死;直至后来中原高手被暗害,可见太多武林人士为这次比武而惨遭横祸。这次比武的本质并不是为了剑客之间谁比谁厉害的传统,而是东瀛的崛起对中原的冲击和挑战,十年一次的比武是东瀛掌握中原武林生态 的机遇。东瀛虽不是中原君王的附属过,但中原地区地大物博、人才辈出、物产丰富历来也没把东瀛当回事,东瀛寻求生存空间和赢得尊重,不断的试探和挑衅中原各派,这次比武正好能够利用;所以剑客其实也是当时政治的牺牲品。这部影片的片中,当宫本一在竹林里接到大将军圣旨时,他当时问到“为什么选中我?”至此原本还模糊不清的比武本质全部一目了然;越厉害的剑客,越是政治利用的绝好对象。本片有效特效实在五毛,剧情也不很扣人心弦,但亮点还是有的,最可惜的是步青云的人物刻画不如宫本一到位,这倒是挺可惜。个人观点,欢迎猛喷!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且优秀的武侠电影,和《名剑》相比要更加扣人心弦些,价值观的讨论也各有侧重。
1983年的影片,打斗动作设计的真的是太真实太有想法,出手果断狠辣,不超过10s的镜头,就已经是人头落地,爽快!现在的武侠片都是慢动作慢动作,适可而止了该。硬剑钢铁碰撞在一起的金鸣之音也令我格外称赞,现在的软件打斗不知道什么时候新起的,软绵绵的很没意思。对日本忍法的刻画也真是服帖!很少在中国电影上看到这种呈现,我觉得比东方不败要更精良!
镜头十分大气,有一种古典美,置景也很用心。颜色真的是赏心悦目,与《名剑》相比,它晚上的蓝色打光要更胜一筹。配乐虽不是多么多么出彩,但也是恰到好处!
步青云的武功还是要胜过日本剑客的,但他是仁者剑圣,在生死决斗中还救下对手。最后也是两败俱伤,悲壮凄凉。“我们这样打,真的有必要吗?”江湖总是一个悲剧。
影片的价值观讨论也是常看常新的,胜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剑客就应该像樱花那样短暂而绚烂?武侠世界远比想象的要残酷,弱的害怕被杀,强得总想要更高更强。
《名剑》探讨的更多是名利,以名剑,代名利,最后主角站在海角,扔掉那把名剑,也是告诉了我们角色和影片想要传达的东西。
1964年的《浣花洗剑录》是古龙中早期作品,讲述一位来自东瀛的武者舍弃一切,为修行挑战中原武林,最后以身殉剑,求得武学真谛的故事。虽然此前武侠中也曾有过日本武士大战中原高手,但基本上都属于民族情绪下的“泄愤”之作,几乎都将日本武士描写得不堪一击,或是猥琐不堪,作用也大多是打酱油。唯独《浣花洗剑录》与众不同,书中的白衣人,虽出场不多,连名字也没有,然而其对武道的执着,舍弃一切的执着和与对手心心相惜,势均力敌的求“胜”之心,都可见人品贵重。古龙对东瀛武士毫无贬低之意,似有崇敬之情。也几乎自那以后,武侠片中便经常出现这类角色,连性格都几乎一模一样。
《浣花洗剑录》拍过多个版本,张卫健、张国荣、谢霆锋……但都莫名其妙,少有古龙笔下那种求道修行者的品行和学武之人必死于胜负之下的宿命悲凉感与寂寞感。倒是程小东的处女作《生死决》,虽并非改编《浣花洗剑录》,却将这一主题把握得最出色。
《生死决》以明中晚期中日武术对抗为大背景,徐少强所饰的柳生新阴派剑客宫本一郎,身负德川将军光耀本国、师父以生命相激励和自身抱负的三重期许,与中州剑客代表、刘松仁所饰的“剑圣”步青云一决高下。宫本一郎毕生渴望一场能带来无上荣耀的公平决斗,而德川将军企图利用这次比武盗窃武林秘籍,劫掠中原高手,以图侵略中国。中原武林世家圣剑山庄夏侯氏更想借此重振夏侯家族的声望,与德川幕府沆瀣一气。最终,宫本一郎与步青云难免一战,这是“武士之剑”与“仁者之剑”的较量……
虽说武侠中的日本武士总有吞并侵略中国之心。但日本武士道,是否总是尊奉“樱花”哲学,以死于高手之手,在胜负一线间领悟至高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实在是个一直被讨论始终没定论的话题。其实作为一个始终关注日本文学,学人类学出身的武侠迷来说,觉得在明治维新前,日本还真谈不上有什么武士道精神。尤其在日本战国之前,日本一直是一个小国,一个资源匮乏天灾频仍的弱国,一日两顿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这种极端环境下,容易形成近乎苛刻刻板与极度放浪合一的两极分裂个性,但这和动不动就切腹的文化印象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所谓极度歌颂忠诚与美化献身时的狂热、美化死亡的武士道精神,与其说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个性,不如说是一个极权国家依靠国家主义迅速崛起,特别是从近代文明转向现代文明时,需要不断强调民族主义和本土特色来战胜文化挫败感的必然选择。非但日本军国主义如此,德国和苏联都曾如此:当某种文化开始鼓吹为集体献身时,真正的献身理由已经毫不重要,自认“卑微”的个体很难不被“正义”与“美”裹挟,从而失去判断能力,最终都会被“高尚”利用和践踏。
在以何种“价值观”立于世界的选择上,日本至少曾经选择以“武士道”的面貌示人,这确实误入歧途,这个错误的选择也葬送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取得的所有成绩。直到美国对日本进行彻底的文化改造,才让原来的武士道精神如今已成为一个极其过时又愚蠢的话题。大量战后武士电影,几乎无一例外开始强调个人的力量:在面对强权时,个体生命所能绽放到极致的反抗。为了维护个人的信念与尊严,为了达到人生更宏阔的境界,为了与远远强大过自己的人或组织抗争,纵然卑微,也要毫不犹豫坚持到最后。这和昭和电影形成鲜明的对抗(桃子也是昭和电影和武士电影迷哦,只是不如喜欢武侠那么忠诚)。这样的剑戟片连同武侠片一道,几乎成为最为世界所接受,最具代表性的本土电影类型,也正因为它们对个人力量的歌颂:人可以通过自己,仅仅是自己,而非其他什么诸如庙堂、王朝、国家之类与这个世界发生并保持连接,这对东方文明来说几乎具有和“人可以通过自己,而非教会、教宗、教皇和上帝连接的新教改革”同等的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和日本剑戟片一样,六十年代兴起的武侠电影多少都与这个时代命题相关。程小东的《生死决》对此几乎做了一个总结,那就是要选择“仁”——毕竟,我们也要回答日本回答过并回答错误的那道命题。
这是我认为武侠电影《生死决》,拍摄于三十六年前,却具有超越性的时代意义所在。
当然,程小东当时对日本的理解,虽有进步,还其实蛮片面化的,很多人大约也会纠结这段历史背景的不真:明晚的倭寇之灾起因主要在于中国的闭关锁国,宋代的大航海到了明代却海路断绝,但东南亚到中亚乃至整个西方对中国丝织品、茶叶、瓷器的渴望异常强烈,海盗于是应运而生,作为个体的海盗怎能逃脱明朝整个国家的打击力量?于是他们雇佣了大量日本浪人为打手。在海盗力量被消灭殆尽时,这些强悍的雇佣军团无处可去,又过惯了在中国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在混乱的战国失去主君的他们不愿回日本(也回不去了),于是乎,就流窜成了“倭寇”。但程小东毕竟主要想刻画的是步青云,设定这样的人物背景也可以理解。
程小东一直在电影中寻找和展现仁者之剑的力量。樱花虽然灿烂,但转瞬即逝,人是否真的要把生命的顶点留在最辉煌的时刻?即使那辉煌稍纵即逝?而那个时刻,难道又真的只能是“胜”的一刻?步青云和宫本一郎,显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
步青云并不畏战,即使心动的姑娘欲言又止要求他可不可以为了自己放弃决斗,他也毫不犹豫的回答“不可以。”他也绝不好战,在揭穿德川幕府与夏侯世家的阴谋后,面对宫本一郎“我们之间还有一件事没做”的质问,他只会回答“你不觉得这件事已经没有意义了吗?”即使在决斗之中,他也不忘以德报怨,忍受长剑穿胸也要救自己的对手。但他也没有妇人之仁,最后即使代价惨重,也依然以尊重对手的方式赢得了“胜”。没有争名逐利之心,始终秉持宽恕爱人、清高气节的步青云,犹如梅花气品高洁、能忍寒霜之苦,历经磨烂终至“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确实将“仁者之剑”发挥到极致。
当然,这样的仁者之剑,在以偏执相信力量,将胜负看得比性命还重的“武士之剑”的衬托才能充分展现其魅力。所以片中的宫本一郎也难得形象正面,人品高贵,很有觉悟。也只有这样的对手才配得上步青云。宫本一郎并非没有天真之心,他会悄悄教弱势的孩子剑法让他反败为胜;他也并非不明白大义所在:也曾多次出手相救步青云,甚至最后为了决斗的光明正大和公平公正,背叛幕府,手刃自己的同胞和长官。但执着于胜负的他始终格局稍逊一筹。到最后,他将步青云的剑插在脚掌上,将自己定于朝向东瀛的方向,站着死去,实现了对其师父承诺的“将对手的剑带回去”的誓言,虽败犹荣。失败对他而言,或许更是人格的升华吧。此刻,他终于如释重负,或许,这一刻,他也领悟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剑术至高境界?
日本文化受禅宗和阳明心学的影响,一直有“遇佛杀佛,逢祖杀祖”(语出《临济录》)的传统。就像一休和尚毕生憧憬着“入佛境易,入魔界难”的境界,试图由“魔”入“佛”,阳明心学中“自在本心”、“心外无物”的理念也鼓励人凭借本“心”发挥力量到极致。《临济录》虽是唐代禅僧言行录,但包括阳明心学在内,在本土似乎一直没能主流化。战国之后的日本却急速吸收了这些观念,其中大约偶然必然的因素都有。在宫本一郎身上,我隐约看见日本武士片的影子(程小东本人对日本剑戟片颇为着迷),但更窥见了我们对原产中州的“魔境”,深深迷恋与畏惧的双重心理,所以,即使是导演处女作,故事说得并不完全圆满,《生死决》也让我深深玩味,并且颇感有无数电影以外的意味。
回到电影本身,要感叹的首先是本片拍得真干脆,节奏干脆,人物干脆,情感干脆、镜头和武打都干脆,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余音,也绝无一丝一毫的煽情,这是我欣赏的阳刚风格:所谓阳刚,并不是只有张彻式的盘肠大战,血肉模糊,兄弟“基情”。程小东展现了另一种男儿风范:悲凉的、悲壮的、悲情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这在当时承载了太多中国式宿命、伤痛和惆怅的武侠片中,真可谓独树一帜。连故事的女主角(说是女主角,其实……好像夹在两个极致的男人之间真的不太有存在感)也都不“中性化”,从扮相到气质到性格简直“男性化”——一个真正的女侠客。与她比起来,似乎其他武侠片的女主角哪怕武功盖世都拖泥带水的成了花瓶。
其次程小东的武打设计真是好,好就一个字,配合着萧瑟雄浑的悬崖和大海,以及人物对比强烈的色彩和颇有意境的场景设计,气质纯正苍凉,虽然这部电影中已经有在其之后电影如《东方不败》的审美日式的倾向,但由于本身故事就有日本背景而觉得更为融合。何况此时的程小东多继承了邵氏电影的优点,武打也好场景也好,依然保留着一份古朴大气。
三是演员好,我已经迷恋上刘松仁了,这是个真正的演员,虽然他的明星气质并不突出,总让人记得角色却忘了演员本身,但演技真是掐得一丝一毫不差;徐少强总是饰演东瀛武者?为什么?难道是因为看上去好勇斗狠?不得不说他在电影中气势真是无双,几乎压倒了步青云;张天爱很年轻,长得也不太好看,至少一点也不符合古典美女的标准,但在这片里显得很大气。换个扮相就可以直接演鲁迅的高雄嘛,也是经常出演这类型演员了吧?我只能说五官真的不太重要,气质才最重要啊……总之,我爱刘松仁!
程小东在某些地方也蛮好玩的,比如决斗前夕,民间艺人编排两人决斗的木偶戏,让原本严肃紧张命悬一线的中日之战瞬间充满莫名的欢乐,期间更编排中国剑圣脱光日本“倭寇”的衣服的情节极力羞辱,来获取围观吃瓜群众更多的打赏;画像的老人把中国剑圣画成了关公——中国真是一点也没有变啊……
程小东一直想要强调“仁者之剑”,可何谓“仁”?由于电影容量,我依然觉得不够满足。步青云说“学武功的人,都很悲哀,学得不好,随时会招来杀身之祸,学得好的,不是想挑战更高的好手,就是成为众矢之的永无宁日”。但他选择了剑,就不会后悔。这是一种承担,以自己的力量,扶弱止战。比起在师父以死成全后坚定背诵着“战必胜,攻必克,临阵必须摈除仁慈之心,如有神阻,必须将神诛灭……”的宫本一郎,同样面临胜负一线的步青云会犹豫,会在临战拜别师父之时流露出对生死的迷惑,内心亦保留着柔软的人性。
仁者爱人
可我想“仁”的意义不止于此,关于“仁”的意义,孟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仁者爱人”——毕竟,在四分五裂,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期,先贤们提倡“仁”并不是为了天下一统,或相反,为捍卫本国的利益。而是,为了人更有尊严的活着。
除去白蛇传说,从其他几部很可以看出程小东的创新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讲故事的能力和布局也是非同一般的。
这部《生死决》拍摄于1983年,82年有《少林寺》《奇门遁甲》,这算是同期系列,我个人觉得是属于台湾武侠到香港武侠的过渡期,特别是程小东的这部戏,已经颇有点后面徐克将要掀起新格局的气势了。
片子整体非常的流畅,节奏紧凑。
开篇是一个对打的小高潮,简洁的交代了事情的原由,挑明主题。主角之一的步青云是刘松仁扮演,扮相非常的惊艳,真是年轻,比他94年的《侠义见青天》里的颜值好太多了,虽然笑起来眼角已经有有了鱼尾纹,这一年他34岁,一袭白衣,长身玉立,非常的挺拔。与少林寺众人的对白中,一来就渲染出了决斗的紧张和悲凉。
另一位宫本一由徐少强出演,徐少强的面相非常的阳刚,有壮士的烈气,在一出场与儿童的嬉戏中,与师兄弟的饮酒作乐中,他可以温柔的笑,展现出琐碎温暖的生活情趣,但也可以马上就变成视死如归的角斗士。
不得不说,导演的厉害,画风一转,宫本一的师傅以死明志,非常直接的煽动了宫本一决斗的死志。而步青云下山前去看望师傅,言语中却表露出对于比武非有生死之说的不解与苦恼。
这两人首先在气势上就已经不同,表面看步青云输了宫本一一筹。但这种观点其实是非常符合两个民族的人生观,东瀛武士都是死士,必然是不达目的不生还的节奏,中原武术讲究的是意境,是仁义,一切点到为止,输赢有时候不能只看表面,能看破这个问题才是大悟,所以说步青云虽然扮相儒雅,但是丝毫不输侠气,特别是他从来就没有丝毫的动摇要退出,甚至中途女主几次劝说,他也坚定不移,这样看来,他是更高一层,配的上剑圣的称号,配的上侠义这两个字。
中间情节一带而过,小冲突女主出场,女主的扮相相当大气,英姿勃勃,而又不失女儿家的柔美,这部戏的服装造型,场景布局,色彩搭配都非常的有诚意,后面的《倩女幽魂》也很好的发挥了这一点,很明显的看出,继承了台湾武侠的优良传统,追求的是淡雅中的和谐,当然与后面的徐老怪的色彩的浓烈冲击是两个路数。
坏人必然是有的,一开始就能看出,导演的脑洞还是够大的,主场的举办方是疯子,与敌方最高指挥层勾三搭四,只是为了让家族名声再起,这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
导演对东瀛忍术的想象力,算得上非常的绝妙,现场观影的时候,听到有女生在笑,可能现在看来有的人会觉得夸张,但那是1983年啊,能做出这样的设计,非常的厉害,甚至还有一个全裸镜头(老和尚是不敢看,我完全是被震惊了,也没看清楚。),当然在很早的台湾武侠里,胡金铨他们也用过,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导演很敢下猛药。除此以外,打斗场面也非常的引人入胜,如行云流水一般的畅快,洒脱而又满含美感,特别是飘逸的轻功,最点睛的当属去湖心的时候宫本一的空中借力,和步青云的蜻蜓点水,本来以为步青云略输一筹,但是他随即足尖勾起剑身,简直是潇洒,神来之笔。另外一场是步青云追踪忍者时候在树林里,借力穿梭的画面,非常精彩,比起后面很多电影里的一飞冲天,自带竹蜻蜓横跨方圆百里,简直是好太多了,题外话,想起了《卧虎藏龙》里的竹林那场也非常精彩,我又特意看了一下,果不其然还是程小东指导的。这也是我更加喜欢港片武侠的原因,单从动作场面看,台湾早期的略显呆板。
当然女主的死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没有给这部戏增添什么悲情色彩,她跟男主的感情只有不多的几句对白,大部分还是在说武功或者是决斗,只有唯一一场银杏林中的散步,表现出算有好感,但在整个剧情的形式下,无法加重笔墨,况且又摊上一个神经分裂的父亲,还要背负不能叛国的民族大意,也只有死才能成全她了。
这部戏是写实剧,煽情部分很少,儿女情长也是寥寥可数,悲凉的感觉贯穿整个电影,两位主角觉悟都很高,剑好,人也好,中日双方都没有被带歪,毫无悬念的在一起对敌中完成了携手共进的每一步,一起将坏蛋及同党劈成了肉酱。耶。所以我说女主不死是不行的,因为她没有位置了。
呃,不好意思画风变了,这么严肃的一部剧。
结尾是首尾相应,开场紧张,结局壮烈。无奈再怎么互相欣赏,决斗再所难免。步青云浑身鲜血,右臂齐根而断,左手也没了手指,堂堂剑圣再也无法用剑。宫本一面朝东海,用剑订住脚掌,死的悲壮而又豪迈。步青云最终还是对对手留了仁慈,否则不会有这么悲惨的一幕,但这才是惜惜相惜的英雄吧。我有印象的片子里面,唯有赵文卓的《刀》才能与之匹敌。
好的片子必然不能少好的配乐,这部片子贯穿全局的是叶振棠的歌,太老了,没有搜到名字,跟本片的基调一致,作为纯配乐也能感觉到悲情中的壮烈,网上说还有一首是《上を向いて歩こう 》,这个实在没有印象了,不知道是不是艺伎的配乐?
整体上是中国传统武侠的基调,正统而严肃。换成古龙,或是金庸,定然是不一样的结局。虽然导演中间祭出了宠物小鹦鹉,但比起徐克来少了一份江湖的洒脱。但这绝对不是缺点,江湖本应有此一面,它不是只有欢笑,只有鲜衣怒马,只有美人如玉,只有侠士风流,它更多的应该是无可奈何的悲凉,壮士断腕的悲壮,红颜老去的惆怅,血雨腥风的伤痛。
这,是属于程小东的武侠,只属于1983年的他,是一部好电影,能在电影院看过,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