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黎明任贤齐王宝强叶璇廖启智徐若瑄刘浩龙应昌佑汤嬿
类型:动作惊悚导演:林超贤 状态:正片 年份:2010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 豆瓣:6.1分热度:2 ℃ 时间:2024-06-11 17:20:3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老手2
浪客剑心
投名状
地牢围攻
救世主
恶魔突袭队
扫黑禁毒行动收网在即,主犯却被神秘杀手残忍爆...
播放指数:1012℃
电影《火龙对决》一开始的几个静止长镜头,很经典,让人能几乎端详清晰静止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后续的枪战场面很火爆。实际上可能的情节,还没看电影时便可从海报和片名中猜测出一二,黎明与任贤齐在最后会进行黑白对决。
片中的黎明饰演的警官文方为了公车上被害的老婆,神情恍惚,在警察工作中无形对匪徒进行着暴力,甚至在靶场也偷藏起一发子弹。任贤齐饰演的纪警官为了心爱的女人费尽心机抢劫毒品谋害同僚。被骗的王宝强也是为了怀孕临产的老婆帮助制作炸药甚至无奈捆绑在自己身上。任贤齐的下属为了自己病床上的老夫以及兄弟义气死心塌地随着他做坏事。而一直跟随警官文方的男下属祥安因为爱人抛弃寻找妓女发泄又为了女儿在出事后也只能尽量隐瞒自己借用靶场子弹的事情。
所有的主角甚至大部分配角的性格人品变迁,似乎源于自己的爱人或者亲人。爱,能让人追随纯真美好,也能为了自我摧毁为人的良知。在生活中,无论你是文警官还是纪警官,有的时候,就是那么一念之差。道路是自己选的,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是黑还是白,似乎都有一些道理,就像福建南平砍杀孩子的医生郑民生,为了发泄自己在现实中的抑郁,举刀的一瞬间,转眼就从人变成了魔鬼。
纪警官在刚认识文方警官的时候会说,最黑的是上面。结尾的时候,已经无路可走的纪警官又会冷笑着说“下一个就是你”。这种暗喻,也是影片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会有两个声音,就像魔戒中的咕噜,善恶一念间。
结尾看见火龙,文警官释然了,在火龙的面前解脱了。火龙能让人释然,也许就像是特殊的环境或者心境下一草一木也能感悟人。但是影片表达得有点直接,缺少了一种中国画式的“留白”,直接说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不如让观众自己去感悟比较好,结尾有点遗憾。
另外,多说一句题外话,先不谈黎明在火场中接生有多不真实,那刚出生的孩子居然身上很白净呢,这一点有点假了。也许导演怜惜孩子,不忍心在他身上放一些化学颜料修饰一下吧。
两大主角,不管是反面还是正面,都力求人性化,反而有种脸谱化的感觉。用文艺片的结尾硬生生的扯出一个道理,也难以引起共鸣。
有一小部分动作场景,尚且值得一看。
演员方面,王宝强有小小进步。他的消失,有小小震撼。
火龙表演,看来很有看头,有机会一定现场看看。但是,它在片中的寓意到底是什么呢?
《火龙》在主题上与过往的《伤城》也并无太多突破,教人忘记过去,戒嗔戒躁,同样是“救赎”体的类型电影,更拿来“火龙”民俗来做文章,除了文化保育作用外,这方面的使用倒是显得新鲜。但是电影的缺陷也是由此而来,电影用“火龙”象征去除瘟疫的精神力量,却又太过执着于宣扬“去除瘟疫”的教义,而忽略了类型电影的商业本质,电影结尾有一段黎明的独白,将电影的拍摄目的说得相当“露骨”,过于作者论的企图无异于画蛇添足,非得将一部商业电影拔高层次,结尾更落得“火龙”民俗宣传片一般的结局,实在使电影效果大打折扣。
撇除电影“论道”的伪作者论不谈,从类型片上看,《火龙》确实是一部精彩之作。在场面的处理与动作场景的设置上相当圆熟,是林超贤自我风格提升的一部佳作。数年前,林超贤在《重装警察》中展现了自己在武器装备方面的研究,年前有《神枪手》为狙击手树碑立传,《火龙》在枪械装备上并没有太过特意着墨,但各个场口的枪战戏却做得精致而震撼,继续强调了他在枪械动作方面强调真实质感的努力。可贵的是近来的林超贤作品每部都欲在画面上表现出一番新意,上次用纪录式镜头完成《证人》,此次的《火龙》则使用对比度高的鲜亮画面完成于“火”字主题的互相照应,片头的一段定格黑白长镜则相当有镇场的威力,甫开场便能令观众瞬然入戏,开头的设计显然也是沿自于《证人》片尾的定格技术,林超贤对于技术的迷恋可见一斑:从道具到画面,他的技术癖好让他的电影显示出了一种固定的“格局”——尚未算得上风格,却十分有标签性的意义。
《火龙》另外一个亮点是电影中的两个主要角色的人物塑造,除了沿袭了双雄片的形式,两位主角的个性更是设计成善恶难辨,电影以人性出发,在人物正邪两面性上大做文章,使得电影显得更为真实及有人情味。其实港产片早有在人物多面性的处理上有着优良传统,人物亦正亦邪的设计在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中就已经有了源头。但是《火龙》的非凡之处在于,它的两位主人公俨然都算不上正面角色,但竟然能够安然避过广电局的剪刀,就这点而言,他的代表性意义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香港类型片喜欢用佛家哲学来做文章,一方面对外带着东方神秘主义的影子,一方面也是在宣传香港保留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但类型片格局不停地在宿命与怪力乱神的思路中行行进进,踏到今天已经类似一个死角了,无论是“佛经”还是“龙”,讲得多了都难免有点神神叨叨的嫌疑,连杜琪峰都已经从心理学上开始着力了,香港的其他电影导演却依旧死守着旧观念不放——也未免太过安土重迁了。早期香港警匪电影有吴宇森的浪漫主义,后期有杜琪峰的黑色宿命论,而后刘伟强打造出另一番辨证哲思的新境界,如今呢?
其实香港电影的东方特性不能丢,但总是“宿命与救赎”那一套,就实在太过不思进取了。《火龙》在整体的格局上表现上乘,但在创意和主题上的无力也相当明显。林超贤之所以长期以来无法形成自己的强烈风格与作者能力,在剧本方面的短板似乎不能再无视了。《火龙》纵然精彩,依旧逃脱不了一般警匪片在人脑中转瞬即逝的命运,始终成不了经典。
【网易专稿】
当然,其中有向《HEAT》和《S.W.A.T.》等电影致敬的桥段,节奏把握的非常好不论是文戏或是武戏的节奏,配合电影的配乐,非常的引人入胜,黎明演的非常好,王宝强次之(虽然还是有笑果),任贤齐也非常的不错,都贡献了从影以来警匪片的最佳演出。
各个配角虽然没有走出港产片过于脸谱化的旧病,但也扮演好了各自的角色,尤其是黎明的部下,都塑造的令人印象深刻。
不得不提的是气氛营造和影片的节奏,导演把握细节的能力令人惊喜,故事的详略得当,在高潮剧情前的铺垫尤其精彩,非常有说服力,几场枪战都是自《枪火》后可能令我印象最深可的香港枪战场景,尤其是餐厅枪械交易的一场,非常的精彩。
但是故事自抢劫可卡因后急转直下,为了引出“火龙”的寓意,开始非常的拖沓,导演立即落入俗套,搬出了舞龙,神庙等香港元素来结尾,本来非常合理的剧情迅速崩溃,关于任贤齐为何要堕落,黎明的心理斗争都非常不合理,最终二人对决及其缺乏戏剧效果,为了“火龙”多次做作的特写舞龙的镜头,直到最后黎明引出“心魔”作为电影的主题,说教意味非常浓厚,显得缺乏基本的诚意和吸引力。
这可能是很多东方文化背景下导演或编剧的原罪,为求艺术效果,太依赖符号化或象征主义元素表达影片立意,缺乏剧情铺垫,直接进入善恶观的讨论,想要拔高电影的深度,好像已经成了电影的必备元素,我不记得《盗火线》或《热天午后》或《血溅13号警署》中有任何的道德说教,但不得不说在生活化的情节和台词背后,其实蕴含了深刻的主题。
这也说明了电影界的一种肤浅作风,片面追求电影深度,导演争先恐后要进入殿堂,但其实自己缺乏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和深度思考,不得不说是当今华语影坛的一个遗憾。
不过这部电影真的是一部技巧非常高明的电影,导演在电影本身上有了很深的功力,不过还是敌不过“心魔”作怪,最终自己一手毁掉了一部本应是香港警匪片高峰之作的优秀影片,让我一直从电影院遗憾到了现在。
确实每个导演都是有一个获奖或名垂青史的“心魔”,能否抵制这个心魔,就看导演能否遇到改变他的火龙了。
身怀六甲的孕妇在公车上指认盗贼,结果同车人都噤若寒蝉,贼人逍遥法外,孕妇反遭报复,命丧毒手;未成年的小姑娘像狗一样被关在铁笼里,浑身上下都布满汩汩流血的伤口,可怜见的,被解救出来时她还在为所谓的“叔叔”辩护;做一楼一凤的钱没收着,喉咙却穿了个窟窿,其状凄惨,死不瞑目;一个来自内地的农民工则因妻子被绑架,不得不为悍匪卖命,最后更是成了标准的人肉炸弹,霹雳一声后在香港街头灰飞烟灭。至于警局,老警察的老婆跟人跑了,留下个女儿独自抚养,唯一的爱好就是借酒浇愁,然后时不时的照顾下一楼一凤的生意;少壮派能力强、学历高,只是因为爱上有夜总会前科的女人,便得不到重用,无奈之际借下高利贷,并铤而走险;刚入行的小警员,则是因为父亲罹患重病,医药费沉重,于是与上司同流合污,不为别的,只为能让老父苟延残喘……
剧情是有些黑,不过导演林超贤还是用了很炫的影视语言来讲述这个快节奏的故事。特别是那个黑白色调拉出的长镜头,打翻的咖啡、升腾的香烟都拽了吧唧的在大银幕上定格,很有仪式感。而黎天王呆坐在Bus上的卖相也很抢眼,满脸胡子碴,毫不理会周遭缥缈的人来人往,估计刚进来的观众还以为是天王新发的单曲MV。当然这样的手法没错,要在影院里吸引眼球,应当尽可能挤干水份,90分钟给观众的感觉不应是冗长,而是稍纵即逝。《火龙对决》充斥着火爆的动作戏,能加上这几段戏份抒抒情,一张一弛,观众的神经刚好能放松一下。
林超贤在片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格就是对比,或者说反衬。他总是在火爆、残忍中突如其来的插科打诨,印象最深的一场戏便是警匪持枪在楼内对峙,气氛凝固之时忽有老妇出现,便开始骂骂咧咧的训斥这几个不讲公德的年轻人。于是乎,枪林弹雨之前,影院里先有了几许会心之笑。所谓以静制动,这也是亚洲电影暴力美学的惯用手法。而除了场景,片中的人物造型也颇有反比效果:黎天王的“犀利哥”打扮很拉风,而且腔调明显比《十月围城》里靠谱得多,毕竟回到了熟悉的时装港片题材,黎天王的货还是对版的;更有意思的则是谭凯,这位杀人不眨眼的刀哥居然时时以黑框眼镜示人,书卷气分明掩盖不住那股骇人的戾气——当然,黑框眼镜的时尚含义很复杂,十几年前我在录像厅里看到吴启华戴着黑框眼镜当变态杀手时,就已然觉得这玩意有几分邪性。
《火龙对决》的演员队伍很扎实,叶璇、廖启智都是TVB培养出来的实力派,配戏也配得火花四溅。大陆演员也为影片加分不少,王宝强和汤嬿基本都是本色演出,一招一式本来就是那么回事。我个人还很喜欢岳小军,还是《疯狂石头》里那个范,说他是华语银幕第一猥琐贼,估计无人敢有异议。
当然,我是在大陆影院里看的《火龙对决》,本片会不会又搞一国两版,我不得而知。单看这个大陆版,已经比《窃听风云》要火爆得多,而且也黑得多。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电影里被描写得越黑暗,在现实里往往就越和谐;而电影里总是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现实里却早已是危机四伏、矛盾重重。我们得感谢香港影人,感谢一国两制制度给香港影人留下的自由创作空间——在台湾电影工业破产以后,是港片让中国观众们有了全新的体验:原来中国人的生活还可以被描写成这种样子。所以说,《火龙对决》在银幕上虚构了所谓的“黑幕”,反倒映衬出一国两制下香港的“留白”。
大陆影人拍公安,只能拍成人民英雄;而在林超贤的镜头里,香港警务处简直就是没有石狮子的宁国府——每每警署大门出现在银幕上,“香港警察”四个大字总是横亘在人物头顶,来自权力的威压再加上起衙门里的黑暗,不禁让观众心生凉气。不过电影就该这么拍,宪政环境里的公民意识,是一定要对权力部门做“有罪推定”的。在电影里丑化你们,是因为对权力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也不代表你们就真不好。林超贤拍成这样,律政司也不可能会去告他。须知在宪政环境里,大众文化中总是充斥着“权力阴谋论”的调调。
林超贤自己对“火龙”的典故有解释,据说是源自十九世纪大坑村民舞火龙战胜瘟疫的故事,借此来指代人性的阴暗面。不过更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还是任贤齐的那句台词:“造成这一切(罪恶)的不是我,是制度。”(大意)
Bingo!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他说的是香港,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执导过《闪闪的红星》动画版的林超贤,这点觉悟还是应当有的。
(南方网专稿,转载须注明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