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艾梅柏·希尔德麦米·古默丹妮尔·帕娜贝克劳拉-蕾琳德西·冯塞卡米卡·波瑞姆杰瑞德·哈里斯
类型:惊悚恐怖导演:约翰·卡朋特 状态:正片 年份:2010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6.2分热度:3 ℃ 时间:2024-06-11 17:37:20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街头废物
寂静时刻
东瀛鬼咒
秋灯夜雨
行动倒数
灵幻至尊粤语
故事发生在波士顿,乔尔·金纳曼饰演一名警探,...
播放指数:868℃
恐怖程度:一般
血腥度:轻微
情节:悬念制造得不错,用到了人格分裂,人格融合等心理学假说,但最终的解释不合理,总的来说还行
片头音乐诡异,画面可怖,玻璃碎裂的动画象征分裂的人格也有特色
女主角很漂亮
恐怖片总评分:78
讲的是一个叫克莉丝汀的少女,因为自己也记不清的原因,点燃了农场上的一幢房屋,然后被警方带进了一家精神病院,和另外4个少女关在一起,这几个少女各有特色,有个戏谑,有的冷漠,有的较为成熟和有同情心,有的喜欢欺负人,有的则很幼稚胆小。这段时间,她们不断看到一个女鬼,女鬼会攻击她们。
有绘画天赋,喜欢素描的少女本来要出院了,可被那个女鬼带入了另一个空间的医院,困在病床上,被长针戳入脸颊而死。而在真实的世界,则表现为她凭空消失了。在她之前被攻击,消失的还有另一个少女。
克莉丝汀意识到医院里有复仇的鬼魂,经过一番策划,打算和另一个关系较好的少女逃跑,可他们最终被抓回了病房。
接下来,冷漠的那个少女被鬼魂抓住,用电击弄死了,也消失了。克莉丝汀质问余下的两个少女,她们之前到底对那个鬼魂的女孩做了什么,她们告诉她,因为艾丽丝(那个鬼魂原来的名字)之前经常欺负她们,她们并合力把她捂死了,她现在是来报仇的。
之前和她逃跑的那个少女内心没有克莉丝汀强大,被吓得用割腕,克莉丝汀及时赶到,劝阻她,可那个鬼魂握住她的手,迫使她割开了自己的颈动脉。
克莉丝汀采用斜坡那个幼稚女逃跑的方法,从医院一直逃到了地下室,遇见了她的医生。
医生告诉她,实际上,她在这里认识的所有少女,都是她自己分裂的人格。她之所以要点燃那件房屋,是因为她在十多岁时,被困在那件房屋下面,遭到了至少2年的侵犯和虐待,她分裂出的人格(共6个人格)是出于自我保护。
她父母把她送入医院治疗,医生通过电击等方法,成功让她的附人格逐个消失,融合,可当她们最终要融合为一个叫艾丽丝的主人格时,另一个强大的人格克莉丝汀出现了,她接管了身体,试图阻止艾丽丝。
此时,艾丽丝突然出现了,她抱住克莉丝汀,一同从楼上摔了下去。
最后,艾丽丝夺取了身体,醒了过来,看到了她的父母,回到了真实的世界,另外那些人格和幻象消失了,她回忆起了一起,也基本正常了,可当她要洗漱时,镜子中的克莉丝汀扑向了她。
情节最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既然她看到的那些少女都是幻象,那么她是如何挟持着人质,逃到医院底层,并逼医生告诉她真相的?还有之前她与医院工作人员的那些互动,哪些是幻象,那些才是真实?
根据情节来看,主角的精神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她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她的另外几个人格,赋予了她们各自的容貌性格,还能与她们互动,从医生知道克莉丝汀存在,以及最终医生告诉她真相这点来看,主角也并不是处于昏迷之中,她是醒着的(当然这其中肯定有幻觉),这早已不是常规的人格分裂了,是典型的精神病。
关于人格分裂,早在10多年前,我就看到过外国人写的书籍,里面有一些案例,人格分裂者当中,有的知道自己有体内有另外的人格,有的不知道,当另一个人接管身体时,有的保有之前的记忆,有的则没有。关于人格分裂的原因,大都是患者在幼年时遭受了心灵创伤,分裂的人格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随着个人心智的成熟和强大,分裂出的不完善的人格大多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像这部影片里,主角的这种夸张的人格分裂是那本书中没有提到过的。不过,那本书中还讲到了钟摆寻找水源、意念移动物体、闹鬼等超自然现象,人格分裂也属于玄学范畴,影片改得再夸张也是无所谓的。
在zx的大电视上看的。
总而言之我作为普通的三俗人员来说,这个片子从头到尾都让我紧张了。每个演员演的都非常到位(除了最后爱丽丝的妈妈眼神没到位),让我相信真的有鬼存在。。。
也有可能我从小最怕的就是别人追的那种鬼片,所以如果你和我怕点一样,你也许适合这种片子。
单就剧情而言,此片堪称是教科书式的心理学电影!大力推荐!
事实上本片有两条线,一条表线和一条里线(或称隐线)
表线的剧情相当简单且苍白,女主克里斯汀因为精神异常纵火烧了农舍而被送往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内遇到了可怕的杀人魔爱丽丝,女主周围的病友一个一个失踪被杀,而医生和护士都不相信有这样一个杀人魔存在,女主为了求生,开启了试图逃离疯人院的剧情
倘若单只这一个表线,本片完全可以被列入“烂片”之列,但别忘了,本片还有一条里线,而这条在结尾处才点开的里线,足以反转整个剧情
事实上,在精神病院内的所有患者——克里斯汀,塔米,爱丽丝,萨拉,艾米利,柔伊等等,所有的人,全都是由女主的多重人格所幻化出来的,也就是说,从头到尾,病人都只有女主一人而已。
女主的名字,应当是叫爱丽丝·李·哈德森,在11岁时被关在一个农舍的地下室长达两个月,受尽虐待,最后逃离出来,并纵火烧了农舍。但爱丽丝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因此不断的分离出独立人格,来分担所受的伤害,于是,萨拉,塔米,艾米利,柔伊等人就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幻化出来
(与本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电影应该是由堀北真希主演的《东京少年》,也讲述了一段为保护本体人格,分离出独立人格的剧情,但本片的多重人格,数量相当庞大,堪比《24重人格》)
爱丽丝所幻化出来的每一个独立人格,都包含着一部分噩梦般的记忆,而这些分裂出去的人格,逐渐盖过了爱丽丝本身的人格。(即影片中所有病人联合杀了爱丽丝)
爱丽丝的主治医师斯金格医生的想法是,将每一个爱丽丝的分裂人格割裂开来,通过治疗,将这些独立人格中所包含的那部分噩梦记忆抹消(因此每一个病患说,她就快好了之后,斯金格医生都会请她去做最后的智力哦,而随后杀人魔爱丽丝则会动手将其杀掉)。当所有分裂出去的人格都被抹杀后,爱丽丝本体的记忆才会显现出来
但这时克里斯汀出现了,同其他的分裂人格不同,克里斯汀并非是由爱丽丝的噩梦记忆幻化出来的,而是爱丽丝极力摆脱过去的噩梦,幻化出的一个全新的人格(克里斯汀的人格中没有那些噩梦记忆)
片中出现的分裂人格过多,且片子里没有告诉我们这些人分别体现了哪一部分的人格,所以仅对有限的几个主要人格作说明
克里斯汀:是爱丽丝为了摆脱过去的噩梦所幻化出的新人格,该人格否认了所有的过去,一心想要离开(逃离精神病院)因此,其他的人格对杀人魔爱丽丝都无法抵抗,唯有克里斯汀可以与之对抗
杀人魔(长得不像人的那个爱丽丝):该人格应该是爱丽丝在纵火时候的人格,是爱丽丝对噩梦记忆的报复,因此,该人格会不断的抹杀爱丽丝的其他人格,来消灭那些噩梦记忆
柔伊(好像是这个名字?就是最后活下来的那个):这个应该是爱丽丝本体人格的复制体,有着和爱丽丝本体人格相同的人格,因此在其他人格联手谋杀爱丽丝的本体人格时,她并未出手,这个也是爱丽丝的杀人魔人格唯一没有杀害的人格,而在杀人魔同克里斯汀一同跳楼摔死后,柔伊成为了唯一一个幸存的人格,并成为了爱丽丝的本体人格。在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里,爱丽丝打开镜子,藏于镜中的某金发女出现。镜子象征着复制,而金发女的出现应该是爱丽丝又分裂出的一个人格,象征着爱丽丝心中的噩梦记忆尚未完全消除(即柔伊人格中的那部分噩梦还在)
此外,我对几个短评中说演员演技低劣有不同看法。事实上,这可能是导演故意为之,恰印证着每一个人格的不完美
恐怖片的观众实在是太难伺候了,怎么拍都不讨好。本来一些自命不凡的喷子就喜欢借贬低别人的作品来彰显自己品味多高,而恐怖片正好提供了绝佳的靶子,毕竟这类片子本身内容就不和谐,而且不好拍,确实是十部有九部是烂片,就算拍好了,也未必能赢得那些被吓得屁滚尿流的观众的好感。
观众喷恐怖片,还有个目的就是发泄和报复,毕竟自己在观影中被森森的伤害了一把,不把导演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遍,岂能消这口恶气?
烂片固然恶心,但是更让人受不了的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观众。每部电影各有优劣,如果要评价一部自己不喜欢的电影,就说自己不喜欢就好,想再多说点什么,就摆事实讲道理,分析一下为啥这片不招人喜欢。限于自己的水平,不能沉下心去看一部电影,只会满嘴喷粪的观众才是最恶心的。
说回《病房》这部电影,老套归老套,但我觉得吓人的效果很不错,基本上每次我都知道什么地方那个恶心巴拉的反派要跳出来吓人了,可是几秒之后还是会吓一跳,也许是我心理素质不行,但这起码说明了导演拍恐怖片的技术是相当过硬的,懂得怎么制造惊悚的效果。影片的音效也不错。
以下开始剧透:
关于剧情,我觉得这个故事虽然不够新奇,但起码逻辑清晰,能够自圆其说,而且恐怖场景和故事情节结合的也很好。缺点就是悬念不够强,人格分裂这个主题在现在电影里用的已经很多了。想把这个作为一个悬疑点来运用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比如像《致命ID》那样,真相揭示的一刻观众恍然大悟,而本片的失误就在马脚漏的太早,让人一早就猜到是关于人格分裂的。
还好故事设置了两个悬念,出了人格分裂之外,还有恶魔爱丽丝的身份。有的朋友认为那个恶魔爱丽丝也是分裂出的一个人格,这我不能苟同。最后的时候,医生说了这是在通过清除多余的人格进行治疗,而且他一催眠,恶魔爱丽丝就出现了,说明那不是主角自己生成的,是医生“召唤”出来的。这个悬念的设置还是不错的。
不少朋友提到了《美少女特工队》,我也觉得有些相像,比如女主角精神失常的起因都是源于某个变态的大叔,而两部影片最能相互对应的一点就是女一号了,都是分裂出来承担保护责任的人格,都有坚强的意志,都是金发,等等。感觉《美少女特工队》有可能借鉴了本片。而两部影片最大的不同恐怕就在于对精神病院的表现了,本片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60年代,那会儿的精神病院应该没这么人性化,从医生到护工都对主角关怀备至。尤其那个一开始很凶悍的护工最后温柔的把女主角的东西送到病床边的时候,感觉特别别扭。当然,可能是因为女主角爸妈在身边,装装样子。本片的终极主题不是表现反抗强权和反抗迫害等,所以为了剧情需要做出这些安排也可以接受。但总是有点不习惯,毕竟自《飞越疯人院》以来,已经看惯了精神病院作为反派的丑恶嘴脸。
还想提的一部影片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禁闭岛》,二者同样顶着“悬疑”这个标签,但个人感觉味道都有点不对。本片是悬念不够强,马脚漏太多了,而《禁闭岛》则是另一个极端,前面给出的线索不足以支持最后颠覆性的结局,所以让人觉得震撼有余,却难自圆其说,也就导致了对影片结局的两种争议(阴毛论和有病论),有趣的是大家貌似还很推崇这种所谓“开放式结局”,毕竟《禁闭岛》是大师的作品嘛~~对大师表现出狂热的喜欢和对“非经典、非大师出品”的疯狂挞伐在一些观众眼里是同样能提高自身身价的。
《病房》这部影片可能不会是一些爱好罗列各种“XX必看的X部电影”的网友青睐的对象,但是你花一个半小时看这部影片却不会觉得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