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科幻片  »  骇战

骇战  木偶人:BBS乡民的正义,木偶人电影版,Silent Code,骇战 BBS鄉民的正義

702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陈柏霖陈意涵修杰楷郭雪芙林玟谊李凤新蔡黄汝陈嘉豪胡晓芳廖苡乔

类型:爱情科幻悬疑导演:林世勇 状态:正片 年份:2012 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豆瓣:6.1分热度:3 ℃ 时间:2024-01-04 15:00:13

简介:详情2015年一个普通的夜晚,台湾大街小巷的电子屏,楼宇外墙的大屏幕,突然之间都出现了紫色的“爆”字样,这是网络论坛一直盛传的“紫曝”——当论坛中90%以上的人集中在一个版时出现的盛况。警方介入调查,初步断定是某报社记者蓝苡...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2015年一个普通的夜晚,台湾大街小巷的电子屏,楼宇外墙的大屏幕,突然之间都出现了紫色的“爆”字样,这是网络论坛一直盛传的“紫曝”——当论坛中90%以上的人集中在一个版时出现的盛况。警方介入调查,初步断定是某报社记者蓝苡晴(郭雪芙饰)与网络知名骇客King(陈柏霖饰)进行的商业犯罪行为。但蓝苡晴告诉警方,这一切都是源于BBS——台湾最大的网络论坛的一场骇战。多年前的一场骇客大战,最后只剩下两名骇客King与Mimic(修杰楷饰)。Mimic拼命攻击King的电脑,King却只用了一秒就赢得了胜利。Mimic对此始终耿耿于怀,他运用自己的骇客技巧,精心策划了一场BBS论坛的战争。King被“制造”成这场混乱的始作俑者,更被怀疑是为了报复前女友湘(陈意涵饰)。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于BBS,现实世界中的湘正承受着致命病魔以及网民人肉搜索的双重逼迫。排山倒海而来的辱骂、一通接着一通无法辨识的来电号码,让湘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更为了救回心爱的女孩,King向Mimic正式宣战…
  • 头像
    小蓝酱
        我今天是有多闲,居然在办公室看完一部电影,《骇战》(又名《BBS乡民的正义》),被称为台版的《搜索》,剧情的确很相似,但比《搜索》温情了很多,情感描摹细腻,没那么残酷冷漠,结局也比较光明。影片加入大量后期特效,为观众展现虚拟的BBS空间,科幻色彩过重,偏离现实,说教气息也重了,有些刻意。
       陈柏霖+陈意涵,给人第一印象这应该是文艺爱情片的绝佳搭配,但然出现在这部半科幻半写实的剧情片里,让我诧异良久。两人这对校园情侣非常和谐啊,尾声的恋爱回忆超级甜蜜,大发的演技越来越棒了,天台上那段激烈的对白情绪很到位。陈柏霖的表演不好不坏吧,还是习惯他演文艺青年了!
       郭雪芙的角色有点酱油嫌疑额,除了开头倒叙事件之外,主干情节没她也没差,结尾也没交代她怎么向报社领导交差的。默默怀疑,会不会是为了学《搜索》才特意弄出个记者的角色。修杰楷在电影前后部分的正邪两面反差好大啊,气场完全不一样了,一下子转换不过来额。
       最爱的是BBS的站长大人(金勤饰演),这孩子一脸萌态啊(虽然我觉得他应该不小了),亮相次数不多但都是让人大为惊艳(找不出更合适的词汇啦),对《华丽的挑战》里他演的那个助理印象太深刻了呀,好好玩的角色!!谁说大BOSS都必须要人高马大一脸严肃相,站长大人可爱有理!!!
       其实剧情有蛮多硬伤,夸张啊不合理什么的,特效也有点过,不用把BBS世界刻意渲染成一个王国吧,看得额头冒黑线。几个人物的动画形象像是翻版的变形金刚额,让人好容易出戏。乡民的暴动,版主的辛劳,舆论的可怕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有些话有点假,但还是蛮打动我的,掉了好几次眼泪额。
       电影后半段多次戳中我泪点,特别是乡民齐心协力去救“湘”那段。当所有乡民举着手机、IPAD等等,发出紫色的光拼成一个“爆”字的时候,我的眼泪刷得就流下来了。那句“我们不能失去BBS”,瞬间让我想到要是有一天微博关闭了,我们的生活又会怎么样呢?乡民们在BBS上就像家人一样,那在微博上的我们呢?
       因为这样一个平台,而让很多素不相识的人产生了联系,这也算上一种奇妙的缘分吧。“乡民的正义”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舆论的引导是个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公知的能量凝聚,路阻且长,携手共进。
  • 头像
    乌鸦火堂
      怎么说呢,看《骇战》有所感触,不是因为电影本身,该片格局充其量还是走着台湾偶像剧的路线。真正让人关注的还是电影所表现出的内容,论坛BBS、网友的力量、人肉搜索、网络骂战,有的放矢的针对时下的“网络暴力”进行控诉,依旧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论调,有些新颖,有些俗套。

      最近的电影片名都比较崇尚武力,其中以“XX战”为代表的出来一票,《逆战》、《寒战》,还有未来的《毒战》、《激战》,各个火药味十足。作为一部“战”字辈的电影,本片与其他同行不大一样,本片是类似于《搜索》这样的关注网络暴力事件的电影。起点与《搜索》类似,归根结底是由“屁大点儿的事儿”(王学圻语)引发的民意和舆论,但本片刻意加强的虚拟战场部分,电影用拟人化、3D卡通化的手段将虚拟的网络变成一个战场,比较形象,论坛中的恶性事件,人肉搜索、千人骂战,黑客攻击,在电影用用3D动画技术展现出来,动画版网络“水军”炫目激烈的军团作战,采用通过真人与动画的形式不断切换,虚拟战场被赋予了实际化的意义,说穿了也有些夸张。

       这种艺术形式充其量只是为了让电影更具多元化的特点,但所发生的事件却是真实的。本片的故事编改编自真实网络暴力事件,就是当年著名的“批踢踢实业坊风波”(有兴趣的可以谷歌下)。回想起来《搜索》中视频人肉搜素,与本片的论坛事件大同小异,都是上升到人命官司阶段,只可惜《骇战》终究是一部以台湾网络文化为主的电影,放到国内稍稍显得有些过时。不过本片还是颇具话题性的,在这个网络时代,虚拟空间大行其道,这样一个国味“现实主义”的故事,一个讲述真正站内文化、网络暴力、舆论危机的电影,足以让很多网络达人所关注。观众们戏中各种角色的表现各持观点,然而一旦在现实中又与他们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网络时代,上网和泡网是两个概念,上网也就是浏览网页、聊QQ、看视频这些家常,泡网则属于混论坛、混贴吧,混豆瓣,打网游,长期出没或潜水于网络平台,在那里建立一个虚拟世界。相信网友泡网开始阶段大都始于论坛,当年的论坛时代那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今BSS论坛早已将社交平台的龙头老大地位拱手让出,取而代之的是微博等平台。虽然式微但“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不少论坛停产停业,还有几大论坛依然运作如虹,比如天涯、猫扑、D8等,对了,还有爱城。这些论坛都是当今网络影响力数一数二的大论坛,并未受到当年论坛集体下岗的拖累。而这些论坛的网友再看到《骇战》中出现的网络事件肯定会感同身受。因为只要你泡网,同类事件比比皆是。

      小弟不才,如今潜水于天涯影视版和鬼版,在没去天涯之前,厮混于网易娱乐,在那里出现过多起围攻版主,水淹议会、刷票、对战等暴力事件。当年网易娱乐版相当火爆,如今沦落成这个地步,除了论坛的改版,也有很多人是被生生挤兑走的。来到天涯,由于版面众多,这样的事件不多,但暴力事件,尤其是人肉搜索也是时有发生。来到天涯有两起事件让小弟赶上了:“69圣战”和“密码泄露”。前者爆吧过程历历在目,后者俺的密码就在被曝光者行列中,弄得我的ID丢了一年多。

      《骇战》中的讲述故事,本质与如上事件相同,甚至规模也比较小,充其量就是时有发生的人肉搜索事件,只不过电影将其格局放大而已。本片不是教育片,没有丝毫说教味道,但也没有针砭时弊。故事后半场走偶像剧路线,结尾过于理想化,所有乡民一巴掌被扇成了好人,所以说《骇战》不具备《搜索》那样的控诉味道,或者压根电影就没想往那方面走,而是让观众见证了网络时代的两大特点。

      首先就是人肉搜索。这一点对混论坛的朋友再熟悉不过了,网络中人人戴着面具,但灵魂都是真实的。《骇战》事件始于人肉搜索,也终于人肉搜索,充分体现了双刃剑效应。人肉搜索有利于个人情绪的平衡、社会的稳定。缺点在于个人隐私权不受保障,会对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甚至加速网络暴力事件的升级。

        “人肉搜索”处于互联网规范与现实社会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其对象林林总总,片中的事件是表面上是一起版主践踏网民的情感,属于恶性事件,这一点有理可循,但却为当事人造成了远超于道德惩罚所承受的危害,而结果又讨回了公道,其方式是通过骇客手段,让人了解到版主的真实情感,看到事件的全貌。

       电影毕竟是电影,现实在遭遇人肉搜索的当事人是无法达成这个结果的,更何况有一部分是遭遇到夸大甚至是诽谤的起因,人肉搜索的过程逐渐由“行善、寻找真相”演变成为一种“只求立场”的行为,事件背后的真相反而被放在其次。

      这就引出了本片所要表达的第二个内容,舆论的影响。

      哲学上表示,事物存在本质与现象的差异,现象不等于本质,片中那段网络视频就是事物的现象,电影带领观众去寻找事件的本质。但现实生活中,通过现象往往会决定本质,又有谁会去关注事件背后的真相呢?也就是说,现在的网络时代,群众只是存在立场问题,一条信息会让网友各自站队,而信息的真实性,可以说少有关注。所要现在网络上辟谣者、控诉者不胜枚举,都是对原始信息的发力,因为他们都知道,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英语中,“民意”和“舆论”都被翻译成public opinion,但在汉语中这两个词汇却有着极大的差别,舆论可以引导,民意却只能遵从。片中一场事件所造成了网络事件实际上是舆论的影响。舆论进行引导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在立场问题上,没有人是站错队的,真正有错的就是那些存在不良企图而发动舆论引导的造谣者。这样的事件,在网络中还少吗?

      由此看出,《骇战》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实际上是一部理想化的事件,表达了电影主创者对网络暴力的控诉,但其结果还是在引导大众去关注事件背后的真相。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暴力,人人都可以是受害者,也都可以成为行刑者,其结果无论对与错,都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但本片过于理想化的故事也没有直击要害,也就是不深刻。或许电影主创者明白,这种事情无法根治,只能引导,希望观众透过现象看本质,又谈何容易。

      最后说下《骇战》的3D动画部分,只能说与国内的动画水平相当,自然无法和好莱坞相提并论,这是缺点,但不能当作受抨击的对象。你让一个小学生达到大学生的水平,有点强人所难。
  • 头像
    通米
    关键字 倒版





       其实很早就知道这部电影,或者说《乡民的正义》这个名字,很早的时候有一个预告片,全都是数码做的小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就记住了一句台词:“如果这就是你们所要的正义 ......” 然后BOSS大怪物什么的违和的出现了。没想到这现在是一部真人电影。

      这次再发现这部电影,发现居然引进大陆了。


      这不是第一部写互联网生态的电影,美有《社交网络》《战争游戏》,陈凯歌不久前还有一部《搜索》。不得不提搜索,这两部电影瞄准的东西是同一个: 人肉搜索,网络暴力。


      都是一个女孩因为被记录下来的言论被断章取义或被恶意传播引发了一场互联网事件,从人肉搜索到人身攻击,但台湾电影在人类进入网络后的状态描写的更生动,首先是基于非常准确的观察,然后用动画来表现一个人、一群人进去网络之后的状态。顺便说一下特效还是挺赞的,基本上没有瑕疵,单拿出来也是一部很不错的动作片。

      台湾网络上的酸民,大概类似于我们的网络红人和愤青,小愤青成不了气候,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论成名之后,成为某一类型的意见领袖大概才能称之为酸民。这一点是很类似的,不断的发泄愤怒,拉党结派。一种#被害妄想癔症#在乡民之间传播,要想成为领袖,就要指定一个打击目标,这个从希特勒或其他独裁者身上都很容易发现,选择一个敌人,然后人民就会跟你站在一起,在片中:敌人就是网站方,这是主要目标,因为网站和版主团队老是删他们的帖子。还有欺负一些外省人,比如新来的记者,尤其是记者混论坛还自爆身份强调自己是过来找新闻的,哈哈,对这种人乡民是不会客气的。

      紫爆,类似于爆版,刷版或者屠版。 片中表现为一个比较美好向上的主题,最终升华了结尾。这里就不剧透了,不过我们这里基本上不会那么行为艺术,因为大家都知道个人有私心的,大陆人做事没那么团结。

      反版主,原来在台湾网络上,反版主也是这么流行啊,就是我们这里的“倒版”,集体呼吁某名版主下台或者叫请辞。这本身也是一种暴力,网民总认为网络是无限自由的,而这个自由正是他们抛弃现实世界来网络找乐的目的。而版主和站方当然认为这个自由是相对的,不可能没有管理没有约束,既然这样,双方多少都会有一些摩擦,而版主会在摩擦事件中屡屡出头,枪打出头鸟。倒版和人肉结合起来,就成了这部戏的剧情推动力。


       之前说编导对网络人格的观察还是比较赞的,很简单的表现就会让你会心一笑。比如现实生活中穿着法官服的“审判者”,大搞网络审判,意有所指,这样的人多得去了。还有人妖的出现,我立刻在脑海里@苗家二少爷 。这些小细节你们自己去发现吧,很有趣,值得玩味。

       整部戏还是比较连贯的,里面的帅哥靓女也很养眼。熟悉BBS文化或者精彩泡论坛的会觉得很好玩,很多事都很像,太像了 ......
  • 头像
    akiyon
    <BBS 鄉民的正義>是網路元素很重的電影,我覺得在塑造網路世界這一點上,<BBS 鄉民的正義>的用心很值得稱讚,使用 3D 動畫所呈現出來的論壇世界很傳神,我相信任何使用過網路、尤其是玩過論壇的人,相信看到它做出的效果都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電影裡對於網路上的互動、留言板與論壇這類的匿名留言機制也刻畫得很有趣,旁邊一個大頭、右邊出現對話框的動畫表現也把原本平面的網路世界處理得很立體。
    而網路上的流行語或專有名詞也絕不放過,並且不是只出現在電影架構的網路世界中而已,小到某些細微的布景、大到如地標招牌或是一瞬而過的劇情,也常帶有這種明眼人才能明白的意喻。

    如果只有網路世界的描述,無法完整構成一部電影,網路世界只是它的背景和世界觀,是劇情的舞台之一。
    電影還是需要劇情,但不見得劇情一定要非常棒,因為要看導演怎麼引導觀眾了解劇情,如果只是有好的原作故事就篤定能拍好一部電影,那麼電影也太容易了。

    可惜,比起網路世界建構的成功,劇情的鋪排不夠好。
    先從網路與現實兩者連結的部份來說;誠然該好好稱讚<BBS 鄉民的正義>將網路堂堂地從平面螢幕拉出來跟現實世界相結合的手法很妙,但那僅止於惡搞 KUSO 的階段,當要深入探討到網路霸凌或者是人肉搜索等現象時就顯得生硬無力。
    舉個例子,以記者登入 BBS 時因為是新手以及記者身分的關係便受到群起圍攻的這件事來說;整部電影呈現最多的是網友對於記者「腦殘」、「妓者」等印象的排擠,而像站長那樣不否定記者存在卻又不肯定的;溫和中立派的意見在電影中反而成為了稀少且薄弱的異類,甚至可以說是被忽視的想法。

    我想;也許網路現象確實大多是如此,但是我覺得;只把其中這外行熱鬧內行門道的惡搞 KUSO 表現出來,卻忽略了網路世界多元化的本質‥‥‥這樣的眼界角度,與世俗以某種嘲諷但熱切關注「宅男」的眼光完全沒有差別,只是今天他們以「網友說」的方式轉述出來,但這不過是一種淺嘗即止卻大張旗鼓的消費,只是端出了許多熱門的網路元素討好了網民而已。

    不過,我想之所以會偏重這一點,也許是因為導演林世勇想要表現這部電影在預告海報上的那句「人多的一方,往往霸佔著所謂的正義」吧,所以在他手中的 BBS 世界也呈現出這樣的思維,朝向一個大多數的印象發展。

    電影裡鄉民對於仇視對象的攻擊,仗恃的就是這種「人多的正義」,當然如果是覺得值得支持的對象也是不斷地累積鼓勵的支持人數。

    「鄉民」的「正義」其實也是像 BBS 世界一樣,那種正義的涵義擁有某種特定的意味,是只有在網路這個特定的世界才能成立的正義,就好像很多規則與用語只有在 BBS 才能呈現出它的用意一樣,我想這不只是 BBS 的限定事實,而是擴大放諸於網路乃至於世界皆準的情況。

    BBS、其實等同於網路的最大魅力,是許多現實生活中無法想像的事情;透過網路就會突然變得很容易實現;對於漂亮女生的人肉搜索與追蹤、對於做錯事情的人口徑一致的撻伐‥‥‥
    而最令人著迷的是;在網路上做的這些事情具有某種理直氣壯的正當化理由,當所有人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
    那就是,鄉民的正義。

    鄉民的正義,就是這麼模糊,會受一張圖、一段影片左右。
    會在頃刻之間把人打入地獄,但也會在瞬間把你送上天堂,就像電影中的女主角湘,在受到誤解而被圍剿的時候痛苦得想死掉,但是當誤會解除以後卻又被鄉民們送上的祝福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來得快、去得也快。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或許這鄉民現象正應了那句「臺灣人理盲又濫情」的批言。電影或許想製造網路的是不只很危險、也很溫馨的形象,但落差過大的戲劇性效果倒是將這種淺薄的正義感表現的很貼切;網路現象不就是如此,話題一批一批地換過、人物一個一個過場。
    臺灣,不也正是如此?

    事實上我感覺電影在這個部份的劇情也轉得很硬‥‥‥確實「理盲又濫情」的一窩瘋現象在網路上很常見,但我認為這是整個台灣社會的文化本質,並不一定是網路。
    再者,一開始氣勢洶洶以「人多的正義」壓倒性地對女主角湘、表特版主小慧進行審判,結果當發現誤會澄清了以後,又以「我們都是一家人」的說法表達支持,會有這樣想把「家人」逼上絕境的「家人」嗎?
    這裡面有一個重點被忽略了,那就是「道歉」,也許那是他們道歉的方式,但我覺得這個環節的疏漏讓整段劇情變得硬拗,所以我不懂;鄉民們是覺得錯了呢?還是對他們而言那只是一個在 BBS 重新開板後必然要衝到「紫爆」的話題,所以不得不然呢?
    ( PS.老實說;我不知道什麼叫「紫爆」)

    或者我該這麼思考,正因為他們是多數人,多數人不僅霸佔著所謂的正義,連決定什麼是所謂的正義也是他們決定的嗎?
    所以,對湘與小慧的人肉搜索和公審霸凌是因為當時的正義使然,而後來的支持溫情也是因為正義的改變使然嗎?

    人多就是對的,多數的人掌握著理所當然的正義。
    人數在任何時候都是種力量的展現,多數人的正義其實是一種超越法律秩序的力量,赤裸裸而又直接。
    如果導演想強調的是這一點,那我覺得真是成功了,只是這樣的手法多少讓我有點消費特定族群的感覺。

    而男女主角 KING 和湘的故事‥‥‥
    是說我覺得這段愛情故事真的太老梗了,為什麼影劇中都喜歡用得絕症的人離開另一半的設定呢‥‥‥事實上應該反過來的情況會更多吧?不過我仔細想想,影劇還是需要浪漫和超現實,那才有慰藉的意義。
    好吧,老梗就老梗,其實還是回到那一句;怎麼演,看導演、編劇怎麼導怎麼編,講實在話的感覺是;這段愛情故事拍得不怎麼樣,雖然它在整個劇情裡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整體來說沒有任何加分作用,感覺上只是作為故事必須存在的存在,說必要好像很必要,不過卻又沒有被感動到任何一點。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部電影還不算差,但不算好,有值得稱讚的地方,可是也有許多讓人感到生硬的部份。
    林林總總加起來,我對整部電影的感覺似乎是貶多於褒。
    我肯定它那將網路世界和現實連結起來的場景與舞台,但是它的劇情和說故事的方式我並不是很能接受。
  • 头像
    叶子阿姨
    我是一个重度网络痴迷者,我在网上看书、写字、看电影、听音乐、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我在网上遇到很多喜欢的朋友,有些同时也是现实中的朋友。我们是如此的依赖网络,一天不刷豆瓣微博就难受得不得了,但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至少那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就像我们也都需要家人,需要朋友,需要倾诉和了解,需要爱人与被爱。

    我喜欢影片温暖的结尾,我喜欢看起来有点梦幻的大团圆结局,我喜欢相爱的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我喜欢善良的人们从矛盾对立转变为理解救赎。因为我相信人性本善,网络暴力可以杀人,但网络的温暖也可以救人。想想看,网络那一端的陌生人,明明对我一无所知,却好像明白我的喜怒哀乐,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啊!

    我忽然觉得,网络世界其实和摇滚乐有点像:它可以是你不负责任逃避现实的避风港,展现你平时被隐藏得太好,连自己都没有觉察的另一面。反正大多数网站都没有实名制,只要你高兴,你可以说你想说的任何话,骂你想骂的任何人,而不必担心真的被“跨省”。但它也可以帮你收获成长和反思,在每一次的辩论和争吵平息之后,去正视自己幼稚自私不够成熟的部分。这就是我所谓的正义,无论在PTT、豆瓣、微博、天涯甚至百度贴吧,其实都一样。

    我不是一个爱说教的人,我也不想去要求别人什么,也许有许多人就是在现实中活得很不顺心,想要通过网络的方式去抒发和宣泄,好像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好过一点。我无法控制和改变别人的选择,但至少我可以把握自己,即使是在网络世界里,我也要与人为善,即使被误解被骂甚至被人身攻击,我也会一笑而过。我喜欢网络,因为这里有我喜欢的朋友,喜欢的观点,但偶尔我也会有点恨它,因为它曾经伤害过我在乎的人。对我来说,网络是一个联络感情和提升自我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冷漠无情自私虚伪的世界。

    在现实世界里,也许那个女孩子会死,就像《搜索》里的高圆圆那样,以为跳下去就可以一了百了,却忘了这样做会给爱她的人带来伤害和遗憾。我始终觉得,当你心中充满爱的时候,当你终于遇到了真心相爱的人的时候,应该是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的。幸好电影只是电影,幸好导演是个温暖而充满善意的人,也许就像他说的那样,这个女孩最后到底有没有死于癌症,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她本来是有机会选择死的,她也差一点就这样做了,但她最终选择了生,选择了她原本应该要有的与这个世界的告别方式,选择了包容和理解,还有爱。

    而这也让我产生了新的反思:我们随时都有机会选择去死(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当你真的走到这一步时,你会发现这一切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而你其实还有很多的舍不得——父母,朋友,想要实现的梦想,想要爱的人……所以我不会自己选择去死,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我在乎的、我爱的人,一想到要和他们永远分别,我就觉得现在承受的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我很喜欢片中的一段小插曲,就是林医生讲的那个故事:学生时代的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乡民,和前女友在BBS上相识热恋,后来女友出国,他们便断了联络。他等了她很久,她都没有来,于是BBS成了他的伤心地,一个他再也不想回去的地方。所以当女孩让他重新登陆BBS的时候,他说,都那么久没上了,一定早就登陆不上了,密码都不记得了,算了吧。可是她说,你可以再试试看啊,说不定会有奇迹。然后他登陆进去了,并且收到了一封来信,“是她吧?”躺在病床上的女孩问,“嗯”,他笑着说,我却看到快哭了。

    因为我相信,只要是真的发生过的事,就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即使最后沦为陌生人也一样。就像《阿飞正传》里的那段话:1960年4月16号下午三点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

    我最近常常会想到一个朋友,那个去年这时候每天都要说好多废话,如今见面却连招呼都不打,比陌生人还要陌生的朋友。虽然我们不是通过网络认识的,但是因为网络这个平台,我们有了更多交流,对彼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是我们在现实世界里不曾有过的对话。然后有一天,他忽然把我拉黑了,没有任何解释,我也没有去追问原因。如果他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我想告诉他:虽然很多时候会觉得有点遗憾难过,但我从来没有怨恨过他,从开始到现在,没有任何事情改变过,只要你愿意,我们就还是永远的朋友。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