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杨天翔凌振赫吴俊全宣晓鸣卢力峰孙路路刘校妤路熙然李诗萌胡亚捷巴赫徐佳琦邱秋商虹陈喆汤水雨姜秋再巫蛊悠悠付博文严燕生范哲琛杨凯祺蔡壮壮谢轶辉栾立胜
类型:动画历史国产动漫导演:谢君伟邹靖 状态:HD 年份:2023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8.2分热度:205 ℃ 时间:2024-06-11 17:52:37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看完本片的即刻感受是极愤怒的,因为它亵渎了太多文化也好,史观也好这些我们长期守护的共同价值。
但是随后仔细分析了这部电影全面坍塌的几个核心原因后认为,这部电影对于大部分普通观众虽然是低价值甚至负价值的,但是对于未来的影视从业者而言应该是一部非常完美的反面教材。
是每个创作者从观摩到落笔之间的必修课,因为我似乎从未见过任何影视作品能如此博大精深地涵盖电影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谬误。
由此,我向所有已经不幸观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和永远都要当追光每一部作品编剧的王微提出以下五个问题,我认为对这五个问题稍加思考便可以轻易理解,为什么《长安三万里》不仅是中国影视最长动画电影,可能也是影史最具反面教材价值的动画电影。
1.这部电影选取的历史跨度被生动勾勒了吗?
《长安三万里》无论之于国漫还是之于华语电影,它所镊取的时代背景和其中的主角高适与李白都是绝对先声夺人的题材创新。
相比于可以从各种层面ooc的神话角色,真实存在且家喻户晓的著名诗人作为动画电影的主角,需要考量的创作细节就更多,主创要利用他们叙述一个怎样的故事也更加令人期待。
整部电影以倒叙开始,时间来到763年安史之乱后,高适驻守边塞将欲迎战吐蕃叛军,唐军处于被动节节退守。
此时朝廷派遣的监军宦官持节来到高适的营帐,问询他曾经关于李白的瓜葛和交集,由此以高适的视角展开了对过去六十余年间唐由盛转衰,以及他和李白等人所谓鲲鹏之才也折戟沉沙的时代挽歌的呈现。
那么整部影片的叙述核心——唐代沉浮史,被叙述清楚了吗?它作为最核心的时代背景时刻和人物的命运产生着千丝万缕的交互,那它完美的服务于影片核心表达了吗?它和人物动线以及角色弧光的架设真的相辅相成吗?很显然都没有。
首先单说这条背景时间线本身的交代情况,片中对于这段历史记述地最大残缺在于,如此浩然的历史巨变中,其中任何转折点的转折原因是缺失的,唐的盛与衰所代表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博弈对主角而言的意义是模糊的。
这种剧作上的粗陋让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三流演员在毛坯房内演史诗巨著的既视感,历史背景建构地千疮百孔,我们期望看到的琳琅满目的一片宏图被编剧写成了一幅简笔画,只有不知道中专念没念完的它对于小学课本中课下注释所描绘的晚唐模糊的印象勾勒出的几道轮廓。
所以这注定了这是一部只有大致脉络,没有具体情节的流水账电影。因为任何但凡学过一天电影的人都知道电影拍的不是人,而是处于环境中的人,可是我们这部《长安三万里》恰恰是没有“环境”的,或者说只有一个把编剧自己给骗住了的虚假环境。
当某个剧情点上主创想要把镜头聚焦于此刻主角所处的戏剧矛盾时他们会发现做不到,因为人物和涣散的故事背景与人文环境根本在两个图层,人物的层次无法进行任何深入,他们就像游离漂浮的粒子,始终找不到在电影中扎根的位置和时机。
观感最明显的就是高适重逢已经名扬四海,当下只沉迷于饮酒作乐的李白的一场戏。
这场戏中可以看到主创竭尽所能地在各种角度使力,渲染酒楼的歌舞升平,加入贺知章等配角踩木梁对诗的丑态,以及李白在大部分人刻板印象中玩世不恭,只求一醉方休的浪荡,以此来试图给予观众一种幻灭感,为高李二人后来的分道扬镳做铺垫。
但是请问有任何人在本场戏感受到强烈的反差或者对此前建立的角色印象的破碎的惋惜吗?
因为李白等人在本场戏中所呈现的状态和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密切相关的,和当下朝廷所传递给社会的情绪是相关的,但是这些信息在片中完全缺失,我们只看到了一个一直都在犯浑的李白终于像小时候课堂里学到的他偶尔的形象那样开始发癫了,对于观众的情绪本质上毫无触动。
而这场戏恰好是影片对于两主角此后人生彻底走入相反的两条歧路埋下伏笔的定场戏,如果此时两人的矛盾和差异根本不能让人产生共情和思考,这部电影有多失败基本也呼之欲出了。
那么跳脱出对于时代背景交代不清的电影,在真实的历史中唐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玄宗在位时贪图享乐,怠慢朝政,在其庸政之下造成了节度使势力膨胀,以及外族分裂主义抬头。
那这个盛唐大厦将倾的轨迹,和两主角的人物成长有任何见微知著、时代缩影的协同性吗?
李白在前半部电影中始终以饮酒作乐,挥金如土,生活不求安稳只求眼下享乐的形象示人,这貌似符合唐衰落的主要原因,但是实际上在后半段几乎把李白当作一个反面人物来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晚年人生所走的每一段下坡路实际上和他年少时的如此性格关系并不大。
最核心的让李白重新寻求人生目标两次转折都被写成他的婚姻失败,第一次入赘被女方家室所排挤,第二次入赘的夫人在他没落时抛弃了他。
这哪是《长安三万里》啊,这是《消失的她2之我在大唐当赘婿》。
这样的剧情转折设计和在前期李白那些看似要被批判的“陋习”不能形成任何价值对冲,也就使得这个角色被写地在晚唐不具备任何典型性,他的生平也不是反应这个时代变迁的最佳样本。
想必跟随剧情设置推导出这个结论,大家也就感受到这部戏的荒谬之处了。
2.这部电影是否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对这部电影最大的好奇就是“它是讲什么的”,但我想看完这部电影的人大概也很难向人描述它到底是讲什么的,如果说是讲了“李白和高适的一生”这似乎有些可笑,因为别人一定会回“百度上都有,这还要它讲?”。
这个最本能的怀疑完美地概括了这部电影剧作方面最大的硬伤,就是它不存在主线,不存在人物核心动线,确实只是一部照搬百度百科的人物生平词条的动态PPT。
影片貌似在高李二人相识的第一场戏就试图用一句“去长安寻一番大事”的旁白,非常投机取巧非常模糊不清地把人物的行动目标一笔带过,后来果然也没有对这“一番大事”的具体内涵做任何解释。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那些在《唐诗三百首》里以愤世嫉俗、针砭时弊的忿忿不平文青形象进入我们故事启蒙的诗人,最早都是尝试过在他们所处的体制中寻求一条“通俗”的成功之路的。
那么在这样一部以审判人物所追求的理想和事物的价值为核心议题的电影中,最起码需要先交代高李二人在青年时追求的“长安”到底代表着怎样具体的价值,他们所要投诚的体制到底是怎样的体制,他们如果成为了这台国家机器中的螺丝钉,那他们的刀枪又要对准何人,这样的一个复杂利益导向可以被浓缩为怎样的一个符号。
然而这些都不存在于本片的剧本中,长安城连场景的搭建都异常平庸、乏味、可被预测,片中展示了多个城市的风貌,可是如果失去了旁白根本无法分出区别。
这是影片叙事动机上的模糊。
影片在叙事层面最大的硬伤,最让人觉得可笑的问题在于,这部影片完全不能够通过人物的行动去推进任何一场戏,人物都如同提线木偶一般,只能照着百度百科上记录的人物生平被动地被嵌入每一个场景,每一段时空。
因为本片任意两场戏之间的衔接都不存在任何直接的剧作逻辑,一场戏接入下一场戏唯一的驱动力是时间流逝,因为时间过去了一年、五年、十年,打点计时器一般的编剧必须像排布等差数列一样在此时间点安排一场戏了,于是伴随着黑屏+字幕+旁白,不情不愿地开始下一场戏。
这样的写作方式我闻所未闻,纪录片这样最真实反映现实的电影类型都十分注重两段有时间空间变化的素材的衔接逻辑,一部动画剧情片居然可以完全将逻辑弃之不顾,让历史时空的推进逼着编剧往下写。
不得不说这样的剧作方法在21世纪还是太超前了,让编剧自己选择的题材催更自己,PUA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永动机模型。
这直接导致这部电影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存在,也不能靠任何和视觉表现的方式来推进情节,全片充斥着低价值、低趣味、低创意的旁白,从头贯穿到尾,旁白量大到我此时此刻写下这些文字时耳边还能隐约幻听到高适在恶魔低吟。
旁白和字幕这种在卓别林的默片时代就已经被公认为最低级的,需要尽量避免的电影手法居然在2023年的一部所谓工业大片中承担起了最核心的地位。
希望中宣部千万不要把《长安三万里》当作外宣大片送到海外上映,不然又被境外有心之人利用,“造谣”我们电影技术还停留在百年前可不是白瞎了多少代人的前赴后继。
在自封天才的传销少女岑怡诺的犯罪现场实录中,大家调侃她是把背景音乐当标点符号用,我看我们王大编剧应该是曾经亲自莅临过她的现场进行学习,得到了真传,他在《长安三万里》中把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的篇目当标点符号用。
整部电影最对得起这个题材的就是它始终在念诗,最对不起这个题材的地方也在于此,因为它作为一部高李二人的将近三小时的传记片,其中没有出现任何一首超过小学生认知范围的诗词。
李白突然含情脉脉地吟诵起“床前明月光”的时候全场爆笑如雷,大家没有想到小时候看的故事教学视频如今被拍成了电影花钱看,这比唐由盛转衰期间的任何一个瞬间还要荒诞。
那主创意识不到如果都只展示所有人耳熟能详的诗词会让人觉得乏味甚至尴尬吗?当然能,只是大家回想一下,在角色吟诵这些大家烂熟于心的诗句时电影所展示的影像画面都是什么?
是不是几乎想不起来!
即便是能模糊回忆起的也都是非常简单粗暴的意象拼贴!
这部电影的主创完全不具备用动画的表现形式将诗句中的诗意和情怀展示给观众,让观众首次以非受教育者的身份被李白高适邀请进诗中的意境。
因此他们只能展示大家不需要重新建构想象的被背诵地包浆的诗句,只能把课本上的插画做成GIF动图来糊弄了事。
这是电影主干部分执行环节的硬伤。
影片的结尾是最能体现本片一盘散沙,毫无章法的缩影。
高适看似解决了一个最终危机,完成了他这个角色的升华,但是影片自始至终所制造的这层悬念,以及最终所谓的反转,其实反而是让他的角色弧光最后一环完成完全崩塌的关键。
最后的反转告诉观众,前期所有的危机气氛和绝境处境都是高适调虎离山计的一环,他和李白被监军宦官所质疑的关系也非常清白,也就是说内外两重危机都是伪危机,都是在很早的时间点其实就已经被解决的问题,只不过由于剧情讨巧的设计都集中在当下的时间点表演给观众看而已,片中的高适在当下这个时间点里其实是不面临任何困局和危机的。
高适本身在最终完成的动作也仅仅是从一座城跑到了另一座城,然后凹了个造型。
这就非常可笑了,这相当于片中人物在被拍摄的这段时间之前早就完成了编剧所希望的价值升华部分的戏剧动作,只不过碍于叙事诡计的铺陈,必须假装自己处于危机中表演给观众看,这大概也是一种很新的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吧。娇柔做作,无病呻吟,不知所云的叙事基调蔓延全片,终于在第三幕以最愚蠢的方式呈现了一场最矫情的反转戏结束了电影。
3.本片在试图传递一种怎样的价值观?
研究一部电影表达怎样的价值导向非常简单,分析其中的正反派人物背后所指射的价值体系就可以。
影片中碍于其历史地位无法直接坦然其反派身份,但实际就是反派写法的人物——李白,他才华横溢,玩世不恭,逍遥洒脱,向往自由,厌恶拘束,一生游离在时代的主旋律之外;
而我们的高适,虽然有口吃,阅读障碍,直到中年才能独立阅读文字,但是他脚踏实地,不喜好歌舞升平,一心只为成为国家机器中最坚挺的螺丝钉而存在,并且最终也在马背上发光发热。
从王微老师全权参与的追光动画的前几作就可以看出,该工作室的运作主轴基本和近期另一部热门动画《蜘蛛侠:纵横宇宙》一样,也是“以大而无当掩饰创作无能”的代表,总是喜欢用繁琐的外表元素包裹贫瘠残缺的内在。
因此我也帮王老师来简化一下《长安三万里》所要输出的核心表达。
1.当今时代,考公才是人间唯一正道,任何基于自己的兴趣和性格做出的价值选择都是羊肠小道、歪门邪道,是没有前途的。
2.小镇做题家是一个阶级而不是一个身份,处于这个标签下,无论你有没有“做题”,未来在社会中全面碾压曾经借由与生俱来的天赋、才华、家室取得过辉煌的“终点党”都是必然结果。
3.文艺创作的唯一存在必要,也是唯一出路就是服务于体制主旋律,除此以外的表达再精彩也都是弦外之音,是永远比不上前者的分量的。
4.无论是否受到当今社会与体制的排斥甚至蔑视,都不能忘了自己时刻要励志成为一名壮丁的重要历史责任,成长为一颗茁壮的韭菜是义不容辞的,而这个世界也总有一把镰刀适合你。
以上就是《长安三万里》最迫切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
首先必须要说明,在一个自由创作环境中,任何作者想表达任何观点都是可以的,而本片不能赦免的原因在于他选择帮助论证他这一套价值判断的实验样本是高适和李白,而最后论证谁更具有时代价值的方式是“高适是唐代所有诗人中官阶最高的一位”。
先不说这个“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本身就是历史谬误,这种以晚唐的朝廷作为价值判准,无比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论证模式被用来得出高适才是文人才子的学习榜样,李白之流都是旁门左道的结论之可笑简直不知从何谈起。
片尾还要吟诵+片尾曲演唱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劝王老师还是不要自己骗自己了,您那是真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吗?
那是天生我才但不考公怎么都没用。
4.这部电影的受众(到底)是谁?
我看到各大平台已经有追光牌数字生命开始给本片刷好评了,其中绝对的高频词是“中国文化”、“中国诗词”,并且异口同声地表示本片就是拍给喜欢这两者的观众看的。
很明显这些数字生命运作的时候肯定是没有看过《长安三万里》全片的,还以为一个军迷会喜欢看《长空之王》,一个科幻迷会喜欢看《沙丘》,一个悬疑推理粉丝会喜欢看《消失的她》。
我不能理解主创希望所谓的“喜欢中国诗词文化”的人从这部充斥教条主义,八股取士主义,且对于诗词的呈现水准不超过小学生水平的电影里汲取怎样的情绪价值。
希望他们像王编剧本人一样油腻且自负地感叹一声“啊~现在的诗词教育从娃娃抓起了~”,还是为能够花钱在电影院观看北师大版语文书插图及课下注释动态版高呼一声“爷童回!”?
思来想去本片最适合的观众群体可能是喜欢中国文化但是学习还没有精通的外国友人,简而言之就是李华的笔友们。
他们接受这样一个只有轮廓没有细节的对于中国诗词文化的描摹性作品,顺便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听其中人物吟诵几首类似于“I am fine,thank you”中文版的诗词,应该是帮助他们链接进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但是细一想这个时长趋近三小时的大型中外友好交流宣传片还充满了落后的电影技法,这又害怕献了丑,所以似乎也不太适合拿给“非自己人”丢人现眼。
但是“自己人”中看这部戏所谓的“诗词文化”部分不会觉得乏善可陈,无病呻吟的只有小学生。
可是168分钟冗长乏味的剧情定会让他们时刻发出“妈妈,完了吗?”之类纯真但刺耳的疑问,所以好像也不适合给他们看。
在文化输出和交流这个赛道上匹配不到正确的受众,本片其实也留有后手,那就是主创在本片中加入了非常多擦耽美边的戏份,试图按着头嗑高适和李白的CP。
王微老艺术家躲银幕背后嘴都笑裂了,从把这些擦边剧情加入到这坨答辩里的时刻起,他大概就已经在想象待到《长安》上映时,“告白”的CP文和太太们的画将会占领老福特的半壁江山,再现哪吒敖丙当年的盛况。
但是很抱歉,不会有任何人对这样直白、露骨、擦边意欲明显至极的,两个大腹便便的憨傻直男在田埂间赤膊搏斗浮想联翩。他们的肉体不美好甚至臃肿,他们的灵魂不有趣甚至枯竭,他们之间本来可能存在的火花已经被王微老师自己渗进剧本中的油给浇灭了。
如此一场张翰和杨烁尬炒CP的大戏,放进B站鬼畜区都很难找到自己的受众。
5.国漫不在舆论中“崛起”,未来该何去何从
随着几次三番在院线国漫电影之间质量参差落差的上演,观众对于国漫的现状、未来和发展都进入了非常平和的心态,终于意识到了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凭任何厂牌任何作者一己之力,这个行业也有其韧性,不会被一时的失败击垮。
但在我的观察中,国漫自己本身的发展和探索也基本陷入到了停滞状态中。
中国动漫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在美学角度最成功的美术风格是一方面,没有找到在动画大厂林立的世界动画工业范围内,自己最适合,最具独属性的叙事方向和风格是什么是另一方面。而且由于国漫本身产量较低,产出作品的制作也较小,受众也往往较窄,原创IP更是递减的现状,想必任何人也很难在现在判断出如今正在努力齐头并进试撞南墙的创作者们谁才是国漫的未来。
但总之,依照追光动画目前的经营模式和作品产出逻辑,他们必然不是未来,甚至有可能死在不远的某年。
像《青蛇》这样完全是大杂烩属性,不具备任何电影艺术的观赏性和可看性的作品;像《杨戬》这样叙事节奏和文本本身都被剪得稀碎的“意识流”电影;像《长安三万里》这样只为了满足某大老板的自恋心理,全厂牌、全国观众都或被按头或被欺骗地一起捧臭脚的视频都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影院上映,这就已经说明我们的工业体系内出现重大问题了。
这种由大老板高度介入作品创意,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上下级关系像极了小作坊,但是追光又次次斥巨资来打造为讨老板欢心的一部又一部为其歌功颂德的宣传片,现在终于在这种拧巴的操作系统下把自己带入了窘境。
今年《中国奇谭》的出现让所有无论是否是国漫受众的群体都为之振臂高呼“国漫之光”,有时候我们确实不需要一声又一声为了捧场而违心喊出的“崛起”,我们只需要迷茫的前路中偶尔出现几束“光”,它们各有各的形状,各有各的色彩,但只要它们在亮起时得到了我们每个行路人的珍视,让它们可以始终照亮一方土地,总有一天我们回首这一路上的每一束微光,它们便共同组成了那个曾无比飘渺的“未来”。
如今我们无需行色匆匆,低头赶路“追光”,只需处处留心,守住已有的“微光”。
看「长安三万里」之前没注意这片子有将近三个小时,进场就猛灌了一瓶水……看到最后已经达到我生理心理极限了……
我几乎可以肯定我周围的人也快到心理极限了。左边一对情侣看到两个小时就走了,前面一位女士看到一个小时就开始边看边查资料……
美术能过关,故事很中空。演了俩小时我都还不知道这主线是想表达点啥。
看完发现好像主要就是想刷个情怀。手段就是“随时随地慷慨激昂诗朗诵”+“遛一众知名诗人蹭热度”这两招。
其实我是能领会导演的意图的,大概就是想整个唐朝诗人版的「一代宗师(导演剪辑版)」,但是成品有点叫人挠头。
一来是导演本身能力限制,实在不足以讲好一个“从盛唐到安史之乱,描绘文人和军人,江湖和庙堂”的故事。
这时间跨度之长,融合社会情况之复杂,写专著都能写出个几百万字来。放到一个动画片里,就显得宏大又肤浅,激昂且冗长。这可能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创作思路了。
偏偏主创们又野心太大,连历史切片都讲不清楚,就想搞历史史诗。时间堆到三个小时都挤不下,最后就只好略过所有外在环境的“因”,只呈现了人物状态或者事件结论作为“果”。
比如电影里只留下了李白在长安的烂醉,但是略过了之前他在长安的境遇,略过了他如何以诗文攀附皇室,略过了他如何以为自己将被重用,略过了他如何逐渐被谗言所扰,直达他的“始纵酒以自昏秽”。
这么多重要的“外在环境”,“角色的内在动机”,以及“心路历程转变”都被一笔勾掉了,于是李白只剩下了一个“狂傲”的标签,一些忽高忽低的情绪爆发,以及一堆刻意安插的诗歌朗诵表演(说是“刻意安插”,因为显而易见里面一大堆诗歌的创作场景都被是被杜撰搬迁的)……于是你们觉不觉得这片子里的李白非常bi-polar……
二来是唐诗这个主题吧,其实是很不好做深度艺术创作的。(所以市面上最火的唐诗文化产品是综艺节目啊)
唐诗宋词的一部份魅力,来自于它们吞吐着这片土地的政治、文化、历史和生活。偏偏上述宾语是在目前创作环境里都不大能深入探讨的话题。
这些都不能好好聊,那你聊什么高适?又怎么可能聊得好李白?
说难听点,咱们的文官制度几乎是个驯化文人的妓馆。无论是高适,李白,还是官居太子少傅的白居易,抑或是求不得一官半职跑去隐居的孟浩然,在影响他们当时人生的决定性因素中,“政治境遇”绝对是高于“诗歌文学”的。
再说直白点,你聊不透他们作为文官的处境,你就聊不透他们作为诗人的作品。然而这片子给他们安排的第一身份还就偏偏是“诗人”。片子重度着墨于个人生活和诗作朗诵,却一笔带过他们的仕途野心和庙堂境遇。这哪怕不算撒谎,也绝对算胡扯了。
近三个小时的作品,跨度几十年的故事,什么历史现象跟文化反思都没完成,什么人物角色的深层次解读也没有。一整个流水账,没说出重点、也没提出观点……
就囫囵整了几首唐诗朗诵,让一众唐朝诗人出来过了个场,嚷嚷了一些“浪漫”跟“情怀”,就愣说“长安就在”。就这种小学语文历史课本级别的“情怀”,也是刷得太粗糙太不求甚解了(当然如果就是小学文化水平的观众,去混个“课本角色脸熟”,那是可以满足诉求的)……
反正这个片子留给我的收获,就是一个问题:在“宣扬传统文化”这个理论上的安全创作区里,到底怎样才能找到介于“浮于形式显得虚伪”跟“过于深刻显得危险”的区间呢?
或者可能讲故事这个模式就是比较危险的,还是搞敦煌跟故宫联名最安全。
———————————————————
BTW:我在评论里看到太多人对这个片子的情怀感动不已,大部分人都不值得我回应。
唯独有一句话,我觉得应该提一嘴,就是,其实“诗在长安在”是一句很可怕的话。
应该说这个句式本身就是很可怕的。它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战争,所有的文明覆灭,所有的大规模牺牲。它可以被用来抹去任何宏观叙事下的被牺牲掉的个体。
在这个故事里可以是李白,可以是战火下的黎民百姓。在其他历史阶段里,也可以是其他几百上千万的受害者。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史中都不乏这样的例子。
但是当然了,我的这篇影评原本是不涉及史观和世界观的,因为这类观点的不同在目前文化创作领域其实没有讨论空间,我介意的只是“它没有把自己的史观展现好”。
所以多说的这一嘴,仅供那些“看完了觉得不大对劲,但是也说不大明白哪里不大对劲”的朋友们参考。
昨天带着小朋友去看《长安三万里》,非常棒的电影,可以说是高适视角下的李白,影评稍后奉上,电影中有一处非常吸引我的是,其中出现了大量的诗人和诗词,这些诗词和诗人非常顺畅的嵌入到剧情当中,可以说,是对小观众们很妙的唐诗启蒙,昨天当剧情中吟诵《静夜思》时候,有小童跟着一起朗读,可能大童们比较矜持,其他诗词出来时候没有一起朗读的,今天我试着把电影中出现的诗词整理一下,看看你会背多少首呢。
(按影片中出现的时间顺序)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n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白n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n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n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n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王之涣n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n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崔颢n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n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n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n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n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n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n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n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n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n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n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n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n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n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n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n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n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李白n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n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n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n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王维n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n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常建n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n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李白n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n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n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n但恐飞花晚,令人意已摧。n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湘驿女子n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n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孟浩然n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n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n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n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高适n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n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n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李白n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n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孟浩然n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n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白n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n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高适n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n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n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n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n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n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n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n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n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n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n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n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n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n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李白n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n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n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n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n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n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n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n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n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n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n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n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高适n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n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n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n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
杜甫n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n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n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n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贺知章n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n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王昌龄n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n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岑参n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n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n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n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n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n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n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n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n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李白n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n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n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n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欲安归。
李白n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n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n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n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n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n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n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n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n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n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n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n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n列缺霹雳,丘峦崩摧。n洞天石扇,訇然中开。n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n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n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n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n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n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n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n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n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进酒
李白n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n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n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n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n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n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n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n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n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n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n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n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侠客行
李白n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n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n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n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n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n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n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n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n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n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n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n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n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n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n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n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n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西鄙人n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n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李白n其一n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n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其二n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n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nn其三n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n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nn其四n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n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nn其五n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n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nn其六n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n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nn其七n王出三山按五湖,楼船跨海次陪都。n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nn其八n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n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nn其九n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n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nn其十n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n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nn其十一n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n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李白n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n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n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n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n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王昌龄n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n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n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n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n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n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n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n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n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n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n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n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n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n禽兽悲不去,路傍谁忍看。n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n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n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n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n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高适nn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n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n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n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n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n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n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n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n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n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n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李白n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n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n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n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n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n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n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n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n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n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n屈原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n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n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李白n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n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王维nn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n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n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n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n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李白n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n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以上便是《长安三万里》时候记下的唐诗,(边看边记,难免疏漏,还请大家一起查缺补漏),不难看出,这是一部浸润了唐诗最鼎盛时期的诗歌的电影,那么,这些作品中,你会背诵多少?看了影片后,你又对哪首唐诗更感兴趣了呢?
余光中曾评价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然而,世人眼中的盛唐只是半个大唐,世人眼中的李白也只是半个李白。
提起盛唐,人们会想到天可汗李世民,想到贞观之治,想到东达朝鲜西至咸海的辽阔疆域。然而这只是大唐的一半,它的另一半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先后经历了安史之乱、永王之乱、二帝四王之乱、平凉劫盟、牛李党争……
提起李白,人们会想到那个才华横溢的诗仙,那个放荡不羁的谪仙人,那句著名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然而这也只是李白的一半,他的另一半却是对仕途功名的极度渴望,甚至不惜两度入赘,晚年还为了做官卷入永王之乱。
描写盛唐的影视作品很多,愿意讲中晚唐的影视作品很少。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由诗组成的电影,用168分钟的片长,不仅完整展现了李白的一生,也呈现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这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部唐朝版的《大明劫》。
影片的第一组镜头,给了在战场上与吐蕃厮杀的西川节度使高适,也是本片的第一男主角。
为什么要以高适为第一男主,而不是李白?
导演给出的解释是,李白是一个天才,普通人很难带入进去,所以要选一个和李白关系亲近,但又更像普通人的主角。
而我还觉得,只有以高适的视角,才能更好地呈现大唐由盛转衰的内因。
高适同样是唐朝著名诗人,但更像李白的反面。他没有李白的天赋,却懂得勤能补拙;他和李白一样仕途坎坷,却终于大器晚成。
李白想要寻仙问道,高适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李白询问“入赘一事当否?”,并最终选择了“当”,而高适留下一个大大的“否”。
李白是潇洒的谪仙人,有幸生于盛唐,可以尽情地沉溺于声色犬马。
高适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务实主义者,他纵然能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逍遥自在所感染,却也能看到这大唐浮华之下的满目疮痍。
二人的性格差距还体现在对永王李璘的看法上:李白稀里糊涂地以为李璘是对自己行“三顾之礼”的明君;而高适只用一张地图,就看出李璘是偏安守成之主,难成大事。
李白是一个艺术家,他放荡不羁,但这样的性格终究不适合仕途。
影片的前半段,随着老年高适对往事的回忆,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张旭、王维、岑参等明星诗人一一登场,展现着盛唐炙热的文化活力。
而到了后半段,随着安禄山、郭子仪、哥舒翰等名字的出现,影片的基调急转直下,昔日的明星纷纷陨落,有的被贬,有的被流放,还有的含冤而死。
乱世注定是郭子仪、高适们的舞台。大厦将倾,生灵倒悬,唯有这些将星才能力挽狂澜,匡扶社稷于危难之间。
此时的诗人才子们,纷纷被战乱的洪流裹挟:
李白投靠永王李璘,犯了谋逆之罪;
杜甫被安史叛军俘虏,侥幸逃脱;
同样被俘的王维被安禄山带到范阳,接受了伪职,成为一生的污点……
而高适却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他与哥舒翰镇守潼关,全军覆没,也面临被叛军俘虏的风险,却凭借一身武艺杀出重围。那个在盛世沦为舞台表演的杀人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他目睹了长安陷入一片火海,目睹了黄鹤楼沦为一片废墟,目睹了流离失所的黎民百姓,目睹了战场上的白骨累累……
那些在太平盛世纵情声色、放荡不羁的文人骚客们,或许想象不到大唐会有这么一天。
但高适肯定想到了,他早就写下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唐,已经烂到根子了。
大唐为文人墨客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文人墨客们用自己才华装点大唐。
筵席散后,杯盘狼藉,高适则是那个留下来收拾残局的人。
此时的影片,更像是一部《高适传》。
李白还是幸运的,至少他的大半人生都在盛世度过。比他年纪更小的杜甫,只能在乱世中苟延残喘,写下那句著名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高适的后半生,则在戎马中度过,平永王、救睢阳、战吐蕃。从一个小小的掌书记,晋升为西川节度使,也是大唐诗人中功名最盛的一位。
《旧唐书》评价:“君子以为义而知变,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高)适而已。”
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自然不如诗仙的文章璀璨,但平息战乱,解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值得世人赞叹。
影片有两段高潮,一段是李白的《将进酒》,用如梦似幻的奇观场景,呈现了诗句的华丽洒脱;另一段则是高适的大破吐蕃军,用恢弘壮阔的场面调度,勾勒出战场的热血与激情。
这两段分别代表了两位主角的人生轨迹,一文一武,相衬相映,出世入世,相得益彰。
看完整部影片,感觉这168分钟一点也不长。那么多才华横溢、青史留名的人物,浓缩到168分钟里,可能只剩三言两语,或者一个背影。相比历史的长河,他们就像转瞬即逝的流星。
但幸好还有诗歌,寥寥数语,足以概括他们的一生。
看了点映场的《长安三万里》,就我个人而言,毫不夸张的说,是这几年来看过最好的动画电影。
重要的是,动画片本身无需拘泥于选角,不用担心演员无法演绎出角色对应的诗人气概和神韵。有了《白蛇:缘起》的珠玉在前,人们无需担心追光动画的质量,我们有幸能够从动画构建的人物中体验盛唐的气象。
不过,观影之前,除了随手翻翻唐诗三百首,捡起学生时代背诵撂下句子,作为观影前该做的功课外,有几处历史背景也是需要了解。
本文的内容和电影中两位主要的主人公李白和高适没有太多关联,主要是时代背景和一些主要配角(或出现在对话台词中的人),算是轻微剧透吧。
(7.17 文中增补了张巡守睢阳的历史背景)
安史之乱的起因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创造了盛世的开元天子唐玄宗,在厌倦了长久的励精图治以后,忽然摇身一变,成了崇尚享乐的天宝皇帝。简而言之,他后半生一手挥霍掉了自己前半辈子攒下的盛世基业和名声。
天宝十四年(755 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渔阳鼙鼓动地而来,终于拉开了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序幕。
当时天下分为“九节度一经略”,其中最主要的军事力量集中在帝国的东北和西北。西北以河西节度使为首,为的是防御和唐帝国争雄的吐蕃帝国(下文会讲到)与北方突厥之间的联系,同时控扼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当时长安西面开远门外立有“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的碑文,足见帝国疆域的辽阔;而东北部的军事力量则集中在范阳、卢龙、河东等藩镇,主要是为了抵御东北的契丹和奚族。而这里正是安禄山起兵前的“贼窝”。安禄山本身是杂胡(就是由父母来自于不同的少数民族),他本人非常聪明,通晓多族语言。如果他不造反的话,的确是安定河北地区最合适的人选。
唐玄宗朝著名的两任奸相:那位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志大才疏的杨国忠。李林甫尽管名声不好,却是个能力极强的人,而且御人有术,并非只会溜须拍马。据说李林甫还在相位的时候,安禄山每次见他或与之对话,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待到会面结束,内里的衣襟已经湿透。反观倚仗杨贵妃上位的杨国忠,就是个十足的跳梁小丑了。有人说李林甫若在,安禄山还有所忌惮,不至于那么快造反,似也不无道理。
安禄山起兵初期,官军毫无防备。承平已久的内地早就刀兵入库马放南山,贼兵席卷而来的时候,府库中的兵刃都生了锈,战斗力可想而知。于是乎繁华富庶的京畿地区,为兵燹所毁,太平盛世霎时化为人间炼狱。
然而,“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人们的命运起起落落,他们笔下流淌出的诗句却万古流芳。
哥舒翰就是电影中高适决定放下身段,投军充当将帅身边掌书记时候的那位白胡子主帅。而封常清、高仙芝是和他同一时期的唐军将领。
三人都是玄宗朝的名将。
和电影中出身渤海高氏的高适不同,高仙芝是高句丽人,父亲名叫高舍鸡,祖上据说是扶余王后裔(徐克《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里杨颖演的那个银睿姬就是扶余国人)。
这位威名著于西北的名将。最出名的战役是领导了阿拉伯帝国的东征军的怛罗斯之战,可惜因为兵力不足败于后者,大唐也失去了对中亚各国的控制,高仙芝也因为这场战役被解除兵权。
封常清是蒲州人,生的其貌不扬。身材短小,斜眼跛足,自幼家境贫寒。三十岁时到安西兵马使高仙芝手下投军,受其赏识一举成名。
天宝六年(747),封常清出任安西节度使,曾大破大勃律(现在中东地区的国家)。安史之乱的时候,封常清仓促之间在洛阳招募了六万非正规军,因战力不足,和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要知道,潼关作为长安最重要的门户,易守难攻,一旦丢失,长安就完全暴露在敌军的铁骑之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老而昏聩的玄宗皇帝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谗言,说他俩人放弃了关中几百里的土地,虐待军士,克扣粮饷,就下令将两位良将在同一天斩首。封常清死时,作《封常清谢死表闻》,以示忠心,其中自称死后也要“回风阵上”,相助唐军。
与此同时,唐玄宗决定启用老将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
中学时期学过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应当是大多数人对哥舒翰的印象。电影中也有哥舒翰自己击剑而歌的场景。
哥舒翰曾经经略陇右,功勋卓著。下面引一段王晓明 编绘的《大唐西域历史地图》中,对哥舒翰经略陇右时,进攻石堡城的描述。这也就是电影中,高适跟随哥舒翰派几万人围攻了半年,艰难拿下的石堡城:
“天宝八年六月,哥舒翰调集大军攻打要塞石堡城。石堡城自被吐蕃军占领后,成为其攻击唐河等地的据点。唐军曾多次向该城发起进攻,终因山道险远,易守难攻,而未奏效。这次共统领陇右、河西、朔方等部兵马及突厥阿布思部共 6.3 万人攻打石堡城。吐蕃守军虽仅数百人,但凭险据守,以擂木、滚石牢牢封锁通往城中的唯一山道。唐军进攻数日,伤亡惨重,仍难破城。
哥舒翰欲杀一做百,斩攻城先锋官副将高秀岩、张守瑜。高、张两将请求再予三日期限,倘不能破城,再杀不迟。最终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如期占领石堡城,俘虏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等400人。战后,唐易城名为神武军,驻兵戍守。”
话说回来,这位老将没有电影中所刻画的那么正面。他嗜好美酒佳人,常年如此早就掏空了身体。安禄山起兵的这一年,他在沐浴的时候突然中风,在家养病。没想到皇帝无人可用,就将这位半身不遂的老头赶鸭子上架,做了一军统率。
将军带病出征不要紧,怕的是皇帝“外行指导内行”,在背后指手画脚。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哥舒翰到任后,也主张封、高二人坚壁清野,防守为上的策略。奈何皇帝在杨国忠的怂恿下, 让哥舒翰主动出关,攻击叛军,收复洛阳。可怜十五万唐军,最后中伏,退回来的时候只剩下数千人,潼关也随后丢失。
晚节不保的哥舒翰,没有像电影中表现的那么英勇,而是向安禄山伏地请降。
顺带说一句,封常清是后来唐宣宗(就是《宫心计》里陈豪演的那个装傻的皇帝)时期,从吐蕃手中光复河西十一州的大英雄张议潮的儿时偶像,其年少时曾手抄《封常清谢死表闻》。年内上映的《敦煌英雄》就是以张议潮为背景。
程元振——就是电影中持节径入高适军帐的那位程公公——是故事里的一个重要“工具人”。正是他持节前往高适的军营,才引出高适回忆年轻时,在开元盛世下和其他以李白为首的诗人相交、相知的过程。
此公初登场的时候,气场强大。高适问他师从何人,他说自己是高公公(高力士)的徒弟,还说自己手刃李辅国。高力士大家都知道,是玄宗皇帝最为宠幸的宦官,那这个李辅国是何许人也?
李辅国是唐肃宗还是太子时候的东宫旧人,为人聪明机警,很得肃宗皇帝的喜欢,一度将其提拔为元帅府行军司马,让他参与军国大事。唐肃宗本来跟随玄宗一起入蜀的,就是李辅国谏言,分兵前往朔方节度使的治所灵武,才有了后来肃宗灵武即位之事。可以说,唐肃宗在初期对李辅国是十分倚重的。更重要的是,李辅国还和肃宗皇帝宠幸的张皇后结成政治同盟,联手排挤肃宗皇帝仰赖的大臣李泌(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四字弟弟演的那个角色),可谓只手遮天。
但是李辅国很快发现,当时已经是太上皇的唐玄宗和高力士似乎并不怎么买他的账。这也难怪,李辅国虽然是肃宗皇帝身边的红人,但最初也不过是高力士手下的飞龙小儿(养马的)。于是乎,李辅国开始挑拨唐玄宗和唐肃宗的父子关系。
按说这爷俩本身亲子关系就不融洽,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经常受到李林甫的中伤陷害。一个大臣竟然欺侮皇子,这或许听起来闻所未闻,但事实上背后的授意人就是玄宗皇帝。他在宰相和皇子之间搞平衡不要紧,也让父子之情渐趋于无。
前面说过,安史之乱的时候,还是太子的唐肃宗本来是跟随唐玄宗一起入蜀的,后来分道扬镳,除了政治利益以外,很难说这和俩人糟糕的父子关系毫不相干。
后来二圣都回到了长安,碍于情面,玄宗和肃宗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直到李辅国说太上皇仍有权欲,结交外臣,致使唐唐玄宗和唐肃宗父子之间关系恶化。肃宗强迁玄宗于太极宫居住,并被派兵严密监控。
电影故事发生的广德元年(763)前一年(762),唐肃宗病危,李辅国和程元振合谋,杀死了曾经的盟友,后与他争权的张皇后,直接导致病重的唐肃宗惊吓而死。同时,李辅国又和程元振一起拥立后来的唐代宗即位。
代宗皇帝其实心里很厌恶李辅国骄横跋扈,欺侮乃祖的行径。只因为他有拥立之功,即位之初还没有卸磨杀驴。但不久之后,代宗联合程元振,先是削去李辅国的权力,这才杀了李辅国。
据说李辅国是被刺客所杀,头颅割下后扔进了厕所便溺之中,右臂也被斩下,送去了玄宗皇帝的泰陵祭奠明皇。这位刺客没有明确记载,电影中将这个不具名的身份安在了程元振身上,倒也算合理。
《杜阳杂编》中记载,说代宗皇帝(唐肃宗之子)在李辅国死前就梦见他遭刺杀的画面:某夜见高力士领数百铁骑,用戟刺进李辅国的头颅,血流满地。于是乎高力士一行人高歌而去,有t人追上去问,高力士说此“明皇(唐玄宗)之令也”。
吐蕃这个名字,因为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而为人们所知晓。太宗时期,两国交好,吐蕃和大唐约为“甥舅之国”。这个“甥舅”有不同种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字面上的外甥和舅舅,一种说法是女婿和丈人。无论如何,在这个关系确立之初,可以看做二者的有尊卑之别。安史之乱后,吐蕃在几位赞普(吐蕃领导人)的统治下兵强马壮,大有与唐帝国争雄之意。
当时大唐西边的三镇节度:河西、陇右、剑南,沿着今天青藏高原边线的甘肃、陕西和四川,形成了对吐蕃的防御网。安史之乱以后,因为三镇的兵马内调勤王,致使对吐蕃的钳制力大大削弱,吐蕃借机侵占了唐王朝大片的土地。
唐代宗(唐玄宗之孙、唐肃宗之子)广德元年(763),也就是电影中高适担任剑南节度使抵御吐蕃的这一年。吐蕃趁着大唐新君即位,率兵攻入大散关,之后尽取陇右(《新唐书》中载:“于是陇右地尽亡”)。
屋漏偏逢连夜雨。吐蕃攻入大震关的时候,当时受唐代宗崇信,专权用事的大宦官程元振选择将军情按下,不让皇帝知道。直到吐蕃军队打到邠州的时候,代宗才十万火急地起复名将郭子仪帅军阻击,可为时已晚。
程元振不但阻绝军情,还屡屡在皇帝身边狐假虎威,比及皇帝下诏号召勤王,诸将畏惧他陷害,都不敢来援。比及同年十月,代宗出逃长安,去往陕州,京师被吐蕃攻陷,抢掠十三日之久。吐蕃甚至在这里扶植宗室,妄图建立傀儡政权。
据说代宗皇帝逃到陕州的时候,见到一只铁铸的牛像,对身边的人说“我十几岁的时候,宫中有一个未卜先知的尼姑,经常抚摸我的脊背说‘天下有灾,遇牛方回’。现在看到牛了,我的祸患也该结束了”。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吐蕃军队退去。程元振也被皇帝削去官爵,放归乡里。
我不确定电影里出于什么原因让程元振作为天子的“钦差”,持节西南,但这段大概率是虚构的。如果有错谬的地方,欢迎指出。
唐代宗出逃的这一年,虽然长安失而复得,但吐蕃在西南的攻势不减。十二月,吐蕃攻陷了西南三州和云山城,到这里才真正交代了故事中的背景。
“(广德元年(763))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于是剑南西山诸州亦入于吐蕃矣 ——《通鉴纪事本末》”
紧接着
“广德二年九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破吐蕃七万众,拔当狗城。——《资治通鉴》”
就是说,高适走了以后,接任他(剑南节度使)的严武破吐蕃七万人,攻下了当狗城(理县西南),稳定了西南的局势。
电影里程元振对高适说,严武作为援兵来到泸水关破敌,这一番忙碌,功劳都让严武摘了果子,说的就是这回事。当然,电影中对高适做了不少美化,也是一种合理的想象。不过,相比之下,严武的军事才能,应当在高适之上。
严武就是电影中要来接替高适剑南节度使之位的那位将军。
这位严将军可谓是集魔鬼和天使于一身。
他是玄宗朝名臣严挺之之子。自小性情乖戾,有暴力倾向。他的母亲是严挺之的正妻,但是他长到八岁的时候,父亲厌倦了年老色衰的结发妻子,娶了侧室小妾。自此以后,严武的母亲终日闷闷不乐,以泪洗面。严武问清缘由后,竟然拿着钝器径入庶母房中将其击杀,血流于枕,场面十分血腥。
早有人报与严挺之,但左右念在严武是严家的骨血,就谎称是小主人和宠妾玩耍,误杀所致。没想到八岁的严武耿直了脖子,说就是我做的,不必替我遮掩。如此一来,严挺之反而回嗔作喜,说这样像是我严挺之的儿子——你就说这一家奇葩吧。
严武生性豪爽,粗通文墨,不求甚解。随着年岁增长,他渐渐显露出了军事才能,曾因军功三任剑南节度使。电影中说他接替高适执掌剑南军政,大破吐蕃七万余众,就是其中一次。
不过严武为人,喜怒无常。杜甫在安史之乱后避乱蜀地,前去投靠,俩人交情匪浅。杜甫“杜工部”的称谓,就因为他入严武的幕府,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而来的。有一次杜甫醉酒以后,不分尊卑地对严武打趣道:“严挺之养了你这么个好儿子啊!”严武竟然怀恨在心,想寻个借口把杜甫和另一位和自己有龃龉的仇人一道杀了,所幸严武的母亲好言相劝,杜甫才保住性命。只是另一位仇人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即便他身为梓州刺史,也最终被严武杖杀了。
永泰元年(765)年——也就是电影中唐蕃之战后的两年——严武暴卒。关于他的死,按《太平广记》的说法是厉鬼索命而亡。
据说严武年轻时住在京城,邻家的军使有一个未出阁的姑娘,面容姣好。严武和她私定终身后又私奔隐居。后来事情败露,官府要捉拿他俩人,严武为了自保,就把姑娘灌醉后,用随身携带的琵琶弦勒死了她,并沉尸江中。官兵来搜拿的时候,没有发现军使女儿的踪迹,作罢而归,严武逃过了一劫。
严武四十岁这年,生了重病,恰有一名道士路过府衙,自称是峨眉山来的,要见严武。左右引入,可是道士忽然对着台阶下的空气极力辩论,久后方歇。道士对严武说,他的病好不了了,这是鬼魅作祟,严武不信。道士又描述了冤魂的样貌,说她脖颈之上有乐器的丝线勒过的痕迹,严武这才信。道士做法后,人鬼相见,女子痛斥严武忘恩负义,死期将至,果然,第二天严武暴卒。
严武死后,她的母亲先是十分悲伤,之后又自我宽慰道:严武向来暴戾恣睢,总有一天会生出事端。这样死了,我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连坐而沦为官婢了。而先前依附于严武的杜甫,结束了他的仕途,人生再次跌入谷底。
顺带说下,电影中的主人公高适也在同年病逝。
张巡守睢阳的事在电影中实际上是一笔带过的。
高适在担任淮南节度使的时候,评价永王李璘起兵之事,说永王要震动天下,赢得声望,要么西进夺回长安,要么解睢阳之围。
请注意,这里说的两个方略,西进长安很好理解。大唐天下的首善之都落入贼寇手中,如果永王的军队光复长安,那么无疑会给自己积攒不少政治资本,这点不用解释太多,观众们都很好理解。
但是睢阳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可以参阅我在豆瓣写的《长安三万里》背景知识补充之“张巡守睢阳”(里面也有视频,不想看文字的可以直接看视频)。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电影中出现的马屁,臀部浑圆,四肢精瘦,憨态可掬。观影的时候我就听到身边不时有人窃笑,说盛唐之风,不仅女性以胖为美,连马匹也是。但窃以为,电影中马匹的造型,借用的应该是太宗墓中“昭陵六骏”的样貌。
这里无需赘言,直接上图:
援引一段维基百科上对昭陵六骏的说明:
● 什伐赤:虎牢之战逐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什伐”对音转译为“Shad”,即设,是突厥军事将领的高级官号,此官位于可汗、叶护之下,率领精锐兵马有万人左右。当时突厥汗国中号称“Shad”的领兵将军很多,大多是出身阿史那氏可汗的直系亲属。因此,“什伐赤”是用突厥官号命名的一匹坐骑。李世民赞曰: 瀍涧未静,斧钺申威 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青”,并不是古汉语中的蓝色或苍色,而是来源于突厥文Cin或Sin,为“秦”字之音写。隋唐时期中亚人和中国人都笼统地称中亚以西的“海西国”为大秦国,“青”、“秦”同音,泛指来自西方“大秦”的骏马。李世民赞曰: 足轻电影,神发天机 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 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特勒膘。“特勒”原为“特勤”,是突厥文“Tegin”的汉文译名,是当时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号之一,多由突厥王室子弟担任,但投降突厥的汉人也可封此官号。隋唐时期获得“特勒”的突厥人很多,是一个常见的官衔唐太宗以突厥“特勒”官号命名自己的坐骑,也是赞扬突厥骏马的一种习俗。李世民赞曰: 应策腾空,承声半汉 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 飒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敦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紫拔箭,浮雕里附一武将,仿丘敦行恭拔箭。“飒露”的突厥语读音还原为“isbara”,汉译“沙钵略”或“始波罗”,乃是“勇健者”之义,常被突厥人用作领袖的荣誉性称号,曾作为突厥可汗的高贵称号多次出现在突厥碑铭中。所以飒露紫的真正含义就是“勇健者”的紫色骏马。李世民赞曰: 紫燕超跃,骨腾神骏 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 拳毛䯄: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这匹骏马是唐朝代州刺史许洛仁进献给李世民的坐骑,“拳毛”音源于突厥文Khowar,标准译名应源于“权于魔”,是西突厥控制下的一个小国地名,位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以西和巴基斯坦最北部之间,故拳毛䯄可能是一匹与“权于魔国”种马杂交的良马。李世民赞曰: 月精按辔,天驷横行 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 白蹄乌:平薛仁杲时所乘,无箭伤。其语意来源于突厥语“bo-ta”,义为幼马或幼骆驼,是“少汗”之意,即这匹黑马是冠以“少汗”荣誉性专名的坐骑,带有赞美的称街和高贵官号的象征意义。李世民赞曰: 倚天长剑,追风骏足 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有兴趣的可以前往西安的碑林博物馆参观。
《唐才子传》n《长安客》n《通鉴纪事本末》n《刺客信条 王朝》n《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n话剧《李白》
最后,祝大家观影愉快,我要准备二刷去啦!
吞噬星空
万千星辉贺台庆2024
六重奏
文明之旅
现在就出发
意料之踪
因经历过核冬天,在这里人类不再是世界的主宰,...
播放指数:5732℃
看完本片的即刻感受是极愤怒的,因为它亵渎了太多文化也好,史观也好这些我们长期守护的共同价值。
但是随后仔细分析了这部电影全面坍塌的几个核心原因后认为,这部电影对于大部分普通观众虽然是低价值甚至负价值的,但是对于未来的影视从业者而言应该是一部非常完美的反面教材。
是每个创作者从观摩到落笔之间的必修课,因为我似乎从未见过任何影视作品能如此博大精深地涵盖电影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谬误。
由此,我向所有已经不幸观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和永远都要当追光每一部作品编剧的王微提出以下五个问题,我认为对这五个问题稍加思考便可以轻易理解,为什么《长安三万里》不仅是中国影视最长动画电影,可能也是影史最具反面教材价值的动画电影。
1.这部电影选取的历史跨度被生动勾勒了吗?
《长安三万里》无论之于国漫还是之于华语电影,它所镊取的时代背景和其中的主角高适与李白都是绝对先声夺人的题材创新。
相比于可以从各种层面ooc的神话角色,真实存在且家喻户晓的著名诗人作为动画电影的主角,需要考量的创作细节就更多,主创要利用他们叙述一个怎样的故事也更加令人期待。
整部电影以倒叙开始,时间来到763年安史之乱后,高适驻守边塞将欲迎战吐蕃叛军,唐军处于被动节节退守。
此时朝廷派遣的监军宦官持节来到高适的营帐,问询他曾经关于李白的瓜葛和交集,由此以高适的视角展开了对过去六十余年间唐由盛转衰,以及他和李白等人所谓鲲鹏之才也折戟沉沙的时代挽歌的呈现。
那么整部影片的叙述核心——唐代沉浮史,被叙述清楚了吗?它作为最核心的时代背景时刻和人物的命运产生着千丝万缕的交互,那它完美的服务于影片核心表达了吗?它和人物动线以及角色弧光的架设真的相辅相成吗?很显然都没有。
首先单说这条背景时间线本身的交代情况,片中对于这段历史记述地最大残缺在于,如此浩然的历史巨变中,其中任何转折点的转折原因是缺失的,唐的盛与衰所代表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博弈对主角而言的意义是模糊的。
这种剧作上的粗陋让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三流演员在毛坯房内演史诗巨著的既视感,历史背景建构地千疮百孔,我们期望看到的琳琅满目的一片宏图被编剧写成了一幅简笔画,只有不知道中专念没念完的它对于小学课本中课下注释所描绘的晚唐模糊的印象勾勒出的几道轮廓。
所以这注定了这是一部只有大致脉络,没有具体情节的流水账电影。因为任何但凡学过一天电影的人都知道电影拍的不是人,而是处于环境中的人,可是我们这部《长安三万里》恰恰是没有“环境”的,或者说只有一个把编剧自己给骗住了的虚假环境。
当某个剧情点上主创想要把镜头聚焦于此刻主角所处的戏剧矛盾时他们会发现做不到,因为人物和涣散的故事背景与人文环境根本在两个图层,人物的层次无法进行任何深入,他们就像游离漂浮的粒子,始终找不到在电影中扎根的位置和时机。
观感最明显的就是高适重逢已经名扬四海,当下只沉迷于饮酒作乐的李白的一场戏。
这场戏中可以看到主创竭尽所能地在各种角度使力,渲染酒楼的歌舞升平,加入贺知章等配角踩木梁对诗的丑态,以及李白在大部分人刻板印象中玩世不恭,只求一醉方休的浪荡,以此来试图给予观众一种幻灭感,为高李二人后来的分道扬镳做铺垫。
但是请问有任何人在本场戏感受到强烈的反差或者对此前建立的角色印象的破碎的惋惜吗?
因为李白等人在本场戏中所呈现的状态和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密切相关的,和当下朝廷所传递给社会的情绪是相关的,但是这些信息在片中完全缺失,我们只看到了一个一直都在犯浑的李白终于像小时候课堂里学到的他偶尔的形象那样开始发癫了,对于观众的情绪本质上毫无触动。
而这场戏恰好是影片对于两主角此后人生彻底走入相反的两条歧路埋下伏笔的定场戏,如果此时两人的矛盾和差异根本不能让人产生共情和思考,这部电影有多失败基本也呼之欲出了。
那么跳脱出对于时代背景交代不清的电影,在真实的历史中唐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玄宗在位时贪图享乐,怠慢朝政,在其庸政之下造成了节度使势力膨胀,以及外族分裂主义抬头。
那这个盛唐大厦将倾的轨迹,和两主角的人物成长有任何见微知著、时代缩影的协同性吗?
李白在前半部电影中始终以饮酒作乐,挥金如土,生活不求安稳只求眼下享乐的形象示人,这貌似符合唐衰落的主要原因,但是实际上在后半段几乎把李白当作一个反面人物来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晚年人生所走的每一段下坡路实际上和他年少时的如此性格关系并不大。
最核心的让李白重新寻求人生目标两次转折都被写成他的婚姻失败,第一次入赘被女方家室所排挤,第二次入赘的夫人在他没落时抛弃了他。
这哪是《长安三万里》啊,这是《消失的她2之我在大唐当赘婿》。
这样的剧情转折设计和在前期李白那些看似要被批判的“陋习”不能形成任何价值对冲,也就使得这个角色被写地在晚唐不具备任何典型性,他的生平也不是反应这个时代变迁的最佳样本。
想必跟随剧情设置推导出这个结论,大家也就感受到这部戏的荒谬之处了。
2.这部电影是否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对这部电影最大的好奇就是“它是讲什么的”,但我想看完这部电影的人大概也很难向人描述它到底是讲什么的,如果说是讲了“李白和高适的一生”这似乎有些可笑,因为别人一定会回“百度上都有,这还要它讲?”。
这个最本能的怀疑完美地概括了这部电影剧作方面最大的硬伤,就是它不存在主线,不存在人物核心动线,确实只是一部照搬百度百科的人物生平词条的动态PPT。
影片貌似在高李二人相识的第一场戏就试图用一句“去长安寻一番大事”的旁白,非常投机取巧非常模糊不清地把人物的行动目标一笔带过,后来果然也没有对这“一番大事”的具体内涵做任何解释。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那些在《唐诗三百首》里以愤世嫉俗、针砭时弊的忿忿不平文青形象进入我们故事启蒙的诗人,最早都是尝试过在他们所处的体制中寻求一条“通俗”的成功之路的。
那么在这样一部以审判人物所追求的理想和事物的价值为核心议题的电影中,最起码需要先交代高李二人在青年时追求的“长安”到底代表着怎样具体的价值,他们所要投诚的体制到底是怎样的体制,他们如果成为了这台国家机器中的螺丝钉,那他们的刀枪又要对准何人,这样的一个复杂利益导向可以被浓缩为怎样的一个符号。
然而这些都不存在于本片的剧本中,长安城连场景的搭建都异常平庸、乏味、可被预测,片中展示了多个城市的风貌,可是如果失去了旁白根本无法分出区别。
这是影片叙事动机上的模糊。
影片在叙事层面最大的硬伤,最让人觉得可笑的问题在于,这部影片完全不能够通过人物的行动去推进任何一场戏,人物都如同提线木偶一般,只能照着百度百科上记录的人物生平被动地被嵌入每一个场景,每一段时空。
因为本片任意两场戏之间的衔接都不存在任何直接的剧作逻辑,一场戏接入下一场戏唯一的驱动力是时间流逝,因为时间过去了一年、五年、十年,打点计时器一般的编剧必须像排布等差数列一样在此时间点安排一场戏了,于是伴随着黑屏+字幕+旁白,不情不愿地开始下一场戏。
这样的写作方式我闻所未闻,纪录片这样最真实反映现实的电影类型都十分注重两段有时间空间变化的素材的衔接逻辑,一部动画剧情片居然可以完全将逻辑弃之不顾,让历史时空的推进逼着编剧往下写。
不得不说这样的剧作方法在21世纪还是太超前了,让编剧自己选择的题材催更自己,PUA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永动机模型。
这直接导致这部电影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存在,也不能靠任何和视觉表现的方式来推进情节,全片充斥着低价值、低趣味、低创意的旁白,从头贯穿到尾,旁白量大到我此时此刻写下这些文字时耳边还能隐约幻听到高适在恶魔低吟。
旁白和字幕这种在卓别林的默片时代就已经被公认为最低级的,需要尽量避免的电影手法居然在2023年的一部所谓工业大片中承担起了最核心的地位。
希望中宣部千万不要把《长安三万里》当作外宣大片送到海外上映,不然又被境外有心之人利用,“造谣”我们电影技术还停留在百年前可不是白瞎了多少代人的前赴后继。
在自封天才的传销少女岑怡诺的犯罪现场实录中,大家调侃她是把背景音乐当标点符号用,我看我们王大编剧应该是曾经亲自莅临过她的现场进行学习,得到了真传,他在《长安三万里》中把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的篇目当标点符号用。
整部电影最对得起这个题材的就是它始终在念诗,最对不起这个题材的地方也在于此,因为它作为一部高李二人的将近三小时的传记片,其中没有出现任何一首超过小学生认知范围的诗词。
李白突然含情脉脉地吟诵起“床前明月光”的时候全场爆笑如雷,大家没有想到小时候看的故事教学视频如今被拍成了电影花钱看,这比唐由盛转衰期间的任何一个瞬间还要荒诞。
那主创意识不到如果都只展示所有人耳熟能详的诗词会让人觉得乏味甚至尴尬吗?当然能,只是大家回想一下,在角色吟诵这些大家烂熟于心的诗句时电影所展示的影像画面都是什么?
是不是几乎想不起来!
即便是能模糊回忆起的也都是非常简单粗暴的意象拼贴!
这部电影的主创完全不具备用动画的表现形式将诗句中的诗意和情怀展示给观众,让观众首次以非受教育者的身份被李白高适邀请进诗中的意境。
因此他们只能展示大家不需要重新建构想象的被背诵地包浆的诗句,只能把课本上的插画做成GIF动图来糊弄了事。
这是电影主干部分执行环节的硬伤。
影片的结尾是最能体现本片一盘散沙,毫无章法的缩影。
高适看似解决了一个最终危机,完成了他这个角色的升华,但是影片自始至终所制造的这层悬念,以及最终所谓的反转,其实反而是让他的角色弧光最后一环完成完全崩塌的关键。
最后的反转告诉观众,前期所有的危机气氛和绝境处境都是高适调虎离山计的一环,他和李白被监军宦官所质疑的关系也非常清白,也就是说内外两重危机都是伪危机,都是在很早的时间点其实就已经被解决的问题,只不过由于剧情讨巧的设计都集中在当下的时间点表演给观众看而已,片中的高适在当下这个时间点里其实是不面临任何困局和危机的。
高适本身在最终完成的动作也仅仅是从一座城跑到了另一座城,然后凹了个造型。
这就非常可笑了,这相当于片中人物在被拍摄的这段时间之前早就完成了编剧所希望的价值升华部分的戏剧动作,只不过碍于叙事诡计的铺陈,必须假装自己处于危机中表演给观众看,这大概也是一种很新的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吧。娇柔做作,无病呻吟,不知所云的叙事基调蔓延全片,终于在第三幕以最愚蠢的方式呈现了一场最矫情的反转戏结束了电影。
3.本片在试图传递一种怎样的价值观?
研究一部电影表达怎样的价值导向非常简单,分析其中的正反派人物背后所指射的价值体系就可以。
影片中碍于其历史地位无法直接坦然其反派身份,但实际就是反派写法的人物——李白,他才华横溢,玩世不恭,逍遥洒脱,向往自由,厌恶拘束,一生游离在时代的主旋律之外;
而我们的高适,虽然有口吃,阅读障碍,直到中年才能独立阅读文字,但是他脚踏实地,不喜好歌舞升平,一心只为成为国家机器中最坚挺的螺丝钉而存在,并且最终也在马背上发光发热。
从王微老师全权参与的追光动画的前几作就可以看出,该工作室的运作主轴基本和近期另一部热门动画《蜘蛛侠:纵横宇宙》一样,也是“以大而无当掩饰创作无能”的代表,总是喜欢用繁琐的外表元素包裹贫瘠残缺的内在。
因此我也帮王老师来简化一下《长安三万里》所要输出的核心表达。
1.当今时代,考公才是人间唯一正道,任何基于自己的兴趣和性格做出的价值选择都是羊肠小道、歪门邪道,是没有前途的。
2.小镇做题家是一个阶级而不是一个身份,处于这个标签下,无论你有没有“做题”,未来在社会中全面碾压曾经借由与生俱来的天赋、才华、家室取得过辉煌的“终点党”都是必然结果。
3.文艺创作的唯一存在必要,也是唯一出路就是服务于体制主旋律,除此以外的表达再精彩也都是弦外之音,是永远比不上前者的分量的。
4.无论是否受到当今社会与体制的排斥甚至蔑视,都不能忘了自己时刻要励志成为一名壮丁的重要历史责任,成长为一颗茁壮的韭菜是义不容辞的,而这个世界也总有一把镰刀适合你。
以上就是《长安三万里》最迫切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
首先必须要说明,在一个自由创作环境中,任何作者想表达任何观点都是可以的,而本片不能赦免的原因在于他选择帮助论证他这一套价值判断的实验样本是高适和李白,而最后论证谁更具有时代价值的方式是“高适是唐代所有诗人中官阶最高的一位”。
先不说这个“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本身就是历史谬误,这种以晚唐的朝廷作为价值判准,无比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论证模式被用来得出高适才是文人才子的学习榜样,李白之流都是旁门左道的结论之可笑简直不知从何谈起。
片尾还要吟诵+片尾曲演唱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劝王老师还是不要自己骗自己了,您那是真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吗?
那是天生我才但不考公怎么都没用。
4.这部电影的受众(到底)是谁?
我看到各大平台已经有追光牌数字生命开始给本片刷好评了,其中绝对的高频词是“中国文化”、“中国诗词”,并且异口同声地表示本片就是拍给喜欢这两者的观众看的。
很明显这些数字生命运作的时候肯定是没有看过《长安三万里》全片的,还以为一个军迷会喜欢看《长空之王》,一个科幻迷会喜欢看《沙丘》,一个悬疑推理粉丝会喜欢看《消失的她》。
我不能理解主创希望所谓的“喜欢中国诗词文化”的人从这部充斥教条主义,八股取士主义,且对于诗词的呈现水准不超过小学生水平的电影里汲取怎样的情绪价值。
希望他们像王编剧本人一样油腻且自负地感叹一声“啊~现在的诗词教育从娃娃抓起了~”,还是为能够花钱在电影院观看北师大版语文书插图及课下注释动态版高呼一声“爷童回!”?
思来想去本片最适合的观众群体可能是喜欢中国文化但是学习还没有精通的外国友人,简而言之就是李华的笔友们。
他们接受这样一个只有轮廓没有细节的对于中国诗词文化的描摹性作品,顺便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听其中人物吟诵几首类似于“I am fine,thank you”中文版的诗词,应该是帮助他们链接进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但是细一想这个时长趋近三小时的大型中外友好交流宣传片还充满了落后的电影技法,这又害怕献了丑,所以似乎也不太适合拿给“非自己人”丢人现眼。
但是“自己人”中看这部戏所谓的“诗词文化”部分不会觉得乏善可陈,无病呻吟的只有小学生。
可是168分钟冗长乏味的剧情定会让他们时刻发出“妈妈,完了吗?”之类纯真但刺耳的疑问,所以好像也不适合给他们看。
在文化输出和交流这个赛道上匹配不到正确的受众,本片其实也留有后手,那就是主创在本片中加入了非常多擦耽美边的戏份,试图按着头嗑高适和李白的CP。
王微老艺术家躲银幕背后嘴都笑裂了,从把这些擦边剧情加入到这坨答辩里的时刻起,他大概就已经在想象待到《长安》上映时,“告白”的CP文和太太们的画将会占领老福特的半壁江山,再现哪吒敖丙当年的盛况。
但是很抱歉,不会有任何人对这样直白、露骨、擦边意欲明显至极的,两个大腹便便的憨傻直男在田埂间赤膊搏斗浮想联翩。他们的肉体不美好甚至臃肿,他们的灵魂不有趣甚至枯竭,他们之间本来可能存在的火花已经被王微老师自己渗进剧本中的油给浇灭了。
如此一场张翰和杨烁尬炒CP的大戏,放进B站鬼畜区都很难找到自己的受众。
5.国漫不在舆论中“崛起”,未来该何去何从
随着几次三番在院线国漫电影之间质量参差落差的上演,观众对于国漫的现状、未来和发展都进入了非常平和的心态,终于意识到了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凭任何厂牌任何作者一己之力,这个行业也有其韧性,不会被一时的失败击垮。
但在我的观察中,国漫自己本身的发展和探索也基本陷入到了停滞状态中。
中国动漫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在美学角度最成功的美术风格是一方面,没有找到在动画大厂林立的世界动画工业范围内,自己最适合,最具独属性的叙事方向和风格是什么是另一方面。而且由于国漫本身产量较低,产出作品的制作也较小,受众也往往较窄,原创IP更是递减的现状,想必任何人也很难在现在判断出如今正在努力齐头并进试撞南墙的创作者们谁才是国漫的未来。
但总之,依照追光动画目前的经营模式和作品产出逻辑,他们必然不是未来,甚至有可能死在不远的某年。
像《青蛇》这样完全是大杂烩属性,不具备任何电影艺术的观赏性和可看性的作品;像《杨戬》这样叙事节奏和文本本身都被剪得稀碎的“意识流”电影;像《长安三万里》这样只为了满足某大老板的自恋心理,全厂牌、全国观众都或被按头或被欺骗地一起捧臭脚的视频都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影院上映,这就已经说明我们的工业体系内出现重大问题了。
这种由大老板高度介入作品创意,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上下级关系像极了小作坊,但是追光又次次斥巨资来打造为讨老板欢心的一部又一部为其歌功颂德的宣传片,现在终于在这种拧巴的操作系统下把自己带入了窘境。
今年《中国奇谭》的出现让所有无论是否是国漫受众的群体都为之振臂高呼“国漫之光”,有时候我们确实不需要一声又一声为了捧场而违心喊出的“崛起”,我们只需要迷茫的前路中偶尔出现几束“光”,它们各有各的形状,各有各的色彩,但只要它们在亮起时得到了我们每个行路人的珍视,让它们可以始终照亮一方土地,总有一天我们回首这一路上的每一束微光,它们便共同组成了那个曾无比飘渺的“未来”。
如今我们无需行色匆匆,低头赶路“追光”,只需处处留心,守住已有的“微光”。
看「长安三万里」之前没注意这片子有将近三个小时,进场就猛灌了一瓶水……看到最后已经达到我生理心理极限了……
我几乎可以肯定我周围的人也快到心理极限了。左边一对情侣看到两个小时就走了,前面一位女士看到一个小时就开始边看边查资料……
美术能过关,故事很中空。演了俩小时我都还不知道这主线是想表达点啥。
看完发现好像主要就是想刷个情怀。手段就是“随时随地慷慨激昂诗朗诵”+“遛一众知名诗人蹭热度”这两招。
其实我是能领会导演的意图的,大概就是想整个唐朝诗人版的「一代宗师(导演剪辑版)」,但是成品有点叫人挠头。
一来是导演本身能力限制,实在不足以讲好一个“从盛唐到安史之乱,描绘文人和军人,江湖和庙堂”的故事。
这时间跨度之长,融合社会情况之复杂,写专著都能写出个几百万字来。放到一个动画片里,就显得宏大又肤浅,激昂且冗长。这可能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创作思路了。
偏偏主创们又野心太大,连历史切片都讲不清楚,就想搞历史史诗。时间堆到三个小时都挤不下,最后就只好略过所有外在环境的“因”,只呈现了人物状态或者事件结论作为“果”。
比如电影里只留下了李白在长安的烂醉,但是略过了之前他在长安的境遇,略过了他如何以诗文攀附皇室,略过了他如何以为自己将被重用,略过了他如何逐渐被谗言所扰,直达他的“始纵酒以自昏秽”。
这么多重要的“外在环境”,“角色的内在动机”,以及“心路历程转变”都被一笔勾掉了,于是李白只剩下了一个“狂傲”的标签,一些忽高忽低的情绪爆发,以及一堆刻意安插的诗歌朗诵表演(说是“刻意安插”,因为显而易见里面一大堆诗歌的创作场景都被是被杜撰搬迁的)……于是你们觉不觉得这片子里的李白非常bi-polar……
二来是唐诗这个主题吧,其实是很不好做深度艺术创作的。(所以市面上最火的唐诗文化产品是综艺节目啊)
唐诗宋词的一部份魅力,来自于它们吞吐着这片土地的政治、文化、历史和生活。偏偏上述宾语是在目前创作环境里都不大能深入探讨的话题。
这些都不能好好聊,那你聊什么高适?又怎么可能聊得好李白?
说难听点,咱们的文官制度几乎是个驯化文人的妓馆。无论是高适,李白,还是官居太子少傅的白居易,抑或是求不得一官半职跑去隐居的孟浩然,在影响他们当时人生的决定性因素中,“政治境遇”绝对是高于“诗歌文学”的。
再说直白点,你聊不透他们作为文官的处境,你就聊不透他们作为诗人的作品。然而这片子给他们安排的第一身份还就偏偏是“诗人”。片子重度着墨于个人生活和诗作朗诵,却一笔带过他们的仕途野心和庙堂境遇。这哪怕不算撒谎,也绝对算胡扯了。
近三个小时的作品,跨度几十年的故事,什么历史现象跟文化反思都没完成,什么人物角色的深层次解读也没有。一整个流水账,没说出重点、也没提出观点……
就囫囵整了几首唐诗朗诵,让一众唐朝诗人出来过了个场,嚷嚷了一些“浪漫”跟“情怀”,就愣说“长安就在”。就这种小学语文历史课本级别的“情怀”,也是刷得太粗糙太不求甚解了(当然如果就是小学文化水平的观众,去混个“课本角色脸熟”,那是可以满足诉求的)……
反正这个片子留给我的收获,就是一个问题:在“宣扬传统文化”这个理论上的安全创作区里,到底怎样才能找到介于“浮于形式显得虚伪”跟“过于深刻显得危险”的区间呢?
或者可能讲故事这个模式就是比较危险的,还是搞敦煌跟故宫联名最安全。
———————————————————
BTW:我在评论里看到太多人对这个片子的情怀感动不已,大部分人都不值得我回应。
唯独有一句话,我觉得应该提一嘴,就是,其实“诗在长安在”是一句很可怕的话。
应该说这个句式本身就是很可怕的。它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战争,所有的文明覆灭,所有的大规模牺牲。它可以被用来抹去任何宏观叙事下的被牺牲掉的个体。
在这个故事里可以是李白,可以是战火下的黎民百姓。在其他历史阶段里,也可以是其他几百上千万的受害者。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史中都不乏这样的例子。
但是当然了,我的这篇影评原本是不涉及史观和世界观的,因为这类观点的不同在目前文化创作领域其实没有讨论空间,我介意的只是“它没有把自己的史观展现好”。
所以多说的这一嘴,仅供那些“看完了觉得不大对劲,但是也说不大明白哪里不大对劲”的朋友们参考。
昨天带着小朋友去看《长安三万里》,非常棒的电影,可以说是高适视角下的李白,影评稍后奉上,电影中有一处非常吸引我的是,其中出现了大量的诗人和诗词,这些诗词和诗人非常顺畅的嵌入到剧情当中,可以说,是对小观众们很妙的唐诗启蒙,昨天当剧情中吟诵《静夜思》时候,有小童跟着一起朗读,可能大童们比较矜持,其他诗词出来时候没有一起朗读的,今天我试着把电影中出现的诗词整理一下,看看你会背多少首呢。
(按影片中出现的时间顺序)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n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上李邕
李白n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n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n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n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登鹳雀楼
王之涣n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n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鹤楼
崔颢n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n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n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n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扶风豪士歌
李白n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n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n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n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n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n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n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n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n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n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n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n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n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相和歌辞 采莲曲
李白n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n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n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n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相思
王维n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n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落第长安
常建n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n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寄远十一首
李白n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n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n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n但恐飞花晚,令人意已摧。n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题玉泉溪
湘驿女子n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n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过故人庄
孟浩然n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n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n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n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宋中十首
高适n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n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n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静夜思
李白n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n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孟浩然n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n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n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n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燕歌行
高适n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n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n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n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n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n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n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n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n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n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n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n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n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n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行路难
李白n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n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n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n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n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n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n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n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n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n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n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n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别刘大校书
高适n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n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n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n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
望岳
杜甫n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n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n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n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采莲曲
贺知章n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n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出塞
王昌龄n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n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n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n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n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n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n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n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n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n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n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杂曲歌辞
李白n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n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n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n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欲安归。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n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n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n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n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n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n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n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n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n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n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n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n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n列缺霹雳,丘峦崩摧。n洞天石扇,訇然中开。n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n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n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n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n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n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n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n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n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进酒
李白n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n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n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n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n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n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n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n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n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n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n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n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侠客行
李白n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n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n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n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n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n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n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n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n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n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n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n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拟古十二首 其九
李白n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n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n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n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n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哥舒歌
西鄙人n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n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李白n其一n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n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其二n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n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nn其三n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n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nn其四n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n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nn其五n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n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nn其六n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n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nn其七n王出三山按五湖,楼船跨海次陪都。n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nn其八n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n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nn其九n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n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nn其十n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n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nn其十一n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n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早发白帝城
李白n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n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子夜吴歌 秋歌
李白n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n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n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代扶风主人答
王昌龄n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n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n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n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n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n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n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n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n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n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n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n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n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n禽兽悲不去,路傍谁忍看。n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n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n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n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n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别韦参军
高适nn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n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n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n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n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n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n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n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n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n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n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李白n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n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n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n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n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n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n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n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n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n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n屈原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n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n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李白n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n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陇头吟
王维nn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n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n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n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n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n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n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以上便是《长安三万里》时候记下的唐诗,(边看边记,难免疏漏,还请大家一起查缺补漏),不难看出,这是一部浸润了唐诗最鼎盛时期的诗歌的电影,那么,这些作品中,你会背诵多少?看了影片后,你又对哪首唐诗更感兴趣了呢?
余光中曾评价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然而,世人眼中的盛唐只是半个大唐,世人眼中的李白也只是半个李白。
提起盛唐,人们会想到天可汗李世民,想到贞观之治,想到东达朝鲜西至咸海的辽阔疆域。然而这只是大唐的一半,它的另一半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先后经历了安史之乱、永王之乱、二帝四王之乱、平凉劫盟、牛李党争……
提起李白,人们会想到那个才华横溢的诗仙,那个放荡不羁的谪仙人,那句著名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然而这也只是李白的一半,他的另一半却是对仕途功名的极度渴望,甚至不惜两度入赘,晚年还为了做官卷入永王之乱。
描写盛唐的影视作品很多,愿意讲中晚唐的影视作品很少。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由诗组成的电影,用168分钟的片长,不仅完整展现了李白的一生,也呈现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这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部唐朝版的《大明劫》。
影片的第一组镜头,给了在战场上与吐蕃厮杀的西川节度使高适,也是本片的第一男主角。
为什么要以高适为第一男主,而不是李白?
导演给出的解释是,李白是一个天才,普通人很难带入进去,所以要选一个和李白关系亲近,但又更像普通人的主角。
而我还觉得,只有以高适的视角,才能更好地呈现大唐由盛转衰的内因。
高适同样是唐朝著名诗人,但更像李白的反面。他没有李白的天赋,却懂得勤能补拙;他和李白一样仕途坎坷,却终于大器晚成。
李白想要寻仙问道,高适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李白询问“入赘一事当否?”,并最终选择了“当”,而高适留下一个大大的“否”。
李白是潇洒的谪仙人,有幸生于盛唐,可以尽情地沉溺于声色犬马。
高适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务实主义者,他纵然能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逍遥自在所感染,却也能看到这大唐浮华之下的满目疮痍。
二人的性格差距还体现在对永王李璘的看法上:李白稀里糊涂地以为李璘是对自己行“三顾之礼”的明君;而高适只用一张地图,就看出李璘是偏安守成之主,难成大事。
李白是一个艺术家,他放荡不羁,但这样的性格终究不适合仕途。
影片的前半段,随着老年高适对往事的回忆,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张旭、王维、岑参等明星诗人一一登场,展现着盛唐炙热的文化活力。
而到了后半段,随着安禄山、郭子仪、哥舒翰等名字的出现,影片的基调急转直下,昔日的明星纷纷陨落,有的被贬,有的被流放,还有的含冤而死。
乱世注定是郭子仪、高适们的舞台。大厦将倾,生灵倒悬,唯有这些将星才能力挽狂澜,匡扶社稷于危难之间。
此时的诗人才子们,纷纷被战乱的洪流裹挟:
李白投靠永王李璘,犯了谋逆之罪;
杜甫被安史叛军俘虏,侥幸逃脱;
同样被俘的王维被安禄山带到范阳,接受了伪职,成为一生的污点……
而高适却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他与哥舒翰镇守潼关,全军覆没,也面临被叛军俘虏的风险,却凭借一身武艺杀出重围。那个在盛世沦为舞台表演的杀人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他目睹了长安陷入一片火海,目睹了黄鹤楼沦为一片废墟,目睹了流离失所的黎民百姓,目睹了战场上的白骨累累……
那些在太平盛世纵情声色、放荡不羁的文人骚客们,或许想象不到大唐会有这么一天。
但高适肯定想到了,他早就写下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唐,已经烂到根子了。
大唐为文人墨客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文人墨客们用自己才华装点大唐。
筵席散后,杯盘狼藉,高适则是那个留下来收拾残局的人。
此时的影片,更像是一部《高适传》。
李白还是幸运的,至少他的大半人生都在盛世度过。比他年纪更小的杜甫,只能在乱世中苟延残喘,写下那句著名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高适的后半生,则在戎马中度过,平永王、救睢阳、战吐蕃。从一个小小的掌书记,晋升为西川节度使,也是大唐诗人中功名最盛的一位。
《旧唐书》评价:“君子以为义而知变,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高)适而已。”
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自然不如诗仙的文章璀璨,但平息战乱,解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值得世人赞叹。
影片有两段高潮,一段是李白的《将进酒》,用如梦似幻的奇观场景,呈现了诗句的华丽洒脱;另一段则是高适的大破吐蕃军,用恢弘壮阔的场面调度,勾勒出战场的热血与激情。
这两段分别代表了两位主角的人生轨迹,一文一武,相衬相映,出世入世,相得益彰。
看完整部影片,感觉这168分钟一点也不长。那么多才华横溢、青史留名的人物,浓缩到168分钟里,可能只剩三言两语,或者一个背影。相比历史的长河,他们就像转瞬即逝的流星。
但幸好还有诗歌,寥寥数语,足以概括他们的一生。
看了点映场的《长安三万里》,就我个人而言,毫不夸张的说,是这几年来看过最好的动画电影。
重要的是,动画片本身无需拘泥于选角,不用担心演员无法演绎出角色对应的诗人气概和神韵。有了《白蛇:缘起》的珠玉在前,人们无需担心追光动画的质量,我们有幸能够从动画构建的人物中体验盛唐的气象。
不过,观影之前,除了随手翻翻唐诗三百首,捡起学生时代背诵撂下句子,作为观影前该做的功课外,有几处历史背景也是需要了解。
本文的内容和电影中两位主要的主人公李白和高适没有太多关联,主要是时代背景和一些主要配角(或出现在对话台词中的人),算是轻微剧透吧。
(7.17 文中增补了张巡守睢阳的历史背景)
安史之乱的背景
安史之乱的起因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创造了盛世的开元天子唐玄宗,在厌倦了长久的励精图治以后,忽然摇身一变,成了崇尚享乐的天宝皇帝。简而言之,他后半生一手挥霍掉了自己前半辈子攒下的盛世基业和名声。
天宝十四年(755 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渔阳鼙鼓动地而来,终于拉开了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序幕。
当时天下分为“九节度一经略”,其中最主要的军事力量集中在帝国的东北和西北。西北以河西节度使为首,为的是防御和唐帝国争雄的吐蕃帝国(下文会讲到)与北方突厥之间的联系,同时控扼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当时长安西面开远门外立有“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的碑文,足见帝国疆域的辽阔;而东北部的军事力量则集中在范阳、卢龙、河东等藩镇,主要是为了抵御东北的契丹和奚族。而这里正是安禄山起兵前的“贼窝”。安禄山本身是杂胡(就是由父母来自于不同的少数民族),他本人非常聪明,通晓多族语言。如果他不造反的话,的确是安定河北地区最合适的人选。
唐玄宗朝著名的两任奸相:那位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志大才疏的杨国忠。李林甫尽管名声不好,却是个能力极强的人,而且御人有术,并非只会溜须拍马。据说李林甫还在相位的时候,安禄山每次见他或与之对话,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待到会面结束,内里的衣襟已经湿透。反观倚仗杨贵妃上位的杨国忠,就是个十足的跳梁小丑了。有人说李林甫若在,安禄山还有所忌惮,不至于那么快造反,似也不无道理。
安禄山起兵初期,官军毫无防备。承平已久的内地早就刀兵入库马放南山,贼兵席卷而来的时候,府库中的兵刃都生了锈,战斗力可想而知。于是乎繁华富庶的京畿地区,为兵燹所毁,太平盛世霎时化为人间炼狱。
然而,“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人们的命运起起落落,他们笔下流淌出的诗句却万古流芳。
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
哥舒翰就是电影中高适决定放下身段,投军充当将帅身边掌书记时候的那位白胡子主帅。而封常清、高仙芝是和他同一时期的唐军将领。
三人都是玄宗朝的名将。
和电影中出身渤海高氏的高适不同,高仙芝是高句丽人,父亲名叫高舍鸡,祖上据说是扶余王后裔(徐克《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里杨颖演的那个银睿姬就是扶余国人)。
这位威名著于西北的名将。最出名的战役是领导了阿拉伯帝国的东征军的怛罗斯之战,可惜因为兵力不足败于后者,大唐也失去了对中亚各国的控制,高仙芝也因为这场战役被解除兵权。
封常清是蒲州人,生的其貌不扬。身材短小,斜眼跛足,自幼家境贫寒。三十岁时到安西兵马使高仙芝手下投军,受其赏识一举成名。
天宝六年(747),封常清出任安西节度使,曾大破大勃律(现在中东地区的国家)。安史之乱的时候,封常清仓促之间在洛阳招募了六万非正规军,因战力不足,和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要知道,潼关作为长安最重要的门户,易守难攻,一旦丢失,长安就完全暴露在敌军的铁骑之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老而昏聩的玄宗皇帝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谗言,说他俩人放弃了关中几百里的土地,虐待军士,克扣粮饷,就下令将两位良将在同一天斩首。封常清死时,作《封常清谢死表闻》,以示忠心,其中自称死后也要“回风阵上”,相助唐军。
与此同时,唐玄宗决定启用老将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
中学时期学过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应当是大多数人对哥舒翰的印象。电影中也有哥舒翰自己击剑而歌的场景。
哥舒翰曾经经略陇右,功勋卓著。下面引一段王晓明 编绘的《大唐西域历史地图》中,对哥舒翰经略陇右时,进攻石堡城的描述。这也就是电影中,高适跟随哥舒翰派几万人围攻了半年,艰难拿下的石堡城:
话说回来,这位老将没有电影中所刻画的那么正面。他嗜好美酒佳人,常年如此早就掏空了身体。安禄山起兵的这一年,他在沐浴的时候突然中风,在家养病。没想到皇帝无人可用,就将这位半身不遂的老头赶鸭子上架,做了一军统率。
将军带病出征不要紧,怕的是皇帝“外行指导内行”,在背后指手画脚。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哥舒翰到任后,也主张封、高二人坚壁清野,防守为上的策略。奈何皇帝在杨国忠的怂恿下, 让哥舒翰主动出关,攻击叛军,收复洛阳。可怜十五万唐军,最后中伏,退回来的时候只剩下数千人,潼关也随后丢失。
晚节不保的哥舒翰,没有像电影中表现的那么英勇,而是向安禄山伏地请降。
顺带说一句,封常清是后来唐宣宗(就是《宫心计》里陈豪演的那个装傻的皇帝)时期,从吐蕃手中光复河西十一州的大英雄张议潮的儿时偶像,其年少时曾手抄《封常清谢死表闻》。年内上映的《敦煌英雄》就是以张议潮为背景。
程元振、李辅国、张皇后
程元振——就是电影中持节径入高适军帐的那位程公公——是故事里的一个重要“工具人”。正是他持节前往高适的军营,才引出高适回忆年轻时,在开元盛世下和其他以李白为首的诗人相交、相知的过程。
此公初登场的时候,气场强大。高适问他师从何人,他说自己是高公公(高力士)的徒弟,还说自己手刃李辅国。高力士大家都知道,是玄宗皇帝最为宠幸的宦官,那这个李辅国是何许人也?
李辅国是唐肃宗还是太子时候的东宫旧人,为人聪明机警,很得肃宗皇帝的喜欢,一度将其提拔为元帅府行军司马,让他参与军国大事。唐肃宗本来跟随玄宗一起入蜀的,就是李辅国谏言,分兵前往朔方节度使的治所灵武,才有了后来肃宗灵武即位之事。可以说,唐肃宗在初期对李辅国是十分倚重的。更重要的是,李辅国还和肃宗皇帝宠幸的张皇后结成政治同盟,联手排挤肃宗皇帝仰赖的大臣李泌(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四字弟弟演的那个角色),可谓只手遮天。
但是李辅国很快发现,当时已经是太上皇的唐玄宗和高力士似乎并不怎么买他的账。这也难怪,李辅国虽然是肃宗皇帝身边的红人,但最初也不过是高力士手下的飞龙小儿(养马的)。于是乎,李辅国开始挑拨唐玄宗和唐肃宗的父子关系。
按说这爷俩本身亲子关系就不融洽,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经常受到李林甫的中伤陷害。一个大臣竟然欺侮皇子,这或许听起来闻所未闻,但事实上背后的授意人就是玄宗皇帝。他在宰相和皇子之间搞平衡不要紧,也让父子之情渐趋于无。
前面说过,安史之乱的时候,还是太子的唐肃宗本来是跟随唐玄宗一起入蜀的,后来分道扬镳,除了政治利益以外,很难说这和俩人糟糕的父子关系毫不相干。
后来二圣都回到了长安,碍于情面,玄宗和肃宗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直到李辅国说太上皇仍有权欲,结交外臣,致使唐唐玄宗和唐肃宗父子之间关系恶化。肃宗强迁玄宗于太极宫居住,并被派兵严密监控。
电影故事发生的广德元年(763)前一年(762),唐肃宗病危,李辅国和程元振合谋,杀死了曾经的盟友,后与他争权的张皇后,直接导致病重的唐肃宗惊吓而死。同时,李辅国又和程元振一起拥立后来的唐代宗即位。
代宗皇帝其实心里很厌恶李辅国骄横跋扈,欺侮乃祖的行径。只因为他有拥立之功,即位之初还没有卸磨杀驴。但不久之后,代宗联合程元振,先是削去李辅国的权力,这才杀了李辅国。
据说李辅国是被刺客所杀,头颅割下后扔进了厕所便溺之中,右臂也被斩下,送去了玄宗皇帝的泰陵祭奠明皇。这位刺客没有明确记载,电影中将这个不具名的身份安在了程元振身上,倒也算合理。
《杜阳杂编》中记载,说代宗皇帝(唐肃宗之子)在李辅国死前就梦见他遭刺杀的画面:某夜见高力士领数百铁骑,用戟刺进李辅国的头颅,血流满地。于是乎高力士一行人高歌而去,有t人追上去问,高力士说此“明皇(唐玄宗)之令也”。
吐蕃、唐代宗
吐蕃这个名字,因为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而为人们所知晓。太宗时期,两国交好,吐蕃和大唐约为“甥舅之国”。这个“甥舅”有不同种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字面上的外甥和舅舅,一种说法是女婿和丈人。无论如何,在这个关系确立之初,可以看做二者的有尊卑之别。安史之乱后,吐蕃在几位赞普(吐蕃领导人)的统治下兵强马壮,大有与唐帝国争雄之意。
当时大唐西边的三镇节度:河西、陇右、剑南,沿着今天青藏高原边线的甘肃、陕西和四川,形成了对吐蕃的防御网。安史之乱以后,因为三镇的兵马内调勤王,致使对吐蕃的钳制力大大削弱,吐蕃借机侵占了唐王朝大片的土地。
唐代宗(唐玄宗之孙、唐肃宗之子)广德元年(763),也就是电影中高适担任剑南节度使抵御吐蕃的这一年。吐蕃趁着大唐新君即位,率兵攻入大散关,之后尽取陇右(《新唐书》中载:“于是陇右地尽亡”)。
屋漏偏逢连夜雨。吐蕃攻入大震关的时候,当时受唐代宗崇信,专权用事的大宦官程元振选择将军情按下,不让皇帝知道。直到吐蕃军队打到邠州的时候,代宗才十万火急地起复名将郭子仪帅军阻击,可为时已晚。
程元振不但阻绝军情,还屡屡在皇帝身边狐假虎威,比及皇帝下诏号召勤王,诸将畏惧他陷害,都不敢来援。比及同年十月,代宗出逃长安,去往陕州,京师被吐蕃攻陷,抢掠十三日之久。吐蕃甚至在这里扶植宗室,妄图建立傀儡政权。
据说代宗皇帝逃到陕州的时候,见到一只铁铸的牛像,对身边的人说“我十几岁的时候,宫中有一个未卜先知的尼姑,经常抚摸我的脊背说‘天下有灾,遇牛方回’。现在看到牛了,我的祸患也该结束了”。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吐蕃军队退去。程元振也被皇帝削去官爵,放归乡里。
我不确定电影里出于什么原因让程元振作为天子的“钦差”,持节西南,但这段大概率是虚构的。如果有错谬的地方,欢迎指出。
唐代宗出逃的这一年,虽然长安失而复得,但吐蕃在西南的攻势不减。十二月,吐蕃攻陷了西南三州和云山城,到这里才真正交代了故事中的背景。
就是说,高适走了以后,接任他(剑南节度使)的严武破吐蕃七万人,攻下了当狗城(理县西南),稳定了西南的局势。
电影里程元振对高适说,严武作为援兵来到泸水关破敌,这一番忙碌,功劳都让严武摘了果子,说的就是这回事。当然,电影中对高适做了不少美化,也是一种合理的想象。不过,相比之下,严武的军事才能,应当在高适之上。
严武、杜甫
严武就是电影中要来接替高适剑南节度使之位的那位将军。
这位严将军可谓是集魔鬼和天使于一身。
他是玄宗朝名臣严挺之之子。自小性情乖戾,有暴力倾向。他的母亲是严挺之的正妻,但是他长到八岁的时候,父亲厌倦了年老色衰的结发妻子,娶了侧室小妾。自此以后,严武的母亲终日闷闷不乐,以泪洗面。严武问清缘由后,竟然拿着钝器径入庶母房中将其击杀,血流于枕,场面十分血腥。
早有人报与严挺之,但左右念在严武是严家的骨血,就谎称是小主人和宠妾玩耍,误杀所致。没想到八岁的严武耿直了脖子,说就是我做的,不必替我遮掩。如此一来,严挺之反而回嗔作喜,说这样像是我严挺之的儿子——你就说这一家奇葩吧。
严武生性豪爽,粗通文墨,不求甚解。随着年岁增长,他渐渐显露出了军事才能,曾因军功三任剑南节度使。电影中说他接替高适执掌剑南军政,大破吐蕃七万余众,就是其中一次。
不过严武为人,喜怒无常。杜甫在安史之乱后避乱蜀地,前去投靠,俩人交情匪浅。杜甫“杜工部”的称谓,就因为他入严武的幕府,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而来的。有一次杜甫醉酒以后,不分尊卑地对严武打趣道:“严挺之养了你这么个好儿子啊!”严武竟然怀恨在心,想寻个借口把杜甫和另一位和自己有龃龉的仇人一道杀了,所幸严武的母亲好言相劝,杜甫才保住性命。只是另一位仇人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即便他身为梓州刺史,也最终被严武杖杀了。
永泰元年(765)年——也就是电影中唐蕃之战后的两年——严武暴卒。关于他的死,按《太平广记》的说法是厉鬼索命而亡。
据说严武年轻时住在京城,邻家的军使有一个未出阁的姑娘,面容姣好。严武和她私定终身后又私奔隐居。后来事情败露,官府要捉拿他俩人,严武为了自保,就把姑娘灌醉后,用随身携带的琵琶弦勒死了她,并沉尸江中。官兵来搜拿的时候,没有发现军使女儿的踪迹,作罢而归,严武逃过了一劫。
严武四十岁这年,生了重病,恰有一名道士路过府衙,自称是峨眉山来的,要见严武。左右引入,可是道士忽然对着台阶下的空气极力辩论,久后方歇。道士对严武说,他的病好不了了,这是鬼魅作祟,严武不信。道士又描述了冤魂的样貌,说她脖颈之上有乐器的丝线勒过的痕迹,严武这才信。道士做法后,人鬼相见,女子痛斥严武忘恩负义,死期将至,果然,第二天严武暴卒。
严武死后,她的母亲先是十分悲伤,之后又自我宽慰道:严武向来暴戾恣睢,总有一天会生出事端。这样死了,我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连坐而沦为官婢了。而先前依附于严武的杜甫,结束了他的仕途,人生再次跌入谷底。
顺带说下,电影中的主人公高适也在同年病逝。
张巡守睢阳
张巡守睢阳的事在电影中实际上是一笔带过的。
高适在担任淮南节度使的时候,评价永王李璘起兵之事,说永王要震动天下,赢得声望,要么西进夺回长安,要么解睢阳之围。
请注意,这里说的两个方略,西进长安很好理解。大唐天下的首善之都落入贼寇手中,如果永王的军队光复长安,那么无疑会给自己积攒不少政治资本,这点不用解释太多,观众们都很好理解。
但是睢阳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可以参阅我在豆瓣写的《长安三万里》背景知识补充之“张巡守睢阳”(里面也有视频,不想看文字的可以直接看视频)。
昭陵六骏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电影中出现的马屁,臀部浑圆,四肢精瘦,憨态可掬。观影的时候我就听到身边不时有人窃笑,说盛唐之风,不仅女性以胖为美,连马匹也是。但窃以为,电影中马匹的造型,借用的应该是太宗墓中“昭陵六骏”的样貌。
这里无需赘言,直接上图:
援引一段维基百科上对昭陵六骏的说明:
● 什伐赤:虎牢之战逐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什伐”对音转译为“Shad”,即设,是突厥军事将领的高级官号,此官位于可汗、叶护之下,率领精锐兵马有万人左右。当时突厥汗国中号称“Shad”的领兵将军很多,大多是出身阿史那氏可汗的直系亲属。因此,“什伐赤”是用突厥官号命名的一匹坐骑。李世民赞曰: 瀍涧未静,斧钺申威 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青”,并不是古汉语中的蓝色或苍色,而是来源于突厥文Cin或Sin,为“秦”字之音写。隋唐时期中亚人和中国人都笼统地称中亚以西的“海西国”为大秦国,“青”、“秦”同音,泛指来自西方“大秦”的骏马。李世民赞曰: 足轻电影,神发天机 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 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特勒膘。“特勒”原为“特勤”,是突厥文“Tegin”的汉文译名,是当时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号之一,多由突厥王室子弟担任,但投降突厥的汉人也可封此官号。隋唐时期获得“特勒”的突厥人很多,是一个常见的官衔唐太宗以突厥“特勒”官号命名自己的坐骑,也是赞扬突厥骏马的一种习俗。李世民赞曰: 应策腾空,承声半汉 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 飒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敦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紫拔箭,浮雕里附一武将,仿丘敦行恭拔箭。“飒露”的突厥语读音还原为“isbara”,汉译“沙钵略”或“始波罗”,乃是“勇健者”之义,常被突厥人用作领袖的荣誉性称号,曾作为突厥可汗的高贵称号多次出现在突厥碑铭中。所以飒露紫的真正含义就是“勇健者”的紫色骏马。李世民赞曰: 紫燕超跃,骨腾神骏 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 拳毛䯄: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这匹骏马是唐朝代州刺史许洛仁进献给李世民的坐骑,“拳毛”音源于突厥文Khowar,标准译名应源于“权于魔”,是西突厥控制下的一个小国地名,位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以西和巴基斯坦最北部之间,故拳毛䯄可能是一匹与“权于魔国”种马杂交的良马。李世民赞曰: 月精按辔,天驷横行 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 白蹄乌:平薛仁杲时所乘,无箭伤。其语意来源于突厥语“bo-ta”,义为幼马或幼骆驼,是“少汗”之意,即这匹黑马是冠以“少汗”荣誉性专名的坐骑,带有赞美的称街和高贵官号的象征意义。李世民赞曰: 倚天长剑,追风骏足 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有兴趣的可以前往西安的碑林博物馆参观。
相关推荐
《唐才子传》n《长安客》n《通鉴纪事本末》n《刺客信条 王朝》n《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n话剧《李白》
最后,祝大家观影愉快,我要准备二刷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