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封神第一部,封神三部曲1,封神演义系列·龙之战,封神三部曲之妖乱国殇,Creation of the Gods Ⅰ: Kingdom of Storms,Creation of the Gods Ⅰ,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891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费翔李雪健黄渤于适陈牧驰娜然此沙武亚凡夏雨袁泉王洛勇侯雯元黄曦彦李昀锐杨玏陈坤许还山高曙光冯绍峰杨立新丁勇岱高冬平徐冲韩鹏翼单敬尧吴汉坤百力嘎刘乐许翔刘涵徐菲孙睿耿业庭金志浩屈愉超黄涛樊汶东姜宝成阿仁米铁增僧格仁钦马文忠宁文彤张经伟杨添皓李泽宇夏晨旭宋宁峰俞颖吴超杨大鹏赵磊张振煊宋渡宇文波图门巴雅尔慕晓博春晓其勒木格张雪菡钱波巴雅尔图吴兴国那尔那茜刘潮张艺泷孙煌辰艾力江·

类型:动作战争奇幻古装导演:乌尔善 状态:HD 年份:2023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7.7分热度:6 ℃ 时间:2024-06-11 17:56:00

简介:详情  商王殷寿(费翔 饰)勾结狐妖妲己(娜然 饰),暴虐无道,引发天谴。昆仑仙人姜子牙(黄渤 饰)携“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西伯侯之子姬发(于适 饰)逐渐发现殷寿的本来面目,反出朝歌。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风云...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商王殷寿(费翔 饰)勾结狐妖妲己(娜然 饰),暴虐无道,引发天谴。昆仑仙人姜子牙(黄渤 饰)携“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西伯侯之子姬发(于适 饰)逐渐发现殷寿的本来面目,反出朝歌。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风云变幻端倪初显…
  • 头像
    乌尔善

    豆瓣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乌尔善。

    自《封神第一部》上映以来,感受到了观众朋友们对这部影片的喜爱。借豆瓣平台与各位分享一些创作过程。

    首先,关于为什么要选择“封神”这个题材?

    我一直想拍一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史诗电影。我认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发展到现阶段,应该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追溯、提炼和重新表达。

    神话史诗跟奇幻有所不同。神话不是由个人创造的,它是一个民族共同想象的结晶。史诗是关于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性的看法,以及这个民族的精神历程,是一种高度的隐喻。

    神话史诗不限于年代,它触及的是整个民族世界观、心理结构、人物性格的原型。它不属于历史,它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探讨的主题是关于我们每个个体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必然经历的:价值观的选择,善与恶的判断和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们应该站在当下,用今天的视角,重新讲述经典的故事,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解读。

    在华语影史上,有过神话类型,也有过史诗类型,但把神话和史诗结合在一起的其实非常少。封神作为家喻户晓的国民神话,人物众多、故事线庞杂。许多关心剧作的朋友问我,进行电影改编时,主要工作方法是什么?

    《封神演义》原著共有一百回,五十多万字。《武王伐纣平话》共上中下三卷,四万多字。如果把它改编成电影,即使用三部电影来呈现,每部电影150分钟,也就七、八个小时的容量,需要对故事内容做准确的提炼和大胆的取舍。

    三部曲电影的剧本创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三部曲作品不等于三个剧本的概念,而是三个剧本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且每一部要独立成片。三部要拥有连贯的故事线、人物和冲突,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切成三段。单片内部还有它的结构和主题。三部故事前后都要照应。后面有改动前面就要改,中间发生新的事件两头都要改。我们之前没有尝试过这种难度。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明确的改编原则和工作方法,对文本进行归纳和取舍。

    在开始剧本创作之前,我看了所有和“封神”故事相关的文本,包括《封神演义》《武王伐纣平话》《列国志传》这些话本小说,以及《尚书》《史记》《六韬》《帝王世纪》等历史典籍。我问自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其中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两组父子关系。一个是姬昌和他的家人,姬昌在商王胁迫下,吃掉长子伯邑考的肉,才得以逃生回到故乡。《封神演义》原著中,他吃了儿子后吐出三只小兔子,跑到草丛里,这一段描写得很悲伤唯美。作为一个父亲,他到底感受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样的冲击?其次子姬发又是如何看待这一切?这个情节直接把整个小说推到了极致。还有一组就是殷郊和他的父亲。殷郊对父亲殷寿,从极度的崇拜到极端的仇恨,最后又从复仇者转变为父亲的拥护者,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引起我极大的好奇,激发了我探究和表达的欲望。

    我会用自己的感受作为检测标准,如果这个电影没有任何视觉包装,最触动我的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么大的投资,我把它拍成一个低成本的片子,甚至是舞台剧,我会保留什么情节?我的选择就是这两对父子关系,因为它和我们所有人的人生体验、家庭关系都能产生共鸣。这种最直观、最强烈的情感力量,是支撑我进行后续剧本创作的根本动力。

    我们的剧本改编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价值观原则。封神的故事,其中经典的元素、人物和核心情节,我们会保留。但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想用当代的视角对原来的故事做一个新的审视。例如《封神演义》原著中,明代人认为命运是既定的,封神榜已写好,无论人物善恶,三百六十五个人要进入封神榜都是命定天数。这种宿命论不符合我们现在的思想观念。在《封神三部曲》中,我们给予封神榜的设定是拥有“回天之力”的宝物,唯有天下共主方可开启。但它没有善与恶的属性。它的能量完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是无道的暴君,还是心系天下的共主,谁开启它,才是关键。还有原著中,关于苏妲己是“红颜祸水”这种对女性污名化的守旧观念,都是我们在今天重述“封神”时,需要摒弃的。“福祸无门,唯人所召,心怀恶念,妖孽自至”,所有邪恶的根源都来自商王殷寿自己的欲望与野心,而不是来自他人,这是我们希望传递的概念。

    二是戏剧原则。因为“封神”的故事核心其实是武王伐纣,所以我们选定了姬发作为故事主角。以他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人物,来讲述这个与我们每个人心灵相关的成长故事。最大的反派人物毫无疑问是商王殷寿。在《封神演义》原著中,两者直到牧野之战才交锋相遇,两者之间很难建立明确的戏剧性的关系。因此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设定,让姬发作为质子从小在殷寿身边长大,把殷寿视为精神上的父亲。(这个设定的灵感源自《帝王世纪》对伯邑考的描述——“纣既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

    现在大家看到的“质子旅”设定,也是我们反复斟酌调整后的结果。剧本创作初期,我们其实是用姬发的爱情线为主题,贯穿了三部曲。原设定为姬发与冀州侯苏护之女妲己自幼定亲。送亲路上,妲己被殷寿抢征入宫,姬发去往朝歌寻找妲己…… 故事由此展开。我们的编剧团队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版剧本大纲。但后来我们还是放弃了,因为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具有史诗格局的故事,于是推翻重新来过。最终还是选了“质子旅”的设定,从“父亲与儿子”的角度来讲述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对的:鉴别真伪、抉择善恶、回归自我的故事。

    我们寻找的演员,需要能够还原古代战士的精神样貌和气质。质子们要年轻,眼神要纯净和坚定。从2017年起,我们用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一直在做选角工作,我看了大约15000人的资料。我们的演员,需要掌握骑马、射箭、击鼓等一般生活里接触不到的才艺,大家都没有现成的经验。之前我也看了一些别的电影项目的培训,没有找到可以完全照搬的,因为大部分的培训时间没有这么长,内容没有这么丰富。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演员训练营,设计了24周的课程。演员们需要参加表演、武术、马术、塑身、先秦文化史、古代礼仪、影片赏析等课程。我和所有训练营的老师,每周都有例会,讨论现在有什么问题,需要怎么调整,怎么去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最终怎么选择演员等。训练营的训练强度很大,每周六天,每天有差不多十小时的课程。这些年轻人能坚持完成这样严格的训练,说明他们的内心都有对表演的热爱、清晰的目标以及坚毅的品格。

    但完成训练营的课程,只是达到了基本条件。最终谁适合哪个角色,短时间内我们很难判断。他们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经历,之前从事的行业也和表演没有什么关系。纯粹和真实,这些东西才是他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他们身上最大的价值。在训练营的中后阶段,我们给新人演员安排了生活讲述的环节,在内部封闭会议上让他们去谈自己的成长经历,挖掘他们身上最真实的自我。角色的确定,不是因为谁形象好,谁打得好,谁表演得好,那个都是表面的,他内在的自我和角色的契合度才是能否胜任角色的关键。

    因为最真实的东西,才最有力量。像我们两位年轻的男主角,于适、陈牧驰,他们身上的一些特质和真实的生活经历都和他们的角色有一定重合,不一定是一模一样的生活体验,但情感内核有相似之处。且他们身上的情感能量都很足,比如像陈牧驰在面试的时候,我让表演老师给他做一些测试看他的情感强度,他的强度就超过其他人。现场一激动起来,两个男老师抱他都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这些青年演员,也为了自己的角色表演倾注了非常大的努力。比如娜然,为了给观众呈现一个极具动物性的全新的狐妖妲己的形象,做了将近半年的狐狸的研究,把狐狸的形体语言融入了表演。用鼻子去嗅这个世界的空气,用爪子爬行,听到声音的时候,她突然警觉起来,狐狸这种很细微的动作,都被她呈现得非常好。从电影的结果来看,他们每一个人的表现都非常优秀,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

    经典的人物和永恒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经过三千年的口口相传,从武王伐纣到“封神”,这个故事早已根植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我们为什么要重述这个上古时代的神话?因为它是关于生命智慧的故事,应该随时陪伴在我们身边。

    最后,感谢豆瓣网友对《封神第一部》的支持和喜爱,各位的留言和评论,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感谢大家与我们一起共谱“封神”这个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史诗。

  • 头像
    大阪烧啊烧

    先说结论:这就是中国最好的神话史诗电影。

    三年后,这也许就是中国最好的系列电影。

    这篇20000字的长文,从剧作角度分析了《封神第一部》的十大成功改编,希望能帮大家更好理解电影,过一个震撼的夏天。

    ------------

    关于封神大战的更多细节、昊天上帝的幕后计划以及道教如何成神修仙的深度解析,可以去小宇宙搜索我的播客“非常突然”,这一期有两个半小时的内容封神修仙与渡劫内斗,我们准备一举澄清所有封神阴谋论! xiaoyuzhoufm.com

    ------------

    作为一个七岁读封神演义,二十多年间重读了无数遍的原著粉,负责任地说,这部电影绝对不是魔改。相反,它是所有封神影视改编作品中的第一杰作,一些乍看魔改的段落,其实皆有据可依,是经过仔细研究和取舍的最优解。电影的改编非常到位,这个当代视角的新故事堪称神剧本,从头到尾严丝合缝,起承转折前后呼应,人物、事件、主题、价值观的完成度极高,单从剧作角度可以给9分,至于一些朋友说的“生硬”问题,文末会聊到。

    首先声明四点。

    第一,这篇分析的原则是“以书证书”,所有分析都从原著来找证据,挑出书里自相矛盾、设定混乱之处,再评价电影改编好在哪里。书里没写的不会瞎猜,更不会肆无忌惮脑补,搞一些乱七八糟的阴谋论,无脑黑子和修仙网文爱好者请回避,如果你想杠请拿书来杠,用书中证据来反驳,禁止大开脑洞,禁止胡编乱造。当然了,总有些黑子和喷子既不会读原著也不会买票的。

    第二,电影依据的原著有两本,其一是成书于宋元的《武王伐纣平话》,其二是成书于明代,又经过明清文人反复修改增删,以致于版本众多的《封神演义》。有一些“原著党”所谓魔改,其实是没读过平话,只看过或也没仔细看过演义所致。更有甚者,只看过傅艺伟版、温碧霞版和范某某版电视剧,闹出很多笑话。最典型的,莫过于认为姜子牙必须仙风道骨,那明显是受蓝天野老先生影响,就好像美国人看到摩根弗里曼等于见了上帝。其实,黄渤版姜子牙非常符合演义中那个“落魄倒霉糟老头”的描写,他本就是个仙道难成的凡人,哪来的仙风道骨?陈浩民版封神榜里,余子明老先生扮演的姜子牙,同样也不是什么仙风道骨,而是充满了大家庭里的大家长或者师门里的慈父严师风格,跟黄渤版姜子牙颇有相通之处,怎不见有人来喷?

    第三,这部电影实在命运曲折,来之不易,各位道友看完电影,觉得哪里不好,仔细指出来,认真交流。一部电影,适者自珍,夸也好骂也好都是观众权利,但没看过就开黑的朋友,或自己没想明白就吐槽的朋友,大可稍微花个三五分钟再斟酌一下,毕竟人言可畏,流言可恨,谣言可耻。

    第四,一部工业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电影注定是无比复杂的,评价它的维度同样也是复杂的,本文只从剧作和改编角度切入,其他诸如服化道、特效、摄影、演技等等不在讨论范围,诸君可另寻相关大神去交流。但有一个必须说清,李雪健老师是明确坚持要原声出演的,导演也认为这非常符合周文王的形象,最终效果我非常喜欢,他就是周文王的不二人选,如果您因为这个问题就给电影差评或觉得观影体验很别扭,那必须骂你一句,懂不懂欣赏啊?

    话不多说,开整。

    电影的十大改编如下:

    一、纣王终于既丰满又性感

    二、妲己不再是红颜祸水

    三、恢复殷郊的主角地位

    四、让姬昌承载故事的核心价值

    五、伯邑考一命换一命

    六、姬昌食子不知情

    七、雷震子是妖非人

    八、删掉黄飞虎

    九、比干自愿掏心

    十、封神榜与天下共主

    番外补丁五篇:

    一、封神是否需要尊重原著?封神故事与封神演义故事的区别在哪里?

    二、何为魔改?如何界定改编尺度?

    三、电影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

    四、杨戬哪吒的昆仑快递

    五、冀州苏氏反商始末与冀州之战原貌


    改动一:纣王终于既丰满又性感

    电影将殷寿确立为第一主角,无疑塑造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个纣王。用导演的话说,费翔版殷寿“是一个王朝统治者更有说服力的形象,也具备一个反派应有的复杂性,是让戏剧变得可信的一个重要调整。”

    电影版殷寿在三个方面做了精彩的调整。

    一是校正了人物形象。

    荀子描述纣王外貌是“长巨姣美,筋力超劲”,司马迁描绘纣王性格是“资辨捷疾”,分明是人中龙凤,哪像昏庸无能之人?

    演义中纣王形象非常混乱。他有时聪慧多闻,机敏睿智,敦厚老实,通情达理,能跟云中子坐而论道;有时却又像个傻子,不分忠奸善恶,不懂人情世故,不具备基本常识,任由妲己摆布。他的外貌形象经常前后矛盾,比如妲己曾夸伯邑考“面如满月,丰姿俊雅”,甚为动心,回头一看纣王,却是“大是暗昧,不甚动人,形若枯槁”。可是等到九十六回,纣王大战天下诸侯,他的外貌形象又变成“戴冲天凤翅盔,赭黄锁子甲,甚是勇猛”“神威天纵”“力如三春茂草,越战越有精神”“刀摆似飞龙,砍将伤军如雪片,劈诸侯如同儿戏,斩大将鬼哭神惊”,还一刀秒了南伯候鄂顺,与前面那个“形若枯槁”的描写判若两人。

    在中国传统文艺中,一个亡国之君是不太可能有正面形象的,可史书里的纣王又的确高大英俊,出类拔萃,再怎么抹黑,也还是会留下破绽。之前各版影视作品习惯把纣王朝低能方向写,因为他越是低能弱智,越容易被妲己操控,妲己的戏份就越多,似乎他们就认为故事会越精彩,结果观众仿佛也习惯性地把目光放在妲己身上,忽略了纣王才是“武王伐纣”故事的真正主角。

    二是深入刻画了内心和个性。

    演义中的纣王根本没什么动机,他的王位是靠大臣推荐得来的,自己没有争取;当了王之后,他也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一切只是被妲己(包括闻仲)牵着走。这个要被天下人推翻的王,其实根本是一张白纸,一个空洞的虚壳。

    电影成功将殷寿塑造成一个杀伐果断的统帅,一个缺少父爱的二王子,一个要做王者的野心家,一个城府极深的权力控,人物形象非常饱满。他是一个很脆弱又很缺父爱的人,可又很有野心和能力,压抑得太久,早晚要爆发。一直以来,他宣泄压抑的方式都是不断讨好,对外征战,对内明礼,在父兄和长辈诚意而谦卑。同时,因为得不到真正的父爱,他就干脆热衷于自己来做父亲,凭借一手高超的PUA神技,培养质子,积攒实力,相信就算没遇到妲己,未来他也一样会干掉大哥,或者架空大哥。只是他没想到,原来妲己那么好用,不仅可以帮他谋求权力(父兄不再是阻碍),还能让他长生不老(那连祖宗和儿子都可以放弃了),再加上一个封神榜(天谴都可以为我所用),他终于可以彻底毫无顾忌,一连串的弑父杀兄,诛妻斩子,欺师灭祖,挑拨离间,枉顾天谴,所有败坏天理人伦的事儿,一个不落干的利索痛快。一个人要压抑多深,要多脆弱,才能如此释放?虽然是反派,看着也挺来劲儿的。

    三是重设了亡国之因。

    无论平话还是演义,成汤气数将尽的起因,都是纣王好色且渎神,好色这一点在现代基本毫无说服力,而渎神更是没什么戏剧冲突好讲,二十一世纪了,谁还在乎神的感受?电影重新给了一个理由:败坏人伦者,必遭天谴。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都能理解的永恒禁忌。其实,就连演义开篇那首古风长诗都说,之所以引得“黄天震怒降灾毒,若涉大海无渊边”,并非是纣王好色渎神,而是他“紊乱朝纲绝伦纪,杀妻诛子信谗言”“郊社不修宗庙废,奇技淫巧尽心研”,简单说,天谴是殷寿一手作来的。可是演义进入第一回,作者马上就忘了古风诗的逻辑关系,又回到了好色渎神,可能明代的读者比较喜欢吧。

    电影还摆脱了传统宿命论的束缚。要知道演义里除了纣王和一些凡人,所有具备法术的人、仙、妖,都知道成汤气数将尽,而且没有挽回的余地,结果整个封神之战似乎更像走个程序,大家来例行公事,谁该死就赶紧去死,谁该渡劫就赶紧下山,那些明知死不了的人就只管往前冲吧,反正你有光环。于是整部书除了个别凡人,其他人都不拿自己的命当回事,反正死了好歹还是神,不死就是大赚,这样的价值观明显过时,也不适合影视改编。

    电影将天谴归因于殷寿的野心越了界,杀伐太重,招致天谴,心怀恶念,妖孽自至。但又打破了宿命论,只要造孽者能迷途知返,自焚谢天,天谴还可以消失。一切成败不可预知,殷寿的命运如何(他的确是死定了),全看他在善恶之间如何抉择(但怎么死、为何而死,是个新的悬念),这比宿命论好太多了。

    改动二:妲己终于不再是红颜祸水

    电影中,殷寿攻灭冀州,凡人苏妲己自杀,意外解除封印的九尾狐趁机附身,跟殷寿回了朝歌。她要报殷寿解封之恩,自愿帮殷寿实现隐藏在心中的欲望——弑父杀兄、夺取王位、长生不老。姜子牙说:心怀恶念,妖孽自至。不是狐妖魅惑了殷寿,而是殷寿的恶念招来狐妖相助,殷寿才是万恶之源,这个改动为殷寿正名,也洗去了狐妖苏妲己红颜祸水的污名。

    其实,只要稍微细读演义就能发现,苏妲己从来不是红颜祸水,她只是一个早早死掉的可怜人,连封神榜上都无名。而无论凡人苏妲己,还是狐妖苏妲己,都是纯纯的悲剧人物。所谓女色误国,更像是人们想当然的以讹传讹,以及男权社会中男人惯用的推脱责任。

    关于狐妖和苏妲己的形象,有史实、平话、演义三个版本。

    历史上,纣王攻有苏氏,获妲己,其余不详。九尾狐在先秦乃至三代也并非妖孽,而是祥瑞,谁能捕获九尾狐,谁就会有好运,电影中殷寿称狐妖为祥瑞,其实也是有史可依。

    平话中,纣王单恋玉女,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费仲为君解忧,大搞选秀,发觉化州太守苏护之女苏妲己与玉女容貌相仿。苏妲己前往朝歌,途遇九尾狐,被吸干三魂七魄。九尾狐附身其上,进宫享受人间富贵。它根本没有受谁的差遣,也并不想祸乱成汤天下,而是出于嫉妒,想要断绝纣王对玉女的相思,独占这份宠爱,这才怂恿纣王,派兵推毁玉女观。没想到此举引来上天震怒,降下一位太岁神,专门颠覆成汤江山,这位太岁就是姜后与纣王之子殷郊。

    演义中,纣王作淫诗调戏女娲(女娲远比玉女地位要高,玉女只是普通仙人,女娲乃是人类的母亲神,纣王此举不仅渎神,还是搞子母恋,天理不容),女娲震怒,遣轩辕坟三妖入朝歌败坏成汤江山。人间这边,费仲要害苏护,故意逼他献女。苏护不满,为此反商,但最后还是无奈进女求和。妖怪狐狸精和凡人苏妲己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尤其狐狸精,她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受女娲指派,哪有既要败坏成汤江山又不残害忠良的道理?她哪知女娲的高明,脏活累活做了不少,最后甲方还翻脸不认账,把锅一甩,打工人一命呜呼,甲方干干净净。

    可见,电影中苏妲己与九尾狐的设定并非源于演义,也非魔改乱编,而是结合了平话和史实。从史实纣王攻有苏氏着手,把殷寿写成一个野心家,俘获了妲己;从平话狐妖单纯谋求人间富贵切入,去掉女娲派狐妖祸乱江山的动机,顺着“人为主妖为辅”的设定延展,设计了殷寿为狐妖解封,狐妖助殷寿如愿的故事。这个狐妖非常单纯,不追求权力,不具备善恶观念,它既没有受演义逻辑BUG的影响,又增加了戏剧冲突和人物张力,很是好看——毕竟妲己纣王的结局我们本来都知道,可现在这样一改,二人的情感走向如何,结局又如何,殷寿是否对妲己也是用完即弃,妲己的悲剧又怎样收场,为什么成汤先祖要封九尾狐,九尾狐是否跟成汤国运有什么前情往事,都是新的悬念,二三部赶紧上映吧。

    补充一个猜测:九尾狐被封印应该是个贯穿三部曲的秘密,这里有一个猜测,也许成汤先祖能一统天下,就是得到了九尾狐的帮助,可是先祖也知道九尾狐没有善恶观念,它只是放大人的欲望,如果后世帝王心怀恶念,九尾狐就是个祸害,既然先祖知道自己杀伐太重,招致天谴,决定自焚祭天,自然也不能留九尾狐在人间,可是也许他跟狐妖有感情吧,才没杀它而只是封印了它。到了殷寿这一代再次唤醒狐妖,狐妖还是要帮助殷寿,但最终并没有一统天下,反而葬送了殷商基业,这个江山,成也九尾狐,败也九尾狐,还是蛮前后呼应的。

    改动三:恢复殷郊的主角地位

    演义中殷郊只是一个小配角,可是在平话和更早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中,殷郊都是武王伐纣故事的绝对主角。

    在《三教源流》中,皇后姜氏践巨人足迹而孕,生下一个大肉球,妲己向纣王说王后产怪,纣王便命人将肉球弃至郊外,这就是殷郊名字的由来。后来,肉球被一位申真人剖开,带回水帘洞,他日艺成下山,为母报仇,扶周灭商,被玉帝封为太岁。

    在平话中,纣王推倒玉女观,上天震怒,降下太岁神殷郊。殷郊还在襁褓时,妲己计杀姜后,殷郊由乳母抚养长大。十年后,妲己见殷郊逐渐长大,害怕当年东窗事发,遂造酒池、肉林、炮烙、虿盆,诛杀姜后东宫内一众知情宫女及老乳母。乳母临死前告知殷郊真相,殷郊大怒,行刺妲己失败被擒。纣王命人将殷郊斩首,幸得胡嵩劫法场,二人先是躲至王叔比干府上,后又离开朝歌。殷郊在一座浪子神庙过夜,梦里得仙人传授技艺,前往华山招兵买马,待武王伐纣时出兵相助,任伐纣先行官,最后斩杀妲己,亲手弑父。

    显然,到了明代,作者在汇编、创作封神演义时遇到了难题,彼时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收紧,根本不能像宋元时代那样写弑父,可殷郊的确又背负杀母大仇,不得不报。两难面前,作者只好大刀阔斧删减殷郊戏份,把他的很多设定转嫁到别人身上。

    比如,把大肉球和伐纣先行官的设定分给哪吒,再将民间流传的闹海故事、《三教源流》中有关哪吒的介绍、佛教毗沙门天王三子的一些元素加进来,重新糅合出一个灵珠子转世的哪吒独立单元。当然,这样改也让哪吒这个新单元有很多BUG。比如清代就有人发现,哪吒的妈妈还叫殷夫人,这可能就是没删干净,还跟殷郊有所关联;又比如因哪吒闹海而牵扯出的四海龙王,更是时空错乱,当时尚未封神,哪来的龙王呢?又哪有天庭和玉帝让龙王投诉的?这里不要掰扯封神之前有没有天庭,玉帝和昊天上帝到底谁更大,这些都是热门的撕逼题材,其实没几个人真正研究过道教文化,说啥都权当一乐。我们还是以演义来证演义。第一,龙王和天庭只在哪吒这个故事单元里出现过,后面几十回书再没露面,明显是为了给哪吒加戏凑进来的;第二,书里明确写到,被哪吒打死的敖丙和李艮,出场时本就已是正神,早就在天庭的体制里,可是后面封神时又把他俩封了一遍,还不是官复原职,分明是作者忘了圆场,露出了马脚。

    另一个转嫁是把殷郊颠覆成汤江山的任务分给了狐妖。前面说过,在平话中妲己本来只是个过路妖精,并没有承担女娲指派的任务。可是演义中这么一改,历代读者都看出了问题——妲己的许多行为前后矛盾,她既要祸乱成汤,为何又多次真心帮助纣王呢?甚至最后还要帮纣王去劫周营呢?

    总之,这些设定一删改,演义中的殷郊已经无事可做,又不能弑父,又不得不报仇,那只好再给他加一个弟弟殷洪,让殷洪先下山,被周人所杀,殷郊要报杀母之仇还需时日,报杀弟之仇却正在眼前,这样就能把殷郊留在西岐,死在西岐,不让他有机会回到朝歌直面纣王和妲己,弑父一事也就无从谈起。

    电影首先确立了殷寿为主角,主打父子关系,又改了妲己设定,殷郊重归主角行列是必然的,至于殷郊最后是不是一定会弑父,怎么弑父,又是一个新的悬念,不得不佩服编剧,很多大家以为老生常谈之处,都能给写出新的悬念来。

    改动四:让姬昌承载故事的核心价值

    原著中姬昌这条故事线有多精彩,姬昌这个人物就有多单调乏味。他跟主要人物(纣王、妲己、伯邑考、姬发)都没有明显的矛盾纠葛,常常游离在主线故事之外,甚至还会妨碍主线故事的推进——他回归西岐后,数年之间,不念伯邑考枉死之仇(还说伯邑考死了活该),任由纣王继续作恶,鱼肉百姓,仍要固守君臣本分,不愿翦商,这已经不是圣人而是愚人。也许作者真有愚忠思想,又或者原著后来被明清文人和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修改过,总之原著在这里忽然混乱拖沓起来,以至于作者只好安排一场亲征崇侯虎的戏份,强行让他下线,赶快让武王继位。可以说,原著中文王故事跟哪吒故事一样,更像水浒式的个人独立单元,与主线关系不大。

    电影中,父子关系是主线,殷寿与殷郊、姬发是一对父子,姬发与姬昌也是父子,因而必然要对姬昌的人物形象做出重大调整,把他拉进主线来承担更重要的作用——他是第一部中唯一正常的父亲,唯一不想害儿子的父亲,唯一收妖怪做儿子的父亲,唯一吃了亲生儿子的父亲。影片中姬昌有句名言:“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价值,殷寿、殷郊、姬发、伯邑考、雷震子乃至所有质子的行动,都围绕它来设计。而这句话从姬昌口中说出,表明主创把姬昌设为整个故事真正的轴心,这个角色设计好了,桩打扎实了,整个故事才不会脱缰。

    电影为姬昌设计了六件事,重塑周文王。

    第一件:庙里算卦。

    姬昌占得天雷无妄卦(原著并未说姬昌所占是何卦,这里看出编剧用心了,无妄卦的确很符合剧情需要),跟三伯候、姜子牙和姬发说,帝乙和殷启之死另有真凶,矛头自然指向殷寿,推动故事前进。

    第二件:收雷震子。(下面展开)

    第三件:血亲弑父。

    姬昌以卦象告诫殷寿,他必死于血亲之手。这一卦直接刺激了殷寿对殷郊的猜疑,想必他此时已动了杀心。而且,正因此卦,或许殷寿才萌生了骗文王食子的想法,算是对文王的报复和回应,你说我会死在血亲之手,那我先让你尝尝血亲的味道。不过这里要注意,算卦不是算命,不是看相,不是预言,用易经算卦只是一种推演,并不像西方预言那样讲究宿命论。简单说,算卦的目的不是算出一个无法更改的命,而是借助预先的推测卜定吉凶,及早采取措施,以求趋吉避凶,人可以通过后天的手段躲避卦象预测的结果,这才是易经伟大之处。所以,殷寿是否会死于血亲之手,还是要看他怎样抉择。而且,血亲也未必就等于儿子,血亲甚至未必就是活人,这两个字的解释可以很宽泛,殷寿到底如何死,血亲如何帮他死,还是悬念,期待二三部吧。

    第四件:食伯邑考。(下面展开)

    另外两件都是原创的小事,由台词一带而过,却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给整个故事埋了两个坚实的暗线,非常值得一说。

    第五件:兄弟比箭。

    殷寿身为二王子,看似风光显赫,其实自知根本得不到父王帝乙的认同与关爱,更得不到兄长殷启那样的权力和太子地位,这才收编培养跟他有相同境遇的各国质子,建立亲兵军团。

    他成功PUA了所有质子,让质子们相信,他们的父亲把最喜欢的儿子留在身边做储君,而把无足轻重或不受待见的他们送到朝歌和战场,等于叫他们送死。电影开场,冀州谋反,苏护根本不在乎质子苏全孝的死活,所有质子感同身受,无不更加痛恨亲父而崇拜殷寿。

    跟随殷寿,质子们得以施展被压抑的才华,证明了自己远比那些留在亲爹身边的废柴哥哥更有价值。同时,在殷寿身上,质子们也仿佛找到了“真正”的父爱,这是一个能力超群、魅力无限而又能理解他们处境的完美父亲,自然容易被他PUA。

    可惜,殷寿始终洗不动姬发。

    因为姬发并没有被生父遗弃,他知道父亲一直爱他。电影借伯邑考之口道出了前因,原来当年西岐选送质子,姬昌并不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他爱每一个儿子),而是让伯邑考、姬发以射箭成绩公平对决,胜者去朝歌。因此,姬发做质子,纯粹出于自己的选择——闯荡世界,做一个大英雄,这才把伯邑考的弓箭做了手脚,自己胜出。他要做一个真正的英雄,做一个善良的王子,实现人生理想,父子和长兄非但不是他的阻碍,而且还是他的动力。

    第六件:疯狂种地。

    这是个人非常喜欢的原创设计。电影中西岐以农立国,在四大侯国中最热衷于种地,以至于姬发被嘲笑为披甲农夫。姬昌启程去朝歌,告别国人时,伯邑考说,父亲早知天谴将至,这才让西岐全民疯狂种地,存粮足够三年。编剧这个小心思不亚于一个彩蛋。要知道原著里魔家四将围西岐,不到两三月,城中粮食居然不够吃了,还得靠韩毒龙、薛恶虎来送米斗解围,实在不合理。毕竟书中不惜笔墨,多次描绘西岐乃人间乐土,除去兵伐崇侯虎,数十年未动刀兵,就算文王终生不愿翦商,没有刻意屯粮,姜子牙也该早有准备,你早知周世将兴,大战在即,居然不存粮,像话吗?电影这么一改,把文王的贡献和睿智给写出来了,就算二三部里文王仍不愿反商,起码也要为了天下人,把粮食做足,相信二三部不会出现断粮的无脑困局了。

    改动五:伯邑考一命换一命

    电影重塑了殷寿和妲己的情感关系,妲己不可能再爱上别人,更不可能像原著那样企图借伯邑考这个元阳来修炼,她只要继续吃宫女就好了。所以,妲己调戏伯邑考的故事必然删减,而伯邑考之死也要另寻原由。

    原著中,伯邑考献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希望赎回父亲,最终失败被杀,他只是个不听父亲叮嘱、不近女色的无脑孝子。电影将他的赎父决心扩到最大,也让他有了智商、胆量、勇气和爱。他此来朝歌,根本就是打定主意,牺牲自己,带父亲和弟弟回家。他知道,当年质子比箭,要不是姬发动了手脚,赢得就是自己,他本该是质子,弟弟本该在西岐为王,现在是时候可以为父亲和西岐而死,跟弟弟互换身份了,这是他的归宿,而他也心甘情愿。你看他只带来了两匹雪龙驹,分明就是姬发一匹,父亲一匹,没有自己的。

    这个改动,高级。

    而且,杨玏的演技太棒了,有那么一秒钟,他低头沉默,面带绝望和痛苦,可是一秒过后,抬起头来,还是对着姬发笑,就这还能叫生硬?

    改动六:姬昌食子不知情

    原著中文王算卦神准,能算七年牢狱之灾,能算伯邑考之死,近乎妖人,所以食子表现了他的隐忍和强大,但对故事的推动作用并不大。电影中给算卦加了个限定:上能算天,下能卜地,唯独不能算自己。于是,姬昌根本不知自己入朝歌吉凶如何,不知伯邑考会来赎父,更不知肉饼是儿子,这就增加了故事悬念和冲突烈度。

    那这个改动怎样呢,非常高明。

    首先我们要明白,殷寿为何让姬昌食子?

    原著中是妲己对殷寿建议,为了验证姬昌到底有无真本事,准确地说,是有没有算卦的真本事,他若吃了肉饼,表示徒有虚名,构不成威胁,放了就放了。

    可是,这个试验漏洞百出,甚至还有反作用。

    姬昌有治国之才,德高望重,天下闻名,纣王岂会不知?算卦只是特长,顶多是个高考加分项,或者能押对作文题。算不准不代表治国不行,更何况你真把他放回去,文王早晚知道真相,肯定举国跟你玩命。所以,一个真正的霸主,面对姬昌,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直接杀了就好,费那劲干吗呢?当然了,前面也讲过,演义里的纣王忽强忽弱,此处自然是忽然白痴起来,才会认同妲己的建议。电影里的殷寿绝不会这么傻,既然他不傻,就没必要考验姬昌,那姬昌要想活命,自然也不能靠吃孩子来装不知情,只能靠场外因素。所以,牢狱中的姬昌根本就以为自己必死无疑。

    姬昌之所以能活命,靠的是巧合,一靠伯邑考讨好纣王,求得一个愿望;二靠伯邑考提出的一命换一命;三靠伯邑考死后,姬发就是西岐唯一的王子,而他又是殷寿最喜欢的质子,殷寿胜算在握,放一个老头不在话下。这些姬昌当然都不知道了。

    其实,食子桥段是典型的说书人脑洞,过去的说书人知道老百姓不愿听也不懂治国大道理,他们更喜欢人情伦理故事,慈父食孝子,吃孩子这事儿无论古今,一样能上热搜,多有意思啊!

    电影中殷寿极其睿智,城府甚深,当他听到伯邑考愿一命换一命时,一定非常开心,这样他可以一举五得。

    第一,文王年迈,就算杀了,伯邑考正当壮年,深得西岐人心,仍可举兵谋逆,威胁尚未解除,现在居然能斩杀西岐储君,何乐不为?

    第二,安排文王食子,主打一个有悖人伦。你诬陷姬昌造反,天下人未必相信,那些文武大臣还来求情,可如果说姬昌吃了亲生儿子,那他有德之君的公众形象算是彻底废了,一个吃了自己孩子的人,怎么能当一方诸侯,更别提天下共主了。

    第三,文王事先不知情,根本没有准备,当时吃下肉饼,直接崩溃,几乎发疯,变成废人一个,那么殷寿自然放心让他回西岐,反正人都这样了,还能有啥作为?

    第四,姬昌和伯邑考,一个谋逆叛国、败坏人伦,一个早早死掉,西岐无主,姬发无依无靠,只能继续做殷寿的好儿子,姬昌只剩这一个儿子,根本不敢造反,他日就算姬发继任西伯侯,那也是一介附庸,对殷寿有利无害。

    第五,殷寿撺掇四大质子弑父夺爵,一是因为心理变态,二是为了清除异己,无论哪一个目的,都是不能公开的秘密,但死的人这么多,第二天肯定要昭告全国,得有个说法,现在用伯邑考做肉饼,用姬发做人质,正好可以逼姬昌违心认下造反的污名,四伯侯因造反而被诛杀,合情合理。

    这里再调戏一下殷寿,也许当他看到姬昌有两个这么好的儿子时,内心一定是嫉妒的,我怎么没有这样的爹?我一定要你家庭破碎……

    改动七:雷震子是妖非人

    原著中雷震子乃是凡人,生于古墓,无父无母(平话中是古墓女尸所生),文王避雨时占卦得知,此子乃将星降世,且正合百子之兆,故收之。将星降世与巧得义子是古代传奇故事常见的两个套路,属于不好不坏的常规写法。

    电影将雷震子由凡人改为妖,哪吒、杨戬凭惯性除妖,却被姬昌阻止,他对姜子牙三人说了一句:“就算它是妖,是善是恶,也全看以后教诲如何,岂能妄下定论?”成功说服三人,将雷震子带回昆仑培养,真的让人感动,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啊!

    把两个传奇故事常用套路,改成跟电影主线故事紧密捆绑的一环,这个设定修改谈不上多高级,却很有用。从人物塑造和主题上看,姬昌收雷震子,并非因为它是将星(这就显得功利),也并非因为它合该是自己第一百个儿子(这就变成缘分和宿命),他只是出于一个慈父对一个孩子(无论是人是妖,此处疯狂暗示陈塘关李总兵)真正的爱,以及对“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个价值信念的坚持。姬昌对一个毫无关系的妖有此大爱,希望妖也能活;殷寿对一手培养起来的质子却只有利用,希望他们为自己而死,二者对比鲜明。从叙事角度看,这是给后面姬昌与姬发父子对手戏做铺垫,让姬发做选择:这样一个仁父,你舍得害他吗?殷寿那样的父亲,你真的愿意追随吗?

    另外,电影将龙须虎从一只山野妖兽改为在玉虚宫守护封神榜的神兽,以及捆绑封神榜的绳子,编剧很可能顺势把龙须虎的妖怪属性移到了雷震子身上,丰富雷震子的形象,毕竟原著雷震子除了出山救父、打死辛环、棍劈墨麒麟外,后面再无出彩战绩,成了酱油,给雷震子增加个妖的身份,后面应该会有不少戏份。

    补充一点:很多人不解,为什么雷震子忽然就从一个婴儿变大了。其实这就是神话笔法,在神话世界里,只要有法术,什么事儿都不能以常理视之。原著中七岁的雷震子受云中子嘱咐,去后山寻一件兵器,他一个小孩子找了半天啥也没碰到,腹中饥渴,忽然看到两枚杏子,捡起来吃了,瞬间样貌大变,身材暴长,生出风雷二翅。云中子大呼妙哉,授他一根黄金棍,讲解风雷翅秘术。电影中原本拍摄了雷震子在昆仑吃杏变身的情节,可惜时长所限,最终又被导演给剪掉了,只好懂的都懂,不懂一脸懵逼了。希望早日出导剪版吧。

    改动八:删掉黄飞虎

    黄飞虎和他的独立故事单元,在书中主要有几个作用。

    一,作为殷商武将的最高代表,他的反叛意味着妲己祸乱朝纲的任务胜利结束。

    二,反出朝歌,展现了明清社会的四个基本道德规范——忠、孝、节、义之间的冲突。最终他选择了节和义,背叛了忠,化解了孝。

    三,过五关,这明显是模仿关二爷,这是当时读者喜闻乐见的桥段,直接搬过来能赚流量。

    四,投奔西岐,引得闻太师大军开拔,直接拉开了三十六路大军攻西岐的序章,全书第二幕正式开启。

    之后的黄飞虎就只是一个普通武将了,纯工具人,死的也草率。

    删掉黄飞虎也有几个道理。

    一,电影篇幅有限,且妲己不必再祸乱朝纲,不用他来反抗。

    二,忠孝节义跟电影的父子主题不搭。

    三,过五关明显是抄关二爷的故事,不拍也罢。

    四,姬发杀死殷寿,救走姬昌,自己逃回西岐,必然引起闻太师大军来讨,黄飞虎最后一个功能也可以不要了。

    改动九:比干自愿掏心

    电影里的比干融合了演义中商容(耿直资深)、杜元铣(懂天文能占卜)、梅伯和杨任(死谏)等人的戏份,又把姜子牙捉琵琶精(拿住脉门就能控制妖怪,否则就算杀了妲己,妖怪也会跑掉)的设计加了进来,塑造成一位巫史合一的大司命,既是王叔也是帝师。

    他原本的计划是,拿住妲己脉门,直接杀掉她,让狐妖从妲己尸体里出来,真相大白,可是被殷寿及时阻止了。

    比干第二个计划是拿住妲己,让殷寿来杀,但殷寿不愿意,害怕错杀美人,无法挽救。

    比干无奈,只好再进一步,自挖玲珑心让狐妖显形,逼殷寿做决定,拿自己的命跟殷寿交换条件。

    比干能这样做,影片前面是做了铺垫的。登基大典上,比干就讲过成汤先祖自焚化解天谴的事,成功逼迫殷寿答应自焚。这时比干愿意自杀,就是告诉殷寿,狐妖的危害程度堪比天谴,你既然愿意自焚化解天谴,我就愿意掏心干掉狐妖,大侄子咱俩要为了成汤江山而死啊。

    可惜,他还是太乐观了。从第二个计划失败就能看出,其实殷寿根本不相信比干,也根本不想杀妲己。冀州城下,他可以轻松洗脑苏全孝自杀;龙德殿上,他可以随意斩杀侍从;连弑父杀兄和死了正妻都不带眨眼的,纯纯视人命(包括亲人)如草芥。如果妲己只是一个普通美女,杀了根本不可惜。他就是看重了妲己能救命的“法术”,当她是个有法力的异人,是自己实现野心最重要的一环,哪怕她是狐妖,那也不能杀。

    比干自愿掏心,它的剧作功能是逼迫殷寿终于来到最重要的抉择,前面你滥杀无辜、弑父杀兄,虽然可恶,但还是个人层面的恶行,现在你面临的是列祖列宗和个人野心的终极选择,你到底选哪个?

    比干、殷郊、姬发、姜子牙都以为或倾向于殷寿会选前者,甚至连妲己都慌了,万一殷寿来个用完即弃,弃车保帅呢?

    没想到,殷寿选了后者。

    事后,殷寿做了三个决定。

    第一,杀死殷郊,反正可以长生,殷商血脉只留自己一个就够了。

    第二,逼姬发弑父,让他也走上绝路,变成跟自己一样的“大英雄”。

    第三,烧毁宗庙,正式接纳狐妖,这一回他真正欺师灭祖,堕入魔道。

    现在来看看殷寿的黑化步骤吧:教唆青年--弑父杀兄--枉顾天谴--戕害忠良--抛妻斩子--欺师灭祖--人妖不分,太黑了。

    改动十:封神榜与天下共主

    最后来谈谈封神榜。

    很多人吐槽电影改动封神榜的设定,说它魔改,其实恰恰相反。从剧作角度看,封神榜是贯穿整个故事的核心道具,电影对封神榜设定的更改可谓非常巧妙,不仅成功避开了原著里的设定坑,也弥补了原著设定的诸多缺陷。

    先来看看书里的封神榜有多少坑吧。

    这么重要的一个榜,书中对它的出场介绍实在含混不清: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间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

    这段文字槽点太多。

    第一,昊天上帝是谁?他是什么地位?所管何事?为何只出现一次,后文再无着墨?如果此前天地秩序是他来维护,现在为何要让仙首十二称臣呢?

    第二,仙首十二又是谁?书中算上西方教,也不过阐、截、人、西四大教派,五位首脑教主(西方教由接引和准提共管,阐教前台由元始天尊掌管,幕后是老子坐镇,截教由通天教主一人独掌,至于人道以何者为尊,书中并无明示),哪来十二首?要说仙首十二就是阐教十二上仙,其实更不可能,毕竟既称仙首,怎能是二代弟子?何况昊天上帝也不能越过元始天尊行使职权。假设就算如此,这件事也是阐教内部的事儿,轮不到截教和人道参与,封神之战截教、人道死者最多,通天教主和人道首领怎能牺牲自家弟子来帮你十二上仙渡杀劫?

    第三,元始天尊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伐临身,这件事跟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是否有关联?所谓红尘之厄,是否指下界助武王伐纣?所谓杀伐临身,本是修仙路上必经的杀劫,但要杀谁才能渡劫呢?是否一定要让他们下山助子牙杀尽封神榜上有缘人?果真若此的话,十二上仙是否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封神榜之外?理由又是什么?

    第四,既说称臣,表明三教之前与昊天上帝至少互不从属,昊天明明只要十二仙首称臣,三教为何要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这个扩招幅度太大了吧?这些书中都未明言,至于网上各种版本的阴谋论,也都是纯属臆测,越说越离谱。

    第五,昊天命仙首称臣是神仙圈内部的事,只是碰巧女娲要报应纣王,灭了成汤气数,阐截二教这才借商周大战来行封神之事,人道虽然名义上是共谋者,实则完全被阐截二教代行议事权,全程没人来参与,凡人在这件大事里只有充当炮灰的命,毫无话语权。

    在接下来的故事里,封神榜多次被提及,但坑依旧不少。

    第一,封神榜的人数和宿命问题。封神榜上的人数看来是早就定好的,可第三十七回元始天尊跟子牙说,下山之后有人叫你,切不可应他,否则会有三十六路人马伐你。倘若子牙不应,这三十六路人不来就不会死,他们还会上榜吗?榜上那三百六十五个名字是会减少呢?还是会换人呢?等到了第七十二回,元始天尊拿住申公豹,书里却有一段旁白:“元始天尊岂不知道要此人收聚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故假此难他,恐他又起波澜耳。”合着你早知姜子牙一定会回头,申公豹也是你故意放出来搞人事招聘的,玩过家家呢?原著作者用宿命论来弥补设定上的漏洞,水平不太高的样子。

    第二,封神榜的功能和保密问题。按照书中描写,封神榜专吸“忠臣义士和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的魂魄,一切看天数和缘分,它更像是一个智能分类过滤器,只列职位数量和岗位要求,不写具体姓名,全看死者生前修行深浅、有何作为,再逐一配对挑选,把合适的灵魂吸进来,安排到某个合适的岗位去。所以,榜上具体有谁,连三教教主都不知道,通天教主只能说:“吾教下也有许多,此是天数,非同小可,况有弥封,只至死后方知端的。”云霄也说:“吾师有言,门中不许下山,如下山者,封神榜上定是有名。”可见,封神榜是三教内部第一等绝密刊物,榜上既无具体姓名,外人自然无从得知,可书中又多次借某人之口提到另一人榜上有名,比如度厄真人早知徒弟郑伦该上榜,他怎么知道的呢?

    第三,封神榜的选拔标准问题。书中用一句话点出了选拔标准:“根行稍次者,成其神道”。先不考虑宿命论和上帝视角,一种常见的解释是:三教门人并不知封神榜上有谁,但他们可以依照封神榜的录取标准来猜,看谁的修为浅,谁的根行稍次,谁就容易上榜,所以每当截教门徒听人说自己榜上有名时都无比恼怒,这就好比你的同学骂你学习不好,人品不佳,注定一辈子卖猪肉一样,你肯定会反骂回去,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

    问题来了,所谓修为和根行,如何评判,如何检验呢?你可以说黄天化、土行孙法力浅,但李靖、金吒、木吒比他们还浅,为何可以肉身成圣?你可以说十绝阵主、九龙岛四圣等仙人根行稍次,可截教首席四大弟子水平都不在十二仙之下,他们怎么也稍次呢?你也可以说同等辈分里,人比兽和物的根行更高,广成子等是由人成仙,龟灵圣母等是兽,石矶娘娘等是物,所以广成子水平更高,但是赵公明和三霄娘娘都是凡人修仙的,能力还在十二仙之上,他们怎么也上了榜呢,黄龙真人分明啥也不是,居然没事儿?如果这个根行包涵了个人的品性,那哪吒第一个就该封神,他是全书品性最差的一类。所以,说来说去,我们还是搞不清楚到底谁会上榜,反正作者站在上帝视角和宿命视角,说你该上你就得上。

    第四,封神榜的误判问题。封神榜是三教签押,所封众神自当该是三教人物(凡人还是没有话语权的纯炮灰),可是书中多次封错了人,这个智能过滤器出现了技术问题。比如龙须虎,它是个异兽,并非阐教门人,姜子牙收他也不曾传授道法,自然不该在封神榜上,书中的出场诗也说它是“封神榜上无名姓,徒建奇功与帝家”,最后居然又封了神。又如邬文化、桃精柳鬼、梅山七怪、轩辕三妖,这些都是野路子成精的妖怪,跟三教毫无关联,居然也能上榜混个编制,这个榜管的也太宽了吧!更有甚者,前文提到过的敖丙、李艮,明明早就是神,又重封一遍,调岗要这么大代价吗?最离谱的是,书中多次名言正神一共三百六十五位,结尾封神却多了十来位,谁是关系户?

    这么多槽点与大坑,只有一个解释能说通:封神榜的设定是层累叠加的,任人打扮的。李天飞说:“它是由不同时代的作者根据当时的需要和观念自行改动的,不存在尊重原著一说。”乌尔善也说:“每个时代讲封神故事,都包含当代价值表达。《史记·殷本纪》里司马迁的叙述,离历史真实事件过去一千多年了。《武王伐纣平话》是宋元时期的当代,《封神演义》是明代的当代。没有绝对客观真实的,每一代讲述都是根据当时他们认为的真实去进行当代讲述。”

    封神榜是封神故事的核心,电影要做当代价值表达,就要重新修改封神榜的设定,下面来拆解和猜测一下电影版设定的用意。

    第一,把封神榜改为女娲留下的宝物。很多人热衷于讨论昊天上帝扩招天庭公务员的计划,却忽略了这些受封之神的职能,其实是为了重塑天地秩序,为神仙界和人间百姓服务的。怎么招聘不重要,目的才最重要。电影删去了昊天扩招和三教签押这些过时、含混的设定,直接用它来消除天谴,为人间服务,结果是一样的。

    第二,只说封神榜能封神驱魂,消除天谴,不谈三百六十五位之数。因为封神榜上的神是有具体职能的,全都对应着民间百姓日常生活所需,比如雷部对应农业生产,火部对应出入安全,瘟部对应身体健康,斗部对应吉凶灾祸。电影中的天谴,就是指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了问题,宇宙秩序彻底混乱。只要封神榜一开,驱使有能力的魂魄去解决相应的危机,天地自然重归平静。至于是不是一定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并不重要,那是昊天上帝该操心的,跟现代观众无关。

    第三,封神榜对仙人无效,只能由凡人掌握。这是填补了演义中凡人只能当炮灰却无话语权和参与感的坑,让人成为故事的核心,即导演所说的当代价值。用李天飞先生的话说:“这次政权扩容的策划者是成道的高级仙人,执行者却是一位凡人姜子牙。如果把仙人视为人类修行的最高成果的话,这似乎告诉我们,人类开始试图介入世界秩序的维护,不再做匍匐于天神威严下的奴仆了。”

    第四,封神榜只能由天下共主开启。演义中的封神榜只是个用来善后的录取名单,除了申公豹,没人想夺它,因为一切都是宿命,所以封神榜对全书所有主要角色的行为动机不起作用。这种设定说书可以,拍成电影便幼稚、零散、过时。封神第一部的市场类型是神话史诗,剧作类型涵盖了金羊毛+伙伴之情+超级英雄等等,重点是要展现英雄的成长与抉择,英雄们要成长得有冲突,互相之间要激烈对照,要成功得拿到核心道具,封神榜就是一个让所有凡人英雄汇于一点的纽带,而昆仑和金鳌众仙的前途也全看封神榜归谁所有,他们必然要为了自己来参与这场封神大战。

    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但写不动了,以后再另写一篇吧,这次先到这里。

    收尾:现在终于可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一些朋友认为成片部分段落比较“生硬”,过度很突兀,其实这个不是剧作层面的问题,而是剪辑问题。可以看出这个剧本相当扎实,各方面都顾虑周到,但是出于时长排片考虑,听说导言忍痛删减了将近一小时的内容,将成片控制在两个半小时以内,这剪得的确过于狠了。结果就是,有的观众很喜欢,认为成片节凑凌厉,毫无尿点,非常爽快,有的观众偶尔懵逼,不明白为啥跳的这么快。这可能是电影唯一的缺点,扣个0.5分,总分8.5吧。

    而且,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多买票呗,只要回了本,或者小赚一把,第二部明年如期上映,什么导剪版啊重映版啊,还不手到擒来?

    7.27更新:

    一、封神是否需要尊重原著?

    封神故事与封神演义故事的区别在哪里?

    最近经常有黑子来喷,说这部电影不尊重原著,是魔改,挑战了他们的底线,玷污了他们脆弱的内心。现在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要分两个角度:一、什么是原著?二、什么是魔改?

    先说第一个,何为原著?

    这部电影取名《封神》而非《封神演义》,片头字幕又明确指出改编自武王伐纣平话和封神演义等,其实已经说明:电影的故事基础乃是流传千年的封神故事,而不只是《封神演义》这一本小说。

    所谓封神故事,具体包括两条线,一是人间的武王伐纣,二是各界神魔借人间鼎革之际入世大战的故事,早期主要指玄帝收魔故事,包括昊天上帝降生为武王姬发,元始天尊命玉皇大帝派玄天上帝下凡收服六洞魔王,无数仙魔大战于酆都等等,后来演变发展为姜子牙斩将封神故事。

    很多人所谓电影不尊重原著,基本上单指电影与演义小说有明显出入,这是一个严重误解。这部电影如果真有“原著”,那也是跨度三千年的“完整版”封神故事。当然,那些连封神演义都没怎么看过,只看过或主要印象来自评书、电视剧、网文的朋友,吵吵嚷嚷地吐槽电影不尊重原著,就更不值一提了。

    封神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到明代才以封神演义为最终形态流传至今。用徐朔方先生话说,这本演义是“中国长篇小说在世代流传中累积成型的最为典型的一例”。而李亦辉先生则评价它是“源于民间,成于众手,辗转流传,极其复杂”。

    下面结合他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封神故事流传成书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秦两汉文化典籍中记载的殷周更替、武王伐纣故事,散见于《易经》《尚书》《诗经》《逸周书》《史记》等。电影中殷寿伟光正的个人形象、比干卜问成汤国运、九尾狐是祥瑞、西岐与北崇的矛盾、殷商攻有苏氏、闻太师征北海与征东海平灵王(原型可能是东夷部落或鬼方)等设定在此可见端倪。

    而儒家对殷周鼎革所树立的政权转移范式,文武周公所开创的礼乐文明,以及孔孟大力标举的王道仁政理想,奠定了武王伐纣故事的文化基调,也是封神故事源流与思想渊源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封神演义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其实相当复杂。表面上,这个故事有着浓厚的道教文化和民间信仰色彩,内在的价值核心却仍是儒家精神。它所讲述的那段历史,又是早于礼乐文明和王道仁政的商末,是截然不同的上一个成熟文明,充斥着各种鬼神崇拜和人牲人祭。无论许仲琳还是陆西星、李云翔,他们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三者融合贯通,这才导致书中逻辑不通、自相矛盾、缺乏说服力之处屡见不鲜。

    第二阶段:宋元明小说和戏剧的演绎,主要是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和明余邵鱼的《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卷一。这时的平话、志传开始融合大量民间传说和信仰,其中已包含若干神魔因素,明显受道教与民俗信仰滋养。武王伐纣故事开始与玄帝收魔故事相结合,这对封神演义的艺术构思有重要影响。

    再者,刊行于元明的三部“搜神记”,即《新编连相搜神广记》《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大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为后来的封神演义提供了大量人物设定和故事雏形,哪吒、杨戬、雷震子、韦护、魔家四将、赵公明、闻仲、杨任、十二仙等角色原型相继出现。从这时开始,一个庞大的封神宇宙诞生了。

    第三阶段:明万历年间,随着神魔小说兴起及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兼历史演义与神魔故事于一身,融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为一体的封神演义正式成书。

    注意,这还只是成书,没有定稿——因为它就没有定稿一说。

    封神演义更像一个故事大纲+官方人物设定集+各种不同版本特典+用户原创剧本补丁。明清历代说书人、出版人、学者、作者,都会根据当时的社会舆情、价值观念、流行元素、市场嗅觉,在大纲基础上做出大量修改增删,推出自己的专属定制版本。比如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金阊舒载阳刊本,而流传最广的通行本则是百多年后的清四雪草堂订正本,到了晚清光绪年间还有一个广百宋斋本。你看,从明万历到清光绪,两三百年间,这部书一直在变化,其内容差别之大令人震惊。

    这里举李天飞先生有关杨戬和梅山七怪的例子说明。

    在宋元的封神故事里并没有杨戬,也没有梅山七怪。到了明代的封神演义,终于把杨戬写进来了,而最后封神时,封了七个星:四废星袁坤、天瘟星程朝用、荒芜星召国才、伏断星李颜、反吟星周柏、刀砧星胡松、破碎星余宗伯,这几位你一个都不认识吧?两三百年后,晚清广百宋斋本又把梅山七怪编了进来,还顶替了上述七星,变成四废星袁洪、天瘟星金大升、荒芜星戴礼、伏断星朱子真、反吟星杨显、刀砧星常昊、破碎星吴龙。这七个神煞星本来是被七个凡人占据的,这一版却给了七只野生妖怪。

    因此,李天飞先生结论说:“(明代)这张封神榜可能源自一个或一组更古老的封神故事,以及一些古老的人物,而且坚守非人类不封神的原则。后来这些人的故事渐渐亡佚了,但这张榜单却没有同步修改,就出现了很多僵尸号。广百宋斋本的编者发现了这个问题,删掉了这些僵尸号,换上了梅山七怪等活跃号,却又无意中制造了新的问题。梅山七怪本来并不在阐教、截教的体系中,虽然说截教有教无类,什么都可以收,但书中确实没说这七怪是谁的徒弟,而且书里提到他们,总是带着贬抑的口吻,甚至连商朝将领都看不上……这正说明,七怪是后来填补进去的。大概是作者写到这里,江郎才尽了,编不出太多的阐截二教的神仙,只好仿效西游记,开始借各种妖精凑数……所以,封神演义本来有一个相对简陋的版本,里面没有七怪,但是书商又希望整部书再丰满些,于是加了七怪的故事,但加得太仓促,既顾不上七怪本来是杨戬的跟班,也来不及编出生动的故事,只好从西游记里硬借了。”

    好了,我们总算把封神故事的“原著”梳理了一遍。

    如果你穿越回明代,你买到的那本封神演义里是没有梅山七怪的,不要怀疑它是盗版。如果一个明代人穿越到现在,看到了封神三部曲,发现里面没有梅山七怪,也不会觉得惊讶,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梅山七怪是谁。而如果我们请一大批明清说书人和出版商来看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他们更不会觉得魔改,因为他们都知道,武王伐纣和封神故事是层累叠加的,封神演义这部书也是世代累积成型的,这一套他们太熟了(价值观除外)。

    其实,对这个现象我们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看到的封神小人书、单田芳和袁阔成的评书、各版影视剧,都是大幅改编,哪一个尊重了封神演义这部原著呢?黑子们所谓尊重原著,更像是一种自我讨好,你想看的其实是你心里那个版本的封神故事,那对不起了,你自己心里的故事,为什么要让别人拍出来呢?

    二、何为魔改?如何界定改编尺度?

    正如上面所说,封神故事,无论列国志传、武王平话还是封神演义,都是作者用自己当时的“现代思维”写就的,宋代平话是宋人思维,明代演义是明人的价值观,到了清代,又被清人用新价值观改写了一版。因为作者文笔和创作能力太差,无力融会贯通,以至于目前市面流通的通行本封神演义,就是这样一个杂糅汇总各时代价值观的产物,这与四大名著有非常大的区别。

    三国水浒西游记虽然也有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资料版本无数,但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的水平太高,经他们之手,这三本书直接上升到神级的高度,后人没必要再大幅删改了。书中那些主要人物,可能单调些,扁平些,脸谱化些,与现代价值观不符些,但人物性格、行为逻辑、矛盾冲突都很精彩,影视改编难度自然不大。比如李逵,书中有明显嗜杀的性格,现代电影只要把它往鲁莽好斗、愣头青和童真方向引导一下就好,他跟宋江的关系不用变。比如孔明,现代电影只要把他近乎妖的神技削弱一些,变成一个智者就好了,他跟刘备的关系也不用变。可是,封神演义里的周文王、纣王、通天教主、申公豹、姜子牙、哪吒、李靖、女娲、妲己等等,人物性格总是模糊不清,行动线老是前后错乱,行事逻辑也经常自相矛盾,影视改编自然要重新确定他们的性格,取舍他们的故事,理清他们的行为逻辑和人设,更不要说原著那强大却脆弱的宿命论和低劣的叙事技巧,简直是影视改编最不愿看见的大坑。

    简而言之,要认真拍好封神故事,要用当代价值严肃审视封神故事,不大改是不可能的。如果这就是所谓魔改,那还是老话,你想要的是你自己心里的封神演义,就别花钱买票了。

    另有一种黑子,他们认可这部电影的改动,但认为这个改编毫无逻辑,不自洽,甚至还有西化倾向,所以说是魔改。这更不要聊了,你可以去找一些专业的编剧老师,像汪海林、雷神等等,看一看他们对封神剧本的评价有多高。一句话,你可以不相信冉平和冉甲男(我都不信他们写得出这样的本子),但你永远可以相信芦苇!

    最后再回应第三种黑子,这类黑子认为,文学改编电影就得按原著拍,只要改编幅度过大,那就是魔改,就是垃圾。这里反问黑子们一句:你能数得出来的经典影视改编,比如笑傲江湖、东方不败、卧虎藏龙、侠女、东邪西毒、青蛇、倩女幽魂、霸王别姬、黄飞鸿、投名状……哪一个改动不大?哪一个不是颠覆?哪一个不是杰作?这还不要谈大话西游这样的作品。

    7.28更新:电影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

    封神上映一周多了,吐槽电影不符合历史的喷子虽然正在减少,却还是相当活跃。

    他们的吐槽大概有这些:商朝有这么大投石车吗?冀州有这么寒冷吗?商朝有马镫吗?质子是东周才出现的,而且既然身为质子,怎么还能让他们去冲锋,死了怎么办?商朝的服装和造景哪有这么华丽,商人不应该穿兽皮和粗布麻衣吗?殷寿能叫殷寿吗,历史上他应该叫帝辛或者子受!伯邑考不是名字,他的真名应该是……

    嗯……这些伪历史喷子的历史知识可能学得还可以,但不能算精,甚至不能算专业,因为专业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来,而这些人的文学审美能力却是相当差。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电影不应该对演义做这么大改编,即使原著漏洞很多,情节很差,人物单调,也要按原著来拍,我们就是想看动起来的小人书,管他什么电影理论,管他什么人物塑造。其次,既然你这部电影不尊重原著,那它就必须要尊重史实。然后,他们开始列举历史知识来论证电影其实也并不尊重史实。最后,开喷。

    不得不说,这个脑回路相当之典型,正是某些历史系学生(我也是历史系出身)或历史爱好者的管用套路。他们看历史剧,主打一个挑毛病,其他都不重要,这是把历史剧当论文看了。可是他们忘了,封神是一部神话史诗,完整来说,是一部有史诗气质的神话电影。

    它是一个以商周为背景,以儒释道文化和民间信仰为内涵的架空神话,各种设定都是对中国历代,主要是商周青铜、宋人山水、元明道教文化,三者重组后的一个融汇创新,本质上还是要表现一个有史诗气质的神话传奇,因此从历史考据角度去考证它并没有意义,而应该考虑三点:

    一,电影的美学体系是否有中国文化的基因?在中国的文化中是否有迹可循?

    二,这个故事是否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某些真实精神,比如原则的真实、价值的真实、人性的真实?

    这些方面,封神其实都做到了。

    三,真实的历史如何与虚构的电影创作相结合?

    也就是说,电影工作者应该具备丰富专业的历史素养,这样你的故事核心和情感才不会跑偏;而后,更应该具备从历史中提炼、重组、改造出适合艺术创作的养分,让历史为创作所用,而不是让创作受历史的束缚。

    毕竟,真要按黑子们的考据标准来拍,这个电影就不可能成立,二三部的魔家四将怎么办?商代还没有琵琶呢,还没有伞呢,还没有姓魔的呢。闻仲能叫太师吗?李靖能叫总兵吗?哪吒能用火尖枪吗?三尖两刃刀啥时候上过战场啊?如果要还原商代真实的生产力水平,让老百姓粗布麻衣,让帝王们穿着兽皮拿着木杵,那神仙们怎么办?都是神仙了还能穿什么?难道裸奔?武侠小说里侠客们成天带剑走天下,符合历史吗?你管不管?侠客们路见不平一声吼,随便拔刀互殴你管不管?左冷禅都敢在封禅台一统五岳了,官府在哪里?

    所以说,文学、神话、电影就是以古代为背景,讲述古代某些人性和冲突,同时结合现代价值观,适当去改造、创新出有传统美学气质的服化道体系,表达一种贯通古今的历史精神。

    如果说到这里,您还要在那里卖弄微末的历史常识,去挑各种毛病来彰显自己,那大可不必买票,回家去抠老三国不是更好吗?

    7.29更新:杨戬哪吒的昆仑快递

    真没收钱,纯自来水,如果大家这么想让我收钱,不妨打赏几块,或者帮忙疯狂艾特官方,让他们看一看,衡量一下本文贡献,打点稿费,等第二部上映时再出一篇万字文,解析那些法宝和神仙背后的故事。

    说一下哪吒杨戬为啥老是一起送快递这件事。

    从创作角度完全能理解,姜子牙一个修炼四十年的小仙,忽然成了凡人,肯定不习惯,他每次都叫杨戬哪吒一起走,在情节设置上明显是一个笑点,让观众轻松一下。但从观众角度看,又的确是个bug,笑是笑了,但那是嘲笑,老是这样,都看不见斗法了,多可惜啊。

    另外,从编剧之一冉甲男的采访得知,剧本中哪吒的性格是比较冲动易怒的,更接近原著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横小孩儿,这一点从电影里哪吒仅有的几次表现也可以看出,他动不动就生气,没说两句就要打人,看起来心智水平还在儿童到青少年阶段。因此,杨戬之所以总是跟哪吒一起走,也是为了监护哪吒,免得他路上出差错,坏了大事,而姜子牙毕竟老奸巨猾,就算没了法力,很多时候想要脱身自保也是不难的。

    9.8更新:冀州苏氏反商始末与冀州之战原貌

    昨天庆祝电影破25亿票房的直播中,导演披露了大量冀州之战的删减剧情,信息量巨大,为了成片时长,那么多好戏被删掉了,真是意难平。

    根据直播披露,整理关键信息如下:

    第一,冀州为何永不朝商?

    原来,殷商对冀州强取豪夺达百年之久(也许正如史书记载,殷商向各国不断索取财物和奴隶,更重是索取人牲以供鬼神祭祀),冀州苦不堪言,苏护决议反商,并非一己私欲,而是合州共识,所以成片中苏全忠才会坚定地说“冀州苏氏,永不朝商”,而妲己也甘愿自杀,这种全家的决绝,看得出是对殷商有莫大仇视。

    第二,苏全孝的悲剧。

    冀州决议反商,需要花大把时间准备,送年幼无知的苏全孝去朝歌做质子,是要拖延时间,让殷商相信冀州的忠诚,可惜谋逆的消息还是传到朝歌,这才有苏全孝的自杀,他其实并不知情。

    第三,冀州之战的失败。

    剧情设定,冀州城位于北地高山峡谷。玩过光荣三国志14的朋友也许能想象,它的地理环境有点类似晋阳城,你得先过壶关或雁门,走狭长山路,不仅大量消耗兵粮士气,大型的攻城设备根本上不去。苏护再用冰浇筑城面,更让普通的攻城手段大打折扣,这就是殷商屡攻不下的原因。

    殷寿大军之所以被称作特殊军队,一方面是因为有质子旅,大概相当于干部团,人均李云龙,战力相当高;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他居然想办法用大象把投石机给驮上来了,神兵天降。所以苏护判断,这一次可能会守不住,赶紧安排苏全忠带着苏妲己驾马车准备逃跑。而苏全孝在城外劝降的话,城内的苏母是听见了的,她看到儿子自杀后,决定上吊,不再拖累家人逃难。

    第四,殷寿与姬发的羁绊。

    苏护一家逃至轩辕坟,车轮陷进雪里无法前进,殷郊姬发等人追到,姬发一箭射中苏护战马,苏护却也砍翻姬发战马,姬发被战马压住动弹不得,眼看就要被杀,幸好殷寿赶到,战住苏护,殷郊将姬发拖出来。殷寿被苏护重伤,姬发一箭射中苏护手臂,助殷寿扭转战局,杀死苏护。这一战殷寿救了姬发一次,殷郊救了姬发两次(城外大火中是第一次),姬发也救了殷寿一次。

    补充了这个剧情,就更能理解后面姬发为何坚定地对殷郊和姬昌说“大王是个英雄”。这句话有好几个铺垫。第一,姬发初来朝歌,就受殷寿欣赏,跟随殷寿学习剑术,有师徒之情和知遇之恩。第二,冀州之战是姬发第一次上战场,他近距离感受战争的残酷,也就更崇拜殷寿的睿智果敢。第三,在轩辕坟和龙德殿,殷寿两次救了姬发,是救命之恩。第四,登基大典殷寿承诺自焚祭天,为大商请命,这就不只是个人层面的救命、知遇和师徒感情了,在姬发看来,殷寿绝对是世上第一号的大英雄。这种感情是如此漫长而深刻,也难怪姬发后面不会被姜子牙和四伯侯轻易说动。

  • 头像
    今何在

    看了封神,非常理解这片为什么是现在这样。

    导演是有追求的,并不想重复之前一昧堆砌特效以耗资多少亿为卖点的神话奇幻大片的老路,但因为题材和原著的限制,以及市场的要求,却又无可奈何的走上堆砌特效以耗资多少亿为卖点的神话奇幻大片的老路。

    导演不想拍成《封神传奇》,不想全片都是姜子牙申公豹斗法,那些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了,讲杨戬哪吒的故事吧,之前已经有好几部电影了,也很难拍出新意。但又不能把姜子牙杨戬哪吒全扔掉,那一定会被骂这叫什么封神,这和拍西游不拍孙悟空去讲李世民的故事有什么区别。

    所以真的好难,换我来当编剧,我也不知该怎么办。

    其实我能理解导演以姬发为主角,但是全片又太多角色太多人要加戏了,导致姬发怎么看也不象主角,大家的关注点一会儿在纣王,一会儿在姜子牙,一会儿在姬昌,甚至殷郊的戏也比姬发的更有冲突性更抢眼球。

    所以你如果要写姬发,你就好好写姬发,写阳光下两个少年的奔跑,姬发和伯邑考在麦田里打滚,写姬昌责罚他们毁了麦田,跟他们讲粮食才是老百姓的天,土地才是老百姓的神,所以人才要热爱自己的土地,保卫自己的家乡。

    但姬发向往成为统一天下的大英雄,成为成汤那样的天下共主。不喜欢伯邑考的仁德,认为那是软弱。所以想去朝歌,加入天下闻名的质子团。

    姬昌却举起麦穗向着阳光,眯眼自顾自的说:成汤当年灭夏,是因为夏君残暴,视人命如草芥,天下才推举有德的成汤为共主,起兵伐夏。五百年了,商朝又在重复夏的老路,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姬发不爱听姬昌的唠叨,觉得他话都说不清楚,成天装的自己能推算未来的样子。最终他在比箭中胜利,来到朝歌成为质子,和皇子殷郊成为好友。

    之后他跟着纣王东征西讨,不知为何天下总有那么多人要反叛。在破冀州城后纣王屠城,说要让世人看到反叛的下场。姬发救下苏妲己,但苏妲己发誓要灭商为冀州百姓报仇,之后她利用纣王不相信任何人的心理,成功引发纣王和王叔比干,姜皇后与其兄东伯候姜桓楚之间的矛盾,并让姜皇后之子殷郊也与纣王父子反目。

    姬发早看清这种权力的游戏,纣王早就想除掉比干和姜皇后背后的姜氏家族,还有四大伯侯,好再没有人可以阻止自己倾尽国力建封神台,只为向天求得封神,他不满足成为人间的帝王,还要成为永生不死的神,接受天下人崇拜。

    所以纣王早知道苏妲己的目的,不过是把她当成工具,将来若引发民愤,只需说一切都是妖女所为,杀了苏妲己,自己仍可安坐帝位。

    殷郊要带质子团发动兵变,阻止纣王继续耗尽国力的造封神台。姬发力劝,他知道纣王精明早有准备,质子团内也不和,兵变必败,但殷郊不听。

    一场惨烈的兵变后(这里可以拍一场很悲壮的战争戏,但千万不要拍成《满城尽带黄金甲》),殷郊被擒,对纣王说事情是自己策划的,质子团所有人都只是听自己的号令,自己愿一力承担,不要连累别人。

    殷郊在纣王面前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这时纣王唤出姬发,说姬发告密有功,从此姬发才是自己的儿子。殷郊望着姬发,含笑而亡。

    纣王召四伯侯进京,四伯侯虽然进京,但都把长子留在封地,扬言若被杀,四方必反。

    纣王问姬昌说听闻你能预卜未来,请问大商气数。姬昌说不用算,大商必亡,将来必有新的天下共主出现,建立一个更文明昌盛的国度,国名大周。

    纣王让姬发举剑逼姬昌改口认罪,姬昌不肯。纣王冷笑,说我也会算命,你必会改口认罪,命将姬昌下狱。

    姬发去看望姬昌,表情冷漠,要和姬昌划清父子界限。姬昌将自己在狱中所著血书交给姬发,说此书是我一生心血,名为《周易》,其实我研究的,不过是推算气象,以利丰收,但世人却以为我通鬼神。天下兴亡,何需卜卦问神,只要通人心所向,自然知万世吉凶。

    姬发说纣王才是我的父亲,你何必将此书给我。

    姬昌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你想成为成汤那样的天下共主,我帮你。

    伯邑考为救父入京,想代父顶罪。姬发痛骂他看似仁义,却抛下西岐百姓,实为大恶。

    伯邑考说当初比箭,我故意让你赢了,因为我知道那时的你不配做西岐之主,我也不想去当质子。但我知道你说想去朝歌,其实就是想替我去,因为你知道我这样软弱的人,在朝歌无法生存,但你忘了,软弱的我也带领不了西岐百姓。能守护西岐,进而守护天下的人,只有你。

    姬发说你休想说服我谋反,我只效忠纣王。伯邑考说很好,那么杀了我,带我的头去见纣王,向他表示你的忠诚和决心。

    姬发做不到杀伯邑考,伯邑考摇头说你还是不够坚强,离天下共主,你还差一点点。

    伯邑考去见纣王后,纣王给姬昌和姬发送来了奇怪的肉饼,姬昌被迫食子肉后发疯,变成了一个疯老头。纣王把他锁在城门边,让众人唾骂。

    封神台终于建成,纣王在台上召见姬发。姬发带剑而往。

    纣王披发坐在台顶,苏妲己伏在他膝上。纣王对姬发说你带剑而来,是因为你早知道我从来也没有真的信任过你。

    姬发说:你只是让想天下人都认为我是个出卖父兄的小人,这样没有人会跟随我,我也无法威胁你,你不过是把我和苏妲已都当成你的玩物。

    纣王大笑说没错,你们的这点小把戏怎么骗的了我。我要收天下诸侯兵权,就必除掉姜皇后和四伯侯,与其等他们羽翼丰满,不如现在就逼反他们。我造封神台,也是为了征来四方民力,削弱各地诸侯,我为了这个国家殚精竭虑,你们却当我是暴君。

    姬发说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么多人的尸骨埋在封神台下,天下哀号一片,还谈什么千秋万世?

    纣王说凡人果然无法理解神的境界,为了未来的万世安宁,我征讨四方不知杀了多少人,我破城必屠,就是为了消除仇恨。敌人都死光了,哪里来的仇恨?未来的人只会歌颂我的伟业。不过世人的怨恨的确需要平复,所以我会把你和苏妲已在广场上千刀万剐,告诉百姓全是你们两个妖女和奸臣做了那么多坏事,而我只是一时糊涂,现在我清醒过来了,还是一代明君。

    姬发说我以前也认为你是志在四海的大英雄,世人却只知守着自己脚下的寸土。但我的父兄告诉我,连脚下的寸土和家人都不能守护,又何谈天下。我也想做我父亲和兄长那样的英雄,去成就他们梦想中的国度。没有错,未来必会有一个伟大强盛的国家,天下归心,百姓安宁,只是那个国家的名字,叫大周。

    纣王狂笑,说你果然还是姬昌的儿子,你父亲连国号都给你起好了,在你出生之时他就开始屯积粮食,打造兵器,真是感天动地。我知道你不会束手就擒,只是想看看你还有什么招数。

    纣王一挥手,士兵围来。

    姬发一笑,说,你自以为英明盖世,却不懂算数,你应该看一看《周易》,那里面有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比如人力计算机的原理,又比如高台搭的太高,而搭台的工人又满心怨恨,那么台一定会塌的。

    这时四面传来歌声,那是无数工人在低沉歌唱: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天下受苦的人。歌声汇成宏大巨响,封神台在这歌声中颤抖崩塌。

    纣王大喊:”不!我不会死,我是神!“

    苏妲已猛的抱住纣王,说:”为了我的父兄,为了冀州被屠的三十万百姓!”,和纣王一起坠下高台。

    封神台塌去,却只有姬发站的台阶丝毫无损。原来姬昌早就用《周易》为他算好一切,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只有科学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无数百姓看着姬发站在高台之上,以为神人,一片片跪倒,向姬发叩拜。

    姬发却一步步走下神台,来到城门边,看见疯颠的父亲,还紧紧抱着装了伯邑考肉饼的食盒。

    姬发砍断锁链,抱起姬昌,说:“父亲,兄长,我们回家。”

    白马奔回家乡,一片片麦田无边无际,农夫们抬头眺望,向白马挥手。一个个方阵的士兵已经聚集,整装待发,那是伯邑考为他准备好的军队。巨大的旗帜飘扬,舞着一个大字:“周”。

    彩蛋

    河边,一位老人戴着斗笠,持着直钩,一边钓鱼,一边念叨:

    “怎么还没有人来找我呢?他们不是把我给忘了吧。我不是主角吗?”

  • 头像
    宋雯婷

    写黄渤,犹豫了很久。

    因为在很多人心里,黄渤就是「好演技」的代名词。

    这句话有一半是没错的,我可以发自内心地说,黄渤百分之百是一个「好演员」,但是「演技」反而是一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东西,它有很多内在的标准和规则,无法一概而论。

    之所以想写黄渤,最核心的原因是在《封神》里面,黄渤的表演就呈现出了巨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到几乎伤害到了影片的主题表达,但是又非常不易察觉,不仅仅是演员自己没有察觉,而且是导演和其他创作者也没有察觉,因为它太隐晦了。

    这个问题就是:

    黄渤在需要建构主题的创作阶段,采用了解构的表演方式。

    什么意思?

    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就是他在不该搞笑的地方,用了搞笑的演法,导致观众的注意力和记忆点都被分散了,进而影响了核心主题的表达分量。

    看到这里很多人要问了,不是说喜剧是最难演的吗?为什么这么演又不对了呢?表演这事儿不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怎么设计都可以的吗?到底演员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表演方法呢?

    关于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本文的重点。

    直奔主题。

    在《封神》里面,黄渤演了姜子牙这个角色。

    姜子牙这个角色的背景影片的交代是:学仙之前,本为商贩。

    一个普通的人间商贩,原本是没有资格成仙的。

    但是姜子牙不是一般人。

    用元始天尊的扮演者陈坤的话说,姜子牙成仙是一个误打误撞的过程,他是「因一颗对人间的悲悯之心,擅自闯入昆仑」,进而获得修炼的机缘的。

    划重点,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凡拯救苍生是姜子牙这个角色的第一场戏,这场戏的内容很多,他交代了姜子牙自身的背景(商贩成仙),也交代了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凡一行的艰难(需要放弃四十年修炼的仙力,需要拯救苍生于水火),简而言之,这是「建立」姜子牙这个人物的重头戏,但是!

    更关键的是,这是建立「封神榜」这一个概念的起点。

    因为封神榜在本片中几乎完全与姜子牙直接挂钩在了一起,所以可以说,观众对于封神榜的概念的建立,都是跟姜子牙(黄渤)对于它的态度(表演处理方式)紧密挂钩的。

    那么黄渤是怎么处理的呢?

    他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的:

    1、扮相上做了下凡前和下凡后的变化。

    下凡前,整体比较精神,比较年轻,设计意图应该是让他的容貌停留在了他闯入昆仑山的时候。

    下凡后,让他整个人显得苍老,把那在昆仑山修炼的四十年,体现在了他的外表上。

    这个设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妆容本身也很成功。

    但是,有问题的是,这个外貌变化,基本上也只体现在了妆容上,甚至基本只体现在了脸上。

    最重要的两个外表的点,没有做出有效变化:

    一个是身材,一个是神态。

    所谓神仙这个概念,它本身就是个挂钩于宗教修炼体系的东西,而关于《封神》里面的宗教说法非常多,这里我就不做延展了,但是我国古代的宗教,既然要讲修炼,那就必须要讲到练「气」

    「气」这种非常虚无缥缈但是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是修炼者们的一种终极追求,大家看过片子也知道,姜子牙一行人贿赂士兵用的东西是「丹」

    「丹」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

    丹是采先天之精气练成的一种有奇效的药物。

    这就是「气」的概念在影片里面的一种具体体现。

    所以回到姜子牙的这个人物身上,他如果要体现出自己这四十年的修炼这一个动作,那么从外在上来说,他最佳的表演切入点,是要在气韵变化这个点上去做一些文章的。

    你不能修炼之前,一身市井味儿,你修炼之后,还是一身市井味儿吧?

    四十年,不能只修练了法「术」而已,不能说夺走了你的术,你身上就没有这四十年修炼的痕迹了。

    如果是这样去处理的话,姜子牙不就成了江湖术士了吗?

    连带着元始天尊等诸位仙人的身份位置,就都做低了,封神榜的正义性和救赎色彩也就被削弱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姜子牙这个角色的塑造都比较严肃的一个根本原因——

    姜子牙的存在,在文本上,就是有重要的主题建构意义的。

    演员的发挥,归根结底是要服从和依托于文本的。

    所以很多观众看完《封神》之后,一个主要的困惑就是:

    这一部《封神》跟「封神」这两个字的关系,也太弱了吧。

    这种感受,就是由于世界观上对于「人」「妖」「神」三者的感受的建立略显趋同所致。

    姜子牙这个角色,作为仙界和人间的连接者,他的表演任务实则是非常重的。

    2、人物个性上,采用的幽默搞笑的处理方法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绝大部分演员,是无法采取幽默的方式去处理角色的。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表演中做幽默化的难度又要让人不讨厌,需要对时机和氛围有非常敏锐的把握,否则就会很尬。

    但是幽默感这个东西,实际上不论对于演员还是导演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使的武器——

    你能让观众笑,观众就没有理由不喜欢你。

    笑,可以增加观众与角色的情感连接,进而让大家变得格外宽容。

    沈腾为什么火?就有这个原因。

    他确实极其善于拿捏一种微妙的分寸感,非常懂得照顾观众的情绪,他用这种方式有效地建立了自己与观众(而不是角色与观众)之间的直接互动,因此观众有时候即便看了他演的烂片,也是骂片子,很少骂。

    这就是我刚刚说的那个理儿:

    你都让我笑了,那么...... 也就算了。

    观众缘么,说白了,就是让观众心里觉得可以「看你面子」的一种东西。

    好,那么说回黄渤。

    因为黄渤也知道,幽默是一种百试百灵的表演武器,他就没少用过这一招。

    但是,领导曾经教育我们: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在《封神》里面,他还是采用这种自己最习惯的方式来演,但是因为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不匹配姜子牙这个人物的精神内核的,所以导致人物最后出来的的内在状态十分虚弱疲软。

    举个例子。

    姜子牙带着哪吒和杨戬下凡,试图用仙丹收买管事的不成,还被卖去了做苦力。

    黄渤对人物的处理很轻松,基本思路就是:

    一个是我对人间很熟,人间玩的就是套路,见到士兵,挤眉弄眼地先「走后门」;

    一个是我这带着俩神仙呢,我什么都不怕,被带去做苦力,反应过来「我们被卖了」的时候,依然是一副「不知民间疾苦」的随意感。

    这个处理思路放在这几场戏里看,是没有问题的,尤其如果是在电视剧里,这种处理会非常舒服,因为它有效地调节了节奏,能让影片气氛不会一直紧绷。

    这个气口,是要有的。

    但是,这个气口,放在姜子牙身上,就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弊端:

    在尚未建立之时,已经开始消解。

    什么没有建立?

    人间的苦难没有建立。

    什么被消解了?

    人间的苦难被消解了。

    在第一部中,导演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君王臣子,去描写天下大势,去描写宏大与美,但是却没有办法花太多的精力去描写苍生与草芥、渺小与哭声。

    而这一点,是需要被演员体现的。(李雪健老师的表演就体现了这一点)

    封神榜之所以被带到人间,为的是救扶黎民百姓,为的是给千千万万的蝼蚁般的「庶民」以生机,而不仅仅是对于君权姗姗来迟的不满与对抗,不仅仅是庙堂之上发现不对劲落荒而逃的迟钝与戏谑。

    在大是大非的情节点上,采取消解的表演手法,最终的结果就是影片主题的内在割裂。

    这是很危险的。

    它的隐晦,让很多观众即便能够本能地感受到一丝不舒适,但是也很难说出个一二三四,但是那种隐隐的不对劲的感觉,是会遗留在观众的感观之中的。

    尤其在今天这个盛行消解的时代里,「建构」这件事情,显得那么愚蠢、那么费力、那么没必要。

    但是一切建构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底层逻辑是:人们对于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因为所有的秩序、规则、结构、框架,建立起来都需要漫长的岁月、枯燥的等待,它指向的是很遥远的未来,它指向的是我们所栖息的主体灵魂深处的共振,它艰难而闪耀,如果没有强大的信念作为支撑,那么它将顷刻崩塌,片甲不留。

    那样的世界,跟地狱就没有区别了。

    如元始天尊所说,姜子牙这个角色,是因「悲悯」而顺天意的。

    这份悲悯实际上就是他对于人间的希望与信念。

    他必须相信,他能做什么!所以他去做了什么。

    它需要被传递出来,这个角色才能站稳,封神榜之于天下的意义才得以成立。

    说黄渤演得不好,也许是一个太不聪明的做法吧,显得我这人情商太低,也太不圆滑,但是我觉得这个点,是需要有人来说的。

    因为我所针对的实际上并不是黄渤,而是「消解」这种处理思路。

    我不太喜欢把一切都做喜剧处理。因为「消解」往往并非百试百灵,「消解」在绝大多数时候,只是调剂和休息,它无法解决任何深层与本质的问题。

    人类绝大部分力量的来源,还得是深耕、是苦行、是日复一日的建立。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我所说的的确是一个表演技术的问题,但是它又远不止于此。

    它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的审视,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的察觉。

    更多相关明星演技盘点,搜索公主号:宋雯婷(id:swtstory)

  • 头像
    whm

    较为失望。难得写一写影评,昨天怀着忐忑的心情,看了封神的点映,一部期待了很久的电影,作为影视美术工作者,这部电影里有太多自己喜欢敬仰的学长老师前辈参与,看完电影的感觉五味杂陈。

    先说优点:

    影片中的一些服化道,美术,选角,非常出色。费翔的脸极具荧幕高级感(作为男人看了都受不了),申公豹的服装妆容很对味儿。杨戬的选角,造型设计,动作设计亮眼吸睛。苏妲己比较吃个人审美,每个人感觉不同,我觉得演员表演各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狐狸的动态表达很灵动。

    朝歌和西岐在视觉感官上,颜色,设计语言各自统一,从美术角度来看,圆满完成世界观的塑造。可能唯一朝歌的士兵服装设计“痕迹”过重,堆砌感厚重,感觉落不到地上,这可能是导演或艺术指导的某些追求,但这块瑕不掩瑜。

    个人比较喜欢的戏份是四质子杀父,四位父亲不同的态度和四质子不同的处理方法,让那10分钟充满戏剧冲突。

    缺点:

    最大的问题在于剧本太软,文学性太弱,逻辑自相矛盾点太多。整部影片如果去掉美术、特效这一块,就味同嚼蜡。我个人对国产电影的评价向来比较宽容,毕竟自己国家的电影,需要给予肯定。但把观众当傻子就是另一回事了。

    也正是这导致了这部电影的优点——美术部分,显得格外尴尬。

    大量的特效,设计,意义何在?

    开篇的冰封城墙,视觉效果拉满,直逼权游,却靠投石车即可破城。给人双方战力断层的感觉,那苏护是怎么有底气“永不朝商”的呢?更不要说大片特效雪崩之后,几人竟然完好无损这种情节了。

    姜皇后为死而死,比干挖心的片段也尤为尴尬,死的毫无意义。姜子牙重返人间,看到那么多奴隶苦于建塔,没觉得纣王有问题,非要等到进殿杀人才觉得纣王有问题,要逃跑。可能这时候有人觉得这是原著剧情,但是,全片都改了那么大片的剧情了,突然这里不愿意改了?造祭祀台那么大的场面,就单纯是为了秀场景秀特效?不应该刺激到人物内心吗?

    再后来申公豹的所谓“移魂术”,更是典型,利用符咒将门口两个巨型雕像“活”了过来,进行一大段的追逐戏,从角色角度考虑,叫做降智。你飞的都比那两个雕像跑的快。从电影角度考虑,叫做纯浪费钱。大段的特效制作毫无意义。仅为视觉效果,不推进任何剧情。类似这种情节还有很多。

    送尸体为什么非要哪吒杨戬两人一起送?西伯侯被逼游街时,随行战士去哪了?封神榜为什么大家要抢?雷震子为什么几天就长这么大?等等等等......

    最难过的地方还有宣发大面积推广的美术,昆仑场景,玉虚宫,其实是全片做的最差的一批特效镜头,完全没有做出通透的山体,反而是闷闷的颜色,让人家美术师画这么好看,设计这么好看,来回来去推敲,研究山水画,结果你最后做出来拉跨是吧......

    再从大家最好理解的表演上来说吧,本片大部分演员的台词功底不行,两个年轻男主对白基本靠吼,似乎不能正常与人交流,给人一种情绪不稳定的感觉,一碰就碎,一点就起,很多愤怒的表达,就只能靠大声喧哗+挤眉弄眼。

    单说李雪健老师的表演属于降维打击,台词功底和表演和别的演员都非一个层级,这反而导致观感割裂。这在费翔老师和李雪健老师狱中对手戏尤其明显,相比之下费翔几乎就等于没表情了。

    另外,整部影片其实没什么视听语言设计,镜头处理大多为平铺直叙,音效配乐属于狂轰滥炸。各种摇镜,慢镜充斥CG感,给人感觉似乎就不是“拍”出来。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姜子牙的彩蛋,姜太公钓鱼,就直愣愣的从天空中摇镜头下来怼着脸拍。但凡只拍个背影,意境都会好很多。

    剪辑节奏也忽快忽慢。看完觉得非常累。

    希望大家不要觉得我说的很多地方是鸡蛋里挑骨头,剧本是骨,没有剧本撑着,任何美术,特效都是空中楼阁,会变成一闪而过的视觉垃圾。可能因为从业者的关系,尤为讨厌纠结美术,轻视剧本的环境出现。更别提这是一部拍了5年以上的重工业化电影。大量的艺术家呕心沥血,最后就为了一部华而不实的视觉黑洞。太不值得。

    但凡把在美术上的时间,放一点去推敲剧本,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最后,即使说了这么多,最后我还是希望电影能有一个好的成绩,毕竟这是中国难得的神话题材。希望那么多优秀艺术家参与的电影有个圆满结局。希望中国未来电影能好,真的好,而不是靠宣发的好。也希望导演能够多下功夫在剧本和视听语言上,放下你那纠结的审美吧。

    ————————————————————————————————————

    更新于7.22

    致喷子们

    首先没想到这篇文章会被顶在前面,不少观众与我有同感,同时这两天也经历了不少奇怪的谩骂,指责。不管是不是水军,我都一一看了,骂的很烦人的会对线一下。也有很多同行或观众理解我说的内容,理性探讨,还是很开心的。看了下喷人的大多是因为我写了“从业者”三字,很多人想知道我做过什么作品...

    我说我是从业者,是告诉大家这篇影评的出发角度,供各位参考,不是为了让某些喷子们急着“挖我祖坟”的.....我做过什么作品和网络上的陌生人没有任何关系,我也不会在豆瓣影评里宣传自己作品,问我这方面会自讨没趣。上文也从未输出任何从业者高人一等之类的思想。

    还有些喷这个号有问题的。。我本人不玩豆瓣。。偶尔用来看看评分。。拿着这个喷真是角度新奇。

    我自认文章写的比较义愤填膺,也有人觉得我很克制了。还有的说2星评分太低。

    聊聊2星怎么打出来的。看了这么多人给好评,有那么一瞬间我也在想是不是太苛刻了。但稍微思考一下还是打不出3星,3星就及格了。封神这部电影在我这里就是及格不了的片子。花了30亿也好,7 8年也好,要拍三部也好,都是宣传工具,对于这部电影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前面两星给服化道和选角,然后剧本把两星和三星之间隔死了。骨架都架不起来,皮肉堆再多也是残废。

    电影根本就没有建立起一个另人信服的世界观。仙,魔,人的关系莫名其妙。战力也十分潦草。

    打仗让质子冲在最前面,似乎内定了质子们是主角,死不掉。第一场戏就逻辑不通。这还是我后来回想想到的,看电影时没在意这茬儿。

    苏妲己留着不杀的理由不是纣王看上了她的长相,而是要明日斩首。

    建祭祀台,两位男主对白类似:“这怎么办呢?” “恐怕只有神仙才知道怎么办吧..” 后来哪吒杨戬救人,男主:“哇 真有神仙啊” 这台词设计就是在自己毁自己的世界观 ,仿佛这是个低魔世界,作为太子都没见过什么神仙魔鬼之类的东西。彩蛋里好家伙自己家的魔家四将大摇大摆回来了,这不满大街都知道这世界上就是有神神鬼鬼吗?(骂归骂,闻太师和魔家四将还是很帅的,如果全片是彩蛋的质感,我愿意吹爆)

    说到彩蛋,纣王复活那个我就更懵,人舔活不了,狐狸舔就活了,你哪怕狐狸出来放个法术活了也合理阿?

    大殿里的打斗仿佛舞台剧,姜子牙被困住了,杨戬楞是摆了20s左右的造型,就是不救。

    唉,越写越生气,好多人说皇后比干死的有意义。姜皇后求死,比干自杀,作为皇后,祭祀,要完成自己的目的只能自杀。西伯侯动动竹签就知道纣王杀人,祭祀不知道?开头不是算出来什么杀父杀兄了吗,要是算出来了,大祭司早就应该知道纣王是纯坏,就不可能自杀证明是狐妖魅惑。要是不知道,那这大祭司就是头脑发热,纯工具人,噢不,是编剧告诉你,这个时间点你要挖心了哦~(原著里是被逼挖心,你还不如不改,把一个被逼无奈的忠臣改成一个呆子,皇后同理)。

    申公豹突然出现在大殿,什么目的,若没姜子牙,姜子牙不带封神榜,他就是来当小丑的?十二金仙在这个世界中是什么地位,申公豹师父要封神榜干嘛?封神榜能消除天谴,那吸死人亡魂这个设定干嘛用的?莫名其妙,通片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BUG。

    申公豹用移魂术操作那么大的饕餮,连匹白马都杀不掉,让人怎么期待第二部第三部阿?一堆阵法轰炸然后0输出?刷微博刷到编剧说第二部主题是爱情。。。。。。。行吧。。。。。。

    别搬出封神原著解释上面的逻辑,电影本身就是要自洽,看电影都让人看不懂,还好意思解释什么呢。

    再说一个,纣王和比干承诺了是狐妖就杀,光速反悔。纣王和伯邑考(一个死人)承诺,却一言九鼎!要让最大的敌人姬昌活着!这叫人物塑造阿?这叫强行降智。

    唉。。。。。。所有喷子喷子喷我几乎都喷不到点上,不是攻击‘从业者’,就是号是新的,哭错坟了兄弟,电影的逻辑失调你是一点反驳不了阿,只能告诉我要鼓励,不要吹毛求疵。但我觉得不是我的标准太高,是某些人标准太低。钱花瞎了还叫好。

    举个例子。导演的《寻龙诀》,故事起码完整逻辑自洽,视效和质感做的好,给四分可以,私心喜欢这个导演或者题材给5分都行。前提是剧本达标,视效可以加分。剧本不达标,就没必要聊视效聊美术等等一切话题了。宣传用的一切美术特辑,视效特辑都是小丑特辑了。

    我就是这个标准,还想继续和我输出的,省省力气,自己写一篇吹封神去,在底下喷人只会让帖子被顶到前面让更多人看到。要急得厉害。

    = =更新的内容有点带情绪,抱歉。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