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马东张泉灵唐涯温义飞王益为
类型:真人秀大陆综艺导演:未知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2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0.0分热度:18 ℃ 时间:2023-09-20 16:24:32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今年六月,聚焦金融行业的青春职场类观察真人秀《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即投行季在江苏卫视播出。节目以投行工作为切口,聚焦9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初入职场的状态,以及经历种种任务考验之后的成长过程。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去繁就简,在第一季的基础上从情节设置、观察室嘉宾配置等环节上做了全面的调整。就目前的节目观感和舆论评价而言,第二季确实能称得上一档“优秀的职场真人秀”。
而在冷眼看来,《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做好了两件事情:
一是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行业和职场现状。
二是塑造好了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人物形象。
冷眼也将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去拆解一档好的职场真人秀是如何做到的。
多角度地呈现真实行业
职场真人秀,首先要选择一个“职场”。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选择的投行是一个非常适合拍摄职场综艺的行业。
首先,观众对于这个行业都有所耳闻,但大部分人对它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使得它既在大众圈层中有了一定的认知度但同时又充满了神秘感。
同时,投行是为其它行业服务的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其中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信息,与观众的生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投行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专业壁垒却不是那么高,不至于让观众完全看不懂。
当然,选择一个适合综艺呈现的行业只是做好职场真人秀的第一步,如何呈现这个行业是更重要的事情。
冷眼将《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节目中对行业的呈现策略梳理为了以下三点:
1、纵向深入:以投行人的工作成长线展现真实的工作内容
与《闪闪发光的你》第一季开场就进行了一场有如“最强大脑”的面试形式不同,第二季的节目的整体调性明显更为沉稳和扎实,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投行的实际工作内容。
节目中的第一集,实习生们就接到了一个在投行中比较基础但是及其重要的工作:“更新招股书”。
紧接着,节目又以非常紧凑的节奏安排了行业调研、面对客户陈述和企业尽调三个工作任务。
而仔细观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冷眼发现,任务在难度上逐级递增,对实习生能力的考验和展现也愈加丰富。
更新招股书的工作考验的是实习生们对细节的把控能力。
行业调研的任务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和洞察力。
直面客户进行方案阐述则非常考验表达能力。
企业尽调在以上基础上还需要更多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观众通过实习生们的工作成长线可以清晰地看到投行工作是如何层层递进的,也得以了解投行人需要具备的素质。
快速切入实际工作状态,将行业工作内容进行细致而扎实地拆解,节目组将一个行业的底层逻辑做了全面且深入地呈现和分析。
2、横向连接:投行工作串联各个行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前文冷眼提到,投行是一个适合综艺呈现的行业,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它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并且能够与观众的生活产生连接。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非常好的展现了投行这一特点。
以第二集的行业调研为例,实习生们以奶酪、脑机接口、植发、汽车四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完成行业研究报告。其中,奶酪、植发和汽车是与生活相关,脑机接口则是很容易引起观众好奇的技术。通过任务方向的组合,《闪闪发光的你》让节目兼具了生活的相关性与趣味性。
另外,让冷眼比较印象深刻的是第四集的“企业尽调”任务中丛广赫、刘坤酿、薛梦淇的课题,他们的调研对象是一家医药企业,企业目前有两个适应症的临床研发方向需要推进。实习生们需要完成一份市场调研报告,帮助企业做出研发优先级的判断。
面对难度最大的课题,他们三人拜访了企业,同时也采访了医生和患者。其中,刘坤酿发挥了自己医学专业的优势,查阅大量的研究和数据。最终他们将癌症治疗的手段和目前的药物研究情况给导师们做了深入浅出的汇报。
而另冷眼最为之惊艳的是,在与患者及企业进行了访谈之后,实习生们在考虑企业市场占领与利益最大化之外,将药物未来对患者的救治,与患者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视为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医药组汇报收尾的阶段,节目组将刘坤酿面试的镜头穿插进了这一段内容。
在面试中,专业是医药的他选择投行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认为金融能够给国家创造难以用金钱衡量的价值。
节目以刘坤酿为切口,通过面试和课题任务的前后呼应,拓宽了人们此前对投行“经济价值”的固有认知,带领观众从社会的角度重新思考投行的意义。
3、专业的观察室嘉宾:补充行业信息,提炼职场技巧
毫不夸张地说,《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的“闪光投资团”是近些年来冷眼看到的最专业的也是配合度最高的一组观察室嘉宾。
节目中的“闪光投资团”由主持人马东,创投基金的合伙人张泉灵,金融学者唐涯,财经作家温义飞,知名律师王益为组成。其中,王益为为众多知名企业的IPO提供法律服务,也做了第一季《闪闪发光的你》的高播放量reaction内容。
六位嘉宾虽然都在同一个领域,但基于职业方向的不同,他们总能在点评中给出不同的角度,让观察团整体成为了一个“全能专家”。张泉灵作为创投,是甲方的视角,唐涯和温义飞能给出金融知识的补充,王益为的“犀利”特点,让他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最直接的反应,调节整个观察室的情绪。
嘉宾团的“硬核”和“全能”让他们能够将投行相关知识进行拆解,同时嘉宾们也站在职场前辈的角度,总结归纳出诸多值得职场新人认真思考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在企业尽调的任务中,朱光晔小组汇报时的效果欠佳,观察团成员唐涯直接指出其尽调的目标错误,应该是独立判断,而不是一味夸奖。她的补充很好地让观众了解了投行中关于尽调的知识。
在职场技巧方面,以第一集“上班第一天该如何和领导打招呼”为例,三位实习生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打招呼方式。观察室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小细节,通过对每个人的行为及效果的具体分析,给出了薛梦淇的“站在门口简单问好”的方式是最好的结论。
此外,比第一季节目相比,第二季节目新增了一个“工作日志”的板块,用一句话总结一段节目的主要内容,观察室的点评在工作日志后出现。
在很多同类型的节目中,职场观察室的成员通常需要对上一段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后再输出观点,“工作日志”板块的加入让观察室直接进入观点输出的环节,让节目的节奏更快,信息密度更高。
整体来讲,从行业呈现的角度,《闪闪发光的你》一方面从纵向扎实且清晰地呈现出了投行工作的具体内容,而同时,以横向串联社会与生活,并辅以合适的观察室嘉宾进行提炼,投行在《闪闪发光的你》中得到了更丰富、更细腻的全新刻画。
全方位地塑造多元人物
人物是一个节目最重要的部分,选择什么样的嘉宾以及如何塑造人物是一个节目价值表达中的关键一环。
冷眼认为,《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对于人物的塑造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减少固有标签,强调“职场成长”
《闪闪发光的你》第一季找来了30名来自海内外名校的求职者,通过四大象限考核、导师4V1压力面试,争取9个实习名额。面试环节被吐槽像是“最强大脑”比赛现场,而不断被提及的学历也让节目陷入了“学历内卷”的争议。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去除了“强面试”的环节,在介绍实习生时虽然都提及了各自的毕业院校,却也能明显看到节目组对学校的弱化处理,不过多地强调,只是提出了实习生之间的经验差异。
弱化面试环节,不强调学历。可以让实习生们更“纯粹”地进入职场环境,尽可能地去掉他们身上除去业务能力之外的印记,如面试带来的学历标签和性格特征,以此推动人物的塑造更加聚焦在职场当中。
2、人物形象多元,成长路径各异
在弱化了学历的标签后,节目组迅速用一系列高度还原真实工作场景的任务展现了各个实习生的特点。
在更新招股书的任务中,朱光晔和王睿表现出了自己的经验优势。在第二轮分组的行业调研任务中,丛广赫展现了自己的聪明和过人的洞察力,薛梦淇则因为自己外向的性格显得有些“锋芒外露”。
在后续的节目中,他们每个人都遇到了自己需要克服的难题,也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成长模式。
以稳健著称的朱光晔在和姜成、潘俊彬组成三人小组后,要学着当一个更有魄力的领导者。个人能力突出的丛广赫在团队中一时无法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团队协作是他需要面对的课题。薛梦淇也意识到了自己显得有些“飘”,需要更沉下来一点。
不同的成长路线让人物群像更加丰富,也让不同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共鸣对象。另外,硬核而真实的职场进阶过程让人物塑造更自然,少了一些“编剧感”和真人秀的“跳脱感”,让观众有了更沉浸的“追剧体验”。
3、涵盖更多职场层级
另一个让冷眼十分惊喜的设置是这一季的人物更加的多样,除了实习生之外,还有由职场前辈组成的实习指导团。
由中层业务骨干组成的实习指导团是实习生们完成考核任务的好老师,比如贾光宇教实习生们使用思维导图,细心地教他们如何跟客户沟通等等。
而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可能会超出实习生能力的考核任务有更高的完成度,同时,职场多层级人物的出现也使得节目的职场群像更加丰满。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层层深入、全面立体地呈现了行业并塑造了行业人。
究其原因,冷眼将其总结为节目组牢牢把握住了“职场”和“真人”两个关键词,不管是从观察室嘉宾的选择,还是任务的设计和节奏的把握等,都是为了让观众看到一个纯粹而硬核的职场节目。
在内容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面临新的巨大挑战的时候,去繁就简,将每个节目做得足够“真”和“纯”,也许更能够抓住观众的眼和心。
第二季的人员学历背景好像没有第一季好?应该说第一季海外背景很多,第二季国内的更多,而且第一季还有个群面,然后才选出了九位实习生,第二季直接内定实习生了吗……(后来还是有单个面试的过程,但是没有群面的过程,显得还是有点潦草)
怎么这个综艺跟选秀节目一样,颜值一季不如一季(后来观看过程中打脸了,除了小潘总,其他人的颜值我都get到了)
修订模式都忘了,实在是有点蠢……
丛广赫好强,对答如流,太从容了。脑子也是真好用。
投行加班是真的猛。
第二集薛梦淇的汇报能力还是蛮好的。
第三集为什么朱光烨组没有指导老师呢?
第四集 get到小黄的帅气了!
第六集林鹰谷出现啦~~
第七集薛梦淇的英文是真的好,羡慕,我什么时候也能有这个水平。
第八集get到刘坤酿的帅气了!
第九集 小黄和拜拜这组真的好多人帮呀,三个闲置的哥哥都来帮忙了~
薛和王都去卫生间导致没人值班茶歇的位置,确实欠妥……
刘坤酿真的是漫画腿啊,腿又白又直,羡慕极了。
!!!nn可比公司应该从业务上去看,面向类似的群体,业务也类似,毛利率、市盈率才有可比性n才没根据可比公司去算自己的估值nn估值的高低往往是发行人公司和投资者争吵的点,发行人要考虑已投股东的回报和退出、员工的安置,而投资者看中自己投的钱的回报,投行就是撮合双方达成一致,使公司能平稳上市,不至于一上市就破发。nn并购中双方投行的最终目的是促成交易,其次才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n所以谈判应该是共赢而不是辩论。估值的价格让步,就可以在付款日期、市场询价时间、员工薪资等条件上提高。nn孟总带两个实习生去和客户吃饭,吃饭途中向客户介绍这两个实习生,问他们的人生目标。n很巧妙的利用自己和客户指点两个实习生的人生,聊到了价值观的方向,让客户觉得自己和华泰理念契合。n同时这两个实习生中有一个是技术背景,又让客户觉得华泰里面也有和自己背景相似的人,提高了信任。
职场综艺《闪闪发光的你2》已经更新到第三期了,干货满满,收获满满。
无论是实习导师,还是闪光投资团的嘉宾,都多次提到一个职场新人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带着「学生思维」工作。
什么是学生思维?「学生思维」就是我只要态度端正,我在努力就可以了,60分和80分有差异,但是它不致命,我下次再来就行了。
什么是职场思维?「职场思维」就是他是对结果直接负责的那个人。
换句话说,「学生思维」关注过程,「职场思维」关注结果。
而职场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结果,你一定要有「职场思维」。
千万别把「学生思维」带到职场了,这个错误你犯一次都嫌多。
在职场中,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呢?
《闪闪发光的你2》中的这3个「学生思维」,你一定不要再有:
大学里流行一句话,「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这种思想很有市场,很多学生临时抱佛脚,只为不挂科。
你考试60分,你是一个及格的学生;你工作60分,你就是个不合格的员工。
《闪闪发光的你2》第一期节目中,导师安排九位实习生共同完成一份招股书。
时间紧,任务重,好在第二天赶出来了。但是结果不尽人意。
当导师再次让实习生们重新自评估招股书分数时,薛梦淇打了60分。
她觉得每一个人都很负责,并且团结互助,所以可以给一个及格分。
这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尽管我没有百分百完成任务,但是我确实是认真在做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继强总说的就很直接,「抱歉,60分的人,你早就被踢出门了,我们一定要追求100分的。」
学生思维下,这件事情我做得还不错,合格了就行;但在职场思维下,只有0分和100分。
不是说没有人情味,只是结果不会骗人。
哪怕仅是毫厘之差,你的工作任务也还是失败的。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接受了十五六年甚至于更长时间的教育,以至于我们对很多事情都形成了习惯。
比如说,老师布置了什么学习任务我们就完成什么,很少有人会主动规划学习任务。
当然,也不乏有一些主动学习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比同龄人更胜一筹。
学生时代的习惯,到了职场就未必适合。
领导安排的任务你当然要做好,但同时你也得眼里有活,要学会主动。
《闪闪发光的你2》第一期节目中,孟总问实习生有没有人安装了打印机,大家一脸懵,都说没有添加,孟总一脸无奈地回到了办公室。
在大家都无动于衷的时候,只有王睿和丛广赫两个人在尝试连接打印机。王睿测试成功后主动帮助孟总解决了问题。
这就是眼里有活的人,领导问你有没有安装打印机不是关心你,而是此时此刻他需要打印机。
眼里有活的人虽然不见得能力比旁人高出多少,但是给人的职场印象一定是不一样的。
最近大家都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有个朋友焦虑到开始找工作了,其中有一份岗位描述中这样写道:
「受不了压力和批评的不要联系」。
要知道,在职场上,没有谁有义务照顾你的情绪。
如果你有一颗玻璃心,对不起,你可能不适合职场。
学校里,奉行的是「鼓励主义」,哪怕你糟糕透了,老师都能找到你的优点;职场上,奉行的是「结果主义」,哪怕你是九十分,老板都可能把你骂成狗。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花钱雇人工作。
结果不但没有得到预期结果,反而你还要安慰他。
你会不会进行人生三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要雇他?」
「职场思维」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
《请给我结果》这本书提到,「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员工与企业之间是商业交换关系。商业交换关系的本质就是一种结果,或者叫做利益交换关系,或者买卖关系。」
企业付给了你报酬,那你就要提供与之匹配的价值,也就是拿出结果。
《闪闪发光的你2》第三期是要完成「给客户述标」的任务,在三组的角逐下,朱光晔和王睿两组赢得了述标的机会。
两组在去企业访谈以及准备述标材料的过程都是认真且艰辛的,可以说是有「苦劳」的。
但遗憾的是,朱光晔组的述标并没有打动客户,述标失败。
从过程上看,朱光晔他们很认真的付出了,苦劳满满;但从结果上看,他们的述标没有打动客户,功劳为零。
那么,就该「商业交换关系」而言,作为员工的一方,没有实现述标应当达成的结果,也就没有给企业带来利益。既然提供的利益不对等,那企业为什么要雇佣你?
闪光投资团王律师在谈到「学生思维」和「职场思维」时有一个观点,非常经典。
他说,「学生交学费了,那么学得到学不到,这是你自己对你这个学费负责;但是在职场上是你拿钱,你对这事负责,你的工作才是有价值的,这份钱才应该给你。」
由此观之,很多职场人都陷入了「学生思维」的误区。
你不能抱着「获得」的姿态进入职场,而是带着「给予」态度进入职场。
我们要把自己定位成职场人,而不是学习职场经验的学生。
做到这3点,轻松从「学生思维」向「职场思维」过渡。
只要你主动一点,我们就有故事
记得前公司领导对我说过,「你需要什么资源,可以跟我说,你不说我也不知道。」直到离职,我似乎都没有寻求这位领导的帮助。
就这点而言,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无论你是请求资源,还是处理工作,都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
资源,你是等不来的;事情,你是等不走的。
唯有主动出击,方显职场本色。
凡事不要等都准备好了再去做,职场不是学校,不会通知你「考试」的时间。
凡事也不要只做个七八分,能做到最好尽量就去做到。
有时候你以为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真正要达成的结果
对老板而言,他雇佣的是价值创造者,而不是请了一尊佛;对同事而言,他共事的是合作共赢者,而不是养了伸手党。
在职场中,没有什么理所应当。
没有人一定要为你付出什么,也没有人一定要替你承担责任。
你必须要为你的错误买单,请务必收起你的玻璃心。
写在最后:
做职场人,从思维转变开始。
从今天起,请你关注结果。
原文|《闪闪发光的你2》:很多职场新人都会犯的错误,你中招了吗?
这几天,作为一个近40的阿姨,也是金融行业从业15年的阿姨,把这档实习生去券商投行部实习的综艺节目看的如痴如醉,连着看了3天才全部看完,于是开始上网看大家的评价,居然发现大家一边倒的骂我其实还蛮喜欢的一个节目人物小薛,于是阿姨冷静反思了下自己是不是三观不正,梳理出了一些小感慨。
首先我必须加粗强调,大家看到的小薛一定是节目版的小薛,所有观众都必须清醒的明白,小薛在节目中出场的时间一共加在一起就不过几个小时,而她在华泰实习,应该是一个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剪辑版的小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每一个人的缺点之所以成为缺点,要么是阻碍了我们自己的个人成长,给自己造成了痛苦,要么是妨碍到了他人,给他人造成痛苦,都是非常令人讨厌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表达出来的。而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缺点用几个小时表达了出来,自然没有太多优点可以去占更多的时间去展示,那么我们就对这个人去下定论说,这个人就是个讨厌的人,这一点,是非常非常不公正的。且不说judge一个人的资格,针对个人去发表“我很讨厌她”、“她真讨厌”这样的公共言论,是不是构成了对个人的网暴?当然这一点我也要反思,我也经常在豆瓣上说啊我好讨厌丛广赫之类的言论,丛丛如果看到一定会伤心,嗯,我现在就去把这段言论删掉。
小薛的基本素质是否适合投行工作:
1、教育背景和专业能力:小薛的教育背景是南加州大学的金融类专业。最近因为中金晒工资证明事件,很多网友质疑为什么券商可以拿到这么高的工资,于是谈起券商入门门槛高,非清北毕业生不要,于是又有很多人吐槽为什么学历背景这么重要。我想这个问题,要真正上过学的人才可以感同身受的理解。我们从9年制义务教育至高中至大学至硕士甚至博士,请问你敬佩你们班那个学霸吗?你是不是问过自己很多次,为什么ta可以做到而我不可以?为什么同样的试卷同样的老师,ta可以考98我只能考88?是的,读书好的人绝对是凭实力读书好,这一点毋庸置疑,凭借的是自己付出的努力,和那一点点其实并不构成明显差距的智商,当然神童例外,但全世界才有几个神童呢。所以我们对教育背景的认可,认可的往往是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并且对ta这么多年的付出表达尊重,因为我们也读过书的自己非常明白,这是一种脱颖而出的优秀。当然这里我并不了解南加州这所大学的教育水平,我大概上网搜了下这所学校的排名,还是可以的,另外同样海外留学过的我,非常了解海外留学生的不易,那就是海外学习的辛苦程度,真是远远高于国内大学的辛苦程度。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觉得学习还是相对容易的,基本考试前两周抱抱佛脚,很容易考试就过了。然而我去国外读硕士时,真是天天都睡不够:案例太难做了!paper太难写了!老师上课怎么听不懂啊!刚去的时候真是几乎天天以泪洗面,人生第一次72小时不睡觉也是在国外留学时经历到的。而且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学业,还有生活,还有人际交往。以至于至今,我都非常不爱听到老外说Chinese如何如何,光是这种nese的发音,在我看来都会PTSD的认为是种侮辱类的发音。这样的人生磨练,让我对海外留学生格外尊重。说回到小薛,我们看到小薛和组员的几次课题沟通会发现,她可以独立做DCF模型,可以提供CAPEX的意见(我记得是有,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记错了),说明她金融专业的知识是扎实的。说实话整体而言,这次的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我发现都非常扎实,比我这个时代的毕业生好太多。我记得我当年面试一家国内hedge fund公司,WACC公式我都是临时抱佛脚去背了才去面试的,而还好没有让我搭模型,我看节目的时候都完全忘记了CAPEX的公式还要百度去搜下。
2、人际交往能力:这个其实在节目中是有目共睹的,她自己也多次在节目中提到知道她自己presentation的能力很强,在第一次做pre的时候导师们也有表扬,我们在她去谈判外资基金的时候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她的英文表达能力有多强。她在小组协作中,尤其是和小黄的那次外资基金的客户沟通中表现得让小黄很有意见,当然其实最重要的是她没有意识到因此也没有去承认那一次是她的失误,且如导师所说她没有认真倾听客户的话,导致占用宝贵的时间做了无用功。但其实我一直觉得小薛是个孔雀型的人才,孔雀就是很喜欢自己开屏,但一定会忽略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因为她的重点全部放在开屏上了。小薛的人际交往能力确实有缺点,但整体来看,她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好还是不好?我认为是好。
综上,小薛是符合投行工作要求的。
小薛这样的同事我们喜不喜欢和她相处:
这其实是网友主要吐槽她的一个点,怎么说呢,我一直觉得这届网友普遍内向自卑,一个人是否喜欢和另一个人相处,要看你在人际交往中最看重的是什么。朋友相处,我们看重情绪价值。相比之下,同事相处我们往往对他的要求极高,我们首先会要求她要好相处不讨厌,这就意味着她需要提供情绪价值,还要求她有所贡献,要提供知识技能价值,还要求她能低调,说白了,好方便我们展示自己。就怎么说呢,我们是不是更多的该自己去思考,我们要怎么和孔雀型人才相处,而不是说孔雀型人才好讨厌,我不要和ta相处?正如每个看节目的同学所说的,9个同学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那为什么别的同学我们觉得好相处,而小薛我们觉得不好相处,我觉得更多是我们自己的性格和定位造成的,而不是这位同学有多大的问题。
我在自己的工作职场(金融行业),遇到过很多孔雀型如小薛的同事,其实作为爱展示的孔雀,在我的职场中,小薛已经是这些人中的最低配版了,她还是比较注意去和大家维护关系,比如用轻松的话题去拉近距离,比如张罗吃东西,比如在说了你怎么这么不专业(非原话)之后还去道歉说抱歉我说了这样的话,现实职场中我遇到的孔雀们,比这“嚣张”的乘以100。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公司的贡献,以及他们往往都会成为工作明星,因为领导更容易看到他们,客户更容易看到他们,他们更容易得到赞美,所以就会更多得到资源。有人会觉得小薛实力不够,在我的职场中,比小薛业务能力还差却得到了比小薛还多的资源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我们在这里说我不喜欢这类人,我不要和他们相处,那这也意味着,我离开了那个光彩夺目的团队,更离开了那个有着丰富资源的团队。
工作做久了,对个人而言一定要坚定的一点就是,不要听爹味发言说我们要改掉缺点,力气永远都不要用在改掉缺点上,而一定要用在发挥优点上,很多时候,优点足够优,缺点都变得不再重要了,正是所谓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改短。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不要在意去伤害别人的感受,就是要注意自己的缺点有没有伤害到别人,这是做一个善良的人的底线高低的问题,我非常希望,小薛是一个底线高一些的好孩子,可以注意到有没有给他人造成困扰,可以改善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照顾到队友的情绪,这就非常完美了。
最后加粗强调,本文提及的小薛全部指代那个节目剪辑版小薛,绝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薛梦淇同学本人。
P.S.这大概是我最近写过的最正能量的文章了,果然正能量的文字和负能量的文字带给写作者本身的感受都非常不同!希望每一个写作者都能感受到,以后我也会努力多写正能量文字。明天处暑,处暑愉快~
吞噬星空
万千星辉贺台庆2024
六重奏
文明之旅
现在就出发
青年π计划
因经历过核冬天,在这里人类不再是世界的主宰,...
播放指数:5732℃
今年六月,聚焦金融行业的青春职场类观察真人秀《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即投行季在江苏卫视播出。节目以投行工作为切口,聚焦9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初入职场的状态,以及经历种种任务考验之后的成长过程。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去繁就简,在第一季的基础上从情节设置、观察室嘉宾配置等环节上做了全面的调整。就目前的节目观感和舆论评价而言,第二季确实能称得上一档“优秀的职场真人秀”。
而在冷眼看来,《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做好了两件事情:
一是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行业和职场现状。
二是塑造好了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人物形象。
冷眼也将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去拆解一档好的职场真人秀是如何做到的。
多角度地呈现真实行业
职场真人秀,首先要选择一个“职场”。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选择的投行是一个非常适合拍摄职场综艺的行业。
首先,观众对于这个行业都有所耳闻,但大部分人对它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使得它既在大众圈层中有了一定的认知度但同时又充满了神秘感。
同时,投行是为其它行业服务的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其中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信息,与观众的生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投行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专业壁垒却不是那么高,不至于让观众完全看不懂。
当然,选择一个适合综艺呈现的行业只是做好职场真人秀的第一步,如何呈现这个行业是更重要的事情。
冷眼将《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节目中对行业的呈现策略梳理为了以下三点:
1、纵向深入:以投行人的工作成长线展现真实的工作内容
与《闪闪发光的你》第一季开场就进行了一场有如“最强大脑”的面试形式不同,第二季的节目的整体调性明显更为沉稳和扎实,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投行的实际工作内容。
节目中的第一集,实习生们就接到了一个在投行中比较基础但是及其重要的工作:“更新招股书”。
紧接着,节目又以非常紧凑的节奏安排了行业调研、面对客户陈述和企业尽调三个工作任务。
而仔细观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冷眼发现,任务在难度上逐级递增,对实习生能力的考验和展现也愈加丰富。
更新招股书的工作考验的是实习生们对细节的把控能力。
行业调研的任务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和洞察力。
直面客户进行方案阐述则非常考验表达能力。
企业尽调在以上基础上还需要更多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观众通过实习生们的工作成长线可以清晰地看到投行工作是如何层层递进的,也得以了解投行人需要具备的素质。
快速切入实际工作状态,将行业工作内容进行细致而扎实地拆解,节目组将一个行业的底层逻辑做了全面且深入地呈现和分析。
2、横向连接:投行工作串联各个行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前文冷眼提到,投行是一个适合综艺呈现的行业,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它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并且能够与观众的生活产生连接。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非常好的展现了投行这一特点。
以第二集的行业调研为例,实习生们以奶酪、脑机接口、植发、汽车四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完成行业研究报告。其中,奶酪、植发和汽车是与生活相关,脑机接口则是很容易引起观众好奇的技术。通过任务方向的组合,《闪闪发光的你》让节目兼具了生活的相关性与趣味性。
另外,让冷眼比较印象深刻的是第四集的“企业尽调”任务中丛广赫、刘坤酿、薛梦淇的课题,他们的调研对象是一家医药企业,企业目前有两个适应症的临床研发方向需要推进。实习生们需要完成一份市场调研报告,帮助企业做出研发优先级的判断。
面对难度最大的课题,他们三人拜访了企业,同时也采访了医生和患者。其中,刘坤酿发挥了自己医学专业的优势,查阅大量的研究和数据。最终他们将癌症治疗的手段和目前的药物研究情况给导师们做了深入浅出的汇报。
而另冷眼最为之惊艳的是,在与患者及企业进行了访谈之后,实习生们在考虑企业市场占领与利益最大化之外,将药物未来对患者的救治,与患者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视为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医药组汇报收尾的阶段,节目组将刘坤酿面试的镜头穿插进了这一段内容。
在面试中,专业是医药的他选择投行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认为金融能够给国家创造难以用金钱衡量的价值。
节目以刘坤酿为切口,通过面试和课题任务的前后呼应,拓宽了人们此前对投行“经济价值”的固有认知,带领观众从社会的角度重新思考投行的意义。
3、专业的观察室嘉宾:补充行业信息,提炼职场技巧
毫不夸张地说,《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的“闪光投资团”是近些年来冷眼看到的最专业的也是配合度最高的一组观察室嘉宾。
节目中的“闪光投资团”由主持人马东,创投基金的合伙人张泉灵,金融学者唐涯,财经作家温义飞,知名律师王益为组成。其中,王益为为众多知名企业的IPO提供法律服务,也做了第一季《闪闪发光的你》的高播放量reaction内容。
六位嘉宾虽然都在同一个领域,但基于职业方向的不同,他们总能在点评中给出不同的角度,让观察团整体成为了一个“全能专家”。张泉灵作为创投,是甲方的视角,唐涯和温义飞能给出金融知识的补充,王益为的“犀利”特点,让他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最直接的反应,调节整个观察室的情绪。
嘉宾团的“硬核”和“全能”让他们能够将投行相关知识进行拆解,同时嘉宾们也站在职场前辈的角度,总结归纳出诸多值得职场新人认真思考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在企业尽调的任务中,朱光晔小组汇报时的效果欠佳,观察团成员唐涯直接指出其尽调的目标错误,应该是独立判断,而不是一味夸奖。她的补充很好地让观众了解了投行中关于尽调的知识。
在职场技巧方面,以第一集“上班第一天该如何和领导打招呼”为例,三位实习生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打招呼方式。观察室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小细节,通过对每个人的行为及效果的具体分析,给出了薛梦淇的“站在门口简单问好”的方式是最好的结论。
此外,比第一季节目相比,第二季节目新增了一个“工作日志”的板块,用一句话总结一段节目的主要内容,观察室的点评在工作日志后出现。
在很多同类型的节目中,职场观察室的成员通常需要对上一段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后再输出观点,“工作日志”板块的加入让观察室直接进入观点输出的环节,让节目的节奏更快,信息密度更高。
整体来讲,从行业呈现的角度,《闪闪发光的你》一方面从纵向扎实且清晰地呈现出了投行工作的具体内容,而同时,以横向串联社会与生活,并辅以合适的观察室嘉宾进行提炼,投行在《闪闪发光的你》中得到了更丰富、更细腻的全新刻画。
全方位地塑造多元人物
人物是一个节目最重要的部分,选择什么样的嘉宾以及如何塑造人物是一个节目价值表达中的关键一环。
冷眼认为,《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对于人物的塑造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减少固有标签,强调“职场成长”
《闪闪发光的你》第一季找来了30名来自海内外名校的求职者,通过四大象限考核、导师4V1压力面试,争取9个实习名额。面试环节被吐槽像是“最强大脑”比赛现场,而不断被提及的学历也让节目陷入了“学历内卷”的争议。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去除了“强面试”的环节,在介绍实习生时虽然都提及了各自的毕业院校,却也能明显看到节目组对学校的弱化处理,不过多地强调,只是提出了实习生之间的经验差异。
弱化面试环节,不强调学历。可以让实习生们更“纯粹”地进入职场环境,尽可能地去掉他们身上除去业务能力之外的印记,如面试带来的学历标签和性格特征,以此推动人物的塑造更加聚焦在职场当中。
2、人物形象多元,成长路径各异
在弱化了学历的标签后,节目组迅速用一系列高度还原真实工作场景的任务展现了各个实习生的特点。
在更新招股书的任务中,朱光晔和王睿表现出了自己的经验优势。在第二轮分组的行业调研任务中,丛广赫展现了自己的聪明和过人的洞察力,薛梦淇则因为自己外向的性格显得有些“锋芒外露”。
在后续的节目中,他们每个人都遇到了自己需要克服的难题,也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成长模式。
以稳健著称的朱光晔在和姜成、潘俊彬组成三人小组后,要学着当一个更有魄力的领导者。个人能力突出的丛广赫在团队中一时无法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团队协作是他需要面对的课题。薛梦淇也意识到了自己显得有些“飘”,需要更沉下来一点。
不同的成长路线让人物群像更加丰富,也让不同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共鸣对象。另外,硬核而真实的职场进阶过程让人物塑造更自然,少了一些“编剧感”和真人秀的“跳脱感”,让观众有了更沉浸的“追剧体验”。
3、涵盖更多职场层级
另一个让冷眼十分惊喜的设置是这一季的人物更加的多样,除了实习生之外,还有由职场前辈组成的实习指导团。
由中层业务骨干组成的实习指导团是实习生们完成考核任务的好老师,比如贾光宇教实习生们使用思维导图,细心地教他们如何跟客户沟通等等。
而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可能会超出实习生能力的考核任务有更高的完成度,同时,职场多层级人物的出现也使得节目的职场群像更加丰满。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层层深入、全面立体地呈现了行业并塑造了行业人。
究其原因,冷眼将其总结为节目组牢牢把握住了“职场”和“真人”两个关键词,不管是从观察室嘉宾的选择,还是任务的设计和节奏的把握等,都是为了让观众看到一个纯粹而硬核的职场节目。
在内容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面临新的巨大挑战的时候,去繁就简,将每个节目做得足够“真”和“纯”,也许更能够抓住观众的眼和心。
第二季的人员学历背景好像没有第一季好?应该说第一季海外背景很多,第二季国内的更多,而且第一季还有个群面,然后才选出了九位实习生,第二季直接内定实习生了吗……(后来还是有单个面试的过程,但是没有群面的过程,显得还是有点潦草)
怎么这个综艺跟选秀节目一样,颜值一季不如一季(后来观看过程中打脸了,除了小潘总,其他人的颜值我都get到了)
修订模式都忘了,实在是有点蠢……
丛广赫好强,对答如流,太从容了。脑子也是真好用。
投行加班是真的猛。
第二集薛梦淇的汇报能力还是蛮好的。
第三集为什么朱光烨组没有指导老师呢?
第四集 get到小黄的帅气了!
第六集林鹰谷出现啦~~
第七集薛梦淇的英文是真的好,羡慕,我什么时候也能有这个水平。
第八集get到刘坤酿的帅气了!
第九集 小黄和拜拜这组真的好多人帮呀,三个闲置的哥哥都来帮忙了~
薛和王都去卫生间导致没人值班茶歇的位置,确实欠妥……
刘坤酿真的是漫画腿啊,腿又白又直,羡慕极了。
!!!nn可比公司应该从业务上去看,面向类似的群体,业务也类似,毛利率、市盈率才有可比性n才没根据可比公司去算自己的估值nn估值的高低往往是发行人公司和投资者争吵的点,发行人要考虑已投股东的回报和退出、员工的安置,而投资者看中自己投的钱的回报,投行就是撮合双方达成一致,使公司能平稳上市,不至于一上市就破发。nn并购中双方投行的最终目的是促成交易,其次才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n所以谈判应该是共赢而不是辩论。估值的价格让步,就可以在付款日期、市场询价时间、员工薪资等条件上提高。nn孟总带两个实习生去和客户吃饭,吃饭途中向客户介绍这两个实习生,问他们的人生目标。n很巧妙的利用自己和客户指点两个实习生的人生,聊到了价值观的方向,让客户觉得自己和华泰理念契合。n同时这两个实习生中有一个是技术背景,又让客户觉得华泰里面也有和自己背景相似的人,提高了信任。
职场综艺《闪闪发光的你2》已经更新到第三期了,干货满满,收获满满。
无论是实习导师,还是闪光投资团的嘉宾,都多次提到一个职场新人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带着「学生思维」工作。
什么是学生思维?「学生思维」就是我只要态度端正,我在努力就可以了,60分和80分有差异,但是它不致命,我下次再来就行了。
什么是职场思维?「职场思维」就是他是对结果直接负责的那个人。
换句话说,「学生思维」关注过程,「职场思维」关注结果。
而职场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结果,你一定要有「职场思维」。
千万别把「学生思维」带到职场了,这个错误你犯一次都嫌多。
01
在职场中,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呢?
《闪闪发光的你2》中的这3个「学生思维」,你一定不要再有:
(1)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大学里流行一句话,「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这种思想很有市场,很多学生临时抱佛脚,只为不挂科。
你考试60分,你是一个及格的学生;你工作60分,你就是个不合格的员工。
《闪闪发光的你2》第一期节目中,导师安排九位实习生共同完成一份招股书。
时间紧,任务重,好在第二天赶出来了。但是结果不尽人意。
当导师再次让实习生们重新自评估招股书分数时,薛梦淇打了60分。
她觉得每一个人都很负责,并且团结互助,所以可以给一个及格分。
这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尽管我没有百分百完成任务,但是我确实是认真在做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继强总说的就很直接,「抱歉,60分的人,你早就被踢出门了,我们一定要追求100分的。」
学生思维下,这件事情我做得还不错,合格了就行;但在职场思维下,只有0分和100分。
不是说没有人情味,只是结果不会骗人。
哪怕仅是毫厘之差,你的工作任务也还是失败的。
(2)习惯被动,缺乏主动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接受了十五六年甚至于更长时间的教育,以至于我们对很多事情都形成了习惯。
比如说,老师布置了什么学习任务我们就完成什么,很少有人会主动规划学习任务。
当然,也不乏有一些主动学习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比同龄人更胜一筹。
学生时代的习惯,到了职场就未必适合。
领导安排的任务你当然要做好,但同时你也得眼里有活,要学会主动。
《闪闪发光的你2》第一期节目中,孟总问实习生有没有人安装了打印机,大家一脸懵,都说没有添加,孟总一脸无奈地回到了办公室。
在大家都无动于衷的时候,只有王睿和丛广赫两个人在尝试连接打印机。王睿测试成功后主动帮助孟总解决了问题。
这就是眼里有活的人,领导问你有没有安装打印机不是关心你,而是此时此刻他需要打印机。
眼里有活的人虽然不见得能力比旁人高出多少,但是给人的职场印象一定是不一样的。
(3)有一颗玻璃心
最近大家都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有个朋友焦虑到开始找工作了,其中有一份岗位描述中这样写道:
「受不了压力和批评的不要联系」。
要知道,在职场上,没有谁有义务照顾你的情绪。
如果你有一颗玻璃心,对不起,你可能不适合职场。
学校里,奉行的是「鼓励主义」,哪怕你糟糕透了,老师都能找到你的优点;职场上,奉行的是「结果主义」,哪怕你是九十分,老板都可能把你骂成狗。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花钱雇人工作。
结果不但没有得到预期结果,反而你还要安慰他。
你会不会进行人生三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要雇他?」
02
「职场思维」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
《请给我结果》这本书提到,「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员工与企业之间是商业交换关系。商业交换关系的本质就是一种结果,或者叫做利益交换关系,或者买卖关系。」
企业付给了你报酬,那你就要提供与之匹配的价值,也就是拿出结果。
《闪闪发光的你2》第三期是要完成「给客户述标」的任务,在三组的角逐下,朱光晔和王睿两组赢得了述标的机会。
两组在去企业访谈以及准备述标材料的过程都是认真且艰辛的,可以说是有「苦劳」的。
但遗憾的是,朱光晔组的述标并没有打动客户,述标失败。
从过程上看,朱光晔他们很认真的付出了,苦劳满满;但从结果上看,他们的述标没有打动客户,功劳为零。
那么,就该「商业交换关系」而言,作为员工的一方,没有实现述标应当达成的结果,也就没有给企业带来利益。既然提供的利益不对等,那企业为什么要雇佣你?
闪光投资团王律师在谈到「学生思维」和「职场思维」时有一个观点,非常经典。
他说,「学生交学费了,那么学得到学不到,这是你自己对你这个学费负责;但是在职场上是你拿钱,你对这事负责,你的工作才是有价值的,这份钱才应该给你。」
由此观之,很多职场人都陷入了「学生思维」的误区。
你不能抱着「获得」的姿态进入职场,而是带着「给予」态度进入职场。
我们要把自己定位成职场人,而不是学习职场经验的学生。
03
做到这3点,轻松从「学生思维」向「职场思维」过渡。
(1)主动一点,主动一点,再主动一点
只要你主动一点,我们就有故事
记得前公司领导对我说过,「你需要什么资源,可以跟我说,你不说我也不知道。」直到离职,我似乎都没有寻求这位领导的帮助。
就这点而言,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无论你是请求资源,还是处理工作,都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
资源,你是等不来的;事情,你是等不走的。
唯有主动出击,方显职场本色。
(2)先完成,再完美
凡事不要等都准备好了再去做,职场不是学校,不会通知你「考试」的时间。
凡事也不要只做个七八分,能做到最好尽量就去做到。
有时候你以为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真正要达成的结果
(3)不要玻璃心
对老板而言,他雇佣的是价值创造者,而不是请了一尊佛;对同事而言,他共事的是合作共赢者,而不是养了伸手党。
在职场中,没有什么理所应当。
没有人一定要为你付出什么,也没有人一定要替你承担责任。
你必须要为你的错误买单,请务必收起你的玻璃心。
写在最后:
做职场人,从思维转变开始。
从今天起,请你关注结果。
原文|《闪闪发光的你2》:很多职场新人都会犯的错误,你中招了吗?
这几天,作为一个近40的阿姨,也是金融行业从业15年的阿姨,把这档实习生去券商投行部实习的综艺节目看的如痴如醉,连着看了3天才全部看完,于是开始上网看大家的评价,居然发现大家一边倒的骂我其实还蛮喜欢的一个节目人物小薛,于是阿姨冷静反思了下自己是不是三观不正,梳理出了一些小感慨。
首先我必须加粗强调,大家看到的小薛一定是节目版的小薛,所有观众都必须清醒的明白,小薛在节目中出场的时间一共加在一起就不过几个小时,而她在华泰实习,应该是一个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剪辑版的小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每一个人的缺点之所以成为缺点,要么是阻碍了我们自己的个人成长,给自己造成了痛苦,要么是妨碍到了他人,给他人造成痛苦,都是非常令人讨厌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表达出来的。而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缺点用几个小时表达了出来,自然没有太多优点可以去占更多的时间去展示,那么我们就对这个人去下定论说,这个人就是个讨厌的人,这一点,是非常非常不公正的。且不说judge一个人的资格,针对个人去发表“我很讨厌她”、“她真讨厌”这样的公共言论,是不是构成了对个人的网暴?当然这一点我也要反思,我也经常在豆瓣上说啊我好讨厌丛广赫之类的言论,丛丛如果看到一定会伤心,嗯,我现在就去把这段言论删掉。
小薛的基本素质是否适合投行工作:
1、教育背景和专业能力:小薛的教育背景是南加州大学的金融类专业。最近因为中金晒工资证明事件,很多网友质疑为什么券商可以拿到这么高的工资,于是谈起券商入门门槛高,非清北毕业生不要,于是又有很多人吐槽为什么学历背景这么重要。我想这个问题,要真正上过学的人才可以感同身受的理解。我们从9年制义务教育至高中至大学至硕士甚至博士,请问你敬佩你们班那个学霸吗?你是不是问过自己很多次,为什么ta可以做到而我不可以?为什么同样的试卷同样的老师,ta可以考98我只能考88?是的,读书好的人绝对是凭实力读书好,这一点毋庸置疑,凭借的是自己付出的努力,和那一点点其实并不构成明显差距的智商,当然神童例外,但全世界才有几个神童呢。所以我们对教育背景的认可,认可的往往是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并且对ta这么多年的付出表达尊重,因为我们也读过书的自己非常明白,这是一种脱颖而出的优秀。当然这里我并不了解南加州这所大学的教育水平,我大概上网搜了下这所学校的排名,还是可以的,另外同样海外留学过的我,非常了解海外留学生的不易,那就是海外学习的辛苦程度,真是远远高于国内大学的辛苦程度。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觉得学习还是相对容易的,基本考试前两周抱抱佛脚,很容易考试就过了。然而我去国外读硕士时,真是天天都睡不够:案例太难做了!paper太难写了!老师上课怎么听不懂啊!刚去的时候真是几乎天天以泪洗面,人生第一次72小时不睡觉也是在国外留学时经历到的。而且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学业,还有生活,还有人际交往。以至于至今,我都非常不爱听到老外说Chinese如何如何,光是这种nese的发音,在我看来都会PTSD的认为是种侮辱类的发音。这样的人生磨练,让我对海外留学生格外尊重。说回到小薛,我们看到小薛和组员的几次课题沟通会发现,她可以独立做DCF模型,可以提供CAPEX的意见(我记得是有,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记错了),说明她金融专业的知识是扎实的。说实话整体而言,这次的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我发现都非常扎实,比我这个时代的毕业生好太多。我记得我当年面试一家国内hedge fund公司,WACC公式我都是临时抱佛脚去背了才去面试的,而还好没有让我搭模型,我看节目的时候都完全忘记了CAPEX的公式还要百度去搜下。
2、人际交往能力:这个其实在节目中是有目共睹的,她自己也多次在节目中提到知道她自己presentation的能力很强,在第一次做pre的时候导师们也有表扬,我们在她去谈判外资基金的时候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她的英文表达能力有多强。她在小组协作中,尤其是和小黄的那次外资基金的客户沟通中表现得让小黄很有意见,当然其实最重要的是她没有意识到因此也没有去承认那一次是她的失误,且如导师所说她没有认真倾听客户的话,导致占用宝贵的时间做了无用功。但其实我一直觉得小薛是个孔雀型的人才,孔雀就是很喜欢自己开屏,但一定会忽略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因为她的重点全部放在开屏上了。小薛的人际交往能力确实有缺点,但整体来看,她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好还是不好?我认为是好。
综上,小薛是符合投行工作要求的。
小薛这样的同事我们喜不喜欢和她相处:
这其实是网友主要吐槽她的一个点,怎么说呢,我一直觉得这届网友普遍内向自卑,一个人是否喜欢和另一个人相处,要看你在人际交往中最看重的是什么。朋友相处,我们看重情绪价值。相比之下,同事相处我们往往对他的要求极高,我们首先会要求她要好相处不讨厌,这就意味着她需要提供情绪价值,还要求她有所贡献,要提供知识技能价值,还要求她能低调,说白了,好方便我们展示自己。就怎么说呢,我们是不是更多的该自己去思考,我们要怎么和孔雀型人才相处,而不是说孔雀型人才好讨厌,我不要和ta相处?正如每个看节目的同学所说的,9个同学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那为什么别的同学我们觉得好相处,而小薛我们觉得不好相处,我觉得更多是我们自己的性格和定位造成的,而不是这位同学有多大的问题。
我在自己的工作职场(金融行业),遇到过很多孔雀型如小薛的同事,其实作为爱展示的孔雀,在我的职场中,小薛已经是这些人中的最低配版了,她还是比较注意去和大家维护关系,比如用轻松的话题去拉近距离,比如张罗吃东西,比如在说了你怎么这么不专业(非原话)之后还去道歉说抱歉我说了这样的话,现实职场中我遇到的孔雀们,比这“嚣张”的乘以100。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公司的贡献,以及他们往往都会成为工作明星,因为领导更容易看到他们,客户更容易看到他们,他们更容易得到赞美,所以就会更多得到资源。有人会觉得小薛实力不够,在我的职场中,比小薛业务能力还差却得到了比小薛还多的资源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我们在这里说我不喜欢这类人,我不要和他们相处,那这也意味着,我离开了那个光彩夺目的团队,更离开了那个有着丰富资源的团队。
工作做久了,对个人而言一定要坚定的一点就是,不要听爹味发言说我们要改掉缺点,力气永远都不要用在改掉缺点上,而一定要用在发挥优点上,很多时候,优点足够优,缺点都变得不再重要了,正是所谓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改短。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不要在意去伤害别人的感受,就是要注意自己的缺点有没有伤害到别人,这是做一个善良的人的底线高低的问题,我非常希望,小薛是一个底线高一些的好孩子,可以注意到有没有给他人造成困扰,可以改善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照顾到队友的情绪,这就非常完美了。
最后加粗强调,本文提及的小薛全部指代那个节目剪辑版小薛,绝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薛梦淇同学本人。
P.S.这大概是我最近写过的最正能量的文章了,果然正能量的文字和负能量的文字带给写作者本身的感受都非常不同!希望每一个写作者都能感受到,以后我也会努力多写正能量文字。明天处暑,处暑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