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坂本真绫速水奖津田健次郎小西克幸中村悠一仁见纱绫
类型:剧情动画历史日本动漫动漫导演:清水健一 状态:第08集 年份:2024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豆瓣:0.0分热度:59 ℃ 时间:2024-11-17 20:28:08
就是说,为什么要在这个保守主义甚嚣尘上卷土重来的时代继续提宗教改革的大背景和科学革命的小背景呢?要以这种题材创作动漫呢?
动漫有一万种方式创作,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理性这个敏感又无处不在的话题呢?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选择这个凶险又再正常不过的话题是为了什么呢?你要看时代背景啊,今天是什么时代?是不是启蒙理性在全球范围内主导几百年后短暂遭遇严重挫折,保守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甚嚣尘上卷土重来?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明白这个事,我们今天生活在哪个时代?18世纪,中世纪,火刑架,宗教审判,狩猎女巫?
还是启蒙理性,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宗教革命,商业,科技,社会,哲学等革命胜利后的现代世界?
要回答那个问题必须回答好我们生活在哪个时代这个问题,立场决定了站位。宗教时代有其可取之处,也许启蒙理性还在初创,但已经硕果累累。尽管启蒙理性遇到艰难,但启蒙理性配当宗教理性的嫡长子,宗教理性无论如何已经过时,已经退场了。nn就是说,地球和土星不会逆行,宗教改革启蒙理性科学革命必须要继续进行下去,无论阻力有多大。
我们走过了神权时代,我们完成了宗教改革和政教分离。我们的爷爷辈生活在宗教时代,我们的父辈却是由宗教理性抚养长大的启蒙理性人,我们作为两者的融合产物必须走好启蒙理性与宗教理性并重但分离各司其职的路,我相信路一定会继续走下去的。
就是说,其实启蒙理性和宗教理性追求的都是理性,它们本不互相冲突,宗教改革的意义也在于此,将宗教理性从其不擅长的世俗位置剥离出去,填补上出于宗教理性又技术化的启蒙理性,完成政教分离。我相信多少年后这两种理性会最终完成融合。
“一切短暂者,不过一比喻;不甚完美者,在此成大戏;不可描述者,在此化行动;n永恒之女性,引导我等之上升。”——《浮士德》
赶在国庆动画开播前,入手了一套尖端出版的漫画,有口皆碑,感觉会是10月新番的黑马。
没有成长和buff叠加的固定主角,但不影响一路冒险;没有忠诚和辅助满满的给力伙伴,但不影响角色单一;没有惊人和抓人眼球的战斗场面,但不影响提心吊胆;没有煽情和羁绊泛滥的感情抓手,但不影响情不自禁。原来没有超能力加持的普通人的坎坷命运和薪火相传可以这么触动人心。
漫画谈及了文字浪漫、传承荣光、开卷有益、勇于质疑和敢于相信,但在语言没有体现的背后,却时刻在质问读者,「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是相信「不正确不代表没意义」,深知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谎言更方便的东西的拉斐尔,明明刚刚制定完个人的30年神学转移计划,却因不愿隐瞒自己内心的真实信仰,死于12岁;是论文被冠上他人名字,听到「谁要读女人写的论文啊」后尚在怀疑自己的约莲达,惊叹文字简直就是奇迹,将公布地球运动的讯息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死于自己点燃的火药;是巴德尼居然为了奥克斯招供,是发穷书见,华氏451的震撼袭来,文字可以印刻在人类的皮肤上,也可以烙印在脑海里;是杜拉卡金钱至上的安全感被偶然的命运慢慢击碎,最终成为传递火种的最后一棒,放出信鸽,也终于感受到了之前厌恶的朝阳只美;是永远坚持自己的诺瓦克,一生都在和地动说做抵抗,并最后献上了自己的生命;是芙莱永远无法忘记手腕上那虚无的十字架,卧薪尝胆维护自己认为的正确;是最后1468年波兰王国的拉斐尔,高谈阔论却冠冕堂皇地为了资料而杀人……
世界是选择的结果,往往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选择,而是连锁反应、蝴蝶效应般的链接。「现在偶然间生存在这里的所有人,即使总是在彼此憎恨、互相残杀,仍是一起创造了同一个时代的伙伴」,漫画中同样让人感动的,是一切都关乎选择,没有对错。也许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一样,若干年后,或者只是某个普通的清晨,自己也会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那样的狭隘和自以为是啊,原来自己才是过往人生最大的绊脚石啊,原来自己才是别人人生中那个惹人讨厌的反派啊。
如今的星空已不再是两千年前的那般摸样,因为,那些凝视和仰望,已经化为宇宙的变化,被我们继续凝视和仰望。
「关于地球的运动」和「尖帽子的魔法工坊」是后续非常期待的两部将要TV化的漫画,后者画工精致但剧情进展令人堪忧,欠着则文戏好到完全可以忽略画工的程度,果真「故事」才是漫画的核心啊,无论如何,敬请期待。
地,关于地球的运动。
各位好,这两天B站上新了本季的日本动漫新番《地。关于地球的运动》,这部我们一般简称为《地动说》的作品,其漫画我当年就看过。看漫画的时候我就知道它一定会被动画化,因为实在非常精彩。
如果单从剧情上讲,它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作者虚构了一个平行宇宙中,一个中世纪的教会钳制人们的思想、用深入社会基层的教士系统维护“正确”的地心说,残酷镇压发现地动说真理的探索者。可是依然有那么一批爱知求真的人,出于对真理的热爱前赴后继的将地动说的真理进行揭示。
这其中就发生了许多故事,权谋、智斗、亲情、友情、爱情、凶杀、逃亡等等等等,都围绕着地球到底是动还是不动的故事展开了。
漫画本身确实非常精彩,甚至有很多科普的意义。但我去并不推荐我的读者在看完本篇文章并对相关历史做更深了解之后去阅读该作。
为什么?因为这部作品会给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加深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那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欧洲天主教会曾经“残酷镇压”过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进步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一个读者没有相关历史知识,又受了这部动漫的误导,很容易加深这种刻板印象。在该作动漫化后的弹幕里,我就看到很多类似留言和咒骂——每当剧中虚构的主角受迫害,他们就把自己对现实中基督教会的误解、痛恨和诅咒,更加深一层。
但真实的历史,根本不是动漫中所描写的那个样子。
是的,我们过去在回顾科学史上这段故事的时候,很容易形成这种刻板印象——中世纪基督教会代表的守旧势力残酷钳制人们的进步思想,而以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以革命者的姿态勇于和他们作斗争,最终前赴后继、帮助人类迎来了科学的黎明。
这种想法最初发端于哲学家康德在他的著作中使用了“哥白尼革命”一词(康德其实说的是人类认知范式上的革命),但后来经过马克思、列宁的继承和转述,就逐渐变了味。
毕竟身为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尤其是列宁同志一提“革命”,信众们会展开什么理解你懂得,血与火的斗争啊、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清洗……
受其影响,我们的相关历史叙事就很变成了我们所听到的那个样子。
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写过一本名叫《哥白尼革命》的书(这本书经吴国盛老师翻译现在也在国内上市了),这本书写的客观很多。在该书中,库恩所理解“哥白尼革命”虽然没有上述那么暴力血腥,但库恩大体上还是将哥白尼看做一个与同时代教士们思考范式迥异的科学先行者。认为他是有意开启了科学的黎明。强调科学革命与中世纪之间的变革性。
可是如前所有这些叙述都会产生一个无可规避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哥白尼所掀起的“哥白尼革命”恰恰是在对其镇压最严酷的欧洲发生,并引爆了之后的科技革命的。同时代的中东阿拉伯世界,以及远东的中华帝国。你说一句“地球围着太阳转”好像不会惹那么大的麻烦啊?
为什么琢磨出日心说的天文学奇才们没有在这些文化圈里率先提出他们的观点,在这里点亮人类近代科技树,让这些文明最终“富强可凌驾于万国之上”呢?
这里面一定有一些上述叙事有意忽略的问题。
想回答这个问题,要看另一位美国科学史作者罗伯特·韦斯特曼的《哥白尼问题》,这本书基于作者对当时欧洲宗教、文化和社会体系的重述,为我们还原了更真实的历史。
假如你穿越回15世纪中世纪盛期的欧洲,去审视当时统治欧洲的天主教会,你会有一种观感——觉得这个教会真的不仅代表了上帝在人间的意志,也试图在代表先进科学的发展方向。
13世纪以后,随着十字军东征运动的结束、带回了大量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中翻译的希腊罗马典籍,东罗马帝国也急速衰落,大量东罗马帝国原本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技术开始渡过并不宽广的亚得里亚海来到西欧避难。
这就在欧洲引爆了一场非常巨大的文化震荡。欧洲人时隔数百年后吃惊的发现,原来自己的祖先(其实也不是他们祖先,而是原先生活在这里的希腊、罗马人)曾经如此的高度文明,不仅在绘画、雕塑、建筑上卓有成就,在对天文、占星的认知上也非常超前。
生活在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时代的托勒密,不仅是天文学家而且是占星学家,他写作的八卷本的《天文学大成》构建了整个古代世界最精密的天文学假说。
托勒密真正完善了亚里士多德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的地心说系统,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
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
地球之外有9个等距的天层(或翻译为“天球”),由里到外的排列次序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天,此外空无一物。
请注意,这些天球本身是致密、且紧实嵌套的,整个宇宙是一个巨大的俄罗斯套娃,它们由透明的以太所构成,而太阳、月亮等一切星体,则都宛如镶嵌在水晶里的宝石,“镶嵌”在这些天球上。
而这些天球自己是不会运动的,它们的转动仰赖上层天球所带来的摩擦力,就这样一层天球推着一层天球运动,一直追寻到最上层的“原动天”,只有这个天球是自身产生动力,不断在运转的。
那么这个原动天的动力来自哪里呢?托勒密说,上帝。
托勒密还设想,各行星都绕着一个较小的圆周上运动,而每个圆的圆心则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运动。他把绕地球的那个圆叫“均轮”,每个小圆叫“本轮”。同时假设地球并不恰好在均轮的中心,而偏开一定的距离,均轮是一些偏心圆;日月行星除作上述轨道运行外,还与众恒星一起,每天绕地球转动一周。托勒密这个不反映宇宙实际结构的数学图景,却较为完满的解释了当时观测到的行星运动情况,并取得了航海上的实用价值。
觉不觉得这个天体运行模型很精妙呢?
你可能会说,精妙归精妙,但它是假的啊!本质上讲,它和咱老祖宗信奉的那个天圆地方,有什么不一样么?反正终归都是假的。
但我要说,同样是假,假和假它还真就是不一样的。
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宇宙模型虽然是地心说,但它的真正突破性变革,在于把宇宙的天体运行“数学化”了。
事实上,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最初在罗马世界流传的几百年里,本来就叫《数学论文》。
托勒密在强调,他所定义的这个宇宙是可以用一套数学运算来严格推算、预言的。
请注意,这是人类科技认知史上一场异常伟大的进步。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通过与数学的联姻,而真正诞育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
因为你去反观人类其他早期文明,虽然可能也有非常先进的星象观测记录,比如古代中国的《甘石星经》,甚至可能蒙对了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这件事,比如流行于公元前后、崇拜太阳神的密特拉神教。
但试图用严格的数学模型去框定天体运转,这么较真的事情,真的只有托勒密一个人第一次尝试这样做。
其他更多的文明,对天文学其实陷入了一种不可知论的漩涡,比如我们熟悉有句话叫“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地上的事儿你都操心不过来,你还操心什么天体怎么运行?
于是大多数文明对于宇宙模型到底应该怎样这件事,都是不那么认真的。他们可能基于农业需求把历法编制的尽量详尽,但对宇宙模型本身,却“不较真”。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可能就莫过于我国古代人信奉的那个“天圆地方”——其实稍微想一下你就觉得这个理论不合逻辑:圆如锅盖的天,和方如棋盘的大地,扣在一起,四周一定是有缝隙的啊,这些缝隙你怎么填补呢?
这个宇宙模型实在是太粗糙了,一听就让人丧失了稍微正经一点讨论下去的兴趣。
但大多数中国人就这么“天圆地方”的含混的信了两千多年。
对于这个一想就能想到的逻辑大漏洞,中国古人也是想过的,比如东汉的张衡、南北朝的张子信,都吐槽过“天圆地方”粗陋,也相应的提出过自己的补救措施,于是有了什么“浑天说”乃至“宣夜说”之类的补丁。
但奇怪的是,这些改进的学说并没有更替掉大多数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认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无论浑天说还是宣夜说,都没有更精确地数学模型,没有数学模型就无法预测,大家觉得反正都是瞎扯,还是天圆地方简单一些。
而更进一步的深究,你会发现,古代中国天文改进学说无法数学化的真正原因,是我们真正高端的天文运算自上古颛顼“绝天地通”以来,就一直是被皇权所垄断的。定期颁布历法,向百姓“授时”,并且解释诸如“荧惑守星”“五星连珠”之类的天象,这就一直是皇帝的特权。只有当太史令这样的兼任皇家天文馆馆长,你才有权利、有义务研究这个。其他老百姓、甚至精英士人,都是没有权利用精妙的数学去计算天文的运动的。
比如我们假设托勒密平行穿越到当时的古代中国,并作出了与他在罗马帝国相似的天文学成就,请问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托勒密生活的公元2世纪是东汉,而东汉正是最流行谶纬的时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在这个时代开花结果。从光武帝时代开始,皇上就带头装神弄鬼,把种种天象、异象解释为上天对王朝的种种暗示。
所以托勒密这样的人,如果降生在同时代的东方,以他通过计算预言天象的准确性,前途无非是两种,要不然被举贤良方正,被举荐到皇家天文馆去给皇帝一个人看天象,他的一切观测成果和学术论述也会在生前和死后被严格保密,成为皇家不得外传秘闻,最后弄不好在哪次天下大乱时就被弄丢了。
要不然,托勒密就铁了心扎根在民间,那他对天象的屡算屡准,会迅速产生一种对朝廷有威胁影响力,因为你能“代天立言”在古代中国这还了得?你这是跟皇上戗行啊!
那他就会成为一个和张角一样,不反都不行的半仙。被剿灭后到什么《天文学大成》,你看那张角的《太平要术》能留的下来吗?妖书啊!赶紧烧了。
所以托勒密如果生在古代中国,就只有两种出路——要么是皇帝所豢养的皇家公务员,要不然就是民间官方必须剿灭的“妖人”,除此之外并无他路。
在古代中国,我们不是对到底地球围着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这事儿保持宽容态度。我们是不关心,或者更确切的说,大多数人不敢关心。因为一旦把宇宙的数学模型精密构建到能预测天象的程度,这玩意儿就是皇家机密了。在民间压根没有讨论的空间。
但同时代的欧洲不是这个样子。
根据《哥白尼问题》一书的考证,从13世纪开始,由于托勒密《天文学大成》被重新发现,并后来借助古登堡印刷术广为人知,贯彻和预测天文、并以占星术的方式将天文与地上人们的具体命运进行联系解释,就在欧洲成为了一门显学。因为当时的欧洲是政治实体林立的,每一个国王、公爵、贵族甚至富商,都希望能从占星家那里获得一点人生的“指导”,让他们帮助自己解释一下天象,问问上帝老人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跟今天教培、高考报志愿服务行业在中国遍地开花一样,占星学连带着天文学在当时的欧洲也是遍地开花。就连哥白尼本人,他在真实的历史上,第一身份首先是天主教神学院毕业的正经教士、其次是业余兼职给贵族、富商提供占星学建议的占星家,业余的业余才是天文学者。
那么教会在这股热潮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教会很尴尬。
老实的讲,教会本来是完全没有必要参合这场论战的。因为基督教圣经里其实压根没提“地球围着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这档子事儿,按照今天研究者的考证,《圣经》中对宇宙结构的认知反而我国古代的那套“天圆地方”系统,是一个远比托勒密体系混沌粗糙的结构。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随着《天文学大成》被重新发现后在欧洲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套体系对教会原本的思想结构冲击越来越大,毕竟它太精妙了。
于是开始出现一些“进步派”的高阶教士,要求教会把原本混沌的宇宙观念说的更准确一些——而想要准确,那就干脆照着托勒密的学说来,让地球安然不动地位于宇宙的中央,在宇宙中具有特殊地位,而上帝则高居在十二层天球之外,在原动天以他无穷的神力去推动整个世界的运转。
这么一聊,整个基督教的世界观不就完美了吗?
想了解这套在13世纪才真正成型完善的世界体系,我推荐你去读一本名著——但丁的《神曲》。很多人读这本书可能也仅仅是醉心于但丁所想象的地狱中的种种情景,相比之下,“天堂篇”似乎就乏味了许多。但实际上,但丁的“天堂篇”所描写的宇宙结构,就是一个经典的被基督教会化用吸纳后的托勒密天球体系。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天堂篇”中但丁会依次游历“水星天”、“金星天”、“火星天”等等天球,如果不了解托勒密所设想的天球(天层)是一些充斥以太的存在,你肯定无法理解但丁的这个游历顺序是怎样达成的。
神曲世界观,就是一个典型的托勒密结构。
但丁生活在13世纪,你可以看到到了13世纪晚期,托勒密的这个天文模型,才真正被基督教会所收编了,这就让欧洲这个时代的知识精英这个时候能像但丁一样,大胆却仰望九重高天,并自豪的声称,这个世界,是可以用理性去归置、理解的了。上帝允许我们这样做。n
而教会对此也乐观其成,所以当时的神学院开始广泛开设天文学课程,因为他们觉得教未来的教士们搞清楚天文学,是方便他们更透彻的理解和赞颂上帝的。
托勒密的宇宙论虽然不准确,却借着教会神学院的力量,给欧洲的知识精英做了一次广泛的科普,并把宇宙到底是什么结构这个问题的种子,种在了所有求索者的心中。
而问题在短短一两百年后,马上就出现了。
根由还是那个——托勒密的这套学说,虽然被融入基督教神学体系,但它本质上还是一种科学理论,它是基于精密的数学计算,可证明,也可证伪的。
这就非常麻烦了,神学的本质是一种信仰,它的特点是不可证明、也不可证伪,所以宗教建立一个信条,比如“我信圣母玛利亚童贞女受孕”,你不需要讨论黄花大闺女受孕可不可能,你就说你信不信就行了,信条一旦确立,就不可变更。这就是宗教的特点。
而科学即可证明、又可以证伪,随着观测和计算手段的不断更新,天文学模型是需要常换常新的,但当托勒密的天文学说被请进神学院,混在基督教教条里被一起讲的时候,麻烦就来了——它到底是教条,还是科学?还能不能讨论。
从这种眼光看,16世纪的“哥白尼问题”给欧洲造成的真正冲击,其实是一个科学理论被“嫁接”到神学之树上后必然产生的排异反应,它本身是一种人类在认知进步中必然发生冲突。
举个形象的例子,这就好比一个心脏病患者做手术安了一个心脏起搏器,过了两个月,医生跟他说,现在起搏器推出新款了,老款那种不利于身体健康,建议您换一下,你说他是换还是不换?
科学就好比是机械,不断改进、更新换代是它的常理,但宗教信仰,就好比是身体,身体是经不起这么反复更新换代的不断折腾的。对宗教而言,不断改变之前说好了的信条,会让它在平信徒当中丧失最至关重要的权威性。
16世纪初的天主教会,所面临的就是这种两难。由于天文学(占星学)在欧洲民间的兴旺发达,当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提出质疑的时候,教会也很难办——因为在教会看来,我刚“与时俱进”,把这套体系融入我对世界的解释,才一百多年啊。这怎么又得改了呢?如果改了,让平教徒们怎么看我?哦,上帝说了不算啊。
尤其这个时候,欧洲又爆发了宗教革命,天主教会有了竞争对手,发起宗教革命的那个马丁路德,可是连发多篇文章疯狂批驳哥白尼理论“亵渎上帝”,教会纵容这个理论就是对上帝不忠。搞的天主教会里外不是人。
所以,不是教皇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
那你说,教皇就不能与时俱进、从善如流的把地心说改成日心说吗?
不好意思,不能。
因为当时的教皇没有我们今天的这种“后见之明”,他不知道新提出的这种日心说就一定是对的。
事实上,根据《哥白尼问题》一书的考证,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同一时代被提出的,对于托勒密天体模型的修正理论,多达十几种,每一种都能部分解释托勒密原有模型推算中的缺陷,甚至日心说还不是这同期十几种新学说中在“拯救现象”上表现最好的。
那你说,假如你是教皇,面对这么多即便通过复杂运算也无法甄别优劣的新学说,你到底信谁的?
更别说当时还有借这个机会来“裹乱”的人——比如最广为人知的,被后世尊为科学烈士的布鲁诺。
布鲁诺倒是慧眼识珠,在十几种新学说中一眼就挑中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就这个新学说靠谱。
但他支持日心说的理由不是数学运算,而是因为布鲁诺是个新密特拉教徒。密特拉教崇拜太阳,所以布鲁诺一看到哥白尼说地球围着太阳转就来劲了:你看我们密特拉教早就说太阳比地球更伟大么!现在哥白尼终于发现了这个真理,牛逼!
那你说如果你是当时的天主教会,你能因为布鲁诺这个点赞就信了哥白尼么?
那更不能啊!他信了哥白尼是因为他的异端信仰。我赞同他我不也成了异端了吗?
事实上,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本来在欧洲是可以正常出版的,虽然出版后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经历布鲁诺事件之后,由于教会担心有人再借宣扬日心说复兴密特拉教,反而于公元1616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这场风波还间接导致了同样早已赞同日心说的伽利略遭遇那场突如其来的著名审判。
一粉顶十黑了,属于是。
所以站在当时教会角度去审视,你会发现,在当时的环境下,当各种假说一起出现,而教会根本无从分辨这些这些新学说孰真孰假,同时还要面对宗教革命的冲击和新教徒对其“对上帝是否忠诚”的质疑。
那么奉行“一动不如一静”的保守主义原则,在科学的争论未明之前继续维持原先(其实也是刚改过来的)托勒密宇宙观,已经是对社会仁至义尽的最好选择了。
不然怎么办?你教会对宇宙的解释一天一个变,欧洲岂不是得杀成一片?
而教会的这种“顽固”本身也并不尖锐,除了布鲁诺确实是因为被判为信仰上的异端被烧死之外,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乃至牛顿等等科学家,他们都曾跟当时的教会过从甚密,接受其资助。甚至哥白尼本身就是教士,而伽利略的两个女儿都是修女。教皇的梵蒂冈天文台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欧洲观测和共享天文数据最多的天文学家汇聚地。
像《地。关于地球的运动》这部漫画中所描写的,教会普遍的、残酷的镇压持日心说论断的改革派的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从没有发生过的。这本漫画本身写的确实可歌可泣,但可惜是无的放矢,真实欧洲历史上,教会对科学的打击,从没有那么残酷过。
实际上,在整个“哥白尼革命”发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真正阻碍科学证伪、并完成更新迭代的东西,并不是宗教,而是威权。
威权为了统御并掌管它的社会,是永远在寻求说一不二,并且不允许质疑的。因为一旦质疑存在,并且最终强迫威权更改了它的命令,那就会产生一种恐怖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质疑争相出现,并最终导致威权的瓦解。
这也就是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所说的:“一个旧制度最危险的时刻,通常是在其开始改革之际”。
改革的本质,就是需要容纳外源性的声音,来改良旧有威权体制。可是这种“容纳外源”的口子一旦开放,又会导致威权的逐步瓦解,最终无可避免的丧失在这个方向上的主导权。
而真实历史上欧洲接受日心说、并最终爆发科技革命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进入中世纪盛期之后,基督教会就开始主动接纳科学的冲击与变革,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学说融入,是科学与信仰达成联姻的第一次尝试,这次尝试并不成功,产生了排异,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剧烈的科学革命。
以这个角度审视,欧洲近代科学的黎明,其实不出现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而是出现在13世纪,基督教会试图将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融入到其体系中时,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宗教已经开始将定义宇宙的威权,向科学进行让渡了。
迄今为止仍在工作的,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天文机构——梵蒂冈天文台
而基督教会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配合、宽容其实大于了钳制与反抗——至少它的宽容度,要比同时代其他试图对知识进行垄断定义、甚至保密的威权体系要大得多。
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日心说和之后的科技革命,恰恰是在“严酷镇压”它的欧洲,而不是在其他地方诞生的。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svXlL0cJouUiF8E9cDopbA
题目中的チ,或许既是地球(ちきゅう),也是知惠(ちえ)吧。
我的理解是,他还是信仰上帝的,但是认为C教在人为扭曲上帝的意志。既然神爱世人,那么神也爱”异端者“,”异端“的身份是被C教的人认定的,是”非自然“的。
诺瓦克一直是强力的反派,只要一天不失败,他就一天是”异端“的敌人。作者塑造他,也是把他作为C教的压迫统治的具象化吧,有信仰,有残暴,一直是追求真理的人的阴影。”你们并不是历史的登场人物“,历史没有黑白对错,只是记录,谁能留下记录,谁就会成为历史。虽然故事的前半段十分曲折,但是由于很多资料的灭失,导致与此相应的人都踪迹也无留存。甚至在历史的宏大前,个人的思想与感受十分无足轻重,可以被瞬间抛弃。(我的大概理解。)
最后他在街上和拿着《关于地球的运动》的路人擦肩而过,旁白解释了他的身份是我们现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一下子就把此处以前的艺术创作与现实历史做了情景上的切割和想法上的传递,即从本书故事开始一直传递到结束的不是某一条真理,而是由于好奇等非理性情感所引起的怀疑和感动。“地动说”的资料辗转几处,并不是每个接受者都怀着学术心理去研究它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其中道理,但是无论是谁,都无一例外的被它所“点燃”,开始走向唯物的自由解放(个人觉得C教的信仰十分唯心)。最终,启智的火种传递到了阿尔伯特这里,很巧合,很容易:真理不需要将知识赋予权威,不需要不容置疑的资料,它允许挑战,接受怀疑,只要有好奇的种子存在,人类这个群体,就会不断运动下去。本作,既是在追求真理,也是在追求人的自由解放。
大概吧,全是一己之见,仅供自己读后感把玩。
下次有心情了再继续看看《历史之眼》。
这是我在b站上同名视频的文稿,发出仅用于给视频指路和供读者进一步品鉴
地动全解 视频
真理是什么?人如何能认识它?为了获得它人要付出什么代价?朋友,你是否听过这样一部漫画?它从对一片星空的惊叹开始,展开了几代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部漫画以科学史上地动说的诞生作为背景,但刻画的更多是那些意识到世界即将天翻地覆的新人的诞生,他们发现通过转动脚下的大地,整个宇宙将随之焕然一新,这真相如同一个辉煌的梦境,震撼了他们深渊般的知性,这些先行者下定决心,哪怕是以生命为代价,哪怕将消失在历史长河的黑暗中,也要将这份感动延续下去。本作的画工相比同行或许尚显稚嫩,但却不可否认作者笔下人物的眼睛非常动人,它可能无法向你展示科学史上的详细史实,却能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信念。它有着商业漫画里难得一见的真诚和慎思,让人忆起年少时初次眺望星空时所感受到的纯粹向往,也唤起了人捍卫真理时心底那股近乎哀婉的勇气。
本作中最值得称道的部分是其人物、台词和分镜的设计,其深刻并非全然来自于思辨的深度,而首先是指其生动自然的细节刻画,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的身份同他的精神活动不相称,正是真实的最可靠的标志。”少年在前一格还在对异端的无礼愤愤不平,下一格就出现在了星空观测的场所,这种自相矛盾让我们能够看清他心中信念的角力,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通过观察行星轨迹聊以寄托哀思的民间警备队队长和那个为了读卢克莱修(异教徒之诗)进修神学的神职人员,后者创作的《物性论》正是影响了布鲁诺和哥白尼世界观的奇书,也是叩响现代大门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这些设计有力地证明,主人公们并非带有历史全知视角的现代人,而只是当时偶然接触到地动说的芸芸众生,在历史的寻唤下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这就得谈到本作另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其超然的智慧,虽然这本漫画描绘了地动说对天动说的胜利,它的主题却并非科学对宗教的超越,它和石纪元那样的漫画有着本质区别。在宗教迫害的大背景下,鱼丰时刻不忘提醒我们故事中的大反派诺瓦克才是不折不扣的正常人,而主角团则更接近恐怖分子,更出格的是他居然指出,就算两者之间的立场再水火不容,推开历史的望远镜看他们也只是在15世纪的历史舞台上同台共演的演员,其中知性和暴力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所以可以说这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关于科学的漫画,而是一部在真理的光辉下探究知性本质的作品,这让人颇有种原以为看的是《人类群星闪耀时》,结果却看了一本《使徒行传》的感受,随着剧情的展开犹豫和矛盾的瞬间越来越多,主人公的信念却越来越坚定,全篇看下来印象最深的台词也从“我要转动地球”转变为“迷茫之中,定有伦理”,正是这句话能让人直观地看见一部漫画从少年心气到大家气象的转变。
2022年《关于地球的运动》获得了日本漫画界重量级的手冢大赏,让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新星。在一个虚构败给现实的年代(宇野常宽),也是在一个精神匮乏的时代,涌现出这样的一部作品,或许说明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经典,也就是那种真正的精神食粮,它让世世代代的人趋之若鹜,依神秘的热情和忠诚加以拜读,仿佛其内容如同星空一般深邃,可以作出无穷无尽的解释。作为同龄人鱼丰做到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在创作中直达经典,为更多的人传递感动,我希望自己的视频也能带给你们这些。
本期是我以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作者鱼丰之间展开对话的尝试,所以并不会按剧情顺序讲解,而是按照知识的理路梳理,想必各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曾对以下段落抱有疑惑:奥科吉梦中和约兰达所提到的「理念」和「历史」指什么?为什么诺瓦克死前被安排以十字架和幻象?还有最后几话的断裂处理应如何理解?死去的拉法尔为什么会变成不择手段的罪犯?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会在梳理过程中一一解决,鉴于鱼丰本人是哲学系出身,要读懂这部漫画,除了科学史以外,还需要宗教和文史哲的融会贯通。
视频中的参考文献放在这里
科学史
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
迈克尔·斯特雷文斯 知识机器
亚历山大·科瓦雷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洛琳·达斯顿/彼得·加里森 客观性
漫画
岩明均 历史之眼
久慈光久 狼口
文学
赫尔曼·黑塞 玻璃珠游戏
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
博尔赫斯 神学家/永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宫泽贤治 银河铁道列车/寄语诸位学生
伊格尔顿 论牺牲
史论
莱米·布拉格 世界的智慧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大转向
神学/哲学
尼采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莱姆 技术大全
埃里克·沃格林 没有约束的现代性
恩斯特·布洛赫 基督教中的无神论
朋霍费尔 狱中书简/伦理学
雅克·德里达 赠予死亡
在星空下
看那辉煌的穹顶
你这有创造力的天才 正于极乐世界发光
当我凝视 你的月亮 和你的星星
如珠宝一般 镶嵌于它们的布景之中
我知道你可创造这一切 你是这背后迷人的艺术家
于我仰望之际 头顶巧夺天工的奇迹
让我必须问出这一问题 我不得不问
与所有这些宇宙荣光相比
为何你要为微不足道的凡人烦恼
只要交付硬币,就能换回面包,只要缴纳税费,就能收获权利,只要付出劳动,就能得到报酬
若如此,究竟要献上什么,才能了解这世界的全貌?
漫画从一个骇人的拷问场景开始了叙述,故事的舞台定在15世纪的P国(虚构,哥白尼故乡),鱼丰认真地还原了一个刻板印象里的黑暗中世纪,彼时的教廷信奉天动说,声称地球被造物主放置在宇宙的正中央,被所有行星呈同心圆状环绕,但此安排并非出于神对人的眷顾,反而是因人类身负原罪,所以只能位于群星底端污浊罪孽的尘世,这种宇宙观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封建愚昧且阶层固化的中世纪日常,历史在他们眼中无非末日审判前的垃圾时间,每日只能寄希望于彼岸的救赎。无独有偶,大师岩明均自03年起开始连载的长篇漫画《历史之眼》,也是从拷问地球说的拥护者引入开篇。不同的是,后者借亚历山大大帝的书记官之眼重见马其顿王国东征之路,与二十年前如火如荼的全球化浪潮相得益彰,而今天的地球却不再能观察到同样的活动迹象。《关于地球的运动》从20年4月连载至22年9月,恰好覆盖了全球疫情的高峰期,彼时各路学者开始重提当代表象之下的新中世纪主义(注:)除了瘟疫横行以外,还有松散的世界秩序,回归的宗教狂热,研究“新经院哲学”(形而上学)的大学和以图像文化代替识字文化的社交媒体,互联网的存在反而让更多人开始相信地球是平的。此时回看《关于地球的运动》这个标题,不禁引人思考让这片大地再度运行起来意味着什么?
漫画中(另一个)拉法尔唯一指涉未来乃至当下的时刻是在第8卷的知识集会上,他认为现代化(联系紧密)会使得真理出现相对性,并将导致所有研究活动专业化,进而葬送通晓一切的崇高欲望,反而在信息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能直观地感受到文字就是奇迹、真理不可动摇,从而免受相对主义之害。看来当人造的光亮过于强烈,真理之光便会随之黯淡,尽管我们每天都游走于信息的丛林,却往往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而不自知,纵使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海德格尔看来,只要人还在技术图像的内部打转,就已经失去了心驰神往敞开此在的能力,因此唯有回退到前现代所保留的那片幽暗中,才有可能再度接续真理的原点。
曾经人在夜晚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一片浩瀚的星空,它的光亮驱散了黑暗和恐惧,在人心中激起一种莫名的崇高情感。没有人知道星星是什么,但它们总是和人性最深沉的品质有所共鸣,在古希腊,星星和神灵无异,人类生命的职责就是对宇宙的模仿,而在中世纪人们相信它是出于上帝之手的最高杰作,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费奇诺曾说:“人是云团包裹的地上的星,而星星本身,是天上的人”,想必大家也很熟悉康德将星空和道德律并置的著名尝试,当他们仰望繁星时,一定看到了将人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的普遍真理。
对人来说星空就像一位老师,如同一本对着所有民族敞开的天书,它将历法、节气、神话和与秩序有关的想象赋予了人类,千百年来吸引着有识之士加以解读,如柏拉图的 《蒂迈欧篇》中只要人掌握了正确计算宇宙的能力,就能再现神的完美转动,使现世的混沌变成安定的秩序。同理,身为老师便是要成为学生的启明星,第一卷中休伯特对拉法尔的教诲与第8卷另一个拉法尔老师在星空下对阿尔伯特授课的情景,堪称启蒙教育的经典场景,这让人想起《玻璃珠游戏》中导师克尼克的故事结束后,又以气象大师学徒的身份(转世)出现在附录的短篇里,而在两个故事中观星都是代代相传的智性探究活动。当老师对学生说,一切知识都源自惊奇时(θαυμάζειν,thaumaizen古希腊语中指的是开始探索新知时的惊叹与讶异),前者在后者眼中散发出沉静的知性光芒,并在星空的照耀下显得愈发透明,学生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越过他走向真理的彼方。
但是,星空有时也会显露出让人陌生的一面,如伊壁鸠鲁学派就否定人能够模仿宇宙,不可知论者认为人是被星空所蛊惑(星之彩)了,在他们看来那些人的全部努力就是让遥远的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和我们的生活之间嫁接关联,由此发展出一整套一厢情愿且盘根错节的知识形式。阿尔伯特接下来就对星座这一形式表示疑惑,星座是什么?划分星座有什么必然依据吗?拉法尔这次并没有如往常那般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说把形状连接起来能够看到不同的景象,并给出了一套基于神话典故的解释。
此处的论述深挖下去饶有趣味,因为我们知道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星座的图像和名称只是约定俗成,而建基于其上的神话更是异想天开,但那居然也是一种知识,甚至是知识的源头,且对其的解释不在天文学、科学或是哲学的既定方法之内,结果是问完你仍然不明白连线这种方法的必要性何在,就像你刨根问底去检验一切知识代码的底层逻辑,却发现那是一种先验的视野所衍生出的方法。但那对人而言却无论如何是重要且根本的,因为我们看到之后阿尔伯特在直面丧父的创伤后所失去的就是这种贯通的视野,也是他对世界和知识的信任。
接下来我们继续追问这种能力的本质,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第三卷中皮亚斯特爵士的论断,他认为科学研究的起点是“鲁莽”,越是在谨慎求实的领域越是需要迈出第一步的勇气,这意味着探求真理需要乘上伊卡洛斯的翅膀。这和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所得出的结论息息相通,他认为古希腊人并非如逻辑学家那般先建造出自己的立足点再开始思考,而是轻盈地跳跃着生成概念来把握现实,与精于量度计算的思维的区别在于,使它腾飞的是一种非逻辑的想象之力。它乘着想象的翅膀从一种可能性飞向另一种可能性,并在飞行的途中时而把握住一些确定性。也就是说被称作“知性”的能力首先正是一种画线的能力,它允许在不同的事物之间架设一种全新的联系方式,将陌生的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和我们眼中的崇高星空连接起来。
(见证者的第二段隐藏录像,物理基本法则和美丽等概念)
我想《地动》结局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当我们抵达故事的终点时,才发现这是求知的起点,而知识的启示最初仰赖于一颗心灵电光石火般的短路,但在完成连线后,人的心中随即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既是一个连接符亦是休止符,因为如果在知识和行动间没有疑惑和停顿,再崇高的知性也随时会转变为最极端的暴力,我们有不稳固的知识基础,但脚下的大地能让我们能站稳脚跟,在它运动的基础上我们将一步步弥合科学和信仰之间的鸿沟。
你有没有哪天醒来
发现自以为知道的一切都是错的?
你一生中做过的每个决定也都是错的?
我有过这种感觉
而且这感觉真的很好
你不需要每晚都睡在自己的床上
街道同样舒适
生活不是随波逐流
或是你在镜子前做的鬼脸
它无比深邃
但也没有那么深刻
蓝天妆点我的好心情
阴天正是为死亡做准备
当你闭上眼睛时
没有什么比阳光更黑暗
自少年拉法尔死后,地动说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代传人,漫画的二到五卷或许贡献了整部漫画最扣人心弦的故事,我们看到奥科吉从文盲蜕变为一个富有知性的人,还有巴德尼和约兰达各自的高光时刻,其中与巴德尼一行人对峙的皮亚斯特爵士,采取了和主人公全然镜像的设计,他追求真理的信念和主人公们同样炽热,为完善前人的宇宙理论奉献了一生,却因自欺欺人和真理失之交臂,最终在满盈的金星之下否定了自己的理论。这是一个为现代读者所熟知的场景,观测是最公平的法庭,只要经验证据与假想相悖,它就能无情地摧毁一切前人的建树,否定其根本的存在价值,唯独真理拥有这种力量。
而在正史上金星盈亏的观测作为科学史的公案,要到1610年才能被伽利略的实验所证实,并要等到开普勒才能为地动说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说他们开启了基于观测和数据的科学传统,这里也能看到科学的「可证伪性」,这一20世纪公认的科学方法论的影子,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严苛,让我进一步确认《关于地球的运动》并不是一本关于我们今天认知中“科学”的漫画,科学实在论通过科学解放人性和自由的假设和作品自身所宣扬的一切相矛盾。
首先,如果仅凭哥白尼的著作,其实地动说和天动说都能解释,他的真实想法不如说是将上帝的领域扩大(至于布鲁诺的信仰更是重量级)。其次,还记得知识集会上拉法尔所说的那“想要通晓一切的崇高欲望”吗,这可视作人文主义者的终极理想,它和日心说共同造就了下一个时代文艺复兴的辉煌盛景,它解放人的心智,培养全能通才,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让人的伟大一度媲美神灵,但这依然并非近现代科学,此处我们引入一本名为《知识机器》的著作,其副标题是“非理性如何造就近现代科学”,作者迈克尔·斯特雷文斯认为科学从来不是出于人性,反倒是刻意压制人性的产物,这便是为什么它在历史上姗姗来迟,其出现本身就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书中以17世纪的哲学家笛卡尔为例,他对万事万物都有着难以抗拒的好奇心,终其一生都在尝试给出一套全新的知识学基础,其研究范畴涉及运动的原因,宇宙的结构,情感的本质,神学,数学,最后是哲学,那么笛卡尔是如何论证的呢?他会在不同的知识领域间来回跳跃,并把最后的保障留给仁慈的上帝,也就是说,他的物理学建立在他物质哲学的基础上,而物质哲学又取决于他的知识哲学,知识哲学依赖于他的神学,而神学又建立在更多的哲学观点的基础上。
如果再晚几十年,到了科学家牛顿的时代,会发现他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除了研究物理定律以外,他还对数学、炼金术和神学造诣颇深,和笛卡尔一样,他是个运用哲学论证来理解空间和物质本质的形而上学学者,但和笛卡尔不同的是,他强调在物理学中一切以实验数据为准,并在研究时主动分离自己的身份,保证这些知识领域之间互不干涉,这让他在国王的帮助下最终躲过了宗教异端的裁判。作者的结论是,人文主义者会利用一切可用的方法认识世界,从形而上学和数学、从内省和观察中得出一种连贯统一的世界理论,而以牛顿为分界线,在他之后的科学家会刻意营造出一种巨大的无知,变得只承认符合经验数据的观察并视之为不可违反的铁律,这就是为什么科学是一架卓越的知识机器,却从来不是通晓万物的法门。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人想要去大学里学习知识,你会教他选择笛卡尔大学还是牛顿大学呢?理性原则与人文精神会告诉你:笛卡儿大学,它鲜明的社会性和开放性体现了最具人性的品质。而经验却会证明牛顿大学那专精的氛围才是获得知识的更优渠道。无论你因为远离和漠视人生的广阔风景而失去了什么,你都能从那束狭窄聚拢的光线中获得更多隐蔽而富有启发性的事实。
见证者第一段隐藏。
众所周知作为近代科学的条件“客观性”应运而生,但据科学史家在《客观性》这本书中所写,其实科学家用“客观性”这一框架自我抑制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这一百几十年间的事情。换言之,十八世纪以前那些只能被归类为科学家的知识分子在狂热地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将客观性置之度外的。如鱼丰在访谈中所说,自己想表现的正是在15世纪上叶,无论上帝还是学术、无论人文还是自然科学均尚未被细分之前的混乱状态中那些个人的科学的热量,他们的错误不代表没有意义。退回来说,鱼丰选择描绘的这段科学史上黎明前的黑暗,确实是美和道理交汇的时刻(注:也是还没有分道扬镳的时刻),主人公们那份想要证明自己生活在一个美且合理的宇宙中的决心,兼具库恩笔下科学范式革命的全部能量,又能最大程度地激发逻辑背后“感性的火花”,这让人联想到“知”与“信”关联紧密的中世纪神学。如果说现代更倾向于以“知”为根据来产生“信”,那么十一世纪的神学家安瑟尔谟则主张“信仰而后理解”,这种心法即便是在现代科学中也依然是秘而不宣的基本信念。
既然“知”中总是带有“信”,这过剩的部分,便是属人的舞台。在《地动》第一卷的开头写满了这颗星球的详细数据,到了第八卷则是对智人这一物种的重新审视(对人在群星间地位的好奇原本也是中世纪宇宙哲学的副产品)。(人必须有所依凭才能建立起道德秩序... ...这是人类理性最本质的局限性。一旦开始思考,就会产生新的权威……)人应当如何把握信念和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本漫画其实已经给出了自己的解答,那就是看信念是从扼杀自己的疑虑而生,还是从耐心调查中确实得来。
我知道世界在转动
立足于熠熠狂言,难以解释
比一个出自恐惧的框架更完满
我无法在这里找到慰藉
有一件事错了,那就是被挑选的少数人
只有不屈的灵魂能将哨子吹响(真相传递)
属于我的未来要过很久才会到来
它在流沙之中不停地盘旋
纵观全篇许多读者最为不解的问题莫过于,为什么要在《地动》故事的最后转回正史描绘一条完全割裂的故事线,还把死亡的初代角色拉起来塑造出另一个邪恶版本,这不是破坏了前面代代相传的科学精神吗?对这个问题,鱼丰准备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回答。他说:“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相信虚构可以影响非虚构。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历史是发生了的事情。”而虚构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实际上可能发生,“有时虚构比非虚构更能拯救历史(非虚构)。这就是他从事漫画的原因。”
也就是说,虚构作为可能发生的事实,补救了历史的单一面向,并且唯有在虚构中才有普遍性驻足的瞬间,如果我们对比诺瓦克和主角团,会发现鱼丰一直有意在两方的立场之间作出对称的设计,但只有到虚构和现实交融的第8卷里他们才真正地构成了完全的理念对跖点。我们之前共情于拉法尔对真理的坚持,现在窥见了他求知欲背后如拉斯加尔尼科夫那般压倒一切的强力意志;之前我们不齿于诺瓦克的残忍麻木,现在他让人想起 《悲惨世界》里多年追捕冉阿让的警官,在被自己的死敌救下之后,他不得不面对自身「白色的正义」 (的崩塌)。至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上帝不再,一切都被允许”和齐泽克以前挂在嘴边的“上帝存在,一切都被允许”在两人身上构成了伦理的二律背反,并依两人的角色在15世纪的舞台上同台共演,或许如博尔赫斯在短篇《神学家》的结尾所写:对不擅分别的神来说,正统和异端,告发者和受害者构成了同一个人。除此之外,鱼丰笔下的虚构还救赎了历史上那些可能存在的无望的努力,就像漫画中那本由一个前文盲写就,依僧侣的策略借六十颗贫民的后脑勺保存下来的梦幻之书,虽然最终与正史擦肩而过,却如同一朵来自天堂的柯勒律治之花(注:梦中的花,醒来仍在手上),点亮了下一个人的梦想,也照亮了横亘在人类的群星之间的这片黑暗大陆。(这些角色是尚未抵达的光线)
要抵达任何一种确定性,都需要先在虚空的领域中跋涉一段距离,这不仅是鱼丰所设想的虚构与事实的关系,也同构于他心目中信仰和知识的关联。那么何为信仰?信念又能为人带来什么?鱼丰的信仰在漫画中如何体现?这三个问题便是本章的主题。按照第四卷奥科吉的说法,可以被第三方质疑的便是科学研究,反之则是信仰,这样的划分未免显得武断。对此科幻作家兼技术哲学家的莱姆在《技术大全》中给出过一段精妙的论述,他认为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复杂的内稳态系统都必须表现出信仰,因为任何生物都是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也像信息齐全那样行动,而系统自身也会如生物那般对内部最细微的反应作出调整。
也就是说,信仰是这片奇迹般的大地的自然产物。而有求必应是信仰最初的契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种现象培植起一种期待,奠定了生物行动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生物的需求,教堂里十字架状的火焰是否是出于神意我不知道,但诺瓦克的信仰看来最终是得到了作者(创作者)的回应;有时信仰就会唤起这样真实的宗教体验,像宗教领袖常常声称自己能和神对话,他的意思是在某种条件下大他者会直接下场应答,让人在物我交融的狂喜中接触到宇宙的终极真理(注:前文中讲过星空的应答)。综上所述,信仰作为一种原始的信息形式,它给人以最初的惊奇和推理,这种原始知识系统能够适配人类的生存,即便是虚假信息,信仰凭其自身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事物乃至系统的存在状态。
说明了这些也让我们能够正视信仰的问题,其一是它会导致归纳法的过度使用,蜕化为某种原始的巫术思维,其二是人无法将神秘崇高的宗教经验带到外部,狂喜的信息价值为零,除非能将其记载下来(传递感动),所以并不是任何神启式的高级认知帮助了人类,而是可检验的经验主义使人走出泥潭。
但是,我们可以用实验来检测机器是否运行,却无法检验一个人是否会获得救赎,每当我们涉足信仰-信念的领域时,几乎从来都不是在一阶进程里打转,而是在二阶甚至三阶的进程里,因为信念有着强烈的自证倾向,它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回声(因为它愿意相信)。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弗洛伊德曾经想把精神分析打造为一门科学,他在《梦的解析》里试图破解梦的逻辑,虽然这本书自身就是信念在梦中得到的回声,但在发布后慢慢涌现出一大批迎合精神分析的“标准”梦境案例,看起来它不仅解释了梦境,还潜移默化地教会了人们怎么做梦,并任由它反哺到知识的各个领域,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衔尾蛇般的构造。这便是知识的吊诡之处,现在人们反而难以设想精神分析之前的梦境。退一步来说,难道我本人不是我信念的产物吗,既然我的行动和抉择必然会收获世界的回声,并在各种反馈的编码中交织起人的一生乃至鱼丰所说的历史,看来信仰-信念的领域一直是植根于决断中,因为生物要么不采取行动,要么冒风险采取,不存在坐以待毙的情况。只不过不同于德里达所设想的亚伯拉罕瞬间(亚伯拉罕决心弑子的瞬间所产生的悖谬),鱼丰还想为人保留下一片完整的迟疑和停顿的领域(迷茫之中,定有伦理)。
从第六卷起《地动》开始将叙述重心聚焦到第三代主角杜尔加身上,她自幼父母双亡,叔叔为哭泣的她留下了三则魔法,一是要认识到这个世界不存在神,二是在神缺席的世界中勉力思考,如此便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信念。这或许是为什么《地动》自第六卷起有种版本迭代之感,现在登场的每个人都抱持着不同的信念,让漫画几乎变成了作者自身的观念辩论场,其中有些是中世纪人难以想象的观念,我们不仅能看到资本主义的无神论旗手,还有信奉自然神的斯宾诺莎主义者和指挥异端解放战线的诺斯替主义者约兰达女士。前两者暂且不论,在约兰达这里我们能看到整部漫画最内在的观念表达。因为约兰达与杜尔加对话时曾将自身的立场和盘托出,她认为历史就是一个漫长的神向人传递知识的祝福过程,而人扮演的角色就是参与到神的计划中帮助它试错,此段落与第五卷中奥科吉在审讯室中的梦境可谓异曲同工,梦中他的老师要重建巴别塔以检验地球是否是一个球体,他也对奥科吉说有更宏大的理念在推动着你,以上便是诺斯替主义,也即灵知主义的基本立场。可能大家对诺斯替的认识还停留于一种沉迷于星象神话的“古老基督教异端分支”,其实政治哲学家沃格林早在上世纪的《科学、政治与灵知主义》这篇文章中就指出它已经泛化为大众向的灵知运动,并总结出如下几个决定性特征:其一,灵知主义者认为自身的悲惨处境是由于世界内在的拙劣构造,其二,他们相信存在的秩序必将在历史中得到改造,最后,由于先知所掌握的神圣知识,拯救将在人类自身的行动王国中成为可能。这套诺斯替主义下的宏大叙事,因其浪漫且独断的前后互文,可以判定它与其说出自角色所想,不如说更多地道出了鱼丰自己对于历史的信仰(黑格尔)。
结合上文来看,鱼丰并不希望这部作品被归结为对宗教的批判,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把握这部作品中上帝的位置?抛开宗教的刻板印象,德国宗教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曾写过一本有名的诺斯替书籍名为《基督教中的无神论》,他在书中开门见山地说:“只有无神论者才能当好基督徒”,“看圣经不做革命之梦是误解了圣经”,大家还记得奥科吉最后留下的那本书比起科学原理写了更多的人文影响吗?那么他想借地球的运动唤起人心中的何种运动呢?我认为地动说所呈现的图景最接近于布洛赫笔下所归纳的“一种没有超越者的超越运动”,它不再将「自然」视作(异教)星象神话或(柏拉图、基督教)逻各斯神话统治下的(神秘)惰性物质,而是将其视作从内部推动世界的自然主体(p307-309),这一不再冷漠的大自然返照出人自身的潜能,届时人将用向下的目光取代向上的目光,体认大地和自身的无穷伟力。
除此之外,20世纪的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也非常接近鱼丰的立场,他在其著作《狱中书简》里表述过如下观点:在自然科学中是由库萨的尼古拉和布鲁诺无限空间的异端理论正式开启了「世界成年」的进程,自此便不再需要一个上帝的假设为自然科学套上枷锁。如此的后果是宗教在现代节节败退并被驱赶到生命的边缘领域,只依靠对死亡的恐惧和负罪感吸引少数受众,而朋霍费尔拒绝这廉价的恩典,他在《伦理学》中重新将神义下的行动伦理匡正为人生活的中心,就像现代人的太阳崇拜只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古人却用整个身体去感受太阳的热量,他认为人必须投身于一个不信神的世界的生活中,作为一个摆脱了宗教虚伪义务的人,在此世参与上帝的受难。时值1939年,朋霍费尔本可以在美国躲避纳粹和战火,但他却选择逆流而上,回到德国参与了刺杀希特勒的机密行动,最终在布亨瓦集中营被施以秘密绞刑。据说他临终前的遗言是:“这并不是我的终点;这是生命的开端。”
当你直视恶魔
但只是揽镜自视
你会说些什么?(请等等)
当你财富增长
但知道取之不义
当你知道姑娘即将死亡
但终归失之交臂
你会说些什么?(神啊请为我驻留)
当你深感孤独
却清楚自己并不孤单
啊——耶
分秒皆是爱和恩赐
沐浴在阳光之下
我随心作为
现在我大步向前
行走在阳光下 每分每秒
我自由无束
遗憾,或许是许多人对《地动》漫画的最初印象,因为每一代主人公都是在接近成功时功亏一篑,且都会迎来令人唏嘘的退场,可以说鱼丰的整部漫画便是对死亡的沉思,第一卷中12岁的少年拉法尔本应前程似锦,却因异端信仰身陷囹圄,在人生的末尾他于监牢中所见的月光,对今天的观众而言或许并不陌生,他让人想起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局外人》里同样因莫须有罪名入狱的主角,后者也在最后时刻向着夜空温柔的冷漠敞开心扉,并希望明天前来观看处刑的观众越多越好。而在诺瓦克质问拉法尔的场景里,(哲学系出身的)鱼丰让拉法尔在饮鸩后接连引用了《斐多篇》 中苏格拉底对死亡的沉思以及伊壁鸠鲁学派“死与人无关”的思考。之后他笔下的人物也无不尝试借信念去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且正如奥科吉在观察死亡时的神情所注意到的那样,《地动》的终极选项无非是在两种死亡之间抉择,一边是异端审判所强加于人的秘密而耻辱的死,另一边则是崇高的殉道者的死。它可以和久慈光久的《狼口》一样残酷悲壮,也可媲美手冢治虫《火鸟》般的宏大瑰丽。
但在托付信念的主题下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浮现出来,那就是在“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里,仍然能嗅到一丝独占真理的执念,而在托付中,无论你做出了多么疯狂的努力,你都不是那个匡扶正义改天换地的人,毋宁说你的职责只是守望下一代的出现,不让太多的声响搅扰到他们的安眠。所以死后的世界对于《地动》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但那并非是超验的宗教问题而是历史问题,在一个人死后依然正常运转的世界里,有谁会知晓死者的存在并传承死者的意志?这断折的历史在每一代都必须重新开始,难道说有什么是置于死地而后生?
此事在福音书中确有记载,如约翰福音12:24 所写:“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初读这句话是在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卷首题词,当时只觉得话语中的两个悖论令人匪夷所思,其一是常识告诉我们,死亡只是死亡,从死亡中无法诞生任何东西,而死去的麦子却结出了众多子粒;另一个悖论是,这粒麦子虽然水土不服,但它却比别的麦子要更加珍贵,就好像大地(文明)用它最优异的资源培养出百年一遇的天才,他们却两眼朝天不见容于尘世,在地表逗留片刻后便匆匆去往天国。不过如果翻开历史书,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句不合常理的箴言在真实的历史中大放异彩,如登场于第二卷的异端分子在马车中所说,苏格拉底和耶稣都曾被当作异端迫害,整个西方文明就从他们的死亡中生长出来,因为大地里真正结出的子粒是从悲剧中孕育的希望,是拉法尔口中比生命更长久的感动,或曰爱和责任。
人终有一死,是有死性规定了人之本性。当人思考死亡时,首先击中他的是死亡和自身的关系,唯独死亡,这永远属于自己的重负,没有人能为我承担,但是如果有人为我而死,死亡便成了一件由他人赠予的礼物,而我将从根本上无力偿还,这份沉甸甸的礼赠最终构成了一种「责任」,它存在且只存在于有死者之中,因永生者不了解何为责任,他们放弃了一切必朽的负累在泥坑边玩耍。如德里达在《赠予死亡》中所述,基督教的一系列主题正是围绕赠予而集中起来——作为死亡之赠予的赠予,某种死亡的无底赠予:无限的爱、罪和救赎、忏悔和牺牲。
但这些无论如何都是强加于人的,如同那无视人的意愿日复一日普照大地的太阳。杜尔加选择对它闭上眼睛,仿佛拒绝一份无底的债务,同样阿尔伯特和奥科吉也不敢直视夜空,几位主要角色都曾落入到绝对他者那不对称的凝视中,自己灵魂深处的秘密在它眼前无处遁形,暴露出人生命的内在羞耻。但人也能依窥视和绝对他者缔结某种关系,例如第二卷里巴德尼曾因偷看禁书失去了右眼,之后鱼丰用一颗巨大的瞳孔星球引入了「眼睛」的主题,这外部的注视无处不在,并且它对真理的追求者比常人更甚,仿佛在说「我窥视真理,真理也在反向窥视我」,你原以为握在手中的是一颗温凉的新星,但却无时无刻不像是怀着一个灼人的秘密,你的一切思考和行动都敞露于那只巨大的天眼之下,它将看着你在此世受难,直到米沃什的短诗《礼物》中所写的那个不必偿还的时刻的到来。那时人将意识到,这不是任何神(上位者)所指定的债务,而是生命本身的重负与神恩,你不得不惊叹于鱼丰笔下“地-血-知”浑然一体的构造,他看到在这片大地上思考和行动的自由将从卓绝的牺牲和斗争中翻涌出来。
最后我想请大家回看一下《地动》的封面设计,整整8卷我们一直是在高处俯视人物,如同从星空望向大地,从现在望向过去,看他们慢慢褪去故事主角的身份,变回绵延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无缘得见的引路人,他们的眼神难以形容,像是在时间的巨浪席卷之前向天空投来的惊鸿一瞥,投向读者所处的明亮而遥远的未来,仿佛在询问我们是否已达成了他们的夙愿,是否能够承载着他们的生命继续前行。此处我同意朋霍费尔的观点,即“衡量公义的唯一标准是看我们留下的世界能否为下一代所认可”,这份关于责任的信念驱使着无数人在大地(chi)上为了知(chi)献出生命(chi)。看到这里的观众,真的非常感谢,我自己做视频已满两年,制作长视频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空余时间,如今作为一名教师,即将投身于教育事业中,这或许是我最后一个倾尽全力制作的视频。我希望这些视频能成为一座灯塔,成为让人的知性能够休憩和沉思的港湾,我期待未来有一天有人会告诉我,他/她生命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收获。视频的结尾和大家分享宫泽贤治的一首诗《寄语诸位学生》
诸位中学生们啊
你们感觉到这阵飒爽的风了吗
感觉到从你们的未来世界吹来的
这阵透明而洁净的风了吗
那是一道被送来的光
是被决定的南风
诸位,你们想被这个时代逼迫着跟从
像奴隶一样忍受、顺服吗
如果只就今天的历史和地史资料来说
从我们的祖先直到我们自身
一切的信仰和特征
都只是从误解之中产生
而科学至今也阴郁着脸
只向我们许诺了自暴自弃的未来
与其这样,诸位 不如去创造更加崭新、正确的时代吧
诸位,当深蓝色的地平线膨胀隆起的时候
你们会期望没入其中吗
其实,对这地平线来说
诸位正是形态各异的山岭啊
我们从不间断地改变着宇宙
谁因为谁怎么样了
谁的工作怎么样了
现在有说这种闲话的功夫吗
新的诗人啊
从云、从光、从风暴那里
取来透明的能量
暗示出人和地球应有的样子吧
新时代的哥白尼啊
从那太过压抑的重力的法则之中
将这银河系解放出来吧
啊,诸位,你们现在感觉到了吗
感觉到了飒爽的、从你们的未来世界吹来的
这阵透明的风了吗
眼镜女友
从零开始当首富 动态漫画 第二季
仙逆
东京暗递
怪兽8号
大道朝天
乡村平凡少年王林,为了心中不屈的信念踏入仙门修行...
播放指数:3527℃
就是说,为什么要在这个保守主义甚嚣尘上卷土重来的时代继续提宗教改革的大背景和科学革命的小背景呢?要以这种题材创作动漫呢?
动漫有一万种方式创作,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理性这个敏感又无处不在的话题呢?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选择这个凶险又再正常不过的话题是为了什么呢?你要看时代背景啊,今天是什么时代?是不是启蒙理性在全球范围内主导几百年后短暂遭遇严重挫折,保守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甚嚣尘上卷土重来?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明白这个事,我们今天生活在哪个时代?18世纪,中世纪,火刑架,宗教审判,狩猎女巫?
还是启蒙理性,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宗教革命,商业,科技,社会,哲学等革命胜利后的现代世界?
要回答那个问题必须回答好我们生活在哪个时代这个问题,立场决定了站位。宗教时代有其可取之处,也许启蒙理性还在初创,但已经硕果累累。尽管启蒙理性遇到艰难,但启蒙理性配当宗教理性的嫡长子,宗教理性无论如何已经过时,已经退场了。nn就是说,地球和土星不会逆行,宗教改革启蒙理性科学革命必须要继续进行下去,无论阻力有多大。
我们走过了神权时代,我们完成了宗教改革和政教分离。我们的爷爷辈生活在宗教时代,我们的父辈却是由宗教理性抚养长大的启蒙理性人,我们作为两者的融合产物必须走好启蒙理性与宗教理性并重但分离各司其职的路,我相信路一定会继续走下去的。
就是说,其实启蒙理性和宗教理性追求的都是理性,它们本不互相冲突,宗教改革的意义也在于此,将宗教理性从其不擅长的世俗位置剥离出去,填补上出于宗教理性又技术化的启蒙理性,完成政教分离。我相信多少年后这两种理性会最终完成融合。
“一切短暂者,不过一比喻;不甚完美者,在此成大戏;不可描述者,在此化行动;n永恒之女性,引导我等之上升。”——《浮士德》
赶在国庆动画开播前,入手了一套尖端出版的漫画,有口皆碑,感觉会是10月新番的黑马。
没有成长和buff叠加的固定主角,但不影响一路冒险;没有忠诚和辅助满满的给力伙伴,但不影响角色单一;没有惊人和抓人眼球的战斗场面,但不影响提心吊胆;没有煽情和羁绊泛滥的感情抓手,但不影响情不自禁。原来没有超能力加持的普通人的坎坷命运和薪火相传可以这么触动人心。
漫画谈及了文字浪漫、传承荣光、开卷有益、勇于质疑和敢于相信,但在语言没有体现的背后,却时刻在质问读者,「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是相信「不正确不代表没意义」,深知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谎言更方便的东西的拉斐尔,明明刚刚制定完个人的30年神学转移计划,却因不愿隐瞒自己内心的真实信仰,死于12岁;是论文被冠上他人名字,听到「谁要读女人写的论文啊」后尚在怀疑自己的约莲达,惊叹文字简直就是奇迹,将公布地球运动的讯息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死于自己点燃的火药;是巴德尼居然为了奥克斯招供,是发穷书见,华氏451的震撼袭来,文字可以印刻在人类的皮肤上,也可以烙印在脑海里;是杜拉卡金钱至上的安全感被偶然的命运慢慢击碎,最终成为传递火种的最后一棒,放出信鸽,也终于感受到了之前厌恶的朝阳只美;是永远坚持自己的诺瓦克,一生都在和地动说做抵抗,并最后献上了自己的生命;是芙莱永远无法忘记手腕上那虚无的十字架,卧薪尝胆维护自己认为的正确;是最后1468年波兰王国的拉斐尔,高谈阔论却冠冕堂皇地为了资料而杀人……
世界是选择的结果,往往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选择,而是连锁反应、蝴蝶效应般的链接。「现在偶然间生存在这里的所有人,即使总是在彼此憎恨、互相残杀,仍是一起创造了同一个时代的伙伴」,漫画中同样让人感动的,是一切都关乎选择,没有对错。也许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一样,若干年后,或者只是某个普通的清晨,自己也会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那样的狭隘和自以为是啊,原来自己才是过往人生最大的绊脚石啊,原来自己才是别人人生中那个惹人讨厌的反派啊。
如今的星空已不再是两千年前的那般摸样,因为,那些凝视和仰望,已经化为宇宙的变化,被我们继续凝视和仰望。
「关于地球的运动」和「尖帽子的魔法工坊」是后续非常期待的两部将要TV化的漫画,后者画工精致但剧情进展令人堪忧,欠着则文戏好到完全可以忽略画工的程度,果真「故事」才是漫画的核心啊,无论如何,敬请期待。
地,关于地球的运动。
各位好,这两天B站上新了本季的日本动漫新番《地。关于地球的运动》,这部我们一般简称为《地动说》的作品,其漫画我当年就看过。看漫画的时候我就知道它一定会被动画化,因为实在非常精彩。
如果单从剧情上讲,它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作者虚构了一个平行宇宙中,一个中世纪的教会钳制人们的思想、用深入社会基层的教士系统维护“正确”的地心说,残酷镇压发现地动说真理的探索者。可是依然有那么一批爱知求真的人,出于对真理的热爱前赴后继的将地动说的真理进行揭示。
这其中就发生了许多故事,权谋、智斗、亲情、友情、爱情、凶杀、逃亡等等等等,都围绕着地球到底是动还是不动的故事展开了。
漫画本身确实非常精彩,甚至有很多科普的意义。但我去并不推荐我的读者在看完本篇文章并对相关历史做更深了解之后去阅读该作。
为什么?因为这部作品会给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加深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那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欧洲天主教会曾经“残酷镇压”过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进步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一个读者没有相关历史知识,又受了这部动漫的误导,很容易加深这种刻板印象。在该作动漫化后的弹幕里,我就看到很多类似留言和咒骂——每当剧中虚构的主角受迫害,他们就把自己对现实中基督教会的误解、痛恨和诅咒,更加深一层。
但真实的历史,根本不是动漫中所描写的那个样子。
是的,我们过去在回顾科学史上这段故事的时候,很容易形成这种刻板印象——中世纪基督教会代表的守旧势力残酷钳制人们的进步思想,而以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以革命者的姿态勇于和他们作斗争,最终前赴后继、帮助人类迎来了科学的黎明。
这种想法最初发端于哲学家康德在他的著作中使用了“哥白尼革命”一词(康德其实说的是人类认知范式上的革命),但后来经过马克思、列宁的继承和转述,就逐渐变了味。
毕竟身为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尤其是列宁同志一提“革命”,信众们会展开什么理解你懂得,血与火的斗争啊、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清洗……
受其影响,我们的相关历史叙事就很变成了我们所听到的那个样子。
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写过一本名叫《哥白尼革命》的书(这本书经吴国盛老师翻译现在也在国内上市了),这本书写的客观很多。在该书中,库恩所理解“哥白尼革命”虽然没有上述那么暴力血腥,但库恩大体上还是将哥白尼看做一个与同时代教士们思考范式迥异的科学先行者。认为他是有意开启了科学的黎明。强调科学革命与中世纪之间的变革性。
可是如前所有这些叙述都会产生一个无可规避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哥白尼所掀起的“哥白尼革命”恰恰是在对其镇压最严酷的欧洲发生,并引爆了之后的科技革命的。同时代的中东阿拉伯世界,以及远东的中华帝国。你说一句“地球围着太阳转”好像不会惹那么大的麻烦啊?
为什么琢磨出日心说的天文学奇才们没有在这些文化圈里率先提出他们的观点,在这里点亮人类近代科技树,让这些文明最终“富强可凌驾于万国之上”呢?
这里面一定有一些上述叙事有意忽略的问题。
想回答这个问题,要看另一位美国科学史作者罗伯特·韦斯特曼的《哥白尼问题》,这本书基于作者对当时欧洲宗教、文化和社会体系的重述,为我们还原了更真实的历史。
假如你穿越回15世纪中世纪盛期的欧洲,去审视当时统治欧洲的天主教会,你会有一种观感——觉得这个教会真的不仅代表了上帝在人间的意志,也试图在代表先进科学的发展方向。
13世纪以后,随着十字军东征运动的结束、带回了大量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中翻译的希腊罗马典籍,东罗马帝国也急速衰落,大量东罗马帝国原本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技术开始渡过并不宽广的亚得里亚海来到西欧避难。
这就在欧洲引爆了一场非常巨大的文化震荡。欧洲人时隔数百年后吃惊的发现,原来自己的祖先(其实也不是他们祖先,而是原先生活在这里的希腊、罗马人)曾经如此的高度文明,不仅在绘画、雕塑、建筑上卓有成就,在对天文、占星的认知上也非常超前。
生活在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时代的托勒密,不仅是天文学家而且是占星学家,他写作的八卷本的《天文学大成》构建了整个古代世界最精密的天文学假说。
托勒密真正完善了亚里士多德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的地心说系统,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
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
地球之外有9个等距的天层(或翻译为“天球”),由里到外的排列次序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天,此外空无一物。
请注意,这些天球本身是致密、且紧实嵌套的,整个宇宙是一个巨大的俄罗斯套娃,它们由透明的以太所构成,而太阳、月亮等一切星体,则都宛如镶嵌在水晶里的宝石,“镶嵌”在这些天球上。
而这些天球自己是不会运动的,它们的转动仰赖上层天球所带来的摩擦力,就这样一层天球推着一层天球运动,一直追寻到最上层的“原动天”,只有这个天球是自身产生动力,不断在运转的。
那么这个原动天的动力来自哪里呢?托勒密说,上帝。
托勒密还设想,各行星都绕着一个较小的圆周上运动,而每个圆的圆心则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运动。他把绕地球的那个圆叫“均轮”,每个小圆叫“本轮”。同时假设地球并不恰好在均轮的中心,而偏开一定的距离,均轮是一些偏心圆;日月行星除作上述轨道运行外,还与众恒星一起,每天绕地球转动一周。托勒密这个不反映宇宙实际结构的数学图景,却较为完满的解释了当时观测到的行星运动情况,并取得了航海上的实用价值。
觉不觉得这个天体运行模型很精妙呢?
你可能会说,精妙归精妙,但它是假的啊!本质上讲,它和咱老祖宗信奉的那个天圆地方,有什么不一样么?反正终归都是假的。
但我要说,同样是假,假和假它还真就是不一样的。
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宇宙模型虽然是地心说,但它的真正突破性变革,在于把宇宙的天体运行“数学化”了。
事实上,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最初在罗马世界流传的几百年里,本来就叫《数学论文》。
托勒密在强调,他所定义的这个宇宙是可以用一套数学运算来严格推算、预言的。
请注意,这是人类科技认知史上一场异常伟大的进步。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通过与数学的联姻,而真正诞育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
因为你去反观人类其他早期文明,虽然可能也有非常先进的星象观测记录,比如古代中国的《甘石星经》,甚至可能蒙对了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这件事,比如流行于公元前后、崇拜太阳神的密特拉神教。
但试图用严格的数学模型去框定天体运转,这么较真的事情,真的只有托勒密一个人第一次尝试这样做。
其他更多的文明,对天文学其实陷入了一种不可知论的漩涡,比如我们熟悉有句话叫“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地上的事儿你都操心不过来,你还操心什么天体怎么运行?
于是大多数文明对于宇宙模型到底应该怎样这件事,都是不那么认真的。他们可能基于农业需求把历法编制的尽量详尽,但对宇宙模型本身,却“不较真”。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可能就莫过于我国古代人信奉的那个“天圆地方”——其实稍微想一下你就觉得这个理论不合逻辑:圆如锅盖的天,和方如棋盘的大地,扣在一起,四周一定是有缝隙的啊,这些缝隙你怎么填补呢?
这个宇宙模型实在是太粗糙了,一听就让人丧失了稍微正经一点讨论下去的兴趣。
但大多数中国人就这么“天圆地方”的含混的信了两千多年。
对于这个一想就能想到的逻辑大漏洞,中国古人也是想过的,比如东汉的张衡、南北朝的张子信,都吐槽过“天圆地方”粗陋,也相应的提出过自己的补救措施,于是有了什么“浑天说”乃至“宣夜说”之类的补丁。
但奇怪的是,这些改进的学说并没有更替掉大多数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认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无论浑天说还是宣夜说,都没有更精确地数学模型,没有数学模型就无法预测,大家觉得反正都是瞎扯,还是天圆地方简单一些。
而更进一步的深究,你会发现,古代中国天文改进学说无法数学化的真正原因,是我们真正高端的天文运算自上古颛顼“绝天地通”以来,就一直是被皇权所垄断的。定期颁布历法,向百姓“授时”,并且解释诸如“荧惑守星”“五星连珠”之类的天象,这就一直是皇帝的特权。只有当太史令这样的兼任皇家天文馆馆长,你才有权利、有义务研究这个。其他老百姓、甚至精英士人,都是没有权利用精妙的数学去计算天文的运动的。
比如我们假设托勒密平行穿越到当时的古代中国,并作出了与他在罗马帝国相似的天文学成就,请问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托勒密生活的公元2世纪是东汉,而东汉正是最流行谶纬的时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在这个时代开花结果。从光武帝时代开始,皇上就带头装神弄鬼,把种种天象、异象解释为上天对王朝的种种暗示。
所以托勒密这样的人,如果降生在同时代的东方,以他通过计算预言天象的准确性,前途无非是两种,要不然被举贤良方正,被举荐到皇家天文馆去给皇帝一个人看天象,他的一切观测成果和学术论述也会在生前和死后被严格保密,成为皇家不得外传秘闻,最后弄不好在哪次天下大乱时就被弄丢了。
要不然,托勒密就铁了心扎根在民间,那他对天象的屡算屡准,会迅速产生一种对朝廷有威胁影响力,因为你能“代天立言”在古代中国这还了得?你这是跟皇上戗行啊!
那他就会成为一个和张角一样,不反都不行的半仙。被剿灭后到什么《天文学大成》,你看那张角的《太平要术》能留的下来吗?妖书啊!赶紧烧了。
所以托勒密如果生在古代中国,就只有两种出路——要么是皇帝所豢养的皇家公务员,要不然就是民间官方必须剿灭的“妖人”,除此之外并无他路。
在古代中国,我们不是对到底地球围着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这事儿保持宽容态度。我们是不关心,或者更确切的说,大多数人不敢关心。因为一旦把宇宙的数学模型精密构建到能预测天象的程度,这玩意儿就是皇家机密了。在民间压根没有讨论的空间。
但同时代的欧洲不是这个样子。
根据《哥白尼问题》一书的考证,从13世纪开始,由于托勒密《天文学大成》被重新发现,并后来借助古登堡印刷术广为人知,贯彻和预测天文、并以占星术的方式将天文与地上人们的具体命运进行联系解释,就在欧洲成为了一门显学。因为当时的欧洲是政治实体林立的,每一个国王、公爵、贵族甚至富商,都希望能从占星家那里获得一点人生的“指导”,让他们帮助自己解释一下天象,问问上帝老人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跟今天教培、高考报志愿服务行业在中国遍地开花一样,占星学连带着天文学在当时的欧洲也是遍地开花。就连哥白尼本人,他在真实的历史上,第一身份首先是天主教神学院毕业的正经教士、其次是业余兼职给贵族、富商提供占星学建议的占星家,业余的业余才是天文学者。
那么教会在这股热潮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教会很尴尬。
老实的讲,教会本来是完全没有必要参合这场论战的。因为基督教圣经里其实压根没提“地球围着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这档子事儿,按照今天研究者的考证,《圣经》中对宇宙结构的认知反而我国古代的那套“天圆地方”系统,是一个远比托勒密体系混沌粗糙的结构。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随着《天文学大成》被重新发现后在欧洲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套体系对教会原本的思想结构冲击越来越大,毕竟它太精妙了。
于是开始出现一些“进步派”的高阶教士,要求教会把原本混沌的宇宙观念说的更准确一些——而想要准确,那就干脆照着托勒密的学说来,让地球安然不动地位于宇宙的中央,在宇宙中具有特殊地位,而上帝则高居在十二层天球之外,在原动天以他无穷的神力去推动整个世界的运转。
这么一聊,整个基督教的世界观不就完美了吗?
想了解这套在13世纪才真正成型完善的世界体系,我推荐你去读一本名著——但丁的《神曲》。很多人读这本书可能也仅仅是醉心于但丁所想象的地狱中的种种情景,相比之下,“天堂篇”似乎就乏味了许多。但实际上,但丁的“天堂篇”所描写的宇宙结构,就是一个经典的被基督教会化用吸纳后的托勒密天球体系。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天堂篇”中但丁会依次游历“水星天”、“金星天”、“火星天”等等天球,如果不了解托勒密所设想的天球(天层)是一些充斥以太的存在,你肯定无法理解但丁的这个游历顺序是怎样达成的。
神曲世界观,就是一个典型的托勒密结构。
但丁生活在13世纪,你可以看到到了13世纪晚期,托勒密的这个天文模型,才真正被基督教会所收编了,这就让欧洲这个时代的知识精英这个时候能像但丁一样,大胆却仰望九重高天,并自豪的声称,这个世界,是可以用理性去归置、理解的了。上帝允许我们这样做。n
而教会对此也乐观其成,所以当时的神学院开始广泛开设天文学课程,因为他们觉得教未来的教士们搞清楚天文学,是方便他们更透彻的理解和赞颂上帝的。
托勒密的宇宙论虽然不准确,却借着教会神学院的力量,给欧洲的知识精英做了一次广泛的科普,并把宇宙到底是什么结构这个问题的种子,种在了所有求索者的心中。
而问题在短短一两百年后,马上就出现了。
根由还是那个——托勒密的这套学说,虽然被融入基督教神学体系,但它本质上还是一种科学理论,它是基于精密的数学计算,可证明,也可证伪的。
这就非常麻烦了,神学的本质是一种信仰,它的特点是不可证明、也不可证伪,所以宗教建立一个信条,比如“我信圣母玛利亚童贞女受孕”,你不需要讨论黄花大闺女受孕可不可能,你就说你信不信就行了,信条一旦确立,就不可变更。这就是宗教的特点。
而科学即可证明、又可以证伪,随着观测和计算手段的不断更新,天文学模型是需要常换常新的,但当托勒密的天文学说被请进神学院,混在基督教教条里被一起讲的时候,麻烦就来了——它到底是教条,还是科学?还能不能讨论。
从这种眼光看,16世纪的“哥白尼问题”给欧洲造成的真正冲击,其实是一个科学理论被“嫁接”到神学之树上后必然产生的排异反应,它本身是一种人类在认知进步中必然发生冲突。
举个形象的例子,这就好比一个心脏病患者做手术安了一个心脏起搏器,过了两个月,医生跟他说,现在起搏器推出新款了,老款那种不利于身体健康,建议您换一下,你说他是换还是不换?
科学就好比是机械,不断改进、更新换代是它的常理,但宗教信仰,就好比是身体,身体是经不起这么反复更新换代的不断折腾的。对宗教而言,不断改变之前说好了的信条,会让它在平信徒当中丧失最至关重要的权威性。
16世纪初的天主教会,所面临的就是这种两难。由于天文学(占星学)在欧洲民间的兴旺发达,当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提出质疑的时候,教会也很难办——因为在教会看来,我刚“与时俱进”,把这套体系融入我对世界的解释,才一百多年啊。这怎么又得改了呢?如果改了,让平教徒们怎么看我?哦,上帝说了不算啊。
尤其这个时候,欧洲又爆发了宗教革命,天主教会有了竞争对手,发起宗教革命的那个马丁路德,可是连发多篇文章疯狂批驳哥白尼理论“亵渎上帝”,教会纵容这个理论就是对上帝不忠。搞的天主教会里外不是人。
所以,不是教皇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
那你说,教皇就不能与时俱进、从善如流的把地心说改成日心说吗?
不好意思,不能。
因为当时的教皇没有我们今天的这种“后见之明”,他不知道新提出的这种日心说就一定是对的。
事实上,根据《哥白尼问题》一书的考证,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同一时代被提出的,对于托勒密天体模型的修正理论,多达十几种,每一种都能部分解释托勒密原有模型推算中的缺陷,甚至日心说还不是这同期十几种新学说中在“拯救现象”上表现最好的。
那你说,假如你是教皇,面对这么多即便通过复杂运算也无法甄别优劣的新学说,你到底信谁的?
更别说当时还有借这个机会来“裹乱”的人——比如最广为人知的,被后世尊为科学烈士的布鲁诺。
布鲁诺倒是慧眼识珠,在十几种新学说中一眼就挑中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就这个新学说靠谱。
但他支持日心说的理由不是数学运算,而是因为布鲁诺是个新密特拉教徒。密特拉教崇拜太阳,所以布鲁诺一看到哥白尼说地球围着太阳转就来劲了:你看我们密特拉教早就说太阳比地球更伟大么!现在哥白尼终于发现了这个真理,牛逼!
那你说如果你是当时的天主教会,你能因为布鲁诺这个点赞就信了哥白尼么?
那更不能啊!他信了哥白尼是因为他的异端信仰。我赞同他我不也成了异端了吗?
事实上,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本来在欧洲是可以正常出版的,虽然出版后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经历布鲁诺事件之后,由于教会担心有人再借宣扬日心说复兴密特拉教,反而于公元1616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这场风波还间接导致了同样早已赞同日心说的伽利略遭遇那场突如其来的著名审判。
一粉顶十黑了,属于是。
所以站在当时教会角度去审视,你会发现,在当时的环境下,当各种假说一起出现,而教会根本无从分辨这些这些新学说孰真孰假,同时还要面对宗教革命的冲击和新教徒对其“对上帝是否忠诚”的质疑。
那么奉行“一动不如一静”的保守主义原则,在科学的争论未明之前继续维持原先(其实也是刚改过来的)托勒密宇宙观,已经是对社会仁至义尽的最好选择了。
不然怎么办?你教会对宇宙的解释一天一个变,欧洲岂不是得杀成一片?
而教会的这种“顽固”本身也并不尖锐,除了布鲁诺确实是因为被判为信仰上的异端被烧死之外,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乃至牛顿等等科学家,他们都曾跟当时的教会过从甚密,接受其资助。甚至哥白尼本身就是教士,而伽利略的两个女儿都是修女。教皇的梵蒂冈天文台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欧洲观测和共享天文数据最多的天文学家汇聚地。
像《地。关于地球的运动》这部漫画中所描写的,教会普遍的、残酷的镇压持日心说论断的改革派的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从没有发生过的。这本漫画本身写的确实可歌可泣,但可惜是无的放矢,真实欧洲历史上,教会对科学的打击,从没有那么残酷过。
实际上,在整个“哥白尼革命”发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真正阻碍科学证伪、并完成更新迭代的东西,并不是宗教,而是威权。
威权为了统御并掌管它的社会,是永远在寻求说一不二,并且不允许质疑的。因为一旦质疑存在,并且最终强迫威权更改了它的命令,那就会产生一种恐怖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质疑争相出现,并最终导致威权的瓦解。
这也就是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所说的:“一个旧制度最危险的时刻,通常是在其开始改革之际”。
改革的本质,就是需要容纳外源性的声音,来改良旧有威权体制。可是这种“容纳外源”的口子一旦开放,又会导致威权的逐步瓦解,最终无可避免的丧失在这个方向上的主导权。
而真实历史上欧洲接受日心说、并最终爆发科技革命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进入中世纪盛期之后,基督教会就开始主动接纳科学的冲击与变革,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学说融入,是科学与信仰达成联姻的第一次尝试,这次尝试并不成功,产生了排异,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剧烈的科学革命。
以这个角度审视,欧洲近代科学的黎明,其实不出现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而是出现在13世纪,基督教会试图将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融入到其体系中时,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宗教已经开始将定义宇宙的威权,向科学进行让渡了。
迄今为止仍在工作的,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天文机构——梵蒂冈天文台
而基督教会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配合、宽容其实大于了钳制与反抗——至少它的宽容度,要比同时代其他试图对知识进行垄断定义、甚至保密的威权体系要大得多。
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日心说和之后的科技革命,恰恰是在“严酷镇压”它的欧洲,而不是在其他地方诞生的。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svXlL0cJouUiF8E9cDopbA
题目中的チ,或许既是地球(ちきゅう),也是知惠(ちえ)吧。
我的理解是,他还是信仰上帝的,但是认为C教在人为扭曲上帝的意志。既然神爱世人,那么神也爱”异端者“,”异端“的身份是被C教的人认定的,是”非自然“的。
诺瓦克一直是强力的反派,只要一天不失败,他就一天是”异端“的敌人。作者塑造他,也是把他作为C教的压迫统治的具象化吧,有信仰,有残暴,一直是追求真理的人的阴影。”你们并不是历史的登场人物“,历史没有黑白对错,只是记录,谁能留下记录,谁就会成为历史。虽然故事的前半段十分曲折,但是由于很多资料的灭失,导致与此相应的人都踪迹也无留存。甚至在历史的宏大前,个人的思想与感受十分无足轻重,可以被瞬间抛弃。(我的大概理解。)
最后他在街上和拿着《关于地球的运动》的路人擦肩而过,旁白解释了他的身份是我们现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一下子就把此处以前的艺术创作与现实历史做了情景上的切割和想法上的传递,即从本书故事开始一直传递到结束的不是某一条真理,而是由于好奇等非理性情感所引起的怀疑和感动。“地动说”的资料辗转几处,并不是每个接受者都怀着学术心理去研究它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其中道理,但是无论是谁,都无一例外的被它所“点燃”,开始走向唯物的自由解放(个人觉得C教的信仰十分唯心)。最终,启智的火种传递到了阿尔伯特这里,很巧合,很容易:真理不需要将知识赋予权威,不需要不容置疑的资料,它允许挑战,接受怀疑,只要有好奇的种子存在,人类这个群体,就会不断运动下去。本作,既是在追求真理,也是在追求人的自由解放。
大概吧,全是一己之见,仅供自己读后感把玩。
下次有心情了再继续看看《历史之眼》。
地动全解 视频
真理是什么?人如何能认识它?为了获得它人要付出什么代价?朋友,你是否听过这样一部漫画?它从对一片星空的惊叹开始,展开了几代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部漫画以科学史上地动说的诞生作为背景,但刻画的更多是那些意识到世界即将天翻地覆的新人的诞生,他们发现通过转动脚下的大地,整个宇宙将随之焕然一新,这真相如同一个辉煌的梦境,震撼了他们深渊般的知性,这些先行者下定决心,哪怕是以生命为代价,哪怕将消失在历史长河的黑暗中,也要将这份感动延续下去。本作的画工相比同行或许尚显稚嫩,但却不可否认作者笔下人物的眼睛非常动人,它可能无法向你展示科学史上的详细史实,却能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信念。它有着商业漫画里难得一见的真诚和慎思,让人忆起年少时初次眺望星空时所感受到的纯粹向往,也唤起了人捍卫真理时心底那股近乎哀婉的勇气。
本作中最值得称道的部分是其人物、台词和分镜的设计,其深刻并非全然来自于思辨的深度,而首先是指其生动自然的细节刻画,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的身份同他的精神活动不相称,正是真实的最可靠的标志。”少年在前一格还在对异端的无礼愤愤不平,下一格就出现在了星空观测的场所,这种自相矛盾让我们能够看清他心中信念的角力,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通过观察行星轨迹聊以寄托哀思的民间警备队队长和那个为了读卢克莱修(异教徒之诗)进修神学的神职人员,后者创作的《物性论》正是影响了布鲁诺和哥白尼世界观的奇书,也是叩响现代大门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这些设计有力地证明,主人公们并非带有历史全知视角的现代人,而只是当时偶然接触到地动说的芸芸众生,在历史的寻唤下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这就得谈到本作另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其超然的智慧,虽然这本漫画描绘了地动说对天动说的胜利,它的主题却并非科学对宗教的超越,它和石纪元那样的漫画有着本质区别。在宗教迫害的大背景下,鱼丰时刻不忘提醒我们故事中的大反派诺瓦克才是不折不扣的正常人,而主角团则更接近恐怖分子,更出格的是他居然指出,就算两者之间的立场再水火不容,推开历史的望远镜看他们也只是在15世纪的历史舞台上同台共演的演员,其中知性和暴力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所以可以说这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关于科学的漫画,而是一部在真理的光辉下探究知性本质的作品,这让人颇有种原以为看的是《人类群星闪耀时》,结果却看了一本《使徒行传》的感受,随着剧情的展开犹豫和矛盾的瞬间越来越多,主人公的信念却越来越坚定,全篇看下来印象最深的台词也从“我要转动地球”转变为“迷茫之中,定有伦理”,正是这句话能让人直观地看见一部漫画从少年心气到大家气象的转变。
2022年《关于地球的运动》获得了日本漫画界重量级的手冢大赏,让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新星。在一个虚构败给现实的年代(宇野常宽),也是在一个精神匮乏的时代,涌现出这样的一部作品,或许说明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经典,也就是那种真正的精神食粮,它让世世代代的人趋之若鹜,依神秘的热情和忠诚加以拜读,仿佛其内容如同星空一般深邃,可以作出无穷无尽的解释。作为同龄人鱼丰做到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在创作中直达经典,为更多的人传递感动,我希望自己的视频也能带给你们这些。
本期是我以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作者鱼丰之间展开对话的尝试,所以并不会按剧情顺序讲解,而是按照知识的理路梳理,想必各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曾对以下段落抱有疑惑:奥科吉梦中和约兰达所提到的「理念」和「历史」指什么?为什么诺瓦克死前被安排以十字架和幻象?还有最后几话的断裂处理应如何理解?死去的拉法尔为什么会变成不择手段的罪犯?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会在梳理过程中一一解决,鉴于鱼丰本人是哲学系出身,要读懂这部漫画,除了科学史以外,还需要宗教和文史哲的融会贯通。
视频中的参考文献放在这里
科学史
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
迈克尔·斯特雷文斯 知识机器
亚历山大·科瓦雷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洛琳·达斯顿/彼得·加里森 客观性
漫画
岩明均 历史之眼
久慈光久 狼口
文学
赫尔曼·黑塞 玻璃珠游戏
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
博尔赫斯 神学家/永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宫泽贤治 银河铁道列车/寄语诸位学生
伊格尔顿 论牺牲
史论
莱米·布拉格 世界的智慧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大转向
神学/哲学
尼采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莱姆 技术大全
埃里克·沃格林 没有约束的现代性
恩斯特·布洛赫 基督教中的无神论
朋霍费尔 狱中书简/伦理学
雅克·德里达 赠予死亡
在星空下
看那辉煌的穹顶
你这有创造力的天才 正于极乐世界发光
当我凝视 你的月亮 和你的星星
如珠宝一般 镶嵌于它们的布景之中
我知道你可创造这一切 你是这背后迷人的艺术家
于我仰望之际 头顶巧夺天工的奇迹
让我必须问出这一问题 我不得不问
与所有这些宇宙荣光相比
为何你要为微不足道的凡人烦恼
只要交付硬币,就能换回面包,只要缴纳税费,就能收获权利,只要付出劳动,就能得到报酬
若如此,究竟要献上什么,才能了解这世界的全貌?
漫画从一个骇人的拷问场景开始了叙述,故事的舞台定在15世纪的P国(虚构,哥白尼故乡),鱼丰认真地还原了一个刻板印象里的黑暗中世纪,彼时的教廷信奉天动说,声称地球被造物主放置在宇宙的正中央,被所有行星呈同心圆状环绕,但此安排并非出于神对人的眷顾,反而是因人类身负原罪,所以只能位于群星底端污浊罪孽的尘世,这种宇宙观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封建愚昧且阶层固化的中世纪日常,历史在他们眼中无非末日审判前的垃圾时间,每日只能寄希望于彼岸的救赎。无独有偶,大师岩明均自03年起开始连载的长篇漫画《历史之眼》,也是从拷问地球说的拥护者引入开篇。不同的是,后者借亚历山大大帝的书记官之眼重见马其顿王国东征之路,与二十年前如火如荼的全球化浪潮相得益彰,而今天的地球却不再能观察到同样的活动迹象。《关于地球的运动》从20年4月连载至22年9月,恰好覆盖了全球疫情的高峰期,彼时各路学者开始重提当代表象之下的新中世纪主义(注:)除了瘟疫横行以外,还有松散的世界秩序,回归的宗教狂热,研究“新经院哲学”(形而上学)的大学和以图像文化代替识字文化的社交媒体,互联网的存在反而让更多人开始相信地球是平的。此时回看《关于地球的运动》这个标题,不禁引人思考让这片大地再度运行起来意味着什么?
漫画中(另一个)拉法尔唯一指涉未来乃至当下的时刻是在第8卷的知识集会上,他认为现代化(联系紧密)会使得真理出现相对性,并将导致所有研究活动专业化,进而葬送通晓一切的崇高欲望,反而在信息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能直观地感受到文字就是奇迹、真理不可动摇,从而免受相对主义之害。看来当人造的光亮过于强烈,真理之光便会随之黯淡,尽管我们每天都游走于信息的丛林,却往往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而不自知,纵使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海德格尔看来,只要人还在技术图像的内部打转,就已经失去了心驰神往敞开此在的能力,因此唯有回退到前现代所保留的那片幽暗中,才有可能再度接续真理的原点。
曾经人在夜晚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一片浩瀚的星空,它的光亮驱散了黑暗和恐惧,在人心中激起一种莫名的崇高情感。没有人知道星星是什么,但它们总是和人性最深沉的品质有所共鸣,在古希腊,星星和神灵无异,人类生命的职责就是对宇宙的模仿,而在中世纪人们相信它是出于上帝之手的最高杰作,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费奇诺曾说:“人是云团包裹的地上的星,而星星本身,是天上的人”,想必大家也很熟悉康德将星空和道德律并置的著名尝试,当他们仰望繁星时,一定看到了将人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的普遍真理。
对人来说星空就像一位老师,如同一本对着所有民族敞开的天书,它将历法、节气、神话和与秩序有关的想象赋予了人类,千百年来吸引着有识之士加以解读,如柏拉图的 《蒂迈欧篇》中只要人掌握了正确计算宇宙的能力,就能再现神的完美转动,使现世的混沌变成安定的秩序。同理,身为老师便是要成为学生的启明星,第一卷中休伯特对拉法尔的教诲与第8卷另一个拉法尔老师在星空下对阿尔伯特授课的情景,堪称启蒙教育的经典场景,这让人想起《玻璃珠游戏》中导师克尼克的故事结束后,又以气象大师学徒的身份(转世)出现在附录的短篇里,而在两个故事中观星都是代代相传的智性探究活动。当老师对学生说,一切知识都源自惊奇时(θαυμάζειν,thaumaizen古希腊语中指的是开始探索新知时的惊叹与讶异),前者在后者眼中散发出沉静的知性光芒,并在星空的照耀下显得愈发透明,学生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越过他走向真理的彼方。
但是,星空有时也会显露出让人陌生的一面,如伊壁鸠鲁学派就否定人能够模仿宇宙,不可知论者认为人是被星空所蛊惑(星之彩)了,在他们看来那些人的全部努力就是让遥远的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和我们的生活之间嫁接关联,由此发展出一整套一厢情愿且盘根错节的知识形式。阿尔伯特接下来就对星座这一形式表示疑惑,星座是什么?划分星座有什么必然依据吗?拉法尔这次并没有如往常那般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说把形状连接起来能够看到不同的景象,并给出了一套基于神话典故的解释。
此处的论述深挖下去饶有趣味,因为我们知道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星座的图像和名称只是约定俗成,而建基于其上的神话更是异想天开,但那居然也是一种知识,甚至是知识的源头,且对其的解释不在天文学、科学或是哲学的既定方法之内,结果是问完你仍然不明白连线这种方法的必要性何在,就像你刨根问底去检验一切知识代码的底层逻辑,却发现那是一种先验的视野所衍生出的方法。但那对人而言却无论如何是重要且根本的,因为我们看到之后阿尔伯特在直面丧父的创伤后所失去的就是这种贯通的视野,也是他对世界和知识的信任。
接下来我们继续追问这种能力的本质,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第三卷中皮亚斯特爵士的论断,他认为科学研究的起点是“鲁莽”,越是在谨慎求实的领域越是需要迈出第一步的勇气,这意味着探求真理需要乘上伊卡洛斯的翅膀。这和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所得出的结论息息相通,他认为古希腊人并非如逻辑学家那般先建造出自己的立足点再开始思考,而是轻盈地跳跃着生成概念来把握现实,与精于量度计算的思维的区别在于,使它腾飞的是一种非逻辑的想象之力。它乘着想象的翅膀从一种可能性飞向另一种可能性,并在飞行的途中时而把握住一些确定性。也就是说被称作“知性”的能力首先正是一种画线的能力,它允许在不同的事物之间架设一种全新的联系方式,将陌生的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和我们眼中的崇高星空连接起来。
(见证者的第二段隐藏录像,物理基本法则和美丽等概念)
我想《地动》结局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当我们抵达故事的终点时,才发现这是求知的起点,而知识的启示最初仰赖于一颗心灵电光石火般的短路,但在完成连线后,人的心中随即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既是一个连接符亦是休止符,因为如果在知识和行动间没有疑惑和停顿,再崇高的知性也随时会转变为最极端的暴力,我们有不稳固的知识基础,但脚下的大地能让我们能站稳脚跟,在它运动的基础上我们将一步步弥合科学和信仰之间的鸿沟。
知:科学
你有没有哪天醒来
发现自以为知道的一切都是错的?
你一生中做过的每个决定也都是错的?
我有过这种感觉
而且这感觉真的很好
你不需要每晚都睡在自己的床上
街道同样舒适
生活不是随波逐流
或是你在镜子前做的鬼脸
它无比深邃
但也没有那么深刻
蓝天妆点我的好心情
阴天正是为死亡做准备
当你闭上眼睛时
没有什么比阳光更黑暗
自少年拉法尔死后,地动说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代传人,漫画的二到五卷或许贡献了整部漫画最扣人心弦的故事,我们看到奥科吉从文盲蜕变为一个富有知性的人,还有巴德尼和约兰达各自的高光时刻,其中与巴德尼一行人对峙的皮亚斯特爵士,采取了和主人公全然镜像的设计,他追求真理的信念和主人公们同样炽热,为完善前人的宇宙理论奉献了一生,却因自欺欺人和真理失之交臂,最终在满盈的金星之下否定了自己的理论。这是一个为现代读者所熟知的场景,观测是最公平的法庭,只要经验证据与假想相悖,它就能无情地摧毁一切前人的建树,否定其根本的存在价值,唯独真理拥有这种力量。
而在正史上金星盈亏的观测作为科学史的公案,要到1610年才能被伽利略的实验所证实,并要等到开普勒才能为地动说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说他们开启了基于观测和数据的科学传统,这里也能看到科学的「可证伪性」,这一20世纪公认的科学方法论的影子,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严苛,让我进一步确认《关于地球的运动》并不是一本关于我们今天认知中“科学”的漫画,科学实在论通过科学解放人性和自由的假设和作品自身所宣扬的一切相矛盾。
首先,如果仅凭哥白尼的著作,其实地动说和天动说都能解释,他的真实想法不如说是将上帝的领域扩大(至于布鲁诺的信仰更是重量级)。其次,还记得知识集会上拉法尔所说的那“想要通晓一切的崇高欲望”吗,这可视作人文主义者的终极理想,它和日心说共同造就了下一个时代文艺复兴的辉煌盛景,它解放人的心智,培养全能通才,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让人的伟大一度媲美神灵,但这依然并非近现代科学,此处我们引入一本名为《知识机器》的著作,其副标题是“非理性如何造就近现代科学”,作者迈克尔·斯特雷文斯认为科学从来不是出于人性,反倒是刻意压制人性的产物,这便是为什么它在历史上姗姗来迟,其出现本身就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书中以17世纪的哲学家笛卡尔为例,他对万事万物都有着难以抗拒的好奇心,终其一生都在尝试给出一套全新的知识学基础,其研究范畴涉及运动的原因,宇宙的结构,情感的本质,神学,数学,最后是哲学,那么笛卡尔是如何论证的呢?他会在不同的知识领域间来回跳跃,并把最后的保障留给仁慈的上帝,也就是说,他的物理学建立在他物质哲学的基础上,而物质哲学又取决于他的知识哲学,知识哲学依赖于他的神学,而神学又建立在更多的哲学观点的基础上。
如果再晚几十年,到了科学家牛顿的时代,会发现他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除了研究物理定律以外,他还对数学、炼金术和神学造诣颇深,和笛卡尔一样,他是个运用哲学论证来理解空间和物质本质的形而上学学者,但和笛卡尔不同的是,他强调在物理学中一切以实验数据为准,并在研究时主动分离自己的身份,保证这些知识领域之间互不干涉,这让他在国王的帮助下最终躲过了宗教异端的裁判。作者的结论是,人文主义者会利用一切可用的方法认识世界,从形而上学和数学、从内省和观察中得出一种连贯统一的世界理论,而以牛顿为分界线,在他之后的科学家会刻意营造出一种巨大的无知,变得只承认符合经验数据的观察并视之为不可违反的铁律,这就是为什么科学是一架卓越的知识机器,却从来不是通晓万物的法门。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人想要去大学里学习知识,你会教他选择笛卡尔大学还是牛顿大学呢?理性原则与人文精神会告诉你:笛卡儿大学,它鲜明的社会性和开放性体现了最具人性的品质。而经验却会证明牛顿大学那专精的氛围才是获得知识的更优渠道。无论你因为远离和漠视人生的广阔风景而失去了什么,你都能从那束狭窄聚拢的光线中获得更多隐蔽而富有启发性的事实。
见证者第一段隐藏。
众所周知作为近代科学的条件“客观性”应运而生,但据科学史家在《客观性》这本书中所写,其实科学家用“客观性”这一框架自我抑制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这一百几十年间的事情。换言之,十八世纪以前那些只能被归类为科学家的知识分子在狂热地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将客观性置之度外的。如鱼丰在访谈中所说,自己想表现的正是在15世纪上叶,无论上帝还是学术、无论人文还是自然科学均尚未被细分之前的混乱状态中那些个人的科学的热量,他们的错误不代表没有意义。退回来说,鱼丰选择描绘的这段科学史上黎明前的黑暗,确实是美和道理交汇的时刻(注:也是还没有分道扬镳的时刻),主人公们那份想要证明自己生活在一个美且合理的宇宙中的决心,兼具库恩笔下科学范式革命的全部能量,又能最大程度地激发逻辑背后“感性的火花”,这让人联想到“知”与“信”关联紧密的中世纪神学。如果说现代更倾向于以“知”为根据来产生“信”,那么十一世纪的神学家安瑟尔谟则主张“信仰而后理解”,这种心法即便是在现代科学中也依然是秘而不宣的基本信念。
既然“知”中总是带有“信”,这过剩的部分,便是属人的舞台。在《地动》第一卷的开头写满了这颗星球的详细数据,到了第八卷则是对智人这一物种的重新审视(对人在群星间地位的好奇原本也是中世纪宇宙哲学的副产品)。(人必须有所依凭才能建立起道德秩序... ...这是人类理性最本质的局限性。一旦开始思考,就会产生新的权威……)人应当如何把握信念和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本漫画其实已经给出了自己的解答,那就是看信念是从扼杀自己的疑虑而生,还是从耐心调查中确实得来。
地:信仰
我知道世界在转动
立足于熠熠狂言,难以解释
比一个出自恐惧的框架更完满
我无法在这里找到慰藉
有一件事错了,那就是被挑选的少数人
只有不屈的灵魂能将哨子吹响(真相传递)
属于我的未来要过很久才会到来
它在流沙之中不停地盘旋
纵观全篇许多读者最为不解的问题莫过于,为什么要在《地动》故事的最后转回正史描绘一条完全割裂的故事线,还把死亡的初代角色拉起来塑造出另一个邪恶版本,这不是破坏了前面代代相传的科学精神吗?对这个问题,鱼丰准备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回答。他说:“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相信虚构可以影响非虚构。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历史是发生了的事情。”而虚构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实际上可能发生,“有时虚构比非虚构更能拯救历史(非虚构)。这就是他从事漫画的原因。”
也就是说,虚构作为可能发生的事实,补救了历史的单一面向,并且唯有在虚构中才有普遍性驻足的瞬间,如果我们对比诺瓦克和主角团,会发现鱼丰一直有意在两方的立场之间作出对称的设计,但只有到虚构和现实交融的第8卷里他们才真正地构成了完全的理念对跖点。我们之前共情于拉法尔对真理的坚持,现在窥见了他求知欲背后如拉斯加尔尼科夫那般压倒一切的强力意志;之前我们不齿于诺瓦克的残忍麻木,现在他让人想起 《悲惨世界》里多年追捕冉阿让的警官,在被自己的死敌救下之后,他不得不面对自身「白色的正义」 (的崩塌)。至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上帝不再,一切都被允许”和齐泽克以前挂在嘴边的“上帝存在,一切都被允许”在两人身上构成了伦理的二律背反,并依两人的角色在15世纪的舞台上同台共演,或许如博尔赫斯在短篇《神学家》的结尾所写:对不擅分别的神来说,正统和异端,告发者和受害者构成了同一个人。除此之外,鱼丰笔下的虚构还救赎了历史上那些可能存在的无望的努力,就像漫画中那本由一个前文盲写就,依僧侣的策略借六十颗贫民的后脑勺保存下来的梦幻之书,虽然最终与正史擦肩而过,却如同一朵来自天堂的柯勒律治之花(注:梦中的花,醒来仍在手上),点亮了下一个人的梦想,也照亮了横亘在人类的群星之间的这片黑暗大陆。(这些角色是尚未抵达的光线)
要抵达任何一种确定性,都需要先在虚空的领域中跋涉一段距离,这不仅是鱼丰所设想的虚构与事实的关系,也同构于他心目中信仰和知识的关联。那么何为信仰?信念又能为人带来什么?鱼丰的信仰在漫画中如何体现?这三个问题便是本章的主题。按照第四卷奥科吉的说法,可以被第三方质疑的便是科学研究,反之则是信仰,这样的划分未免显得武断。对此科幻作家兼技术哲学家的莱姆在《技术大全》中给出过一段精妙的论述,他认为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复杂的内稳态系统都必须表现出信仰,因为任何生物都是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也像信息齐全那样行动,而系统自身也会如生物那般对内部最细微的反应作出调整。
也就是说,信仰是这片奇迹般的大地的自然产物。而有求必应是信仰最初的契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种现象培植起一种期待,奠定了生物行动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生物的需求,教堂里十字架状的火焰是否是出于神意我不知道,但诺瓦克的信仰看来最终是得到了作者(创作者)的回应;有时信仰就会唤起这样真实的宗教体验,像宗教领袖常常声称自己能和神对话,他的意思是在某种条件下大他者会直接下场应答,让人在物我交融的狂喜中接触到宇宙的终极真理(注:前文中讲过星空的应答)。综上所述,信仰作为一种原始的信息形式,它给人以最初的惊奇和推理,这种原始知识系统能够适配人类的生存,即便是虚假信息,信仰凭其自身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事物乃至系统的存在状态。
说明了这些也让我们能够正视信仰的问题,其一是它会导致归纳法的过度使用,蜕化为某种原始的巫术思维,其二是人无法将神秘崇高的宗教经验带到外部,狂喜的信息价值为零,除非能将其记载下来(传递感动),所以并不是任何神启式的高级认知帮助了人类,而是可检验的经验主义使人走出泥潭。
但是,我们可以用实验来检测机器是否运行,却无法检验一个人是否会获得救赎,每当我们涉足信仰-信念的领域时,几乎从来都不是在一阶进程里打转,而是在二阶甚至三阶的进程里,因为信念有着强烈的自证倾向,它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回声(因为它愿意相信)。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弗洛伊德曾经想把精神分析打造为一门科学,他在《梦的解析》里试图破解梦的逻辑,虽然这本书自身就是信念在梦中得到的回声,但在发布后慢慢涌现出一大批迎合精神分析的“标准”梦境案例,看起来它不仅解释了梦境,还潜移默化地教会了人们怎么做梦,并任由它反哺到知识的各个领域,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衔尾蛇般的构造。这便是知识的吊诡之处,现在人们反而难以设想精神分析之前的梦境。退一步来说,难道我本人不是我信念的产物吗,既然我的行动和抉择必然会收获世界的回声,并在各种反馈的编码中交织起人的一生乃至鱼丰所说的历史,看来信仰-信念的领域一直是植根于决断中,因为生物要么不采取行动,要么冒风险采取,不存在坐以待毙的情况。只不过不同于德里达所设想的亚伯拉罕瞬间(亚伯拉罕决心弑子的瞬间所产生的悖谬),鱼丰还想为人保留下一片完整的迟疑和停顿的领域(迷茫之中,定有伦理)。
从第六卷起《地动》开始将叙述重心聚焦到第三代主角杜尔加身上,她自幼父母双亡,叔叔为哭泣的她留下了三则魔法,一是要认识到这个世界不存在神,二是在神缺席的世界中勉力思考,如此便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信念。这或许是为什么《地动》自第六卷起有种版本迭代之感,现在登场的每个人都抱持着不同的信念,让漫画几乎变成了作者自身的观念辩论场,其中有些是中世纪人难以想象的观念,我们不仅能看到资本主义的无神论旗手,还有信奉自然神的斯宾诺莎主义者和指挥异端解放战线的诺斯替主义者约兰达女士。前两者暂且不论,在约兰达这里我们能看到整部漫画最内在的观念表达。因为约兰达与杜尔加对话时曾将自身的立场和盘托出,她认为历史就是一个漫长的神向人传递知识的祝福过程,而人扮演的角色就是参与到神的计划中帮助它试错,此段落与第五卷中奥科吉在审讯室中的梦境可谓异曲同工,梦中他的老师要重建巴别塔以检验地球是否是一个球体,他也对奥科吉说有更宏大的理念在推动着你,以上便是诺斯替主义,也即灵知主义的基本立场。可能大家对诺斯替的认识还停留于一种沉迷于星象神话的“古老基督教异端分支”,其实政治哲学家沃格林早在上世纪的《科学、政治与灵知主义》这篇文章中就指出它已经泛化为大众向的灵知运动,并总结出如下几个决定性特征:其一,灵知主义者认为自身的悲惨处境是由于世界内在的拙劣构造,其二,他们相信存在的秩序必将在历史中得到改造,最后,由于先知所掌握的神圣知识,拯救将在人类自身的行动王国中成为可能。这套诺斯替主义下的宏大叙事,因其浪漫且独断的前后互文,可以判定它与其说出自角色所想,不如说更多地道出了鱼丰自己对于历史的信仰(黑格尔)。
结合上文来看,鱼丰并不希望这部作品被归结为对宗教的批判,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把握这部作品中上帝的位置?抛开宗教的刻板印象,德国宗教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曾写过一本有名的诺斯替书籍名为《基督教中的无神论》,他在书中开门见山地说:“只有无神论者才能当好基督徒”,“看圣经不做革命之梦是误解了圣经”,大家还记得奥科吉最后留下的那本书比起科学原理写了更多的人文影响吗?那么他想借地球的运动唤起人心中的何种运动呢?我认为地动说所呈现的图景最接近于布洛赫笔下所归纳的“一种没有超越者的超越运动”,它不再将「自然」视作(异教)星象神话或(柏拉图、基督教)逻各斯神话统治下的(神秘)惰性物质,而是将其视作从内部推动世界的自然主体(p307-309),这一不再冷漠的大自然返照出人自身的潜能,届时人将用向下的目光取代向上的目光,体认大地和自身的无穷伟力。
除此之外,20世纪的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也非常接近鱼丰的立场,他在其著作《狱中书简》里表述过如下观点:在自然科学中是由库萨的尼古拉和布鲁诺无限空间的异端理论正式开启了「世界成年」的进程,自此便不再需要一个上帝的假设为自然科学套上枷锁。如此的后果是宗教在现代节节败退并被驱赶到生命的边缘领域,只依靠对死亡的恐惧和负罪感吸引少数受众,而朋霍费尔拒绝这廉价的恩典,他在《伦理学》中重新将神义下的行动伦理匡正为人生活的中心,就像现代人的太阳崇拜只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古人却用整个身体去感受太阳的热量,他认为人必须投身于一个不信神的世界的生活中,作为一个摆脱了宗教虚伪义务的人,在此世参与上帝的受难。时值1939年,朋霍费尔本可以在美国躲避纳粹和战火,但他却选择逆流而上,回到德国参与了刺杀希特勒的机密行动,最终在布亨瓦集中营被施以秘密绞刑。据说他临终前的遗言是:“这并不是我的终点;这是生命的开端。”
血:殉道
当你直视恶魔
但只是揽镜自视
你会说些什么?(请等等)
当你财富增长
但知道取之不义
你会说些什么?(请等等)
当你知道姑娘即将死亡
但终归失之交臂
你会说些什么?(神啊请为我驻留)
当你深感孤独
却清楚自己并不孤单
啊——耶
分秒皆是爱和恩赐
沐浴在阳光之下
我随心作为
现在我大步向前
行走在阳光下 每分每秒
我自由无束
遗憾,或许是许多人对《地动》漫画的最初印象,因为每一代主人公都是在接近成功时功亏一篑,且都会迎来令人唏嘘的退场,可以说鱼丰的整部漫画便是对死亡的沉思,第一卷中12岁的少年拉法尔本应前程似锦,却因异端信仰身陷囹圄,在人生的末尾他于监牢中所见的月光,对今天的观众而言或许并不陌生,他让人想起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局外人》里同样因莫须有罪名入狱的主角,后者也在最后时刻向着夜空温柔的冷漠敞开心扉,并希望明天前来观看处刑的观众越多越好。而在诺瓦克质问拉法尔的场景里,(哲学系出身的)鱼丰让拉法尔在饮鸩后接连引用了《斐多篇》 中苏格拉底对死亡的沉思以及伊壁鸠鲁学派“死与人无关”的思考。之后他笔下的人物也无不尝试借信念去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且正如奥科吉在观察死亡时的神情所注意到的那样,《地动》的终极选项无非是在两种死亡之间抉择,一边是异端审判所强加于人的秘密而耻辱的死,另一边则是崇高的殉道者的死。它可以和久慈光久的《狼口》一样残酷悲壮,也可媲美手冢治虫《火鸟》般的宏大瑰丽。
但在托付信念的主题下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浮现出来,那就是在“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里,仍然能嗅到一丝独占真理的执念,而在托付中,无论你做出了多么疯狂的努力,你都不是那个匡扶正义改天换地的人,毋宁说你的职责只是守望下一代的出现,不让太多的声响搅扰到他们的安眠。所以死后的世界对于《地动》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但那并非是超验的宗教问题而是历史问题,在一个人死后依然正常运转的世界里,有谁会知晓死者的存在并传承死者的意志?这断折的历史在每一代都必须重新开始,难道说有什么是置于死地而后生?
此事在福音书中确有记载,如约翰福音12:24 所写:“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初读这句话是在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卷首题词,当时只觉得话语中的两个悖论令人匪夷所思,其一是常识告诉我们,死亡只是死亡,从死亡中无法诞生任何东西,而死去的麦子却结出了众多子粒;另一个悖论是,这粒麦子虽然水土不服,但它却比别的麦子要更加珍贵,就好像大地(文明)用它最优异的资源培养出百年一遇的天才,他们却两眼朝天不见容于尘世,在地表逗留片刻后便匆匆去往天国。不过如果翻开历史书,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句不合常理的箴言在真实的历史中大放异彩,如登场于第二卷的异端分子在马车中所说,苏格拉底和耶稣都曾被当作异端迫害,整个西方文明就从他们的死亡中生长出来,因为大地里真正结出的子粒是从悲剧中孕育的希望,是拉法尔口中比生命更长久的感动,或曰爱和责任。
人终有一死,是有死性规定了人之本性。当人思考死亡时,首先击中他的是死亡和自身的关系,唯独死亡,这永远属于自己的重负,没有人能为我承担,但是如果有人为我而死,死亡便成了一件由他人赠予的礼物,而我将从根本上无力偿还,这份沉甸甸的礼赠最终构成了一种「责任」,它存在且只存在于有死者之中,因永生者不了解何为责任,他们放弃了一切必朽的负累在泥坑边玩耍。如德里达在《赠予死亡》中所述,基督教的一系列主题正是围绕赠予而集中起来——作为死亡之赠予的赠予,某种死亡的无底赠予:无限的爱、罪和救赎、忏悔和牺牲。
但这些无论如何都是强加于人的,如同那无视人的意愿日复一日普照大地的太阳。杜尔加选择对它闭上眼睛,仿佛拒绝一份无底的债务,同样阿尔伯特和奥科吉也不敢直视夜空,几位主要角色都曾落入到绝对他者那不对称的凝视中,自己灵魂深处的秘密在它眼前无处遁形,暴露出人生命的内在羞耻。但人也能依窥视和绝对他者缔结某种关系,例如第二卷里巴德尼曾因偷看禁书失去了右眼,之后鱼丰用一颗巨大的瞳孔星球引入了「眼睛」的主题,这外部的注视无处不在,并且它对真理的追求者比常人更甚,仿佛在说「我窥视真理,真理也在反向窥视我」,你原以为握在手中的是一颗温凉的新星,但却无时无刻不像是怀着一个灼人的秘密,你的一切思考和行动都敞露于那只巨大的天眼之下,它将看着你在此世受难,直到米沃什的短诗《礼物》中所写的那个不必偿还的时刻的到来。那时人将意识到,这不是任何神(上位者)所指定的债务,而是生命本身的重负与神恩,你不得不惊叹于鱼丰笔下“地-血-知”浑然一体的构造,他看到在这片大地上思考和行动的自由将从卓绝的牺牲和斗争中翻涌出来。
最后我想请大家回看一下《地动》的封面设计,整整8卷我们一直是在高处俯视人物,如同从星空望向大地,从现在望向过去,看他们慢慢褪去故事主角的身份,变回绵延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无缘得见的引路人,他们的眼神难以形容,像是在时间的巨浪席卷之前向天空投来的惊鸿一瞥,投向读者所处的明亮而遥远的未来,仿佛在询问我们是否已达成了他们的夙愿,是否能够承载着他们的生命继续前行。此处我同意朋霍费尔的观点,即“衡量公义的唯一标准是看我们留下的世界能否为下一代所认可”,这份关于责任的信念驱使着无数人在大地(chi)上为了知(chi)献出生命(chi)。看到这里的观众,真的非常感谢,我自己做视频已满两年,制作长视频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空余时间,如今作为一名教师,即将投身于教育事业中,这或许是我最后一个倾尽全力制作的视频。我希望这些视频能成为一座灯塔,成为让人的知性能够休憩和沉思的港湾,我期待未来有一天有人会告诉我,他/她生命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收获。视频的结尾和大家分享宫泽贤治的一首诗《寄语诸位学生》
诸位中学生们啊
你们感觉到这阵飒爽的风了吗
感觉到从你们的未来世界吹来的
这阵透明而洁净的风了吗
那是一道被送来的光
是被决定的南风
诸位,你们想被这个时代逼迫着跟从
像奴隶一样忍受、顺服吗
如果只就今天的历史和地史资料来说
从我们的祖先直到我们自身
一切的信仰和特征
都只是从误解之中产生
而科学至今也阴郁着脸
只向我们许诺了自暴自弃的未来
与其这样,诸位 不如去创造更加崭新、正确的时代吧
诸位,当深蓝色的地平线膨胀隆起的时候
你们会期望没入其中吗
其实,对这地平线来说
诸位正是形态各异的山岭啊
我们从不间断地改变着宇宙
谁因为谁怎么样了
谁的工作怎么样了
现在有说这种闲话的功夫吗
新的诗人啊
从云、从光、从风暴那里
取来透明的能量
暗示出人和地球应有的样子吧
新时代的哥白尼啊
从那太过压抑的重力的法则之中
将这银河系解放出来吧
啊,诸位,你们现在感觉到了吗
感觉到了飒爽的、从你们的未来世界吹来的
这阵透明的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