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大学女生的性生活第三季
石油天王
怪人录像带
狼厅:镜与光
新手老卧底
鬼屋欢乐送 第四季
危险性游戏剧版
渔夫
联邦调查局:国际 第四季
危险性游戏
如果任我想象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地理图像,那将是一座几乎不拒绝任何人涉足的平民广场,不论读者(或观众)在里面静坐、沉思、写生,还是散步、撞树、掘地,抑或吐痰、放屁、撒尿,它早已决定默许和容纳。
原本一部小说总有办法把某些客人拒之门外的,比方说,一个人要是消受不了《假面自白》的孤僻诡谲,在见到那几行对挑粪工饱含性暗示的优美描写时已夺门而出,不会读到末尾再诟病它乖张的情欲,因此那部小说可以与投向它的飞蛾炙热地拥吻在一起。
那不勒斯系列却几乎没有为自己筛选读者,故我在阅读软件的评论区、视频平台的弹幕中见证了一种奇观——有一些读者,他们厌恶甚至痛恨每个角色,对诸多情节的发展大惑不解,分不清作者与文中的“我”有何差别、向她大发牢骚,却依然手不释卷、欲罢不能,直至最后一章、最后一集。这些因为厌倦发生的沉迷,因为反感产生的关切,多么像人们对自家亲戚的态度。
建筑师选择了常见的建筑材料、朴素的设计风格和四通八达的入场通路,使得被划分在世界蜂巢不同格子里的读者,无一不可踏入其中,且不必担心自己的衣着、口音、礼仪不够格。
那部在百万读者心中分化出百万张鬼面的风月宝鉴,《红楼梦》,有着相似的建筑特征。对如今的读者来说,半文半白的语言或许是道门槛,但在它印刷出版的时代,人们谈论红楼人物,就像谈论自己的远方表亲——有人关怀他们的宿命,慨叹一个时代的激情与哀婉;有人研究他们的衣食住行,琢磨服饰、器物、建筑的细节;有人非要比较钗黛谁会是更善持家的媳妇、哪个丫头是宅斗冠军,从而提炼出实际没什么用处的婚姻之道和职场厚黑学······它将世情面貌的纷繁庞杂尽数还原,使读者一踏足就投身于海量信息与细节之中,此时唯一能依仗的就是自身的经验、知识、品味和习惯,这些所谓“读者的素质”会变成桅杆,使他们在作者给予的大海、洋流与季风中找到一条合乎他自身的航线。
若援引文学理论,或许该用些“接受指令”(指作品并不是任读者自由发挥的死物,而能够以其固有的质引导读者的接受)之类的术语,但作为学府外人的我打算拒绝学术的语言,一来我算不上掌握它们,做不到规范和精准,二来理论对我来说只是提供刺激和启发的原石,不宜喧宾夺主。加利亚尼老师家的聚会上,学府子弟们从工具箱里取出某些词汇,立即触发入幕之宾的共同记忆,借此确认、认同彼此身份,建立所谓知识分子之间的高效对话。但对于独立写作的人来说,这些僵化的词语是绊脚石,会让人的创造潜能不断跌倒,是石膏,会使写作的关节不再柔软,故我坚持发明自己的语言,同时坚持以浮皮潦草的态度读那些理论,利用它们刺激自己的头脑,最后再抛之脑后。
——
既然已提到红楼,不妨从里面摘一句用用,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这个句子在《红楼梦》中自有其应用场景,但到了我手里,就得按我的意思改换一下,我把“小事”延伸为“世相”,指那些漂流在生活表面的事件,把“学问”延伸为“义理”,指人们设想中那个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规律。
沉迷于世相的读者,往往执着于鉴品德、辩是非、理清谁更对不起谁,他们是人物的师长,给每个人物设立必须达到的成长目标,责怪莱农“书都白读了”,责怪莉拉“不能安分守己”,责怪吉耀拉是“愚蠢的母驴”;沉迷于义理的读者,则扮演领袖与英雄,时时发出对革命历史、阶级斗争、女性处境的宏论,他们慷慨陈词,但无法深入事物的纹理,分不清帕斯卡莱、弗朗科和莉拉这些革命者之间的区别;而一个我心目中更理想的读者,会将视线移向作者的工作重心,也即去找寻她将世相与义理、真实与虚构缝合起来的针脚。艺术就是这狡猾地藏在背面的针法,杰出的作者足以使观者在真实与虚构两种质地的缎子上流畅地滑来滑去,不会被手工缝纫时破绽百出的针脚绊倒。
这需要辨析作者麾下驻守不同拱门的差使。首先,“我”(莱农)不是作者(费兰特),“我”只是作者选择的叙述者,一个说书人。紧接着,还将发现故事里固然有一个老年莱农,或称“终极莱农”,像织毛衣一样讲着故事,但她的声音只是偶尔才插入进毛线里,更多时候是每个时刻、每个当下的莱农在发出感想,就把她们称作“瞬时莱农”吧。比方说,当故事讲到莱农对尼诺的暗恋,是一个年轻的莱农在讲述她感受到的甜蜜与辛苦,而已知这段恋情全貌的老年莱农不动声色,大多时候让位于当年的自己。
(至于故事与作者的实际生活有何关联、是否具有自传性质,这种无聊问题就忘掉吧,连作者的创作谈也不必重视,小说之外的信息都只算中场休息时间的小茶点,与观者对一部作品的感受没多大关联。若有什么影响,也只会是负面的,通过小说去对应作者的人生时刻,就像看见女人的颈部曲线便将视线滑入衣领——拜托,何必活得如此猥琐,这种念头也太逊了吧?)
人不可能捕捉到自己意识之外的细节,往往只为笃信的结论搜集证据,但作者(费兰特)却操纵着讲故事的人(老年莱农)讲出种种瞬时莱农结论之外的细节。比如在皮诺齐娅的精神出轨中,读者通过老年莱农抛出的细节,可以先于年轻的莱农猜到真相。莱农自称在莉拉提醒前从未主动设想这一可能,那她如何能捕获几乎在明示读者的细节呢?是作者(费兰特)的虚构露出了破绽吗?是老年莱农在理清事件后刻意制造了一些信息来完善回忆吗?是老年莱农在编造某些事吗?是瞬时莱农从不信任自己的结论,于是连与结论相左的信息也牢记吗?
此外,莱农在自己与莉拉之间连起的线也令人怀疑。读者常常看到,莱农似乎总是后知后觉地复述莉拉的观点,莱农的小说也总是脱胎于莉拉的思想,但这一点是客观事实,还是莱农自己的信念,或者莱农希望让读者相信的版本呢?我想人们不缺这种体验,当你深陷与某人的关系中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建立你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这种联系是你发明的,而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因此莱农讲述的莉拉对她的无限影响也未必全是本真的。
小说中这样耐人寻味的桥段有许多,就像一小截毛线如蚯蚓般弓起背来,引诱读者揪出故事背面的手工痕迹。但我无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阅读不是儿童的推理益智游戏。这些扭动身体的蚯蚓提示的是,四部曲有个梦中梦般的结构,是绕口令“一个作者写一个作者写一个故事”,是一只鸵鸟的口袋中有另一只小鸵鸟,小鸵鸟的腹部还有一个小口袋,里面是什么呢?(其实,本文中提到的三部小说——那不勒斯、红楼、假面——都近似这种构造。)
在一重虚构圈套另一重虚构的同心圆中,莱农是唯一一个站在读者面前的人物,是唯一一个读者的思维可以径直碰触到的角色,而莉拉、帕斯卡莱、尼诺、米凯莱兄弟等等始终与读者隔着一层,隔绝我们与他们的正是莱农的思想。对我们来说,莱农比莉拉更像真的。要越过莱农的叙述抵达莉拉的实体,就像要越过天幕抵达彩虹,不可能做到。莉拉的激情、天才与感染力是她自身焕发出来的,还是莱农在观察中赋予她的?甚至莉拉是否彻底是莱农为自我启发想象出的虚构人物,是莱农渴望又回避的一个不会屈服于庸俗斗争的人格选项?小说中讲故事的人(老年莱农)与作者(费兰特)一样,在反复利用“莱农”这个名字以身入局吗?没有证据,没有答案,没有客观真相,种种疑思如无根之萍伴随我们在莱农的叙述中漂流。
阅读之初,我总想为莱农和莉拉分别找一个形容词,反复尝试后却发现,无论用哪两个词,交换一下总也能成立。最终是图像代替词语浮现了:莱农是一艘船的舵手,一艘原先很是简陋的船,莱农从她经过的每个港口收集了物资,从她认识的每个人口中获取了资讯,才将船充实起来;她独自一人,感到迷茫,被渔民口口相传的传说引诱着启航,但不论她去了哪里,不论那个方向是不是种庸俗的追求,她总归是掌舵去了她当时想去的地方,而且她总能到达;她总是目视前方,很少回头,很少返回已经经过的港口,很少主动回想曾经认识的人,除了莉拉;莉拉也有一艘船,但没有站在船上,她是一个淌着水、泡着大半个身体、在后方推船的人,船舱里有一整个她无法割舍的街区,它太重了,几乎使她寸步难行,海浪不断涌来,有时快要把她拽下去、淹没了;莉拉试图改善船上的生活与秩序,有时她成功打了渔,人们对待她就像对待海神,有时她落败了,甚至变得疯狂,人们对待她就像对待不详的海妖;某天,她消失了,不在船的任何一个角落,如果你去到船后方,去到那个她曾经驻守的位置,眼前将是中断海平线的巨船那沉痛、庞大的身躯,回首则是空无一物、没有航线也没有幽灵的、白茫茫的汪洋······
我思考着这两艘船到底有什么关系。可以说,在莱农的叙述中,每一个瞬时莱农与瞬时莉拉都是生活在世相里的人,她们不断激励对方思考位于世相根部那个可能存在的义理。但是,注意一下莱农从开篇持续到末尾的写作行为吧,似乎也可以说,终极的莱农已经携带着她经历的全部世相,而莉拉就是她试图追索与构建的那个义理。
世上不乏回忆录式的小说,难道对待每一部这样的小说,都得强调讲故事的人有多可疑吗?不是的。但对待那不勒斯四部曲,必须如此,因为读者对作者的跟随与承受,多么像莱农对莉拉的跟随与承受。这种“承受”与“爱”的意味很相近,是一连串的看、听、回应、跟从、逼近、远离、纠缠、拉扯、理解、怀疑、模仿、反对、评价、阐释、损毁(莱农将莉拉的笔记投入河中)、再创造(莱农讲述莉拉)。我们对那不勒斯四部曲做莱农对莉拉所做的事。
读完那不勒斯,读者恐怕会在它庞大的信息量面前感到畏惧,在思考失踪的孩子与被她自己抹去的莉拉时感到虚无。但在这个如海洋般无法把控的故事中,我们的确拥有一个真相、掌握一个事实,那就是——莱农在不断构思着莉拉,在不断建立她与莉拉之间的关联。这也是一位读者对一部她感兴趣的书能做的事。
艺术创作是一种既严肃又轻佻的劳动。为了让虚构之物焕发真实,作者需要勤恳地观察世界,引入和创造诸多细节。但在这繁琐、紧张的手工活之后,艺术终究会整合为一个小把戏。阅读也是同样的,与每个句子交手,但胜负并不紧要——这也像莱农与莉拉的关系。
还有一些杂谈:
纷繁的世相中,情感背叛与婚外情是反复出现的事件,我想在我这篇小文的主题之外闲聊一会儿。婚外情是所有父权制阴影笼罩下的家庭无法修复的先天缺陷。一个女人,被家庭损耗,被丈夫压迫,她当然要出轨,仿佛通过背叛来使内心收支重新平衡;一个男人,被家庭滋养,在妻子的顺从中日渐得意忘形,他当然要出轨,以进一步扩张他的权力,从更多女人那里验证他的威势。这样看来,出轨不是法律问题,因为爱是一种虚无之物,法律保护不了这个不存在的东西,不过它可以保护人的身体与财产安全,那比人们以为自己拥有的爱与稳定更实在。出轨也不常是道德问题,道德的前提是自由,被轻视、被剥削、被侮辱、被毒打、被冷漠对待的奴隶哪有选择的自由呢?出轨更像一个政治问题,它做肾脏的工作,收集一个不公正的家庭系统生产出的所有幽怨与骄纵,排泄出去,维持家庭的继续运转,从而维持社会生态的稳定。所以有一类出轨者(比如斯特凡诺、尼诺、莱农的婆婆阿黛尔)不想结束婚姻,出轨只是他们维持生活的手段,不是他们的目的。
幸而莱农和莉拉是另一类想要结束婚姻的出轨者,她们借助同一个男人(尼诺)破坏了那个看似已成定局的囚笼。莱农不是从遇见尼诺开始出轨的,她是从丈夫用单独育儿奴役她的身心、压抑她的才能、在性生活中不顾及她的感受时开始出轨的,尼诺加速了这个进程,他的参与使莱农才出龙潭又入虎穴,不过万幸的是第二次突围能免去办手续的麻烦(笑)。有人说,“出轨不是女权主义”,也许吧,但“颠覆一个男人压迫女人的家庭”“毁灭一段男方榨取女方的关系”是女权主义。因此婚外情、出轨和背叛一直是杰出的女作家钟爱的题材,女人出轨就像革命一样激动人心。
先看了前三季的剧,而后二刷了原著四部曲,
很喜欢,很喜欢,非常非常喜欢~
今年年初又刷了两遍剧,终于盼来第四季开播,
今天刚看完第一集,相信很多人犯了“脸盲”>0<
这是谁?他/她在这里做什么?他们怎么了?
别慌~别慌~
我会按第四季的人物出场顺序帮大家复习(or预习)
开始——
*女主:埃莱娜·格雷科:也叫莱农奇娅,或者莱农(以下都简称“莱农”),嫁给了皮特罗,育有二女(黛黛、艾尔莎)
*渣男:尼诺·萨拉托雷:莱农童年时的梦中情人,成年后的婚外情人
*马丽娅罗莎·艾罗塔:莱农丈夫彼得罗的姐姐,就是她的大姑子,在米兰大学教艺术
*彼得罗·艾罗塔:莱农的丈夫,名门之后,精英阶层,大学老师,黛黛和艾尔莎的父亲
*莱农的母亲:家庭主妇,有点跛脚,还有双鱼目眼睛
*阿黛尔·艾罗塔:莱农的婆婆,彼得罗的母亲,圭多教授的妻子,知识分子,擅长交际,在高层社会的关系中有翻云覆雨的能力
*这一段从左到右的人物依次为:
弗朗克、马丽娅罗莎、埃莱娜、西尔维亚、米尔科
*弗朗克·马里:埃莱娜刚开始上大学那几年的男朋友,政治活动积极分子,受到法西斯伏击,失去了一只眼睛,后来和马丽娅罗莎(埃莱娜的大姑子)走在了一起
*西尔维亚:和渣男尼诺有过短暂交往,因而怀孕,生下一子(米尔科)
*米尔科:西尔维亚和尼诺的孩子
*多莉娅娜:彼得罗的学生,正在写论文,即将毕业,和彼得罗在一起了
*圭多·艾罗塔:莱农的公公,彼得罗的父亲,古希腊文学教授,非常有名望
*卡梅拉·佩卢索:也叫卡门,帕斯卡莱的妹妹,曾经和恩佐·斯坎诺订婚,后来和加油站工作的一个男人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
*女主:拉法埃拉·赛鲁罗:所有人都叫她莉娜,只有莱农叫她莉拉,费尔南多和农齐亚的女儿,和莱农一样也于1944年8月出生在那不勒斯的这个贫穷社区,与莱农从小就是好朋友。年纪轻轻就嫁给了斯特凡诺·卡拉奇,而后爱上尼诺,后来和恩佐·斯坎诺生活在一起
写在前面:尽管换卡司有些不习惯,但故事一以贯之,可琢磨的地方太多了。我主要从女性重生的角度解读,其中自然少不了爱与自由的召唤,渣男和婚姻的陷阱。
没读原著,只谈剧集。都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同意很正常。
剧集上一季,莱奴和尼诺终于搞上,以莱奴跟皮得罗宣布跟尼诺在一起告终。这一集紧接着上一季留下的地方,莱奴在重生之路上越走越远。
作为观众的我们都知道,尼诺这人靠不住,他说谎不眨眼,脚踩两只船,可谓渣男模范,心里都为莱奴着急。
不只我们啦,莱奴婆婆也信不过尼诺。不过她的评价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还信不过尼诺的是莉拉。
莉拉看透了尼诺。
首先,她对尼诺的才华祛魅了。还是青春期的她曾把尼诺写的文章扔他脸上。在她和尼诺感情的后期,她更亲身体验了尼诺的自恋和自负。
尼诺这个人呢,只喜欢符合他想象的女性。当莉拉年轻、聪明、美丽,且欣赏他的时候,他“爱上”莉拉。然而,当莉拉强大起来,对他祛魅后,尼诺转身就走。尼诺自恋、自负的另一面,是他脆弱的自尊心。乍看起来他离开莉拉,其实是他害怕莉拉而逃跑。都是恐惧啊。
尼诺终究跟他父亲一样,在他眼里,女性是被物化的,他只看到一个女性身上符合他想象的部分。
果然,第一集的最后,莉拉在莱奴面前揭穿了尼诺。
然而莱奴有得选吗?
莱奴跟尼诺在一起如获重生。她说,尼诺让她觉得可以重新来过。这些感受都是真实有效的,谁不想重生呢?
不过,与其说尼诺让她感到重生,不如说与皮得罗的婚姻让她生不如死。她渴望被看见、被欣赏,有更多快乐和激情,更有火花的性生活。这些尼诺都给她了。
她的渴望和向往都是真实且强烈的, 她跟尼诺一起时新生的感受也是真实的。莱农投向尼诺的怀抱是必然的。
只可惜,尼诺的自恋无可救药。不仅在感情里, 在其他场合,他傲慢地让人作呕。那场他在政党头子被绑架后的演讲,充分展现了他的自恋型人格,完全缺乏对他人的关心,毫无同理性。
在场的莱奴为什么没看到?因为她正 high 在重生幻觉里。当然,这背后还有她从小就对尼诺的迷恋,她将此解释为“尼诺像个王子一样特立独行”,而这也不过是她自身渴望的投射。
我猜接下来,莱奴不会那么容易就离开尼诺;尼诺也不会改变。
16年小说中文版还没发行的时候,因为弗兰岑的缘故,在外网知道了这本书, 看简介的时候就隐隐感受到了亚平宁半岛那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海风。 n此后至今,因为各种缘故,小说四部曲一直逗留在“想读”状态,直到第一部剧版的结束。也巧了,正如剧版短评那样, 和超喜欢的JOJO撞了同一个背景,不废话,反哺小说吧。 n果然如原著粉所说,剧版高度还原了小说的精髓,即便很多以埃莱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都被剧版巧妙的镜头和调度所还原,例如初潮的心理描写和对尼诺的情感变化等等。 n站在男性的角度,读小说的时候,常常自作多情的陷入更喜欢两位女主哪一位的境地,好似红楼初期林薛,eva蓝红, 柯南兰哀的纠结,其实相比于这样鄙俗的思考,为什么不多站在平权的角度, 去思考人生的选择?后续待读
久仰原著,但朱塞佩托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之后多年,除了足球,都未再过多关注过这片“风骚"的土地。 今年咔嚓一下就双子星了,想到JOJO的黄金之风和埃莱娜的天才女友都在那不勒斯,次元壁又一次裂开了缝。 强烈建议新剧新番同时服用,效果更佳。 仿佛听到了出版社“重版出来”的欢呼。 n
读完这一部暂且先缓下来吧。 毕竟我一个小老爷们在这个同样的年龄居然打破了性别,国别,岁月,有强烈的代入感。 n在埃莱娜身上,于“命”和“运”间,有了那种回光返照般的投射。 常常想,为什么很多众人奉若经典的书和电影抑或老歌没有丝毫波澜,而一些鲜有人知甚至无人问津作品却常常令我辗转难眠。 就是那种惊鸿一瞥般的投射。 曾经,不想也不会故意特立独行,可那与生俱来的“命”将你的蓝本既定,没办法,为了不让上帝继续扼住喉咙,只得冲破藩篱,独行。
看过《新名字的故事》的无需赘言,没看过原著的不必剧透。 n但由衷的想对步入青年,面对爱情,面对婚姻,面对学业,面对工作,面对未来不知所措的女生们说: 这个年龄,你站在十字路口,向左向右, 向前向后,所有的选择,都可以试错, 即便真的错了,你还有机会重新选择。 怕就怕,你连自己选择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此后两部,包括大部分人此后的路径,都愈发趋同。 n趋同明白吗?你未来可能会变成你现在最鄙夷的人。
第二本掩卷之时,曾信誓旦旦就此作罢, 毕竟没吃过猪肉也大概也知道猪跑下去的走势,更何况于己于人本就不是白纸一张,甚至颇多斑斓。不出所料,双子的交叉越发频繁和世俗,曾是少年少女的他们迈过了时间和空间的桎梏,但也逐渐成了对方的枷锁。特别是看到:“也许男人们的想法有问题,他们想教育我们。我当时很年轻,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并不喜欢我本来的样子,他想改变我,希望我成为另一个人。或者说的准确一点:他并不渴望一个女人,而是一个梦想的女人,就是如果他是一个女性,他渴望成为的那种女人。醍灌顶。
“也许男人们的想法有问题,他们想教育我们。我当时很年轻,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并不喜欢我本来的样子,想改变我,希望我成为另一个人。或者说的准确一点:他并不渴望一个女人,而是一个梦想的女人,就是如果他是一个女性,他渴望成为的那种女人。” 八个孩子的事儿也好,谷的事儿也好, 这么多关于女性的事儿在这短短的几年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只是希望更多的女性明白上面的话,觉醒,觉醒还是特么的觉醒
首先最后,我是男性,如果又触动到谁的逆鳞,随意。n其次其次,我算是“最早”一批看原著小说和电视剧的人群。“最早”的意思就是: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单讲“权利”和“自己”,而不讲“公平”和“他人”的极端女拳。n最后首先,我想说,电视剧,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再怎么更迭,我看到的都符合我最开始脑中的画面。n就像原著小说中写到的“成熟意味着停止展示自己,学会隐藏自己”n我,还没有停止展示自己,但我,学会了隐藏自己
解析莉拉和莱侬为何命运不同
首先两个人的核心追求是不同的,莱侬的目标一直就是脱离城区,不再当老师口中的“庶民”。而莉拉的核心目标在于改造这个城区,让这个城区变得更好,让现在受苦的人不再受苦。从这一点上来说,莱侬的目标是实现个人阶级跃升,莉拉则是妄图改变社会结构,两个目标的难度本身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莱侬是一个十分善于从身边人、周围环境中汲取力量、借势的人,她对社会变革并没有很强的责任心,所以她能一步步走的很稳很好,唯一和尼诺的一段,也是对一直以来的自我压抑的一种释放。而且莱侬的一生,其实是她一直在致力于达成一种自我和解的状态,所以她的成功也就不足为奇。
莉拉为什么失败?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并不在于莉拉,甚至也不在于她的父母,因为是否在学校学习,其实都不能阻挡莉拉的自我学习,她的目标定的太宏大了,妄图改革这个社会和城区。但是个人力量在社会结构,历史循环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想要改变无异于螳臂当车,所以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所以她的“失败”是必然的。而且莉拉的所有力量来自于她自身,如果说莱侬的一生是汲取力量达成自我和解的一生,莉拉的一生则是消耗自己力量的一生,外界并没有给她提供能量,所以她很累,非常累,以至于最后她认清真相后,选择“消失”。
从这个层面上说,我认为评论莱侬和莉拉的是否“成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目标不同,不在一个参考系内,没法比较。
讲述了一个连环杀手的故事,他以虚假的借口雇佣受害......
播放指数:892℃
《我的天才女友第四季》 第01集在线观看 - 欧美剧 - 芊芊影视-2025【实时更新】完整版电影电视剧全集-芊芊电影网 http://www.dahuol.com/vodplay/76736-1-1.html
如果任我想象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地理图像,那将是一座几乎不拒绝任何人涉足的平民广场,不论读者(或观众)在里面静坐、沉思、写生,还是散步、撞树、掘地,抑或吐痰、放屁、撒尿,它早已决定默许和容纳。
原本一部小说总有办法把某些客人拒之门外的,比方说,一个人要是消受不了《假面自白》的孤僻诡谲,在见到那几行对挑粪工饱含性暗示的优美描写时已夺门而出,不会读到末尾再诟病它乖张的情欲,因此那部小说可以与投向它的飞蛾炙热地拥吻在一起。
那不勒斯系列却几乎没有为自己筛选读者,故我在阅读软件的评论区、视频平台的弹幕中见证了一种奇观——有一些读者,他们厌恶甚至痛恨每个角色,对诸多情节的发展大惑不解,分不清作者与文中的“我”有何差别、向她大发牢骚,却依然手不释卷、欲罢不能,直至最后一章、最后一集。这些因为厌倦发生的沉迷,因为反感产生的关切,多么像人们对自家亲戚的态度。
建筑师选择了常见的建筑材料、朴素的设计风格和四通八达的入场通路,使得被划分在世界蜂巢不同格子里的读者,无一不可踏入其中,且不必担心自己的衣着、口音、礼仪不够格。
那部在百万读者心中分化出百万张鬼面的风月宝鉴,《红楼梦》,有着相似的建筑特征。对如今的读者来说,半文半白的语言或许是道门槛,但在它印刷出版的时代,人们谈论红楼人物,就像谈论自己的远方表亲——有人关怀他们的宿命,慨叹一个时代的激情与哀婉;有人研究他们的衣食住行,琢磨服饰、器物、建筑的细节;有人非要比较钗黛谁会是更善持家的媳妇、哪个丫头是宅斗冠军,从而提炼出实际没什么用处的婚姻之道和职场厚黑学······它将世情面貌的纷繁庞杂尽数还原,使读者一踏足就投身于海量信息与细节之中,此时唯一能依仗的就是自身的经验、知识、品味和习惯,这些所谓“读者的素质”会变成桅杆,使他们在作者给予的大海、洋流与季风中找到一条合乎他自身的航线。
若援引文学理论,或许该用些“接受指令”(指作品并不是任读者自由发挥的死物,而能够以其固有的质引导读者的接受)之类的术语,但作为学府外人的我打算拒绝学术的语言,一来我算不上掌握它们,做不到规范和精准,二来理论对我来说只是提供刺激和启发的原石,不宜喧宾夺主。加利亚尼老师家的聚会上,学府子弟们从工具箱里取出某些词汇,立即触发入幕之宾的共同记忆,借此确认、认同彼此身份,建立所谓知识分子之间的高效对话。但对于独立写作的人来说,这些僵化的词语是绊脚石,会让人的创造潜能不断跌倒,是石膏,会使写作的关节不再柔软,故我坚持发明自己的语言,同时坚持以浮皮潦草的态度读那些理论,利用它们刺激自己的头脑,最后再抛之脑后。
——
既然已提到红楼,不妨从里面摘一句用用,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这个句子在《红楼梦》中自有其应用场景,但到了我手里,就得按我的意思改换一下,我把“小事”延伸为“世相”,指那些漂流在生活表面的事件,把“学问”延伸为“义理”,指人们设想中那个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规律。
沉迷于世相的读者,往往执着于鉴品德、辩是非、理清谁更对不起谁,他们是人物的师长,给每个人物设立必须达到的成长目标,责怪莱农“书都白读了”,责怪莉拉“不能安分守己”,责怪吉耀拉是“愚蠢的母驴”;沉迷于义理的读者,则扮演领袖与英雄,时时发出对革命历史、阶级斗争、女性处境的宏论,他们慷慨陈词,但无法深入事物的纹理,分不清帕斯卡莱、弗朗科和莉拉这些革命者之间的区别;而一个我心目中更理想的读者,会将视线移向作者的工作重心,也即去找寻她将世相与义理、真实与虚构缝合起来的针脚。艺术就是这狡猾地藏在背面的针法,杰出的作者足以使观者在真实与虚构两种质地的缎子上流畅地滑来滑去,不会被手工缝纫时破绽百出的针脚绊倒。
这需要辨析作者麾下驻守不同拱门的差使。首先,“我”(莱农)不是作者(费兰特),“我”只是作者选择的叙述者,一个说书人。紧接着,还将发现故事里固然有一个老年莱农,或称“终极莱农”,像织毛衣一样讲着故事,但她的声音只是偶尔才插入进毛线里,更多时候是每个时刻、每个当下的莱农在发出感想,就把她们称作“瞬时莱农”吧。比方说,当故事讲到莱农对尼诺的暗恋,是一个年轻的莱农在讲述她感受到的甜蜜与辛苦,而已知这段恋情全貌的老年莱农不动声色,大多时候让位于当年的自己。
(至于故事与作者的实际生活有何关联、是否具有自传性质,这种无聊问题就忘掉吧,连作者的创作谈也不必重视,小说之外的信息都只算中场休息时间的小茶点,与观者对一部作品的感受没多大关联。若有什么影响,也只会是负面的,通过小说去对应作者的人生时刻,就像看见女人的颈部曲线便将视线滑入衣领——拜托,何必活得如此猥琐,这种念头也太逊了吧?)
人不可能捕捉到自己意识之外的细节,往往只为笃信的结论搜集证据,但作者(费兰特)却操纵着讲故事的人(老年莱农)讲出种种瞬时莱农结论之外的细节。比如在皮诺齐娅的精神出轨中,读者通过老年莱农抛出的细节,可以先于年轻的莱农猜到真相。莱农自称在莉拉提醒前从未主动设想这一可能,那她如何能捕获几乎在明示读者的细节呢?是作者(费兰特)的虚构露出了破绽吗?是老年莱农在理清事件后刻意制造了一些信息来完善回忆吗?是老年莱农在编造某些事吗?是瞬时莱农从不信任自己的结论,于是连与结论相左的信息也牢记吗?
此外,莱农在自己与莉拉之间连起的线也令人怀疑。读者常常看到,莱农似乎总是后知后觉地复述莉拉的观点,莱农的小说也总是脱胎于莉拉的思想,但这一点是客观事实,还是莱农自己的信念,或者莱农希望让读者相信的版本呢?我想人们不缺这种体验,当你深陷与某人的关系中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建立你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这种联系是你发明的,而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因此莱农讲述的莉拉对她的无限影响也未必全是本真的。
小说中这样耐人寻味的桥段有许多,就像一小截毛线如蚯蚓般弓起背来,引诱读者揪出故事背面的手工痕迹。但我无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阅读不是儿童的推理益智游戏。这些扭动身体的蚯蚓提示的是,四部曲有个梦中梦般的结构,是绕口令“一个作者写一个作者写一个故事”,是一只鸵鸟的口袋中有另一只小鸵鸟,小鸵鸟的腹部还有一个小口袋,里面是什么呢?(其实,本文中提到的三部小说——那不勒斯、红楼、假面——都近似这种构造。)
在一重虚构圈套另一重虚构的同心圆中,莱农是唯一一个站在读者面前的人物,是唯一一个读者的思维可以径直碰触到的角色,而莉拉、帕斯卡莱、尼诺、米凯莱兄弟等等始终与读者隔着一层,隔绝我们与他们的正是莱农的思想。对我们来说,莱农比莉拉更像真的。要越过莱农的叙述抵达莉拉的实体,就像要越过天幕抵达彩虹,不可能做到。莉拉的激情、天才与感染力是她自身焕发出来的,还是莱农在观察中赋予她的?甚至莉拉是否彻底是莱农为自我启发想象出的虚构人物,是莱农渴望又回避的一个不会屈服于庸俗斗争的人格选项?小说中讲故事的人(老年莱农)与作者(费兰特)一样,在反复利用“莱农”这个名字以身入局吗?没有证据,没有答案,没有客观真相,种种疑思如无根之萍伴随我们在莱农的叙述中漂流。
阅读之初,我总想为莱农和莉拉分别找一个形容词,反复尝试后却发现,无论用哪两个词,交换一下总也能成立。最终是图像代替词语浮现了:莱农是一艘船的舵手,一艘原先很是简陋的船,莱农从她经过的每个港口收集了物资,从她认识的每个人口中获取了资讯,才将船充实起来;她独自一人,感到迷茫,被渔民口口相传的传说引诱着启航,但不论她去了哪里,不论那个方向是不是种庸俗的追求,她总归是掌舵去了她当时想去的地方,而且她总能到达;她总是目视前方,很少回头,很少返回已经经过的港口,很少主动回想曾经认识的人,除了莉拉;莉拉也有一艘船,但没有站在船上,她是一个淌着水、泡着大半个身体、在后方推船的人,船舱里有一整个她无法割舍的街区,它太重了,几乎使她寸步难行,海浪不断涌来,有时快要把她拽下去、淹没了;莉拉试图改善船上的生活与秩序,有时她成功打了渔,人们对待她就像对待海神,有时她落败了,甚至变得疯狂,人们对待她就像对待不详的海妖;某天,她消失了,不在船的任何一个角落,如果你去到船后方,去到那个她曾经驻守的位置,眼前将是中断海平线的巨船那沉痛、庞大的身躯,回首则是空无一物、没有航线也没有幽灵的、白茫茫的汪洋······
我思考着这两艘船到底有什么关系。可以说,在莱农的叙述中,每一个瞬时莱农与瞬时莉拉都是生活在世相里的人,她们不断激励对方思考位于世相根部那个可能存在的义理。但是,注意一下莱农从开篇持续到末尾的写作行为吧,似乎也可以说,终极的莱农已经携带着她经历的全部世相,而莉拉就是她试图追索与构建的那个义理。
世上不乏回忆录式的小说,难道对待每一部这样的小说,都得强调讲故事的人有多可疑吗?不是的。但对待那不勒斯四部曲,必须如此,因为读者对作者的跟随与承受,多么像莱农对莉拉的跟随与承受。这种“承受”与“爱”的意味很相近,是一连串的看、听、回应、跟从、逼近、远离、纠缠、拉扯、理解、怀疑、模仿、反对、评价、阐释、损毁(莱农将莉拉的笔记投入河中)、再创造(莱农讲述莉拉)。我们对那不勒斯四部曲做莱农对莉拉所做的事。
读完那不勒斯,读者恐怕会在它庞大的信息量面前感到畏惧,在思考失踪的孩子与被她自己抹去的莉拉时感到虚无。但在这个如海洋般无法把控的故事中,我们的确拥有一个真相、掌握一个事实,那就是——莱农在不断构思着莉拉,在不断建立她与莉拉之间的关联。这也是一位读者对一部她感兴趣的书能做的事。
艺术创作是一种既严肃又轻佻的劳动。为了让虚构之物焕发真实,作者需要勤恳地观察世界,引入和创造诸多细节。但在这繁琐、紧张的手工活之后,艺术终究会整合为一个小把戏。阅读也是同样的,与每个句子交手,但胜负并不紧要——这也像莱农与莉拉的关系。
——
——
还有一些杂谈:
纷繁的世相中,情感背叛与婚外情是反复出现的事件,我想在我这篇小文的主题之外闲聊一会儿。婚外情是所有父权制阴影笼罩下的家庭无法修复的先天缺陷。一个女人,被家庭损耗,被丈夫压迫,她当然要出轨,仿佛通过背叛来使内心收支重新平衡;一个男人,被家庭滋养,在妻子的顺从中日渐得意忘形,他当然要出轨,以进一步扩张他的权力,从更多女人那里验证他的威势。这样看来,出轨不是法律问题,因为爱是一种虚无之物,法律保护不了这个不存在的东西,不过它可以保护人的身体与财产安全,那比人们以为自己拥有的爱与稳定更实在。出轨也不常是道德问题,道德的前提是自由,被轻视、被剥削、被侮辱、被毒打、被冷漠对待的奴隶哪有选择的自由呢?出轨更像一个政治问题,它做肾脏的工作,收集一个不公正的家庭系统生产出的所有幽怨与骄纵,排泄出去,维持家庭的继续运转,从而维持社会生态的稳定。所以有一类出轨者(比如斯特凡诺、尼诺、莱农的婆婆阿黛尔)不想结束婚姻,出轨只是他们维持生活的手段,不是他们的目的。
幸而莱农和莉拉是另一类想要结束婚姻的出轨者,她们借助同一个男人(尼诺)破坏了那个看似已成定局的囚笼。莱农不是从遇见尼诺开始出轨的,她是从丈夫用单独育儿奴役她的身心、压抑她的才能、在性生活中不顾及她的感受时开始出轨的,尼诺加速了这个进程,他的参与使莱农才出龙潭又入虎穴,不过万幸的是第二次突围能免去办手续的麻烦(笑)。有人说,“出轨不是女权主义”,也许吧,但“颠覆一个男人压迫女人的家庭”“毁灭一段男方榨取女方的关系”是女权主义。因此婚外情、出轨和背叛一直是杰出的女作家钟爱的题材,女人出轨就像革命一样激动人心。
先看了前三季的剧,而后二刷了原著四部曲,
很喜欢,很喜欢,非常非常喜欢~
今年年初又刷了两遍剧,终于盼来第四季开播,
今天刚看完第一集,相信很多人犯了“脸盲”>0<
这是谁?他/她在这里做什么?他们怎么了?
别慌~别慌~
我会按第四季的人物出场顺序帮大家复习(or预习)
开始——
*女主:埃莱娜·格雷科:也叫莱农奇娅,或者莱农(以下都简称“莱农”),嫁给了皮特罗,育有二女(黛黛、艾尔莎)
*渣男:尼诺·萨拉托雷:莱农童年时的梦中情人,成年后的婚外情人
*马丽娅罗莎·艾罗塔:莱农丈夫彼得罗的姐姐,就是她的大姑子,在米兰大学教艺术
*彼得罗·艾罗塔:莱农的丈夫,名门之后,精英阶层,大学老师,黛黛和艾尔莎的父亲
*莱农的母亲:家庭主妇,有点跛脚,还有双鱼目眼睛
*阿黛尔·艾罗塔:莱农的婆婆,彼得罗的母亲,圭多教授的妻子,知识分子,擅长交际,在高层社会的关系中有翻云覆雨的能力
*这一段从左到右的人物依次为:
弗朗克、马丽娅罗莎、埃莱娜、西尔维亚、米尔科
*弗朗克·马里:埃莱娜刚开始上大学那几年的男朋友,政治活动积极分子,受到法西斯伏击,失去了一只眼睛,后来和马丽娅罗莎(埃莱娜的大姑子)走在了一起
*西尔维亚:和渣男尼诺有过短暂交往,因而怀孕,生下一子(米尔科)
*米尔科:西尔维亚和尼诺的孩子
*多莉娅娜:彼得罗的学生,正在写论文,即将毕业,和彼得罗在一起了
*圭多·艾罗塔:莱农的公公,彼得罗的父亲,古希腊文学教授,非常有名望
*卡梅拉·佩卢索:也叫卡门,帕斯卡莱的妹妹,曾经和恩佐·斯坎诺订婚,后来和加油站工作的一个男人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
*女主:拉法埃拉·赛鲁罗:所有人都叫她莉娜,只有莱农叫她莉拉,费尔南多和农齐亚的女儿,和莱农一样也于1944年8月出生在那不勒斯的这个贫穷社区,与莱农从小就是好朋友。年纪轻轻就嫁给了斯特凡诺·卡拉奇,而后爱上尼诺,后来和恩佐·斯坎诺生活在一起
写在前面:尽管换卡司有些不习惯,但故事一以贯之,可琢磨的地方太多了。我主要从女性重生的角度解读,其中自然少不了爱与自由的召唤,渣男和婚姻的陷阱。
没读原著,只谈剧集。都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同意很正常。
第一集 S04E01
剧集上一季,莱奴和尼诺终于搞上,以莱奴跟皮得罗宣布跟尼诺在一起告终。这一集紧接着上一季留下的地方,莱奴在重生之路上越走越远。
作为观众的我们都知道,尼诺这人靠不住,他说谎不眨眼,脚踩两只船,可谓渣男模范,心里都为莱奴着急。
不只我们啦,莱奴婆婆也信不过尼诺。不过她的评价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还信不过尼诺的是莉拉。
莉拉看透了尼诺。
首先,她对尼诺的才华祛魅了。还是青春期的她曾把尼诺写的文章扔他脸上。在她和尼诺感情的后期,她更亲身体验了尼诺的自恋和自负。
尼诺这个人呢,只喜欢符合他想象的女性。当莉拉年轻、聪明、美丽,且欣赏他的时候,他“爱上”莉拉。然而,当莉拉强大起来,对他祛魅后,尼诺转身就走。尼诺自恋、自负的另一面,是他脆弱的自尊心。乍看起来他离开莉拉,其实是他害怕莉拉而逃跑。都是恐惧啊。
尼诺终究跟他父亲一样,在他眼里,女性是被物化的,他只看到一个女性身上符合他想象的部分。
果然,第一集的最后,莉拉在莱奴面前揭穿了尼诺。
然而莱奴有得选吗?
莱奴跟尼诺在一起如获重生。她说,尼诺让她觉得可以重新来过。这些感受都是真实有效的,谁不想重生呢?
不过,与其说尼诺让她感到重生,不如说与皮得罗的婚姻让她生不如死。她渴望被看见、被欣赏,有更多快乐和激情,更有火花的性生活。这些尼诺都给她了。
她的渴望和向往都是真实且强烈的, 她跟尼诺一起时新生的感受也是真实的。莱农投向尼诺的怀抱是必然的。
只可惜,尼诺的自恋无可救药。不仅在感情里, 在其他场合,他傲慢地让人作呕。那场他在政党头子被绑架后的演讲,充分展现了他的自恋型人格,完全缺乏对他人的关心,毫无同理性。
在场的莱奴为什么没看到?因为她正 high 在重生幻觉里。当然,这背后还有她从小就对尼诺的迷恋,她将此解释为“尼诺像个王子一样特立独行”,而这也不过是她自身渴望的投射。
我猜接下来,莱奴不会那么容易就离开尼诺;尼诺也不会改变。
16年小说中文版还没发行的时候,因为弗兰岑的缘故,在外网知道了这本书, 看简介的时候就隐隐感受到了亚平宁半岛那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海风。 n此后至今,因为各种缘故,小说四部曲一直逗留在“想读”状态,直到第一部剧版的结束。也巧了,正如剧版短评那样, 和超喜欢的JOJO撞了同一个背景,不废话,反哺小说吧。 n果然如原著粉所说,剧版高度还原了小说的精髓,即便很多以埃莱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都被剧版巧妙的镜头和调度所还原,例如初潮的心理描写和对尼诺的情感变化等等。 n站在男性的角度,读小说的时候,常常自作多情的陷入更喜欢两位女主哪一位的境地,好似红楼初期林薛,eva蓝红, 柯南兰哀的纠结,其实相比于这样鄙俗的思考,为什么不多站在平权的角度, 去思考人生的选择?后续待读
久仰原著,但朱塞佩托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之后多年,除了足球,都未再过多关注过这片“风骚"的土地。 今年咔嚓一下就双子星了,想到JOJO的黄金之风和埃莱娜的天才女友都在那不勒斯,次元壁又一次裂开了缝。 强烈建议新剧新番同时服用,效果更佳。 仿佛听到了出版社“重版出来”的欢呼。 n
读完这一部暂且先缓下来吧。 毕竟我一个小老爷们在这个同样的年龄居然打破了性别,国别,岁月,有强烈的代入感。 n在埃莱娜身上,于“命”和“运”间,有了那种回光返照般的投射。 常常想,为什么很多众人奉若经典的书和电影抑或老歌没有丝毫波澜,而一些鲜有人知甚至无人问津作品却常常令我辗转难眠。 就是那种惊鸿一瞥般的投射。 曾经,不想也不会故意特立独行,可那与生俱来的“命”将你的蓝本既定,没办法,为了不让上帝继续扼住喉咙,只得冲破藩篱,独行。
看过《新名字的故事》的无需赘言,没看过原著的不必剧透。 n但由衷的想对步入青年,面对爱情,面对婚姻,面对学业,面对工作,面对未来不知所措的女生们说: 这个年龄,你站在十字路口,向左向右, 向前向后,所有的选择,都可以试错, 即便真的错了,你还有机会重新选择。 怕就怕,你连自己选择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此后两部,包括大部分人此后的路径,都愈发趋同。 n趋同明白吗?你未来可能会变成你现在最鄙夷的人。
第二本掩卷之时,曾信誓旦旦就此作罢, 毕竟没吃过猪肉也大概也知道猪跑下去的走势,更何况于己于人本就不是白纸一张,甚至颇多斑斓。不出所料,双子的交叉越发频繁和世俗,曾是少年少女的他们迈过了时间和空间的桎梏,但也逐渐成了对方的枷锁。特别是看到:“也许男人们的想法有问题,他们想教育我们。我当时很年轻,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并不喜欢我本来的样子,他想改变我,希望我成为另一个人。或者说的准确一点:他并不渴望一个女人,而是一个梦想的女人,就是如果他是一个女性,他渴望成为的那种女人。醍灌顶。
“也许男人们的想法有问题,他们想教育我们。我当时很年轻,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并不喜欢我本来的样子,想改变我,希望我成为另一个人。或者说的准确一点:他并不渴望一个女人,而是一个梦想的女人,就是如果他是一个女性,他渴望成为的那种女人。” 八个孩子的事儿也好,谷的事儿也好, 这么多关于女性的事儿在这短短的几年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只是希望更多的女性明白上面的话,觉醒,觉醒还是特么的觉醒
首先最后,我是男性,如果又触动到谁的逆鳞,随意。n其次其次,我算是“最早”一批看原著小说和电视剧的人群。“最早”的意思就是: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单讲“权利”和“自己”,而不讲“公平”和“他人”的极端女拳。n最后首先,我想说,电视剧,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再怎么更迭,我看到的都符合我最开始脑中的画面。n就像原著小说中写到的“成熟意味着停止展示自己,学会隐藏自己”n我,还没有停止展示自己,但我,学会了隐藏自己
解析莉拉和莱侬为何命运不同
首先两个人的核心追求是不同的,莱侬的目标一直就是脱离城区,不再当老师口中的“庶民”。而莉拉的核心目标在于改造这个城区,让这个城区变得更好,让现在受苦的人不再受苦。从这一点上来说,莱侬的目标是实现个人阶级跃升,莉拉则是妄图改变社会结构,两个目标的难度本身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莱侬是一个十分善于从身边人、周围环境中汲取力量、借势的人,她对社会变革并没有很强的责任心,所以她能一步步走的很稳很好,唯一和尼诺的一段,也是对一直以来的自我压抑的一种释放。而且莱侬的一生,其实是她一直在致力于达成一种自我和解的状态,所以她的成功也就不足为奇。
莉拉为什么失败?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并不在于莉拉,甚至也不在于她的父母,因为是否在学校学习,其实都不能阻挡莉拉的自我学习,她的目标定的太宏大了,妄图改革这个社会和城区。但是个人力量在社会结构,历史循环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想要改变无异于螳臂当车,所以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所以她的“失败”是必然的。而且莉拉的所有力量来自于她自身,如果说莱侬的一生是汲取力量达成自我和解的一生,莉拉的一生则是消耗自己力量的一生,外界并没有给她提供能量,所以她很累,非常累,以至于最后她认清真相后,选择“消失”。
从这个层面上说,我认为评论莱侬和莉拉的是否“成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目标不同,不在一个参考系内,没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