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连续剧  »  国产剧  »  战长沙

战长沙  Battle of Changsha

945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霍建华杨紫左小青任程伟牛骏峰高鑫瑛子杨新鸣穆丽燕王彩平吕夏刘真君李泽锋靳东张墨锡赵志君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国产导演:孔笙张开宙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4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9.1分热度:475 ℃ 时间:2023-01-12 11:50:17

简介:详情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初期,日军攻陷武汉后一路南下,长沙危在旦夕。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事,城内人心惶惶,不少人携家带口南逃西奔。胡家孙女婿薛君山(任程伟 饰)在家人配合下,极力安排胡家最为宠爱的一对龙凤胎湘湘(杨紫 饰)和小...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初期,日军攻陷武汉后一路南下,长沙危在旦夕。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事,城内人心惶惶,不少人携家带口南逃西奔。胡家孙女婿薛君山(任程伟 饰)在家人配合下,极力安排胡家最为宠爱的一对龙凤胎湘湘(杨紫 饰)和小满(牛骏峰 饰)的退路。湘湘被托咐给留洋归来的军人才俊顾清明(霍建华 饰),不料自幼傲气的湘湘与清明水火不容,薛君山只好另寻人家。在全家人的努力下,终于在战火烧到长沙城之前给湘湘定下婚事,算是了却一块心病。这时,蒋介石密令焚烧长沙城,因指挥失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千年古城毁于一旦,成千上万人在睡梦中魂断火魔,其中包括湘湘未婚夫一家。各地英雄儿女纷至踏来,他们要用血肉之躯捍卫这座古老的城市…
  • 头像
    7月20日《战长沙》编剧之一的曾璐曾到战长沙吧,专门回复了一些问题,现整理如下:

    问题1:想问编剧为什么要这么早就安排姐夫的离开呢 ?姐夫梦到平安的时候是否是姐夫离开时的伏笔?

    答: 姐夫牺牲是难以避免的。曾经有军人接受民国报纸访问,记者说:“你想过抗战胜利以后你会干什么吗?”军人很肃穆:“那时候我恐怕已经死了,这场战争,我们当兵的可能都是要死的。”忘记第二个问题了,是的,是伏笔。剧内伏笔很多,看完了最后一集再从头看,应该会发现很多预言式的伏笔。

    问题2:剧中有哪些人物有历史原型?历史原型又分别是谁?

    答:真正有完整历史原型的只有顾家老先生,他是我参考浙江湖州南浔县的张静江老先生设计出来的,包括他家做丝绸起家,赞助了孙中山革命蒋介石执政,是商贾巨户等等;其他的人物在电视剧中的形象是没有什么特定原型的。我看到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提出来顾清明有原型蒋纬国,呃,这真真不是,从剧情来看也没有这个可能,毕竟顾清明的爸爸是赞助gmd。顾清明没有单一原型。但是当时中国很有一些愿意报国的贵族子弟,我们参考了一些他们当时的思维想法,糅合到顾清明里面去了。至于其他角色,有事件原型,比如湘水引敌人如地雷阵,湖南的百姓奋起反抗等等,以及薛君山独立在战壕对抗一队日本人还赢了,结果被人以为牺牲这事。都是有事件原型,但是没有人物原型。因为孔笙导演,张开宙导演拍的非常细腻,所以大家会觉得这么像生活,会误以为有原型的。胡湘湘本人没有原型人物,某些事件可能有,也很少,胡湘湘带着孩子去闹政府要房子这事,是我家四太奶奶当初做过的……

    问题3:是否有一些片段没有拍摄出来或者剪掉没有播出?对于这些是否觉得遗憾?

    答:因为电视台对时长的要求都有些细微的区别,所以都会剪辑一点,当然也有没有拍摄和剪掉的,这个很正常,这些孔笙和张开宙都是有经验的优秀导演,他们的考量一定比我更加精准。

    问题4:最近吧里很多人把平安之死归咎于表哥,并且觉得表哥和胡家人不知道避嫌,导致误会产生平安夭折。请问编剧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在这场冲突之中,谁应该负主要责任?编剧觉得刘明翰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答:刘明翰是个文明人,可能文明人在乱世中不如流氓混的开,但是刘明翰和胡爸爸胡长宁是一体两面,这戏写人物浮世绘,众生相,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出没,这两位我们当初是对照着写的。平安的死亡是一场悲剧,对他自己是悲剧,对胡家,薛家,都是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这本来是个正常的夫妻吵架,做丈夫的薛君山醋海生波,做妻子的胡湘君倔强不肯说明,两个人赌气,是一个类似女人甩手回娘家的事情,在和平年代,等两天,甚至两个小时,薛君山就会去求妻子回来。但是造化弄人,生逢乱世,一系列很平凡的事情,铸就了一场悲剧。胡家也不是不避嫌,但是当时胡湘君大受打击,晕倒了,难道放在家里不动吗?刘明翰是长沙城首屈一指的医生,又是从小在他家长大的,叫回来给妹妹看个病是个寻常事。胡家人不可能看着大女儿卧床不起,去请庸医来看啊。

    问题5:想问编剧为什么不让姐夫牺牲的壮烈点呢 这样虽然真是点可总让人觉得遗憾啊 最后阴沟里翻了船 太可惜了~~

    答:人生很多事情是会猝不及防的,我曾经在写水浒剧本里面写了一句台词:脱了今日鞋和袜,未知明朝穿不穿。

    问题6:编剧和孔导合作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吗?

    答:孔导是个很和气的人,认真,不管是讨论剧情,还是在现场和我商量这段拍的如何,都相当和气认真;张开宙导演是非常注意细节,很辛苦,半夜还能收到他讨论剧情的消息,连群众演员小孩子们都会有人认真讲戏。认真二字说着简单做着难。我相信大家已经从成片中看出来了剧组的诚意,能和他们合作是三生有幸。

    问题7:顾氏夫妇的情感线进展太快,让人摸不着头脑,能解释一下为何进展这么快吗?是否有减掉的情节?顾清明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湘湘的?

    答:胡湘湘是第一次见觉得很帅,但是被顾清明数落了以后很愤怒,他凭什么看不上我啊,就跟姐夫说的:念叨着就是有心。顾清明开始看不上胡湘湘,到了洋灰大会的时候,胡湘湘很坚决的认错认罚,他非常讶异之前看错她了,然后湘湘去要磺胺,“这是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姑娘”这个念头是顾清明一切感情的开端。爱顾清明很容易,他这么高帅富有责任感,爱他太容易,但他这个云端的人爱上胡湘湘就没这么容易了,可是胡湘湘有他最喜欢的有点“肯认错,愿意承担责任”,他骂国民党各处推诿,他不是个推卸责任的人,不是他的责任他都要抗,能看上的人也少,胡湘湘有这么一个优点,有时候出点纰漏只会让他更挂念她。

    问题8:姐夫临走前有对湘君想说却没说出的话,那是什么呢?还有湘君想对姐夫说也没说出口的话是什么?编剧又是如何看待姐姐和姐夫的爱情的?

    答:两个人千言万语都可以说,但是总归是这两句:别离开我,等着我。他们两个是一个其烂无比的开头,最后过成了一条心,这很难,很美,很戏剧性。

    问题9:毛毛误闯军队哭的时候为什么不让顾清明抱,反而让姐夫来抱?对毛毛来说顾清明是更熟悉的人,毛毛对他更有依赖感才是。

    答:毛毛是找爸爸,但是太小,这么多天没有看到爸爸他已经不认得脸了,但是他认得爸爸的衣服,也认得爸爸的车,爸爸身上枪火炮弹的硫磺味道,谁有这些,谁就会被他认为是爸爸。他当然也喜欢顾清明,但是他正在全力恐惧“爸爸”不要他不抱他的情况下,顾清明横插一杠子过来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哈哈哈。

    问题10:编剧如何看待小满和金凤、秀秀之间的纠葛的?

    答:小满没有能和金凤同步,金凤也从来没爱过小满,她一直将他当做朋友,也是个很果决的人。奶奶听到她的死讯以后说“她早就不想活了”这话是真的。一个把自己看成死人的活人,是不会愿意拖累朋友的。但是小满是个轴轴的胡家人,他总以为自己能捂热金凤,他以为金凤是冷,而不知道金凤是已经死了。秀秀爱小满也跟小满一样轴,秀秀不是没办法收拾小满,小满给她介绍相亲的时候,她各种办法对付。她只是不想小满耍手段,小满当然爱秀秀,就算想把秀秀推销出去,他也坚持必须给秀秀找个最好的婆家,小黑想娶,打死他都不会同意。只是他一叶障目,直到金凤这树叶飘落,他终于醒悟了秀秀确实是最爱他的。
    这三个人都没有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问题11:编剧大人,通过这部剧你想告诉观众些什么吗?

    答:珍惜和平的生活,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工作,生活。不要让我们再沦落到这么悲惨的战乱中。


    问题12:十分喜欢姐夫妹夫的对手戏,编剧最喜欢这两个角色的哪一段对手戏呢?

    答:哇塞,这个就太多啦,他们哪一场我们都喜欢啊。摸脸,烧火,姐夫诓过继,实在太多啦。在孔导张导的指挥下,完全发挥了两个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

    问题13:感觉《战长沙》和《四世同堂》有些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家族的沉浮反应战争的残酷。编剧是否想通过《战长沙》表达一些别的思想?

    答:是的,大家目光如炬哈,为了写这个剧本,重新把《四世同堂》翻出来看过了。还看了不少民国时候的小说,希望能沉浸到民国氛围中。我写接这个戏的剧本项目,本来是为了我外婆,她是长沙人,为了躲日本鬼子颠沛流离。很希望大家看后能体会到今日你我在电脑面前刷屏,晚上在桌子上吃饭的日常生活,是多少人的鲜血灌溉出来的,希望大家能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和平,努力建设国家,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再有这样悲惨的日子!

    问题14:《战长沙》中并没有太多战场戏份,“战”字如何理解?

    答:我想的是,不是只有拼刺刀才叫战。经典电视剧潜伏里面余则成对翠平说:和这些达官贵人太太打麻将,也是一种战斗。战场上的军人打仗是战斗,胡家努力的挣扎着过日子也是一种战斗,他们送孩子上战场,自己回家流眼泪也是战斗,战斗这么多种,死虽然痛苦,活着,维持一家人活下去,这种也未尝不是血战。

    问题15:想问编剧华哥是否演出了您心目中的顾清明?杨紫又是否演出了您心目中的胡湘湘?您觉得这两位演员表演时最出彩的地方是哪里?

    答:当然演出来了,都很难想象如果不是他们来出演能是谁。胡湘湘跨度这么大,从胡闹的小丫头,到成熟的撑家业的小妇人,这种年龄距离短,而心理跨度大的角色一向是演绎中最艰难的,杨紫小姑娘完成的超乎意料。
    霍建华先生和角色的贴合度相当高,现场收音也是业界难题,但也也这么精彩,而且顾清明环境跨度很大,需要和肥肠满脑的政府官员接触,军队的铁血军官,各种小混混,湘潭的大爷爷,胡家各种性格的人,等等,他把每个人物的分寸都处理的相当有层次,相当细腻,这些都是很难做到的。这些表演都相当精彩!

    问题16:最后湘湘在郴州遇到小满,两个人聊起家里的事时,湘湘哭了。湘湘是否感觉到了什么,为什么哭呢?

    答:他们是双胞胎,彼此有感应,之前湘湘痛苦的时候小满会感觉到,现在小满痛苦了,湘湘也会感觉到。

    问题17:编剧对于《战长沙》的整体制作是否满意?看到这部剧播出有什么感想吗?

    答:当然满意啦!战长沙是山影的作品,孔笙和张开宙导演执导,能和这种团队合作,说三生有幸一点都不夸张,哇塞简直是命好! 播出的时候相当激动。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评论推荐,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很感动。 我们非常感谢大家这对《战长沙》的鼎力支持。 有机会还会继续和山影合作,奉献给大家更多作品。

    问题18:清明把推荐湘平去中央航校的信放到姐夫面前,姐夫看了一眼就很激动的站了起来。可是后面笔架山失守之前写遗书,又说道姐夫大字不识几个,那他是怎么看懂那封推荐信的?

    答:姐夫两次不认字都是装的,为了了骗顾长官………认字不多但是认得。写遗书那里是装的。

    问题19:问下胡家妈妈的角色是有意弱化还是演员演得不够出彩呢?

    答: 故意弱化的,胡妈妈刘多慈是和秀秀对照写人物,他们是很旧式到中国妇女,不言语,撑着家。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3176254244?pn=1
  • 头像
    海城小璐
      剧终人散,是现今大多数人看完不少影视作品的现实写照,前提还得是那些能让人耐着性子看完的剧,方有人散于剧终的说法。更甚者,剧还远未落幕,看戏的大众或被雷或被瘆的速度逃离现场,一边抖落着满身鸡皮疙瘩、捋顺倒立的汗毛,一边恨不得自戳双目、记忆清零,自我催眠我木有看过木有看过,都神马跟神马啊,这类剧,list长到能一路排到姥姥家巷子口,不一一列举,打开电视,遥控器轮一圈总能中彩。。。闲暇时间,想找几部不错的电视剧,稳稳当当的看下去,越来越不是件容易事儿。一来自己时间不允许刷剧,为避雷,选剧也更谨慎;二来是不少剧做的让人实在连槽都懒得吐,满屏bug,偏瞄都不能,何况直视。
      

      而,战长沙,我在好友的邀请下入坑之后,再也没爬出来过。刷剧只刷高清的底线已被战长沙攻破,本打算边干些小活儿边听个声响,结果停下手头的事情,对着高糊版认真从头看到了尾。看完之后,已然无法抽离,它会在某个静思或洗脸刷牙的片刻,冷不丁跳出来告诉你什么是战争,那远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不是用来塑造英雄人物的布景与道具,也不是用来洒热血宣扬壮怀激荡以及渲染如何惨烈的场所,战争本身就是一场所有人都无以幸免的灾难,这一灾难所带来的破坏性已跳脱打杀流血的战场,更为持久与深远地蔓延在战场之外,正如顾清明最后所讲的那句“战争,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战长沙的视角切入,棒极了,长沙城茶园巷胡姓一家的遭遇与起伏,家庭的绵延与再生,战争带来的种种,战时破坏与抵抗,战后顽强重建,它实实在在的拍了出来,用扎实的镜头语言还原了那段历史与生活。它对于战争的解读平实、平和,不浮夸、不渲染,让观众随着剧中每个人物的境遇与成长,一同回望,战时的悲欢就该如此,拿起枪不单单是为了什么男儿情怀英雄梦,而是为了让炮火不落在家门口;走上战场也不是为了抛头颅洒热血,而是为了胜利后也能脱下军装完整的回家。
      

      年纪渐长,越来越看重真实,不管是好的坏的,黑的还是白的,只要是真实的,都是最能打动人的,所以越来越爱看纪录片,奈何有些纪录片越来越不记录,一路拐弯飙向了煽情的大道,舌尖,我木有说你,请无视我。对于我等万千小老百姓,平日里磕着碰出一块淤青或者不小心割破手指流两滴血都算个小伤,我们极少直面死亡,可战争,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对于战争的态度是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无非是枪声不要响在四周,侵略者永勿逼近我家大门,如果可能,我更希望战士们永远不必走上战场,仅靠武力震慑就能护我家国。但,在那个年代,这些奢望连窗户都没有,战长沙的视角妙就妙在这里,它道出了当时人们对于战争的真实感受与态度,百姓中惊慌者有之,怯懦者有之,抗拒者有之,不愿儿女赴死者更亦有之,这些态度怎么说都不高不大不上,但真实的可怕。军中也非尽是慷慨赴死、奋勇杀敌者,有逃兵,也有为钱财替人应征入伍者。百样米养百样人,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化差异性交织而成的存在,当我们学会不再回避,不刻意塑造,不遮掩真实,便是真正的成长与成熟。因而,战长沙是部成熟而大气的片子,整部剧的底色非常难得,有此立意,应当归功于编剧、制片人以及导演的统筹。

      接下来说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符号及其主人们。胡家的饭桌、大爷爷的拐杖、胡爸爸的咿咿呀呀圆片子和小酒儿、姐夫全长沙最好的槟郎和永远歪着的帽子、顾清明的白手套和子弹绕着飞红绳。

      胡家饭桌:开头几集胡家群戏多数是在吃饭中铺开的,这家人的矛盾与冲突多在饭桌上一一呈现与解决,精彩之最莫属儒生岳父与痞气姐夫的对手戏,哎,那当真一个令人拍案令人捧腹啊。如第2集中,岳父不满,小声嘀咕:“有你这么当姐夫的吗?”,姐夫放筷子撂碗、瞪眼:“我这姐夫当得怎么了 我有罪啊”。
      
          顺便,这部片子的细致之处还在于饭桌上的座位分布,多么中国旧式的排序法。胡奶奶居正中,右手边是胡家父母,左手边是双胞胎(靠着姐夫的是小满,方便姐夫掐脸,哦,不,严肃理由是男娃靠着姐夫排排坐比较和常规),接下来是姐夫姐姐,然后是寄居胡家的秀秀。奶奶和姐夫中间的空位是留给闯了祸的双胞胎,简简单单一幅图告诉你什么叫亲疏远近,什么叫家常。不晓得这个部分是归导演管,编剧管,还是现场剧务管,总之,点赞。

      前几集的胡家饭桌经常是满当当的一桌子人,好不热闹,片子中后段饭桌上的人越来越少,饭桌的戏份也越来越少,最后饭不成桌。看,这就是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大爷爷的拐杖:大爷爷每次出场几乎都杵着他那根拐杖,白发白须,脊背微弯,脚步颤巍。一直看不得老人家为了什么未达成的愿望,而执拗着支撑着,那种场景想来就心酸。看过一遍高糊版之后,大爷爷的两个镜头印在了脑子里,挥之不去。一个是大爷爷到长沙堵欲回部队的湘平,撑着拐杖颓然坐在胡家门口;另一个是接到又一个孙儿的死讯,去祠堂拜祭途中,那个踉跄的拐杖特写,拐杖触地声仿若戳在了我的心口上,心情也跟着老人家踉跄了一回。导演和摄影真是讲故事好手,分镜头给的力道精准无比,点笑穴和泪腺都毫不手软,那叫一个稳准狠。


         胡爸爸的戏曲和小酒儿:片子前半段,胡家爸爸每次出场,都引人爆笑。爱好戏曲,喜欢小酒,张口便是旧时文人的样板文风,平日里尽是些软糯略酸腐的调调,唯唯诺诺的模样相当逗趣,我前半段分明是是拿他当喜剧人物看来着,最后果不其然来了个大逆袭。这种反差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文人的风骨尽显。谁说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讲不请,关键是遇到什么样的兵,遇到姐夫那样的匪兵,自然是讲不清的;遇到妹夫那样的儒兵,不讲自通;而遇到敌兵寇兵时,文人的理讲得棒极,当时直想拍案高呼一句“气节万岁!”


           姐夫基本戴不正的帽子和全长沙最好的槟郎:这样的姐夫,估计有姐姐的同学都想求这么一位看似无赖实则稳妥的大邪神罩着。姐夫的帽子就没有好好戴正过,领口也少有系整齐的时候,最佳参照物是他家妹夫,人家可从来都是戴的周周正正,穿的整整齐齐,随时可以拉去拍个军队宣传照什么的。就这么一个家伙,嘴里还经常嚼着全长沙最好的槟郎,妥妥一军痞流氓像,愣是成为一大家子的支柱,张罗着每个人的事情,事件太多,不详述。剧中有两个与此呼应也打动我的细节,其中一个是姐姐为着急出门的姐夫正了正帽子,还有一个是姐夫出征前,姐姐递给他几大包槟郎说“你爱吃的。”谁说姐姐不爱姐夫,夫妻俩站在一起活生生一幅稳妥成熟的爱情画像。姐夫和姐姐的扮演者,都很眼熟,很早就在屏幕上见到过他们,姐夫任程伟是当年央一黄金档“大雪无痕”中那个正气的警察,也看过姐姐左小青早期出演的中国式离婚。当时,我还在中学时期,初看他们都是成熟的演技与成熟的形象,现在的他们依然是成熟的演技与爱情,水到渠成的连贯与自然(对,后面那对儿是不连贯的,不过,一样精彩)。


           顾清明的白手套与红绳:前几集我一直以为顾长官的白手套是用来耍帅的,因为在满屏灰蒙蒙的色调里只有他的手套是洁白洁白的,泪,不是我肤浅花痴啊,而是白色手套真心很醒目啊,顾长官戴起来也确实帅啊。看到后面,我才发现,的确是我肤浅,因为白手套变成灰扑扑的样子,他戴着也还是帅。这里也要给剧务点赞,白手套根据不同的剧情变成灰手套、黑花手套,处理的很细致,我一直担心顾长官的白手套会一直洁白下去来着,幸好没有让细节控跳戏。同理,还有顾长官的红绳,出征在即,湘湘妹子亲手寄在他手腕上时,是条簇新柔软的红绳,后来经战场的洗礼变成沾满污尘的模样。初见霍建华也是在中学时期,海豚湾恋人中的钟总监,帅酷深情;初见杨紫妹子自然是家有儿女,她还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娃。算算时间,这俩人在电视里蹦跶的时间也都挺长了,但第一印象太过深刻,偶像剧起家和童星出道的两人竟然演起了正剧中的战火夫妻。但想一想,又觉得合情合理,近十年的时间,还不许人家演技有所成长开始演正剧,不许人家小姑娘长大啊。顾氏夫妇,虽然在观众的眼中跟其以往的角色有所反差,但同样精彩。他们在戏里戏外给人同一种感觉,那就是成长,两人的眼睛都很好看,黑亮有神,很有戏。
      

      本剧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赞点,那就是不刻意制造戏剧冲突,却有着更为动人与真实的戏剧效果,举两个例子。第一个片段发生在姐姐被姐夫误会回老家的路上,一行人察觉日本人的踪迹而躲起来,被不少战争戏洗脑的观众如我瞬间脑补了N多常见桥段。。。平安哭闹起来,暴露他们,尤其是姐姐又貌美如花,如被发现。。。心已悬到嗓子眼儿,结果,虚惊一场,没有被发现,甚至没有看到日本人的样子,但心就是被揪了起来。他们没有被发现,但是,平安再也不会哭闹了,他死在了自己母亲的怀里。战争带来的伤痛,有时就是这么乌龙而又彻骨。第二个是结局时,第十军的投降,注意哦,这不是什么兵行险招,先诈降而后制敌的谋略,而是实打实的投降了,没有增援,没有办法,仅仅是为了求生而降。这是我所看过,第一部如此正面描写投降的战争剧,打不过,守不住,投降。“六千多伤兵,不能都死在这儿”,姐夫的战场精神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而今,跑不掉,投降。最后顾清明向记者口述了这段战事,没有添油也没有加醋,仅是平实的描述,也为霍建华的原音点赞。

      
      又,剧终每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角配角之分,每个人皆有他的生命线,完整而又独特。
      
      慢工未必出细活,但细工多半出好活。好剧难得,引人思考的好剧更难得。战长沙,经得起细瞧,故,推荐之。
      
    =====================================================

      PS:看到了“蓟城君”的影评,非常喜欢,借她一句话。

      “此戏虽说并无盛名,却值得隆重推荐!”
           
           PPS:不能贴图,不幸福。。。
  • 头像
    阿汤

    作为一个湖南人,一个抗战军属后裔,看《战长沙》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七十多年前的那场发生在我们本土的战争,呈现的都是熟悉的故地,那些熟悉的城镇、熟悉的地名,都是我的先辈用生命和热血捍卫过的祖宗之地,这种割舍不断的地域亲情让人无法置身其外。nn其实一开始我是很浅显地看待这部剧,把这部戏当战争剧来着,毕竟是战长沙,以为关键词是战,人间的战争,无外乎那段耻辱岁月里的血雨腥风与民族血泪,叙事宏大而人物渺小,但越往后看越往深看,越觉得是历史长河中如一粟般的小人物小家庭成就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越能感悟到戏中那份如岳麓湘江般巍峨蜿蜒的家国情怀。n因为对军事战争历史的爱好和兴趣,一直对国内层出不穷的狗血的抗战剧颇感失望,前两年好不容易出了部亮剑,现在好不容易冒出来了战长沙,很激动,感谢孔笙。深更半夜没憋住想写点什么,关于这部剧的内容不想谈论太多,因为有专业的人谈论的更好。n想多提提一段被淡忘的历史,主角是剧中顾清明所在部队——国军第十军,以及它在剧中最后的也是最荣耀之战——衡阳保卫战。nn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编制为三个师,最多时辖下9个团,兵力17600左右。n该军特别善于防御作战,时人称之为“泰山军”,先守常德、长沙有功,但伤亡惨重,后几乎全军战殁于衡阳,以绝对弱势之兵力艰难守城47天,史称衡阳保卫战。n在衡阳之战,该军以一军之力抵抗日军五个师团14万人,以一万余残军毙伤日军八万余人。若以此论战功,第十军当之无愧国军第一。起初方先觉接到蒋介石要他守衡阳的命令时,只讲守10天或2周,最后却苦守了47天,剧中顾清明和方军长几度撕逼崩溃,方先觉丢恨话说“不是我们对不起国家,而是国家对不起我们;不是我们不要国家,而是国家不要我们!”这话也是真的,要拔枪自杀也是真的,孤军守城直到弹尽粮绝,死伤殆尽却迟迟见不到援军,随时受不了要死、要死、要死。nn第十军虽然最终战败投降,但全体将士已经尽到了军人的职责,他们顽强的战斗精神得到了日军尊重,后被俘将士大多得以逃脱生还。n是役,成为日军侵华以来,唯一一次作战伤亡超过中国军队的战例。日军战史称之为“中日八年作战中,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nn以抵抗到三千年古城衡阳尽毁,全城只余完整的三间半石头房代价和泰山第十军的虽败犹荣,血战47日,以英勇姿态成就抗战史中最光荣一页。此战极大阻碍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役进程,大后方得以喘息,阻止了日军“一号作战”企图和法西斯最后的垂死反击。大陆上战略性的胜利,使日本陆军绝大有生战力从泥潭陷入沼泽,被牢牢钉死在中国战区无暇西顾,而美军在太平洋上毫无顾忌的对日发动登岛作战,夺取了塞班岛。可以说从衡阳之战始,日军遭遇一系列战略失利并导致了东条英机内阁垮台,加速了其灭亡命运。nn衡阳城陷后12天,蒋中正通令全国部队,在各防区内向衡阳阵亡守军致敬。抗战胜利后,衡阳被中华民国政府授予全国唯一“抗战纪念城”荣誉,并将纪念全国抗日阵亡将士的“忠烈祠”落于南岳衡山,国家主祀,告慰卫国牺牲的英灵。n而第十军以其卓越战功,未因投降被撤销番号,衡阳之战投降后仅两个月,该军残部8000余人在重庆重建第十军。同时,该军的各级军事主官也都未因投降而被处置,反而成国军序列中获得代表军人至高荣誉的青天白日勋章最多之军。nn1949年以后,这场抗战史上最荣耀之战因为政治属性的不同,慢慢的就被国人淡忘了,那本该在历史上抹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惨烈守城战,最终变成了我们中学历史课本里可有可无不是重点的几行字或一张黑白图。n七月七日,最高领导人去了卢沟桥畔,让国人勿忘七十七年前的耻辱,可是原本不该遗忘的伟大战绩被遗忘了,本身也是一种国耻。n当敌国首脑有恃无恐的在靖国神社参拜祭祀时,中国的忠烈祠的英灵从未得到应有的荣耀与慰藉。nn七十七年之后,山河犹在,国泰民安。但因为忠魂被遗忘,所以有国殇。n这样看来,七十年前,战过长沙,埋骨衡阳,孤城喋血,杀敌数倍,弹尽粮绝,援军不至,最终败降,创造了中国军人抗战奇绩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竟好像从未赢过一样。


    番外:写在五年前评论后面的话(2019.9.6)


    各位友邻好,5年前草草写下的一篇评论,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关注,我深感荣幸更不胜惶恐。

    写下这篇评论的2014年7月,正值七七事变爆发77周年,举国纪念全民抗战,受《战长沙》一剧的剧情感染,我的出发点也是想谈一段彼时被遗忘或者长期未被重视的历史——衡阳保卫战,一时有感而发罢了,没有什么矛头针对,也并非想引起什么政治争论。

    五年来,不断有网友在评论里争鸣,有不少人感慨了解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我觉得这是好事。每个人对历史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一段影评能让大家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也是幸事一桩。

    时过境迁,历史也是向前发展的,仰赖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鼓与呼,近年来,衡阳保卫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战争史学价值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

    经多方求证,2018年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政府正式启动了衡阳保卫战题材电影《援军明日到达》摄制工作,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邀请国家一级编剧、衡阳籍作家刘和平 担纲主创,导演、监制为黄建新。该市市委书记郑建新强调衡阳将举全市之力确保电影拍摄顺利完成,力争在2020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时上映。

    目前《援军明日到达》已通过国家电影局立项。

    忠魂终不被遗忘,忠义永存祭国殇。

    刘和平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想写《衡阳保卫战》,为牺牲将士做一个道场”。

    《陆军第十军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忠骸之一部》,摄于1946年。抗战胜利后,第十军预10师师长葛先才回到衡阳,收集战士遗骨,花了四个月,收到三千多具,不到阵亡将士的一半。头骨在中间,其它骨骸放置两侧,白骨如山。


    n

  • 头像
    想飞的乌龟仔
          从一年多前看到这部剧的片花,我便决定一定要好好追这部剧,从片花里头,我从故事、剪辑、演员和画面上都看到了很高的诚意。当片花播尽,片名出来,《战长沙》,底下便是这句: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
          我不会忘记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的震撼。战争片太多,缅怀活动不断,但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去看待这段残酷而悲壮的历史。生与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仿佛是一个相悖的论题,既然结局都是死怎么还能有追求,既然对生有追求为何还要向死而行呢?
           这部片子正是在告诉我们,没有人在求死,其实大家都是在求生,在求家园与民族的生。
           正是这些热烈追求着的不屈生灵们,造就了民族的生存。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

    真实的战争,是如此残酷。
           我想在目前鼓舞人心的抗日片横行的年代,太难找出一部写战争与历史写得如此真实,真实到让人觉得憋屈的片子了。虽然整部片子没有正面地将每场战争罗列出来,但通过人物的命运它很真实地把这八年的历史勾勒了出来,这种真实的程度,甚至经得起我反复翻查历史去学习和考证。
          片子定位在长沙确实高明。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长崎并称为二战中损失最惨重的城市,八年的时间,长沙经历了文夕大火、四次长沙会战,有过抗日战争中最光荣的一笔胜仗,也闹出过自烧城门的愚蠢以及沦陷的屈辱。在战长沙中,其实我们透过如此悲壮的长沙,几乎看到的就是整个中国的命运。
          这部片子很认真地给我们讲述了这段命运。它较真实地还原了两党的情况,国民党军负责正面战场,而共产党则负责后方游击,它难得地在这部描写长沙正面战场的戏中,真正地做到了只有国军的身影。它也还原了国军的样子,它让我们知道国军的确有腐败有无能,但同时也有太多忠义之士将日军抵抗在长沙外整整七年之久。
          战争真正的残酷之处,那就是敌人真正的强大,自身真正的弱小。有军事迷考据过,这部片子对于日军装备精良以及优秀的战斗能力的描写是很符合史实的。全剧只正面写了两场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一场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作为抗日史上最光荣的胜仗,片中展现了军队对前方重创军的放弃式轰炸,展现两位主角的一死一重伤;第二场是最后的湘潭游击战,代价是湘潭乡民几倍于日军的牺牲。除了此二者,几乎只有不断的败仗、内斗、俘虏和沦陷。如此的憋屈,让我想起来姜文的那部《鬼子来了》。
           但这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战争就是几比一的伤亡率打出来的,就是弱小的人民挣扎过来的。承认这样的历史并不可悲,反而,这样从屈辱中一路努力过来的民族才值得我们去自豪。

    平民的视角,是如此悲伤。
           虽写战长沙,但其实战斗的戏份并不多,该剧更多地把精力放在长沙一个家族的描写上,从平民的视角,去描写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的抗争。整个叙述是循序渐进的,从一开始一大家子的闹腾、逃避,到战争到来时的痛苦,到最后的绝地挣扎与抗争,可以说,这就是那个年代真实的中国人的命运。
          还记得当湘湘无忧无虑地想着嫁人事情的时候,她遇到了从南京大屠杀中逃回来的金凤。金凤说,当父母兄弟的血浸过脸庞,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没有人出生便是英雄,大多数人就像长沙这一家子一样,害怕死亡,喜欢听着的几个小曲,炒着的小菜过着平安小日子,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整八年,剧中每个人物都在变化着,但让人悲伤的是他们的变化总是伴随着一次次的死亡。
          最地痞流氓坏事做尽的薛君山,打尽了生命的子弹,壮烈死在战场;最怕事懦弱的父亲,敢于在日本人面前唱着抗日的戏曲走向生命尽头;最刚烈坚强的奶奶,为了不连累子孙,自缢于屋中;最不懂事的小满,临死前挣扎着将最后一颗子弹送给了那位日本的高级军官……
          我心疼这样的变化。因为这些人,跟我们都一样,不完美,有着各种小心思,但是在战争面前,他们都只能选择了同样的结局。这样个体的牺牲在历史长河上来说,不过是一个数字,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切。全剧我唯一哭了的地方,是湘湘得知全家牺牲的真相时,崩溃地冲出去说要回家。但家已不在,战争使人再也回不到过去。
         顾清明说,什么是战争,战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坚强的顾清明第一次退却,是害怕湘湘成为寡妇。如果预知到这样痛苦的结局,那何必还要努力在一起呢?没有曾经的快乐,就会少一分将来的痛苦。
          但是虽然向死而行,生命也要热烈生长,这是湘湘给出的答案。她说,我们都不知道谁能活到明天,但只要活着的一天,她就要活得痛快。
           因为有着后面的半句,所以在这描写残酷战争的片子中,多了温暖而明亮的色彩。所有的人,都在活着的一刻努力追求着幸福,努力保护他们的爱情、亲情和友情。

    他们的爱情

    顾清明与胡湘湘
           如果说全剧最算得上完美的一个角色,当属顾清明。他成熟沉稳,富有学识并有着一腔热血的救国之心,出身富甲之家却可以抛下一切来追求理想。但这也是全剧变化较小的一个角色,但霍建华还是将顾清明演活了,他赋予了清明一种儒将的气质,同时用眼神将这个沉稳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而胡湘湘则是全剧变化最大的一个角色,作为整部剧的最核心人物,她从一开始16岁的胡闹生事,凡事逃避责任,到后来一步步的坚强与担当,每个阶段都非常明了。她像是一团火,闹得热烈,但坚强起来又能撑起一片天。杨紫可以说也是把这个角色发挥到极致。
          按说这剧从片花就开始吸引我的,应该就是这两人的化学效应,霍建华与杨紫,这个相差十余年的搭配实在是新奇得有点让人错愕。但正是这样的差距,能让顾清明与湘湘的爱情磨合变得如此美丽。
         从性格上来讲,他们俩应该是南辕北辙的。一个沉稳,一个捣蛋;一个静,一个动。这样的差距让他们一开始便水火不容。但他们其实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的,也是这样的相似让两人最后走在一起,而且相互无比默契,这一点就是心中的倔强。
          湘湘对顾长官是有点一见钟情的,那样的挺拔,那样的聪明,谁不倾心。但顾长官对这个闹腾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动情,大家却有点糊涂。我想大概是那些时候吧,顾清明看到湘湘为了伤兵放下面子到处讨药,为了姐夫可以放下她最珍贵的尊严,为了爱情的自由逃出湘潭……不知道他是否常常从湘湘身上看到过一样倔强的自己。
          在剧的前半部分,顾清明总是绷着一张脸,他有点像一只刺猬,努力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信,摒除家族的影响,为此他甚至抛弃自己的名字与过去。做事至此,不过是为了理想,而在这理想又常常不得意时,他只有武装自己的身心来坚持军人的路。也许,这样的他,最懂什么是倔强,所以他开始懂湘湘,开始怜惜她、守护她。
           战争年代的爱情,很难轰轰烈烈黏黏糊糊。在默认为姐夫妹夫很久后,顾清明才说出那句表白,而如果不是清明那个主动的拥抱,也许湘湘也不知道怎么去回应他的爱情。但是由于一个懂字,却让这份少了太多相处跟仪式的恋爱变得无比甜蜜。
           他们懂对方懂到什么程度?湘湘懂清明,所以即使她时刻害怕着失去他也绝不阻挡他实现理想;清明也懂湘湘,所以他即使不在她身边也用尽一切办法来帮助她和她的家人。他们的默契,甚至到了不必多说一句的地步。

    薛君山与胡湘君
          冲着霍建华看得《战长沙》,但最后连带爱上了薛姐夫。要说全剧最出彩的一个角色,我依然会选姐夫,这个角色塑造得实在太好。顾清明很完美,但却也很少见,更多的是薛君山这样的人。薛君山集齐了坏人身上的元素,他发国难财,开大烟馆,收保护费,房子跟老婆都是耍手段抢回来的,12岁就出来闯世界的他说,他从来不相信报应。但是这样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从来不含糊,他说收了保护费就要保护人,惜命的他在火海中救了一晚上的人,他也觉得上了战场就应该杀敌,最后立了无数军功的他死在了战场上。
          薛君山总是说,怕什么,老子命大。他的确不怕什么,除了一样,湘君,这是这个汉子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卑鄙抢来的湘君,却给了从小孤独的他一个家。因而他用自己的方式对她一家人好,虽然粗暴,但却在乱世成为了这一大家的守护伞。只有失去才知道重要,当姐夫牺牲后,胡家乱成一团,大家才知道这个看着玩世不恭、每天嚼着槟榔的粗鲁人对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对湘君的珍惜与害怕,让他因为妒忌失去了孩子,也让最爱的妻子陷入了疯癫。
          如果说湘湘是火,湘君就是水。她平静地接受着自己的命运,接受了强盗一样的薛君山。她像旧时代的女性,贤良淑德,但同时也有点逆来顺受。她对薛君山的爱,从来不强烈,平静如水,但却爱到极致。
          世间最美是遗憾。薛君山最后一次出征前,他们俩都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却再也没机会对对方说了。君山最后只喊了一声湘君,再没有别的遗言。他到底想说什么,是感谢还是道歉,谁都无法得知了。但我想,不管是什么,他们的话里应该都是深深的爱。

    胡小满、金凤与秀秀
           我不知道是否能够将小满跟这两人的感情称为爱情。小满是整部剧最不懂事的角色,虽然是湘湘的双胞胎,但作为家中唯一男丁的他在变故中成长的速度却慢得超乎人想象。到片子的后段,我们都恨心狠手辣的日本人,恨出卖民族的小黑,但更恨这丢下一大家子只关心心上人、在全家最艰难时候拿房契赌生意的小满,真是恨铁不成钢 啊。
          在爱情上他同样不懂事。他一直不要脸地追求着金凤,但这样的喜欢我却不能称之为爱,因为他只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去追求,但却从来不试着去理解金凤。而对着一心爱他的秀秀,他也只是一直逃避。
          成长是阵痛的,但有时候也是无力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坚强的顾清明或者懂事的胡湘湘。最动容是,小满生意失败后,在轰炸中不要命地跑到自己的烟厂前,哭喊着说我不相信我什么都做不成。他不是不努力,只是他不够本事,他也想成长,但只是不知道能怎么长大。
          作为独子,他一直得到最好的保护,头上的天有着薛姐夫守着,没有了薛姐夫还能有顾姐夫,再不行还能有奶奶爸爸妈妈。直到那一天,他看着亲人的生命一个个凋零在自己面前,自己却连将奶奶尸体抱走的力量都没有。那天,他知道了什么是痛。
          痛定思痛,所以才有了后来小满的变化。他终于承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为湘湘找到丈夫,为抗日贡献了生命,也终于娶了秀秀。我一直觉得他对于秀秀,更多是亲情而非爱情。但这又如何,婚姻有太多的理由,责任也是其中一种,如果他能活下去,我相信终于成长为一个男人的他应该会给秀秀最好的。只是没有如果了。

    他们的亲情
          战争时候谈爱情是奢侈的,亲情同样,所谓忠孝两难全。无论顾家、胡家,父子辈之间都存在着永远的战争——到底是为了亲人懦弱着,还是为了理想去牺牲。难得的是,这部剧并没有给出一个定论,它没有去宣扬年轻人为国牺牲就是绝对对的,反而,它给了后方的亲人们一个温暖的关注视角。
         看着胡爷爷各种手段拦着湘平参军,顾老用尽一切办法让顾清明成为一个上不了战场的人,我们也跟这些年轻人一样不忿过。可是,看着胡家失去的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看着老人家一次次白头送黑头的撕心裂肺,谁能不动容。即使是一直倔强的顾清明,也会看了这一切之后,第一次拨通父亲的电话,只为了说句我一切安好,勿念。
          亲人间总是多点代沟的,改变对方是很困难,但他们都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对方。那便是,即使你再忤逆我的想法,再任性,但你闯了祸受了伤,家永远是保护你的防线,也永远会对你宽容。前有胡家用尽一切金钱人情救薛君山,后有顾家努力保住了清明的自由跟名声。
           亲情,是这个乱世中最后的港湾。

    他们的友情
           这是剧中描写得最少的一种情感了,在拿生命担待的战争中,友情也显得太珍贵。
          要说顾清明跟湘湘的化学反应很厉害,那他跟薛君山之间的碰撞就更是火花四射了。从各个方面看,他们都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时时都在互相反衬。是薛君山的无赖反衬得顾清明有多么地正直无私,也是顾清明的严谨反衬得薛君山有多么地善于用他的“不要脸”。
          爱情贵懂,亲情贵无私,而友情则是贵敬重了。即使性格如此不同,他们都敬重对方。以致于清明舍命去救君山,君山死在了清明怀里(好像有点什么不对= =)。
          但在战争中守住友情太难,顾清明一次次地埋葬了兄弟,薛君山、小穆、小弟……在一个连家都守不住的年代,对兄弟他们只能含泪告别。但友情仍在,责任也在,那便是好好履行朋友的遗愿,好好地为大家活下去。

    他们的将来
           片子没有大幅描写抗战胜利后的幸福,反而,湘湘满带悲伤地走进喧嚣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残酷的战争,没有人是胜利者,也没有那么多值得高兴的地方。而且,那是1945年,人们的将来还会经历太多的悲伤。
           但是纵然命运会有这样的悲伤,希望永远都在。
           最后的最后,我以为湘湘含泪推开家门的那刻会看到破壁残垣,会感到物是人非,但是竟然没有。迎面而来的是五彩缤纷的染布,院子里的原来枯死的树重新长得翠绿,秀秀挺着肚子走来,肚子里又是一个小满。在家破人亡后的结局,竟然是这样的生意盎然。
           逝者已矣,新的生命也正在茁壮成长,这就是人的韧性。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 头像
    蓟城君
    (喜欢影评的朋友,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蓟城君)
    http://weibo.com/u/2626651055

    最近几年的抗日剧和清宫戏一直在争奇斗雷,大概是由于之前大家对清宫戏的吐槽不遗余力而忽视了抗日剧的潜力,致使抗日剧默默在角落里发育成了一只哥斯拉。也对,自从中国有了电视剧这东西,不知道产了多少抗日剧,一个题材拍到几十年的确是要拍烂了,所以不知道啥时候起,抗日剧开始土法炼钢赶英超美了。

    在这种时候,当看到《战长沙》的男主角是湾湾人气小生霍建华,且“白豆腐”先生一辈子都在小言里征战四方横扫无数玛丽苏,女主是仿佛昨天还在《家有儿女》里演小学生的杨紫且这二人还要演绎一段战火爱情,实在觉得前景一片苍茫。

    这年头帅哥美女们扎堆往抗日剧里混脸熟不是新鲜事,我们都见多了一群帅男美女叽叽喳喳、浓妆艳抹跟参加春季游园会一样戴着美瞳打鬼子。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打仗是什么,可以吃吗!”的白痴表情,有时候看着那些穿件花布褂子演女民兵都不忘想方设法秀身材的姑娘们都着急,大冬天穿一件单衣跑得前凸后翘地在陕北庄稼地里搞游击,倒在鬼子枪下的时候都恨不得绷个s曲线再死……

    本以为《战长沙》这部片子也无非是打着抗战的旗号搞些天马行空、矫情做作的小把戏,却没想到这部片是个惊喜,拍得踏踏实实、感人至深。

    这部三十多集的片子开始于一段沉重却不常被提起的历史,1938年日军攻陷武汉逼近长沙之际,蒋介石采用了张治中等人焦土抗战的策略,在11月13日晚间火烧长沙城,令老城毁于一旦,数万人丧生。故事就在大火发生之前的数月间展开,主角是长沙一户胡姓人家。

    胡家在湘潭是当地的乡绅大户,因为和乡下的族长大爷爷不和,胡家奶奶和家里人不肯回湘潭而是一直留在长沙,也由此不得不依靠着现在的大女婿薛君山荫蔽过活。时局不好,日本人已占领了武汉,胡家盼着“神通广大”的大女婿能给小女儿湘湘找个好人家赶快嫁了离开长沙有个好去处。可惜湘湘姑娘年幼受宠不懂战事残酷,偏就不听安排整天只想着和双胞胎弟弟小满一起捣乱闯祸。姐夫费尽心机拉拢的第一次相亲被湘湘姑娘的牙尖嘴利搅得不欢而散,对方是国民党高官的海归军官儿子,顾清明。小伙长得一表人才、孤傲清高不屑于贪生怕死、沉迷温柔乡,小姑娘一搅合对方更是不屑一顾,顾家都觉得这婚事没戏,就姐夫自己盲目乐观:有戏有戏,这事包在我身上!



    片子就是以这场不欢而散的相亲作为开头,作为本片两大男主角之一的姐夫,薛君山一出场就是个“暴君加地痞”的形象。因为小姨子和双胞胎弟弟小满串通逃避相亲,姐夫先跑到学校拔出腰带狂抽小舅子,又风风火火把逃跑的小姨子扭送相亲现场,对中间人请烟奉茶姿态好不柔软,对顾清明大少爷拍得一手好马屁,结果相亲被小姨子的不懂事搅和了,翻脸就想打人。娇宠惯了的小姨子跑到酒楼栏杆边嚷着要跳楼,一身流氓气的姐夫才不怕,混球子似的口气:跳啊,都看着呢,摔死了多难看,那时候可更嫁不出去了!到时候只能给你把二胡,送你上街去!

    小姑娘蔫了,大汉一伸手,拎小鸡子似的就给制服了,拎回家又是想揍,一大家子哭爹喊娘地拦着没人敢说句重话,岳父哆哆嗦嗦梗着脖子想硬气一回,还被女婿一句“岳老子,平时不管事现在也别管”噎得当了缩头乌龟,唯有柔柔弱弱的姐姐站出来一嗓子“要打她先打我”倒是把他制住了,讪讪地一声不吭,原来地痞也怕老婆。

    虽说是抗日戏,开头却抖得是爱情剧的包袱,贵公子遇上小家碧玉,冤家路窄不欢而散啊,冰山男vs刁蛮女啊,按着这套路可劲折腾那就是韩剧+小言,但这是抗日剧,我们可不想看见男主和女主在鬼子的枪眼下大喊“xx我爱你!!”也不想看见什么小鬼子垂涎女主美色,男主单枪匹马深入敌营一人干翻一个营来英雄救美,我觉得很多抗日戏不好看压根不是因为什么剧情不够跌宕起伏、情节不够新颖,现在的问题根本就是太尼玛的新颖了观众遭不住啊!



    所以这时候《战长沙》中规中矩的风格简直如同久旱逢甘霖,看了第一集对这部戏就放心了:一个在女主角哭着喊着要跳楼、路人跑过去要接的时候,男主角一脸忧国忧民的深沉表情看都不看地开车回去上班了——没有女主正好掉下来落进男主怀里,没有女主逃避姐夫的路上扭了脚被男主以国标下腰姿势扶住深情对视,男主没有在被女主一通冷嘲热讽之后贱神上身地os“这是第一个骂我的女人,怎么办好带感”, 就冲这,这戏决不至于在爱情戏上恶心大家。

    明白了这一点,被雷的可能性便消除了,大可放心深入剧情,于是,一入此门深似海,从此停下不可能!

    女主角一家的沉浮牵动人心,每个人的个性都是活生生的,这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抗日剧,它讲的是战争年代的悲欢离合,亲情爱情友情,还有每个人的成长与选择。



    长沙大火的一夜倾覆之前,女主是不谙世事的刁蛮小姐,用现在的话说,活生生就是个脑残萝莉。她和双胞胎弟弟小满是一对混世魔王,傻得欠揍,天真地可耻,为了报复男主不给面子就捣乱糟蹋修工事用的洋灰,被男主狠狠教训的时候家里人忙着护短忙着求饶……这一家子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幼稚而软弱,像是万千老百姓中太过平凡的那一群,没有高瞻远瞩也没有远见卓识,硝烟已步步逼近却还是天真地觉得枪声尤远。没亲眼看见死亡之前,总觉得战争最糟也不过就是如此了,所以女主角还躲在家庭的安乐窝里做小女孩,男主顾清明不喜欢自己就赌气地和别人相亲,明明不喜欢对方却也糊里糊涂订了亲,但一场大火令未婚夫惨死。看着昨天还跟班似的跑在自己后面的未婚夫和看不上未来媳妇的公公以及那家带着对方一辈子心血的绸缎庄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人去巢倾,女主一夜长大,因为亲眼看见了死亡与毁灭。



    男主角顾清明是个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出身世家、留学德国,年轻英俊颇有点清高孤傲。他对同僚的贪污腐败看不惯,对消极怠战恨之入骨,但却又无能为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人被时代的洪流推着命如草芥,顾清明却是幸运儿,有权势通天的父亲,走到哪里都有人对他格外关照,不管打多少次申请永远也上不了战场,多么想为国捐躯也只能运送伤员、传递战报。有人为了怕上战场送死哭天抹泪的时候,顾少爷为了太想抛头颅、洒热血而终日愁眉不展,这时候顾清明的无畏说到底也是一种天真,因为还未学会害怕。

    因为家世这顶金字招牌,姐夫死活缠着顾清明推销小姨子,对姐夫这样的人,顾清明自然也看不上。姐夫是《乱世佳人》里出身草根版的白瑞德式的能人,一身流氓气当上保安队长,牛高马大、孔武有力,一手穿着保安制服一手收着保护费,有空就发战争财,别人越过越穷他倒是挣出一间大”别墅“把胡家人安顿的妥妥帖帖。



    老派知识分子的老丈人看不起他的江湖气和土匪作风,他也没把岳父放眼里, 但是,姐夫偏怕姐姐,因为姐姐以前有爱人,被他变着法胁迫才娶了来。抢来的老婆如获至宝, 对家里人也不含糊。只有他才有本事给小姨子找个一表人才的军官公子哥当妹夫,为了办成这事,姐夫出手就是两根大金条,“老婆好我就好,老婆家里人都是自己人再看不上我咱也得豁出命帮衬!”这就是姐夫朴素的感情观,“霸道暴君爱上我”的小言活生生接上了男耕女织的种田文,姐姐的绕指柔擒住了姐夫的百炼钢,胡家人那时候还不知道,有这个女婿是多大的幸事,他是乱世里的豪杰、土匪里的英雄。

    全剧的发展到了长沙大火这夜正是第一个的重头戏。

    当年全不知“焦土政策”的长沙市民们在熟睡中被火光惊醒,慌乱着逃窜出城,还有很多的人根本来不及醒来就烧死在了家中,一夜而过,家破人亡。女主角站在火后的一片废墟上第二次哭了。

    第一次是在偷洋灰被男主当众呵斥,晓以大义的时候。脑残萝莉也有醒悟的时候,忽然就跪下了,觉得自己所做的蠢事可能会令不知多少年轻的士兵横尸沙场,哭着认错的时候男主真正意义上地看了她第一眼,这一眼非同寻常——脑残萝莉的第一次成长顾清明看见了,也记住了。 贵公子若是平白无故就爱上个无脑萝莉那就成了韩剧, 爱情到来总得有个前因后果, 从这一眼两人就有了开始。

    大火的夜里,男主救了女主角之后又匆匆投身火场,女主才明白这男人心胸有多大,家国天下、万千百姓的事情有多大,小姑娘的每一个成长都和顾清明有关,而顾清明的每个抉择看似无情却又情深意重,战争、毁灭、死亡,多少事情接连不断,这不是谈情说爱的气氛,所以这部戏两人的感情总是在每个匆匆来去之时的一眼对视之间积累着,适可而止、简单含蓄。



    顾清明眼看着女主角的一步步成长,从被保护的孩子变成了想要保护家人的坚强女子,从女子拦车求他救姐夫的那一天先拒绝后不忍的样子便看出“吹皱一池春水”的端倪。顾长官最终还是遵守自己的原则的基础上帮了胡家一把,顾清明的感情总有股“道是无情也动人”的意味,从不急迫从不慌张,没有下一秒要上战场这里还卿卿我我的轻浮,但是说出来就是一言九鼎:“姐夫说姐姐不能生了,让我们过继一个孩子给他,我答应了!”这是我听过最含蓄的表白,还没变成情侣的人之间却敢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女主羞着跑了,就这么说定了,爱情就这么简单。



    女主角在家庭接二连三的变故之后再不是整天混闹得孩子,跑到医院当了护士照顾伤兵。不懂事的时候把勇敢都用在了打闹闯祸上,懂事以后,勇敢就成了救死扶伤、敢爱敢恨。男主角心有顾虑害怕拖累了女主角,女主却表示“我一个女孩都不怕,你不用担心,我什么都不怕只盼你好好珍惜我……”一番表白令顾清明流下男儿泪,如此堂堂正正不卑不亢的爱情态度要令多少现代女孩汗颜,到了后面,男主屡屡受伤、心怀愧疚,女主却霸道应对,一句“别胡思乱想,你是我的人了,以后只能听我的!”没浪费时间,没猜猜疑疑,认定了就赴汤蹈火一往无前,战火中的爱情就是这么义无反顾。

    女主在成长,顾清明也在成长。有了爱人又见过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友的死亡,他也懂得了恐惧,理解了父亲的保护,不再一味硬着脖子和所有人对着干。男主角在最后之战时选择投降令部队被俘是我看过最没有“戏剧效果”的男主角,难道这时候不该绑满炸药包和鬼子同归于尽么?难道不该高呼“向我开炮”么?这反倒触动了我,战士也有父老乡亲,军队腐败与指挥不力男主也心知肚明,时代的洪流碾压过了每个人,男主一生的英雄梦想也不例外。他不想带着部下和敌人同归于尽,不想名垂千古只想和战友一起保住性命有生之年回家见亲人,每个人的选择都没有错,错的是战争。



    姐夫这样的兵痞在大火里险些被叫去放火, 火烧起来的时候姐夫却自作主张挑起了救火的责任。不是为了什么民族大义什么恪尽职守,只是一句“咱平时收了人家保护费,就得在关键时刻保护人家,啥时候是关键时刻?就现在!”

    姐夫嘴里从来都是赤裸裸地大白话,没有一点高风亮节,姐夫打仗从头至尾都是为了有天能回家,奋勇拼搏也是为了手下兄弟都能保着命回家去,没什么高大全的理想与信念,临死也没喊一句什么口号说一句为了世界和平,但他对得起家人对得起兄弟,是个堂堂男儿。

    看《战长沙》常让我想到老片子《上海一家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故事,但是都是大时代下一家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没有人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人名垂青史、彪炳千秋,但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出了自己的光芒,微弱却美丽。



    女主角的爸爸在片子里的形象一直懦弱穷酸,他逃避世事躲在故纸堆里充当弱者,对姐夫这样的能人既看不起却又不得不妥协,他有读书人的傲骨,却却还是最终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之下毅然选择了读书人的傲骨。



    女主弟弟小满这样的顽劣少年在别人都清醒了的时候仍旧犯着傻走着旁门左道耍着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因为家人保护的太好,因为太过天真,他一直是片子里最‘可恨’的那一个,可这样的孩子,在国仇家恨之后,也终于学会了勇敢,成了真正的战士。



    乡下的大爷爷古板守旧,从不是那种传说中为部队“送钱送粮”展示军民鱼水情的无私到匪夷所思的道德楷模。老人一直想守住的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家业,阻止小一辈参军抗日保家卫国,最终侵略者来了,不论是守住的还是未守住的,无论是自私或是无畏,一切全都化为焦土,倾巢之下岂有完卵,老人一辈子的心血、家业、香火全都灰飞烟灭。一个普通人在战争里用他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和家族,但战争让人明白,无论如何保护都是徒劳,对抗侵略唯一的方法便是去抗争,谁也无法置身事外,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霍建华一直留给人的印象便是小言里横扫玛丽苏的男主角,却在这里展示了不同于偶像剧的演技。这部戏里顾长官仍旧帅得毫不意外,意外的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白豆腐”霍先生也可以把内敛的年代感情戏表达的淋漓尽致。他的真声出演揭示了这些年的积累和努力,撇去了九成湾湾口音着实令人惊喜。霍先生在这里完全摆脱了台湾言情小生那股惯有的脂粉气,身上浓浓的正气与深沉表情与故事里的人物契合的天衣无缝,这是我见过霍建华演得最好的一部戏,决不想加“之一”二字!



    杨紫妹子更是这部戏一大亮点,谁也不会想到当年《家有儿女》中的小雪可以成长得这么快。童星一直是个令人不解的存在,很多人在幼年时就用尽了一生的演技和美貌,之后的岁月只能坐视那个平庸的成年自己杀掉童年时的灵气,但‘小雪’同学却不是这样。杨紫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却在片中表现出完全自然真挚的表演,小姑娘前面的幼稚不突兀,后面的成熟也令人信服,还有些婴儿肥的脸和霍建华演情侣自然不被看好,但是真到了戏里,却毫无违和感,两人在医院外相拥的戏份说不出的情深意重,结尾噩耗传来崩溃痛哭的戏份好得让人惊讶,小雪同学真是一个大惊喜。



    除此之外,扮演姐夫的任程伟不必多说,早已是正剧、年代剧里常见的熟面孔,演起糙汉子来绝不含糊,歪带军帽一脸痞相见了家人就一脸好声好气的那副样子说不出的接地气,在戏中从头发光到尾,结局更是悲壮得赚人眼泪。



    扮演姐姐的左小青在戏中温婉贤良,在家庭剧变之后从疯癫中醒来发觉早已时过境迁的时候哭倒在地的样子让人陪着掉了很多眼泪。总的来说,这部戏没有蹩脚的演员,也没有矫情的情节,每个人都踏踏实实地演,不浮夸、不做作,是抗日剧中的一缕清风。

    胡家一家人是湘江儿女的缩影,有血有泪有爱有恨的一段历史里,有人献出生命,有人空留回忆,一部三十集的电视剧看过之后只觉恍若隔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英雄,没有什么枪林弹雨的旷世奇情,只是一段真情故事,惟愿那段实实在在的沉痛历史永不再回来。

    此戏虽说并无盛名,却值得隆重推荐!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