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连续剧  »  国产剧  »  鹤唳华亭

鹤唳华亭  Royal Nirvana

719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罗晋李一桐黄志忠张志坚苗圃金瀚郑业成程小蒙王劲松郝蕾刘德凯王媛可辛鹏董春辉鲍大志王建国冯波王雨邱心志谭希和郭鹏夏楠景岗山陆妍淇刘海蓝王瑞子刘怡潼吴玉芳王蔚刘挺

类型:爱情古装国产导演:杨文军 状态:全60集 年份:2019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7.1分热度:5010 ℃ 时间:2024-06-11 18:55:47

简介:详情  皇太子萧定权少年丧母丧妹不与父亲亲近,早年的经历让他对亲情极度渴望,总是想竭力留住身边仅有的亲人。对于父亲,萧定权又敬爱又畏惧,既期望获得父亲的肯定,又害怕面对希望落空时的窘境。而齐王及其岳父中书令李柏舟屡屡制造祸端...
      皇太子萧定权少年丧母丧妹不与父亲亲近,早年的经历让他对亲情极度渴望,总是想竭力留住身边仅有的亲人。对于父亲,萧定权又敬爱又畏惧,既期望获得父亲的肯定,又害怕面对希望落空时的窘境。而齐王及其岳父中书令李柏舟屡屡制造祸端,不但迫害了萧定权身边仅有的珍视之人,还令萧定权与父亲间的隔阂日渐加深。太子老师卢世瑜曾希望清流陆英接替自己成为太子坚实后盾,没想到阴差阳错让陆英之女陆文昔与太子偶遇相知,进而暗许终身。亲近之人相继被害后,深受卢世瑜儒家思想熏陶的萧定权,坚定地以家国天下的君子准则和小人阴谋做斗争。而陆文昔在父兄遭难后化身东府女官默默守护在萧定权身边,先后帮助他解决了军马案、童谣案,最终使父兄的冤屈得以昭雪,奸佞巨蠹得以伏法。萧定权和陆文昔也在互相配合间情感不断加深。两个小怯而大勇的人不畏艰险不畏牺牲,为了社稷的安宁相持相伴
  • 头像
    一只Sophie

    首先,为了证明我曾经zqsg追剧,放一下我的pyq截图

    五星改成了一星,给演员和服化道

    正是近两周的剧情让我开始深度怀疑自己的智商和逻辑能力,也开始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去看这两周略显怪异的剧情

    究其原因,作者+编剧功力不够,当然,不是说能力,作者北大历史系博士毕业,无疑比我学历高,她文学功底足够深厚,成语典故信手拈来,但她不会讲故事,不会讲好故事,掉书袋以故作高深,一句台词巴不得用五个典故,用字越生僻越好,让观众手捧字典看剧才是她的终极目的吧。套路单一,利用台词和镜头把形式导向反派一方,最后再让主角临场反转,这种套路屡试不爽,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不是非常享受这种把观众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快感。所有人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有我知道,就喜欢看反转之后观众气的跺脚还无可奈何的样子,这不叫权谋,这叫恶趣味。

    文学创作和剧本创作很大的一个差别在于,剧本需要通过大量对白来铺设情景解答线索,而文学作品不需要。鹤唳华亭编剧的问题在于,改掉了原著的很多设定和情节,但又偏要拿着原著硬生生往剧上靠,于是就导致了很多角色的分裂感,主角人设又当又立,说一套做一套,配角全员沦为功能单一的工具人

    原著隽永华丽的语言掩盖了太多逻辑上的硬伤,剧里还加上了父子相爱相杀,但并不能掩盖人物设定上的不足。作者恨不得把所有历史上能找到的激化皇帝太子矛盾的点都放在萧定权身上,外戚,兵权,嫡长子,文官集团,忠孝仁厚,导致皇帝一直找茬式虐子,然而这个设定的综合体在历史上是不可能存在的,人设堆砌带来的结果就是崩塌。

    n有人说这是架空不要硬贴历史。架空人物可以没有原型,但一定要有灵魂,梅长苏萧景琰是架空人物,但他们作为琅琊榜的主角不会让人有割裂感,因为他的一言一行能自圆其说。

    有人说这个作品反封建礼教。首先,如此悬浮无所依空中楼阁般的主角设定,我没法共情地去反封建礼教。其次,既然作者设定男主身份是太子,设定他是统治阶级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一份子,那男主反哪门子封建礼教?他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践行者,也是封建礼教的捍卫者,因为封建礼教是他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之一,他反封建礼教往小了说是大逆不道,往大了说是颠覆国本。最后,太子自幼学习儒术,学的是忠孝仁义,一直被父亲单方面虐没有一点反抗最后身死,以此痛批封建礼教,然而儒术就是封建礼教中的一部分。作者设定男主信奉儒术又歌颂反封建礼教,这完全没法让人信服。

    n再说太子人设,原著的萧定权是如鹤君子,是以身殉道的理想主义者,这个结局我理解但不认同。而且剧里经过改编之后,太子的种种作为,别说鹤了,根本难称君子。

    1.沉迷党争。太子受万民之禄,便应该心怀天下,以社稷兴亡为己任。然而萧定权的每一次出手,每一个行为,都是在党争,跟齐王斗,跟皇帝斗,跟中书令斗,跟赵贵妃斗,一次次党争,他拿忠臣当过枪,拿无辜宫人当过诱饵,然而他是太子,他最应该做的是参政议政,辅佐君王。

    2.因私废公。陆英身为朝廷命官,陆文普身为科举贡生,被张陆正活活冤死,太子的反应竟然是把张陆正保下来?首先,以张陆正与太子姻亲身份的敏感,此事又发生在太子监国期间,太子难道不是应该立刻否认跟自己没关系,上表请罪并把罪魁祸首下狱查办吗?其次,太子治下不严,肆意僭越,胆大包天,目无尊长,随便一条都可以废掉他,再看看在皇帝面前谨小慎微的太子,太子到底是日天日地人设还是如履薄冰人设?

    3.刻薄寡恩。陆英父子拼上身家性命扶助太子,到头来落得个被冤身死的下场,太子对罪魁祸首张陆正包庇,对陆英父子之死毫无愧疚抚慰之意,如此主君,如何招揽人才为己所用?今日坑一个陆英,明日就会葬送别人,太子这种行事作风会让他身边的属臣人人自危

    4.轻贱低位者。他被君父鞭打觉得自己该打,认为是恩,这是奴性十足的下贱德行。而对比自已弱势的角色,他又拿出主君的样子来,不可一世,颐指气使。在不知女主真实身份只把她当做普通宫人的时候,也是不分青红皂白动辄打骂。萧定权对比他强势高贵的“君父”对他的践踏全盘认同甚至感激,再转过头去践踏比他“等级”低的人,这跟萧睿鉴有什么区别?

    萧定权想做个纯粹的人渴望亲情没什么,这是他个人的理想。但是他在追求这些的时候,忘了更高尚的东西,比如仁爱,比如宽大,仁爱是一种能力,位卑者的仁爱是同情,尊位者的仁爱则可以普渡众生。陆游说过,位卑不敢忘忧国,文昔在挨打的时候哭着说的那句念万姓之苦,萧定权从来都没有明白过,他完全不食人间烟火不知尘世疾苦。为君者,当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陆家父子一门忠良被陷害冤死,朝廷奸佞横行,国家边患不断,身为一国储君的萧定权,沉迷党争,纵容臣下徇私枉法,这才是真正的亡国之兆。

    n作者说萧定权是小怯而大勇,悲天悯人的储君,可我只能看到他轻贱生命,毫无责任心。为了扶保他死了多少人,奸佞横行害死多少人,国家边患又要死多少人,他为了追求自己忠于的道可全都不管了。说到底,他不过是个自私懦弱,虚伪胆怯,以悯己为最终目的的小人。真悲天悯人,他就该怯伦理道德和帝王心术,勇不畏艰险为民请命,而不是占据正统和强势外戚最后活活把自己憋屈死。

    n原著中他自杀殉道,一人承受千秋骂名。说来好听,人都死了他再背负千秋骂名有什么用?反正他也听不见。他选择自杀,就让所有为扶保他而牺牲的人显得可笑又可怜,他们牺牲的时候或许想过将来有一天太子荣登大宝,可以为他们平反,事实上萧定权的选择背弃了所有支持他的人,让所有为他牺牲的人枉死,也割舍了自己身为储君应该负的责任。

    n这样的理想主义太过血腥和沉重,他的理想主义实现了,却是踏着无数人的鲜血和躯壳实现的。因为他是统治阶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至尊储君,所以国家机器为他服务,国家律法代表了他的利益,他不需要偿命,也不需要怀有愧疚,他依然可以追求他想要的道而置所有追随者于不顾,这是他作为统治阶级的权力。最讽刺的是,他一边厌恶着强权,怨念着那个满腹阴私权谋的皇帝父亲,又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出身统治阶级所带给他的优越感,那种为人主君不需要对臣下仁爱宽厚,不需要对其付出和牺牲有所感激和回报的优越感,令人作呕。

    n作者理解的大勇是儒人忠于理想化的道,是避世,而我认为,为君者当胸怀宽广不负天下万民,统治者忠于的道应该是济世安民。作者想塑造这样一个理想化的殉道者,不该把他的身份设计成肩负社稷重任的储君,身为储君的萧定权,他所追求的道,让我觉得狭隘和自私。

    最好作为男主角的角色,应该是卢世瑜

  • 头像
    云天

    大王子在太子要冠礼的当天,亲自勾引了一个女官,亲自做了个局,勾引皇太子身边的人来听墙根,要扔个空白卷轴下去勾引皇太子上勾。

    听起来好复杂有没有?

    好烧脑,有没有?

    可我就不明白了,他怎么知道皇太子是个傻逼,明知道有人要上城墙扔东西,还能一本正经的在墙下坐着看,也不派个人埋伏在上面盯着。

    万一太子搭不上这沙雕的戏路,决定快刀斩乱麻,随便从他表哥手下找两个亲信,管他吴内人,张内人,卷轴、白绫直接从城墙底下就给截了?一票捆起来,等着冠礼之后送给皇帝老爹看,大王子这个戏还怎么唱?给自己找屎吃?

    哎,大概是编剧偷偷告诉他,太子一定会跟着他的剧本走的吧。

    皇太子的操作就更迷了,你知道大王子要从城墙上往下扔东西,就算你要做局,你好歹安排个心腹在城墙上守着吧!

    是,我知道你换了卷轴,可你就这么放心大胆的坐在下面等着往下扔吗?

    就算一切如你所愿,你难道不需要把这女的抓起来,押到你爹面前去对峙吗?否则你真打算坐在下面,等着看吴内人给你扔个歌功颂德的卷轴下来,给你哥脸上描金吗?!

    假如一切如你所愿,这个场子,你打算怎么圆啊?

    当然,太子可能也很委屈,毕竟是编剧要求的。

    为了一个卷轴反转来反转去,搞得眼花缭乱,一会儿有字,一会儿空白。

    但是完全是扯淡啊!

    先是太子一本正经的告诉所有人,我可以模仿大王子的笔迹。

    然后大王子貌似智商上线了三集以后,忽然跌破为0,自己直接认了。

    我就不明白他当时在紧张点什么,太子手上仍然没有任何证据啊!

    “这女的诬陷我,她说我勾引他,她有证据吗?我没有给过她任何东西,我不知道卷轴里面是什么。”

    卷轴上假如有字,“太子亲口说了,他会模仿我的笔迹。”

    “这一切都是太子的阴谋!跳楼那个宫人是皇后的旧人,不如查查现在这个女的跟跳楼那个宫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大王子可以拿来为自己辩护的话,实在是太多了,他为什么要招?老大,你一开始布局时的智商到哪里去了?

    这情节走向深深的透露出了一种编剧转来转去,转到最后把自己转糊涂了,结不了案。只能让反派智商一秒下线,自己露馅了事的……悲摧感。

    对了,皇太子加冠礼的地方,皇帝,皇太子、满朝文武百官都在一箭之地的地方,城墙上连个站岗的都没有,天子威仪何在啊?

    大王子有这么个本事,随便就能运个女官上城墙,他还折腾什么劲儿啊?直接找个神箭手,从城墙上两箭下去,干掉老爹和三弟,你就能登基了啊!

    这么儿戏的朝廷,别说权谋剧,感觉扔个宫斗剧都活不了三集……

    科举案就更可笑了,春闱考题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在一个小红盒里,就拿一把锁锁着,钥匙交给了一个老仆人,也没人看着他。

    明天就要开考了,卷子都封好了,主考官还可以见客,还能送客!

    存放着考题的屋里一个人都没留,个看守的士兵都没有啊!

    果然真的是好儿戏的朝廷呢!

    别的反转剧猜不到下一步,是因为编剧高明。

    这剧猜不到下一步是因为……你是真的搭不上这狂奔的思路啊!

    在某些同志的鞭策之下,把科举一案看完了,实在是有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

    老实说,这片子服化道也不错,制作上心,演员表演看着也舒服,罗晋虽然老了一点,但也还凑合吧,女主虽然路人脸,但也不出戏。抛开权谋悬疑,日常恋爱情节也处理得挺不错的。

    但为什么编剧非得跟这种连环套,非得正邪两边都拿着编剧剧本才能往下走的,悬浮式悬疑剧过不去啊!

    按说以编剧的水平认认真真写一个现实的权谋桥段也不是写不出来,有些地方细节也编得挺圆乎的,但就是架不住地基不稳啊!你这细枝末节编的再圆有啥用啊?

    一个老奴单枪匹马就可以偷考卷!

    太子为了下个先手,直接动国本也就算了,他居然跟主事的说,万一事发了,我让你当东宫属僚?

    是他傻逼了,还是他觉得对方傻逼,还是编剧自己傻了?

    科举舞弊是要掉脑袋的呀!

    这种事儿万一事发了,人就挂了,当什么属僚?

    老师一看,天下能把我的字写得这么像的,只有我的学生。

    皇帝一看,天下能把字写得这么像的,只有他自己。

    天下人这么闲呢,个个都是笔记鉴定专家呀,对这种事儿居然还有共识?搞得跟呈堂铁证了一样!

    好吧,就算这种事是有共识的,天下人都知道能把老师的字写得这么像的只有太子,结果这事反而太子自己不知道是吧?所以他才傻呵呵的自己去写,把证据送到老爹面前?

    我说句实在话,就现在的情节来看,太子一无才德,二无底线,难怪他老爹看不上他。

    皇帝也是无奈呀,你瞧瞧编剧给他塞的那几个儿子,老大是个蠢货,老三还是个蠢货。

    就老老实实的设计诡计不行吗?

    现实为什么没有那么多连环套?

    就是因为做不出来啊!

  • 头像
    卢象升

    很喜欢李一桐,罗晋也不讨厌,也喜欢金瀚演反派,因为相对他的其他正派角色他演反派时更有男性魅力,再加上其他实力派配角,应该算是达到标准化配置。但就这配置,观后体验竟然感觉比搬砖还累,没有丝毫享受感和沉浸感。煎熬的看完前几集,四个字:故作高深。nn大明王朝1566这种级别的权斗,张居正、严嵩、胡宗宪一干人等相互对话的时候都不会这么咬文嚼字,文邹邹的。看这部剧里的角色说一些文邹邹的话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不是说文字有内涵故事就很深刻,有时候拽一堆莫名其妙的华丽辞藻,故事却还是很浅薄。这部剧的表达方式让人看的太累,好像在用一些高深的文字去体现故事的内涵,用一些反复的反转去体现故事的复杂。不管这个剧本故事是怎么样,有没有深度,你流畅完整的把故事说完不就好了嘛,不就是一个好故事嘛,为何一定要用高深的文字和反复的反转试图去达到有内涵和复杂的效果?nn这剧真的,好一些台词,角色说出来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图,有些场合突然来那么一句感觉就是为了把一句有内涵的话强行植入一样。就像李一桐这个角色,她爹说:“京城雪深啊,我们的储君恐怕还不如这鹤自由潇洒。”然后李一桐的角色来了一句:“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鹤,实为猛禽,可以搏鹰啊!”然后她爹默默结束了对话。估计老爷子心里在想,不说人话,我接不下去。这就好像我们有时候说活的不如一条狗,然后对方开始念了一篇夸狗的诗,说狗实乃跨栏高手也,狗急能跳墙啊!估计我们听完直接就抑郁了,这里说了活的不如狗,对方还拽一堆诗词歌赋来夸狗,这天能正常的聊吗?李一桐这角色一通卖弄辞藻,听起来是跟剧名呼应了,但是放在这段对话里简直不知所云,听完让人感觉满脸问号,这舞鹤赋插在这里几个意思啊?反正前几集的特色是,听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但是某些场合不知所云;看起来很复杂的样子,但是来来回回就一件破事。nn编剧啊,咱能合理的说点人话吗?这看剧体验可真是没有什么愉悦感,看完一个字:累,两个字:不爽。有些时候看一个东西累是因为没文化,有些时候看一个东西累是因为这东西本身就令人费解。编剧,后面能好好的讲故事吗,千万别整部剧就是诗词歌赋酷炫展加玩你逗你反转秀哎,有文化有脑洞也别这样强行植入啊!😭

  • 头像
    冯下巨岩

    凌晨微博里收到朋友推送,揉揉眼才发现,被广大书粉及传统服饰爱好者推重的鹤唳华亭同名电视剧,终于於双十一后低调开播了,对原著IP很早就慕名的我此时兴奋感完全驱除了睡意,打开视频,最直观地能够感受到的是,该剧的服饰设计令人十足的惊艳、感动,这本是一部虚构的架空具体历史时代的古装剧,但读过小说原著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原作者雪满梁园在书中注释说此故事设定的服饰艺术从北宋,典章制度从明代。

    ◎剧中关于服化道时代背景的设定n据剧组说,此次该剧的服饰设计中,经过讨论研究,最后服化道做实落到了五代北宋初的这一历史时期(有朋友说皇室姓萧则服化道的时代背景应设在南朝萧姓的齐、梁政权,非也非也,还是建议读一读雪满梁园原小说中的大量细节及注释,此故事设定的服饰艺术文化从北宋,典章礼仪制度从明代,也许可以加上一句揣测的说,人物关系原型则大约从南朝的齐梁皇室),这次的服化道的写实主义设定,恰好让我想起不久前看到一位好莱坞著名科幻片制作人说过“越虚构的故事要打动人越要在物质细节上去把它做实了。”

    宋史学界经常说宋代是中国现代化的前夜,宋代的文化是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宋代的审美,也因此成了中式审美的基调。从宋朝开始,美的表象形式与现在人熟悉的越来越趋近,这种感觉与领悟力还是很准确的。所以原著作者雪满梁园以及该剧祖都将时代背景设定到天水一朝(宋代),也是其原有自,非常有眼光与认知的。

    ◎原作思想文化方面的要旨大义

    《鹤唳华亭》本是晋江文学网曾经年度评分第一,并长期傲居阅读量热榜的一部古言小说,文字十分考究,行文典雅接近文言,书中甚至多处有模仿“廿四史”“通鉴”等史著里章奏、书札,还有字谜、骈赋等多种古代专门的表达文体,所以,一般的读者读起来会稍有门槛。它用45万字讲了两代人的恩怨,揭示了恶的制度环境的丑陋,最终主角们谁也难以逃离 这古老制度与文化及命运的的桎梏,纷纷以悲剧离场,落的一片大地白茫茫,又同时用精炼的笔力织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气节、礼仪、生活品味等极致之美。这部剧,既高扬了儒家文人仁心道义,揭示了传统哲学伦理与君臣纲常的碰撞,充满对封建君权制度的控诉和反思。

    原小说给我的总体印象概括来说,感觉就像是一曲对传统儒家文化中文人情怀的挽歌,对衣冠故国文化审美的悼亡,对皇帝制度下皇族人伦扭曲的悲剧的反思,其文笔华丽,情怀阔大,布局讲究。据传原作者雪满梁园是学历史出身,又从事文博方面工作,古典文化素养深厚,这部小说很见其才情,体现出超卓的史学文学功底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稔。n对于原小说的文字艺术、史学笔法与思想性,这里暂不赘述。笔者工作之余对宋明两代的历史文献及物质文化多有兴趣,这次电视剧版《鹤唳华亭》服装设计是比较用心的写实主义,因此借追剧之机,将剧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服饰,与宋明两代服制方面传世资料加以参照,排比抉微,考察作记至此,不敢妄称作影评,但视为个人观剧笔记耳。

    ◎制服大赏:杂糅宋、明风格的“公服”设计n 总体来说,此剧服化道是杂糅了我国时代最近的两个汉人王朝——宋、明的风格,先从剧中的出镜率较高的公服说起。公服是宋代官员、皇帝平时稍正式场合穿用的办公制服,一般的典礼仪式除了特殊重大的要穿朝服外也可以穿公服。宋代公服的标配是“圆领大袖襴袍、展脚幞头帽、革带”。

    关于宋代官员的公服制度,据《宋史·舆服志五》记载:“公服。凡朝服谓之具服,公服从省,今谓之常服。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

    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中兴,仍元丰之制,四品以上紫,六品以上绯,九品以上绿。服绯、紫者必佩鱼,谓之章服。”n又载“幞头。一名折上巾,起自后周,然止以软帛垂脚,隋始以桐木为之,唐始以罗代缯。惟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渐变平直。

    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上曲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惟以漆为坚,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

    南宋萧照画作《中兴瑞应图》十二卷之一中宋代君臣公服形象
    南宋萧照画作《中兴瑞应图》十二卷之一中宋代君臣公服形象
    《中兴瑞应图》宋代君臣公服形象特写
    《中兴瑞应图》宋代公服形象特写
    宋画《景德四图》之“契丹使朝聘”中公服形象
    不太常见的明代展脚幞头——山东博物馆孔府旧藏明代服饰里明代衍圣公的公服搭配用展脚幞头,注意看其后山前梁处的“五角棠叶”状贴片装饰,以及帽翅两端微微上翘的末梢,与宋代的平脚幞头形制有所区别
    鹤唳华亭剧照中的三品以上官员紫袍“公服”形象
    鹤唳华亭剧照中的六品以上官员绯袍“公服”形象
    鹤唳华亭剧照中的九品以上官员绿袍“公服”形象
    鹤唳华亭剧照中的君臣常朝“公服”转班奏对形象
    南薰殿旧藏宋代帝王画像中宋哲宗皇帝公服御真,北宋前期幞头为前额帽山边缘呈上宽下窄坡棱形,与后期展脚幞头规则的矩形帽桶形制有所差别,另一部反应宋仁宗时期的电视剧照就是做的比较严谨写实的北宋前期形制
    北宋前期幞头为前额帽山边缘呈上宽下窄坡棱形,与后期及明代公服展脚幞头呈规则的矩形帽桶形制有所差别,另一部反应宋仁宗时期的电视剧照就是做的比较严谨写实的北宋前期形制
    正面顶部细节
    北宋中期庆历时期官员公服紫色形制,注意衣身虽为纯色,但有丰富的暗纹细节,这是中国古代主流的含蓄审美
    斜侧细节,注意看细节,北宋前期幞头为前额帽山边缘呈上宽下窄坡棱形,该剧照就是做的比较严谨写实的北宋前期形制
    北宋前期幞头为前额帽山边缘呈上宽下窄坡棱形,与后期及明代公服展脚幞头呈规则的矩形帽桶形制有所差别,另一部反应宋仁宗时期的电视剧照就是做的比较严谨写实的北宋前期形制,还需要注意的是宋代大袖圆领襴袍公服需要做的形制宽大一点,该袍身放量足够宽大,修长足够长,衬托出雍容文雅的气度
    满庭朱紫的群臣公服视觉效果
    庆历名臣之公服大放量的袍身效果
    《景德四图》中的“太清观观书”君臣公服形象
    南宋宗教画《十殿阎罗图》之一局部所画典型的宋代官员绿袍公服形象

    该剧在服饰设计上较为尊重宋明两代公服、朝服的历史原型,制作设计出了君臣朝服、公服、常服制度,形制与细节基本上遵循历史原貌的轮廓,当然又有杂糅创新,融合了宋明两代服饰的很多细节,同时又兼顾了荧幕镜头艺术的新意。

    例如拿君臣在正式场合出镜率最高的公服来说,这次形制是类似宋代圆领大袖襴袍,搭配展脚幞头,幞头的细节如后山梁上环纹型装饰,则参考融合了明代公服幞头乌纱帽里的细节,这是宋代没有的。宋代搭配公服的革带是单铊尾绕胸长带,而剧中则变通借用了明代官员常服最常见搭配用的双铊尾革带,我们在鹤唳华亭第三集朝堂之上看太子申诉揭发齐王那一节,就是君臣之公服形象的典型场合:各纯色大袖圆领襴袍、展脚幞头折上巾、双挞尾革带。实际上,北宋前期幞头为前额帽山边缘呈上宽下窄坡棱形,与宋代后期及明代公服(注意是明代不太常用的公服,不是圆翅乌纱帽带补子的常服)那种展脚幞头呈规则的矩形帽桶形制有所差别,另一部反应宋仁宗时期的电视剧照就是做的比较严谨写实的北宋前期形制,还需要注意的是宋代大袖圆领襴袍公服需要做的形制宽大一点,该袍身放量足够宽大,修长足够长,衬托出雍容文雅的气度。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话,该剧部分袍衫、幞头等形制,放量不够宽大松弛,用料较局促,细节方面还是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当然毕竟是荧幕艺术作品,考虑到其他因素及镜头审美,任何事务难以尽善尽美,或许这也是一种审美再创作。

    ◎礼服形象:融合宋、明特征的“朝服”设计

    朝服是东汉至明代历朝君臣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其基本样式是衣裳制,朝服衣裳部分统称绛纱袍,细节包括梁冠(进贤梁冠)、赤红罗衣、白纱中单(两者皆以青饰领缘)、赤红罗裳(青色衣缘)、赤红罗蔽膝。n关于宋代群臣的朝服制度据《宋史·舆服志四》卷一百五十二记载:n“朝服,(三类)曰进贤冠服,曰貂蝉冠服,曰獬豸冠服,皆朱衣朱裳,宋初之制。n进贤五梁冠: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立笔。绯罗袍,白花罗中单,绯罗裙,绯罗蔽膝,并皂缥襈,白罗大带,白罗方心曲领,玉剑、佩,银革带,晕锦绶,二玉环,白绫袜,皂皮履。一品、二品侍祠朝会则服之,中书门下则冠加笼巾貂蝉。n三梁冠:犀角簪导,无中单,银剑、佩,师子锦绶,银环,余同五梁冠。诸司三品、御史台四品、两省五品侍祠朝会则服之。御史大夫、中丞则冠有獬豸角,衣有中单。n两梁冠:犀角簪导,铜剑、佩,练鹊锦绶,铜环,余同三梁冠。四品、五品侍祠朝会则服之。六品以下无中单,无剑、佩、绶。n御史则冠有獬豸角,衣有中单。袴褶紫、绯、绿,各从本服色,白绫中单,白绫裤,白罗方心曲领,本品官导驾,则骑而服之。”n又载“进贤冠以漆布为之,上缕纸为额花,金涂银铜饰,后有纳言。以梁数为差,凡七等,以罗为缨结之:第一等七梁,加貂蝉笼巾、貂鼠尾、立笔;第二等无貂蝉笼巾;第三等六梁,第四等五梁,第五等四梁,第六等三梁,第七等二梁,并如旧制,服同。n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帻。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御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n獬豸冠即进贤冠,其梁上刻木为獬豸角,碧粉涂之,梁数从本品。立笔,古人臣簪笔之遗象。其制削竹为干,裹以绯罗,以黄丝为毫,拓以银缕叶,插于冠后。旧令,文官七品以上服朝服者,簪白笔,武官则否,今文武皆簪焉”n关于洪武初明代朝服制度《明会典·輿服》记载:n“凡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及頒降開讀詔赦、進表、傳制、則文武官各服朝服。其武官應直守衛者、不拘此服。n洪武二十六年定:n文武官朝服、梁冠。赤羅衣。白紗中單。俱用青飾領緣。赤羅裳、青緣。赤羅蔽膝。大帶用赤白二色絹。革帶。佩綬。白襪。黑履。一品至九品。俱以冠上梁數分等第。n公冠、八梁。加籠巾貂蟬。立筆五折。四柱。香草五。前後用玉為蟬。n……一品冠、七梁。不用籠巾貂蟬。革帶與佩俱用玉。綬用綠黃赤紫四色絲、織成雲鳳四色花錦、下結青絲網。綬環二、用玉。笏用象牙……”。

    此次服饰设计方面最应该关注的是,《鹤唳华亭》剧组注意到制作了官员的朝服进贤梁冠形象(绛纱袍、梁冠、方心曲领都形制基本尊重真实原貌),还有宰执高官最高等级的笼巾貂蝉梁冠。第一集“冠礼案”前奏那一段君臣朝服在加冠现场的形象真是靠谱,呈现汉官威仪的视觉大赏。特别是“育良书记”饰演的首相(中书令)李柏舟绛纱袍朝服造型,这应该是荧幕上第一次见到比较靠谱的头戴笼巾貂蝉梁冠的朝服形象,据说参考了宋人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宁波东钱湖南宋石刻及明代朝服形象的一些细节,这个必须给好评。

    宋画《孝经图卷》中宋代大朝会场景,图中群臣所着朝服形象
    《孝经图卷》中宋代群臣所着朝服形象特写
    存世的据传南宋画作《玉辂卤薄图》局部中宋代官员朝服形象图
    宋画《玉辂卤薄图》朝服形象后背细节特写
    南宋人陈居中所绘《文姬归汉图》体现出的实际上是当时宋使朝服的形象,注意后背后腰方心曲领及大绶带子的系法
    南宋人陈居中所绘《文姬归汉图》宋使朝服进贤梁冠形象局部特写
    明人写实画像梁冠朝服形象
    鹤唳华亭中的吏部尚书、太子太傅卢世瑜的进贤梁冠朝服形象:绛纱袍,梁冠,方心曲领,手持笏板
    朝服制度中的B级的进贤冠(卢世瑜戴)与A级的笼巾貂蝉冠(李柏舟戴)
    《鹤唳华亭》中的群臣朝服参加典礼形象
    存世的山东曲阜孔府旧藏明代孔氏朝服梁冠搭配实物
    宋元人绘《赵鼎像》朝服形象,赵元镇公头戴的是笼巾貂蝉梁冠
    《鹤唳华亭》中“育良书记”(首相,正二品上)的笼巾貂蝉冠形象
    《鹤唳华亭》中“冠礼之变”情节中的群臣朝服汉官威仪形象
    《鹤唳华亭》笼巾貂蝉冠形象后背特写
    传为元人摹绘的宋代韩魏公(韩琦)司马温公(司马光)笼巾貂蝉冠朝服形象
    可以看到古画中的宋代形制的笼巾是半透明的纱,罩在梁冠上
    宋画中的宋代貂蝉梁冠朝服形象
    明代所绘明制的笼巾貂蝉冠朝服画像
    明代所绘笼巾貂蝉冠朝服画像,注意看笼巾貂蝉细节与梁冠的结合方式与宋代的细节有所不同
    明代笼巾貂蝉冠朝服形象现代模仿
    再回看一下鹤唳华亭中笼巾貂蝉冠朝服的总体细节,笼巾貂蝉冠的形制细节取自明代(笼巾上宋式为半透明纱质可自由取佩饰立笔貂尾,明式为雉尾),绛纱袍朝服及方心曲领的形制则取自宋代,也是杂糅融合后的“再创作”

    ◎谁最时尚:体现宋人审美的便服设计

    看播出来的几集正片及花絮中,尚有士庶日用便服的窄袖圆领衫,圆领襕衫;窄袖交领衫,褙子、大氅加下裳围裙等服装搭配。

    ★襕衫圆领,现在一般狭义所指的是宋明两代生员士子的常用制服这种圆领长衣,膝下缀加横襴的长衫,大袖,衣袖及衣缘镶黑色或其他深色布缘。

    宋人周常宗教画五百罗汉图中宋代襕衫形象,头戴的乌巾外形轮廓大致与明代的儒巾老人巾相似
    鹤唳华亭剧中顾逢恩的襕衫形象
    鹤唳华亭剧中生员集体参加科考时身着襕衫的形象

    广义上的襕衫指圆领大袖膝下接横襴的长身袍衫,这种最早出现在唐代,流行于宋明。襕衫到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一般认为这道横襕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襕衫领子多用圆领,后来的襕衫,大致也遵循了这一点,只不过领边变宽,并且接衽了。在古代,无衣缘的纯色襕衫长袍为职官公服,加皂色衣缘的白底、蓝色或其它浅色的襕衫为学子多穿着。明制与宋代的襕衫略有不同。《宋史·輿服五》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辟积。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服之。”宋制的是衣身两侧不开叉,明制的是腰身两侧开衩接外摆。生员士子经常搭配襕衫的有巾子,如《鹤唳华亭》剧中参加科考的生员如顾逢恩、陆文普有穿着的襕衫形象,宋人周常宗教画五百罗汉图中宋代襕衫形象,头戴的乌巾外形轮廓大致与明代的儒巾老人巾相似。

    另一部以宋代为题材的古装电视剧里还原设计的宋代士子襕衫“满庭衣冠似雪”的壮阔形象
    《鹤唳华亭》剧中参加科考的生员陆文普穿着的襕衫形象

    ★窄袖圆领。

    窄袖圆领是宋代尤其是一般士庶男女穿用最多,也最便捷的流行外套。由于是修身的窄袖,腰身两侧开衩,活动自如,行动方便,何种场合都可穿用,因此深受广大皇宋人民的喜爱,宋人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凉衫”“帽衫”“紫衫”大多数里面的衫就是窄袖圆领衫。鹤唳华亭剧中的广大宫女内人、内侍宦官以及主角萧定权等闲居活动时,穿着的也大多数是窄袖圆领,其他古装电视剧里这种衣服也很多,在这里就不特别多叙了。

    南宋《中兴四将图》中岳飞身穿窄袖圆领,头戴乌巾的形象
    南宋《中兴四将图》中岳飞身穿窄袖圆领,头戴乌巾的形象
    宋辽时期契丹统治区也流行窄袖圆领,此为河北宣化辽墓出土壁画形象
    左下角黄门的窄袖圆领
    鹤唳华亭剧中李重夔穿窄袖圆领,要系革带裹捍腰,头戴展脚幞头的形象
    鹤唳华亭剧中萧定权穿窄袖圆领

    ★直领与交领便服类(休闲装):n第一集皇帝萧睿鉴初次登场时身着的外罩直领对襟大氅,胸前有系带,内穿交领衫,下裳裹围裙,头戴的那个类似东坡巾的方形巾子,跟传世的宋人画作《睢阳五老图》中的毕世长、朱贯的装束大体一致,也有种宋徽宗传世画作《听琴图》里的着装既视感。

    宋人画作《睢阳五老会》
    宋人画作《睢阳五老会》
    五代宋初《重屏会棋图》
    第一集皇帝萧睿鉴出场时头戴的那个类似东坡巾的方形巾子(外罩直领对襟大氅,胸前有系带,内穿交领衫,下裳裹围裙),这样的形象在五代宋人绘的如《重屏会棋图》《睢阳五老图》中都出现过。
    帽山如果再做高、长一些视觉效果会更好,高帽子显气度

    ◎制服之外的幞头巾帽类

    n★交脚幞头。齐王萧定棠、顾逢恩、太子萧定权在非礼仪及工作性场合都有戴交脚折上巾的形象,这也是五代到宋代官民比较喜欢戴的幞头形状,入宋后交脚不为文人阶级青睐,逐渐演化为公人吏役的专属形象。

    宋画《伎乐图》中的乐工交脚幞头

    ★以冲天折上幞头为代表的“各种花式”形脚折上巾(幞头)。n冲天幞头是五代帝王创制的幞头帽翅样子,后来五代到北宋初官人、衙内都有佩戴,北宋后逐渐不再流行,不过明太祖朱元璋复兴衣冠时创制的皇帝常服搭配的翼善冠倒有其遗制。n看播出来的前几集正片及花絮中呈现了许多种五代风格的幞头折上巾帽,各种式样的硬裹幞头巾子脚很好玩。如剧中宫女内人、内侍宦官所戴的幞头帽,体现了在北宋初一统前五代时期的各种花式折翅形状。

    萧定权的冲天幞头
    王慎的冲天折上巾
    陈谨的冲天脚折上幞头
    宫人的花式折脚幞头
    五代石刻像中的幞头
    萧睿鉴的垂带幞头
    正面特写
    萧定权的圆弧形幞头
    顾逢恩的唐式圆弧形幞头

    ★各种小冠。剧中凡有身份者燕居休闲时或者在幞头内经常簪在发髻上有各种不同形制、材质的小冠,如皇帝萧睿鉴、太子萧定权、齐王萧定棠、武德侯顾思林戴小冠的形象都出现过。

    ★方形巾子。皇帝萧睿鉴第一集初次登场戴的那个类似后来东坡巾的方巾,宋代这类巾子一般是文化人燕居所穿的休闲服喜欢搭配的首服。皇帝萧睿鉴那个类似东坡巾的方形巾子也是宋明文人士大夫cosplay最多的高雅摆拍必备装束(外罩直领对襟大氅,胸前有系带,内穿交领衫,下裳裹围裙),这样的形象在五代宋人绘的如《重屏会棋图》《睢阳五老图》中都出现过

    ★乌巾。生员士子经常搭配襕衫的巾子。剧中参加科考的生员如陆文普、顾逢恩等穿襕衫时头戴的就是乌巾,形制轮廓上大致与明代的儒巾、老人巾接近。

    乌巾
    中兴瑞应图中的乌巾
    岳飞的乌巾
    宋徽宗交领便装,头戴硬挺半透明纱质的乌巾
    宋画中的乌巾

    ★双山冠状乌帽。公人吏役武人经常搭配窄袖圆领衫的帽子,如剧中李重夔身着窄袖圆领衫时,头戴的就是巾子前额镶了烫金雕花的这种乌帽,电视剧孤城闭剧照中内侍吏役很多也有这种帽子的复原设计。

    鹤唳华亭剧中李重夔穿窄袖圆领,头戴乌帽形象
    宋人窄袖圆领,头戴经过细节装饰的乌帽形象
    宋画《捣茶图》中的乌帽

    ◎剧中服饰设计对历史原型的合理再创作

    n通过仔细看剧中设计的朝服、公服、便装等服饰的形制轮廓及暗纹图样,与部分历史图像及文物资料接近度很高,这种认真地对历史服饰的真实原型考究应用程度少有。目测应该参考到了宋元人绘图中体现宋代服饰的许多传世画作,如南宋萧照《中兴瑞应图》《孝经图卷》《女孝经图》《迎銮图》《景德四图》《文姬归汉图(南宋陈居中绘)》《中兴四将图》《睢阳五老图》以及黄岩赵伯澐南宋墓、黄昇墓、蒋师益墓出土服饰、河南巩义宋陵石刻图片、宁波东钱湖南宋石刻。

    总体来说,服饰设计大体的形制轮廓与结构基本上做到了遵照历史原型(主要采宋、明两朝服饰历史原型),大多的设计都有来历,有依据,有考证,当然也有杂糅,而用色面料暗纹装饰等细节上也有重新的研究创造。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鹤唳华亭大体上将古代中国先辈尤其是宋人这样的高级审美还原了出来,古人穿衣戴帽大概是这个样子,不是以往的那种天马行空现代臆造的影楼装。概言之,该剧与长安十二时辰、江山纪、孤城闭,四者一起,是近年来国产影视界对于古装历史剧服饰设计方面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与探索——重视史迹、细节考究、形制尊重历史原型又能利用巧思兼顾了荧幕镜头呈现效果,设计上尊古又不泥古,富有创新。

    越来越多地持这样创作态度的剧接踵而来、不断探索,才能将国产历史古装剧的服饰设计提高到空前的新高度,希望国产古装再接再厉,可以睥睨日韩的时代剧大河剧的服化道水准。草草手机打此点评,也希望这部剧能够引起更多喜爱传统历史文化的朋友们的关注。由于笔者对宋明两代女性服饰关注了解不多,因此本文主要以男装为代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错谬之处祈望教正。(待后面剧作进一步加更,本文会不定期更新)

    【冕服】这一部分,后面有时间了再更新说明,先贴对比图至下面。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