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八恶人

八恶人  冰天血地8恶人(港) / 可憎八人 / The H8ful Eight / The Hateful 8

329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塞缪尔·杰克逊库尔特·拉塞尔詹妮弗·杰森·李沃尔顿·戈金斯德米安·比齐尔蒂姆·罗斯迈克尔·马德森布鲁斯·邓恩詹姆士·帕克斯查宁·塔图姆丹娜·格瑞尔佐伊·贝尔李·霍斯利

类型:剧情犯罪西部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状态:HD 年份:2015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8.6分热度:3 ℃ 时间:2024-06-11 17:49:47

简介:详情  寒冷的怀俄明州山谷中,一辆马车载着赏金猎人“绞刑者”约翰·鲁斯(库尔特·拉塞尔 Kurt Russell 饰)及其价值一万美元的猎物黛西·多摩格(詹妮弗·杰森·李 Jennifer Jason Leigh 饰)踏雪而...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寒冷的怀俄明州山谷中,一辆马车载着赏金猎人“绞刑者”约翰·鲁斯(库尔特·拉塞尔 Kurt Russell 饰)及其价值一万美元的猎物黛西·多摩格(詹妮弗·杰森·李 Jennifer Jason Leigh 饰)踏雪而行。途中,黑人赏金猎人马奎斯·沃伦少校(塞缪尔·杰克逊 Samuel L. Jackson 饰)和新人警长克里斯·马尼克斯(沃尔顿·戈金斯 Walton Goggins 饰)相继登上马车,红石镇是他们共同的目标。由于风雪太大,马车停在了米妮男装店,然而熟悉的店主人不知去向,却另有四名不速之客百无聊赖地待在店里。约翰时刻担心他人抢走猎物,马奎斯警惕地扫视面前的陌生人们,多嘴多舌的克里斯不时为紧张的气氛中加油添醋,黛西则似乎等待更大的风暴到来  仿佛与世隔绝的小店内,即将刮起一场更为猛烈的风暴……
  • 头像
    Dude

    昆汀身穿黑色的牛仔服入场,痞气十足,全场起立鼓掌,足足四五分钟。然后昆汀说:“Now let’s welcome my luxurious cast!”然后依次入场的是Samuel Jackson, Kurt Russell, Bruce Dern, Tim Roth (我男神), Walt Goggins, Zoe Bell, Michael Madsen等等。然后观众就疯了,大家瞬间觉得200刀值回票价。nn nn之前一直传言昆汀因为剧本泄露,一怒之下决定不拍了。老子纠结最豪华的演员阵容你们给你们听。只读一次,不录像不录音,然后剧本出版。但是昆汀出场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赌气的感觉,像是凯旋的英雄一样接受欢呼,特别屌爆。nn nn这次的Live Read一直的卖点是:“This is a one-time-only occasion. It is a premiere event that will not be recorded or live-streamed.” 不过今天昆汀说:“今天读的是第一稿,我还会写第二稿,甚至第三稿。而第一稿分为五章,其中第五章再也不会出现,你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听到第五章的人。”所以这么说,这部电影还是有可能拍的,之前的《无耻混蛋》和《被解放的姜戈》的剧本都曾经在开机之前泄露,也都拍了。nn nn之前一直说这是一个西部片,但是听完之后觉得这和传统的西部电影一点都不一样。(我们印象中的西部电影是:风沙中,两个面无表情的牛仔在村头马路当中相对而站,村民们躲在屋里趴着门缝看,一个牛仔对另一个牛仔说:“This town is too small for both of us”,然后两人同时把枪,手快的把手慢的打死,全剧终)The Hateful Eight只是一个具有西部元素的故事。nn nn这是一部极好的本子,和昆汀之前的作品相比,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简单很多,但是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拍案叫绝。个人感觉昆汀的创作已经到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当然,仍然延续了昆汀作品鲜明的风格,昆汀迷看了定会莞尔。nn nn之前和昆汀一起工作过的朋友跟我说:“我们都知道昆汀爱电影,但是你还是会被他对于电影的热情所惊讶和感染。”今天的Live Read他领读场景段落,把那些描述性的语言读的极其精彩和生动,听他朗读甚至比看他的电影和他的表演还过瘾。在朗读的时候,感觉昆汀整个人都在燃烧。nn nn这个演员阵容也真不是白请的,Samuel Jackson几乎一个人就撑起了一台戏。演员们之前排练了三天,所以今晚大家不是在朗读,更多是在表演,而且非常投入,不是传统意义上一排人正襟危坐的朗读会,完全是一部舞台剧。nn nn虽然昆汀在读自己的段落的时候像是一个老顽童,但是演员们只要读错了一句话,他就马上打断,让所有人重读。第二章结束后昆汀对于演员们频繁读错忍无可忍,当众对演员们说:“Please commit to the script, no more co-writing!”全场大笑。一方面觉得昆汀对于自己的作品看的很神圣,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另一方面觉得他对演员的掌控力很强,非常有话语权。所以结束后有人发Twitter说,这完全是在看昆汀现场导演这部电影。nn nn剧本泄露之后,很多人觉得这个本子更适合排成一个舞台剧而不是电影。今天听完之后也有同感。(再次)完全不遵循好莱坞三段式的结构,而是分为了五章("Last Stage to Red Rock," "Son of A Gun," "Minnie's," 'The Four Pasggengers" 和 "Black night, White Hell."),舞台感特别强。只有两个场景,全是室内封闭环境。人物关系鲜明。情节和人物性格全部由对话推动。对话极其精彩。反而觉得,Live Read是这个剧本最合适的艺术表达形式。个人觉得,即使这个剧本最后排成了电影,可能都没有这个朗读会精彩。nn nn nn nn n

  • 头像
    prodill
    看了第二遍后,突然觉得一个问题值得商榷,黑人洋洋得意的审判面壁二人组时,被地下室的那位爆了蛋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地下室帅哥为什么不再补第二枪?
    是没子弹了?
    这是扯,明明后面抛上来两支枪。
    目标不明显?
    这更扯,黑人倒地大声哀嚎,明明可以再补两枪快速解除最大威胁的。
    享受残忍过程?
    这是扯上加扯,明明自己的妹妹还在受到威胁,在地上受苦,他这做哥哥的没时间心情在那里耍冷酷。
    总之,这点上不可理解。
  • 头像
    卡里加里博士
    这部影片的故事讲得非常清晰,好看。但是如果注意看昆汀在这部电影里运用的叙事技巧,会觉得更加有意思,这部电影不是话痨片,台词很多但都是对情节的展开以及结构变换有层层铺垫,并没有多少废话。其实这是一部如假包换的学院派电影。

    The Hateful Eight 里面的Hateful有“针锋相对的观点”的意思,整部电影中“针锋相对的观点” (Hateful)出现了八次(Eight),最后以矛盾最大的两个人(黑人和治安官)和解共同对抗女恶人结束,也算是这部片子的一个隐形结构。

    说他是以人数来叙事,首先体现在所有的情节以及对话都是发生在密闭空间内的,这个空间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每加进一个人,就带进来一段新的故事以及一个新的观点,因为这个“新人”把空间内已有的人分成两个派别,每个人在每段新的故事进来时都会让所有人做出一个选择,让故事发展下去,不断重复,直到开始杀人,每杀一个人又带进来一个新的故事,直到最后死光。所有的故事就是这样通过密闭空间内人数的变化来逐渐推进的。
    <图片1>



    大致讲一下:
    首先是赏金猎人带着女囚犯,这时进来“新人”——黑人赏金猎人,他带来林肯的信,车厢内三个人因为职业(猎人与罪犯)问题分成两个派别(观点)。




    然后出现治安官,他带来他父亲参加南北战争的故事,并在车厢内认出了黑人的身份,扒出了他的历史,车厢内四个人因为肤色问题分成两个派别(观点)。




    四人来到旅馆,赏金猎人和女囚犯先进来,此时“绞刑人”说了自己的职业,此时房间内的人因为该不该杀这个女囚犯分成两个派别(观点)。




    接着治安官进来,和椅子上的上校老头讨论起南北战争,房间内的九个人因为政治问题分成两个派别(观点),以中间的桌子为分界,一边是南方,一边是北方。




    老头和黑人因为他儿子的问题发生争执,黑人杀了老头,结束了南北纷争。此时咖啡里有人放毒,赏金猎人和车夫死了,此时屋内的人又分成了两个派别(观点),女囚犯的同伙或者非同伙。





    黑人杀掉了墨西哥人,因为米妮不喜欢墨西哥人,此时变成了针对墨西哥人的两个派别(观点)。




    接着地下室里有人放枪打掉了黑人的蛋,这个“新人”走出来,说女囚犯是他姐姐,他们其实是黑帮,然后他的头被轰烂,此时所有人变成黑帮和市民两个派别(观点)。




    屋内剩下的人因为黑帮问题争论了一段时间,两个黑帮被黑人打死,屋内只剩三个人,最后治安官选择绞死女囚犯和黑人站在一边。矛盾最大的两个人——黑人和治安官最后一起绞死了女恶人,还念了一遍林肯的信,矛盾化解,最后两人也倒在血泊里,全片结束。

    <图片10>
    <图片11>
  • 头像
    石板栽花
    《八恶人》:展现了国家的“恶”

    表面上看,《八恶人》(The Hateful Eight 2015)是在展现八大恶人各自心中的仇恨,但事实上仇恨背后似乎都能找到国家的根源。本片编导的主要目的应当是展现当年美国国家的“恶”,否则,影片不会在展现“人性恶”之后以“白色地狱”来作结尾,因为“白色地狱”无疑是白人世界的象征,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应是这个国家对黑人曾犯下的罪过。下面我们不妨结合影片中的人物对话来对国家“恶”问题稍作解释。

    赏金猎人与司法制度。猎人是猎杀动物的,但赏金猎人却是猎杀人的。为了弥补司法力量的不足,美国当年就是利用这种赏金猎人制度来追捕凶犯。虽然成为赏金猎人也需要官方文书,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猎人借机寻仇,滥杀无辜,但对犯人“不论死活”的追捕要求,无疑是不合理的,因为这等于是授权一个人不经正当法律程序即可对另一个人执行死刑,而且一旦错杀了,也很难追究猎人的刑事责任。然而,国家仅仅为了保证它想要的司法正义,就将个人人权弃之不顾;只考虑目的正当,就不顾手段不合理,这显然是一种国家的“恶”。当然,或许为了防止错杀,也有猎人将活口带回法庭,即使我们可从本片中看到的赏金猎人约翰•鲁斯并非基于这种目的,但影片明显有暗示,这似乎是值得鼓励的行为。比如那个自称是奥斯瓦尔多•莫布雷的帮派成员就阐述了“边缘化正义”( frontier justice)问题,他认为这种通过受害人家属解决犯人实现正义的方式容易被认为是一种 “暴力行为”,显然,他是模仿绞刑人站在法庭立场上说话,而法庭当然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判决来伸张正义了。所以,当捉拿活口的行为被鼓励,法治社会现在普遍禁用的酷刑——绞刑便是一种“恶”,而这种“鼓励”同样激发人的内心的恶念,它让有着绞刑人称号的鲁斯愿意每次看着犯人被绞死才离开,同时,绞刑公开处决犯人的场面虽造成一定程度的法律威慑,但因此造成人心的恐怖和冷漠,正是国家“恶”所带来的后果。

    女人和法律伦理。黛西•多摩格是八恶人中唯一的女性,身负命案当判绞刑。绞死这个女人当然是国家实现正义的一种方式。同样还是那个莫布雷,他阐述了国家要实现的这种“正义”的核心正是“冷漠”(dispassion);同时他还阐述了国家实现这种正义的方式并不因受刑人的性别差异而会有不同。这就涉及到一个法律伦理问题:人的恻隐之心能否成为区别适用处刑方式的合理理由?不仅同为赏金猎人的大恶人马奎斯•沃伦少校,就是那个被影片明示为“狗杂种”的红岩镇新任治安官克里斯•马尼克斯也都认为用绞刑处死一个女人有点不合理。而仍站在法庭立场说话的莫布雷为此辩护说,除非你“发明了女人没法用的枪,否则能绞死男人也就得绞死女人。”显然,这也在暗示国家的某种“恶”,因为这种“恶”甚至让大恶人都感觉不适时,它仍能像机器般在运转。既然这样,命案在身的多摩格又有什么理由放下她手中枪停止杀戮呢?

    三大恶人与南北战争。治安官克里斯•马尼克斯上了赏金猎人的马车后跟车上三位恶人有一场较长时间的对话,这场对话的核心是探讨美国南北战争。克里斯指责沃伦逃出韦伦贝克战俘营后,顺手放火烧死了47名新兵,而沃伦将此罪责推给了“战争”; 当沃伦指责克里斯父亲率领的“马尼克斯掠夺军团”大式洗劫黑人城镇时,克里斯却回应“只有黑人害怕的时候,白人才会安全”;沃伦认为,南方佬发动战争是为了奴役黑人,所以他认为自己参加战争的原因就是要杀掉南方佬,为此他可以不择手段来达到目的。且不谈他们对战争的目的和手段是否符合伦理,单就他们对话,尤其是代表黑人利益的沃伦和代表白人利益的克里斯之间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充满着仇恨,这种仇恨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黑人并未得到和白人同等的公民权,而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源仍在国家。

    将军、沃伦与南北妥协。那位自称是莫布雷的人曾在桑福德•斯密瑟将军与沃伦之间剑拔弩张之际,说了这样一句话“美国人不习惯让无条件投降这种小事阻碍一场完美的战争。”也就是说,美国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允许南方军队有条件地投降。显然,这是一种妥协,而这种妥协早在美国制定宪法时就已经存在了。美国宪法通过时,南方几个州以延续蓄奴制度为条件加入联邦的;显然,这一妥协为南北战争埋下了祸根。继而,虽然有了解放黑奴宣言,联邦军队也赢得了战争,但黑人仍未享有完全的公民权,起到上世纪60年代。莫布雷所说的完美战争当然还有牺牲黑人权利为代价。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内战后白人和黑人仍有那么大仇恨的原因所在了。可见,无论沃伦与治安官的对白,还是与将军的对话,他们之间充满仇恨的根本原因还是人性。本来黑人在美国就是奴隶,突然变得跟奴隶主白人一样的待遇,白人那种对黑人一贯的嫌恶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过来的;当国家为这种心理给予制度上的纵容时,说它为“黑白”之间仇恨负责当不为过。斯密瑟将军即使在困境中,仍不忘歧视黑人,这给他带来毁灭。沃伦仇恨斯密瑟并非当日被歧视所致,还有巴吞鲁日战役中,将军不人道地处决了他曾俘获的一队北方黑人士兵,显然,沃伦更多地是基于种族仇恨而开枪的。

    多摩格帮派与美国法治。法治国家一般是允许帮派存在的,这是公民自由的体现。多摩格帮派仅剩四位来解救帮派成员,显然,这表示这个墨西哥帮派在美国几无立足之地了。这有没有可能成为他们干坏事的理由?应当有吧,因为沃伦就透露过他们帮派成员每人至少1万美元的赏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帮派成员如此作恶应有国家法治不健全的原因在里面吧。当然,这绝不是为暴力寻找籍口。

    黑人与白色地狱。本片显然是将白人世界比作黑人的地狱。不仅治安官、鲁斯、将军、帮派成员甚至成为俘虏的黛西对沃伦的嫌恶态度都是非常明显的。而作为美国轻骑兵一员,法院雇员,应当还是有点社会地位的,但他身边还得藏着一封他自己伪造的林肯总统的信,他之所这样做,是因为这封信在关键时候能起到解除白人武装的作用,而当他说“黑人唯一安全的时候,就是白人没有武器的时候”这句话时,我们分明能够体会“白色地狱”是何含义。(文/石板栽花 2015年12月28日星期一)

    PS.感谢奇遇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 头像
    冷月獨觴
     可能因为个人口味偏重的关系,从《罪恶都市》起,昆汀一直在我关注度最高的导演名单之列。《被解放的姜戈》未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所以政治标准高于文艺标准在美帝亦然),着实是一大遗憾——当年我以为这是一部昆汀风格风格大成之作,暴力不再是一味镜头前挥刃飙血,而是隐忍、掩饰、压抑之后的突然爆发而又戛然而止——这种仿佛数十秒内被送上百丈高空却被一把抽走脚下支架的悬停感,是之前昆汀片里未见的心理生理双重刺激(别忘了《无耻混蛋》里,头皮还是要仔细割的,苏珊娜之死还是在一袭红裙、玫瑰花雨的慢镜头和Ennio Morricone的Un Amico的背景音乐中精雕细琢出来的)。然而在暴力美学之路上,昆汀这个E.T.似乎从未想过吃老本,总要玩点新花样,这次自然也不会例外。所以当朋友跟我说《八恶人》不如《姜哥》好看时,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至少把昆汀这一部片里的新花样交代清楚,至于好看不好看,各位看官心中自有判断。

     专业和宗教信仰有关,所以本片里用“信念”一词(不说信仰,是不想和宗教信仰混同)定位八恶人之恶的共同主题。昆汀为了点题,特地在片头交代出一个十字架上的耶稣像——这貌似是石刻的耶稣像也或者有一层含义:白雪落在其上,而耶稣像却是深色的,这和我们教堂里看到的耶稣面目不大相符。如果白色的解读是无辜,无恶,那么象征信仰(信念)的耶稣像反而是黑色,这层寓意也算开门见山地点明主题了。

    在片中,两位赏金猎人都抓通缉犯。“绞刑人”的信念,是绞刑架,代表了国家的法律体系。无论赏单上是否有注明“dead or alive”,他都坚持把犯人活着带回城镇,他认为只有看到罪犯真的受刑而死,他所知的“正义”才算达成——因此一颗子弹结果罪犯,是frontier justice,是对绞刑执行官(即法律体系)的不尊重。而塞缪尔饰演的赏金猎人,只带着犯人尸体回城镇,然而这只是如他自己所说的“让工作轻松点儿”吗?从后面的对话中,可知他是一把火烧了一个集中营(连黑人同胞都不放过)的反蓄奴主义者,一个自命觉醒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他对这个世界不公的反抗,便展现为以手刃白人复仇为乐,末尾一章也有点明:“black man,white hell”。他的信念,或者说所谓正义,就是杀掉那些“罪有应得”的白人。那封伪造的林肯的信和他与“绞刑人'在饭桌前的对话部分很有意思:绞刑人一直都不相信自称要去red rock当治安官的南方派系某叛军领导之子,却轻易凭一封所谓林肯的信就相信了黑人赏金猎人(这不是他智商不足判断力的问题,而是一个人选择相信什么会影响他的判断)。最后因为坚持把女犯带回城镇,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也连累无辜的马夫送命(我理解八恶人不包括马夫和治安官:八恶人指的是两个赏金猎人,老将军,女犯,女犯哥哥和三位同伙)。所以马夫的死,“绞刑人”也是难辞其咎的,这也是这个角色身上“因信而恶”的所在。

    女犯人这方面不必多说,就是一群为非作歹的歹徒中的一员。但来救她的她的哥哥,以及其他三位,也都有各自理所应当的信念:妹妹被赏金猎人抓走,要被处以绞刑。作为哥哥,亲情所系,岂能不救?亲情是匪首的信念,而”设局救妹妹“也是他所知的正义,这跟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没有关系。而三位匪帮兄弟甘愿以身涉险,自然是为了兄弟义气,这也是他们的信念,帮助兄弟去救亲人,即是他们眼中的”正义“。

    治安官应该是全片最值得讨论也最有意思的一个角色。开始貌似和注定要相遇拼杀的两派全无联系,上了马车纯熟偶然,然而其实却是剧情转折的关键。黑人赏金猎人的详细背景,伪造林肯信件一事是他和老将军共同告知众人的,然而作为南方叛军领导的后代,他评价父辈的举动值得尊敬并非因为这样对,而是称其为一个“lost cause”,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此值得尊重。所以他并不相信南方派系的理念,从与赏金猎人的交谈可知,他也没有犯人必须受刑而死的信念,通关全片,他是一个“局外人”,并没有理由得罪或者支持其中任何一方,最后没有选择和女犯妥协的原因,是因为咖啡投毒害死了无辜的马夫,而自己快要喝咖啡时女犯并未制止。【不妨设想,假如他当时没有拿咖啡呢?假如绞刑人没有制止他喝咖啡呢?假如女犯制止他喝咖啡了呢(也许不大可能)?以及,最后他会怎么对待受伤的黑人赏金猎人(5w美元赏金)这里就有存在主义的调调了,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在选择信与不信中成为了自己;而善与恶,在这信念的选择中充满了偶然性】

    小结之,昆汀讲了一个细思极恐的故事。人为了信念(信仰)甘愿冒死或决意杀人,这信念可以是南北之差,肤色之别;也可以是兄妹之情;手足之义;可以是绞刑架,也可以是一封信。是生是死,是杀是留,全系“信”或“不信”。如果说早期昆汀注重表现挥刃飙血的暴力美学画面的视觉冲击,后转涉暴力的条件与效果的讨论,则本片则将暴力放诸哲学和信仰体系中进行了一番观照:这世间所有的杀戮,无不披着信念(信仰)的外衣。“正义”,一旦成为以“信念”之名的暴力,那就难以与恶撇清干系。行为暴力,实质上是精神暴力的外化。片尾则仿佛在交代,任何表面的正义在执行暴力之时,背后总有一双黑手在助力——这里white hell不再指字面意义的白人的地狱,而是正义和善的地狱。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