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金巴曲尼次仁夏诺·扎西敦珠索郎尼马益西旦增更登彭措益呷
类型:剧情导演:张杨 状态:DVD 年份:2016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7.2分热度:3 ℃ 时间:2022-11-01 18:45:56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首发于公众号 奇遇电影 cinematikn八月档里最好的一部华语片,当今电影市场上难得一见n2017年8月2日n作者_胤祥n编辑_鲸鱼
《皮绳上的魂》我是在去年的上影节看到的,按照电影节的玄学来讲,它有一个中间靠后的绝佳签位,并且有着一个颇为怪力乱神的故事结构;而考虑到当年的主席正是以豪放不羁怪力乱神著称的前南大神库斯图里察——所以我看完就在奇遇后院群里放话,金爵奖估计就是它了。谁知最后被颁奖结果无情打脸,《皮绳上的魂》最终收获最佳摄影奖,而金爵奖则是我此前看好的最佳摄影奖《德兰》。于是我当即就用上了“信封装错了”这个梗。
不过从库爷此后的表现来看,他还是蛮喜欢这部片的,在他一手操办的“库斯滕多夫音乐和电影节”(Küstendorf Film and Music Festival,其实根本就是“库斯图里察和他的朋友们吃喝玩乐电影节”)上,特意邀请张杨导演带着《皮绳上的魂》和《冈仁波齐》去做大师班。如今趁着《冈仁波齐》票房逆袭的东风,《皮绳》也终于定档8月4号,真是可喜可贺。
上影节之后的8月,《当代电影》组局,我与开寅老师、王旭东老师一起与张杨导演搞了一次颇为高大上的“四人谈”。其实围绕这两部影片的重要问题都在这个访谈里说得很清楚了。专门再写一篇文章是要来谈谈这部影片的叙事结构——是的,摄影根本不用我来夸,有多好你看了就知道,仅仅去看摄影就值回票价了。
首先亮观点:影片中“作家”这个人物为剧作增添了一重自指性结构,而这种结构又反过来成为了一种在西藏这个空间中,独特的时间观念的反映,同时也是对主题的最恰当表达;由此这个结构超越了常见的用法,而进入到了对时间维度的把握,确切地说,是一种“升维”的叙事。
要谈《皮绳上的魂》,绝对绕不开的是《冈仁波齐》。
张杨花了近1年时间交替拍摄《冈仁波齐》与《皮绳上的魂》两部影片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不同时间维度上进行的创作。《冈仁波齐》几乎被诸多观众错认做纪录片,叙事上也近乎平铺直叙,这里自可以荡开一笔,谈点德勒兹,不过正如贯穿全片的视平线机位提示的那样,《冈仁波齐》的时间是近乎自然主义的线性状态。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时间的呈现方式是通过将其空间化而展开的,具体的表象就是那条可供磕长头的公路,它的延展状态和材质与拉萨市的街道和冈仁波齐的土路形成了鲜明的差异。
不过《皮绳上的魂》的状态就完全不同,首先片中的时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你并不能通过细节将故事时间坐落在某个清晰的年代,而这是导演有意为之的。往前追溯甚至可以说是典型第五代影片中对时间处理的某种传统:(民族)寓言式的写作【参考《黄土地》《红高粱》《双旗镇刀客》】。影片中猎人塔贝、少女琼和少年普护送天珠这一条线,与复仇的兄弟俩这条线基本处于一种前现代状态,其造型与空间元素,以及人物所遵循的行为逻辑都是如此。比如人物完全不走公路(与《冈仁波齐》是鲜明对比),以及预言、命运、复仇这样希腊悲剧式的情节。
如果只有这两条线,《皮绳上的魂》也就仅仅止于一个不走公路的公路片,和一个复仇追凶的动作片的混合体。但张杨的勇敢之处就在于第三条线“作家”的处理。《皮绳上的魂》实际上改编自著名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两个短篇小说《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和《去拉萨的路上》。
逃犯、少女、少年一路的行走,以及复仇的兄弟俩来自《去拉萨的路上》,这一部分是个比较传统的故事。改编中去掉了文革背景,以及一个我本人特别喜欢的情节——复仇者不仅是人,还有一头熊,而人和动物之间有相似也有不同。而本片出彩和提气的部分其实都来自《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
这部短篇小说堪称扎西达娃最重要的作品,主要内容大概可以这样概括:一个作家为了填上自己多年前未完成的小说的大坑而踏上旅途,并遇到了自己笔下的人物,与他们一同走向小说的结尾场景——莲花生大师的掌纹地,并为他们写下结局。文学技巧上一方面是对元写作或者元叙事的探讨或曰对叙事机制的曝露,另一方面则是自觉地使用八十年代在内地文坛风靡一时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当然《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关于现代性、现代人乃至现代中国的讨论,这些被电影改编统统略过,而只抽出了其中元叙事和时间观念的神髓。
张杨和扎西达娃从2007年就开始合作改编这个故事,到开拍前一共做了七稿剧本。几乎不可改编的《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因为有了《去拉萨的路上》强动作线的加持,在电影的逻辑下可以说是成立了。张杨和扎西达娃还为《皮绳》里塔贝加上了护送天珠的任务,并把“作家”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处理成看似承担着“夺宝”任务的追击者之一。这样影片就具有的三条交叉蒙太奇性质的动作线,“追-逃”成为了人物的基本逻辑。这个处理是非常自觉的电影化手法。
但是作家的身份一旦亮明,这部影片陡然拔高了好几个层次。技巧层面而言,这种手法自然是元叙事,近来最为成功的案例当属弗朗索瓦·欧容的力作《登堂入室》。这种技巧曝露的叙事机制,并且一定程度上(虽说根本不是主要的)也涉及到了所谓“真实-虚构”之间的关系(再度与《冈仁波齐》形成互文关系),同时也将一部典型的动作片提升到了探讨“电影文体”的高度。而从叙事与时间观念的层面来看,这种手法则明确地架构了一种独特的时间观念。我将它称之为“升维的叙事”。
还是得拿科幻电影来举例子。在《星际穿越》中,马修·麦康纳掉进黑洞后进入了五维空间,在升高的这个维度来看四维空间,影片给出的呈现方式是他所在的四维时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单帧照片的形式可以被悬浮的麦康纳一览无余(在这个意义上,克里斯·马克的PPT电影神作《堤》也可以被看做是高维度的叙事哦)。
在《降临》之中,艾米·亚当斯最终明白了七肢桶语是一种高维度的语言,可以完全碾压四维空间,由此她才“看见了未来”(不得不再加一句吐槽,特德·姜的原作《你一生的故事》比影片高级多了)。
而在《皮绳上的魂》里,作家的介入不仅赋予了故事以(并不完全闭合的)因果联系,而且使影片的魔幻色彩得以成立,此外还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叙事人问题。最有趣的是因为作家本人也进入了故事,这种自我指涉实际上最为清晰地揭示了影片的主题:轮廻与宿命。
而在时间层面上,作家由于掌握着叙事的主导权,实际上他所处的时空(由汽车、公路等现代元素所标识)与塔贝、琼、普,以及复仇者并非同一个时空(这也是影片前半部分他总是追不上的原因——其实与其说追,不如说是寻访踪迹)。而在叙事升维之后,不同时空交叠在一起,在线性因果逻辑被打破的同时,前现代的时空与现代的时空发生了融合。而作家最后给出的结局,又是塔贝一生的因果——注意,片尾的闪回其实不是闪回,而是在处在高叙事维度的作家对因果的阐释,这一点恰好与《降临》全片最勇猛的叙事学技巧“闪回=闪前”形成了呼应关系。
张杨的这一处理,自然有出色的原著打底,但最终能提升到如此高度,还是基于他自己对西藏文化的深入研究。在个人造型上的巨大变化,恰好是张杨从《无人驾驶》《飞越老人院》的浮躁,到沉入西藏的修行式创作之后的直接反映。
张杨自己也谈到,在西藏,对时间的感知方式是不一样的,“一百年前到五十年前的服饰和今天的服饰没有太大差别,甚至房子格局都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对他而言时间是可以被有意混淆的。而混淆时间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藉此回到西藏这一独特的空间之中去,并表达与这一独特空间相关的宗教-哲学问题:
自指的叙事,就是自证宿命,也就是轮廻;并且,只在西藏发生。
《皮绳上的魂》也并非没有问题,两篇原著小说尽管有相交之处,但一篇动作戏抢眼,一篇世界观强大,终归难于轻易整合。而增加的“天珠”根本就是一个麦格芬,并且实际上把故事的重点转移了;而增加这个麦格芬带来的“夺宝”这条线,其实与《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的主题并不算十分相容,基本上是为了提升影片商业性的选择(主角的明确任务,或所谓A故事)。作家那条线的处理,前半段稍显游离,后半段又有些烧脑。好在即将上映的版本与上影节版本相比,删去了15分钟,处理的应当是更加紧凑。
不过无论如何,《皮绳上的魂》都是当今电影市场上难得一见的作品,张杨一番修行之后简直变成了电影界的一股清流。我相信踏实努力的人自有福报。
皮绳上的魂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智力,看懂这部电影不需要什么强大的理解力。电影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看明白它需要有耐心看到最后,仅此而已。顺便提一下,我个人比较反感烧脑这个词,无论用在哪部电影身上。
n我评价皮绳上的魂,三个字:不及格。
n我不是要说皮绳上的魂是一部烂片,它不是。它的制作、取景是用心和精致的。可是作为一部作者电影,作为一部张扬导演的电影,作为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它是不及格的。只是这不及格的比较对象,并非国产烂片。
n电影皮绳上的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遇到一个跌下山崖的女孩,他没有帮助女孩完成愿望,把天珠送回掌纹地。或许他也没有救助这个女孩。于是,这件事成为男孩的心结。男孩长大之后成了作家,他写下了一部小说。小说中男主角需要把天珠送回掌纹地。男主角遇到了爱他的女孩琼,和一个先知一样的孩子。途中遇到了一些劫难,男主角的仇家来寻仇,觊觎天珠的黑帮来夺宝。BLABLA。作家写到这里感觉写不下去了。他的创作枯竭了。于是他去到了掌纹地,见到了他的男主角和女主角……
n在主创见面会上,导演和出品人都声称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我不是文学研究者,没法给魔幻现实主义做出明确的定义,因此也就无法证明或者否定皮绳上的魂是或者不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但是就我的阅读而言,魔幻现实主义不是这样的。
n无论情节有多么不可思议,无论故事有多么不可能,但这就是现实。这些不可能事件中的人物,这些状态,这些意识流,都是现实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感,并非源于虚构,而是源于真实。皮绳上的魂有很多虚构的不可能事件,复仇的设定,死而复活的人,可是电影里并没有荒诞感,没有真实存在的荒诞感。
n我们生活的当下,是一个标准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世界。光怪陆离,反智民粹,堂而皇之地无知无耻,肆无忌惮地践踏高贵,……无数本来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这样真真切切地出现了,存在了。而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怎么可以假装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怎么可以逃避现实?那不是魔幻现实主义,那是魔幻犬儒主义,魔幻虚无主义。逃避了对现实的描述,逃避了对当下的剖析,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感荡然无存。
n我并不是要求一部电影一定要去影射什么或者指向什么,我只是看到真实的人,真实的社会。这真实可以是投影,可以是扭曲,可以是符号,什么都可以。
n我看了原著小说,非常清楚地表达了现代文明和藏人心目中梦想生活的冲突,全球一体化和独守空灵的冲突,我不知道为什么电影会做如此大的改编,以至于除了讲述的形式,和几个角色的名字,并没有什么继承。
n电影里通过台词,介绍作家的创作动机是天珠。实际上,原著小说里根本没有天珠,也没有托付天珠事件。在见面会上,我一开始非常想问导演,你的创作动机是什么?可后来听了主创的很多介绍,我已经不想问了。
n没有什么明确的创作动机。张扬喜欢的是一种感觉,西藏那种离天更近更为透明的感觉。原著企图讨论的现实与历史的关系,人类与一个民族的关系,这些张扬已经不想讨论了。而我想看到的荒诞感,那些曾经出现在洗澡、爱情麻辣烫里的荒诞感,张扬也不想表达了。他只想通过一个一个的长头,一步一步地走到冈仁波齐。而皮绳上的魂,甚至没有冈仁波齐这样的一个目标,角色茫然地行动,观众茫然地观看。
n这当然没有错,只是我不喜欢。
《皮绳上的魂》点映结束之后,有观众上来就问导演张杨,为什么女主人公琼会在黑夜中独自哭泣?为什么会跟男主塔贝认识没几个小时就直接上床了?nn我的朋友拔高了一下说,她不认同片子对藏族女性的刻画:琼直接跟塔贝上床,而作家那条线中,作家也遇到了一个女人,她领着一个孩子,苦苦找寻了孩子的父亲8年之久,她和那男人当初相处还不到24小时。nn就像我们对这些爱情疑惑不解一样,原著作者扎西达娃曾写到,“西藏人,这个离太阳最近所以被阳光宠坏了的民族,在创造出众多的诸神中,却没有创造出一个辉煌的太阳神,这使他们的后代迷惑不解。”nn其实,电影中看到琼“死皮赖脸”追着塔贝一起远行的时候,我也笑了。塔贝一直赶琼,琼背着行李,就像一个孩子一样,退两步然后又跑回来,一点也不觉得“害臊”或是“尴尬”。她不像我们认识的任何一个汉民族女孩。nn看电影之前,我去看了扎西达娃的短篇《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原著中有更多的人物背景铺垫:琼生活在荒野中的山岗上,这里就两户人,琼和父亲,隔壁还有一个哑女人,琼的父亲是个艺人,经常去几十里之外说唱,短则几天,长则数月。nn“琼从小就在马蹄和铜铃单调的节奏声中长大,每当放羊坐在石头上,在孤独中冥思时,那声音就变成一支从遥远的山谷中飘过的无字的歌,歌中蕴含着荒野中不息的生命和寂寞中透出的一丝苍凉的渴望。”nn电影很难把文字的意象全部都呈现出来,琼在门外的夜里暗自哭泣的时候,她回想起的是自己寂寞的少年,她捧着脸哭泣,是祈祷爸爸的宽恕,当她转身回屋进被窝的那一刻,她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跟这个男人走。nn一个人的创作,其实可以从此前的文字中找到依据,扎西达娃2001年在《中国西部》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西藏的女人:心中没有阴影》。nn他说,西藏很少女人带眼镜,因为她们有着所有男人神往的一双明亮清澈、碧波盈盈的眼睛。nn“她们天性自由奔放,坦然面对爱情,很少有羁绊和精神枷锁,而对情人,她们却常常掩面羞涩,脸儿绯红,但这绝不是内心冲突的心理障碍,而是保留了外面世界现代女性逐渐丧失的一份魅力。”nn“她们从不读《如何赢得男人心》之类雕虫小技的实用工具书,一旦爱上意中人,便以欧洲军团的方式,大张旗鼓地正面进攻。其胆大和执拗,常常令学问过多的迂腐书呆子跌落眼镜,最后落荒而逃。你再回头看看勇于进取的西藏女子,她眼中闪着一丝困惑的神情,望着猎物逃之夭夭的背影,再次发出一声怜悯的轻叹:啊啧啧!”nn“她们敢于自我解嘲和富于幽默感,随心所欲地给别人取绰号,生动而形象,两个女孩随便就在大街上给一个跛子男人取了个优雅的绰号“海浪”,我开始没明白,她们白了我一眼:‘你瞧他走起路来一起一伏的,不是像海浪吗?’虽然她们从没见过大海。即使面对的是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男人,女孩们也张口就称‘哥哥’,那叫声甜美又动听,‘扎西哥哥’、‘多吉哥哥’、‘小李哥哥’、‘老王哥哥’,如夜莺之声,啼婉不绝。”nn“一个内地来的文化人,在乡间骑马,因缺氧和笨拙,总是爬不到马背上去,迎面过来一个背水的藏族姑娘,平静地望了一阵,放下水桶,走到这个汉人背后,十分轻松地将他抱起来放在了马背,最后嫣然一笑,远远离去,不再眷恋地回头张望。事隔多年,这位朋友说起此事还惊骇不已:她哪来这么大的力量,把我像抱婴儿一样地抱起来,她哪来这么大的勇气,敢于抱一个陌生的男人。我告诉他,她不需要勇气,人只有面对不自然的状态,才需要勇气。”nn“西藏女人心中没有阴影,所以她们能用一双纤弱的手,高高地托举起雪域高原沉重的男人。”nn扎西达娃给了藏族女人无上的赞美。关于藏族女人,我仅有的了解来自杨显惠的《甘南纪事》,早期读的时候,就只读懂了甘南藏区真实故事,觉得他们生性猛烈,最近重读才发现:每一个短篇故事背后的关键人物,往往都是生性猛烈女性。nn《恩贝》和《白玛》都是两个寡妇的故事,因为家里关系,恩贝在80年代就跟桑杰私奔去拉萨,一年后抱着女儿回来,家里不得不同意这门婚事。后来桑杰被杀,八年后,恩贝让三个儿子复仇,她清楚知道复仇的后果,但“不给他们阿爸报仇,他们还是儿子娃吗?”nn最后报仇了,但恩贝的大儿子被枪毙,老二判了八年,老三判了五年。这俨然和《皮绳上的魂》中的复仇少年兄弟如出一辙,他们认可的道理很简单,“杀人偿命,不偿命赔命价,我们的先人们不是这么做的吗?”nn在《一条牛鼻子绳》中,杨显惠也写了西藏一条的命价:八十头牛。从旧社会就是这个规矩,当然牛的价格是不一样的,2000年左右,一头牛两千五,一条命价也就是二十万左右。nn更重要的是,杨显惠在书中提供了一个视角:藏族的习俗中,丫头没出嫁可以交男朋友,没结婚就有娃娃了,人们也不说啥。很多藏族女性为了反抗家里,私奔去外地,然后一年半载之后带着娃娃回来,家里人也不得不接受现实。nn“藏民当和尚的人多,男人少女人多,总有嫁不出去的丫头,所以到了哪里,看见一个婆娘带着两个三个娃娃过日子,也不要奇怪。有的男人跟她在一搭过了几年,又走掉了,这样的事也允许。可是不管是男人女人,一旦成家了,就要守规矩,不能再和外头的人来往。”nn如此不难理解藏族女人为何摇曳多姿。史铁生说,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自由的心魂渴望一同抵抗“现实魔法”的伤害和杀戮。nn是的,我们一直口口声声说要敢爱敢恨,可真的在电影里看到了敢爱敢恨的人,我们却开始为他们忧心忡忡起来。那些靠近太阳最近的女人,拥有西方人最爱的肤色,拥有远比我们赤诚的心。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从《白日焰火》、《百鸟朝凤》到《冈仁波齐》的表现早已证明,以中国观众的接受度和多样性,任何一部有质量有话题的文艺片和艺术片,它都可以有更好的成绩表现,被更多人看到。
大费周章去分析《冈仁波齐》的火热现象,最重要原因则是张杨同期完成的两部电影:《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我更偏爱后者。
《冈仁波齐》固然震撼,提供予我的影迷趣味并不多。它略去了一般电影评价中,最容易被评价提及的演员表演,戏剧冲突,煽情音乐,甚至是故事本身。但可能也因为故事用一句话就能说完,它对目标受众的到达率极高。
在《塔洛》里,抽了塔洛几记耳光的放羊东家,正是张杨《皮绳上的魂》男主角,他因杀生作恶,走上赎罪之路。演员金巴也凭该角色,获得2016年金马奖最佳新演员提名。类似的影像联想,会像一根皮绳那样子,打上更多的结,串起来更多的电影,提供给观众更多的角度,更深入去了解藏地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种种。譬如《皮绳上的魂》有护送天珠的关键情节,天珠来自一个朝圣路上倒下的小姑娘,这样的缘起,何尝不就是松太加《河》里的童真小姑娘。从张杨的两部电影里,能打开观众对藏地电影的观看欲望,这就是它的成功所在。
此番《皮绳上的魂》定档上映,一方面是借得《冈仁波齐》的登顶之势,另一方面,之前我认为:张杨拉的绳子,似乎太长了点。这个长度是指电影时长,它是维系电影张力和紧张感的重要条件。我意外发现,公映版本片长从 144 分钟,变成了 129 分钟,相较上海国际电影节等版本,行进节奏有所调整。
一年之后重看《皮绳上的魂》,我感触最深的,不再是主线的,型男靓女赎罪逃亡故事,而是一心想要诛杀塔贝,抢着替父亲报仇的两兄弟(这是小说中没有的内容)。他们一旦开口,都是不讲废话。兄弟俩人前后几次对话,也是如出一辙。
总之就是,你回家,我报仇。说要杀你,真的是追到天涯海角,头发斑白都要杀你。放在这部电影里,在悬念揭开的一刹那,整个故事都被打通,力敌千钧。若是其他中国电影,这等台词,如此做派,真的只能变成一类搞笑表情包。
常见的复仇故事,大抵会渲染主人公的内心痛苦,或者是跋山涉水不得其踪的煎熬惨烈。《皮绳上的魂》隐去了缘起,划掉了中间,藏起两兄弟的几十年人生,借助藏地雪山大湖的气势,把复仇上升到了哲理佛说的高度。
借助剪切和分线,电影也玩了一个巧妙的障碍法,令人思考这样千里追凶的生死复仇,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正如穷一生之力到达的终点不是神山,而是冷酷的复仇死神陷阱。那么,这条无处可逃的复仇之路,真是黑暗到极致。
电影还串起了从约翰·福特《搜索者》到萨姆·佩金帕的《日落黄沙》等美国西部片影子,从造型,配乐,到长时间的静默,包括塔贝身陷在沙漠一幕,《皮绳上的魂》最容易窥见莱昂内的《黄金三镖客》影响。
西藏地貌之险峻复杂,迥异于东部的风土人情,都大大加重了这个海拔几千米故事的隔空仰望。
还有追踪塔贝行踪的猎人,他气急败坏的模样,完全是深陷在山迷宫的创作者写照。相信看过阿根廷《杰出公民》的影迷,一定会有更多的魔幻现实体验。更不用说,还有人会想到小李子的《荒野猎人》,或者是派派出演的《赴汤蹈火》。这样的恩怨奇情,需要追踪者,也需要那个洞悉一切却不想道破真相的讲故事的人。
《皮绳上的魂》改编自西藏作家扎西达娃的同名原著。短篇小说里,有写到了《冈仁波齐》的画面:
“ 一路上还有些磕等身长头的佛教徒,他们一步一磕,系着厚帆布围裙,胸部和膝部磨穿了,又补了几层厚补钉。
他们脸上突出的地方全是灰,额头上磕了一个鸡蛋大的肉瘤,血和土粘在一起,手掌上钉铁皮的木板护套在他们身体俯卧的两边地上印出两道深深的擦痕。塔贝和琼没有磕长头,他俩是走路,于是超过了他们。”
书中还有一些耐人寻味的词句,譬如:
“你要说的是——在一九八四年,这里来了两个康巴人,一男一女?”
有人说,时间在西藏是静止的。这就造成了电影院的观众在观看《皮绳上的魂》,一不小心就无法辨识三条线索,居然分指三个时空。它们不仅重叠,而且相互作用。这样的电影手法,在如今的中国电影院,更是罕见的。它不仅不伺候观众,它还在挑战观众。
正如在片头与结尾,那个没有台词,由四幕画面所组成的序幕故事,也让整部电影,多出了惊鸿一瞥之惊艳,余味绕梁之迷思。
前世今生,永世轮回的道理,似乎就在一颗天珠的落地之时,变成了这部《皮绳上的魂》。
《皮绳上的魂》不是想象中的奇情故事,也不是对民俗的无休止猎奇。
它讲的是佛,是境界,是人活于世的复仇执念与痛苦救赎。
老生常谈的心灵鸡汤,被我这么一通描述,有人不满要产生逆反——不会又是跟凯歌仁波切那样,一通大道理,却在西湖边上装神弄鬼吧。
无论藏地还是佛说,那个世界的故事,固然离我们的真实(现实)生活相当遥远。但关于善恶是非恩怨情仇的辩解,可以作成一块落地石头,结结实实。也可以经过文学或艺术处理,用抽象手法去表现命运的神奇和宗教的感化力量。
《皮绳上的魂》,选择的就是后者。
我对张扬的前作,褒贬不一。他好像永远处于火候不到跟过犹不及的两难阶段。《飞越老人院》矫情,《无人驾驶》不值得看,《落叶归根》还不错。要说有什么特别期待,其实也讲不上。
而《皮绳上的魂》,姑且先把它称之为一个追逐一颗无价天珠的犯罪题材,故事性听上去很强。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它不是一个写实题材的犯罪类型片,也跟今日西藏风貌没有太大关联。
它是一个架空的写意世界,繁复庞杂,需要你去自行组合。张扬构建了一个宁浩们所希望拍摄的中国西部片世界,同时又利用跋山涉水的大气象,从俗就简的感情互动,分头并进的任务和视日如年的时间线,让电影成功超脱了类型片的舞刀弄枪,打下无数个结。包括影片结尾在内,有那么一些瞬间,电影的体量和格局,茅塞顿开,拍出了立地成佛的空灵意思,大气磅礴。
电影开头让人一头雾水。
四个不同的镜头画面,似乎在讲述一个有内在关联但故意不道破的故事。迟滞缓慢的节奏,沉默如迷的人物,《皮绳上的魂》却撩起了观众的好奇心:掌纹地在哪,天珠会落入谁手,塔贝和琼能走到第几天……说实话,我很害怕讲到一半,张扬就破了功,让人早早猜中他的意图。但《皮绳上的魂》一直沉得住气,没有在神秘莫测或不问西东的行走中,自乱了阵脚。
频频响起的骨笛声,很容易发现张扬是在偷师或致敬莱昂内的意大利西部片《黄金三镖客》。
我也不自觉地对号入座,主人公塔贝虽然作恶,但自带主角光环,应该是好人。复仇者滥杀无辜,目无他物,应该是坏人。自带狗的,无视他人的不知名家伙,应该是个丑角,调节气氛。然而,随着追击过程的不断深入,《皮绳上的魂》不断加入了新的人物,像无所不知的小哑巴,像等候多时的匪党,还有见过塔贝但又说根本不知道他是谁的路人们。
这部电影的人物设定,完全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尤其是悬念解开的那一刹那,片中人物、创作者和观众都惊奇发现:护送天珠,也是护送自己。塔贝一生浪荡,自我迷失。这趟护送,让他的躯壳多了灵魂的充盈。复仇的两兄弟,他们一直在寻找问题,但问题本身也就是复仇的答案。竞相复仇的过程中,一个放弃了疯狂想法,一个种下了与塔贝无异的恶。至于创作者,他给自己答疑解惑,也让观众享受了听完故事的快感。
也有人批评,这部电影的藏族演员,长得太现代、太网红了,比如女主角琼。
我把这个理解为造型感太强(这也是莱昂内的作品风格),他们站在镜头前,就是一张张人物大片,雪山湖泊草原充当了天然的背景。再有,《皮绳上的魂》不是一部以写实为基调的电影,无需苛求一个女演员应该自带高海拔的高原红。
毕竟,这真不是《图雅的婚事》。
最后,如果要说《皮绳上的魂》的缺点,我还是觉得,导演拉的这条绳子,依然太长了点。这个长度,固然是维系电影张力和紧张感的重要条件,但这个长度,也容易暴露导演在控制力上的瑕疵。
2017年7月30日我在杭州观看了《皮绳上的魂》点映,张杨导演和观众做了许多交流。大家对片子评价很不错,但对剧情、对主旨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我是莱昂内和西部片的影迷,自然非常喜欢本片。有幸得到了导演签名的电影书,书里附赠了一本小册子《<冈仁波齐>和<掌纹地·皮绳上的魂>主创访谈Q&A》,信息量很大,也透露了不少“官方版”剧情说明。我选了一些,摘录于此。当然,作品一旦见诸世人,导演或编剧就不再是唯一的阐释者;观众的理解即便与主创不同,也不意味着就是错的。
本文内容全部节选自【马灯电影】出品的小册子《<冈仁波齐>和<掌纹地·皮绳上的魂>主创访谈Q&A》,纯手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强烈建议看完影片再看主创阐述,不然会丢掉很多乐趣。
Q:《掌纹地·皮绳上的魂》的原著小说在当代文学界很有影响力,在创作上,您怎样看待电影作品和原著小说的关系?
张杨:我的大部分电影,除了《无人驾驶》以外,基本上每个剧本我都要参与创作。扎西达娃是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者之一。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来自南美,以马尔克斯或鲁尔福这一批作家为代表,他们的特点是人、鬼、过去、现在交织在一起。在中国,恰恰是西藏这样一个地方,它有宗教、特殊的地理面貌和自然环境,提供了魔幻现实的可能性。我们都热爱这类型题材和表达方式,这非常令人兴奋,但在实际的创作中,编剧重点在呈现故事,而导演架构影像,尽量视觉化,减少台词、对白。比如复仇兄弟的故事,在前两稿里是相对偏后一点才出现的,是用回忆的方式去阐述的,戏份不多,只是回忆和叙述两代人冤冤相报的背景。从导演的角度,那就浪费了一个时空了,况且在作家和他小说里的人物塔贝中间再套一层小说人物的回忆的话,时空概念就太不清晰了,所以我们就商量把回忆这条线拿出来,和作家追逐塔贝那条线并行,一开始就来一场戏:一个杀错人的故事。第一,我通过那场戏构建了一个西部片的视觉元素,第二,把这条线提起来了。实际上,最复杂的是作家这条线的真实和虚构,所谓追逐的这条线,我们只是把它稍微地戏剧化一点,但如果上来就告诉观众这是作家,电影就没意思了,观众就已经开始排斥了。我们要做的是不让观众去分清楚谁是谁,为什么多加了两个黑帮人物,就是要混淆,不要让作家这条线过早地暴露在观众面前。
Q:原小说《西藏,系在皮绳上的魂》谈的是西藏面临现代化的困境,改编之后的《掌纹地·皮绳上的魂》内核完全变了,变成了一个佛教寓言。
张杨:对。实际上,我只是用了小说中关于一个文化人的困境及其小说结构,我想的更多的是个体的困惑,对于我来说,就是寻找和救赎的主题。我在做这两部电影时都是在寻找,作为一个创作者,本身也是寻找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我和那个作家的感觉非常接近,作家所谓的在寻找他小说中的人物,其实就是在寻找自我。你也可以理解为最后他找到自己了,回忆到小时候的责任、小时候的天珠,最后拿着天珠说咱们继续往里走。小说里的主人公往往投射为作家另一个层面的自我,所以这里面的塔贝也可以理解为作家的另一面,塔贝就是在赎罪。他懵懂地得到了一个天珠,但要去完成一个使命,意思是他在这个过程中去赎清所谓的“罪孽”。小说家到最后碰到塔贝的时候说“我终于找到你了”,意思是我终于找到自己的责任。我更希望这个电影的指向性是往这个方向去寻找“救赎”的概念。
Q:改编顺利么?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呢?
扎西达娃:改编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故事,电影一定要有故事,要打破已有的小说文本,实际上要从形而上的层面降到讲故事的层面。于是我主动给张导建议,我说还有一个小说叫《去拉萨的路上》,也是一个康巴人带着一个姑娘一起上路的故事,主人公是个逃亡者。《西藏,系在皮绳上的魂》是个流浪的康巴人在路上寻找不可知的答案的故事,两部作品有相似性,而且《去拉萨的路上》故事性更强:一个逃亡者沿公路行走,身后有警察、有动物、有仇人,都在追杀他,故事里也有爱情。张杨觉得这两个小说可以结合,实际上从故事线性来说,可以是以《去拉萨的路上》为原型,但在形式上,有一些超现实、时空交织的处理上,可能更多地考虑用《西藏,系在皮绳上的魂》的方式。
跟他谈完以后,有一天晚上我突然一下子找到了一个点,能把整个故事串起来,就是利用一头小鹿,一个朝佛的少女,牵出“护送天珠”这么个概念,它是一个传递的过程:圣物天珠本来是小女孩戴着,但她中途遇险,临死前碰到了一只鹿,她把圣物交给了鹿,让鹿戴着它一直往北方走,但鹿被猎人杀了,猎人因此遭天谴,又被活佛所救,起死回生以后踏上了护送天珠进圣地的路。这本是个传说中的故事,但一个小男孩儿目睹了小女孩跟鹿之间的交集,原本小女孩儿是想把天珠交给小男孩儿的,但他逃避了,看到了鹿来,他转身跑掉了。很多年之后,小男孩儿成了作家,他一直在逃避这段童年的记忆,记忆却在他内心潜藏,莫名成了他笔下的故事,但一直到故事完结,他接过天珠的时候,才终于开始直面自己的使命。
这是个双矛的电影结构,因为增加了这个结构,我们很顺畅地把几层时空交错到了一起,我个人很擅长,也很喜欢把多时空放在一个现实平面上,你可能猛一看觉得是好几拨人,其实是同一拨人,发生在不同年代的故事,是数代人之间不间断的相互追逐。
Q:您提出的这个“双矛”的结构,它的连接点是什么呢?剧中有些人物似乎比较有神性?
扎西达娃:主要的连接点有两处,一个是作家在考古现场发现的“莲花生大师掌纹地地图”,这让他相信“圣地”,或者说答案是真实存在的,所有人要做的就是寻找它;另外就是轮回的概念,是藏人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剧中还设置了一些纽带式的人物,比如那个男孩“普”,他像个小精灵,他是唯一跟作家有过接触的,连接现实部分的。因为塔贝和琼是作家笔下的人物,是作家在内心深处试图捕捉的,一直到结尾前都不可能跟作家直接会面,所以普实际上有点像是使者,像天使、精灵,在所有人都陷入迷惘的时候,他负责冥冥中的指引。
Q:剧本一共有几稿呢?听说中间曾经搁置过一段时间,前后的创作思路有变化么?
扎西达娃:这个结构定下来以后,张杨导演最初曾经提出要把主人公塔贝塑造成一个性格比较戏剧化、有喜感的人物,同时考虑到未来的票房,希望加强剧本的戏剧性和矛盾冲突,尽量激烈好看,也就是说,第一稿剧本是按照一个商业电影来做的。但2008年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拍摄搁浅了,一直搁置到2014年重新启动,张杨导演的创作思路有了变化:新的想法是不考虑票房,彻底从创作出发,做个艺术电影。于是我们重新梳理了人物性格和关系,包括影像风格,也做了大的调整,前前后后大改了六次,参考了包括《西部往事》在内的一些经典作品,从快节奏大起伏的商业故事,变成了有比较强西部片气质的缓慢、冷峻、潜藏危机、指向更开阔的结局的电影,重点从讲故事移到了提问题,从被动逃离到主动寻找。
Q:对您来说,《掌纹地·皮绳上的魂》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制作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您对其摄影风格、美学、技法上的构思是什么?
郭达明:魔幻现实主义本身在中国电影中并不多见。西藏就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多亏有大半年拍摄《冈仁波齐》的铺垫,使我们对藏区有了相对充分的了解。从制作上来说剧组的运作更趋于常规,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最特别的地方是两个月时间转场跨度2000多公里。实际上2013年底我们就从香格里拉到阿里把318和219沿线能到的地方都跑了一遍,能拍到的地方都去了,也是极致了。七月份和导演在拉萨一边分镜一边看片,基本确定了西部片的影像风格。构图运镜上我们参考了《西部往事》,光线处理上《大地惊雷》给了我们不少启发。
Q:这两部电影制作完成后,您觉得满意吗?或是过程之留有什么遗憾?
郭达明:这得问导演,他是否对我的工作满意。呵呵。如果说遗憾的话,《掌纹地·皮绳上的魂》有一些,因为它是不可复制的,我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在这样的地方,拍这样的一部电影。我在光线处理上还是有些不扎实的地方,包括没能用胶片拍摄。至于《冈仁波齐》,我很喜欢。
Q:您对影片剪辑风格、手法上的构想是什么?
杨红雨:在剪辑过程中,我和导演因为有了多年合作的默契,所以基本上还是比较顺利的,到后来多次修改主要都是集中在长度上。这个片子本身的神秘气质决定了它的节奏不可能特别快,特别跳跃,但同时也不能过于顺畅的平铺直叙,所以我们在结构上做了很多尝试,试图让每场戏在保持住节奏的基础上又能尽量留下些想象空间,让故事进展得有悬念,让观众能带着一种紧张感和期待看下去,不要因为时间过长或事件太直白而让观众产生疲惫感。为此我们删减了很多对白,把台词尽量精炼,充分给已经很有气氛的摄影画面和环境声音设计以及音乐留下空间,用这些丰富的视听语言来营造影片氛围而不是靠解说性的台词。
Q: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杨红雨:我们唯一的略有争执是发生在影片的开场,我最早剪辑时希望片子尽快进入到一个紧张悬疑的气氛里,所以前面用几场事件很突出的戏,比如小孩看鹿,塔贝杀鹿,塔贝被救活后上路寻找天珠作为开场,完全顺着塔贝的故事线贯穿下去,而把另外一对兄弟的戏放到了后面作为另一个部分。导演在看过之后感觉这样剪虽然故事线清晰了,可是神秘感却不足,尤其是作为全片开头,给整个影片定下的基调就不准确了,所以考虑再三我们还是决定改回原剧本的顺序,把几场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又有点没头没尾的戏都并列放在了开头,但每场戏都做足了气氛,让那种贯穿全片的西部片节奏从一上来就格外突出,同时更增强了影片的悬疑感,效果不错。
别碰脏钱
绑架游戏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最后的慰安妇
异国入侵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09℃
首发于公众号 奇遇电影 cinematikn八月档里最好的一部华语片,当今电影市场上难得一见n2017年8月2日n作者_胤祥n编辑_鲸鱼
《皮绳上的魂》我是在去年的上影节看到的,按照电影节的玄学来讲,它有一个中间靠后的绝佳签位,并且有着一个颇为怪力乱神的故事结构;而考虑到当年的主席正是以豪放不羁怪力乱神著称的前南大神库斯图里察——所以我看完就在奇遇后院群里放话,金爵奖估计就是它了。谁知最后被颁奖结果无情打脸,《皮绳上的魂》最终收获最佳摄影奖,而金爵奖则是我此前看好的最佳摄影奖《德兰》。于是我当即就用上了“信封装错了”这个梗。
不过从库爷此后的表现来看,他还是蛮喜欢这部片的,在他一手操办的“库斯滕多夫音乐和电影节”(Küstendorf Film and Music Festival,其实根本就是“库斯图里察和他的朋友们吃喝玩乐电影节”)上,特意邀请张杨导演带着《皮绳上的魂》和《冈仁波齐》去做大师班。如今趁着《冈仁波齐》票房逆袭的东风,《皮绳》也终于定档8月4号,真是可喜可贺。
上影节之后的8月,《当代电影》组局,我与开寅老师、王旭东老师一起与张杨导演搞了一次颇为高大上的“四人谈”。其实围绕这两部影片的重要问题都在这个访谈里说得很清楚了。专门再写一篇文章是要来谈谈这部影片的叙事结构——是的,摄影根本不用我来夸,有多好你看了就知道,仅仅去看摄影就值回票价了。
首先亮观点:影片中“作家”这个人物为剧作增添了一重自指性结构,而这种结构又反过来成为了一种在西藏这个空间中,独特的时间观念的反映,同时也是对主题的最恰当表达;由此这个结构超越了常见的用法,而进入到了对时间维度的把握,确切地说,是一种“升维”的叙事。
要谈《皮绳上的魂》,绝对绕不开的是《冈仁波齐》。
张杨花了近1年时间交替拍摄《冈仁波齐》与《皮绳上的魂》两部影片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不同时间维度上进行的创作。《冈仁波齐》几乎被诸多观众错认做纪录片,叙事上也近乎平铺直叙,这里自可以荡开一笔,谈点德勒兹,不过正如贯穿全片的视平线机位提示的那样,《冈仁波齐》的时间是近乎自然主义的线性状态。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时间的呈现方式是通过将其空间化而展开的,具体的表象就是那条可供磕长头的公路,它的延展状态和材质与拉萨市的街道和冈仁波齐的土路形成了鲜明的差异。
不过《皮绳上的魂》的状态就完全不同,首先片中的时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你并不能通过细节将故事时间坐落在某个清晰的年代,而这是导演有意为之的。往前追溯甚至可以说是典型第五代影片中对时间处理的某种传统:(民族)寓言式的写作【参考《黄土地》《红高粱》《双旗镇刀客》】。影片中猎人塔贝、少女琼和少年普护送天珠这一条线,与复仇的兄弟俩这条线基本处于一种前现代状态,其造型与空间元素,以及人物所遵循的行为逻辑都是如此。比如人物完全不走公路(与《冈仁波齐》是鲜明对比),以及预言、命运、复仇这样希腊悲剧式的情节。
如果只有这两条线,《皮绳上的魂》也就仅仅止于一个不走公路的公路片,和一个复仇追凶的动作片的混合体。但张杨的勇敢之处就在于第三条线“作家”的处理。《皮绳上的魂》实际上改编自著名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两个短篇小说《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和《去拉萨的路上》。
逃犯、少女、少年一路的行走,以及复仇的兄弟俩来自《去拉萨的路上》,这一部分是个比较传统的故事。改编中去掉了文革背景,以及一个我本人特别喜欢的情节——复仇者不仅是人,还有一头熊,而人和动物之间有相似也有不同。而本片出彩和提气的部分其实都来自《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
这部短篇小说堪称扎西达娃最重要的作品,主要内容大概可以这样概括:一个作家为了填上自己多年前未完成的小说的大坑而踏上旅途,并遇到了自己笔下的人物,与他们一同走向小说的结尾场景——莲花生大师的掌纹地,并为他们写下结局。文学技巧上一方面是对元写作或者元叙事的探讨或曰对叙事机制的曝露,另一方面则是自觉地使用八十年代在内地文坛风靡一时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当然《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关于现代性、现代人乃至现代中国的讨论,这些被电影改编统统略过,而只抽出了其中元叙事和时间观念的神髓。
张杨和扎西达娃从2007年就开始合作改编这个故事,到开拍前一共做了七稿剧本。几乎不可改编的《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因为有了《去拉萨的路上》强动作线的加持,在电影的逻辑下可以说是成立了。张杨和扎西达娃还为《皮绳》里塔贝加上了护送天珠的任务,并把“作家”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处理成看似承担着“夺宝”任务的追击者之一。这样影片就具有的三条交叉蒙太奇性质的动作线,“追-逃”成为了人物的基本逻辑。这个处理是非常自觉的电影化手法。
但是作家的身份一旦亮明,这部影片陡然拔高了好几个层次。技巧层面而言,这种手法自然是元叙事,近来最为成功的案例当属弗朗索瓦·欧容的力作《登堂入室》。这种技巧曝露的叙事机制,并且一定程度上(虽说根本不是主要的)也涉及到了所谓“真实-虚构”之间的关系(再度与《冈仁波齐》形成互文关系),同时也将一部典型的动作片提升到了探讨“电影文体”的高度。而从叙事与时间观念的层面来看,这种手法则明确地架构了一种独特的时间观念。我将它称之为“升维的叙事”。
还是得拿科幻电影来举例子。在《星际穿越》中,马修·麦康纳掉进黑洞后进入了五维空间,在升高的这个维度来看四维空间,影片给出的呈现方式是他所在的四维时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单帧照片的形式可以被悬浮的麦康纳一览无余(在这个意义上,克里斯·马克的PPT电影神作《堤》也可以被看做是高维度的叙事哦)。
在《降临》之中,艾米·亚当斯最终明白了七肢桶语是一种高维度的语言,可以完全碾压四维空间,由此她才“看见了未来”(不得不再加一句吐槽,特德·姜的原作《你一生的故事》比影片高级多了)。
而在《皮绳上的魂》里,作家的介入不仅赋予了故事以(并不完全闭合的)因果联系,而且使影片的魔幻色彩得以成立,此外还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叙事人问题。最有趣的是因为作家本人也进入了故事,这种自我指涉实际上最为清晰地揭示了影片的主题:轮廻与宿命。
而在时间层面上,作家由于掌握着叙事的主导权,实际上他所处的时空(由汽车、公路等现代元素所标识)与塔贝、琼、普,以及复仇者并非同一个时空(这也是影片前半部分他总是追不上的原因——其实与其说追,不如说是寻访踪迹)。而在叙事升维之后,不同时空交叠在一起,在线性因果逻辑被打破的同时,前现代的时空与现代的时空发生了融合。而作家最后给出的结局,又是塔贝一生的因果——注意,片尾的闪回其实不是闪回,而是在处在高叙事维度的作家对因果的阐释,这一点恰好与《降临》全片最勇猛的叙事学技巧“闪回=闪前”形成了呼应关系。
张杨的这一处理,自然有出色的原著打底,但最终能提升到如此高度,还是基于他自己对西藏文化的深入研究。在个人造型上的巨大变化,恰好是张杨从《无人驾驶》《飞越老人院》的浮躁,到沉入西藏的修行式创作之后的直接反映。
张杨自己也谈到,在西藏,对时间的感知方式是不一样的,“一百年前到五十年前的服饰和今天的服饰没有太大差别,甚至房子格局都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对他而言时间是可以被有意混淆的。而混淆时间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藉此回到西藏这一独特的空间之中去,并表达与这一独特空间相关的宗教-哲学问题:
自指的叙事,就是自证宿命,也就是轮廻;并且,只在西藏发生。
《皮绳上的魂》也并非没有问题,两篇原著小说尽管有相交之处,但一篇动作戏抢眼,一篇世界观强大,终归难于轻易整合。而增加的“天珠”根本就是一个麦格芬,并且实际上把故事的重点转移了;而增加这个麦格芬带来的“夺宝”这条线,其实与《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的主题并不算十分相容,基本上是为了提升影片商业性的选择(主角的明确任务,或所谓A故事)。作家那条线的处理,前半段稍显游离,后半段又有些烧脑。好在即将上映的版本与上影节版本相比,删去了15分钟,处理的应当是更加紧凑。
不过无论如何,《皮绳上的魂》都是当今电影市场上难得一见的作品,张杨一番修行之后简直变成了电影界的一股清流。我相信踏实努力的人自有福报。
皮绳上的魂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智力,看懂这部电影不需要什么强大的理解力。电影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看明白它需要有耐心看到最后,仅此而已。顺便提一下,我个人比较反感烧脑这个词,无论用在哪部电影身上。
n我评价皮绳上的魂,三个字:不及格。
n我不是要说皮绳上的魂是一部烂片,它不是。它的制作、取景是用心和精致的。可是作为一部作者电影,作为一部张扬导演的电影,作为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它是不及格的。只是这不及格的比较对象,并非国产烂片。
n电影皮绳上的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遇到一个跌下山崖的女孩,他没有帮助女孩完成愿望,把天珠送回掌纹地。或许他也没有救助这个女孩。于是,这件事成为男孩的心结。男孩长大之后成了作家,他写下了一部小说。小说中男主角需要把天珠送回掌纹地。男主角遇到了爱他的女孩琼,和一个先知一样的孩子。途中遇到了一些劫难,男主角的仇家来寻仇,觊觎天珠的黑帮来夺宝。BLABLA。作家写到这里感觉写不下去了。他的创作枯竭了。于是他去到了掌纹地,见到了他的男主角和女主角……
n在主创见面会上,导演和出品人都声称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我不是文学研究者,没法给魔幻现实主义做出明确的定义,因此也就无法证明或者否定皮绳上的魂是或者不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但是就我的阅读而言,魔幻现实主义不是这样的。
n无论情节有多么不可思议,无论故事有多么不可能,但这就是现实。这些不可能事件中的人物,这些状态,这些意识流,都是现实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感,并非源于虚构,而是源于真实。皮绳上的魂有很多虚构的不可能事件,复仇的设定,死而复活的人,可是电影里并没有荒诞感,没有真实存在的荒诞感。
n我们生活的当下,是一个标准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世界。光怪陆离,反智民粹,堂而皇之地无知无耻,肆无忌惮地践踏高贵,……无数本来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这样真真切切地出现了,存在了。而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怎么可以假装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怎么可以逃避现实?那不是魔幻现实主义,那是魔幻犬儒主义,魔幻虚无主义。逃避了对现实的描述,逃避了对当下的剖析,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感荡然无存。
n我并不是要求一部电影一定要去影射什么或者指向什么,我只是看到真实的人,真实的社会。这真实可以是投影,可以是扭曲,可以是符号,什么都可以。
n我看了原著小说,非常清楚地表达了现代文明和藏人心目中梦想生活的冲突,全球一体化和独守空灵的冲突,我不知道为什么电影会做如此大的改编,以至于除了讲述的形式,和几个角色的名字,并没有什么继承。
n电影里通过台词,介绍作家的创作动机是天珠。实际上,原著小说里根本没有天珠,也没有托付天珠事件。在见面会上,我一开始非常想问导演,你的创作动机是什么?可后来听了主创的很多介绍,我已经不想问了。
n没有什么明确的创作动机。张扬喜欢的是一种感觉,西藏那种离天更近更为透明的感觉。原著企图讨论的现实与历史的关系,人类与一个民族的关系,这些张扬已经不想讨论了。而我想看到的荒诞感,那些曾经出现在洗澡、爱情麻辣烫里的荒诞感,张扬也不想表达了。他只想通过一个一个的长头,一步一步地走到冈仁波齐。而皮绳上的魂,甚至没有冈仁波齐这样的一个目标,角色茫然地行动,观众茫然地观看。
n这当然没有错,只是我不喜欢。
《皮绳上的魂》点映结束之后,有观众上来就问导演张杨,为什么女主人公琼会在黑夜中独自哭泣?为什么会跟男主塔贝认识没几个小时就直接上床了?nn我的朋友拔高了一下说,她不认同片子对藏族女性的刻画:琼直接跟塔贝上床,而作家那条线中,作家也遇到了一个女人,她领着一个孩子,苦苦找寻了孩子的父亲8年之久,她和那男人当初相处还不到24小时。nn就像我们对这些爱情疑惑不解一样,原著作者扎西达娃曾写到,“西藏人,这个离太阳最近所以被阳光宠坏了的民族,在创造出众多的诸神中,却没有创造出一个辉煌的太阳神,这使他们的后代迷惑不解。”nn其实,电影中看到琼“死皮赖脸”追着塔贝一起远行的时候,我也笑了。塔贝一直赶琼,琼背着行李,就像一个孩子一样,退两步然后又跑回来,一点也不觉得“害臊”或是“尴尬”。她不像我们认识的任何一个汉民族女孩。nn看电影之前,我去看了扎西达娃的短篇《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原著中有更多的人物背景铺垫:琼生活在荒野中的山岗上,这里就两户人,琼和父亲,隔壁还有一个哑女人,琼的父亲是个艺人,经常去几十里之外说唱,短则几天,长则数月。nn“琼从小就在马蹄和铜铃单调的节奏声中长大,每当放羊坐在石头上,在孤独中冥思时,那声音就变成一支从遥远的山谷中飘过的无字的歌,歌中蕴含着荒野中不息的生命和寂寞中透出的一丝苍凉的渴望。”nn电影很难把文字的意象全部都呈现出来,琼在门外的夜里暗自哭泣的时候,她回想起的是自己寂寞的少年,她捧着脸哭泣,是祈祷爸爸的宽恕,当她转身回屋进被窝的那一刻,她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跟这个男人走。nn一个人的创作,其实可以从此前的文字中找到依据,扎西达娃2001年在《中国西部》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西藏的女人:心中没有阴影》。nn他说,西藏很少女人带眼镜,因为她们有着所有男人神往的一双明亮清澈、碧波盈盈的眼睛。nn“她们天性自由奔放,坦然面对爱情,很少有羁绊和精神枷锁,而对情人,她们却常常掩面羞涩,脸儿绯红,但这绝不是内心冲突的心理障碍,而是保留了外面世界现代女性逐渐丧失的一份魅力。”nn“她们从不读《如何赢得男人心》之类雕虫小技的实用工具书,一旦爱上意中人,便以欧洲军团的方式,大张旗鼓地正面进攻。其胆大和执拗,常常令学问过多的迂腐书呆子跌落眼镜,最后落荒而逃。你再回头看看勇于进取的西藏女子,她眼中闪着一丝困惑的神情,望着猎物逃之夭夭的背影,再次发出一声怜悯的轻叹:啊啧啧!”nn“她们敢于自我解嘲和富于幽默感,随心所欲地给别人取绰号,生动而形象,两个女孩随便就在大街上给一个跛子男人取了个优雅的绰号“海浪”,我开始没明白,她们白了我一眼:‘你瞧他走起路来一起一伏的,不是像海浪吗?’虽然她们从没见过大海。即使面对的是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男人,女孩们也张口就称‘哥哥’,那叫声甜美又动听,‘扎西哥哥’、‘多吉哥哥’、‘小李哥哥’、‘老王哥哥’,如夜莺之声,啼婉不绝。”nn“一个内地来的文化人,在乡间骑马,因缺氧和笨拙,总是爬不到马背上去,迎面过来一个背水的藏族姑娘,平静地望了一阵,放下水桶,走到这个汉人背后,十分轻松地将他抱起来放在了马背,最后嫣然一笑,远远离去,不再眷恋地回头张望。事隔多年,这位朋友说起此事还惊骇不已:她哪来这么大的力量,把我像抱婴儿一样地抱起来,她哪来这么大的勇气,敢于抱一个陌生的男人。我告诉他,她不需要勇气,人只有面对不自然的状态,才需要勇气。”nn“西藏女人心中没有阴影,所以她们能用一双纤弱的手,高高地托举起雪域高原沉重的男人。”nn扎西达娃给了藏族女人无上的赞美。关于藏族女人,我仅有的了解来自杨显惠的《甘南纪事》,早期读的时候,就只读懂了甘南藏区真实故事,觉得他们生性猛烈,最近重读才发现:每一个短篇故事背后的关键人物,往往都是生性猛烈女性。nn《恩贝》和《白玛》都是两个寡妇的故事,因为家里关系,恩贝在80年代就跟桑杰私奔去拉萨,一年后抱着女儿回来,家里不得不同意这门婚事。后来桑杰被杀,八年后,恩贝让三个儿子复仇,她清楚知道复仇的后果,但“不给他们阿爸报仇,他们还是儿子娃吗?”nn最后报仇了,但恩贝的大儿子被枪毙,老二判了八年,老三判了五年。这俨然和《皮绳上的魂》中的复仇少年兄弟如出一辙,他们认可的道理很简单,“杀人偿命,不偿命赔命价,我们的先人们不是这么做的吗?”nn在《一条牛鼻子绳》中,杨显惠也写了西藏一条的命价:八十头牛。从旧社会就是这个规矩,当然牛的价格是不一样的,2000年左右,一头牛两千五,一条命价也就是二十万左右。nn更重要的是,杨显惠在书中提供了一个视角:藏族的习俗中,丫头没出嫁可以交男朋友,没结婚就有娃娃了,人们也不说啥。很多藏族女性为了反抗家里,私奔去外地,然后一年半载之后带着娃娃回来,家里人也不得不接受现实。nn“藏民当和尚的人多,男人少女人多,总有嫁不出去的丫头,所以到了哪里,看见一个婆娘带着两个三个娃娃过日子,也不要奇怪。有的男人跟她在一搭过了几年,又走掉了,这样的事也允许。可是不管是男人女人,一旦成家了,就要守规矩,不能再和外头的人来往。”nn如此不难理解藏族女人为何摇曳多姿。史铁生说,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自由的心魂渴望一同抵抗“现实魔法”的伤害和杀戮。nn是的,我们一直口口声声说要敢爱敢恨,可真的在电影里看到了敢爱敢恨的人,我们却开始为他们忧心忡忡起来。那些靠近太阳最近的女人,拥有西方人最爱的肤色,拥有远比我们赤诚的心。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从《白日焰火》、《百鸟朝凤》到《冈仁波齐》的表现早已证明,以中国观众的接受度和多样性,任何一部有质量有话题的文艺片和艺术片,它都可以有更好的成绩表现,被更多人看到。
大费周章去分析《冈仁波齐》的火热现象,最重要原因则是张杨同期完成的两部电影:《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我更偏爱后者。
《冈仁波齐》固然震撼,提供予我的影迷趣味并不多。它略去了一般电影评价中,最容易被评价提及的演员表演,戏剧冲突,煽情音乐,甚至是故事本身。但可能也因为故事用一句话就能说完,它对目标受众的到达率极高。
在《塔洛》里,抽了塔洛几记耳光的放羊东家,正是张杨《皮绳上的魂》男主角,他因杀生作恶,走上赎罪之路。演员金巴也凭该角色,获得2016年金马奖最佳新演员提名。类似的影像联想,会像一根皮绳那样子,打上更多的结,串起来更多的电影,提供给观众更多的角度,更深入去了解藏地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种种。譬如《皮绳上的魂》有护送天珠的关键情节,天珠来自一个朝圣路上倒下的小姑娘,这样的缘起,何尝不就是松太加《河》里的童真小姑娘。从张杨的两部电影里,能打开观众对藏地电影的观看欲望,这就是它的成功所在。
此番《皮绳上的魂》定档上映,一方面是借得《冈仁波齐》的登顶之势,另一方面,之前我认为:张杨拉的绳子,似乎太长了点。这个长度是指电影时长,它是维系电影张力和紧张感的重要条件。我意外发现,公映版本片长从 144 分钟,变成了 129 分钟,相较上海国际电影节等版本,行进节奏有所调整。
一年之后重看《皮绳上的魂》,我感触最深的,不再是主线的,型男靓女赎罪逃亡故事,而是一心想要诛杀塔贝,抢着替父亲报仇的两兄弟(这是小说中没有的内容)。他们一旦开口,都是不讲废话。兄弟俩人前后几次对话,也是如出一辙。
总之就是,你回家,我报仇。说要杀你,真的是追到天涯海角,头发斑白都要杀你。放在这部电影里,在悬念揭开的一刹那,整个故事都被打通,力敌千钧。若是其他中国电影,这等台词,如此做派,真的只能变成一类搞笑表情包。
常见的复仇故事,大抵会渲染主人公的内心痛苦,或者是跋山涉水不得其踪的煎熬惨烈。《皮绳上的魂》隐去了缘起,划掉了中间,藏起两兄弟的几十年人生,借助藏地雪山大湖的气势,把复仇上升到了哲理佛说的高度。
借助剪切和分线,电影也玩了一个巧妙的障碍法,令人思考这样千里追凶的生死复仇,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正如穷一生之力到达的终点不是神山,而是冷酷的复仇死神陷阱。那么,这条无处可逃的复仇之路,真是黑暗到极致。
电影还串起了从约翰·福特《搜索者》到萨姆·佩金帕的《日落黄沙》等美国西部片影子,从造型,配乐,到长时间的静默,包括塔贝身陷在沙漠一幕,《皮绳上的魂》最容易窥见莱昂内的《黄金三镖客》影响。
西藏地貌之险峻复杂,迥异于东部的风土人情,都大大加重了这个海拔几千米故事的隔空仰望。
还有追踪塔贝行踪的猎人,他气急败坏的模样,完全是深陷在山迷宫的创作者写照。相信看过阿根廷《杰出公民》的影迷,一定会有更多的魔幻现实体验。更不用说,还有人会想到小李子的《荒野猎人》,或者是派派出演的《赴汤蹈火》。这样的恩怨奇情,需要追踪者,也需要那个洞悉一切却不想道破真相的讲故事的人。
《皮绳上的魂》改编自西藏作家扎西达娃的同名原著。短篇小说里,有写到了《冈仁波齐》的画面:
“ 一路上还有些磕等身长头的佛教徒,他们一步一磕,系着厚帆布围裙,胸部和膝部磨穿了,又补了几层厚补钉。
他们脸上突出的地方全是灰,额头上磕了一个鸡蛋大的肉瘤,血和土粘在一起,手掌上钉铁皮的木板护套在他们身体俯卧的两边地上印出两道深深的擦痕。塔贝和琼没有磕长头,他俩是走路,于是超过了他们。”
书中还有一些耐人寻味的词句,譬如:
“你要说的是——在一九八四年,这里来了两个康巴人,一男一女?”
有人说,时间在西藏是静止的。这就造成了电影院的观众在观看《皮绳上的魂》,一不小心就无法辨识三条线索,居然分指三个时空。它们不仅重叠,而且相互作用。这样的电影手法,在如今的中国电影院,更是罕见的。它不仅不伺候观众,它还在挑战观众。
正如在片头与结尾,那个没有台词,由四幕画面所组成的序幕故事,也让整部电影,多出了惊鸿一瞥之惊艳,余味绕梁之迷思。
前世今生,永世轮回的道理,似乎就在一颗天珠的落地之时,变成了这部《皮绳上的魂》。
《皮绳上的魂》不是想象中的奇情故事,也不是对民俗的无休止猎奇。
它讲的是佛,是境界,是人活于世的复仇执念与痛苦救赎。
老生常谈的心灵鸡汤,被我这么一通描述,有人不满要产生逆反——不会又是跟凯歌仁波切那样,一通大道理,却在西湖边上装神弄鬼吧。
无论藏地还是佛说,那个世界的故事,固然离我们的真实(现实)生活相当遥远。但关于善恶是非恩怨情仇的辩解,可以作成一块落地石头,结结实实。也可以经过文学或艺术处理,用抽象手法去表现命运的神奇和宗教的感化力量。
《皮绳上的魂》,选择的就是后者。
我对张扬的前作,褒贬不一。他好像永远处于火候不到跟过犹不及的两难阶段。《飞越老人院》矫情,《无人驾驶》不值得看,《落叶归根》还不错。要说有什么特别期待,其实也讲不上。
而《皮绳上的魂》,姑且先把它称之为一个追逐一颗无价天珠的犯罪题材,故事性听上去很强。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它不是一个写实题材的犯罪类型片,也跟今日西藏风貌没有太大关联。
它是一个架空的写意世界,繁复庞杂,需要你去自行组合。张扬构建了一个宁浩们所希望拍摄的中国西部片世界,同时又利用跋山涉水的大气象,从俗就简的感情互动,分头并进的任务和视日如年的时间线,让电影成功超脱了类型片的舞刀弄枪,打下无数个结。包括影片结尾在内,有那么一些瞬间,电影的体量和格局,茅塞顿开,拍出了立地成佛的空灵意思,大气磅礴。
电影开头让人一头雾水。
四个不同的镜头画面,似乎在讲述一个有内在关联但故意不道破的故事。迟滞缓慢的节奏,沉默如迷的人物,《皮绳上的魂》却撩起了观众的好奇心:掌纹地在哪,天珠会落入谁手,塔贝和琼能走到第几天……说实话,我很害怕讲到一半,张扬就破了功,让人早早猜中他的意图。但《皮绳上的魂》一直沉得住气,没有在神秘莫测或不问西东的行走中,自乱了阵脚。
频频响起的骨笛声,很容易发现张扬是在偷师或致敬莱昂内的意大利西部片《黄金三镖客》。
我也不自觉地对号入座,主人公塔贝虽然作恶,但自带主角光环,应该是好人。复仇者滥杀无辜,目无他物,应该是坏人。自带狗的,无视他人的不知名家伙,应该是个丑角,调节气氛。然而,随着追击过程的不断深入,《皮绳上的魂》不断加入了新的人物,像无所不知的小哑巴,像等候多时的匪党,还有见过塔贝但又说根本不知道他是谁的路人们。
这部电影的人物设定,完全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尤其是悬念解开的那一刹那,片中人物、创作者和观众都惊奇发现:护送天珠,也是护送自己。塔贝一生浪荡,自我迷失。这趟护送,让他的躯壳多了灵魂的充盈。复仇的两兄弟,他们一直在寻找问题,但问题本身也就是复仇的答案。竞相复仇的过程中,一个放弃了疯狂想法,一个种下了与塔贝无异的恶。至于创作者,他给自己答疑解惑,也让观众享受了听完故事的快感。
也有人批评,这部电影的藏族演员,长得太现代、太网红了,比如女主角琼。
我把这个理解为造型感太强(这也是莱昂内的作品风格),他们站在镜头前,就是一张张人物大片,雪山湖泊草原充当了天然的背景。再有,《皮绳上的魂》不是一部以写实为基调的电影,无需苛求一个女演员应该自带高海拔的高原红。
毕竟,这真不是《图雅的婚事》。
最后,如果要说《皮绳上的魂》的缺点,我还是觉得,导演拉的这条绳子,依然太长了点。这个长度,固然是维系电影张力和紧张感的重要条件,但这个长度,也容易暴露导演在控制力上的瑕疵。
2017年7月30日我在杭州观看了《皮绳上的魂》点映,张杨导演和观众做了许多交流。大家对片子评价很不错,但对剧情、对主旨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我是莱昂内和西部片的影迷,自然非常喜欢本片。有幸得到了导演签名的电影书,书里附赠了一本小册子《<冈仁波齐>和<掌纹地·皮绳上的魂>主创访谈Q&A》,信息量很大,也透露了不少“官方版”剧情说明。我选了一些,摘录于此。当然,作品一旦见诸世人,导演或编剧就不再是唯一的阐释者;观众的理解即便与主创不同,也不意味着就是错的。
本文内容全部节选自【马灯电影】出品的小册子《<冈仁波齐>和<掌纹地·皮绳上的魂>主创访谈Q&A》,纯手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强烈建议看完影片再看主创阐述,不然会丢掉很多乐趣。
访谈① 张杨(《皮绳上的魂》导演)
Q:《掌纹地·皮绳上的魂》的原著小说在当代文学界很有影响力,在创作上,您怎样看待电影作品和原著小说的关系?
张杨:我的大部分电影,除了《无人驾驶》以外,基本上每个剧本我都要参与创作。扎西达娃是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者之一。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来自南美,以马尔克斯或鲁尔福这一批作家为代表,他们的特点是人、鬼、过去、现在交织在一起。在中国,恰恰是西藏这样一个地方,它有宗教、特殊的地理面貌和自然环境,提供了魔幻现实的可能性。我们都热爱这类型题材和表达方式,这非常令人兴奋,但在实际的创作中,编剧重点在呈现故事,而导演架构影像,尽量视觉化,减少台词、对白。比如复仇兄弟的故事,在前两稿里是相对偏后一点才出现的,是用回忆的方式去阐述的,戏份不多,只是回忆和叙述两代人冤冤相报的背景。从导演的角度,那就浪费了一个时空了,况且在作家和他小说里的人物塔贝中间再套一层小说人物的回忆的话,时空概念就太不清晰了,所以我们就商量把回忆这条线拿出来,和作家追逐塔贝那条线并行,一开始就来一场戏:一个杀错人的故事。第一,我通过那场戏构建了一个西部片的视觉元素,第二,把这条线提起来了。实际上,最复杂的是作家这条线的真实和虚构,所谓追逐的这条线,我们只是把它稍微地戏剧化一点,但如果上来就告诉观众这是作家,电影就没意思了,观众就已经开始排斥了。我们要做的是不让观众去分清楚谁是谁,为什么多加了两个黑帮人物,就是要混淆,不要让作家这条线过早地暴露在观众面前。
Q:原小说《西藏,系在皮绳上的魂》谈的是西藏面临现代化的困境,改编之后的《掌纹地·皮绳上的魂》内核完全变了,变成了一个佛教寓言。
张杨:对。实际上,我只是用了小说中关于一个文化人的困境及其小说结构,我想的更多的是个体的困惑,对于我来说,就是寻找和救赎的主题。我在做这两部电影时都是在寻找,作为一个创作者,本身也是寻找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我和那个作家的感觉非常接近,作家所谓的在寻找他小说中的人物,其实就是在寻找自我。你也可以理解为最后他找到自己了,回忆到小时候的责任、小时候的天珠,最后拿着天珠说咱们继续往里走。小说里的主人公往往投射为作家另一个层面的自我,所以这里面的塔贝也可以理解为作家的另一面,塔贝就是在赎罪。他懵懂地得到了一个天珠,但要去完成一个使命,意思是他在这个过程中去赎清所谓的“罪孽”。小说家到最后碰到塔贝的时候说“我终于找到你了”,意思是我终于找到自己的责任。我更希望这个电影的指向性是往这个方向去寻找“救赎”的概念。
访谈② 扎西达娃(《皮绳上的魂》原著作者、编剧)
Q:改编顺利么?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呢?
扎西达娃:改编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故事,电影一定要有故事,要打破已有的小说文本,实际上要从形而上的层面降到讲故事的层面。于是我主动给张导建议,我说还有一个小说叫《去拉萨的路上》,也是一个康巴人带着一个姑娘一起上路的故事,主人公是个逃亡者。《西藏,系在皮绳上的魂》是个流浪的康巴人在路上寻找不可知的答案的故事,两部作品有相似性,而且《去拉萨的路上》故事性更强:一个逃亡者沿公路行走,身后有警察、有动物、有仇人,都在追杀他,故事里也有爱情。张杨觉得这两个小说可以结合,实际上从故事线性来说,可以是以《去拉萨的路上》为原型,但在形式上,有一些超现实、时空交织的处理上,可能更多地考虑用《西藏,系在皮绳上的魂》的方式。
跟他谈完以后,有一天晚上我突然一下子找到了一个点,能把整个故事串起来,就是利用一头小鹿,一个朝佛的少女,牵出“护送天珠”这么个概念,它是一个传递的过程:圣物天珠本来是小女孩戴着,但她中途遇险,临死前碰到了一只鹿,她把圣物交给了鹿,让鹿戴着它一直往北方走,但鹿被猎人杀了,猎人因此遭天谴,又被活佛所救,起死回生以后踏上了护送天珠进圣地的路。这本是个传说中的故事,但一个小男孩儿目睹了小女孩跟鹿之间的交集,原本小女孩儿是想把天珠交给小男孩儿的,但他逃避了,看到了鹿来,他转身跑掉了。很多年之后,小男孩儿成了作家,他一直在逃避这段童年的记忆,记忆却在他内心潜藏,莫名成了他笔下的故事,但一直到故事完结,他接过天珠的时候,才终于开始直面自己的使命。
这是个双矛的电影结构,因为增加了这个结构,我们很顺畅地把几层时空交错到了一起,我个人很擅长,也很喜欢把多时空放在一个现实平面上,你可能猛一看觉得是好几拨人,其实是同一拨人,发生在不同年代的故事,是数代人之间不间断的相互追逐。
Q:您提出的这个“双矛”的结构,它的连接点是什么呢?剧中有些人物似乎比较有神性?
扎西达娃:主要的连接点有两处,一个是作家在考古现场发现的“莲花生大师掌纹地地图”,这让他相信“圣地”,或者说答案是真实存在的,所有人要做的就是寻找它;另外就是轮回的概念,是藏人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剧中还设置了一些纽带式的人物,比如那个男孩“普”,他像个小精灵,他是唯一跟作家有过接触的,连接现实部分的。因为塔贝和琼是作家笔下的人物,是作家在内心深处试图捕捉的,一直到结尾前都不可能跟作家直接会面,所以普实际上有点像是使者,像天使、精灵,在所有人都陷入迷惘的时候,他负责冥冥中的指引。
Q:剧本一共有几稿呢?听说中间曾经搁置过一段时间,前后的创作思路有变化么?
扎西达娃:这个结构定下来以后,张杨导演最初曾经提出要把主人公塔贝塑造成一个性格比较戏剧化、有喜感的人物,同时考虑到未来的票房,希望加强剧本的戏剧性和矛盾冲突,尽量激烈好看,也就是说,第一稿剧本是按照一个商业电影来做的。但2008年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拍摄搁浅了,一直搁置到2014年重新启动,张杨导演的创作思路有了变化:新的想法是不考虑票房,彻底从创作出发,做个艺术电影。于是我们重新梳理了人物性格和关系,包括影像风格,也做了大的调整,前前后后大改了六次,参考了包括《西部往事》在内的一些经典作品,从快节奏大起伏的商业故事,变成了有比较强西部片气质的缓慢、冷峻、潜藏危机、指向更开阔的结局的电影,重点从讲故事移到了提问题,从被动逃离到主动寻找。
访谈③ 郭达明(《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摄影指导)
Q:对您来说,《掌纹地·皮绳上的魂》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制作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您对其摄影风格、美学、技法上的构思是什么?
郭达明:魔幻现实主义本身在中国电影中并不多见。西藏就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多亏有大半年拍摄《冈仁波齐》的铺垫,使我们对藏区有了相对充分的了解。从制作上来说剧组的运作更趋于常规,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最特别的地方是两个月时间转场跨度2000多公里。实际上2013年底我们就从香格里拉到阿里把318和219沿线能到的地方都跑了一遍,能拍到的地方都去了,也是极致了。七月份和导演在拉萨一边分镜一边看片,基本确定了西部片的影像风格。构图运镜上我们参考了《西部往事》,光线处理上《大地惊雷》给了我们不少启发。
Q:这两部电影制作完成后,您觉得满意吗?或是过程之留有什么遗憾?
郭达明:这得问导演,他是否对我的工作满意。呵呵。如果说遗憾的话,《掌纹地·皮绳上的魂》有一些,因为它是不可复制的,我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在这样的地方,拍这样的一部电影。我在光线处理上还是有些不扎实的地方,包括没能用胶片拍摄。至于《冈仁波齐》,我很喜欢。
访谈④ 杨红雨(《皮绳上的魂》剪辑顾问)
Q:您对影片剪辑风格、手法上的构想是什么?
杨红雨:在剪辑过程中,我和导演因为有了多年合作的默契,所以基本上还是比较顺利的,到后来多次修改主要都是集中在长度上。这个片子本身的神秘气质决定了它的节奏不可能特别快,特别跳跃,但同时也不能过于顺畅的平铺直叙,所以我们在结构上做了很多尝试,试图让每场戏在保持住节奏的基础上又能尽量留下些想象空间,让故事进展得有悬念,让观众能带着一种紧张感和期待看下去,不要因为时间过长或事件太直白而让观众产生疲惫感。为此我们删减了很多对白,把台词尽量精炼,充分给已经很有气氛的摄影画面和环境声音设计以及音乐留下空间,用这些丰富的视听语言来营造影片氛围而不是靠解说性的台词。
Q: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杨红雨:我们唯一的略有争执是发生在影片的开场,我最早剪辑时希望片子尽快进入到一个紧张悬疑的气氛里,所以前面用几场事件很突出的戏,比如小孩看鹿,塔贝杀鹿,塔贝被救活后上路寻找天珠作为开场,完全顺着塔贝的故事线贯穿下去,而把另外一对兄弟的戏放到了后面作为另一个部分。导演在看过之后感觉这样剪虽然故事线清晰了,可是神秘感却不足,尤其是作为全片开头,给整个影片定下的基调就不准确了,所以考虑再三我们还是决定改回原剧本的顺序,把几场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又有点没头没尾的戏都并列放在了开头,但每场戏都做足了气氛,让那种贯穿全片的西部片节奏从一上来就格外突出,同时更增强了影片的悬疑感,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