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春夏金士杰张亦驰左右张峰王胤俊李素云任和雅
类型:短片剧情导演:许鞍华 状态:HD 年份:2019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5.1分热度:2 ℃ 时间:2022-10-25 19:32:40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今天看热搜,陈粒出了新歌,是支付宝五福电影《七里地》主题曲(这IP也是厉害,支付宝的五福都出电影了)听了一下还蛮好听。
微电影是许鞍华操刀,金士杰和春夏主演的,短短9分钟,讲述了闯关东那代人和后代人的迁徙与回家。
为了存活,爷爷辈的山东人逃到关外,为了更好的生活,爸爸靠着好好学习走出冰天雪地,立足在国外。三代团圆,但思乡心切,写福字,送福字,才是国人内心浓浓的年味。第三代的孙女带着外国男朋友,不远万里,代表爷爷回家送福,和小朋友们一起扫福字,“福在,家就在”。
片子中已经听不出金士杰老师的台湾腔了,竟然还刻意练出了点山东腔,带着东北的棉帽子,也有点《闯关东》里李幼斌的影子。
前八分钟我都还觉得故事讲得太浅了,第九分钟音乐响起,我还是毫不意外地落泪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歌词里面写道“世界好大,有时我也怕”,这是每个在外打拼的漂泊一族,在某个很深的、孤独的夜都曾有过的心声吧。
七里地是海林的一个村,也就是雪乡附近的一个地方,离我家只有60公里。我从片子里能感受得到清冷的空气,感受得到我爷爷想回山东,却担心自己身体已经坐不了飞机的无奈。
如果可以,谁又想背井离乡呢?
今天抄了这个歌词《四海》,陈粒作词并演唱。
“ 如果你爷爷能看到这个故事,该多好。” 点映场放完,妈妈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
妈妈其实不认识金士杰老师,一直在问哪里请来的演员,这么像我爷爷。我的爷爷叫曹瑞昌,到影片上映时,他已经去世一周年了。这一年,爷爷奶奶相继离开。今年春节,也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不回东北老家过年。总觉得故乡这个词,好像就这样真的离自己远去了。可是又总觉得,有些割舍不断的,要把他写下来。
爷爷去世的葬礼上,我是全家哭的最少的。可之后这一年的梦里,我总是时不时会梦到一些老家的过去,一条弯曲的小路,一场下个不停的大雪。后来我回想,或许真正的感动并不是哭了出来,而是在心里埋下了什么吧。即使当时并不曾察觉。
这不是一个靠煽情来催人泪下的故事,也不是一个靠创意来精彩反转的故事。在成熟的编剧技巧面前,它显得稚嫩又笨拙。因为它不过是我自己家的一段真实记录。没想到的是,竟然真的会有幸被许鞍华导演选中,并从筹备到上映,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奇迹般的呈现了出来。
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一个有些年头的故事,这注定是一件费力且不讨巧的事。爷爷给我讲过无数闯关东路上的传奇,而我只选择了家门前的那条七里长的小路。那条路上,并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也没有什么富有戏剧化的转折。不过是我们一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在雪里,走在路上。
我把爷爷和爸爸的故事,尽可能真实的去还原我记忆里听来的样子。爷爷为了生存来到这片土地,爸爸带着爷爷闯关东的勇气,去四海闯荡。奶奶说,爷爷腿脚不好以后,没事就喜欢坐在电话前,每次铃声响起,好能早点接到。可他又总是若无其事淡淡的说,“在外面好好努力,没事别老想家,别总打电话耽误工作。”
感谢金老的精彩演出,把一个东北老头的倔强与深情,呈现的淋漓尽致。而结尾他那句”福到了,家就到了“,则是爸爸看完整个故事,替爷爷补上的。我们都用各自的方式,思念着再也见不到的人。
而我自己的故事,则把他的孙子改成了孙女。我想用一个女孩来完成传承的使命。她从国外第一次回来东北的老家,拍摄一支有关自己家,也有关中国小镇新年的纪录片。踏上了这条听爷爷和爸爸讲了千百遍的小路,踏上了自己的寻根之旅。虽然也许最初,她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寻找的是什么。
但随着路上发生的种种,她在不断地感受着这一切。感受着自己血脉中,与这片土地的深情。就像我每次下了飞机,坐上那趟去往小镇的大巴,看着沿路苍茫荒凉的大地,浑身就会起满鸡皮疙瘩,甚至莫名其妙的就会掉下泪水。也许这就是中国人内心深处,人与土地特别的情感吧。
而当春夏替爷爷贴上福字的时候,完成了爷爷的使命,也完成了一种传承。七里地走过,她寻找的旅程,也才刚刚开始。我也悄悄的希望,她能替我,给爷爷有个交待吧。那些爷爷对我的嘱咐与期盼,那些我总以为还有时间却终究只能剩下的遗憾,都希望在电影这个平行时空里,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吧。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在影片的呈现中做了许多删减。但这段故事,依旧是我心中的一个寄托。
感谢许鞍华导演和支付宝客户,帮我了却了这桩心愿。甚至还请来了我每次回老家路上,单曲循环《历历万乡》的作者陈粒,特意为此创作的主题曲。感谢黄老师和佛海佛瑞的整个团队,给我的鼓励和支持。
感谢每一个来看我故事的观众。原谅我并不是一个好的讲述者,并没有如你们期待的那样精彩;也不是一个好的广告人,在客户的作品里夹杂了太多自己的感情。虽然写的时候就知道不是什么爆款,但能有些朋友看到,哪怕都是批评,也还是很知足和感恩了。
老家有个说法,老人去世,家里三年不能贴对子,贴福字。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光秃秃的门口,心里不是滋味。如果有机会,我多想亲手替爷爷贴上福字。
惜福。
三条时空线扩充短片信息量,并以“褔”这一符号为主题将线索串起;每条时空线的剧情又经过减法,截取了既自然又完整的片段;短小的体量和简练的剧作下,剧组选用了老青两代专业演员,并邀请专业团队创作主题曲,这都从制作上保证了影片的预期演出效果。然而本片还值得一提的是,许鞍华凭借着自身一贯的洞察力,在这平实的影像和极简的文本中巧妙加入的颇为隐晦的作者性表达:47年爷爷闯关东占据的房子为何人遗弃;83年爷爷送父亲留洋求学叮嘱别老想着回去,而爷爷的妹妹已不见踪影;19年全家移民到了已经过中国春节的海外,也不再见到父亲的身影。影片对这些留白只用一句话进行了颇为含糊的总结:“……我们三代人来来回回走了七十年。七十年里,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很多大事和小事……”,但凝视着剧组在老家墙上“精心布置”的报纸头条,再回看片头和片尾爷爷略带神伤的情绪,作为观众的我们应该可以从中读出一些言外之意。
许鞍华继续用她擅长构建的日常影像完成了《七里地》,她坚持自己的同时也毁掉了这部贺岁短片。《七里地》以“福”字简单串联起三代人的感情,因为片长短、信息多(也即不断需要“动作”),加上三条时间线交叉发展,情感没能酝酿起来,最后只能借助口号(“但福,一直是我们心里不变的信仰”)和歌曲(陈粒的《四海》)升华,最终给观众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这证明了文艺片与广告(或者说带有明显商业意图的短片)之间存在的巨大隔阂。在文艺片中,许鞍华可以得心应手地用日常影像反映真实生活的情状,剧情片的长度给予她足够多时间进行细节的建构。但在不足十分钟的商业短片里,她不再能如此了,《七里地》如同贾樟柯的电影那样最终只能通过视觉或文字符号来触发观众情动:这就不再是观众借由影像观看,而不是经由文本被迫接受教义。
《啥是佩奇》与《七里地》出于相似的商业目的:一者是借贺岁为电影做宣传,号召大家进电影院看电影;一者是接受阿里巴巴公司的委托,以贺岁名义拍摄一部“支付宝”宣传短片(里面有公司的价值观);不同的是,《啥是佩奇》直接用广告的套路来拍,它不藏不掖,直白地给你讲一个故事,让你感动;相反,许鞍华的内心似乎仍有艺术家的崇高使命,仍然想拍摄艺术为上的作品,但受制于现实,她不得不在最后露出商业宣传的狐狸尾巴。
这种心态在贾樟柯近年的电影也有反映。一方面,科长想拍摄艺术电影,但同时也不想为此放弃国内市场,结果这种矛盾反映在了电影中,让人觉得奇怪:表面的姿态十分崇高,为艺术而献身,实际上无处不透露着博取高票房的心机和野心。两者没有办法妥协吗?我想也不是,这无非让观众觉得导演不真诚罢了。如果想探索电影艺术,请继续;如果想转而走商业路线,也请明示,不必戴着一副假面具做不相符的事情。我们且看看科长为苹果公司拍的贺岁短片是否有同样的问题。
《七里地》同隔壁《啥是佩奇》都是年底的宣传片,一个宣传电影,一个宣传支付宝。俩片类型相似但却正好形成两个极端,《啥是佩奇》是一个显然由专业广告团队做主的片子,了解观众的需求,观众需求什么?过年了,需要一点暖心的故事,《舌尖》即是如此。而《七里地》作为文艺大导许鞍华导演的作品,半点许鞍华的影子都看不到,仅剩下了许鞍华平述日常的表现,内核反而像什么,像央视每逢过年记者们问老百姓的“你幸福吗?”10分钟的片子主题空洞,动辄横跨70年祖孙三代人,但是五十年代的社会矛盾,刚刚恢复高考的社会矛盾只字不提,只好敷衍的说“福到了家就到了”这样的屁话空话。《啥是佩奇》好在哪里?就是丝毫没有遮掩农村的种种问题,空巢老人,城乡隔阂,乡村里标语横幅乱贴,普遍审美素质低下(美女主播主要消费群体),但在这里爷爷给孩子做的硬核佩奇那种对孩子的爱才显得弥足珍贵。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七里地》这片子就不会是许鞍华主导的,一看就是支付宝的某些高管的意志,他们的逻辑就是典型的傻逼甲方式的“字要大!”
看《七里地》不如听《七里香》
别碰脏钱
绑架游戏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最后的慰安妇
异国入侵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09℃
今天看热搜,陈粒出了新歌,是支付宝五福电影《七里地》主题曲(这IP也是厉害,支付宝的五福都出电影了)听了一下还蛮好听。
微电影是许鞍华操刀,金士杰和春夏主演的,短短9分钟,讲述了闯关东那代人和后代人的迁徙与回家。
为了存活,爷爷辈的山东人逃到关外,为了更好的生活,爸爸靠着好好学习走出冰天雪地,立足在国外。三代团圆,但思乡心切,写福字,送福字,才是国人内心浓浓的年味。第三代的孙女带着外国男朋友,不远万里,代表爷爷回家送福,和小朋友们一起扫福字,“福在,家就在”。
片子中已经听不出金士杰老师的台湾腔了,竟然还刻意练出了点山东腔,带着东北的棉帽子,也有点《闯关东》里李幼斌的影子。
前八分钟我都还觉得故事讲得太浅了,第九分钟音乐响起,我还是毫不意外地落泪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歌词里面写道“世界好大,有时我也怕”,这是每个在外打拼的漂泊一族,在某个很深的、孤独的夜都曾有过的心声吧。
七里地是海林的一个村,也就是雪乡附近的一个地方,离我家只有60公里。我从片子里能感受得到清冷的空气,感受得到我爷爷想回山东,却担心自己身体已经坐不了飞机的无奈。
如果可以,谁又想背井离乡呢?
今天抄了这个歌词《四海》,陈粒作词并演唱。
“ 如果你爷爷能看到这个故事,该多好。” 点映场放完,妈妈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
妈妈其实不认识金士杰老师,一直在问哪里请来的演员,这么像我爷爷。我的爷爷叫曹瑞昌,到影片上映时,他已经去世一周年了。这一年,爷爷奶奶相继离开。今年春节,也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不回东北老家过年。总觉得故乡这个词,好像就这样真的离自己远去了。可是又总觉得,有些割舍不断的,要把他写下来。
爷爷去世的葬礼上,我是全家哭的最少的。可之后这一年的梦里,我总是时不时会梦到一些老家的过去,一条弯曲的小路,一场下个不停的大雪。后来我回想,或许真正的感动并不是哭了出来,而是在心里埋下了什么吧。即使当时并不曾察觉。
这不是一个靠煽情来催人泪下的故事,也不是一个靠创意来精彩反转的故事。在成熟的编剧技巧面前,它显得稚嫩又笨拙。因为它不过是我自己家的一段真实记录。没想到的是,竟然真的会有幸被许鞍华导演选中,并从筹备到上映,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奇迹般的呈现了出来。
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一个有些年头的故事,这注定是一件费力且不讨巧的事。爷爷给我讲过无数闯关东路上的传奇,而我只选择了家门前的那条七里长的小路。那条路上,并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也没有什么富有戏剧化的转折。不过是我们一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在雪里,走在路上。
我把爷爷和爸爸的故事,尽可能真实的去还原我记忆里听来的样子。爷爷为了生存来到这片土地,爸爸带着爷爷闯关东的勇气,去四海闯荡。奶奶说,爷爷腿脚不好以后,没事就喜欢坐在电话前,每次铃声响起,好能早点接到。可他又总是若无其事淡淡的说,“在外面好好努力,没事别老想家,别总打电话耽误工作。”
感谢金老的精彩演出,把一个东北老头的倔强与深情,呈现的淋漓尽致。而结尾他那句”福到了,家就到了“,则是爸爸看完整个故事,替爷爷补上的。我们都用各自的方式,思念着再也见不到的人。
而我自己的故事,则把他的孙子改成了孙女。我想用一个女孩来完成传承的使命。她从国外第一次回来东北的老家,拍摄一支有关自己家,也有关中国小镇新年的纪录片。踏上了这条听爷爷和爸爸讲了千百遍的小路,踏上了自己的寻根之旅。虽然也许最初,她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寻找的是什么。
但随着路上发生的种种,她在不断地感受着这一切。感受着自己血脉中,与这片土地的深情。就像我每次下了飞机,坐上那趟去往小镇的大巴,看着沿路苍茫荒凉的大地,浑身就会起满鸡皮疙瘩,甚至莫名其妙的就会掉下泪水。也许这就是中国人内心深处,人与土地特别的情感吧。
而当春夏替爷爷贴上福字的时候,完成了爷爷的使命,也完成了一种传承。七里地走过,她寻找的旅程,也才刚刚开始。我也悄悄的希望,她能替我,给爷爷有个交待吧。那些爷爷对我的嘱咐与期盼,那些我总以为还有时间却终究只能剩下的遗憾,都希望在电影这个平行时空里,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吧。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在影片的呈现中做了许多删减。但这段故事,依旧是我心中的一个寄托。
感谢许鞍华导演和支付宝客户,帮我了却了这桩心愿。甚至还请来了我每次回老家路上,单曲循环《历历万乡》的作者陈粒,特意为此创作的主题曲。感谢黄老师和佛海佛瑞的整个团队,给我的鼓励和支持。
感谢每一个来看我故事的观众。原谅我并不是一个好的讲述者,并没有如你们期待的那样精彩;也不是一个好的广告人,在客户的作品里夹杂了太多自己的感情。虽然写的时候就知道不是什么爆款,但能有些朋友看到,哪怕都是批评,也还是很知足和感恩了。
老家有个说法,老人去世,家里三年不能贴对子,贴福字。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光秃秃的门口,心里不是滋味。如果有机会,我多想亲手替爷爷贴上福字。
惜福。
三条时空线扩充短片信息量,并以“褔”这一符号为主题将线索串起;每条时空线的剧情又经过减法,截取了既自然又完整的片段;短小的体量和简练的剧作下,剧组选用了老青两代专业演员,并邀请专业团队创作主题曲,这都从制作上保证了影片的预期演出效果。然而本片还值得一提的是,许鞍华凭借着自身一贯的洞察力,在这平实的影像和极简的文本中巧妙加入的颇为隐晦的作者性表达:47年爷爷闯关东占据的房子为何人遗弃;83年爷爷送父亲留洋求学叮嘱别老想着回去,而爷爷的妹妹已不见踪影;19年全家移民到了已经过中国春节的海外,也不再见到父亲的身影。影片对这些留白只用一句话进行了颇为含糊的总结:“……我们三代人来来回回走了七十年。七十年里,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很多大事和小事……”,但凝视着剧组在老家墙上“精心布置”的报纸头条,再回看片头和片尾爷爷略带神伤的情绪,作为观众的我们应该可以从中读出一些言外之意。
许鞍华继续用她擅长构建的日常影像完成了《七里地》,她坚持自己的同时也毁掉了这部贺岁短片。《七里地》以“福”字简单串联起三代人的感情,因为片长短、信息多(也即不断需要“动作”),加上三条时间线交叉发展,情感没能酝酿起来,最后只能借助口号(“但福,一直是我们心里不变的信仰”)和歌曲(陈粒的《四海》)升华,最终给观众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这证明了文艺片与广告(或者说带有明显商业意图的短片)之间存在的巨大隔阂。在文艺片中,许鞍华可以得心应手地用日常影像反映真实生活的情状,剧情片的长度给予她足够多时间进行细节的建构。但在不足十分钟的商业短片里,她不再能如此了,《七里地》如同贾樟柯的电影那样最终只能通过视觉或文字符号来触发观众情动:这就不再是观众借由影像观看,而不是经由文本被迫接受教义。
《啥是佩奇》与《七里地》出于相似的商业目的:一者是借贺岁为电影做宣传,号召大家进电影院看电影;一者是接受阿里巴巴公司的委托,以贺岁名义拍摄一部“支付宝”宣传短片(里面有公司的价值观);不同的是,《啥是佩奇》直接用广告的套路来拍,它不藏不掖,直白地给你讲一个故事,让你感动;相反,许鞍华的内心似乎仍有艺术家的崇高使命,仍然想拍摄艺术为上的作品,但受制于现实,她不得不在最后露出商业宣传的狐狸尾巴。
这种心态在贾樟柯近年的电影也有反映。一方面,科长想拍摄艺术电影,但同时也不想为此放弃国内市场,结果这种矛盾反映在了电影中,让人觉得奇怪:表面的姿态十分崇高,为艺术而献身,实际上无处不透露着博取高票房的心机和野心。两者没有办法妥协吗?我想也不是,这无非让观众觉得导演不真诚罢了。如果想探索电影艺术,请继续;如果想转而走商业路线,也请明示,不必戴着一副假面具做不相符的事情。我们且看看科长为苹果公司拍的贺岁短片是否有同样的问题。
《七里地》同隔壁《啥是佩奇》都是年底的宣传片,一个宣传电影,一个宣传支付宝。俩片类型相似但却正好形成两个极端,《啥是佩奇》是一个显然由专业广告团队做主的片子,了解观众的需求,观众需求什么?过年了,需要一点暖心的故事,《舌尖》即是如此。而《七里地》作为文艺大导许鞍华导演的作品,半点许鞍华的影子都看不到,仅剩下了许鞍华平述日常的表现,内核反而像什么,像央视每逢过年记者们问老百姓的“你幸福吗?”10分钟的片子主题空洞,动辄横跨70年祖孙三代人,但是五十年代的社会矛盾,刚刚恢复高考的社会矛盾只字不提,只好敷衍的说“福到了家就到了”这样的屁话空话。《啥是佩奇》好在哪里?就是丝毫没有遮掩农村的种种问题,空巢老人,城乡隔阂,乡村里标语横幅乱贴,普遍审美素质低下(美女主播主要消费群体),但在这里爷爷给孩子做的硬核佩奇那种对孩子的爱才显得弥足珍贵。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七里地》这片子就不会是许鞍华主导的,一看就是支付宝的某些高管的意志,他们的逻辑就是典型的傻逼甲方式的“字要大!”
看《七里地》不如听《七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