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丁鹤黄靖芯
类型:剧情喜剧导演:蒋佳辰 状态:HD 年份:2018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6.6分热度:4 ℃ 时间:2022-08-02 18:18:2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每次想要写点东西的时候总需要一点载体,正如现在顶着39度高烧的我写这篇文章,
《寻狗启示》里所展示的小人物其实也正是许多东北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南下或是体制里。长时间以来,东北以“赵本山”代表的二人转的表演艺术让全国人民周知,本山大叔确实能代表东北的一面,但也让大家对东北有了一定误解,认为东北人天生会说二人转,这是我来南方生活半年里所有人对东北人的理解。但二人转是东北人的一部分,代表不了东北人,《寻狗启示》中可贵的是将东北人平常化,东北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而自然光设计的摄影风格也让本片更加流畅且自然,再加上方言特色,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表达了当下东北人的生活。
无论是什么时代的大师,如果脱离开当下的时代,不去表达一个时代普通人,那么从历史纬度上看,这是某种缺失,所以这也正是电影本身的表现性,十分难得。
故事很简单,一个下岗工人家庭的的青年为了毕业留校当老师,没钱,没关系,没背景,只能一直去讨好教授去争取留校的机会,到最后也没有得到这次机会。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几个角色张广胜、父亲、同班同学、韩冰同学,这几类人真的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社会上三类的人。
父亲是下岗职工,没什么本事,但是从内心里疼爱自己的儿子,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一个铁饭碗。
张广胜,一个受过高等当代教育时代青年,但是因为体制问题和自身情况,但也难以以自身与时代抗衡。
同班的富二代同学,开着好车,不愁工作,这也是东北人在90年代有过优越条件的表现。
韩冰同学,私下里与教授有瓜葛,但是不知道是否因为题材而删减。
正是这几类人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小部分群体,也象征了一个大时代里的人物元素。
希望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东北电影出现,东北确实需要振兴,但可能不是在现在。
因为这是学长拍的电影,所所以很早就听说了,这次在网上上映,才终于看了全片。学长拍的,就好像离自己更近,好的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学习;不好的直接吐槽,也少了些“我觉得不好,是不是我水平太低了,看不懂导演高深的艺术表达”之类的心态。于是我抱着“学习”和“找茬”的心情,度过了“快乐”又“忧伤”的100多分钟。
“学习”到的:1、这部电影的地域风格极其明显,东北,一个具有喜剧血统的地方。全片连珠炮似的东北话,语言的力量高密度发射,承担了“幽默”部分;东北衰落的大背景承担了“黑色”部分。有人批评这部电影不是好电影,只能算是好小品,我不否认,我甚至觉得可以把这当成东北电影的特色研究发展,走出区别于其他地域电影的一条路。东北人的乐观与幽默,和他们在东北衰落下的痛苦与挣扎,这本就是巨大的反差,只有东北人自己能拍出来。“独特”太宝贵了。
2:直接。这部电影的力量来自于直接。台词上直接,输出能量密度大;摄影上直接,一场一镜的方式,离人物足够近,有很强的临场感。这也符合电影的气质,爽利,干脆,酣畅淋漓。
3、小。它的落点足够小——找狗,能够以小见大,更好去把握。从细微之处有所发现,并延伸出更多思考,这是创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要“找茬”的:1、有的地方处理稍显草率了,比如女学生和教授的不正当关系交代不足,前面大概只有她扶张广胜回家那场有所反映。所以看到最后两人一起下楼摘狗毛,我确实是没想到。结尾处通过电话交代两人被发现,给我一种“报应来得太快太简单了”的感觉。
2、片名是《寻狗启事》,可是狗却在第40多分钟的时候就找到了,对于全片来说太小了。
“快乐”不必多说,这个电影确实是好看好笑的。似乎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是刻在基因里的,东北话不管是语音腔调还是生动的词汇,都极具喜剧力量。作为一部作者电影,我觉得这部的可看性足够,足够生活化,接地气。影片所展现的这个沈阳,够真实,够引发共鸣。我原以为在我们艺术院校的教育下,出来的学生大多追求有所表达,不屑于能让大众看得懂,甚至是玩概念,自命清高到矫情(我也有这毛病),现在觉得,做出一部“好看”的电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寻狗启事》当然是有所“表达”的,有了“好看”,“表达”才能更好地传达。
让我“忧伤”的,电影里处处有妥协,少有抗争。看似在抗争,实际为妥协。张广胜,与没钱没背景的命运抗争,求一个好工作,用的是跪舔导师的方式。张广胜父亲,与大妈、无赖、兽医抗争,常常坏事,也是为了留钱给儿子的工作“通关系”。
大环境使然,大家都这么想,于是张广胜眼里美好的未来也就是“铁饭碗”。即使是想要抗争,他这只青蛙最终也是陷入温水里。消极来说,振兴中的东北,可能就是一锅煮不沸的汤。
看到一句话,“我们骂公务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不干活吃白饭,讽刺的是,这也是家长希望我们考公务员的原因”。而且,我们也大概率将成为这样的家长。电影里说“不要拿你那套歪风邪气当人之常情”,我觉得是反话正说,太多人把这当人之常情了,东北的经济难有活力,东北的振兴与发展任重道远。
我不知道张广胜的论文内容,但就题目来说,确实显空泛,可讲的东西太多,容易观点不明确和偏激。东北要怎么振兴与发展?这也是当下东北年轻人的茫然困惑吧。
《寻狗启示》的结尾,张广胜的父亲送儿子远行他乡(去找工作或已经找到工作,正要赴职)。在出租车上,张广胜接到电话,说暧昧女同学潜规则导师的事端被举报,张广胜再次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这意味着由丢狗引出的一连串乌龙事件如今告一段落,张广胜不必再离家远赴他乡。
这个类似传统剧作中“大团圆”的结局,虽然尚可接受,但细细想来并不高明。其背后的意图无疑在指向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如同在警匪片的结尾,代表正义的警察总能将坏人绳之以法。我们并不知道这种处理是否出自导演保守的创作理念,或者仅仅为了过审进行的自我审查?毕竟潜规则这种事情虽然这片土地上遍地横行,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却相违背,而不能正面地呈现在银幕上。
仅就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来说,这样一个光明的结局无疑为写实主义带来的刻骨共情增添上了人工伪造的色彩,而丧失部分的艺术价值。为什么在中国电影中,就不能一“丧”到底呢?对于张广胜来说,人生一连串的落魄:家庭破碎,恋情失败,毕业论文问题重重,从有望留校的好学生转眼变为找不到工作的落魄者——为什么不能如实的呈现,一定要给予光明?
既然现实已经如此惨烈,熬制一碗鸡汤能带来的疗效极其有限。这是一种假想的希望、灵魂麻醉剂,是隐性的驯化,和妥协的安慰剂。电影和这个国家狼狈在一起,制造一种稳定,在有限的空间内苟延残喘,目的是让你告别反抗,继续生活下去。“丧”不该被否定,应该当作正面价值被歌颂,正是在“丧”的状态中,我们对现实才能有真正的认识,同时安享自己。
两年前初识这部片,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上,彼时我刚从上一份工作中碰得鼻青脸肿,丧得不行,来电影节散心。电影是朋友送的票,没报太大期望走进影院,却误打误撞遇到了上影节两大惊喜影片之一(另一部是《阿拉姜色》)。影片的故事简约而不简单,镜头设计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充满匠心独运的场面调度,演员的表演更是炸裂,当时就对这部名不经传的小片子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两年来,我换了工作,有幸又不幸地见证了这部小片的艰难上映之路。大环境之下,扶持青年导演的计划一个又一个成为历史,公司解散,工作人员纷纷四散,影片几经波折,最终也只能在疫情下选择于2020年端午后优酷上映。宣发费用更是一分没有,只能靠微信微博的微商式营销和导演演员用爱发电做宣传。如果把《寻狗》的上映之路也拍出来,那简直比电影都黑色幽默了。
导协这篇文章,写了寻狗的前半段坎坷,经原作者付梦珍同意,转发到豆瓣上,供各位豆友参考。
原创 付梦珍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2018-07-13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蒋佳辰导演处女作,《寻狗启事》入围亚洲新人奖单元。该片主演丁溪鹤凭借张广胜一角获得最佳男主角。
《寻狗启事》讲述了即将硕士毕业的张广胜不慎将教授的狗丢失。为了避免教授生气带来麻烦,他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去寻找,进而引发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通过东北青年张广胜,在琐碎繁杂生活场景中的奋斗与成长,表现了普通人面对困难与抉择时的心路历程,折射出一代人的生活境遇与东北现状。
力求真实
2016年中旬,蒋佳辰和朋友吃饭时,听说了一个东北青年,辞去稳定的工作,拿出全部积蓄做宠物繁殖,赔到血本无归的故事。一位不安于现状的东北青年形象在他心中浮现。
“其实这类青年在东北很常见,现在整个东北的经济基本探底。身边很多人要么追求稳定的工作,要么去外省,整个地区都处于不安全感中。”
蒋佳辰联想到自己生活的现状,“我这么多年生活在东北,东北也处于经济不景气的节点上,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找狗这件事也很好玩,能够用细节反复拉锯。”
当天晚上,蒋佳辰开始写《寻狗启事》剧本,次年春天完成万余字初稿,投到由合一影业和香港国际电影节联合举办,旨在发掘新导演的“早鸟计划”。该片在亚洲范围内的3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投资。
“通过人物的生活状态折射出时代感,寻狗带来了强烈的外部戏剧性推动,兼具可看性与艺术表达。”蒋佳辰在早鸟创投现场如此说道。
《寻狗启事》预计拍摄25天,实际拍摄19天,全程在沈阳拍摄。特约角色也会提前面试,拍摄前,剧组全体人员排练走戏,摄影与美术均为蒋佳辰同事,沟通很顺利。
影片全程使用肩扛,共61个镜头,多以走位和机位转换实现叙事,摄影镜头全部采用50mm以下的短焦,以保持电影的临场感与纪实感。
片中一场张广胜喝完酒出来的镜头,三个场景,360度转换,11分钟长,马路两边铺满了灯。“长镜头的走位与打光更加辛苦,但它带来的真实感无可替代。”
语言作为一方水土的文化产物,带有强烈的地域特性,《寻狗启事》根植于东北人爱唠嗑的特点,台词密集。
“东北话中的讽刺感、幽默感实际上给到非东北人看都会有理解上的差异与信息获取上的损失。但东北人的性格,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淋漓尽致表达的,这是真实的生活状态。”
生长在东北
念初中时,父母工作忙,蒋佳辰常常一个人在家里看录像带。读高中时,一位学艺术的朋友给他推荐了《肖申克的救赎》,后者看完深受震撼,觉得“电影太有意思了”。
考大学时,未能进入专业的电影院校,蒋佳辰“曲线救国”,进入鲁美摄影专业。大学时,他是同届摄影系里最爱写剧本,最爱拍片的同学。
大一时拿着DV拍了短片,在学校一位老师推荐下参加了北京798艺术节,并入围。放映时,798画廊的一位老板对19岁的蒋佳辰说:好看,有劲。
展映给了蒋佳辰信心,“虽然我家里没人从事这个行业,我也没系统的学习过电影,但我可能是有天赋,能做这行,最难的是你在不知道能不能做的情况下徘徊。”
毕业后,蒋佳辰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学系,系统的学习电影知识,之后跟组。北漂的几年,他拍剧照,做道具,当制片,生活不稳定却也经历颇为丰富。
跟组的经历让蒋佳辰更了解如何在剧组尊重他人,更好的沟通,“你会知道整个剧组的流程如何运作,明白他们的难处。”
彼时,鲁美招聘老师,邀请蒋佳辰回校任教。
考虑到学校生活偏向于稳定,更适合于潜心创作,蒋佳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备课讲学。当梳理自己之前学习的知识时,他发现这实际上是自我总结与思考的过程。
教学期间蒋佳辰带着学生拍片,积累经验,在他看来,如果没有那些短片的经验,也无法做出长片。“短片是实现一个想法,长片是系统密集的制作过程,短片能为拍摄长片积累经验。”
教学时,蒋佳辰也遇到过一些有天赋的学生,希望他们能继续搞创作,将当地的影视行业发展起来。但东北的工作机会满足不了他们的能力。尤其是影视行业,留在东北只能够拍一些广告和宣传片。
他们的选择多是去北京等大城市,或者转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留在东北,不是仅仅为了一份安稳的工作,而是能建设东北,在这里奋斗。”蒋佳辰一直觉得老家的人才流失,“很可惜。”
时代的焦虑
参加早鸟计划期间,王红卫对蒋佳辰说,“你们青年导演正处于能犯错的年纪,想把电影做到完美的结果常常是平庸,就失去了青年导演最大的价值。冲劲、猛烈是你们的特质,一定要拍有劲的电影。”
王红卫的话给了蒋佳辰放手去拍的信心,“只要你是做这件事的料,坚持走下去不难。”
北漂时觉得生活难以为继,蒋佳辰回老家搞教学和创作。《寻狗启事》前,他写过剧本《不治之症》,并未找到投资,失落一段时间后,他继而写其他剧本。
回顾这些年的电影之路,蒋佳辰觉得更多的是幸运,“成千上万个导演里,我的电影能够入围扶持计划并脱颖而出,找到投资,拍完,能进电影节,已经很幸运了。”
生活中,蒋佳辰会保持对身边新闻的嗅觉,寻找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事件。
“首先故事要吸引我,听起来觉得好玩,再从故事里提炼能让人思考,有价值的东西,观影以后要能留在心里。”
伪满时期,东北工业体系完备、技术先进。建国后,辽宁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一直在为全国的经济建设提供资源、财力、技术、人才和装备。改革开放后囿于体制、地域、资源等原因,老工业基地经济下滑严重,“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现象”等都是热议话题,重振老工业基地也成为东北人的口头禅。
《寻狗启事》中张广胜的毕业论题为“东北的振兴与发展”,影片也通过“走后门”、“铁饭碗”等情节,折射出东北现状,喜剧外形下,包裹着悲剧内核。
“寻狗是一条路,张广胜一开始目标明确,找到了狗就找到了工作和未来。寻狗过程中,越来越没有方向,亦越来越明确未来其实并非由自己掌握。”
张广胜出身平凡,生活困难,使得他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提升社会地位。无门无路的他选择了拉近和导师的关系达到留校目的,却发现导师只是利用学生,这与北京大学沈阳教授被实名举报、武汉理工大学陶崇园跳楼等事件冥冥中呼应,《寻狗启事》也揭示了校园师生间非正常关系的一面。
“不是我对社会事件有前瞻性,而是这些事情在大学一直存在,只不过没有通过某个事件集中爆发出来。”从情感上来说,蒋佳辰希望家乡能更好,“我不是说要批判谁,而是想好好思考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带动观众去思考,那更好。”
影片最后,关于张广胜的去留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结局的设置决定着这部电影的气质,作为一部黑色幽默电影,表层是张广胜的选择,背后有深层次的东西。”
蒋佳辰说,影片开始部分张广胜的选择或许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但在结尾部分,他回到原点,做好了接受一切选择的准备。
狗并非主角,而是一个幌子,用来引出东北这片土地上略带喜感的人情世故。因为弄丢了导师拜托寄养的狗,张广胜有失去留校任教资格的危险,父子两人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找到那条狗。张广胜希望在导师出差归来前找到狗,好像啥事都没发生过。但荒诞的是,导师在知悉事情原委后,狗却出现在了导师的家里:自动跑回了老家。这场乌龙基本上葬送了张广胜留校的期望。同时,因为寻狗启示的贴出,不断有人借狗惹事来讹诈父子俩。
张广胜遗传了父亲憨直冲动的个性,如父如子。张广胜的父亲年轻时在工厂当一名技工,算风云人物,技术高超,却不懂人世。当下岗浪潮袭来,他自然成了首当其冲被辞退的对象。虽然电影没有明确说明他为什么离婚,但我们可以猜测离婚的原因与他的性格脱不了干系。。在酒桌上与同学交酬,或在警局处理狗的事情,张广胜表现出憨直的个性,无疑与家庭影响有关。虽然狗丢失的乌龙让张广胜在导师面前丢尽了面子,但至少他还能想到给导师送礼来保住留校的机会。
年迈的父亲经过岁月的洗礼也愿意放下脸,瞒着儿子向前妻的丈夫(大学教授)借钱来打通关系,帮助儿子能够留校任教。像国有企业(结尾出现的大烟囱)的职工一样,教师无疑也是一个铁饭碗。铁饭碗意味着稳定,这是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大家都争着抢着想进入体制工作的原因。与张广胜有暧昧关系的女同学甚至愿意出卖肉体来获得张广胜留下的教师资格入场券。
《寻狗启示》展现了东北这片充满悲伤气息的土地上一个普通家庭的际遇,一群落魄者(或者说,在世人看来属于失败者)的群体肖像,带着辛酸和荒诞,背后折射出的是由潜规则建构起来的人情世故。这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情境的缩影:人情关系比个人能力更重要。落魄者并非社群中的少数个体,而是生活在这个国度的每位普通人。“寻狗启示”,最终变成了“寻人启示”: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中,人民还能正常生活吗?
神采飞扬
圣诞绅士夜
冲撞
熊出没·逆转时空
辣警霸王花粤语
恋爱之瘾粤语
花言巧语的小镇青年吉姆在百货公司得到一份看门人的...
播放指数:970℃
每次想要写点东西的时候总需要一点载体,正如现在顶着39度高烧的我写这篇文章,
《寻狗启示》里所展示的小人物其实也正是许多东北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南下或是体制里。长时间以来,东北以“赵本山”代表的二人转的表演艺术让全国人民周知,本山大叔确实能代表东北的一面,但也让大家对东北有了一定误解,认为东北人天生会说二人转,这是我来南方生活半年里所有人对东北人的理解。但二人转是东北人的一部分,代表不了东北人,《寻狗启示》中可贵的是将东北人平常化,东北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而自然光设计的摄影风格也让本片更加流畅且自然,再加上方言特色,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表达了当下东北人的生活。
无论是什么时代的大师,如果脱离开当下的时代,不去表达一个时代普通人,那么从历史纬度上看,这是某种缺失,所以这也正是电影本身的表现性,十分难得。
故事很简单,一个下岗工人家庭的的青年为了毕业留校当老师,没钱,没关系,没背景,只能一直去讨好教授去争取留校的机会,到最后也没有得到这次机会。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几个角色张广胜、父亲、同班同学、韩冰同学,这几类人真的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社会上三类的人。
父亲是下岗职工,没什么本事,但是从内心里疼爱自己的儿子,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一个铁饭碗。
张广胜,一个受过高等当代教育时代青年,但是因为体制问题和自身情况,但也难以以自身与时代抗衡。
同班的富二代同学,开着好车,不愁工作,这也是东北人在90年代有过优越条件的表现。
韩冰同学,私下里与教授有瓜葛,但是不知道是否因为题材而删减。
正是这几类人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小部分群体,也象征了一个大时代里的人物元素。
希望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东北电影出现,东北确实需要振兴,但可能不是在现在。
因为这是学长拍的电影,所所以很早就听说了,这次在网上上映,才终于看了全片。学长拍的,就好像离自己更近,好的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学习;不好的直接吐槽,也少了些“我觉得不好,是不是我水平太低了,看不懂导演高深的艺术表达”之类的心态。于是我抱着“学习”和“找茬”的心情,度过了“快乐”又“忧伤”的100多分钟。
“学习”到的:1、这部电影的地域风格极其明显,东北,一个具有喜剧血统的地方。全片连珠炮似的东北话,语言的力量高密度发射,承担了“幽默”部分;东北衰落的大背景承担了“黑色”部分。有人批评这部电影不是好电影,只能算是好小品,我不否认,我甚至觉得可以把这当成东北电影的特色研究发展,走出区别于其他地域电影的一条路。东北人的乐观与幽默,和他们在东北衰落下的痛苦与挣扎,这本就是巨大的反差,只有东北人自己能拍出来。“独特”太宝贵了。
2:直接。这部电影的力量来自于直接。台词上直接,输出能量密度大;摄影上直接,一场一镜的方式,离人物足够近,有很强的临场感。这也符合电影的气质,爽利,干脆,酣畅淋漓。
3、小。它的落点足够小——找狗,能够以小见大,更好去把握。从细微之处有所发现,并延伸出更多思考,这是创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要“找茬”的:1、有的地方处理稍显草率了,比如女学生和教授的不正当关系交代不足,前面大概只有她扶张广胜回家那场有所反映。所以看到最后两人一起下楼摘狗毛,我确实是没想到。结尾处通过电话交代两人被发现,给我一种“报应来得太快太简单了”的感觉。
2、片名是《寻狗启事》,可是狗却在第40多分钟的时候就找到了,对于全片来说太小了。
“快乐”不必多说,这个电影确实是好看好笑的。似乎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是刻在基因里的,东北话不管是语音腔调还是生动的词汇,都极具喜剧力量。作为一部作者电影,我觉得这部的可看性足够,足够生活化,接地气。影片所展现的这个沈阳,够真实,够引发共鸣。我原以为在我们艺术院校的教育下,出来的学生大多追求有所表达,不屑于能让大众看得懂,甚至是玩概念,自命清高到矫情(我也有这毛病),现在觉得,做出一部“好看”的电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寻狗启事》当然是有所“表达”的,有了“好看”,“表达”才能更好地传达。
让我“忧伤”的,电影里处处有妥协,少有抗争。看似在抗争,实际为妥协。张广胜,与没钱没背景的命运抗争,求一个好工作,用的是跪舔导师的方式。张广胜父亲,与大妈、无赖、兽医抗争,常常坏事,也是为了留钱给儿子的工作“通关系”。
大环境使然,大家都这么想,于是张广胜眼里美好的未来也就是“铁饭碗”。即使是想要抗争,他这只青蛙最终也是陷入温水里。消极来说,振兴中的东北,可能就是一锅煮不沸的汤。
看到一句话,“我们骂公务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不干活吃白饭,讽刺的是,这也是家长希望我们考公务员的原因”。而且,我们也大概率将成为这样的家长。电影里说“不要拿你那套歪风邪气当人之常情”,我觉得是反话正说,太多人把这当人之常情了,东北的经济难有活力,东北的振兴与发展任重道远。
我不知道张广胜的论文内容,但就题目来说,确实显空泛,可讲的东西太多,容易观点不明确和偏激。东北要怎么振兴与发展?这也是当下东北年轻人的茫然困惑吧。
《寻狗启示》的结尾,张广胜的父亲送儿子远行他乡(去找工作或已经找到工作,正要赴职)。在出租车上,张广胜接到电话,说暧昧女同学潜规则导师的事端被举报,张广胜再次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这意味着由丢狗引出的一连串乌龙事件如今告一段落,张广胜不必再离家远赴他乡。
这个类似传统剧作中“大团圆”的结局,虽然尚可接受,但细细想来并不高明。其背后的意图无疑在指向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如同在警匪片的结尾,代表正义的警察总能将坏人绳之以法。我们并不知道这种处理是否出自导演保守的创作理念,或者仅仅为了过审进行的自我审查?毕竟潜规则这种事情虽然这片土地上遍地横行,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却相违背,而不能正面地呈现在银幕上。
仅就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来说,这样一个光明的结局无疑为写实主义带来的刻骨共情增添上了人工伪造的色彩,而丧失部分的艺术价值。为什么在中国电影中,就不能一“丧”到底呢?对于张广胜来说,人生一连串的落魄:家庭破碎,恋情失败,毕业论文问题重重,从有望留校的好学生转眼变为找不到工作的落魄者——为什么不能如实的呈现,一定要给予光明?
既然现实已经如此惨烈,熬制一碗鸡汤能带来的疗效极其有限。这是一种假想的希望、灵魂麻醉剂,是隐性的驯化,和妥协的安慰剂。电影和这个国家狼狈在一起,制造一种稳定,在有限的空间内苟延残喘,目的是让你告别反抗,继续生活下去。“丧”不该被否定,应该当作正面价值被歌颂,正是在“丧”的状态中,我们对现实才能有真正的认识,同时安享自己。
两年前初识这部片,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上,彼时我刚从上一份工作中碰得鼻青脸肿,丧得不行,来电影节散心。电影是朋友送的票,没报太大期望走进影院,却误打误撞遇到了上影节两大惊喜影片之一(另一部是《阿拉姜色》)。影片的故事简约而不简单,镜头设计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充满匠心独运的场面调度,演员的表演更是炸裂,当时就对这部名不经传的小片子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两年来,我换了工作,有幸又不幸地见证了这部小片的艰难上映之路。大环境之下,扶持青年导演的计划一个又一个成为历史,公司解散,工作人员纷纷四散,影片几经波折,最终也只能在疫情下选择于2020年端午后优酷上映。宣发费用更是一分没有,只能靠微信微博的微商式营销和导演演员用爱发电做宣传。如果把《寻狗》的上映之路也拍出来,那简直比电影都黑色幽默了。
导协这篇文章,写了寻狗的前半段坎坷,经原作者付梦珍同意,转发到豆瓣上,供各位豆友参考。
东北青年导演蒋佳辰 和他的《寻狗启事》之路
原创 付梦珍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2018-07-13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蒋佳辰导演处女作,《寻狗启事》入围亚洲新人奖单元。该片主演丁溪鹤凭借张广胜一角获得最佳男主角。
《寻狗启事》讲述了即将硕士毕业的张广胜不慎将教授的狗丢失。为了避免教授生气带来麻烦,他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去寻找,进而引发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通过东北青年张广胜,在琐碎繁杂生活场景中的奋斗与成长,表现了普通人面对困难与抉择时的心路历程,折射出一代人的生活境遇与东北现状。
力求真实
2016年中旬,蒋佳辰和朋友吃饭时,听说了一个东北青年,辞去稳定的工作,拿出全部积蓄做宠物繁殖,赔到血本无归的故事。一位不安于现状的东北青年形象在他心中浮现。
“其实这类青年在东北很常见,现在整个东北的经济基本探底。身边很多人要么追求稳定的工作,要么去外省,整个地区都处于不安全感中。”
蒋佳辰联想到自己生活的现状,“我这么多年生活在东北,东北也处于经济不景气的节点上,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找狗这件事也很好玩,能够用细节反复拉锯。”
当天晚上,蒋佳辰开始写《寻狗启事》剧本,次年春天完成万余字初稿,投到由合一影业和香港国际电影节联合举办,旨在发掘新导演的“早鸟计划”。该片在亚洲范围内的3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投资。
“通过人物的生活状态折射出时代感,寻狗带来了强烈的外部戏剧性推动,兼具可看性与艺术表达。”蒋佳辰在早鸟创投现场如此说道。
《寻狗启事》预计拍摄25天,实际拍摄19天,全程在沈阳拍摄。特约角色也会提前面试,拍摄前,剧组全体人员排练走戏,摄影与美术均为蒋佳辰同事,沟通很顺利。
影片全程使用肩扛,共61个镜头,多以走位和机位转换实现叙事,摄影镜头全部采用50mm以下的短焦,以保持电影的临场感与纪实感。
片中一场张广胜喝完酒出来的镜头,三个场景,360度转换,11分钟长,马路两边铺满了灯。“长镜头的走位与打光更加辛苦,但它带来的真实感无可替代。”
语言作为一方水土的文化产物,带有强烈的地域特性,《寻狗启事》根植于东北人爱唠嗑的特点,台词密集。
“东北话中的讽刺感、幽默感实际上给到非东北人看都会有理解上的差异与信息获取上的损失。但东北人的性格,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淋漓尽致表达的,这是真实的生活状态。”
生长在东北
念初中时,父母工作忙,蒋佳辰常常一个人在家里看录像带。读高中时,一位学艺术的朋友给他推荐了《肖申克的救赎》,后者看完深受震撼,觉得“电影太有意思了”。
考大学时,未能进入专业的电影院校,蒋佳辰“曲线救国”,进入鲁美摄影专业。大学时,他是同届摄影系里最爱写剧本,最爱拍片的同学。
大一时拿着DV拍了短片,在学校一位老师推荐下参加了北京798艺术节,并入围。放映时,798画廊的一位老板对19岁的蒋佳辰说:好看,有劲。
展映给了蒋佳辰信心,“虽然我家里没人从事这个行业,我也没系统的学习过电影,但我可能是有天赋,能做这行,最难的是你在不知道能不能做的情况下徘徊。”
毕业后,蒋佳辰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学系,系统的学习电影知识,之后跟组。北漂的几年,他拍剧照,做道具,当制片,生活不稳定却也经历颇为丰富。
跟组的经历让蒋佳辰更了解如何在剧组尊重他人,更好的沟通,“你会知道整个剧组的流程如何运作,明白他们的难处。”
彼时,鲁美招聘老师,邀请蒋佳辰回校任教。
考虑到学校生活偏向于稳定,更适合于潜心创作,蒋佳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备课讲学。当梳理自己之前学习的知识时,他发现这实际上是自我总结与思考的过程。
教学期间蒋佳辰带着学生拍片,积累经验,在他看来,如果没有那些短片的经验,也无法做出长片。“短片是实现一个想法,长片是系统密集的制作过程,短片能为拍摄长片积累经验。”
教学时,蒋佳辰也遇到过一些有天赋的学生,希望他们能继续搞创作,将当地的影视行业发展起来。但东北的工作机会满足不了他们的能力。尤其是影视行业,留在东北只能够拍一些广告和宣传片。
他们的选择多是去北京等大城市,或者转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留在东北,不是仅仅为了一份安稳的工作,而是能建设东北,在这里奋斗。”蒋佳辰一直觉得老家的人才流失,“很可惜。”
时代的焦虑
参加早鸟计划期间,王红卫对蒋佳辰说,“你们青年导演正处于能犯错的年纪,想把电影做到完美的结果常常是平庸,就失去了青年导演最大的价值。冲劲、猛烈是你们的特质,一定要拍有劲的电影。”
王红卫的话给了蒋佳辰放手去拍的信心,“只要你是做这件事的料,坚持走下去不难。”
北漂时觉得生活难以为继,蒋佳辰回老家搞教学和创作。《寻狗启事》前,他写过剧本《不治之症》,并未找到投资,失落一段时间后,他继而写其他剧本。
回顾这些年的电影之路,蒋佳辰觉得更多的是幸运,“成千上万个导演里,我的电影能够入围扶持计划并脱颖而出,找到投资,拍完,能进电影节,已经很幸运了。”
生活中,蒋佳辰会保持对身边新闻的嗅觉,寻找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事件。
“首先故事要吸引我,听起来觉得好玩,再从故事里提炼能让人思考,有价值的东西,观影以后要能留在心里。”
伪满时期,东北工业体系完备、技术先进。建国后,辽宁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一直在为全国的经济建设提供资源、财力、技术、人才和装备。改革开放后囿于体制、地域、资源等原因,老工业基地经济下滑严重,“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现象”等都是热议话题,重振老工业基地也成为东北人的口头禅。
《寻狗启事》中张广胜的毕业论题为“东北的振兴与发展”,影片也通过“走后门”、“铁饭碗”等情节,折射出东北现状,喜剧外形下,包裹着悲剧内核。
“寻狗是一条路,张广胜一开始目标明确,找到了狗就找到了工作和未来。寻狗过程中,越来越没有方向,亦越来越明确未来其实并非由自己掌握。”
张广胜出身平凡,生活困难,使得他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提升社会地位。无门无路的他选择了拉近和导师的关系达到留校目的,却发现导师只是利用学生,这与北京大学沈阳教授被实名举报、武汉理工大学陶崇园跳楼等事件冥冥中呼应,《寻狗启事》也揭示了校园师生间非正常关系的一面。
“不是我对社会事件有前瞻性,而是这些事情在大学一直存在,只不过没有通过某个事件集中爆发出来。”从情感上来说,蒋佳辰希望家乡能更好,“我不是说要批判谁,而是想好好思考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带动观众去思考,那更好。”
影片最后,关于张广胜的去留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结局的设置决定着这部电影的气质,作为一部黑色幽默电影,表层是张广胜的选择,背后有深层次的东西。”
蒋佳辰说,影片开始部分张广胜的选择或许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但在结尾部分,他回到原点,做好了接受一切选择的准备。
狗并非主角,而是一个幌子,用来引出东北这片土地上略带喜感的人情世故。因为弄丢了导师拜托寄养的狗,张广胜有失去留校任教资格的危险,父子两人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找到那条狗。张广胜希望在导师出差归来前找到狗,好像啥事都没发生过。但荒诞的是,导师在知悉事情原委后,狗却出现在了导师的家里:自动跑回了老家。这场乌龙基本上葬送了张广胜留校的期望。同时,因为寻狗启示的贴出,不断有人借狗惹事来讹诈父子俩。
张广胜遗传了父亲憨直冲动的个性,如父如子。张广胜的父亲年轻时在工厂当一名技工,算风云人物,技术高超,却不懂人世。当下岗浪潮袭来,他自然成了首当其冲被辞退的对象。虽然电影没有明确说明他为什么离婚,但我们可以猜测离婚的原因与他的性格脱不了干系。。在酒桌上与同学交酬,或在警局处理狗的事情,张广胜表现出憨直的个性,无疑与家庭影响有关。虽然狗丢失的乌龙让张广胜在导师面前丢尽了面子,但至少他还能想到给导师送礼来保住留校的机会。
年迈的父亲经过岁月的洗礼也愿意放下脸,瞒着儿子向前妻的丈夫(大学教授)借钱来打通关系,帮助儿子能够留校任教。像国有企业(结尾出现的大烟囱)的职工一样,教师无疑也是一个铁饭碗。铁饭碗意味着稳定,这是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大家都争着抢着想进入体制工作的原因。与张广胜有暧昧关系的女同学甚至愿意出卖肉体来获得张广胜留下的教师资格入场券。
《寻狗启示》展现了东北这片充满悲伤气息的土地上一个普通家庭的际遇,一群落魄者(或者说,在世人看来属于失败者)的群体肖像,带着辛酸和荒诞,背后折射出的是由潜规则建构起来的人情世故。这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情境的缩影:人情关系比个人能力更重要。落魄者并非社群中的少数个体,而是生活在这个国度的每位普通人。“寻狗启示”,最终变成了“寻人启示”: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中,人民还能正常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