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吕聿来藤龙也赤坂沙世松本纪保
类型:剧情导演:近浦启 状态:HD 年份:2018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豆瓣:0.0分热度:2 ℃ 时间:2024-02-03 13:47:10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来柏林快三年后第一次蹭到电影节的热闹,美食单元。主持人老爷爷说,我们德国人不像很多其他民族一样对食物怀有敬意,今天看这个片子算是一种治疗。
影片大意是,到日本打黑工的河南少年程梁投靠黑帮、以偷热水器为生,后来盗用了别人的姓名到荞麦面馆学手艺,对当地人谎称自己是北京人,对家里人说自己是在学维修汽车的高级技术。荞麦面店的老师傅和女儿对主角无比善良,在主角啥也不会、日语说不明白的情况下教他做荞麦面,不厌其烦地写汉字和他交流,最后在他盗用别人身份暴露了的时候塞给他好多钱让他自己去寻找新生活。插叙每次出现都很突然,讲述主角出国前在河南跟病重的奶奶和母亲一起的生活。母亲没主意,奶奶刀子嘴豆腐心,一边骂主角没良心一边拼命打工供他出国最终累死。感情戏发生在主角和一个生活在庙里(?)的学中文的画抽象画的少女之间。
画面很真实,主角很质朴,故事线很清楚。问题是,剪辑粗糙、节奏缓慢,更重要的是,对话和演技之尴尬;人物扁平到了接近2D的程度。
演后谈的时候很多德国人表示看得很爽,可以想象他们的审美快感。日本生活目不暇接的文化符号、荞麦面老师傅的“匠人精神”以及中日文字的相似性带来的沟通快感,还有中国县城的土洋结合、两种异域文化之间的碰撞磨合等。
但我看到了什么呢?台词尴尬极了,没有活人会那么使用中文;很多演员没有演技,日本被过分符号化。但这些德国人大部分是看不见的,因为他们看的是内容被简化了的英语字幕。
我来德国后经常想,隔着一层语言障碍,很多体验和感受都会被严重弱化。听中国人说话的时候,通过他们的语言,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到他们的教育水平和审美趣味。尽管很多时候并不会形成完整的意识,但总归会在心中的“高雅-低俗”尺度上给他们找到一个模糊的位置。但是我听别人说德语的时候就完全做不到这一点。我忙于理解他所说的内容,他的语言用法、有无情态暗示,我都感觉不到。绝大多数时候,即使是说英语的环境中,我依然在用中文的经验和想象力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母语环境中的交流效率远高于多语言环境,原因不仅仅是基本的语言能力,更包括共同的文化基础、对语气和用词所表达情态的理解等。可以想象,德国人观察我们的时候,也会是类似的感受。
在我看来尴尬的台词,他们可能会很配合地想象成中国的俚语;在我看来尴尬的演技,他们也可以想象成是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因为当我在看地方特色强烈、需要大段注释的美剧时,我也是这么想象的。
因此,当一部电影以文化交流为己任的时候,其形式的价值就远大于内容了。或者说,内容的可信性、台词的流畅度和演技都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观众能体验到的最大程度的真实仅限于人类生活的基本共性,比如荞麦面好不好吃、奶奶的爱深不深沉。一个河南老大爷在要债的时候是不是像诗朗诵一样说话,他们既不了解,也听不出来。
我曾经看过一个一带一路的海外宣传片,开头是展现沿线各国人民文化生活的小片段,每段半分钟左右。先出现的是巴基斯坦、非洲和几个阿拉伯国家的片段,我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一段讲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我看完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拍得这么假,语气和用词都不属于任何中国人。我自然也会想象,之前看到的那些片段展现的也都是类似的虚假内容和低级演技,只因我不懂那些语言和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完全看不出真伪罢了。
异域环境中的人们到底怎么说话,对观众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大部分人丝毫不懂他们听到的这门语言。异域的审美快乐来源于陌生语言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幻象,换言之,就是在所了解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的想象空间。
演后谈,日本导演说英语,中国主演带了个翻译。观众兴奋地问,导演你为什么选用荞麦面?那个说话恶狠狠的奶奶形象你是怎么构思的?主演穿的T恤上画的是什么呀是不是水墨画?导演磕磕巴巴地说,嘿嘿,都是从我自己的生活中来的啊,我就是觉得有趣,被这些符号吸引了。观众问,你和主演是怎么交流的呀?导演说,with our poor English. 观众大笑。主演说,荞麦面的做法不难学,跟中国面条差不多。观众又笑。最痛苦的是导演让我背一大段日语台词。大笑。
散场后,旁边的一对中年男女问我,日语和中文到底有什么关系呀?你们互相听得懂吗?解释完,他们说谢谢,我们不懂,但有机会了解一下感觉很好。
我也感觉挺好,社交成就感。但今天看的这个算是电影吗?或者说,是给我看的电影吗?没想好。
别碰脏钱
绑架游戏2024
闪电战
绑架游戏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10℃
来柏林快三年后第一次蹭到电影节的热闹,美食单元。主持人老爷爷说,我们德国人不像很多其他民族一样对食物怀有敬意,今天看这个片子算是一种治疗。
影片大意是,到日本打黑工的河南少年程梁投靠黑帮、以偷热水器为生,后来盗用了别人的姓名到荞麦面馆学手艺,对当地人谎称自己是北京人,对家里人说自己是在学维修汽车的高级技术。荞麦面店的老师傅和女儿对主角无比善良,在主角啥也不会、日语说不明白的情况下教他做荞麦面,不厌其烦地写汉字和他交流,最后在他盗用别人身份暴露了的时候塞给他好多钱让他自己去寻找新生活。插叙每次出现都很突然,讲述主角出国前在河南跟病重的奶奶和母亲一起的生活。母亲没主意,奶奶刀子嘴豆腐心,一边骂主角没良心一边拼命打工供他出国最终累死。感情戏发生在主角和一个生活在庙里(?)的学中文的画抽象画的少女之间。
画面很真实,主角很质朴,故事线很清楚。问题是,剪辑粗糙、节奏缓慢,更重要的是,对话和演技之尴尬;人物扁平到了接近2D的程度。
演后谈的时候很多德国人表示看得很爽,可以想象他们的审美快感。日本生活目不暇接的文化符号、荞麦面老师傅的“匠人精神”以及中日文字的相似性带来的沟通快感,还有中国县城的土洋结合、两种异域文化之间的碰撞磨合等。
但我看到了什么呢?台词尴尬极了,没有活人会那么使用中文;很多演员没有演技,日本被过分符号化。但这些德国人大部分是看不见的,因为他们看的是内容被简化了的英语字幕。
我来德国后经常想,隔着一层语言障碍,很多体验和感受都会被严重弱化。听中国人说话的时候,通过他们的语言,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到他们的教育水平和审美趣味。尽管很多时候并不会形成完整的意识,但总归会在心中的“高雅-低俗”尺度上给他们找到一个模糊的位置。但是我听别人说德语的时候就完全做不到这一点。我忙于理解他所说的内容,他的语言用法、有无情态暗示,我都感觉不到。绝大多数时候,即使是说英语的环境中,我依然在用中文的经验和想象力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母语环境中的交流效率远高于多语言环境,原因不仅仅是基本的语言能力,更包括共同的文化基础、对语气和用词所表达情态的理解等。可以想象,德国人观察我们的时候,也会是类似的感受。
在我看来尴尬的台词,他们可能会很配合地想象成中国的俚语;在我看来尴尬的演技,他们也可以想象成是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因为当我在看地方特色强烈、需要大段注释的美剧时,我也是这么想象的。
因此,当一部电影以文化交流为己任的时候,其形式的价值就远大于内容了。或者说,内容的可信性、台词的流畅度和演技都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观众能体验到的最大程度的真实仅限于人类生活的基本共性,比如荞麦面好不好吃、奶奶的爱深不深沉。一个河南老大爷在要债的时候是不是像诗朗诵一样说话,他们既不了解,也听不出来。
我曾经看过一个一带一路的海外宣传片,开头是展现沿线各国人民文化生活的小片段,每段半分钟左右。先出现的是巴基斯坦、非洲和几个阿拉伯国家的片段,我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一段讲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我看完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拍得这么假,语气和用词都不属于任何中国人。我自然也会想象,之前看到的那些片段展现的也都是类似的虚假内容和低级演技,只因我不懂那些语言和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完全看不出真伪罢了。
异域环境中的人们到底怎么说话,对观众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大部分人丝毫不懂他们听到的这门语言。异域的审美快乐来源于陌生语言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幻象,换言之,就是在所了解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的想象空间。
演后谈,日本导演说英语,中国主演带了个翻译。观众兴奋地问,导演你为什么选用荞麦面?那个说话恶狠狠的奶奶形象你是怎么构思的?主演穿的T恤上画的是什么呀是不是水墨画?导演磕磕巴巴地说,嘿嘿,都是从我自己的生活中来的啊,我就是觉得有趣,被这些符号吸引了。观众问,你和主演是怎么交流的呀?导演说,with our poor English. 观众大笑。主演说,荞麦面的做法不难学,跟中国面条差不多。观众又笑。最痛苦的是导演让我背一大段日语台词。大笑。
散场后,旁边的一对中年男女问我,日语和中文到底有什么关系呀?你们互相听得懂吗?解释完,他们说谢谢,我们不懂,但有机会了解一下感觉很好。
我也感觉挺好,社交成就感。但今天看的这个算是电影吗?或者说,是给我看的电影吗?没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