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971年的北爱尔兰,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战争一触即发,情势十分危急。加里(杰克·奥康奈尔 Jack O'Connell 饰)是一名年轻的英国士兵,上司将他派遣至贝尔法斯特,这里是内战的主要战场,充满了四飞的流弹,愤怒的人群和心怀鬼胎的投机分子 一场冲突之中,加里和同伴飞身追捕小偷,然而,当加里回过神来之时,发现混乱的街头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人,更糟糕的是,他所身处的,恰恰是敌方阵营,这也就意味着,他身边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想要取自己的性命。为了回到驻扎地,加里开始了漫长的跋涉,一路上等待着他的,是陌生复杂的环境,和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
剧本
以个人视角缩影历史,短时剧情向(近似24小时)高潮迭起,关系错综格局有境界,有调研有创作、兼顾叫好叫座的小成本(看起来,未查到确切)佳作。剧本节约高效,发挥英戏擅长的角色设计/人物塑造、情景烘托、铺垫严谨,镜头交代现场感真实,选角有用心,配乐作曲背景相关。(imdb首显review将戏剧背景交代得清楚简明——对历史背景时间卡口的选择也很有功力。)
不出国、看去同人种、语言互通、彼此有互动、有怜悯的活生生的人,却要互相厮杀、互相出卖、互相提防,故事中能感觉到人的人性并没有泯灭,理智和思考并没有消失,但人群中最纯真可贵的往往最先成为牺牲品,群体情绪一放进场景就要失控……可以看出本片(基于历史调研和艺术创作之间平衡)对历史事件的归因:①警军不一致、警军军纪对比鲜明——不论调入军队如何,至少当地警察线是已经进入暴力虐待状态的(如著名的监狱实验中的狱卒)②军队支援是否恰当?军队指挥缺乏经验,出战策略失误:对当地了解、准备不足,只能依靠当地警察却不知对方底细,无对等平民武器(胡椒喷雾等当时应该未发明)、不拿盾牌直接配枪(历史照片中的英军则主配盾牌和头盔)③冲突平民中人性并未泯灭(甚至有人敢站出来制止防事态恶化),宗教/种族仇恨只是引子,扩大的武器、企图从中谋利的派系争斗才是暴乱不可收拾的罪魁,后者一次次把主调引向对抗④冲突阵营、派系分化、官僚层阶、左右逢源为保自身的卧底……这些天然倾向于对抗、扩大人和人区隔的身份藩篱,将故事主人公这种第一身、基于个体的接触扼杀在了最初阶段,倾向于“人”共同性、个体间互相了解、化解前嫌的可能性也一同埋进了坟墓⑤英当局策略态度问题:仅以片末军警上司的处理手法,折射英高层方针的倾向(分化对方阵营,转移问题)——实质双方无异,都由并非想解决问题的力量占了主导,如此构成历史症结……反观1998年(协议签成)至今天的现状,可能还是得“发展是硬道理”转移注意、“找准(隐藏的)主要矛盾”……?
深邃的作品,节奏紧凑,文艺作品,想看爆炸动作的就不要看了...
便如朝鲜的南北分立是韩国电影经久不衰的题材一样,爱尔兰独立战争以及由此衍生的北爱尔兰内战也始终为英伦影坛所青睐,并诞生了不少优秀的电影。比如1996年的《迈克尔·柯林斯》、2002年的《血腥星期天》、2006年的《风吹麦浪》、2008年的《饥饿》等等。2014年,法国导演扬·德芒热执导了《迷失1971》,在当年的英国独立电影奖上收获了多项提名,且摘取了最佳导演奖,为这一题材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关于北爱尔兰内战的背景,这里再简单地捋一下。上世纪二十年代,经过爱尔兰人民的浴血奋战,爱尔兰在独立战争后终于以「爱尔兰自由邦」的身份从英国分离出去。然而,由新教徒占优的六个郡组成的北爱尔兰因为担心在天主教徒占优势的爱尔兰中成为少数群体,故此选择退出爱尔兰自由邦,留在大英王国之内,这便是「北爱尔兰」地区的由来。但问题又来了,就算在北爱尔兰中,也有信奉天主教和新教的两个派别,于是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内战,同时还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英国和爱尔兰也拉了进来,形成了四方交错的复杂局面。
与大多数以爱尔兰(北爱尔兰)人作为主角的此类题材电影不同,导演将视角锁定在一个英军的新兵蛋子身上。事实上,许多反战电影的主角都是入伍新兵,最著名的当属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和迈克尔·西米诺的《猎鹿人》。往往在新兵身上,最能体现战争的残酷,以及对精神与肉体、人性与人生的摧残戕害。在这一层面上,《迷失1971》别无二致,加里作为一个刚从军校出来的新兵,很快就体验到了贝尔法斯特局势的凶险无情。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英国军人,他不是这场战争矛盾主体(代表天主教徒的民族主义者社区和代表新教徒的联合主义者社区)中的任何一方,而是代表英国政府前来维护秩序的中立派。正是藉由这么一个身份,影片才能站在一个较为中立和客观的角度来表现北爱尔兰内战各个层次、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
反映到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的群像。除了加里这名新兵,还有当地的老百姓、极端主义者、军方人士等等。这些人之中,有被战争蒙蔽了人性的平民,比如早熟的孩子和凶残的少年;有仍保持清醒的义人,比如一个医疗兵出身的中年人及其女儿;还有心怀鬼胎的投机军人,比如加里的上司和当地组织中的成员。可以说,对于一个新人而言,贝尔法斯特犹如一个波诡云谲、深不见底的漩涡。
因而,在这部战争题材的作品中,刨去几次小规模的冲突,反而惊悚和悬疑的成分占据了大部分。在一次维护秩序的过程中,落单的加里眼见着自己的战友被爆头,既没有武器、又与大部队走失的他只得在天主教徒的街区里开启「加里快跑」的亡命模式,一边要在危机四伏的街道上提防极端分子,一边又要在敌我难辨的各色人等中擦亮眼睛。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言道:「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物。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就地掩埋。」加里是不幸的,当兵没多久就经历了「屠宰场」的恐惧和荒唐,在生死边缘走了一圈后再也不想去触碰这狗娘养的战争。但加里又是幸运的,战争中第一个被扼杀的是真理,第二个被扼杀的或许就是人性,加里在还没有丧失人性前回到了英格兰与弟弟团聚,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庆幸的事情吗?
♑
本文部分刊载在《看电影》2014年1月中nn评分:B-nn尽管在2014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上并无重大斩获,导演扬•德芒特(Yann Demange)聚焦于北爱尔兰问题的剧情长片处女作《71年》仍然赢得了媒体的口碑,并助其以“新导演”身份入围了欧洲电影奖“年度发现奖”的五位提名者之一。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在柏林电影节,同样是关于北爱尔兰的武装冲突,德芒特的这部处女作在时间上看,可以被视为是英国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Paul Greengrass)2002年勇夺金熊奖的《血腥星期天》的前传。然而,电影理念上的区别,使得这两部同一题材影片走向了电影创作中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nn如果不是因为U2那曲《Sunday Bloody Sunday》,北爱尔兰问题对于绝大多数国人,仅仅只是90年代常见诸于报端和电视新闻里的一个熟悉的专有名词。且出于一种思维惯性,人们很自然将其与抗议、分裂、爆炸、恐怖主义等词汇分装在一个框里——一个尚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世界,一种经久不息的罪恶——但却与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毫不相关。也正是在这点上,人们褒扬U2,因为他们用歌声重建了一种感性的政治,引导大众跨越冷漠的电视新闻而将摇滚之爱投注到对世界的爱中。因此,当电影也试图在这个题材中寻找灵感时,对于每一个作者而言,最首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创作现实只能是政治现实以及与此现实相对应的政治立场。nn北爱尔兰问题从最根源上说,是殖民化过程中的宗教冲突。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脱离罗马天主教,改奉新教;而爱尔兰人则坚守天主教信仰。爱尔兰北部的阿尔斯特省作为苏格兰、英格兰新教徒的主要移民地,成为新教教徒与天主教教徒爆发宗教冲突的主要区域。这一冲突以英格兰新教徒对爱尔兰全岛的政治统治而告终,并在历史上引发了数次对天主教徒的血腥屠杀和长久的政策性歧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爱尔兰独立运动高涨。新芬党在战后第一次大选中大获全胜,挟民意径自宣布成立共和政府,并组建爱尔兰共和军(IRA)抵抗英军,爱尔兰陷入内战。1921年,爱尔兰迫于形势签订英爱条约。南方二十六郡以都柏林为首府,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在英国监督下获得名义上自治自决权以结束英国将近七百年来的殖民统治;而北方新教徒联合派占主导的六个郡则自决留在联合王国内部,在贝尔法斯特设议会实行自治,成为北爱尔兰。南北分治的局面遭到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激烈反对,以爱尔兰共和军为代表的激进派不惜以武装暴力方式来达成爱尔兰民族及全岛的统一。nn1968年后,受全球范围内民权运动的激励。面对独揽政治权力的新教徒族群,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发起了保障其自身权益的民权运动,却遭到新教徒的武装反制。天主教徒抗争导致北爱尔兰局势日趋严重,终于酝酿出族群间的大规模流血暴乱。英国政府逐派遣英军进驻北爱维持治安,但遭到爱尔兰共和军的武力袭击,北爱尔兰再度陷入内战漩涡。1972年1月30日,英军在北爱尔兰民权游行过程中射杀14名平民,酿成“血腥星期天”事件,标志着这一轮抗争的历史性高潮,并引发了爱尔兰共和军在其后对北爱尔兰,乃至大不列颠本土的长期恐怖袭击。而这一事件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民权运动中最大丑闻,也成为众多艺术家创作中经久不息的主题,用于表达他们抵抗专制,宣扬自由以及平等的呼声。nn相比于格林格拉斯将镜头直接对准“血腥星期天”,并以“跳切”配合平行剪辑的“不规范”手法逼真地在三十年后,重现了发生在1972年的历史性事件。德芒特在他的处女作中则展现了一个学院派“优等生”的非凡品质。丢下了历史性书写的沉重包袱,导演以一个“拯救英国大兵”的虚构故事重建了1971年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血腥“战场”。nn影片以小切大,以英国新兵加里在北爱尔兰一天一夜的遭遇为剧情主线,并从加里所在部队一组运动感十足的日常训练中拉开序幕,在电影伊始即为全片紧凑连贯的节奏定下了基调。但与随后极度危险的处境相比,这群马上就将发往北爱尔兰维持治安的士兵们显然对他们任务的艰巨性毫无意识。“记住!你们并没有离开英国国土!”,士官的一席话似乎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标语式的剧情铺垫还似乎向这群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伙传递着一种错误的幻觉,好像他们将要面对的仅仅是同胞内部的小打小闹,是去“利兹”市处理足球流氓这样的小问题。而加里的弟弟则显得更有先见之明,在与加里分别的那一天,他忧心忡忡满腹心事样子,换来了哥哥“一定会回来”的俗套承诺。nn空荡荡的马路,随处可见的路障,街边尚未燃尽还冒着火光和烟尘的汽车,清晨的贝尔法斯特如若再配上连绵不绝的枪声,就和新闻里战火纷飞的中东别无二致。正如北爱尔兰的局势一样,这座城市根据宗教和政治倾向的区别一分为二,马路这边是亲英国的联合派新教徒定居点,而马路那边就是极度危险,对于英国士兵绝对不能深入的天主教徒居住区域。加里所在部队的任务就是要协助控制抗议的平民,保证军方能搜查和逮捕那些持有武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正是这种不经审判,就逮捕和关押的制度,引发了1972年在德里民权组织的游行和随之而来的血腥惨剧。尽管英国在这场政治冲突中似乎扮演着中立的第三方,即仅维持地区的安全局势,但不介入到对峙双方的政治冲突中。但事实上,加里所在英国部队却面临着全民皆兵的严峻处境。孩子们用粪便“炮弹”伺候他们,而妇女、老人、年轻人则组成了人墙,试图用石头、口水、谩骂驱逐这些自以为在行使内政的“入侵者”。人群的骚动使得局势很快失控,为了夺回一个孩子抢走的冲锋枪,加里与战友两人和大部队失散,进入了天主教徒的区域。如果说愤怒的人群所施以的拳打脚踢还让加里心存侥幸,但爱尔兰共和军极端分子,二话不说提起手枪就将其战友爆头,则彻底将影片引入了“加里快跑”的地狱模式。这一枪不仅把绝大多数观众震惊哑口无言,也将剧情推向了由手持运动镜头所构成的一波又一波逃命高潮中。nn作为英国久负盛名的国家电视与电影学校的毕业生,德芒特在执导这部新片前已经拥有了七年的电视剧制作经验,并数次入围英国影艺学院奖。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观众能在一部处女作中,就见识到如此老练的动作场景以及美学风格。其凌厉而充满现场感的剪辑确实不输给任何一部好莱坞动作大片。而古典式的剧作方法,更是将影片各个节点的高潮与节奏都拿捏的恰到好处,使得影片的悬念张弛到了最后一刻。然而,也正是在影片的结尾处,在年轻的爱尔兰共和军少年,杀与不杀的新兵式柔情里,在为了悬念而悬念的做作中,我们窥探到了本片的陈词滥调之处。不得不承认的是,影片《71年》的优点是不胜枚举的,其技术部门高规格的完成度使得影片具有超凡的品相;如若除去影片末尾的做作,其剧本几乎如教科书一般揭示了如何从一个单点的小视角出发,构建一个悬念重生,人物层次丰富的好故事。在本片中,从“中立”的英国大兵加里出发,无论是最极端爱尔兰共和军中“恐怖分子”,还是相对温和民族主义者,普通天主教家庭以及其对立面的联合派新教徒们,都以一种丰满的“人”姿态出场,每一个人物都有其自身的动机和情感。在此,导演以一种中性的“人”的立场代替了一种“政治先行”的立场,设身处地在影片中彰显每一种政治主张背后的情和理。当然,影片的主旨仍就是老生常谈式的,也就是回归到传统的,爱的伦理价值中。正如加里的承诺是对其弟弟所做出的,相比于政治伪善地将生活中的人变成了战场上的肉。爱才是真正人道主义,才是嫁接政治敌对者之间的灰色地带。是爱让天主教父女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助一个英国大兵,是爱让宗教和政治上的对立变得无关紧要。然而,正如一幅笔触精细,色彩明朗大气的学院派画卷,为了营造古典式的戏剧张力,而显得过于规整和刻意。《71年》在总体上更像是个精巧的好故事,但却缺乏历史现实感。在访谈中,德芒特也承认,让他着迷并确定投身于其中的是这个充满悬念的故事,但北爱尔兰的背景并不是必须的,同样的故事也可以发生在阿富汗、伊拉克或是其他什么地方。在其中,二十多岁大好青年无一例外会在战场上毫无意义自相残杀。在这个意义上,被抽去了历史重量的《71年》或许是学院派“优等生”笔下质量上乘的“作业”,但终究是略显匠气而缺乏“介入性”单薄之作。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