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Don't do that, don't paly so innocent with me. this isn't the first time it happened. we've been in this situation before where you so innocently wound up causing me to doubt my whole life. We didn't just drift apart I withdrew.
M: "you are not talking about David? i know I never had the slightest interest in him" I never had anything to do with him and I never gave him a shred of encouragement.
C: "That's not true. your conversations were full of subtle flirtations. full of meaningful little looks, little gambit designed to seduce.
M: "That's so untrue and you held that against me?
M: "We never spent a single moment alone. I never had anything to do with him."
C: And I say that you seduced him you just you turned it on whenever he's around. Maybe you didn't even know that you were doing it".
M: "This is nonsense. I mean to have backed off of a close friendship because of some fantasy. But I never accepted his overtures I told him he's going with you and that's out of the question".
C: "But by that time you had what you wanted. I really believe that you may not have realised what you were doing."
M: "That's absurd. I swear to you it was never in my mind, not consciously, or subconsciouly or in any other way."
如果伍迪艾伦不做导演,他或许可以做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的任务不是治疗不是建议,而是作为局外人观察,然后把案例写进自己的书。伍迪艾伦的电影有时让我觉得就是一本隔岸观火的精神诊疗手册,你觉得自己病了,你告诉医生你的症状,结果发现这个医生比你还癫,还是自己治自己吧。
她以为她的家人很爱她,真相却是他们恨她。
她以为她是她最好的朋友,结果她故意失去联系不想再见到她。
她以为自己是好妻子,结果丈夫与她分床而居且在外面另有他人。
她以为那个失声痛哭的女人可怜需要帮助,她却说她老了不想沦落成她的模样。
她以为她可以成为别人的良师益友,但是她的继女却说她总在苛责别人。
她以为自己是个事业成功的好老师,甚至有学生对她说:谢谢你,你改变了我的人生。可被人这么赞了,却尴尬和自我怀疑起来。
这是一个恐怖的真相,我们以为自己是这样这样的一个人,但真相却是在别人眼中我是那样那样一个人?何以偏差到如此地步?那么哪一个我是更真实的?我自己定义的我还是他人定义的我?我要么同时接受互相矛盾的两个我,要么否定其中一个接纳另一个?我如何做的到?
电影的结尾,她说我比前一阵子更清醒了,而且她也有计划主动去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看来,他人定义的我战胜了自我定义的我,也是一贯的伍迪艾伦的实用主义态度。
自我是个深渊,陷进去的人都很难出来,跟外部世界妥协必定是个让我们无比痛苦的经历,但是更可怕的是我们很多人甚至没有机会意识到我们独自在深渊里渐走渐远。
Woody Allen在《另一个女人》中很明白地说明了这一点。
早上起来,玛丽安是个自信的女人,她自我肯定的依据来自事业的成功(在一所很好的女子学院当哲学教授,正在撰写著作)与家庭的和睦(有房间里的家庭合影为证)。这些依据都是各种事实(facts),比如地点、环境、职业、社会阶层、工作内容、照片上的微笑。
但是为什么在几天之内玛丽安的自我肯定就急转直下,从自信变为疑惑、茫然、惶恐、失落以及沮丧了呢?
起因是她漏听了隔壁一个女人和心理医生的对话,“另一个女人”的叙述仿佛唤醒了梦中人,玛丽安潜意识中被“自我肯定”埋藏的焦虑和疑惑得到了激发,在进一步的观察与反省中她发现自己其实处于人际关系的层层危机中,这些危机只是被各种表象的事实(facts)给迷惑和掩盖了。
影片清晰地剥离了这一层层的人际关系危机。
第一层是玛丽安和弟弟保罗的危机。玛丽安眼中的情况是,保罗自幼和自己非常亲近,他们的关系亲密如故。但保罗的老婆告诉玛丽安,保罗恨她。
第二层是玛丽安和丈夫肯的危机。玛丽安眼中的情况是,肯事业有成,受人尊敬,他们的婚姻建立在头脑的沟通和身体的激情之上。而实际情况是,他们的关系在开始之时,就建立在不轨的基础上。肯向她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所以玛丽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当了第三者,虽然她是一个在道德上为学生“树立榜样”的人,但其实自己并不完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肯又是一个冷漠自私的人,他们不再做爱,偶尔发生也是照章办事,肯拒绝谈论感情的问题,玛丽安根本无法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第三层是玛丽安和曾经的密友克莱尔之间的危机。玛丽安认为他们一直是最好的朋友,只是近年来疏于联系。而实际情况是,克莱尔认为玛丽安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勾引了她曾经的恋人,从而毁灭了她一生的爱情。当克莱尔告诉玛丽安的时候,玛丽安是如此惊讶,她的记忆好像存在于另一种空间,与周围所有人的记忆都格格不入。但如果了解了玛丽安的性格,就不难理解,她“勾引”对方的目的是为了拒绝对方,她需要从各种事实中提取出自我肯定的依据,她非常的自我,也很自私,已经到了无法意识到自己多么自私的境地。
在这三层主要危机之外,Woody Allen又提供了三把钥匙,帮助玛丽安进行自我反省。
第一把钥匙是隔壁的“另一个女人”,这个角色的设定非常模糊,其实我们不知道她究竟是谁,只知道她是一个心情绝望的孕妇,但是她的叙述和玛丽安的经历非常相似,她和玛丽安共同出现的地点是剧场附近和古董店,这样两个带有强烈符号意义的场景仿佛暗示了“另一个女人”就是玛丽安自己,当然我们不必对影片作出必然的解释,但至少这是她角色的主要意义。她间接帮助玛丽安逐步反省自己的内心世界、对生活的选择和对家人的态度。她最打击玛丽安的一句话是:“我希望自己到了她那个岁数的时候,不会沦落到她那个样子。”在影片结尾的时候,“另一个女人”离开了,不再出现,这预示着玛丽安正在重新找回自己,不需要她的“分身”来帮她打开心锁了。
第二把钥匙是玛丽安曾经可以选择的一个男人拉里。他是一个真正爱她、对她充满激情的男人。而且他也看透了肯的本质,不过是个自私冷漠的家伙,玛丽安也对他有过刹那的激情,但当时她已经快要和肯结婚了,她的道德规范不允许她出尔反尔,跟肯的朋友恋爱。她竭力说服拉里,但其实是说服自己,快乐地跟肯结婚。而这也让她错过了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影片结尾,她阅读了拉里以她为原型所撰写的小说,再次发现了跟自己记忆截然不同的事实(facts),拉里和克莱尔都是真正了解玛丽安的人,拉里的了解来自爱,克莱尔的了解来自恨,玛丽安需要通过别人对她的了解来了解自己。
第三把钥匙是玛丽安的父亲、母亲、前夫、继女、学生和其他人际关系网中的重要人物。玛丽安的父亲是她性格形成的主要来源,他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但是苛刻、冷漠、追求事业而轻视人际关系,他最后非常的不快乐而将这种不快乐转嫁到对待家人的态度上,用玛丽安的弟弟保罗的话来说,玛丽安和父亲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并且用自己狭隘的标准来要求任何人。玛丽安的母亲正好相反,影片中她没有出现过,因为她早就过世了,但是从各种描述中我们得知,她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热爱艺术、情感丰富的女人,玛丽安从幼年到少年都受到她的影响,对诗歌、绘画很有兴趣,但很可能后来她去世了,于是玛丽安的热情也随之逝去,成为艺术家的热情转变为了成为哲学家的理智,而且过于理智,就变得冷酷。
对玛丽安前夫的闪回体现了玛丽安自私的顶点,她为了事业而打掉了孩子并且没有与前夫商量,离婚15年后,前夫自杀,而玛丽安拒绝认为他是自杀,当然因为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解释。
玛丽安的继女和学生表现了年轻人以她为榜样,这是事实也是讽刺,继女劳拉认为玛丽安是个楷模,但是也非常的judgemental,玛丽安的学生认为她影响了自己一生,但实际上这一评价只能让玛丽安尴尬,因为她对自己的肯定已经崩塌了,因为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多么的不和谐,她失去了友情、亲情、爱情,或者接近失去的边缘,不过好在她会自省,她又足够敏感可以意识到问题的所在。
影片的结尾玛丽安开始做出调整,主动向弟弟示好,发现丈夫出轨后与之分手,虽然她不能跟拉里重新开始,可能也不能跟克莱尔和好,不可能再有孩子(虽然她现在后悔了),也就是说她已经错过了很多的可能性,但是认识到一个更真实的自己是最重要的部分,起码如“另一个女人”所说,50岁还不算老,玛丽安不用在自欺中度过余生。
Woody Allen对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讽刺在本片中非常典型,表象与内心的矛盾、事实与精神的背离、外界评价与自我认知的断层、社会价值的实现和人际关系的破裂,这些都是玛丽安所代表的种种问题。
玛丽安问丈夫肯:“为什么我们每天晚上出门,跟你甚至都不喜欢的朋友吃饭,而从来不单独相处?是不是因为我们已经没有话说?”在精神空虚的时候,我们只能用各种事务来掩盖,当我们忙于各种看似有意义的事务的时候,却无法面对精神空虚的现实。
玛丽安在自省的时候,停止了工作,只是在城市中游走,漫无目的,清理思绪,这是Woody Allen对消除城市生活中精神空虚的一种解答,即放下手里看似有意义的工作,做一些全无意义的事情,然后,开始思考。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它的影评 吉尔戈登的 由《另一个女人》论自我意识
触动我的几个地方是:
1. Marion的情感迟钝和冷漠 就像他的外科医生丈夫Ben一样 他的朋友形容他 stuffy cold and is a prig 这样的一个人在面对前妻的哭诉时说的是“i accept your condemnation" 毫无情感流露 毫无真实的愧疚和自责
电影中另一处证明Marion情感淡漠或者隔离的地方是她和哥哥Paul的对话 Paul提出 你还记不记得我拿给你看我写的东西的时候 很久以前了 你说了什么吗”
Marion当然不记得 但是她补充了一句 "i probably just trying to be truthful"
她实际说的是“This is overblown, it's too emotional it's maudlin. it may be meaningful to you but to the objective observer, it's so embarrassing".
所以Paul说“So i tried not to embarrass you anymore" (所以我也退出你的生活了)
在Marion的梦境里 她的父亲成为了隔壁心理治疗师的病人 坦诚” Regrets that perhaps i am too severe with my daughter too demanding that i haven't given her much feeling"
尽管Marion从来不这么认为 但是她的父亲 她的哥哥 都如此评价她
2. Marion喜欢上了即将结婚的Ben的伙伴 却不承认 认为他太差劲了 想要挖朋友的墙角 却意识不到自己行为中的不端之处 可是Ben的伙伴却说Marion在拒绝激情 因为她害怕 害怕真爱
后者在多年后的书中致敬她 描写了他们的相识 他说“ I now knew that she is capable of intense passion if one day she would just allow herself to feel"
3. 同样事情也发生在她和童年好友Claire之间 对于Marion来说 她不懂为什么友情变淡了 反正不是自己的原因
Claire解释给了她听 这段对话太喜欢了 抄下来:
C: "Don't do that, don't paly so innocent with me. this isn't the first time it happened. we've been in this situation before where you so innocently wound up causing me to doubt my whole life. We didn't just drift apart I withdrew.
M: "you are not talking about David? i know I never had the slightest interest in him" I never had anything to do with him and I never gave him a shred of encouragement.
C: "That's not true. your conversations were full of subtle flirtations. full of meaningful little looks, little gambit designed to seduce.
M: "That's so untrue and you held that against me?
M: "We never spent a single moment alone. I never had anything to do with him."
C: And I say that you seduced him you just you turned it on whenever he's around. Maybe you didn't even know that you were doing it".
M: "This is nonsense. I mean to have backed off of a close friendship because of some fantasy. But I never accepted his overtures I told him he's going with you and that's out of the question".
C: "But by that time you had what you wanted. I really believe that you may not have realised what you were doing."
M: "That's absurd. I swear to you it was never in my mind, not consciously, or subconsciouly or in any other way."
这句话让我联想到我曾经也和朋友渐行渐远过 我当时的感受和Marion一样 不是我的问题 这是她的选择 并且我也一度自认为自己懂得与朋友的男友保持距离 但是 内心自己是否也有一丝longing 想要得到对方的认可呢?细思恐极 也许我和Marion都不愿意相信自己有邪恶的想法 但是事实是 在别人看来事情也许并非如此 因为我们只听自己想听的 只愿意接受我们想接受的 所以我们的生活 下场如此
77分钟就能闷死你。
一开始我感到了孤独,一个女人开始自述,交代他的生活,她的人际关系,然后开始不厌其烦的自述,长镜头,配乐,最后我孤独而死。
有时候幻觉能帮助自己面对自我,这不堪的亲情,狗血的情史。安身立命也是会轻易倾塌的,为什么现实敌不过幻觉,从头到尾的自述敌不过一个陌生的声音,自己敌不过另一个女人,想想。
你以为你是《我的一生》这部戏的主角,点知你演的是另一个女人(黄子华不愧也是哲学人啊)。
我们总不知道也总想知道他人怎样看自己,但无从知道。假他人之口诉我的心声,来自米亚法罗的声音,透过一个气窗。所有冷静的自述都是带着面具亲吻。现实变得抽象,倾听自己的心声却变得具象,美满与充实就变得孤独,最后孤独并不致死,只是心酸的不能自己。
一个女人的人生被大面积解构,呈现出来自述,幻觉,梦境,窥听他人唤醒自己。导演一部好片需要什么,笼中的豹,面具,画中的孕妇,米亚法罗的声音,以及一个踱步倾听的长镜头就能照亮整部影片。
《變色龍》中他以偽紀錄片的形式討論了身份問題,Zelig因為想被別人喜歡和接受不斷同化于身邊的各色人等。這種夸張的方式將人最簡單的心理外化影像化——我們都想隱匿與大眾中,因為“這樣比較安全”。(最終將Zelig從“病態”變色中解救出來的是愛情噢。)《變色龍》拍攝于1983年,5年之后,他拍了《另一個女人》。依舊是身份問題,很多內容更像是與前者呼應。
Zelig第一次被治愈不再變色的具體表現是“他開始對藝術政治等發表獨立的看法。”(一個人若能夠發表獨立的見解。便可以說脫離眾人成為個人。<?>)Marion恰恰是一個非常理智的哲學教師,她非常自信覺得自己各方面都還不錯,直到她無意中聽到隔壁心理診所傳來的聲音,陌生女人的種種言辭讓她產生共鳴,進而意識到其實她所處的一切和諧美好都是謊言和幻像。女人甚至在最后對心理醫生說“我,不想以后像她那樣。”這句話當頭棒喝的氣力可想而知。
伍迪艾倫擅長群體關系的描繪,我們會看到被置于各種社會關系中的Marion四面楚歌,她一貫理性的去處理所有關系導致各方逃離:弟弟、前夫、愛慕者、兒時的玩伴。她送給前夫的禮物隱喻明顯:面具。可怕的是她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攜帶面具生活了那么久。
我很喜歡用以展示夢境的劇場段落——Marion時而是演員,時而是觀眾。而舞臺燈光明滅間上演的是她過去的人生,以及那些隱而未發的感情。(Marion的家庭也很有意思對她成長有非常重要的影像,若延展開來可以解釋她的糾結~)
這部片里有幾個伍迪艾倫式思考。1前文提到的身份問題。(其實也是現代社會的普遍性問題)2人生的幻覺意象。(片中的幾處轉場都模糊了現實和夢境邊界。Marion一直活在自欺的幻象里。)3理智與情感。伍迪艾倫在《曼哈頓》里面表達過,人們過分強調了腦袋這個器官的重要性,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那個更重要的便是心,是情感。Marion恰恰是一個用理智壓抑情感的人。
影片結尾重新面對自己的Marion離開丈夫,她翻開當年愛慕者寫就的小說(影片開始時的音樂Gymnopédies 又響起來了呀!!)里面紀錄著他們第一次親密接觸,落雨的橋洞下,他吻她并感受到她熱烈的情感,但,她還是推開了他。
最后的最后Marion的畫外音說“我不知道回憶到底是你擁有的還是已失去的,但長久以來,我第一次感受到內心的平靜。”
Marion終于懂得了有另一個器官比腦袋更重要。
我絲毫不覺得他的電影悲觀,雖然他幾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告訴我們同一件事情:生命無意義幻覺比藥管用。在《變色龍》里解決身份問題的是愛情。在這里卻是失去的愛情。但當你明白生活中其實情感比理智重要的時候,即便已經錯失過,還是能尋回安寧。(感謝所有荒謬和不可解釋吧~<是不是這樣他才能一次次戀愛最后娶了小自己35歲的EX的韓裔養女?>)
薩蒂的鋼琴真是太好聽了~美的要死!!強迫的想不起來是哪里用過,以為是日片,后來發現是金基德《撒馬利亞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