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陈瑾林永健黄品沅张政勇宫哲李沐然
类型:剧情传记历史导演:苗月 状态:正片 年份:2023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7.3分热度:11 ℃ 时间:2024-06-11 16:41:1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看了个流水账PPT的感觉,啥都要讲,啥都没讲清楚,全程主角特写,加主角旁白,画面空洞,就那几个取景地反复用,同一条小破河至少给了十个镜头,人物完全不饱满,情绪爆发的莫名其妙,结束的一样莫名其妙,全部靠音乐和旁白往过糊弄。nn院长一生所有事都是一带而过,没有任何一个作重点讲,甚至不知道她为什么伟大,一生干的事情到底为什么值得大家敬仰,学习。人格魅力也没有讲清楚,一会沉着内敛,一会发脾气,一会尤知人善任,剧情前后没联系,跳的厉害,纯粹就是对着剧本旁白文字在配画面,给人看PPT或者VCR的感觉。
敦煌的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一样没讲清楚,虽然打着敦煌的名号,但是整个电影里就没有一段像样的壁画,石雕的镜头都没有,没去过敦煌的人,看这电影也一丁点了解不了敦煌。就那些内景,陕西随便找几个快塌了的窑洞就能拍了。nn说是电影没有任何起伏,转折,铺垫。除了院长,其它人演技基本上可有可无,人物没有一个饱满的,全部一带而过。感觉其它人的戏不超过一星期全部都能拍完,整个电影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给院长面部特写。用空镜头和旁白补内容,而且空镜头就那几个取景地,翻来覆去用,同一地点出现无数次。就摄影构图和后期的角度来说,根本也就是很一般水平的构图和用光水平,个人认为还不如某些美院没毕业的学生。
也不是纪录片,根本不客观,全是主观的叙事,主观的情绪,没有客观的分析,环境,背景,时代,莫高窟是艺术,历史价值,甚至院长本人都没有个客观评价,感觉都不如很多电视剧一集拍的严谨,纯粹是为了蹭人家流量,临时拼凑,赶时间拍了这么一个东西。
不伦不类,感觉像是看了一篇初中流水账作文改成的PPT,要不是主角演技在线,我才给了两个星。后面还插个那么硬的酸奶广告,纯粹就是硬塞进去的。
文:冰红深蓝
这次上影节,出于对敦煌艺术文化的喜爱,我迫不及待地观看了华语新风单元的新片《吾爱敦煌》。就在前年,我刚去过向往已久的莫高窟,片中不少熟悉的场景都让人倍感亲切,洞窟中的壁画、雕塑迎面而来,敦煌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透入心底。但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影片所讲述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一生的故事。
曾连续17年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年轻时刚到敦煌,也一度水土不服,不愿久留。但随后,她慢慢适应了艰苦的生活条件,更沉浸在壮阔盛大的敦煌艺术世界中,渐渐爱上了这座沙洲,直到难以割舍。
从青丝到白发,由实习生至名誉院长,樊锦诗将一辈子献给了莫高窟文化艺术的传承事业,彻底诠释了“一生只做一件事,却将其做到极致”的信念。
《吾爱敦煌》别出心裁地将演员诠释、历史影像与当下实景相融合,相当全面地呈现了樊锦诗老师献给敦煌的华彩人生,也勾勒出了敦煌研究院半个世纪以来对莫高窟充满艰辛的保护、研究、修复与数字化传播的历程。
在这之中,影片所着重展现的,是樊锦诗在60岁时受命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的工作。当时,每年来莫高窟参观的游人数量正迅速递增,洞窟生态环境堪忧,如何长久地保存这座全球独一无二的石窟艺术宝库,解决旅游开发与修复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了巨大难题:面对某些部门将莫高窟与旅游公司捆绑经营的压力,樊锦诗力排众议,四处奔波,终于让这种不顾未来的短视想法偃旗息鼓。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项目成功开展。与此同时,她又想到为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及其中的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旨在为后人留存下完整又精细的数字化资料,并率先提出“数字敦煌”概念。
2008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始修建,并于2014年正式对外开放。让预约过的游人先观看球幕电影后,再有序入场参观部分洞窟。此举既能使游客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与观赏洞窟细节,又提高了莫高窟的日接待量上限……正是由于樊锦诗的不懈坚持,敦煌石窟艺术才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守护和弘扬。
除此之外,本片还呈露出樊锦诗如何在坚守事业之余尽力平衡家庭与爱情。这位卓绝的女性有一位同行一生的灵魂伴侣彭金章(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创办者)。两人于北大历史系读书时相逢,但在毕业分配时却阴差阳错地各自去了远隔数千里的敦煌与武汉。
他们在婚后曾两地分居19年,饱尝相思之苦,唯有在短暂假期才能重聚。1986年,丈夫毅然辞去了耕耘多年的职务,在1986年来到敦煌研究院,从零开始新的研究工作。樊锦诗与彭金章终于得以长相厮守,二人也创造了“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的动人爱情佳话,彰显出“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的执着精神。
此外,影片亦全面表现了樊锦诗的爱才惜才之心及对同事、下属们的关爱包容之情,正如她曾说过的:“我在一件事情上尤为坚定,那就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善待敦煌研究院的每一位学者和艺术家,包括每一个普通的职工。”在数十年的敦煌岁月中,樊锦诗始终不遗余力地改善职工的住宿环境与生活条件。片中多次展现她对徘徊于去留之间的员工语重心长的开导和鼓励,时而登场或被提及的、由樊锦诗亲手烧制的鱼肉,也成了牵系起她与儿子、职工的纽带。
女主演陈瑾在映后交流中,这样形容她眼中的樊锦诗:“她非常瘦小。但是她的能量,她四射的那种能量,你真的会被她感动到。”在多次实地探访莫高窟并近距离观察樊锦诗的日常生活细节后,陈瑾老师在片中传神地演绎了各个年龄、不同状态的樊锦诗。
跨越大半生,无论是探访研究洞窟时的认真和崇敬,还是对身边人的关怀体贴,抑或是在面对无视莫高窟未来的言行时的愤怒决绝,还是历尽沧桑后的那份淡定从容,她都诠释得入木三分,令人恍惚间产生她正是“敦煌的女儿”本人的错觉。
看完全片,我不由得想起了陈瑾的座右铭。“自由是孤独的站立”,她们都是真正独立又勇敢的女性,不随波逐流,不讨好迎合,抛却对表面浮华的追逐,敢于在寻求真实、求索真理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如樊锦诗所言:“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这位伟大女性的一生,贵在发现一生之爱,贵在坚定持守所爱。本片也最终落脚到了对所有观众都有激励意义的点上:听从内心的召唤,发现并坚守一生的事业,将其传承下去,这样方能坦然面对自我,面对时间,面对生死。
是那种跟称呼女性为先生无关的烂。
是那种让人思考这还不如手机拍一个人在敦煌遛弯两小时的烂。
是那种让人觉得算了不用遛弯对着一个壁画拍两小时不动也行的烂。
是那种让人切身体会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的烂。
是那种一个人包场电影院自然而然刷起抖音还把音量越开越大的烂。
是那种情不自禁关了抖音打来豆瓣想看看别人怎么吐槽的烂。
是那种然后发现居然还有各种好评,以及豆瓣几天了还不打开评分,觉得这个世界都烂透了的烂。
nn敦者大也,煌者盛也nn【我痛惜。】nn电影开始于樊锦诗(陈瑾)的旁白里:历历如绘,波澜不惊。nn整部电影非常克制。nn就如只是想掩上窗帘,忽然看到天边孤悬一钩弯月。就那么看一会,也不想什么。nn这种力量从一九六三年樊锦诗来到敦煌开始,二十四到73岁,力量是无形的,其中最厉害的动能就是时间。nn五十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的过去。需要多久呢?需要五十年。nn一、六十年代nn六十年代的敦煌是安静的。nn这应该是最困难的时期,譬如从敦煌的柳园火车站步行到莫高窟就算千里迢迢。nn用李云鹤(李云鹤, 1933年生于山东青州,中国著名的古代壁画与彩塑保护修复专家,敦煌研究院修复师、副研究馆员。曾任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副所长)老师的说法:从洞里清沙子。nn这个阶段樊锦诗结婚生子,但大部分时间和亲人两地分居。nn历时十九年。nn电影并没有过多强调这段时间的困苦,筚路蓝缕,冷暖自知。nn二、八十年代nn八十年代开始有年轻人来了敦煌。nn出于考古挖掘的专业力量缺乏,樊锦诗的爱人彭金章也从武汉到了莫高窟,子女去了兰州。nn他们一同坚持。nn三、九十年代nn九十年代,热闹起来。一九七九年正式对外开放,一九八七年联合国入遗。nn用樊老师的话就是:nn莫高窟的守护变得复杂起来。nn时任第三任敦煌文化研究院的院长,她缓缓地说到:nn从此。我要面对洞外的世界了。nn这里要强调一下陈瑾强大的旁白。娓娓道来,其势千钧。就如月光下的沙漠,面对一切,岿然不动。nn四、本世纪nn这个电影提出了一个很平静的问题,究竟这么多年做了什么?nn【把莫高窟保持住我们最早看的样子】nn用樊老师的老师宿白老师的话讲:即便没有人为毁坏,一切文化遗存都会自然消失。nn就像樊锦诗在电影开头的那句“我痛惜”,就像她坚信那些佛像不是不会说话的,就像她呕心沥血所要做到的:nn希望将来的人,也能看到洞子。nn第一次上报出版社的考古报告被退稿,因为精准度不够。nn因为要形成报告,就必须:全面、准确、成体系。nn于是在苦恼胶片,录像磁带保留时限的局限性之后,最后还是走到了数字化。nn看的人多,壁画起甲,空鼓酥脆就迅速恶化。nn看的人少,又会被拍桌子。nn如何保留历史遗存的完整,樊锦诗仰望着那些瑰宝,她就那么咬紧牙关。nn【你在哪里】nn【我当然在敦煌】nn我们知道在敦煌,当然会有樊锦诗在那。nn为了永续利用,她坚信历史不能随意改动样子。nn面对入股上市证券化这些别人以为她什么不懂的名词,她铿锵有力地回应:nn四面八方而来不是再次相遇,是最后诀别。nn她守在那里,面对时间,面对洞里洞外的世界:nn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nn前面是几千年nn后面是几千年nn外面是几千年nn里面是几千年nn几千年以来,我们拥有莫高窟。nn我们拥有樊锦诗。
五不翻其五:
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
京极夏彦有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的书,有的是不应该存在的。
如何解释自然百花绚烂。我理解的一个角度就是很多美,但凡知晓了,就会生轻视心。
譬如现在的莫高窟,已经不需要先到离敦煌最近的柳园火车站。
然后再经由颠簸的汽车,从柳园到敦煌跋涉一百三十多公里的路程。
然后从敦煌步行到莫高窟还需要二十公里,而且,那可不是二十公里平整的马路。
如今的敦煌莫高窟机场离莫高窟大概五六公里。
但敦煌就真的距离我们更近了吗?
无论难易,别说亲历敦煌,就是知道世界上有莫高窟这样的奇迹,很容易吗?
《吾爱敦煌》的意义之一就是“生善”,就是拾取尊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叫做莫高窟。
其实稍微了解一下敦煌的保护和整理,都会有人产生:
到底那里有什么?到底那么多研究出了什么成果?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毫无障碍地看懂《敦煌石窟全集 第1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假设真知道考古报告是什么的前提下。
电影用一个朴素的语言,借由陈瑾扮演的樊锦诗如是说:
【把莫高窟保持住我们最早看的样子】
所以当年轻的樊锦诗在电影里第一次看到月亮,她轻叹:我痛惜。
电影的叙述是平缓的,你当然可以理解这是这一种冗长平淡。
因为没有什么刀光剑影,呕心沥血也并不能直接拍出来。没有触目惊心的血迹斑斑,也谈不上什么爱恨情仇。
就是一个人六十年代来到敦煌,此时的莫高窟还得首先完成清理流沙;
然后不得不直接说八十年代开始逐渐人多了起来,
然后九十年代人越来越多,面对的世界也水到渠成地更复杂了。
这一切,五十年。
水滴石穿是个漫长的过程,漫长到人的生命不可能坚持观摩整个过程。
但樊锦诗和她的那些同事们,对莫高窟所做的一切和水滴石穿一样漫长,或者说一样坚定。她们和他们:
希望将来的人,也能看到洞子。
电影平静地述说了那些困难:
樊院长老彭分居十九年,靠妈妈手册学会哺育小孩;
同事们一个个要求调回北京(樊院长自己也在回忆录里说过几度想离开敦煌);
更糟糕的是关注度的增长也带来了《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大景区建设规划》。整个规划设计目标“大景区”把莫高窟纳入其中,认为莫高窟不应该由敦煌研究院管理,应归到敦煌市管理才合理。该规划认为,应把莫高窟交给当地政府办公室管理,由政府办公室交给当地旅游局协管再由旅游局交给企业开发
……
就像当年张大千在1943年初离开莫高窟时,半开玩笑地对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所说:
“我们先走了,而你却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管下去,这是一个长期的——无期的徒刑呀!”。这个玩笑未必是玩笑,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第一任院长常书鸿;
第二任院长段文杰;
(有意思的是这两任颠沛流离的院长寿元都超过了张大千的84岁,而都过了90岁)
第三任院长樊锦诗;
还有出现在电影末尾大合影上的,以及已经无法出现在这张大合影上的所有同仁。他们一起在服这个无期徒刑,他们都在前赴后继:
这样的敦煌得让人看到,而为了这个,这样的敦煌又不能一次让太多人看到。
电影就是幽蓝幽蓝的天空,电影就是夕阳下的三危山。
透过这些无穷无尽的困难和烦恼,似乎也能产生身处158窟的涅槃佛的感受:
“任何一个人,过的只是他现在的生活,而不是什么别的生活,最长的生命和最短的生命都是如此。过去的已经不能追回,未来根本不确定,一个人能拥有的只有现在,唯一能被人夺走的,也只有现在。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能也不再会失去什么了,因为本来就没有拥有什么。”
(摘自《吾心归处是敦煌》)
于是就有了一卷卷的考古报告发表了出来;
于是就有了《甘肃省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于是就在电影里过去了五十年。
陈瑾老师的独白就像泰坦一样担起了整个敦煌,整个五十年。让你逐渐走入莫高窟的那种苍茫,让你产生这世界毕竟还是有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浩叹。如是我闻。
电影的后半段,当樊锦诗捕捉到窗外那钩弯月:
“在莫高窟这样的自然环境里,我常常会想到李商隐的一句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夕阳还是那样的夕阳,只是人已不再是昨日之人,有多少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苍茫之中。人其实是很渺小的,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非常少,我们都只是过客。”
这段在《吾心归处是敦煌》和《吾爱敦煌》里都出现的话终究让人会相信: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就是生善。
这就是善莫大焉。
别碰脏钱
必殺仕事人2023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最后的慰安妇
异国入侵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06℃
看了个流水账PPT的感觉,啥都要讲,啥都没讲清楚,全程主角特写,加主角旁白,画面空洞,就那几个取景地反复用,同一条小破河至少给了十个镜头,人物完全不饱满,情绪爆发的莫名其妙,结束的一样莫名其妙,全部靠音乐和旁白往过糊弄。nn院长一生所有事都是一带而过,没有任何一个作重点讲,甚至不知道她为什么伟大,一生干的事情到底为什么值得大家敬仰,学习。人格魅力也没有讲清楚,一会沉着内敛,一会发脾气,一会尤知人善任,剧情前后没联系,跳的厉害,纯粹就是对着剧本旁白文字在配画面,给人看PPT或者VCR的感觉。
敦煌的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一样没讲清楚,虽然打着敦煌的名号,但是整个电影里就没有一段像样的壁画,石雕的镜头都没有,没去过敦煌的人,看这电影也一丁点了解不了敦煌。就那些内景,陕西随便找几个快塌了的窑洞就能拍了。nn说是电影没有任何起伏,转折,铺垫。除了院长,其它人演技基本上可有可无,人物没有一个饱满的,全部一带而过。感觉其它人的戏不超过一星期全部都能拍完,整个电影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给院长面部特写。用空镜头和旁白补内容,而且空镜头就那几个取景地,翻来覆去用,同一地点出现无数次。就摄影构图和后期的角度来说,根本也就是很一般水平的构图和用光水平,个人认为还不如某些美院没毕业的学生。
也不是纪录片,根本不客观,全是主观的叙事,主观的情绪,没有客观的分析,环境,背景,时代,莫高窟是艺术,历史价值,甚至院长本人都没有个客观评价,感觉都不如很多电视剧一集拍的严谨,纯粹是为了蹭人家流量,临时拼凑,赶时间拍了这么一个东西。
不伦不类,感觉像是看了一篇初中流水账作文改成的PPT,要不是主角演技在线,我才给了两个星。后面还插个那么硬的酸奶广告,纯粹就是硬塞进去的。
文:冰红深蓝
这次上影节,出于对敦煌艺术文化的喜爱,我迫不及待地观看了华语新风单元的新片《吾爱敦煌》。就在前年,我刚去过向往已久的莫高窟,片中不少熟悉的场景都让人倍感亲切,洞窟中的壁画、雕塑迎面而来,敦煌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透入心底。但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影片所讲述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一生的故事。
曾连续17年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年轻时刚到敦煌,也一度水土不服,不愿久留。但随后,她慢慢适应了艰苦的生活条件,更沉浸在壮阔盛大的敦煌艺术世界中,渐渐爱上了这座沙洲,直到难以割舍。
从青丝到白发,由实习生至名誉院长,樊锦诗将一辈子献给了莫高窟文化艺术的传承事业,彻底诠释了“一生只做一件事,却将其做到极致”的信念。
《吾爱敦煌》别出心裁地将演员诠释、历史影像与当下实景相融合,相当全面地呈现了樊锦诗老师献给敦煌的华彩人生,也勾勒出了敦煌研究院半个世纪以来对莫高窟充满艰辛的保护、研究、修复与数字化传播的历程。
在这之中,影片所着重展现的,是樊锦诗在60岁时受命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的工作。当时,每年来莫高窟参观的游人数量正迅速递增,洞窟生态环境堪忧,如何长久地保存这座全球独一无二的石窟艺术宝库,解决旅游开发与修复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了巨大难题:面对某些部门将莫高窟与旅游公司捆绑经营的压力,樊锦诗力排众议,四处奔波,终于让这种不顾未来的短视想法偃旗息鼓。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项目成功开展。与此同时,她又想到为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及其中的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旨在为后人留存下完整又精细的数字化资料,并率先提出“数字敦煌”概念。
2008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始修建,并于2014年正式对外开放。让预约过的游人先观看球幕电影后,再有序入场参观部分洞窟。此举既能使游客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与观赏洞窟细节,又提高了莫高窟的日接待量上限……正是由于樊锦诗的不懈坚持,敦煌石窟艺术才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守护和弘扬。
除此之外,本片还呈露出樊锦诗如何在坚守事业之余尽力平衡家庭与爱情。这位卓绝的女性有一位同行一生的灵魂伴侣彭金章(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创办者)。两人于北大历史系读书时相逢,但在毕业分配时却阴差阳错地各自去了远隔数千里的敦煌与武汉。
他们在婚后曾两地分居19年,饱尝相思之苦,唯有在短暂假期才能重聚。1986年,丈夫毅然辞去了耕耘多年的职务,在1986年来到敦煌研究院,从零开始新的研究工作。樊锦诗与彭金章终于得以长相厮守,二人也创造了“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的动人爱情佳话,彰显出“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的执着精神。
此外,影片亦全面表现了樊锦诗的爱才惜才之心及对同事、下属们的关爱包容之情,正如她曾说过的:“我在一件事情上尤为坚定,那就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善待敦煌研究院的每一位学者和艺术家,包括每一个普通的职工。”在数十年的敦煌岁月中,樊锦诗始终不遗余力地改善职工的住宿环境与生活条件。片中多次展现她对徘徊于去留之间的员工语重心长的开导和鼓励,时而登场或被提及的、由樊锦诗亲手烧制的鱼肉,也成了牵系起她与儿子、职工的纽带。
女主演陈瑾在映后交流中,这样形容她眼中的樊锦诗:“她非常瘦小。但是她的能量,她四射的那种能量,你真的会被她感动到。”在多次实地探访莫高窟并近距离观察樊锦诗的日常生活细节后,陈瑾老师在片中传神地演绎了各个年龄、不同状态的樊锦诗。
跨越大半生,无论是探访研究洞窟时的认真和崇敬,还是对身边人的关怀体贴,抑或是在面对无视莫高窟未来的言行时的愤怒决绝,还是历尽沧桑后的那份淡定从容,她都诠释得入木三分,令人恍惚间产生她正是“敦煌的女儿”本人的错觉。
看完全片,我不由得想起了陈瑾的座右铭。“自由是孤独的站立”,她们都是真正独立又勇敢的女性,不随波逐流,不讨好迎合,抛却对表面浮华的追逐,敢于在寻求真实、求索真理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如樊锦诗所言:“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这位伟大女性的一生,贵在发现一生之爱,贵在坚定持守所爱。本片也最终落脚到了对所有观众都有激励意义的点上:听从内心的召唤,发现并坚守一生的事业,将其传承下去,这样方能坦然面对自我,面对时间,面对生死。
是那种跟称呼女性为先生无关的烂。
是那种让人思考这还不如手机拍一个人在敦煌遛弯两小时的烂。
是那种让人觉得算了不用遛弯对着一个壁画拍两小时不动也行的烂。
是那种让人切身体会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的烂。
是那种一个人包场电影院自然而然刷起抖音还把音量越开越大的烂。
是那种情不自禁关了抖音打来豆瓣想看看别人怎么吐槽的烂。
是那种然后发现居然还有各种好评,以及豆瓣几天了还不打开评分,觉得这个世界都烂透了的烂。
nn敦者大也,煌者盛也nn【我痛惜。】nn电影开始于樊锦诗(陈瑾)的旁白里:历历如绘,波澜不惊。nn整部电影非常克制。nn就如只是想掩上窗帘,忽然看到天边孤悬一钩弯月。就那么看一会,也不想什么。nn这种力量从一九六三年樊锦诗来到敦煌开始,二十四到73岁,力量是无形的,其中最厉害的动能就是时间。nn五十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的过去。需要多久呢?需要五十年。nn一、六十年代nn六十年代的敦煌是安静的。nn这应该是最困难的时期,譬如从敦煌的柳园火车站步行到莫高窟就算千里迢迢。nn用李云鹤(李云鹤, 1933年生于山东青州,中国著名的古代壁画与彩塑保护修复专家,敦煌研究院修复师、副研究馆员。曾任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副所长)老师的说法:从洞里清沙子。nn这个阶段樊锦诗结婚生子,但大部分时间和亲人两地分居。nn历时十九年。nn电影并没有过多强调这段时间的困苦,筚路蓝缕,冷暖自知。nn二、八十年代nn八十年代开始有年轻人来了敦煌。nn出于考古挖掘的专业力量缺乏,樊锦诗的爱人彭金章也从武汉到了莫高窟,子女去了兰州。nn他们一同坚持。nn三、九十年代nn九十年代,热闹起来。一九七九年正式对外开放,一九八七年联合国入遗。nn用樊老师的话就是:nn莫高窟的守护变得复杂起来。nn时任第三任敦煌文化研究院的院长,她缓缓地说到:nn从此。我要面对洞外的世界了。nn这里要强调一下陈瑾强大的旁白。娓娓道来,其势千钧。就如月光下的沙漠,面对一切,岿然不动。nn四、本世纪nn这个电影提出了一个很平静的问题,究竟这么多年做了什么?nn【把莫高窟保持住我们最早看的样子】nn用樊老师的老师宿白老师的话讲:即便没有人为毁坏,一切文化遗存都会自然消失。nn就像樊锦诗在电影开头的那句“我痛惜”,就像她坚信那些佛像不是不会说话的,就像她呕心沥血所要做到的:nn希望将来的人,也能看到洞子。nn第一次上报出版社的考古报告被退稿,因为精准度不够。nn因为要形成报告,就必须:全面、准确、成体系。nn于是在苦恼胶片,录像磁带保留时限的局限性之后,最后还是走到了数字化。nn看的人多,壁画起甲,空鼓酥脆就迅速恶化。nn看的人少,又会被拍桌子。nn如何保留历史遗存的完整,樊锦诗仰望着那些瑰宝,她就那么咬紧牙关。nn【你在哪里】nn【我当然在敦煌】nn我们知道在敦煌,当然会有樊锦诗在那。nn为了永续利用,她坚信历史不能随意改动样子。nn面对入股上市证券化这些别人以为她什么不懂的名词,她铿锵有力地回应:nn四面八方而来不是再次相遇,是最后诀别。nn她守在那里,面对时间,面对洞里洞外的世界:nn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nn前面是几千年nn后面是几千年nn外面是几千年nn里面是几千年nn几千年以来,我们拥有莫高窟。nn我们拥有樊锦诗。
五不翻其五:
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
京极夏彦有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的书,有的是不应该存在的。
如何解释自然百花绚烂。我理解的一个角度就是很多美,但凡知晓了,就会生轻视心。
譬如现在的莫高窟,已经不需要先到离敦煌最近的柳园火车站。
然后再经由颠簸的汽车,从柳园到敦煌跋涉一百三十多公里的路程。
然后从敦煌步行到莫高窟还需要二十公里,而且,那可不是二十公里平整的马路。
如今的敦煌莫高窟机场离莫高窟大概五六公里。
但敦煌就真的距离我们更近了吗?
无论难易,别说亲历敦煌,就是知道世界上有莫高窟这样的奇迹,很容易吗?
《吾爱敦煌》的意义之一就是“生善”,就是拾取尊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叫做莫高窟。
其实稍微了解一下敦煌的保护和整理,都会有人产生:
到底那里有什么?到底那么多研究出了什么成果?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毫无障碍地看懂《敦煌石窟全集 第1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假设真知道考古报告是什么的前提下。
电影用一个朴素的语言,借由陈瑾扮演的樊锦诗如是说:
【把莫高窟保持住我们最早看的样子】
所以当年轻的樊锦诗在电影里第一次看到月亮,她轻叹:我痛惜。
电影的叙述是平缓的,你当然可以理解这是这一种冗长平淡。
因为没有什么刀光剑影,呕心沥血也并不能直接拍出来。没有触目惊心的血迹斑斑,也谈不上什么爱恨情仇。
就是一个人六十年代来到敦煌,此时的莫高窟还得首先完成清理流沙;
然后不得不直接说八十年代开始逐渐人多了起来,
然后九十年代人越来越多,面对的世界也水到渠成地更复杂了。
这一切,五十年。
水滴石穿是个漫长的过程,漫长到人的生命不可能坚持观摩整个过程。
但樊锦诗和她的那些同事们,对莫高窟所做的一切和水滴石穿一样漫长,或者说一样坚定。她们和他们:
希望将来的人,也能看到洞子。
电影平静地述说了那些困难:
樊院长老彭分居十九年,靠妈妈手册学会哺育小孩;
同事们一个个要求调回北京(樊院长自己也在回忆录里说过几度想离开敦煌);
更糟糕的是关注度的增长也带来了《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大景区建设规划》。整个规划设计目标“大景区”把莫高窟纳入其中,认为莫高窟不应该由敦煌研究院管理,应归到敦煌市管理才合理。该规划认为,应把莫高窟交给当地政府办公室管理,由政府办公室交给当地旅游局协管再由旅游局交给企业开发
……
就像当年张大千在1943年初离开莫高窟时,半开玩笑地对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所说:
“我们先走了,而你却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管下去,这是一个长期的——无期的徒刑呀!”。这个玩笑未必是玩笑,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第一任院长常书鸿;
第二任院长段文杰;
(有意思的是这两任颠沛流离的院长寿元都超过了张大千的84岁,而都过了90岁)
第三任院长樊锦诗;
还有出现在电影末尾大合影上的,以及已经无法出现在这张大合影上的所有同仁。他们一起在服这个无期徒刑,他们都在前赴后继:
这样的敦煌得让人看到,而为了这个,这样的敦煌又不能一次让太多人看到。
电影就是幽蓝幽蓝的天空,电影就是夕阳下的三危山。
透过这些无穷无尽的困难和烦恼,似乎也能产生身处158窟的涅槃佛的感受:
“任何一个人,过的只是他现在的生活,而不是什么别的生活,最长的生命和最短的生命都是如此。过去的已经不能追回,未来根本不确定,一个人能拥有的只有现在,唯一能被人夺走的,也只有现在。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能也不再会失去什么了,因为本来就没有拥有什么。”
(摘自《吾心归处是敦煌》)
于是就有了一卷卷的考古报告发表了出来;
于是就有了《甘肃省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于是就在电影里过去了五十年。
陈瑾老师的独白就像泰坦一样担起了整个敦煌,整个五十年。让你逐渐走入莫高窟的那种苍茫,让你产生这世界毕竟还是有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浩叹。如是我闻。
电影的后半段,当樊锦诗捕捉到窗外那钩弯月:
“在莫高窟这样的自然环境里,我常常会想到李商隐的一句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夕阳还是那样的夕阳,只是人已不再是昨日之人,有多少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苍茫之中。人其实是很渺小的,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非常少,我们都只是过客。”
这段在《吾心归处是敦煌》和《吾爱敦煌》里都出现的话终究让人会相信: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就是生善。
这就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