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暴龙

暴龙  沉睡的暴龙(台) / 暴雨中的骄阳(港) / 霸王龙

155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彼得·穆兰奥利维娅·科尔曼塞缪尔·博顿利希安·布莱金保罗·帕波维尔埃迪·马森奈德·丹内利ArchieLalJagSangheraMikeFearnleyPaulConwayLeeRuffordJuliaMallamPiersMettrick

类型:剧情导演:帕迪·康斯戴恩 状态:正片 年份:2011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豆瓣:7.6分热度:3 ℃ 时间:2024-06-11 16:49:52

简介:详情  脾气暴躁的约瑟夫(彼得·穆兰 Peter Mullan 饰)有一个破碎的家庭,他的生活自暴自弃混乱不堪。到处惹事的他无意间闯入了一间服装店,结识了店主汉娜(奥莉薇娅·柯尔曼 Olivia Colman 饰)。汉娜是一...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脾气暴躁的约瑟夫(彼得·穆兰 Peter Mullan 饰)有一个破碎的家庭,他的生活自暴自弃混乱不堪。到处惹事的他无意间闯入了一间服装店,结识了店主汉娜(奥莉薇娅·柯尔曼 Olivia Colman 饰)。汉娜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住在高档小区,有一个完美无瑕的丈夫,但是无法生育的事实让她一直都耿耿于怀。约瑟夫在汉娜的身上感受到了同自己相似的气息,果不其然,汉娜的生活并不如表面上那样平静,看似完美的丈夫在背地里却是一个可怕的施虐狂,动则就对妻子拳脚相加。某日,经历过又一番非人折磨的汉娜鼻青脸肿的找到约瑟夫,她告诉他自己已经决定离开丈夫,希望约瑟夫能够收留无亲无故的她。这一举动触动了约瑟夫对已故妻子的回忆,他答应帮汉娜回家收拾行李。约瑟夫拿着汉娜的钥匙进入了汉娜家,但出现在眼前的情景却让他大吃一惊  无因的暴力,就像暴龙般在这个街区的上空徘徊不去。
  • 头像
    soyo
    一部挺沉闷的片子,但是两位主演的从容的演技为本片增色不少,一位率性而为,一位隐忍负重。暴龙导演用现实主义方式讲述了一个暴力的男人遇到一个承受家暴的女人。其中他的好友的女儿的一句话点亮了本片:当受到家暴的女人来找他时,他问道该怎么办,好友的女儿说“是不是让你回想起过去某个人”。人生是像一场流动的聚会,你总会碰到那么几个人,你会惊诧于自己释放的邪恶也会在别人身上找到,那并不是你的特质,而是角色所赋予的意义。在抽象层面上解释了一些事只是有可能发生,而并不是必须发生的。

     

    关于狗,本片赋予了不同的意义。约瑟夫在开头赌博输钱后直接粗暴地杀死了陪伴自己多年的狗,尔后在影片后段冷静而理智地杀死了邻居家的狗。两者都是基于愤怒,前者是对赌场和生活种种不满,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宣泄,好像一条狗咬死了另一条狗。后者是为小男孩受伤的脸愤恨鸣不平,他深知曾经自己就像狗一样对待身边的人,而这次他真切地看到了一张天真无邪的小孩是如何被伤害,也许他也同时杀死了自己心中那条不知何时会出现释放极强破坏力的狗。当他平静地望着眼前狗主人嘶吼着挑衅,而充耳不闻或不为所动时,我想他已经全然明白一些事,而且这些事越早明白越好,可能有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当你懂得如何控制自己而不易受他人影响时,你的情绪和态度会为你开启一扇门,心智成熟迎接新的生活。


    至于约瑟夫是如何重新找到新生,或者说如何治愈了他波动的情绪和粗暴的脾气?
    起初我设想的是信奉天主教的汉娜会给他来一场专项的心理治疗,让上帝无所不能的爱去感化这个迷惑的老头,但是随着情节的推入才发现汉娜在一次次承受家暴后早已不再单纯地信奉上帝。影片之外我才发现其实心理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巫术,它会用某种合理的方式让你去接受和吸收原本你不愿接受的东西,好像一桩植物活生生地矫正为正常的生长姿态,也许结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对过程而言仍然是一种人性的扭曲,心理学告诉我们:接受并走向这个社会和世界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一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完美。
    除此之外,本片给出了一个更为满意的答案,对约瑟夫而言就是他所说的相距的爱。他保留着生活中种种的不满,客套礼貌的交往着而不愿太过了解彼此。他不习惯两个人共居一室,害怕近距离会暴露他身上太多的缺点,特别是他像狗一样粗鲁的言行。他了解自己的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已经被多年一层不变的生活练就成型,他需要一些距离,以确保对方在危险界限之外,而又在爱的范围之内。

     


    当两人提及暴龙的时候,却意外地和他死去的妻子同时出现。一只巨大的暴龙,用来形容他的妻子肥胖的身材,在上楼时会让整个地板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就是暴龙,仅此而已。
    对房间里的人来说,也许会听到有些奇怪而可怕的声响,但是当你打开房门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暴龙,只有一个率性的老头。也许他的脾气没有那么好,但那只是他保留着的一种拒绝懦弱的姿态,而不是邪恶的异类。他需要更多开怀的微笑。“你是除了萨缪尔以外,唯一对我微笑的人,我想要它,我想要那微笑渗入我的生命,点亮我的生活,我只是想看着你,仅此而已,不想了解你,因为我知道一旦了解你,你就有缺陷了。”
  • 头像
    石木
    记得在多年前曾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如今的英国就像是夕阳,残喘得带着余晖向天边的角落沉沦。对于这点,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们都很清楚。尽管时不时,英国人还是会将这个国家曾经有过的辉煌拿出来,孤芳自赏一下,带着酸味地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在英国生活了近十年的我,接触过这个国家各个社会阶层、各个年龄层次、各种教育背景的人。感触最大的一点,便是人们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今不如昔的悲伤感。尤其是一些中年以上的中产阶层,常常会对社会道德标准的降低而唏嘘不已。

    对于此,有些电影人开始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社会的症结处。通过他们的电影,观众看到了英国的另一面。和前几年的《这就是英格兰》(2006)一样,《暴龙》/Tyrannosaur(2011)同样关注了英国普通人的生活境况。在这样片子中, 观众找不到英伦时尚的精致, 嗅不到皇室的贵族味, 觅不到莎翁笔下的风花雪月,也看不到私家侦探或MI5间谍们的神秘身影。应该说,这两部片子对英国现状的关注更接近于狄更斯笔下的英国—萧条中带有一丝伤感,伤感中透露出一丝希望,希望中又流露出一丝痛。所不同的是狄更斯笔下的英国以及根据其小说所改编的电影对于当代的观众而言多了一层历史感,而《这就是英格兰》和《暴龙》则是对当下英国底层社会的真实写照。这类影片往往没有做作的精雕细琢。 但其略带粗糙质感的电影画面却恰如其分地将残酷的现实社会层层剖析并一一呈现给了观众。

    事实上,《这就是英格兰》和《暴龙》这两部片子在制作上还是相当有些渊源的。《暴龙》的导演Paddy Considine和《这就是英格兰》的导演Shane Meadows是多年的好友,两人同上一所学校,并一起组过乐团。而Considine作为演员的成名作便是由Meadows导演的。Considine也参与了《这就是英格兰》的剧本创作。两部片子的制作人都是Mark Herbert。 同样的,这两部片子都得到了众多好评,并赢得了包括英国独立电影奖在内的多项奖项。

    相比于《这就是英格兰》单纯对于英国底层社会生存现状的探讨,《暴龙》则加入了一条对跨社会阶层交集的叙事主线。片子的男主人公Joseph (Peter Mullan) 是个有暴力倾向的中年鳏夫。酗酒的毛病让他徘徊在自我毁灭的边缘。他的形象让我想起当年住在诺大附近时,经常在路上碰到的一个酒鬼。差不多的岁数,同样有点邋遢,不到四、五点钟便喝得醉醺醺的,一路走来摇摇晃晃,嘴上不是自言自语,便是骂骂咧咧。每每看到他向我走来,我便有意无意地绕到马路对面,唯恐他一时失去理智,抡起手里的酒瓶子向我头上砸来。而影片中的女主人公Hannah (Olivia Colman)的形象也很典型。她是个慈善二手店里工作人员。在英国这样的小店满大街都是。店员也以义工为主。这些店员中有的是退休人员,有的是家庭主妇,也有的是为了给自己简历上多添一笔工作经验的学生。对于前两类人来说,收入并非他们到慈善店做义工的初衷,因为他们往往衣食无忧。他们参加义工是为了为社区服务,但同时也是为了那条让他们与人沟通以及体现自我价值的渠道。而电影则将这两个典型形象交织在了一起。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Joseph便是以一个需要救助的形象所出现。他似乎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一举一动,从而让自己陷入不断的麻烦中。然而在他看似乖戾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孤独的心。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唯一的爱犬也被他在阵怒之下踢死了。住在“下只角”的他,整天面对的是肮脏的街道和自己狭小棚屋的黑暗和局促。而Hannah则以一个救助者的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笃信上帝的她看似有个令人羡慕的平稳生活。她试图借助上帝的名义来开导躲入慈善店的Joseph。 然而随着得剧情的发展,我们看到在Hannah那平静的表面下藏着对家暴的隐忍和恐惧。而上帝只不过是她为了给自己承受创伤所找的一个借口, 并以此来麻木自己内心的苦楚,逃避现实的残酷。可以这么说,两人虽然在表面上一扬一抑,但内心都是孤独无助的。

    而与两人相对应的则是为让人胆战心惊的两个角色—Joseph领居的那个混混男友Bod (Paul Popplewell) 和Hannah的老公James (Eddie Marsan)。前者比Joseph更暴力。整天带着条斗犬以欺负弱者为乐。而后者则在是虚伪的代表。在外人面前他戴上文质彬彬的面具,而在家里却时时对妻子的身体和心灵进行双重折磨。前者总是对女友的儿子呼呼呵呵,并无情的将小男孩心爱的玩具丢给他那条恶犬取乐;后者则总是疑神疑鬼,时刻监视着妻子的举动。尽管两人分处社会的不同阶层,但都代表着道德的沦丧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小男孩受伤的脸和Hannah的身陷囹圄都让人在感到错愕的同时对英国社会的深层问题唏嘘不已。电影并未将英国描绘成一个绝对绝望的国度。结尾处逐渐转为明亮的色彩处理,多少让人感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尽管电影的焦点对准了社会问题,却未能给出实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这是个棘手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帮助有需要的人们的同时也豢养了一批像Bod那样靠福利吃饭,整天无所事事的街头混混们。这群人往往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少有上进心,对自己的未来也从不报什么希望。他们靠着政府的救济,混吃等死。这群喜欢摆出一幅“老子是流氓,谁怕谁”的态度的年轻人总会让一些稍为上了点年纪的人或受过教育的人感叹一声世风日下。而以James为代表的伪君子们,也少有真正的关心过社会问题。对于这群人,自己的私利、权势、和利益才是根本。而像Joseph和Hannah这样夹杂在两者之间的小老百姓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社会往往显得势单力薄,有心无力。当然, 电影人不是社会专家、也不是政策制定者。对于让首相等人都抓头脑疼的问题,如果非要他们在一两部电影中给出个明确的解决方案,似乎有些强人所难。所以对于像《暴龙》和《这就是英格兰》这样能够关注现实题材并予以挖掘的电影,已经让人看到了英国影人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并不得不对他们所表现出的诚意而感到敬佩。
  • 头像
    Singin'in rain
    最初是被这片名吸引,期待了一阵子,终于在前两天上映了。看的是周六的晚上场,坐的还挺满的。影片的整体气氛相当压抑,男主是个毫无疑问的老loser,天天酗酒,妻子五年前死了,最好的朋友得癌症死了,没有子女,只剩一个神经兮兮的老伙计tommy和一只狗,还自己把狗给打死了(当然,打死后接着就后悔了)。脾气暴躁,不是追着别人打就是砸人家店。这样的他,在受伤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开慈善用品店的天主教徒hannah,男主的粗鲁并没有换来hannah的愤怒,而是十分同情他,为他祈祷。女主hannah住在富人区,老公很有钱,但是却有难言的苦衷,因为老公是个变态,不断向她施暴,甚至在她下体塞异物。而可怜的女主一直逆来顺受,选择默默承担这一切,她老公不断的道歉,她不断的原谅。原因自然是因为在她心中,上帝总是应该包容,帮助他人,她作为教徒也要试着去原谅,无论别人做错了什么,都以原谅作为第一准则。不断如此,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怨恨日积月累。在她和男主交往过密被老公发现后,她老公完全丧失了人性,变本加厉的毒打,甚至强奸她。终于,在心灵肉体双重摧残后,女主彻底崩溃,将耶稣的画像砸烂,小宇宙爆发把老公杀死。然后去至男主家里暂住寻求安慰,男主慢慢敞开心扉,说出了他去世的妻子为何被他称为暴龙(Tyrannosaur),原来仅仅是因为她体重过大,走楼梯时会发出暴龙一样沉重的脚步声。。。最后,女主还是进了监狱,男主重新做人,静静的等着女主出狱。

    其实关于暴龙的这一处可谓是导演的点睛之笔,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头暴龙,尤其是那些看似逆来顺受,咽下所有苦痛的人。不同的只是有的人一开始就将心底的暴龙挖掘出来,就像男主,暴戾无比,用各种暴力来掩饰内心的不安。而有的人将暴龙埋藏的很深,致使其不断成长,最终,喷薄而出的是一头成年巨龙,一击就置人于死地。就像影片的海报那样,暴龙的化石就埋在你静静站立的地方,你却不知道。如果女主不是那样一直隐忍,笃信于上帝,而是一开始就反抗,或者与丈夫离婚,最后也许不会这样悲剧。而上帝,一如既往的表现乏力,只是静静的看着,放任暴龙肆虐,仿佛局外人。大概那些生活的快乐幸福的人会将心里的暴龙养成宠物龙,而最绝望的人无疑会召唤出最恐怖的暴龙。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那个小男孩sam,真的是非常非常可怜。本来命就不好,总受欺负,自己的母亲还找了一个傻逼男友,对小sam巨差,sam似乎只有男主一个朋友。虽然如此不幸,但小男孩依然苦中作乐,为片子增加了些许黑色幽默的色彩。但最后却凄惨的被母亲男友的狗咬伤面部,那个他一个人坐在地上,残缺的面部,无神的望着远方的镜头实在令人心碎,成为本片最为黑暗的部分。这样一个从小被毁掉的孩子长大后,该会有多么强大的暴龙在体内呢,想想就不安。

    也许,在侏罗纪时代,没有上帝。
  • 头像
    ANT1FLAG
    一身街头随意打扮的男主角从一条陋巷的赌马场走出,因与别人争吵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而踢断了自己心爱的狗的肋骨,狗随后死去。这是本片中男主角的出场方式,从这一场景与随后的几个场景可以看出,男主角是一个:混迹街头、无法控制自己愤怒、独处的老人。之后,在男主角一次后悔自己发怒的过程中,女主角出场,从她的出场方式可以看到她善良、乐于助人、有坚定的信仰,通过她的帮助,男主角的情绪得到平复,并对于信仰有了新的改观,这在男女主角第二次相遇中可以看出——男主角受到女主角的影响,当晚并没有对带狗欺侮小男孩的邻居动手,这也是影片中他的第一次反常的隐忍,随后在第二天,汉娜向男主角/观众透露:她当晚曾为男主角祈祷(这无疑体现了创作者对信仰力量的认同)。本片所有的故事,即在以男主角以及几个配角为代表的一类“街头人士”,与女主角及其丈夫为代表的“宅邸人士”之中发生。

    一.街头人士及其暗语:Tyrannosaur
    片名Tyrannosaur来自于男主角对去世妻子的嘲讽(男主角听到Tyrannosaur便会情绪失控),其妻子终日吃垃圾食品,遂得糖尿病招致截肢与失明最终死去,在现实中的欧美国家,这类疾病一般多发于阶层地位较低的社会成员,可见设想到其妻子生前男主角所处的贫穷而又粗鲁的家庭环境,男主角的朋友也是“街头人士”典型的代表,在酒吧以身为凯尔特人的口号(原始性)为男主角抱不平、言语中夹杂着电视栏目俗语(处于传播框架尾端,受大众传媒控制),还有一个典型的形象即是邻家的小男孩,他的每一句台词都饱含着街头气息的幽默,无论是困境、尴尬还是危险,他都能不慌不忙地揶揄两句,这和男主角对妻子Tyrannosaur的嘲讽一样,只有在街头文化的语境里,直接、随意地侮辱自己妻子才不会显得突兀,这一幽默的侮辱背后需要对粗鲁的认可、对礼规的不服从、底层人天生的幽默感,但最核心的是这背后的人情味,正是这一点让他们和“宅邸人士”泾渭分明。

    事实上,故事开始于男主角妻子去世五年之后,与此同时男主角最后一个挚友也不久于人世,男主角所处的是一个逝去中的旧世界与尚未准备好面对的新世界的交界处,Tyrannosaur之所以让他情绪波动,即在于这一词语来自于他回忆中的旧世界,在那里他嘲讽妻子、与挚友一起行恶。可到了现时境地,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于是便本能的继续行恶,直到他遇到对信仰充满热情的女主角。

    二.宅邸人士及信仰
    之所以将汉娜及其丈夫称为“宅邸人士”,因为他们所有的交流几乎都发生在阴暗的室内,他们生活之处和街头人士不同(男主角可以在草坪上和对门家阳台上的邻居交流),完全无法从外面窥探,也正因如此他们每个人的变态、阴暗才不会暴露,尽管他们的住处“五个房间,两个车库,修剪整齐的草坪”,但彼此之间的生活则保持着礼貌的完全的隐蔽,换言之即宅邸人士没有街头人士那般原始的人情味。和宅邸人士关系最为密切的符号,即影片中女主角与丈夫笃信的信仰,在上文中关于男女主角第二次相见的场景分析中提到,创作者虽然展示了有信仰者的危机,但危机却并不是来自于信仰本身,而是来自于信徒自身的错误,如女主角自己造成将自己困住的幸福家庭谎言、惧怕戳破自己谎言的懦弱导致自己受害、饮酒等等,所以,在女主角向耶稣照片投掷东西时,耶稣并不是遭到信徒反叛的封建符号,而是一个受误解的信仰圣人,这也正是创作者内心所相信的。


    三.影片中的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
    从以上的情节与人物描述不难看出,在影片中存在着创作者影响下的双重文本,一个是显性文本:失意的街头男子的老友不久于人世,他意识到自己面对着旧生活的逝去,他追寻他人的拯救与依靠,找到了微笑的看似善良的女店员,在来回的交流中男子仿佛找到了有瑕疵但可以容忍的新生活,却得知女主角已经谋杀了自己的丈夫,尽管如此,他仍然选择原谅她,并等待她出狱与自己过上新生活。
    但在这层文本之下,是创作者自己的意识形态明显存在的痕迹,即本片在上文中已经指出的隐性文本:女主角在电影开始呈现的宗教的救赎姿态,使迷惘中的男主角萌生了极大的感触,使他意图放弃自己的旧生活,走向获得拯救的新生活,此时的女主角和创作者站在宗教的同一战线(女主角夜晚祈祷→主角便没有打带狗人),但随后影片通过对女主角违背宗教姿态的饮酒、懦弱、谎言、谋杀的行为来展现出女主角并不是信仰的所谓代表,但创作者对信仰的看法并没有随着女主角的变化而变化——女主角成了假信仰者,男主角心里所追寻的信仰的拯救其实并不存在,所以,他对以往的旧生活的摈弃是无妄的,男女主角都未能真正的走出各自的问题,在女主角对男主角发火并要求其离开后,她便已经失去了有信仰者的光环,逐渐展开了自己虚伪生活的真实画面,事实上她和男主一样,是追寻拯救的无信仰者,这一文本体现了创作者对宗教信仰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倾向直接导致了他在创作女主角行为时全然不归结于宗教而只归错于女主角的行为。
    总的来说,导演本身是站在有信仰角度去阐述故事的,是一个受难者追寻信仰之力的过程,导演并不意在于讨论信仰被挑战的危机,而在于讨论无信仰之人的危机,在这一语境下,导演随意地将两个无信仰之人尚未解决的危机用善良的情节掩盖,这正是有信仰的意识形态明证。
  • 头像
    我的左脚
    这是部太压抑的电影,就像海报的设计风格一样,电影也充满了浓郁的黑色气息。一开始男主角的各种暴力表现,加上酒后的喃喃自语,以及不受控制的愤怒,就让人觉得莫名的压抑,男主角的暴力似乎是不受控制的。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知道了他一塌糊涂的生活,老婆去世了5年,身边没有任何子女或者亲戚,心爱的狗被自己不小心一脚踢死,最好的朋友也因为癌症即将离世。他每天喝酒赌博度日,动不动就迁怒于别人,他的愤怒让人摸不着头脑,令人生厌。

    直到有一天,他在怒不可赦的时候跑进了一家店,为了平复愤怒而躲了起来。小店的女主人,也就是女主角,是个前程的基督教徒,她不停的安慰他,甚至为他祈祷。可惜男主角并不领情,甚至恶言相向,说她是因为没有孩子才笃信基督教。故事情节随之转向女主角,她的生活看似幸福(除了没有孩子),其实他丈夫是个人前有礼,人后变态的伪君子,他不停的怀疑、折磨、侮辱、甚至殴打她。男主角多次光临她的小店,有一天被她的丈夫撞见,其实本来并没有什么的二人在她丈夫多疑的眼里却成了妻子的不忠行为。然后就是一番不由分说的殴打和侮辱,虽然女主角则一再忍让,最终还是受不了折磨离家出走。她来到男主角家里,男主角看她没有亲人朋友接纳,只好让她暂时住下,他们一起度过了几天有时尴尬有时融洽的日子,两个人都喜欢上了对方。最后男主角决定彻底解决问题,拿了她的家门钥匙,准备去找他丈夫说清楚,却发现女主角那天其实是把他杀了之后离家出走的。

    电影为什么叫“暴龙”?片中的解释是男主角给死去的妻子起的外号,因为他妻子很胖,每次上楼都像是有只暴龙在楼梯上。其实人内心的愤怒就像是深藏在体内的暴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男主角时常被自己的暴力倾向困扰,他自己也说妻子是个好人,但是如果妻子还活着他依然还是会像对待狗一样的对待她,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而女主角则将自己的愤怒深深隐藏,几次她丈夫对她施暴之后她都选择原谅他,可是从她的眼神看得出她内心的“暴龙”已经形成,直到最后愤怒将“暴龙”“激活”,犯下大错。

    为什么他们会被暴力所困扰?从男主角的口中大概能得到答案,他说恨他的父亲,所以我们大概能猜到他小时候的经历。邻居小孩子更是为这点提供了印证,孩子的经历其实就是他小时候的缩影,看到孩子充满暴力的环境就如同看到以前的自己。施暴的人和被施暴的人到最后其实都是受害者,这其实就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最可悲的是那个邻居的孩子,最后被恶狗咬伤了脸,他的未来会不会还是在这样的暴力环境里打转呢?真叫人为他捏了把汗。

    还好导演安排了一个还算是光明的结局,不然看完电影观众真的可能会“郁郁而终”。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