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喜剧片  »  鸡排英雄

鸡排英雄  Night Market Hero,鸡排英雄 雞排英雄

147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猪哥亮蓝正龙柯佳嬿赵正平王彩桦李李仁严艺文刘品言

类型:剧情喜剧导演:叶天伦 状态:HD 年份:2011 地区:台湾 语言:国语 豆瓣:6.8分热度:2 ℃ 时间:2024-06-11 18:39:37

简介:详情  汇集台湾各路美食小吃的八八八夜市,每日都洋溢着温情向上的气氛,阿珠牛排、满妹鸡排、国平(赵正平 饰)以及服务台的美香等人照例为南来北往的游客提供美味小吃。长于夜市的阿华(蓝正龙 饰)新近当选为夜市自治会长,自此与小兄...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汇集台湾各路美食小吃的八八八夜市,每日都洋溢着温情向上的气氛,阿珠牛排、满妹鸡排、国平(赵正平 饰)以及服务台的美香等人照例为南来北往的游客提供美味小吃。长于夜市的阿华(蓝正龙 饰)新近当选为夜市自治会长,自此与小兄弟阿七调解夜市纠纷,维护摊贩利益。女记者林亦南(柯佳嬿 饰)在夜市附近与小七发生冲突,阿华一见林亦南,心中的情愫不自觉间已被唤醒,但林亦南的生活却自此陷入了一连串混乱,领导痛批、男友分手,又因毁坏电路被惩在八八八进行社区服务,阿华与众摊贩充满人情味的举动渐渐化解了林亦南身在异乡的孤独,双方的关系不再紧张。不久议员张进亮(猪哥亮 饰)联合地产商欲强征八八八土地,阿华带领摊贩保卫夜市,而张进亮,就是多年前抛下阿华的人…
  • 头像
    Reader
    早上讀報,又見師大夜市惹是生非的新聞,令人喟歎。

    台北市大安區的台灣師大,其實和北京師大一脈相承,附近社區從前還真住了不少1949年渡海來台的碩學宿儒。比如雲和街上就有梁實秋的故居。他們的後人到今日住在師大附近的也還有,流風餘韻尚未散盡,住久了也成了本地人。幾十年來師大社區又以小吃攤子多聞名,何以故?還不是因為學生眾多而家境清寒只能靠小吃攤子補充營養之故。因此師範大學昔日又諢號吃飯大學。

    奇怪的是,這幾年清寒學生和書店同步減少,可師大社區攤商店舖卻越開越多,越開越熱鬧,居然博得「師大商圈」之名。「師大夜市」更堂堂載入旅遊書中,以雞排沾染書香為標榜,成為觀光客的新寵勝地。無奈夜市也像雞排一樣,總是越做面積越大(但願不是越做越假),這可就苦了師大舊社區裡那些本地人特別是本地老居民了。遊人夜夜笙歌教人睡不著覺,還算小事,鬧事叫囂簡直教人不敢出門,至於祝融之危、游女之辣則更不消說。經濟面則是一樓店面商家日進斗金,二層以上(整個師大社區都是四五層的老公寓)的故家舊宅房價暴跌,想賣掉搬走都有困難 ---- 住了一輩子的家誰又捨得就這樣逃走?終於,今年十月底,他們也和《雞排英雄》裡的藍正龍一樣走上街頭示威抗議了。諷刺的是,這回抗議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夜市。

    新聞報導傳遞了居民的怒吼:

    【「『師大』是社區,不是商圈、也沒有夜市!」不滿ZF長期漠視師大商圈過度擴張,忍無可忍的台北市師大商圈居民,昨晚發動自救會遊行,情緒沸騰的居民沿途高呼口號,與一旁優閒逛夜市的民眾形成強烈對比。」】(《聯合報》10月26日報導)

    【一名與會大學生說,他小五就住在在師大社區,不過十年光景,看到師大夜市「墮落」了,古早時代的早餐店現在變成服飾、餐飲,一出門就看到年輕人抽菸,地上丟滿菸蒂。住師大附近的民眾也說,師大公園周邊夜店林立,她家樓下就開一間兩層樓夜店,每晚不間斷的震耳音樂聲令她幾近崩潰。】(同上)

    更諷刺的是,今天的《中國時報》乾脆就點名《雞排英雄》了:【ZF最近不斷鼓吹夜市觀光,加上電影《雞排英雄》推波助瀾,師大商圈拜地利之便人潮滾滾,店面攤位租金水漲船高,五坪店面租金至少五、六萬。但周圍住宅區紛紛淪陷變賣店,商圈範圍至少擴大兩倍,居民苦不堪言。】

    台灣這幾年的電影,從《海角七號》開始,算上《雞排英雄》乃至最近熱映的《賽德克‧巴萊》,經常訴諸草根本土民眾常年存在的一種恐懼或想像:土地或地盤被外來他者侵佔。這種恐懼跟想像不僅帶動了電影的票房,更帶動了政治的票房。有趣的是,在現實政治中不能說、不敢說、說了會下台的話,來到電影裡面可就放言無忌了。此所以《海角七號》裡的外省人只有兩種:要不是接收台灣的軍隊,就是走關係包工程的地產商。此所以《雞排英雄》的議員要梳個馬桶蓋頭,一看就讓某些人聯想到 馬 統 而哈哈大笑。更有趣的是:這些新電影也和多處觀光夜市一樣,都想做大陸人生意 ---- 反正阿陸仔不懂嘛。

    問題是:這種恐懼與想像,在台灣偏偏就不是那麼真實,不是那麼單純和一面倒。師大夜市的新聞,正是一面極好的現形鏡。自稱受害之人,掌權得勢之後,吃相可比誰都駭人。只是又有多少人出了影院之後願意且能夠思考現實和電影的差距?

    這一波的台灣新電影,其實是一波社會革命的總宣言。新的一代人起來,必然有舊的一代人給踩著做犧牲。想著師大社區龍泉里雲和街二樓三樓的那些老先生老太太,我能不物傷其類?
  • 头像
    橙子小姐在曼谷
    比起香港贺岁的大团圆的欢欢喜喜的贺岁结局..
    这部台版的贺岁剧欢欢喜喜中
    更像是一场文化的救赎..

    日益翻新的城市..
    真的就是好的吗?..
    如果一个城市连自己的文化都没有了..
    那这座城市还能有什么
    不断的外来文化入侵,我们还会剩下什么
    不禁要反问我们的天 朝..
    我们的城市..到底要变成什么样才是最美好的

    很喜欢议员最后的那段话
    他们虽然卖的是小吃,他们是为了三餐而已,但是对咱来讲,有人出入这块土地,这块土地才是活的。失去了这个夜市,没人出入,没人踩踏,在美丽的大楼,也是死的..

    而又时常想起,我所在的城市,那些具有百年历史的美食路..因为ZF的规划,已经开始渐渐地模糊..
    我真的不敢想象..十几年后..我要怎么样像我的孩子诉说,这样一个城市的文化..
    难道所谓的市中心真的一定要是美丽的高楼..一定要是高级的餐厅..一定要只有来去匆匆的过路人而已吗...
    而这样的光明的公然的反对着..有着不同声音的地方..
    可能在天朝看来只能是暴民行为吧..
    我们有自由言论的权利..但是试问真的能敢说就说嘛..

    城管是可怕..但是正如里面所说的..他们也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分钱而已..
    最可怕的是为利益为迷乱自己的人心罢了..
    这样的电影..欢乐中却给我淡淡的感伤..

    或许,我们不是需要一位很有文化底蕴的伟人..
    我们只是需要一位了解我们真正需要的管理员...

    只是为了纪念我曾经可爱的城市..
    而写的影评..
  • 头像
    朱小蒂
    这部电影,是我所见过最具台湾气质的——虽然这气质是我遥想出来的。

    关于台湾气质,我有过三个深刻的印象:

    一年多前,我在印度遇到了7-8个台湾年轻人。大家一见如故聊的非常开心。他们看人的目光,干净并且专注。知道我是一个人在异国背包旅行,一个漂亮的姑娘把自己备的维生素送给我,希望我平安健康走完全程。

    之后,遇到了一对夫妻,男的来自以色列女的来自台湾。老外老公因为在台湾住了很久,中文都是咬着嗲嗲的台腔。同行的北京姑娘曾经因为他的口音偷笑了很久,我却觉得,一副朋克打扮全身扎满钉子无时无刻不在卷大麻的他,因为沾上了台湾味,骨子里养成了谦谦君子

    后来,一个好朋友去台北待了几天,回来不住的盛赞,说那里是一个节奏慢人情浓的地方,路上陌生人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如果你习惯了北京上海的生活,去台北,很快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从容和和善。

    我非常相信她的判断。虽然我从未到过。但是,她所说的那个气息,就是我对于台湾的想象。

    《鸡排英雄》让我重新想起、并且日益坚信那个气息。

    其实,就编剧表演和拍摄来讲,《鸡排英雄》没什么可太多可取之处。在地小民的情感这个重头戏,太早拿出来渲染和铺陈。背景音乐和慢镜头的滥用,更是让人看得情绪腻歪。一句话,过了。有点像我朝春晚,动不动就放起肉麻的背景音乐,让主持人饱含热泪来上一段朗诵。

    然而,滥情用在歌功颂德上就是恶俗丑陋,用在描绘草民的患难真情上就是有情可原。这之间的高下美丑之别,就在于对象是假大空,还是真小实?你是更热爱统治你的政府和恩惠你的政党,还是更热爱你身边锅碗瓢盆共进共退的邻居?
    相信我,无法热爱邻居同事同学的人,绝对无法真正的爱国。因为,国,也不过就是由我们身边一个个喜怒哀乐远近亲疏的人组成。

    生活在台湾某些方面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让底层小人物遭遇恶势力侵犯的时候,有可能相信“我们不一定会输”。这个信念和勇气,弥足珍贵。它是一种不放弃——不放弃正义的信念,不放弃对弱者的同情,不放弃对不公的抗争。
    身处一个麻木的国度,我完全无法想象的这种“不放弃”——我们即失去了不放弃的能力,也丧失了不放弃的热情。

    希望,有一天,我们遇见不公正、荒谬、贪婪和暴力的时候,也能振臂高呼一句:我们不一定会输。这种信念,需要扭转颓势的想象力,更需要行动起来的魄力。
  • 头像
    mlln

    0

    台北有个地方叫做北投县,面积并不大,温泉小有名气。在北投的半山腰,有一个不起眼的温泉博物馆,原本是日本人统治时,在北投建成的一家温泉店。博物馆上下两层,木质结构,水准基本就是大陆随处可见的中档大众浴池,除了并不华丽的日式建筑,也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实际上,在很多年前,这家温泉馆本来是要被拆掉的。当时,一位小学老师看到它,觉得日式温泉的建筑代表了台湾的一种文化记忆,于是组织自己的学生,一个个笑容灿烂的小孩子,走到这家即将被拆除的温泉馆,举起横幅,头上绑上丝带,抗议游行。

    然后,在附近社区的努力下,这家温泉就保留下来了,并且成为了当地温泉文化的博物馆。政府会每年拨款维持开销,社区的居民则自愿组成义工,来维护博物馆的运营。

    1

    台湾人对地震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他们通过一场场对文化仪式的保存来记住祖先。1999年9月21日,台中发生7.3级地震,因为地处山谷,很多人被活埋,当时一间铁皮屋被吹出了几百米,从一个山头到了另一个山头。地震之后,在民众和政府的推动下,在台中,很多震区的建筑都没有被拆掉重建,而是被当成了纪念址,供人们参观旅行。其中有弯曲的铁轨、倾斜的房屋、震中的坐标,也包括那间已经压成片状的铁皮屋。

    几年之后,日本阪神大地震,也是7.3级。地震之后,日本一位建筑师召集了300多个志愿者,用“纸”搭建了一座临时教堂,供人祈祷。之后,当台湾代表团去日本参加一个地震研讨会的时候,听说这座临时教堂即将被拆除,于是提出了一个吓到日本人的要求:能不能把这些纸做得柱子和房梁送给台湾?

    他们要在台中的9·21震区,恢复这间教堂,作为对地震伤痛的共同缅怀。台湾人甚是有趣,自己的东西不让拆,就连别人拆他们的,他们也会跑过去:刀下留人。

    于是,货船运输着大大小小的零件,一直到了台中。台湾人说,我们不要比日本差,于是组织了附近社区的千人志愿者队伍,很短时间就恢复了这个建筑,并且命名为“纸教堂”。如今,纸教堂的旁边还有一座漂亮的雕塑,两个人手拉手,组成一个圆圈。

    2

    东海大学是一个基督教大学,位于台中。校园中有一片相思林,种满了大大小小的相思树,那一定是小伙和姑娘谈恋爱的好地方。上个世纪90年代,学校要以“交换”的方式把其中一部分树林卖掉,学生们愤怒的占领了两层楼的校长室。据说,当时赶上了期末考试,大家就轮流在校长室里自习,考完的人就跑回来,替班换该去考试的人。最终校长不得不出面妥协,把整片相思林保存了下来。

    为什么不给学生们记个大过呢?或者报警不就好了?当然不,实际上,学生们是无比渴望被处罚的,因为如果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把这件事情闹大,把“学生被迫害”的新闻传到总统耳朵里。学校不可能这么傻。然而换个方向说,正因为学校不傻,才会用各种方式和抗议的学生周旋,实际上,到如今,相思林确实被拆除了1/3。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这是抗争的失败?我想也不能。因为正是这拆掉的和未拆的,才构成了抗议的双方,才构成了我们看到的妥协和不妥协,才构成了这片美丽的相思林,才构成了一段小故事——

    有人问东海大学美术系的蒋勋,就是《孤独六讲》的作者:凭什么你们东海大学也有美术系?蒋勋说,因为我们有全台湾最大的写生景观。

    3

    也许是期待过高,很多到过台湾的人都会觉出失望。面对地大物博的祖国山河,台湾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确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然而,台湾最宝贵的不是这些:不是山河,不是宝藏,也不是水果和美食,而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

    他们对于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珍惜到一针一线,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台北市区每天都有不同人群的抗议;为什么家门口公园的一棵树被砍掉了,都有成群的人在举着牌子大喊“公园种绿树,警察请止步”,都有议员在为人民欢呼呐喊;为什么政府通过招标修建庙宇,人们会不满意价格低廉的维修公司,宁愿自己捐钱也不要亏待了自家门前的庙宇。

    这就是为什么,当导览大叔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台湾的庙宇只能追溯到明清时候,没办法和你们比的时候,我感到一阵脸红,并且肃然起敬。

    4

    我们和台湾的抗争记忆有着不同的轨迹。我们的抗争充满了家国想象,充满了英雄和领袖,救世主和大救星;台湾的抗争故事则更多属于个人叙事。这些日常事件的温暖,支撑起一个海岛的文化与传统。

    在通往台中的大巴上,我看完了这部《鸡排英雄》,中途还睡了一觉。我觉得有趣的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桥段,而是一种亲切调侃的生活气息与生动的社区抗争。其中有俊男美女,有槟榔西施,有不争气的小混混,也有勾心斗角的大妈。在维护社区的利益时,他们走在了一起,保护世世代代生活的日常文化。这时候,误会变成温情,爱情开花结果。在整个抗争中,没有一个人能满脸东方红,也没一个人成了救世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无比生动的主人翁,他们有共同的价值观,也生活在可供协调的体制中。台湾并没有因为抗争的故事而互相忌惮,而是因此而拥抱得更紧。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某个小区的业主可以为了砍掉一棵树而走到一起,某个学校的学生可以为了一座命名为真维斯的大楼走到一起,某个城市的居民可以为了红十字会的腐败走到一起,并且:

    我们的小区管理委员会忌惮了,我们的校长忌惮了,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忌惮了,并且:

    我们能把这些故事积累起来,拍出一部温暖的日常叙事的抗争,庆祝建国任意的一年。这部片子一定集合了几百个当红影视明星,一人露一面儿,饰演夜市摊主的赵本山拍案而起,说:你丫忽悠谁呢!饰演政府官员的冯巩终于憋不住劲,怯怯地说,群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如果这样,我们是不是就离民主更近了呢?

    2011.7.15

  • 头像
    我中学时发生过三件事情,大抵上跟维权、民运擦上边。

    初一的时候,我们的班长爱打小报告,成绩又不好,说来惭愧,那时候我们觉得她不配做班长,全班联合着把她炒了,集体写了封签名信递交给了班主任。结局是班主任把我们骂了一顿,在她把我们每个人约去办公室审问之前,全班集体串好了口供:“当时我在午睡,有张纸传过来让我签名,我就签了。”

    高三的上了一小半,学校突然为全校定制冬季校服,全年级都觉得这货只能穿一次,不合算,团支书组织联名反对,在微寒的季节里奔走相告,一副革命即将成功的样子,结局还是班主任把我们骂了一顿,训话大意是:“反了你们了,还联名上书,学校为了照顾即将离校的高三生,特意没有在冬季校服上印LOGO呢。”

    第三件事情比前两件牛逼多了。高一那年,学校的土地似乎将被某地产商买下,将集体搬走,某天早晨,学校的主干道惊现一首仿《离骚》的抗议长诗,粉笔抄写,作者是高三某语文老师,第二节课后,学长学姐们纷纷罢课,在校门口静坐抗议,老师写联名信,当时学校旁边在开省人大会议,甚至有家长拦截赴会车辆。高二学生是这次行动的主力,他们说:“高一还小,高三的要忙高考,不靠我们,靠谁!”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如今听来还是那么的义薄云天。那天很晚了,学校紧急召开家长会,来了好多警察,最终以副区长把文件贴在橱窗里,承诺未来若干年内学校不会搬告终。虽然新闻没有报道,但这件事被我们称作“119事件”口耳相传,比如说,今年是119事件四周年。

    在PPS上看《鸡排英雄》,第一次看它是在台湾,忙着指认目不暇接的夜市零食综艺咖,焦点在赵哥的下巴蓝正龙的脸、猪哥亮的假发刘品言的胸,第二次看到最后“抢救888夜市”的段落,却连续想起以上的三件事情,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

    -----------------------------------------------------------------------------------------------------------------------

    在我交换生活的最后,学校艺创系要以“教学成果不佳”为由开除一位教授,上过这位教授通识课的学生自发去各个系所的专业课上向老师学生陈述案情,眼泪汪汪地说起这位老师多好多亲民,学校的官方FB涂鸦墙被全校同学刷爆,我们华文系几位老师也发长文力挺学生的行为,情真意切毫不犹豫,尽管大部分的学生没上过他的课,大部分的老师与这位教授并无牵连。我热血沸腾之余不禁设想如果这件是发生在我身上,我们从小高唱着”我去炸学校,天天不迟到“,且不说作为学生的我们基本不会知道学校人员调整的理由,可是就算知道了,你会为他组织联署吗?会在抗议的横幅上签上你的名吗?

    教华文小说选的翠老师是从当年“野百合”运动过来的人,二十年后台湾学生浪潮再度掀起“野草莓”运动,她的儿子成为新竹清华大学的运动领袖,她在《联合报》专栏上写给儿子的生日:“妈妈为你的今天感到骄傲,可惜妈妈不能陪你切蛋糕了,因为我要留在花莲陪学生们,要替他们的野草莓护航。”我比翠老师的儿子小两岁,某一个纪念日,我想去台北中正纪念堂自由广场参加22周年活动,我妈气急败坏打长途来跟我说:“这种事情千万不能去!就算去千万不要给人看到!”——你看,就是这样,虽然我相信我母亲和翠老师一样,都是在为孩子好。

    还有一天,我和杨佐罗小姐在花莲买东西,突然迎面就撞上了好长的队伍,分十几个方阵,一眼望不到头,队伍里什么人都有,有穿原住民服饰跳舞的、有分发气球的、有被爸妈抱在手里的小孩子、有沿途不停跟店家阿伯打招呼的欧巴桑,他们一路高喊着口号:“健康行走!支持花莲!“、”夫妻和睦!幸福一生!“等等,有人给我们宣传单,接过来一看居然是鼓励新手爸爸们去参加”爸爸培训班“的,这绝对是自发的一场游行,每个人都乐在其中,虽然我依然很费解,好好的为什么要游行呢,太阳那么大,又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但起码那些跟着队伍行走的小孩子,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权力是哪些,就知道了有言说、争取权力的自由。

    到了后来,我也对种种江湖风雨见怪不怪,例如校园里时而有人扛着横幅高喊“原民崛起!!东京独立!!”,我也能如浮云淡定飘过,这里的东京是指位处台湾东部的花莲,他们的诉求是花莲摆脱台湾“后山”的被动地位,保持环境的纯净,原住民提高维权意识。

    不同于香港岛“最紧要开心”精神,台湾大部分本省人经历了外省人入侵压抑,外省人又经历了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便纷纷有一种草根精神。《鸡排英雄》的综艺咖们个个有一把心酸的过去,戏里演的是小人物,戏外也都是摸爬滚打混出头,靠《保庇》翻身的王彩桦自定义为“B咖人生”,早早出道开始牛肉场生涯,赵正平从电视圈打下手制作人混迹到景行厅总霸子练就了铁汉柔情玻璃心,早年秀场天王猪哥亮负债两亿又能重新复出,还有那一班散落在天涯的眷村兄弟,不过由于人人都是这样,也没了什么悲情哀怨,正如民歌《烧肉粽》里唱着,虽然自悲自叹歹命人,可暂时来卖烧肉粽的时候,便也端正颜色“今朝认真卖肉粽”起来。

    一天路过自由广场旁的公园,那里长满了枝干超级长的参天大树,一位长辈以“植物政治学”向我们解释,那时台湾外交受挫,开始相信“回不去了”,便种上这些能在短期内长很高的植物,以便快速的找到自我认同,打造“老子已经在这里呆很久”的幻觉。后来跟一位台北朋友MSN上胡扯讲到这件事,他半真半假的回复我:“屁啦,只是因为这样比较漂亮吧。”

    你看,就是这样,不管有没有鸡排或者英雄,日子就要这样一天天平凡认真的过下去。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