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袁忠远龚格尔杨乔木魏斯婷朱峰郭进
类型:剧情导演:张琪东 状态:HD 年份:2019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5.7分热度:5 ℃ 时间:2022-05-08 18:08:57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昨天有幸提前观影了张琪东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别岁》,感受如下:
1.电影用双线叙事方式,一条线讲述70岁的老知青周树达在春节前夕,接到来自当年下乡支援建设的城市的电话,通知他处理因绑架而遭警察枪击的亲生儿子的后事;另一条线讲述周的儿子陈乐(随母姓)因故意伤人被关八年后刚出狱,遭遇妻子改嫁,并丢给他一个八岁却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父子相依为命讨生活,终因一系列遭遇纠葛再次为儿子求学一事而绑架校主任终遭枪击。两条时空线交错而叙,色彩为别。陈乐那条线色彩明朗,看似象征出狱后的新生,周树达那条线色彩灰暗,收拾残局般压抑无望。最后时空衔接,新生走向无望。
2.两对父子,爷孙同堂,却是三个孤儿。这是我看完电影后的第一感受。先说第一个孤儿,陈小康。小康不满一岁时,父亲陈乐便因故意伤人而入狱八年。从此跟随唱戏的母亲肖娟为生。而母亲肖娟面对这个自闭不言的儿子,想来也无暇照顾,甚至视为累赘。这点从那句建议陈乐没时间带就把小康送日托班或特殊学校可以推测出。身在学校的小康,时常因为罹患自闭症而与同学老师格格不入,课堂上的异常表现,也被老师视为智障,希望他能转到特殊学校从眼前消失滚蛋。想来他经常遭到同学嘲笑,甚至老师冷暴力式煽动孤立。对年幼的小康来讲,无论是八年前父亲的入狱消失,还是八年后自己被母亲甩锅般踢给父亲,抑或是平时在学校所遭遇的嘲笑和嫌弃,都是一次次的被抛弃。对这个世界来讲,小康就是一个大家避之不及的麻烦。所幸的是,出狱后的陈乐,在别人一次次称小康为智障时挺身而出,不惜大打出手。此时,对这个父亲来讲,小康就是整个世界。
3.第二个孤儿,龚格尔所饰演的陈乐。陈乐四岁时,便被父亲周树达抛弃,母亲早逝,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儿。当年父子分离的情景,按照周树达所描述“他就那么看着我,不哭,也不闹,好像从不认识我一样。”在这一刻,在陈乐心里,一如后来他在影片里几次跟强调的“我从小就没父亲”。然后,孤儿陈乐在少年时期因故意伤人而入狱八年。这八年,对陈乐来讲,又是一次被抛弃。出狱后的陈乐,在好友长明帮助下找到一份修理厂的工作,多年与社会脱节,即使是老板的示好相处,也让陈乐拙于应付,更难让他在同事江湖圆滑应对平安无事。
为儿子小康求学一事,陈乐疲于奔命学校老师和主任之间,却次次碰壁遭到拒绝。更因老师歧视儿子为智障而恼怒不已。灰暗的新生里,唯一的亮色是好友长明的不弃与性工作者王雅茹的爱情。多年的监狱生活,陈乐已经被贴上不正常或者异类的标签。我相信他虽然嘴上次次说小康只是不爱说话并非不正常,但其实心里明白小康确实患有自闭症。之所以他偏执般想让儿子进入普通学校求学,拒绝送入特殊学校,潜意识里是想让小康获得正常人的身份,也是让自己获得正常人的身份,避免儿子像自己当年一样,被这世界抛弃。
不幸的是,这世界的回应只有拒绝。最终,被一再拒绝的陈乐精神崩溃,对这个世界予以反击,绑架了主任,换来一声枪响。
4.第三个孤儿,周树达。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周树达跟当年千万知青一样,响应毛的号召上山下乡,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对千万知青来讲,其实这是一次被自己所崇拜信仰的对象的抛弃。表面上看起来是大有作为,其实只是一次残酷的卸磨杀驴。当明白这个真相时,年轻的周一腔热血被现实击溃,终于成为后来知情返城大潮中的一员。跟很多知青一样,周在下乡当地与姑娘恋爱生子,面对返城选择抛妻弃子,并重新建立家庭,使得陈乐成为孤儿。
影片开始提到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想必是主创的有心隐喻,读过这本小说就知道,讲的就是家国父子悲剧。
毛抛弃周,周抛弃陈,陈抛弃康,康自闭于世界,估计连毛是谁都不知道,也算是一种抛弃,因果循环,完美闭环。一国三代,一家三口,无一不孤。
5.写到这里,想起最近的中美贸易战。三十多年前,邓老先生大开国门,拒绝继续与世隔绝,融于世界,并与美国交好,在其帮助下入世贸,承诺按照游戏规则大家一起玩。很不幸的是,三十多年后,我们因不守规则屡遭嫌弃,及至今日中美交恶。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拒绝普世价值的唯一大国,又何尝不是这世界的孤儿?更不幸的是,作为十四亿孤儿之一,你还没得选。三十年前对中国来讲,是一次新生;希望别像《别岁》里的陈乐一样,从新生走向无望,换来一声枪响。
n周六一个阴雨天,受邀提前观影张导的《别岁》,n已经成为著名制片人的龚格尔,在本片里演的活似某位韩国的知名演员。n他那望向前方祈盼而无助的眼神始终在我脑海中萦回——别离的是岁月,也是一次次活着的希望。nn故事分两条线进行,一为古稀之年的老知青周树达接到了当年他下乡那座城市打来的电话,通知他来处理他儿子陈乐因绑架被警察击伤被捕的后事,二为周老儿子陈乐故意伤人八年后出狱,带着有自闭症儿子小康在城市里艰难生活,最终因想为儿子求得一所正常学校就读机会失去理智绑架校主任被捕的故事。nn我不由得想起了余老和另一位张导的《活着》。nn福贵从地主家的纨绔子弟到最终与黄牛相伴的孤老,期间妻女失联、父亲气归、身陷内战,重聚后女儿失语又难产而亡,宝贝儿子不慎惨遭意外……nn跟《活着》不同的是,福贵面临的或许是家国巨大变迁中一些偶然中的必然,在社会时代翻天覆地的巨浪下,他一次次第被无情地抛起又摔下,他的父母,妻子,儿子甚至是那个傻乎乎的女婿、未出生的外孙,都是社会加速前进中的牺牲品。他一生虽偶有微喜,但实然总与大时代的逆境相伴,希望对他来说是一件天价的奢侈品,似有捕捉却从未拥有。nn好在,《别岁》最终的结局尚留下了一丝丝希望,毕竟福贵,哦不,陈乐仍是活着——正如福贵自己说的,活着就是一切。nn而在《别岁》里,对于陈乐来说,改嫁的妻子,使坏的同事,做暗娼的小茹,闭口不言的儿子,交涉不通的校方,虽然无一不让他遭受了一次次重创,但退一步来看,故事里的他们,都不能算是什么坏人。nn如今的时代里,早已鲜有《活着》里那些提刀见红的坏人等着收拾“福贵”们的小命,所谓的社会秩序套着华丽的服装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用不可商讨的现实夹杂着人性不断温煮着“陈乐”们,直至他最终忍受不了那股滚烫,拼死跃起,大多都只被惨遭抹杀。nn可要知道的是,这股温煮的疼痛,并不会比那巨浪拍打来得好受,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四处弥散的无助感猛烈地击溃着福贵和陈乐们。nn不用把故事放到陈乐那些稍显特殊的例子里,在我们如今每个人的生活中,所谓的“无助感”每时每刻都充斥着。我们很难在像旧社会古时候,身边能有那个绝对信服俯首认同的良师,两肋插刀无私无缺的益友,而当那些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却依然存在着,于是,无力与无助就在其间萌生发芽,侵占着我们内心柔弱的那片土地。nn影片的最后,陈乐的父亲周树达赎回了陈乐当掉的车,并接走了不甚熟稔的孙子,电台里说到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新年即将来到——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导演对于悲剧故事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吧——别岁,新的一年,但愿少一些活着的无助。
深圳的雨还在下,晚上继续爬格子,用手指爬,希望这部电影,能带来更多的信念吧。nn
下乡老知青周树达在返城大潮中,遗弃当地妻儿回到原籍,过上了高级知识分子生活。而在三十年后,周树达再次踏上了这片许久未见的土地试图弥补他曾经犯的过错。被他遗弃的儿子陈乐结束了八年的牢狱生活出狱后,遭遇妻子改嫁,并留给自己一个八岁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在好友帮助下,他找到一份修理厂的工作,并在出租屋里邂逅了性工作者雅茹。然而在儿子多次被学校拒绝上学后,陈乐做了一件再次摧毁命运的事情……
Yesterday once more,这是电影《别岁》的英文名,不免令人想到卡朋特乐队的经典歌曲。所不同的是,卡朋特是温情地回忆童年时光,而《别岁》则相当尖锐地介入到历史与现实中去。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老知青周树达带着自闭症的孙子陈小康,驾驶着儿子陈乐留下的旧汽车,沿着茫茫长路,一路向北,赶回北京。此时,正值年二十九,交通广播里已弥漫着除夕的喜庆与热闹。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周树达告别沉重的昨日,开启了新的人生历程。在电影结尾的字幕里,导演向我们透露人物的最终去向。因劫持人质的陈乐被判了十年。周树达最终在狱中见到自己的儿子。自闭症少年进入北京某所特殊学校,完成小学学业后,顺利进入初中。
自闭症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中,应拜李连杰、文章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所赐。一般来说,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会有语言障碍和社交障碍,严重者甚至有智力障碍。电影中的陈小乐显然有语言和社交障碍,他在课程上会时不时地发出怪叫声,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教育秩序。学校与老师不得不想办法,为陈小康争取更合适的学校与教育机会。然而,悲剧就发生于此。陈乐误以为教导主任歧视陈小康,过激之下,选择持刀劫持人质,试图为儿子争取一个正常的受教育的机会。
无疑,这是一个可避免的悲剧。若是陈乐能够掌握一些自闭症相关的知识,自然不会选择如此激烈的方式去争取并未被剥夺的权益。换言之,陈乐为孩子所作出的反抗举动,事实上是无效的。他的举动就像是举着长枪大战风车的唐吉坷德,充满了悲壮与反讽色彩。但与唐吉坷德不同的是,我们看着陈乐的所作所为,嘴角所泛起并非是微微的笑意,而是苦涩与悲痛。正是因为反抗的无效,才更凸显出历史的荒谬,才更凸显现实的绝望。
二
说实在的,《别岁》并不是一部旨在关注自闭症少年成长与教育的电影,导演有着更深邃的人文与历史的关怀。自周树达至陈乐,再至陈小康,爷孙父子三代人,呈现出逐渐失语的趋势。周树达表达无碍,陈乐说话磕磕碰碰,陈小康则一言不发,这样的情节设定,大概是有所指。
作为老知青的周树达,显然是历史的一部分。准确地说,他是陈乐、陈小康逐渐失语之悲剧的始作俑者。他曾经不顾一切地逃离历史,并拒绝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的缺位,导致了儿子陈乐成为“牺牲品”。正如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所指出的:“牺牲品意味着无知。而无知,以支配一切人际关系词汇的那种无情逻辑来看,意味着犯罪。”
因此,陈小康的自闭症便像是一个巨大的“疾病的隐喻”。只有这时,我们才能彻底理解陈乐的敏感、愤怒、不甘与过激。他不想让儿子陈小康成为牺牲品,成为无知者,成为犯罪者。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告别昨天的一切,都是在奋力挣脱历史与现实里的因果轮回。
这里所说的“因果轮回”,并不是指宿命论或佛教的因果报应,而是历史与现实的漩涡。周树达爷孙父子三人,各自承担着“昨日、今天、明天”的指向。尽管周树达有着激扬而浪漫的青春,但那段知青岁月却是灰暗的、失落的。作为知青的他,在毛主席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号召之下,离开自己的熟悉的城市,走进农村。可以肯定的是,周树达下乡之前,肯定满怀雄心壮志。
然而,粗粝的现实逐渐消磨了他的斗志,以至于他不辞而别,逃离农村,逃避自己的责任。因此,周树达寻子觅孙的过程,不妨理解成他终于有勇气去正视自我。他不断地遇见旧友,慢慢接近被他抛弃的幽暗岁月。他努力接纳并纠正自己的过失。在周树达这条故事线上,导演放弃了丰富的颜色,选择单调的、灰暗的黑白。在这一刻,幽暗的历史与粗粝的现实纠缠在一起,进而造就了一个错位的世界。历史的错位的,现实是错位的,婚姻是错位的,爱情是错位的……《别岁》里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错位的。
把陈乐身上所有的悲剧,都归罪到周树达的身上,显然是不可取的,就像我们不能把周树达个人的逃避与不负责任完全归罪于“上山下乡”运动一样。诚然,大环境或大政策会深刻地影响到个人的命运。但就个体而言,大环境越是糟糕,越是要鼓起勇气去承担自我的责任与使命。这责任与使命,也许并不是国家或历史层面的,而是个体的、家庭的“小”责任,比如说照顾好孩子与妻子,让妻儿的生活不受颠沛流离之苦。因此,陈乐这个人物的闪光点就在于,尽管自己深陷现实的泥淖,他仍极尽所能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就叙述层面来讲,《别岁》其实是粗粝的。导演的一些小技巧,指向与用心显然过于“昭然若揭”。比如说,陈乐与周树达接陈小康的场面,简直是“历史的重演”。王雅茹的职业身份的设定,大概不是为了揭示“底层人民抱团取暖”,而是为了增添故事的传奇性。或者,为了表示陈乐这个人物超越道德意义上的善恶好坏,是否一定需要王雅茹背负如此沉重的负担与功能呢?就王雅茹而言,她其实可以更出彩、更自信的。
不管怎样,我喜欢这部电影。导演以极大的野心与悲悯去理解父辈与自我,并努力地弥合历史与现实的错位。
《别岁》,讲述下乡知青返乡后再回乡处理“余毒”的故事,一个“情”字贯穿于整部影片始终,在处理这个“情”字上,导演不释放、不张扬,刻意压着,用舒缓的方式告诉受众,平平淡淡才是最真。影片的取景地,选择在潜江,这是我的第二故乡,无形之中增加了我对本片的好感,阔别潜江二十余载,当潜江的街道、建筑、树木等再次映入我的眼帘时,又勾起了我对这片故土的思念。戏里、戏外,都不禁让我感叹,这或许就是人生。
别碰脏钱
闪电战
绑架游戏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最后的慰安妇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10℃
昨天有幸提前观影了张琪东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别岁》,感受如下:
1.电影用双线叙事方式,一条线讲述70岁的老知青周树达在春节前夕,接到来自当年下乡支援建设的城市的电话,通知他处理因绑架而遭警察枪击的亲生儿子的后事;另一条线讲述周的儿子陈乐(随母姓)因故意伤人被关八年后刚出狱,遭遇妻子改嫁,并丢给他一个八岁却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父子相依为命讨生活,终因一系列遭遇纠葛再次为儿子求学一事而绑架校主任终遭枪击。两条时空线交错而叙,色彩为别。陈乐那条线色彩明朗,看似象征出狱后的新生,周树达那条线色彩灰暗,收拾残局般压抑无望。最后时空衔接,新生走向无望。
2.两对父子,爷孙同堂,却是三个孤儿。这是我看完电影后的第一感受。先说第一个孤儿,陈小康。小康不满一岁时,父亲陈乐便因故意伤人而入狱八年。从此跟随唱戏的母亲肖娟为生。而母亲肖娟面对这个自闭不言的儿子,想来也无暇照顾,甚至视为累赘。这点从那句建议陈乐没时间带就把小康送日托班或特殊学校可以推测出。身在学校的小康,时常因为罹患自闭症而与同学老师格格不入,课堂上的异常表现,也被老师视为智障,希望他能转到特殊学校从眼前消失滚蛋。想来他经常遭到同学嘲笑,甚至老师冷暴力式煽动孤立。对年幼的小康来讲,无论是八年前父亲的入狱消失,还是八年后自己被母亲甩锅般踢给父亲,抑或是平时在学校所遭遇的嘲笑和嫌弃,都是一次次的被抛弃。对这个世界来讲,小康就是一个大家避之不及的麻烦。所幸的是,出狱后的陈乐,在别人一次次称小康为智障时挺身而出,不惜大打出手。此时,对这个父亲来讲,小康就是整个世界。
3.第二个孤儿,龚格尔所饰演的陈乐。陈乐四岁时,便被父亲周树达抛弃,母亲早逝,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儿。当年父子分离的情景,按照周树达所描述“他就那么看着我,不哭,也不闹,好像从不认识我一样。”在这一刻,在陈乐心里,一如后来他在影片里几次跟强调的“我从小就没父亲”。然后,孤儿陈乐在少年时期因故意伤人而入狱八年。这八年,对陈乐来讲,又是一次被抛弃。出狱后的陈乐,在好友长明帮助下找到一份修理厂的工作,多年与社会脱节,即使是老板的示好相处,也让陈乐拙于应付,更难让他在同事江湖圆滑应对平安无事。
为儿子小康求学一事,陈乐疲于奔命学校老师和主任之间,却次次碰壁遭到拒绝。更因老师歧视儿子为智障而恼怒不已。灰暗的新生里,唯一的亮色是好友长明的不弃与性工作者王雅茹的爱情。多年的监狱生活,陈乐已经被贴上不正常或者异类的标签。我相信他虽然嘴上次次说小康只是不爱说话并非不正常,但其实心里明白小康确实患有自闭症。之所以他偏执般想让儿子进入普通学校求学,拒绝送入特殊学校,潜意识里是想让小康获得正常人的身份,也是让自己获得正常人的身份,避免儿子像自己当年一样,被这世界抛弃。
不幸的是,这世界的回应只有拒绝。最终,被一再拒绝的陈乐精神崩溃,对这个世界予以反击,绑架了主任,换来一声枪响。
4.第三个孤儿,周树达。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周树达跟当年千万知青一样,响应毛的号召上山下乡,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对千万知青来讲,其实这是一次被自己所崇拜信仰的对象的抛弃。表面上看起来是大有作为,其实只是一次残酷的卸磨杀驴。当明白这个真相时,年轻的周一腔热血被现实击溃,终于成为后来知情返城大潮中的一员。跟很多知青一样,周在下乡当地与姑娘恋爱生子,面对返城选择抛妻弃子,并重新建立家庭,使得陈乐成为孤儿。
影片开始提到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想必是主创的有心隐喻,读过这本小说就知道,讲的就是家国父子悲剧。
毛抛弃周,周抛弃陈,陈抛弃康,康自闭于世界,估计连毛是谁都不知道,也算是一种抛弃,因果循环,完美闭环。一国三代,一家三口,无一不孤。
5.写到这里,想起最近的中美贸易战。三十多年前,邓老先生大开国门,拒绝继续与世隔绝,融于世界,并与美国交好,在其帮助下入世贸,承诺按照游戏规则大家一起玩。很不幸的是,三十多年后,我们因不守规则屡遭嫌弃,及至今日中美交恶。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拒绝普世价值的唯一大国,又何尝不是这世界的孤儿?更不幸的是,作为十四亿孤儿之一,你还没得选。三十年前对中国来讲,是一次新生;希望别像《别岁》里的陈乐一样,从新生走向无望,换来一声枪响。
n周六一个阴雨天,受邀提前观影张导的《别岁》,n已经成为著名制片人的龚格尔,在本片里演的活似某位韩国的知名演员。n他那望向前方祈盼而无助的眼神始终在我脑海中萦回——别离的是岁月,也是一次次活着的希望。nn故事分两条线进行,一为古稀之年的老知青周树达接到了当年他下乡那座城市打来的电话,通知他来处理他儿子陈乐因绑架被警察击伤被捕的后事,二为周老儿子陈乐故意伤人八年后出狱,带着有自闭症儿子小康在城市里艰难生活,最终因想为儿子求得一所正常学校就读机会失去理智绑架校主任被捕的故事。nn我不由得想起了余老和另一位张导的《活着》。nn福贵从地主家的纨绔子弟到最终与黄牛相伴的孤老,期间妻女失联、父亲气归、身陷内战,重聚后女儿失语又难产而亡,宝贝儿子不慎惨遭意外……nn跟《活着》不同的是,福贵面临的或许是家国巨大变迁中一些偶然中的必然,在社会时代翻天覆地的巨浪下,他一次次第被无情地抛起又摔下,他的父母,妻子,儿子甚至是那个傻乎乎的女婿、未出生的外孙,都是社会加速前进中的牺牲品。他一生虽偶有微喜,但实然总与大时代的逆境相伴,希望对他来说是一件天价的奢侈品,似有捕捉却从未拥有。nn好在,《别岁》最终的结局尚留下了一丝丝希望,毕竟福贵,哦不,陈乐仍是活着——正如福贵自己说的,活着就是一切。nn而在《别岁》里,对于陈乐来说,改嫁的妻子,使坏的同事,做暗娼的小茹,闭口不言的儿子,交涉不通的校方,虽然无一不让他遭受了一次次重创,但退一步来看,故事里的他们,都不能算是什么坏人。nn如今的时代里,早已鲜有《活着》里那些提刀见红的坏人等着收拾“福贵”们的小命,所谓的社会秩序套着华丽的服装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用不可商讨的现实夹杂着人性不断温煮着“陈乐”们,直至他最终忍受不了那股滚烫,拼死跃起,大多都只被惨遭抹杀。nn可要知道的是,这股温煮的疼痛,并不会比那巨浪拍打来得好受,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四处弥散的无助感猛烈地击溃着福贵和陈乐们。nn不用把故事放到陈乐那些稍显特殊的例子里,在我们如今每个人的生活中,所谓的“无助感”每时每刻都充斥着。我们很难在像旧社会古时候,身边能有那个绝对信服俯首认同的良师,两肋插刀无私无缺的益友,而当那些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却依然存在着,于是,无力与无助就在其间萌生发芽,侵占着我们内心柔弱的那片土地。nn影片的最后,陈乐的父亲周树达赎回了陈乐当掉的车,并接走了不甚熟稔的孙子,电台里说到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新年即将来到——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导演对于悲剧故事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吧——别岁,新的一年,但愿少一些活着的无助。
深圳的雨还在下,晚上继续爬格子,用手指爬,希望这部电影,能带来更多的信念吧。nn
下乡老知青周树达在返城大潮中,遗弃当地妻儿回到原籍,过上了高级知识分子生活。而在三十年后,周树达再次踏上了这片许久未见的土地试图弥补他曾经犯的过错。被他遗弃的儿子陈乐结束了八年的牢狱生活出狱后,遭遇妻子改嫁,并留给自己一个八岁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在好友帮助下,他找到一份修理厂的工作,并在出租屋里邂逅了性工作者雅茹。然而在儿子多次被学校拒绝上学后,陈乐做了一件再次摧毁命运的事情……
Yesterday once more,这是电影《别岁》的英文名,不免令人想到卡朋特乐队的经典歌曲。所不同的是,卡朋特是温情地回忆童年时光,而《别岁》则相当尖锐地介入到历史与现实中去。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老知青周树达带着自闭症的孙子陈小康,驾驶着儿子陈乐留下的旧汽车,沿着茫茫长路,一路向北,赶回北京。此时,正值年二十九,交通广播里已弥漫着除夕的喜庆与热闹。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周树达告别沉重的昨日,开启了新的人生历程。在电影结尾的字幕里,导演向我们透露人物的最终去向。因劫持人质的陈乐被判了十年。周树达最终在狱中见到自己的儿子。自闭症少年进入北京某所特殊学校,完成小学学业后,顺利进入初中。
自闭症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中,应拜李连杰、文章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所赐。一般来说,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会有语言障碍和社交障碍,严重者甚至有智力障碍。电影中的陈小乐显然有语言和社交障碍,他在课程上会时不时地发出怪叫声,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教育秩序。学校与老师不得不想办法,为陈小康争取更合适的学校与教育机会。然而,悲剧就发生于此。陈乐误以为教导主任歧视陈小康,过激之下,选择持刀劫持人质,试图为儿子争取一个正常的受教育的机会。
无疑,这是一个可避免的悲剧。若是陈乐能够掌握一些自闭症相关的知识,自然不会选择如此激烈的方式去争取并未被剥夺的权益。换言之,陈乐为孩子所作出的反抗举动,事实上是无效的。他的举动就像是举着长枪大战风车的唐吉坷德,充满了悲壮与反讽色彩。但与唐吉坷德不同的是,我们看着陈乐的所作所为,嘴角所泛起并非是微微的笑意,而是苦涩与悲痛。正是因为反抗的无效,才更凸显出历史的荒谬,才更凸显现实的绝望。
二
说实在的,《别岁》并不是一部旨在关注自闭症少年成长与教育的电影,导演有着更深邃的人文与历史的关怀。自周树达至陈乐,再至陈小康,爷孙父子三代人,呈现出逐渐失语的趋势。周树达表达无碍,陈乐说话磕磕碰碰,陈小康则一言不发,这样的情节设定,大概是有所指。
作为老知青的周树达,显然是历史的一部分。准确地说,他是陈乐、陈小康逐渐失语之悲剧的始作俑者。他曾经不顾一切地逃离历史,并拒绝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的缺位,导致了儿子陈乐成为“牺牲品”。正如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所指出的:“牺牲品意味着无知。而无知,以支配一切人际关系词汇的那种无情逻辑来看,意味着犯罪。”
因此,陈小康的自闭症便像是一个巨大的“疾病的隐喻”。只有这时,我们才能彻底理解陈乐的敏感、愤怒、不甘与过激。他不想让儿子陈小康成为牺牲品,成为无知者,成为犯罪者。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告别昨天的一切,都是在奋力挣脱历史与现实里的因果轮回。
这里所说的“因果轮回”,并不是指宿命论或佛教的因果报应,而是历史与现实的漩涡。周树达爷孙父子三人,各自承担着“昨日、今天、明天”的指向。尽管周树达有着激扬而浪漫的青春,但那段知青岁月却是灰暗的、失落的。作为知青的他,在毛主席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号召之下,离开自己的熟悉的城市,走进农村。可以肯定的是,周树达下乡之前,肯定满怀雄心壮志。
然而,粗粝的现实逐渐消磨了他的斗志,以至于他不辞而别,逃离农村,逃避自己的责任。因此,周树达寻子觅孙的过程,不妨理解成他终于有勇气去正视自我。他不断地遇见旧友,慢慢接近被他抛弃的幽暗岁月。他努力接纳并纠正自己的过失。在周树达这条故事线上,导演放弃了丰富的颜色,选择单调的、灰暗的黑白。在这一刻,幽暗的历史与粗粝的现实纠缠在一起,进而造就了一个错位的世界。历史的错位的,现实是错位的,婚姻是错位的,爱情是错位的……《别岁》里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错位的。
把陈乐身上所有的悲剧,都归罪到周树达的身上,显然是不可取的,就像我们不能把周树达个人的逃避与不负责任完全归罪于“上山下乡”运动一样。诚然,大环境或大政策会深刻地影响到个人的命运。但就个体而言,大环境越是糟糕,越是要鼓起勇气去承担自我的责任与使命。这责任与使命,也许并不是国家或历史层面的,而是个体的、家庭的“小”责任,比如说照顾好孩子与妻子,让妻儿的生活不受颠沛流离之苦。因此,陈乐这个人物的闪光点就在于,尽管自己深陷现实的泥淖,他仍极尽所能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就叙述层面来讲,《别岁》其实是粗粝的。导演的一些小技巧,指向与用心显然过于“昭然若揭”。比如说,陈乐与周树达接陈小康的场面,简直是“历史的重演”。王雅茹的职业身份的设定,大概不是为了揭示“底层人民抱团取暖”,而是为了增添故事的传奇性。或者,为了表示陈乐这个人物超越道德意义上的善恶好坏,是否一定需要王雅茹背负如此沉重的负担与功能呢?就王雅茹而言,她其实可以更出彩、更自信的。
不管怎样,我喜欢这部电影。导演以极大的野心与悲悯去理解父辈与自我,并努力地弥合历史与现实的错位。
《别岁》,讲述下乡知青返乡后再回乡处理“余毒”的故事,一个“情”字贯穿于整部影片始终,在处理这个“情”字上,导演不释放、不张扬,刻意压着,用舒缓的方式告诉受众,平平淡淡才是最真。影片的取景地,选择在潜江,这是我的第二故乡,无形之中增加了我对本片的好感,阔别潜江二十余载,当潜江的街道、建筑、树木等再次映入我的眼帘时,又勾起了我对这片故土的思念。戏里、戏外,都不禁让我感叹,这或许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