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连续剧  »  香港剧  »  梅艳芳粤语

梅艳芳粤语  梅艳芳传奇,Anita,梅艳芳 梅艷芳

234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王丹妮古天乐林家栋杨千嬅廖子妤刘俊谦杨祐宁邵仲衡陈家乐杨诗敏黄进蒋志光李子雄李敏陈柏宇胡子彤白只

类型:剧情音乐传记香港导演:梁乐民 状态:HD 年份:2021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 豆瓣:6.9分热度:3 ℃ 时间:2024-06-11 18:48:52

简介:详情  电影讲述了梅艳芳一生的传奇经历。梅艳芳(王丹妮 饰)年仅4岁半便和姐姐梅爱芳一起登台卖唱,养家糊口。19岁参加华星唱片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获得冠军,从此同舞台结下不解之缘,凭借敬业的精神和过人的才华,慢慢成长为...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电影讲述了梅艳芳一生的传奇经历。梅艳芳(王丹妮 饰)年仅4岁半便和姐姐梅爱芳一起登台卖唱,养家糊口。19岁参加华星唱片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获得冠军,从此同舞台结下不解之缘,凭借敬业的精神和过人的才华,慢慢成长为一代巨星,获封“百变天后”。2003年,一首《夕阳之歌》和一件定制的婚纱,她选择把自己嫁给了舞台。风华绝代尤可见,世间再无梅艳芳
  • 头像
    Redux

    2003年11月底,在结束了一连八场的演唱会后,梅艳芳赴日本拍摄广告,返港后再无公开露面。按原定行程,接下来12月这段时间她应该到北京、四川参演《十面埋伏》。

    就像当初未公开病情时的情景一样,各家报纸又开始大做文章,说梅姐病情恶化入院,电影换人的消息满天飞。

    对于迟迟未入组开拍,梅姐经理人回应说是在等剧组那边的通知安排。

    记者去问刘德华,得到的答案是由于他自己导致的,因为阿梅的戏份都要和他一起拍,但他这个月去海外做巡演,所以推迟。

    而张艺谋则表示片子已经拍完五分之四,剩下五分之一是梅姐的,只要她有档期过来随时可拍。

    2003年12月18日,媒体将以上内容报道为“《十面埋伏》变罗生门”,质疑他们各说各话。

    这是梅艳芳离世前的第12天。

    现在我们知道,当时梅姐的病情确实严重了,已没什么可能再参演这部电影。即便各方口径不同,但心意是统一的:不过是想再给梅姐、给大家一个希望。

    梅艳芳和张艺谋的这次合作终究没能成事,十八年后的今天,《十面埋伏》的出品人江志强用一部《梅艳芳》来弥补曾经的这个遗憾,是令人信服的理由。

    那些所谓“消费”、“圈钱”的声音,也不太立得住脚,如果想赚钱,大可以拍贺岁、拍主旋律、拍那些扫黑扫毒扫贪,谁会不知道传记片向来都没有大众市场。

    话又说回来,电影本身能不能拍好,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片子里确实能看得出主创算尽力,大致讲出梅姐的经历和成就、对舞台的热情和专业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选用新演员、穿插真人画面都算大胆的决定。

    不过看完,我很难用成功与否,或喜欢与否来形容《梅艳芳》这部电影。

    或许就像罗生门一样,人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对梅艳芳有着不同的定义。

    作为对她稍有了解的粉丝来说,梅艳芳精彩的一生,还是值得一部更好、更有深度的传记片。

    抛开如今不可说不能说、或涉及到众多目前仍活跃的圈中人的内容,这部电影《梅艳芳》的问题首先是做了太多减法:梅艳芳是个没有童年的人,电影一开始就没能从这一点细究单亲家庭、重男轻女环境对她长大后的影响,没能交代她成名前后的差异,没有显示八九十年代传媒舆论对一位破格女艺人的不公平与天然恶意,没能体现她开朗大方幽默的性格及与一众好友的珍贵情谊,也没提及她患病前后的担忧、选择和转变…同时,电影又在梅姐私人感情方面做了过多加法:美化了日本男星和刘培基(Eddie)两个人物。当然,梅姐对圈内、对社会的付出及影响,也远不止组织慈善演出这一项。

    90年代初,成龙去美国发展见识到好莱坞演员工会制度,回港后便联手梅艳芳等人成立了演艺人协会,摆脱影视行业被黑社会的控制、为同行们谋福利。梅艳芳从协会成立第一届起就任职副会长、后来也担任会长、理事等职位。除了片中展示的一些的公益活动外,梅姐所做的最具深远意义的事,是为香港艺人北上与内地导演合作铺路(当时香港演员到大陆拍戏有比例限制)。

    2002年底梅姐确诊良性肿瘤癌变,仍代表协会和各个政府部门开会、北上去跟京圈打好关系。这个时候的她做了很多接下来的计划:计划慈善演出、计划拍内地导演的电影、计划做音乐剧、计划开个唱…就是没有计划自己的治疗。

    所以梅姐起初只把病情告诉了贴身工作人员,当中包括造型师刘培基。据刘培基描述,他曾经陪着梅姐到北京、上海等地看过几次中医。这段时间大约持续到2003年初,香港遭受SARS,整座城市代价惨重。随后张国荣突然离世更给她造成极大打击。此时正值筹备1:99慈善演出,这期间梅姐才将自己得了癌症的事透露给了几个亲近的好友,当中包括她的某位徒弟和刘德华。他们劝梅姐去看西医、也劝她为了身体不要开演唱会。

    从几段访问摘录,可看出梅姐曾经的心境变化:「我信佛,人何时来何时走是注定的,既然上天派我来完成使命便要带我走,我没所谓,所以没想过要接受现在的治疗,只找中医用最温和的方法处理,所以没跟任何人说。」

    「朋友们说leslie走后你有多凄凉,如你走了,我们又如何?…哥哥走的时候,我很痛,如果我走了,我的朋友会怎样?所以我问自己,如果我已放下生死,是不是应该连这件事(治疗),也放开呢,那时起,我才开始接受治疗。」

    当时得知梅姐病情的刘德华,找来养和医院肿瘤科总监张文龙为她主诊。直到7月份,梅姐才第一次做西医电疗。张文龙回忆最初和梅姐见面,记得她说「张医生,你不要说我,我知个病医迟了,但我要开演唱会,你要帮我撑住。」

    由于去医院的缘故,消息不胫而走,港媒开始写文章报道梅艳芳患病的猜测,天天派狗仔守在她家外、围堵医院、追问圈中各路明星….这种铺天盖地的情况到9月初,梅姐在一班好友(成龙、杨紫琼、梁家辉、张学友、刘德华、钟镇涛、刘天兰、岑建勋、金广成等人)的到场支持下开了记招公开患癌症事实并表示积极治疗中,同时宣布将举办个人演唱会。为了放松现场气氛,梅姐甚至在发布会上开玩笑说「我未死得住,不要日日在我家下面等我死!」

    2003年11月一连八场的梅艳芳演唱会如期开启,每晚台上台下都不乏重量级人物。幕后工作人员及一班徒弟们被安排在舞台两边,怕她出事晕倒,随时准备冲上去。但是梅姐只要站上台,就仿佛病痛全都消失了一样,风采一丝不减。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梅艳芳一人身着婚纱讲拜拜的标志性告别场面,后收录在碟片发行的是当中的场次。其实演唱会真正的尾场第八场(2003年11月15日),梅姐是被众人围绕着唱完了《夕阳之歌》的,刘德华和陈奕迅,伴在她一左一右,旁边还有徒弟们,提着她的纱裙谢幕。在全场观众“Anita!Anita!”的呼唤声中,梅姐又两度安可返场,以《珍惜再回时》结束了最后一场演出。

    整场演唱会是感动的、热闹的、圆满的。

    现在只能找到当年这段渣画质,红衣是华仔,右边黑衣是eason。下面还有草蜢、梁汉文、谢霆锋等人

    记得去年,伊能静在采访的时候说自己很幸福而评价追求事业没结婚的梅艳芳很惨,引发一阵争议。我看到这番言论时,脑海中随即闪现了梅姐演唱会最后谢幕的画面。

    不是她一人在台上讲拜拜,而是这个被大家围在核心,众星捧月的情景。

    梅艳芳十几岁出道后,就迅速达到了绝大部分明星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事业巅峰。二十年后谢幕时,她的舞台之下座无虚席,安可后观众都始终不肯离开,而台上的巨星们更是一个个心甘情愿跑前跑后为她提裙。以前没见过哪位女艺人能获得如此高圈内圈外的共同喜爱,未来也不见还会有谁能获得如此地位。梅艳芳哪里还需要什么婚姻来标榜幸福呢。

    所以电影《梅艳芳》的基调多少和伊能静的言论有雷同之处。里面的梅艳芳,是强加了创作人主观臆断的。

    其实可以从梅姐后期的言谈中略知一二,经历过高峰隐退复出后三十多岁的她,在观念和心态上应该已经跟年轻时有了很大不同,曾经爱热闹,现在看球赛看书,也觉得过得很充实。问及感情,便说遇到合适的伴侣或许一起生活,但未必会结婚。「今天的日子,我興起時就會自己一個飛去外地玩幾天,不用人陪也可以很開心呀。」

    2003年,港府在尖沙咀落实兴建星光大道,梅艳芳是首批获邀嘉许的杰出电影人之一,12月30日,还未来得及在星光大道留下手印的她离开了。

    2014年,梅艳芳成为除了李小龙以外,唯二在维多利亚港星光大道设立铜像的艺人。

    铜像底座刻有刘德华题字「香港女儿梅艳芳」

    2014年梅艳芳铜像原貌。2019年星光大道重建后做了调整

    电影《梅艳芳》全片之中,我印象最深大概是童年梅艳芳出场奋力去抓红气球的一幕。

    她身上有着那个年代许多香港人的缩影,底层做起没少捱苦,小小年纪凭借一股拼搏劲头抓住机遇,功成名就。她又是个天生的艺人领袖,好像与生俱来就有种责任感、有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气,出钱出力出于本心,从不为了个谢字。

    她确实是香港的女儿。

    以她命名的电影远不够她好,这是自然。我猜假如梅姐自己看了大概也不会介怀。

    连同2013年那场十周年十思音乐会,都算作昔日老友们对她的念想,给她的礼物,也是影迷歌迷的福分。

    也只有梅艳芳,于离世十八年后仍然被圈内外众人惦念、让粉丝们有所期待。

    谢谢你,Anita.

  • 头像
    ladyg

    1.“退休”是梅姐刚出道就有的想法,具体到年那种,出道后年年采访都说,原因是唱太多年了,太累了,想尝试别的人生

    2. 91,92告别舞台,随后江湖事件,但在此之前就放弃枫叶国ym,原因是不被尊重,当场撕外籍/gc走人,还有就是爱港

    3. 90年宣布不领奖后就看清这圈子了,资源流失、攀炎附势什么都经历了

    4. 为慈善而唱她做到了,95复出舞台后每一次演唱会都有慈善性质

    5.不能讲的就不讲了,能讲但没说的有:

    业务方面:梅姐最遗憾的是没做musical,但她几次把它融进演唱会里。虽然梅姐拿奖太多,但个人觉得88年拿金像影后97金像女配98年拿金针奖以及外媒给的“东方麦当娜”称号还是要提的。

    为人方面:94年成立个人慈善基金会,因慈善被授予多伦多、奥克兰、旧金山当地政府“梅艳芳日“的荣誉。为了反黑+保证艺人基本权利和众人成立演艺人协会并于01年票选成为会长,03年以会长身份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去北京为香港电影在内地上映争取权利。梅姐格局很大,心系天下华人,所以哪里需要帮助,她都有站出来。

    6.最后,感谢剧组的用心制作,不去炒作恋情,也没有依仗梅姐强大的朋友圈光环,各方都做得相对体面,我想,江老板的心意,梅姐是一定收到了。

  • 头像
    zitsunari

    2002年,Kim Robinson为梅艳芳设计了犹如冠冕的白金莫西干发型,配合Dior的高级订制服装

    n

    电影《梅艳芳》上映,口碑分化。

    有人泪洒影院,也有人认为偶像被消费了。

    有人嫌它事无巨细报流水账,也有人怪它语焉不详。

    有人说,扮演梅艳芳的王丹妮可能很努力,但没有一点刚毅和侠气,像个亦步亦趋的小学生。也有人说,梅姐那些经典的舞台行头,电影没有如实重现造型,材质还透着一种廉价感。

    拍梅艳芳的传记,很可能注定吃力不讨好。要重现巨星风华本已很难,更何况这位巨星身后,有一座城、一个时代为她背书。 n

    01 反叛

    「驯服不到的黑夜豹妹」

    八十年代香港,梅艳芳横空出世。众所周知,她的形象参考了麦当娜的部分元素。流行文化学者吴俊雄指出:

    这种女性形象向旧时代说再见。跟陈宝珠、萧芳芳不同,梅艳芳较主动吸收一些西方的想法,并融入本地。

    「他将身体紧紧贴我/还从眉心开始轻轻亲我/耳边的呼吸熨热我的一切/令人忘记理智放了在何」。年轻女孩自述性欲的文本出现在彼时香港,足够离经叛道。《坏女孩》一出街,公众惊喜地发现,原来粤语流行歌的世界里,女歌手除了端庄娴静大气,除了郎情妾意伤春悲秋国仇家恨,竟也能以如此颠覆的面目出现。这个由梅艳芳代言的「坏女孩」,她对身体自主,对爱情自主,对欲望自主。她坦诚面对欲望的过程,即是探寻女性主体性的一小步。

    民族音乐学家J. Lawrence Witzleben的见解带来了更深层的启示。他提到《坏女孩》歌词中那句「Why, why, tell me why」包含了巧妙的双关,因为Why的发音听起来很像粤语的「坏」。高明的粤语歌词作者总是善于通过文字游戏,赋予歌词隐藏的趣味和含义。林振强笔下这个原本被目为「乖乖」的女孩,虽然也对自己不再矜持而感到懊恼,甚至照搬世俗标准骂自己变得太「坏」。但旁人无视她内心的纠缠,只因她直面欲望就直接冠以「坏」的判词。她当然不甘,不服。于是原本单向度的歌词,便可解读出复调的叙事:旁人每批评这女孩一句「坏」,她就铿锵地回击一句「Why」!

    电影《梅艳芳》里林家栋所饰的华星总经理说,「快歌不是要唱兴奋,而是要唱反叛」,《坏女孩》即是这样的反叛者。尽管它仍具几分生涩、犹疑和自嘲,不过由此带来的正面反响令黎小田、林振强这些幕后操盘手决定,继续剑走偏锋,将梅艳芳打造成一个挑战传统性别观的女性形象。

    一年后的《妖女》较《坏女孩》更进一步:「众称你做bad boy/但命运令你随夜幕遇着这妖女/今晚的你当心/你心窝给我弄醉」,成为在情爱关系中牢据主动地位,连坏男孩都可轻松收服的「妖女」。

    1989年的《淑女》招致后世一些批评,如:

    面对男性肉欲的挑逗和引诱,淑女搬出一大堆男权社会加诸女性身上以压制女性的道德枷锁来说服自己紧守贞操。女性的地位至此陷入最低点。

    但细味歌词,其实不难读出反讽意味,「淑女岂会贪新鲜/淑女寻梦都要脸」是戏谑地照读社会规范,「撕我忧郁的盖掩/想要撕去这晚/像要将我心里所有黑暗燃点」才是这淑女的真实心态。

    同专辑的《黑夜的豹》自傲地高唱「驯服不到的黑夜豹妹/唇上载满着狂野暧昧/擒住你/然后使身心崩溃/遗留一串追悔」,将男性视作玩物,是对《妖女》的承续;1991年《梦姬》「区区匹夫/怎可挡这梦姬/无谓孤单/投降吧俊男」亦是如此。

    在事业全盛期,梅艳芳还有《冰山大火》(「跳跳跳跳热到要跳舞/我被他的眼光擦到著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叫火烛车火速的到步」)、《Crazy Love》(「Hold me 再来吧/Baby 做我爱奴吧」)、《征服他》「征服他/汗滴中造梦乡」等快歌,大胆歌唱女性情欲及主体性。这些歌词也细致刻画女主的外表、装扮、动作与神情,如「那黑色紧窄裤/压紧你思绪和血管」、「黑衣黑如黑寡妇」、「叉腰侧望」、「披起午夜孤身上路/穿梭夜店探讨」,令此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更为鲜活。 n

    02 暧昧

    「假如我是男人」

    除了展现冷艳、妖冶、神秘,梅艳芳有时亦是中性的,雌雄同体的。《川岛芳子》中,她出演喜爱扮男装的女主角,到了《钟无艳》则索性诠释男性角色齐宣王——不过这位齐宣王又不时扮女装,由此令梅艳芳所代表的性别身份更加扑朔迷离。

    她的男装扮相极受欢迎,配合性格中自带的义气、侠气、霸气,足令众生颠倒。与此恰成映照的是,她的粉丝(中文词「粉丝」用来表示 fans 似乎最早出现于2003年,即梅艳芳去世那年,此处为便于行文而借用)中男性相对较少。

    对梅艳芳作过深入研究的学者李展鹏指出,「虽然她大唱情欲歌曲,有过性感造型,但却从不是男性的性幻想对象。」高颧,厚唇,三白眼,梅艳芳的外表与东方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审美标准相去甚远。她的性感深具侵略性,绝不将身体当作顺从、取悦父权文化的工具,反而翻身抬头,高据上位。这一切,当然令普通直男深感不安,敬谢不敏。

    不但直男不买账,据说她粉丝中男同志的比例也明显少于其他成为gay icon的华语diva们。此事当然未经科学论证,不过有一点可以从歌迷见面会、演唱会等旧日影像中确定,即她的粉丝绝大多数是女性。许多女粉丝以她为榜样,盼望成为她这样的大女人,愿在挤逼的父权社会中,变得如这位偶像般强悍、坚定、潇洒。

    同时,亦不能忽视一些女粉丝其实是将梅艳芳视为爱与欲的投射对象。反过来,她自己有意往此方向开拓空间。林夕为她作词的《似是故人来》传唱度很高,其实是隐秘地写了一对女同志的爱情故事。李展鹏也发现:

    梅艳芳很早就把女同志意识带进表演中。1991年的《梦姬》MV中,她一身黑色性感神秘打扮坐在大床上,面前是一个背对着镜头的长发半裸女郎,她一边唱歌,一边轻拥着这裸女。

    事实上直到2002年的极梦幻演唱会,演唱《假如我是男人》时,女装的梅艳芳仍临时邀请一名女性观众上台,将惊讶且羞怯的对方拥入怀内,耳鬓厮磨,眉目传情。

    《假如我是男人》同样为林振强填词,虽然只是借假设来诠释「男人应该体贴疼爱女人」的老生常谈,毕竟也比千禧一代了无新意的模仿作《如果我是男生》(丁小芹演唱)领先了许多年。而梅艳芳的现场演绎又突破了词作框架,赋予歌曲更深刻的文化与性别意涵。

    八十年代的许多香港明星都曾在拓宽传统性别观念之路上披荆斩棘。2017年西九龙办「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展,馆外独以梅艳芳和张国荣的形象作成巨幅招贴,便是对二人在此事上重要贡献的特殊褒赞。 n

    03 保守

    女人如花花似梦

    出位的梅艳芳在八十年代大受欢迎,是因她应和了社会和文化需求。那时一切较少限制,破旧立新是大势所趋。李展鹏对此的分析十分精到:

    在当时香港,女性走进职场开始独立,社会上亦有不少为女性争取各种权益的声音,同时,歌影视作品中较传统的女性形象——例如忍气吞声的贤妻良母或是斯文大方的女歌星——的受欢迎程度下降,观众转而寻找他们更能认同、更能反映社会趋势的女星去追捧……梅艳芳是绝佳的器皿及晴雨表,因为她的形象正正反映了香港当时的社会文化。

    不过,与资深歌迷的认知相对的是,如今普罗大众印象中的梅艳芳代表作,绝非什么《坏女孩》或者《妖女》,而是《胭脂扣》之类。在内地,甚至是国语歌《女人花》、《一生爱你千百回》。

    这些K歌金曲某种程度上接续了徐小凤、张德兰等歌后的传统,甚至从粤剧、诗词中提取元素,或者古典优雅,或者幽怨自怜,或者甜蜜柔媚。总之无论词或曲,都显露出音乐和性别观上相对的保守主义倾向。

    香港作家Christopher Lai(黎伟麟)指出,「在性和经济上独立自主的港女,虽然身处华人世界中最西化的香港社会,但仍然必须面对保守的父权性别意识。」上述那些作品大概便反映出现代港女在父权社会下的婚恋焦虑。

    即使梅艳芳本人有时也无法摆脱无形的桎梏。她羡慕山口百惠相夫教子,为了以后能生儿育女、当一个「完整的女人」,明知患病仍拒绝摘除子宫。

    电影《梅艳芳》深知主流市场的口味,于是在程式化地重现她星途的重要节点之外,落力渲染了她情史中的两段。一个强势又风光的女人,恨嫁却嫁不掉——有什么比这更能吸引普通观众的目光和泪水? n

    04 百变

    颠倒众生 吹灰不费

    《梅艳芳》以那段世人熟知的故事作结尾:第一男配角、古天乐所饰的造型师刘培基应梅艳芳之请,特别设计一款绝美婚纱,令她得以在离世前四十多天的演唱会上,向万众宣称「嫁给舞台」,并留下绝唱《夕阳之歌》。一声「拜拜」,潇洒落幕(现实中还返场唱了一首安可曲《珍惜再会时》)。

    不过,《夕阳之歌》侧重于自道身世,苍凉、悲壮。虽亦关涉情爱,却无忸怩的儿女态。舞台造型与歌曲间呈现如此错位与张力,也是梅艳芳百变的文化形象之一斑。

    华星唱片为她打造的坏女孩、tomboy、恨嫁女,都不足以概括她的风格。刘培基等造型师为她设计的形象光怪陆离,至今也走在时尚尖端。梅艳芳是第一个被冠以「百变」称号的女明星。反过来,很可能正是她的出现,才令汉语词汇「百变」从此成为常用词。

    「香港的流行音乐就像它所处的社会一样,」Witzleben评价道,「是一种独特的、往往令人迷惑的中国元素、其他亚洲元素和西方元素的混合。」八十年代的粤语流行音乐很多都翻唱自海外作品,梅艳芳就有不少作品是麦当娜、山口百惠、中森明菜等人的金曲重新填词编曲后,以自身风格重新演绎的翻版。这种多元、杂糅、重构的流行文化,正是过去的香港如此迷人的魅力所在。在此种文化滋养的社会中,梅艳芳那辈港星方能以「百变」行世。

    发型师Kim Robinson回忆第一次见到梅艳芳时,惊讶于她的瘦小,与舞台上那种华丽高大的印象截然不同。乐评人黄志华早已指出,百变梅艳芳舞台上的举手投足从根本上来说都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公司与团队成员精心呵护和投入的结果。这话很可能没错,毕竟粉丝善变,艺人也要有应对策略,你善变不如我善变,最好莫过于百变。

    但也应看到,「梅艳芳」作为一个文化形象,与她本人的性情、经历之间,呈现出一定的互文。那一辈港星中不少人都是如此,这即是过去媒体常说的人戏不分、人戏合一。 n

    05 侠义

    用我身作贡献 大炮冲锋车不再现

    「百变」的面纱后,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梅艳芳?

    九十年代以后,梅艳芳独领风骚的天后地位逐渐失落。当流行渐成经典,经典渐行渐远,仍有些芳踪侠影,长留在更广阔的空间:

    她正直刚勇,面对不公义总是挺身发声。她乐善好施,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她对好友与粉丝的真情相待,令人们从未对她停止怀想,粉丝团体甚至还自制了一部电影《梅艳芳菲》,并且拍得不错。

    她的遗风遗泽,至今也鼓舞许多香港人在面对困境时坚持不放弃。

    时日翻飞,世事大都如梦。2002年张国荣在梅艳芳演唱会上当嘉宾时曾经感叹,离她出道、他们结缘,已经二十年。如今,很快又要一个二十年了。「俯仰流年二十春」——欧阳修讲得最好,「城郭人民,触目皆新」。假如梅艳芳没有早逝,以她的性情与地位,多活二十年将会有何际遇、作何抉择?

    多情人好开脑洞,于是兵棋推演、心理分析、星座塔罗八字样样用上。其实这个假设,电影《梅艳芳》里已借张国荣之口回答了。大意是说,有些人活得久;有些人在最好的年华离开,倒也不算坏事。我想借用Christopher Lai的 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早逝令梅艳芳变成不只是icon,更是一个legend,她的音乐、形象,永远给予我们力量。

    《东方三侠》剧照

    主要参考资料

    《梦伴此城:梅艳芳与香港文化》,李展鹏,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

    《粤语流行曲四十年》,黄志华,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李展鹏、卓男编,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4

    《梅艳芳:至今仍然影响香港的Fashion Icon》,Christopher Lai,《Vogue》香港版,2019

    《专访Kim Robinson:直至离开世界那天,我都会记住梅艳芳》,Christopher Lai,《Vogue》香港版,2020

    J. Lawrence Witzleben. 1999. Cantopop and Mandapop in Pre-Postcolonial Hong Kong: Identity Negotiation in the Performances of Anita Mui Yim-Fong

    《情欲化不开——粤语流行曲的女性形象》,原作者不明,http://bbs.tianya.cn/post-music-89212-1.shtml

  • 头像
    胡晓晨

    进影院之前我没想过这部电影这么好哭。甚至之前看有营销号说女主王丹妮身上有梅艳芳的影子,我还挺不屑的,觉得吹得太过了。但看电影的时候,真的被惊艳到了:王丹妮从长相到身材、神态、声音、动作等等,竟能还原得如此到位。而且导演也尽力还原了那个年代的港风情调:街角简陋的夜宵摊、霓虹闪烁的荔园,鱼目混珠的夜总会等等。还有对梅姐从拿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的黄金战袍,到最后一场告别演唱会上的婚纱,也都做了细致的还原。这是对梅姐最好的致敬,也是给每一位歌迷和观众最惊喜的礼物。

    电影剧照

    梅艳芳告别演唱会

    当然影片也有被诟病的地方:比如并没有刻画梅姐的吸血鬼妈妈和哥哥,美化了她与近藤真彦的爱情等等。缺失这些重要信息,会使得人物性格的建构缺乏一定可信度,挖掘也因此显得不够深入。可能确实不够全面,但我觉得瑕不掩瑜吧,至少我作为一名观众来说,只要能再看到梅姐的芳华绝代,就很值了。

    影片的结构有点像《波西米亚狂想曲》,而梅姐的人生轨迹和龅牙叔也确有相似之处:都因为绝症离开了这个世界,也都在告别前举办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演唱会。两部电影都是以演唱会的经典场面作为结束。

    即便是告别,留给大众的都是最好的一面。

    今后人们无数次无数次想起梅姐,最先想起的都是那洁白的婚纱,以及婚纱下那坚强的、瘦小的、病重的躯壳,还有她给歌迷加油打气说的话。

    梅姐在告别演唱会上说:

    “女孩子的梦想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拥有爱自己的丈夫,有一个陪伴终老的伴侣。但是我什么也没有,扑来扑去都落空。以下的时间,我将会演唱整个演唱会中最后的一首歌,这首歌包含了很多意思,有很多自己的心声,但,我想对大家说,夕阳虽然很美丽,但眨眨眼便会变成过去,所以我们要把握每分每秒。我希望告诉你们:夕阳无限好,但是,只是近黄昏。”

    其实,谁又能不带遗憾的离开这世界呢?《一代宗师》里的宫二也是要强了一辈子,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戏的话,她唱了一辈子的《杨门女将》,绝不允许自己有唱错的时候。记得她被马三一掌打中了要害,那一口血也不能吐在马三面前,而是要等回了家再吐。即便是这么要强的人,临终了了,她也会说:“唱腻了《杨门女将》,就换《游园惊梦》唱唱。”“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

    人这一生很短,世界又如此丰富,想做的事太多,我们又看不到未来的样子。有时候一次犹豫,一次选择,就会让我们的人生错过很多精彩。有时候自己很想得到一些东西,但越想得到的就越抓不住。有时候真希望人生能再来一次,总觉得再来一次,做另一个选择,或许就会更好一样。我们都像飞蛾扑来扑去,扑到最后都是空。

    影片里,梅姐在泰国的时候,看着那小女孩唱《Que Sera Sera》,她想起了自己从小就和姐姐为生活疲于奔命,穿梭于各个舞台,拿着几十块演出费还要给妈妈的生活。那会儿的梅姐,可曾想过自己长大了会变成全港最闪耀的明星?当她拿下选秀冠军的时候,又哪会料到人生之后会经历的坎坷?

    “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I asked my mother what I will be,will I be pretty,will I be rich,here is what she said to me:‘Que sera sera,whatever will be,will be,the future is not ours to see,Que sera sera……’”

    (“当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问我的母亲,我长大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我会变成一个有钱人吗,还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我母亲告诉我:随他去吧,你只管慢慢长大就好。未来我们无从预料,所以,随他去吧……”)

    我们每个人都像漂流的船,说不清最后的目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有时候过得很顺,高兴一阵,继续往前冲;遇到礁石了,不得已停下来,回望走过的路,反思、成长,感伤、懊恼。等到事情变顺了,又继续往前冲。每个人都很孤独,直到最后上岸。有人可能说不想再来一次了,有人可能不舍得走,也有人会像梅姐一样,穿上漂亮的婚纱,满面春光、声音洪亮地说一声:“拜拜!”

    梅姐与张国荣都是在2003年去世的。那年非典,人们戴上了口罩,许多场所陆续关闭,每天电视里播放的最重要的新闻就是最新的死亡人数。冰冷在人群中蔓延,而还有个很重要的事是,两颗巨星相继陨落了。

    张国荣先梅姐几个月走的,俩人生前是非常好的朋友,尤其是2002年俩人在演唱会上,在没有彩排的情况下合作的那曲《芳华绝代》,至今看来仍是经典。

    梅姐在演唱会上说张国荣是自己唯一的好友,张国荣赶紧说,梅姐在圈里有好多朋友的。确实,梅姐在圈中出了名的仗义、豪气,像个大姐一样,也经常提携后辈。但她骨子里应该还是个孤独的人吧。记得电影里有一幕,一帮人在打麻将,一位小妹叫他们小声点,说梅姐在睡觉。那人说没事,他说他们安静了梅姐反而会醒。他们为了试验,真的安静了下来,梅姐也真的醒了过来。

    因为孤独,所以总希望自己身边热热闹闹的。因为想要热闹,所以就努力对人很好,有时候对人太好了,就忘了对自己好点。

    所以,当张国荣走了,曾和她一起登台演出、相依为命的姐姐也走了,身边的人像落叶一样一片片飘零,而她自己,就要成为下一片落叶了的时候,真的很难想像,这时候的梅姐,心里在想些什么。

    如今,18年过去了,人们再一次戴起了口罩,冰冷再一次在人群中蔓延,好像当年以为已经远去了的东西又回来了——可是逝去的人却不会再回来。

    影片一开始,就是几个人模仿披头士乐队的表演——也是从披头士开始,这世界似乎进入了一个偶像的时代。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偶像诞生,他们好像永远都能在舞台上活力四射似的,然而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普通人就会有年轻,有衰老,有死亡。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不得不告别他们。

    后来,约翰·列侬被人一枪崩了脑袋,科特·柯本一枪崩了自己的脑袋。龅牙叔走了,迈克尔·杰克逊走了,惠特尼·休斯顿走了,玛利亚·凯利再无当年风光了。邓丽君走了,翁美玲开煤气自杀了,张国荣跳楼了,梅艳芳因为宫颈癌走了,张曼玉息影了,再出圈靠的竟是几年前在草莓音乐节上跑调的演出。

    日子平淡无奇地流逝着,可一回头,才发现这世界早已沧海桑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其实我们失去的又何止是梅艳芳、张国荣这些巨星,我们失去的是一个时代,一个耀眼的时代。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人生的黄金时代,逝去了也不会再来了。


    个人公众号:Imagine Heaven。

  • 头像
    LOOK

    说梅艳芳“亚洲麦当娜”、“东方黛德丽”、“香港Edith Piaf”。

    说梅艳芳绝代芳华,百变女王,百无禁忌。

    说梅艳芳,香港的女儿。

    香港最近二十多年逝去的文化名人、娱乐名人不在少数,不乏巨星级,但上升到城市化身高度者,唯有梅艳芳。

    何解?

    看完梁乐民、王丹妮版《梅艳芳》,对这核心问题,不可能得到确切答案。

    也许可以稍许抽象一些、理论化一些讨论。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谈及英美文学时,讲过树形、草状的概念。德勒兹认为法国人的思考方式都是树形:知识树、树状点、始与终、根与顶。法国人思考问题总是由过去和未来组成。与之相对,英美人的思考方式是草状。草的特色是,总是由中间生长,总是长在各种东西之间,没有过去与未来。草不生根,草有逃逸线。举例来说,德勒兹认为托马斯·哈代的作品中的个体,不是把握了自身的个体,而是个体体验了其他个体后产生的感觉包,组合体,每个人都是一团可变的感觉包,是无主体的个体化。

    香港的特殊性即在于此。香港无根,去历史化。二战后,因为地缘政治,香港成为流变的国际中转站,这个特质被强化。香港的未来其实也早就确定。未来早早确定,等于没有未来。香港的偶然爆发,正是从中间重新开始的结果。德勒兹哲学的核心概念,装配、之间、临界、生成、未完成、流、逃逸线、解域化,完美对应了没有属性、无法归类、无法定义、无主体性、混搭装配的香港。属于边陲之地的香港正是因此,能够在某段时期,绽放出难以形容的生命活力,奏出华人社会百年难遇的最强音,压倒日本成为亚洲的流行文化中心。

    以此角度来看,百变女王,百无禁忌的梅艳芳,是谓香港的女儿。

    好莱坞一直以来都很钟情于拍摄自我投射、自证性质的电影圈题材电影,《一个明星的诞生》迄今拍过的版本不在少数。但比起指名道姓的真人题材,虚构影射模式(还原论)更加热门,原因也简单,禁忌太多,吃力不讨好。塔伦迪诺《好莱坞往事》是个异数。但这部电影有着很特殊的视点,塔伦迪诺让迪卡普里奥、皮特这些巨星去扮演屌丝演员,让屌丝演员去扮演巨星李小龙、波兰斯基、史蒂夫·麦昆。这里反映了塔伦迪诺对明星生产机制、电影业的一些本质化观点。

    不能说当下这版《梅艳芳》没有诚意,制作粗糙,但对这部电影的整体评价,善意一些,中规中矩,刻薄一点,就是毫无头绪、东拼西凑、避重就轻的大型流水账。感动的瞬间大多来自脑补。

    无论是剧作还是影像构成,影片都处在一个常规的传记电影范畴。但恰恰是中规中矩的还原式、再现式拍法,技术层面的超高难度使得最终的目的很难达到。毕竟梅艳芳是超级巨星,且不是远古人物,对硬核粉丝来说其人恍若昨日刚逝。

    梅艳芳本人百无禁忌,但本片的拍摄所面临的客观境况实实在在的是处处设限,处处禁忌。梅艳芳的私人情感生活不能表现,或只能虚构表现。日本男友近藤真彦,在电影中易名出现,且绝对是正面处理,凸显纯情一面。这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圈外男友保罗,没有出场。林国斌,用了化名阿Ben。赵文卓,没有出场。梅艳芳最亲密的一众好友,张学友、刘德华、曾志伟、谭咏麟、成龙、张曼玉、梁朝伟、刘嘉玲、梁家辉,一个都没有出场。梅艳芳的一众徒弟,许志安、陈小春、草蜢、梁汉文、彭敬慈等,只出现了草蜢。另外一些经过梅艳芳提点的著名后辈艺人,陈奕迅、苏永康、谢霆锋、李克勤、郑秀文等,也都一个没出现。扩大来说,整个香港演艺圈的生态在电影中,几乎是零度呈现。梅艳芳的亲人,只出现了姐姐梅爱芳,其他人也是避讳原因,都没有出场。这对角色的塑造是致命的负作用。人物的血肉,丰富度,是靠人物关系搭建累计的,这是还原论电影的基本法则。

    米歇尔·威廉姆斯版的梦露传记片《我与梦露的一周》,威廉姆斯虽然也是挑战超级巨星,但只演很短暂的某段时期,难度降低不少。丁荫楠版《周恩来》,也是只拍了晚年周恩来,王铁成紧紧抓住了精准对应大众想象的晚年周恩来忍辱负重的特质,获得有口皆碑的成功。王丹妮从梅艳芳二十岁左右演到四十岁去世,跨度不算最大,但难度并不低。因为蜕变的过程必须有。因为梅艳芳气晕的极端特殊性。

    至情至性,刚猛烈性,妖娆柔媚,古灵精怪,可爱芬芳,前卫又传统……梅艳芳并且有一定的粤剧功底,这是她舞台魅力技压群芳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一位初出茅庐本职工作为平面模特的新人演员来说,要驾驭如此丰富度的超级巨星角色,难度级数远超想象。王丹妮只演出了梅艳芳的微小部分:现代、自信、可爱、倔强。这只是一个充满了单纯正能量不断挑战自我的女星形象,扁平有余,内在多重面向严重匮乏。

    相比其他巨星,梅艳芳是早熟。八十年代,二十岁出头就已是成熟面相。王丹妮面相上与梅艳芳有一定形似(尤其侧面),演早期梅艳芳,抓住她自信、可爱、敢搏的特质,勉强可以应付。但梅艳芳真正进入香港演艺圈核心层,成为巨星后的部分,王丹妮全无招架之功。

    这里有演员自身气质问题,也有剧本单薄的原因。梅艳芳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性,勇于对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表达个人看法。但对此的表现,不能像电影中那般仅仅停留于社会公益事业。即便禁忌多多,也不能如此单薄。众所周知,梅艳芳常常食客三千,出门吃个煲仔饭都能花去两万港币。这是梅艳芳社团人物、水浒人物的特质。这个特质,在电影中是零度表现。

    梅艳芳的特殊性在于,舞台表演、银幕表演俱佳。香港演艺圈,单项指数接近梅艳芳者确有个别,但同时看齐梅艳芳者,并无他人。影片的比重有点过分偏重梅艳芳舞台歌艺一面。电影篇幅几乎只有《胭脂扣》《审死官》。但梅艳芳前中后期上佳演出远远不止这些。她在《英雄本色3》《现代豪侠传》《半生缘》《钟无艳》《男人四十》中奉献了一个个决然不同的角色,银幕上的她,丰富度与她舞台上百变女王的形象根本不分伯仲。电影在这个层面取舍度的严重偏差也是比较致命的问题。

    电影倒是没有回避著名的黄朗维掌掴事件,并且把这个事件作为梅艳芳个人生涯的转折性事件来表现。但表现方式却是高度走过场。香港电影衰落归衰弱,但居然能把横绝一时的帮会斗争拍得如此走过场,还是叫人汗颜不已(找杨祐宁演林国斌又是很莫名)。不熟悉内情的当代年轻观众大概率看得云里雾里(关于此事件的真相,可参看黄百鸣制作的《醉生梦死之湾仔之虎》)。理由当然也可以找,涉事的三合会组织、电影公司话事人目前还在世。又是禁忌。

    梅艳芳三大幕后推手,黎小田、伦永亮、刘培基。影片只着重表现了刘培基(伦永亮没有出场)。古天乐版刘培基,与刘培基本人依然有不小差距,但不能说差劲。刘培基真人情感浓烈,形事风格直言不讳,有一说一。古天乐塑造的是一个改良优化版:温良,充满情义,没有与梅艳芳产生任何冲突的相知挚友。性格有差距。但古天乐以及林家栋(华星唱片总经理苏孝良)、杨千嬅(华星唱片公司唱片部经理Florence)同时存在的时刻,是这部电影唯一展现出演艺圈气氛的时刻。所以从纯粹还原论的角度看,以明星演明星或演艺圈人物,即便不能精准还原角色外形气质,但气场还原是没有问题的。

    最让万千影迷、歌迷失望的必属张国荣的形象。这是影片中除梅艳芳外几乎唯一以真人姓名出场的明星,刘俊谦的还原度却纯粹是不知所谓的零度。无比诡异的是,无论是身板造型还是言谈举止,他似乎没有任何模仿还原的意图,他似乎是在完全无视观众接受度的条件下演一个虚构的名字正好叫张国荣的明星。相信主创定然不是塔伦迪诺《好莱坞往事》式的反讽思路,但落得如此效果也是让人不可思议。

    整部电影是在梅艳芳告别演唱会压轴演唱、华丽哀婉的《夕阳之歌》曲目中落幕。两个多小时的时长,能打动人的部分大概只有那些熟悉的旋律、梅艳芳、张国荣真人出现的纪录片画面。

    时代造就梅艳芳。时代也造就电影《梅艳芳》。无所憾。

    (首发虹膜公号)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