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李雪健李仁堂周宗印田元张英芦珊梁音邓雪松
类型:剧情传记导演:王冀邢 状态:HD 年份:1990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7.4分热度:8 ℃ 时间:2022-04-27 14:00:11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别碰脏钱
绑架游戏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最后的慰安妇
异国入侵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09℃
原以为是部新片,开看后才知道是十多年前的老片,依稀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应该看过。当时被感动得泪流满面,现在,心里感慨万千,眼泪是想流却流不出来了。是我变了吗?还是现在的环境同儿时已经不一样了?都是,又都不是。有些已经变了,有些却没有变,正是这些没变的东西,让我尤其感慨。
现在正流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可以想见高层领导心里的焦虑正浓,为当下社会官与民、政府与群众高度紧张的关系。政府的腐败只是一部分原因,毕竟,普通大众是无法直接看到隐藏在权钱交易背后的腐败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与民争利。政府有钱,国家富裕,大部分老百姓却不能分享国家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活条件的同等进步。资源有限,官民间一种竞争性的关系,而且竞争规则是政府单方制定,老百姓不满的情绪在各种情境之下爆发,就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了。
十多年前,政府将焦裕禄拿出来,当成所有党员干部的榜样,激励我们的党员干部向焦裕禄学习。那时候的党员干部受到的教育是一种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甚至可以说其思想是狭隘的,被局限在一维空间里思考,简单认为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领袖的话都是对的。其实,他们心里对国家的定义并不明晰,没有国民意识,也并不知道公民的责任与权利范围到底在哪里,没有独立思考的可能。那时候的优秀干部被要求只知有国,不知有家。可是,像范仲淹这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胸怀,不是普通人可以达到的境界,范仲淹也是经过长期儒家文化熏陶、经过对自己近乎严酷的自我修炼才达成这样境界。拿这样的标准来要求普通干部,必然导致一种畸形的发展,人性必然被扭曲。
于是,我们看到焦裕禄忙碌得照顾不到孩子、妻子,他所有的时间全部贡献给了工作,说得伟大一点是贡献给了兰考人民。因为他这种拼命三郎一样的工作作风,导致其身体出现问题,得病之后依然只知工作,耽误了救治,最后空留一个劳模形象,供后人膜拜。亲者痛,仇者快,令人扼腕叹息。
将公家的财物据为己有,这叫做公私不分,被人所不齿。可是将属于自己的时间拿来贡献给国家,而且不知道节制,这同样是公私不分,并不值得提倡。就因为这点,让我觉得很感慨,很悲哀。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早就人心不古了。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时常面对各种权钱色诱惑,早就不可能单纯了。依然拿原来的一套劳模式的典型人物焦裕禄来激励大家,这是把群众路线教育简单化。我们希望现在的优秀党员干部的形象是多面的,是一个思想复杂,能力超强,有血有肉,国事家事能均衡处理的一个人。公事能处理得游刃有余,家庭生活温馨有人情味,下班后的休闲时光五光十色,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彩天地。我们欣赏、羡慕的是这样的党员领导干部。
靠一篇文章,一部电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吗?被打动仅是一时,被感动也能很快就平复情绪,靠这些改变不了一个人,更改变不了一个群体。教化,教化,先教后化。上层决策者的出发点是好的,想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可想通过一两次专项行动、运动来达成这目标,这是不切实际的。化是一个持续性的动词,消化,由食物转化成精气神;融化,冰雪消融,寒冰化水;文化,以文化人,化成天下。这些化都有一个慢慢变化,最后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教化,是一个无法掺杂急功近利思想的一个长期的过程。
好比一个因为伤口感染发炎导致高烧的病人,畏惧用手术去除腐肉带来的剧痛,不去开生肌消炎的药,而妄图用一剂退烧药来缓解发烧的症状,短期的烧退,掩盖了一时的病容,却免不了创伤加剧的后果。
所以,与其让大家一呼百应地高喊效忠来表明自己的虚假立场,不如收起那些易于表演的假仁假义。让制度来规范大家的行为,把公权力与私权利套进制度的框架,公私分明,才有真的天下为公。
最反感大张旗鼓地宣扬那些抱病工作或者是因为持续加班导致病死、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英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只是公权力的牺牲品而已。我们不需要人格完美的虚假偶像,当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行使我们的义务变成常态,这个国家才是真正走上了法治的轨道。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焦裕禄同志不愧是共产党的好书记,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为兰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电影结束后,一位女观众泣不成声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禄同志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这次“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活动中,自己要不断去增强焦裕禄同志这种为人民服务埋头苦干,永不知倦的责任感。过去有一句话:“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不提要求,不计个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为党的工作中去。
“红日照天下,涌现振奇人。尽管病魔缠绕;奋起棒千钧。甘愿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鳖,倒海索奇珍。兰考焦裕禄,耿耿铁精神。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弦歌声起,杨柳东风万户春。借问津梁何处?万事认真实践,全意为人民。群众中来去,天地共翻身。”当时郭沫若写的一曲《水调歌头·赞焦裕禄》将焦裕禄短暂而光辉的生命以客观公正的角度翔实地传诵了出来。焦裕禄用他的热血,在兰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办公室干部,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身份,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燃烧自己!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记在脑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儿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焦裕禄同志已离我们远去,但从他的一生中学到的,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人民的好儿子,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这是后人对焦裕禄的评价。电影一开始是倒叙,1966年2月,焦裕禄埋葬黄河故道,这是他的遗愿,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1962年12月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在这只能依靠国家救济的贫困县,焦裕禄他深入基层,亲自下乡、带着县里干部到火车站,看看饥荒带来的是本地人民蜂拥般的离开,故道难离,为什么人们拖家带口的逃离?在下乡的路上,遇到一农民因饥荒偷红薯被打,他制止了,农民跪下感谢青天大老爷,焦裕禄说是我们工作没做好,难能可贵的自省精神,试问多少人能做到?当大学生小魏要离开农园,焦裕禄赶到了火车站,本以为他是要说些挽留的话留下小魏,而他确是送了小魏一把黄土,让他回去后别忘了研究那土质,改变兰考,只字未提你不要走,厉害,攻心为上。冒着大雨,冒着风沙,带着肝痛,亲自走一遍,就像馍要自己咀嚼才有味道,焦裕禄奉行的就是实践是群众路线,与县委第二书记老吴形成鲜明对比,一心为人,所以他才会在可能被组织处罚的时候,一群人在屋外请求,在要离开去治病的时候一群人围着送行。这是一部教育片,不可置否,他有教育的意义,是做人民好儿子,干部好榜样,还是明哲保身,无所作为,群众总能判别清楚。现在的党员干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他这样呢,不能做到,就没有资格说这电影假大空,他所展现的正是现在所需要的。你期望现在党员,现在为官的能像焦裕禄一样一心为民,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盼,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即使是歌功颂德即使是洗脑抑或是放大了他的功绩,他存在也有的意义了。当看到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一年多便离开去治病了,我也有疑惑,毕竟觉得应该是一生都献给兰考才被人传颂,但是他只是一年多。
同事说,他想起一句话,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他都写在日记上了。不知道是谁说的一句话,现在已经被人们当成玩笑来说了,我只是觉得有写过日记的人应该知道日记,很多人多都是用来记录一天发生的事情亦或是情绪感受,雷锋做好事的时候会想到自己年轻就会逝世么,会因为会被传颂而做好事么,换做你即使抱着这样的目的,你会像他一样做么?不是想批斗或维护什么,只是想说存在即有意义。
焦裕禄 (1990)
本片获得1991年第11届金鸡奖最佳影片。
电影讲述革命烈士焦裕禄在河南兰考县工作的故事。故事开始于焦上任,他担任的职务是兰考县第二书记。兰考县是重灾县,自然环境恶劣,使得庄稼收成不好,人们都吃不上饭。县常委会上,焦带领县委同志们去火车站看远走他乡的县民。之后,焦提出很多问题,并推翻了第一书记吴制订的各种原则。从此两个书记结下了仇恨。吴为了拉拢焦,在安置焦的孩子与老婆时送来了很多稀罕副食,但焦被拒绝了。为了治风沙,焦特殊对待搞种植的大学生。大学生准备离开时,焦还用诚心打动了大学生,让他留了下来。焦非常热心的工作,很快就升任第一书记。但也使得焦对自己与家庭的生活更加严格,全家人过得很寒酸。搞种植的老师傅因病死去,使得焦认识到干部的健康问题。焦提出买高价粮补贴干部,吴不置可否。高价粮很快买来,但是因为有人泄密,省里调查组也很快到来。调查组调查后,并没有追究焦的过失。夏天暴雨来袭,毁掉了很多庄稼,焦带领众人一起弥补损失。此时,焦的身体已经非常差,直到一天病倒了。县委依照省里的命令,要将焦送往医院。就这样,焦住进了郑州的医院。焦走时很多人来送,但吴没有来。焦在医院很快死去,县里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很多人都在葬礼上痛哭,即使吴也显得很悲伤。
这又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小得时候同样看过,而且还是学校组织看得。当时的情景已经记不清了,但它给我印象非常好,因为当时十几岁的我都可以被它感动。时隔二十几年后再来看本片,感动虽然不存在了,但它还是真实且生动的让我如醍醐灌顶。换句话说,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本片已经落伍,但它真诚、平实、朴素的故事却依然可以打动人。现在可以这样评价它:这是一部并不过分美化人物的共产党员模范传记片,而且这样的电影在当代已经绝迹了。
电影拍摄方面不能说多优秀,但是它比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整体水平高出许多。故事流畅、结构紧凑、细节真实、对白朴实生动,即使部分场景衔接稍显突兀,但它还是要比八十年代的“片断式”电影强出不少。本片最为出色的是,影片塑造人物的细节都贴近生活,而且非常自然,看起来就像真的发生过一样。可见,电影不是为了塑造人物过分夸大他们的“好人好事”。其实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焦之所以做这么多好事,根本与自己是否是共产党员无关,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焦是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善,才是焦所作所为的根本,共产党员身份只不过是他做善事的驱动力而已。所以说,共产党员不一定是好干部,就像吴一样。总之,本片虽然看起来很“主旋律”,但它却没有主旋律电影的那种“假、大、空”,是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
演员优秀的演技也是本片的出彩之处。男主角焦的扮演者是号称“戏骨”的中国骨灰级演员李雪健。对于李雪健,了解不多,他的电影也看得很少。不过,李雪健在本片中的演技,就已经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了。真实、生动、表情细致入微,情绪饱含激情,这些使得我多少年以来只要想到焦裕禄就浮起李雪健的脸,李雪健俨然已经化身为焦裕禄了。从这一点,就知道李雪健的表演多么出色了。至于片中其他演员,都是配角,不说也罢。
额外说一句,焦的孩子们现在做什么呢?他们也算名人之后了吧。还有,调查焦的工作组来的真快,中国人整人真有速度……
总结一下。本片不算是一部经典之作,但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国度给它一个最佳影片奖,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它优秀的地方是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看起来却不那么“主旋律”,这也是它与众不同之处。
序列:0787
电影网
2012-04-20
刨除去里面的意识形态因素
这个片子中很多人性的、感情的东西是普世的,动人的
无论哪个国度,哪个时代
一个抛去自己利益而为了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的人都是
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