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陈小春马浚伟刘玉翠梁小冰徐濠萦陈少霞邝文珣王伟冯晓文夏韶声谷峰鲍方
类型:剧情喜剧古装香港导演:李添胜 状态:已完结 年份:1998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 豆瓣:8.9分热度:34 ℃ 时间:2022-04-24 00:14:35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鹿鼎记版本很多,主角出彩的版本并不少,梁朝伟,周星驰,张卫健都有神仙级别的表现。黄晓明稍弱但也没差太多,比起隔壁张一山的猴戏,仍然高出了几百个韩栋,版本如果不是阉割原因,在服化道和剧情还原度上是最高的版本了。
单论历代中一对主角小宝康熙的表现来看,春马二人就算略有优势,但绝对是形不成碾压之局的。而为什么小春版本能够跨越所有版本,最终封神?各种原因太多,除了尊重原著和恰到好处的改编剧情,音乐,台词等等等等,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也事实上被近年国剧忽视的重要因素:配角。
先上结论:本人以为,本剧其他因素,有争议的好过其他版本但并不碾压,但本剧所有配角的整体水平,无争议的碾压其他所有版本!!!
下面我们按照出场顺序单独来看几个例子
n海大富,开场一段独白完美交代人物性格,背景,动机,配上他每次在场时诡异的音乐和面部特写,把原著中阴森,老辣,而又忠心耿耿,尽职尽责的形象展现得十分到位。张卫健和周星驰版都是吴孟达,侧重搞笑而没了阴暗,黄晓明版阴则阴了,但只让人觉得诡异可憎,少了那一份坚韧几十年查案尽忠尽职,最终功亏一篑的无奈。
双儿,笑傲江湖里的小师妹,本作把双儿改成了小宝的青梅竹马,在丽春院狂受小宝假装大爷欺负时候的委委屈屈看得让人保护欲大增,也给原著中小宝最疼双儿的设定有了更好的解释,小宝为救她才和茅十八上京的改动,给了小春重情重义人设好大的buff加成!!演技和设定均是完美,绝对的大大大大大老婆!!!
韦春花,所有版本里唯一一个刻画出了过气妓女气质的人物,市侩,精明,强行束腰要接客的桥段笑死个人,而小宝被追捕要分别时候的戏码,真是到位得没话说,看过几十遍的人了,每次看到这里还是看一次哭一次,害,真是
茅十八,虽然戏份不多,但依旧用心,比起其他版本随便找个人凑数的程度来说,算是最能让人记住的一个了。
n张康年,赵齐贤:这两个小人物实在不小,笑点也很多,“自从有了桂公公,生活变得好轻松”,“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 这两句台词配上那个贱贱的表情实在让人难忘。 而在被皇帝,吴三桂吓了之后耸着肩膀跟着小宝后面的样子,我已经想不到比这更好的演技了,两个人将小人物贪小怕事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n徐天川,原著中并不出彩,结果也被本作演成了笑料担当,拉着韦香主强行背“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随时大赞小宝深不可测,不仅有了笑料,也侧面现了原著总舵主评价天地会“脑子清楚之人甚少”的评语。
n索额图,康亲王:将便宜要占而风险不担、遇事踢皮球推卸责任的熟知官场规矩老油条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鳌拜被抓以后,两人心灵感应对话的那一段堪称本作的最经典场面之一,贪污腐败时候笑得贼贱兮兮,惹怒皇帝时候怕得面如土色,这一对配角,把原著要表现的官场规则演得活灵活现,纵观所有版本绝对是无敌的存在了。
陈近南:一身正气,又老又帅,英风侠骨,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总舵主,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张卫健版本的郑伊健虽帅但少了那种焦虑感,至于黄晓明版的死胖子,真是让人一声叹息。害,总之,只有这版总舵主死的时候,我才是真的伤心。
n九难:别人家的九难,要么太美没有经历灭国风霜和爱情不顺(与碧血剑袁承志)的沧桑感,要么就是随便来个中年妇女拿个拂尘,压根没有碧血剑九公主的美貌和贵气。只有本作的九难,成了二者完美的结合体。
风纪中:戏份很少的反派,为什么单拎出来说?简单,就连这么小的角色,tvb同样出了万年反派老戏骨来演,就凭这张经典反派脸,不碾压其他版本就有鬼了!!
还有岳不群演的奸诈反动分子吴三桂,绿帽子驸马吴应熊,胆小如鼠的冤大头太监温有道温有方,个性鲜明的胖瘦头陀,忍气吞声的陆高轩,天生见利忘义小人嘴脸的吴之荣,迂腐搞笑的少林和尚澄观,自带反派小白脸属性的刘一舟,忠勇守信的赵良栋,变节谄媚专家施琅,阴险的高手冯锡范,出场自带五毛天使光环的郑克爽,温柔可爱的沐剑屏,一往情深自带故乡的原风景bgm的曾柔,等等等等,不见得有多出彩,却都让人有能够记得住的印象,把角色的基本要素给完整展现了出来。除了选角和服化道的用心之外,演技和用心程度也是功不可没。纵观整部剧,哪怕是最最戏份少的太后小宫女蕊初,你把她的镜头和台词反复看很多遍以后依然挑不出任何违和感来。他们戏份不多,可没有人让你觉得敷衍。面对镜头那一刻,每个人都是主角,都很用心。
而其他版本呢?不好意思,除了几个主角,颜值高一点的几个老婆比如应采儿版阿轲,剩下的要么没有留下印象,要么就是凑数级别的群演表现,毫无性格,特色,刻画,只为了完成剧情过度的充数,早忘光了。
以上。归根结底,有点像篮球的NBA联赛,你拿超级明星和一堆垃圾球员的搭配,去挑战同样有明星,兼有一堆优质蓝领的队伍。胜负的天平当然永远是向后者倾斜的。这也是近年来国剧质量不佳的重要原因,看着主角还不怎么,配角一出场,马上给雷到出戏关屏幕。配角对一个戏的加成或者减分,是不能以加减法来衡量的,而是乘除法。n
刑事侦缉档案3国语
法证先锋2国语
陀枪师姐第一部粤语
太阳星辰 粤语版
太阳星辰国语版
张保仔 普通话版
法政部的高级化验师Tim Sir(欧阳震华 ...
播放指数:872℃
鹿鼎记版本很多,主角出彩的版本并不少,梁朝伟,周星驰,张卫健都有神仙级别的表现。黄晓明稍弱但也没差太多,比起隔壁张一山的猴戏,仍然高出了几百个韩栋,版本如果不是阉割原因,在服化道和剧情还原度上是最高的版本了。
单论历代中一对主角小宝康熙的表现来看,春马二人就算略有优势,但绝对是形不成碾压之局的。而为什么小春版本能够跨越所有版本,最终封神?各种原因太多,除了尊重原著和恰到好处的改编剧情,音乐,台词等等等等,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也事实上被近年国剧忽视的重要因素:配角。
先上结论:本人以为,本剧其他因素,有争议的好过其他版本但并不碾压,但本剧所有配角的整体水平,无争议的碾压其他所有版本!!!
下面我们按照出场顺序单独来看几个例子
n海大富,开场一段独白完美交代人物性格,背景,动机,配上他每次在场时诡异的音乐和面部特写,把原著中阴森,老辣,而又忠心耿耿,尽职尽责的形象展现得十分到位。张卫健和周星驰版都是吴孟达,侧重搞笑而没了阴暗,黄晓明版阴则阴了,但只让人觉得诡异可憎,少了那一份坚韧几十年查案尽忠尽职,最终功亏一篑的无奈。
双儿,笑傲江湖里的小师妹,本作把双儿改成了小宝的青梅竹马,在丽春院狂受小宝假装大爷欺负时候的委委屈屈看得让人保护欲大增,也给原著中小宝最疼双儿的设定有了更好的解释,小宝为救她才和茅十八上京的改动,给了小春重情重义人设好大的buff加成!!演技和设定均是完美,绝对的大大大大大老婆!!!
韦春花,所有版本里唯一一个刻画出了过气妓女气质的人物,市侩,精明,强行束腰要接客的桥段笑死个人,而小宝被追捕要分别时候的戏码,真是到位得没话说,看过几十遍的人了,每次看到这里还是看一次哭一次,害,真是
茅十八,虽然戏份不多,但依旧用心,比起其他版本随便找个人凑数的程度来说,算是最能让人记住的一个了。
n张康年,赵齐贤:这两个小人物实在不小,笑点也很多,“自从有了桂公公,生活变得好轻松”,“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 这两句台词配上那个贱贱的表情实在让人难忘。 而在被皇帝,吴三桂吓了之后耸着肩膀跟着小宝后面的样子,我已经想不到比这更好的演技了,两个人将小人物贪小怕事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n徐天川,原著中并不出彩,结果也被本作演成了笑料担当,拉着韦香主强行背“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随时大赞小宝深不可测,不仅有了笑料,也侧面现了原著总舵主评价天地会“脑子清楚之人甚少”的评语。
n索额图,康亲王:将便宜要占而风险不担、遇事踢皮球推卸责任的熟知官场规矩老油条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鳌拜被抓以后,两人心灵感应对话的那一段堪称本作的最经典场面之一,贪污腐败时候笑得贼贱兮兮,惹怒皇帝时候怕得面如土色,这一对配角,把原著要表现的官场规则演得活灵活现,纵观所有版本绝对是无敌的存在了。
陈近南:一身正气,又老又帅,英风侠骨,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总舵主,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张卫健版本的郑伊健虽帅但少了那种焦虑感,至于黄晓明版的死胖子,真是让人一声叹息。害,总之,只有这版总舵主死的时候,我才是真的伤心。
n九难:别人家的九难,要么太美没有经历灭国风霜和爱情不顺(与碧血剑袁承志)的沧桑感,要么就是随便来个中年妇女拿个拂尘,压根没有碧血剑九公主的美貌和贵气。只有本作的九难,成了二者完美的结合体。
风纪中:戏份很少的反派,为什么单拎出来说?简单,就连这么小的角色,tvb同样出了万年反派老戏骨来演,就凭这张经典反派脸,不碾压其他版本就有鬼了!!
还有岳不群演的奸诈反动分子吴三桂,绿帽子驸马吴应熊,胆小如鼠的冤大头太监温有道温有方,个性鲜明的胖瘦头陀,忍气吞声的陆高轩,天生见利忘义小人嘴脸的吴之荣,迂腐搞笑的少林和尚澄观,自带反派小白脸属性的刘一舟,忠勇守信的赵良栋,变节谄媚专家施琅,阴险的高手冯锡范,出场自带五毛天使光环的郑克爽,温柔可爱的沐剑屏,一往情深自带故乡的原风景bgm的曾柔,等等等等,不见得有多出彩,却都让人有能够记得住的印象,把角色的基本要素给完整展现了出来。除了选角和服化道的用心之外,演技和用心程度也是功不可没。纵观整部剧,哪怕是最最戏份少的太后小宫女蕊初,你把她的镜头和台词反复看很多遍以后依然挑不出任何违和感来。他们戏份不多,可没有人让你觉得敷衍。面对镜头那一刻,每个人都是主角,都很用心。
而其他版本呢?不好意思,除了几个主角,颜值高一点的几个老婆比如应采儿版阿轲,剩下的要么没有留下印象,要么就是凑数级别的群演表现,毫无性格,特色,刻画,只为了完成剧情过度的充数,早忘光了。
以上。归根结底,有点像篮球的NBA联赛,你拿超级明星和一堆垃圾球员的搭配,去挑战同样有明星,兼有一堆优质蓝领的队伍。胜负的天平当然永远是向后者倾斜的。这也是近年来国剧质量不佳的重要原因,看着主角还不怎么,配角一出场,马上给雷到出戏关屏幕。配角对一个戏的加成或者减分,是不能以加减法来衡量的,而是乘除法。n
觉得黄同学实在不适合演这样的角色
其实呢,我跟某人一样,觉得马同学的康熙实在是很到位,我心中的少年康熙这样。
陈同学实在是太讨喜了
这是我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都会停留的节目。。
大概是在我小时候留下了强大的影响力
哇哈哈哇哈哈哇哈哈
当年看的时候,还没有很流行把内心想法搬到画面上来得拍摄手法。。至少我没看到过很多。实在是太好笑了,特别是他和太后的那些情节。。。
之后的某一段时期里面我一直以为陈同学就是韦小宝,韦小宝就是陈同学。。
小玄子,玄烨是也,世人惯称康熙皇帝。康熙是个好皇帝,到底是怎的杀了鳌拜平了三藩,总也是不得而知的,只知查大师大笔一挥,却道有个韦小宝,从小到大,从市井小混混到一等公爵,是一直相佐相伴的。
威严如陈道明,风流如张国立,想到马浚伟,只记得他那双微蹙不蹙的眉毛。半是委屈,半是迁就,也不知是谁,能让他堂堂天朝之子,竟如此布施怜爱。
不过是个混迹于烟花之地的小混混,韦小宝做人的准则只有三点:义气,义气,义气。总角之交总不那么容易相忘的。殿堂里当作两大武林高手的傀儡,小孩子,却是在拳脚之中结下了一生的情谊。
假传圣旨,犯上作乱,欺上瞒下,韦小宝犯的条条是诛九族的死罪,眼见康熙是个重感情又念旧的人。韦小宝不愿带兵打天地会,他就任他去,韦小宝搞了他妹妹,他也睁眼闭眼,韦小宝吞金吐银,他也只当是寻常赏赐。韦小宝在他心里无人可取代,杀了,就再没有了。自古忠义不能两全,韦小宝舍生取义,而康熙却成全了他的忠。
小玄子啊小玄子,殊不知,你究竟承担了多少。
韦小宝被软禁在通吃岛,康熙恼他背叛了自己还不肯带兵平反,给他加官进爵却不招他回京。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两地相念相悬,却就这么冷战着,僵持着。哪知还是九五之尊首先低了头。
“小桂子,小桂子,你在哪里?小玄子记挂着你啊……”两人小时候有个协议,只两人处着的时候,便还是小时候的称呼,小玄子,小桂子,没有礼仪,没有君臣。康熙心里是有谱的,他对小宝的情谊,小宝对他的情谊。于是“小桂子”恍惚中听到这声呼喊,眼泪便“唰”地流了下来。
纵使韦小宝脑筋七拐八弯,肠子却是直的,高兴便笑,伤心便哭,看到珠宝便眼放光,看到美女便流口水。康熙心中苦闷,做皇帝总是要端着的,喜怒不形于色,只有跟韦小宝一起对骂“他妈的”的时候,那当真是无比地畅快。
康熙招韦小宝回京要他带兵平罗刹国,韦小宝自是无比欢喜,登时领悟皇帝果然还是皇帝,自己官封得再大,也不过是天子脚下一个小兵,于是逢迎拍马地向康熙说道,奴才好比是孙悟空,皇上就是如来佛,奴才永远也逃不出皇上的手掌心。
康熙笑,小宝你年纪越来越大,怎的越来越谦了。你若是要逃,我又怎么锁得住你。
查先生没有写韦小宝的反应,料想韦小宝心思再缜密,也体会不到这细微的酸涩。
小桂子啊小桂子,你若是再多长一分心眼,便可知小玄子对你的情谊当真重若千金啊!
一个终要回朝做皇帝,一个也只是梦想在扬州开个大妓院,康熙再怎么不舍,也只得放手。小鸟终究还是属于天空的,它要自由,就让它飞吧。
小玄子啊小玄子,今生有此知己,夫复何求。
最后42集很关键,康熙皇帝知道了韦小宝的身份
那么对他的态度多少是不同了,几年后有了子嗣,连对话都让小宝要先思虑过后才能出口
皇帝这边,天地会这边,都逼着他,逼着他
他怎么办!
是的,忠义,小宝都做到了,他既没有背叛皇帝,也没有对不起天地会
在那山洞快要坍塌的紧要关头,他既救了皇帝,又不扔下被下了蒙汗药的天地会的弟兄
小宝对索额图说:“他们(天地会的兄弟)不仁,我不能不义。”
可见他是真正的学到了陈近南的 仁义之气
他和皇帝是兄弟,和天地会的是兄弟,他如此对这样误解胁迫威逼他的两方,都做到了仁义
不得不说,就算,几集前他如此“荒淫”,也可以接受
人物需要正面化,需要衬托,阿珂遭到郑克爽得迫害和辱骂时,才想起韦小宝当初对她的轻薄和“誓言”
才发现,那个愿意发誓誓死都要娶她的人,那个一度轻薄她而又对她的打骂甚至杀念都不在乎的人,那个一度破坏她和郑克爽的“姻缘”而死缠不休的人,那个一而再再而三得寻找她为她苦闷担心她放心不下她的人,才是真正在乎她爱她的人啊!
虽然韦小宝对阿珂 采用了 “迷奸”的卑劣手段,而且还“强奸”他人老婆(神龙教教主夫人)
可是,试问,为什么每个女子到最后都愿意跟他,愿意不在意他的“三心二意”的爱情
愿意和其他六个女子一同分享这个男人
那是,这个男人虽然贪生怕死,虽然贪图小利,虽然油嘴滑舌,虽然没有上层的武功
但是,他运用了他的聪明伶俐的头脑借助自己的“权力”一而再再而三得保护自己的老婆,他无论对皇帝还是天地会,都算得上“好兄弟,讲义气。”
所以,七个女子知道他的为人,知道他的忠义之心,仁义之气,都愿意和睦相处跟他一辈子
虽然韦小宝对 多隆那一刺,让我大为震惊,但危机关头,剧本既然如此要求,那么就必然要“以你之小我,完成我之大我”
所以事后小宝看到还健在人世的多隆时,愿意把郑克爽欠他的三百八十万两(要知道,当时皇帝为了替台湾受灾的人民筹集款项,让宫中省吃俭用也才省下50万两而已)都送给多隆
虽然当初那一刀,要是多隆死了,就算是再多的钱也是赔不过来的
小宝这么做,也算弥补过失了
再说神龙教教主夫人——荃姐姐,剧里不足之一,就是结尾那几集过于仓促
对于荃姐姐对韦小宝的感情变化,没有再加点戏份来刻画
以至于,从陸高轩和胖头陀拿大喇嘛桑结和蒙古王子换回苏荃之后,到洪教主与其他人大打出手时苏荃却要跟着韦小宝走,让我对这中间连一点过渡都没有的感情产生了丝丝怀疑
不过,剧情没有添加这部分的需要,那么我再怀疑也没什么意思。
再说方怡,我对这个女人不满的地方是,她三番四次得害小宝
我知道,站在她的立场来说,小宝是不够关心她,明明有四十二章经却不拿去换她和沐剑屏
害她们在神龙岛上受苦
可是一次两次也罢,虽然她可能不是自愿的,但我就是有点看不下去
但是,我们的韦小宝同学,却很能忍受她的不是并且还报有一颗仁爱的心,不计前嫌原谅了方怡
可见,小宝是重情重义之人
双儿对韦小宝来说是最了解他最细心最“宽宏大量”的人
她不仅帮韦小宝找他的“俏老婆”而且,还为了知道小宝的下落而冒险进入深宫来寻找小宝
这份情意,连看守的亲兵和多隆大哥 都为之感动,问其有无姐妹,好娶这样重情重义的女子为妻
曾柔和沐剑屏算是此剧中,一直都很乖巧的两个老婆了
曾柔戏份不算多,但也可以见出她一直收藏着那三颗筛子对小宝的心意
沐剑屏在整部剧中都是很乖巧的一个女孩,虽然韦小宝觉得她是个“傻丫头”,但是也是好女孩
多次在方怡面前为小宝说情,害羞可爱的样子,我很喜欢
最后说建宁公主了,对于公主的脾性我不是很能接受
但是她对韦小宝也算是情到深处为其死也愿意的地步
虽然,他们两个简直就是一对活宝,又气又搞笑
最经典之一是,韦小宝带七个老婆跪在陈近南的坟前,希望师傅早点投胎,入其夫人之腹成其子
建宁公主却说,那我宁愿不生儿子
小宝很是经典来了一句:“生儿子有赏,生女儿自己养!”
公主呜呜的哭了
两人的玩笑事其实挺多的,在此也就不多说了
-----------------------------------------------------
韦小宝从一开始进入我的视野,他就在说谎,对亲人、对朋友、对“坏人”、对师傅、对任何人,他都说过谎;整部戏里,他练就了一套极为完满的谎话套路
武功不成,谎话连篇
但是,就是这样机灵的谎话一次又一次得让他逃离了难关、逃离了鬼门关
不仅升官发财而且还赢得美人心
鹿鼎记,这个故事很深刻,很深刻
它告诉我,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谁都逃避不了欺骗!
真的,真的如此
我一点都不讨厌韦小宝的谎话,反倒是,我觉得很真实很真实,
我最喜欢的一段要数小宝数落刘一舟那段,在吴三桂面前抖露了自己所有的真实身份,还一路开杀并将局面反掰回来,让刘一舟落得个欺瞒的境地
这一招太绝太狠太精彩,我来回看了三次
鹿鼎记,还让我明白,人都是贪生怕死的,但也是人之常情
人都是贪图富贵,希望自己的地位(官位)、权力越来越大
不为政也为财,人世不过而已
同时还应证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深刻道理
但是,它也说明了,朋友(兄弟)很重要,宁死都不能出卖朋友,因此才得忠义而字的小宝
在我眼中如此完满如此让人喜欢
韦小宝,身上体现了世人身上的各种不是
但就是这种常人身上的不是,让我觉得真实觉得喜欢
你敢说自己没有他身上任何一种缺点,我不信!
就是陈小春如此将韦小宝活生生得演绎在我的面前,如此,我不能接受其它任何版本的韦小宝
如此,我才对多年前一直没有完全看完的此部 鹿鼎记 观后之感 如此这般
我想这是一部很好的教育片子,它让我看清楚人世,看清楚人世中的种种,种种之中的丑恶和美好
而这,就是真实
一个不会武功却胜过那些仁义道德 遵守清规戒律的人百倍
一个人不可能正直到没有一丝人类的缺点
首先,说谎就是,你不可能不说谎,而经常说谎也不见得是坏事,但看你说在哪方面
韦小宝,一个十句有九句都可能是谎话的人物,道尽了人世百态
就是这样一个谎话连篇油嘴滑舌机灵过人不出卖朋友的人物,让我喜欢
而陈小春如此演绎了韦小宝,那么陈小春就是韦小宝,韦小宝就是陈小春
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
笔者认为,陈版《鹿鼎记》编剧对原著的每一处改编皆有深意,他是在准确判断观众喜恶的基础之上的改编,使这部通俗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更加贴合现今观众的口味。陈版《鹿鼎记》是金庸的,同时也是大众的。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并不是指影视作品表层的故事本体,而是指影视作品故事的内涵,应该是具有人性深度的、符合大众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的、与大众情感同频共振,并且能对大众情感世界产生强大召唤力量的深度模式。欲了解这一模式,首先可从该剧的角色塑造分析起。
虽然诸多版本中饰演韦小宝的演员皆为成年人,但陈小春出演之时已过而立之年,年龄差异之大导致众多观众一时难以接受,认为此版小宝太“老”;但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正是由于生活的历练,陈小春虽是极尽滑头之能事,但一颦一笑间已然流露沧桑感,使得该剧中的小宝从一开始就以成熟态出场。金庸原著中刻画的小宝,聪明伶俐滑头自始自终未变,但在生活污水的浸染中,“小宝那流氓无产阶级的习性,已逐渐变本加厉。他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已更多地有讽刺意义。”而陈版小宝,出场便是一组大快人心的镜头:他眼见恶人欺负孩子,心中不平,和朋友倒水光合计作弄恶人,自己又狠赚一笔。这一人物形象以此定下聪明机智、利人又利己的基调,并贯穿该剧小宝一生。他不再是原著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孩子,而是一出场就熟谙世故人情的个中高手,他告知双儿 “此时得教一教你做人的道理”正是此点最好的体现。正是由于该剧中小宝以成熟态出场,之后的性格较易保持统一。他之后的官场权术不过是自然而然地举一反三,并未对其人生观造成根本性转变,于是他出场时表现出的“嫉恶扬善”的性格,也就顺理成章地延续下来。他的经历不再是一则由天真孩童成长为世故成人的令人喟叹的寓言故事,他自始自终保持世故与本真的完美统一;他不再是原著中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的小滑头、小无赖,而是以聪明才智“利人利己”的“好人”,只是比其他任何好人都要懂得生活。
为了塑造这一矛盾的“好人”形象,编剧大大削弱了原著中的辛辣效果:一是如上述所说淡化了小宝的心理成长历程,二是削减了贪图口舌之便的长篇对话。原著中小宝的流氓无赖形象多是由外在体现,言语粗俗不堪,这样的小宝哪怕心机何等深不可测,开口便是流氓。由于影视作品中的对话语言不可太过粗俗之故,该剧保留了大量原著中展示小宝聪明才智的对话,而大大削减了脏话、贫舌之言,在尽量不损伤小宝油嘴滑舌的本性的前提上,使这一人物的言语不再如原著中这般恶毒。言语恶毒,绝非原著中小宝惹人喜爱之处,反令人生厌,这一处理,无疑大大增强了小宝的可爱感。而第三个方面,就是调整了小宝周围众人对他的看法。无论是观众还是读者,受众对人物的喜恶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作品中人物对此人的评价。原著中众人虽是对小宝心生敬意,但是始终因他言行举止的不堪对其有着根深蒂固的轻蔑与不屑。无论金庸字里行间对小宝流露出多少喜爱之情,作品中人物的一句“流氓”、“无赖”便对读者认知韦小宝这个人物产生极大的影响。于是,原著中小宝的本质被定位于流氓无赖,尽管他时常会有好汉之举。然而,该剧有意淡化甚至在后期完全消除了周围众人对小宝的轻蔑,朝廷众人把他敬若天神,天地会开口一个 “深不可测”,吴三桂一眼看出他“绝对不简单”,以此大大抬高了小宝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于是该剧中的小宝只能说有无赖气而已,是一种外在的气质而非本质,他的流氓气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众人视作“深不可测”的外壳。
以受众心理来看,虽然大多数人会喜欢小人物,但是没有人真正愿意去喜欢一个流氓无赖;每个人都欣赏聪明机灵、逢凶化吉之人,但是没有人甘愿爱上一个口舌恶毒的小人。所以很多人无法接受原著中小宝的形象,却对陈版小宝始终恨不起来。编剧这一改动,无疑巧妙地抓住了受众的心理。
但这一改动的代价,就是原著中讽刺意味的削弱,而这讽刺所在,正是原著最深刻的内涵。原著中历来为人评说的“中国人,向来这样”,轻描淡写一句,却给了中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剧中已然不见;神龙教的造神运动与阿谀奉承对现实的影射亦是点到为止;澄观墨守陈规、死搬教条的深刻教训被嘻嘻哈哈一带而过。原著的讽刺之处皆数淡化,甚至基本不见,于是对大多数观众来说,《鹿鼎记》成了彻底快乐的故事,不需承载太多思想理念与深刻内涵。所以陈版《鹿鼎记》从思想价值上来说,远不如原著。
但是,现今的观众越来越以审美的眼光而非思想价值取向的视角去观照“娱乐片”,心态的调整使观众越来越用较为纯粹的审美心理去看这些影视作品,故而该剧思想价值的大打折扣并未对观众的喜恶产生根本影响,甚至正是由于它轻松活泼的基调抓住了更多观众的眼球。
更何况,该剧绝非毫无思想内涵的庸俗之作。它的思想价值时常被观众忽略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核心思想独一“真情”二字。
原著中的人情,更多是人情的面具而非真情,金庸意在展示中国人社会的原生态,于是在原著畅快淋漓的大笑下,读者往往会被此原生态的真相惊得一身冷汗。而该剧虽然也是描绘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却更多把真情刻画作为主线,世态炎凉一词,断然用不上。原著中的情,是利益层层交叠之下沉淀的真情,而该剧是真情与利益始终交织,同时浮上水面。而达到这一改编效果的基本方法是使原著中浓重政治色彩的淡化。这就必须谈到《鹿鼎记》中另一位男主角——康熙形象的塑造。
正如陈版小宝已不再是原著中的小宝,马浚伟版康熙也不再是原著中的康熙。小宝以利人利己的形象出场,康熙一出场便慨叹“自古称为君难,苍生为重”,一位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明君形象呈现荧屏,于是与小宝一样,第一幕便定下了该剧中康熙的基调,亦贯穿始终。陈墨先生曾经在《众生之相金庸小说人物谈》中批评原著中康熙形象的过度美化神化,其实这一形象的缺失不在美化神化与否,他最大的缺点在于理念化。长篇累牍的道德教化经由康熙之口道出,于是此形象更多成为金庸理想的寄托而非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而且无论金庸耗费多少笔墨淋漓尽致描绘康熙人性化的一面,他对亲情友情的渴求,都被深邃如海的心机城府淡化。金庸既要这一形象完美深不可测,又要他真实平易近人,既要他对韦小宝真诚相待,又要他处处提防保持警惕,于是这份真情中多了利益的趋势、权谋的纷争,康熙多次派小宝勉为其难只身犯险,能说这不是利之所加焉?于是这段原著中最大看点的情谊时常感人肺腑,又时常令人心寒。也许这正是金庸用意所在,但是在现今的受众看来,这份感情还不够深,不够感人。
于是马版康熙在“情”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该剧中的康熙尽量尊重历史和原著,在事业上不可谓不成功,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但在感情上,却成了一位令人感怀的悲情人物。而迈出真情的第一步,就是把康熙拉下神坛,成为彻彻底底的人。该剧中的康熙少了原著中的冷静自持,多了一份属于人类的胆小无措,被刺客吓到爬桌子,实在大大有损皇帝形象。可以说,这一康熙在远离金庸原著的同时亦远离了历史,他不再是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圣祖皇帝,而只是一个英明的仁君。圣君与明君,其实相差远矣。不过受众大多喜欢明君远胜于圣君,因为前者更贴近真实,更亲切可感。然而,该剧在淡化康熙个人胆识城府的同时,丝毫不减其作为皇帝的英明神武,用实写的手法讲述原著中所没有的力保汤若望、狱探苏克萨哈、夜闯鳌拜府等桥段,使康熙这一形象在剧情伊始就与政治紧密联系,删除大篇幅的道德教化,一切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该剧临近结尾时,小宝在皇城闲逛,面对繁华街景颇有感触道:“其实这样……挺好的啊……”一个“好”字,在观众心中荡起的波澜远比原著中长篇累牍的“仁政爱民”大得多,因为康熙对待百姓如何,单看街景即可。康熙的人性化,在与韦小宝的友情中最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编剧亦是大力刻画。原著中康熙的确喜欢小宝,而且识人,他“知道小宝虽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疏懒无赖,其实有举足轻重的本事”,但视为弄臣之心始终存在。在康熙心目中,一直颇为瞧不起这个不学无术的小丑;他用他,但又坚信他永远不如自己;虽然他深知朋友君臣之间不可侮辱,但若存轻视之心,与侮辱又有和差别?而马版康熙,对小宝的喜欢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当然,前提是该剧抬高了小宝的形象,降低了康熙的形象,于是使两者间距离拉近,使平等对话成为了可能。剧中小宝逃脱鳌拜魔爪之后,康熙笑道“小桂子你真厉害”,这是发自内心的最高肯定,在他眼中,小宝的胡言乱语是高超的应变能力,他不但没有鄙视,反视作值得学习嘉奖的谋生手段。也就是说,康熙从未否定过小宝的生存方式,是建立在欣赏基础之上的尊重与认同,他虽是时常撮着小宝的额头催他念书,也是朋友间的亲昵言行。比较一个细节,小宝从罗刹国归来之后,原著中康熙真情流露道:“咱们君臣两个有恩有义,有始有终。”而剧中却是“有情有义,有始有终”,一“恩”,一“情”,相差远矣。
前者是施恩于臣,等级森严;后者是真情待友,平等相知。剧中不惜加进大量小宝与政治之周旋,如一开始的智斗鳌拜,成为得罪鳌拜却又从他手中逃脱的第一人;再如在鳌拜府随机应变,化解康熙一行人的性命危机;还如原著中所没有的在京城戏弄吴三桂一段,让吴心服口服承认“真不简单”。该剧的小宝在政治上远比原著中还要厉害老练得多,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他不再是个全靠运气逗康熙高兴的小滑头,而是真正有谋略有手段、敢于和老奸巨猾之人抗衡的人才。在小宝与政治拉近的过程中,也与康熙更一步走进,康熙欣赏他,也信赖他,甚至可以与之共商国家大事,而非把他全然割裂于正事之外。他们作为朋友平等相待,作为君臣排忧解难、相互扶持,小宝于公于私都在康熙生命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编剧在两者友情上的刻画上,运用两条线同时进行的手法。一条线是韦小宝外出公干、遇险后绝处逢生;另一条线是朝廷上康熙忧心如焚、大力找寻。康熙对小宝的真情关怀,多采用以虚写实的手法,不直接刻画两者相处时的点滴,而是通过小宝遇险后康熙的龙颜震怒来体现。原著中的康熙是彻底王道的君王,性格中有孤傲的一面,心高高在上,与任何人保持距离的底线;而剧中的康熙,孤傲不再,哪怕外在何等雷厉风行,内心深处都是一个无比渴求关爱的少年,小宝是他刹那光华间的温暖,只有在这个人面前才能尽情哭笑,每每伤心之时有人陪伴,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心理。小宝被真情打动,也愈发对康熙情谊深重。这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投桃报李,再无利益的掺杂,此等真情,“真”得让观众折服。
而且,不仅是主角,该剧在配角的塑造上亦是大大强调了“真情”。
比如原著中韦小宝初见陈近南,见他“目光如电,直射过来,不由得吃了一惊,双膝一曲,便即拜倒”,不怒自威的领袖形象跃然纸上,而且他多次严厉向小宝道出自己对他为人“实在并不喜欢”,一股凛然之气迎面袭来。而在剧中,陈近南的威严降低到最低点,他更像一名和蔼可亲的长辈而非天地会的总舵主,他对小宝的态度也远比原著中来得亲切,更有坦城相对的真挚。这一改编在大大弱化陈近南作为领袖形象的同时,也使小宝对陈近南的亲近之情更加顺理成章。他不再是折服于陈近南的领袖威严,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被其作为长辈的关怀深深打动,他们之间的师徒之情,亦不掺杂任何政治色彩,皆是真情所致。
此处另有一点值得注意:原著中的陈近南本已迂腐之极,仅是空有领袖气质而已;到了该剧,连领袖气质也烟消云散。这绝非编剧的失算,而是有意为之。在剧中,为突出韦小宝、康熙两位主角的鹤立鸡群,以陈近南为代表的全部配角皆数弱化。
天地会不再如原著中人物众多、声势浩大,剧中多次露面的只有徐天川、玄贞道人、风际中、钱老本、高彦超五人,而其中着重刻画的只有徐天川一人。原著中戏份不多的老人在剧中被塑造成脑筋不灵、傻气十足的喜剧角色,他死搬教条,一腔热血却空有口号,他完全不解韦小宝诸多心机所在,于是被小宝一次次玩弄于股掌而只有大叹“韦香主你真是深不可测”。这一形象,正是该剧中天地会的缩影,他们善良正直却又毫无作为,胸怀大志却又愚钝鲁莽,他们被韦小宝信任却又被他玩弄,他们对韦小宝无奈却又深深敬重。正是他们的笨凸显了小宝的绝世智慧;亦是他们的笨,使天地会众人淡化了原著中强烈的政治反讽意味,单纯如一个个可爱的长辈。
天地会的表现手法亦运用在其他角色上,王公大臣莫不如此。由于皇宫戏远比天地会戏份重得多,皇宫中人的形象也远比天地会众人具体、有个性。索额图的察言观色,康亲王的老奸巨猾,明珠的吹嘘拍马,多隆的正直憨厚,无一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之御前侍卫张康年、赵齐贤的插科打诨,使他们既具备官场中人的弊端与丑陋,却又在更大程度上强调了他们可爱滑稽之处。于是原著中对官场虚伪奸诈的无情揭露在剧中成了无关痛痒的笑料,所有原本具备社会批判性的人物在剧中成为可爱可笑、有缺点但无伤大雅的漫画式人物。讽刺色彩淡化在一片欢笑之下。
张子恩认为:“创作应该把好看放在第一位。好看只是一个包装,不是实质。实质还是你的思想。”陈版《鹿鼎记》是由一群好看的人物推动的好看的剧情,它缺失的是人性及社会的批判性。但是正如笔者之前所言,它并非毫无内涵可言,它的思想沉淀在轻松搞笑的外包装之下。但与原著大相径庭的是,它的中心思想是“真情”,这是与强烈的人性和社会批判全然不同的另一种深度。而且总体看来,该剧的中心思想表达得极为明确与厚重,由于剧情丰富,不可一一分析,现以最能体现编剧独具匠心的结尾来分析。
陈版的结尾与原著不同,理应是受到电影版启发,上演一出宝藏遇险记。仅从原著来看,大有画蛇舔足之嫌。按原著的剧情,小宝隐居通吃岛多年,再次归来物是人非,虽与康熙嬉笑仍在,但距离感与日俱增,他喜欢的是和他打架说笑的小玄子,而非这个威信日重、给自己施压的康熙皇帝。小宝的逃离,一是受到无休止的朝廷、天地会双方的纠缠,进退两难;二是感情上的逃离,两位主人公在彼此的生命中逐渐淡出,他不再是曾经的小玄子,他也不是最初的小桂子,他们之间的感情因岁月的洗礼逐渐淡化。所以原著中的小宝必定逃离,毫无悬念。
而剧中的物是人非远比原著中来得彻底得多,两人见面时亲近已少,更不要说肆意谈笑,康熙已不再信任小宝,在处理国家事务之前命令他退下,再不是可以坦诚相待的朋友君臣。更重要的是,在小宝看来,康熙于公于私都不再需要自己了。正是由于他们之前比原著中来得深情,所以康熙对小宝的冷淡态度所造成的打击也远比原著中来得大得多。小宝不是给进退两难逼走的,而是被内心的失落逼走的。然而讽刺的是,在小宝全家失踪之际,康熙所担心的并非他密谋造反,而是“难道小桂子遇到了危险”,关切之情与之前一般无二。
其实该剧结尾从结构上极易分析,两位主人公是在打架中相识,于是让他们在打架中结束。原著中是自然淡出,该剧是首尾照应。在洞窟塌陷的一瞬,小宝毫不犹豫脱下保命的宝衣给康熙穿上,救出众人,然后趁康熙昏迷之时携家逃离。宝藏已深埋地下,宝衣归还朝廷,留下的只有纪念意义远胜于实际价值的少量珍宝,一切归于零,飞黄腾达、挥金如土仅是黄粱一梦。最后的小宝,把义气发挥到极至,或许有拔高的嫌疑,但基本与剧中形象统一,只是唯一一次做了“利人”而不“利己” 之事。到了这里,小宝不仅是一个好人,更是响当当的好汉了。
标准的大团圆结局,一笑泯恩仇,以爱化解一切,用真情把全剧包容在内,画上一个句号,却又留下一个意犹未尽的伤感的缺口。到了最后的最后,在内心深处,他还是那个小玄子,他还是那个小桂子,他们对彼此的真情并未因岁月的洗礼淡化一分一毫,他们依然关心对方至深,可是他们再不能相见。达到这一含泪微笑的效果并非全靠结尾煽情所致,而是45集慢慢酝酿沉淀的结果。若无之前两者的真情互动,断不会达到最后感人肺腑的效果;同样,若无最后点破真情,之前的一切只会让人空留遗憾。
洗去一切,陈版《鹿鼎记》独存“真情”二字。这一结局,虽是与金庸原著大相径庭,却着实是神来之笔。
而且,不知编剧是有意还是无意,只有这版的结局真正抓住了原著中康熙的心理。原著中小宝携天地会众人逃离皇宫之后,康熙派赵良栋、王进宝等小宝的生死之交前往追捕,很明显是有意放他一马,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康熙甘愿放走他。从康熙在多隆面前为小宝圆谎以顾全其颜面,到在圣旨中亲笔加进韦小宝亲手杀死陈近南一段,都是很明显的要把小宝抓在手中的举措。但问题在于,康熙不仅要小宝留下,还要他死心塌地并光明正大地留在自己身边,所以他才没有让小宝作为罪犯被抓捕入狱,而是劳师动众、堂堂正正地“请”他回来。韦小宝装死失踪后,康熙多次南巡找寻,亦是“不放”之体现。然而,无论是84年两版,还是92年、2000 年王晶导演的两版,结尾都处理为康熙抓捕小宝入狱,后念及彼此情谊、于心不忍放他一马。这的确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感人,但离原著中所精心刻画的康熙的微妙心理亦有了本质的差别。陈版结尾最出色之处就在于康熙到最后都是“不放”。若不是康熙在洞穴中昏迷,韦小宝断不会有机会逃离;而该剧结尾将原著中侧面阐述的康熙六下江南寻找韦小宝改编为正面刻画的场景,在突出“不放”这一心理的同时更将真情升华到极至。只此结尾一处,编剧功力可见一斑。
其实,金庸先生的《鹿鼎记》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与思想高度是任何一版影视作品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是1998年陈小春版《鹿鼎记》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该剧没有不自量力胆敢在思想深度上与原著一较高下,所以它另辟蹊径,它表达宣扬的是爱,最后发挥到极至的也是爱。这是人类永远的话题之一,所以它在受众心中留下的荡气回肠并不比原著逊色多少。这是一种最普通平凡的经典,却亦是永久的经典。
片尾曲也很非常好的,又一次体现了康熙对小宝的友情:
头顶一片天
无限快意到目前
微笑看看今朝天也从人愿
年轻的野心
尝试战胜自然
随意试试身手
接受挑战
但跃上了顶峰心境已渐变
从前无愁是我
不似今年
独惜今天难觅你再对面前
赢尽了世界一切
你却不见
但跃上了顶峰
心境已渐变
从前无愁是我
不似今年
独惜今天难觅你再对面前
赢尽了世界一切
你却不见
谁为我再献真心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