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三枪》已经不是简单的找硬伤的问题了,而是区别这到底有没有资格作为一部电影。结构松散,节奏冗长,笑料生硬,前后基调不一。喜剧片未必就不能拿满分,心境问题。《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跟《教父》比演员演技,音乐的恢弘,显然自取其辱。但喜剧有喜剧的结构和节奏,想让观众达到的心理预期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影片的。笑料低级,生硬到可以无限制的重复摔跟头,这跟滑稽戏还有什么区别?郭德纲有一段评论相声的:我们传统相声有1000多段,经过这么多年演员们的努力,还剩下100多段。电视相声恶心了我们这么多年,纠集了一帮奇形怪状的演员,扭捏造势,挤眉弄眼的博取掌声。终于郭德纲出来了,而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还是照搬传统台本。《西征梦》无非也就是把义和团帮老佛爷打八国联军换成了帮布什打恐怖分子。是艺术越来越低级还是看客越来越低级?《蠢蛋进化论》里有一段调侃未来的电影,整整120分钟,观众面对大屏幕一个硕大的白屁股,而唯一的剧情就是放屁。想必到了那时候,《三枪》一定能进入IMDB TOP 250。
中国电影的衰败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不是张艺谋本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体制的问题。中国电影始终没有成熟为电影工业。想当初亚洲电影的四巨头,中国,伊朗,日本,印度。各自盘踞一方。没想到这几年韩国军ZF倒台,电影分级制实行后异军突起,仅靠抄袭好莱坞的边边角角就可以羞辱四个老大哥。五代导演以人性见长,真正的把中国电影推到了世界舞台上。功成名就,资金链日渐丰腴后反而不知道怎么摆弄了。就好像穿惯了大花衬衫,大裤衩子。冷不丁的西装革履的忍不住想装B,所以时不时的抬起胳膊在别人眼前晃,为了显摆显摆袖口的商标。我始终坚信,灵感的土壤一定是建立在清贫之上,这一点古今皆准。塞林格每逢写作,必要遁入深山,直至性欲难耐才出现在纽约街头,在街边书摊随便抓起一本成人刊,给封面女郎打电话:“我是写《麦田的守望者》的塞林格,我想和你做ai。”芥川龙之介则喜欢做宅男,把自己封闭到阁楼,写到郁闷之处打开天窗,对天大喊:“我是天才。”
做电影要老实,冯小刚不老实,但本来上学时就是调皮捣蛋的料,现在怎么折腾也可以说是为了尝试不同风格;陈凯歌不老实,应该说是不踏实,《无极》玩了把意识流,结果没收住。但起码《梅兰芳》些许回归了本色;张艺谋实在是找不出什么借口了,《三枪》唯一让我欣慰的是没把刘谦也弄进去,本来春晚恶心人到正月十五就够了,张艺谋倒好,直接延续到了来年元旦。
谈论《三枪》已经不是简单的找硬伤的问题了,而是区别这到底有没有资格作为一部电影。结构松散,节奏冗长,笑料生硬,前后基调不一。喜剧片未必就不能拿满分,心境问题。《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跟《教父》比演员演技,音乐的恢弘,显然自取其辱。但喜剧有喜剧的结构和节奏,想让观众达到的心理预期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影片的。笑料低级,生硬到可以无限制的重复摔跟头,这跟滑稽戏还有什么区别?郭德纲有一段评论相声的:我们传统相声有1000多段,经过这么多年演员们的努力,还剩下100多段。电视相声恶心了我们这么多年,纠集了一帮奇形怪状的演员,扭捏造势,挤眉弄眼的博取掌声。终于郭德纲出来了,而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还是照搬传统台本。《西征梦》无非也就是把义和团帮老佛爷打八国联军换成了帮布什打恐怖分子。是艺术越来越低级还是看客越来越低级?《蠢蛋进化论》里有一段调侃未来的电影,整整120分钟,观众面对大屏幕一个硕大的白屁股,而唯一的剧情就是放屁。想必到了那时候,《三枪》一定能进入IMDB TOP 250。
至于二人转的问题,即使我从小在东北长大,也很少接触。个人认为,作为地方戏,唱腔和乐点不输于其他曲种。还是内容问题,二人转不像河北棒子,黄梅戏,昆曲一类有历史台本,忠臣良将,英雄美人。大多是情情爱爱,家长里短,所以真的很难登大雅之堂。不过魏三儿,小沈阳之流出现之后简直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二人转,不过是挂着二人转的名实则是相声和小品杂交的畸形儿。有兴趣的想真正了解东北曲艺的可以听听《情人迷》,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迷龙总唱那段:“你要让我来呀,谁TM不愿意来呀……”很有味道。对了,还有东北萨满教的跳大神也不错,牛皮鼓别有一番风味。
所以,张艺谋如果想靠三枪赚钱和赚笑声,不如整整90分钟把自己绑树上,然后只用几个主演轮番用枪打,打的过程中还要不停阴阳怪气的大叫和摔跤。这投入产出比不是要大得多?
之前媒体上水木上豆瓣上是一片骂声,说什么恶俗、大烂片、千万不要花钱去电影院看。甚至豆瓣上很多人居然直接打了一分?!
看了此片,不得不说,老谋子一点没老,而且是个聪明绝顶的人。
首先,画面非常美,大广角,色彩丰富。科恩兄弟喜欢用灰暗色调,老谋子依然改不了他对美的解读,用五颜六色做底子,映衬惊悚的主题。其实生活是看似华丽的袍子,但是谁身上没几道伤疤呢?即使我们穿着光鲜亮丽,人生难道没几许悲沧吗?
那些评一分的人,看懂了吗?真的以为就是二人转那么简单?真的以为没有剧情?我们喜欢“憨豆”那样的夸张的表演,却不能容忍“二人转”式的搞笑。
一部短短的电影,浓缩了人生百态,嬉笑怒骂:小沈阳很娘,但最后做了回“纯爷们”;老板很变态,最后死在自己雇佣的杀手手里;大板牙很傻,却死于贪婪;杀手很阴很缜密,却死于对巧合的多心;毛毛很傻很一根筋,却逃过一劫。
生活的变数永远比我们算计的要快得多。
一直觉得老谋子跟科恩兄弟一样有种悲情主义情结,他们对人生是悟得很透的人,但是却要用一直看似不经意云淡风轻甚至戏谑的方式给表达出来。笑过之后其实内心有点伤感。
不是穿了件大红大绿的衣服就是低俗,不是红土高坡就是土,不是请了二人转的演员就是东北大拌菜。
我们都以为自己比别人要聪明,都以为自己看到是全部的真相,都以为自己能够把他人踩在脚下,其实我们才不过是传说。
片尾曲才是老谋子要表达的中心吧。谁又认真的听完了呢?
(下面是从网上转载的对片尾曲的解读)
别瞅我长得委婉,但耳朵根子不软(别以会我低调,就因为你们的损骂而改变自己)
就算你整上几句肺腑之言(就算以中国电影发展的高度去损我的作品)
有泪我也不会轻弹(我也不会感动,因为我是骂不倒的)
只是眼下没有合适机会轮到我作战(因为没好本子,所以没机会拍电影)
吃碗油泼面,我保准就能啪啪地冲锋向前(我是陕西人,忙完奥运吃面泼面,一样冲锋到电影界最前线)
绝不掉链子关键时刻办事是指定保险(虽然三年多没拍片,我一样拍出观众喜欢的电影,并在票房上取得成功)
熊猫若是憋红了黑眼圈,老虎它看了也不敢急眼(即使你象老虎想咬我也无济于事)
好好再 看看咱 纯爷们儿这张修长瓜子脸(你们好好看看,我是纯爷们)
印象很深刻,大漠长空马蹄扬(以景抒写《英雄》以来的几部片子
印象很深刻,落日入山路漫长(的回忆,苦中有乐,满怀豪情壮志)
不要疯狂地迷恋我,我只是个传说(你们不要迷恋我,我也不会重复自己,自谦他只是一个普通导演)
咱们的世界这样大,事情如此多(不要再对我和中国电影说三道四,大家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
你我都说完全明白事实的真相(你们都自说知道我和三枪电影的一些传闻真相)
其实听到的也就是个,也就是个传说(其实你们听到的也只是八卦)
命运是那漫长未知的道路(中国电影发展和每个人的命运都漫长,前面的道路是未知的)
但是总会一直向上(但我相信是一直向上的,对中国电影事业充满信心)
扑朔迷离事件背后总会隐藏着无数真相(中国电影市场存在问题的背后有很多真相)
头顶光环的大人物(承蒙外界给我头顶光环,把我当作大人物)
哪个没有艰辛的过往(谁知道这一路的艰辛,请不要羡慕)
你要挺过 一路踉跄 未来才会大有希望(你如果一路坚持,不断努力,未来也有希望成为大人物)
梦想不是站在巨人肩膀(你们的梦想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损批我的电影)
而是与他同往(而是与我一起为中国本土电影而努力拼搏)
不管世外几多风云 总能坚持着顽强生长(不管别人外界如何评价,风吹雨打,坚持自己就是不断成长)
谁要能活得轻松快乐(如果我们都这样就活得轻松快乐)
那个才是我们的榜样(这样的境界才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印象很深刻 浮生晓月迷人眼(回忆自己面对的种种圈内诱惑)
印象很深刻 冷酒醉卧梦惊变(同上,认清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不要疯狂地迷恋我,你只是太寂寞(求你们不要嫉妒我的充实,你们是寂寞
红红的太阳这边升,月亮那边落(太阳升起,必有月亮落下的时候,不会永久)
你我都是这条路上匆匆的过客(我们这些电影人只是中国电影路上的过客)
其实留下的绝对不是,绝对不是寂寞(但我们留下的绝对不是寂寞,而是足迹)
印象很深刻,一骑千里绝尘起(再次借景抒情,这里写的是三枪拍摄场景)
印象很深刻,身后烟云铺满天.(三枪公映后,必须又是争议批评)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文艺电影,商业电影,都是电影,一流导演二流导演都是导演,你批我你骂我都是寂寞)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表扬我批评我都是同行,高制作低成本制作,看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都是娱乐)
张艺谋其实是很有趣的一个人。我觉得他真要去拍一部正经的喜剧应该不会比冯小刚的差,因为看了那么多年的冯氏喜剧,还从没有一部像《三枪》这样让我把满口的水都笑喷出来的……
看首映的时候我觉得记者们太过于矜持(也有可能是他们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样一部张艺谋电影),他们笑得有点谨慎有点含蓄有点暧昧有点不知所谓,张艺谋炮制的东北人的麻辣烫把我们这些温和的南方人烫得有点儿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大声喝彩还是该小声窃笑,怕一不小心表错了态,让那些遮掩得华华丽丽的粗俗本性“走光”了。
张其实是想告诉全世界:“我也是一个俗人。”而这部叫做《三枪》的电影的确俗得不能再俗,红男绿女,贪财偷情,动机赤裸裸,台词活脱脱。人物形象要多粗俗有多粗俗:麻子、爆牙、秃头、斗鸡眼……讲话喷口水,走路罗圈腿,唯一正经的人还是个杀手。张艺谋不玩煽情,也不摆拍大场面,他把N个东北二人转的段子嫁接到一起,组合成一个新的故事。抛去“大片”的束缚,张艺谋如释重负,故事讲得简洁明快,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我想,这一回,他俗得很爽。
不爽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评价这部片子的时候神情很奇怪,不说不好看,也不说好看,只是说有点“另类”。其实不是电影另类而是他们异类,没把自己当成俗人,没能领会张大导演返璞归真的境界。所以,看《三枪》的时候,您千万别不好意思笑,因为它就是张艺谋这个大俗人把各种俗元素揉搓在一起的一部大俗特俗的电影,说白了它就是逗你玩。张艺谋都没正形了,您千万别太端庄……
观后感1:刚看完《三枪拍案惊奇》,没有想象的那么烂,有些情节还挺搞笑的。不过说实话,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大片儿”,因为本片中建筑场景几乎就一个地方,人物就那几个,特效几乎没有,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的成本是多少,但我相信它应该就是一部标准的小成本制作,可这部小成本制作却被“包装”成了一部“大片儿”。
观后感2:回来一股沟才知道,原来这部《三枪拍案惊奇》是翻拍科恩兄弟1984年拍的那部《血迷宫》——《血迷宫》我没看过,不过估计那应该是一部黑色悬疑Cult电影,这样一部电影竟然被翻拍成大陆贺岁喜剧?——张艺谋上次是翻拍《雷雨》,这次又翻拍一部Cult电影,看来张对现在的内地电影编剧基本没啥信心了。
今天,又想起了这部《三枪拍案惊奇》,那就随便再说两句吧。
正如我在上述微博中所说的,这是一部被“包装”成“大片儿”的小成本制作电影,它以“大片儿”的声势呼啸而来,目的当然就是为了以尽量少的成本席卷更多的票房。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只是对于观众来说,这多少有些不地道。不过估计制片方也很清楚,本片最大的卖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张艺谋。
张艺谋此前已经拍了好几部大片儿,所以现在即使制片方让他“偷工减料”拍一部小成本制作电影,估计还是会有很多人习惯性地认定这又是一部大片儿,只能说他们的算盘打得太精了。
有时候想想张艺谋的“艺术人生”,我总觉得用“歪打正着”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本来他就是一个喜欢摆弄照相机的棉纺织厂工人,后来快30的时候据说是卖血买照相机然后考进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刚毕业那会儿他给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当摄影,估计他那时跟着陈凯歌混心里就想导演这活儿我也能干啊,后来他也开始当导演,必须得承认他那会儿挺会选剧本的,连拍了几部所谓的文艺片,就这样他歪打正着地成了国际知名文艺片导演。
再后来他选剧本的眼光越来越不准了,陆续拍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幸福时光》等无论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都很失败的电影。我相信那时的张艺谋也挺怀疑人生的,再后来在《卧虎藏龙》的启发下,他开始拍古装武侠大片儿,愣是歪打正着地开创了内地电影工业的一个新时代。
在豆瓣上混的应该基本都听过杨宪益的这两句诗:“千年古国贫愚弱,一代新邦假大空。”要说张艺谋早期拍的那几部文艺片,基本上就是批判“千年古国”是如何“贫愚弱”的。而对于“一代新邦”的“假大空”,张艺谋却很聪明地选择了迎合,而不是批判。而他的这种迎合的姿态,外加那几部虽然被骂得几乎体无完肤但却在票房上大获成功的大片儿帮他赢得的“盛名”,使得他先后成为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和60年国庆晚会导演。于是他又从商业大片儿导演歪打正着地摇身一变,变成了很多主流媒体眼中的“国师”,此时的张艺谋在名望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以至于现在哪怕他只是拍一部像《三枪拍案惊奇》这样一部“假小空”的小成本制作电影,也可以很轻易地被包装成一部大片儿。
最后再说几句题外话,我相信这个国家的某些“假大空”的东西也曾经让年轻时的张艺谋感到极端痛苦,但当他步入中年以后,他却成了一位将“假大空”上升为一门“艺术”的“国师”。说实话,我很想知道如果张艺谋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会怎么想——当然,我估计他很可能会用一套很“成熟”的理论很轻易地为自己开脱。
在我上大学时的那几年,我总会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人类弄出来的很多假大空的体制啊、文明啊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其实是与年轻人为敌的。尤其是在中国,年轻人的敌人更是无处不在,而且那些敌人看上去无比强大。中国年轻人在前进的路上,到处都能看到禁行标志,看到一些所谓的“南墙”,很多中国年轻人就用自己的头在那上面撞啊撞,撞得自己满头是血。于是一茬又一茬的中国年轻人在步入中年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自认为无法战胜那些敌人,于是他们加入到了昔日的敌人阵营之中。如果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年轻人都这样,那这个国家想不停滞乃至倒退都很难。现在只希望现在这一茬中国年轻人在步入中年之后,有更多的人能自觉地避免成为下一茬中国年轻人的敌人,那样这个国家也许才会变成一个不再只是盛产奴才和蠢才的国家吧。
基本就是一个拉长了的小品或是二人转。这破玩意根本不能叫电影。张艺谋这厮真是猪油蒙了心,这么好的本子让他搞得不伦不类。
满是炒冷饭的笑料,连点新鲜的都没有,倒是图省事,这真是赚快钱来了,借着春晚《不差钱》的余热,抓紧捞一把。电影真不是这么弄的,毕竟也算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这不自己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么。
是,小沈阳这一颦一笑的多妩媚啊!不过想找乐你去刘老根大舞台多好啊,那更热闹,还有黄段子呢,那一段一段的多招笑啊。花好几十跑电影院里一本正经的看90分钟,这不是找不自在么,你说这黑灯瞎火的。
看到结尾还来了一个喜剧部分导演尚敬。这才多少明白点,哦,这张艺谋是拿这片当情景喜剧拍的,还专门找个情景喜剧导演帮他把关。在尚敬的帮助下,张艺谋终于把这个片子搞成了这个奶奶样。当然了,少不了小沈阳、赵本山他们的倾情奉献,这里处处是他们的影子。不不不不,不是人影,我说的是风格,整个观影过程这个跳啊,一会小品,一会二人转的,就是不见电影的痕迹。
一个磨磨唧唧,毫无悬念的故事,这么好个本子,悬念呢?节奏呢?一部电影能让人坚持看下去,是因为他有悬念或是一些情绪的东西带着观众走,观众渴望知道下一步发生了什么,谁死了?谁活了?最后他俩在没在一起啊?这就叫悬念。而这个电影呢,会有抓人的东西么?有一点悬念的东西存在么,一个如此精彩又交错制衡的剧本,却成了一个简单的闯关游戏,三下五除二,完活。这倒是痛快。还有那个愚蠢的剪辑,大段大段的情节,搞得节奏拖得要死。黑色幽默的电影,精彩就在于各个线索之间的纠结与制衡,可这里呢,几条线索都快成平行线了,还有什么精彩可言!
确实,丫蛋和那个龅牙伙计的辩论脱口秀很精彩,这也是唯一让我叫好的地方,当当当当这么多句台词,一个长镜头下来,演员确实很辛苦。听相声《报菜名》也就这样了。不过这段最大的问题是:这分明是个鸡肋啊,精彩是精彩了,这玩意破坏气氛啊,上一场是孙红雷要杀人,下一场是孙红雷去见倪大宏,中间夹这么个玩意,真当是电视插广告呢。
剧情也是漏洞百出,孙红雷假借杀闫妮和小沈阳,骗取倪大宏信任,于是搞来两人带血的衣服,这俩人的衣服哪搞的啊,他俩为什么会睡那么久,这跟孙红雷有关么。这里就缺交代镜头。小沈阳埋倪大宏,说是自己以为是闫妮杀的,他帮着处理一下,同样也缺一个交代镜头,他怎么就那么确信是闫妮杀的,起码你在小沈阳看见尸体的时候给个闪回,强调一下闫妮的杀人的决心,这种不严肃的叙事省略,很容易造成歧义。包括这么谨慎小心的孙红雷,为什么突然狂性大发,跑去杀小沈阳,一个阴险狠毒的人,如果狂性大发,一定是要被屡次刺激才会如此,而孙红雷这种,就有些太莫名其妙了,搞得人物性格也不统一了。注:以上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我知道,即使我再骂这片,还是很多人会去看的。不过我觉得,这种片还是下载下来,用鼠标拖着进度条,快进着看看就得了,花钱去影院,即浪费金钱又浪费生命,真是不值。
虽然上面风声紧,但是下载一定会有的,加油吧,少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