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郭晓东张雅琳黄志忠陈虹池李娜王坤
类型:剧情导演:章明 状态:HD 年份:2001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6.8分热度:2 ℃ 时间:2022-04-15 10:55:37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安东尼奥尼的一个伟大发明,是发现了电影中的无意义时刻。这种无意义只对叙事而言,因为对叙事无用,所以被认为“无意义”。但它有其他相对于普通观众显得失效的用途,比如它帮助开发情绪。
这也就决定了安东尼奥尼另一项伟大创造:在“现代爱情三部曲”中,没有一部作品是建立在反差的爱恋关系上的,而后者真是大多数爱情电影来赚取感动的方式;相反,爱情双方都是对等的普通人。可以说,安东尼奥尼第一次发现了正常的爱情关系可能具有的强度和表现力,而这是通过表现“无意义时刻”来实现的。这也就是说,任何陷入爱情的双方从其体验上讲都是无可替代的。
这种“无意义的时刻”用文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描写”,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满是充斥着此类对陷入爱情关系的男女精神状态的描写。一些无意义的动作, 也即这些动作无法引发出情境,来自于角色那时那刻的即兴反应。我们甚至琢磨出他们为何做出这种举动,动机是模糊不清的,但既然他们已经做出了这些举动,这些动作就是合情合理的。
在《谜语十七小时》中,章明深谙安东尼奥尼的这一套现代影像的语汇。相似性不只表现与此,章明也是对空间与环境深有感知的一位导演。几位主角在滩岸上游玩的那几场戏,岩岸的物理环境与《奇遇》中岛上的地理环境如出一辙,人物就在此般流放的环境中活动。除了被揭开的“字条是谁写的“这一谜面外,都不再有其他可以影响影像接下来如何发展的动作。都是一些无意义的时刻,只有日常动作的不断发生,不曾引发任何情境,只能帮助我们模糊地了解角色的心理动机。
这是不间断地描写,对于叙事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观众体验影像的情绪却非常重要。影像成了可以独立把摸的审美对象,对于河水中流过塑料模特和可乐瓶的镜头,它想告诉观众什么?什么也不是。但当它们出现在电影中,一种情绪便引发了,审美价值已然实现。
我想,这是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带给我们的无尽启示,也是现代电影如何表达自身的方式。文本的价值被尽可能消解了,影像原始的表现力不断放大。章明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的安东尼奥尼”原因也正在于此,唯有他在中国电影中真正实践出了“无意义的时刻”。模仿安东尼奥尼而不走偏是非常困难的,防之世界影坛,哪位导演敢说自己的电影有安东尼奥尼的风格?太少了,章明能做到如此实在难得。
别碰脏钱
闪电战
绑架游戏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最后的慰安妇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09℃
原来张雅琳是央视的主持人,在CCTV—3主持“中国文艺”。除了《秘语17小时》,张雅琳还演过一部爱情电视剧——《真空爱情记录》。该电视剧也是由章明导演的。
我奇怪的是,《秘语17小时》之后,张雅琳少有演出,不知是没有剧组找她,还是她不愿意演出。如果是前者,那么,若有一天我有机会或导演或监制或投资电影或电视剧,我希望张雅琳能够在其中演出。
《秘语17小时》的原名叫《17小时57分38秒》,是一个很酷的名字。章明的本意,是想将该片拍成惊悚恐怖片的,但剧本没有通过,章明只好将之修改成一部关于情感的电影,并使用现在的名字。章明的原版剧本我在《找到一种电影方法》一书中看过。其实,两版剧本的差别,不像一些媒体说的那样“面目全非”。后来的版本只是把惊悚恐怖的部分去掉,加上纸条的来源一段而已。
《秘语17小时》未获好评,票房也不佳。章明强调剧本的被迫改动是极重要的原因。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现在的版本并不逊色于原版。我的几个对所谓艺术电影不感冒的朋友看过该片后,都说不错。可见该片也是很有观众缘的,若能调动广大观众的“胃口”,我想该片也是可以卖座的。
介于影片剧本和原恐怖片出入较大,有必要对删减版的电影中部分桥段加以补充。现补充如下:
1、石洞中的“情人”,这对头骨是情人但不是夫妻,老汉最后还有烧纸给这对头骨,这层关系如同金小蓓 赵尘 于 栋 三人之间的关系,种种的无奈和猜忌,在一张纸条所引起的对“性”的占有欲中变得愈加强烈。
2、赵尘为何要扔梨,其实就是孔融让梨我不让。金小蓓是我赵尘的,凭什么要让给怀疑写了“爱我到死”的于 栋,暗含着中国人对“性”的占有欲的解读。
3、江上漂浮着的女模型,是种对结局的暗示。这部片原是恐怖片,最后一个镜头是浮在江面的金小蓓尸体。原本剧情是一种接近真实的精神摧残,由猜忌引起的杀人案件,原片中至始至终也没有交代金小蓓的死,编剧想营造一种供观者猜想究竟是他杀还是自杀的结局,可惜天朝不过审,只得删减成另一剧情内容的公映版,但保留下来的残片中还是有原本营造恐怖氛围的镜头语言和音效在,可是观者会莫名其妙很多剧本的空洞、剧情的无力感,但文艺青年的“脑动”和“亡羊补牢”就只能这样了,把恐怖片改成现实剧情片公映掉,也算可以了
4、关于原片镜头的几点补充:(1)影评开头处第一天夜晚马洋喝酒时脑中浮现一段床戏的镜头回忆,第二天白天时马洋有段勾引于栋的镜头,同时在夜戏的末尾里也有一段和张建力一同洗“血”手的镜头(只是水颜色有些暗红,是不是血并不真切)(2)天快亮了 金小蓓和老汉对话说于栋的船早上来接他们后的镜头是侯红在金小蓓背后窥看的镜头,眼角有一特写。(3)金小蓓有段回忆微笑的记忆与黑夜中走向江边的镜头,最后画面转向马洋和张建力一同洗“血”手...(4)最后一行人未找到 金小蓓走时的镜头,删除了于栋和其妻子在家两败俱伤的镜头,暗示他们的日子还得这么过。之后就是镜头一转,江水浪头中金小蓓的尸体在漂浮着...
秘语讲述的是6个青年人在巫山两天两夜的故事。第一天晚上警察于栋接待了外地来的两男三女——模特马洋和她的“准男友”张建力、金小蓓和她的未婚夫赵尘,还有侯红。第二天他们6人搭船来到巫峡游玩并住下,第三天早晨于栋准时坐船接他们回去。整个影片的主场景只有巫峡的乱石。对,你没有看错,不是城市高楼,也不是山脚小镇,只是乱石和乱石。不要现代景观,也不要山民状态,只要999!只要999元,你就可以得到这独一无二的手机,还等什么,赶快拿起你的电话订购吧!
在主场景单一,只有6个主要表现的人物(影片中留下痕迹的人物只有10个)的情况下,对!你没有看错,他办到了。不是伯格曼,也不是布列松,而是章明,还等什么呢?赶快拿起你的电话订购吧!我想,从整个故事的框架来看,首先就打上了探索性的烙印。没有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故事环境,所有的戏剧冲突,必然全部集中在6个人物身上(准确的说,是五个——张建力马洋,金小蓓赵尘,于栋。更加准确的说,是三个——金小蓓赵尘和于栋)。金小蓓赵尘和于栋三人的关系,犹如波兰斯基的《水中刀》一般有着张力,至于这股张力和水中刀的张力有何不同,稍后提到。于栋和金小蓓之间有着暧昧的联系,我们大部分时间只能猜测。直到影片后半段,我们才通过侯红和马洋的对话知道于栋和金小蓓的过去。金小蓓和于栋是高中的同学,两人是一对情侣,并且有了结婚的打算,一天晚自习后于栋看见两个不良少年调戏金小蓓,挺身而出,却被小混混用刀划伤胸口,因伤耽误了高考。而金小蓓则考取了北京的大学,两人就这样分道扬镳。金小蓓来到北京后认识了现在的未婚夫赵尘,而于栋则在当地和一位老师结了婚生了子,当了一个老实本分的警察。
这次金小蓓的重返故地,让她和于栋的过去经历得以重见天日。我想,说到这里,一部作品的雏形已经宣告完成。别急!还没完。导演设置了一个小道具,这个小道具搅得众人天翻地覆,装着各种隐秘的瓶子被打碎,一股脑儿跑了出来。赵尘无意中抖落/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爱你到死“四个字。会死谁写的呢?众人都有可能,都难以逃脱干系。这样,人性的试验场由此而生(我就不再进一步剧透了)。。。。。。
回到之前那个”张力“的话题。这里的张力,指”性“张力。因为性张力,张建力被打破了鼻子;因为性张力,于栋和赵尘在表面有好的关系后面,是汹涌澎湃的大海,因为性张力,金小蓓和赵尘之间互相的不满全部暴露无遗——导演这时候可能在偷笑,看吧,我什么都没有说明白,但我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一张纸条,暴露了所有的问题,表现了全面的张力,于栋和赵尘就像两个部落领袖,在现代文明的伪装下,其实我们不难看到这种隐晦的欲望/欲望的隐晦目的。
和《水中刀》不同的是,影片中的张力较之更隐晦(可能这点也是不会超越《水中刀》的原因)。不过,这的确更像一个中国人,一个东方人的表现手法。在巫峡的山水中,那对殉情人的头骨,难道只是逝者的?
重要增补:之后我把这篇影评交给我们导演看。导演告诉我,他和章明谈起这部电影的时候,章明认为这是一部失败之作。原本章明想做一个恐怖片,但并没过审,修改之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我现在明白秘语十七时为什么感觉怪怪的了。写影评的在创作者看来往往很可笑。有些事情你不知道,就会有失公允。这是一个教训。
安东尼奥尼的一个伟大发明,是发现了电影中的无意义时刻。这种无意义只对叙事而言,因为对叙事无用,所以被认为“无意义”。但它有其他相对于普通观众显得失效的用途,比如它帮助开发情绪。
这也就决定了安东尼奥尼另一项伟大创造:在“现代爱情三部曲”中,没有一部作品是建立在反差的爱恋关系上的,而后者真是大多数爱情电影来赚取感动的方式;相反,爱情双方都是对等的普通人。可以说,安东尼奥尼第一次发现了正常的爱情关系可能具有的强度和表现力,而这是通过表现“无意义时刻”来实现的。这也就是说,任何陷入爱情的双方从其体验上讲都是无可替代的。
这种“无意义的时刻”用文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描写”,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满是充斥着此类对陷入爱情关系的男女精神状态的描写。一些无意义的动作, 也即这些动作无法引发出情境,来自于角色那时那刻的即兴反应。我们甚至琢磨出他们为何做出这种举动,动机是模糊不清的,但既然他们已经做出了这些举动,这些动作就是合情合理的。
在《谜语十七小时》中,章明深谙安东尼奥尼的这一套现代影像的语汇。相似性不只表现与此,章明也是对空间与环境深有感知的一位导演。几位主角在滩岸上游玩的那几场戏,岩岸的物理环境与《奇遇》中岛上的地理环境如出一辙,人物就在此般流放的环境中活动。除了被揭开的“字条是谁写的“这一谜面外,都不再有其他可以影响影像接下来如何发展的动作。都是一些无意义的时刻,只有日常动作的不断发生,不曾引发任何情境,只能帮助我们模糊地了解角色的心理动机。
这是不间断地描写,对于叙事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观众体验影像的情绪却非常重要。影像成了可以独立把摸的审美对象,对于河水中流过塑料模特和可乐瓶的镜头,它想告诉观众什么?什么也不是。但当它们出现在电影中,一种情绪便引发了,审美价值已然实现。
我想,这是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带给我们的无尽启示,也是现代电影如何表达自身的方式。文本的价值被尽可能消解了,影像原始的表现力不断放大。章明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的安东尼奥尼”原因也正在于此,唯有他在中国电影中真正实践出了“无意义的时刻”。模仿安东尼奥尼而不走偏是非常困难的,防之世界影坛,哪位导演敢说自己的电影有安东尼奥尼的风格?太少了,章明能做到如此实在难得。
介于影片剧本和原恐怖片出入较大,有必要对删减版的电影中部分桥段加以补充。现补充如下:
1、石洞中的“情人”,这对头骨是情人但不是夫妻,老汉最后还有烧纸给这对头骨,这层关系如同金小蓓 赵尘 于 栋 三人之间的关系,种种的无奈和猜忌,在一张纸条所引起的对“性”的占有欲中变得愈加强烈。
2、赵尘为何要扔梨,其实就是孔融让梨我不让。金小蓓是我赵尘的,凭什么要让给怀疑写了“爱我到死”的于 栋,暗含着中国人对“性”的占有欲的解读。
3、江上漂浮着的女模型,是种对结局的暗示。这部片原是恐怖片,最后一个镜头是浮在江面的金小蓓尸体。原本剧情是一种接近真实的精神摧残,由猜忌引起的杀人案件,原片中至始至终也没有交代金小蓓的死,编剧想营造一种供观者猜想究竟是他杀还是自杀的结局,可惜天朝不过审,只得删减成另一剧情内容的公映版,但保留下来的残片中还是有原本营造恐怖氛围的镜头语言和音效在,可是观者会莫名其妙很多剧本的空洞、剧情的无力感,但文艺青年的“脑动”和“亡羊补牢”就只能这样了,把恐怖片改成现实剧情片公映掉,也算可以了
4、关于原片镜头的几点补充:(1)影评开头处第一天夜晚马洋喝酒时脑中浮现一段床戏的镜头回忆,第二天白天时马洋有段勾引于栋的镜头,同时在夜戏的末尾里也有一段和张建力一同洗“血”手的镜头(只是水颜色有些暗红,是不是血并不真切)(2)天快亮了 金小蓓和老汉对话说于栋的船早上来接他们后的镜头是侯红在金小蓓背后窥看的镜头,眼角有一特写。(3)金小蓓有段回忆微笑的记忆与黑夜中走向江边的镜头,最后画面转向马洋和张建力一同洗“血”手...(4)最后一行人未找到 金小蓓走时的镜头,删除了于栋和其妻子在家两败俱伤的镜头,暗示他们的日子还得这么过。之后就是镜头一转,江水浪头中金小蓓的尸体在漂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