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士是 Cogent Social Sciences 学术期刊犯罪学与刑事司法部分的高级编辑、Frontiers in Psychology 学术期刊法庭心理学专科的副编辑、Heliyon Psychology 学术期刊法庭心理学及犯罪学专科的副编辑、「国际罪犯治疗与比较犯罪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的副编辑、刑事司法期刊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编辑顾问委员会成员和许多其它同行评审期刊的编委。
这是刑侦剧还是精神病院杂记?感觉精神病描写太多,可能为了给演员们发挥,但是整体给人感觉诡异又压抑。
有些注水情节,黄嘉乐出场就领盒饭,出现同死都是毫无意义。王敏逸的两条虫子戏不少,如果不是后面案件有任何伏笔,或者象Laughing那样表现卧底孤独情绪,真的是毫无必要的注水。
目前唯二亮点是红姐和朗晴,演技很厉害, 红姐的演技那是没的说,一个眼神交足内心戏,层次变化也很丰富。戴祖仪的表现令人惊艳,很年轻居然内心戏表达这么细腻,前途不可限量
相对来说,近年TVB力捧的王浩信确实是捧的太快,这个演员以前演配角的时候还不错,担正后好像有了包袱,风格单一,一直是Chok住在演,看到开头又是酒吧舞池美女肌肉那一套真的厌烦劝退,目前4集,已经花不少篇幅在谈情说爱了,估计后面注水会越来越严重。
这么好的资源,精神病是所有演员们梦寐以求可以发挥的好角色了吧,目前真没看出来视帝演技有多厉害,双重人格比较流于表面,除了面部一个笑,一个不笑,内心的层次感没有感受到。和红姐比吊打的不要太惨。连妹妹的灵气和风头都比他过。 n所谓多重人格,其实只是把事先设计好的几个角色强加在一个人身上而已。每一个单独看都有王浩信以前表演过角色的痕迹。转换起来也显得生硬,演技和剧情上完全没有所谓的创新。
目前没有太想追剧的欲望,暂不给分,可能等大结局后再番回睇下红姐的个人秀
无法理解为啥有这么高分,前两三集确实悬疑感拉满,我甚至以为我找到一部很好看的剧了。但是真的越看越离谱。
1.女主作为拆弹专家,天天跟着重案组,就算是成立的特案组,招各行专家,但是主要的连环杀人案跟炸弹有啥关系,看到后面都忘记女主身份了。
2.江警官,通过男女主的口,都说是一个很有能力的领导,但是能力在哪里,天天就会无能狂怒。动不动就羞辱下属,毫无理由,他下属想弄死他我甚至都能理解啊。
3.明明一开头就说明了,在灯光作用下,黑眼睛也可以看成绿眼。但是后面几乎把绿眼当成关键性证据了。
4.男主只看到手机壳有他的照片,就推断凶手是医生,这会不会太跳跃了,太没有说服力了啊。
5.同理,只是看到嫂子抱了江警官,就咬死他是炸弹凶手,这是一个警察该有的严谨吗?太随便了吧。
6.里面的每个警察都吃了炸药了,天天莫名其妙就在那吼吼吼。一个组的人,关系那么烂,大家都那么不合,能破案吗?看看其他悬疑邢侦剧,就没看到过一个破案小组烂到想让他们原地解散的。
弃剧
………………………分割线……………………
我尊重不同人有不同观点
我有我的评价,你有你的评价
希望大家彼此尊重,如果上升到对我个人的攻击,要么删除,要么投诉
拆弹专家:香港警务处爆炸品处理课 EOD(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 Bureau)
成立于1972年,隶属于香港警务处行动处行动部,除了解除炸弹危机外,甚少人知道爆炸品处理课亦会参与反恐及保护要人的工作,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立即处理爆炸品和生化事件。还有“香港炸弹数据中心”同时跟美国FBI等69个国家定期交换反恐情报,为全球反恐出一分力。
爆炸品处理小组只有数十名成员,24小时候命,肩负起最危险的爆炸品处理工作,每个步骤都要与时间竞赛,必须迅速评估、果敢判断,同时要随机应变,因为许多无法预测的风险可能随时发生。女性“拆弹专家”更是极少数,她们经过遴选、训练和实习,执勤时同样能穿上逾百磅的防爆衣和头盔,面对种种恶劣环境,依然不嫌肮脏(Dirty)、不畏困难(Difficult)、不怕危险(Dangerous),进行程序复杂的爆炸品拆除或引爆工作。每个参加课程的队员都无惧面对炸弹的威胁,认为那是毕生最富难度的挑战,最终通过考验获得火龙章成为拆弹专家。
炸弹是极大杀伤力的武器,在每个城市里,任何人都可能是一个潜在敌人,都有机会随时爆发,带来恐怖和残酷的破坏,而这个城市有一支受过专业训练的警察,时刻警惕,随时阻止灾难发生,引证香港是一个安全城市。
笔迹专家:林婉雯 Maria Lam
英国笔迹专家公会(The British Institute of Graphologists)首位华裔笔迹专家。
美国笔迹分析基金会(American Handwriting Analysis Foundation)会员。
师承英国著名笔迹专家Mrs Ruth Rostron及Mrs Tracey Trussell。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社会科学硕士。
澳洲麦觉理大学管理学硕士。
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学(荣誉)学士。
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香港特许秘书公会会士、特许秘书及行政人员公会会士,同时亦为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及香港调解资历评审协会之认可调解员。
现为执业笔迹专家,企业管理顾问及专栏作家,擅长通过专业笔迹分析为不同年纪的成人及儿童找出性格特质、天赋与自我提升方法,亦以笔迹分析协助企业于招聘上配对合适的专才、为员工发展与团队管理上提供专业意见与解决方案。曾于北京举行之“中国笔迹心理分析高峰论坛暨汉字笔迹分析学术年会”担任主讲嘉宾。
著作
2019年推出《你有多久没写字?原来笔迹能反映你的个性!》
2020年推出《原来笔迹藏着心底话!21堂成长必修的笔迹课》
法医人类学家:李衍蒨 Winsome Lee
美国俄勒冈大学哲学学士(学系荣誉毕业生)。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文学硕士。
美国迈阿密殓房及相关机构完成实习工作。
英国攻读法证学及鉴证科学研究硕士,主修法医人类学。
东帝汶法证科担任法医人类学家及顾问,处理无人认领的人体残骸。
先后到过波兰进行生物考古学、法医人类学及法医考古学研究,以及于塞浦路斯项目担任助理顾问。
著作
2017年出版首部法医人类学著作《尸骨的余音——法医人类学家为逝者发声》,获选为“第29届中学生好书龙虎榜”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好书之一。
2018年推出《尸骨的余音2——法医人类学家的工作和使命》。
2019年推出《尸骨的余音3》为此系列最终章。透过骸骨故事与读者思辨人性,获选为“第31届中学生好书龙虎榜”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好书之一。
2019年推出《木乃伊不容易》
2020年推出《存骨房:法医人类学家的骨骇笔记,历史上的悬案真相与骇人传闻其实是……》
2021年推出《骨子里的话——法医人类学家上的骨头课》
犯罪学副教授:陈庆泉博士 Dr. CHAN, Heng Choon Oliver
香港城市大学犯罪学副教授。
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南佛罗里达大学取得“犯罪学博士学位”,并获颁“2012年度杰出犯罪学大使奖”。亦同时拥有心理学学士学位和犯罪心理学硕士学位。
2014年,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的香港研究资助局颁发「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7年,获得由香港城市大学颁发的「校长嘉许奖」及「新晋研究学者奖」。同年,获得终身任命及晋升为副教授。
2018年,更获得由香港城市大学颁发的「杰出导师奖」。
2019年,获香港城市大学颁发「人文社会科学院教学创新奖—团队奖」。
陈博士曾于美国华盛顿警察局的凶杀案审查组实习,后来被雇用为其中一位联邦调查局暴力罪犯逮捕计划的分析师。
陈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侵杀人、罪犯侧写、性犯罪、杀人、缠扰行为方面,以及亚洲犯罪学。
著作
直到2021年4月,陈博士发表了超过90篇的期刊文章和书籍章节,并在许多国际、地区性及本地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说。
此外,他出版了四本学术书藉,其中两本是关于性侵杀人的专题论文 (Palgrave Macmillan,2015年4月;Springer Nature, 2019年6月),而另两本是与其他作者以犯罪心理学角度,共同编辑亚洲刑事司法—包括警察、惩教和法律心理学 (Routledge ,2017年3月),以及有关全球缠扰行为的专题学术书藉 (John Wiley & Sons,2020年4月)。
陈博士是 Cogent Social Sciences 学术期刊犯罪学与刑事司法部分的高级编辑、Frontiers in Psychology 学术期刊法庭心理学专科的副编辑、Heliyon Psychology 学术期刊法庭心理学及犯罪学专科的副编辑、「国际罪犯治疗与比较犯罪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的副编辑、刑事司法期刊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编辑顾问委员会成员和许多其它同行评审期刊的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