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井冈山1993

井冈山1993  jing gang shan

255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王震王之夏张辛元洪涛许森涛

类型:剧情导演:李新 状态:HD 年份:1993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7.1分热度:21 ℃ 时间:2022-04-14 12:17:39

简介:详情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向南转移,途中遭到敌人的袭击,部队损失惨重。随后在决定部队去向的问题上,领导内部产生了很大分歧,最后毛泽东的意见得到大多数同志的支持,部队继续向南转移。到达永新...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向南转移,途中遭到敌人的袭击,部队损失惨重。随后在决定部队去向的问题上,领导内部产生了很大分歧,最后毛泽东的意见得到大多数同志的支持,部队继续向南转移。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后,毛泽东对剩余部队进行了及时的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扩大革命队伍,毛泽东提出应争取袁文才和王佐等地方武装势力。在此问题上,余洒度等第一批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又与毛泽东产生了分歧,余洒度等人以去省里汇报为名逃离井冈山。毛泽东以诚相待,终于取得了袁文才的信任,毛泽东的部队驻进了茅坪,毛泽东由此找到了知音贺子珍。为进一步巩固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一方面继续争取王佐,一方面派何长工去省委汇报,寻找南昌起义失败后南下的朱德部队。很快王佐接受改编,加入了工人农革命军,壮大的队伍初战告捷一举拿下了新城。但在此时,省特派员周修明却责令部队改路去支援湖南暴动,还错误地传达省委指示,开除了毛泽东的党籍。不得已,毛泽东一面去中央申诉,一面出兵湖南。结果,军队遭到惨痛的失败,也丢掉了后方的根据地。毛泽东气愤不已,再次回到井冈山,经过浴血奋战,毛泽东与朱德的部队终于1928年4月28日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 头像
    三言两拍

    《井冈山》是北影厂和江西厂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而合拍的一部红色题材电影,由导演过著名电视剧《新星》的李新执导,董子武、赵登峰等为副导演,演员有王震,王之夏、张辛元、洪涛、赵登峰、董子武等。

    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还可以,那一段历史的主要事件基本都拍出来了,从秋收起义失败,卢德铭牺牲,到三湾改编,收编袁文才王佐部队,余洒度出走,陈浩叛变,毛主席派何长工与朱德联络,周鲁撤毛泽东职,三月失败,直到朱毛会师,大事情都展示了,而且比较真实,没有大幅度虚构历史的现象(不像什么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之流)。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否定毛泽东思潮最猖獗的时候,能拍出这种正面题材的电影还是值得称赞的。

    看完影片以后我感慨很多。三湾改编前,部队遭遇一连串惨败,军心涣散,前途渺茫,此时的部队是最难带的。常言说兵败如山倒,又说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就是形容这种时候的。当时的毛泽东尽管是前委书记,但地位并不稳固。余洒度是师长,是最高军事指挥员,在士兵面前拥有一定影响力,如果他做得好,还是能吸引士兵们拥护他的。可惜此人实在没什么本事,除了一个叶挺独立团的资历外,既没有正确的思想也没有治理乱军的能力,既不能给军队指明方向,又不会笼络军心,只会机械的贯彻中央指示,明知死路也要闷着头撞。而毛泽东一介文人,从未带过兵打过仗,但就在这短短时间里,理清了部队发展的思路,想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且坚定不移的贯彻自己的思路。通过三湾改编,他既架空了余洒度的权力,又通过支部建在连上用党的力量牢牢掌握部队,建立士兵委员会民主治军提倡官兵平等更是赢得了士兵拥护,还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以保证军民关系良好。在整顿部队之后,又通过一片真心收服袁王,从而拥有了一块宝贵的根据地,使部队有了喘息之机。在站稳脚跟后再打出去,寻找弱敌进行消灭,集小胜为大胜,从而能吸引朱德彭德怀相继来归,最后打出一片新天地。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毛泽东真不愧为一代雄杰!与此同时,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进行了类似的“赣南三整”,整思想整组织整军事,与三湾改编有异曲同工之效。但赣南三整没有把支部建在连上,也没有提倡官兵平等,也没有建立根据地,这是朱德与毛泽东的差距所在。

    本片虽然思想性不错,但艺术性不算太高。最大的缺陷是演员选择错误,演毛泽东的王震太差了,长了一副娃娃脸,而且有点傻乎乎的,根本没有一点伟人的气概,要不是周贵元的配音,根本无法把他和毛主席联系起来,说实话,他的长相让我屡屡出戏。

    再一个是人物塑造有问题。编导除毛泽东外,只对袁文才、王佐、贺子珍三个人着墨较多,演员选的有特色,戏份也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其他人则比较模糊,让人看完后都记不住谁是谁。一个是因为都是不知名演员,再一个是演员表演也都缺乏张力,太过平淡。像何长工,戏份还比较多,但因为上述两个原因,也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是虚构与真实的把握有些问题。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有的是戏份少,比如卢德铭、张子清、宛希先,有的就根本没有出现,比如余贲民、何挺颖、伍中豪、罗荣桓、谭政、张宗逊,还有贺敏学。特别是罗荣桓,堂堂的十大元帅,竟然毫不提及,太遗憾了,即便是卢德铭,也应该给一个特写。片中不写这些真实的历史名人,却凭空虚构个水生和她哥哥,这不是浪费宝贵资源吗?再说了,秋收起义部队里哪儿有什么女兵啊?兄妹一同出现在井冈山的只有贺敏学贺子珍兄妹俩,干吗非要虚构个女兵整天在毛委员身边?还有个龙开富,不过是毛泽东的挑夫,却让他时常出现,跟秘书似的。反派里则虚构了一个跟余洒度形影不离的徐副官,而对真实的陈浩、苏先骏等则着笔不多。总之,本片对实际历史人物不去多写反而浪费笔墨在几个虚构人物身上,降低了影片的吸引力。

    片中关于毛泽东与袁文才会面,也虚构了一些情节,这个倒可以接受,因为有助于增加情节的曲折性和传奇性。

    就题材而言,本片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片,可惜导演水平不行,拍出来后悄无声息。当时的中国,能拍军事题材大片的只有一个汤晓丹,这是我最佩服的导演,不知为何不请他来执导。还有一个成荫也能拍军事大片,不过此时他已经去世了。

    本片中小毛病不少,我挑了一下,有好几处。

    1、影片刚开始,部队被伏击,卢德铭要部队就地隐蔽,号兵却吹起了冲锋号,实属莫名其妙。

    2、刻意渲染血腥镜头,专门特写几个镜头,都是红军战士被炸得胳膊断腿断,血肉模糊的在地上爬行,不知导演是什么意思?描写战争残酷不是这么写的,这种对感官的刺激只会让人恶心。

    3、张子清是正规军营长,片中却让他穿便衣,戴鸭舌帽,像个工人,为什么这样?还有何长工,跟毛委员去看袁文才时竟穿个西装,太匪夷所思了。首先,那个时候那个地方西装很罕见,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其次,此时的何长工不穿军装穿西装是什么意思?我发现这个编导有时候思路过于奇葩。

    4、何长工奉毛泽东之命去找朱德部队,半路上被一群女赤卫队员毫无道理的抓住了,硬说他是土豪,他又没有穿长袍马褂或者西装,这帮娘们从哪儿看出来他是土豪的?简直莫名其妙。而且女赤卫队言语中充斥着对王佐的不满,这又不是在井冈山地区,王佐招你惹你了?按照常理,女赤卫队只有在成熟的红色根据地才会出现,而此时哪儿有根据地?谁的根据地?真真莫名其妙,不知道奇葩编导为何要虚构这个情节?实际上,何长工去寻找朱德部队时确实被抓住过,但他是被国民党的团防队抓的,跟赤卫队有毛关系啊?

    5、王佐夸毛泽东时说中央委员只有十几个,所以毛泽东比湖广总督都厉害,也不知道谁忽悠的他?五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有四五十个呢。再说了,中共当时还不是执政党,中委哪有那么高的地位啊。

    e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