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连续剧  »  国产剧  »  觉醒年代
847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于和伟

类型:剧情国产导演:王伟民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9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豆瓣:9.3分热度:21 ℃ 时间:2022-03-26 15:25:12

简介:详情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竖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轫。陈延年和陈乔年因家庭原因记恨父亲陈独秀,父子三人矛盾重重、故事不断。北大红楼,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以《新青年》为阵地与...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竖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轫。陈延年和陈乔年因家庭原因记恨父亲陈独秀,父子三人矛盾重重、故事不断。北大红楼,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以《新青年》为阵地与复古派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激烈争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五四大游行、火烧赵家楼、总同盟罢课、“挽蔡运动”、陈独秀被捕、拒签21条等环环相扣、惊心动魄。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新文化阵营发生裂变。陈独秀与李大钊、陈延年、陈乔年等由分到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胡适等人则与陈独秀、李大钊由合到分,走向了全盘西化。《新青年》解体。觉醒年代,大浪淘沙,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曙光初现,社会主义在中国终成必然
  • 头像
    地瓜

    引言

    今年是众所周知的100周年,所以相关历史主旋律题材是少不了的。这其中,我最期待的两部剧,一文一武——《觉醒年代》《人生若如初见》。

    觉醒年代 (2021)
    9.3
    2021 / 中国大陆 / 剧情 历史 / 张永新 / 于和伟 张桐

    人生若如初见 (2024)
    尚未播出
    2024 / 中国大陆 / 剧情 历史 / 王伟 / 李现 春夏

    这种剧最重要的其实是编剧。《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编剧代表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人生若如初见》编剧江奇涛,编剧代表作《人间正道是沧桑》。都是如雷贯耳的作品。《人生若如初见》还没开播,所以今天就只说《觉醒年代》吧。这个剧43集,3月19日刚完结。

    《觉醒年代》,给我的感觉就一个字:“爽”。

    我印象中,在文章里这么怼着读者的脸推荐一部作品的时候还是很少的(上次应该是《流浪地球》)。但是!我今天必须说,《觉醒年代》真的让我感觉很爽!

    为什么,一部历史主旋律题材剧,一部讲述1915-1921年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纯文戏的剧,一部从头到尾基本都是一群文人演讲、开会、讨论、吵架、骂街的剧,也能这么爽?

    爽在哪?

    首先爽在三重理性,涉及历史的逻辑历史的细节历史的人物。总的来说,这部关于历史的剧,爽就爽在基调是很理性的,甚至有着直逼学术的严谨。先举一个微小的例子爽一爽:这部剧能做到1919年巴黎和会上挂着的六面国旗都符合史实。

    可别以为这很简单。正如B站UP主“史图馆”和“天恶之”所考证的,六面国旗中很容易被观众忽视的是,法国国旗采用了1976年以前的深蓝三色旗(可以拿现在的浅蓝三色旗去比较一下),美国国旗采用了1912-1959年的48星星条旗,日本国旗采用了1999年以前的10:7日章旗(可以看出比其他国旗要宽);而且,英国国旗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像,而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像,靠近旗杆的两条红白双色十字斜条中的上部主要应为白色,剧中也挂对了。当然,这些百度的话都能百度到,不过有多少创作者愿意花这个时间呢?

    而剧集也不是以一种冰冷的或是不近人情的态度去讲历史。它引导你去感受历史的温度。那段历史是绝望彻骨的、是激情澎湃的、甚至是幽默活泼的。能密集地感受这样丰富饱满的情感,又是一种爽。

    接下来我们就把历史的逻辑、细节、人物与温度,分为四部分,展开详细说说吧。

    一、逻辑清晰、史料扎实

    可能一说到主旋律题材,有人就反应成歌功颂德。不能不说有一些作品确实是这么干的;但真正的主旋律——不管哪国的——最重要的是逻辑。因为主旋律的目的在于阐述某一思想(也就是主旋律思想)的正确性,尤其是要说服那些还不了解、甚至是反对这一思想的人,这种时候不用逻辑怎么可以呢?光歌功颂德是不可以的,至少要像好莱坞一样编一个逻辑自洽的故事作论据。

    那么现在说《觉醒年代》,它的目的在于阐述为什么中国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论据不用编,现成的,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新文化运动。但是新文化运动千头万绪,还是需要逻辑来组织。

    《觉醒年代》的故事开始于1915年。这一年,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迫不得已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民四条约》(“二十一条”修正案)。中国知识分子陷入了痛苦和迷茫:说好的共和能救中国呢?到底什么能救中国呢?

    有人认为,共和政体已成,封建思想未去。由此,引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此后,编剧研究文献的功底就显露出来了,这个剧在组织情节时就像在做文献综述,采用了一种纵横结合式写法:“纵”即纵向按时间顺序写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横”即横向比较新文化运动中的各种思潮流派。这其中的代表人物,还有他们的代表性言论,都有所展现。比如陈独秀《敬告青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狂人日记》、李大钊《青春》《庶民的胜利》,各种语文、历史课本中的经典“台词”,都以近乎原文的形式出现,演员朗诵时声情并茂,令人血脉喷张。

    另外,本剧虽讲文化史,但也重点选取了与新文化运动联系紧密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表现,如“二十一条”、张勋复辟、十月革命、一战结束、五四运动。这些事件要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要么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启发而产生。从前25集来看,这个思路非常清晰,完全可以用来做历史教学,我甚至可以草拟一个大纲。

    这样,全剧以新文化运动为主线,结合时事,通过其他主义的陆续失败,一步一步论证了为什么中国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其实无论是高中历史、还是大学的近现代史纲要,都讲过这段历史,但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民国北洋时代的历史又一直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著称。这些都导致这段历史的面目很模糊。

    而《觉醒年代》点线面结合,把这段历史讲得一气呵成,着实让人有一种掌握知识点的爽感。

    二、厚重写实、灵动写意

    有了逻辑、有了史料,从表达观点的角度说就够了;但对电视剧来说还不够,因为电视剧不是论文,不能只做一下文献综述就拉倒了。有了骨架,还要有血肉,要让观众进入历史,设身处地,这样才能更容易领会剧集所表达的观点。

    让观众进入历史的最佳方法就是填充历史的细节,剧集实现这一点的方式是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首先是写实地描绘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各阶层,例如在毛泽东登场时,给了一个他冒雨跑过长沙的街巷的长镜头,颇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意境——观众跟随他的视角,看到了长沙城内各个阶级,以及富人、穷人两个世界。世道艰难,一目了然。

    再比如为鲁迅登场起铺垫作用的场景,正是由他小说《示众》《阿Q正传》中看客围观刑罚的场景,以及《药》中愚民买人血馒头的场景结合起来的。

    鲁迅登场时正在看碑文,紧接着就是与钱玄同的“铁屋子”论辩,这些都记载在《呐喊·自序》中。

    但这写仅仅是为了写实而拍吗?当然不是,拍这些也是为了写意,展现那个年代的社会不公与民众愚昧。

    剧集的其他细节性隐喻非常多。

    比如,北京城里的车轮艰难地在不合适的沟中东倒西歪地行进,暗示中国走了不合适的路。

    袁世凯的府邸中黑云压城、白天打灯,暗示他已穷途末路。

    给到老百姓的镜头,常混杂着牛、鱼、猴、鸭,而且是特写,暗示民智未开。

    而给到先进知识分子的镜头,又搭配向上爬的蚂蚁、走出井底的青蛙、舞刀弄枪的螳螂、振翅高飞的白鸽等特写,暗示革命者力量虽小但前途无量。

    这些都只是我记得的一部分细节而已,如果用心观察,还能发现更多。仅鲁迅登场这几分钟,我能看出来的,就化用了关于他的四个文学、历史典故。对于不喜欢水剧情的人来说,信息量密集也是特别爽的。

    三、大江淘尽,风流人物

    最后说到历史人物了,这是剧集的核心。剧集在历史人物的塑造方面有三个优点。

    一是对历史人物英雄的一面,和凡人的一面的把握都非常到位。n

    有些主旋律,过于侧重“英雄”,使得说教意味太浓;有些主旋律商业片,过于侧重“凡人”,使得理想主义太弱。稍微好一点的作品,浓墨重彩“英雄”的一面,穿插些许“凡人”的一面,但实际上搞得像是两个人。

    为什么一个历史人物不可以既是英雄,也是凡人呢?

    剧集又是怎样做到让一个历史人物既是英雄,也是凡人呢?最重要的是将人物的英雄行为与凡人行为,统一于一个性格与价值观框架。

    例如陈独秀,他的性格刚烈不羁,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前是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这决定了在文化上、政治上他与封建主义者进行激烈的争斗,这是他英雄的一面;刚烈不羁,换句话说就是脾气暴躁,再加上他常年斗争不顾家,所以他还要与自己的两个孩子“斗”,这是他凡人的一面。

    二是注重人物的复杂性。

    还是陈独秀,他又有温情脉脉的一面。平日里他对孩子严格要求,时不时还大吼大叫,但暗地里欣慰他们的成长。在两个孩子将远行时,还特意亲手给他们炒花生。

    又如辜鸿铭,既是顽固的文化复古派,又是坚决的文化守护者。

    三是揭示人物终究是属于历史的。

    剧集有两条很重要的人物主线:一是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父子三人在亲情上、政治上从隔阂到和解;二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人从文化上志同道合,到政治上分道扬镳。

    剧集安排了许多意味深长的台词,暗示了他们的命运。

    陈独秀一大家子在一起时,陈延年在批评陈独秀的暴躁时说:“性格决定命运。”后来陈延年又自述:“我是立志要为国家献身的。”后来当这一家逐渐形成一个亲情上、政治上的统一体时,观众已经知道他们将迎来更加残酷的命运。所以这一刻被渲染得越美好,也就越残酷。

    陈独秀、李大钊与胡适在一起痛饮,此时嫌隙已生。酒后,陈独秀在家门口的水洼里铺上砖头,对喝醉的胡适说:“前路坎坷,小心脚下。”胡适醉醺醺地答道:“我走了。我自己走。”观众知道,后来胡适不仅失去了陈李挚友,而且还失去了国共支持,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历史人物最终逃不脱历史,这是他们的宿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受历史沧桑,也是一种爽。

    四、天若有情天亦老

    历史的温度——我这里说的历史的温度是指什么呢?是在经历了前面三重理性的思考之后,突然抛去这些,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然后从历史中能最直接感受到的东西。

    我能感受到绝望彻骨。

    故事始于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窃取胜利,革命者流亡海外;“二十一条”的出现,使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张勋12天的复辟,上演了一出可恨又可笑的闹剧;中国成为一战战胜国,转眼间就被端上列强谈判桌任人宰割。

    中国老百姓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平日里最大的爱好是抽大烟、看杀头。中国知识分子绝望,陈独秀流亡日本,说这个国家无药可救;鲁迅每天沉默地抄碑文,说与其唤醒大家,不如让他们在熟睡中没有悲哀地死去。

    绝望的高潮是,1920年2月,为躲避北洋当局迫害,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秘密离开北京。时值隆冬,他们路过天津海河,看到沿岸饥民遍野,天地为之色变。陈独秀伏地大哭,李大钊无声落泪,连拉车的马儿似乎也读懂他们的心意。建党的念头在这一刻发芽,配上阿鲲(恰好他也参与了《流浪地球》作曲)创作的由哀婉沉重、到裂变觉醒、到心意已决、到怒而奋起的主题曲,构成了全剧最震撼的段落。

    觉醒年代 电视剧原声大碟
    9.7
    阿鲲 / 2021

    但绝望,也催生决心、催生激情。

    我能感受到激情澎湃。

    新旧文化两派在北大唇枪舌剑,演讲者不是博得满堂喝彩就是被扔一身垃圾;李大钊在一战结束后聚众高呼“庶民的胜利”,向工人们热烈地宣传社会主义;陈独秀目睹五四运动期间军警大肆抓捕进步学生,终于放弃幻想准备斗争;全国发动罢课、罢工、罢市的“三罢”,五四洪流终于震撼了北洋政府。

    但这激情不是只用于斗争。亲情、爱情、友情,无一不令人感动。陈独秀与蔡元培在北京相遇热情拥抱,异国画手偶然间画下了这一幕,这既为画面增添了生活趣味,又暗示这将是永留史册的历史性一幕。

    激情也永远不会消退,即使是在刑场上的那一刻。陈延年、陈乔年出国时,用蒙太奇以及双重曝光手法穿插了他们数年后在刑场上的场景,表现他们的初心未改(我哭了,你呢)。

    我还能感受到幽默活泼。

    李大钊把工资送给了贫困学生,只能哄孩子吃肉有诸多坏处;结果蔡元培送来工资,他又立刻变脸带孩子去吃肉了。

    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们,正是他们最好的年纪,他们也喜欢打闹、画画、音乐、电影。

    旧文人迂腐但又有点原则的样子,让人好笑胜过让人生气。“新文化”三人组为了拉拢辜鸿铭协助对付英国人,不迭地给他溜须拍马戴高帽,堪称全剧最搞笑段落。

    即便是那些最反动的反动派,也经常要么被进步人士怼得哑口无言,要么被人民运动吓得瑟瑟发抖,要么互相抱怨互相甩锅,在滑稽的配乐中出尽洋相。其中吴炳湘是反派第一搞笑担当。

    用激情与幽默面对绝望,这是一种饱含着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叙事语气,也再现了当年革命者的气概。革命是非常艰苦,敌人是非常可怕——但若敌人那层可怕的伪装被激情刺穿,被幽默剥去,他们的一切看上去的威严、睿智、强悍,也就跟着一扫而空。他们像是被踩进泥土里的佛像,再也叫人怕不起来了。

    结语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表达,这么一部非常严肃的历史主旋律题材,其实既有知识,又很通俗。它通俗到你可以把它视作是一群青年人在睿智导师引领下激情创业的爽文,时不时还有一些重磅人物来客串。这部剧简直可以像漫威电影宇宙那样搞一个红色宇宙了。按照这个模式来,主旋律优质批量生产或有可能(其实不可能,还得看各剧组的能力和态度,我就口嗨一下)。

    最后,再来感受一下剧中人物们的深刻思想、澎湃激情与隽永文笔吧。

    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
    ——1916年《青春》,李大钊

    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我们庆祝,不是为哪一国或哪一国的一部分人庆祝,是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不是为打败德国人庆祝,是为打败世界的军国主义庆祝。
    ——1918年《庶民的胜利》,李大钊

    倘政府不愿和平,不完全听从市民之希望,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
    ——1919年《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

    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受他?如何传播他?如何研究他?如何施行他?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
    ——1919年《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毛泽东n

    哪怕是仅仅从剧中引用的这几段文字,我们也清楚地看到,1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少数知识分子的觉醒,发展为人民觉醒,一片新的浪潮正在形成,奔向1921年7月那个注定的日子。今日读来,仍然铿锵有力。


    花絮

    被央视洗了稿,在《面对面》20210502期25'00''-25'30''。不是什么大事儿,说出来还挺凡,但作为曾经的学术工作者,对这种不当引用真的很烦。

    《面对面》专访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人员

  • 头像
    大象坐在地上

    4.17第二集更新。4.12更新:《觉醒年代》分集解读第一集有了

    视频去哪了呢?_哔哩哔哩_bilibili

    《觉醒年代》第一集深度解读:13个细节,9...

    期待各位同仁来小破站捧场。

    来自导演采访的盖章,希望喷我的人,可以道歉(战术后仰

    不对,即使没有导演的盖章,也不应该乱反对。影视批评本就是创作,在逻辑顺畅的基础上,这样的创作,它丰富了影像的层次,让它更具内涵和意趣,多美的事儿,为什么要反对?

    9、10集更新。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前作《军师联盟》系列,是一把擅长在拍摄里藏细节,细节里藏隐喻的好手。

    可以说,在这位导演的作品里,没有多余戏和镜头,背后都有深层含义。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导演这次又给我们埋藏了多少惊喜。

    不可能出现的骆驼商队

    在剧的开篇,一队骆驼商队“与两个穿得像还珠格格剧组在逃群众演员”似的清朝女人擦肩而过。

    然而,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因为满清无外交,它的外交政策是“闭关锁国”。

    丫都别来,我天朝上国独自美丽。

    (文章最大的争论就是骆驼。说说我的个人理解:骆驼引入于丝绸之路,代表的开放。是讽刺闭关锁国的最佳意象。我错以为导演虚构了骆驼,而实际上他借用了本来就有的骆驼。后面骆驼戴清朝官帽那个镜头,已经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

    车不同轨

    接着,驼队又遇到了独轮车、双轮车。

    奇怪的是,双轮车并不适应道路,它只能被翘起来推过。

    导演这样安排意义何在?

    但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了解,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实行的众多举措中,有一条“车同轨”。

    因为古代多为土路,马车日积月累走过之后,会在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轮印。

    而国家统一之后,各国马车车轮轴距长度却各不相同,因此交通就变得很困难。

    为了交通方便。于是国家颁布“车同轨”交通法,统一全国马车轴距。

    所以,导演在这里想要表示的,就是“车不同轨”,既国家分裂,以“及不可能出现的驼队”所代表的落后。

    来奏响内忧外患,革命势在必行的前奏。

    黄昏末路

    袁世凯的府邸的天空,一片末世景象,暗示着他的完蛋。

    大白天打灯

    因为“太黑暗了”。

    驴唇不对马嘴

    袁世凯的客厅摆设,驴唇不对马嘴,有中有西,滑稽十足。

    像极了他的革命立场,帝王梦想。

    封建的狗腿子

    随后,又出现了三队人马。

    送葬队伍,迎亲队伍,袁世凯军队,三队相交而过。

    送葬队伍里的法师(装神弄鬼),迎亲队伍里的媒婆(媒妁之言,婚姻不自由),代表的是腐朽的封建思想。

    军队本来是来推倒封建思想的,但就像剧中所表现的,袁世凯的军队和这些封建队伍沆瀣一气,和平共处,完全沦为了前者的狗腿子。

    这样的景象不止是戏剧,而是当时的国家现实。

    彼时,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妄图复辟做皇帝,要将真正的革命者屠杀殆尽。

    剧中这一幕,讽刺至极。

    路过

    巡捕是干什么的?维护治安的,那为什么不管打架斗殴。

    因为他们是外国人。

    归国轮渡上的抗日战争

    在主角从日本回国的轮渡上,两个中国人被船上的日本人欺辱,女生甚至被脱衣羞辱,外国人作壁上观看热闹,一些中国人也在看热闹。

    最后在主角的武力出手下,和周围中国人的声讨声中,日本人迫于压力鞠躬道歉。

    导演太犀利了,这不就是一出关于“侵华战争”的隐喻吗?

    中国人在内斗,国共在内战,资本家和长官的夫人们在打麻将,外国人看热闹。最后“拳头里出对不起”。

    导演真的太犀利了。

    放生

    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故事去反映人物的品格,通过他人的台词去讲述人物的性格。

    而《觉醒年代》处理的方式,很妙,轻拿轻放,此处无声胜有声。

    陈延年放生蚂蚁,一个心怀慈悲的青年,一下立在了观众心上。

    不在井底之蛙

    导演为什么要给一只青蛙镜头?

    井底之蛙的典故,是个中国人都了解。

    而陈独秀丢出的这只,却不是井底的,而是走出井底的,就像陈独秀本人一样,他的思想是超前的,视野是开阔的。

    浓墨重彩

    不细心的朋友也发现了,这部剧的色彩饱和度很高,并且有水墨的过场动画,这不得不让人往“浓墨重彩”上想。

    就像《觉醒年代》将要讲述的故事一样,是中国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叶鱼祝《觉醒年代》,也在国产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上。

    打死不往右

    剧中,陈独秀先生在上海震旦学院发表《新青年》创刊演说,表达自己对于未来中国之青年之期望。

    镜头里一只蚂蚁,爬上爬下,惹人注意。这只蚂蚁最大的特点,就是打死不往“右”。

    是一只“左”的蚂蚁。

    但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都了解,左右除了是方向,还是政治话语。

    而“左”正是这个时候中国的革命方向,既维护中下层利益,打破旧藩篱,创造新秩序,开展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革命执牛耳者

    接下来,在一片风雨飘摇中,未来中国革命执牛耳者,毛主席登场。

    这里被拽耳朵前行的牛,代表的就是中国之革命,而执牛耳者牵牛人,就是在剧中首次亮相的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有人要饭,有人卖儿卖女,有人穿着体面,臭不要脸,坐在车里大口吃肉。直指彼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如鱼得水

    特写镜头里的鱼在水中好不畅快,谁是鱼呢?毛。谁又是水呢,当然是他怀里抱的代表先进思想《新青年》!

    以上。

    明儿见。

    ——

    废话不多说,咱们书接上回。

    三顾茅庐

    “蔡元培三请陈独秀”这段戏的设计,我个人真的非常喜欢。这里的三顾茅庐,它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个有趣的地方:

    蔡、陈两个人通过《三国演义》的典故,进行了文人之间的互动,意趣不俗。

    有弹幕说,“这样会不会显得陈独秀面子太大了些”。

    说说我的看法,并不会,为什么?

    因为“三顾茅庐”它夸赞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诸葛亮智绝天下,所以刘备三请。

    但同时也说明,刘备待人诚恳,眼光不俗,所以三请诸葛亮。

    你是英才,我是明主。

    这不是一个不给一个不给面子的故事,而是双方互相给足面子的故事。

    第二个有趣的地方是,这场戏和演员昔日作品进行了梦幻联动。

    炸弹

    在蔡元培与陈独秀一番争论中,导演的镜头给到了炸弹。

    意义何在呢?全在蔡先生的台词里。

    陈独秀和新文化就是这个炸弹,目的是让沉寂的北大热闹起来,炸起来,新文化与旧文化互相碰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炸出一个新的时代。

    人雪馒头

    这个比喻我们太熟悉了,出自于鲁迅先生小说《药》,药丸的要。

    蘸囚犯的雪治疗绝症,愚昧无知,将利益的获取建立在他人的不幸之上,丧心病狂。只消打开手机便能常常见到。

    更讽刺的是,这雪,不是小偷的雪,而是一个有着理想和抱负的中国青年的雪。

    之所以是叫小偷,是因为,他们刽子手们,是有自知之明的,明知自己干的是偷偷摸摸的勾当,只好向民众宣称他们在做正义的事情。

    但民众是明白的,所以才说“这刀不如戊戌年的快了”。

    但这样的明白,并不影响他们的麻木,是了,与我何干呢?我只是一个看戏的。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大钊先生的笔让张勋们着急得掏出了枪炮,但先生已经做好了准备,宁为China(中国,又译瓷器)玉碎,不为腐朽瓦全。

    欲另其灭亡,先使其疯狂

    张勋复辟闹剧上演,在辫子马队进城时,一队卖唱爷孙惹人注意,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他所演奏的曲调不是哀婉博取同情的,而是狂想曲。好像在为封建王朝和他最后的狗腿子送丧一般。

    欲另其灭亡,先使其疯狂。

    猴戏

    龙旗戏猴,谁是猴呢?

    张勋们。

    活着

    第9、10最大的惊喜就是这么多集过去了,这么多事情发生了,它还活着。活着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Ok,下次见。

    我是叶鱼,记得关注。

    公众号「叶鱼影评」,感谢鼓励。

    《觉醒年代》:十个细节,十个隐喻 qq.com

  • 头像
    孔鲤

    看起来科举只需要通过考试就能成为人上人,事实上这个东西是极度依赖整个帝国系统运行的。当系统本身出现问题时,大家都得死。到了民国,连科举都没了,于是只能自创一种叫民国大师的职业,假装维持自己是统治阶级的体面。

    辜鸿铭的不同在于他知道自己不是了,所以他不假装,所以他真实。虽然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办,但他不伪装。剪个辫子赶跑皇帝就能改变,这是自己骗自己。蔡元培假装自己清醒,到27年的时候终于撑不下去了,412就有他的一份血债。陈独秀觉得自己找到了办法,但家家酒不长久。

    改变生产关系,实现社会大生产。这是27年后我党至今真正做到并且一直在继续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学党史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身份认同,而不是焦急地思考我是谁却忽略了社会生产。

    清末民初的知识青年是不可以也不能够与今天的学生们对标的,他们本质上是一群明清士人阶级滑落后的遗民。《觉醒年代》是一部好剧,但我要说,它最好的地方是明确写清楚了当时这批「遗民」们的生存和精神状态,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明白近代史以来我党的作用和地位。

    这里说遗民,本质上是指代明清帝国覆亡后,无论是通过科举还是功荫都无法进一步完成社会身份构建的一批人。他们曾经是明清士人,是明清帝国给予了他们政治地位,但现在全都失去了。所以不要只认为郑孝胥和康有为是遗民,蔡元培和陈独秀照样是遗民,只是后二人在试图在旧有的帝国社会结构中采用新的社会运行办法。所以郑孝胥和康有为早早被淘汰了,蔡元培先失败了,陈独秀后失败了。

    同样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毛泽东1915年时写的那首诗:「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尽管无数人都在感慨他早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但如果真的熟悉明清社会结构的话,才会更深刻地理解这种爱国热情。这个热情可不是凭空产生的,否则为什么从1840年要等109年才能建立新中国?抗战为什么是我党作为中流砥柱才能进行全民族动员?

    答案其实是,在1915年,尽管毛泽东的经济身份依旧是富农的儿子,但他的社会身份已经跳出了这一层。事实上,从1909年毛泽东考上东山小学堂的那一刻起,他的社会身份就发生了改变。

    千万不要以为当年的小学堂就是今天的小学。在义务教育没有普及的情况下,甚至说在明清社会结构没有被真正动摇的情况下,小学堂,尤其是这种新式小学堂,事实上就是由蔡元培这样一批人所构建出来的,只不过蔡元培在北京,一些人在地方。

    仔细查看会发现,东山小学堂是由当地士绅出资捐建,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受到新疆巡抚刘襄勤、湖南巡抚陈宝箴、清末榜眼黄自元等大量明清帝国士人的协助的。

    换言之,东山小学堂本质上是科举行将就木后,一群遗老试图寻找的新型明清士大夫预备役模式。民国大量的人才都从新式学堂出来,这批人本质上是明清士人阶级滑落后试图维持阶级再生产的产物。

    同样的还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个东北的小学生就能直接有清晰意识的吗?人都是社会的产物,不要贬低,也不要神化。周恩来能够说出来这句话,不仅仅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还因为他的社会身份。

    这是周恩来年轻时在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所说的,这样一个学堂事实上也说明了周恩来被家族所寄予的希望。而周恩来的出身则更加反映了他作为明清士人的社会身份,这一点在以前写周恩来时详细写过,这里不再赘述。当然,对于毛周的异同,下文也会提及。

    所以《恰同学少年》和《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这些剧,实际上拍的都是明清士人在科举被废后,为自己、为阶层和为国家寻找出路的过程。所以这些剧昂扬、积极,而《走向共和》则表现的是已经通过科举和功荫完成了政治身份的一群人在帝国暮年的挣扎,所以这部剧低沉、哀鸣。

    所以《觉醒年代》是部好剧,好就好在它不仅体现了帝国覆灭后已经通过科举获得政治身份的人群在民国初年的自傲和胆怯,还体现了已经没有机会参加科举的青年人们寻找新出路时的冲动和执着。

    青年,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尤其是一百年前的青年。

    我们继续说回毛泽东,在接连读完东山小学堂、湖南第一师范(历任监督王先谦、郭立山、陈树藩、谭延闿、刘人熙、瞿宗锋、王达、王凤昌等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物,其中五人为进士出身)的他,按照轨迹,毕业后本该是去楚怡小学教书,而楚怡学校本就是由教育家陈润霖筹建的。换言之,毛泽东此时已经完成了社会身份的初步改造,成为了士人阶层的一员。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本质上就是明清士人遗老中试图重归社会身份秩序的一部分人,这一点要牢记。

    于是我们不妨再思考一个问题,当时北大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本该是干什么的?

    答案是在明清社会结构的基础上,过渡到北洋政府的秩序中,成为北洋政府与各地督军政府中的一员。

    看起来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选择去北京?为什么一群人要选择去留法勤工俭学?

    答案是明清社会结构并不足够本质,因此尽管看起来可以以士人身份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但士人身份是虚假的,阶级地位是晃动的。换言之如果满足于此,那等待的结果只有慢性死亡。

    当毛泽东进入到这个社会结构中,他已经完成了阶级身份的跃迁。所以毛泽东可以跟章士钊借款,他也可以成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他们这批人所处的社会结构和环境后,才能知道他们当时对于阶级资源的认同和索取是以一种怎样的机制发生的。

    什么叫阶级身份的跃迁呢?指的是他可以以这个社会身份在社会上完成以他个人阶级无法完成的社会交换。阶级身份跃迁取决于给你分配资源的系统。但阶级是否跃迁,并不取决于你自己。

    所以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所带来的不只是我党的建立,还有国民党的改组。事实上两党党员的社会构成、两党的社会基础都没有太大差异。

    五四的本质不是反传统,而是给明清青年士人们以古典的方式登上舞台。而我党和国民党都提供了这个渠道。换句话说,把五四视作时间的分水岭是有道理的。一帮无所事事的遗老子弟找到了安置他们的办法。

    但刚才说了,明清社会结构不足够本质。翻译一下就是,这个分配资源的系统并不足够有效。再翻译一下就是,这个系统本身就要出问题了。

    看出它要出问题的,是一批又一批人。这是大家熟悉的近代史历史。但用这个模型后,大家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结构有更深的认识。在这套模型中,说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句话:重构阶级身份。

    我们学习党史,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清楚,看事物要去了解本质,而不是立足于概念。当我们上文中已经说了那么多明清士人后,我们一定要弄明白,明清士人是什么?他们是不是天然就该存在的?

    答案显然是否。

    宋元明清所谓的士,是没有武装堡垒的。这帮所谓的士,是明清帝国给了这帮人一种古老的称呼,而给他们称呼的方式就是科举。事实上在武装堡垒消失的那一刻,士就已经没了。古代的士有土地,有武装,有人事权,有司法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被叫做士。注意,还只是有资格。有被朝廷承认的资格后才能叫士。这样的人可以天然地自我生存,因此他们是与朝廷帝国对话的小共同体,所以他们是士。

    到了宋元明清乃至于民国,一群人顶着对汉唐帝国的COSPLAY,假装自己是士。在这个世界全球化运行初期,还可以相安无事,但到了一百年前,想继续伪装自己是士,那可就办不到了。

    办不到怎么办?那扔掉它。

    要扔掉的不只是科举,还必须扔掉因为科举而塑造出来的社会身份。

    1927年,明清士人阶级滑落后试图通过旧有再生产从而分配的一切尝试,在陈独秀的手中最终宣告失败。失败的标志则是蒋介石(军队)与汪精卫(党务)矛盾的彻底激化,南昌、南京和武汉,哪个才是国民政府的首都?

    1927年,明清士人阶级认同被一个人彻底抛下,他上了山,他选择了直接参与社会生产,自己给自己分配。那座山叫井冈山,那个人叫毛泽东。

    所以为什么27年上山才是有意义的?因为山上的生产是实打实的,而在国民党内的国共合作是虚的。因为没有枪杆子,更没有政权。很多人对主席的这句话只看到了前三个字,殊不知更重要的是建立政权。

    所以为什么主席要上山时,无论党内党外都有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归根结底是主席选择了一种和宋元明清不一样的玩法。这是一种什么玩法?你看看岳飞就知道了。当宋元明清的科举强行给社会分工造就了文武分野时,不事生产的人群就随着士人的增大而越来越大,最终在民国时期彻底宣告失败。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毛泽东?

    一直强调毛泽东这个人天降伟人是唯心,我们一定要唯物。

    唯物的结论就是:毛泽东自始至终都没有阶级身份认同,尤其没有明清阶级身份认同。

    别看他去了东山小学堂,但当时去东山小学堂的,都是士绅家庭内部子弟,他是被破格录取的。而他的被破格录取,一方面固然和天资聪颖有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父亲或者说他家庭。

    他家的成分是富农不假,但这是一个会搞股票的富农家庭。农不农,商不商。

    传统士大夫,他不是;传统农家子弟,他不是;传统明清文化,他不是;传统边疆文化,他不是;新式留洋学子,他不是;新式买办,他不是;儿子,他不是;父亲,他不是。

    上文说了,我们会比较一下毛和周。这里就比较出来了。毛泽东脑海中本质上就压根不存在对明清社会阶级身份的认同,所以他「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所以这套东西在27年不行后,他立刻选择了直接去找社会生产的本质。

    他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复杂多变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所以他只认自己,而不隶属于某一个特定的阶层,所以他团结大多数阶层。这是充满辩证的。

    任何阶级跃迁,都是在挤别人的生态位。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别人会觉得他们是大老粗。新中国成立,很多人认为是农民进城。但他不一样,他不服从这套阶级跃迁的方式,他改变了这套方式。

    改变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土地革命。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土地革命不是农民起义,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革命。

    农民起义是改朝换代,是一个阶级对一个阶级的复仇,抢大户,屠城,建立一个新的周而复始的政权。

    而土地革命是什么?是把人和土地的生产关系改变,给地主们重新活下去的机会,让地主不再来。

    矛盾本质不是人和人的,而是人和土地的。反动派不是道德上的术语,只是在政治话语中被道德化了。反动是一个哲学名词,本质上是反运动。反运动,所以没有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阶级对一个阶级的复仇,马克思主义是提供一个完整的阶级再生产过程。我党建国时是同时拯救了地主阶级的,两千年来只有我们给地主阶级活下去的机会,过去的改朝换代都是直接杀了。马克思主义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必然无法解决自身再生产。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地主,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资本家,而最后我们会解放自己(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无产者)。

    好了,这里提到的是第二个办法,在完成了土地革命后,打破甚至打碎阶级认同。

    我们以一首著名的歌曲《小芳》为例。这首歌说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与农村女性发生了爱情的故事。

    《小芳》这首歌的对象是谁?答案是小芳。那么小芳是失语的吗?答案可能很反直觉:不是。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点,这个点意味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称呼本身,不是单方向的矢量。

    什么是单方向的矢量?这八个字,主语知识青年,谓语上和下,宾语山和乡。但事实上历史结果是什么?就如很多知识青年得到了思想升华一样,结果是山和乡反作用改造了知识青年。

    这个结果大家是很熟悉的,那么放在小芳身上呢?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伴我度过那个年代。李春波在写这几句话时一定是非常真诚的,但这种真诚事实上也蕴含着另一层意思:在这样一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互动过程中,小芳们一定也获得了什么。你站在小村旁。

    于是我们发现,我们往常的对话视角事实上始终是知识青年视角,但我们的话语文本却是在二者之间游动的。这种游动的结果是什么?十七年人口,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事实上获得了精神原始积累,完成了第一代身份土改。而精神汲取之前的情况是,十七年人口在共产主义的理想中,实际上却不能真正从精神上做到这一点。

    思想升华不是,你经历了什么就一定会升华的。思想升华一定是,你经历了什么,把你原有的积累转化了。

    所以当知识青年们看到小芳们时,他们终于承认了自己,于是他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处的阶级,才能真正完成他们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

    有一个反例可以作证这个观点,反例是《血色浪漫》里的秦岭。这是一个反小芳。

    秦岭在精神上的始终不屈服,让一个叫钟跃民的人自始至终无法完成精神的原始积累。于是改开后,钟跃民疯了,他成为社会上最上蹿下跳不安分守己的那个人。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小芳们。十七年时期她们其实在物质上被剥夺了,却依旧默认了人民公社这样的范式,而同样的,上山下乡这种有方向性的词汇的产生,让小芳们真正意识到,她们是谁。不然你无法解释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对包产到户的热情与向往。她们通过对李春波们的无私给予,获得了她们想要的东西。她们想要什么?她们想知道她们自己是谁。但她们无法通过自己理解自己是谁,所以李春波们告诉了她们,尽管这个过程是惨痛的,是充满对彼此的伤痕的。

    后来呢?小芳们的孩子进城了。进城后的小小芳们,不是小芳,也不是十七年。这就像什么呢?像在莫斯科饭店看到钟跃民的秦岭,惊慌失措。像看到钟跃民进监狱一定要救他但最终一定会和富商跑的秦岭。只有这样,秦岭才能真正从精神上告诉自己,她可以不是小芳也不是十七年。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了。

    总结一:

    革命之前是什么?是你这个人的物质有阶级局限性,精神也有阶级局限性。你的一切都没有被解放。革命之前,事实上是人的一切都在束缚在由资源分配而带来的秩序中。核心是分配的不同。是为了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革命,革命是不是一定会流血,对于个体的革命是什么?所以地主怎么才能被消灭?答案是地主和农民都活不下去。所以农民起义是农民起义,土地革命是土地革命。

    换言之,如果不存在人和人新的交换方式,那旧的交换方式(生产关系)(人与土地),就永远会留着。闹革命,闹革命。革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一定是将一样事物转化成另一样事物的过程。它必须要有原始积累。

    之所以说过去的人清楚知道自己,而今天的人不知道自己。之所以说何不食肉糜,之所以说吃饱了撑的。这些不是在说退步,它是客观进步。

    物质原始积累有了,精神原始积累也有了。后现代人人有病的本质是物质原始积累不足以转换成精神原始积累,于是必须通过有病(非秩序)的方式获取精神原始积累。于是,越有病的人获得的也就越多,相对获得的也就越少。物质积累增大,于是精神积累不足,于是精神积累需求增大,于是物质积累需求增多。

    总结二:

    阶级(经济身份)与阶级认同(社会身份)的错位,事实上是从宋元明清开始就发生了。

    这种错位来自物质输入的单向与精神输出的单向。而这样的两个单向所产生的巨大矛盾,则构成了漫长的时间里错综复杂的社会交换带来的社会矛盾与社会运动。但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是精神输出的混乱。这就意味着身份错乱不只是二重了,而是多重了。一个人身上可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阶级认同,一会儿你觉得自己是小资产阶级,一会儿你觉得自己是无产阶级,等等。

    多重的身份阶级错乱背后,我们要把握的,依旧是社会生产的单向输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客观阶级与身份阶级的统一,从而明白自身的历史使命。身份土改本质上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自我阶级斗争。一个人身上可能同时具备多个阶级属性,这在移动互联网城市形态中是有可能存在的。

    因此它反映为一个个体的自我觉醒。人身上可能同时存在对立阶级的情感,而对立阶级的情感来自一个人在不同阶级中会获取不同的阶级社会身份。这些阶级身份在一个人身上是矛盾的,它不像过往那样明确且一致。

    所以才会有大量的廉价的文艺作品,它们并不需要内在完全逻辑一致,只需要局部自洽就可以获得大量拥趸,只需要输出部分价值观就可以被大量认可,哪怕它的另一部分事实上是反对这部分价值观的。

    所以才会有大量的资本家,经常表达自己越有钱精神世界越空虚。这是必然的,身份的自我认同已经将他们对赚钱的精神目的改变了,那他们其实甚至不配被称之为资本家了。

    在完成了以上两个总结后,事实上我们就可以回答最一开始的问题了。

    看《觉醒年代》也好,学党史也好,是为了什么?

    答案当然不是直接对标。对标是无意义的,社会结构、时代背景都有根本的不同,简单的COSPLAY是没有意义甚至有害的。

    答案当然也不是看个热闹。一切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都来自人本身,我们在观测和学习人的生产时,是没有办法置身事外的。

    那么答案是什么呢?

    是真正理解社会生产。是真正清楚,既然宋元明清社会结构已经瓦解,既然过往的身份认同已经失去,既然新的身份认同已经在这百年里由我党逐步重构,那这一系列事物真正给予我们的,其实是构建与当下甚至未来的社会生产相对应的社会身份。

    而《觉醒年代》里的几乎所有人,他们像什么呢?用一首歌的歌词来说就是:

    「情人若寂寥地出生在1874,刚刚早一百年一个世纪。是否终身都这样顽强地等,雨季会降临赤地。」

    总书记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句话不是轻飘飘表达的,人民事实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概念,而我党在这一百年的筚路蓝缕中,对人民这一身份的不断新构建,让人们可以获得自身的物质世界,可以安放自身的精神世界,从而展望未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是谁、在社会生产中贡献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这一永恒的本质命题。这才是我们学习党史最重要的事情。

    谨以此文献给仍在迷失的或曾经迷失的1874们。我爱你们,你们爱我。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 头像
    孔鲤

    看起来科举只需要通过考试就能成为人上人,事实上这个东西是极度依赖整个帝国系统运行的。当系统本身出现问题时,大家都得死。到了民国,连科举都没了,于是只能自创一种叫民国大师的职业,假装维持自己是统治阶级的体面。

    辜鸿铭的不同在于他知道自己不是了,所以他不假装,所以他真实。虽然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办,但他不伪装。剪个辫子赶跑皇帝就能改变,这是自己骗自己。蔡元培假装自己清醒,到27年的时候终于撑不下去了,412就有他的一份血债。陈独秀觉得自己找到了办法,但家家酒不长久。

    改变生产关系,实现社会大生产。这是27年后我党至今真正做到并且一直在继续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学党史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身份认同,而不是焦急地思考我是谁却忽略了社会生产。

    清末民初的知识青年是不可以也不能够与今天的学生们对标的,他们本质上是一群明清士人阶级滑落后的遗民。《觉醒年代》是一部好剧,但我要说,它最好的地方是明确写清楚了当时这批「遗民」们的生存和精神状态,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明白近代史以来我党的作用和地位。

    这里说遗民,本质上是指代明清帝国覆亡后,无论是通过科举还是功荫都无法进一步完成社会身份构建的一批人。他们曾经是明清士人,是明清帝国给予了他们政治地位,但现在全都失去了。所以不要只认为郑孝胥和康有为是遗民,蔡元培和陈独秀照样是遗民,只是后二人在试图在旧有的帝国社会结构中采用新的社会运行办法。所以郑孝胥和康有为早早被淘汰了,蔡元培先失败了,陈独秀后失败了。

    同样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毛泽东1915年时写的那首诗:「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尽管无数人都在感慨他早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但如果真的熟悉明清社会结构的话,才会更深刻地理解这种爱国热情。这个热情可不是凭空产生的,否则为什么从1840年要等109年才能建立新中国?抗战为什么是我党作为中流砥柱才能进行全民族动员?

    答案其实是,在1915年,尽管毛泽东的经济身份依旧是富农的儿子,但他的社会身份已经跳出了这一层。事实上,从1909年毛泽东考上东山小学堂的那一刻起,他的社会身份就发生了改变。

    千万不要以为当年的小学堂就是今天的小学。在义务教育没有普及的情况下,甚至说在明清社会结构没有被真正动摇的情况下,小学堂,尤其是这种新式小学堂,事实上就是由蔡元培这样一批人所构建出来的,只不过蔡元培在北京,一些人在地方。

    仔细查看会发现,东山小学堂是由当地士绅出资捐建,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受到新疆巡抚刘襄勤、湖南巡抚陈宝箴、清末榜眼黄自元等大量明清帝国士人的协助的。

    换言之,东山小学堂本质上是科举行将就木后,一群遗老试图寻找的新型明清士大夫预备役模式。民国大量的人才都从新式学堂出来,这批人本质上是明清士人阶级滑落后试图维持阶级再生产的产物。

    同样的还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个东北的小学生就能直接有清晰意识的吗?人都是社会的产物,不要贬低,也不要神化。周恩来能够说出来这句话,不仅仅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还因为他的社会身份。

    这是周恩来年轻时在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所说的,这样一个学堂事实上也说明了周恩来被家族所寄予的希望。而周恩来的出身则更加反映了他作为明清士人的社会身份,这一点在以前写周恩来时详细写过,这里不再赘述。当然,对于毛周的异同,下文也会提及。

    所以《恰同学少年》和《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这些剧,实际上拍的都是明清士人在科举被废后,为自己、为阶层和为国家寻找出路的过程。所以这些剧昂扬、积极,而《走向共和》则表现的是已经通过科举和功荫完成了政治身份的一群人在帝国暮年的挣扎,所以这部剧低沉、哀鸣。

    所以《觉醒年代》是部好剧,好就好在它不仅体现了帝国覆灭后已经通过科举获得政治身份的人群在民国初年的自傲和胆怯,还体现了已经没有机会参加科举的青年人们寻找新出路时的冲动和执着。

    青年,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尤其是一百年前的青年。

    我们继续说回毛泽东,在接连读完东山小学堂、湖南第一师范(历任监督王先谦、郭立山、陈树藩、谭延闿、刘人熙、瞿宗锋、王达、王凤昌等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物,其中五人为进士出身)的他,按照轨迹,毕业后本该是去楚怡小学教书,而楚怡学校本就是由教育家陈润霖筹建的。换言之,毛泽东此时已经完成了社会身份的初步改造,成为了士人阶层的一员。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本质上就是明清士人遗老中试图重归社会身份秩序的一部分人,这一点要牢记。

    于是我们不妨再思考一个问题,当时北大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本该是干什么的?

    答案是在明清社会结构的基础上,过渡到北洋政府的秩序中,成为北洋政府与各地督军政府中的一员。

    看起来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选择去北京?为什么一群人要选择去留法勤工俭学?

    答案是明清社会结构并不足够本质,因此尽管看起来可以以士人身份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但士人身份是虚假的,阶级地位是晃动的。换言之如果满足于此,那等待的结果只有慢性死亡。

    当毛泽东进入到这个社会结构中,他已经完成了阶级身份的跃迁。所以毛泽东可以跟章士钊借款,他也可以成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他们这批人所处的社会结构和环境后,才能知道他们当时对于阶级资源的认同和索取是以一种怎样的机制发生的。

    什么叫阶级身份的跃迁呢?指的是他可以以这个社会身份在社会上完成以他个人阶级无法完成的社会交换。阶级身份跃迁取决于给你分配资源的系统。但阶级是否跃迁,并不取决于你自己。

    所以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所带来的不只是我党的建立,还有国民党的改组。事实上两党党员的社会构成、两党的社会基础都没有太大差异。

    五四的本质不是反传统,而是给明清青年士人们以古典的方式登上舞台。而我党和国民党都提供了这个渠道。换句话说,把五四视作时间的分水岭是有道理的。一帮无所事事的遗老子弟找到了安置他们的办法。

    但刚才说了,明清社会结构不足够本质。翻译一下就是,这个分配资源的系统并不足够有效。再翻译一下就是,这个系统本身就要出问题了。

    看出它要出问题的,是一批又一批人。这是大家熟悉的近代史历史。但用这个模型后,大家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结构有更深的认识。在这套模型中,说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句话:重构阶级身份。

    我们学习党史,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清楚,看事物要去了解本质,而不是立足于概念。当我们上文中已经说了那么多明清士人后,我们一定要弄明白,明清士人是什么?他们是不是天然就该存在的?

    答案显然是否。

    宋元明清所谓的士,是没有武装堡垒的。这帮所谓的士,是明清帝国给了这帮人一种古老的称呼,而给他们称呼的方式就是科举。事实上在武装堡垒消失的那一刻,士就已经没了。古代的士有土地,有武装,有人事权,有司法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被叫做士。注意,还只是有资格。有被朝廷承认的资格后才能叫士。这样的人可以天然地自我生存,因此他们是与朝廷帝国对话的小共同体,所以他们是士。

    到了宋元明清乃至于民国,一群人顶着对汉唐帝国的COSPLAY,假装自己是士。在这个世界全球化运行初期,还可以相安无事,但到了一百年前,想继续伪装自己是士,那可就办不到了。

    办不到怎么办?那扔掉它。

    要扔掉的不只是科举,还必须扔掉因为科举而塑造出来的社会身份。

    1927年,明清士人阶级滑落后试图通过旧有再生产从而分配的一切尝试,在陈独秀的手中最终宣告失败。失败的标志则是蒋介石(军队)与汪精卫(党务)矛盾的彻底激化,南昌、南京和武汉,哪个才是国民政府的首都?

    1927年,明清士人阶级认同被一个人彻底抛下,他上了山,他选择了直接参与社会生产,自己给自己分配。那座山叫井冈山,那个人叫毛泽东。

    所以为什么27年上山才是有意义的?因为山上的生产是实打实的,而在国民党内的国共合作是虚的。因为没有枪杆子,更没有政权。很多人对主席的这句话只看到了前三个字,殊不知更重要的是建立政权。

    所以为什么主席要上山时,无论党内党外都有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归根结底是主席选择了一种和宋元明清不一样的玩法。这是一种什么玩法?你看看岳飞就知道了。当宋元明清的科举强行给社会分工造就了文武分野时,不事生产的人群就随着士人的增大而越来越大,最终在民国时期彻底宣告失败。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毛泽东?

    一直强调毛泽东这个人天降伟人是唯心,我们一定要唯物。

    唯物的结论就是:毛泽东自始至终都没有阶级身份认同,尤其没有明清阶级身份认同。

    别看他去了东山小学堂,但当时去东山小学堂的,都是士绅家庭内部子弟,他是被破格录取的。而他的被破格录取,一方面固然和天资聪颖有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父亲或者说他家庭。

    他家的成分是富农不假,但这是一个会搞股票的富农家庭。农不农,商不商。

    传统士大夫,他不是;传统农家子弟,他不是;传统明清文化,他不是;传统边疆文化,他不是;新式留洋学子,他不是;新式买办,他不是;儿子,他不是;父亲,他不是。

    上文说了,我们会比较一下毛和周。这里就比较出来了。毛泽东脑海中本质上就压根不存在对明清社会阶级身份的认同,所以他「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所以这套东西在27年不行后,他立刻选择了直接去找社会生产的本质。

    他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复杂多变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所以他只认自己,而不隶属于某一个特定的阶层,所以他团结大多数阶层。这是充满辩证的。

    任何阶级跃迁,都是在挤别人的生态位。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别人会觉得他们是大老粗。新中国成立,很多人认为是农民进城。但他不一样,他不服从这套阶级跃迁的方式,他改变了这套方式。

    改变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土地革命。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土地革命不是农民起义,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革命。

    农民起义是改朝换代,是一个阶级对一个阶级的复仇,抢大户,屠城,建立一个新的周而复始的政权。

    而土地革命是什么?是把人和土地的生产关系改变,给地主们重新活下去的机会,让地主不再来。

    矛盾本质不是人和人的,而是人和土地的。反动派不是道德上的术语,只是在政治话语中被道德化了。反动是一个哲学名词,本质上是反运动。反运动,所以没有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阶级对一个阶级的复仇,马克思主义是提供一个完整的阶级再生产过程。我党建国时是同时拯救了地主阶级的,两千年来只有我们给地主阶级活下去的机会,过去的改朝换代都是直接杀了。马克思主义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必然无法解决自身再生产。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地主,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资本家,而最后我们会解放自己(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无产者)。

    好了,这里提到的是第二个办法,在完成了土地革命后,打破甚至打碎阶级认同。

    我们以一首著名的歌曲《小芳》为例。这首歌说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与农村女性发生了爱情的故事。

    《小芳》这首歌的对象是谁?答案是小芳。那么小芳是失语的吗?答案可能很反直觉:不是。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点,这个点意味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称呼本身,不是单方向的矢量。

    什么是单方向的矢量?这八个字,主语知识青年,谓语上和下,宾语山和乡。但事实上历史结果是什么?就如很多知识青年得到了思想升华一样,结果是山和乡反作用改造了知识青年。

    这个结果大家是很熟悉的,那么放在小芳身上呢?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伴我度过那个年代。李春波在写这几句话时一定是非常真诚的,但这种真诚事实上也蕴含着另一层意思:在这样一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互动过程中,小芳们一定也获得了什么。你站在小村旁。

    于是我们发现,我们往常的对话视角事实上始终是知识青年视角,但我们的话语文本却是在二者之间游动的。这种游动的结果是什么?十七年人口,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事实上获得了精神原始积累,完成了第一代身份土改。而精神汲取之前的情况是,十七年人口在共产主义的理想中,实际上却不能真正从精神上做到这一点。

    思想升华不是,你经历了什么就一定会升华的。思想升华一定是,你经历了什么,把你原有的积累转化了。

    所以当知识青年们看到小芳们时,他们终于承认了自己,于是他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处的阶级,才能真正完成他们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

    有一个反例可以作证这个观点,反例是《血色浪漫》里的秦岭。这是一个反小芳。

    秦岭在精神上的始终不屈服,让一个叫钟跃民的人自始至终无法完成精神的原始积累。于是改开后,钟跃民疯了,他成为社会上最上蹿下跳不安分守己的那个人。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小芳们。十七年时期她们其实在物质上被剥夺了,却依旧默认了人民公社这样的范式,而同样的,上山下乡这种有方向性的词汇的产生,让小芳们真正意识到,她们是谁。不然你无法解释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对包产到户的热情与向往。她们通过对李春波们的无私给予,获得了她们想要的东西。她们想要什么?她们想知道她们自己是谁。但她们无法通过自己理解自己是谁,所以李春波们告诉了她们,尽管这个过程是惨痛的,是充满对彼此的伤痕的。

    后来呢?小芳们的孩子进城了。进城后的小小芳们,不是小芳,也不是十七年。这就像什么呢?像在莫斯科饭店看到钟跃民的秦岭,惊慌失措。像看到钟跃民进监狱一定要救他但最终一定会和富商跑的秦岭。只有这样,秦岭才能真正从精神上告诉自己,她可以不是小芳也不是十七年。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了。

    总结一:

    革命之前是什么?是你这个人的物质有阶级局限性,精神也有阶级局限性。你的一切都没有被解放。革命之前,事实上是人的一切都在束缚在由资源分配而带来的秩序中。核心是分配的不同。是为了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革命,革命是不是一定会流血,对于个体的革命是什么?所以地主怎么才能被消灭?答案是地主和农民都活不下去。所以农民起义是农民起义,土地革命是土地革命。

    换言之,如果不存在人和人新的交换方式,那旧的交换方式(生产关系)(人与土地),就永远会留着。闹革命,闹革命。革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一定是将一样事物转化成另一样事物的过程。它必须要有原始积累。

    之所以说过去的人清楚知道自己,而今天的人不知道自己。之所以说何不食肉糜,之所以说吃饱了撑的。这些不是在说退步,它是客观进步。

    物质原始积累有了,精神原始积累也有了。后现代人人有病的本质是物质原始积累不足以转换成精神原始积累,于是必须通过有病(非秩序)的方式获取精神原始积累。于是,越有病的人获得的也就越多,相对获得的也就越少。物质积累增大,于是精神积累不足,于是精神积累需求增大,于是物质积累需求增多。

    总结二:

    阶级(经济身份)与阶级认同(社会身份)的错位,事实上是从宋元明清开始就发生了。

    这种错位来自物质输入的单向与精神输出的单向。而这样的两个单向所产生的巨大矛盾,则构成了漫长的时间里错综复杂的社会交换带来的社会矛盾与社会运动。但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是精神输出的混乱。这就意味着身份错乱不只是二重了,而是多重了。一个人身上可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阶级认同,一会儿你觉得自己是小资产阶级,一会儿你觉得自己是无产阶级,等等。

    多重的身份阶级错乱背后,我们要把握的,依旧是社会生产的单向输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客观阶级与身份阶级的统一,从而明白自身的历史使命。身份土改本质上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自我阶级斗争。一个人身上可能同时具备多个阶级属性,这在移动互联网城市形态中是有可能存在的。

    因此它反映为一个个体的自我觉醒。人身上可能同时存在对立阶级的情感,而对立阶级的情感来自一个人在不同阶级中会获取不同的阶级社会身份。这些阶级身份在一个人身上是矛盾的,它不像过往那样明确且一致。

    所以才会有大量的廉价的文艺作品,它们并不需要内在完全逻辑一致,只需要局部自洽就可以获得大量拥趸,只需要输出部分价值观就可以被大量认可,哪怕它的另一部分事实上是反对这部分价值观的。

    所以才会有大量的资本家,经常表达自己越有钱精神世界越空虚。这是必然的,身份的自我认同已经将他们对赚钱的精神目的改变了,那他们其实甚至不配被称之为资本家了。

    在完成了以上两个总结后,事实上我们就可以回答最一开始的问题了。

    看《觉醒年代》也好,学党史也好,是为了什么?

    答案当然不是直接对标。对标是无意义的,社会结构、时代背景都有根本的不同,简单的COSPLAY是没有意义甚至有害的。

    答案当然也不是看个热闹。一切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都来自人本身,我们在观测和学习人的生产时,是没有办法置身事外的。

    那么答案是什么呢?

    是真正理解社会生产。是真正清楚,既然宋元明清社会结构已经瓦解,既然过往的身份认同已经失去,既然新的身份认同已经在这百年里由我党逐步重构,那这一系列事物真正给予我们的,其实是构建与当下甚至未来的社会生产相对应的社会身份。

    而《觉醒年代》里的几乎所有人,他们像什么呢?用一首歌的歌词来说就是:

    「情人若寂寥地出生在1874,刚刚早一百年一个世纪。是否终身都这样顽强地等,雨季会降临赤地。」

    总书记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句话不是轻飘飘表达的,人民事实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概念,而我党在这一百年的筚路蓝缕中,对人民这一身份的不断新构建,让人们可以获得自身的物质世界,可以安放自身的精神世界,从而展望未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是谁、在社会生产中贡献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这一永恒的本质命题。这才是我们学习党史最重要的事情。

    谨以此文献给仍在迷失的或曾经迷失的1874们。我爱你们,你们爱我。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 头像
    地瓜

    引言

    今年是众所周知的100周年,所以相关历史主旋律题材是少不了的。这其中,我最期待的两部剧,一文一武——《觉醒年代》《人生若如初见》。

    觉醒年代 (2021)
    9.3
    2021 / 中国大陆 / 剧情 历史 / 张永新 / 于和伟 张桐

    人生若如初见 (2024)
    尚未播出
    2024 / 中国大陆 / 剧情 历史 / 王伟 / 李现 春夏

    这种剧最重要的其实是编剧。《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编剧代表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人生若如初见》编剧江奇涛,编剧代表作《人间正道是沧桑》。都是如雷贯耳的作品。《人生若如初见》还没开播,所以今天就只说《觉醒年代》吧。这个剧43集,3月19日刚完结。

    《觉醒年代》,给我的感觉就一个字:“爽”。

    我印象中,在文章里这么怼着读者的脸推荐一部作品的时候还是很少的(上次应该是《流浪地球》)。但是!我今天必须说,《觉醒年代》真的让我感觉很爽!

    为什么,一部历史主旋律题材剧,一部讲述1915-1921年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纯文戏的剧,一部从头到尾基本都是一群文人演讲、开会、讨论、吵架、骂街的剧,也能这么爽?

    爽在哪?

    首先爽在三重理性,涉及历史的逻辑历史的细节历史的人物。总的来说,这部关于历史的剧,爽就爽在基调是很理性的,甚至有着直逼学术的严谨。先举一个微小的例子爽一爽:这部剧能做到1919年巴黎和会上挂着的六面国旗都符合史实。

    可别以为这很简单。正如B站UP主“史图馆”和“天恶之”所考证的,六面国旗中很容易被观众忽视的是,法国国旗采用了1976年以前的深蓝三色旗(可以拿现在的浅蓝三色旗去比较一下),美国国旗采用了1912-1959年的48星星条旗,日本国旗采用了1999年以前的10:7日章旗(可以看出比其他国旗要宽);而且,英国国旗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像,而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像,靠近旗杆的两条红白双色十字斜条中的上部主要应为白色,剧中也挂对了。当然,这些百度的话都能百度到,不过有多少创作者愿意花这个时间呢?

    而剧集也不是以一种冰冷的或是不近人情的态度去讲历史。它引导你去感受历史的温度。那段历史是绝望彻骨的、是激情澎湃的、甚至是幽默活泼的。能密集地感受这样丰富饱满的情感,又是一种爽。

    接下来我们就把历史的逻辑、细节、人物与温度,分为四部分,展开详细说说吧。

    一、逻辑清晰、史料扎实

    可能一说到主旋律题材,有人就反应成歌功颂德。不能不说有一些作品确实是这么干的;但真正的主旋律——不管哪国的——最重要的是逻辑。因为主旋律的目的在于阐述某一思想(也就是主旋律思想)的正确性,尤其是要说服那些还不了解、甚至是反对这一思想的人,这种时候不用逻辑怎么可以呢?光歌功颂德是不可以的,至少要像好莱坞一样编一个逻辑自洽的故事作论据。

    那么现在说《觉醒年代》,它的目的在于阐述为什么中国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论据不用编,现成的,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新文化运动。但是新文化运动千头万绪,还是需要逻辑来组织。

    《觉醒年代》的故事开始于1915年。这一年,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迫不得已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民四条约》(“二十一条”修正案)。中国知识分子陷入了痛苦和迷茫:说好的共和能救中国呢?到底什么能救中国呢?

    有人认为,共和政体已成,封建思想未去。由此,引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此后,编剧研究文献的功底就显露出来了,这个剧在组织情节时就像在做文献综述,采用了一种纵横结合式写法:“纵”即纵向按时间顺序写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横”即横向比较新文化运动中的各种思潮流派。这其中的代表人物,还有他们的代表性言论,都有所展现。比如陈独秀《敬告青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狂人日记》、李大钊《青春》《庶民的胜利》,各种语文、历史课本中的经典“台词”,都以近乎原文的形式出现,演员朗诵时声情并茂,令人血脉喷张。

    另外,本剧虽讲文化史,但也重点选取了与新文化运动联系紧密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表现,如“二十一条”、张勋复辟、十月革命、一战结束、五四运动。这些事件要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要么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启发而产生。从前25集来看,这个思路非常清晰,完全可以用来做历史教学,我甚至可以草拟一个大纲。

    这样,全剧以新文化运动为主线,结合时事,通过其他主义的陆续失败,一步一步论证了为什么中国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其实无论是高中历史、还是大学的近现代史纲要,都讲过这段历史,但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民国北洋时代的历史又一直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著称。这些都导致这段历史的面目很模糊。

    而《觉醒年代》点线面结合,把这段历史讲得一气呵成,着实让人有一种掌握知识点的爽感。

    二、厚重写实、灵动写意

    有了逻辑、有了史料,从表达观点的角度说就够了;但对电视剧来说还不够,因为电视剧不是论文,不能只做一下文献综述就拉倒了。有了骨架,还要有血肉,要让观众进入历史,设身处地,这样才能更容易领会剧集所表达的观点。

    让观众进入历史的最佳方法就是填充历史的细节,剧集实现这一点的方式是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首先是写实地描绘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各阶层,例如在毛泽东登场时,给了一个他冒雨跑过长沙的街巷的长镜头,颇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意境——观众跟随他的视角,看到了长沙城内各个阶级,以及富人、穷人两个世界。世道艰难,一目了然。

    再比如为鲁迅登场起铺垫作用的场景,正是由他小说《示众》《阿Q正传》中看客围观刑罚的场景,以及《药》中愚民买人血馒头的场景结合起来的。

    鲁迅登场时正在看碑文,紧接着就是与钱玄同的“铁屋子”论辩,这些都记载在《呐喊·自序》中。

    但这写仅仅是为了写实而拍吗?当然不是,拍这些也是为了写意,展现那个年代的社会不公与民众愚昧。

    剧集的其他细节性隐喻非常多。

    比如,北京城里的车轮艰难地在不合适的沟中东倒西歪地行进,暗示中国走了不合适的路。

    袁世凯的府邸中黑云压城、白天打灯,暗示他已穷途末路。

    给到老百姓的镜头,常混杂着牛、鱼、猴、鸭,而且是特写,暗示民智未开。

    而给到先进知识分子的镜头,又搭配向上爬的蚂蚁、走出井底的青蛙、舞刀弄枪的螳螂、振翅高飞的白鸽等特写,暗示革命者力量虽小但前途无量。

    这些都只是我记得的一部分细节而已,如果用心观察,还能发现更多。仅鲁迅登场这几分钟,我能看出来的,就化用了关于他的四个文学、历史典故。对于不喜欢水剧情的人来说,信息量密集也是特别爽的。

    三、大江淘尽,风流人物

    最后说到历史人物了,这是剧集的核心。剧集在历史人物的塑造方面有三个优点。

    一是对历史人物英雄的一面,和凡人的一面的把握都非常到位。n

    有些主旋律,过于侧重“英雄”,使得说教意味太浓;有些主旋律商业片,过于侧重“凡人”,使得理想主义太弱。稍微好一点的作品,浓墨重彩“英雄”的一面,穿插些许“凡人”的一面,但实际上搞得像是两个人。

    为什么一个历史人物不可以既是英雄,也是凡人呢?

    剧集又是怎样做到让一个历史人物既是英雄,也是凡人呢?最重要的是将人物的英雄行为与凡人行为,统一于一个性格与价值观框架。

    例如陈独秀,他的性格刚烈不羁,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前是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这决定了在文化上、政治上他与封建主义者进行激烈的争斗,这是他英雄的一面;刚烈不羁,换句话说就是脾气暴躁,再加上他常年斗争不顾家,所以他还要与自己的两个孩子“斗”,这是他凡人的一面。

    二是注重人物的复杂性。

    还是陈独秀,他又有温情脉脉的一面。平日里他对孩子严格要求,时不时还大吼大叫,但暗地里欣慰他们的成长。在两个孩子将远行时,还特意亲手给他们炒花生。

    又如辜鸿铭,既是顽固的文化复古派,又是坚决的文化守护者。

    三是揭示人物终究是属于历史的。

    剧集有两条很重要的人物主线:一是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父子三人在亲情上、政治上从隔阂到和解;二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人从文化上志同道合,到政治上分道扬镳。

    剧集安排了许多意味深长的台词,暗示了他们的命运。

    陈独秀一大家子在一起时,陈延年在批评陈独秀的暴躁时说:“性格决定命运。”后来陈延年又自述:“我是立志要为国家献身的。”后来当这一家逐渐形成一个亲情上、政治上的统一体时,观众已经知道他们将迎来更加残酷的命运。所以这一刻被渲染得越美好,也就越残酷。

    陈独秀、李大钊与胡适在一起痛饮,此时嫌隙已生。酒后,陈独秀在家门口的水洼里铺上砖头,对喝醉的胡适说:“前路坎坷,小心脚下。”胡适醉醺醺地答道:“我走了。我自己走。”观众知道,后来胡适不仅失去了陈李挚友,而且还失去了国共支持,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历史人物最终逃不脱历史,这是他们的宿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受历史沧桑,也是一种爽。

    四、天若有情天亦老

    历史的温度——我这里说的历史的温度是指什么呢?是在经历了前面三重理性的思考之后,突然抛去这些,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然后从历史中能最直接感受到的东西。

    我能感受到绝望彻骨。

    故事始于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窃取胜利,革命者流亡海外;“二十一条”的出现,使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张勋12天的复辟,上演了一出可恨又可笑的闹剧;中国成为一战战胜国,转眼间就被端上列强谈判桌任人宰割。

    中国老百姓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平日里最大的爱好是抽大烟、看杀头。中国知识分子绝望,陈独秀流亡日本,说这个国家无药可救;鲁迅每天沉默地抄碑文,说与其唤醒大家,不如让他们在熟睡中没有悲哀地死去。

    绝望的高潮是,1920年2月,为躲避北洋当局迫害,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秘密离开北京。时值隆冬,他们路过天津海河,看到沿岸饥民遍野,天地为之色变。陈独秀伏地大哭,李大钊无声落泪,连拉车的马儿似乎也读懂他们的心意。建党的念头在这一刻发芽,配上阿鲲(恰好他也参与了《流浪地球》作曲)创作的由哀婉沉重、到裂变觉醒、到心意已决、到怒而奋起的主题曲,构成了全剧最震撼的段落。

    觉醒年代 电视剧原声大碟
    9.7
    阿鲲 / 2021

    但绝望,也催生决心、催生激情。

    我能感受到激情澎湃。

    新旧文化两派在北大唇枪舌剑,演讲者不是博得满堂喝彩就是被扔一身垃圾;李大钊在一战结束后聚众高呼“庶民的胜利”,向工人们热烈地宣传社会主义;陈独秀目睹五四运动期间军警大肆抓捕进步学生,终于放弃幻想准备斗争;全国发动罢课、罢工、罢市的“三罢”,五四洪流终于震撼了北洋政府。

    但这激情不是只用于斗争。亲情、爱情、友情,无一不令人感动。陈独秀与蔡元培在北京相遇热情拥抱,异国画手偶然间画下了这一幕,这既为画面增添了生活趣味,又暗示这将是永留史册的历史性一幕。

    激情也永远不会消退,即使是在刑场上的那一刻。陈延年、陈乔年出国时,用蒙太奇以及双重曝光手法穿插了他们数年后在刑场上的场景,表现他们的初心未改(我哭了,你呢)。

    我还能感受到幽默活泼。

    李大钊把工资送给了贫困学生,只能哄孩子吃肉有诸多坏处;结果蔡元培送来工资,他又立刻变脸带孩子去吃肉了。

    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们,正是他们最好的年纪,他们也喜欢打闹、画画、音乐、电影。

    旧文人迂腐但又有点原则的样子,让人好笑胜过让人生气。“新文化”三人组为了拉拢辜鸿铭协助对付英国人,不迭地给他溜须拍马戴高帽,堪称全剧最搞笑段落。

    即便是那些最反动的反动派,也经常要么被进步人士怼得哑口无言,要么被人民运动吓得瑟瑟发抖,要么互相抱怨互相甩锅,在滑稽的配乐中出尽洋相。其中吴炳湘是反派第一搞笑担当。

    用激情与幽默面对绝望,这是一种饱含着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叙事语气,也再现了当年革命者的气概。革命是非常艰苦,敌人是非常可怕——但若敌人那层可怕的伪装被激情刺穿,被幽默剥去,他们的一切看上去的威严、睿智、强悍,也就跟着一扫而空。他们像是被踩进泥土里的佛像,再也叫人怕不起来了。

    结语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表达,这么一部非常严肃的历史主旋律题材,其实既有知识,又很通俗。它通俗到你可以把它视作是一群青年人在睿智导师引领下激情创业的爽文,时不时还有一些重磅人物来客串。这部剧简直可以像漫威电影宇宙那样搞一个红色宇宙了。按照这个模式来,主旋律优质批量生产或有可能(其实不可能,还得看各剧组的能力和态度,我就口嗨一下)。

    最后,再来感受一下剧中人物们的深刻思想、澎湃激情与隽永文笔吧。

    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
    ——1916年《青春》,李大钊

    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我们庆祝,不是为哪一国或哪一国的一部分人庆祝,是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不是为打败德国人庆祝,是为打败世界的军国主义庆祝。
    ——1918年《庶民的胜利》,李大钊

    倘政府不愿和平,不完全听从市民之希望,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
    ——1919年《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

    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受他?如何传播他?如何研究他?如何施行他?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
    ——1919年《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毛泽东n

    哪怕是仅仅从剧中引用的这几段文字,我们也清楚地看到,1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少数知识分子的觉醒,发展为人民觉醒,一片新的浪潮正在形成,奔向1921年7月那个注定的日子。今日读来,仍然铿锵有力。


    花絮

    被央视洗了稿,在《面对面》20210502期25'00''-25'30''。不是什么大事儿,说出来还挺凡,但作为曾经的学术工作者,对这种不当引用真的很烦。

    《面对面》专访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人员

  • 头像
    大象坐在地上

    4.17第二集更新。4.12更新:《觉醒年代》分集解读第一集有了

    视频去哪了呢?_哔哩哔哩_bilibili

    《觉醒年代》第一集深度解读:13个细节,9...

    期待各位同仁来小破站捧场。

    来自导演采访的盖章,希望喷我的人,可以道歉(战术后仰

    不对,即使没有导演的盖章,也不应该乱反对。影视批评本就是创作,在逻辑顺畅的基础上,这样的创作,它丰富了影像的层次,让它更具内涵和意趣,多美的事儿,为什么要反对?

    9、10集更新。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前作《军师联盟》系列,是一把擅长在拍摄里藏细节,细节里藏隐喻的好手。

    可以说,在这位导演的作品里,没有多余戏和镜头,背后都有深层含义。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导演这次又给我们埋藏了多少惊喜。

    不可能出现的骆驼商队

    在剧的开篇,一队骆驼商队“与两个穿得像还珠格格剧组在逃群众演员”似的清朝女人擦肩而过。

    然而,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因为满清无外交,它的外交政策是“闭关锁国”。

    丫都别来,我天朝上国独自美丽。

    (文章最大的争论就是骆驼。说说我的个人理解:骆驼引入于丝绸之路,代表的开放。是讽刺闭关锁国的最佳意象。我错以为导演虚构了骆驼,而实际上他借用了本来就有的骆驼。后面骆驼戴清朝官帽那个镜头,已经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

    车不同轨

    接着,驼队又遇到了独轮车、双轮车。

    奇怪的是,双轮车并不适应道路,它只能被翘起来推过。

    导演这样安排意义何在?

    但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了解,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实行的众多举措中,有一条“车同轨”。

    因为古代多为土路,马车日积月累走过之后,会在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轮印。

    而国家统一之后,各国马车车轮轴距长度却各不相同,因此交通就变得很困难。

    为了交通方便。于是国家颁布“车同轨”交通法,统一全国马车轴距。

    所以,导演在这里想要表示的,就是“车不同轨”,既国家分裂,以“及不可能出现的驼队”所代表的落后。

    来奏响内忧外患,革命势在必行的前奏。

    黄昏末路

    袁世凯的府邸的天空,一片末世景象,暗示着他的完蛋。

    大白天打灯

    因为“太黑暗了”。

    驴唇不对马嘴

    袁世凯的客厅摆设,驴唇不对马嘴,有中有西,滑稽十足。

    像极了他的革命立场,帝王梦想。

    封建的狗腿子

    随后,又出现了三队人马。

    送葬队伍,迎亲队伍,袁世凯军队,三队相交而过。

    送葬队伍里的法师(装神弄鬼),迎亲队伍里的媒婆(媒妁之言,婚姻不自由),代表的是腐朽的封建思想。

    军队本来是来推倒封建思想的,但就像剧中所表现的,袁世凯的军队和这些封建队伍沆瀣一气,和平共处,完全沦为了前者的狗腿子。

    这样的景象不止是戏剧,而是当时的国家现实。

    彼时,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妄图复辟做皇帝,要将真正的革命者屠杀殆尽。

    剧中这一幕,讽刺至极。

    路过

    巡捕是干什么的?维护治安的,那为什么不管打架斗殴。

    因为他们是外国人。

    归国轮渡上的抗日战争

    在主角从日本回国的轮渡上,两个中国人被船上的日本人欺辱,女生甚至被脱衣羞辱,外国人作壁上观看热闹,一些中国人也在看热闹。

    最后在主角的武力出手下,和周围中国人的声讨声中,日本人迫于压力鞠躬道歉。

    导演太犀利了,这不就是一出关于“侵华战争”的隐喻吗?

    中国人在内斗,国共在内战,资本家和长官的夫人们在打麻将,外国人看热闹。最后“拳头里出对不起”。

    导演真的太犀利了。

    放生

    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故事去反映人物的品格,通过他人的台词去讲述人物的性格。

    而《觉醒年代》处理的方式,很妙,轻拿轻放,此处无声胜有声。

    陈延年放生蚂蚁,一个心怀慈悲的青年,一下立在了观众心上。

    不在井底之蛙

    导演为什么要给一只青蛙镜头?

    井底之蛙的典故,是个中国人都了解。

    而陈独秀丢出的这只,却不是井底的,而是走出井底的,就像陈独秀本人一样,他的思想是超前的,视野是开阔的。

    浓墨重彩

    不细心的朋友也发现了,这部剧的色彩饱和度很高,并且有水墨的过场动画,这不得不让人往“浓墨重彩”上想。

    就像《觉醒年代》将要讲述的故事一样,是中国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叶鱼祝《觉醒年代》,也在国产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上。

    打死不往右

    剧中,陈独秀先生在上海震旦学院发表《新青年》创刊演说,表达自己对于未来中国之青年之期望。

    镜头里一只蚂蚁,爬上爬下,惹人注意。这只蚂蚁最大的特点,就是打死不往“右”。

    是一只“左”的蚂蚁。

    但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都了解,左右除了是方向,还是政治话语。

    而“左”正是这个时候中国的革命方向,既维护中下层利益,打破旧藩篱,创造新秩序,开展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革命执牛耳者

    接下来,在一片风雨飘摇中,未来中国革命执牛耳者,毛主席登场。

    这里被拽耳朵前行的牛,代表的就是中国之革命,而执牛耳者牵牛人,就是在剧中首次亮相的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有人要饭,有人卖儿卖女,有人穿着体面,臭不要脸,坐在车里大口吃肉。直指彼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如鱼得水

    特写镜头里的鱼在水中好不畅快,谁是鱼呢?毛。谁又是水呢,当然是他怀里抱的代表先进思想《新青年》!

    以上。

    明儿见。

    ——

    废话不多说,咱们书接上回。

    三顾茅庐

    “蔡元培三请陈独秀”这段戏的设计,我个人真的非常喜欢。这里的三顾茅庐,它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个有趣的地方:

    蔡、陈两个人通过《三国演义》的典故,进行了文人之间的互动,意趣不俗。

    有弹幕说,“这样会不会显得陈独秀面子太大了些”。

    说说我的看法,并不会,为什么?

    因为“三顾茅庐”它夸赞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诸葛亮智绝天下,所以刘备三请。

    但同时也说明,刘备待人诚恳,眼光不俗,所以三请诸葛亮。

    你是英才,我是明主。

    这不是一个不给一个不给面子的故事,而是双方互相给足面子的故事。

    第二个有趣的地方是,这场戏和演员昔日作品进行了梦幻联动。

    炸弹

    在蔡元培与陈独秀一番争论中,导演的镜头给到了炸弹。

    意义何在呢?全在蔡先生的台词里。

    陈独秀和新文化就是这个炸弹,目的是让沉寂的北大热闹起来,炸起来,新文化与旧文化互相碰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炸出一个新的时代。

    人雪馒头

    这个比喻我们太熟悉了,出自于鲁迅先生小说《药》,药丸的要。

    蘸囚犯的雪治疗绝症,愚昧无知,将利益的获取建立在他人的不幸之上,丧心病狂。只消打开手机便能常常见到。

    更讽刺的是,这雪,不是小偷的雪,而是一个有着理想和抱负的中国青年的雪。

    之所以是叫小偷,是因为,他们刽子手们,是有自知之明的,明知自己干的是偷偷摸摸的勾当,只好向民众宣称他们在做正义的事情。

    但民众是明白的,所以才说“这刀不如戊戌年的快了”。

    但这样的明白,并不影响他们的麻木,是了,与我何干呢?我只是一个看戏的。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大钊先生的笔让张勋们着急得掏出了枪炮,但先生已经做好了准备,宁为China(中国,又译瓷器)玉碎,不为腐朽瓦全。

    欲另其灭亡,先使其疯狂

    张勋复辟闹剧上演,在辫子马队进城时,一队卖唱爷孙惹人注意,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他所演奏的曲调不是哀婉博取同情的,而是狂想曲。好像在为封建王朝和他最后的狗腿子送丧一般。

    欲另其灭亡,先使其疯狂。

    猴戏

    龙旗戏猴,谁是猴呢?

    张勋们。

    活着

    第9、10最大的惊喜就是这么多集过去了,这么多事情发生了,它还活着。活着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Ok,下次见。

    我是叶鱼,记得关注。

    公众号「叶鱼影评」,感谢鼓励。

    《觉醒年代》:十个细节,十个隐喻 qq.com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