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电视《红楼》(1987)无比的经典,还“难以超越”。 n n我很仔细地看了三遍,发现除了邓婕的王熙凤表演精彩以外,哦还有王立平美妙绝伦的音乐,其他部分非常粗糙。看看秦可卿、尤氏屋里挂的摆的,全是地摊货,宁国府不至于的吧;凤姐的屋里光光溜溜的,刚开场就跟已经抄了家似的,极目所至,没见任何值钱的东西,而她还跟贾蓉吹“没见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 搞笑啊;怡红院群芳开夜宴使的高脚玻璃酒杯肯定是西单商场随便买的,风格很现代哦;宝玉吃水果用的是很普通的、很容易辨认的塑料叉子;晴雯补裘粗针大线“钉扣子”,女红水平比我还不如,那能是奇妙的"界线"吗?红楼女儿们头上的首饰是用稀稀拉拉的劣质塑料珠子串的,还有特写呢,丫头们当然更惨,两朵绢花就打发了;一场戏里乌鸦拼命啄脚上绑着的绳子,分明是捆绑演出;王夫人吃水果卡了牙,用手指剔,贾琏吃了葡萄被葡萄籽卡了,也用手指剔,恐怖啊,这是琏二还是倪二啊?哪里有百年贵族之家的气派和气质?光人物的穿着和打扮像贵族是远远不够滴。 n n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小问题,那好,我们来看看“大问题”--编、导、演、摄、录、美。电视《红楼》的剧作只四个字: 剧力松散。事无巨细,人物缺少铺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只能靠字幕来告诉观众谁是谁;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清不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没看过小说的观众很容易糊涂。另外,很多演员念台词的功夫欠佳,全靠配音演员配音。你只要把眼闭上,就会听到可怕的照本宣科。配音演员比演员还多。主要演员,黛玉,宝钗,凤姐都是别人配的音。想想吧,陈晓旭演林妹妹,再来一个演陈晓旭;或者邓婕演凤姐,再有俩配音演员演邓婕,您不感觉悲哀吗。哭戏虚假,舞台化,手绢远离眼睛“拭泪”;镜头语言的使用初级,缺乏创造性。闭门羹一场戏里那个紧闭的大门三次推向林妹妹;三姐自刎里那把鸳鸯剑又是三次推向尤三姐;每当视觉表现不足时便音乐大作。还有,当断不断、拖拖蹋蹋的剪辑;录音马虎,唱戏的和戏剧录音口型完全错位;场记工作粗心大意,人物的发型头饰屡屡出错等等...例子不胜枚举。
n n如果一部“经典”只能粗看不能细观,真不知道“经典”二字从何而来。 n n北影《红楼》除了刘晓庆的王熙凤不如邓婕外,其他演员都表现不俗。陶慧敏的林妹妹很美而且一股书卷气,象个大家闺秀;夏钦反串的宝玉真的面若“春晓之花”。贾母(林默予)和刘姥姥(赵丽蓉)在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方面都比电视剧的演员出色。谢铁骊在艺术上追求真实精致古典,信息量大,不少戏很好看。影片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精良的制作。如果您看过铸铁的土熨斗,怡红院取暖用的“熏笼”,凤姐为贾母砸蟹钳用的“蟹八件”,古色古香的茶具家具,气派的贝雕画屏等等,您会对粗糙难以容忍。可惜影片太长,不适合电影院放映,加上电视的竞争和先入为主,看过的人不多,长叹。nn抱歉,我们当年对87版红楼就有很多批评,不是现在才来苛求的。当年专家们就认为87版对大众普及红楼起到很积极的作用,观众众多,影响力大。艺术方面的成就主要在音乐和邓婕的表演,一个人演活一部戏。另外,有位红学家(好象是周汝昌?)说陈晓旭选得好,天生一个林妹妹。其他方面如表演,摄影,剪辑,制作等乏善可陈。王扶林自己也说,他要拍的时候很多人嗤笑,他的剧组请人人家不愿来帮他,因为没人看好他。电视当时尚未成为传媒巨人,人才都在电影界。王扶林把87版的观众定位于初中文化程度,挺低调的。艺术上,87版被电影专家们讽为“连环画”,就是批评它的视觉表现能力差。奇怪的是,二十多年后摇身一变,被捧为经典了? n n看来红楼梦的影视作品都是在骂声中诞生的,王扶林当时也没少挨骂,说他糟蹋名著。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电视《红楼》(1987)无比的经典,还“难以超越”。 n n我很仔细地看了三遍,发现除了邓婕的王熙凤表演精彩以外,哦还有王立平美妙绝伦的音乐,其他部分非常粗糙。看看秦可卿、尤氏屋里挂的摆的,全是地摊货,宁国府不至于的吧;凤姐的屋里光光溜溜的,刚开场就跟已经抄了家似的,极目所至,没见任何值钱的东西,而她还跟贾蓉吹“没见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 搞笑啊;怡红院群芳开夜宴使的高脚玻璃酒杯肯定是西单商场随便买的,风格很现代哦;宝玉吃水果用的是很普通的、很容易辨认的塑料叉子;晴雯补裘粗针大线“钉扣子”,女红水平比我还不如,那能是奇妙的"界线"吗?红楼女儿们头上的首饰是用稀稀拉拉的劣质塑料珠子串的,还有特写呢,丫头们当然更惨,两朵绢花就打发了;一场戏里乌鸦拼命啄脚上绑着的绳子,分明是捆绑演出;王夫人吃水果卡了牙,用手指剔,贾琏吃了葡萄被葡萄籽卡了,也用手指剔,恐怖啊,这是琏二还是倪二啊?哪里有百年贵族之家的气派和气质?光人物的穿着和打扮像贵族是远远不够滴。 n n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小问题,那好,我们来看看“大问题”--编、导、演、摄、录、美。电视《红楼》的剧作只四个字: 剧力松散。事无巨细,人物缺少铺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只能靠字幕来告诉观众谁是谁;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清不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没看过小说的观众很容易糊涂。另外,很多演员念台词的功夫欠佳,全靠配音演员配音。你只要把眼闭上,就会听到可怕的照本宣科。配音演员比演员还多。主要演员,黛玉,宝钗,凤姐都是别人配的音。想想吧,陈晓旭演林妹妹,再来一个演陈晓旭;或者邓婕演凤姐,再有俩配音演员演邓婕,您不感觉悲哀吗。哭戏虚假,舞台化,手绢远离眼睛“拭泪”;镜头语言的使用初级,缺乏创造性。闭门羹一场戏里那个紧闭的大门三次推向林妹妹;三姐自刎里那把鸳鸯剑又是三次推向尤三姐;每当视觉表现不足时便音乐大作。还有,当断不断、拖拖蹋蹋的剪辑;录音马虎,唱戏的和戏剧录音口型完全错位;场记工作粗心大意,人物的发型头饰屡屡出错等等...例子不胜枚举。
这张著名的87版“双玉读西厢” 照片当年贴满大街小巷,但是居然用了《董解元西厢记》,说明剧组完全不懂西厢记,也没读过;董西厢全名叫《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与王实甫的“王西厢” 根本不是一回事!剧组吹牛什么主创熟读红楼等,只能讲是谎言。
再请看看下图,史湘云死去多年的爹被87版写活了。史湘云的判词是“襁褓之间父母违”,父母在她还是婴儿时就去世了,曹公的前80回里也多次讲到她是孤儿,寄人篱下,住在叔叔婶婶家里。剧组对原著的态度恐怕不像自己吹的那么认真吧?
n n如果一部“经典”只能粗看不能细观,真不知道“经典”二字从何而来。 n n北影《红楼》除了刘晓庆的王熙凤不如邓婕外,其他演员都表现不俗。陶慧敏的林妹妹很美而且一股书卷气,象个大家闺秀;夏钦反串的宝玉真的面若“春晓之花”。贾母(林默予)和刘姥姥(赵丽蓉)在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方面都比电视剧的演员出色。谢铁骊在艺术上追求真实精致古典,信息量大,不少戏很好看。影片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精良的制作。如果您看过铸铁的土熨斗,怡红院取暖用的“熏笼”,凤姐为贾母砸蟹钳用的“蟹八件”,古色古香的茶具家具,气派的贝雕画屏等等,您会对粗糙难以容忍。可惜影片太长,不适合电影院放映,加上电视的竞争和先入为主,看过的人不多,长叹。nn抱歉,我们当年对87版红楼就有很多批评,不是现在才来苛求的。当年专家们就认为87版对大众普及红楼起到很积极的作用,观众众多,影响力大。艺术方面的成就主要在音乐和邓婕的表演,一个人演活一部戏。另外,有位红学家(好象是周汝昌?)说陈晓旭选得好,天生一个林妹妹。其他方面如表演,摄影,剪辑,制作等乏善可陈。王扶林自己也说,他要拍的时候很多人嗤笑,他的剧组请人人家不愿来帮他,因为没人看好他。电视当时尚未成为传媒巨人,人才都在电影界。王扶林把87版的观众定位于初中文化程度,挺低调的。艺术上,87版被电影专家们讽为“连环画”,就是批评它的视觉表现能力差。奇怪的是,二十多年后摇身一变,被捧为经典了? n n看来红楼梦的影视作品都是在骂声中诞生的,王扶林当时也没少挨骂,说他糟蹋名著。
拍红楼梦之前,陶慧敏是唱越剧的,当时谢铁骊从小百花越剧团挑了两个人,一个是她,还有一个是演妙玉的何赛飞,何赛飞长得漂亮,眉梢眼角的媚,多少又让人觉得有些风尘,实在不适合演妙玉,以致于我看到这一版本的末尾,妙玉被人贩子捉去,我竟然想着,估计把她卖去妓院反而遂了她的心了。
当年20岁的陶慧敏,在越剧团就演林黛玉,导演选越剧演员的原因是她们穿起古代的服装行动很自如,手的摆放、坐姿、走路,都感觉很飘逸,而且是很不经意间做到的。演宝钗的傅艺伟后来说,刚到剧组,看到陶慧敏往那一坐,就是林妹妹的样子出来了,自己穿着古装一走路就大大咧咧的,实在不好看。
电影里的黛玉,不像陈晓旭的黛玉,总是赌着气的样子,后来很多人认为林妹妹不会做人,也都是因为陈晓旭的林妹妹,在某些情节上用力过猛,就连笑的时候也让人觉得含着讽刺。陶慧敏的林妹妹感情就丰富得多,和宝钗一起玩笑,也感觉是发自内心的,眼睛里仿佛含着雾一般,真真我见犹怜。
电影版的葬花词是于文华唱的,调子悲伤得过分,带着哭腔,半夜听的话颇有点恐怖。但葬花一场戏,越剧功底发挥了作用,一举手一投足都足见功夫。
夏钦的宝玉,不能说不好,也实在说不上好,宝玉是有些女气的,但不等于就是个女人呀,林青霞长得有股英气,穿上男装也可以雌雄莫辩,夏钦圆圆的脸圆圆的眼圆圆的鼻子圆圆的嘴,要命的是个子还不高,再怎么装,都不像男人。而且宝玉看起来比宝钗小也就罢了,夏钦的宝玉看起来比林妹妹也小,和马晓晴的湘云站一起,怎么看都是两个小姑娘。很奇怪,谢铁骊既然去了越剧团,找一个演小生的女演员,也比夏钦外型讨巧吧。
去过些地方才发现片子里有出现,故而未曾专门比照影片摄影,所经处耽搁时间短,一些地方时尚处维修或闭锁中,也就连潇湘馆(片中外景地在青浦大观园潇湘馆处)都全没顾到,大多地方我都无相片存留,留的也不好看,江南园林影像众多,不少我一个,如日后再去,框到与片中相似的景应是容易之事。
初看北影版《红楼梦》只知夏钦演得好,整个片子手段忒老派、不风格化,声音观念亦落后于时代,再看才感其精切,能禁得起咂。
一.青浦大观园
宝玉出世/金陵十二钗主题浮雕
园中总览
大门
体仁沐德
元妃省亲
潇湘馆
沁芳桥
宝黛共读西厢
贾芸拾小红帕
怡红院
二.耦园
片中-宁国府天香楼
三.拙政园
片中-滴翠亭
宝钗扑蝶
片中-藕香榭
(并非取自一处)
香洲
见山楼藕香榭
四.网师园
金钏跳井
贾政书房宝玉挨打
电影版《红楼梦》在九十年代还是有点名气和影响力的啊,讲起红楼梦总会影视并提,虽然那些年真正看过的人可能也不多。怎么现在会沦落到观众和记忆都趋于消亡的境地,大多数人压根都不知道大陆还有过这么一版nn里面的演员可谓阵容强大,除了男猪脚(女扮)籍籍无名外,从导演到各路角色,都是一时之选,菁英萃集。建筑上也选址淀山湖搭建了大观园。鉴于此,更显出这部大制作的异样冷寂,直如潇湘馆风过纤竹冷凄凄了。n再有演员的对比:n饰演贾母的林默予,虽有老太专业户之名,形象上比之李婷的富态雍容还是差了不少。n刘晓庆的王熙凤虽精明强干,但悍有余而娇不足,比起天生凤姐的邓婕还是不如。n陶慧敏美则美矣,貌妍过于陈晓旭,却在表现黛玉独特的垂泪含悲这点,远不及陈那天生的愁来枕上欲何状。n电视版的贾琏忘其姓名,硬是人中龙凤,那粉面含春、眼波春水,无人可及的呀。n至于首当其冲的男猪脚,这个叫人叹气的女宝玉,跟天生就是人们心目中宝玉相的欧阳奋强就根本没得比了,不是一个量级的。n……只有宝钗强于电视版的。电视版缺陷在宝钗与探春的人选,基本谈不上美女,且无其他过人之处。迎、惜二春戏份不多,倒无轩轾。
记得那时候天天证券之类的小报上登过一篇,作者说她在上小学(?)的女儿看过红楼梦,得出结论是宝黛早恋,小朋友仔细算了一下年龄,说两个人十岁不到就“闹恋爱”了,不是早恋是什么?faint~ 老爸老妈推荐我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气得语塞。我读书不求甚解,以前看红楼梦,从来就没觉得宝黛两个人在谈恋爱,两个人只不过是很好的朋友,很亲近。宝钗来了以后黛玉吃醋,这样的事情,哪个女孩子在小学里跳橡皮筋的时候没碰见过?因为看不懂某些情节,我也从来没觉得宝玉是男生,事实上他为许多现实中的男孩子所不齿——我当然是极不赞成的,男子气不是看有几块肌肉——除了踢丫头们的那脚外,我认为这个人物基本上可算中国古代少有的绅士之一。
现在回过头来谈谈那件早恋公案。我不喜欢算算术,但出于八卦总算接触了一些考据文章。我最喜欢俞平伯和张爱玲,事实上也只看过他们俩。张爱玲认为红楼梦文字新旧不一,缺文、前后不一致的地方很多,是曹雪芹反复修改的痕迹。因为创作时间长,很多情节和人物到了后来和一开始设想的可能很不一样。所以光从字面上推理,也许会得出黛玉比宝玉大很多的结论,或者发现大观园的姑娘们都是天足(我知道缠小脚很痛苦,不过莲步轻移几个字是很美的),或者宝玉拖着五阿哥那样的大辫子。什么年代、服饰、年龄、关系……人家都说是“假语村言”了,何必这么认真呢?
俞平伯说,整部书就是纷华靡奢下的缕缕血痕。当得起这个评语的,只有北影版红楼梦。
我记得我终于等到了红楼梦的电视剧。不是因为太慢的节奏,太大的特写,也不是因为太单调的林妹妹,太丑的刘姥姥,而是因为大观园里的水泥台阶,它太新太齐整,阳光下明晃晃的,照亮了现代人刻意要再现的古代人的生活片段,然而,梦醒了。
人家都说要“不以词害意”了。电视版再有诚意,终究工笔过了头。
北影版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连原著都是残缺矛盾的嘛),但至少继承了那种怀旧精神。豆瓣统计出来,喜欢这部片子的,也喜欢“火烧圆明园”,果然!小时候我和同学被学校组织去看火烧圆明园,当时我们觉得前面描写慈禧选秀、宫廷生活等等都是为后面的国耻做“铺垫”,实在是着了语文课的道儿。对中国人来说,传统,就好像朱门里的铺张,又好像官场里权变,更是承载过童年梦想的家,这个家再有机能障碍也是吃饭睡觉遮风挡雨之所。取精华,去糟粕,说得容易。
其实我很期待李少红的那个版本。至少她是位很自我的导演。有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那么也可以说,自我的就是大家的。各位,如果红楼梦这件文化瑰宝能够轻易被一部电视剧玷污,如果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能够被不成功的表演破坏。那么,就砸了这块玉,烧了这本书吧,留这些劳什子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