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喜剧片  »  寻汉计

寻汉计  生不由己,Miss Mom,寻汉计

2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任素汐李保田王子川张本煜李勤勤董博仁龙史航柳小海刘丹曹征赵晓苏

类型:喜剧导演:唐大年 状态:HD 年份:2021 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豆瓣:5.9分热度:0 ℃ 时间:2023-12-24 10:56:47

简介:详情2016年伊始,大龄女青年王招(任素汐饰)离婚后发现自己怀了前夫的孩子,然而此时非婚生子女尚不能登记户口,千方百计想留下这个孩子的她,在姥爷(李保田饰)的热心“帮助”下,开启了一段阴差阳错的“寻汉”之旅…...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2016年伊始,大龄女青年王招(任素汐饰)离婚后发现自己怀了前夫的孩子,然而此时非婚生子女尚不能登记户口,千方百计想留下这个孩子的她,在姥爷(李保田饰)的热心“帮助”下,开启了一段阴差阳错的“寻汉”之旅…
  • 头像
    关雅荻

    这部电影有多不完美,我就有多喜欢。。。

    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不完美和出其不意的悲喜剧。。。

    电影在60分钟后,居然全程都变成了戏剧高潮,我本担心后半段会“垮掉”,结果完全没有啊,一直高能到结尾。。。

    我从未结识唐大年和赵赵夫妻俩,但这部电影对我当然是有共鸣的——怎么就要跟别人非得一样呢,谁比谁想得更明白了呢?怎么就不能买一送一,天天双十一?就得跟他们都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看一部电影,就像跟从未谋面的老朋友把酒言欢,不醉不归的感觉。。。

    宁瀛之后,已经很少看到纯正北京味道的都市电影了,《寻汉计》肯定算一部,是极为优秀的一部,王招同学年会开完在建外soho,自己家住曙光里,估计每天蹬自行车上下班的老北京,生活每天重复得鸡毛蒜皮,然后塑造了这样一个情路坎坷的女性角色。。。

    你要苛刻得来看,片中可能有些对女性政治不正确的细节,但也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土壤,主角杜微的出场就不会难么邪性,没有这份邪性,就不会有电影尾声的勇气与浪漫。。。

    杜微是典型老北京的一种,永远正话反说,永远一坨烂泥像,但却让人恨不起来。。。

    虽然海报大大的是任素汐的头像,但最后观众会知道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是扮演杜微的王子川,人家用扎实得舞台功底,近乎完美地塑造了一个2015年背景下的“北京废柴好男人”形象,这个艺术创作贡献还挺大的。。。

    无论《寻汉计》有啥别人说的毛病,我宁愿看十部这样关于你我生活不完美小预算电影,也不想看一部制作精致距离我万分遥远的大制作电影。。。

    前60分钟铺垫,都是小打小闹,后面几十分钟就是各种哄堂大笑,整个电影院的氛围也非常奇妙,我推荐给所有北京的朋友去看这部电影,然后南方的朋友,如果你想更多了解北方人的某些脾性,也可以来看看,太好玩了。。。

    如果要挑毛病,图二这个海报是彻头彻尾地莫名其妙,对于卖片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如果一定要给想法,我可能看完片会从所有王朔相关电影和所有伍迪艾伦电影作品的海报中去找灵感。。。

    《寻汉计》是贴地地高级,任素汐用主角的身份做了一次大绿叶,最终配合完成了创作者所有的表达,也非常佩服。。。

    李保田已经老到我快认不出来了,但演得真好,因为他身体是真健康啊,一个奶锅给玻璃杯倒奶的镜头,看他手一点不抖,就知道这身子骨儿棒棒哒,走路颤巍巍都是剧情需要,其实一场戏他大步流星走开,也能看出来他健康状况应该还不错,祝他长寿平安吧,演得真好。。。

    结论:我给不得不看👍👍

  • 头像
    七月

    之前一直觉得任素汐是个挺特别的女演员,她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和漂亮这个词不搭边,但是她的气质和表演过程中的神态,台词,都让人觉得她是个十分有趣的女人,她的电影一般都不会太差,这让我觉得她应该是个挑本子的人,所以五一在这么多部电影中极力安利我的朋友,素汐出品,必属精品,甚至把国师都排在她后面。

    然后这次,我真的打脸了,我不是什么专业的影评人,虽然我之前觉得无名之辈也一般般,但是至少任素汐那条线是不错的,她真的演活了一个被生活欺骗的人,她不畏惧死亡,却畏惧失去自尊,最后获得救赎,观众们都为她感到开心。

    但是《寻汉计》不是,甚至从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我就有种不祥的预感,但是因为任素汐我还是去看了。

    在这部电影里,女主是个讨好型人格,讨好公司里所有人,讨好早就和她离婚的前夫,说白了就是所有人的舔狗,这种人设虽然令人讨厌,但是大部分有这个人设的人物最后都会成长或者有所改变,但是女主没有,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直是舔这个舔那个,其实到这里我也不能说什么,可能编剧要探讨别的呢?

    然后女主被公司裁了???????剧情里没有写任何她被裁的原因,我不知道是被剪掉了还是什么,她就是被无缘无故裁了,而且还是在公司里大部分活都是她在干的前提上,所以编剧为了让自己的人物倒霉甚至逻辑都可以不要了,一个在公司兢兢业业的人,还各种大忙小忙都帮同事干,一个如此好用的劳动力,没有任何派系斗争,就被裁了???

    女主这么惨,我可以理解为活着就是不易,但是最让人恶心的主线剧情彻底击碎了我对女主一丝丝同情。

    女主和前夫离婚后为了怕自己爷爷不开心,还一直和前夫联系并且有性(基本也是一直无脑做前夫舔狗),然后怀了前夫的孩子,因为之前已经为了前夫打了两次孩子,这一次再打可能以后就怀孕不了了,但是女主自称不是怕自己受委屈,而是怕孩子出生后没爸爸上不了户口,受委屈,好伟大的母爱!!我为一个还是受精卵的孩子谢谢你!!「为了孩子」!!我觉得您要是真为了孩子还是别生下来了,您连自爱都困难,对孩子鬼知道会有多畸形的爱。

    另外女主日常生活中还有个弟弟妈妈,一直在啃女主,天天从女主家里拿走女主家里的各种电器,甚至弟弟在听说女主失业后,第一个想法是「那我以后找谁要钱?」不过看到这你可能以为后续弟弟和妈妈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真正关心女主。错!!编剧不会这么俗,事实上直到最后,弟弟还是那样把女主当工具人,没有一丝好转。

    以上看完可能你觉得我事太多,人家电影这么演也没什么问题,这些都是生活和社会的错,女主只是个可怜人。是的,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女主虽然这么惨,还有个爱她的爷爷,爷爷是李保田扮演,是个看起来十分慈祥温柔的善良老头,但是就是这个善良老头和悲惨女主,为了给孩子上户口,带上不学无术的弟弟,全家三个人一起去骗本电影的男主(唯一一个稍微正常点的人),让女主骗男主上床,然后谎称肚子里的孩子是男主的。

    我就??????????剧中男主是个挺善良的人设,虽然有点玩世不恭,但是整体还是很温柔正直的,在爷爷公园崴脚后还把爷爷送到医院并悉心照料,和爷爷一直是公园里的老伙计,好朋友。然而就是这么好的一人,爷爷愣是让女主去骗人家,让人家喜当爹,让人家养别的男人的孩子,女主虽然不太乐意,但也没有太反对,在男主就要上当受骗的时候,女主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还是说出了真相,但注意,说出了真相,目的不是说放手男主,而是想继续说服男主接盘,因为「孩子得上户口,为了孩子!求求你帮我养养我还是受精卵的孩子吧!」

    辛亏男主在听到这些时候,义正言辞拒绝了,此时我还以为他是个正常人。

    结果后来男主去了一个酒吧,上台唱了一首歌,下台被一个同性恋勾引后,突然悟了,突然就觉得为什么世人都说接盘傻接盘坏,我为什么要和他们一样,立马和来找他道歉的女主说,这个盘我接了!!

    你踏马真是太伟大了!!!和女主没见过几次面就被自己的公园老伙计一家人骗了波大的,被gay调戏一下你就立马把盘子接过来了??

    最后,电影在男主激动的接过盘子中缓缓落幕。好嘛,这就是暖男啊!!!这太温柔了,毕竟有几个人能对自己老婆的前夫那么温柔,温柔到帮他养孩子呢?

    最神奇的是电影最后还出一行字幕,大意是16年后国家会给这种没有父亲的孩子直接上户口了,孩子不会再是黑户了。

    您跟我在这模仿药神呢?你也配?

    以上就是这个电影主线剧情的喂shi了,除了主线剧情的shi,这部电影的很多设计都莫名其妙,比如剧中有一个一直勾引女主的同事,女主跟他打了一炮后,这个人物就消失了,女主也没把盘子递给他,敢情女主跟你打的是意大利炮,一炮给你轰没了?还有男主似乎住在一个民宿一样的房子里,他的家庭背景一概不知,爹妈都去哪了,到底有什么故事,完全不知,使得这整个人很单薄。弟弟到底是干嘛的,为什么一直啃姐,不知道,仿佛就是编剧让你啃你就啃。公司为啥无缘无故裁了女主,不知道。女主总是中大奖,然后倒霉,这个设定也迷之尴尬,只在最后强行点了题,遇到男主等于中了大奖,女主害怕以后自己会倒霉。。。总之,整部电影的人物除了女主都很单薄,他们像一群没有灵魂的人偶,不知道从哪来,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才在电影中出现。另外全片都弥漫着淡淡的大男子主义臭味(我是男的,别说我打拳),即使是最正常的男主,也是这样,「女人哪能干这些」,前夫更不用说了,竟然能带着自己现任来找前任,解决自己的破事,估计也是个pua好手,女主自己基本也不把自己当回事,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但是有一说一,整部电影,演员们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王子川这北京摩的小伙演的是真好,举手投足,都是那么个味儿,任素汐就更不用说了,一贯的悲剧女人设,就是剧本太垃圾,演再好也让人作呕。

    还有挺多人说这电影反应什么当代女性的窘境,拜托,别侮辱当代女性了,当代女性不会见谁舔谁,逆来顺受,难道舔是因为她是女性?没见到公司里指示她干活的也有女的吗?当代女性不会一个「为了孩子」就各种打炮递盘子,您是描写当代女性的苦还是当代女性的坏?故事里到底谁在压迫女性?上司?没有,只是压迫她本人,看不太出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压迫她。前夫?没有,前夫虽然渣,但剧情里其实没解释为啥离婚,而且前夫没有婚内出轨,是女主要求他继续骗姥爷,前夫答应了,这事俩人都有责任,前夫渣的第一对象应该是前夫的现任。妈妈和弟弟?这也和她是否是女的没有太直接关系,即使换成男性主角,这种压迫也可能存在,妈妈也从来没说后悔生了个没用的女儿,像「都挺好」里那样明显的重男轻女。影片里也完全没提过女主是怎么养成这种人格的,让人完全无法体会出她的悲情色彩,连段像样的过往回忆都没有,这样的角色配上这样的情节,反而是让人觉得这不是她自己作的吗。

    短评里有一个解释挺好的,说女主可能是个性瘾患者,如果编剧真暗示这个,那这电影某种意义上确实能稍微有些逻辑,但确实也只是杯水车薪。

  • 头像
    null

    《寻汉计》选择的是一个并不讨巧的题材,一个离异的中年妇女要给自己意外怀上的孩子找一个法律意义上的爹。这是一个几乎会让一半中产阶级男性观众脑壳爆炸的故事。难怪这部电影被许多男人飞快地贴上了“三观不正”的标签,在几乎可以靠AI自动预测观众喜恶的今天,它的票房不意外地溃不成军。

    然而看完了这部电影和原著小说,泪眼婆娑的我突然意识到:这部电影所打动我的全部地方,恰恰是那些保守大众所说的“三观不正”。

    《寻汉计》中的男性形象

    《寻汉计》中的男性形象,多数是负面的,但仔细想想,这些角色几乎都似曾相识。

    Peter

    Peter是王招的男同事,见到王招就油腻地拉住她手不放,全然不顾她脸上的不乐意,性骚扰完女同事又假模假样地提出帮她搬东西。Peter强行要求王招请她吃饭,之后带王招到自己的房间上床。即便到了床上,Peter仍然是一副虚伪的嘴脸,在发现自己阳痿之后,强行把已经脱了衣服的王招支去买套,还假惺惺地训斥“这都是为你好!”

    当你遇到无时不刻想占人便宜的男人,当你遇到把自己的问题全推卸给别人的男人,当你遇到从不考虑他人感受却假装奉承体贴的男人,你是否看到了Peter的影子?

    侯英杰

    侯英杰是王招的前夫,和王招离婚后时不时来和她上床。侯英杰似乎有着惊人的生殖力,在电影里让两个女人怀孕了四次——实则大概是在暗示侯英杰不喜欢戴套。喝醉了躺在王招的床上,不顾王招的反对骂骂咧咧地要和她发生性关系,却在听闻王招怀孕消息的瞬间蹦到地上,把自己与孩子的关系甩得一干二净。面对王招姥爷的提议(假结婚给孩子上户口之后再离),侯英杰佯装答应却迅速地和女友领了证。为了避免哪怕一点点被(自己的)孩子缠上的风险,侯把一切做得滴水不漏。

    当你遇到上床能不戴套就不戴套的男人,当你遇到把“No”视若无物的男人,当你遇到责任问题先脚底抹油能遛多远就遛多远的男人,你是否看到了侯英杰的影子?

    其他男性形象

    更不要说借走王招跑车,搬走王招电视的弟弟杨来。电影中随处可见的并不讨喜的男性形象,几乎时现实生活中各种日常厌女行为的缩影(绝没有夸张):王招第一天开车旁边车道的男司机(“一个女的开什么车!”——仿佛无处不见对“女司机”的揶揄,尽管女性驾驶员事故总数和发生概率都远低于男性),自称知识分子家庭的凤凰男詹姆斯(“你平时穿衣服也这么没有女人味吗?”——就像许多男性对女性着装习以为常的指指点点和蓄意贬低,一个女人要么“没有女人味”,要么“骚艳贱货”),自称条件不错的长发相亲男(“(出来相亲)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呀?”——即便自己和对方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一些男人也总是习惯地打压女人自信,仿佛这是他们建立自信的唯一途径)……

    而那些看上去正面的形象,看起来也确实不那么地招人喜欢。杜微是电影的男主角,并最终扮演了解决矛盾的那个关键角色。可是杜微绝不是一个会讨女生会喜爱的男性。在游戏里叱咤风云的杜微在汉堡王做出的粗俗举动,让尴尬仿佛从银幕里面流了出来。他抢着去结账,声称和女生约会男生必须买单,见到王招的跑车之后就把游戏里的婚姻给解除了,把王招的姥爷老何送到医院,直接把王招叫做“一家子”,这种自尊有一些伤人又有些缺乏距离感。杜微向王招表白,却嘴笨到只会说“要不咱俩就在一起得了”。王招向杜微坦白怀孕的事,他直言不讳地用网络语言“喜当爹”、“绿帽子套一瓷实”,倒确实像极了这个摩的师傅的人设。

    而老爷子呢?那个就算听到孙女婿大声怒斥孙女也要劝合不劝分的姥爷,那个宁肯让孙女“(给丈夫)磕个头给他当牛做马一辈子”也要把孩子生下来的传统的、保守的大家长,那个看到安全套怒斥孙女“不自重”的老人,那个跑到相亲角给外孙女相中一个又一个不靠谱的相亲对象的老头,象征的是一个家庭中最传统、最保守的老一辈人。李保田把这个固执的老头演得十分可爱,但他说的话,做的事,也极难以契合进现代的女权主义价值观。

    如果说这部电影对男性的描写“三观不正”,我想,毋宁说是这部电影过于写实地描述了现实生活中男性的相貌。这样的相貌从不离我们遥远,可是为什么他们到了几米之外的荧幕里就格外让人生烦呢?我想,这大概并不是因为电影的男导演(哈!这下没人能说挑起性别对立了!)格外丑化了男性,只是因为这个电影让观众代入的是一个女性的视角。

    王招的女性形象

    她软弱吗?

    许多评论都认为了王招是一个非常软弱、逆来顺受的人。

    这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原著小说的设定。在赵赵小说《王招君》里,王招被同事欺负调侃,却只觉得被欺负说明别人还在意她;被Peter当成可供炫耀的性资本,也不愿意跟谁解释什么(尤其是Peter的阳痿);离婚后仍然只和前夫上床,前夫拿她和四星级酒店的性工作者类比,她却觉得自己仍然爱着前夫因此孩子是爱情的结晶……

    但这部九成内容忠诚依据小说内容的电影,用一成的改变为王招赋予了更为锋利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里,王招和侯英杰离婚后也没有和别人上过床,因此她非常确定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侯英杰的,在侯英杰拒绝为孩子负责后,王招抱着为孩子找个爹的目的才去和给公司送文具的Peter上的床。

    在电影里,这一系列细节被模糊。“我只跟过你”变成了王招和侯英杰之间的一句对白,并迅速被侯英杰反驳(然而,即便王招婚后一年与其他人上过床,王招也有能力肯定孩子是侯英杰的,毕竟对孩子他爹的推断不需要把一整年的性伴侣都算进来,只要怀孕前那段时间只和侯英杰发生过,那也就够了)。Peter和王招既可能是第一次,但也不排除之前就已经睡过(或许恰恰是之前上床没带套,才会让王招被差去买套时感到如此诧异)。不过,电影还特别安排了王招在速八酒店门口与杜微的尴尬相遇,楼上男人的高呼“姐你别走啊你把房费结一下”,非常明确地将王招约炮的事情点破。

    如果说小说里那个在离婚后还和前夫且只和前夫发生性关系的王招尚且只是把足尖轻轻放在社会为女性圈定的界线之上,电影里坦然约炮的王招,则彻底把整只脚牢牢踩进传统性别观念为女性划定的红区。

    另两处改编更是让王招的性格变得极为鲜明。

    一个是关于如何处置孩子。

    小说里,王招对姥爷主动说,自己想找一个丈夫把孩子生下来,被发现就“当牛做马一辈子”。

    电影里,这句话变成了姥爷的台词,而王招主动和侯英杰提及假结婚给孩子上完户口再离婚。

    另一个是向杜微坦白。

    小说里,姥爷和王招做了一顿饭把杜微骗到家里,但最终良心受到折磨的姥爷不忍心对着多年好友继续骗下去,叫来杜微和盘托出。

    电影里,姥爷、弟弟杨来撺掇杜威一起和王招郊游,然后把被灌醉的杜威送到王招的房间,最终坦白的是房间里面对杜微表白的王招。

    小说里,杜微是气了三天后自己突然想明白地出现在王招的楼下。

    电影里,失落的杜微独自跑到了云南大理,王招用尽手段找到杜微去向,主动追到云南向杜微道歉。

    说女主角软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决心独自抚养一个孩子更加坚强,有什么比做了错事及时纠正和道歉更为勇敢。

    “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我的。”

    斥责王招“三观不正”的评论,往往是指责王招找孩子生理学意义以外的父亲来替自己的孩子“负责”,就像前面我们聊过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一半男人最大的噩梦:抚养了与自己没有DNA关系的小孩。但是,这个噩梦背后是一个非常强化的父权制逻辑:孩子属于它的生理学父亲(尽管绝大多数养育责任实际是“母亲”承担的)。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先锋之处在于,它恰恰是提出了不同于这个逻辑的另一种答案。

    在中国社会,腹中的孩子往往被作为一个妇女辖制男性的“资产”。这意味着当一个女性怀孕,她就有充足的理由来要求这个男性来共同承担“他在她肚子里留下的”小麻烦——尽管一旦当那个男性拒绝这种默契,这个女性唯一的救济也不过寻求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舆论审判而已(一个常见的策略是去对方单位“闹”,从这个字,你不难想象走上这条的女性会怎样的丧失尊严)。

    然而,从始至终,王招没有把腹中的孩子当成侯英杰留下的麻烦,而是将它当作“自己”的孩子。

    当王招得知自己怀孕时,她想到的是自己想要一个孩子,而自己的年龄和流产史决定了她需要保住这个孩子——她从来没有去考虑自己要为侯英杰生下一个孩子,尽管侯英杰是孩子的生理学父亲。

    当王招询问侯英杰的意向时,她主动提出可以给孩子上户口之后离婚,也主动设想去国外生孩子——她明确地表达自己需要的是给孩子找一个法律意义的父亲(在这个维度上,她从一开始就已经“杀死了”孩子生理学意义的父亲)。

    当姥爷怒问王招“你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时,王招脱口而出“我的”,这一幕可谓是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你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这个经典桥段的最尖锐反讽和最好回答。

    这么多年,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向观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形态信息:对孩子的母亲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给孩子找到它的父亲。而这部电影反其道而行之,借女主角之口颠覆了整个父权制的基础:这个肚子里的孩子不再是女人的资产、男人的后代,它只属于母亲。王招从最开始就抹杀了孩子生理学的父亲,这之后才诞生了整个“寻汉”(而非“寻父”/“寻夫”)的闹剧:一个渴望合法地生下孩子的妇女,去给孩子找一个父亲。

    不要忘记,这个故事的另一个前提是,2016年前的中国,没有丈夫的女性不能够合法地生下自己的孩子。不难想象,这条规定的立法初衷,恰恰是上面的那个父权制逻辑(孩子是父亲的后代)。

    如果男人们看过这部电影就开始恐惧会被王招们“讹诈”,为何不把“三观不正”的矛头指向最根本的:在女性生育权前面粗暴地添加婚姻前提的体制,和背后的父权制逻辑?

    结局的处理:杜微与“中奖”

    对爱情电影有所了解的观众,恐怕不难猜到杜微与王招在一起的结尾。这个结局也遭到了许多批评,有些评论认为杜微的转折很突兀,有些评论认为给王招安排一个男性救赎者的结局不够女权。然而,更为仔细的观众会发现电影里并非没有留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杜微的转折

    电影的前半段为杜微的转折留下了伏笔。

    当然,就像所有涉足爱情题材的电影一样,电影前期安排了许多王招和杜威相爱相杀的对手戏,打游戏呀,汉堡王面基呀,照顾姥爷住院呀,欺骗又坦白呀,等等等等。这算是固定的套路,也不必仔细去提,而且评论更多的指责也不在于杜微为什么会爱上王招,而是不理解杜微为什么能接受与一个怀着与自己没有DNA关系的孩子的女性结婚

    杜微的生活态度暗示了他是能做出这样选择的人。你能在他身上看到那股北京人的闲散劲儿,每天在小区和酒店门口趴活,和公园里的老大爷们打成一片,能拿出不少空闲时间来照顾一个认识的老大爷,总是挂在网游上,在不大的房间里养着各种植物。电影在改编时模糊了杜微在原著中的经济背景,但这并不妨碍你能够非常确定的判断,杜微是在中产阶级主流人生观(努力工作升职实现自我)的视野以外生存的“野人”。

    在电影高潮的地方,主创更是借杜微之口直接回答了他选择接受的理由,这也是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一段独白。

    他们也是学着他们爸妈学着人家大人,生孩子养孩子,在一圈里活着,假装给咱画条线——从这边到那边,不准出圈啊。咱这刚一听都吓坏了,其实到底怎么回事儿呢?都他妈不知道。我告诉你:咱都被骗了。还以为他们丫生下来就是大人呢。

    那条线是什么呢?

    “你不是叫王招君吗?一跟男的说话就浑身直抖,整个人都浪起来了。”

    “这孩子以后没有户口,上学都很麻烦。”

    “喜当爹。”

    “绿帽子扣一瓷实。”

    那条线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圈呢?

    不准约炮。不准离婚后继续上床。不准不结婚就生下孩子。不准抚育和自己没有亲生关系的孩子。

    但,划定这条线的人,是怎么回事呢?——“都他妈不知道。”

    这段独白改编自原著倒数第二段王招的内心活动。

    现在身边坐着杜微,她知道他其实也不懂,但是就有这么个人了,从此,就得模仿着上一代人的生活,似模似样的过起来,像他们一样养孩子,把他带大,等他离开。她突然明白了,其实谁都不会,但都得硬着头皮假装会。父母,姥爷,谁心里都没有底,都是互相学着到今天的,他们和她一样,只不过,都没说。

    比起“其实谁都不会,但都得硬着头皮假装会”,“假装给咱画条线……咱都被骗了”。实际上拥有了更广阔的理解空间。

    这段独白由王招移到杜微身上也增加了它的力度。不仅仅是因为杜微嘴里掺杂的粗语加强了听上去的冲击力,不仅仅是因为这句话承载了剧情上的转折,当然也绝不是因为要让男性角色说出点题的话——别忘了,王招早已经跨过了那条线。

    在整部电影中,王招更早就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向往和对单身养育挑战的担当,更早接受了自己的欲望和对婚姻家庭制度的反叛。

    相反,杜微从最开始只会条件反射地说出“喜当爹”、“绿帽子扣一瓷实”,在大理经历了心路转折,到最终能够对王招说出的上面那段独白,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也把杜微的人物形象推向完成。

    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他本人闲云野鹤的性格,我们绝不能否认王招对他潜在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甚至可以说这部电影颠覆了传统男性启蒙者的角色——是女性启蒙了男性。

    男性拯救者?

    关于男性拯救者的批评,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是一个非常爱情电影的结局方式。在每一个爱情电影中,角色总是会遇到各方面都与自己相衬的人,双方彼此试探又因为一些生活中的矛盾彼此疏离,但在结局里,一切问题都会被坚贞不移的爱情所解决,在幸福和喜悦中,两个年轻人认识了生活的真相,选择共同拥抱生活。

    但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电影所发生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没有杜微的转变,王招将很难完成生下孩子的心愿。而杜微的转折或许有一定内在逻辑,杜微的出现却纯粹是一个巧合。换句话说,只要这部电影还想解决王招单身生育的矛盾,注定要设置杜微出现这个巧合事件。

    只是,创作者似乎并没有回避这个结局出于偶然的性质,反而用这个“偶然”化作女权主义批判。

    在孕检回来的路上,导演再次加入了原著中没有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开始于王招说自己每次中奖之后都会倒霉,然后突然对杜微说:“我不能跟你结婚。”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提到了嗓子眼,在最烂俗的爱情片里,下一句女主角一定会说:“因为你是个好人,我不能让你付出这么多……”如果《寻汉计》这么拍,那这整个片子就完蛋了。

    幸好没有。

    王招说:“我要是跟你结婚了,我不是又中奖了吗?”

    ……

    心怀浪漫心又缺乏短期记忆的观众当然可以如此解读:“女主角终于遇到了自己的爱情!爱情多么难得,就像中奖一般可贵。”不过,不要忘记,整部电影的出发点并不是王招寻找爱,而是王招想生一个孩子。

    让我说的再仔细一点吧。

    一个单身的、不回避欲望的、想有一个孩子的女人,想在这个社会上有尊严的生活下去,如同中奖一般难。

    尾巴:最令人惊喜的片尾字幕,不忌讳体制的影响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给电影加一个尾巴成为了中国导演的一个利器。

    犯罪片太黑暗,警察太没用,没关系,结尾补一个镜头,所有犯罪嫌疑人均已落网,所有腐败分子均被查处。

    《心迷宫》、《老炮儿》、《火锅英雄》、《暴裂无声》、《我不是药神》、《误杀》、《南方车站的聚会》……

    只需要加上一个小小的尾巴,就可以在前面两个小时里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性黑暗面,抨击社会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直斥体制的漏洞和黑暗,最后还能挂上龙标,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划算的买卖?

    但《寻汉计》似乎并不属于这类。

    如果你比较迟钝,看着任素汐在风中含泪的笑容,镜头渐渐转到黑幕,电影画上句号,你恐怕完全不会觉得前面的电影有哪些“不能过审”的内容,有哪些抨击政治的内容。

    王招面临的恶意,不就是原生家庭的弟弟和妈妈,公司的同事,前夫,这一个个具体的人吗?

    王招故事的动力,不就是遇人不淑年纪大了的她想要生下一个孩子吗?

    但导演显然不希望让你忘记,整个故事出发点的另外50%:王招想生下一个孩子,但单身的她不被允许生育。

    于是黑色渐渐的浮现出这样一段文字:

    让我翻译一下:

    2016年前,国家规定,没有结婚的女人不能行使生育权。

    2016年前,国家规定,如果单身的女人想行使生育权,可以放弃尊严地恳请孩子生理学意义父亲施舍同情,或者放弃诚实地去相亲角找一个普通却自信的男人欺骗。

    2016年前,国家规定,总之,单身的女人行使生育权需要一个男人的首肯。

    2016年前,国家规定,让单身的女人行使生育权比中了彩票还要难。

    前几天,微信群里有人提出一个问题,究竟是资本还是国家不让底层人民发声,我说这个问题前提就出错了,资本和国家并不是两个东西。

    我想这个话式也可以套用在这里:究竟是谁在压迫女性最基本的尊严和权利,父权制还是国家?不,父权制和国家并不是两个东西。

    ……哦对了,还有保守派观众的“三观”。

    感谢“三观不正”的《寻汉计》,是我今年看过最棒的女权主义电影!

  • 头像
    韩松落

    几年前,在北京,早点摊上,看到这么一段。

    大家在油条锅前面排队,等油条出锅,排第二的大姐有点急了,对排第一的大哥说,我有点急,我能跟您换一下吗?大哥说好啊。就换了。大姐谢过,站第一,等油条,油条出锅了,又裂又歪。大姐指着油条,似乎说不出来话的样子,然后笑着开口了,这油条太丑了,我不想要了呢,怎么办。排了第二的大哥笑说,您不要,那给我得了,我不嫌丑。大姐也笑了,那太谢谢您了 ,您瞅瞅,是不是太丑了。排着队的人都笑了。

    似乎都不正确,换位置,嫌油条丑,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正确,大哥大姐似乎就是有义务演这么一段,活跃一下气氛。

    《寻汉计》讲的就是这个,我觉得它和什么小三、接盘侠、讨好型人格都没有关系,那都是故事,故事都是假的,这个电影为的就是讲这么一种情绪,北京特有的情绪,就在早点摊和胡同里流动着的,弥合大大小小的世界之间的裂缝,填补空隙的这么一种情绪。起了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也没给毁掉的一种情绪。

    我有很久很久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了(我们的群友都有同感),我给它打了五星。那这几年我们看的都是什么电影呢,我的感觉是,我们看的都是“奇观电影”,或者故事是奇观,或者场面是奇观。但这个电影不是,它不是奇观。

    其实在看这个电影之前,我先看到了故事简介,寻找接盘侠,做局做庄,我有点担心,这会不会是另一部《最想念的季节》,但看了一小半就放心了,完完全全不是一回事。《最想念的季节》依然有奇观的成分,但《寻汉计》不是奇观,甚至不是故事,就是一种流动的情绪。

    甚至也不是导演说的“这姑娘不容易,能帮一把帮一把”,那是他为了让观众容易理解特意说的,故事里的人,没有这么自觉。故事一开始,两个人就已经懵懵懂懂接受对方了,“做局找人接盘”也好,平凡人的帮补也好,都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就是要小小傲娇一下,扭着身子挣扎一下,以及再三确认一下。

    确认一下北京这地方,高楼大厦之间,还有这种情绪在流动。

    王子川演的,其实是“董永”或者“宁采臣”,就是这种情绪的代言人。之所以给这两个名字打引号,是因为我不是专指那两个角色,而是那一类角色,淳朴的,散淡的,不卑不亢的,没有被善待过,但也没被亏待过,最接近“原人”的,人类的基本面,弥补裂缝的水。

    这就是理想伴侣。毛茸茸的头发,驾驶蹦蹦,乱剪指甲,都是假的,是王子外面那层青蛙。

    再说一遍,故事也是假的,所以,豆瓣评论里,那些分析讨好型人格、原生家庭、厌女、女性地位的,打一星的,可能是太年轻了,没看懂,看懂看不懂,和上过什么学,读过多少书看过电影没关系。就是莫文蔚的歌词里唱的,“女孩,通通站到一边,这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真想弄明白,还要好几年。”

    有两场戏特别特别好,宾馆里那段,还有大理那段,首先写得特别好,对白尤其好,一点不是想象中那种精准的、犀利的,接得特别顺的对白,反而是言不及义、言不由衷、左顾右盼、断断续续、闪闪躲躲、表达不到位的,但两个人的情绪和情绪的递进却那么合理得体。他们说的都是些散话废话,指东打西的话,难堪的、伤自尊的所以不得不往轻描淡写里说的话,但我就是知道他们真正要说的是什么。写得精准犀利不难,反而是写成这样非常难。我也是写东西的,所以我边看边想,我能不能写得上,CAN不CAN,UP不UP,我觉得我远远写不上。

    李保田演的姥爷,其实本片监制田壮壮也能演,不过田壮壮太合适了,太符合想象了,而且没有那种略微带点江湖气的、狭促又善良的感觉,现在这样正好。

    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碎扑扑的电影,却让我一直在回想。

    它的情绪也流动到了我心里的缝隙里。

  • 头像
    柏邦妮

    我住过那片儿房子。就电影里王招和她姥爷住的老楼,在凤凰汇对面,临街,得钻过窄长窄长的,只容一个人穿行的走廊,摆满了邻居家的花和花盆儿,往来一个人就得错肩,邻居往往都是老人,错肩的时候客气的问,“中午吃什么?”“酱油汆儿!”

    楼下是一排破旧的沙发和椅子,摆在太阳地儿,太阳好的时候,坐满了老头儿和老太太。打牌,聊天儿。

    出来就是东三环,三里屯,北京最繁华的地界,他们和他们的生活交错融合,彼此不相干似的。他们的生活安静,自足,小区里那种小蔬菜店,挺实惠的。电影里有一个镜头,压得很低的仰拍,王招从一条这样的胡同往外走,头顶就是大裤衩,赛博庞克似的,我没有在其他中国电影里看过一个类似的镜头,这么去拍大裤衩。

    包括那种京郊的农家乐,骑马,打气球,包括杜微那种男人,胸无大志的见天儿跟老头儿在公园呆着,打打游戏开开三蹦子,其实挺敏感挺自卑的但是脖子梗着脸仰着,穷横穷横的,也不知道他骄傲个啥,但得骄傲着——这些我都见过,也熟悉,但是这些其他电影里没有。大概他们觉得不配吧。

    王招好像也不配做一个女主角,一点儿女主角应该有的自主意识,主观能动性都没有。她被挤得,压得,揉搓得多低,多卑微呀,就像我前男友说的,“五分钱的水萝卜,谁都能拿一把,”她说,“别心疼我,我有的是力气。”她不心疼自个儿,但是我们心疼她。看着她自取其辱简直是恨铁不成钢,但是这种牙痒痒的恨没有爱哪儿成,我们不知不觉的疼她,爱她。因为我自己,多多少少,也他妈是个不争气的王招。

    这么一个懦弱的人,在她最可以软弱的时刻,你只要顺应着,躺下去,圆下去就可以了,她做不到,她就这么个不合时宜的人,她要讲真话,她骗不了人。这时候见的是人性,人性里最可贵的那部分。

    电影最好的一场戏当然是农家乐宾馆里那场大戏,写得有多好,演得有多好。这么尴尬的一个情境,眼看就要水到渠成了,杜微偏偏也不傻,那点底牌一点一点的翻。看起来王子川控的场,把握的节奏,一起一伏的就那么带劲,其实任素汐秤砣似的压着戏,爆发与不爆发都动人。

    看两个好演员飙戏,太值得了。看几个好演员演戏,太难得了。每个演员都好,每场戏都好。场与场之间,停顿和空白也好。

    我特别喜欢那些小戏,碎戏,过场戏。要都是大戏接着大戏,就特别像话剧,电影之所以是电影,正在于这种部分。草威写这部电影,写得多好,他说,“生活的缝隙里,有温热的东西流淌出来”,那些小碎戏,就是生活的缝隙。

    是王招跟前夫那里受辱,回家,一扭脸儿看见车棚里,曾经的自己和曾经的他,热烈亲吻。是王招自己去买套儿,出来小超市,对面两个卖羊肉串的,她孕吐弯下身来,卖串儿的以为熏着她了,赶紧换了一个方向扇。我太喜欢这场戏了,就这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给了一点点关照一点点暖,尤其让人绷不住,王招哭了,回去了。扭转她的是什么灵魂的重击?不是,就这么一点点陌生人的情分。纯属生活的偶然。

    下一场戏也好哇,回去哭嘛,别哭了,缝隙里洒点眼泪得了,回去歪床上看综艺,还能笑笑,没心没肺的哄哄自己。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一些苏联早期的电影,还有我心爱的一些日本电影,山田洋次那种,矢志不渝的写普通人,写普通人的生活。都是充满瑕疵的人,谁也不比谁更高贵,但是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们身上灵光一闪似的,绽放出,“朴素的人情美”,如果叫爱情有点太酸了,如果非要叫爱情,这爱情里有体恤,有义气,有理解。对就是理解。最难最难的是理解。

    他们不讲爱情的,只有“日子往一起过”。“我觉得就这么着吧跟你凑合着也行”,傲娇傲娇的心甘情愿。

    看电影已经是深夜,排片太差了,一天一场还是深夜。我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什么样的是好电影?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生活,配出现在我们的银幕上?在我心里,《寻汉计》就是一种理想。并不是观众没有见过的东西才配出现在银幕上。我们的生活,以如此的面貌,诚恳的流淌。

    影厅里人不多,后排几个女生后半程都在笑。我好喜欢她们的笑,都在点儿上,笑得轻快也好听。电影结束了,我好想上前给她们拥抱。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