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侦察兵

侦察兵  侦察兵1974,侦察兵

440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王心刚金征源王达成

类型:战争导演:李文化 状态:HD 年份:1974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豆瓣:7.1分热度:581 ℃ 时间:2024-06-11 19:03:54

简介:详情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侦察参谋郭锐(王心刚饰),奉命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丰城进行侦察,路遇还乡团长(于绍康饰)带领团丁押解我妇女主任(杨雅琴饰)和村干部(周冠森饰),小分队将他们营救。之后,他们在小村安扎下来,分几路化装进城侦...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侦察参谋郭锐(王心刚饰),奉命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丰城进行侦察,路遇还乡团长(于绍康饰)带领团丁押解我妇女主任(杨雅琴饰)和村干部(周冠森饰),小分队将他们营救。之后,他们在小村安扎下来,分几路化装进城侦察。与此同时,敌人已知晓我侦察兵进城,派搜索队长王德标(安震江饰)全城布控,郭锐得知王的姐夫是敌炮团团长黄宇轩(邵冲飞饰),便假扮敌作战处长,并以黄老同学的身份到其家里,智取到敌人火力配备图,在第一时间上报给指挥部。当敌人发觉上当后,展开全城大搜捕,无奈为时已晚,我侦察兵早装扮成敌执法队,驾驶着缴获的中吉普,扬长而去.....
  • 头像
    梁佩直

    从剧情看,基本就是这三部作品的组合,主角光环厉害,所以盖了很多电影本身的瑕疵,在那个特殊年代,估计也已经很优秀了,以为小时候父母说那个年代没啥电影可看,其实还是有点的,《侦察兵》这部作品就是在1974拍摄的,可以说难能可贵。

    由于历史的因素,Slogan的内容肯定很多。也很具备时代特色,且看且珍惜吧。这类型电影,可以是接下来彩色故事片《分水岭》和《决裂》等题材片,是一个过度,看完这部作品,再看《分水岭》和《决裂》,很多事情就容易明白很多。

    值得一看的是,在中后段,要挟持对方作战处长而设置路障的过程中,我侦察兵看到敌人正式部队过来时候,把手里美制的M3黄油枪。掀盖式拉开了保险,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是很多战争片没机会看到的镜头。

  • 头像
    薄雾微光

    1991年前对影像的记忆,是非常丰富的,也是很有限的。

    现在想来是多么的拘束和悲哀。从1991年8月底开始,由于香港两个英文台的关系,才慢慢接触到一些好电影。自此所接触到的乃是全然不同的影像世界。虽然与现在比还比较狭隘,毕竟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而1991年前你对所有影像的记忆,也不过是一个风中少年痴迷于那个年代的片断记忆。

    十七岁时,曾无知的自认为是看过电影最多的人,一些电影看了两、三遍,有的看了三遍以上。1977年是一个分水岭,十七年间的老电影陆续解禁,1977年之前,则与全国人民无异,无法选择,记得看的第一部的电影是《小兵张嗄》,只有三、四岁,还有《地道战》《地雷战》,1969年的纪录片《珍宝岛不容侵犯》,印记深刻,自然讲的是中苏交恶后进行的珍宝岛战役,1970年看的《列宁在1918》,到现在都还忘不了看完电影后惊恐的情景。一想到那个女杀手手指夹着烟,桌上就摆着要暗杀列宁的手枪和带毒的子弹。那种冷血阴毒的影像,一直就像个女恶魔跟着你,至少有好几年。

    1971年看到了第一部样板戏《红灯记》,记得是在一个轧花厂破仓库里看的,还是独自翻窗进去,因而对这部戏的专注就超过其它七部样板戏。当时片中的唱词几乎能从头到尾能背下来。直到现在,仍认为八部样板戏演得好唱得最好的,还是《红灯记》,尤其是里面的唱腔,排除政治因素,真正体现了京剧多种元素的整合和创新,可谓最为经典的样板戏记忆。

    荒唐的是,那十多年间,人们唯一的娱乐就是上面发动的自演样板戏、宣传表演小分队和反反复复的几十部电影,再就是外国电影。所谓外国电影不外乎苏联列宁的两部(另一部《列宁在十月》),主要是朝鲜、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越南这几个国家的电影。1972年初,看到第一部朝鲜电影《看不见的战线》,那个英俊的马国哲和狡猾的老孤狸间的较量,后来还有《原形毕露》《卖花姑娘》《战友》《摘苹果的时候》等。

    《卖花姑娘》赚取中国人的眼泪最多,没有人不哭的,真是哭声滔滔。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在当时最吸引你的眼球,尤其是《地下游击队》,可是“文革”十年间你最喜欢的电影。游击队员一开始拿着手雷从高楼纵身跃下,深深的震撼着你,画面设置也很美,节奏感强,这与《宁死不屈》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看过《海岸风雷》《伏击战》《初春》等阿尔巴尼亚电影。

    即便社会主义年代的阿尔巴尼亚,仍不乏有着功底深厚的电影艺术工作者,他们所拍的电影不管内容如何,单从影像的艺术追求上讲,与巴尔干地区电影人的真诚相吻合,和它的邻国希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电影风格也颇为相近。但它又有自已独有的东西。虽然现在阿尔巴尼亚电影亮色已少,但有理由对阿国电影仍抱有期待。罗马尼亚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应是“文革”晚期的事。至于越南的电影倒有几部,如《阿福》《回故乡之路》等片。

    其实每个人对儿时的影像记忆既刻骨铭记又感到极其有限,即使现在看到不少世界影坛有关的典籍,也颇感局促,因为看电影都是实打实的花时间,这也是光阴的流逝的一部分。的确,这世界上唯一公平的就是时间,不管你有多努力也不管有多聪明,只有时间是最好的注脚,时间不会让他蒙混过关。谁在观影的时间上花的多并勤于研习,自然其影像的把握,就会更全面更彻底。但前提是你得有电影看,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想想,“文革”十年间,大家都只能坐在一条船上,所以看到的也就是一样的了。那个时期,除饰演样板戏的京剧演员外,最火的演员当属王心刚、于洋、达式常和饰演潘冬子的祝新运。人们崇拜银幕的“英雄”形象,那种高大上的塑造到了一个极致。虽然《英雄儿女》拍于“文革”前,但它是十年间少数几部可以公映的电影,银幕上塑造的英雄自然属于“向我开炮“的王成。那会小,看的电影次数多,基本从头到尾都能“学”下来,尤喜欢模仿安震江在《侦察兵》中饰演的反派王德彪,他的表情特别逗趣,嘴唇动一动,就好像“黄金万两”,惜憾他在1977年就不幸去世。

    《火红的年代》应是“文革”中所看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接着是《青松岭》《侦察兵》《闪闪的红星》《车轮滚滚》《海霞》《创业》《金光大道》《艳阳天》《决裂》《春苗》《难忘的战斗》《南海长城》《南海风云》《小螺号》《红雨》《欢腾的小凉河》《沸腾的群山》等片,还有重拍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动画片《带响的弓箭》等。喜欢看的倒是正片前的《新闻简报》和类似《西双版纳大象》这类的自然纪录片,但是数量极少,较多的是战天斗地的如《红旗渠》《辉县人民干得好》等,内参纪录片如《板桥水库》也看过。

    那十年间,最火的电影应是《侦察兵》《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这三部电影。反正就是人山人海,每部电影连轴转放映一个多月,还是有人看,看的国产片最多的应该是《英雄儿女》,继而是《打击侵略者》《奇袭》《侦察兵》这四部影片,至少都在五次以上吧。由此可见,在一个贫乏荒芜的年代,一个孩子对电影的热爱,期盼一部电影,就像等待过年,真正是一场“难忘的战斗”,更是一件梦幻、坚忍又奢侈的事。

    2003.8.3

  • 头像
    撒马尔罕守门员

    《侦察兵》(1974)

    之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奇怪为什么演员会错穿65式军服,以为是剧组极不用心的错误导致,现在看来应该是故意为之,而且不仅是《侦察兵》这一部电影存在这一的问题。

    以65式军装为核心的审美体系在当时不仅是军服,而且是等级/群体划分的一种标识,甚至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正确”。

    这不是当时剧组的疏忽,背后反应了这个时代(尤其是74、75年)的思想世界。这方面甚至可以做一个专题研究。

    《南征北战》(1974)

    《渡江侦察记》(1975)
  • 头像
    玉昆

    《侦察兵》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年摄制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中我军侦察兵深入敌后,与敌人斗智斗勇,胜利完成侦察任务的黑白故事片。

    影片讲述解放战争中我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野战军某部军侦察参谋郭锐(王心刚 饰),奉命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敌后的丰城进行侦察,获取一系列重要情报,最终配合主力解放丰城的故事。影片情节与著名战争片《渡江侦察记》有类似之处,都有穿越前线、营救亲人、与游击队接头、化装进城、群众掩护、地方锄奸、深入虎穴、侦察敌炮阵地、勇斗摩托追敌等内容,所不同之处是本片中我军侦察兵的活动更加大胆,获取的情报级别更高,增加了乔装宪兵抓捕敌军高级军官等情节。在动作设计上影片既保留了五六十年代中国战争片的写实风格,同时又明显受到同时期引进的南斯拉夫等国外战争片的影响,带有一定的动作片因素,在枪械的自动化、军装的礼服化等方面给当年的电影观众带来一定的新意,也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

    影片的阵容集结了一大批当时的知名演员,包括当年有中国第一美男子、第一偶像之称的王心刚(《海鹰》),70年代中前期北影的当家花旦杨雅琴(《第二个春天》)、反派专业户李林(《虎穴追踪》)、安震江(《暴风骤雨》)、实力派演员周森冠(《小花》)、关长珠(《激战无名川》)、金征源(《长空雄鹰》)、于绍康(《海霞》)等。导演李文化,原是摄影出身,此片为其转型导演的处女作,70年代几部最具文革色彩的重磅作品如《决裂》、《反击》等都出自他手。影片的音乐节奏明快,主题鲜明,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 头像
    八瓣菩提子
    比如部队怎么那么巧就遇到还乡头子押送两个八路;郭锐怎么那么巧就在吃饭时听见王队长和还乡头子的重要谈话;黄队长怎么就把那么重要的火力配系图给了刚谈话没多久的“老同学”;郭锐他们去“老同学”家的时候怎么那么巧就真好刚上了王队长来电话……总之郭锐同志运气真好!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