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宝音尼木胡巴德玛陈维涵塔娜都愣扎那僧格仁钦鄂尔奇斯敖敦高娃
类型:剧情导演:杨瑾 状态:HD 年份:2018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蒙古语,汉语普通话 豆瓣:6.9分热度:3 ℃ 时间:2023-08-15 11:17:25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看过《片警宝音》:n 1.作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重点影片,电影拍得很克制,把它看作是风光片也行,悬疑片也行,有些片段甚至有公路片的感觉,主旋律、价值观不易察觉,润物无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n 2.我心目中的乌拉特三部曲是《季风中的马》《蓝学校》《片警宝音》,这些小众电影贯穿了我人生的三个阶段,对我影响很深。家乡被搬上银幕,能让人重新认识身边司空见惯的人物和风景。正如电影中宝音说的:乌拉特后旗一点也不贫瘠,光牧草就有一千多种。有时想想,天上翻滚的流云,地上散落的沙砾,白云苍狗,物转星移,人在其间,渺小也正常。n 3.可以看出杨瑾导演有探讨宏大命题的野心,得到与失去,我是谁,明天和意外……但是由于限制,没有铺展。主旋律之外,可以多角度解读。 n 4.本片一些情节和石博城有关,和羊背子有关,和段莲胜有关,和西部铜业有关,和大佛有关,和巴宝路有关,和抗旱救灾饲草料有关,和会展中心二楼有关。n 5.一处穿帮:上一秒宝音骑摩托车在东升庙大街风驰电掣,下一秒就到了潮格镇。n 6.值回票价。
这片根本谈不上主旋律,片中宝音对自己老是被采访报道还有点不满,觉得这些表彰并没有给母亲的生活带来改善,反而很不主旋律。那些一看到根据英模事迹改编就贬斥为主旋律的,如果这故事放在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会是什么看法。
这部电影的叙事很冷静平实,并没有刻意去称颂什么,无论是社会主义英模的一面,还是蒙族传统文化的一面,都没有极力去渲染,导演很明显在避免一种宏大叙事,包括呼麦和长调在内的很标签化的音乐都用得很克制,更多的是描写最普通的牧区生活,把“粗糙”蒙古人很多细腻的地方给表现出来,尤其是对生死。更特别的是,描写的是远离汉地的边境蒙古人,他们依旧放牧,互相之间还说着蒙语,即使有汉人在场。不过那段萨满舞不是很理解,我原以为萨满只在东北有残留,虽然蒙族信仰长生天,但仪式更应该是佛教式的吧,就像后面那个老人的葬礼。
电影略带点悬疑,开头还为结尾埋了伏笔,用户籍登记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随处都有办户口销户口的情节,也算是一个中国特色了。
那张手绘地图也挺有意思,用井来标识地点,看过不少清朝和民国时的蒙地旅行日记,里面提到最多的地名就是各种忽洞,也就是井,井在蒙地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东西,这在图雅的婚事里也有反映,井最终还影响到了北京,它就是胡同的由来。
电影还侧面展示了底层流动汉人作为外来者在这片地区的打工生活,同样也跟一百多年前一样,他们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记得有学者从一个很另类的角度研究过清朝蒙地汉人的鸡jian现象。
最后,那个凶手叫何国锋,邯郸人,我一听就笑了,哈哈这不就是小河么。
非常不爽的事情是,当时没能去电影院看这个电影。想在回想起来,最难能忘怀的,还是那辽阔的风景,给角色带来的属性加成。这个牧民孩子的胸怀从哪里来,就是从他的身份来。
杨瑾电影的个人特色,在我看来,最突出的地方是,角色的身份和镜头里捕捉出来的画面之间,具有的极强的联系。《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里面贯穿始终的是黄河,带给那个孩子的姐姐身份的豁达,再多的人情恩怨,放到黄河边,都变得微不足道,同时黄河也赋予了那个姐姐角色的一种豁达。《那年八岁》则是一面面的北方土墙、土堆、土房子充满画面的全剧下,一条阳光下温柔的河流,赋予了爷爷同样在八岁被人歧视的豁达。《片警宝音》也是,内蒙古的风情之下,那个逆光放生的小羊,也是一种生命的豁达。
不过《片警宝音》的问题,在这种对比之下,突然也就暴露了出来。之前的两部电影,是带着一种弱剧情联系的情况下,在故事发展到结束的时候突然用一个故事,加画面的形式来点题的。《片警宝音》却将这个最美的时刻,放到了中央,而且把小羊放生和女人死亡之间,又分了开来。让人在一种很散的状态下,彻底的失去了连续起故事的能力。
所以,电影的各个章节的组织,还是高估了观众的联系能力。
而且,又是这样一个,好人好事代表,很多事件必须点出来的情况下,愈发的分散。好在片子没有变成煽情电视节目中间的,播音腔很重的插播介绍,就像电视里突然有一首歌献给他的时候,立马切到下一个场景的设计。
这个电影,是在《我本是高山》的导演名字里,突然看到杨瑾,这个采访里总是引用贾樟柯的山西老乡的名字之后,突然想起来当年,因为加班,北京仅有的几个场次放映《片警宝音》影院都没有去成,很快就院线一日游,而无法观看的遗憾之下,赶紧搜索了网络,发现有了片源。这里,这种片子,不会有推广信息,错过很多年,确实也是无奈之举。过几天去《我本是高山》给他补一张电影票吧。而且11月16日上映的拉华加的《千里送鹤》估计也是院线一日游了,万玛才旦的去世,今年又在推《回西藏》,大家的重心可能已经不在这样一部旧电影上面了吧。《片警宝音》也提醒我,设个闹钟,11月16日下班,能买到那个影院,就买那个,千里地铁我也得去看《千里送鹤》了。
言归正传《片警宝音》说实话,也是一个命题作文,好人好事代表的故事本来也没有在娱乐感方面,带有期待,但反而是一些剧情的设计和台词的尺度上,感觉还是没能突破某种设定的框架。好在,结尾没有出现,片中的杀人犯应犯什么什么什么罪,而被判多少多少年,就值得我加一星了。总比包装成藏地首部商业恐怖片的《圣山村迷局》,和几乎疼痛文学的《隐入尘烟》,让人看着更为舒适。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层层关联,整体温情,却暗含生死思考的电影。
记得在北影节的一次访谈里,观众问到审查制度,他们有什么看法。当时杨瑾的微博网名还是,杨瑾支持电影分级,现场另一位《石头》的导演,留守儿童的伤痛至今无法获得曝光,而拉华加则也拿着《回西藏》开始走入大家的视线了。杨瑾当时的回答是,带着微笑,表达了些许的无奈。当时,他应该是刚拍完《片警宝音》,现在回看的结果里,其实片中已经把不应该出现的情节,写成了推动故事的情感线索了。
前半段,女上级来视察时候,妻子逃票被赶下车而冻死的丈夫闯入,宝音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的汇报了情况。之后又去大巴车上,抢行李,并帮丈夫落户,这个情节的处理,已经是规矩之外,但情理之中了。
首先是,杀了保护动物狼,是因为狼吃了很多的牧民的羊,这样的情节,超出了尺度,但却为那个大叔,爱护宝音的胃,不惜违法给一个片警送上他真心的诚意,做了足够的铺垫。不过电影没有在宝音忙于工作,在风沙里穿梭,不能正点吃饭上面做太多关联性的暗示,已有的几场戏,都比较分散。最后大叔去世的时候,宝音隐忍着思考生死的命题,其实就是片子的主题了。
其次是,养了一个保护动物黄羊,妈妈的回复是,小羊的母亲死了,我不养怎么办。这个情节,也应该是超出尺度的,之后羊长大后,放生的场面,逆光下,慢慢的越来越活泼的画面,真的是很动容。被杀的女人,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走向,不忍心的去追赶这个小生命的奔跑,一切的浪漫之后,为草垛里突然出现的尸体镜头,也拉满了足够的反差。
最后,其实我感觉这些尺度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审查也给出了通过的许可,并没有过分的有要求。所以,我始终觉得,还欠一些火候的地方就在于,对生死的一些探讨,太过于分散,不够直接。能串起全篇的,就只有生死这个主题了,而故事里却好几次想点题,又没有点的很彻底。作为好人好事代表的探讨,一个人为什么能放下自己的胃病,日复一日的繁琐的进行人口登记;放下母亲期盼的婚嫁,在母亲又求佛,又送小羊给寻亲的女子的期待下;而且还放下沙漠里饿死和渴死的恐惧,在丝毫没有关心有没有人做后援,也知道凶手有凶器的情况下,直冲沙漠。这些行为没有处理的很波澜壮阔,但最根本的动机,是人对生死的看淡这一点来说,是应该拿出来进行探讨的。
这可能就是唯物主义的现状下,一些因为心的坚强而表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无法逻辑自洽的进行表述的根本原因。
那关于生死的主题,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出现,但一直没有很正面的点出来。其实宝音问喇嘛壁画什么时候画完,喇嘛回复“该画完的时候,就画完了”,就可以看出。宝音的世界,不是一个教条的唯物主义世界,而且从宝音妈妈的口里说出来的台词也可以感受到,人死其实是一件已经注定的事情。这其实是所谓的被判定为落后的,不可取的价值观里,现代人所缺失的。也许是商业消费社会里,对死的恐惧,是赚钱的一大利器,一旦人对死无畏了,消费将变得非常难以推行下去。但在我看来,任何好人好事能够超出常人之处,一定是自己对死的看开。我们都是这世间的一粒盐,这是耶稣的话,每个人都应该为别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味道,为别人奉献,毕竟你再努力的争取保留的东西,在你死后,全部尘归尘土归土了,反而是你不想死,怕死,疯狂的折腾,不管是合理的医药费的透支和开支,还是情绪上的恐惧和对别人的怨天尤人,都让你变得失去盐味。
片子,其实呈现出的是,宝音这个警察,如何逐渐神化的过程。一开始我们也看到了,他为妈妈打水很难,而希望把三十万用来修水井。经历了哪些事情,变成更关心那些为别人牺牲自己的好人好事呢?经历的事情,正是看到了,性格外放的朋友和媳妇之间的美好,却遭遇被杀之后,心里为自己未能及时追杀,户籍登记时候发现的凶手而懊悔。日夜难眠之间,又遇上了不愿去养老院,想在自己一辈子长大的牧场里生活的大叔的死去,为大叔梳容,擦拭身体,入殓,火葬。这才引发了,他在妈妈身边问的那句,宝音的名字的由来。原来妈妈,已经经历了哥哥的死去,妈妈对生死的看淡,来自于用非唯物的方式,去接受这个世界带给她的痛苦,以此才能豁达的生活下去。在知道妈妈对他的期望,并没有那么物质化以后,他选择了不再把三十万用于修水井。宝音在大叔,在妈妈的感染下,明白了苍茫的沙漠里,生命应该存在的意义。
可惜,在别人的婚礼上,工作太忙,不找对象的宝音,愁坏了老母亲。对于孩子来说,遇到一个包容自己的妈妈,可能是高概率的。遇到一个包容自己的媳妇,概率就比较低了。
这注定是一部将警察拉下神坛的电影。nn茫茫大漠,贫瘠的草原,一位浑身尘土、双手皲裂、面庞黝黑的警察骑着一个破旧的摩托车在奔波。是的,整部影片,他一直在奔波。奔波在中国最大的警务区,1672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奔波在镇上,旗上,邮局,银行,牧民家中;奔波在矿厂、屠宰场、喇嘛寺;奔波在他那一张张小心翼翼手绘的破旧地图上。nn他就是电影的主人公,片警宝音,一个号称管着中国最大的片区片警。 说他把警察的形象拉下神坛,丝毫不夸张。他既没有强健的体格和高超的身手去与犯罪分子搏斗,也没有超群的智慧去发现犯罪分子留下的蛛丝马迹;他没有精良的警用装备,随身的大挎包里也只有一块拍照用红布和相机;甚至用稍微苛刻一些的眼光看,他的警容不甚严整,肩上的“两杠一”都还没有按照规定更换成新式肩章——这一切都太颠覆了,和大荧幕上以往的警察形象太不一样了。nn但在我的眼中,在一个做了十几年的社区民警的眼中,宝音就是我身边的管片同事,一个活生生的“老三督”。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警察。他怯懦,遇到了心仪的人不敢争取;他狡黠,公共汽车上扯不下人来的时候,抱起对方的行李就跑;他自责,一个坏人两次从他眼皮底下溜走;他贫穷,摩托车散架了还舍不得换;他憨直,有人评价他的辖区贫瘠,他会反唇相讥,哪怕说这话的人是正在采访他的记者;他平凡,把警服一脱,扔在人堆里你很难把他找出来。n仿佛,宝音就是身边的老李、老赵。n但无可置疑的是,他敬业,他是连牧民家的看家狗都认识的片警,生活中除了工作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元素;他勇敢,即便是面对持刀的杀人凶徒;他慷慨,用自己的钱偷偷周济身边的困难群体;他执着,每天陪伴独居老人直到把老人送终;他伟大,平凡中的伟大!n他深爱着自己脚下这片戈壁,深爱着乌拉特旗土地上生活的这些人。“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是牧民的儿子,就喜欢跟他们打交道,他们也信任我,能给他们做点事情,我心里就很踏实。我的职业是警察,我的身份是乌拉特人。”n诗人艾青曾经深情的吟咏:“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给片警宝音作出了最好的注解。宝音把最自己深沉的爱给了自己的母亲、自己的乡亲和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nn宝音为什么能够成为这样一个人?nn我想,电影已经给出了答案——他的母亲。别人家的小马驹不听话,宝音的母亲主动要过来替人家喂养大,专门请人调教,最后还要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像嫁女儿一样隆重的把马送回去。n也许,只有这样的母亲,才会培育出这样的儿子。n通观全篇,宝音的感情一直处于隐藏的状态,失望、不快,都被他深深地隐藏进了憨笑里;甚至有些压抑。唯独一次他哭了,哭得如此伤心,哭得像个孩子,在他妈妈的怀里痛哭流涕。他为什么会哭?是接连见到了两次死亡感悟无常?还是懊恼自己没有早一点抓到那个坏人?亦或是不解自己明明这么努力却保护不了戈壁滩上的花朵?甚至是因为他后悔没有用自己的奖金来给妈妈打一口井?无论怎样,他哭了出来,情感得到了最大的宣泄;无论怎样,还有妈妈陪伴在他身边。nn宝音痛哭的时候,我也哭了。nn也许在那些专业的演员面前,《片警宝音》的演员都太业余了,但是在我,一个基层民警的眼里,电影原汁原味的呈现出了我的生活,琐碎、无聊、平淡,甚至是压抑与愤懑。属于警察的荣光与放松,每次都只有短短的一刻,短到自己都难以察觉,短到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望着平静而深邃的夜空那一瞬的窃喜。nnn终于,宝音骑上了崭新的警用摩托车,依旧奔波在那祖国边陲的广袤戈壁,奔波在中国最大的那个警务区,奔波在各种鸡毛蒜皮的琐碎工作中,奔波在每一个观众的脑海里。n《片警宝音》,是一部将警察形象拉下神坛,跌入人心的电影。n2018年12月18日,于北京n
作为一名警察,我为自己于生活的浮躁而感到羞愧;作为一个蒙族,我为自己对母语的生疏而感到羞耻。在迢迢千里之外,在莽莽戈壁之上,还有那么一群人,世代维系着、仰赖着偏远的荒芜,不断捍卫着、守护着祖国的疆土,凛冽的寒风在每一副高挺的颧骨上镌刻出岁月沧桑的年轮,灼热的骄阳在每一寸粗糙的皮肤上描摹出亘古不变的颜色。在每一对O字型双腿的脚下,在每一双三角形眼眸的深处,似乎仍保留着、传承着从那遥不可及的远古弥留下来的旷达和坚毅,它们就像蒙古长调一样悠远,就像蒙古呼麦一样阳刚,它们融合在自然音节的抑扬顿挫里,融在化不开冲不散的血液汗水中。而那些为高耸入云的水泥森林遮蔽得眼花缭乱的人,和那些早已遭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逼催得急功近利的心,又怎肯闭上双眼思考自己何而为人为人几何,又怎愿停下脚步怅望人生从何而来又向何方。正因如此,公权力遭到质疑;正因如此,蒙文化日渐式微。
无论这个电影的内容有多少真实,又几多杜撰,但每当回想老额吉牵着那匹马驹走在黄沙肆虐的风里,我不禁感叹,无论是否出于自愿,但正是多少这样生活于底层无奈而又淳朴的蒙古人和这样的中国人擎起了民族和国家的脊梁,正是有多少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普通公职人员和劳动人民为这个泱泱大国的繁荣和复兴奉献自己的一生。金钱和政治的确是为富人和政客们所把持的,但请允许平凡的人拥有他自己的故事,即便这样的故事有些许寒酸,但它却也真实。在公安系统里如果到不了副科级,那么是无法从两杠一自然晋升到两杠二的,电影很真实,宝音德力格尔至今仍然是一个三级警督,而这样的事情在旗县市一级是多么司空见惯的,鞠躬尽瘁一生还是个科员、股长,他们的人生就定格在了三督。所以,如果以后你见到年过半百仍然戴着两毛一警衔确呆在一线的老警,请多一些尊重,十几二十年不晋升的感觉不好受;所以,如果你以后见到一股奶茶味汉族话说不明白的老乡,请多一些敬佩,正是这些人传承着千百年来几近消亡的畜牧文化。虽然国泰民安岁月静好,但仍有人踽踽彳亍负重前行!
别碰脏钱
闪电战
绑架游戏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最后的慰安妇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09℃
看过《片警宝音》:n 1.作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重点影片,电影拍得很克制,把它看作是风光片也行,悬疑片也行,有些片段甚至有公路片的感觉,主旋律、价值观不易察觉,润物无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n 2.我心目中的乌拉特三部曲是《季风中的马》《蓝学校》《片警宝音》,这些小众电影贯穿了我人生的三个阶段,对我影响很深。家乡被搬上银幕,能让人重新认识身边司空见惯的人物和风景。正如电影中宝音说的:乌拉特后旗一点也不贫瘠,光牧草就有一千多种。有时想想,天上翻滚的流云,地上散落的沙砾,白云苍狗,物转星移,人在其间,渺小也正常。n 3.可以看出杨瑾导演有探讨宏大命题的野心,得到与失去,我是谁,明天和意外……但是由于限制,没有铺展。主旋律之外,可以多角度解读。 n 4.本片一些情节和石博城有关,和羊背子有关,和段莲胜有关,和西部铜业有关,和大佛有关,和巴宝路有关,和抗旱救灾饲草料有关,和会展中心二楼有关。n 5.一处穿帮:上一秒宝音骑摩托车在东升庙大街风驰电掣,下一秒就到了潮格镇。n 6.值回票价。
这片根本谈不上主旋律,片中宝音对自己老是被采访报道还有点不满,觉得这些表彰并没有给母亲的生活带来改善,反而很不主旋律。那些一看到根据英模事迹改编就贬斥为主旋律的,如果这故事放在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会是什么看法。
这部电影的叙事很冷静平实,并没有刻意去称颂什么,无论是社会主义英模的一面,还是蒙族传统文化的一面,都没有极力去渲染,导演很明显在避免一种宏大叙事,包括呼麦和长调在内的很标签化的音乐都用得很克制,更多的是描写最普通的牧区生活,把“粗糙”蒙古人很多细腻的地方给表现出来,尤其是对生死。更特别的是,描写的是远离汉地的边境蒙古人,他们依旧放牧,互相之间还说着蒙语,即使有汉人在场。不过那段萨满舞不是很理解,我原以为萨满只在东北有残留,虽然蒙族信仰长生天,但仪式更应该是佛教式的吧,就像后面那个老人的葬礼。
电影略带点悬疑,开头还为结尾埋了伏笔,用户籍登记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随处都有办户口销户口的情节,也算是一个中国特色了。
那张手绘地图也挺有意思,用井来标识地点,看过不少清朝和民国时的蒙地旅行日记,里面提到最多的地名就是各种忽洞,也就是井,井在蒙地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东西,这在图雅的婚事里也有反映,井最终还影响到了北京,它就是胡同的由来。
电影还侧面展示了底层流动汉人作为外来者在这片地区的打工生活,同样也跟一百多年前一样,他们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记得有学者从一个很另类的角度研究过清朝蒙地汉人的鸡jian现象。
最后,那个凶手叫何国锋,邯郸人,我一听就笑了,哈哈这不就是小河么。
非常不爽的事情是,当时没能去电影院看这个电影。想在回想起来,最难能忘怀的,还是那辽阔的风景,给角色带来的属性加成。这个牧民孩子的胸怀从哪里来,就是从他的身份来。
杨瑾电影的个人特色,在我看来,最突出的地方是,角色的身份和镜头里捕捉出来的画面之间,具有的极强的联系。《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里面贯穿始终的是黄河,带给那个孩子的姐姐身份的豁达,再多的人情恩怨,放到黄河边,都变得微不足道,同时黄河也赋予了那个姐姐角色的一种豁达。《那年八岁》则是一面面的北方土墙、土堆、土房子充满画面的全剧下,一条阳光下温柔的河流,赋予了爷爷同样在八岁被人歧视的豁达。《片警宝音》也是,内蒙古的风情之下,那个逆光放生的小羊,也是一种生命的豁达。
不过《片警宝音》的问题,在这种对比之下,突然也就暴露了出来。之前的两部电影,是带着一种弱剧情联系的情况下,在故事发展到结束的时候突然用一个故事,加画面的形式来点题的。《片警宝音》却将这个最美的时刻,放到了中央,而且把小羊放生和女人死亡之间,又分了开来。让人在一种很散的状态下,彻底的失去了连续起故事的能力。
所以,电影的各个章节的组织,还是高估了观众的联系能力。
而且,又是这样一个,好人好事代表,很多事件必须点出来的情况下,愈发的分散。好在片子没有变成煽情电视节目中间的,播音腔很重的插播介绍,就像电视里突然有一首歌献给他的时候,立马切到下一个场景的设计。
这个电影,是在《我本是高山》的导演名字里,突然看到杨瑾,这个采访里总是引用贾樟柯的山西老乡的名字之后,突然想起来当年,因为加班,北京仅有的几个场次放映《片警宝音》影院都没有去成,很快就院线一日游,而无法观看的遗憾之下,赶紧搜索了网络,发现有了片源。这里,这种片子,不会有推广信息,错过很多年,确实也是无奈之举。过几天去《我本是高山》给他补一张电影票吧。而且11月16日上映的拉华加的《千里送鹤》估计也是院线一日游了,万玛才旦的去世,今年又在推《回西藏》,大家的重心可能已经不在这样一部旧电影上面了吧。《片警宝音》也提醒我,设个闹钟,11月16日下班,能买到那个影院,就买那个,千里地铁我也得去看《千里送鹤》了。
言归正传《片警宝音》说实话,也是一个命题作文,好人好事代表的故事本来也没有在娱乐感方面,带有期待,但反而是一些剧情的设计和台词的尺度上,感觉还是没能突破某种设定的框架。好在,结尾没有出现,片中的杀人犯应犯什么什么什么罪,而被判多少多少年,就值得我加一星了。总比包装成藏地首部商业恐怖片的《圣山村迷局》,和几乎疼痛文学的《隐入尘烟》,让人看着更为舒适。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层层关联,整体温情,却暗含生死思考的电影。
记得在北影节的一次访谈里,观众问到审查制度,他们有什么看法。当时杨瑾的微博网名还是,杨瑾支持电影分级,现场另一位《石头》的导演,留守儿童的伤痛至今无法获得曝光,而拉华加则也拿着《回西藏》开始走入大家的视线了。杨瑾当时的回答是,带着微笑,表达了些许的无奈。当时,他应该是刚拍完《片警宝音》,现在回看的结果里,其实片中已经把不应该出现的情节,写成了推动故事的情感线索了。
前半段,女上级来视察时候,妻子逃票被赶下车而冻死的丈夫闯入,宝音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的汇报了情况。之后又去大巴车上,抢行李,并帮丈夫落户,这个情节的处理,已经是规矩之外,但情理之中了。
首先是,杀了保护动物狼,是因为狼吃了很多的牧民的羊,这样的情节,超出了尺度,但却为那个大叔,爱护宝音的胃,不惜违法给一个片警送上他真心的诚意,做了足够的铺垫。不过电影没有在宝音忙于工作,在风沙里穿梭,不能正点吃饭上面做太多关联性的暗示,已有的几场戏,都比较分散。最后大叔去世的时候,宝音隐忍着思考生死的命题,其实就是片子的主题了。
其次是,养了一个保护动物黄羊,妈妈的回复是,小羊的母亲死了,我不养怎么办。这个情节,也应该是超出尺度的,之后羊长大后,放生的场面,逆光下,慢慢的越来越活泼的画面,真的是很动容。被杀的女人,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走向,不忍心的去追赶这个小生命的奔跑,一切的浪漫之后,为草垛里突然出现的尸体镜头,也拉满了足够的反差。
最后,其实我感觉这些尺度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审查也给出了通过的许可,并没有过分的有要求。所以,我始终觉得,还欠一些火候的地方就在于,对生死的一些探讨,太过于分散,不够直接。能串起全篇的,就只有生死这个主题了,而故事里却好几次想点题,又没有点的很彻底。作为好人好事代表的探讨,一个人为什么能放下自己的胃病,日复一日的繁琐的进行人口登记;放下母亲期盼的婚嫁,在母亲又求佛,又送小羊给寻亲的女子的期待下;而且还放下沙漠里饿死和渴死的恐惧,在丝毫没有关心有没有人做后援,也知道凶手有凶器的情况下,直冲沙漠。这些行为没有处理的很波澜壮阔,但最根本的动机,是人对生死的看淡这一点来说,是应该拿出来进行探讨的。
这可能就是唯物主义的现状下,一些因为心的坚强而表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无法逻辑自洽的进行表述的根本原因。
那关于生死的主题,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出现,但一直没有很正面的点出来。其实宝音问喇嘛壁画什么时候画完,喇嘛回复“该画完的时候,就画完了”,就可以看出。宝音的世界,不是一个教条的唯物主义世界,而且从宝音妈妈的口里说出来的台词也可以感受到,人死其实是一件已经注定的事情。这其实是所谓的被判定为落后的,不可取的价值观里,现代人所缺失的。也许是商业消费社会里,对死的恐惧,是赚钱的一大利器,一旦人对死无畏了,消费将变得非常难以推行下去。但在我看来,任何好人好事能够超出常人之处,一定是自己对死的看开。我们都是这世间的一粒盐,这是耶稣的话,每个人都应该为别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味道,为别人奉献,毕竟你再努力的争取保留的东西,在你死后,全部尘归尘土归土了,反而是你不想死,怕死,疯狂的折腾,不管是合理的医药费的透支和开支,还是情绪上的恐惧和对别人的怨天尤人,都让你变得失去盐味。
片子,其实呈现出的是,宝音这个警察,如何逐渐神化的过程。一开始我们也看到了,他为妈妈打水很难,而希望把三十万用来修水井。经历了哪些事情,变成更关心那些为别人牺牲自己的好人好事呢?经历的事情,正是看到了,性格外放的朋友和媳妇之间的美好,却遭遇被杀之后,心里为自己未能及时追杀,户籍登记时候发现的凶手而懊悔。日夜难眠之间,又遇上了不愿去养老院,想在自己一辈子长大的牧场里生活的大叔的死去,为大叔梳容,擦拭身体,入殓,火葬。这才引发了,他在妈妈身边问的那句,宝音的名字的由来。原来妈妈,已经经历了哥哥的死去,妈妈对生死的看淡,来自于用非唯物的方式,去接受这个世界带给她的痛苦,以此才能豁达的生活下去。在知道妈妈对他的期望,并没有那么物质化以后,他选择了不再把三十万用于修水井。宝音在大叔,在妈妈的感染下,明白了苍茫的沙漠里,生命应该存在的意义。
可惜,在别人的婚礼上,工作太忙,不找对象的宝音,愁坏了老母亲。对于孩子来说,遇到一个包容自己的妈妈,可能是高概率的。遇到一个包容自己的媳妇,概率就比较低了。
这注定是一部将警察拉下神坛的电影。nn茫茫大漠,贫瘠的草原,一位浑身尘土、双手皲裂、面庞黝黑的警察骑着一个破旧的摩托车在奔波。是的,整部影片,他一直在奔波。奔波在中国最大的警务区,1672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奔波在镇上,旗上,邮局,银行,牧民家中;奔波在矿厂、屠宰场、喇嘛寺;奔波在他那一张张小心翼翼手绘的破旧地图上。nn他就是电影的主人公,片警宝音,一个号称管着中国最大的片区片警。 说他把警察的形象拉下神坛,丝毫不夸张。他既没有强健的体格和高超的身手去与犯罪分子搏斗,也没有超群的智慧去发现犯罪分子留下的蛛丝马迹;他没有精良的警用装备,随身的大挎包里也只有一块拍照用红布和相机;甚至用稍微苛刻一些的眼光看,他的警容不甚严整,肩上的“两杠一”都还没有按照规定更换成新式肩章——这一切都太颠覆了,和大荧幕上以往的警察形象太不一样了。nn但在我的眼中,在一个做了十几年的社区民警的眼中,宝音就是我身边的管片同事,一个活生生的“老三督”。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警察。他怯懦,遇到了心仪的人不敢争取;他狡黠,公共汽车上扯不下人来的时候,抱起对方的行李就跑;他自责,一个坏人两次从他眼皮底下溜走;他贫穷,摩托车散架了还舍不得换;他憨直,有人评价他的辖区贫瘠,他会反唇相讥,哪怕说这话的人是正在采访他的记者;他平凡,把警服一脱,扔在人堆里你很难把他找出来。n仿佛,宝音就是身边的老李、老赵。n但无可置疑的是,他敬业,他是连牧民家的看家狗都认识的片警,生活中除了工作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元素;他勇敢,即便是面对持刀的杀人凶徒;他慷慨,用自己的钱偷偷周济身边的困难群体;他执着,每天陪伴独居老人直到把老人送终;他伟大,平凡中的伟大!n他深爱着自己脚下这片戈壁,深爱着乌拉特旗土地上生活的这些人。“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是牧民的儿子,就喜欢跟他们打交道,他们也信任我,能给他们做点事情,我心里就很踏实。我的职业是警察,我的身份是乌拉特人。”n诗人艾青曾经深情的吟咏:“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给片警宝音作出了最好的注解。宝音把最自己深沉的爱给了自己的母亲、自己的乡亲和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nn宝音为什么能够成为这样一个人?nn我想,电影已经给出了答案——他的母亲。别人家的小马驹不听话,宝音的母亲主动要过来替人家喂养大,专门请人调教,最后还要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像嫁女儿一样隆重的把马送回去。n也许,只有这样的母亲,才会培育出这样的儿子。n通观全篇,宝音的感情一直处于隐藏的状态,失望、不快,都被他深深地隐藏进了憨笑里;甚至有些压抑。唯独一次他哭了,哭得如此伤心,哭得像个孩子,在他妈妈的怀里痛哭流涕。他为什么会哭?是接连见到了两次死亡感悟无常?还是懊恼自己没有早一点抓到那个坏人?亦或是不解自己明明这么努力却保护不了戈壁滩上的花朵?甚至是因为他后悔没有用自己的奖金来给妈妈打一口井?无论怎样,他哭了出来,情感得到了最大的宣泄;无论怎样,还有妈妈陪伴在他身边。nn宝音痛哭的时候,我也哭了。nn也许在那些专业的演员面前,《片警宝音》的演员都太业余了,但是在我,一个基层民警的眼里,电影原汁原味的呈现出了我的生活,琐碎、无聊、平淡,甚至是压抑与愤懑。属于警察的荣光与放松,每次都只有短短的一刻,短到自己都难以察觉,短到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望着平静而深邃的夜空那一瞬的窃喜。nnn终于,宝音骑上了崭新的警用摩托车,依旧奔波在那祖国边陲的广袤戈壁,奔波在中国最大的那个警务区,奔波在各种鸡毛蒜皮的琐碎工作中,奔波在每一个观众的脑海里。n《片警宝音》,是一部将警察形象拉下神坛,跌入人心的电影。n2018年12月18日,于北京n
作为一名警察,我为自己于生活的浮躁而感到羞愧;作为一个蒙族,我为自己对母语的生疏而感到羞耻。在迢迢千里之外,在莽莽戈壁之上,还有那么一群人,世代维系着、仰赖着偏远的荒芜,不断捍卫着、守护着祖国的疆土,凛冽的寒风在每一副高挺的颧骨上镌刻出岁月沧桑的年轮,灼热的骄阳在每一寸粗糙的皮肤上描摹出亘古不变的颜色。在每一对O字型双腿的脚下,在每一双三角形眼眸的深处,似乎仍保留着、传承着从那遥不可及的远古弥留下来的旷达和坚毅,它们就像蒙古长调一样悠远,就像蒙古呼麦一样阳刚,它们融合在自然音节的抑扬顿挫里,融在化不开冲不散的血液汗水中。而那些为高耸入云的水泥森林遮蔽得眼花缭乱的人,和那些早已遭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逼催得急功近利的心,又怎肯闭上双眼思考自己何而为人为人几何,又怎愿停下脚步怅望人生从何而来又向何方。正因如此,公权力遭到质疑;正因如此,蒙文化日渐式微。
无论这个电影的内容有多少真实,又几多杜撰,但每当回想老额吉牵着那匹马驹走在黄沙肆虐的风里,我不禁感叹,无论是否出于自愿,但正是多少这样生活于底层无奈而又淳朴的蒙古人和这样的中国人擎起了民族和国家的脊梁,正是有多少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普通公职人员和劳动人民为这个泱泱大国的繁荣和复兴奉献自己的一生。金钱和政治的确是为富人和政客们所把持的,但请允许平凡的人拥有他自己的故事,即便这样的故事有些许寒酸,但它却也真实。在公安系统里如果到不了副科级,那么是无法从两杠一自然晋升到两杠二的,电影很真实,宝音德力格尔至今仍然是一个三级警督,而这样的事情在旗县市一级是多么司空见惯的,鞠躬尽瘁一生还是个科员、股长,他们的人生就定格在了三督。所以,如果以后你见到年过半百仍然戴着两毛一警衔确呆在一线的老警,请多一些尊重,十几二十年不晋升的感觉不好受;所以,如果你以后见到一股奶茶味汉族话说不明白的老乡,请多一些敬佩,正是这些人传承着千百年来几近消亡的畜牧文化。虽然国泰民安岁月静好,但仍有人踽踽彳亍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