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喜剧片  »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漫漫长日,童年快乐,Day Dreaming

21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岳昊马千壹徐艺瑄方东海王浩宇张航诚李勤勤国义骞郭笑吴嵩王珞丹黄小蕾饶晓志金世佳张本煜范湉湉谢波叶浏欧剑宇周可宋博邓书荣贾子千陈艺天朱启凤王子川

类型:喜剧奇幻导演:王子川 状态:HD 年份:2023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8.1分热度:48 ℃ 时间:2024-07-18 13:03:10

简介:详情  三年级小学生朱同,他成绩垫底、调皮捣蛋,每天他的小脑瓜里都会出现一万种幻想。然而有一天,他发现班主任牛老师居然在走廊上追打外星人、草坪中的小花会说话、同学变成了杂草人......无数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纷至沓来,离奇幻...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三年级小学生朱同,他成绩垫底、调皮捣蛋,每天他的小脑瓜里都会出现一万种幻想。然而有一天,他发现班主任牛老师居然在走廊上追打外星人、草坪中的小花会说话、同学变成了杂草人......无数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纷至沓来,离奇幻想与学校生活的苦恼交织。朱同能否顺利逃过惩罚,又能否如愿以偿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广播操比赛?一场现实与奇幻交织的旅程即将展开…
  • 头像
    尉迟上九

    话说朱同背的书包是不是当年肯德基风靡一时的爆红款?小时候无论我怎么苦苦哀求,老妈说啥都不肯给我买,所以印象特别深。理由有二,一是太贵,还不如多吃几包棒棒冰,二是不健康,对你的成长没好处。反正就是这不好那不好,最好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看到片中漫天飞舞的“好”字。心想:妈呀, 都被这洗脑的主流价值观绑架多少年了,赶紧饶了我吧。

    感人的票价应该是我近年看过的电影里最便宜的了,本着不看白不看的原则,瞄了眼风评,感觉还不错,还有说看哭的。顶着烈日,跑了趟电影院,没想到花了十块九,让我回了趟小学三年级。记得当年看《樱桃小丸子》那会,正好也是同年级,时过境迁,丸子同学还是妙语连珠的那个纯真模样,而我却成了一个快要奔四日渐心如死灰的社畜。

    整体有点不上不下的感觉,多少带点导演自个学生时代的投射,会有点尴尬和割裂,或许用动画的方式展现更佳。现在的小屁孩去看,可能看不出啥乐趣,除了朱同点缀式的想象,并没有太多表现童年乐趣的地方。我们去看,多少会有点共鸣,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各种熟悉的服从和指令,那些形象的面孔倒更像行走的符号,只在水面漂浮,没能沉下去。

    说白了讲的就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朱同流水账的一天,没啥大起大落,有点扁平。配乐轻快,节奏却没能调动起情绪,感觉反应总慢了半拍,核心思想像卡在了天生的童趣和受训诫的教育之间。一些想法挺可爱,但小屁孩的天马行空,在片中连外星人也无法抗衡的权威下,根本玩不出啥花样,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朱同的身上有纯真,却少了几分灵动,反倒有点逆来顺受的木讷。

    我和朱同有那么几分相似,从小就老实,但学习成绩不咋地,我对我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强扭的瓜不甜,以至于在唯一能熬出头的读书这条路上,我是走得磕磕绊绊,因此混成了现在这等鸟样。当年数学比朱同多了二十分,为了不被挨揍,我倒没麻烦小卖部的老板,全靠自己,也没能蒙混过关,被拧成了猪耳朵,从小到大没少被人夸赞有福气,真相是啥只有我自己知道。

    小学就有等级划分了,最烦学校门口站岗的,别着醒目的红袖章,威风凛凛的欠揍样,红领巾、校服和头发,检查三件套,当年没少贡献零花钱给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上初中后在家的犄角旮旯里又翻出来好几条红领巾。印象里和片中的小哥没啥两样,生动诠释了啥叫仗势欺人。迟到早退、出黑板报和眼保健操检查的也是这帮学生会的人。当然,也有榜样级的人物存在,只不过抓了个典型。

    有各项成绩优秀人人羡慕的三好学生,也有爱欺负人吞笔套的傻冒,另外两个看似离经叛道的小屁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是有点目中无人爱吹泡泡爱看课外书爱翻别人东西的女孩,一个是看着机灵鬼点子多生动教导朱同写检查的男孩,片中即便点到即止,但一个不够亲、一个光靠打还是看在眼里,他们的才智,成败与否,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环境,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和影响。

    街头霸王,哈利波特,闪亮的鞋子,密码日记本,校服上的涂写,学校门口的摊贩,课本和桌子上的涂涂画画,神不知鬼不觉的秘密基地…所谓善意的谎言,弄巧成拙的犯错,看着反感的硕大标语,听着不断重复的口号,多少都能唤醒一些儿时的记忆,但打从心底是不想再回去了。看到最后,听到“完”字,不知是对儿时动画片的致敬,还是有更深的意指,戏里戏外都让我长舒了一口气。

    在倒霉的一天过后,朱同最后夸张的开怀大笑,难得又讥讽。家里有个开明的长辈,深刻体悟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好处,笑一笑,没啥难关是过不了的。回过头再看小时候的我们总为一些小事担惊受怕,“超能力”也在对现实的更深认识和体系的被迫秉承中一点点的流失,长大后烦心事更多压力更大,却忘了很多简单自愈的道理。另外看完这片让我更加坚定贯彻“少生孩子,多种树”的中心思想。

  • 头像
    混沌不开窍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这部电影,片名起得好。

    要是快速瞄一眼,你可能会看成《朱同学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我就是)。但我猜:孩子是不会看错的。

    因为根据阅读习惯和无意识经验来进行“合理化”脑补是成人的能力,不是有过那样的实验么?——把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的前后词颠倒一下,成人看到的往往还是正序。

    人眼在面对文字时,其实不是逐字扫描,而是区域性扫视的。有能者甚至“一目十行”。在此情况下,整体性知觉会优先于对细节成分的感知。简单讲,就是理智有惯性,而经验让你太自信了。

    如果你阅读的不是母语而是外文,大脑“自动纠错”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那我们不妨再回忆下初上学时的情况:我们认得的字词是如此之少、记住和消化它们的含义都尚需时日,更遑论正确使用了。所以,当我们第一次尝试写作文、哪怕只在试卷上留下自己姓名的时候,莫不像朱同一样战战兢兢、如临大敌。

    还记得他在学校的“秘密基地”写检查时要先数好格子以便将“检查”二字写在正中么?(有过同样行为的小伙伴举手)成人再熟悉不过的简单汉字,对孩子却是足以敬畏、足够艰难的新事物。所以,他们是不会把“朱同”看成“朱同学”的。

    开头说这一通是想点出这片儿最重要、最厉害的地方:对儿童思维和心智的逼真还原

    我看大部分影评都是从“成人世界对纯真孩童的倾轧”这一角度分析的,不能说不对,但这是一眼可见的事。王子川拍的已经不能再直白了,还需要分析吗——

    影片结尾,先前对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一套解释的朱同终于记住了老师耳提面命、同学口耳相传的唯一解(跳广播操的正确流程),并露出了成人式的招牌假笑。最绝的是:他的笑容还被藏在偌大的召字后面,别人根本看不见。

    还有片尾花絮,一旁的小朋友对着挑彩球的朱同不耐烦地催促道:快点儿吧,别挑了,每个都是一样的。

    你告诉我,话已至此,还分析什么?

    所以我不太看重影片批判的一面。论深度,它远不及张元的《看上去很美》。四十年前的《城南旧事》对它更是碾压级的存在。

    方枪枪是“斗士”,朱同并不是

    《城南旧事》大概是中国最好的儿童电影

    珠玉在前,过分拔高本片的思想表达不合时宜。而以剧作的成熟度而论,《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尚嫌稚嫩。它没有完整的情节,甚至没一个完整的人物,就是以一天为限,通过主观散点视角将一系列琐事串联起来。《我的阿勒泰》是将散文化作了戏剧,而这片,就是散文电影。

    散文电影从前苏联发轫至今,100多年了。所以说本片形式如何“新颖”也谈不上。

    它最大的优势还是来自对朱同“超能力”的刻画——也就是把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具象化呈现了。这么做且做成了的电影还真不多,我能想到的暂时只有《潘神的迷宫》和《乔乔的异想世界》。

    所谓“超能力”,就是想象力。然而,这份想象力究竟是如何丢失的?影片给出的答案是“规训与惩罚”,然而我想换个角度去说这件事:

    成人并非没有想象力,然而相较孩子的最大区别是:它并非由客观外物刺激引起,而是由主观欲望自行驱动

    也就是说:孩子的想象表面上荒诞不羁,却源自对当下的认知过程中伴随的情绪波动;而成人的想象看似“合情合理”,却往往与当下客观真实无涉,它来自心底深处的隐秘暗角,包括最无耻、最下流的想象(鲁迅以“短袖子”来概括这种想象力)。

    阿Q正传,1981

    朱同想象出“小偷”的客观依据是他在公交车上听到了“小偷”,他的情绪是害怕家长签字,所以“小偷”偷走了他的试卷;朱同看到“外星人”是因为喜欢鸟山明,外星人的形象甚至被他画在了校服上,而他的情绪是希望牛老师别再回来;朱同听到“树爸爸”和“树儿子”的对话,是因为刚刚听到一起写检查的同学抱怨:跟老爸住一起,简直活不长......

    所有的想象都和发生过的事紧密相连。可这些事对成年人来说压根就不算事儿。

    这是对事。对人朱同看其他同学总感觉“不一般”是因为孩子总会这么想:“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呢”,他的“唯我”是无私的;很多成人则反之:“为什么你是你,而不是我呢?”,他们的“唯我”是巨婴的——关于这点,只要看看舆论热点下方的留言区就明白了......

    对和自己认知“不一般”的人,很多“成人”的“认知”往往不是“不一般”,而是“该死的”——欲诛灭对方而后快。

    “成人”为什么会进化成这副德性懒得去说,孩子的思维为何迥然不同还想进一步阐释:

    童年时代,我们与他人的关系非常简单有限(仅限于家庭、学校和共同玩耍的小伙伴),我们的欲望又是那么的稀少,我们的经验接近于无。因此,我们生活的全部重心就是知识的日积月累和见识的日益增多。触手可及的一切事物都是新鲜且神秘的,我们如饥似渴地探索周遭的世界,这里只有单纯的兴趣,几乎没有功利和欲望的成分。

    就像朱同喜欢画画和针织,只是因为喜欢,并非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

    虽然校园生活也不乏“痛苦”,但这痛苦是由外人外力强加于我、而非由我自身欲求不满导致。所以哪怕对孤单的“差生”而言,生活本身还是既新奇又生机勃勃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万事万物都闪烁着诱人、奇异的光辉。因为一时间无法参透,只好化作片中那些瑰丽奇谲、绵绵不绝的想象。

    想象是情感+超验的产物。儿童没有生活的经验却又对生活报有强烈的感情。因此,一丁点儿的外部刺激都会被他宛若白纸的心灵放到牛头那么大:考试不及格、老师批评、罚站、请家长......无异于天塌地陷。

    除了情感的浓度,还有情感的专注——只有儿童能不厌其烦地重复去做同一件事,热情依旧丝毫不减。举两个例子:

    1、我上小学时,每回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都很开心,现在想想无非就是女生踢毽子、男生扔沙包么。就那么个沙包,丢来丢去似有无尽乐趣。

    同理:就那么个呼啦圈,转来转去不掉下来似有无限成就。

    2、央视86版《西游记》,我不知诸位都看过几遍,反正我是数不清。具体到每集的剧情甚至每集的名字都还记得。而跟我一样的小伙伴还大有人在。

    五彩斑斓、如梦似幻的童年印象是生命最原始、最本真的素材,这些素材来自直觉、本能和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体验。可随着教育和成长,潜移默化的观念(自我生成)和作为方法的概念(他人授受)产生了,当个别观念演变成整体三观、零星概念组成知识网络,孩子就成了大人。这是一个愈发抽象而远离具体、注重普遍而忽视个别、经验愈盛而替代直觉的漫长过程。

    直到一个人被夹在过去(回忆)与未来(期待)之间,而忘了现在。

    只有孩子能浑然忘我地活在当下,他们幼小的心灵就是被此时此刻吸引,仿佛除了眼前这点儿事儿,一切事物都不存在——这便是童年记忆“永难磨灭”的原因,因为当时的“一花一世界”就等于整个世界。

    而且,还有平行世界。就像没有孩子不爱动画片,这是由于直到一定岁数,你才能看出二维的、夸张的、变形的形象与三维的、如实的、正常的形象的区别。所以儿时看的动画片和长大后看的电影并非一回事,那时的动画片,其实是作为“另一个世界”存在的。

    又因“另个世界”的精彩和刺激远超“上学-放学-写作业”的真实世界,所以“两个世界”能丝滑的无缝衔接,于是儿童全神贯注、往来自由地穿梭其间。对使用这一“异次元空间”的“超能力”,儿童是自然而然却又无知无觉的。

    待到他们终于发现那不过是动画,真实的世界原来如此之大、事物纷繁复杂到超越想象的时候,童年便悄然终结——伴随创造新世界能力的黯然消退。

    身处百草园或观看社戏时的迅哥儿,当时置身和面对的,就是后来消逝的“异世界”。

    乡村“社戏”怎么能好看?为什么好看?首先是第一次见,其次他们都在船上,离得远看不清。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他并非遥遥眺望舞台上的优美布景,而是距舞台近在咫尺:布景旁的杂七杂八、演员的候场乃至凌乱的后台都一目了然。更要命的是,这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人生大戏”他早已看过无数遍,以致心里再掀不起丁点儿波澜。

    所谓“社戏”,就是人生。

    以上所言也解释了为何时间会越过越快,而童年的光阴似乎特别漫长。

    只有新奇的、能给人生留下印象的事物才会促使时间变慢。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出国旅游时,时间似乎变慢了。明明才过了二十天,感觉却像在单位工作了三个月之久。

    因为归根结底,时间是由记忆决定的。人生哪个阶段留给人的记忆越多,哪个阶段就越漫长。当人“为了生活”而不得不稳定下来:不论日复一日的忙碌奔波还是百无聊赖的慵懒懈怠,抑或不得不与领导、同事频繁地社交应酬,其行为背后都深深刻着“厌倦”二字,厌倦不会带给人任何记忆——起码是人愿意回忆和有价值的记忆。

    于是,时间就像脱缰的野马无情驰去。

    直到某一天人终于惊觉:原来我已度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他觉得难以置信甚而开始怀疑:这些时间是否真的存在过。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对很多老人来说:连周围的人事都会转瞬即忘,生活几乎不会再提供任何“记忆”便悄悄溜走(所指并非阿兹海默症),因为一切都是“原来如此”、“早就看透”的。理性面对这种情况愈发疲惫而麻木,时间在他身上失效了,60年和90年毫无区别,他最终活成了儿童期他的反面。毋宁说:成了个机器人。

    曾经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就这样消耗殆尽、灰飞烟灭。

    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个趋向熵增的不可逆过程。然而,并非没有缓解之道:

    降低自己的世俗欲望,重拾童年的乐趣与专注。

    最后,以《柏林苍穹下》开头的画外音作结: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幻想着涓流成河,汇河成江,最后奔腾入海。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他还懵懵懂懂,在他眼里万物皆有灵,而诸灵归一。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对一切心无杂念,天性率真。他常常盘腿而坐,突然窜起飞奔,额前一缕乱发飘扬。”

  • 头像
    孔府小鱼

    对这部影片,简单说就是,好看。不夸张地说,这部是半年以来,我在院线看的三十多部电影里,剧情片中不错的。

    作为一个新导演的首部作品,做到了所想和所拍出来的东西不拧巴,形式并不复杂,但故事十分完整。

    尽管这个电影有儿童片的标签,但拍的其实是80/90这代人的童年, 所以也很适合成年观众,去回忆自己曾经是个什么样的小孩,又遇到过些什么样的小孩。

    整个电影最大的优点,是从主角小孩的视角出发,不批判不教育不对立,不去先行区分什么样是好孩子,什么样又是坏孩子,只是在展现小孩的生活。

    另一方面,不同于《年少日记》那种直接表现家庭暴力、校园霸凌等问题,在《朱同》里面的教育问题都是在侧面点明的,没有过分渲染,却又很明显,朱同注意力涣散,是单亲家庭由祖辈抚养的小孩,贺娜无视规则,是再婚家庭的小孩,张秋顽皮,是家长简单粗暴棍棒教育下的小孩,信息都很简洁地都安插在剧情和台词里。这些不够完美的孩子,并没有被电影的创作者抛弃,他们成为故事的核心,又没有被批评、被改变,上演一出洗心革面再创辉煌。

    光是这样,就足以让这部电影显得十分单纯美好了。

  • 头像
    Aki

    都说没人能同时拥有青春以及对青春的感受,从电影的角度讲,我也鲜有看到能有人同时拥有童年和对童年的描绘能力。那些喜欢拍童年往事的作者往往是冲着自己当时的遗憾去的,这就常常让这些没有童年的人拍出来的童年带有一种说教味,其中的主人公也并不符合一个孩子应有的状态。

    看《漫漫长日》之前我也始终抱有这种担忧,但是没想到它却完完全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演过于让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退形成幼童,以至于忘记了作为一部有着严肃表达的电影还应该有更多影像上、技法上的设计,一场冒险结束了,除了直到现在依然和朱同一样有着天马行空的联想能力的观众以外,恐怕所有人都很茫然,不知所谓。

    影片的前十五分钟我真的非常喜欢,几度被其打动,欢笑之余甚至被激起了几分伤感,惊诧于导演对于一个三年级男生的日常幻想居然有着如此强大的捕捉力。

    考砸了的试卷装进书包,扭捏了一晚上不敢拿给家长签字,第二天早晨进校门前才突然开始焦虑,于是盯着垃圾桶出神,脑中飞速地成型一个试卷被偷走的故事,但现实中手已经不受控制地将卷子塞进了垃圾桶。

    课上被严厉的老师因为作业问题点起来,正要接受批评时老师忽然被敲门声带走,于是幻想门外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能直接将老师彻底带走。

    以朱同的视角展示的怪兽和牛老师的打斗戏已经提前入围了我的2024年度十佳电影场面之一,我已经长久以来没有见到因为精准地契合我自己曾经切身的所思所想而彻底将我折服的电影场面了。

    小时候喜欢把幻想中形象和画面画下来,但是总碍于画技拙劣,不能完全将脑海中的效果完全呈现。后来爱上电影后又想有朝一日将他们都拍下来,最后认清现实后,又决定博览各种影像,找到其他作者是否也有和自己同样的奇思妙想,在《朱同》这里算是成功集邮了。

    最重要的是这场戏的视角,是朱同站在座位上盯着走廊的窗户发呆的视角。看似窗外发射激光和雷电的怪兽与上下翻飞的牛老师才是超能力拥有者,但是其实在此刻释放超能力的是具有着无限想象力的自由的朱同。这些奇幻的画面只有以朱同的视角被呈现出来才形成表达,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仅他自己可见的个人高光时刻。

    但此后的每场戏几乎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离开教室之后的朱同身上发生的事件逐渐脱离了大部分小镇做题家们所认识的童年校园生活,也就逐渐不能对影片的核心概念“童年幻想”起到支撑力,对于核心表达“被规训的小镇做题家”的补足作用也很弱。

    幻想火箭升空这场戏是一个转折点,本来这场戏止于电视塔飞走就很好了,但是导演过于着急地要提前昭告观众自己的主旨所在,于是又给了一个朱同被写有“自强”和“未来”的教学楼困住的反打。这一笔瞬间就破功了,这是影片至此第一次脱离朱同视角,开始用很爹味的语气“点化”观众:看懂了没?

    其实这样的笔法根本没有必要,这部电影最好的写法是始终就局限在朱同视角,并且就用他将每件其实很残酷的事情奇幻化、可爱化的方式拍摄,怪兽大战牛老师,把女学霸的花种在围墙外这样的设计应该出现在每个关键情节里。在此基础上,只要每一起事件对于朱同的“超能力”的盘剥程度逐步升级,而朱同视角里的“奇珍异兽”逐渐敌不过现实事件越界的残酷,最后成为在“时代召唤”下无脑假笑的一只被驯化的兔,影片的表达就会非常顺滑且精彩地完成。

    但导演却在第一幕之后写了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戏,例如被小混混勒索,写检讨时带出的诸多“光辉历史”,这些戏在不构成任何切中主题的表达的同时,也没有任何类型满足,毫无观赏性且拖慢节奏。

    其余一些支线故事很有趣,但是欠缺深入的勾勒,浅尝辄止的描绘让配角们对朱同这个超能力者的冲击力严重不足。例如我最喜欢的贺娜这个角色,其实她的人设是很精彩的,也绝对是导演敏锐度的体现。

    表面是斯文的学霸,但是其实因为父母长辈的职业属性,在地下游戏厅长大的她有窥私癖,趁体育课时翻看每个同学的物品。而且向朱同揭露同学作文抄袭那场戏,还体现出她并非传统中内卷出的学霸,而是靠课外阅读和对文学的热爱获得了极高的学习天赋。是那种上学时班里看起来总是在玩,但考起试来成绩却十分优异的神秘酷同学。

    这个角色承担的对于朱同超能力的破坏应该是,让朱同认识到了自己对于生活和学习有限的认知外,还有以他的年纪和阅历无法参透的“黑暗面”。无论是贺娜和自己家庭相处的方式,还是对待学习的方式,都是靠朱同的超能力无法企及的,但残酷的是,朱同自己残破的原生家庭和垫底的学习成绩却急需拯救,这是一个幻想和现实的边界被划破的临界点。

    但实际上导演给贺娜安排的重场戏却是教朱同用在手心写“好”字的方式抚慰心情。这场戏如果拍得好,再结合后来她又教给朱同同桌同样的方式的戏看,其实会有非常多的解读空间。

    这是一场类似于黑色电影中“蛇蝎美女”(仅用于指代角色类型)对男主角布道,魅惑其误入歧途的戏。贺娜自己掌握着更好的学习与生活技巧,对于“行走江湖”更有一套,但是却让朱同用拿“好”字规训自己的方式抵抗困难。

    朱同以为贺娜分给自己一个下午就代表着彼此之间真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朱娜也是将自己压箱底的心里话告诉了他。但是其实她对每个木讷、腼腆、迷茫的孩子都是施以同样的骗术。

    可惜片中对于这个情节的展示力度十分欠缺,男主角的信服以及对于贺娜的钦佩都不够强烈,致使这次重要的“误入歧途”无法在观众脑海中越陈越香。

    在桥底看“好”字在空中绽放成烟花的戏反而需要用桥洞的有限视角来展示,观众此时不需要跟随朱同一起观赏那宛如Windows纸牌般的特效。因为此时才需要克制的表达“仅朱同可见”,来提醒观众这是一场自由意志的沉沦的关键时刻。

    除此之外,像秘密基地里因为原生家庭的恶劣,而不得不向外生长,自己在废弃教室里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童年生存空间的男孩,也欠缺了一些更犀利和现实的笔触。

    他是在认清现实的不可抗后选择了不反抗,永远用龟缩、叠甲的方式应对苦痛。但是这个角色的出现要想对朱同的超能力产生瓦解作用,需要展示这种退缩最后的指向,这个男孩的超能力是怎样被剥夺的,被剥夺后他看似苦中作乐的生活又含着多少无奈。

    包括像“天眼”领导、作秀校长这些角色,他们其实是真正对一个孩子的超能力起着最核心的破坏力的人,但对他们非常刻板和单薄的描写,完全不形成压迫感。这些“恶人”对孩子们从小灌输的大举报思维、维护集体荣誉(虚荣)、湮灭学生个人隐私和自由的观念才是对童年的最狠毒的玷污。

    以我个人为例,我对于学校这个环境最初的祛魅来自于一年级时班主任的一句话。当时班里拉帮结派的风气很严重,班主任便在一次班会上郑重其事地宣布道:“这些人如果就喜欢走背离集体的羊肠小道,那我就帮他们把光明正道给……”。我原以为她接下来会说“……打通,帮他们做个好孩子。”

    没想到她咬牙切齿地说出了“堵死!”

    当时的我颇为震惊,我没想到一年的孩子在老师眼里就已经失去了改过自新的可能性,也失去了获得一个改正机会的可能性。从此“学校”和“老师”这两个概念便朝着不可挽回的方向堕向了深渊。

    这部电影其实应该在对教职人员的塑造上有更多这样的笔法,那些习惯了成人世界法则的老师们,一句随口的无心插柳,或是为了某个时刻自己爽快的real talk可能会成为某个孩子童年的最后一刻。但是本片完全没有。不过倒是帮金世佳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角色类型——死装且油腻的小学英语老师。

    从影片一半时出现的“广播操代表团”这个暗线其实本来也是非常好的设计,被一个吊儿郎当的混日子的体育老师选中,代表学校参加广播操比赛,成为机械、步调统一的衡水大队的一份子,却让不知事件“险恶”的朱同兴奋了一整天。周遭的人事物对于他超能力的侵袭愈加深重,最终被骗上贼船的他走进广播操的队伍,彻底被完全驯化,是一个非常好的情节升华设计。

    但由于影片后半段情节设置的无力,导致这个反差感极强,吊人胃口的最终反转没有释放应有的能量。

    朱同在被两道杠拦截时,效仿张本煜使用了“超能力”打倒了对方,跑去参加窦老师的训练。这是一个反类型电影中常有的设计,主角拼尽全力、热血沸腾地解决了危机,却发现这般努力最终换取的却是自己的灭亡,可惜因为前后的对比不够明显,第二幕中温吞的、单薄的事件没有很好地始终推进着主题的深入,以至于朱同最后忽然地被集体主义夺舍,无法带来本应有的惊悚感和悲凉感。

    此处本应是一个匹敌《禁闭岛》最后一幕被切除了脑叶的小李傻呵呵地晒太阳的镜头,可惜无论是在表达上选择了保守,还是在形式上选择了妥协于类型,都让结尾的力度被狠狠削弱了。

    最离谱的是这部电影居然还有一个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过审才加的类似于犯罪片“字幕判刑”的旁白,讲朱同在试读期满后就离开了这所学校,貌似要传递给观众在这里的冒险都是过眼云烟,暂时失去的超能力又在后来继续拥有了意涵。

    不过无论是戏内这段旁白与电影的割裂,还是戏外可以窥见的对于童年拥有者无数遗憾和不忿的导演,都可见“超能力”还是在“时代的召唤”中失掉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本片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硬伤是它的剪辑节奏,不仅是拖慢剧情的,还是破坏类型元素的,“骗小卖部老板签字”这场戏被剪进了预告片,我看预告时感到很有趣,但其实正片这场戏在预告内容的基础上还多出了数倍的台词量,可是有效信息量其实都在预告剪进去的那些对白里。

    无用的、尴尬的、冗余的对白不仅消解喜剧性,还让人观感疲劳。影片中还有许多类似情况的段落,例如城管扫荡、被领导在楼道围堵、被篮球砸到等等,都可以用更简练的剪辑思路达成很好的喜剧效果。

    所以下次王导再拍片可以让这部预告的剪辑师来剪正片吗,感觉他真的比你自己更懂你写的梗欸,否则拖着豆浆的朱同真的就要演观众席里的我了。

  • 头像
    为了忘却的纪念

    观影之后,听到很多影迷的评价是欢乐和治愈,我会有点纳闷,仿佛我们看的不是一场电影。

    我看到的是:一个很可爱又有个性,有自己思维逻辑的小男孩,用一己之力尽力去适应成人世界定下的规则,在屡次受挫之后,他依然坚持乐观面对。对他个人的这种精神我是赞赏的。然而,让我更感觉残酷和哀伤的是——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倾轧。

    影片一开始就用一个小小的躯体在人挤人的公车上“夹缝生存”暗示出影片的主题——孩子在成人的碾压中需要拼尽全力才能来到目的地。纵然他自己在经历了2个小时的车程后,在经历了和各种屁股大腿亲密接触之后,早餐包子还是被踩在脚下。下车之后,只能喝半袋豆浆。

    无法融入的“差”生

    朱同这样的孩子,或许我们小时候都见过,或许有人小时候也是朱同的样子——被公认为差生的那一类人。

    这类人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可能是忘带红领巾,作业做不完,卷子打低分,家长不签字,书包里永远的乱糟糟,书本总是带不全,不认真听讲而是睡觉、走神儿或者在书上乱涂乱画,老师拿他们当典型,批评之后一声不吭被罚站……

    这样的一群人,总会被安排在倒数一二排,老师划定区域让他们自生自灭不要影响他人,或者为了便于罚站而不遮挡其他同学看黑板。总之,他们对老师而言就是木讷的、气人的、听不懂话的、成绩差的……

    朱同,就是被归为“差生”的那一类孩子。但难道他就没有闪光点了吗?他刚刚进入到这个学校,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新的集体,给姥姥姥爷带个可以安慰到他们的好消息。他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快速学会劳动课上毛衣的新织法,可以在黑板报上画出闪闪发光的“好”字;他很懂用自己的逻辑去解决问题,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比如为了获得体操比赛的冠军不能被卸了腿,那就跟着小混混去游戏厅,他知道审时度势和孰轻孰重;他脑洞大开,有着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多彩的语言天赋,他可以将现实世界置换于幻想世界之中,在我看来有很强的比喻性;他积极乐观,即使被粗暴对待也会尽力去做事,来弥补老师口中的“缺点”,让自己“好”起来。

    那个发光的“好”字,他深深写在手心里的字,其实就是他一直求的——他人的认可。

    试问,当一个孩子面临转学的时候,他当然是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他当然想被夸奖和表扬。当一直被否定的他,终于等来体育老师对着屁股的那一拍,他甚至恍惚了,不敢相信自己能有机会融入集体,于老师而言那只是课间操期间看到几个有活力的孩子的随便一拍,于他而言,那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场券。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报喜”的内容了,于是他小心求证,大胆参与,虽然只是一个拿着花球的小小群演,但于他而言,今天终于可以向姥姥姥爷讲一件“好事”。

    只不过,得到这个“好”,于他而言好难,因为,那是成年世界中老师们定义的“好”。

    来自成年世界的“好”

    在父母、老师组成的成年人世界里,对于孩子的评价有两个,一个是好,一个是乖。

    好,是优秀,乖,是听话。

    在他们眼中,调皮捣蛋、不写作业、闷声不吭、木讷愚笨、成绩差……的都是需要被教育的“差生”。

    但我要说,成年世界的好,是他们定义和需要的,这便于他们用来选拔和管理儿童,将儿童塑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之后顺利进入到社会生活。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是,这种规则,这种“好”的定义是简单粗暴的。没错,纵然它符合日后所有社会规则之下的生存,但我还是要说除此之外,它就是简单粗暴。

    发现了吗?小时候更多女孩子会成为这种“好”的典范和标准,而更多所谓的“差生“是男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女孩子成熟的早一些,她们会更快学会和适应这种规则,从而获得成年人的奖励。

    其实每个孩子所谓的“听话”的过程,就是被驯化的过程——驯服于既有的社会规则。有一些,是在学习方面、听讲方面、自律方面达到“哪儿哪儿都好”的境界;有一些,是处处遵守学校制定的准则,并且以帮助老师维持纪律和准则,成为维护规则的帮手。他们都是过早熟悉且学会如何遵循成年人制定好的规则,并且身体力行去贯彻执行,从而得到嘉奖的一波人。但同时,他们也特别快的丧失了属于儿童的那种散漫性与自由性。

    当一个学生不符合成年世界定义的“好”,那么他就会被教训。被批评、被点名起立、被羞辱性的去门口罚站、被教导主任呵斥等等,这些加诸在孩子身上会造成什么影响呢?或许成人不觉得什么,那你学习不好我还不能批评了吗?小孩眼中,这些都是很大的事情。

    小孩的世界依然有他们自己的逻辑,他们也有自尊心和脸面。当一个人被很多老师嫌弃,其他同学会不会也嫌弃他呢?或许都是无意识的,但他会不会被冷落、排挤,或者一旦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都会扣到他的头上?所幸,我们看到朱同还没有被如此对待,但我真的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曾经的小学同学因为被老师屡次批评之后,很多同学也开始对他有意无意的疏远甚至加诸一定的暴力。

    我不否认,想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必须要达到成年人规定的那个“好”的标准会更容易。但是,当这个有灵性有个性有自我的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不被理解的时候,我还是会很不舒服。可以不可以让他再多一点时间拥有自我?

    我想,很多人之所以说影片治愈,主要是因为小男主人公的乐观和积极向上,以及每一次能用自己的解释来消解他生活中的困境。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在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二三十年后,我们或许很少有这样的能力了。是他,让我们看到一个勇往直前的乐观形象。

    我想做朱同那样的孩子,他关心长辈、心思单纯、有想象力,他努力达成目标的样子很美。

    然而,我想问,朱同的超能力到底是什么呢?他在三年级突然没有的超能力是什么呢?是因为之后不再需要转学融入新学校之后,不再需要勉强的乐观和以一己之力去解决困难了吗?

    如果世界这么难,那么我们需要超能力去面对。

    如果世界这么难,那么我们需要让孩子提前学会超能力去面对。

    如果世界这么难,那么是不是因为我们创造了这么难的世界,然后再让无辜的孩子去承受?

    如果世界这么难,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去改变它,让它变得容易一些?

    影片的宣传语是“装大人累了?做一天小孩”。可悲的是,大人还在将这种累延续给孩子。

    被“好”要求了三十多年,我甚至到目前为止也在被“好”所要求着。

    这操蛋的世界潜规则可能就是,必须“好”不能“差”。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23:44

    P.S.以上内容只是聊了我对影片的一个角度,当然尊重其他人欢乐治愈的观影体验。 以及,我小学时候在班级里属于中等偏上的成绩。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