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谈判专家国语

谈判专家国语  谈判 / 王牌对王牌 / Crisis Negotiators

987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刘青云吴镇宇刘德华苗侨伟姜皓文彭秀慧周文健颜卓灵杨伟伦郑则仕韦罗莎洪天明黄德斌卢惠光朱柏谦黄又南朱鉴然

类型:剧情犯罪导演:邱礼涛 状态:HD 年份:2024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7.5分热度:1 ℃ 时间:2024-07-19 11:16:02

简介:详情  强强对话,以“嘴”服人!谈判专家卓文伟(刘青云 饰)意外成为一桩命案的头号嫌犯,被逼无奈下他占领警署挟持警察作人质,并指定前谈判专家谢家俊(吴镇宇 饰)与自己对话。擅长攻心的谢家俊与技巧高超的卓文伟反复拉锯,唇枪舌战...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强强对话,以“嘴”服人!谈判专家卓文伟(刘青云 饰)意外成为一桩命案的头号嫌犯,被逼无奈下他占领警署挟持警察作人质,并指定前谈判专家谢家俊(吴镇宇 饰)与自己对话。擅长攻心的谢家俊与技巧高超的卓文伟反复拉锯,唇枪舌战间,两人的立场与心态逐渐发生改变…  本片改编自美国电影《王牌对王牌》。
  • 头像
    抛开书本

    在近年陆港合拍片浪潮中,邱礼涛以两大标签活跃于影坛,一个是其高效的拍摄效率,一个是其极具春秋笔法的主题内核。

    从23年暑期档开始,邱礼涛的创作效率之高在内地院线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三个月四部新片,让其继《拆弹专家2》之后,以密切的院线曝光率重回大众视野,尽管这些影片质量和票房参差不齐,但在片海战术和其独特表达的加持下,仍保持了一定基本盘。

    邱礼涛2023年四部导演作品

    本次《谈判专家》立项于去年5月,因部分分镜和台词几乎照搬翻拍的原作《王牌对王牌》,所以拍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内核上,97前相对自由创作背景,赋予了其更多少见的独行侠式爽片表达。

    同时在本土化上,《吻别》《海阔天空》等金曲的加持,也让影片的内容更加自洽,综合以上因素,总归是近期值得一看作品。或者说,没看过原版,观感可能会更好。

    作者:杜晋宇

    责编:刘小黛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端午档,随着国内大盘对档期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不少影片选择了档期扎堆上映,本次端午档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共11部新片面对如此情况,其大多数采用了提前大规模点映的方式,以寻求口碑提前发酵,《谈判专家》即是如此,猫眼9.3的点映的评分也证明其内在的观众缘不浅,豆瓣7.4的开分,也持平了《拆弹专家2》的高口碑。

    影片第一幕即是一段超长的谈判场景,以精神病夫妇煤气绑架案为由头,值得一提的是,邱礼涛在这段并没有照搬原作的背景,而是一开始就将癫狂表演贯彻到底,精神病的设定和从性本善强调模糊道德困境的罪犯。

    加之以对传媒不加修饰报道的春秋笔法,以多视点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和杜琪峰《大事件》相似的开头,虽缺少像后者长镜头的炫技,但这场戏的高信息量和极端式表达,也能迅速将观众拉入到影片的背景当中。

    这一场景在剧作上同样奏效,对社工基金和人物关系的浅尝,以及关于“过度保护”的延伸,开头这一幕的感染力十足,以至于完全可以做一个对外延伸,包括像去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再无可失》,即是这种基于法理人情间探讨亲子保护的命题。

    邱礼涛虽选择了九七前的背景,但在这种人文关怀的创作视野上,却是始终领先于世界影坛的。

    在个人看来,影片其实是两层翻拍,如果说整体是基于对《王牌对王牌》的翻拍,那么第二幕的谈判场景,就是邱礼涛对《拆弹专家2》的间接临摹。

    谈判和拆弹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感官一致性,虽然在破坏力不可相比,但在观众的体验上,总归是一种逻辑情绪。

    同时,第二幕的谈判的关键点建立在手榴弹的爆炸之上,这样就把谈判和拆弹在逻辑上做了一个并联,邱礼涛为强化这种联系感,在解决方式上也出现了防爆的沙包阵和防爆服,煞有介事的介入了防爆拆弹的原始设定,但假手雷的虚晃一枪。

    从第一幕的刘德华的引爆煤气罐,到第二幕的防爆服和假手雷的出现,再到第三幕“黑化”的刘青云,这样的序列安排内在也无不展示着导演的暗语,这是一部和《拆弹专家2》一样阐述“用后即弃”的影像。

    第三幕作为影片最关键的高潮段落,邱礼涛的高潮部分颇具亮点,在结合香港地域基础上,辅之以地标或者其他奇观以加强感染力,如《扫毒2》的地铁站开车等,《谈判》在情节上刺激程度虽不及拆弹中的炸红磡隧道和核爆机场,但也奉献了节奏明快的独行侠叙事,从湾仔总部到东区,一路上行云流水的闯关式设计,一人对抗全港警察的孤岛设定颇具传奇色彩。

    邱礼涛在对演员调度上也极具特色,这里他没有选择像拆弹中继承刘德华那种极端的怒火,而是巧妙的捕捉到了刘青云那种彷徨且冷静的情绪,这种情绪和原作里好莱坞独行侠的设定高度类似,邱礼涛为最大化这种真实带有纪实感情绪,在车内的机位设计也选择了类似纪录片的视角,这点或也包含了些对《大事件》的call back。

    杜琪峰《大事件》

    另外,在影片中刘青云对外发起谈判时,他提到了自己需要神父的需求,在这里或者是对其早期银河作品《最后判决》的回顾。

    在该作中刘青云饰演一个蒙冤的神父,两作制作时间相隔二十余年,从中我们能看到银河和邱礼涛对宿命的不同阐述,前者的顺应后后者的逆天改命,这或者是其面对九七时不同的心态呈现。

    在第三幕黑警的尺度和表达上,邱礼涛用片段式的记忆点贡献了强大的想象空间,谈判专家或只是一种现在进行时,虽然九七前的背景让黑警有了更多的展示空间,但还是略显保守和中气不足。

    最大的亮点就是收放自如的节奏感,收就是谢家俊不断被推搡于各方势力间的无助,以及谈判仅作为最终方案的身份缺失,而结局健身房对高赫毫不犹豫的一枪,则是最有力的放。

    虽然结局相比于原版弱化了谈判专家身份的命题意义,但邱礼涛用自己的本土化逻辑,依旧完成了整个剧作的闭环,这也让影片的时长相比于原版减少了20分钟,与《无间道》《无间道风云》类似,让人不得不感慨,这样的优秀的压缩精简能力或是香港创作者的天赋。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有些影片到结尾才说明翻拍,影片开头就交代了翻拍于美国高口碑作品《王牌对王牌》。

    影片大量分镜和台词也几乎和原片完全一致,这样保守的设置让影片剧作保证了基本的下限,但为保证原生“港味”,邱礼涛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不少小巧思,尤其是带有时代特征对年代暧昧的间接表达。

    在开头的电视报道中,以黄家驹的逝世作为引子,到李翰祥的去世,金曲与合拍片的戛然而止,或为第一幕的谈判失败做了铺垫,后面加入《海阔天空》《吻别》的金曲,在如今结合剧情来看,或传递着一种身不由己的悲凉。

  • 头像
    Landy

    邱礼涛新作《谈判专家》改编自1998年美国上画,加利·格雷执导的荷里活警匪动作片《王牌对王牌》(The Negotiator)。故事大纲与原版类似,讲述人生顺风顺水的谈判专家卓文伟(刘青云饰)从好友张永嘉(黄德斌饰)口中得知,警队中有人监守自盗,私吞养老福利基金,却在打算告诉他实情时惨遭杀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卓文伟被陷害成为杀警及贪污案主谋。当卓文伟确信警队内有人要找他当替死鬼,百口莫辩之际,他铤而走险绑架了内部调查科长官李俊杰(周文健饰)和其助手等人,务求与另一谈判专家谢家俊(吴镇宇饰)进行谈判,查出真相自证清白。

    当然,邱礼涛并非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在维持美版剧情骨干不变——被诬陷的正直警察利用挟持人质事件,揪出栽赃嫁祸的害群之马,洗刷罪名之余肃清警队贪污问题——的前提下,做出了不少在地化的改写。例如将时间节点移至97回归前的香港,黄家驹、李翰祥两位在歌坛和影坛成就斐然的代表人物相继逝世的新闻播报,仍沿用「皇家香港警察」的编制、职阶和服饰,都在刻意提醒观众,戏中城市与现实的遥远距离。而在数码科技并不发达,没有便携电子设备的时代,人们仅能通过有线电话进行交谈,画质模糊的电视直播,古早的电脑系统,诸如此类的时代要素也与美版1998年的背景相近。

    再者,相比原版将大部分篇幅放在室内斗智攻心的「讲数」戏码,《谈判专家》依旧沿用了港产警匪片的常规处理,即在极大考验演员台词功力的谈判戏之间掺杂两三场刺激肾上腺素的追逐、枪战和爆破戏,务求为观众带来脑力与感官的双重享受。此外,大幅简化演员台词,尽可能符合本地人的说话习惯,以区别于意义繁杂的美式俚语和修辞(譬如美版两位主角,塞缪尔杰克逊和凯文史派西初次交锋倾西部片一段,翻拍版完全删去,就属很好的改动)。

    要讲《谈判专家》对美版的最大改动,在于多加了「一头一尾」两场谈判戏,这就让影片的真正主角,从美版侧重于正义警察塞缪尔杰克逊如何铤而走险洗脱罪名(凯文史派西只是辅助),转向吴镇宇饰演的前谈判专家谢家俊身上。我想,这也是邱礼涛为什么要「改编/改写」这部电影,因为他从中看到的,不单止是一个好人在社会与体制的双重迫害下奋起反抗,最终胜利的不屈意志,更是一次(警队内部)专业主义「死亡过程」的直接见证。而谢家俊作为(口耳相传)战功显赫的谈判专家,在戏中却以一个多次「违背」许下的诺言——将所有人安全带出去——的失败者形象展现于人前。于是,电影同时存在着这样的两面性:卓文伟的成功脱罪,与谢家俊的谈判失败。

    影片开场,由刘德华和彭秀慧饰演,一对罹患精神疾病的夫妇阿来和阿莲,两人手持刀具和石油气,闯入社会福利署挟持职员,并要求警方把自己的儿子带来,不然就与人质同归于尽。警队以影响社会秩序为优先考虑,要求谈判专家「速战速决」,当时仍是体制内一员的谢家俊则充分展现出既尊重守则、尊重建制,又不乏人文关怀的专业主义精神,他透过耐心的问候与对话,如「肚子饿了吗?」「帮你们叫外卖吧」等等,尝试缓和目标和人质的紧张情绪,并逐步取得阿来夫妇的信任。但是,就在此时,一名社署高层高调接受传媒访问,却让本已平复下来的局势迅速升温,当得知儿子已被一户富裕人家收养,生活无忧,阿来夫妇自觉没脸做父母,释放所有人质后,生无可恋的两人引爆石油气轻生,以死控诉政府不作为。

    可以看到,邱礼涛延续了其一贯对个人与建制的二元矛盾书写:一方面是孤苦无依的弱势社群得不到社会福利制度的保障和尊重;另一方面,把人命放在首位的谢家俊,却公然遭到政府部门的背叛,正因为后者急于求成(警方)、推卸责任(政府高官),相当于间接杀害了两条心智脆弱的生命。

    这场戏之后,片名出现,接着才进入属于卓文伟的主线剧情——被警队自己友栽赃嫁祸、「用完即弃」的工具人,无路可退,只能硬闯差馆绑架同僚,冒着罪加一等的风险争取公义。而在高潮迭起的谈判博弈之中,邱礼涛不仅极力批判警方为求尽快平息事态,在罔顾人命安全的情况下多次派兵镇压的暴力执法,还突出了谢家俊为代表的技术型人才,纵然遵循一系列谈判守则和程序,以避免伤亡为最大前提与卓文伟周旋,却被逼承受来自警务处长(郑则仕饰)和特别行动队长李志斌(姜皓文饰)多次下达违背专业操守的强攻命令,所引发的巨大无力感。

    警方执意使用过度武力,终酿成流血事件——李俊杰在混乱中被内鬼抓住机会灭口。于是,当「和理非」的谈判宣告破裂,循非正当合法之途径找出真相——逃出警局/协助逃犯——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来到最后一幕,相比美版将侵吞公款的主谋身份隐藏到最后一刻,邱礼涛早早透过不时插入的闪回镜头,揭露贪污案主脑和其帮凶的真实身份。结尾卓文伟、被挟持的谢家俊,与形迹败露的黑警举枪对峙与谈判,最终还是导致了第三场流血事件的发生,也是对谈判专家职责带来的另一重打击:如何能说服深陷绝望(被同袍和制度抛弃),一心求死的腐败警察?与之相比,美版倾向于相信建制,坏人终会得到法律制裁。

    从全片三场谈判戏,三次均以失败/伤亡告终(还可以加上卓文伟线开头,手持假手榴弹被爆头的歹徒,美版里只射伤没死人)可见,《谈判专家》实则讲述了专业主义(人士或精神)于香港必将迎来的「丧礼」,只需稍微回顾哀悼黄家驹、李翰祥等专业人士之死的画外音,更加能感受到这种「失去」之强烈。

    然而,也不要忘记戏中另一道声音——科菲·安南在联合国大会呼吁和谈谴责暴力,正正说明在颠覆失序的社会混乱里,邱礼涛始终坚持「和平谈判」的重要性。故此,与《拆弹专家》系列玉石具焚的无政府之怒,《扫毒3》利己主义者当道的悲观主义等表述有所区别的是,在《谈判专家》结局,谢家俊对建制失望,选择离开警队,从事社工落手落脚帮扶弱势社群——搀扶着刚保释出来的老妇,把专业技能往别处发光发热;官复原职的卓文伟跟在谢家俊后面,笑说要替对方「守尾门」。

    两人分属于制度内外,一个在建制里「出淤泥而不染」,具备正义感和理性;另一个与基层民众共进退,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两者需要「里应外合」(撑伞和护伞)方可有所作为。

    这是属于邱礼涛的理想主义祈愿,放在今天香港是否仍奏效,需要打上问号。尽管如此,当听到谢家俊说的那句,宁愿做万几蚊的社工,也不愿做几万蚊的警察/黑警,依然能看到不愿彻底屈服的邱礼涛,于夹缝之中作出个人表达的勇气与骨气。

  • 头像
    Счастья

    看港片有的时候就像吃一千次餐蛋面,每次吃之前都会想餐蛋面还能是什么味道啊,但是每次真的吃了又觉得还真不一样。

    刘青云和吴镇宇是唯三无论演什么我都会买账去电影院看他们任何一部电影的香港演员(另一个是谢君豪(没有人问)),所以这次《谈判专家》尽管还没上映北京也没有点映,还是想了很多办法去电影院提前看了。

    电影改自美版的《王牌对王牌》,做了一些香港本土化处理,几乎看不出背景有移植,嫁接做得十分巧妙。

    但由于是邱礼涛导演和熟悉的双男主配置,如果没有看过美版,难免会按照香港警匪片的套路陷入到猜测谁是警谁是匪的惯性思维里……不过这样的惯性思维,却在第一个真正的戏剧性冲突出现之后,轻而易举被主演不循常规的表演和镜头剧本有意排列的叙事节奏击破。

    这也就是为什么看起来千篇一律的餐蛋面,吃起来千滋百味的原因。香港人太知道他们的观众想看什么,也知道他们的观众以为自己为看到什么。所以他们永远在这种预期里制造一个巧妙的信息差和时间差,让故事既出乎意料又在你的期盼之中。

    尽管这样的电影仍有它审美上、观念上无法摆脱的老旧和过时气息,但谁又不爱吃餐蛋面呢?

    正式上映的时候,我会再吃一口的。

  • 头像
    Hitomi

    今天看了《谈判专家》的路演场,嘉宾是刘青云。

    互动环节,

    主持人提到网友给刘青云和吴镇宇组cp的事情,

    我一边跟着起哄,

    一边脑子里回想电影里面他们这两个角色,

    与其说是cp,他们更像硬币的两面。

    先说一下,电影好看。

    我看完就给朋友发了微信,

    从《九龙城寨》到《谈判专家》,

    今年的港片很给力。

    而且都展现出港片的魅力所在:

    热热闹闹背后,总有一些特别的思考和观察。

    《谈判专家》在我看来是关于两类截然不同的人,

    如何去守护世界的故事。

    刘青云演的卓文伟,理性果决。

    吴镇宇演的谢家俊,感性柔软。

    他们一个当警察,一个辞职去做义工,

    其实就是关注遥远的哭声还是近处的哭声的差别。

    t

    以卓文伟为代表的这类人:注重规则、程序正义。

    他们相信公平正义的社会机器才能守护更多的人。

    他们行事更像理智计算的机器,

    所以卓文伟连发癫都是计算好的,

    看看他在向警队喊话,向大众陈情的时候都怎么说的?

    一不过分强调自己的委屈;

    二坚持案件中警队和公众利益的损失切入。

    晓之以情,但更多的还是动之以理。

    试问如果我像电影里的吃瓜群众一样,

    在电视前看到他这番操作,

    我也要大喊:刀下留人,让他查清楚!!!

    t

    更体现他性格的还有结局。

    我一边看一边猜,他最后会不会辞职?

    结果没有。

    经过这番磨难

    他可能会更坚定去维护这个社会机器的正常运转,

    并且用好它,去实现更大意义上的正义。

    t

    而谢家俊截然不同。

    他一定是那种就算博物馆名画被烧光也要救小猫的人。

    有些社会机器太低效了,目标远大,

    却往往牺牲掉一些具体的痛苦和不幸。

    这是何等的荒谬?

    以至于我看完第一个案件也在屏幕外狂擦眼泪。

    这个世界需要规则的保护,

    但也不能没有人情的洞察。

    毕竟人类聚在一起制定法律和规则,

    并不是为了规则本身,

    而是希望获得共同的幸福啊!

    t

    《谈判专家》很好的把这两种态度摆出来,

    并没有没有让他们对立,

    而是让理性和感性互相理解,

    让我们相信,只有当理性和感性共同作用的时候,

    我们才会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

    t

    我们身处的世界,

    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我们更喜欢强调“正确”,

    但维护规则正确的机器,还远远未达到完美,

    它的残缺,需要感性的人来缝缝补补。

    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圆满的原因。

  • 头像
    混沌不开窍

    《谈判专家》看的人很累。

    这种“累”是明明有着最经典的港片要素和最亲切的一众脸孔,却眼睁睁看其力有不逮、逐步崩坏的无趣和失落。

    ——你若是被影片结尾吴镇宇和捡废纸的老太太的二人关系打动,可以去对标吴镇宇和罗兰主演的一部老片《爆裂刑警》,那片诠释的陌生人之情极其动人,是对社会的真正洞察和底层关怀。

    罗兰以失智老人形象问鼎金像奖最年长影后

    反观《谈判专家》的社会底层:不论刘德华抑或那个老太太,只是个必须出现的符号。而且,以刘德华如今的身家和地位,让他演个蒙冤受辱、愤世嫉俗的恶警还行,要他扮个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底层人士,这要观众如何共情?

    刘德华更适合《拆弹专家2》中亦正亦邪的警察角色

    也就是说,邱礼涛一贯擅长的社会关照和现实议题,此番不但肤浅,而且多余。也就停留在刘德华那声绝望的口号:“没人理我们!”——然后在结尾交付吴镇宇去“理”。可社会保障问题,是依靠个人觉悟、无私奉献就能解决的么?

    《谈判专家》在邱礼涛的作品序列中,无论较之北上后大投资、大场面的合拍片还是早前剑走偏锋、立足本土的现实题材,都属于过分粗糙的一类:情节推进僵硬刻意、角色动机亦交代不足(尤其吴镇宇饰演的谢家俊的心理转变,以及郑则仕、姜皓文角色的虎头蛇尾)。

    感觉就像是为撮合刘青云、吴镇宇这对老搭档再聚首,专门翻出了《王牌对王牌》这一上个世纪的老古董——原片是个典型的“双雄”结构,这本是港片一贯的“王牌”:从《喋血双雄》的年代一直延续到前几年的《追龙》、《无双》。

    想想港产“双雄戏”的巅峰之作《无间道》吧,“双卧底”的精彩设定和其下挣扎纠葛的人性张力甚至引来马丁·斯科塞斯购买版权,拍摄了美版《无间道风云》。前者,是金像奖+金马奖最佳电影;后者,也拿下奥斯卡和金球奖双料最佳。那真是港片的高光时刻。

    结果时隔近二十年,邱礼涛就选了这么个没得过任何奖项的老片子直接翻拍.....夫复何言。至少以往,以创作力旺盛著称的邱礼涛,并未翻拍过别人的作品。

    诚然,作为一部成熟的商业类型片,《王牌对王牌》并不差,但可笑的是:这已不是它第一次被翻拍了。早在1999年,杜琪峰的《暗战》就受到了它的启发,而且,拍的比它好——不论三度“捉-放”的警匪过招还是两位男主的迷人魅力,以及锦上添花的浪漫情愫都是原版所不具备的。

    《暗战》首次将刘德华推上影帝宝座,而刘青云饰演的就是谈判专家。影片一开始,刘青云就凭缜密的推理破获了一起银行劫案,一举揪出潜藏在警队的真凶,后者无望下开枪自杀。这之后,他和躲在暗处、正乔装拍摄自己的刘德华的好戏才正式上演。

    《谈判专家》开场与剧情主线无涉的劫案,在结构上是不是与《暗战》如出一辙?监制刘德华甚至亲自下场客串——这就是纯自我致敬。再看最后的结尾:刘青云终于将腐败警察苗侨伟绳之以法,后者本欲杀人却迫于压力选择自杀:

    这简直是把《暗战》的一小段前戏当正片来拍......

    《暗战》揪内鬼的辅情节成为《谈判专家》的主剧情

    而且《暗战》的前戏,展现的是刘青云作为谈判专家的业务能力,并比衬出“重案组总督察黄启发”的无能;《谈判专家》刘青云+吴镇宇两个人忙活了半天,可结果是刘德华从电视机中获悉了真相而与老婆幡然悔悟、主动释放了人质......那你刘青云和吴镇宇在忙什么?最搞的是:刘青云还想关掉电视以免“刺激”刘德华,判断完全失误。

    吐槽归吐槽。站在邱礼涛的角度,我也理解他:拍什么、不拍什么不是他能决定的。电影总要开工,影人总要吃饭。眼下的形势,多少曾经的大人物早已无工可开,还能上班的,要啥自行车?

    何况在黄金年代电影工业接受专业训练、一路摸爬至今的香港导演有个“通病”,那就是各个都是工作狂:他们习惯了高产而不稳定的持续输出(除杜琪峰、王家卫等极个别人除外),邱礼涛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到了他的年纪,更会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不创作、毋宁死”,你让他慢下来,市场要求和多年习惯都不允许。所以,这就跟做人一样,谁又能保证自己每天都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拍多错多,失手几次,也无所谓。

    因此继续谈论《谈判专家》如何不好,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它就是部工业流水线上的行活儿——可这不是我觉得“累”的唯一理由。按理说,怀着对昔日港片的眷恋之情,本可不计较那么多,只看老戏骨飙戏就值回票价了。我正是冲着N年未合作的刘青云+吴镇宇看的这片。

    澄清一点:很多人觉得这二位经常在一起,可事实上自2005年的《喜马拉亚星》之后,他们就没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黄金年代的港片印象有多顽固。时至今日,港片迷一定还对以下作品记忆犹新:

    一个字头的诞生

    高度戒备

    O记三合会档案

    然而,正是《谈判专家》中刘青云、吴镇宇,乃至所有人的表演:包括苗侨伟、姜皓文、郑则仕、黄德斌......让我觉得特别累。

    ——都说不清是他们演的累还是我看他们累。

    平心而论,这些“港片标签”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却给我如此观感,我就不得不反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年龄不对。

    港警的退休年龄普遍60岁,这批人里面,只有姜皓文满足要求(57岁),剩下的:刘青云60岁、吴镇宇62岁、周文健63岁、苗侨伟65岁、郑则仕73岁......

    刘青云和周文健也是老对手了,二人曾合作过经典恐怖片《七月十四》

    知道香港演员青黄不接,也不是我吹毛求疵:一个演员总要找到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角色,才能发挥出最大潜力。安东尼·霍普金斯算戏神了吧,你让他翻回头去再演汉尼拔试试?——就算方法上知道该怎么做,也早已不复当年的心境了。

    三十年前,刘青云、吴镇宇就在演类似的角色,三十年后仍然如此。你要他们怎能不“累”。

    给他们点新意或替他们换个人设,他们依然是从前演啥像啥的高手。譬如《神探大战》或李骏硕那部描绘底层露宿者的电影。

    再举个例子:我看《九龙城寨》一众大佬打成那个样子、各个努力让自己化身漫画人物,一面是真佩服、一面是真忧愁:再过十年,类似的全明星大制作该怎么办?

    还靠这帮人?敢想象么.....

    到那个时候,曾经的香港电影就真死了,只剩本土文艺片还有的拍,类似《年少日记》和《白日之下》。

    其次,年龄偏大还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情绪错位。

    老人和中年人的情绪肯定是不同的,像《谈判专家》这种斗智斗勇、需始终保持高亢情绪呈现激烈对抗的电影,让一帮年过花甲的人上,实在是强人所难,这就是为何郑则仕和姜皓文都显得“死气沉沉”的原因:角色本来就半途而废,不“端”着从头“装”到尾又能怎么办......

    说到情绪,我还想引申去谈一谈:其实目前在大银幕上还能看到的香港演员,都是神。

    此话何意?只因他们的情绪——或曰表演激情还没被消耗殆尽。

    在纪念周海媚之死的文章《人们为什么会怀念女神》中,我解释过这件事:所谓的“黄金年代”,也是对香港一代演员的“地狱式训练”,凡是扛不住的,都淘汰了。

    彼时,全世界都没这么拍电影的:五天、七天一部戏,演员每天睡2-3小时是家常便饭,即便是如日中天的大明星,想想那些不胫而走的绰号:“张一打”(张曼玉一年拍片12部)、“郑九组”(郑裕玲一天赶九个剧组),这些奇葩事迹若搁好莱坞,早就罢工100次了。

    豹哥之死:《甜蜜蜜》的封神哭戏

    这种疲于奔命、无暇思考的生存状态,是对一个人表演才能“吃干抹净”的无限压榨。它会让演员心力交瘁,长此以往,不疯也会被抽空。

    1993年才拍完八部电影,正值巅峰的王祖贤为何会突然息影,远赴加拿大?一个重要原因是:累了......我有时想:《青蛇》对尘世和人心的态度,我到三十多岁才逐渐明白,她二十多岁就演出来了,这以后还怎么演?

    退一步讲,如果是好电影,倾注一腔心血、肆意燃烧情绪倒也罢了。可事实恰恰相反:黄金年代的大部分港片,都是不忍卒睹的烂片,也就是说演员的牺牲并不值得。

    人言港片“尽皆过火、尽皆癫狂”——其中最疯最癫的,就是当年大行其道、如今悄然退场的III级片。你别鄙视这个东西,它往往需要演员践踏自身的尊严、释放内心的兽性、将情绪逼入一个极端、变态、丧心病狂的死角,才能“浑然忘我”的达到要求——过程中不允许任何思虑犹疑和道德评判。

    任达华《羔羊医生》

    这不是任何时代、任何演员都能做的。港产III级片和欧美情色片具有本质的不同。

    就拿《谈判专家》的主创来说吧,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曾发过“疯”:

    邱礼涛最初凭《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等“邪典cult片”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影坛站稳了脚跟。照我说,这些成名作都不是电影,就是以无尽的怒火和戾气作燃料,合法化地尽情发疯:

    它们对暴力色情的渲染放大,镜头台词之下流是无底线的。并不能简单概括为“无政府”,而是彻底的反人性、反人类、反文明,黄秋生(当时)要是不疯的话,根本演不了。

    我不是在批判邱礼涛,我对电影本身没有道德要求。我是想强调这类片子对演员情绪的极致剥削乃至精神的摧残。当年这种无底线作品也不独邱礼涛一家。李修贤的万能公司、导演邓衍成、王晶都搞过一大堆这类变态东西。1994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张曼玉和梅艳芳曾调侃过这事儿。

    吴镇宇出演过王晶的《强X2》(直接以《强X》来命名电影并拍成系列,王晶哪有底线)。哪怕在很多“正常电影”中,他的角色也是不正常的颠佬疯人:《白发魔女传》的连体魔头、《逆我者死》的连环杀人狂、《666魔鬼復活》的魔鬼使者......《古惑仔》靓坤那股疯劲儿,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镇宇哥很会发“疯”

    郑则仕和姜皓文都曾是III级片中的常客,这很多人都知道。在此我特别提及一部电影《乌鼠机密档案》。片中郑则仕同“变态狂魔”任达华展开激烈较量,淋漓尽致地诠释出一个老实人是怎么被一步步逼疯的:“炸死你个王八蛋”的台词被他一口气念了十几遍......那份使人战栗的恐怖演技,曾给我留下很深的阴影。

    肥猫的巅“疯”时刻

    然而,片子本身是部粗制滥造的III级片,郑则仕即便展现出影帝级的惊人演技又有何用?

    还有黄德斌,陈宝莲那部《灯草和尚》就是他主演的。两个人一起疯。

    ......

    有一个算一个,黄金年代的所有演员,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走不下去的,你就退场;或凭实力和运气的加持,熬过那个变态时期——譬如舒淇。

    刘青云算其中的幸运儿,他的接片质量普遍较高,浪费掉的情绪相对最少。可即便如此,他对类精神病角色也是手到擒来:杜琪峰的《神探》、林岭东的《目露凶光》及更早前的《呆佬拜寿》。

    刘青云一样会发“疯”

    所幸片子本身都不错,角色立体又有深度,这“疯”发的值。

    看来,不会发疯的演员不是好演员。因为“疯”与灵魂广度和人性下限紧密相关。这往往决定了一个演员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

    然而,你的“疯”若总在一个自己无从掌握的很低的范畴里打转,那迟早有一天,你会累。于是未来的“可能”也就成了不可能。

    “我很想坚强,但是会累”——《踏血寻梅》

    想到这里,突然释然:

    香港这帮百炼成钢的戏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太不容易了。这是一群泡在“疯癫”中磨练又恢复正常的人。他们的演技往往不靠科班学习,而是取决于别处演员想都不敢想的“变态实战经历”。因大环境和个人际遇,他们的才华和热血普遍遭遇过极大的浪费和错付。

    所以看在他们年逾六旬还在演、还能演的份儿上,算了吧。至少,《谈判专家》还是部电影。

    累,总比彻底躺平了好。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