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2008, during the last month of summer before high school begins, an impressionable 13-year-old Taiwanese American boy learns what his family can’t teach him how to skate, how to flirt, and how to love your mom.
这么刻板印象的ABC顺直男故事被讲的还不够多吗????还需要到了2024年再拍一部吗???是谁还不知道ABC顺直男们成长的苦闷吗还???是谁还想再了解更多一个家里被三个女性围着转的唯一的”香火”内心波澜???谁还想再看姐姐主动和解,妈妈含泪说我放弃了我的梦想但是做你的妈妈我很骄傲,而这个儿子还在因为青春期叛逆一无是处的故事?????男人能不能把自己的shit put together而不是以此为理由先伤害所有人再去要求所有人的理解????
Sean Wang在东湾的阳光下大口啃汉堡,跟印度裔狐朋狗友炸邻居信箱,扔松鼠尸体,跟不良少年一起滑滑板拍视频,坐妈妈开的旧凯美瑞,在车库里上老中私教补习班,翻暗恋女生的myspace主页,在AOL chatroom等她的回复会心跳加速,永远在跟姐姐妈妈哥们吵架,一拳把嘲弄自己的ABC撂倒,离家出走在Fremont游荡几个小时灰溜溜回家。
虽然本片看似是以弟弟的成长故事为主线,但无论是解决身份认同问题的方法还是主题的本质其实都是以东亚家庭矛盾为核心的和解。在这方面,《弟弟》的观感便很像早些年的国产家庭电影,它们大抵会讲述一些婆媳关系、更年期遇上青春期的故事。《弟弟》套了这样的一层壳并加入移民等元素如法炮制了东亚家庭的矛盾。导演展现矛盾的表现方式是语言的错位,在《坠落的审判》中女主角被迫用自己不熟悉的语言某种程度象征着一种失去话语权,在《弟弟》中英语和国语则是直观的表现矛盾和和解的武器。在片中多次出现母亲和女儿、儿子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争吵,双方都能听懂又能各抒己见。女儿在片子的大部分时间更是一句国语都没有说,她唯二讲国语的地方其中一个是帮弟弟打圆场的“我拉肚子了”第二句是送别时说的“拜拜,奶奶”。语言的转变总是关于家庭和解的,当弟弟离家出走了一晚回家后妈妈与其交流也是英语和国语参半,妈妈讲出的那句英语“I am proud”也是母子达成和解的关键。
《弟弟》(Di Di)比我想象的要限制级很多,非常多的脏话,基本上属于R级青春片。如果换成白人阵容,关于一个初中生叛逆、迷失自我等类似的内容之前也看过不少,但不知道为何换成了华裔主演之后,看着就更加有代入感,更加忧心。n
是的,忧心是本片观看时的主要感受,虽然电影其实很多笑点,非常真实地反映了2000年代青少年的生活,但是如果是作为母亲观看,肯定是担忧、痛心远远多于娱乐。因为故事中的男孩的确走在误入歧途的危险边缘,并且说了很多让人听后伤心难过的话。作为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平时与这些狐朋狗友交朋友,不务正业,说话很没有礼貌,相信没有人可以笑得出来。n
虽然说影片只是讲述了成长中的一个阶段,而且因为是基于导演本人的经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现在长大了,走出了那段叛逆时期,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没有浪费他的才华与青春。他的母亲应该也是很骄傲。可是,如果单看片中那段时期,作为他的母亲,是真的很辛苦也操了很多心。这部电影里呈现的这位华裔母亲,真的受尽委屈,一直被婆婆责骂,儿女都不听话,还要被儿子看不起,让人看着相当难过。n
陈冲演的这位母亲属于脾气相当温和、温柔贤良的,平时除了做家务外,丈夫长年不在家,还要养婆婆。可是每次孩子闯祸、顶嘴,婆婆却总是骂媳妇,说是她没有教好孩子。片中这样的段落出现了多次,无论是片中男孩与姐姐吵架、跟人打架,都是他妈妈被责骂。可是到头来,孩子也从未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反而看不起他这位做家庭主妇的母亲。即使父亲不在身边,孩子却还是更崇拜父亲,认为母亲什么都做不了。有一段他与母亲的对话,讲真,坐在银幕外的我,听后真的火冒三丈,要是我确实一巴掌打下去了。如有这样气人的孩子,要怎么办?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一直在想的,也一直后怕的。还好我的孩子不是这样的,我也不是他母亲那样软弱的人,我是虎妈🐯。n
即使这是一部讲述13岁男孩的故事,但作为母亲,实在难以不去站在母亲的立场看待这部电影。大部分我在好莱坞采访过的华人导演都说自己不希望成为华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不要做医生和工程师,而是更希望追求自己的理想。早年我也是理解,但之后随着年纪增长自己作为母亲,我开始明白,这些所谓的叛逆的梦想背后有着无数失望、心碎、担忧的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能成为你心中理想的样子,要怎么办?n
我只能说,为了不让自己遭遇像片中母亲一样的境遇,我至少做到了两点:n1)少生孩子,一个不听话气人就够了,如果两个三个都如此,真心会被气死n2)不要成为全职家庭主妇,不然不管你付出多少,最终你的孩子也会对你说:“你连钱都不争,你什么本事没有,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很多女性都以为自己与孩子关系亲密、平时用爱和温柔对待孩子就可以得到回报,但这是大错特错的,就像本片中的母亲一样,无论你怎么做,最终孩子眼中还是更崇拜那些可以赚钱,做着很酷职业的人。所以还是不要自我安慰,醒醒吧,没有人会真正尊重一个家庭主妇,包括你的孩子,他们绝对不会崇拜家庭主妇,只会崇拜事业成功的人。n
养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个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的事。不要把任何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不要期待你付出的爱都会有回报。不过,我确实佩服导演可以把这些真实大胆地呈现出来,因为大部分的亚裔家庭都是家丑不外扬的类型。n
我确实觉得电影本身拍得不错,很真实自然,是极少数可以让青少年说限制级语言、相当诚实的亚裔作品,所以我想应该在美国能获得不少好评。但我只能说,虽然每个人都有青春期和叛逆期,但程度还是不同,照样也有很多听话、努力、完全不需要父母操碎心的好孩子。这部也许讲述了导演的经历,但可能未必让很多亚裔父母共鸣。看完本片,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希望我的孩子不会像片中这位男孩一样,我就阿弥陀佛了。
我有采访导演问了他他母亲对本片的看法。他当然是说母亲很支持很喜欢,也说他很庆幸没有一个虎妈母亲。巧合的是,我看完当时心里想的正好也是:“我很庆幸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如果我是你妈,那巴掌就打下去了。”有什么样的母亲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子,我是坚信这点的。当然处于礼貌我只说了谢谢哈哈。
其实每次看完一个R级青春片,我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如果有人记得,我曾经对2019年《Good Boys》那部电影的评价,也是曾经引发过一些争议。其实《弟弟》就是《Good Boys》的华裔版。当时很多人就觉得看一群小男孩说脏话很好笑,但我则不觉得,觉得很忧心,所以当时我对那部的评价显然在很多人眼中就是“爹味十足”。
但是我必须说,这种片子看得越多就知道,人与人的差距真的很大很大。我属于那种我本人从小就是乖孩子、好孩子的人,所以我长大后成为母亲,我就是虎妈型。我最讨厌的就是淘气、不听话的熊孩子。所以如果我看一部关于熊孩子的电影,我当然会很有抵触感。我不仅无法共情熊孩子本身,也很难共情他们的父母。因为我和我的孩子以及我的父母就不可能是这样的,我们从“受精卵”阶段就注定会发育为另一种人。
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就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是不同的家庭养不同的人。而我偏偏是在影视界工作,所以我接触的比如导演、编剧、演员,大部分都是属于相当叛逆、自我、随心所欲的人,他们很多时候是有艺术才华,但不守规矩的。因此根据这些人自己经历改编的内容,也同样会讲述这类人的经历和内心历程,这可能是我这类人不一定可以理解和共鸣的。
当我与导演交谈的时候,我就可以深刻体会,他的家庭与我的很不同,因此我只能试图去理解他的感受,但如果我无法共情也是希望能被理解的。
导演很不喜欢虎妈,所以在电影里调侃了虎妈。而我不喜欢熊孩子,所以在我的评价里,显然永远都是不待见熊孩子的。
#PicturHouse 看完最直观的感觉是真诚,影片的私密性很强,应该也是带有很强的自传性,电影中不光展现了文化差异下的自我认同,也用了极大篇幅展现了母亲这位一代移民的困境,感觉抛开美国的文化环境,就光看家庭的状态的塑造已经非常鲜活了,影片中大量的场景和台词似乎都发生在过我的生活中,所以很多时候感觉还是挺触动的。电影的结尾没有像《契克》那样以一个极大程度的成长作为收尾,更多的展现的是一个平淡的现实,一切没有变好,生活还要继续。
电影中由几个主要角色所营造的环境实在太棒了,少数群体小孩构成最开始的小团体,脱离小团体后因为滑板摄像而加入的另一个小团体和家庭成员构成的团体,男主在之间呈现的变化非常的“真实”,印象最深的是前两个团体对于家庭这部分的态度,男主也多次迷失在自我认同的困境中。演员的表演非常自然,奶奶的老一代的劝诫与责怪,父亲的缺失,母亲这一代的关爱和教育方式,姐姐则可作为前行的叛逆者,而以弟弟箍眼作为一个时段的展现出了一个假期的成长。陈冲的表演真的是好,感觉这已经算一个非常理想的母亲形象了,而且以弟弟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其实能明显感觉出导演对于母亲的困境的呈现。电影的说教其实并不多,只是结尾那段略带一些,这个也是电影比较吸引人的地方,评级为15…跟死侍是一个评级。
视觉上,整体效果非常棒,镜头和剪辑都中规中矩,但构图非常喜欢,印象最深的几个镜头都是因为构图比较吸引人。有一幕走在夜间的俯拍的构图像一张效果极佳的黑白摄影作品。有几幕男主摄像机的视角有些奇怪,尤其是松鼠那段,不咋喜欢。氪药后那部分的呈现还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光环松鼠。
听觉上,收音效果很好,而且配乐的使用也不错,尤其是几处比较关键的情节的配乐使用,非常符合一部温情的青春电影的内容。
其实影片中出现的电影还是蛮多的,不算提的《ET》《星球大战》《初恋的回忆》,还有标记的《恋恋笔记本》,还有看那一幕炸信箱就让我想起了《蝴蝶效应》。
看电影的过程中就一直内心觉得很烦躁和愤怒,看完之后这股情绪也一直在心里。
这个小男孩的确不可爱,不聪明,做蠢事,骂脏话,但是好像也不足以让我这么愤怒,因为电影也细腻地刻画了他身为亚裔的敏感自卑和纠结,对那个时代的描写也很准确。
那我的愤怒来自哪里呢?想了好几天,终于想明白了:我真的看够够够了顺直男群体(无论什么裔)的故事了!!!!
这么刻板印象的ABC顺直男故事被讲的还不够多吗????还需要到了2024年再拍一部吗???是谁还不知道ABC顺直男们成长的苦闷吗还???是谁还想再了解更多一个家里被三个女性围着转的唯一的”香火”内心波澜???谁还想再看姐姐主动和解,妈妈含泪说我放弃了我的梦想但是做你的妈妈我很骄傲,而这个儿子还在因为青春期叛逆一无是处的故事?????男人能不能把自己的shit put together而不是以此为理由先伤害所有人再去要求所有人的理解????
看到了影评说是导演的半自传电影,oh my,拍的时候一定把自己感动的够够的吧,一定觉得太先锋太主义了太细腻了吧,居然还拿奖了???也是个顺直男发的奖吧!
真的不想再看这种男人视角的自我侧写自我感动了,天天把摄影机和聚光灯对着自己累不累啊,拍拍你妈妈你姐姐吧,no one cares about you, please
2008是个好年。
Sean Wang在东湾的阳光下大口啃汉堡,跟印度裔狐朋狗友炸邻居信箱,扔松鼠尸体,跟不良少年一起滑滑板拍视频,坐妈妈开的旧凯美瑞,在车库里上老中私教补习班,翻暗恋女生的myspace主页,在AOL chatroom等她的回复会心跳加速,永远在跟姐姐妈妈哥们吵架,一拳把嘲弄自己的ABC撂倒,离家出走在Fremont游荡几个小时灰溜溜回家。
我在边家村的雾霾中大口啃孜然夹馍,跟汉中住校生们半夜翻墙去网吧,帮室友给他的MP4里下载A片,坐爸爸开的旧福克斯,做理综大练习卷子到晚上七点半,翻暗恋女生的QQ空间,跟她发一毛钱一条的短信会心跳加速,永远在背地里偷偷骂讨厌的老师,在两个室友干架的时候趁乱偷偷给自己讨厌的那个室友一肘子,每周末老老实实坐106路转59路回家。
2008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第40届圣丹斯电影节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本次影展有两部华语电影引起广泛关注。一部是世界剧情片单元且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的由林见捷执导的《家庭简史》,目前首映口碑已经解放,被众多外国网友称“中国人自己的萨特本”。
另外一部是来自美国剧情片单元由王湘圣执导的《弟弟》,王湘圣导演刚凭借《奶奶跟外婆》入围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的名单,在看完《弟弟》便会发现这都是可以预见的。《弟弟》是他的长片首作,讲述了在2008年高中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夏天,一个处于13岁青春期的台湾裔美国男孩学会了他的家人不能教他的东西:如何滑板,如何直面一切,以及如何爱自己的家人。
通过简介不难察觉出这是一部关于美籍亚裔男孩的成长故事。既然是关于在美华裔的成长故事就固然离不开亚裔的生存现状和遭受的“冷眼旁观”。但在《弟弟》中,王湘圣导演没有花大量篇幅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和展现亚裔如何被歧视的现象,那种被漠视的观感或许来自弟弟这个角色自己的属性,即对自我身份不认同的自卑导致的蝴蝶效应。因为他从内心不认可自己Asian American的身份,所以他对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是抗拒的态度,并且时刻带着“面具”生活。他害怕自己被玩滑板的孩子们嘲笑所以称自己是half Asian;他害怕自己没法追到喜欢的女孩所以撒谎说自己看过《大白鲨》、《初恋的回忆》等女孩喜欢的电影;他在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也会刻意的避开Wangwang的名字,转而用Chris来介绍自己。这样的“不真实”在片中比比皆是,导演很巧妙的把这些看似棘手的社会问题巧妙的变换视角同时以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就像片名的暗藏玄机一样,《弟弟》的英文译名即拼音Didi,这何尝不是一种坚定的自我身份认同。
虽然本片看似是以弟弟的成长故事为主线,但无论是解决身份认同问题的方法还是主题的本质其实都是以东亚家庭矛盾为核心的和解。在这方面,《弟弟》的观感便很像早些年的国产家庭电影,它们大抵会讲述一些婆媳关系、更年期遇上青春期的故事。《弟弟》套了这样的一层壳并加入移民等元素如法炮制了东亚家庭的矛盾。导演展现矛盾的表现方式是语言的错位,在《坠落的审判》中女主角被迫用自己不熟悉的语言某种程度象征着一种失去话语权,在《弟弟》中英语和国语则是直观的表现矛盾和和解的武器。在片中多次出现母亲和女儿、儿子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争吵,双方都能听懂又能各抒己见。女儿在片子的大部分时间更是一句国语都没有说,她唯二讲国语的地方其中一个是帮弟弟打圆场的“我拉肚子了”第二句是送别时说的“拜拜,奶奶”。语言的转变总是关于家庭和解的,当弟弟离家出走了一晚回家后妈妈与其交流也是英语和国语参半,妈妈讲出的那句英语“I am proud”也是母子达成和解的关键。
真实感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得益于导演个人的成长经历,片子中的台词和生活细节都极富写实。关于东亚家庭压力的婆媳争吵、在中餐馆与“别人家的孩子”对比、车库的补习班都无不映射着生活真实。角色更是如此,奶奶的“这样对胃不好”“多吃水果”更是直接将观众拉进现实。关于妈妈这个角色,陈冲的表演极为亮眼。或许是个人生活相近的原因,她的表演是十分细腻的,无论是在表述自己从不后悔现在的生活,还是不经意间向弟弟的朋友们介绍自己时说的我是Chris’ mother的微表情都是完整且动人的。
人物细节也同样离不开导演细腻的镜头语言。犹如《网络迷踪》般的桌面电影设计、手持DV和影像的相互结合、车内窗户开关的心理暗示…都在讲述在这暑假里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所以回到开篇我提到的“这都是可以预见的”,王湘圣导演在《弟弟》中展现出来的真诚和真实是十分稀有的。Didi(弟弟)既是一封写给移民父母的感人情书,也是对不确定的成年之路的审视.它时刻提醒观众,成长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往往是一样的。
(本文发于耐观影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