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连续剧  »  国产剧  »  司马迁

司马迁  

556人已评分
神作
9.0

主演:仇永力王全有张秋歌许还山刘冠雄

类型:剧情传记历史国产导演:杨洁 状态:已完结 年份:1997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8.7分热度:178 ℃ 时间:2024-09-28 06:12:45

简介:详情  大汉王朝建立以来,源自春秋战国乃至楚汉争霸以来的数百年的战争落下帷幕。黄河龙门一地,司马迁(仇永力 饰)自幼随父亲司马谈读书认字,广学博闻。司马谈任太史令一职,指示儿子遍游山川大河,名胜古迹,寻访古人遗踪轶事。多年的...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大汉王朝建立以来,源自春秋战国乃至楚汉争霸以来的数百年的战争落下帷幕。黄河龙门一地,司马迁(仇永力 饰)自幼随父亲司马谈读书认字,广学博闻。司马谈任太史令一职,指示儿子遍游山川大河,名胜古迹,寻访古人遗踪轶事。多年的历练让他对史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学识的积淀。在此之后,司马迁入京担任郎中职务,与董仲舒、公孙弘、司马相如等名臣共事汉武帝(许还山 饰)。父亲弥留之际,将祖辈传承的治史使命传给了儿子。谁知命运多舛,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王全有 饰)带五千精兵远征匈奴,与匈奴数万大军缠斗,终因弹尽粮绝投降。司马迁因为李陵说话而被汉武帝施以宫刑  他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只为将未完成的史书书写下来,流传万世……
  • 头像
    Y-ogurt

    今天是2017.11.30,我在合肥大剧院看了北京人艺的话剧司马迁。说实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冯远征去的。以前我倒是看过很多冯远征演过的电视剧,但是都没什么太大印象,第一次注意到他还是他和陈数的话剧日出。

    不得不说北京人艺的演员演技是很棒,尤其是这种又正又专的历史剧,我觉得很难演,既要把古代人的感觉演出来,又要不那么的假,确实很难!唯一让我出戏的演员就是饰演司马迁妻子的那位,她的声音一出,又尖又细像唱戏的一样,而且行动看着都很难受,反应也不是很真实。其次不得不说北京人艺是有钱,舞台设计、道具布置、灯光音效都没得说。音乐在合适的时候一出,顿时就有历史剧那种浑厚又庄严的氛围了。但是说了那么多的优点,不满意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剧情的改编。编剧貌似想加上搞笑的成分,可是有些搞笑的地方又略显尴尬。而且尤其到了后面司马迁要求皇帝赐死的地方我觉得很拖沓又不好看!而且拔剑自杀的时候总觉得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总体还是很牛逼的。但是不好意思我总是偏爱小而感动的故事,对历史剧实在不感冒。

  • 头像
    微微看书

    转载自: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3417639036200.html

    司马迁的仗义执言,虽然体现了其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高尚品格,但不仅对于李陵事件的处理于事无补,而且对于汉武帝更是火上浇油,更加重了对李陵的处罚,从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司马迁害了李陵。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有时正话需要反着说,反话可以正着说!

      不过对于我们后人来说,幸运的是司马迁面对死刑和奇耻大辱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创作出了一部可以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学巨著!

  • 头像
    金秋露

    这部剧以司马迁的生平为主线,勾勒出一幅汉武帝中后期的时代图景,并把司马迁置于这一时代图景下。剧中的主线、暗线颇多;每一个人物,都构建出司马迁与某一群体的关系,继而完整展现出主人公的生存状态。

    主线:刘彻和司马迁

    第一阶段,是年轻耿介的司马迁,和骄横专断的刘彻,他们的磨合无疑是不顺利的。

    故事的开始,汉武帝拔擢人才,李陵、司马迁、任安初次露面。此时的刘彻,仍在壮年的余晖中,沉浸在列郡祁连、饮马瀚海的功绩里,尚想复制卫青、霍去病的成功。此时,他不顾众臣的劝谏,重用李陵,以及同样外戚出身的李广利。

    李陵兵败,司马迁在朝堂上直言进谏,痛斥朝臣“奸庸”;又在刘彻回心转意时,为李陵家属辩护;刘彻勃然大怒,将他打下监狱。

    ——司马迁的性格就这样展开了:耿介、直率、执拗,以及不分场合、不给君王情面,直言进谏。而刘彻呢,仍有壮年帝王的自大,好大喜功,冲动行事,唯我独尊。

    第二阶段是司马迁出任中书令后。

    太子巫蛊之祸中,刘彻震怒,轻率下旨杀死太子,而后又欲追回诏书。这时候的他仍有壮年的狂妄,认为一切都可以在控制之中。——而太子的死讯到来一刻,刘彻在起先的不可置信之后,好像忽然浑身卸了劲,在龙榻上崩溃痛哭,第一次显示出无能为力的老态。

    昭平事件中,刘彻亡妹的儿子杀死平民,按律当斩。

    司马迁本为避免祸端,在朝堂上违心附和,顺应刘彻的心思;但因直率本色,又深夜冒雨,夜访刘彻,直言诤谏:昭平君不杀,不足以安民心。

    这一幕中,刘彻背后悬挂着亡妹的画像,正应着他为了对妹妹的誓言而犹豫。而后香烟越发飘渺,刘彻在震怒后做了艰难的决定,趴在妹妹的灵前痛哭,却接纳了谏言。

    这时的司马迁已经经历了嘲笑、耻辱、折磨,而刘彻经历了李夫人的离心,又失去心爱的太子。两人都褪去了早年的骄横,终于能够做到,直言进谏,而说听于王。

    最后一个阶段里,他们的矛盾是对死亡的态度。

    刘彻和司马迁的关系中,有一条重要的暗线,是李夫人的失宠、钩弋夫人的得宠,以及赐死钩弋夫人事件。

    故事刚开始,《踏歌》声中,李夫人一身粉衣翩翩起舞,和刘彻举止亲昵;而其弟李广利在这时候骄横跋扈、仗势专擅,恰倚仗了皇帝的偏宠。这正暗示了李陵事件的走向。

    故事中期,钩弋夫人出现,李夫人开始身着深色衣服。这时候的刘彻开始显露老态,钩弋夫人是这样年轻美丽,也牵动了年长皇帝的心。李夫人彻底失宠大概是在太子事件中,而这时候,刘彻意识到自己曾经偏宠的外戚,是如何巨大的隐患。这时候的他也平息了扩张的雄心,随之而来的是休养生息、保境安民的思想,也让这时候的他与司马迁有所缓和。

    而到钩弋夫人死后,刘彻感到这样深切的寒冷:做帝王所享有的,原是这样绵长的孤独。李夫人为自身权位,不惜嫁祸太子;群臣如群小,百般揣摩上意,不过为荣宠和自保。钩弋夫人死了,因为他要杜绝外戚之祸。

    可是孤独是这样痛苦。刘彻徒劳地索求长生,愠于群小,而想要司马迁为自己殉葬——司马迁是这样一个,并不揣摩我的心思,而真心进谏的人。但他目睹郭穰愿意为司马迁去死,那种孤独和嫉妒折磨刘彻,于是他竟歇斯底里地指着群臣:你们哪个,愿意为我去死?一个都没有。

    刘彻毕竟是反复无常的。读了《报任安书》,他震怒不已,下令烧灭太史公书,欲以这场大火,抹去必然到来的,盖棺定论的一刻。

    此前的矛盾是君臣之间的磨合,而这一阶段的矛盾,却揭示出两者对自身、对死亡的态度。刘彻欲摧毁更多的生命,其内核是一种死亡的焦虑。

    但司马迁不愿意为刘彻殉葬——司马迁并不是忠诚于他,而是忠于一种超越当世的价值观。司马迁飘然而去,或水死,或隐没,正是太史公理解生命的结局必然是死亡,因而在太史公书完成的一刻,他就已经存有了甘心赴死的笃定。

    择生与择死:司马迁和屈原

    屈原在这部剧中屡屡出现,作为司马迁的偶像,数次鼓励司马迁;同时让人感觉他像神灵,一直温柔地注视、垂护司马迁。

    司马迁年少立志,仰慕屈原。在剧中,最早成书的作品之一就是《屈贾列传》。而司马迁在汨罗江畔祭拜屈原,遇见在江边追逐小鸭卖艺的孩子郭穰,收为学生。(说来也巧,最初看到这部剧的我在汨罗过端午。也许是这样的缘故,我总认为郭穰是屈原大夫赠与司马迁的礼物。)

    而剧中的司马迁不只一次看见过屈原。另一次看见屈原,是司马迁在狱中得知宫刑的消息,他肝胆俱裂,耻辱欲死,马上要吞下砒霜,忽然看见屈原大夫在黑暗中放光,提醒他修史的理想。

    (而司马迁问:您选择了死,却让我选择生,这是为什么?—这一问题,也是对两种理想精神的探问。——屈原求死,是不愿苟且求生,委曲更事他主,用一死殉国;司马迁求生,是因为理想还未完成,若此时求死,是轻于鸿毛。求生求死,其质一也。)

    在剧情的末尾,司马迁在河伯庙中朗诵《离骚》,临风浩歌。此时的屈原已经不再以神灵的形象出现,而他的形象,已经融于司马迁的言行之中。这一幕的司马迁衣襟琳琅,目光笃定,已有死志,神态宛如离骚中欲升高天的屈原,是栩栩然也。

    而正在此地,司马迁得知郭穰事件的真相,他前去狱中见郭穰,也得知了“史记有副本传世”这一真相。……剧中的郭穰得乃师真传,忍辱负重,数十年如一日,在泪水中留下了史记的副本。这何尝不是汨罗江的神灵,给司马迁的一份厚礼呢?

    最后一幕,司马迁离世而去,江水滚滚,高山苍苍,司马迁峨冠博带,在悬崖上抚摸着黑马,回头凝望人世。——而河伯庙中,司马迁吟诵离骚,正是在“愿依彭咸之遗则”收尾。

    司马迁站在悬崖边抚摸马,马低头望着故乡。他白衣高冠,神似屈原。

    这一幕,真让我想起《离骚》的结尾,屈原也是驾着车马向天中翱翔而去,而他回望故乡,仆夫和马都徘徊不前。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正如历史中的司马迁之死没有遗音,剧情中的司马迁也从悬崖上消失;不知是否追随着屈大夫、伍子胥的步伐,死于滔滔江河之中。

    几组对偶

    司马迁和杜周:价值观的碰撞

    司马迁和杜周这对同窗,其斗争从汉武帝的壮年开始,一直到最后河伯庙告终;最后司马迁上了杜周的马,走去看郭穰最后一面,二者的恩怨也随着汉武时代的落幕,就此消逝。

    仔细看杜周这个人,似乎完全没有某种价值的存在;其生活的本能,便是趋利避害,揣度汉武帝的心意。而杜周所囊括的,也是司马迁同时代的同僚们,嘲笑、钦佩、望风而倒,或者自诩“为延长大汉国祚而尽心”,追求自身的安稳幸福;同样,也因个人的利益而改变立场。

    而司马迁并不是忠君。他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却并非为一家天下;他所探索、维护的价值,是天道生民的规则。因此他直言进谏,却不愿意为汉武殉葬——他不是汉武帝所豢养的家臣。

    杨敞和郭穰:小辈群像

    郭穰在老师下狱后,写司马迁十条罪状,倒戈杜周门下,以成为卧底,悄悄保存司马迁史记副本。他背负着背叛师长、谄媚权贵的骂名,屡次受到杨敞的责难。而杨敞自始至终都在老师身边,“支持”老师,娶了老师的女儿,成为了老师的儿子。但在故事的末尾,他为大将军的小妾而缺席老师的生日,在最后的故事里,已经离开了司马迁;可以预想他将要升官的未来。

    而杨敞慢慢展现了功利的心志。

    司马迁在坟前找灵感、叹息垂老的时候,杨敞发话:我的俸禄比老师高,老师就在家颐养天年吧。

    这一幕的司马迁深深看了杨敞一眼。

    到家的时候,他就对女儿说:你比我有福气。敞儿虽没有文采,却有做大官的才能啊。

    郭穰没能在司马迁身边尽孝,却深深懂得老师的心志。而杨敞自始至终,虽然陪伴在他身边,服侍老师左右,却未能理解老师的心。

    在故事的结尾,司马迁离开人世,与郭穰、女儿都进行了道别,唯独杨敞缺席了这个故事——他一身红衣,骑马庆贺大将军的小妾成为正妻了。从此之后,酒色财气与他相关,诗书正典,与他相别。但他的缺席,被草蛇灰线地铺垫好、做出了交代。

    **司马迁、李陵、任安:英雄末路,如何抉择?**

    在汉武帝拔擢三位的时候,三位好汉名列前茅,意气风发之时,曾在酒馆中有一组对话。

    “如果我们到了末路的时候,是死节,还是求生?”

    这一问答如同一道谶语,预示着三位的结局。

    李陵说:暂且求生,以待时机。

    任安说:必定死节,才显忠烈。

    司马迁说:两者都有可取之处,还要看时机而定。

    果不其然,李陵亡败于匈奴后投降。按照司马迁的判断,李陵应是诈降;而《汉书》所载,十八年后,李陵对苏武陈言,当初诈降匈奴,不想株连九族,有家难回。然而已经过了十八年,或许李陵是文过饰非,又或许的确如此;但他确实选择了“求生以待时”。

    而任安和司马迁的矛盾,极有张力。

    司马迁犹豫过要不要死。臧获婢妾,犹能引绝;屈原自疏濯淖,不获世之滋垢,司马迁何尝不愿意死节?然而活着比死去更痛苦。不然,何其重如彼,其轻若此!

    司马迁受李陵事下狱,任安为赎金四处奔走,竭尽心力;而听说宫刑之事,当即赠司马迁以砒霜。得知司马迁仍然存活,甚至成为了“中书令”——“太监的头儿”,他先是不敢相信,而后崩溃愤怒,怒骂司马迁之不肖、贪生怕死,认为他不肯死节,二人割袍断义,由此决裂。任安自始至终保持着这样的信念:大丈夫应当轰轰烈烈去死。

    二人吵架的一幕极有张力。起初是任安在酒馆里听见有人侮辱司马迁,怒发冲冠,剑划舌头,以示警告。紧接着,他到司马迁家中:久别不见,我听说有关你出任中书令的谣言。别担心,我已经惩罚了他们!——言下之意,做中书令,是骄傲的你所不齿的事情。

    但此时的司马迁嗫嚅着,几次试图打断任安,终于轻声辩驳:少卿,这是真的。

    此时的任安简直可以用怒发冲冠来形容:他是这样愤怒!于是司马迁和任安撕破了平静的面具,从任安听说司马迁还活着以来的种种不理解,终于爆发。

    任安和司马迁走下对坐的酒席,在屋子里一遍遍地相互大喊,而司马迁是这样无力地辩驳——他心中的羞耻,难为人知!学生亲友,都在他面前极力掩饰着痛楚,同僚背后的私语,让他冷汗沾衣。走在路上,旁人的低语,都会让他以为是在谈论自己。

    而任安是执拗的“大丈夫”,认为人应当为烈士,死节殉名,才是忠义。司马迁从小仰慕屈子的高风,无疑与任安志同道合;而此时此刻,司马迁面对生死的选择,却让任安感到了这样不理解,以至于认为司马迁“变节”。

    最后雨歇云收,吵架暂歇,筋疲力尽,司马迁忽然低声说:你能不能理解我?任安冷笑:我太理解你了。

    这一幕转回司马迁脸上。他的目光充满了期待,甚至是痛苦的恳求。然而随机任安割袍断义,愤然离去,镜头转回司马迁脸上,子长的目光可谓绝望—— 悲人莫我知,也悲生别离。

    直到任安为太子事下狱,读到《报任安书》,理解司马迁心中深切的痛苦。他在狱中两行泪下,跪在监狱中,灯光照在他的侧脸上,他声声呼唤着子长。

    而任安行刑的一幕最为感人。任安是不惧怕死的,他站上行刑台,毫不畏惧。此前司马迁上行刑台时明显是更犹豫的——畏惧的不是死亡,而是私心有所不尽,还有史书未能完成。

    ——于是司马迁骑马而来,带着亡妻的好酒,与任安在生死场上见最后一面。任安的怀里揣着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二人如同年轻时一样衔杯同饮,互称小字,亲切如初;背景音乐节奏慷慨,但因不忍壮士诀别。

    最后,任安要求吏卒把司马迁带走;于是书儿和司马迁退走十步之外,听见刑场上刀斧的声音——书儿撕心裂肺地喊:任伯伯!而司马迁,也流下难得的泪水。这场横亘半个世纪的友谊,就这样戛然而止。

    英雄末路,其选择是一念之间;任安、司马迁的友谊,以及同时期的李陵,三人一同构成精妙的对称,勾勒出汉武年间,士人阶级对生命和价值的选择。

  • 头像
    风雨抛人别故国

    徐敬亚《八十年代:那一场诗的疾风暴雨》:

    虽然尴尬与交锋,偶尔在变形的师生之间出现。但浩劫之后,同病相怜的人们在课堂上却上演了一幕幕心领神会的交融。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个令我难忘的关键词“牛马走”。是吉林大学的王孙贻教授,以一个饱受苦难的优秀右/派身份,通过对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讲解,向未来的青年才俊们悄悄传输了一种格外痛切的信息。两千多年前一次政/治/迫/害与肉体之辱,被王教授阐释得身心俱焚、意味深长。当时大量政/治/术/语尚未解除禁忌,于是,一种若有所指、又似有似无的话语,加倍了含沙射影的效果。课堂古文教育的目标已退居次席,昔日的“牛马走”们之间,在象征、暗喻中洋溢地享受着无限宽广的心有灵犀、会心一笑、眉目传神……那种暗号式的讲授与特殊反馈,后世几乎不可重复。

    n古人早已指出,《报任安书》不仅仅是写给狱中故友的,更是太史公倾尽心血留给后人的解题钥匙:“识得此书,便识得《史记》,盖一生心事,尽泄于此也。”他用一介残躯换来了完整的史书,这样的功勋,值得世世代代敬仰。

    1997年,杨洁导演的《司马迁》历经八年坎坷,终于上映。其中大量情节,一看就是当/代/史的影射。比如司马迁因李陵一案获罪,未完成的书稿全被抄没。他的弟子郭穰立刻上书,与老师划/清/界/限,因而得以入宫侍奉。而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的背叛,掩藏了一桩更深的忤逆:他要在汉武帝眼皮子底下,替老师保存书稿。这点小伎俩当然瞒不过汉武帝。有趣的是,他竟然很欣赏郭穰的胆略,留着年轻人在身边,仿佛发掘出了第二个司马迁。剧中无论司马迁本人,弟子郭穰,独女书儿,都把传史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事。为此身受刑辱,背负骂名,舍弃了一生的幸福。

    还有一个设计,我特别喜欢。汉武帝经历巫蛊之乱后,极度凄凉。半夜三更走访司马迁家,正看到他在写《今上本纪》。司马迁本着史官的原则,不让陛下看。汉武帝倒也没发怒,反而向中书令提起了罪己的打算。司马迁深受感动,俯身一拜。镜头一转,郭穰和书儿在黄河边交谈。书儿说父亲很高兴,想把陛下这些举措都写进去。郭穰却说,陛下最近心情不好,你要让老师小心。果然,后来《报任安书》呈上,汉武帝怒极,再次抄没了司马迁的书稿,并且下令焚毁。从主人公的美好憧憬中,可以看出当代知识分子对掌权者的天真。

    剧中饰演汉武帝的许还山,他年轻时候被错划为右/派,在新疆劳/改了十几年,八十年代登上影坛。他自称对过去虽有怨气,但理性让他不后悔:“我始终有一个观念,这是一句很有名的话。真正强者不是压倒一切,是不被一切压倒……2000多年来,历代有那么多的忠臣壮士,哪一个是轻轻松松过来的?司马迁,他要不是一个不被一切压倒的,他还能写《史记》?……我最佩服的就是他。”可以说,他领悟到了太史公的心志。许还山来找杨导时,原本就是请缨演司马迁。杨导说这部戏要从司马迁年轻时候拍起,你的年纪演汉武帝更合适。许还山欣然应允,并且将自己对司马迁的理解注入了汉武帝的言行,使得这版君臣关系格外微妙。惜才是真的,雄猜也是真的。汉武帝痛恨司马迁自身难保还为李陵全家求情,却又对他不能限期交出赎金而自请宫刑深感错愕。在其它同题材的作品中,很难看到这样充满人文精神的演绎。

    司马迁年轻时,曾赴沅湘考察,望空拜谒三闾大夫。此剧因此加入了许多屈原的元素。第一次书稿被抄没,郭穰在宫中偷偷录下,被汉武帝发现的那篇,正是《屈贾列传》。任安得知赎金不足,只能选择宫刑代死,愤而给老友送去一瓶毒药。司马迁知情后万般痛苦。这时屈原的魂魄如皓月照临监狱:“子长,你肩负重任,为何想轻生逃脱呢?”司马迁自承士可杀不可辱,要受天下人耻笑而活太难了。屈原解劝:“子长,笑你的人哪个有你高洁?何必把他们放在眼里?”最后,汉武帝自知寿终,暗示司马迁为他殉葬。杜周奉王命前往,听见司马迁在河伯庙中高诵《离骚》。当他得知《太史公书》尚有副本在人间后,心愿已了,选择了与先贤一样的死法,自投黄河。

    n

    2018-2023年

  • 头像
    蘑菇头新疆兔
          不曾:如“帝国双璧”卫青骠骑那样一生戎马倥偬,挥舞着军旗驰骋在烽火狼烟里,最后像祁连山一样的倒在猎猎朔风中。也不曾像同朝的张骞那样凿空西域、开发西南,然后同样从军封侯奔走疆场,风光而理所应当地彪炳千秋。

          甚至:“诟莫大于宫刑“、”最下腐刑极矣!”

          然而: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流传万古,不虚你十岁诵古文,二十少年游,不虚你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隐忍苟活。诉往事,思来者。谁又能说悲愤正直的太史公你没有名托于世、声闻邻国,垂馨千祀而列于君子之林呢?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