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机缘巧合我觉得很难得,它是一个火花,不是说我今天想做一些现实主义题材,削尖了脑袋去想,这次的艺术创作不是这样。我们找到了一个点,这个点就是一个火苗,很多人拿了这个火苗,它是非常微弱的。但是这个火苗又可以很强大,它也许经不住一阵风。编剧和导演灵感来了,这个火苗诞生了,如果你不去加工它,很容易就被吹灭。我们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哎,这个点子我也想到过,马斯克想到过的东西我也想到过。那你怎么没成?因为你没有去加工它,没有再用这个火苗去把柴给点着了,你往里面加点柴,大家看到这堆火,都会过来取暖。我觉得疫情三年给我们带来了挺多的思考,我们要怎么样继续生活下去?现在很多人不是吃不饱饭,是你怎么有尊严有质量地活下去。什么叫幸福?10年前大家还在讨论幸福,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电影叫《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Another Day of Hope”。我觉得没有一个人是希望获得苦难的,没有人希望得到绝望。在我观察来看,包括我本人,都是无数次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因为我觉得不可能有绝望的存在。有句老话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个道理。我会从一些现实客观存在的问题中,挖掘一些希望,或者情感上的一些成长,男主最后面对资本作出的选择才会变得发人深省。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一共定档了三次,分别是2024年4月19日,8月9日,8月16日。尽管5月20日戛纳展映获得好评,暑期国内七城路演反响也不错,目前票房依旧惨淡,排片也依旧少得可怜。9月11日,影片引入北大百讲“艺术鉴赏”系列,映后访谈上,提及主角危力的肾结石是否有某种意义的隐喻时,刘泰风导演说:
影片呈现的多重意义的现实主义,在这个时代确实显得格格不入:其纪实风格完全背反了娱乐化主流,其题材和细节又与现实生活贴得实在太近,或许让不少人感到压抑和不适。
形式的纪实性
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首先体现在其媒介——16mm胶片上。胶片决定了电影在物理意义上的纪录性,而16mm在电影史上更是与纪录影像密不可分。对胶片、对16mm的回归,其中的纪实意味是显而易见的。而记录在16mm胶片拍摄的影像,经过胶转磁,投影到大银幕上,其胶片的质感和瑕疵被放大到肉眼可见,形成了一种媒介的自我展示。这并非技术失误,而是导演的有意彰显。导演在映后中提到拍摄时采用了16mm的全画幅,保留了胶片的毛边。
胶片质感配合着手持摄影的微微晃动,不仅昭告着风格上的现实主义策略,也在视觉上营造着一种焦灼、压抑的心理危机感受,与影片叙事形成呼应。对叙事套路的背反
题材的当下性
算法与人?
而影片对“算法与人”这个热点话题的处理,其实也并没有停留在单纯控诉算法的反人性,而是保留更深层面思考的可能性。危力主导开发的算法系统,导致“生活外卖”的骑手普遍逆行闯红灯,万千逆行闯红灯骑手之一撞上了危力的车子,导致危力的生活开始陷入危机,由此可引申出算法对开发者的反噬。作为中层开发者的危力,作为底层劳动力的金亚鹏,都成了算法的受害者。
危力和徐晓霞之间的矛盾,之所以让人看了感到压抑,不仅因为二者都是算法的受害者,还因为双方都相当真诚纯粹,观众感受到的其实是双方的认知冲突而非利益冲突。徐晓霞作为来自小县城或农村的妇女,不懂法律,但持有一种传统而朴素的、重视结果正义的是非观:无论前因后果,撞了人就该赔,起码该道个歉表个态。而危力作为城市互联网从业者,不仅懂得、而且认同法律的程序正义。他们争执的焦点在于是主要/次要责任还是全责/无责,虽然判决结果涉及日后赡养费用问题,但就当下而言,徐晓霞并非在向危力本人要钱,只是希望能走他的保险;危力也不完全是不愿给救命钱,他也真心觉得自己没错,从开车到开发算法都没错,所以就是不该负任何责任。
危力始终站在开发者的立场,即便已经被公司优化掉了,面对冯源、面对妻子时都依然坚持对算法的绝对自信,坚持认为算法造福了消费者,且如果骑手按照算法给出的路线,不必逆行闯红灯也能按时完成配送。但徐晓霞迫使他看到,现实中没有骑手能做到这点。客观来讲,这其实是因为算法还不够完美,没有考虑到电梯门禁,也没算上交通事故的概率。明明算法是不完美的,开发者何以形成算法本身不会有问题的认知?因为开发者和骑手之间没有理解,没有沟通,甚至若不是这次事故,二者根本都没有接触。
这才是真正可怕的问题:经济阶层的持续分化,不同阶层从物理上、到精神上、到立场上完全隔绝,相互理解、乃至对话发生的可能,已经消失。算法的出现加剧了阶层分化及这一系列后续问题,同时又用“算法与人”掩盖了“人与人”的问题。影片中,危力在妻子的压力下,已经难能可贵地去和徐晓霞见了面、说了话,但未能达成有效沟通,直到影片结束也没能达成相互理解。而真正的获利者,公司高层、资本持有者,在影片中甚至根本就没出现:相比于中层和底层的隔阂,高层和中层的隔阂甚至更为彻底、更为绝望,以致于高层甚至完全不必参与影片中发生的事件,该事件最终也对高层毫无影响。影片中出镜的公司最高领导应该也只是个CEO,没有出现或指涉到真正的高层,或许是迫于一定的压力无法指涉,或许是有意将其隐去;但总归给观众留了足够的思考和解读空间。 如果说让危力和徐晓霞无法和解,是对传统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叙事套路的背反;那么让资本持有者缺席影片,或许刻意称得上是某种超越。同时这一切处理又相当出色地映照着当下社会现实。
其它社会议题
除了“算法与人”这一话题之外,影片还触碰了诸多当下社会问题,以致于显得有些野心太大。 男主角危力,“生活外卖”的一个中层管理者,40岁,在公园老伯口中“最好的年纪”上,被公司“优化”掉了,重新找工作又四处碰壁。危力去找大学同学蒋权,酒业老板的声色宴会和互联网精英的团建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危力无疑是在失业上雪上加霜,对他的心理和自我认知都构成了巨大冲击。这是互联网行业的中年危机。
危力被裁后,与妻子沈筠怡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扩大、爆发,她意识到丈夫对自己隐瞒失业的事,比起和自己一起协力面对困难,他更在意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她意识到丈夫或许从来没把自己以及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当回事,愤然出走。从娘家回来之后,沈筠怡提出放弃财产管理权,夫妻矛盾并未缓和,而是以一种极端的权力重新分配收场。夫妻关系产生了一道难以再弥合的裂痕,崩坏开始发生。这是家庭性别分工问题。
而夫妻俩与女儿梦梦的关系也很僵,沈筠怡在说教上力不从心,而危力则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完全缺席,不只是工作忙、没时间,而且是心理上根本不重视女儿的教育和成长。梦梦数学考了32分那天晚上,沈筠怡大骂了她一场摔门而去,梦梦一头扎进被窝,危力作为父亲却一句话没有,没有责备,没有安慰,没有开导,只有沉默;甚至连沉默都不能持久,他也匆匆离开了女儿的卧室。这似乎也是众多中国家庭的写照:人生教育的缺失,陪伴的缺席,非暴力沟通的缺位,当然也还有大环境的教育内卷,使得父母和子女都仿佛笼中困兽,这是家庭和社会层面的教育问题。
而被撞的金亚鹏和妻子徐晓霞这边,金亚鹏是外卖骑手,徐晓霞是上门保姆,两人都没有劳动合同,就这样已经在城市生活了十多年,法律程序却要求他们提供工作证明,显然已经与当下的灵活就业形式脱节。而若不是有律师冯源主动找上徐晓霞,她靠自己根本难以应付如此繁琐复杂的法律流程,而这或许也体现着法律援助的缺位。更过分的当属极不人性的“本人亲自受理”,完全没考虑到本人可能躺在ICU里昏迷不醒、没法亲自受理,这是法律体系的问题。
出事前,夫妻俩心疼钱、不买保险、只有3块钱的平台险,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济基金又显然杯水车薪,才导致徐晓霞和律师冯源费尽心思想走危力的保险赔偿,双方的交涉和矛盾也因此深化。而这一切的背后是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低收入人群形成的毁灭式压力,这是医疗医保体系的问题。
影片在触碰以上所有对社会问题的时候,都并没有刻意锐化矛盾,而是以一种反套路的、近乎无形式的叙事方式,呈现着生活本身。甚至可以说,和现实情况相比,片中的人物其实都是好人:愿意帮助穷人的律师,不对医院法院死缠烂打的家属,不讹患者钱的医院,不玩消失的当事人,绝对可以算高质量律师、高质量家属、高质量医院和高质量当事人了。即便如此,这些角色依旧陷入困境,依旧不可避免地走向崩坏。影片以这种颇为冷静的方式,让观众自己看到、想到事件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通过银幕呈现,试图让观众有所反思,从而试图对当下社会现实产生一点点影响,由此种下变革的希望的种子。正如戴老师所说: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介入性,或者起码是介入的意愿,在当下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细节的生活性
除了议题的当下性,影片中充满了极具生活感的种种细节。映后访谈时,刘泰风导演提到,
所以,这些细节不仅是在视听上还原了一种生活实感,而且是一种刻意呈现的现实,旨在让观众审视未曾认真审视过的现实,在表意上蕴含着导演隐性的呼吁:要竖起耳朵听到周围的环境音。影片中清晰地呈现了环境声:影片开头的施工声,危力家楼里的装修声,街上的车流声,夜晚广场舞的音响声……正如用16mm胶片的全画幅取代了高清数码,导演也用复杂的环境声取代了配乐;这与无形式的叙事策略也相吻合,共同形成了影片的现实主义气息。
影片中还有一些或许可以称之为“意象”的细节,在映后访谈的观众提问环节被提到。
结石
影片开头,伴随着令人烦躁的施工、装修一起出场的,是危力的肾结石。体内小小的结石,是把咖啡当水喝的现代生活的产物,然而现代医学对此束手无策,只是劝患者多喝水、多跳绳,然后忍着。导演说,危力体内的结石
这当然不能直接推出现代生活是不好的;客观来说,这也只是现代医学还不够完美,而现代医学总有一天能发展到可以无痛医治肾结石和其它所有慢性病。可是,现在正在真切地忍受着疼痛的人是危力们,也只是危力们。危力们背负了现代科技岗位工作和现代医疗之间发展速度差异造成的困难,正如金亚鹏和徐晓霞们背负了算法主导的骑手工作和相关法律之间发展速度差异造成的困难。
在这个意义上,“医疗与人”的问题,以及推而广之的“法律与人”,“互联网企业与人” ,“教育系统与人”,“家庭结构与人” 的问题,和“算法与人”形成同构;在这个意义上,“算法与人”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现象,只是古已有之的“系统与人”在当今社会的一次重演。
希望?绝望?
导演解释影片题目的时候提到,“希望”其实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希望话术的一种呈现:打卡时弹出的“元气满满的一天”之类的句子,公司或学校里关于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标语,以及影片中直接给到镜头的,外卖员在早晨出发前作为例行仪式喊出的“我快乐”的口号。片名中的“希望”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反语;对某些人来说,它或许就是实打实的希望,正如那些正能量标语和口号确实能激励到一部分人;对另一些人,比如导演,它或许就是一种面对绝望的生活态度。
“充满希望的一天”最后出现在那辆公交车的车身上,那辆危力和老伯一起等、一起坐上的公交车,开向下一站,开出镜框之外,不知开向何方。
希望存在,但不知去向何方。危力最终在领导孙总面前提了出租车司机拜托他反映的,多年前电动车起火烧死外卖骑手的案子,然后说出了《推销员之死》中那句“人不是橘子,不能吃完就把皮扔了”,由此与推销员威利(Willy Loman)形成对照。危力选择了人的尊严,而非被公司的返聘收买,这意味着他会从开车的阶层坠落到做公交的阶层,这是绝望;但他明知后果仍愿意如此坚持,何尝不是希望?老伯对危力讲起自己曾经是电影放映员,那个年代的工作是如此直接而自然的为人民服务,与当今高度异化的工作形成鲜明对比,而危力甚至不一定听得出这层意思,这是绝望;但“多听就明白了”,老伯在讲述,危力也真正开始听,何尝不是希望?
希望还出现在沈筠怡与徐晓霞这两位女性角色身上。沈筠怡在丈夫出车祸随后失业的冲击下努力维持着家庭的运转,虽然她的努力不被丈夫看见,但被她自己喊了出来。徐晓霞则是在丈夫被撞昏迷之后勇敢而坚定地承担起责任,并坚持自己的主张。徐晓霞私下里找到沈筠怡的那场戏,二人一边背负着丈夫未能分身处理的责任,一边似乎又在彼此之间达成了某种跨越阶层的沟通和理解;两位女性做到了男性做不到,或者拒绝做的事情。
而希望与绝望的纠葛,也体现在影片结尾沈筠怡怀了新的孩子。导演说新生儿可以被视为绝望,也可以被视为希望。但制片人朱桐说,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她认为新生命的到来对沈筠怡而言是一种新的绝望。但终归是保留了一定的开放性、暧昧性和复杂性,如导演所说,正如生活本身。n
最后,还是用戴老师在映后开头的一句话来结尾:
因为影片足够复杂,足够尊重现实的复杂性。只要是生活过的人,总能在其中看到自己或自己身边人的影子,然后有所触动。 这,也就是现实主义作品的魅力和力量所在吧。
注:文中引用均来自2024年9月11日百讲映后对谈中导演刘泰风、制片人朱桐及戴锦华老师所讲内容
中国一直很缺纯现实主义的片子,但一旦拍出来来就一定是佳作——尤其能够得到奖项的认可(《爱情神话》《走走停停》)。n因为这种片子容易有两个问题,一是片子极强的现实性可能导致与观众的价值观背离,二是要冒着极强的“说正事”的风险在提高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的同时与商业片割离。这两个问题无疑会对票房与口碑产生极大的影响。n《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的主题我个人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外卖员的问题大多都出现在新闻报道和春晚小品的煽情中。所以我很期待电影对其的艺术加工会达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来看二姐,从《我不是潘金莲》开始就对二姐的演技所折服了。n故事的前半部分是很生活化的,鸡毛蒜皮的各种小事,却因为一件事故发生了极度的变化,在结合上我个人的生活经历感觉十分真实,每个人物的立场我也都能理解,男性的理性与执着,女性的感性与细腻。大量的特写聚焦于人物的表情,进而体现出心理的挣扎与徘徊。不依赖于音乐,凸显严肃与深刻,“此时无声胜有声”。n可故事到后半程陷入了矛盾与解决的双重加重。坑越挖越大,不可控因素越来越多,事件越来越不好处理。最致命的是,这是生活啊。是不能依靠某种神奇的设定就能拯救的,所以我妄断主创老师们也陷入了这种难题中,故事怎么收场?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个结局有些理想主义了,被撞的外卖员究竟得到了怎样的帮助?这一家三口的未来又是什么?二胎是从何而来?等等等等都对故事原本的现实主义进行了不小的冲击。n窃以为可以缩短一些篇幅,让结局更开放一些。真正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不是告诉观众结果如何,而是把一切摆在观众面前请君自行品味。n总之,我认为主创们的尝试是合格的,这类题材的未来是广阔的。社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值得更多的笔墨去介绍。
今时今日在上海,在现在,看到这样一部影片,已经属实难得
更幸运的是映后宋宁峰和导演惊喜现身
前半段轻描淡写的日常,实则点滴片刻都是那段时间的历历在目
现实往往就是这样
往前看,期盼希望
往下看,一地鸡毛
能看到导演为了上映想做的努力了,或者说,妥协了,但是有部分情节和人物刻画也就此断片了
比如
1. 女儿成绩差和她爱踢球,有什么关系?和家人没有理解的矛盾那么深,一顿甜品就没了么
2. 蒋权前面那么油腻,为什么突然一脸认真的和危力说人生感悟,说钱?只是为了告诉危力我看透你了你也别装逼?
3. 律师是为了钱而主动接近外卖员老婆,然后良心发现了吗?怎么转变的呢?
4. 二姐回了趟娘家,貌似要觉醒了,但是在男主一番诚恳说完之后自己又没话了…这个人物等于没有经历啊?
5. 公司突然让危力回来上班是啥意思,是因为知道有人要告公司所以来哄下危力好让其不要帮助原告那边吗?没什么细节铺垫啊?
当然,最大的问题
就是字幕突然的出现让影片在正能量中嘎然而止,仿佛一切都那么简单解决了
当然我知道,我们都知道
这不怪导演
毕竟,导演也希望,可以充满希望
扫码收听:
2021 年,我开车在北京的十字路口等红灯的时候,差点撞到一名外卖骑手。
那是夏天,红绿灯的倒计时数字一直在变动,烦躁的心情就出现了。眼前所有人不是在闯着红灯,就是在蓄势待发,这时候绿灯亮起来,我下意识就踩了油门,正好一个闯红灯逆行的外卖骑手就从车头擦着车牌就过去了,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体的力量传导到我身上。如果再快零点几秒,我就直接把他撞飞了。
我当时脊背发寒,一下子想到:如果真把他撞飞了,我应该承担着怎样的法律责任?因为我作为机动车驾驶员,没有看清路况,但是他为了去赶时间送单闯了红灯,其中的责任界定是很微妙的。
恰好我一直想拍一部有关于民生问题,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但需要一个适合切入的视角,这些元素一下子在我脑子里集合在一起。当时我和身边的编剧蔡知伶说,咱俩要不写一个剧本:一个在互联网平台专门制定算法的程序员,撞倒了本平台的外卖骑手,看看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剧本的构思就这样诞生了。
从那一刻,我们就开始完善里面的人物关系,所以我走访了很多外卖骑手,不同年龄层的、不同性别的,有做过站长的、有做专送的、有做众包的。这种积累是电影创作当中必要的过程,我的编剧也和她在互联网大厂里面工作的朋友聊,我还和小区的保洁员、甚至遛狗的大爷聊天,以开放式聊天的形式去搜集生活当中的素材,再去慢慢打磨剧本。
从决定要做这个项目到开机不到三个月,2022年夏天我们在杭州开机,一共拍摄了40天。
一、做外卖骑手真的“零成本”吗?
其实做外卖骑手里面的很多“坑”是外人看不到的。在网上招募骑手的时候,开出的条件都是管吃管住,“零成本入职”,这是他们的宣传语。他们希望来报名做骑手的人越多越好。
但入职其实并不是免费的。做专送骑手有一个硬性条件,离职必须提前一个月打报告,而且离职当月的工资要跟站点对半分。所以只要加入专送团队,你就至少要干一个月起步,给站点贡献一个月的价值。所以站点是旱涝保收,有些人干了一段时间认为自己干不了这样,他这个月就等于白干,钱落到站点手里。
骑手所有的装备也不是站点发给他们的,服装是要自己买的,电动车、电池是要租的,背后是一套非常庞大的产业链。入职之前站点会说,我给你提供住宿。其实是带你到租房子的地方,给你签房租协议。这些东西你可以不用支付,但是直接从你的工资里扣除。
所以它不是零成本,而是让你先背上债,没有办法脱身,要脱身就把自己“赎”出来。
在采访中,很多站点的站长也非常无奈,因为他有平台的绩效考核压力。平台之所以把这个站点交给站长,是因为能给平台贡献优质的新鲜血液。剩下的一切的东西平台都不管,他们跟外卖骑手是没有劳务关系的,合同都只是合作协议,而且是在手机上电子签。这就非常容易钻漏洞,因为你根本不可能把每个字认真地都看清楚。但就是这样一份合同,事关骑手将来的劳动保障,以及意外的理赔。
但是大部分的求职者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先挣到钱,所有其他问题都可以放到后面。对于这份工作,我采访的大部分的外卖骑手,要不就是把它视作人生的过渡,要不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一笔可以支配的财产。
电影里面我给危力写的台词:
“这就是一份兼职。你知道天底下有多少注册骑手吗?如果给他们每一个人都上五险一金,那这公司还开不开了?他们是自愿的,跑一单赚一单的钱,不跑单还可以休息,他们不用面对日报、周报、年底绩效考核各种各样的压力。”
这些都是兼职的代价:你跟平台是没有任何关系,合作协议也仅仅是第三方的劳务公司跟你签署的。大家都知道合作协议代表着什么?就是没有包括五险一金在内的保障,有些条款用骑手的话说,就叫霸王条款。因为所有的话语权都在甲方手中。
这里有些细节。大家知道骑手每天要交三块钱的保险费,其实它只赔偿因骑手过失造成对方的损失。如果说过失在对方,那就需要对方的保险去赔偿。但是还有第三种情况,如果骑手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自己受到了伤害,那就是无解的,骑手是得不到赔偿的,也就是电影中出现的情况。
二、所有人都困在算法里
其实外卖员和互联网平台的算法工程师只是这个电影的切入点而已。与其说电影讲述的是外卖骑手困在算法里,倒不如说是我们所有人都困在算法里。
除了外卖员被撞倒,电影中还有一个并行的事件,程序员被裁员。两个家庭都处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当中,但不同的阶层之间,即使平时身边擦肩而过,我们甚至都不会去看对方一眼。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在繁忙的工作当中,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变得冷漠,以至于最后变成一种不可调解的敌意。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车祸发生,这个程序员一辈子都不会跟外卖员打交道。因为系统告诉他,你不可以去跟他们打交道,不可以在工作中带入对他们的同情。
算法工程师的目的是要优化这个系统,这是有带有强烈职业属性的行为。那么他的目的不是研究外卖骑手的困境,从而设计一套可以保护他们的机制。一个合格的算法工程师必须要按照算法的逻辑,把商业利益最大化,同时又能避免劳务纠纷。
电影里,程序员危力的工作节奏很紧张,没有时间去考虑到别人的想法。压在他身上的只有那几件事情:KPI、绩效考核,决定他是升职加薪或者是被裁,他不会考虑算法会不会对其他人或多或少造成伤害。他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深信不疑,因为工作环境要求他深信不疑,否则他就被裁员了。
直到他当撞倒外卖员那一刻,他开始产生了一点疑问,但一开始不是针对算法的,只是人性当中高光被激发出来了,觉得撞到了这个人,我是不是得负点责任。
这个觉醒的过程是缓慢的。如果说这样一个算法工程师能真正站到公司的对立面,我觉得也不现实。大学同学对他有一句灵魂拷问:“我们这个年纪除了钱还有什么问题?”在这个前提条件下,他能最终拒绝公司的高薪返聘,已经表现出人性的高光了,因为他能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的。所以他面对公司的聘请说:
“人不是橘子。你不能吃完橘子把皮一扔就算了。”
最后虽然外卖骑手金鹏的老婆选择放弃治疗,但是代理律师决定把控告的从矛头从程序员转向平台。这其实是一个悲剧,但它引导着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下意识地觉醒了。
三、工作的价值在哪里
电影里出现了一位老先生,他年轻的时候是一名电影放映员,对危力讲述自己年轻的时候下乡为村民放电影的情景,当时电影一票难求。后来他又经历市场化,在 90 年代下岗。
其实这个老人可以是任何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职工。他在告诉危力:你经历过的下岗,我也经历过。而我年轻时从事的职业让我感到如此自豪,因为我在为人民服务,每一件事情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现在呢?今天我们创造的所有价值都可以用利润来衡量。但是电影里创造利润的外卖骑手,躺在了ICU里面,没有人来管。电影里有一段危力和骑手律师的对话:
“我们创造了这个软件,为大家带来了多少便利?你工作的时候吃不吃外卖,给你节约了多少时间啊?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我们甚至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你不能否认这个。”
“我不否认你们创造了价值,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真正创造价值的人现在躺在ICU里面。”
危力说,外卖给你们节省时间,这就是它的价值。但是外卖节省下来时间都在哪里?你会发现时间永远不够用。
每个人都在向往工作之余能够有片刻休闲,和亲人朋友在一块开开心心地去旅游,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时间却在被所谓工作,或者交通所占据,只能用碎片时间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东西。
现在我们每天奔波是为了什么?相比过去,现在是有手机用、有车开,但是精神层面上为什么那么疲倦?背后的代价是什么?这也是我也想通过电影告诉观众的。
四、现状还在越来越“卷”
从电影拍摄到现在已经两年了,外卖行业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还在恶化。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骑手的单价一降再降,据说三块钱的保险也变成了两块五。
前两天,我们在上海路演,去一家餐馆吃汤包。这家店在平台上的评价非常高,到店以后,店长说,你们只要打卡,写一个好评,每人就可以领一份十几块钱的小菜。我们几个人打完卡,送上来一桌子小菜。店长说,哎呀,没办法,现在我们这条街上都是这么运作的,如果不去刷好评,评价会往下走,平台就不会推我们。可是我们一尝正菜,不好吃,虽然在平台上的口碑很好。
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堂食的体验会越来越差。但是我不怪餐厅,因为他们都是困在算法里,不这样做的话他们挣不到钱。很多做餐饮的老板说,做外卖是做一单赔一单,但就是为了维持客源。如果不做,就在平台上消失了。
电影行业也是这样,对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评价标准也是基于数据的。这种控制可以精细到每一个桥段、每一场戏或者每一个人物,以及演员的选择,他们认为按照大数据来设计,就一定会有观众买账。但数据和流量是怎么来的?也可以想办法“送小菜”嘛。这是各行各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只是外卖行业最为凸显。
以前餐馆可以自己雇外卖员,每一单多加些配送费把餐送到家。电影院辐射周边这些社区,大家节假日来看电影,明码标价摆在那里。当时的餐馆和电影院都没有过得这么艰难,它周围的生态是良性的。
而平台做到的就是把这些资源全都整合在一起。其实平台不单是从他们经营的业务中盈利,它们更看重漂亮的报表,增长的数字。有了这些,它背后的资本,以及股市上的运作就可以给它带来红利。我觉得这是一个底层逻辑,在这之外,无论体力劳动也好,脑力劳动也好,贡献的价值都没有那么重要。但现在,提高算法效率的一方和执行算法的一方被共同绑在了一架巨大的战车上面,奔着盈利的目的一直前进。
几年前,点一份餐需要40分钟送达的时候,我们没有觉得很慢。现在我们会觉得,20分钟送不到就嫌慢。这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变化。但不一定是由我们自身造成的。很多消费者是可以忍的,比如说我知道40分钟以后要吃饭,算好时间提前点餐不就行了吗?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这种心态?其实是某种强大的推动力,在慢慢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说这些已经是我们的消费习惯了,但是习惯的背后是有问题的。
我接触了大量的滴滴司机和外卖骑手,他们的情绪从何而来,就是不合理的制度。制度需要大量人性化的改进,不只是因为骑手或者司机是为平台工作的,而是找回他们作为一个人应得的尊严。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作为一部电影很难改变什么,或者强烈地批判什么。这背后是个系统性的问题,我只是在生活当中提炼出我们每个人遇到的困境,把它们摆上电影银幕,写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无特别说明,图片均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片方提供
编辑:王昊
关于食通社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更多文章
电影vs.现实,真实的外卖骑手生活究竟是怎样的|食日谈 Vol.38
跑了一个月外卖,我发现困住骑手的不只是算法
把人变成机器的便利蜂,真的智能吗?
外卖比堂食更低碳?看看碳排放论文是怎么注水的
AI时代,权力在向谁转移?n
孙之鸿相比上述几位来说,还算新人演员,但在片中的演绎不输任何一位主演。他最早通过出演舞台剧《繁花》而进入大众视野,而后在《人世间》中的表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他的身影在这部影片之后,会越来越多地在大银幕上出现。
四位主演除了孙老师(孙之鸿)没有拍过胶片电影,其他都拍过,所以大家很淡定。我什么时候喊卡,他们不会抱怨说,导演我还没演完呢,你为什么卡?他们知道胶片有尺度,过了那个尺度,后面的表演是浪费的,我不可能把一个浪费的表演让他们在空镜里面做出来。每天工作10个小时,基本上保证工作人员8个多小时的工作时间,这是很高效的工作。那天老宋在这还聊起说,刚刚适应过了两天就杀青了。EnergaCAMERIMAGE过后,希望《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早日在内地院线与大家相遇。
n-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