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周游杨秀措张桐旺卓措多布杰严晓频洛桑群培是安央金卓嘎班玛加卡毛吉更登彭措陈奕龙奚宇
类型:剧情国产导演:黄伟 状态:更新至第21集 年份:2024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0.0分热度:443 ℃ 时间:2024-10-12 20:26:10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西藏的年轻人,生活是怎样的呢?
西藏,这片神秘而遥远的土地,一直是许多人心中向往的圣地。提到西藏,我们往往会想到雪域高原那广袤无垠、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色,雄伟的布达拉宫矗立于山巅;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西藏的都市生活以及西藏年轻人的日常与梦想,依然充满了陌生和好奇。
《日光之城》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作为首部西藏当代都市生活剧,《日光之城》将西藏高原上的生活图景生动展现在观众面前,更通过几位青年的故事,描绘他们在追寻梦想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人生课题,如考公、创业、远嫁、家庭关系等,呈现出高原上的青春样貌。
索朗(周游 饰),是土登家的大儿子,一个放弃考公自主创业的年轻人,他敢于在高原上开拓新的商业模式,致力于将西藏的特产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但是索朗的创业之路并不顺遂,临近与网站签订供应商合同时,对方换了负责人,签约不了了之。而他放弃考公选择创业之事,让父亲知道后,父亲一度怒不可遏,本来开心的家族聚会不欢而散……
虽然压力重重,索朗从未退缩,始终保持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他的故事揭示高原上的青春并非仅仅是蓝天白云下的浪漫与自由,也蕴含了在面对困难时敢于创新、勇于尝试的不屈不挠与勇往直前。
达珍(杨秀措 饰)是一位从繁华都市回归故乡的西藏青年。她在上海读的高中,在北京读的大学,还去过伦敦留学。她放弃了大城市的舒适与机遇,带着满腔热血回到拉萨,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种“反哺”既体现了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也反映出当代西藏青年愿意承担起推动家乡进步的责任感。
索朗的弟弟、实习医生扎西(班玛加 饰)面临另一种艰难的选择:是继续留在医院从事医疗工作,还是追随内心深处对艺术的向往成为藏戏演员?
成为医生,这是父亲的期待,但藏戏演员是自己的热爱。扎西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一次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探索。
格桑(卡毛吉 饰)是一位来自牧区的勇敢追梦少女。她怀揣着对飞行的无限憧憬,不顾一切地从牧区偷跑到拉萨,执意要报考飞行员。
格桑是当代西藏青年勇于追梦、敢于挑战自我的缩影。
许少杰(张桐 饰),一个从山东远赴西藏的年轻人,褪下戎装后成为拉萨八廓街街道嘎吉社区的第一书记。许少杰深入基层,从解决就业难题到争取教育资源,事无巨细关心着居民的生活。
许少杰的青春,是在高原上书写的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对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见证。
曲宗(旺卓措 饰),是土登家的女儿,一位温暖、坚韧、包容而智慧的甜茶馆老板。她对待家人和朋友充满关爱和支持,用她的善良和真诚维系着家庭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
每每父亲与她的哥哥弟弟之间有矛盾,曲宗都在其间调和。她的存在象征着西藏人民温暖、包容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曲宗与援藏干部许少杰有着一段至纯至善的地下恋情,但也因为距离的问题而面临诸多考验……
《日光之城》是一部符合芒果TV青春调性的作品,它以年轻人的视角讲述西藏故事,意义重大。
《日光之城》打破了外界对西藏的刻板印象和误解,展现高原上西藏年轻一代的青春活力和奋斗精神。通过六位青年的故事,观众得以窥见西藏都市年轻人的真实面貌,感受到他们与全国各地的同龄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渴望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这种青春的共鸣和情感的传递,是《日光之城》能够深入人心、引发广泛共鸣的关键所在。
《日光之城》成功塑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时代西藏青年形象:索朗的创业之路,展现了他的勇气与智慧;达珍的回归乡土,体现了她对家乡的深情与奉献;许少杰的社区建设,彰显了他的责任与担当;曲宗的甜茶馆,则是她温暖与善良的象征;扎西的艺术追求,表达了他对藏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而格桑的飞行梦想,则激励我们勇敢追梦,不畏艰难……
他们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兼具锐意进取、开放包容的心态,正是这样一群青年,使得西藏能够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向前迈进。
通过对这几个西藏青年成长历程的聚焦,《日光之城》也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都市感的西藏形象。
剧集以拉萨八廓街为主要故事场景,这里不仅是拉萨的市中心,也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缩影。剧中展示了八廓街的繁华市井、现代建筑与传统藏式建筑的并存,以及居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生动描绘了西藏都市化进程的独特风貌。
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西藏也在积极拥抱现代化,这里的都市生活充满便捷与高效、繁荣与活力;西藏不再仅仅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更是一片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热土。
《日光之城》由此以小见大反映了整个西藏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在剧中清晰看到,近年来西藏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教育普及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能强烈感受到当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这种真实、与时俱进、年轻态的呈现方式,极大提升了外界对西藏的认知和兴趣,进一步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西藏的了解和尊重。《日光之城》势必成为推动西藏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为西藏的繁荣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日光之城》的热播,想必会有很多观众想去拉萨的八廓街看一看,感受高原上别样的都市风情和青春活力。
对大部分内陆地区的观众来说,说起西藏,拉萨,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纯净至美的自然风光,宏伟雄奇的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因为距离的遥远和风俗的迥异,多少都觉得有些神秘的意味,对在那里生活着的西藏人民,更是缺乏近距离的交流和了解。
所以当《日光之城》打出“首部西藏当代都市生活剧”,聚焦新一代西藏青年人生故事的名头时,我的好奇心一下子上来了?当代都市生活?这不是大部分时候都定位在北上广这样大都市的题材吗?西藏当代青年,这还真新鲜。
他们也会像别的都市剧那样穿得西装革履光鲜亮丽地在CBD的办公大楼里健步如飞,端着咖啡中英文夹杂地谈生意、开会,下班后在健身房或者酒吧消磨时光,把整部剧拍成奢侈品和名车的展览会吗?
于是我昨晚打开电视,寻思着审判一下,结果不知不觉地就把更新的四集看完了。
一开始震住我的,是拉萨美丽的风光,《日光之城》里的空镜头,每一帧都美得可以当壁纸:
我从未如此具象化地感受到“日光之城”的称号,实在是太贴切了。
更有意思的,是紧凑中不乏幽默的剧情,《日光之城》选了一个比较小的切口去展现当代西藏青年的生活,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中的挣扎,新思想和旧传统之间的碰撞,都发生在拉萨八廓街的嘎吉大院里。
在这个群像戏里,串起整条故事线的,是土登一家,爸爸土登是当地知名藏戏团的团长,也是代表着传统思想的“父”的角色。
他的三个儿女都让他觉得很满意,大女儿曲宗在母亲去世后接下了家里甜茶店的生意,买卖做得红红火火,日常生活中照顾父亲和兄弟,勤劳、善良、温柔,是父亲最放心的孩子。
大儿子索朗大学毕业之后在父亲的建议下考了三年公务员,在本剧的开场,土登的好友来贺喜,说索朗终于成功上岸了。
大喜过望的土登决定晚上在嘎吉大院里请客好好庆祝庆祝,而索朗也答应了父亲的提议说晚上要回来给大家一个惊喜。
曲宗看到父亲心情那么好,也悄悄地和自己的男朋友、从山东来的社区干部许少杰商量,让他晚上也来做客,趁父亲开心的时候公布他们俩相爱的消息。
小儿子扎西也是土登的骄傲,他懂事、上进,从医学院毕业之后进入拉萨市人民医院工作,每一步都符合父亲对他的规划。
让土登没想到的是,小儿子也有着小小的叛逆,他看父亲要留在家张罗晚上的饭局,悄悄在医院调了班,穿上戏服去藏戏团里表演了。
原来,他很喜欢藏戏,非常希望能够接父亲的班,把藏戏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结果,原本开心的庆祝晚宴,就变成了危机四伏的鸿门宴。
索朗所谓的喜事和父亲期待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他根本没有去考试,这三年他都在和朋友创业,准备将西藏当地的农副产品推向市场,打出名头。
他本来是准备宣布自己和最大的电商平台签约的喜讯的,结果签约的事意外泡汤了。
父亲一时气急,还把索朗不听他安排考公而选择创业的锅扣在了许少杰头上,因为社区给索朗创业提供了不少支持。
再加上早前发现扎西居然扮上了去唱藏戏,土登一天中遭遇了太多的打击,一气之下把索朗赶出了家门。
这个热闹的有点鸡飞狗跳的精彩开头,就这样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两代人的代际分歧,通过这一场不成功的家宴,摆在了明面上。
而我也发现,其实西藏人民面对的新旧碰撞,与内陆地区并没有太多时差了。
老一辈人不会再觉得读书无用,而是更希望子女们能在体制内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是走向更大的世界,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思想进步了,但是孩子们的想法又变了。
就像索朗,读了大学,选择了回到家乡,不是为了考公务员,而是想发展家乡,让家乡的好东西走出西藏,被更多人知晓和消费。
他在和许少杰谈心的时候聊起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八廓街的生意那么红火,但是卖的东西大多来自其他的地方,牦牛的肉和奶制品来自青海,藏红花来自伊朗,本地真正好的东西却鲜为人知。
比如察隅的野花蜂蜜,朗县的牛角辣椒,都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而蕴含了更多的营养价值。
比起追求个人生活的稳定富足,索朗和阿什莉这样的回乡青年,更多了一份理想主义者的浪漫和执拗,他们自发地扛起了一份责任感,要将自己的命运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相连。
十一之前,我和丈夫回了一趟他的老家,他的老家是东北一座资源衰竭型的小县城,原先年轻人大量流出打工,整个县城总是显得冷清凋敝。
然而时隔四年回去,我惊讶地发现县城有了很多变化,街上的年轻人多了,商业街里出现了很多一看就很时髦的网红店,还有各种直播基地,当地的玉米、土豆、葵花籽都在网络上有了小名气,当地农民的收入也提升了。
丈夫表妹家的孩子今年上初一,一大家子一起吃饭的时候,表妹说起想送孩子去长春上高中,以后考到沿海发达的大城市去,之前一直有点内向不太说话的孩子,突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我大学不想离开东北,上完大学我还想回家来,不是因为我离不开你,而是我想把家乡发展起来。”
看到索朗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个孩子,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的“索朗”,我们广大的农村和乡镇,才抓住了更多的发展机会,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和共同富裕。
我们经常能在新闻报道里看到对乡镇振兴成功案例的报道,而《日光之城》的好就好在,它没有美化创业这条路,而是把索朗们可能遇到的种种难题都巨细靡遗地展现出来了。
就算有政策帮扶,但是老一辈保守的价值观念、不成熟的产业配套、技术和经验的不足等等,都有可能让创业青年的梦想胎死腹中。
在第四集,索朗终于接到了来自阿什莉的一个订单——岗巴羊,但是可以想见的,他的创业之路,还有许多的难关需要克服。
《日光之城》前几集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塑造出了多个丰富多彩的女性角色。
比如嘎吉大院里的玉珍奶奶,豁达、开明,对万事万物的看法都充满了宽和的哲思,与有些固执守旧的土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嘎吉大院的其他居民说索朗不听他爸的话就是不孝的时候,玉珍奶奶反问:“父母说的话都是对的吗?”
还有来自牧区的小姑娘格桑,正准备填报高考志愿,但是朋友和家人都对她人生的重大选择表现出轻慢的态度。
暗恋她的小伙子口不择言,说“女孩子总要嫁人的,不要想些没必要的事。”
她的家人虽然爱护她,却也觉得小姑娘没必要跑太远,跟着姐姐嫂子们去挖挖虫草,去集市上卖卖衣服的也挺好,又能赚钱还不用太累。
可是,她很想走出这片草原去看一看,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如果说索朗和扎西的困境,是需要平衡梦想与现实,那么格桑和曲宗,包括阿什莉等女性的困境,还包括着要打破家人、朋友乃至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去试着趟出一条女人在成为妻子和母亲之外的,自我实现的道路。
之前我常感叹有些文艺作品里出现了思想倒退的现象,所以很高兴看到在我们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里,例如《山海情》《大山的女儿》《山花烂漫时》,再到这部《日光之城》,能够正视到女性面对的结构性困境,并且客观地展现出她们觉醒的过程,为更多还在迷茫的女孩们指引未来成长的方向。
每个人的理想都应该被理解,被支持,无论是索朗的,还是格桑的,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日光之下,正在发生着新事。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新事。
在早上八点北京地铁拥挤的车厢内,迭部县的格桑突然对我展开了微信消息的猛烈轰炸。他一看到我朋友圈里发布的参加《日光之城》看片会的照片,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一连串的追问:“周游和杨秀措这次在剧中有感情戏吗?”“岗巴羊的创业项目最后到底成没成功?”“这剧真的是一部喜剧吗?”面对他连珠炮似的问题,我笑着回复道:“剧透有风险,但我愿意承担!”随后,我便将电视剧《日光之城》那扣人心弦的最后一幕的长镜头,以文字的形式,详细描绘并发给了他。
字幕显示:三年后。画面中,一位慈祥满面的老父亲,悠然自得地步入院中,沿途的每一位家庭成员与他温馨互动,其中包括那莽撞的小儿子,突然从屋内嬉笑打闹着冲出。老父亲踏着轻快而稳健的步伐,缓缓踏上楼梯。此刻,温暖的阳光恰到好处地洒满了整个阳台,将那些沐浴在暖阳中、似乎刚从沉睡中苏醒的花草点缀得生机勃勃。他穿梭于这光影交错的景致之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梦幻与温馨。穿越阳台,老父亲步入室内,丁达尔效应下的日光也随之而入,光影在历经岁月洗礼的家具上拉长,形成一道道悠长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最终,老父亲停驻在逝去亲人画像前,他虔诚地上香,仿佛他能与画中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轻声细语道:“勿念,一切安好” 。
这些消息发出去许久后,格桑仅仅回复了一个表情包:“[哭笑不得]”。考虑到他的汉语水平,阅读起来应该是相当吃力。于是,我紧接着给他发送了一条语音消息:“这是一个专属于你的故事。” 格桑是我在三年前于北京结识的朋友。那时的他,心中怀揣着一个念头,回到阔别十年的老家迭部县,然而这个念头也在他心中徘徊了整整十年。恰巧,我当年的旅游计划是前往甘南扎尕那,以弥补多年前自驾游至川北九寨沟便戛然而止的遗憾。因此,顺道去他的家乡看看,对我来说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回到北京后,我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详细告知了他,最终他下定了回乡的决心。自此之后,虽然距离更远了,但我们之间的联系变得频繁起来,尤其是在观看了一些涉藏题材的影视作品后,我常常向他了解故事背后的背景。然而,他始终认为那些故事过于沉重,很多时候他甚至觉得,我对那些故事的理解比他还要深刻。而在参加完《日光之城》的看片会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他绝对会喜欢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蕴含着一种独属于那片土地的烟火气息。那天,当看片会的最后一个镜头缓缓落幕时,我闭目沉思,幻想自己踏入那院子,细致地在每个角落流连,企图用眼眸捕捉每一个瞬间,将它们镌刻在记忆的深处。这种感受,犹如儿时我沉浸于《家有儿女》中北京住宅楼的遐想;又似如今即将成为父亲的我,在《小谢尔顿》的得克萨斯州风情的邻里街景中编织未来图景。这些,都是我心中的理想国。我想《日光之城》也会是格桑心中的理想国。
这种院落其实,承载了我儿时乡村生活的美好记忆,那是一种如今几乎难以寻觅的便捷与惬意。我是在山西老娘家的院子里长大,母鸡会好奇地啄食我手中的刀削面,我边躲边哭,最终逃进屋内。夏日炎炎,水井中浸泡的西瓜成了我们解暑的佳品,切开后,甘甜可口,西瓜籽随意吐在地上,母鸡便过来啄食。外婆喜爱的小猫,常成为我们逗弄的对象,生气时便爬上树梢,远离我们的视线。村里的小学几步之遥,放学后,我们自由地在村里嬉戏,因为车辆稀少,安全无忧。夏夜,我们点燃艾草驱蚊,端着一碗面条在树荫下享用,邻里间分享着各自的新鲜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院落。这样的生活虽已远去,但在《日光之城》的所见所闻,再次唤醒了我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日光之城》的整个剧集中,到处洋溢着意大利与法国乡村电影中那种温馨、幸福、惬意的氛围,展现出一种非常高级的幸福感。试想,若将这一家人安置在狭窄的居民楼两居室或三居室中,他们的生活将失去这份自由与惬意,变得局促不堪。幸运的是,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特殊生活方式区域,至今还在。所以,我必须由衷地赞叹《日光之城》对拉萨市嘎吉大院的呈现。许多人一提到藏式院落,就联想到落后,这种偏见让我深感不满。作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我深知人们对某些建筑风格的盲目崇拜,如别墅常被视为高端住宅的象征。我曾参与过一个项目,该项目是在天津开发的高端别墅区,在售出后,居民们竟用砖墙将各自别墅围起,整个别墅区最终变成了“四合院区”,这种现象实在耐人寻味。
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别墅与四合院之间的差异。别墅,作为美国梦的象征,曾吸引无数人将其作为生活追求的目标。然而,别墅实际上却是中产阶级为了躲避大城市中心区的高犯罪率而开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详细论证了这一过程。别墅的弊端其实显而易见,它们往往孤立于城市中心区之外,远离消费和安保中心,高度依赖汽车与石油,生活便利性大打折扣。从距离远的商超购物归来,食物常因过量而堆积冰箱,最终难免被丢弃。鉴于别墅带来的种种问题,我国在住宅建设中明确禁止别墅的设计与规划。因此,从某种角度看,别墅并非先进居住理念的代表。在《日光之城》中,当我目睹大院中温馨的家庭生活时,不禁心生羡慕。诚然,四合院在采暖、燃气等方面可能不及现代高密度居住区便捷,但其独特的魅力无可替代。
想起一个有趣的网络视频,有位印度网友本想探访中国的“贫民窟”,将四合院当作目标,意图寻找落后的生活方式以证明北京也有“贫民窟”。然而,他惊讶地目睹了四合院内一幅幅意想不到的生活图景:有的居民悠然自得地驾驶着价值不菲的豪车进出,彰显着不凡的生活品味;有的则在转角那片空地上,围坐一起,沉浸于棋局之中,享受着闲暇时光的宁静与乐趣;更有青年踏着轻快的步伐,骑着共享单车归家,展现了现代都市中便捷与环保的出行方式。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元而和谐的生活画卷。实际上,这些院落并非不可改造或提升,它们已具备现代生活的便利设施,如电、气、暖等,甚至可以装修得豪华非凡。但我们的选择是保护它们,因为它们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那个时代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见证。改造时,必须注重整体风貌的协调,避免破坏原有的韵味,否则只会引来更多的无序改建。观看《日光之城》后,我深感自己对于能在那样一个院落中生活长大的向往。不仅是环境,更是那种生活状态,在我看来简直是高级中的高级,令人羡慕不已。
虽然涉藏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尤其在纪录片与各类科教片中得到了详尽的展现。然而,观看《日光之城》后,我仍然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这种震撼并非源自其他同类题材,对内容的精准无误、科学严谨或详尽分类分析,从而让我们如同研读文献般获取新知。相反,它最独特之处在于并未遵循这一传统路径。它以一种极为现代、年轻且娱乐的手法,呈现了当下的面貌与状态。
为何有此感受?我对涉藏题材的内容一直抱有浓厚兴趣,但我发现,这些作品大多局限于纪录片或电影层面,有的甚至还有不少国外制片厂操刀,而国内独立制作并推向主流的此类作品数量并不多。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大众视野的此类作品也寥寥无几。第一部让我意识到涉藏题材离我的生活这么近的作品是,电影《旺扎的雨靴》,当时在影院看到这类题材的电影,仿佛身体中的某部分记忆被唤醒。因此,《日光之城》对我来说,就像是继《旺扎的雨靴》之后另一部涉藏题材,且如花朵般悄然绽放的作品。它是众多文学、纪录片、影视工作者在涉藏题材领域多年创作积累的结晶。
六年前北京电影节记忆犹新,本想抢购热门电影票,但恰逢友人访京,一起观看开幕影片《旺扎的雨靴》却成了最佳选择,我便购票共赏。观影后,我深受触动,甚至在影评中对自己先前对涉藏题材的误解表示歉意。这种冲击之强烈,至今仍难以忘怀。尽管我的工作城市规划,因参与新疆伊宁可克达拉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在伊宁长期驻场办公半年,对不同地域的问题有所研究和了解。但对涉藏地区的认知却主要局限于新闻和纪录片,这无形中为我戴上了一副特殊的滤镜。然而,当《旺扎的雨靴》的放映缓缓落幕,先前笼罩其上的那层神秘滤镜仿佛被轻轻揭开,其后露出的真实面貌,并非是猎奇内容,而是一面明镜,清晰地映照出了我们自己的模样。当时,观看《旺扎的雨靴》后的现场提问环节,观众们对这部影片的写实性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提出的问题居然是“在你们当地居然可以看到《西游记》吗?”、“你们上学也穿这种校服吗?”、“你们小时候在学校里也能玩到这种铁皮青蛙吗?”这些问题让导演显得有些无奈。我想,这或许是他首次面对这么多,无需自证的问题,导演坦然的说这就是他的童年记忆。
不少观众将其与伊朗电影《小鞋子》相提并论。虽然我当时并未看过《小鞋子》,但事后观看后发现两者截然不同。《小鞋子》更多地展现了伊朗的苦难,尤其是贫富差距导致的儿童对物质的极度渴望。而实际上,《旺扎的雨靴》对物质的理解远非如此单一片面。《旺扎的雨靴》这个故事之所以独特,在于它没有将获取雨靴设定为因贫富分化而产生的虚荣追求。小男孩渴望雨靴的动机纯真而简单,仅仅是因为家庭因一次意外支出,给他买了铁皮青蛙后,无法再为他购买新雨靴。这则故事深刻探讨了欲望控制的重要性,警示过度放纵的后果,其理念颇为前卫,与当代的极简生活的观念不谋而合。观影后我深受触动,因为我的父亲也曾如此,即便在九十年代,他也慷慨地为我买下了昂贵的遥控电动车,但在对待购买一整箱水浒卡干脆面的请求时,却教导我节制与自我约束。这恰恰展现了成熟个体在规划与克制方面的卓越能力,其深度远超《小鞋子》所触及的层面。因此,我为《旺扎的雨靴》留下的影评标题是:“其实最调皮的是旺扎的父亲”。通过这一故事,我们深刻感受到父爱的普遍与伟大,无论何种背景的父亲,在面临家庭困境时,首要考虑的是家人的幸福与内心的安宁。他们不仅是冲动后的“兜底者”,更是生活的智者,这一感受在《日光之城》中同样得到了共鸣。
《日光之城》中的大院老者,其形象让人联想到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虽非同一人,但气质确实很像。该演员在剧中的表现极为精准,他扮演的角色通过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在帮助子女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挑战与温情。
令人惊喜的是,在涉藏题材的《日光之城》中,我发现了与《我的阿勒泰》中那位哈萨克族老父亲相似的经历。这位老父亲同样融合了现代精神与保护家庭的传统责任感。在父爱这一主题上,他展现出既传统又试图适应现代社会的挣扎,使得这一角色形象格外鲜明且站得住脚。
故事中的老父亲育有三个孩子:女儿爱上了祖籍在山东的干部,这对老父亲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他在剧中跟女儿表达担忧,若你远嫁他乡,与丈夫争执后,连一个可以倾诉的娘家都很难回来,你该如何是好?他并未将问题归咎于地域差距,而是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验,具有很大的智慧。大儿子毕业后未能如愿成为公职人员,这在他眼中是难以接受的打击;至于小儿子,身为医生却梦想成为藏戏演员,或许是为了名声,或许是对艺术的热爱。老父亲面临的这三个问题,不正是我们身边无数父母所共有的忧虑吗?
孩子们在职业选择上不愿循规蹈矩,追求创业而非稳定的干部生涯;在爱情上,他们更倾向于内心的选择而非门当户对;在兴趣上,他们更愿意追随自己的喜好而非社会的期望。老父亲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出于对家庭的守护,担心孩子们若不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未来会遭遇不幸。这,正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牵挂。在我看来,《日光之城》的故事远不止于当地环境的展示。观看时,我常常忘却其背后的涉藏地区背景,更多地将它视为发生在我们身边、邻里间的温馨故事。试想,若生活中真有这样一群人做邻居,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此剧的特点,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童年的《家有儿女》,它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家有儿女》的大胆设定,两个离异家庭重组,前夫还能不时造访引发幽默冲突,不仅在当时是前卫的,更以其独特的视角触动了我的心灵。这样的故事和设定,在我成长的九十年代山西农村环境中,无疑具有巨大的冲击力。那时,离婚被视为极其不光彩的事情,村里人谈及此事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声音大了会引来不必要的议论。那时,我的父母也正经历着类似的争执,我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观看《家有儿女》,其中展现的开放、包容的交流方式,让我看到人与人之间即便在分开后也能和平共处,这种态度让我更加坚信人性的温暖与和谐。它提醒我,不应被传统观念所束缚,而应追求更真实、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我父亲常用“习惯势力”这个词来形容被传统观念驱使的,不得已而所为,这个词在当今社会已鲜少被提及。人们在沟通时,往往喜欢极端化、标签化,试图用简单的词语来定义复杂的事物。但我认为,保护子女的行为等很多现象,都是超越文化的“习惯势力”,它们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生活中。
《家有儿女》这部剧中的过场画面是北京的高楼大厦,让我小时候就对北京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甚至延续到了我后来在北京定居时的选择。尽管当时财力有限,只能购买一个四十多平米的房子,并至今居住于此,但这个房子有一个让我心仪的原因——从窗户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尊和新的央视大楼。每天醒来,看到这些景象,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观看《家有儿女》时感受到的那种包容与和谐的氛围。
就像《爱情公寓》之于上海,它展现了年轻人的小资情调和对这座城市的梦想,剧中场景总能让人找到共鸣,巧妙地化解了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上海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同样,国外的《生活大爆炸》及其衍生剧《小谢尔顿》让我们走近“书呆子”群体,放下了对他们的成见,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家庭生活。而《武林外传》则汇聚了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士,通过调解和解构网络文化,起到了类似的社会作用。在我看来,《日光之城》也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衷心希望《日光之城》能像《小谢尔顿》、《武林外传》或《爱情公寓》那样,持续拍摄续集,更深入展现一个地方的生活状态,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生活的多样性和美好。
在探讨《日光之城》中的情感脉络时,我们时常不自觉地以“先进”为标签去审视其中的人物关系,这里的“先进”指的是源自好莱坞等西方影视作品中那种高度自由化的爱情观。然而,《日光之城》在描绘爱情时,却超越了这一单一维度,展现了更为丰富、多层次的情感世界,其深度与广度远非单纯的好莱坞式爱情所能涵盖。
电视剧中里来自山东的在藏干部与老父亲的女儿之间的故事,便是东方爱情观的一次最新呈现,如何细腻地展现和传达这段情感,无疑是对剧作深厚功底的极大考验。具体而言,电视剧需要精准捕捉当代年轻人爱情中的激情碰撞,同时也要细腻展现东方家庭中成员间相互扶持的温馨情感。在参加看片会时,我偷偷地流下了眼泪,这不仅让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息,也让我对《日光之城》所呈现的深刻情感表达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剧中并未将两人的情感简单地设定为双方父母反对或介入的俗套情节,而是更真实的关注到选择权其实一直在年轻人自己手里的事实。老爷子的女儿被一位性格直爽、开朗的男孩一见钟情,在藏干部和一见钟情的男士以公平、公开的方式竞争,这一情节充满了普希金式的浪漫主义色彩。我相信,随着该剧的热播,会有更多人探讨和关注这对恋人的爱情走向。
在爱情的世界里,身份、金钱等外在因素都不应成为阻碍,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纯粹而坚定的,而不是被各种束缚所牵绊。二十三年前,谢飞导演在涉藏题材《益西卓玛》这部影片中,便已表达出了类似的情节。不过,《益西卓玛》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爱情故事,它更蕴含了前卫而先锋的观念。影片讲述了一位女孩与一位热爱诗歌的富人的情谊,他们一个弹奏音乐,一个吟唱诗歌,相得益彰。然而,命运弄人,女孩被一位在路上偶遇的剽悍浪子一见钟情并带走。
这段情节,与《日光之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益西卓玛》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进一步延展了故事,揭示了浪子抢走女孩后的生活并非如预期般安稳,剽悍浪子沉溺于喝酒,虚度光阴。而当女孩的父亲因欠下富人巨债去世后,女孩不得不承担起还债的重担,成为富人家的仆人。就在此时,她得知丈夫病重的消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丈夫身边。除了上述三个人的情节外,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插曲。女孩童年时那动人心魄的歌声,源自一个小男孩赠予她的诗集。不幸的是,小男孩最终顺从了家族的意愿,成为了一名僧人,小女孩并未指责对方家庭的选择,选择接受,两人因此天各一方。长大后,小男孩的家庭依旧反对他还俗,要求他继续学习藏医学,而女孩,始终珍藏着那本诗集。故事的高潮部分,女孩在回家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归途中遭遇危难,正巧僧人挺身而出,用藏医学知识,救了她一命。虽然身份已变,但女孩对僧人的好感依旧如初,只是他们各自遵守着应有的礼节,如同《西游记》中唐僧在女儿国那段故事一般,充满了隐忍与克制。随后,僧人继续他的修行之路,专注于藏医学的研究,而女孩则回到了丈夫的身边,各自的生活轨迹再次分离。
在这部电影的结尾,女孩对几段感情的隐忍与苦楚,她选择独自承受,未曾向任何人倾诉。丈夫临终前透露了那位富人已成为博物馆讲解员,他们曾有过交集,而丈夫心中也始终记挂着那位童年赠予她诗歌的男孩,他渴望能够和解并相互道歉。最终,富人和她丈夫见面并放下过去。多年后,在益西卓玛丈夫离世之际,那位僧人前来为她丈夫诵经祈福,为益西卓玛的一生进行了歌颂,尽显坚韧与温情。
回顾二十三年前的《益西卓玛》,其家庭观念与婚姻观念在当时显得尤为超前。时至今日,面对低婚育率及多样化的婚姻态度,如为反抗而反抗的拒婚、或因追求经济独立而忽略婚姻等,我们或许应更加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关于婚姻的选择。重新审视《益西卓玛》,其家庭观念不仅具有启发性,更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真正的爱情在当今时代,绝非单一片面的,它是自由和冲动、责任和理解复合叠加下的结果。正如《日光之城》中所展现的那样,剧中人物在面对爱情时,有的选择谨慎,有的则选择激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和表现。至于《日光之城》中最终哪位男性赢得了心爱女性的芳心,这一点,大家不妨期待影片的故事发展。
从涉藏题材的角度来看,《日光之城》的出现其实非常前卫。因为想要获取更多关于涉藏题材的作品,往往难以从电视剧层面获得。因为,在传播层面,内容越广泛的作品,越需要稳定且能够包容更多人的元素,这在制作过程中无疑增加了难度和谨慎度。通过电影和电视剧作品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电影在承载内容和尺度上往往更为大胆和深入,因为它对观看方式的筛选有一定要求,包括静谧的影厅和一定程度的价格门槛,这使得电影能够包含更深层次的内容,而电视剧则不行。
近几年这一现象开始发生变化,《隐秘的角落》、《狂飙》等作品开始呈现出原先电视剧所少见的内容和尺度。国产电视剧在深度的思考和可解读性方面,逐渐接近电影。2023年可视为一个分水岭,电视剧不再只倾向于吸引年轻或老年观众,这也是涉藏题材电视剧《日光之城》在今年才推向主流的原因。那些曾仅在电影院、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中展现的深刻内容,如今竟以电视剧的形式呈现给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包括拥有不同观念和社会经验的个体。这种尝试不仅是对观众接受度的考验,更是对当前管理方式自信的一种体现。我认为,《日光之城》在娱乐和学术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既未过度娱乐化,也未陷入纯粹的学术探讨,这种处理方式堪称上乘。
此外,《日光之城》的出现,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直接了解涉藏地区的机会。其实,这一部分也是我稿件中被反复修改、我自己也非常犹豫和斟酌的部分。因为观众看完《日光之城》后,很可能会立即提出一个直接的问题,我并不想回避。为什么这样的故事直到现在才出现在电视剧屏幕上?大家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是的,我也有这种感觉。但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之前经历了什么?我相信会有庞大的人群,会受到这部电视剧的影响,对涉藏题材的其他影视作品,以及对涉藏地区产生兴趣,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也是理所应当的。对我个人而言,与格桑成为好友是我接触涉藏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起点。然而,对于格桑来说,当我浏览了众多难以更真实、更完美的展现涉藏地区真实情况的作品后,向他提出的问题也让他感到无奈。毕竟,并非所有作品都能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在我实地帮助格桑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我发现甚至有些内容的设定与当地实际情况南辕北辙,有些作品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准确传达信息。
曾经,在我国的影视工业发展还不够发达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涉藏题材是不少国外制片厂重点关注的领域。“在西方,一部影片所能产生的影响力,往往远超100本书,100次演讲”这句话来自藏族人类学者格勒博士,他曾经在帮助观众更真实和客观的了解涉藏地区的纪录片《西藏一年》的立项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西方的涉藏题材作品中,错误立场的作品往往显而易见,而更难以辨识其真正意图的是,一批过度传奇化当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作品。这类作品不仅未能促进交流,反而可能加剧误解。十一年前,万玛才旦的《老狗》便描述了过度传奇化、贵族化藏獒对当地造成的恶劣影响。我的朋友格桑也非常反感我对当地传奇化是否属实的疑问,他认为我看完一些作品后,对他提出的疑问,是我没有把他们当作普通人来看待的结果,我们应当回归到以人为中心的状态,认识到大家都是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环境、困境,以及丰富的情感。格桑经常在看完一些喜欢的作品后,往往会反问我,什么时候才会有他们的《前任攻略》,什么时候才会有他们的《心花路放》,什么时候才会有他们的《云边有个小卖铺》。
大众娱乐具有其独特的潜力,吸引人们利用其内容进行传播的效率是极高的。因此,《日光之城》这部作品能够以大众娱乐的方式,让国内观众了解涉藏地区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细节,这是一件非常难得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有人会觉得我此言过重,但2024年,我目睹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在游戏领域:从《黑神话:悟空》中,我们得以窥见源自本土文化的强大力量,这些力量渗透在传统民乐元素、神话典故等多个方面,而这些元素在以往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神话题材方面:以往有些电影因受限于所谓“建国之后动物不得成精”的传言,而在故事背景上有所避讳,但《异人之下》却大胆地打破了这一界限,将神话与仙侠元素巧妙地融入现代都市背景中,让众多年轻人直呼过瘾。在晚会表演中: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我们看到了《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中华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首次同台演出。现在的大众传播层面,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包容和开放,是新形势下的百花齐放。
回到涉藏题材方面,以往的影视作品未能将这些精彩的故事展示出来,一定程度上给了西方可乘之机,但《日光之城》则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它大胆地展示了当下涉藏地区的真实情况,这对于增进国内外观众对西藏的了解和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最后我列举几部近几年表达方式新颖、相对成熟、商业性质好、且可看性较高的涉藏题材作品,供大家拓展新知。当然,报一个旅行团,或者购买一张火车票,能亲自去感受,才是最直观、最直接的方式。
首先,导演哈斯朝鲁的《唐卡》很容易被忽略,一方面“唐卡”这个词条非常广泛,另一方面这个电影被归为一些网站错误的分类为纪录片。但这部电影是中央外宣部以及西藏党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一部故事片。他讲述了一个年轻的艺术家想做唐卡继承人,试图用西方解构主义的形式将唐卡推向国际,而他的老父亲则希望找回唐卡的本源。于是老父亲四处寻找,最终找到了一个没有胳膊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最接地气的角度去理解唐卡、制作唐卡。这个故事在表达过程中,虽然也运用了一些传奇色彩,但都是点到为止。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唐卡内核的来源是普通老百姓,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映射到自己面前的唐卡之中。
另一部值得提及的是万玛才旦最走进主流的电影《气球》,它围绕是否要堕胎的故事,探讨了不同背景的人所面临的选择困境。影片中,怀孕妈妈的妹妹,爱上了一位老师,但遗憾的是,他们的爱情并未能开花结果,最后她选择出家。这个妹妹也是《日光之城》的女主角扮演者。我曾撰写过一篇关于这位女僧人故事背后的解读,相信这能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影片。在观影过程中,我尤其关注到文化背景对观众理解的影响。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可能会认为影片中妈妈因意外怀孕而面临堕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需要对家庭和社会压力进行反抗。然而,从更包容的视角来看,拥有一个新生命是幸福的象征,只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如经济压力、照顾孩子的精力分配等,让他们在面对新生命时感到为难。这种情感并非简单的对错是非,而是需要探讨如何合理分配家庭资源。同样,《气球》也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丰富且立体的视角来思考家庭观念。
当然还有万玛才旦的遗作《雪豹》,片子展现了一个跨过文字聊天,直接发展到微信语音消息和视频电话的涉藏地区,而且也展示了西式生日蛋糕、桌上羊肉、自热小火锅等以实用主义为出发点的生活方式。更为先锋的是,该片深入探讨了僧人的内心世界。这位僧人因不合群,选择到寺庙修行,但即便在寺庙中,他也显得与众不同也不合群,因为他热爱摄影,尤其是拍摄雪豹。这一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梦境、和奇幻元素来视觉表现,这些奇幻场景并非孤立存在,为神奇而神奇,它们与僧人上学时期与同学间的友情有关。同学即将步入婚姻殿堂,而僧人则通过拍摄雪豹寻找自己的心灵归宿。这种对僧人的展示方式,无疑是当前最为前沿的尝试之一,该片获得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最佳影片。遗憾的是,导演因病离世,但这部作品留下的解读空间却异常广阔,值得每一位观众细细品味。
我相信,大家看了我推荐的这些电影后,再回头品味《日光之城》,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唯美的长镜头,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我相信,《日光之城》也能唤起你内心深处对更美好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向往。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高级、先进或伟大。1896年,李鸿章在美国参观时,被高楼大厦所震撼,感慨其先进。2024年,时过境迁,在我们按照西方的模样实践之后发现,大城市并不是幸福生活的最终形式。在我们《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中的第七条,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描述:“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疏密有度、城淀相映的总体景观风貌”、“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雄安新区的前瞻性在于,真正的美好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内心去感知,而不是让别人来定义你的美好。
《日光之城》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极为先进、极为美好的生活方式。不要被别人的定义所束缚,不要认为只有在城市中心的大平层才是美好的。在我看来,《日光之城》的内核是极具前瞻性和未来感的,它不仅仅是对涉藏地区真实形象的完整呈现,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当代年轻人对当前生活方式的思考和自豪感。我们无需怀疑自己,应坚定信念,认可自己所做的事,只要你心中有美好,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属于你的幸福。
在结尾处,我认为刘慈欣《三体》中的两句话极为贴切,非常适合喜爱《日光之城》的观众,特此摘录于此。
“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向尘世之外瞥一眼”。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小巷人家
外科风云
永夜星河
火线三兄弟
陈情令
卿本佳人2024
20世纪70年代末,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
播放指数:13937℃
西藏,这片神秘而遥远的土地,一直是许多人心中向往的圣地。提到西藏,我们往往会想到雪域高原那广袤无垠、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色,雄伟的布达拉宫矗立于山巅;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西藏的都市生活以及西藏年轻人的日常与梦想,依然充满了陌生和好奇。
《日光之城》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作为首部西藏当代都市生活剧,《日光之城》将西藏高原上的生活图景生动展现在观众面前,更通过几位青年的故事,描绘他们在追寻梦想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人生课题,如考公、创业、远嫁、家庭关系等,呈现出高原上的青春样貌。
“反叛”果敢的创业青年
索朗(周游 饰),是土登家的大儿子,一个放弃考公自主创业的年轻人,他敢于在高原上开拓新的商业模式,致力于将西藏的特产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但是索朗的创业之路并不顺遂,临近与网站签订供应商合同时,对方换了负责人,签约不了了之。而他放弃考公选择创业之事,让父亲知道后,父亲一度怒不可遏,本来开心的家族聚会不欢而散……
虽然压力重重,索朗从未退缩,始终保持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他的故事揭示高原上的青春并非仅仅是蓝天白云下的浪漫与自由,也蕴含了在面对困难时敢于创新、勇于尝试的不屈不挠与勇往直前。
直率干练的都市返藏青年
达珍(杨秀措 饰)是一位从繁华都市回归故乡的西藏青年。她在上海读的高中,在北京读的大学,还去过伦敦留学。她放弃了大城市的舒适与机遇,带着满腔热血回到拉萨,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种“反哺”既体现了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也反映出当代西藏青年愿意承担起推动家乡进步的责任感。
迷茫探索的艺术追梦青年
索朗的弟弟、实习医生扎西(班玛加 饰)面临另一种艰难的选择:是继续留在医院从事医疗工作,还是追随内心深处对艺术的向往成为藏戏演员?
成为医生,这是父亲的期待,但藏戏演员是自己的热爱。扎西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一次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探索。
勇敢无畏的牧区追梦少女
格桑(卡毛吉 饰)是一位来自牧区的勇敢追梦少女。她怀揣着对飞行的无限憧憬,不顾一切地从牧区偷跑到拉萨,执意要报考飞行员。
格桑是当代西藏青年勇于追梦、敢于挑战自我的缩影。
责任担当的在藏干部青年
许少杰(张桐 饰),一个从山东远赴西藏的年轻人,褪下戎装后成为拉萨八廓街街道嘎吉社区的第一书记。许少杰深入基层,从解决就业难题到争取教育资源,事无巨细关心着居民的生活。
许少杰的青春,是在高原上书写的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对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见证。
温暖包容的甜茶馆老板
曲宗(旺卓措 饰),是土登家的女儿,一位温暖、坚韧、包容而智慧的甜茶馆老板。她对待家人和朋友充满关爱和支持,用她的善良和真诚维系着家庭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
每每父亲与她的哥哥弟弟之间有矛盾,曲宗都在其间调和。她的存在象征着西藏人民温暖、包容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曲宗与援藏干部许少杰有着一段至纯至善的地下恋情,但也因为距离的问题而面临诸多考验……
《日光之城》是一部符合芒果TV青春调性的作品,它以年轻人的视角讲述西藏故事,意义重大。
《日光之城》打破了外界对西藏的刻板印象和误解,展现高原上西藏年轻一代的青春活力和奋斗精神。通过六位青年的故事,观众得以窥见西藏都市年轻人的真实面貌,感受到他们与全国各地的同龄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渴望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这种青春的共鸣和情感的传递,是《日光之城》能够深入人心、引发广泛共鸣的关键所在。
《日光之城》成功塑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时代西藏青年形象:索朗的创业之路,展现了他的勇气与智慧;达珍的回归乡土,体现了她对家乡的深情与奉献;许少杰的社区建设,彰显了他的责任与担当;曲宗的甜茶馆,则是她温暖与善良的象征;扎西的艺术追求,表达了他对藏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而格桑的飞行梦想,则激励我们勇敢追梦,不畏艰难……
他们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兼具锐意进取、开放包容的心态,正是这样一群青年,使得西藏能够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向前迈进。
通过对这几个西藏青年成长历程的聚焦,《日光之城》也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都市感的西藏形象。
剧集以拉萨八廓街为主要故事场景,这里不仅是拉萨的市中心,也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缩影。剧中展示了八廓街的繁华市井、现代建筑与传统藏式建筑的并存,以及居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生动描绘了西藏都市化进程的独特风貌。
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西藏也在积极拥抱现代化,这里的都市生活充满便捷与高效、繁荣与活力;西藏不再仅仅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更是一片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热土。
《日光之城》由此以小见大反映了整个西藏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在剧中清晰看到,近年来西藏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教育普及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能强烈感受到当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这种真实、与时俱进、年轻态的呈现方式,极大提升了外界对西藏的认知和兴趣,进一步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西藏的了解和尊重。《日光之城》势必成为推动西藏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为西藏的繁荣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日光之城》的热播,想必会有很多观众想去拉萨的八廓街看一看,感受高原上别样的都市风情和青春活力。
对大部分内陆地区的观众来说,说起西藏,拉萨,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纯净至美的自然风光,宏伟雄奇的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因为距离的遥远和风俗的迥异,多少都觉得有些神秘的意味,对在那里生活着的西藏人民,更是缺乏近距离的交流和了解。
所以当《日光之城》打出“首部西藏当代都市生活剧”,聚焦新一代西藏青年人生故事的名头时,我的好奇心一下子上来了?当代都市生活?这不是大部分时候都定位在北上广这样大都市的题材吗?西藏当代青年,这还真新鲜。
他们也会像别的都市剧那样穿得西装革履光鲜亮丽地在CBD的办公大楼里健步如飞,端着咖啡中英文夹杂地谈生意、开会,下班后在健身房或者酒吧消磨时光,把整部剧拍成奢侈品和名车的展览会吗?
于是我昨晚打开电视,寻思着审判一下,结果不知不觉地就把更新的四集看完了。
一开始震住我的,是拉萨美丽的风光,《日光之城》里的空镜头,每一帧都美得可以当壁纸:
我从未如此具象化地感受到“日光之城”的称号,实在是太贴切了。
更有意思的,是紧凑中不乏幽默的剧情,《日光之城》选了一个比较小的切口去展现当代西藏青年的生活,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中的挣扎,新思想和旧传统之间的碰撞,都发生在拉萨八廓街的嘎吉大院里。
在这个群像戏里,串起整条故事线的,是土登一家,爸爸土登是当地知名藏戏团的团长,也是代表着传统思想的“父”的角色。
他的三个儿女都让他觉得很满意,大女儿曲宗在母亲去世后接下了家里甜茶店的生意,买卖做得红红火火,日常生活中照顾父亲和兄弟,勤劳、善良、温柔,是父亲最放心的孩子。
大儿子索朗大学毕业之后在父亲的建议下考了三年公务员,在本剧的开场,土登的好友来贺喜,说索朗终于成功上岸了。
大喜过望的土登决定晚上在嘎吉大院里请客好好庆祝庆祝,而索朗也答应了父亲的提议说晚上要回来给大家一个惊喜。
曲宗看到父亲心情那么好,也悄悄地和自己的男朋友、从山东来的社区干部许少杰商量,让他晚上也来做客,趁父亲开心的时候公布他们俩相爱的消息。
小儿子扎西也是土登的骄傲,他懂事、上进,从医学院毕业之后进入拉萨市人民医院工作,每一步都符合父亲对他的规划。
让土登没想到的是,小儿子也有着小小的叛逆,他看父亲要留在家张罗晚上的饭局,悄悄在医院调了班,穿上戏服去藏戏团里表演了。
原来,他很喜欢藏戏,非常希望能够接父亲的班,把藏戏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结果,原本开心的庆祝晚宴,就变成了危机四伏的鸿门宴。
索朗所谓的喜事和父亲期待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他根本没有去考试,这三年他都在和朋友创业,准备将西藏当地的农副产品推向市场,打出名头。
他本来是准备宣布自己和最大的电商平台签约的喜讯的,结果签约的事意外泡汤了。
父亲一时气急,还把索朗不听他安排考公而选择创业的锅扣在了许少杰头上,因为社区给索朗创业提供了不少支持。
再加上早前发现扎西居然扮上了去唱藏戏,土登一天中遭遇了太多的打击,一气之下把索朗赶出了家门。
这个热闹的有点鸡飞狗跳的精彩开头,就这样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两代人的代际分歧,通过这一场不成功的家宴,摆在了明面上。
而我也发现,其实西藏人民面对的新旧碰撞,与内陆地区并没有太多时差了。
老一辈人不会再觉得读书无用,而是更希望子女们能在体制内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是走向更大的世界,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思想进步了,但是孩子们的想法又变了。
就像索朗,读了大学,选择了回到家乡,不是为了考公务员,而是想发展家乡,让家乡的好东西走出西藏,被更多人知晓和消费。
他在和许少杰谈心的时候聊起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八廓街的生意那么红火,但是卖的东西大多来自其他的地方,牦牛的肉和奶制品来自青海,藏红花来自伊朗,本地真正好的东西却鲜为人知。
比如察隅的野花蜂蜜,朗县的牛角辣椒,都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而蕴含了更多的营养价值。
比起追求个人生活的稳定富足,索朗和阿什莉这样的回乡青年,更多了一份理想主义者的浪漫和执拗,他们自发地扛起了一份责任感,要将自己的命运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相连。
十一之前,我和丈夫回了一趟他的老家,他的老家是东北一座资源衰竭型的小县城,原先年轻人大量流出打工,整个县城总是显得冷清凋敝。
然而时隔四年回去,我惊讶地发现县城有了很多变化,街上的年轻人多了,商业街里出现了很多一看就很时髦的网红店,还有各种直播基地,当地的玉米、土豆、葵花籽都在网络上有了小名气,当地农民的收入也提升了。
丈夫表妹家的孩子今年上初一,一大家子一起吃饭的时候,表妹说起想送孩子去长春上高中,以后考到沿海发达的大城市去,之前一直有点内向不太说话的孩子,突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我大学不想离开东北,上完大学我还想回家来,不是因为我离不开你,而是我想把家乡发展起来。”
看到索朗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个孩子,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的“索朗”,我们广大的农村和乡镇,才抓住了更多的发展机会,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和共同富裕。
我们经常能在新闻报道里看到对乡镇振兴成功案例的报道,而《日光之城》的好就好在,它没有美化创业这条路,而是把索朗们可能遇到的种种难题都巨细靡遗地展现出来了。
就算有政策帮扶,但是老一辈保守的价值观念、不成熟的产业配套、技术和经验的不足等等,都有可能让创业青年的梦想胎死腹中。
在第四集,索朗终于接到了来自阿什莉的一个订单——岗巴羊,但是可以想见的,他的创业之路,还有许多的难关需要克服。
《日光之城》前几集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塑造出了多个丰富多彩的女性角色。
比如嘎吉大院里的玉珍奶奶,豁达、开明,对万事万物的看法都充满了宽和的哲思,与有些固执守旧的土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嘎吉大院的其他居民说索朗不听他爸的话就是不孝的时候,玉珍奶奶反问:“父母说的话都是对的吗?”
还有来自牧区的小姑娘格桑,正准备填报高考志愿,但是朋友和家人都对她人生的重大选择表现出轻慢的态度。
暗恋她的小伙子口不择言,说“女孩子总要嫁人的,不要想些没必要的事。”
她的家人虽然爱护她,却也觉得小姑娘没必要跑太远,跟着姐姐嫂子们去挖挖虫草,去集市上卖卖衣服的也挺好,又能赚钱还不用太累。
可是,她很想走出这片草原去看一看,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如果说索朗和扎西的困境,是需要平衡梦想与现实,那么格桑和曲宗,包括阿什莉等女性的困境,还包括着要打破家人、朋友乃至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去试着趟出一条女人在成为妻子和母亲之外的,自我实现的道路。
之前我常感叹有些文艺作品里出现了思想倒退的现象,所以很高兴看到在我们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里,例如《山海情》《大山的女儿》《山花烂漫时》,再到这部《日光之城》,能够正视到女性面对的结构性困境,并且客观地展现出她们觉醒的过程,为更多还在迷茫的女孩们指引未来成长的方向。
每个人的理想都应该被理解,被支持,无论是索朗的,还是格桑的,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日光之下,正在发生着新事。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新事。
在早上八点北京地铁拥挤的车厢内,迭部县的格桑突然对我展开了微信消息的猛烈轰炸。他一看到我朋友圈里发布的参加《日光之城》看片会的照片,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一连串的追问:“周游和杨秀措这次在剧中有感情戏吗?”“岗巴羊的创业项目最后到底成没成功?”“这剧真的是一部喜剧吗?”面对他连珠炮似的问题,我笑着回复道:“剧透有风险,但我愿意承担!”随后,我便将电视剧《日光之城》那扣人心弦的最后一幕的长镜头,以文字的形式,详细描绘并发给了他。
字幕显示:三年后。画面中,一位慈祥满面的老父亲,悠然自得地步入院中,沿途的每一位家庭成员与他温馨互动,其中包括那莽撞的小儿子,突然从屋内嬉笑打闹着冲出。老父亲踏着轻快而稳健的步伐,缓缓踏上楼梯。此刻,温暖的阳光恰到好处地洒满了整个阳台,将那些沐浴在暖阳中、似乎刚从沉睡中苏醒的花草点缀得生机勃勃。他穿梭于这光影交错的景致之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梦幻与温馨。穿越阳台,老父亲步入室内,丁达尔效应下的日光也随之而入,光影在历经岁月洗礼的家具上拉长,形成一道道悠长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最终,老父亲停驻在逝去亲人画像前,他虔诚地上香,仿佛他能与画中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轻声细语道:“勿念,一切安好” 。
这些消息发出去许久后,格桑仅仅回复了一个表情包:“[哭笑不得]”。考虑到他的汉语水平,阅读起来应该是相当吃力。于是,我紧接着给他发送了一条语音消息:“这是一个专属于你的故事。” 格桑是我在三年前于北京结识的朋友。那时的他,心中怀揣着一个念头,回到阔别十年的老家迭部县,然而这个念头也在他心中徘徊了整整十年。恰巧,我当年的旅游计划是前往甘南扎尕那,以弥补多年前自驾游至川北九寨沟便戛然而止的遗憾。因此,顺道去他的家乡看看,对我来说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回到北京后,我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详细告知了他,最终他下定了回乡的决心。自此之后,虽然距离更远了,但我们之间的联系变得频繁起来,尤其是在观看了一些涉藏题材的影视作品后,我常常向他了解故事背后的背景。然而,他始终认为那些故事过于沉重,很多时候他甚至觉得,我对那些故事的理解比他还要深刻。而在参加完《日光之城》的看片会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他绝对会喜欢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蕴含着一种独属于那片土地的烟火气息。那天,当看片会的最后一个镜头缓缓落幕时,我闭目沉思,幻想自己踏入那院子,细致地在每个角落流连,企图用眼眸捕捉每一个瞬间,将它们镌刻在记忆的深处。这种感受,犹如儿时我沉浸于《家有儿女》中北京住宅楼的遐想;又似如今即将成为父亲的我,在《小谢尔顿》的得克萨斯州风情的邻里街景中编织未来图景。这些,都是我心中的理想国。我想《日光之城》也会是格桑心中的理想国。
这种院落其实,承载了我儿时乡村生活的美好记忆,那是一种如今几乎难以寻觅的便捷与惬意。我是在山西老娘家的院子里长大,母鸡会好奇地啄食我手中的刀削面,我边躲边哭,最终逃进屋内。夏日炎炎,水井中浸泡的西瓜成了我们解暑的佳品,切开后,甘甜可口,西瓜籽随意吐在地上,母鸡便过来啄食。外婆喜爱的小猫,常成为我们逗弄的对象,生气时便爬上树梢,远离我们的视线。村里的小学几步之遥,放学后,我们自由地在村里嬉戏,因为车辆稀少,安全无忧。夏夜,我们点燃艾草驱蚊,端着一碗面条在树荫下享用,邻里间分享着各自的新鲜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院落。这样的生活虽已远去,但在《日光之城》的所见所闻,再次唤醒了我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日光之城》的整个剧集中,到处洋溢着意大利与法国乡村电影中那种温馨、幸福、惬意的氛围,展现出一种非常高级的幸福感。试想,若将这一家人安置在狭窄的居民楼两居室或三居室中,他们的生活将失去这份自由与惬意,变得局促不堪。幸运的是,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特殊生活方式区域,至今还在。所以,我必须由衷地赞叹《日光之城》对拉萨市嘎吉大院的呈现。许多人一提到藏式院落,就联想到落后,这种偏见让我深感不满。作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我深知人们对某些建筑风格的盲目崇拜,如别墅常被视为高端住宅的象征。我曾参与过一个项目,该项目是在天津开发的高端别墅区,在售出后,居民们竟用砖墙将各自别墅围起,整个别墅区最终变成了“四合院区”,这种现象实在耐人寻味。
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别墅与四合院之间的差异。别墅,作为美国梦的象征,曾吸引无数人将其作为生活追求的目标。然而,别墅实际上却是中产阶级为了躲避大城市中心区的高犯罪率而开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详细论证了这一过程。别墅的弊端其实显而易见,它们往往孤立于城市中心区之外,远离消费和安保中心,高度依赖汽车与石油,生活便利性大打折扣。从距离远的商超购物归来,食物常因过量而堆积冰箱,最终难免被丢弃。鉴于别墅带来的种种问题,我国在住宅建设中明确禁止别墅的设计与规划。因此,从某种角度看,别墅并非先进居住理念的代表。在《日光之城》中,当我目睹大院中温馨的家庭生活时,不禁心生羡慕。诚然,四合院在采暖、燃气等方面可能不及现代高密度居住区便捷,但其独特的魅力无可替代。
想起一个有趣的网络视频,有位印度网友本想探访中国的“贫民窟”,将四合院当作目标,意图寻找落后的生活方式以证明北京也有“贫民窟”。然而,他惊讶地目睹了四合院内一幅幅意想不到的生活图景:有的居民悠然自得地驾驶着价值不菲的豪车进出,彰显着不凡的生活品味;有的则在转角那片空地上,围坐一起,沉浸于棋局之中,享受着闲暇时光的宁静与乐趣;更有青年踏着轻快的步伐,骑着共享单车归家,展现了现代都市中便捷与环保的出行方式。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元而和谐的生活画卷。实际上,这些院落并非不可改造或提升,它们已具备现代生活的便利设施,如电、气、暖等,甚至可以装修得豪华非凡。但我们的选择是保护它们,因为它们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那个时代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见证。改造时,必须注重整体风貌的协调,避免破坏原有的韵味,否则只会引来更多的无序改建。观看《日光之城》后,我深感自己对于能在那样一个院落中生活长大的向往。不仅是环境,更是那种生活状态,在我看来简直是高级中的高级,令人羡慕不已。
1. 新阶段的涉藏题材
虽然涉藏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尤其在纪录片与各类科教片中得到了详尽的展现。然而,观看《日光之城》后,我仍然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这种震撼并非源自其他同类题材,对内容的精准无误、科学严谨或详尽分类分析,从而让我们如同研读文献般获取新知。相反,它最独特之处在于并未遵循这一传统路径。它以一种极为现代、年轻且娱乐的手法,呈现了当下的面貌与状态。
为何有此感受?我对涉藏题材的内容一直抱有浓厚兴趣,但我发现,这些作品大多局限于纪录片或电影层面,有的甚至还有不少国外制片厂操刀,而国内独立制作并推向主流的此类作品数量并不多。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大众视野的此类作品也寥寥无几。第一部让我意识到涉藏题材离我的生活这么近的作品是,电影《旺扎的雨靴》,当时在影院看到这类题材的电影,仿佛身体中的某部分记忆被唤醒。因此,《日光之城》对我来说,就像是继《旺扎的雨靴》之后另一部涉藏题材,且如花朵般悄然绽放的作品。它是众多文学、纪录片、影视工作者在涉藏题材领域多年创作积累的结晶。
六年前北京电影节记忆犹新,本想抢购热门电影票,但恰逢友人访京,一起观看开幕影片《旺扎的雨靴》却成了最佳选择,我便购票共赏。观影后,我深受触动,甚至在影评中对自己先前对涉藏题材的误解表示歉意。这种冲击之强烈,至今仍难以忘怀。尽管我的工作城市规划,因参与新疆伊宁可克达拉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在伊宁长期驻场办公半年,对不同地域的问题有所研究和了解。但对涉藏地区的认知却主要局限于新闻和纪录片,这无形中为我戴上了一副特殊的滤镜。然而,当《旺扎的雨靴》的放映缓缓落幕,先前笼罩其上的那层神秘滤镜仿佛被轻轻揭开,其后露出的真实面貌,并非是猎奇内容,而是一面明镜,清晰地映照出了我们自己的模样。当时,观看《旺扎的雨靴》后的现场提问环节,观众们对这部影片的写实性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提出的问题居然是“在你们当地居然可以看到《西游记》吗?”、“你们上学也穿这种校服吗?”、“你们小时候在学校里也能玩到这种铁皮青蛙吗?”这些问题让导演显得有些无奈。我想,这或许是他首次面对这么多,无需自证的问题,导演坦然的说这就是他的童年记忆。
不少观众将其与伊朗电影《小鞋子》相提并论。虽然我当时并未看过《小鞋子》,但事后观看后发现两者截然不同。《小鞋子》更多地展现了伊朗的苦难,尤其是贫富差距导致的儿童对物质的极度渴望。而实际上,《旺扎的雨靴》对物质的理解远非如此单一片面。《旺扎的雨靴》这个故事之所以独特,在于它没有将获取雨靴设定为因贫富分化而产生的虚荣追求。小男孩渴望雨靴的动机纯真而简单,仅仅是因为家庭因一次意外支出,给他买了铁皮青蛙后,无法再为他购买新雨靴。这则故事深刻探讨了欲望控制的重要性,警示过度放纵的后果,其理念颇为前卫,与当代的极简生活的观念不谋而合。观影后我深受触动,因为我的父亲也曾如此,即便在九十年代,他也慷慨地为我买下了昂贵的遥控电动车,但在对待购买一整箱水浒卡干脆面的请求时,却教导我节制与自我约束。这恰恰展现了成熟个体在规划与克制方面的卓越能力,其深度远超《小鞋子》所触及的层面。因此,我为《旺扎的雨靴》留下的影评标题是:“其实最调皮的是旺扎的父亲”。通过这一故事,我们深刻感受到父爱的普遍与伟大,无论何种背景的父亲,在面临家庭困境时,首要考虑的是家人的幸福与内心的安宁。他们不仅是冲动后的“兜底者”,更是生活的智者,这一感受在《日光之城》中同样得到了共鸣。
2. 父爱交响曲
《日光之城》中的大院老者,其形象让人联想到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虽非同一人,但气质确实很像。该演员在剧中的表现极为精准,他扮演的角色通过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在帮助子女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挑战与温情。
令人惊喜的是,在涉藏题材的《日光之城》中,我发现了与《我的阿勒泰》中那位哈萨克族老父亲相似的经历。这位老父亲同样融合了现代精神与保护家庭的传统责任感。在父爱这一主题上,他展现出既传统又试图适应现代社会的挣扎,使得这一角色形象格外鲜明且站得住脚。
故事中的老父亲育有三个孩子:女儿爱上了祖籍在山东的干部,这对老父亲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他在剧中跟女儿表达担忧,若你远嫁他乡,与丈夫争执后,连一个可以倾诉的娘家都很难回来,你该如何是好?他并未将问题归咎于地域差距,而是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验,具有很大的智慧。大儿子毕业后未能如愿成为公职人员,这在他眼中是难以接受的打击;至于小儿子,身为医生却梦想成为藏戏演员,或许是为了名声,或许是对艺术的热爱。老父亲面临的这三个问题,不正是我们身边无数父母所共有的忧虑吗?
孩子们在职业选择上不愿循规蹈矩,追求创业而非稳定的干部生涯;在爱情上,他们更倾向于内心的选择而非门当户对;在兴趣上,他们更愿意追随自己的喜好而非社会的期望。老父亲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出于对家庭的守护,担心孩子们若不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未来会遭遇不幸。这,正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牵挂。在我看来,《日光之城》的故事远不止于当地环境的展示。观看时,我常常忘却其背后的涉藏地区背景,更多地将它视为发生在我们身边、邻里间的温馨故事。试想,若生活中真有这样一群人做邻居,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3. 家庭喜剧
此剧的特点,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童年的《家有儿女》,它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家有儿女》的大胆设定,两个离异家庭重组,前夫还能不时造访引发幽默冲突,不仅在当时是前卫的,更以其独特的视角触动了我的心灵。这样的故事和设定,在我成长的九十年代山西农村环境中,无疑具有巨大的冲击力。那时,离婚被视为极其不光彩的事情,村里人谈及此事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声音大了会引来不必要的议论。那时,我的父母也正经历着类似的争执,我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观看《家有儿女》,其中展现的开放、包容的交流方式,让我看到人与人之间即便在分开后也能和平共处,这种态度让我更加坚信人性的温暖与和谐。它提醒我,不应被传统观念所束缚,而应追求更真实、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我父亲常用“习惯势力”这个词来形容被传统观念驱使的,不得已而所为,这个词在当今社会已鲜少被提及。人们在沟通时,往往喜欢极端化、标签化,试图用简单的词语来定义复杂的事物。但我认为,保护子女的行为等很多现象,都是超越文化的“习惯势力”,它们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生活中。
《家有儿女》这部剧中的过场画面是北京的高楼大厦,让我小时候就对北京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甚至延续到了我后来在北京定居时的选择。尽管当时财力有限,只能购买一个四十多平米的房子,并至今居住于此,但这个房子有一个让我心仪的原因——从窗户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尊和新的央视大楼。每天醒来,看到这些景象,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观看《家有儿女》时感受到的那种包容与和谐的氛围。
就像《爱情公寓》之于上海,它展现了年轻人的小资情调和对这座城市的梦想,剧中场景总能让人找到共鸣,巧妙地化解了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上海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同样,国外的《生活大爆炸》及其衍生剧《小谢尔顿》让我们走近“书呆子”群体,放下了对他们的成见,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家庭生活。而《武林外传》则汇聚了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士,通过调解和解构网络文化,起到了类似的社会作用。在我看来,《日光之城》也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衷心希望《日光之城》能像《小谢尔顿》、《武林外传》或《爱情公寓》那样,持续拍摄续集,更深入展现一个地方的生活状态,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生活的多样性和美好。
4. 被“先进”裹挟的爱情
在探讨《日光之城》中的情感脉络时,我们时常不自觉地以“先进”为标签去审视其中的人物关系,这里的“先进”指的是源自好莱坞等西方影视作品中那种高度自由化的爱情观。然而,《日光之城》在描绘爱情时,却超越了这一单一维度,展现了更为丰富、多层次的情感世界,其深度与广度远非单纯的好莱坞式爱情所能涵盖。
电视剧中里来自山东的在藏干部与老父亲的女儿之间的故事,便是东方爱情观的一次最新呈现,如何细腻地展现和传达这段情感,无疑是对剧作深厚功底的极大考验。具体而言,电视剧需要精准捕捉当代年轻人爱情中的激情碰撞,同时也要细腻展现东方家庭中成员间相互扶持的温馨情感。在参加看片会时,我偷偷地流下了眼泪,这不仅让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息,也让我对《日光之城》所呈现的深刻情感表达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剧中并未将两人的情感简单地设定为双方父母反对或介入的俗套情节,而是更真实的关注到选择权其实一直在年轻人自己手里的事实。老爷子的女儿被一位性格直爽、开朗的男孩一见钟情,在藏干部和一见钟情的男士以公平、公开的方式竞争,这一情节充满了普希金式的浪漫主义色彩。我相信,随着该剧的热播,会有更多人探讨和关注这对恋人的爱情走向。
在爱情的世界里,身份、金钱等外在因素都不应成为阻碍,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纯粹而坚定的,而不是被各种束缚所牵绊。二十三年前,谢飞导演在涉藏题材《益西卓玛》这部影片中,便已表达出了类似的情节。不过,《益西卓玛》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爱情故事,它更蕴含了前卫而先锋的观念。影片讲述了一位女孩与一位热爱诗歌的富人的情谊,他们一个弹奏音乐,一个吟唱诗歌,相得益彰。然而,命运弄人,女孩被一位在路上偶遇的剽悍浪子一见钟情并带走。
这段情节,与《日光之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益西卓玛》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进一步延展了故事,揭示了浪子抢走女孩后的生活并非如预期般安稳,剽悍浪子沉溺于喝酒,虚度光阴。而当女孩的父亲因欠下富人巨债去世后,女孩不得不承担起还债的重担,成为富人家的仆人。就在此时,她得知丈夫病重的消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丈夫身边。除了上述三个人的情节外,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插曲。女孩童年时那动人心魄的歌声,源自一个小男孩赠予她的诗集。不幸的是,小男孩最终顺从了家族的意愿,成为了一名僧人,小女孩并未指责对方家庭的选择,选择接受,两人因此天各一方。长大后,小男孩的家庭依旧反对他还俗,要求他继续学习藏医学,而女孩,始终珍藏着那本诗集。故事的高潮部分,女孩在回家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归途中遭遇危难,正巧僧人挺身而出,用藏医学知识,救了她一命。虽然身份已变,但女孩对僧人的好感依旧如初,只是他们各自遵守着应有的礼节,如同《西游记》中唐僧在女儿国那段故事一般,充满了隐忍与克制。随后,僧人继续他的修行之路,专注于藏医学的研究,而女孩则回到了丈夫的身边,各自的生活轨迹再次分离。
在这部电影的结尾,女孩对几段感情的隐忍与苦楚,她选择独自承受,未曾向任何人倾诉。丈夫临终前透露了那位富人已成为博物馆讲解员,他们曾有过交集,而丈夫心中也始终记挂着那位童年赠予她诗歌的男孩,他渴望能够和解并相互道歉。最终,富人和她丈夫见面并放下过去。多年后,在益西卓玛丈夫离世之际,那位僧人前来为她丈夫诵经祈福,为益西卓玛的一生进行了歌颂,尽显坚韧与温情。
回顾二十三年前的《益西卓玛》,其家庭观念与婚姻观念在当时显得尤为超前。时至今日,面对低婚育率及多样化的婚姻态度,如为反抗而反抗的拒婚、或因追求经济独立而忽略婚姻等,我们或许应更加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关于婚姻的选择。重新审视《益西卓玛》,其家庭观念不仅具有启发性,更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真正的爱情在当今时代,绝非单一片面的,它是自由和冲动、责任和理解复合叠加下的结果。正如《日光之城》中所展现的那样,剧中人物在面对爱情时,有的选择谨慎,有的则选择激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和表现。至于《日光之城》中最终哪位男性赢得了心爱女性的芳心,这一点,大家不妨期待影片的故事发展。
5. 电影和电视剧
从涉藏题材的角度来看,《日光之城》的出现其实非常前卫。因为想要获取更多关于涉藏题材的作品,往往难以从电视剧层面获得。因为,在传播层面,内容越广泛的作品,越需要稳定且能够包容更多人的元素,这在制作过程中无疑增加了难度和谨慎度。通过电影和电视剧作品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电影在承载内容和尺度上往往更为大胆和深入,因为它对观看方式的筛选有一定要求,包括静谧的影厅和一定程度的价格门槛,这使得电影能够包含更深层次的内容,而电视剧则不行。
近几年这一现象开始发生变化,《隐秘的角落》、《狂飙》等作品开始呈现出原先电视剧所少见的内容和尺度。国产电视剧在深度的思考和可解读性方面,逐渐接近电影。2023年可视为一个分水岭,电视剧不再只倾向于吸引年轻或老年观众,这也是涉藏题材电视剧《日光之城》在今年才推向主流的原因。那些曾仅在电影院、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中展现的深刻内容,如今竟以电视剧的形式呈现给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包括拥有不同观念和社会经验的个体。这种尝试不仅是对观众接受度的考验,更是对当前管理方式自信的一种体现。我认为,《日光之城》在娱乐和学术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既未过度娱乐化,也未陷入纯粹的学术探讨,这种处理方式堪称上乘。
此外,《日光之城》的出现,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直接了解涉藏地区的机会。其实,这一部分也是我稿件中被反复修改、我自己也非常犹豫和斟酌的部分。因为观众看完《日光之城》后,很可能会立即提出一个直接的问题,我并不想回避。为什么这样的故事直到现在才出现在电视剧屏幕上?大家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是的,我也有这种感觉。但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之前经历了什么?我相信会有庞大的人群,会受到这部电视剧的影响,对涉藏题材的其他影视作品,以及对涉藏地区产生兴趣,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也是理所应当的。对我个人而言,与格桑成为好友是我接触涉藏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起点。然而,对于格桑来说,当我浏览了众多难以更真实、更完美的展现涉藏地区真实情况的作品后,向他提出的问题也让他感到无奈。毕竟,并非所有作品都能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在我实地帮助格桑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我发现甚至有些内容的设定与当地实际情况南辕北辙,有些作品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准确传达信息。
曾经,在我国的影视工业发展还不够发达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涉藏题材是不少国外制片厂重点关注的领域。“在西方,一部影片所能产生的影响力,往往远超100本书,100次演讲”这句话来自藏族人类学者格勒博士,他曾经在帮助观众更真实和客观的了解涉藏地区的纪录片《西藏一年》的立项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西方的涉藏题材作品中,错误立场的作品往往显而易见,而更难以辨识其真正意图的是,一批过度传奇化当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作品。这类作品不仅未能促进交流,反而可能加剧误解。十一年前,万玛才旦的《老狗》便描述了过度传奇化、贵族化藏獒对当地造成的恶劣影响。我的朋友格桑也非常反感我对当地传奇化是否属实的疑问,他认为我看完一些作品后,对他提出的疑问,是我没有把他们当作普通人来看待的结果,我们应当回归到以人为中心的状态,认识到大家都是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环境、困境,以及丰富的情感。格桑经常在看完一些喜欢的作品后,往往会反问我,什么时候才会有他们的《前任攻略》,什么时候才会有他们的《心花路放》,什么时候才会有他们的《云边有个小卖铺》。
大众娱乐具有其独特的潜力,吸引人们利用其内容进行传播的效率是极高的。因此,《日光之城》这部作品能够以大众娱乐的方式,让国内观众了解涉藏地区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细节,这是一件非常难得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有人会觉得我此言过重,但2024年,我目睹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在游戏领域:从《黑神话:悟空》中,我们得以窥见源自本土文化的强大力量,这些力量渗透在传统民乐元素、神话典故等多个方面,而这些元素在以往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神话题材方面:以往有些电影因受限于所谓“建国之后动物不得成精”的传言,而在故事背景上有所避讳,但《异人之下》却大胆地打破了这一界限,将神话与仙侠元素巧妙地融入现代都市背景中,让众多年轻人直呼过瘾。在晚会表演中: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我们看到了《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中华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首次同台演出。现在的大众传播层面,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包容和开放,是新形势下的百花齐放。
6. 万字难尽的宝库
回到涉藏题材方面,以往的影视作品未能将这些精彩的故事展示出来,一定程度上给了西方可乘之机,但《日光之城》则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它大胆地展示了当下涉藏地区的真实情况,这对于增进国内外观众对西藏的了解和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最后我列举几部近几年表达方式新颖、相对成熟、商业性质好、且可看性较高的涉藏题材作品,供大家拓展新知。当然,报一个旅行团,或者购买一张火车票,能亲自去感受,才是最直观、最直接的方式。
首先,导演哈斯朝鲁的《唐卡》很容易被忽略,一方面“唐卡”这个词条非常广泛,另一方面这个电影被归为一些网站错误的分类为纪录片。但这部电影是中央外宣部以及西藏党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一部故事片。他讲述了一个年轻的艺术家想做唐卡继承人,试图用西方解构主义的形式将唐卡推向国际,而他的老父亲则希望找回唐卡的本源。于是老父亲四处寻找,最终找到了一个没有胳膊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最接地气的角度去理解唐卡、制作唐卡。这个故事在表达过程中,虽然也运用了一些传奇色彩,但都是点到为止。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唐卡内核的来源是普通老百姓,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映射到自己面前的唐卡之中。
另一部值得提及的是万玛才旦最走进主流的电影《气球》,它围绕是否要堕胎的故事,探讨了不同背景的人所面临的选择困境。影片中,怀孕妈妈的妹妹,爱上了一位老师,但遗憾的是,他们的爱情并未能开花结果,最后她选择出家。这个妹妹也是《日光之城》的女主角扮演者。我曾撰写过一篇关于这位女僧人故事背后的解读,相信这能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影片。在观影过程中,我尤其关注到文化背景对观众理解的影响。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可能会认为影片中妈妈因意外怀孕而面临堕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需要对家庭和社会压力进行反抗。然而,从更包容的视角来看,拥有一个新生命是幸福的象征,只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如经济压力、照顾孩子的精力分配等,让他们在面对新生命时感到为难。这种情感并非简单的对错是非,而是需要探讨如何合理分配家庭资源。同样,《气球》也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丰富且立体的视角来思考家庭观念。
当然还有万玛才旦的遗作《雪豹》,片子展现了一个跨过文字聊天,直接发展到微信语音消息和视频电话的涉藏地区,而且也展示了西式生日蛋糕、桌上羊肉、自热小火锅等以实用主义为出发点的生活方式。更为先锋的是,该片深入探讨了僧人的内心世界。这位僧人因不合群,选择到寺庙修行,但即便在寺庙中,他也显得与众不同也不合群,因为他热爱摄影,尤其是拍摄雪豹。这一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梦境、和奇幻元素来视觉表现,这些奇幻场景并非孤立存在,为神奇而神奇,它们与僧人上学时期与同学间的友情有关。同学即将步入婚姻殿堂,而僧人则通过拍摄雪豹寻找自己的心灵归宿。这种对僧人的展示方式,无疑是当前最为前沿的尝试之一,该片获得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最佳影片。遗憾的是,导演因病离世,但这部作品留下的解读空间却异常广阔,值得每一位观众细细品味。
我相信,大家看了我推荐的这些电影后,再回头品味《日光之城》,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唯美的长镜头,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我相信,《日光之城》也能唤起你内心深处对更美好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向往。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高级、先进或伟大。1896年,李鸿章在美国参观时,被高楼大厦所震撼,感慨其先进。2024年,时过境迁,在我们按照西方的模样实践之后发现,大城市并不是幸福生活的最终形式。在我们《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中的第七条,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描述:“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疏密有度、城淀相映的总体景观风貌”、“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雄安新区的前瞻性在于,真正的美好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内心去感知,而不是让别人来定义你的美好。
《日光之城》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极为先进、极为美好的生活方式。不要被别人的定义所束缚,不要认为只有在城市中心的大平层才是美好的。在我看来,《日光之城》的内核是极具前瞻性和未来感的,它不仅仅是对涉藏地区真实形象的完整呈现,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当代年轻人对当前生活方式的思考和自豪感。我们无需怀疑自己,应坚定信念,认可自己所做的事,只要你心中有美好,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属于你的幸福。
在结尾处,我认为刘慈欣《三体》中的两句话极为贴切,非常适合喜爱《日光之城》的观众,特此摘录于此。
“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向尘世之外瞥一眼”。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