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乔西·查尔斯卡罗琳·拉格菲尔特安德斯·丹尼尔森·李亚历山大·布莱斯史蒂夫·罗特曼斯科特·罗伯特森乔尔·奈格勒劳伦·雅弗贝伦·D·比利兹姬莉·米勒埃蒙·帕特里克·欧康奈拉里·彼特森阿洛·史密斯吉娜·古兹·弗兰西娅
类型:悬疑剧情导演:班诺特·德霍姆 状态:HD 年份:2024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7.5分热度:12 ℃ 时间:2024-10-21 14:03:04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虽然看她的戏不算多,但我一直认为安妮海瑟薇演技挺好的。《公主日记》里的天真烂漫、《爱情与灵药》里的破碎感,《摩登情爱》里两个灵魂之间的拉扯,都诠释的极其动人且有说服力。但是,她近期接的戏确实是不尽如人意。《Eileen》里的Rebecca感觉很漂浮,就是有一种她的行为动机都不够合理的感觉,为什么一个美艳博学的女人要到小镇监狱工作、要对一个少年杀人事件如此关注、又为什么对少年犯的母亲“穷追不舍”,都给人一种没来由的漂浮感。也难怪有评论称这个角色是Eileen幻想出来的,我看完电影就产生了一种为什么安妮要接这部戏疑问,感觉她是为了提携后辈而客串出演了一个对Eileen“个人成长”很重要的工具人而已;还有电影《对你的想象》,这部剧虽然甜,我也给了四星,但事实上确实是一部非常好莱坞商业无脑爱情戏,对白没有一句经过悉心雕琢,感觉不过就是《少男少女》杂志里的爱情故事的水平。
现在聊聊这部电影。我不知道这是翻拍,所以直到电影最后十几分钟Celine真正开始在观众面前杀人,我才恍然大悟。那么,至少从我主观感受里,安妮海瑟薇赋予Celine了一种令人同情的“正面”形象,而劳模姐则是疯癫的“负面”形象。或许是我不够敏锐,或许是她们俩演技太好,或许是我和主创对故事的理解不同,总之电影前80分钟我都觉得Alice是个神经病,Celine是个绝望的母亲,仅此而已。但话说回来,难道电影不应该营造出一种令观众不知道究竟应该相信谁的扑朔迷离之感吗?显然,在我的感受里,这个故事不合格。Alice从来没有呈现出一刻的清醒,她总是在焦虑、慌张、失控之间反复切换;Celine也没有路出马脚供观众猜疑,她们俩人好像是商量好了骗观众相信,以便最后翻转的惊喜。但是我不惊喜啊,只是觉得人物很单薄,活该Alice有这样的下场,谁让她一天神神叨叨,谁让人家Celine心机深沉呢。
我以为,演技好不代表理解到位。比如,导演说此时需要你悲伤,那种近乎绝望的悲伤,演员做到了。但从整个电影故事的角度,角色需要的是绝望之中依然存有希望的悲伤,导演没有告诉演员,演员自己也没有理解到这一层,或者理解了也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反正出来的结果就是作品差点意思。
感觉这个电影的英文名起的比较厉害,双关,Instinct,又有本能的意思,又有直觉的意思,是一体两面,一面是Celine,一面是Alice
#母亲的直觉#
n坏人终于又赢了一次,咦?我为什么要说又?不管怎么说,我是一直都相信Alice的直觉的,不过是在没猜出来这次导演真的敢让坏人赢,让坏人最终圆满了。岂不是人性的缺失,道德的沦丧,这要在咱们这边肯定过不了审了。n话说,这种连环杀人应该留下一大堆罪证吧?
5月24日上映的电影《母亲的直觉》改编自法国比利时电影《亡命母侵》。
改编的版本与原版没有太大的差别,几乎就是把法语变成了英语。
影片质量尚佳,但几乎为零的宣传让电影沦落到排片极少、甚至不排片的窘境。
也不得不感叹,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观众总是在被迫地选择。
影片最大的看点来自于安妮海瑟薇和劳模姐两大影后的对戏。
时光荏苒,诸如寡姐、安妮海瑟薇这样以美貌著称的演员也先后到了演母亲的年龄。(寡姐在2019年上映的《婚姻故事》中饰演母亲)
《母亲的直觉》就像一部20世纪60年代由女性主导的权谋宫斗片,aka【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母亲的孩子争夺战】……
当岁月剥夺了两位影后的年轻,真正能够打动观众的,除去风韵犹存的气质外,则是她们细水长流的表演。
演员的表演顺从着电影匍匐前进的模式。
安妮海瑟薇的角色,一言一行都隐而未露,在一切草蛇灰线昭然若揭后才陡然爆发,病态的心理脱出伪装的躯壳,明晃晃地亮出毒蛇的獠牙。
劳模姐饰演的角色,则是多线并行,母亲的直觉让她显露出愤怒失控的保护欲,枕边人的不信任让她陷入泥沼般的无力感,儿子难以忍受她的争斗并展现出的若即若离的疏远,让她暴露出柔软的弱点。
《母亲的直觉》的表现形式不免让人联想到《禁闭岛》、《美丽心灵》和《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等电影。
导演们都竭尽全力地想要让观众陷入迷惑——一座由片面的故事展现所构筑的迷宫,通过不同角色的质疑否认、主要角色的片面感受、镜头语言的误导,力求让观众迷失其中。
不同的是,其他诸多影片中展现的亦真亦假的幻想,是为了让观众深刻代入主角的病症,而《母亲的直觉》顾名思义,则是想通过真真假假的片影,让观众代入母亲的身份,获得那份为了自己孩子不顾一切、过分敏感的直觉。
这份直觉,串起了电影的惊悚,显露出的是另一位母亲扭曲的复仇。
安妮海瑟薇饰演的Celine,就是在无声无息间打响了长战线的复仇拉锯战。
事实上这是一种无理的、扭曲的复仇,妄图惩罚邻居来为自己的孩子陪葬。
她第一个复仇对象是Alice的婆婆,通过换走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杀人于无形。起歹心的原因是在于,Alice的岳母认为Celine在她孙子的生日宴上前来,无异于给Theo徒增伤悲。
她的这些话,落到Celine的心里,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我以为我们是一家人。】
Celine保持微笑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或许已经设想好了岳母的死法。
无独有偶,Celine对于Theo显然也有想要迫害的意图,将其玩偶放入Max的棺材里;不断鼓动暗示Theo去跳楼;故意让Theo拿到含有花生成分的饼干(Theo严重过敏)……
不过显然,随着剧情不断发展Celine的计划显然出现了转变:
她不再想要Theo为Max的死陪葬,她想要来一招鸠占鹊巢,直接取其父母而代之。
然而她第二个复仇对象,既不是Theo的父亲,也不是他母亲,她选择了她的丈夫。
电影对于父权的挑战,落位在两位母亲的角色挣扎上。
展现的毕竟是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母亲对于女性来说往往是一个身份约束。
关于是否去工作,关于要不要第二个孩子,关于家庭地位……
电影也只是浅尝辄止地探讨一二,并无更进一步。
加入这些探讨也只是给Celine创造一个合理的作案动机。
丈夫对于Celine无声的责怪,父权社会对于母亲身份的压迫,逐渐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丈夫成为了Celine的工具,丈夫的死成为了Celine弱者的伪装,成为了靠近Theo一家的跳板。
这也几乎是她最后的机会,毕竟Theo一家即将搬家,为了完成她扭曲的夙愿,她只能孤注一掷。
或许,要是Alice没有那么好心地告诉Celine,或许Celine也不会狗急跳墙来这一出。
Celine最后的复仇对象即是Theo的父母。
最悲怆的一个镜头是Celine靠在Alice和Theo的身边。
Alice在绝望中也要顽强地护住孩子,但在药物的作用下,她已无法再动弹丝毫,她失去意识前最后的凝望,是一种绝望,一种倔强,一种悔恨,一种乞求,乞求Celine能放过Theo。
电影最后晃动的镜头语言里,是Celine和Theo在沙滩上追逐嬉戏。
只是我们无法知晓,Celine在日后无数个长夜,会不会想起自己那个从阳台跌落的孩子,能不能熬过自责和愧疚。
而Theo会不会在一天天的成长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这对半路母子,会分道扬镳,还是会互相成全,我们永远都无法知晓答案。
扫一扫 加关注
你的观影小助手,欢迎来树洞堆星星~
美国人对1960`年代的痴迷约等于文青对民国的集体无意识,那是个男人穿薄肩西装,女人都活像是杰奎琳·肯尼迪套裙模特儿的时代,由于无论男女都时时刻刻地叼着香烟,好象他们不知何时朝银幕以外的什么地方丢了个报警的眼风或打了个求救的手势,《广告狂人》《革命之路》一路看下来,那个时代便自动锁死了希区柯克式的悚动与不安滤镜,暗戳戳地点着你的后脖梗:有事要发生了。
改编自比利时畅销小说,2018年该国的同名电影屡获大奖,美国版中,这对绝望的主妇由海瑟薇与劳模姐联袂,争奇斗妍向观众展示她们花儿一样芬芳并易碎的生活。前面的相持与对峙部分控制得力,悉心描绘混和着茶侣花伴、芳邻姐妹、友人伙伴、对手仇敌、同谋同命的双人关系,既心心相映,又口蜜腹黑,充满了关怀、排拒、试探、歉疚、猜疑、恼恨、怨尤和释怀,诚如我们无法被一把刻度标明的水银体质的内心。可惜没hold住全场,结尾20分钟突然滑轮,人物和性格像遭了核射一样迅速黑化,加速疯批,实施一场戏剧试验似的,画面从一幅新古典被快速涂抹成一张明暗分明的简笔抽象。总之,除了结尾,一切都好(148)。
无关剧情,只是一个关于人性之恶的思考。当你最好的闺蜜(席琳),她的孩子没了,做到怎样才真正能安慰到她?答案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爱丽丝要献祭出她自己的孩子。
像席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同情、救济对别人真心感激,这时候有两个选择摆在爱丽丝面前,斗米恩还是升米仇。斗米恩是爱丽丝要表达出的距离感,是让席琳们知道自己同情心的极限就到这儿,不能再多了,这种情形下席琳们要理解你,接受你的好意很容易。
但如果爱丽丝硬是要突破这个边界,以此证明她不是席琳的别人,她是席琳的闺蜜,当爱丽丝打开了这个边界,就无异于打开了一个自己所不熟知的人性黑洞,爱丽丝会发现席琳对你的要求不是斗米恩就是升米仇,没有中间地带。不然你保持边界,表面上的安慰,不然你深度共情,要求就是你也要遭受我们一样的厄运,变得和我们一样悲惨。
席琳们的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种声音:爱丽丝,你不是要更深的共情我们吗,你不是要表现出我们的关系不同寻常吗,那我给你这个舞台,你把自己变成我们。当席琳心生出这种期待,越是给出升米恩,只会越让他们不满,因为在他们眼里,你明明知道他们要什么,做不到还在这儿演戏,演给谁看?
好人难做,好人没好报,从这角度看就好理解了,人性的贪婪一定会这样,当看到你想做好人了,各种高要求高标准就在前方等着你,要做你就彻底地做,做到失去自己的生活标准;要做你就长久地做,直做到你死的那天。如果不做到这些你就不要做,做不到还要假装做,你比那些不做好事的人还虚伪还要坏。这就是大家对好人的要求,我觉得也是种严重的PUA和粗暴的二元论。
其实每个人做好人都有自己能承受的度和范围,我想怎么做好人我说了算,在电影里我试图救你儿子时没爬过栅栏,救我儿子时又爬过了栅栏,我就只能做到这样,但即便如此,有这份救人的心我就还是好人,把你的PUA、你的判断和审视都收起来吧,我的好人标准我来定,不是你们。
别碰脏钱
闪电战
绑架游戏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最后的慰安妇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09℃
虽然看她的戏不算多,但我一直认为安妮海瑟薇演技挺好的。《公主日记》里的天真烂漫、《爱情与灵药》里的破碎感,《摩登情爱》里两个灵魂之间的拉扯,都诠释的极其动人且有说服力。但是,她近期接的戏确实是不尽如人意。《Eileen》里的Rebecca感觉很漂浮,就是有一种她的行为动机都不够合理的感觉,为什么一个美艳博学的女人要到小镇监狱工作、要对一个少年杀人事件如此关注、又为什么对少年犯的母亲“穷追不舍”,都给人一种没来由的漂浮感。也难怪有评论称这个角色是Eileen幻想出来的,我看完电影就产生了一种为什么安妮要接这部戏疑问,感觉她是为了提携后辈而客串出演了一个对Eileen“个人成长”很重要的工具人而已;还有电影《对你的想象》,这部剧虽然甜,我也给了四星,但事实上确实是一部非常好莱坞商业无脑爱情戏,对白没有一句经过悉心雕琢,感觉不过就是《少男少女》杂志里的爱情故事的水平。
现在聊聊这部电影。我不知道这是翻拍,所以直到电影最后十几分钟Celine真正开始在观众面前杀人,我才恍然大悟。那么,至少从我主观感受里,安妮海瑟薇赋予Celine了一种令人同情的“正面”形象,而劳模姐则是疯癫的“负面”形象。或许是我不够敏锐,或许是她们俩演技太好,或许是我和主创对故事的理解不同,总之电影前80分钟我都觉得Alice是个神经病,Celine是个绝望的母亲,仅此而已。但话说回来,难道电影不应该营造出一种令观众不知道究竟应该相信谁的扑朔迷离之感吗?显然,在我的感受里,这个故事不合格。Alice从来没有呈现出一刻的清醒,她总是在焦虑、慌张、失控之间反复切换;Celine也没有路出马脚供观众猜疑,她们俩人好像是商量好了骗观众相信,以便最后翻转的惊喜。但是我不惊喜啊,只是觉得人物很单薄,活该Alice有这样的下场,谁让她一天神神叨叨,谁让人家Celine心机深沉呢。
我以为,演技好不代表理解到位。比如,导演说此时需要你悲伤,那种近乎绝望的悲伤,演员做到了。但从整个电影故事的角度,角色需要的是绝望之中依然存有希望的悲伤,导演没有告诉演员,演员自己也没有理解到这一层,或者理解了也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反正出来的结果就是作品差点意思。
感觉这个电影的英文名起的比较厉害,双关,Instinct,又有本能的意思,又有直觉的意思,是一体两面,一面是Celine,一面是Alice
#母亲的直觉#
n坏人终于又赢了一次,咦?我为什么要说又?不管怎么说,我是一直都相信Alice的直觉的,不过是在没猜出来这次导演真的敢让坏人赢,让坏人最终圆满了。岂不是人性的缺失,道德的沦丧,这要在咱们这边肯定过不了审了。n话说,这种连环杀人应该留下一大堆罪证吧?
5月24日上映的电影《母亲的直觉》改编自法国比利时电影《亡命母侵》。
改编的版本与原版没有太大的差别,几乎就是把法语变成了英语。
影片质量尚佳,但几乎为零的宣传让电影沦落到排片极少、甚至不排片的窘境。
也不得不感叹,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观众总是在被迫地选择。
影片最大的看点来自于安妮海瑟薇和劳模姐两大影后的对戏。
时光荏苒,诸如寡姐、安妮海瑟薇这样以美貌著称的演员也先后到了演母亲的年龄。(寡姐在2019年上映的《婚姻故事》中饰演母亲)
《母亲的直觉》就像一部20世纪60年代由女性主导的权谋宫斗片,aka【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母亲的孩子争夺战】……
当岁月剥夺了两位影后的年轻,真正能够打动观众的,除去风韵犹存的气质外,则是她们细水长流的表演。
演员的表演顺从着电影匍匐前进的模式。
安妮海瑟薇的角色,一言一行都隐而未露,在一切草蛇灰线昭然若揭后才陡然爆发,病态的心理脱出伪装的躯壳,明晃晃地亮出毒蛇的獠牙。
劳模姐饰演的角色,则是多线并行,母亲的直觉让她显露出愤怒失控的保护欲,枕边人的不信任让她陷入泥沼般的无力感,儿子难以忍受她的争斗并展现出的若即若离的疏远,让她暴露出柔软的弱点。
《母亲的直觉》的表现形式不免让人联想到《禁闭岛》、《美丽心灵》和《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等电影。
导演们都竭尽全力地想要让观众陷入迷惑——一座由片面的故事展现所构筑的迷宫,通过不同角色的质疑否认、主要角色的片面感受、镜头语言的误导,力求让观众迷失其中。
不同的是,其他诸多影片中展现的亦真亦假的幻想,是为了让观众深刻代入主角的病症,而《母亲的直觉》顾名思义,则是想通过真真假假的片影,让观众代入母亲的身份,获得那份为了自己孩子不顾一切、过分敏感的直觉。
这份直觉,串起了电影的惊悚,显露出的是另一位母亲扭曲的复仇。
安妮海瑟薇饰演的Celine,就是在无声无息间打响了长战线的复仇拉锯战。
事实上这是一种无理的、扭曲的复仇,妄图惩罚邻居来为自己的孩子陪葬。
她第一个复仇对象是Alice的婆婆,通过换走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杀人于无形。起歹心的原因是在于,Alice的岳母认为Celine在她孙子的生日宴上前来,无异于给Theo徒增伤悲。
她的这些话,落到Celine的心里,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我以为我们是一家人。】
Celine保持微笑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或许已经设想好了岳母的死法。
无独有偶,Celine对于Theo显然也有想要迫害的意图,将其玩偶放入Max的棺材里;不断鼓动暗示Theo去跳楼;故意让Theo拿到含有花生成分的饼干(Theo严重过敏)……
不过显然,随着剧情不断发展Celine的计划显然出现了转变:
她不再想要Theo为Max的死陪葬,她想要来一招鸠占鹊巢,直接取其父母而代之。
然而她第二个复仇对象,既不是Theo的父亲,也不是他母亲,她选择了她的丈夫。
电影对于父权的挑战,落位在两位母亲的角色挣扎上。
展现的毕竟是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母亲对于女性来说往往是一个身份约束。
关于是否去工作,关于要不要第二个孩子,关于家庭地位……
电影也只是浅尝辄止地探讨一二,并无更进一步。
加入这些探讨也只是给Celine创造一个合理的作案动机。
丈夫对于Celine无声的责怪,父权社会对于母亲身份的压迫,逐渐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丈夫成为了Celine的工具,丈夫的死成为了Celine弱者的伪装,成为了靠近Theo一家的跳板。
这也几乎是她最后的机会,毕竟Theo一家即将搬家,为了完成她扭曲的夙愿,她只能孤注一掷。
或许,要是Alice没有那么好心地告诉Celine,或许Celine也不会狗急跳墙来这一出。
Celine最后的复仇对象即是Theo的父母。
最悲怆的一个镜头是Celine靠在Alice和Theo的身边。
Alice在绝望中也要顽强地护住孩子,但在药物的作用下,她已无法再动弹丝毫,她失去意识前最后的凝望,是一种绝望,一种倔强,一种悔恨,一种乞求,乞求Celine能放过Theo。
电影最后晃动的镜头语言里,是Celine和Theo在沙滩上追逐嬉戏。
只是我们无法知晓,Celine在日后无数个长夜,会不会想起自己那个从阳台跌落的孩子,能不能熬过自责和愧疚。
而Theo会不会在一天天的成长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这对半路母子,会分道扬镳,还是会互相成全,我们永远都无法知晓答案。
扫一扫 加关注
你的观影小助手,欢迎来树洞堆星星~
美国人对1960`年代的痴迷约等于文青对民国的集体无意识,那是个男人穿薄肩西装,女人都活像是杰奎琳·肯尼迪套裙模特儿的时代,由于无论男女都时时刻刻地叼着香烟,好象他们不知何时朝银幕以外的什么地方丢了个报警的眼风或打了个求救的手势,《广告狂人》《革命之路》一路看下来,那个时代便自动锁死了希区柯克式的悚动与不安滤镜,暗戳戳地点着你的后脖梗:有事要发生了。
改编自比利时畅销小说,2018年该国的同名电影屡获大奖,美国版中,这对绝望的主妇由海瑟薇与劳模姐联袂,争奇斗妍向观众展示她们花儿一样芬芳并易碎的生活。前面的相持与对峙部分控制得力,悉心描绘混和着茶侣花伴、芳邻姐妹、友人伙伴、对手仇敌、同谋同命的双人关系,既心心相映,又口蜜腹黑,充满了关怀、排拒、试探、歉疚、猜疑、恼恨、怨尤和释怀,诚如我们无法被一把刻度标明的水银体质的内心。可惜没hold住全场,结尾20分钟突然滑轮,人物和性格像遭了核射一样迅速黑化,加速疯批,实施一场戏剧试验似的,画面从一幅新古典被快速涂抹成一张明暗分明的简笔抽象。总之,除了结尾,一切都好(148)。
无关剧情,只是一个关于人性之恶的思考。当你最好的闺蜜(席琳),她的孩子没了,做到怎样才真正能安慰到她?答案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爱丽丝要献祭出她自己的孩子。
像席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同情、救济对别人真心感激,这时候有两个选择摆在爱丽丝面前,斗米恩还是升米仇。斗米恩是爱丽丝要表达出的距离感,是让席琳们知道自己同情心的极限就到这儿,不能再多了,这种情形下席琳们要理解你,接受你的好意很容易。
但如果爱丽丝硬是要突破这个边界,以此证明她不是席琳的别人,她是席琳的闺蜜,当爱丽丝打开了这个边界,就无异于打开了一个自己所不熟知的人性黑洞,爱丽丝会发现席琳对你的要求不是斗米恩就是升米仇,没有中间地带。不然你保持边界,表面上的安慰,不然你深度共情,要求就是你也要遭受我们一样的厄运,变得和我们一样悲惨。
席琳们的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种声音:爱丽丝,你不是要更深的共情我们吗,你不是要表现出我们的关系不同寻常吗,那我给你这个舞台,你把自己变成我们。当席琳心生出这种期待,越是给出升米恩,只会越让他们不满,因为在他们眼里,你明明知道他们要什么,做不到还在这儿演戏,演给谁看?
好人难做,好人没好报,从这角度看就好理解了,人性的贪婪一定会这样,当看到你想做好人了,各种高要求高标准就在前方等着你,要做你就彻底地做,做到失去自己的生活标准;要做你就长久地做,直做到你死的那天。如果不做到这些你就不要做,做不到还要假装做,你比那些不做好事的人还虚伪还要坏。这就是大家对好人的要求,我觉得也是种严重的PUA和粗暴的二元论。
其实每个人做好人都有自己能承受的度和范围,我想怎么做好人我说了算,在电影里我试图救你儿子时没爬过栅栏,救我儿子时又爬过了栅栏,我就只能做到这样,但即便如此,有这份救人的心我就还是好人,把你的PUA、你的判断和审视都收起来吧,我的好人标准我来定,不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