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朱雨辰张俪句号钉铛崔钟范明盛贝娜项卉马军勤兰栏李琦曲征铭周晨
类型:剧情喜剧导演:韩秋池 状态:正片 年份:2008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6.1分热度:2 ℃ 时间:2024-06-11 17:29:55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写于2010年9月26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
它想反映当今、批判现实、引人思考,当80后已经步入社会,才发现十多年的学费等于打了水瓢,社会读书无用,学历贬值,大学文凭,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证都不算哪根葱,在浩如烟海的人才市场里浮浮沉沉,好不容易混到一个工作,和民工一样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赚到的钱却比民工高不了多少。
当然这只是一个现象,不是一种必然。
因为有朱雨晨我才想看看这部片子,这个男孩子让人有种想与之同甘共苦的感觉,不过片中的女主角和他看不出有爱情的味,这就是所谓的不搭吧,还是钱小样适合他。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习惯用形象来做比喻和象征,通过比喻和象征来表达意义,这就是梦。作为精神分析的范本,梦是形象化的,而电影恰恰也是形象化的现实。因此,电影也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的方式来解读。《多大事啊》是一部都市喜剧,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则经由阳具歌的引导者……作为民间风俗,至今仍保存于许多城市之中”,也就是说,都市喜剧由阳具崇拜发展而来。在《多大事啊》中,对阳具及其象征物的崇拜随处可见。n n首先要理清的是《多大事啊》的叙事结构。影片共分两条线索:王小坡-张俐、郑瑾-郑太太,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在叙事的主线中,有这样一组主要人物:电路工人王小坡、售楼小姐张俐,家庭妇女张母,警察张父。在这样一组人物关系中,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一,作为父母双方之一的王小坡的父母,为什么会被排除在外,有意或无意地缺失了?二,人物关系的冲突主要有两方:一方是急切地想结婚的王小坡与张俐,另一方是对王小坡不满的张母。在这两方的“战争”中,张父的态度为何是暧昧不明的?——在对影片进行精神分析后,我们将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n n接下来,让我们一步步理解影片深层的心理动因。n n影片中,造成情节冲突的矛盾点是房子。张母认为,女儿决不能嫁给买不起房子的男人,房子在婚姻关系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弗洛伊德认为,“房子”或“房间”隐喻了女性的子宫,是女性的象征,张母的观点恰恰表明了她的担心:担心女儿的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她的这种担心从何而来?这与张父密切相关。张父是一个警察,警察的显著特征是枪,而枪在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担当的角色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男性器官的象征,例如陆川的《寻枪》和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但是,全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张父佩枪,这与他没有与女儿做过任何层面上的交流是一致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张父对待张母的态度冷漠而敷衍,例如片中张父下班回家后,张母希望就女儿婚姻的问题与其进行交流,但张父以“肚子饿”这样的生理需求拒绝了张母的心理需求,在进食的过程中,张母谈道:“你也不关心一下自己的女儿……”随后,张父用一种带有性色彩的戏耍消解了张母的怨怒。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张母无法从张父身上得到性满足,她担心张俐会重蹈覆辙,因此张母在潜意识中希望用“房子”唤起女儿的性意识,要求张俐的男朋友一定要“有房子”。n n再看张俐,张俐的职业是售楼小姐,是卖房子的人,这与张母的需求有一种微妙的抵触。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一个人成年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其童年经验密不可分。例如《老友记》中的莫妮卡小时候是一个被众人嘲笑的胖子,成年后她成为一名驾驭食物的厨师,表达了她对童年阴影的反抗。而张俐之所以成为一名售楼小姐,恰恰由于在潜意识中,“性”给她的童年带来了坏的记忆,因此她急切地希望摆脱自己女性的身份,成年后才会选择“卖房”这一职业。张俐一方面希望摆脱自己作为女性的性征,另一方面却又对性有憧憬,这一矛盾的心态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她选择了以“线路工”为职业的男友,高压电线与蛇或其他一切具有类似特征的物体一样,代表了男性的性器,而高压电线又代表了痛感与刺激,这体现了张俐潜意识中对性行为的认识——快感与痛感交织,令她惧怕而又憧憬。为什么张俐会认为性行为带有痛感?带给她这种启蒙性经验的人是谁?很明显地,这个人就是张父。n n片中,张俐对张母相当抵触和厌烦。张母不遗余力地要将各种自己喜欢的男人介绍给女儿,作为女儿的张俐则极力反抗;张母主张“有房”,张俐则在“卖房”。母女双方在对男女关系的认知上长期处于对立,这一情形恰恰是由母女二人争夺同一个男性,也就是张父引起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依稀理出张俐童年的经历:张父在张俐童年时期对其进行了持续的性侵犯,并因此冷落了张母,张父的侵犯使得张俐在性启蒙时期认为性是罪恶和痛楚的,但作为女儿,张俐的恋父情结又使她对父亲的侵犯有一种憧憬和渴望。成年之后,张俐与张父基于各种理由终止了这种乱伦行为,但很明显地,张父一方面逃避与女儿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又对其有着占有意识,却又碍于张母而无法释放,因此他对张母为女儿张罗相亲不以为然,对待女儿的男友也持貌似中立、实则抵触的态度。片中,张父与张俐的男朋友王小坡有不止一次的对决,在最初的几次对决中,王小坡都败下阵来,但在最后一次对决中,王小坡取得了胜利,最终赢得了张俐,这一过程我们将在下文分析。毫无疑问,张母对张父和张俐的乱伦关系是有所觉察的,因此她不仅将自己的审美观强加在女儿身上(按照自己的标准为其挑选结婚对象),还希望张父也参与到这个行为中,划清与女儿的道德界限,然而我们都知道,这一要求被张父拒绝了。n n王小坡作为与张父争夺张俐的男性,与张父“警察”的身份相比,他无论在生活还是心理上一直处于下风。我们注意到,王小坡对自己的性器官有一种自卑,这一暗示在影片中随处可见,例如在开会时,班长要求员工按规程进行安全生产,王小坡却将话题引到“上厕所是否也要按照规程”,众所周知,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性交和排泄在感官上都是极其相似的行为,王小坡将排泄的过程是否需要循规蹈矩作为一个问题提出,实际上表现了他对自身性器官和性技巧的不自信。同样地,王小坡选择了“线路工”这个职业,同样也是出于对自身不完美的一种补偿。此外,王小坡还是一个军事迷,对装甲车尤其有研究。相信很多人注意到,在制造装甲车时,王小坡首先进行改动的是炮筒,炮筒与阳具的类比关系无需赘述,王小坡说:“炮筒一定要长,才能有效打击敌人”,他将自身的不足投射到装甲车上,希望通过完善装甲车来完成某种补偿。另外,他还将装甲车的窗户改小,窗户是女性阴户的象征,王小坡将隐藏在炮筒下方的窗户改小并贴上了黑色的膜,表达了他潜意识希望在通过性行为征服、占有张俐(在他对张俐失望时,也首先摧毁了装甲车的窗户)。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张父这样一个强势的存在,王小坡并没有达成征服和占有张俐的愿望。是什么造成了王小坡对性有自卑的心理?片中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解,那就是王小坡有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开头我们提出过,作为父母双方之一的王小坡的父母在片中被忽略了,正是这种残缺的、畸形的家庭关系,使得王小坡认为是自己的错误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因此对性和性行为极度缺乏安全感,产生自卑心理。而对于占有了张俐的张父,王小坡既憎恨又崇拜,怀有相当矛盾的态度。n n接下来看看王小坡与张父的对决,我们可以看出,张母的反对并不是阻止王小坡和张俐结合的主要因素,真正横亘在王小坡和张俐之间的,是张俐的父亲,因此在最后一次对决中,王小坡压倒了张父,才最终能够在没有房子的情况下,仍然与张莉结合了。在前几次对决中,张父始终身着警服,这一暗示向王小坡宣布了自己对张俐的占有和领导。倒数第二次对决时,王小坡站在自己制造的装甲车旁边,张父身着警服询问他,王小坡在心理上虽然处于下风,但被隐藏起来的装甲车给了他某种自信,这种自信直接造成了王小坡在下一次对决中取得胜利。在被张父询问过之后,王小坡因为修理高压电线而爬上了高压铁塔,众所周知,高耸的铁塔是人类制造的最贴切的男性性器官象征物,是都市最大的阳具崇拜,埃菲尔铁塔就被称作“巴黎的阳具”。n王小坡爬到了铁塔上,没有佩枪的张父只能从地面仰望他,同样,张俐也站在地面仰望他,在这最后的一次对决中,王小坡赢得了胜利。n n之后,张母再也没有出现并提及“房子”,王小坡和张俐在“装甲车”旁举行了结合的仪式(婚礼),故事的结局是,男性(装甲车)最终征服和占有了女性(房子)。n
宝宝大错位2
神采飞扬
圣诞绅士夜
冲撞
熊出没·逆转时空
辣警霸王花粤语
花言巧语的小镇青年吉姆在百货公司得到一份看门人的...
播放指数:970℃
这个片子,呈现的是年轻一代的悲哀。
爱情,友情,亲情。。。我们需要守护的太多太多。
不过没有关系。
多大事啊?
它想反映当今、批判现实、引人思考,当80后已经步入社会,才发现十多年的学费等于打了水瓢,社会读书无用,学历贬值,大学文凭,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证都不算哪根葱,在浩如烟海的人才市场里浮浮沉沉,好不容易混到一个工作,和民工一样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赚到的钱却比民工高不了多少。
当然这只是一个现象,不是一种必然。
因为有朱雨晨我才想看看这部片子,这个男孩子让人有种想与之同甘共苦的感觉,不过片中的女主角和他看不出有爱情的味,这就是所谓的不搭吧,还是钱小样适合他。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习惯用形象来做比喻和象征,通过比喻和象征来表达意义,这就是梦。作为精神分析的范本,梦是形象化的,而电影恰恰也是形象化的现实。因此,电影也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的方式来解读。《多大事啊》是一部都市喜剧,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则经由阳具歌的引导者……作为民间风俗,至今仍保存于许多城市之中”,也就是说,都市喜剧由阳具崇拜发展而来。在《多大事啊》中,对阳具及其象征物的崇拜随处可见。n n首先要理清的是《多大事啊》的叙事结构。影片共分两条线索:王小坡-张俐、郑瑾-郑太太,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在叙事的主线中,有这样一组主要人物:电路工人王小坡、售楼小姐张俐,家庭妇女张母,警察张父。在这样一组人物关系中,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一,作为父母双方之一的王小坡的父母,为什么会被排除在外,有意或无意地缺失了?二,人物关系的冲突主要有两方:一方是急切地想结婚的王小坡与张俐,另一方是对王小坡不满的张母。在这两方的“战争”中,张父的态度为何是暧昧不明的?——在对影片进行精神分析后,我们将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n n接下来,让我们一步步理解影片深层的心理动因。n n影片中,造成情节冲突的矛盾点是房子。张母认为,女儿决不能嫁给买不起房子的男人,房子在婚姻关系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弗洛伊德认为,“房子”或“房间”隐喻了女性的子宫,是女性的象征,张母的观点恰恰表明了她的担心:担心女儿的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她的这种担心从何而来?这与张父密切相关。张父是一个警察,警察的显著特征是枪,而枪在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担当的角色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男性器官的象征,例如陆川的《寻枪》和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但是,全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张父佩枪,这与他没有与女儿做过任何层面上的交流是一致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张父对待张母的态度冷漠而敷衍,例如片中张父下班回家后,张母希望就女儿婚姻的问题与其进行交流,但张父以“肚子饿”这样的生理需求拒绝了张母的心理需求,在进食的过程中,张母谈道:“你也不关心一下自己的女儿……”随后,张父用一种带有性色彩的戏耍消解了张母的怨怒。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张母无法从张父身上得到性满足,她担心张俐会重蹈覆辙,因此张母在潜意识中希望用“房子”唤起女儿的性意识,要求张俐的男朋友一定要“有房子”。n n再看张俐,张俐的职业是售楼小姐,是卖房子的人,这与张母的需求有一种微妙的抵触。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一个人成年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其童年经验密不可分。例如《老友记》中的莫妮卡小时候是一个被众人嘲笑的胖子,成年后她成为一名驾驭食物的厨师,表达了她对童年阴影的反抗。而张俐之所以成为一名售楼小姐,恰恰由于在潜意识中,“性”给她的童年带来了坏的记忆,因此她急切地希望摆脱自己女性的身份,成年后才会选择“卖房”这一职业。张俐一方面希望摆脱自己作为女性的性征,另一方面却又对性有憧憬,这一矛盾的心态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她选择了以“线路工”为职业的男友,高压电线与蛇或其他一切具有类似特征的物体一样,代表了男性的性器,而高压电线又代表了痛感与刺激,这体现了张俐潜意识中对性行为的认识——快感与痛感交织,令她惧怕而又憧憬。为什么张俐会认为性行为带有痛感?带给她这种启蒙性经验的人是谁?很明显地,这个人就是张父。n n片中,张俐对张母相当抵触和厌烦。张母不遗余力地要将各种自己喜欢的男人介绍给女儿,作为女儿的张俐则极力反抗;张母主张“有房”,张俐则在“卖房”。母女双方在对男女关系的认知上长期处于对立,这一情形恰恰是由母女二人争夺同一个男性,也就是张父引起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依稀理出张俐童年的经历:张父在张俐童年时期对其进行了持续的性侵犯,并因此冷落了张母,张父的侵犯使得张俐在性启蒙时期认为性是罪恶和痛楚的,但作为女儿,张俐的恋父情结又使她对父亲的侵犯有一种憧憬和渴望。成年之后,张俐与张父基于各种理由终止了这种乱伦行为,但很明显地,张父一方面逃避与女儿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又对其有着占有意识,却又碍于张母而无法释放,因此他对张母为女儿张罗相亲不以为然,对待女儿的男友也持貌似中立、实则抵触的态度。片中,张父与张俐的男朋友王小坡有不止一次的对决,在最初的几次对决中,王小坡都败下阵来,但在最后一次对决中,王小坡取得了胜利,最终赢得了张俐,这一过程我们将在下文分析。毫无疑问,张母对张父和张俐的乱伦关系是有所觉察的,因此她不仅将自己的审美观强加在女儿身上(按照自己的标准为其挑选结婚对象),还希望张父也参与到这个行为中,划清与女儿的道德界限,然而我们都知道,这一要求被张父拒绝了。n n王小坡作为与张父争夺张俐的男性,与张父“警察”的身份相比,他无论在生活还是心理上一直处于下风。我们注意到,王小坡对自己的性器官有一种自卑,这一暗示在影片中随处可见,例如在开会时,班长要求员工按规程进行安全生产,王小坡却将话题引到“上厕所是否也要按照规程”,众所周知,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性交和排泄在感官上都是极其相似的行为,王小坡将排泄的过程是否需要循规蹈矩作为一个问题提出,实际上表现了他对自身性器官和性技巧的不自信。同样地,王小坡选择了“线路工”这个职业,同样也是出于对自身不完美的一种补偿。此外,王小坡还是一个军事迷,对装甲车尤其有研究。相信很多人注意到,在制造装甲车时,王小坡首先进行改动的是炮筒,炮筒与阳具的类比关系无需赘述,王小坡说:“炮筒一定要长,才能有效打击敌人”,他将自身的不足投射到装甲车上,希望通过完善装甲车来完成某种补偿。另外,他还将装甲车的窗户改小,窗户是女性阴户的象征,王小坡将隐藏在炮筒下方的窗户改小并贴上了黑色的膜,表达了他潜意识希望在通过性行为征服、占有张俐(在他对张俐失望时,也首先摧毁了装甲车的窗户)。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张父这样一个强势的存在,王小坡并没有达成征服和占有张俐的愿望。是什么造成了王小坡对性有自卑的心理?片中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解,那就是王小坡有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开头我们提出过,作为父母双方之一的王小坡的父母在片中被忽略了,正是这种残缺的、畸形的家庭关系,使得王小坡认为是自己的错误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因此对性和性行为极度缺乏安全感,产生自卑心理。而对于占有了张俐的张父,王小坡既憎恨又崇拜,怀有相当矛盾的态度。n n接下来看看王小坡与张父的对决,我们可以看出,张母的反对并不是阻止王小坡和张俐结合的主要因素,真正横亘在王小坡和张俐之间的,是张俐的父亲,因此在最后一次对决中,王小坡压倒了张父,才最终能够在没有房子的情况下,仍然与张莉结合了。在前几次对决中,张父始终身着警服,这一暗示向王小坡宣布了自己对张俐的占有和领导。倒数第二次对决时,王小坡站在自己制造的装甲车旁边,张父身着警服询问他,王小坡在心理上虽然处于下风,但被隐藏起来的装甲车给了他某种自信,这种自信直接造成了王小坡在下一次对决中取得胜利。在被张父询问过之后,王小坡因为修理高压电线而爬上了高压铁塔,众所周知,高耸的铁塔是人类制造的最贴切的男性性器官象征物,是都市最大的阳具崇拜,埃菲尔铁塔就被称作“巴黎的阳具”。n王小坡爬到了铁塔上,没有佩枪的张父只能从地面仰望他,同样,张俐也站在地面仰望他,在这最后的一次对决中,王小坡赢得了胜利。n n之后,张母再也没有出现并提及“房子”,王小坡和张俐在“装甲车”旁举行了结合的仪式(婚礼),故事的结局是,男性(装甲车)最终征服和占有了女性(房子)。n
电影的主角王小坡最近是烦事不断,自己的工作不顺心,未来的丈母娘对自己又颇有微词,一心想出人头地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奋斗,心里就抱着有了钱就可以买房子,有了房子就可以娶老婆的憨厚想法一直不停地工作着,努力着。相信片中王小坡经历过的种种,很多同样80后的朋友应该会有共鸣,这被人高捧的一代,经历着新的事物变化,又承受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就像影片里说的“福利分房没有赶上,经济适用房又没有资格去买,商品房吧,又没有经济基础”,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个不愿揭开的伤疤,到最后却又不得不狠下心来面对它。
《蜗居》之后,关于房子的问题由幕后被推至台前,成了一个大家都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很多导演也都纷纷效仿,把房子的最后一点价值也都挖掘出来,不管是买房、卖房还是开发商统统收进大荧幕,在这个“房子热”还没消逝之前抓紧赚最后一桶金。不过还好几部关于房子的电影也好,剧集也好,都拍得不错,让观众找到共鸣,能体会到剧中人物那份艰辛。这部《多大事啊》其实剧情没什么新意,感觉就是第N部《疯狂的石头》或是《鸡犬不宁》这类的小成本喜剧,看到开头的阵势我就已经感觉有点疲劳了,而且叮铛和句号这条副线又来得快去的慢,中间穿插的那些剧中人物的巧合相遇又显得太唐突和刻意。它最大的优点、卖点和成功都归功于它太真实,场景真实,人物真实,台词真实,我印象很深的是朱雨辰片中的那场大爆发,那鼻涕眼泪和哀嚎,那句“我就是很自私,我就是一小市民,我就是没有
多大的抱负,我就是要房子、结婚、丈母娘同意我”。
仅此而已,这就是生活,无比真实的生活。
片中的王小坡一直强调“面包会有的,爱情会有的”,可是社会的残酷往往让两者水火不容、不可兼得,这无疑又让我想到了《蜗居》里的小贝,那个被万千赞颂的小贝成为多少未婚女青年梦中的追逐对象,可是放到现实,又有多少人会愿意放弃如宋思明般的宽厚臂膀?爱情和面包在真的面临到选择的时候,就不会如想象般的那么纯洁和美好了。
其实除了主角王小坡之外,还有一个影响深刻的就是一直在充当笑料的大徐了,这句南京话口味的“多大事啊”也是他一直挂在嘴边上的,除了剧中人之外,导演也是想说生活中再大的困难其实到最后回想起来都可以浓缩成这么一句“多大事啊”,即使你现实中的一切浮华都不在拥有,最后还有你的家人、爱人和朋友陪伴在你的身边,这话听起来可能酸溜溜的矫情,但是放到现实,它就是真理,它就会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虽然电影中最后一段的采访戏说教味比较浓,但是却字字发自肺腑,相信导演抑或编剧也是经历过电影中的种种才会让电影有了此情此景。
即便这部《多大事啊》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导演和演员的真诚和认真,让观众把这种理解从电影融入到生活中,电影本身暂不去探讨,我们要的也不仅仅是看后莞尔一笑的效果,透过电影的幽默看到后面的本质才是重要的,当生活中经历到电影中的某些“不幸”的时候,想想这句南京味的“多大事啊”,然后抿嘴一笑,其实这部电影就已经是成功了。
最后那场男女主角梦想中的婚礼如期举行的一段,可以理解为是导演给片中的主角也好,生活中的80后们也好 ,甚至是自己都好,都是一个美丽如童话般的祝愿,这所谓的生活缺了这一半的乐观,就不够完整了。
电影也好,生活也罢,围绕的不过就是这么点事。
确实搞笑,且大部分笑点都集中在大徐身上。尽管不是男一号,但几乎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引来一阵笑声。“那么大个东西藏口袋,等于说我是机器猫!”也难怪,用普通话说来平淡无奇的台词,经他的南京话一演绎,都立刻鲜活了起来。大徐就像我们身边任何一个相熟的嘈子朋友,讲话吊儿郎当,却为了朋友的事情两肋插刀。这才是我所熟悉的耿直南京大萝卜,简单脑筋,翻遍口袋只能掏出真心。
但只有搞笑吗?不。看到王小坡和大徐在被砸坏的装甲车前抱头痛哭时,我感动了,有那么一瞬甚至想流泪。不优越的心情,是属于凡人和悲剧英雄。我们看《多大事啊》会感同身受,是因为我们都如他们般平凡,也都如他们般渴望不平凡。但是或许我们都忘了,其实让人快乐或沮丧的,往往不是现实,而是比较。所以,我们会沮丧,不是因为我们平凡,而是因为我们平凡却又不甘于平凡。所以在追求不平凡的路上难免会力不从心,会沮丧,会失望,会想放弃。幸运的是,这个时候我们还有可以信赖的亲人、朋友和爱人。也许,他们只要拍拍我们,说一句“多大事啊?”,我们就能被带领着,或是相互搀扶着走出阴霾。
看完电影,我发短信给阿薰说,其实找个大徐那样的老公也不错。晚上上网,在别人空间里看到一句话,出自梁芷珊的blog:“你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情人,未必是你最爱那位,也未必是最爱你的那位,而应该是能把你最好的一面带出来的那一位。”我觉得大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说回电影。除了出镜率极高的夏老师家所在小区,我也努力搜索着片中的其它南京地标。于是,我看到了紫金山,看到了环湖路,看到了奥体,看到了1912,看到了COSTA,看到了金鹰天地,看到了亨利之家,看到了江宁的出租车……我很欣慰,提到南京,大家想起的终于不再只有夫子庙新街口狮子桥。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其实有许多可看的地方。我也很欣慰,南京在大银幕上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多了,我很欢迎外地的朋友有机会来了解这座我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