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中字
正片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别碰脏钱
闪电战
绑架游戏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最后的慰安妇
异国入侵
复活之战
豺狼的日子
出嫁女
最早知道此片是在一篇小学生写的作文中,记得那篇作文讲的是自己母亲对奶奶不好,自从笔者带她看过此片后,母亲对奶奶的态度一下子好了很多。一部电影竟有这样神奇的“功效”?作文中的描述使我对此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网络尚未普及,于是经常盼望着能在电视上一睹此片真容。后来偶然在CCTV6上看了此片的后半截,但可能由于观影不完整以及当时年龄尚小的缘故,对这部表现家庭纷争的影片没啥感觉,只能看出是在讲家庭纷争的故事并在倡导孝敬长辈。
前不久,我在B站上完整观看了此片,然而,这部我曾以为正能量满满、目前豆瓣评分达到8.0的电影竟使我产生了反感情绪。影片表现的是其拍摄年代(1981年)中国某农村家庭的生活场景,故事内容也很简单:妻子对丈夫的家人态度不好,一次由于她把饺子藏起来不给丈夫的爷爷吃而把爷爷气走,丈夫打了她,她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而丈夫则闹着要离婚,当然最终一家人还是和解了。我对它的反感之处主要在于:
1.影片中有关赡养老人问题从始至终都是围绕着男方家老人展开的,还曲解《婚姻法》中有关赡养的条例。男主家里闹分家时以《婚姻法》当中的“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为依据要求妻子照顾丈夫的母亲和爷爷,可原文所指的“父母”与“子女”显然是“亲子关系”,配偶的父母并不包含在内(更别说爷爷),并且儿媳也基本不可能是公婆负责抚养长大并提供教育的(除非是“童养媳”),所以单方面要求一方去赡养配偶家的老人,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吧?并且从妻子后来回娘家住的情节来看,其娘家仅有两个老人相依为命(估计家里没儿子或儿子远在外地),试问他们又该指望谁来赡养?影片最后,男方家一家十口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一个旋转镜头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做了特写,可在镜头之外,妻子的娘家又会是怎样一副景象呢?
2.影片没能为观众指出真正从根源上化解家庭矛盾的办法,强行Happy End的收尾掩盖了许多在影片中并未真正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影片前面大部分情节把妻子给塑造成了一个强势、蛮横、泼辣、无理、自私的泼妇形象,而她最终似乎仅仅因为丈夫向自己提出了离婚以及做了一场被巨大化的夫家人赶出家门的噩梦就一下子“幡然悔悟”(此段令我感到细思极恐的地方在于,表面强势的妻子及其母亲内心为何会那样惧怕夫家人,即使在自己的梦境中似乎都低夫家人一等?她们最终妥协,究竟是因为被“善良”的夫家人所感化,还是因为在害怕什么?),转变成了一个“贤妻良母”。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几十年来形成的性格和三观绝不是离婚或做个噩梦就能从根本上扭转的,除非发生足够大的变故使其彻底放弃原先的生活方式。个人认为影片中妻子的人设转变过于突兀。电影的结尾皆大欢喜,就像童话最后“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样,可吃完饺子以后呢?生活依旧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接下来一家人是否能一直维持那样和气的氛围?个人认为很难。
3.影片所传递出的家庭观、性别观即便放在当时也算不上先进。故事的主线是围绕强悍自私的妻子和懦弱放任的丈夫展开的,片中男主家里似乎从始至终只有男主的媳妇一个人在闹腾,那么多“老好人”成全了她一个“恶人”,而女人仿佛成为了大家庭不和谐的唯一罪魁。这种安排或许符合许多农村人对于家庭矛盾的一般判断,但这种安排极少在现实家庭中出现,因为女人不能成为家庭不和谐,或者说农村家庭伦理在新时代失谐的唯一承担者。影片中妻子的台词“一年365天,我没白没黑地为你拉扯孩子、做饭、喂猪、喂鸡,你倒清闲自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高兴了回家睡一宿,不如意了,耳光朝我脸上贴!”道出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女性在“男主外女主内”模式的家庭中的一些无奈,而这些家庭乃至社会性的问题并未被影片深度挖掘,并且男主在家暴妻子后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觉得媳妇虐待自家老人(个人认为影片中妻子对待丈夫的母亲和爷爷充其量是“态度不好”,远够不上“虐待”,也可以理解,毕竟她面对的是与自己既无血缘关系又无感情基础的别人的至亲)打是应该的,围观的乡邻甚至纷纷起哄:“虐待老人,打耳光这算是轻的!”……男主前期一味纵容妻子,到后来忍无可忍就搞家暴并去岳父母家闹,以及全程缺乏理性沟通的简单粗暴的处事方式对家庭矛盾的激化无疑起了关键性作用。使用暴力从来都不是解决家庭矛盾的有效手段,影片一味强调导致家庭不和的根源在女方,并淡化男主的过错,个人认为实在不可取。
此外,男主家闹分家时,提出的分配方案是房、牲畜等都由两个儿子对半分,没结婚的小女儿居然啥都没分到(她若是结了婚,成了“泼出去的水”,估计分家更没她的份儿),她母亲说“反正她自己能干活挣工分了”,言外之意就是她能养活自己了,却又说她还小,要靠她两个哥哥拉扯,让她“愿意跟着谁过就跟谁过”。这我就不懂了——既然女儿已经能独立生活,为什么还要让她跟着哥哥一起生活?为何不肯分给她房子、财产让她自己生活?难道是怕她将来结婚,分给她的家产会被“外姓人”继承?
当然,我也能理解,此片所传递的一些意识形态在当时中国农村家族式聚居的大家庭模式下是普遍存在甚至无法避免的,但它毕竟是艺术创作而非单纯的纪实片,且个人认为其强行美化的结局掩盖了许多真正值得人们关注和深思的问题。艺术创作从来应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个人认为一部作品只有在意识形态上超越同时代的多数人、走在时代前列乃至领先于整个时代才有被称为“经典”的资格,而此片显然未达到那种高度。
《喜盈门》是一部经典老戏,看了很多遍了。有一点很特别:随着年龄长大,真的是越看越不是滋味。
总是怀疑编导主创在里面埋了很多深意。
这是一部视角不同,看完感受就完全不同的电影。
如果按照传统的父权男性视角看,女主角强英嫁到夫家,她一边在生产队里干活,一边操持家务。随着小叔子和小姑子长大成人,也开始干活,家里的日子日渐宽裕起来,可是强英却成天念叨她在这个家里吃苦受累支撑家里十年的辛苦,并且对于小叔子娶妻家里给他们小夫妻置办大衣橱等高级家具表示妒忌,没少讲刻薄的酸话、无理取闹,强英实在是个讨人厌的恶媳妇。
可是如果代入父权婚姻里从夫居儿媳妇的视角,强英确实就是在这个家里当牛做马。她嫁进来的时候是这个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家徒四壁,上有丈夫的爷爷和母亲,下有未成年的小叔子小姑子。这个十年里,她和丈夫是两个壮劳力要养家里两老两小;等到小叔子小姑子成人,家里是四个壮劳力(小叔子娶妻后是五个壮劳力)养两老两小,那经济当然宽裕多了——可是这个家里对她的态度是什么呢?是用完就扔,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还嫌弃马儿叫,是用她参与打下的家庭经济基础给小叔子娶妻置办大衣橱却对她一碗水端不平。
电影里陈家三兄妹基本上除了生产队里的活以外就不用干什么了,可是媳妇除了生产队的农活以外,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清洁打扫、照顾老人、养育孩子、喂牲口和做副业的加工活——算算经济账,怎么看媳妇都是被附加了额外的重负,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强英看似“无理取闹”的各种行为,其实是受到剥削后的反抗,甚至连反抗都不算只能算“叫苦”,可她居然连“叫苦”的权利都没有?过去有社会心理学家在我国河北、山东等较为“典型”的农村地区(本片设定的也是山东农村)调查发现,当地二三十岁年轻媳妇的自杀率远远高于同龄的男性,看了这部电影,我算是对于这些媳妇面临的处境有了些了解。
但是这部电影的编导主创的态度就更加微妙。首先从很多前卫的蒙太奇镜头运用(比如从大衣柜的镜面、兽医站长碎裂的眼镜映出的事物)来看,此片的主创绝对不是思想保守之人。但这片看起来题材又是很“保守”的,比如给强英安排如藏饺子等脸谱化的丑化剧情,而且最后也谈不上解决了强英的受剥削处境(只是增加了一位“大善人”二儿媳妇和她作对比,并分担她的受剥削处境)。然而各种人物塑造细节上,我们又能看出女主对于丈夫和孩子是多么无私关爱(核桃酥都留给他们,自己舍不得吃),她对于“自己选定的家人”是非常慷慨无私的,而不耐烦的都是选择丈夫后“拖油瓶”来的婆家亲戚(她确实不耐烦这些人,但是也还是和丈夫辛苦干活养了他们)。
这种非常矛盾的态度。使我真的非常怀疑,编导主创的态度里是有对于强英这种不讨人喜欢但确实倍受剥削的媳妇的同情的(甚至本片的英文名都直接叫In-Laws也就是“姻亲们”,几乎是直白地点出真正的矛盾不在父母和子女的核心小家庭,而在于靠联姻后靠从夫居婚姻制度剥削孤身一人加入夫家大家庭的媳妇的广大夫家姻亲们)。但是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事实上还是十分保守,所以这些故事不得不还是以保守的姿态结尾。但是各种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一边反对地主资本家剥削、一边对于拿新布料回家剥削大嫂劳动力让她做衣服毫无障碍的小姑子,还有见过很多家的媳妇因为家务耽误生产队干活、却对此毫无反思只知呵斥的小叔子,还有平时无视媳妇的家务劳动付出、转头自己带几天孩子就人仰马翻的仁文等),依然给不同时代的观众留下了足够思考的空间。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09℃
《喜盈门》 HD中字在线观看 - 剧情片 - 芊芊影视-2025【实时更新】完整版电影电视剧全集-芊芊电影网 http://www.dahuol.com/vodplay/42878-1-1.html
最早知道此片是在一篇小学生写的作文中,记得那篇作文讲的是自己母亲对奶奶不好,自从笔者带她看过此片后,母亲对奶奶的态度一下子好了很多。一部电影竟有这样神奇的“功效”?作文中的描述使我对此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网络尚未普及,于是经常盼望着能在电视上一睹此片真容。后来偶然在CCTV6上看了此片的后半截,但可能由于观影不完整以及当时年龄尚小的缘故,对这部表现家庭纷争的影片没啥感觉,只能看出是在讲家庭纷争的故事并在倡导孝敬长辈。
前不久,我在B站上完整观看了此片,然而,这部我曾以为正能量满满、目前豆瓣评分达到8.0的电影竟使我产生了反感情绪。影片表现的是其拍摄年代(1981年)中国某农村家庭的生活场景,故事内容也很简单:妻子对丈夫的家人态度不好,一次由于她把饺子藏起来不给丈夫的爷爷吃而把爷爷气走,丈夫打了她,她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而丈夫则闹着要离婚,当然最终一家人还是和解了。我对它的反感之处主要在于:
1.影片中有关赡养老人问题从始至终都是围绕着男方家老人展开的,还曲解《婚姻法》中有关赡养的条例。男主家里闹分家时以《婚姻法》当中的“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为依据要求妻子照顾丈夫的母亲和爷爷,可原文所指的“父母”与“子女”显然是“亲子关系”,配偶的父母并不包含在内(更别说爷爷),并且儿媳也基本不可能是公婆负责抚养长大并提供教育的(除非是“童养媳”),所以单方面要求一方去赡养配偶家的老人,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吧?并且从妻子后来回娘家住的情节来看,其娘家仅有两个老人相依为命(估计家里没儿子或儿子远在外地),试问他们又该指望谁来赡养?影片最后,男方家一家十口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一个旋转镜头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做了特写,可在镜头之外,妻子的娘家又会是怎样一副景象呢?
2.影片没能为观众指出真正从根源上化解家庭矛盾的办法,强行Happy End的收尾掩盖了许多在影片中并未真正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影片前面大部分情节把妻子给塑造成了一个强势、蛮横、泼辣、无理、自私的泼妇形象,而她最终似乎仅仅因为丈夫向自己提出了离婚以及做了一场被巨大化的夫家人赶出家门的噩梦就一下子“幡然悔悟”(此段令我感到细思极恐的地方在于,表面强势的妻子及其母亲内心为何会那样惧怕夫家人,即使在自己的梦境中似乎都低夫家人一等?她们最终妥协,究竟是因为被“善良”的夫家人所感化,还是因为在害怕什么?),转变成了一个“贤妻良母”。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几十年来形成的性格和三观绝不是离婚或做个噩梦就能从根本上扭转的,除非发生足够大的变故使其彻底放弃原先的生活方式。个人认为影片中妻子的人设转变过于突兀。电影的结尾皆大欢喜,就像童话最后“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样,可吃完饺子以后呢?生活依旧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接下来一家人是否能一直维持那样和气的氛围?个人认为很难。
3.影片所传递出的家庭观、性别观即便放在当时也算不上先进。故事的主线是围绕强悍自私的妻子和懦弱放任的丈夫展开的,片中男主家里似乎从始至终只有男主的媳妇一个人在闹腾,那么多“老好人”成全了她一个“恶人”,而女人仿佛成为了大家庭不和谐的唯一罪魁。这种安排或许符合许多农村人对于家庭矛盾的一般判断,但这种安排极少在现实家庭中出现,因为女人不能成为家庭不和谐,或者说农村家庭伦理在新时代失谐的唯一承担者。影片中妻子的台词“一年365天,我没白没黑地为你拉扯孩子、做饭、喂猪、喂鸡,你倒清闲自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高兴了回家睡一宿,不如意了,耳光朝我脸上贴!”道出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女性在“男主外女主内”模式的家庭中的一些无奈,而这些家庭乃至社会性的问题并未被影片深度挖掘,并且男主在家暴妻子后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觉得媳妇虐待自家老人(个人认为影片中妻子对待丈夫的母亲和爷爷充其量是“态度不好”,远够不上“虐待”,也可以理解,毕竟她面对的是与自己既无血缘关系又无感情基础的别人的至亲)打是应该的,围观的乡邻甚至纷纷起哄:“虐待老人,打耳光这算是轻的!”……男主前期一味纵容妻子,到后来忍无可忍就搞家暴并去岳父母家闹,以及全程缺乏理性沟通的简单粗暴的处事方式对家庭矛盾的激化无疑起了关键性作用。使用暴力从来都不是解决家庭矛盾的有效手段,影片一味强调导致家庭不和的根源在女方,并淡化男主的过错,个人认为实在不可取。
此外,男主家闹分家时,提出的分配方案是房、牲畜等都由两个儿子对半分,没结婚的小女儿居然啥都没分到(她若是结了婚,成了“泼出去的水”,估计分家更没她的份儿),她母亲说“反正她自己能干活挣工分了”,言外之意就是她能养活自己了,却又说她还小,要靠她两个哥哥拉扯,让她“愿意跟着谁过就跟谁过”。这我就不懂了——既然女儿已经能独立生活,为什么还要让她跟着哥哥一起生活?为何不肯分给她房子、财产让她自己生活?难道是怕她将来结婚,分给她的家产会被“外姓人”继承?
当然,我也能理解,此片所传递的一些意识形态在当时中国农村家族式聚居的大家庭模式下是普遍存在甚至无法避免的,但它毕竟是艺术创作而非单纯的纪实片,且个人认为其强行美化的结局掩盖了许多真正值得人们关注和深思的问题。艺术创作从来应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个人认为一部作品只有在意识形态上超越同时代的多数人、走在时代前列乃至领先于整个时代才有被称为“经典”的资格,而此片显然未达到那种高度。
《喜盈门》是一部经典老戏,看了很多遍了。有一点很特别:随着年龄长大,真的是越看越不是滋味。
总是怀疑编导主创在里面埋了很多深意。
这是一部视角不同,看完感受就完全不同的电影。
如果按照传统的父权男性视角看,女主角强英嫁到夫家,她一边在生产队里干活,一边操持家务。随着小叔子和小姑子长大成人,也开始干活,家里的日子日渐宽裕起来,可是强英却成天念叨她在这个家里吃苦受累支撑家里十年的辛苦,并且对于小叔子娶妻家里给他们小夫妻置办大衣橱等高级家具表示妒忌,没少讲刻薄的酸话、无理取闹,强英实在是个讨人厌的恶媳妇。
可是如果代入父权婚姻里从夫居儿媳妇的视角,强英确实就是在这个家里当牛做马。她嫁进来的时候是这个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家徒四壁,上有丈夫的爷爷和母亲,下有未成年的小叔子小姑子。这个十年里,她和丈夫是两个壮劳力要养家里两老两小;等到小叔子小姑子成人,家里是四个壮劳力(小叔子娶妻后是五个壮劳力)养两老两小,那经济当然宽裕多了——可是这个家里对她的态度是什么呢?是用完就扔,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还嫌弃马儿叫,是用她参与打下的家庭经济基础给小叔子娶妻置办大衣橱却对她一碗水端不平。
电影里陈家三兄妹基本上除了生产队里的活以外就不用干什么了,可是媳妇除了生产队的农活以外,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清洁打扫、照顾老人、养育孩子、喂牲口和做副业的加工活——算算经济账,怎么看媳妇都是被附加了额外的重负,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强英看似“无理取闹”的各种行为,其实是受到剥削后的反抗,甚至连反抗都不算只能算“叫苦”,可她居然连“叫苦”的权利都没有?过去有社会心理学家在我国河北、山东等较为“典型”的农村地区(本片设定的也是山东农村)调查发现,当地二三十岁年轻媳妇的自杀率远远高于同龄的男性,看了这部电影,我算是对于这些媳妇面临的处境有了些了解。
但是这部电影的编导主创的态度就更加微妙。首先从很多前卫的蒙太奇镜头运用(比如从大衣柜的镜面、兽医站长碎裂的眼镜映出的事物)来看,此片的主创绝对不是思想保守之人。但这片看起来题材又是很“保守”的,比如给强英安排如藏饺子等脸谱化的丑化剧情,而且最后也谈不上解决了强英的受剥削处境(只是增加了一位“大善人”二儿媳妇和她作对比,并分担她的受剥削处境)。然而各种人物塑造细节上,我们又能看出女主对于丈夫和孩子是多么无私关爱(核桃酥都留给他们,自己舍不得吃),她对于“自己选定的家人”是非常慷慨无私的,而不耐烦的都是选择丈夫后“拖油瓶”来的婆家亲戚(她确实不耐烦这些人,但是也还是和丈夫辛苦干活养了他们)。
这种非常矛盾的态度。使我真的非常怀疑,编导主创的态度里是有对于强英这种不讨人喜欢但确实倍受剥削的媳妇的同情的(甚至本片的英文名都直接叫In-Laws也就是“姻亲们”,几乎是直白地点出真正的矛盾不在父母和子女的核心小家庭,而在于靠联姻后靠从夫居婚姻制度剥削孤身一人加入夫家大家庭的媳妇的广大夫家姻亲们)。但是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事实上还是十分保守,所以这些故事不得不还是以保守的姿态结尾。但是各种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一边反对地主资本家剥削、一边对于拿新布料回家剥削大嫂劳动力让她做衣服毫无障碍的小姑子,还有见过很多家的媳妇因为家务耽误生产队干活、却对此毫无反思只知呵斥的小叔子,还有平时无视媳妇的家务劳动付出、转头自己带几天孩子就人仰马翻的仁文等),依然给不同时代的观众留下了足够思考的空间。
[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
范达明
《喜盈门》揭示的是当今中国农村一个普通家庭内部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形成,除了中国传统农村经济与生活方式特点的原因外,主要在于家庭内不同成员的精神境界的差异与高低;而它们又取决于各人的社会经验、文化修养与受农村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诸种种因素。当然,矛盾只要不一味恶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不难解决的,所以这部影片被描写成一出喜剧。
所谓喜剧,除了是指对影片矛盾冲突的主人公强英的讽刺与嘲笑外,还在于它得了一个合家欢喜的大团圆结尾的缘故。当陈家门院里由强英出面请客,祖孙四代同堂而合家一桌吃水饺时,影片《喜盈门》片名的旨意,就从当初作为二嫂子水莲新娶上门的喜庆意义,扩展到陈家门院四辈子人的种种人缘关系在新的精神境界下达到相敬如宾的美满结局的意义上来了。影片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利己主义的传统旧习惯势力的胜利。
影片主人公强英,是一个我们在生活里常有所见的那种很厉害的所谓“气管炎”(妻管严)式的女人。这种人往往厚颜无耻、蛮不讲理,但由于在文明礼貌、讲道德情操的人面前,别人宁愿对其忍让三分,所以往往倒也可以一时取得胜利。
影片开始,我们看到她胡搅蛮缠,竟也弄到了一块裤料;拆分了兄弟俩的一大家不算,还让小叔子把新婚置用的大衣柜搬进了她自己的家门。但是这种斤斤计较而得的物质上的胜利,却导致了她在周围人心目中道义上的失败。而当她进一步做绝,昧着良心在饭桌上虐待自己主动提出要赡养的老爷爷时,那个一贯对她迁就忍让的丈夫仁文也就一巴掌向她打了过去:仁文不再“认文”而也“认武”了,仁文“起义”了,“武装起义”了!而仁文一直来的忍让,正是使强英有恃无恐的最后一道把柄。
爷爷出走了,丈夫要离婚了,强英羞愧满面地躲在娘家——强英以她的所作所为使自己从道义上的失败进而落到道义上灭亡的可悲境地,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不过,也正是这种山穷水尽的处境,才可能使强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离婚的恐惧,对骨肉的牵挂,对家业的操心,使她从一场恶梦惊醒;而水莲的劝解,爷爷的宽恕,婆婆的体贴,也逐渐感化着她,最终,她重新回到了仁文的身边,在陈家门院开始了新的生活。
影片中的强英,使我联想起俄国著名作家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那个老婆子:贪得无厌而丧尽天良的人,是没有也不会有好下场的。当然,影片中的强英还没有像童话中的老婆子那么坏,所以结果也不尽相同。
《喜盈门》现在成了一部一下子轰动全国的热门片。这不仅是因为它赶上了“农村片”题材的时髦,更与它立足于现实主义基础,着力反映普通人的“家务事,儿女情”这联系着千百万平常家庭生活与命运的主题有关。它和一年多前美国哥伦比亚公司搞的一部《克雷默夫妇》轰动全美乃至全世界的情况有点相似。当然,《克雷默夫妇》所真实描写的是一个普通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崩溃,它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与《喜盈门》的喜剧结局不同。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美两国的国情与社会制度的不同。
1981年8月17日写于Y.C.
原载《西陵报》1981年8月19日第4版(有删节)
2005年9月3—4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影片信息
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彩色故事片(11本,1981年)
编剧:辛显令 导演:赵焕章 摄影:彭恩礼、程世余
主演:于绍康(仁文爷爷)、王玉梅(仁文妈)、张亮(仁文)、王书勤(强英)、马晓伟(仁武)、温玉娟(水莲)、洪学敏(仁芳)、孙景路(强英娘)
这是最让我着迷的一段电影时光。我以为,当时的电影成就,是后来很难逾越的高峰。如果对比《活着》《霸王别姬》之类的国族历史、苍凉叙事,和《小武》《站台》的存在主义式的记录与焦虑,我更愿意用这段时间的电影,如《喜盈门》《他俩和她俩》等等来代表中国电影。原因在于无论较早的《活着》或是之后的《小武》,都可以看出浓重的西方视角与思考方式,而我更加不会以为这种对传统及历史不抱温情的态度,足以代表中国人的电影。而果然这些电影也都一一在国际影坛获誉无数。
如果我们去掉那段历史的光芒,再来看《喜盈门》,其实很是简单,并非人民内部矛盾。人性有差异,婆媳的鸡毛蒜皮,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老实丈夫逼急了跳墙,老人家的晚景,娘家的蛮横,终于在明亮的山水间一一展开,而最终也是以一个皆大欢喜,再次证明了乐观勤劳的中国人,那种与生俱来的中庸式智慧。
再对比现在的国产电影《李米的猜想》《疯狂的石头》等等,除了在喃喃自语讲述根本不会发生的离奇,这些又哪里是真实呢?二十年多来,我们以反思的借口拍了很多扭曲的人性人生,支离破碎展示给外国友人看;而后又以纯搞艺术的手法拍了很多非人性非人生,在自我意淫中感觉良好:难道我们就是无能为力于我们自身,于日常人生?
《喜盈门》是一个需要继续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