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中字
HD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别碰脏钱
绑架游戏2024
闪电战
绑架游戏
天地拳王
角斗士2
最后的慰安妇
从今以后2024
异国入侵
复活之战
文/牛三牛nn作为话剧导演,徐昂在2011年交出了一部《喜剧的忧伤》,一战封神;当然,成功的另一半,是陈道明和何冰堪称国内顶尖的演技。如今,徐昂半玩儿票性质地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大银幕作品,而且一玩儿就玩儿把大的,直接翻拍西方法律电影的头把交椅《十二怒汉》,结果,竟然真玩儿出了一座罗马国际电影节的“马可·奥雷利奥”奖杯;这一次,徐昂的获奖感言里最应该感谢的,仍然是这一帮人艺的老戏骨。nn从影片的呈现效果看,拉着一帮人艺的话剧演员拍《十二怒汉》,真的是一件不能更靠谱的事儿了。电影《十二怒汉》几乎在一个房间里就拍完了全片,纯靠大段大段的念白来推进剧情,这事儿要放在中国电影圈,除了找话剧演员,连凑齐十二个人都难;而正因为要改编的是这样一部在狭小空间中讲求精确和变化的电影,也确实适合一位摸透舞台法门的导演。nn为了适应中国观众习惯和大陆法系的国情,影片首先凭空造出来了一个虚拟的场景:一帮政法大学的大学生因为英美法课程挂科,老师要求家长来校组成陪审员,共同完成课程的期末考试。且不论哪个吃饱了撑的大学老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管是否真的会有家长大老远跑到大学来帮孩子“做作业”,由此就可以看出,为了尽量合理地攒起十二个中国普通人,让他们坐下来讨论一个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的案子,徐昂也是挺拼的。而这个设定的结果就是,电影的开场平淡而又尴尬。一群符号特征明显的“家长”,从教室走向要履行陪审任务的废旧体育教室(这里也完全理解不能,一个现代大学请来一帮家长,居然会把他们安排到一间满是杂物竟然还漏雨的废弃体育教室),三三两两无聊嘀咕的表演,真的满满地都是话剧腔——尤其是那个一出来就满脸殷勤、走来走去散名片的天津推销员,真的是不能更有话剧舞台范儿了。nn然而,一旦这帮人在这间满是标语、乒乓球桌等中国符号的房间里坐定,好戏才算是真正开场。由于刚看完了一场人物性格蠢到只能靠导演脑洞大开来推动剧情的《超能渣派》,我更加期待《十二公民》的人物设定。十二个普通中国人,果然每个都没让人失望,单就这一点,国产片也算在PK美国商业流水线电影的时候打了个小小的翻身仗。nn原电影中的嫌疑人是个贫民窟长大的孩子,因为贫穷和缺乏教育,便成了有罪的一条理由;这里的孩子成了富二代,缺乏管教、张扬跋扈,则是当下最容易挑起中国人嫌弃神经的一项“罪状”。除此以外,中国典型的笑面虎和老好人,一保温杯茶叶泡一天的出租车司机、与大学生谈恋爱被认为是包“干女儿”的房地产老板、曾经无辜入狱的社会青年、大学里的不法摊贩、以追击不法摊贩为己任的大学保安、孤独的空巢老人、瞧不起外地人却只能靠收房租为生的北京侃爷等等,真的是无一不是中国独有,无一不能让观众找到生活中的对应角色。这样的设定再加上舞台行家们的卖力演绎,真的是不出彩都难。想象一下,可重复拍摄、可后期剪辑的电影创作,真的是可以把演员每段台词中最佳的演技呈现出来,更何况,这群人还是舞台上从来只能“一条过”的话剧演员。因此,看完再回想整部电影,每个人物依然栩栩如生,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数出十二个角色,这对于一部电影处女作来说,其实并非易事。nn这些人物的呈现,以及影片时不时地因为角色间的性格特征而爆发的戏剧冲突,占去了极大的篇幅。这既可以作为影片成功的一大优点,却也使得电影很难再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案件走向上。每一处转折,计算火车开过的时间、计算老人走路的时间、女孩近视眼的细节等等,都与原作无异。但这也就够了。这些剧情的拐点,已经足够吸引住影院中观众的眼球。坐在我身后的两个中年女士,从一开始嗤笑“居然不是3D”、“好多台词”,到最后开始激烈地分析剧情,甚至计算起每个陪审员这次是会投“有罪”还是“无罪”。这足以证明,对于大多数走进影院而没有看过原作的观众来说,主线剧情已经足够了;应该是预见到了这一点,徐昂才把更多的心血投入到了角色和次要矛盾的勾画中。而这恰恰让所有演员都嗨了起来。其中,何冰一次次克制情绪后的突然爆发、北京侃爷吐槽完外地人后的幡然悔悟、韩童生谈起儿子后最终向真理屈服等桥段,都可以写进国内男演员的表演教科书。nn这里还要提一下全片的氛围营造,一个多小时的场景都是固定的,这个场子的打造不能不费点儿功夫。《十二怒汉》的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曾经讲过镜头和视点的心理、视觉作用是如何影响了他的拍摄:为了营造“困境感”,他随着情节发展缓慢改变镜头(从正常范围,慢慢进阶到50毫米、75毫米和100毫米焦距),并且慢慢将镜头的视角越放越低,直到镜头低于水平视线三分之一甚至能够拍到天花板,以创造一种幽闭恐惧症的感觉,一步步提升电影的张力。这精妙的设计之所以无与伦比,在于导演在不知不觉中以影像来干预着观众的观影感受,直到陪审员走出房间,才用高空的广角俯拍彻底舒缓了观众的情绪。《十二公民》虽然没有照搬这样的“镜头阴谋”,却也通过一场大雨前后的色温高低、光线强弱以及电闪雷鸣,很好地强化了辩论不同阶段的现场氛围。最妙的是片尾一个雨后夕阳下的温暖长镜头,让观众随着演员们走出纠结,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自己的生活。nn一部电影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解读,进而照射进现实的生活。《十二怒汉》里展示出的内容,如权利义务的统一、美国的司法体制、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以及人性的阴暗、对生命的尊重、逻辑推理的方法等等,成就了一部伟大的电影。而更加中国化的《十二公民》,其意义更多的,则是向越来越浮躁、只要道德暴力不要法律真相的中国社会,传递一种探问真实、珍视生命的基本法律意识。这很基础,直接说出来甚至很傻,然而,这却是我们中的大多数身上,所一直缺少的。
讲述英籍职业杀手受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而法......
播放指数:2810℃
《十二公民》 HD中字在线观看 - 剧情片 - 芊芊影视-2025【实时更新】完整版电影电视剧全集-芊芊电影网 http://www.dahuol.com/vodplay/46156-1-1.html
公民是谁?
十二公民:不是十二个人、也不是十二老百姓。而是十二个公民。
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等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
8号陪审员的一个异议引来一群人的围攻,一句“你是不是挑事儿”道出了中国老百姓的从骨子里的从众心理与公民意识淡薄。有评论谓之中国版的人物怎么看上去如此猥琐?稍有不对就是一群人打嘴仗的闹市,整个过程显得杂乱而无序,哄哄的完全不是该有的讨论模式。
然何冰的一个采访回答很是精准:“你不觉得我们的谈话就是这样的吗?我一开始有过微博微信,但后来我自己又把它删掉了。你发现没,现在中国人不在一起不太好好说话,就一个问题很难心平气和的谈20句以上,很快就变成人身攻击了,脏话连篇。所以这个电影在中国是很有意义的,就有话好好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能有话好好说?
公民意识的淡薄是其一,深层次的是中国人的“话语权”曾经在一段时间内缺失过,而这种缺失造成的现象是当“话语权”再次抛给你的时候你不会说话了,也不懂得如何尊重和倾听别人的说话。片子中的人物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有的长期被漠视;有的一直被偏见和仇视;有的一味和稀泥失去了原则底线。一张桌子十二个中国人,展现的确是中国社会的众生相。
可以说本片产生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一开场案件背景是“富二代杀亲身父亲”除了8号所有人都认为被告人有罪。而除了这个案件本身的两个证人的证词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目前中国社会固有的一种思维偏见。说起富二代,人们会不自觉的贴上“不负责任”、“寻衅滋事”、“跋扈”、“不学无术”等标签。在这一固有的思维模式下正如8号陪审员吐槽的一样,连虚拟法庭上的被告人律师都已经在心里认定了自己的当事人是有罪的。那么谁还来还原一个事实真相?
在影片中对其它社会偏见也通过各个层面呈现出来:比如人们普遍的仇富心理;比如4号房地产商控诉人们一看见年轻女孩从豪车上下来就认定人家傍大款,以及否定优秀青年女性追求幸福的权利;再比如10号陪审团的那个假设“在一辆公共汽车上,全车都是教授、大学生,只有一个人是外地的打工者,发生了偷窃事件,很多人会毫不怀疑地认为小偷是那个没文化的外地人。”
我不由想起,此前吴镇宇儿子费曼受伤事件闹得轰轰烈烈,网友们先是组团喷陆毅、后又围攻曹格,在完全没弄钱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以各种猜测与道德捆绑表明立场,发泄与暴力充斥。
不禁想问我们对于人最起码的尊重在哪里?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明辨是非,不人云亦云的底线又在哪里?
如果中国司法真的有一天引入了陪审团制度。请问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公民素质意识我们拿什么去维持一个客观公正的司法秩序?如何承担起对一个生命的生杀大权?
借用《十二公民》中的一句台词就是:如果陪审团都交到这样的人手里,那才叫真正的不靠谱。
偏见是一种无形的暴力,而若是有一天这种暴力成为一个常态将道德捆绑,甚至操控了司法审判,那么一言杀人就真的成为可能。公民在获得权利的同时也要清楚的意识到自己需要履行的义务,不要让暴力成为一种常态,学会尊重、学会倾听,警言慎行从自己做起。
请不要让陆刚这样的人感到孤独
陆刚在放弃投票背对桌子时那个深沉的表情我至今难忘,小时候看《柯南》记住了一句名言:真相永远只有一个。面对法律、面对生命本应该是所有人保有的态度,却让8号陪审员的背影那么孤独?
而更为讽刺的是,这个看似“无聊”的执着与固执的人真实身份是一个检察官。“你一旦决定他有罪,他在你心里就死了。”中国社会对于无罪推定原则是很淡薄的,这只是一次模拟一场游戏有什么关系?这好像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的一个常态,而追寻真相的较真然而成为了“刺头”。检察官=刺头,还不够讽刺吗?有些人对陪审团制度中8号的检察官身份吐槽,而我却把这当作是一次中国司法与平民老百姓的变相对话:
这关乎人命的事儿难道都是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责任吗?本片其实间接描述了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除了8号这样从事法律工作职业人以外,没有多少人会有那个法律知识和对真相求真的勇气敢于对其他11个人提出质疑。那么,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如果这其中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司法人员也和大众一样选择沉默呢?
如果你关注过一点点社会信息就会发现,近年来很多旧案被重审。而呼格吉勒图冤杀案,张辉、张高平叔侄奸杀冤案等案件的重审,平反。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一次司法界的自我审视与变革。中国司法体系构建由三方面组成:警察局→检察院→法院。过去对于案件审理只重结果,讲就三方配合动不动就令军令状说XX天之内破案。这种高调而可笑的喊话却在当时成为一种常态,这种观念上的错误直接导致了检察院就好像成为一个盖章工具。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司法制度与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事,而政府信息公开也越来越普遍。那么,我们每个公民是不是该好好提升下自身的法律意识与素质,在享受司法所带来的权利的同时,也旅行责任和义务更理智、客观的监督司法公平、维护司法正义。
8号陪审员身嘶力竭的问话犹言在耳:你们为什么把孩子送到政法大学来读书?你们的态度或许就是将来他们面对法律的态度。
我曾经听过一个大四法学系朋友的怨念:她说大一进学校的时候抱着一腔热血,当老师问:你们为什么学法律?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齐声高喊:为了公平、为了正义。可是四年过去了,自己越来越对这个职业产生怀疑。在听到某位教授说自己如何炫耀帮助一富豪XXX缓刑的案例时感到愤怒;在看见业界同行某些丑陋行为和沉默时候的愤慨;然而最为懊恼的是自己的无能为力,感觉自己被现实压得有点喘不过气。
何冰在一段采访中这样说:“大家好好坐这儿聊都是无限接近,都不可能真正公平。公平、公正这事儿是人的一个呼唤、一个期望,就不存在这东西。但人活着必须得奔这儿去吧。”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制度,因为制造制度的是人。所以无论是那一种制度一旦脱离了追求公平、公正的民与心,冤假错案都会在一念之间产生。然而,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寻找光明。正如影片最后,保安与小摊贩的和解,3号陪审员终于面对了错误举起了手,最终所有人都摒除了偏见将这个案件判定无罪。这部电影正在用一种视角给我展示了一种希望,正如这个世界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黑暗,就算知道这样的追求是无休无止的,我们依然要选择勿忘初心。
而在维护法律公平公正的道路上,请不要让陆刚这样的有责任和正义感的人感到孤独。
剧作的本土化并不是简单的照搬,这也可以理解,国情不同,但主创挑战而非模拟经典的努力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案件的大量细节和话剧式的故事格局,不少微妙之处都做了改头换面,连整个故事前提,也成为一群家长的齐聚,赋予他们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交集。有影评指出,这样的身份设定是硬伤,因为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长很难聚到一块,不如改成学生自行拉来亲戚熟人更妥当,说的固然在理,但如此一来就失去了上述共性,很多以情动人的“在座各位的孩子……”(请无视干爹)就无从发挥。多位陪审员反复强调,他们是为了孩子,才来这么一场假戏真做的讨论,若不是家长,这个最强的动机支撑就垮了。
前几年在天涯看到一个贴,说是不要再自称老百姓了,我们是国家的公民,要享有公民权利云云,但公民到底需要承担何种责任,帖子里吵成一团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十二公民》强调了公民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向我们示范公民的重要义务之一,就是积极、客观地参与公共事务,并且不因个人的情感左右妨碍客观判断,这也是西方陪审团制度赖以维系的前提。当然,这场示范最终仍要落足到主旋律上来,由一位最终揭晓是检察官的成员来挑头和维持,并且在片尾打出冤案昭雪的字幕,表明伟光正的法律工作者和没有陪审团的中国法律足够主持公道,不过这并无损于影片的示范价值,而且主旋律的私货也夹的毫不拙劣,颇有点正能量效应。
大概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有个很强烈的感觉,这片在普及合理怀疑的法理之外,还有一层使命,就是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解。每位陪审员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人群,而人人心里都藏着疙瘩,一开始礼让三分,一团和气,故事节奏也较缓,等到讨论关键证据,顿时观念碰撞激烈,处处针尖对麦芒。这群人包含了巨富、中产、公务员和底层混混等,社会阶层跨度大,价值观分歧明显,社交交集小,平日里做酒肉朋友互相倾诉的机会几乎为零,难得的机会齐聚一堂,开诚布公,交流三观,抹平偏见,消除心魔。影片采用了一种客观的立场,个人记忆可能对履行公民责任感有所助益,如曾被打成右派的老人,也可能构成阻挠,例如那父子不合的出租司机。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个人原因,做出有罪与否的判断,但最终都回归了理性。植入大量社会时代话题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对“干爹”、富二代的仇视,对外地打工者的歧视,最终都被理性压倒,委婉地对大众的有色眼镜做出批判。按照普法路线,故事应该定格在司机举起的手就结束,而影片又加了一段人人互助互爱的五讲四美宣传片,也是对和解主题的体现。
抛开那些强调法理、揭示社会面貌的部分,这也是一部相当好看引人的商业片,很多特效大片到了文戏就让人昏昏欲睡,而《十二公民》能从头至尾使人保持兴奋。从这个角度来看,比花大钱看3D大片更值。只要你不是太懒得动脑,这里头获得的智力愉悦,一点也不比那些悬疑经典差。只是现如今,大部分观众已经习惯了只为巨星和巨额投资买票,该片的商业前景注定无法乐观。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去看一看,在这个时代,一部翻拍经典又受制诸多的中国电影,能拍成这样已是殊为不易了。
十二怒汉,美国,1957,五星
1.开始至少十分钟都是索然无味的,以致让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然而这一点在所有版本中都保留了下来,因为所有的讨论一开始都是低效的,甚至参与者都还没有弄清状况。
2.至少30分钟所有人才开始真正进入状态,接近影片结束也就是模拟案发现场那一段才进入高潮。这是十二怒汉所有版本的基本结构。
3.这样的时间安排体现的只有一点,便是对生杀予夺权力的谨慎性和法律的严肃性。重现案件使一个个疑点开始明朗起来,这是因为只有当所有人都真正设身处地地想问题,才能接近真相。说到底,真相谁也不可能知道,只能去逼近,只要有一个疑点,就不能轻易做出结论。
4.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然而正是有私心的人才会有代入感、才能设身处地地为案件当事人着想。十二个私心促成的是一个公正的、人性化的结果。
5.在封闭的空间里十二人必须齐心协力达成共识,不能有一个人意见不一致,这在其他情境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也许这正是陪审团制度的奥义。既能成为制度,则必然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
6.美版搅局者同时也是意见领袖,还有一个一直很愤怒、油盐不进胡搅蛮缠的家伙,和一位老者目光矍铄、言语睿智,其他人物尤其是十二号性格并不鲜明。
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日本,1991,四星
1.日版做了很多有趣的改动,首先就是陪审员们从愤怒改为温柔,温柔得被质疑几句就流鼻血、听见别人争议分贝大了点就感到窒息,这是因为日本人追求团结、害怕争议,习惯压抑自己。每个版本一开始都会有对讨论不上心的人,然而既然参加了陪审团就该行使发言权利、负起陪审员的责任。
2.和其他版本不同,由于温柔,大家最初是投票无罪,除了一个搅局者试图引导大家投有罪。虽然最后讨论结果还是无罪,但这和没有经过讨论的、只凭感觉判定的无罪是不同的。
3.日版和俄版都出现了这样一幕,大家试图寻求一个折衷的更人道的处决方式。在博弈中大家有时会通过妥协退让来达成共识,但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结果。
4.由于职业、地域等屁股决定立场导致的冲突不明显,这是温柔的日版丢失的最可惜之处。
5.关键证物从凶器变成了披萨,谁让广告赞助商都是卖吃的呢……
6.史上最神烦搅局者只有前半场充当了意见领袖,后面被证实只是一个被愤怒与偏见裹挟了理性的人。真正的意见领袖在前半场几乎是游离于讨论之外的。这种安排很有意思,可是只有坚持看到后面才能感受到……
7.人心叵测,善良的日本人伪装在他们温柔的面具之下,看似仁慈也可能残忍,看似玩世不恭也可能严肃认真。
十二怒汉:大审判,俄罗斯,2007,五星
1.搅局者是所有版本中最柔弱的一个,并且明确表明他投不同票纯粹是因为觉得需要有不同意见存在,希望大家至少讨论一下案件再做结论。
2.屁股决定立场的特点十分明显,每个人讨论着讨论着就讲起了自己的故事。虽然没有名字,但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业、背景,人物性格十分鲜明,演员、医生两个角色给人印象深刻。
3.审判地点由封闭的房间改到了学校的体育馆,既为讨论教育问题提供了绝佳道具,又促成了高潮再现案发现场那一段精彩绝伦的好戏。
4.天气由炎热的暴雨天改为严寒的风雪天,愤怒之外多了俄罗斯严峻的社会背景。
十二公民,中国,2015,四星
1.十二公民可翻译为《十二个不知陪审团制度和无罪推定为何物的中国人》。1957年美国把陪审团制度搬上荧幕造就了一部经典电影,而十二公民的那位老爷子却在1957年因言得祸。因此中国版的搅局者是一位懂法的检察官,算是不得已的败笔,公民是需要教育的啊。
2.审判地点仍然是在学校体育馆!而且不是中学,而是一所法律大学。家长们是为了孩子补考及格才来充数,所以他们更有动机尽快结束讨论得出结论,而对吹毛求疵的异类感到不解。如果孩子们扮演的律师和法官都错判了,陪审团也不问所以,这个国家的未来还有希望吗?“吃饱了撑的,把孩子送来这里读书!”这句气话振聋发聩。
3.中国版和57版剧情最接近。有人提醒眼镜这一点也是57版已有的,那这样的话中国版的照抄就一点都不聪明了……57年的眼镜或许能给鼻翼造成个坑,现在戴眼镜的人这么多,可是有见过谁鼻翼有坑的吗?
4.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审判是中国版提出的一个好问题,就连凶器一拿出来我也马上想到淘宝同款,结果还真是,六十六包邮…
5.一派和谐表面下的日本人是压抑的,一派和谐表面下的中国人是充满暴戾之气的。
6.语言很重要,英语翻译丢失了很多味道。就像日版也无处不在玩文字游戏,听不懂就无法感同身受了。
文/牛三牛nn作为话剧导演,徐昂在2011年交出了一部《喜剧的忧伤》,一战封神;当然,成功的另一半,是陈道明和何冰堪称国内顶尖的演技。如今,徐昂半玩儿票性质地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大银幕作品,而且一玩儿就玩儿把大的,直接翻拍西方法律电影的头把交椅《十二怒汉》,结果,竟然真玩儿出了一座罗马国际电影节的“马可·奥雷利奥”奖杯;这一次,徐昂的获奖感言里最应该感谢的,仍然是这一帮人艺的老戏骨。nn从影片的呈现效果看,拉着一帮人艺的话剧演员拍《十二怒汉》,真的是一件不能更靠谱的事儿了。电影《十二怒汉》几乎在一个房间里就拍完了全片,纯靠大段大段的念白来推进剧情,这事儿要放在中国电影圈,除了找话剧演员,连凑齐十二个人都难;而正因为要改编的是这样一部在狭小空间中讲求精确和变化的电影,也确实适合一位摸透舞台法门的导演。nn为了适应中国观众习惯和大陆法系的国情,影片首先凭空造出来了一个虚拟的场景:一帮政法大学的大学生因为英美法课程挂科,老师要求家长来校组成陪审员,共同完成课程的期末考试。且不论哪个吃饱了撑的大学老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管是否真的会有家长大老远跑到大学来帮孩子“做作业”,由此就可以看出,为了尽量合理地攒起十二个中国普通人,让他们坐下来讨论一个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的案子,徐昂也是挺拼的。而这个设定的结果就是,电影的开场平淡而又尴尬。一群符号特征明显的“家长”,从教室走向要履行陪审任务的废旧体育教室(这里也完全理解不能,一个现代大学请来一帮家长,居然会把他们安排到一间满是杂物竟然还漏雨的废弃体育教室),三三两两无聊嘀咕的表演,真的满满地都是话剧腔——尤其是那个一出来就满脸殷勤、走来走去散名片的天津推销员,真的是不能更有话剧舞台范儿了。nn然而,一旦这帮人在这间满是标语、乒乓球桌等中国符号的房间里坐定,好戏才算是真正开场。由于刚看完了一场人物性格蠢到只能靠导演脑洞大开来推动剧情的《超能渣派》,我更加期待《十二公民》的人物设定。十二个普通中国人,果然每个都没让人失望,单就这一点,国产片也算在PK美国商业流水线电影的时候打了个小小的翻身仗。nn原电影中的嫌疑人是个贫民窟长大的孩子,因为贫穷和缺乏教育,便成了有罪的一条理由;这里的孩子成了富二代,缺乏管教、张扬跋扈,则是当下最容易挑起中国人嫌弃神经的一项“罪状”。除此以外,中国典型的笑面虎和老好人,一保温杯茶叶泡一天的出租车司机、与大学生谈恋爱被认为是包“干女儿”的房地产老板、曾经无辜入狱的社会青年、大学里的不法摊贩、以追击不法摊贩为己任的大学保安、孤独的空巢老人、瞧不起外地人却只能靠收房租为生的北京侃爷等等,真的是无一不是中国独有,无一不能让观众找到生活中的对应角色。这样的设定再加上舞台行家们的卖力演绎,真的是不出彩都难。想象一下,可重复拍摄、可后期剪辑的电影创作,真的是可以把演员每段台词中最佳的演技呈现出来,更何况,这群人还是舞台上从来只能“一条过”的话剧演员。因此,看完再回想整部电影,每个人物依然栩栩如生,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数出十二个角色,这对于一部电影处女作来说,其实并非易事。nn这些人物的呈现,以及影片时不时地因为角色间的性格特征而爆发的戏剧冲突,占去了极大的篇幅。这既可以作为影片成功的一大优点,却也使得电影很难再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案件走向上。每一处转折,计算火车开过的时间、计算老人走路的时间、女孩近视眼的细节等等,都与原作无异。但这也就够了。这些剧情的拐点,已经足够吸引住影院中观众的眼球。坐在我身后的两个中年女士,从一开始嗤笑“居然不是3D”、“好多台词”,到最后开始激烈地分析剧情,甚至计算起每个陪审员这次是会投“有罪”还是“无罪”。这足以证明,对于大多数走进影院而没有看过原作的观众来说,主线剧情已经足够了;应该是预见到了这一点,徐昂才把更多的心血投入到了角色和次要矛盾的勾画中。而这恰恰让所有演员都嗨了起来。其中,何冰一次次克制情绪后的突然爆发、北京侃爷吐槽完外地人后的幡然悔悟、韩童生谈起儿子后最终向真理屈服等桥段,都可以写进国内男演员的表演教科书。nn这里还要提一下全片的氛围营造,一个多小时的场景都是固定的,这个场子的打造不能不费点儿功夫。《十二怒汉》的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曾经讲过镜头和视点的心理、视觉作用是如何影响了他的拍摄:为了营造“困境感”,他随着情节发展缓慢改变镜头(从正常范围,慢慢进阶到50毫米、75毫米和100毫米焦距),并且慢慢将镜头的视角越放越低,直到镜头低于水平视线三分之一甚至能够拍到天花板,以创造一种幽闭恐惧症的感觉,一步步提升电影的张力。这精妙的设计之所以无与伦比,在于导演在不知不觉中以影像来干预着观众的观影感受,直到陪审员走出房间,才用高空的广角俯拍彻底舒缓了观众的情绪。《十二公民》虽然没有照搬这样的“镜头阴谋”,却也通过一场大雨前后的色温高低、光线强弱以及电闪雷鸣,很好地强化了辩论不同阶段的现场氛围。最妙的是片尾一个雨后夕阳下的温暖长镜头,让观众随着演员们走出纠结,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自己的生活。nn一部电影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解读,进而照射进现实的生活。《十二怒汉》里展示出的内容,如权利义务的统一、美国的司法体制、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以及人性的阴暗、对生命的尊重、逻辑推理的方法等等,成就了一部伟大的电影。而更加中国化的《十二公民》,其意义更多的,则是向越来越浮躁、只要道德暴力不要法律真相的中国社会,传递一种探问真实、珍视生命的基本法律意识。这很基础,直接说出来甚至很傻,然而,这却是我们中的大多数身上,所一直缺少的。
2.徐昂是话剧导演出身,这部电影实际上也是一幕呈现在大银幕上的话剧。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依靠台词功底极其深厚的演员撑着,不然戏就塌了。还好,这群演员不负众望。何冰演得算中规中矩,形体和台词还是有演员痕迹。当然,这与他的角色设定有关系。这毕竟还是一个变奏版的主旋律故事,检察院的植入要求决定了检察官必须是所谓的“一身正气”。但他发飙失控的几个场景还是极其显露功力的。问题是,这一场辩论之所以能形成,其实靠的是何冰一直在强调的“我就是想讨论讨论。”说了几次之后,剩下的对此毫无兴趣的人们就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个提议,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决定耗费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个动机在推动戏剧发展上的强度是明显不够的。
3.与何冰相对,戏份最多的韩童生,一个人基本撑起了半壁江山。作为一个出租车司机,表面上有着老北京的一切特点,油嘴滑舌,市侩,民粹主义,善良,懦弱,而他深藏的部分也被演绎得很好。与儿子的矛盾所造成的严重的心理阴影都通过对所谓的孝道的偏执报复性地传递出来。他是所有12个人中最坚持判定有罪的一个。判断的依据从理性感性参半,一点点彻底沦为感情至上,最终,又回到理性,他决定无罪的举手瞬间是很震撼的结尾。其实,电影到韩童生举手宣布无罪的瞬间就应该结束了。但导演还是坚持加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一群人走出了阴暗的房屋,走入了夕阳中,互相搀扶,互相交流。但问题是,那段场景的灯光存在严重问题,太像一幕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宣教公益广告。
4.韩童生右侧的数学老师,没什么存在感,扮演老好人的角色。基本上指代当下社会中乐呵呵地和稀泥的普通人。左侧的房地产商,这个设定可以呈现一些复杂的意味。有钱,财富来自民怨很大的房地产,又是一名美女学生的干爹,但声称两人是奔着结婚去的恋人关系。提供了仇富的基础,应对当下社会中人们对于为富不仁者的所有幻想。当他被人叫做资本家以及被小卖部老板满怀醋意地奉承的时候,那段爆发的戏还是很有张力的。从这开始,你就可以看出每个人身后都是一群人,指代着中国当下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被侮辱和被伤害过的人们。他们之中,有些人是某个领域内的强者,有些是所有领域内的弱者,但无论怎样,他们都在这个社会中被不同程度低被伤害过,这一点很有意味。就像那个房地产商一样,永远处于被误解、被憎恨与被奉承之中。这一群人的设定有些意思,又因为演技都很纯熟,基本上没有每个人做一个阶层代言人的悬浮和做作感。
5.再往右,蹲过冤狱的前混混儿,哥哥也被人所伤,至今残废。他的造型过于夸张古怪,有点漫画化了。尤其发型和说话的方式,过于浮夸和故弄玄虚。他代表着被法律或者说不负责的法律人伤害过的形象。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次模拟法庭,他被逐渐激活了回忆,在当下的案子上投射了自我的历史。他的愤恨以及对于社会的不满可以理解,但从造型角度讲应该更日常化一些。
6.医生,儒雅和理性的代表。中国当下新生代伪中产职业人的代言者。由于职业所见,困于道德和理性残酷现实之间。几句台词功底很深,小细节中都实戏,可惜戏份太少。这类人其实值得多写几笔,他们是中国都市中新生的中间力量,受过良好教育,有基本的教养,有不雄厚但算得上殷实的财产,有公共空间概念,但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与明哲保身。这种人难写,但如果写好,比那些市井底层都更要出彩,也更有价值得多。
7.小卖部老板,演技最出彩的几个人之一,某种程度上盖过了何冰,问鼎韩童生。他所有的动作都是日常化,市井化的,斜着、靠着、依着、歪着,精明,算计但也操劳的底层小商贩。对于法律这个过于学术化的词汇不太感冒,或者说不太信任,认为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更相信能花钱铲事儿,对于财富与权力有着典型的底层民粹主义情结和想象。他是最想把这次陪审团当做游戏的一个。他本人就是整体意义上“转型期中国人”的集合。没有对公共事务的热情,不相信法律的公正,被残酷现实和困苦的生活教育过,又在市场经济的底层挣扎,见识了财富与特权的为所欲为,也磨掉了棱角。就即使这一次凑数,也是因为迫于自己的生计会被学校领导的爱人断掉才来的。对于被审判的“富二代”,对小卖部老板来讲,与其说是审判那个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审判那个标签。这个标签激发了他身上对于富有者的卑躬屈膝与憎恶混杂起来的复杂情愫。
8.老爷子,表演中话剧范儿太足,不是电影表演体系,换句话说,明显是在演。他的功能有两部分,一个是勾连历史线索,反右的经历以及那段经历中让他体会到的人情冷暖和人性善恶对于一个人的拯救与戕害;另一部分是现实线索,他大声喊道,那个作为证人的老头是因为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才说出了伪证词。他说的其实也就是自己。这个社会没有人愿意和一个老头聊天。其实,历史线索可以淡化,现实这条线索可以强化。我们理解导演与编剧的历史担当,让那段历史不至于淹没,提及一下也让人们明白一场残酷的政//治运动对人的伤害会有多深远。但这与剧情的主线有些过于疏离了。
9.城乡结合部房东。一个聒噪的老北京,歧视外地人尤其河南人。其实正是这些外地人河南人养活了他,给他带来基本的房租收入。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一技之能。他眼睁睁看到自己曾经可以不奋斗就得到的东西正在被外来者抢夺,自己的儿子无法考入大学,可能正沦为民工,外来者凭借拼搏和努力以及各种资源的盘活,抢夺了北京土著的资源、机会和未来。他出于本能的排外某种程度上说是维持虚弱自尊的方式。他是当下社会中数种具有“被剥夺感”的人群之一。是这个虚拟陪审团内最不理性的一个。
10.保安。人物设定有点漂浮,演技还是不错。想考政法大学未果,成为政法大学保安。这个设定,现实中倒是可以见到,但就是过于小众。其实对于保安这样的角色完全可以有另外的设计,一个“假装负责安全事务的摆设”就是中国保安的群像。他们以与大学生同样的年纪,却每天面对如此巨大的现实落差,完全可以产生很多心理痕迹。但是编剧选择了另外的线索。
11.卖保险的。天津口音倒口还是有问题,但形体不错。那种低眉顺眼、点头哈腰的劲儿使得灵活,几次有罪无罪的反转也正是没主见的小市民的典型。
12.主持人,角色设定为一个不讨喜的人,古板死板,书呆子气,演员掌握得也不好,算是所有人中最差的一个。
13.这类电影在中国银幕上很少见。但是它有个现实问题。小屏时代,人们选择去看大屏幕,还剩下为数不多的理由。仪式感,社交,区别于日常生活的娱乐行为以及视听震撼。前几点原因都要求一部影片具有公共话题性,成为人们的谈资。这部电影显然不具备,那么单说最后一点,人们不可能花钱去大屏幕看一出话剧的。这部依靠演技和台词把人们钉住的电影,在票房上可能会面临极其惨淡的局面。总体上而言,这部翻拍自经典,又是和检察机构有合作关系的电影,能改编成这样,已经殊为不易。如果能把那些瑕疵改掉,它可以更进一步。
(文|杨时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