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阴天。到了傍晚,天更加地阴下来,风也很大。节日的气氛却逐渐浓了起来。家住南京奥体中心很近,一路尽看到盛装打扮的年轻人,我不由心想“他们提前放假了吗”。直到看到戴着“谦谦”纸发箍、脸上用亮片指甲油写着“薛之谦I LOVE U”的美少女们,以及那些可爱的宣传品小摊……啊,都要忘记演唱会这种全城盛事是什么样的了!这三年……连奥体门口的肯德基都倒闭了。而现在,在樟树花散发出的木质的香气里,在蔷薇和月季盛大开放的花墙之下,来来去去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真好啊,初夏,或者说青春……本该就是这样子的啊。
逛街逛累了 ,和朋友偶然买票去看的。就我个人而言,至少我俩都觉得值回票价,没有后悔来看这一场电影。甚至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愿意把它排上我喜欢的电影前十的。推荐可以去看一下。
先说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是电影的叙事。故事本身并不是多么猎奇的故事,但是我却看到了好好讲一个故事的心。剧情的讲述非常流畅,甚至给我一种像河流一样缓缓流过的感觉。
非常感动的是,男女主给我的感觉是两个正常人。
是有逻辑的,不降智,不矫情,不幼稚,不口是心非,知道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要道歉。知道有话要沟通,要说出来的,长了嘴的正常人。
(这一点太爽了,我真的有爽到。他们有嘴!长了嘴!会说话!说中国话!会直接和对象说不让人两边传话!)
而且很棒的合理的逻辑,因为难得的逻辑严谨,所以才让人感觉格外真实。让我相信在现实中真的会这样发生。近乎于水到渠成的一个故事。
没有过度夸张的冲突。但描写的冲突,合理且真实。
没有故意的狗血,没有乱七八糟的吃醋,代餐,替身,误会。
没有青春疼痛三件套,没有窝火憋屈的哑巴女主,没有只靠男人拯救的娇妻。没有为了爱情放弃飞向远方放弃成长,
没有被孝道绑架,没有俗套的大团圆包饺子。没有伏地魔,没有把委屈全部憋着到扭曲。没有为了爱情疯魔,也没有为了爱情堕落。
但是却让我相信,这是好像我从某个偶然的机会,得以窥见到的一对真实的年轻情侣的故事。那些深埋于岁月深处的,少年少女的相识与错过,爱恋与青春。
女主的人设稍微提一点吧,妹妹真的非常可爱,会坦然的承认自己的自卑,自己的妒忌。也会讲自己的难过,自己的愿望。
而且非常争气,一直在争取向上的自由。颇有种管他天王老子,你说什么我陈见夏也要往上走。
向下堕落是容易的,而克服一切坚持往上爬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过程中哪怕不那么优雅,不那么从容,也可爱的让人感动。
很多部分的细节我觉得都很值得好好品一品,无论是葬礼后女主和母亲的对话与母亲的沉默,又或者是对弟弟的态度。
很多不必要情节的详略也非常棒。砍去冗杂的,留下重要的。看起来非常舒服,叙事没什么废话。
总之,两个人都在这段短暂的爱情里成长了,爱情给了两个人力量,一种变成更完善的人的向上的力量。诚然,这份成长比起社会给他们的改变小很多。但是这种成长和改变的力量,比社会的逼迫和残酷更温情,也更柔软,所以这种烙印也更让人难忘和怀念。
我是电影的外行人,但是至少就普通观众的视角来说,我觉得镜头是有美感的。现在回想一下,似乎整部电影的镜头大部分,都没有什么过亮或者格外刺眼的地方。
似乎整个镜头都是带着一点回忆的灰或者微微有点忧郁的蓝。似乎是某种微微复杂的回忆侵染,似乎是难过的青春岁月里处境的艰难与微微晦暗,似乎是每个人不那么光鲜的,灰头土脸的高中时期。
只有最后女主完成最终成长,并带着亮眼的勇气,神女一样回来时,坦诚自己还喜欢的场面时,背后有金灿的耀眼的太阳。让人生出无限的勇气和期许,
还有非常喜欢的地方是,男女主都长成了合格的成年人,他们似乎被社会变成了完全和当年不同的大人,但只要你定睛一看,他们的内核依然是李燃和陈见夏。
改变和磨掉的是外层的地壳,行星的外层在打磨下变得圆润而美丽,但地心的岩浆永远如当年一样欢呼奔腾。
很难得的是,陈见夏和李燃少年的爱情里,他们是体面的,美好的。没有狰狞的面目,也没有互相咒骂的怨毒。
甚至分手时,两个人也是彼此关心,彼此祝福,用自己能给出的最大的温柔和美好,送对方去往没有自己的未来的。
他们年纪不大,却懂得了人生非常重要的道理,尽力理解自己爱的人,并温柔对待自己爱的人。
这样两个人,你说他们会在多年之后重新走到一起,我是一定信的。
两个人当年一定是有爱情的。也许这份爱稚嫩,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认真的。谁说少年人不会爱人呢,总有人能够和我们不同,能那样幸运的早早就遇到那个人。
少年们的爱情没有被争吵消磨,也没有被背叛扭曲。只是因为不可抗力的选择而分开。
爱吗,爱。
但是在那个年纪,有比爱更重要的事吗? 有。
分开只是因为,现在有比相爱更重要的事情,但从不代表这份感情就这样消失了。它只是被两个人好好的存放起来了。
当一切合适,再次见面,这份感情就会难以控制的再次冲出来。那个年少岁月里太惊艳,太难忘的人,本就有永远着特殊的地位。更何况还有一份被珍藏冷冻起来的爱情。
少年少女有了能力,能负担起自己的决定了,能为彼此的人生负责了,自己的人格完善了,能很好的生存了。他们就有了再次见面后勇敢相爱的底气。
因为这一次,再也没有外力和旁人能强硬分开他们,再没有人能打着他们的旗号来伤害自己喜欢的人。只要他们想,他们是真的可以照顾好对方,大胆说着爱永远在一起了。
所以带着长大后的勇气,勇敢的为自己年少的遗憾和爱情,为现在见到,心底还会喊着喜欢,还会放不下的爱情不留遗憾一次,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对成年人来说,被拒绝不可怕,他们都早已有了承担拒绝的能力。
总归他未婚,她未嫁。成就HP也许真的只是需要一次勇气的发问。
下面的细节讨论部分有剧透,建议的话请谨慎观看。
(主题是我不认为女主原谅了重男轻女,也不认为女主是伏弟,更不认为女主是抛弃事业的恋爱脑。)
好......分割线。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最后女主原谅了重男轻女。这个观点我是不同意的,比起“原谅”。女主的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和自己和解。
她依然讨厌依然憎恶重男轻女。但却并不打算向谁歇斯底里的要个答案,要个肯定,或者要个道歉。
她知道,这是没有结果的,更是没有意义的。
她不需要别人来肯定自己,不需要妈妈承认“以女儿骄傲,女儿也很好”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她早已在向上的路途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她更不需要一个道歉,因为此时的道歉是虚伪的,是没有意义的,伤害已经造成,那些伤害会永远存在少女的岁月里成为一道疤。
它伤害不了现在的成年人陈见夏,但道歉对从前的少女陈见夏来说,它又的太迟,迟的显得多余,挽救不了任何。
我记得陈见夏说的两句话很有意思。
一句是父亲问她,你为什么不回来。她回答说“没有人说过想我。”
一句是在把药推给母亲后,打开窗户说的那句。“家里的两个男人,一个躲清静,一个是摆设,这么多年家里只有我们在吵。你觉得有意思吗?”
我忍不住想她说出“没有人说过想我”时的心情。这句诘问又或者说是控诉里,是否有着许许多多少女陈见夏难过的夜晚。
是否少女陈见夏就是这样一次次的盼望过,随便家里的谁告诉我。“我们想你了”我就能再一次相信家里是爱我的,是不能少了我的。
但是她等到了吗?明显没有。
在一日一日的等待中,少女陈见夏的期盼终究是磨灭了。她不得不清楚的认识到,她确实在家里不重要。也许确实也没有人爱她。
她当年没有打来电话歇斯底里问家里为什么不说想她,现在长大了的陈见夏更不需要。
她问出这一句话,更像是替那个淹没在岁月里的少女陈见夏鸣一句不平。为那些难眠的晚上说一句申诉。为父亲这份晚来的慈爱献上的讥讽。
这问题的答案,也许现在的她也许已经不在意了。
真正在意的东西,往往最难宣之于口。更多时候,已经跨过的过往才会被轻飘飘的提起,又自己平静的掀过。
第二句就更有意思了。
“一个躲清静,一个是摆设。”
陈见夏很清楚,她从不糊涂,重男轻女与她遭受的苦难,她知道绝不是她母亲一人造成的。家里的男性,谁又能摘得干干净净呢。
或是默许,或是既得利益者的骄傲。家里的男性从不清白。
真的要怨恨。又何止只恨母亲。母亲又何尝不是重男轻女的受害者,母亲是被推出来的刀和炮。她曾是被刀洞穿的人,现在异化成为新的刀,而持刀之人从来隐藏在阴影中。
重男轻女也罢,偏心也罢,真正的得利者是谁,真正隔岸观火的又是谁。
总归不是被推出来整日争抢,却又不是为自己本人冲锋陷阵,也不为自己收获战利品的母亲。
背后的持刀之人在暗处自然是优雅从容,甚至显得宽厚温和慈爱天真。
但家里的战火燃烧了十几年,却总是傀儡武器和敌军对阵,真正的主帅却美美隐身。这确实没意思透了。
引起我注意的是女主说完这句话后,紧接着的母亲的镜头。
一向牙尖嘴利甚至不停嘴的母亲难得的没有说任何话,她只是沉默的点了点头,干咽下了女主推过来的药片。
镜头给了母亲生生干咽下药片的喉咙一个特写。
很难不让我联想到,“苦的药,生生咽下生活的苦”
这个点头和吃药,似乎是对女主说的话的默认,也似乎是一种无声的议和。
第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这里。
也是有人认为代表女主原谅了母亲的地方。
是弟弟说母亲总是查新加坡的天气,带外人来看女主的奖状。似乎在暗示,母亲也是认可她的,也是以她为豪的。
但是女主对弟弟的话并没有什么激动的反应。
她没有觉得自己曾经的患得患失可笑,也没有觉得自己错怪母亲,更没有听到久久期待的认可的激动,更没有冲到母亲面前证实质问,试图听到母亲的亲口承认。
她只是淡淡的告诉弟弟,既然妈妈不想说,就当她不知道吧。
这不是因为怨恨,而想证明自己的孩子会有的状态。
给我的感觉更像。她已经厌倦了这一摊污水,并不想再回去搅上一搅,辩上一辩。比起踏进污水里争辩,水是怎样沾上的自己的鞋子。跨出这摊污水当然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跨出去,大步的离开这污水。远比在水里浸湿全部鞋子,和本就没道理可讲的污水纠缠争论要好的多。
这里的镜头也很有意思,给到了女主被母亲撕毁的奖状。女主的手摸上奖状的裂纹。
那纹路已经被胶带粘好,可是撕毁的断口依然醒目而难以忽视。
很难不想到某种“破镜难重圆”
或者说,即使重圆,终究是有着再难抹去的裂痕。
而女主和弟弟的对话也很有意思,弟弟问女主恨不恨他。
女主似乎没有给出一个正面答复。“恨,或者不恨”
我的记忆里,她只是摸摸弟弟的头,说“你可是我弟弟啊”
她回避了这个问题。
也许这里能算作某种开放式,甚至这个摸头,真的要猜想的话。
猜想为成年人对小孩子善意的谎言与怜悯,倒也不是不行。
“你可是我弟弟啊”实在让我想起新加坡前夜的
“他是你弟弟,姐姐就该照顾弟弟。”
也许她是真的释然了,也许她只是不想再增加无谓的麻烦。
毕竟回答恨,就违背了姐姐就该照顾弟弟,母亲就该跳脚。回答不恨则是违背自己的内心。
也许成年人的陈见夏选了更温和,也更宽容的躲避。恨与不恨,作为听者,你总能在模棱两可的话中选择自己想相信的那一面。
生活总是向前,陈见夏面前的,是新的,自己掌控的人生。是在前方张开双臂的两情相悦的恋人,是她新的工作,是她新的未来。何必耽于已经不重要不在意的人。何必耽于那个自己并不快乐的家。
她从未停止向上攀爬,无论是爱情,还是羞辱为难,都未曾牵绊她向上的脚步。
终于,她爬到了山峰之上,取得了力量。从此就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
知识,能力,努力,都不会背弃人。
她说过,她要靠知识改变命运。现在,她做到了。命运终于握在她自己手中,她终于可以从容的做出自己的选择。
而不是被选择和被支配。
包括女主辞掉北上广的工作回到家乡这点,我也认为有暗示她与自己和解的成分。
少女陈见夏执著的远离家,是物理距离上的远离。无论是刚开始圈出的省会,还是跨越半个国家的更远的南京。
她试图用物理距离证明自己的逃离。
但我们知道,物理距离是徒劳的。心理上的压力,在克服战胜之前,是再远的物理距离也没用的。
但最后,她回到了家乡,也许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有能力随意选择回来和出去,那此时出去就不再是执念,因为只要她想,就马上可以做到。
但同时也许更是,陈见夏终于克服了心理的害怕和想逃离。
她已经拥有了力量,现在回头看去,她终于可以看的清楚而明白。
她已经可以战胜并制服这份恐惧,甚至是诛杀恐惧,于是此刻也就不再恐惧。更不需要用物理的远离来证明自己逃开了,证明自己安全。
结局的镜头和彩蛋似乎也有这种意思。
结局终于男女主互相确认心意,而没有任何的见家长和拜访的画面,是否也是某种对那边的不在意不重要。
而彩蛋则是,女主说可以把雕像放在他们的新家里。
这里的家是一个新的家庭,是女主和男主的未来,而不包括母亲那边的戏份(当然,这里可能略微牵强)。是否也可以认为是对那边的不重要。
而伏地魔我也是不同意的。
女主给弟弟买车的目的,并不是弟弟要结婚或者弟弟要自己开着去玩,某种程度上也是女主给自己创造了便利。
至少在医院来回和去周边吃饭上确实省了不少事,不然在医院打车的琐碎烦人,尤其还带着病人,真的是谁干过谁知道,她买车弟弟开,用处是在于带父亲去医院。某种程度上也能算是雇了一种尽心尽力的代驾吧。
况且女主母亲只是牢骚,而女主主动提出了这个方案,并清楚的给出了车费的限额,我认为她是认真考虑过的。
她的目的确实谁如她所说,为了父亲和她陪同的便利。她需要一个司机。
而不是披着为了自己方便的外衣,为了给弟弟买个车过上幸福生活。
这从后面女主AA丧葬费就可见一斑。她没有给弟弟出钱的习惯和打算。
买车只是她刚好需要,而弟弟刚好合适做这个司机。
只要能长期做这个司机,实际上是亲弟,堂弟,表弟,对她来说也许区别不是很大。
女主绝不是所谓的恋爱脑,她可以毅然绝然放弃恋人家人
其他戳到我的小细节也不少,
分手后,女主还能想起男主的“但是父母是自己的,可以炫。”并为之会心一笑。 他们分开了,但共同的记忆是不会作假的。交往的人,总会在人生中留下印记。即使分开,也依然陪伴着我们。
分手时男主还能说出。“我们回去的时候坐飞机吧,这样你去新加坡的时候,就不是第一次做坐机了”这种温柔和考虑,怎么能不让人动心。不让人难忘。
而且知道女主决定去新加坡留学,男主只是问,为什么不告诉我呢。而没有任何一句请求女主不要去。没有任何意思恳求女主为了自己留下来。他知道这是这是向上的道路,他也知道这是陈见夏想要的道路。
这种成全的温柔,很难不让人动容。比起请求飞鸟为了自己停下,李燃是豁达的,更是温柔的。他知道,鸟儿想高飞的心是不该被阻止的,更是不能阻止的。
而比起为了“爱情”的放弃,他是真的会思考哪一种对陈见夏的人生的更好。他是真的希望她能更好,能开心,能不违背本心的活着。
正如他说的,他想看她飞起来,想看她可以尽情展翼飞到她向往的高处。想看她最后会停在哪处高空。
哪怕他自己本人注定难以远走高飞,只能困在某处,但陈见夏有翅膀,有机会。那即使他不能飞翔,但他愿意以一个从前朋友的名义,在安稳的某处地上见证她的自我实现和开心。这种温柔,能从一个前任手中给出,让人简直有点感动。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陈见夏说赔人衣服是真的转钱要赔的哈哈,妹妹是真的要转钱!不是做保姆抵债,也不是用这个当借口谈恋爱。爽到。)
而成年人的男主为了帮喜欢的人,可以不那么傲骨铮铮。这是成年人的选择和承担,小时候总觉得傲骨最重要,随心的活着最重要,但成年之后总会发现, 比这些重要,比这些不可放弃的东西多了去了。
成年人的女主也知道,比起矫情什么更重要。既然好聚好散,前男友也算是朋友。对李燃确实及时的帮忙,她没有什么傲娇的不需要你,和我自己可以。这是很现实的,人生总有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力所不能及。
随着长大,我们终于学会坦然接受别人的帮助,感谢,然后以后还人情。世界不是永远都是少年一腔孤勇,靠自己的“我不要别人帮忙,我自己可以”就能度过一切难关的。
接受某些身份尴尬的人的帮助,固然有些心里难受,但这份及时的帮助几乎没有人能拒绝。比起自尊,比起拧巴,陈见夏成长了,她学会了为了更想达到,更重要的事情忍耐。成年的,单身的陈半夏接受时,她一定不是心安理得,而是下定决定有机会一定会报答的。
所以在母亲说出那些暧昧难听的话时。她从不接话,也不害羞。因为在此刻的她眼里,这并不是什么“她找到的倚靠。挂上的富二代,因为喜欢她而帮她的男人”在她的眼中,此刻只是一个旧友看着情分帮了大忙,这份人情,是自己日后一定要还回去的,彼此帮助,人情往来罢了。
在知道男主没有谈恋爱后,女主感谢并尊重男主的付出,也正视自己的心动,她是正常且会处理情绪的成年人,所以男主难堪时,她并不像偶像剧一样掀桌子或者拉人就走。她明白,这样解决不了问题。于是餐桌下偷偷十指紧扣的手,是对彼此最隐秘也最深刻的的心疼和安慰。
李燃成了一个会讨好长辈会忍受不爽的人。但是他的本质没有变,他依然勇敢,依然不逃避不退缩。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他依然想要保护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他的爱是不留余地的,也是不携恩求报的。
他知道,自己仍然喜欢仍然放不下。他就不去躲,大大方方的接近。大大方方的追求。
但他真的是长大了,有担当了。他劝女主不要意气用事骂老板那段,实在忍不住笑了。“从前最意气用事的人在劝别人不要意气用事”
在李燃眼里,自己变得圆滑了,变得担当了,似乎也不像当年的李燃了。他甚至让人感觉有点怕女主会不喜欢现在不够肆意,不够张扬热烈的自己。但他不知道,哪怕是成年的他,他的勇气,在满是胆小鬼的成年人里,勇敢的那么独特和耀眼。
人们总是不敢表达爱,不敢接触还喜欢的人,生怕表达的多一点就露出可以被人攻击的情感弱点,被称作舔狗,被称作妄想纠缠。
他知道自己爱,那就爱。他就是要对你好,不用你任何报答和负担的对你好。不怕别人怎么评论,也不是为了求得什么结局,他可以享受过程。哪怕只能在冬天出现,他不会憎恨夏天,他只会好好度过冬天。
无论是报销蜜月,还是女主把雕像买回来。都给我一种感觉,真好啊,他们真的是双向奔赴,两个在青春时代分开的残月,终究成为各自圆满的满月后再次相逢。
他们都成长成了完备的人,凭借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心意,慎重又义无反顾的决定在一起。他们是因为爱情,而选择了对方。决定共度一生,决定组建充满希望的新家庭。
不得不说,让人总会期待他们的未来和家庭。这个家庭,几乎可以想见,一定是充满爱,充满希望的,给两个人都带来无尽力量和疗愈的。
是我们总在向往的,美好而幸福的共度。也许,这就是结婚的意义吧。给我们一个新的机会,一个和爱的人组建一个自己的新家庭的机会。一个救赎自己的机会。这个爱的家庭,会在幸福中会共同治愈我们童年的不幸和缺憾。直到它完全覆盖住童年的不幸,而让我们提起家庭时,终于也会幸福的微笑。
满月有明有暗,皎洁圆满之上,固然有些暗斑。但这也是人性的鲜活可爱之处,从没有完满无暇的月亮,更没有毫无缺点的人,人性在光辉的同时,总是各有缺点。但我们仍会用尽全力的相爱,因为眼前见到的月亮光芒之处太美。因为眼前的人太难得。
顺便一提,男女主长大后非常有CP感和性张力,涩涩很绝。
还有非常棒的的方式剧情的详略。非常舒适。非常快乐。
比如女主父亲的死,电影甚至没有交代,是最后努力了没有找到肝源而死,还是移植失败,用尽人力财力也没能挽回。
但这个省略我认为是出彩的,因为在父亲去世这件事上,到底是怎样死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在故事里,只要人活着,那怎么样治好的没太多人会关心,人死了,那怎样死的也没有太多人会关心。因为能给人物和故事带来长久影响的,一定是死亡或生还的最终结果,而不是治疗的过程。
而这里也给我一种真实感和悲伤感。
无论是男主的爷爷,还是女主的爸爸。现实并不是小说或者童话,没有那么多的皆大欢喜,也没有那么多的顺心如愿。生命的离去,总是这样残酷而不讲道理。
时间,疾病,他们太过强大,即使我们伸手去角力。失败的时候总是多于成功的时候。时间带走珍视的人是,从来不加怜悯。
于是在成长的路途中,我们被迫学会尽力去抓,最后真的抓不住就要尽力释然。带着期望继续好好生活。
(哦,对了,妹妹真的很可爱,很值得爱,她在爷爷葬礼后安慰男主,去的时候都是穿的全身素色。袜子是白的,鞋子是黑的外套和上衣是黑白,裤子是浅淡的牛仔色。至少很有礼貌,很注意细节,不像有的电视剧,花花绿绿的一身就去了。)
爷爷和女主父亲的去世里,两个小朋友在学会了更多,成长了更多。爷爷去世,李燃学会了温柔对待自己爱的人,爸爸去世吗,女主见识到了生命之脆弱,之短暂,之不可挽回。
我想后来女主选择回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生命如此短暂脆弱,我们又有几个十年,又有多少时间可以耗费在无意义的逃离,又有几个十年,能依然遇到心动的人。真的还爱他,那为什么不不留遗憾的勇敢。
至于女主最后回去家乡,我也不认为是某种妥协或者不自由。
只有没有翅膀被迫关在某个地方的鸟,叫的上不自由。
而有宽大羽翼的鹰,它可以随着自己心意,停在任何地方。任何它喜欢的地方。没有人会说,它不自由。因为它是有力量的,只要它想,只要它不高兴了,它有全然的力量再次轻松的振翅飞走。飞向任意的高远天空或枝头。
女主的选择绝不是向下的堕落,而只是强者的选择。
甚至说,李燃在这份爱情里,在这份选择里,是被动的。女主可以飞走,他却只能期盼女主选择飞回来,选择他。
如果高学历就只能在留在北上广,不然就要被骂堕落,这也太可笑了。这才是真正的不自由。我们长出强大的羽翼,是为了飞到自己喜欢的地方,是为了不喜欢就飞走,而不是为了收起翅膀,只能停在某处。
女主不是选择向下堕落。她只是选择。
这是真正的自由。
这部剧难得的不用谈男强或者女强,因为男女主都是人格.完备的,有自己思想和思考的,成熟而勇敢的成年人。
他们的感情不需要谁来判断谁强谁弱,谁是主导。因为只有一方主动而一方相对被动时,才有了对强弱的执念。
而他们不是,成年的李燃和陈见夏,是双向选择更是双向奔赴。是双倍的可以比肩的勇气和爱。
那何必判断强弱,只是见证这段爱情,就好了。
他们可以负担自己选择的一切,也可以承受一切失败的代价。他们是国产电视剧里稀缺的成年人,是我难得相信,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可以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对自己剩下人生负责的体面的成年人。
总之,不管别人,我确实非常喜欢这个电影。最后走的时候还专门看了眼导演名字。季竹青。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可能以后也会顺便关注一下导演的新作。镜头叙事都很喜欢,请继续加油吧~~~
昨天是阴天。到了傍晚,天更加地阴下来,风也很大。节日的气氛却逐渐浓了起来。家住南京奥体中心很近,一路尽看到盛装打扮的年轻人,我不由心想“他们提前放假了吗”。直到看到戴着“谦谦”纸发箍、脸上用亮片指甲油写着“薛之谦I LOVE U”的美少女们,以及那些可爱的宣传品小摊……啊,都要忘记演唱会这种全城盛事是什么样的了!这三年……连奥体门口的肯德基都倒闭了。而现在,在樟树花散发出的木质的香气里,在蔷薇和月季盛大开放的花墙之下,来来去去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真好啊,初夏,或者说青春……本该就是这样子的啊。
同样的朝气蓬勃之感还来自今年五一档有19部电影可以看。不能把都看了,就挑了其中的《这么多年》,因为喜欢八月长安的文字也这么多年了。她的文字是极好的,一点都不华丽,却能娓娓地写到人心里去。她笔下的青春,虽然也疼痛,但不是离家出走、打架逃课、混社会的青春疼痛模式,而是是以成绩的上升下降为主旋律的交响曲,里面有些爱情和友谊的小步舞曲、家庭的奏鸣曲以及内心独白的回旋曲。哎,这大概就是好学生的青春吧!作为一个经历过类似青春期的小镇做题家,我对这种故事是有点懂的。
《这么多年》的故事,讲的是县城才女陈见夏考进省重点高中,和阳光男孩李燃恋爱,然后分别十年,又终于再见。
演陈见夏的演员孙千,有一张美好的电影脸——注意我是说的是“美好”而不是“美”,她不算是顶漂亮的,但是她的脸很有故事感,眼角眉梢都有情绪起伏,不说话就仿佛已经是一部小说。她穿着高中校服,衣服宽宽大大的,人在其中仿若在彷徨。她倔强而脆弱的样子也让人心都扯紧。另外,她还有一双真正的“指若削葱”的手,文艺片女演员的手。也怪不得摄影机老是怼着她的脸和手在拍。
陈见夏有着小地方常见的原生家庭:普普通通的父母只重视儿子,对她既没有期待也不愿付出。她能做的就只有好好学习,这是她争取存在感和生存资源的方式,也是她的自尊和自信的来源。以县中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振华,足以笑傲县城,可是在汇集天之骄子的省重点,她又算什么?满满的手足无措和狼狈,满满的自卑和敏感。“看,那就是校花”,当一个漂亮到叫人不敢相信的女孩走过人群,你跟随陈见夏的目光,都能感受到她那种羡慕、自卑、不甘。“我就是想知道,这CD机到底是不是我的那个被你捡到了。”当富家女于丝丝怀疑她偷了东西,逼着她当众交出手中的CD机给班长检查,她眼中充满屈辱的泪水。当回到家,在客厅复习功课,不小心把笔袋打翻在地,弟弟大吵大闹说她影响自己睡觉,母亲还给弟弟帮腔,她的表情又是那样克制而绝望。
小地方的做题家,唯一可以自豪的就是学习好,怀揣着玻璃般的自尊来到大城市,又发现自己的学习还不够好。这样的做题家,可不是很常见吗,比如我自己就是。所以我理解她,共情她,虽然知道在和陈燃的这段感情里,她表现得很自私,但却不想批评她,因为一个家庭一般、长期被父母忽视的高中生,以她的见识、眼界和胸襟,很难做到更好。
比起陈见夏,更难得的是男孩李燃(张新成 饰)。这个男孩虽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其他方面都很好——这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很多差生不但是没有优等生的聪明和自律,同时优等生的各种缺点他也有,比如自私、软弱、欺软怕硬等等。可是李燃不一样!他不世故,不做作,不小气,不沉重。他对世界有着兴致勃勃的爱,对陈见夏有着发乎内心的尊重。不得不说,他长着一张英俊又可爱的、没有被欺负过的、阳光的脸。在这个卷成狗的省重点中学,李燃是个异数。
李燃这个设定,在如此盛产普信男、巨婴男、甩手掌柜男的国度,实在是太难得了。基本上,我会把这个角色归于“一个做题家女孩的白日梦”。
做题家女孩喜欢哪种男生?我推断(以及自省),她们一般都不喜欢做题家男生,因为她们从没有自恋到喜欢镜像的自己。她们内心喜欢更有趣的差生,既希望差生拉着自己一路自由地下滑,又恐惧这种下滑,因为她们的立身之本就是“好好学习”。而李燃呢,就是一个完全符合理想设定的差生:他是成绩差,但绝不是长相差、智商差、情商差。而且,他对女孩子的尊重是极为难得的。他虽然家里有钱,可以带着乡下小妞陈见夏去吃西餐、滑雪、开五星级酒店,但从来没有以自己的财富和阅历轻视她,只是有了就和她分享罢了,是非常平等的关系。他也知道陈见夏一心要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去遥远的地方上大学,想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再也不回来。他知道他们可能不会永远在一起,因为自己是要留在本地继承家业的没用富二代,不能满足她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的野心。但是没关系,当他送给她一条围巾,他就说,希望自己就是那条围巾,她在很冷的时候,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围上。
总的来说,这段高中的恋爱很叫人心动,很甜,两个好看的人之间的张力溢出屏幕,虽然他们俩的表现拘谨而小心,尤其是女孩子的,因为他们俩是在高中巨大的压力之下小心翼翼地恋爱着,但是,他们俩之间的互动却比大胆豪放派的更叫人心动,大概就像是偷偷地吃糖,要比当众一把一把放到嘴里嚼,要更甜吧。
故事里十年后他们俩的相见,在甜之外更多了时光赋予的大气。两个人十年来都经历了什么,电影并没有拍到,但显然他们俩都成长了很多:陈见夏成为一个眼界开阔的大都市职场人,而李燃已经可以靠一己之力支撑摇摇欲坠的家族生意。如果说高中时候的他们俩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无论是财富、地位还是眼界上的,那么十年后他们俩之间的鸿沟已经抹平了,要不要走下去,全凭他们俩的心意。
哎,他们俩跌跌撞撞兜兜转转这些年,最后把他们黏合在一起的,是高中时候朝气蓬勃的青春记忆,是成年后把背交给对方、一起作战的深厚信任,是彼此之间的爱情和感激。这样的爱情多好啊,有开始,有距离,有各自的成长,还有团圆时候更好的彼此。这大概就是完美的爱情的样子。八月长安曾经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和一个不庸俗的人,做一对庸俗的情侣。”陈见夏和李燃,就拥有了这样的幸福。所以,这真是一个好故事。
整部片最让我映像深刻的一段话,跟主线无关...
"我中考跟你只差了1分,三年过后,我们相差50分,不知道是因为我脑子太笨,还是因为县一中跟振华的差距真的有这么大"
"如果非要让你选一个原因呢"
"那我宁愿相信不是因为自己脑子太笨吧"
多么残酷而又多么真实,这部电影唯一不真实的,就是李燃了吧,他好的太不真实...毕竟,不会有人真的愿意在原地等你十年...
他说,"我就像一条围巾,天冷了你就围上,天气热了就摘下来。现在夏天到了,你走吧。"她真的走了,而他一直留在原地,从未离开...
他说,"如果今天我不找你,我们是不是就永远都不会见了。"她沉默,等同于默认,但他最后依然张开怀抱迎接她的归来...
所以人们愿意看美好的爱情故事,在现实里遇不到的人,就去电影里相遇♡
我永远记得那个下着雪的夜晚,静谧的街道和并肩坐在教堂前的你我......rn我永远记得那天雨中的中央大街,悠扬的乐章和撑着伞旋转摆动的你......rn有关于青春年华美好爱情的那些悸动,这部电影又都带我体验了一遍rn一开始来看这部《这么多年》,是因为早前刷到了张新成、孙千两个人一段深夜街边抽烟的片段rn即使没有前因后果的铺垫,也能感受到短短几分钟画面里那拉满的情感张力rn当时就觉得这部电影应该不简单rn上映的当天刚好不加班,几乎没有多想的买了张票就去了影院rn心如止水的入场,翻江倒海的出场rn其实电影讲述的故事,并不算复杂,甚至可以说就是那种“一下就能猜得到的故事和结局”rn但是在这种爱情电影里,重要的从来都不是结果,而是过程rn电影主线是由现实和回忆并行穿插组成,多年未见的旧时恋人,偶然再相遇,瞬间勾起属于从前的万缕回忆rn学生时代的美好爱情,往往不掺杂现实和压力rn但是属于陈见夏和李燃的爱情,却有些不一样rn初相识时,她是县城努力考出来的自卑女孩,他是家境优渥不羁爽朗的“后排学生”rn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典型人设,不管看到多少次还是能轻易让人代入感拉满rn张新成和孙千的演技真的是可以的,以至于不管十几年前的校园男女,还是十几年后的成年爱情,都看得人共鸣满分rn那一年雨夜里肆意舞蹈的女孩,轻易闯进了痞帅大男孩的心rn那一夜雪中哭诉过后的一句“你刚才不是挺虎的吗”,成功逗笑了委屈的女孩rn想当年的爱情,来的就是这么突然且深刻rn虽然属于各自的心酸经历没有影响他们在一起时的温暖和快乐rn但最终他们却还是在分隔两地的现实下分了手rn爱你就要成全你rn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挽留rn好在,那一年水中泛舟没有说出口的话,还有机会在日后说与你听rn他们之间,虽然见面的时间停留在了多年前rn但相爱的感觉却从未停歇,再次相遇,基本无缝连接rn成年人的爱情,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汹涌,电光火石间,不管多少年的空白,也能被一瞬间填满rn看这部电影,有遗憾、有无奈、有心疼、有唏嘘rn但好在,最后只剩欣慰和圆满rn虽然现实中的我们,大概率没有这种失而复得的运气rn但是看着荧幕上的他们能再次抛却一切勇敢相拥,也会跟着不自觉微笑起来rn《这么多年》,谢谢你。rnrnrnrnrn
全片没有让人觉得“皱眉”的剧情和台词,也没有无病呻吟。这片子是讲女主成长的,爱情是她成长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电影不是典型的光线式青春片。
导演镜头真的很好看,整个片子节奏不快,是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但也不会让人觉得无聊玩手机。所有配BGM的地方,镜头都是精华。
孙千和张新成的演技都很好,表达的很精准。孙千在我心里演技还略有进步的空间(毕竟还年轻),但这是我看过她演的最好的角色了,演的让我很惊喜,这个角色很适合她!张新成演技依旧水平稳定,好几个细节把握太好了。孙千的戏份比张新成多一些(大概64开)。n
这里稍微评价一下张新成的演技,毕竟是为了这个去看到。nn张在有限的戏份中,精准的把握了每一次戏。最最重要的是,这片子里面,讲了三个时期的李燃,在张的演绎下过度很自然。nn最初的李燃是个毛头小子,耍酷,不良,脾气也有点不好。他其实“弱小的可以”,只是面上看着强。直到因为自己,害的陈见夏回县城,再加爷爷去世,李燃懂得了自己的弱势,也第一次蜕变成了有点成熟的毛头小子。这时候他懂,但他没有能力解决问题,所以他选择了放手,让陈见夏去留学。nn最后,当陈见夏回来,十年的磨练让李燃变成了成熟的李燃,虽然嘴上依然偶尔会“不饶人”,但这个时候,他会自己去化解,他会去低声下气的敬酒,会去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应该说张新成给出了很多剧本外的东西,让李燃这个角色更合理,也更有活力。这些细节刻画真的很难得。
整个有待提高的地方就是成年后,个别剧情略有跳脱,但整体剧情逻辑还是通的,同时好在整部片子是插叙,所以整体下来还是通顺的。考虑到团队整体都是青年导演,演员,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