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價值觀的對立?just be yourself 在Matt的例子上他本身是來至異性戀家庭,但爸媽分開了。於是他要接受另一位新的媽媽,看到媽媽們的相愛一直相處融合。對孩子來說多一個家人去愛錫也不是壞事,特別是媽媽沒有否定過生父的存在。只是家庭的結構改變了,但愛與教育仍然是存在。面對媽媽在教會裡被稱為「罪人」,他開始質疑上帝的存在。這一點就很有趣,上教會是媽媽周日要做的事情,雖然性向與宗教存有對立但她仍然堅持並向兒子傳教,希望他認識上帝,甚至找來牧師跟兒子講道。按照邏輯同性戀者本應很討厭基督徒,但在這裡反而是維護宗教。事實上也有同志的教徒,他們在社會的大環境下就更加是小眾中的小眾。兒子心裡是於心不忍的,小孩子最希望是周日與朋友打欖球。畢竟是兩代人在價值觀上難免有爭拗,所以這部紀錄片已經不是單單談同性戀該不該有孩子的問題,不是談如何養育,而是帶出和而不同的論述,帶出各有各喜歡的「信仰」。
電影是通過眾籌而開拍去追隨當中的被訪者,假如有機會像《人生七年》那種模式追下去看「同孩」們的成長會是不錯的研習。畢竟這種研究還是比較缺乏,到底同志的孩子在成長之中會有怎樣的問題,在孩童時期就沒有大問題,但始終青春期會是個關鍵。特別是青年人開始有自己的反思與思想,接觸的東西再不是由家庭主導。關於這方面電影界也少有相關的題材,故《我的基爸基媽》是一部另類的同志電影。曾經看過美國電影《The kids are alright》與法國的紀錄片《兩個基爸爸》(Naitre Pere)都是有關基媽與基爸。前者就出現基督徒口中那種「尋找生父」對自己的身世感到興趣或是迷惘的故事,「同志小孩」的題目在數年時還是個新的話題。過去至少二十年的同性戀電影都一直強調同志不受世界所接納,但近一兩年已有陽光和較為的輕鬆。而再過多數年在題材上就會有另一番的轉變,與會有更深的書寫。而法國的《兩個基爸爸》則聚焦在比較富裕的同志找尋代母與孕育生命的過程,但要留意的是對於男同志來說代孕的花費實在太多,再者畢竟嬰兒在代母的肚子裡住了九個月有感情。現實生活中代母已經不是什麼禁忌,但對於女性來說要經歷一場心理上的別離,而生理也可能會出問題。風險太大,代價太高。而除了紀錄兩位準爸爸渴望孩子外,在紀錄上是比較單一,畢竟未來與如何被社會接納才是最重要。
这个纪录片里的孩子都很有意思。
Graham被一对男同性恋收养,待收养时已经五岁,才被发现言语障碍。平时给G作业辅导,温柔但坚定得鼓励、鞭刺G的学业,讨论也许还需要专业言语障碍教师的辅助。跟老师讨论了孩子的家庭背景,老师酷炫得说我作为单身狗时间多,可以更多关注的哦。这一对安排好孩子睡觉后,A粉拳萌萌得问B,今天没事啦,是来一发还是去游泳?闪瞎我的狗眼。
11岁的Gus是个可爱的嘴炮,喜欢摔跤。一开始由他讲解女同性恋是怎么生下自己的。女同性恋伴侣会在夏天的圣诞节给孩子制造驯鹿的脚印,在面对他和妹妹的打斗中要求不允许掐脖子,不能以太大力气与妹妹打斗,cosplay一番带他去观看摔跤比赛(我还以为澳洲会禁止这个,没想到摔跤现场居然是有很多小孩观看)。问他是不是因为自己是女同性恋的孩子所以更想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怕他习惯性用暴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民主性交流,嘴炮G说他们要组队比赛,还要签协约的啊,妈妈无言以对(。后来谈到去合唱团、辩论队,他不想去一番诡辩,你要是让我去,我就死啦。对于妈妈的不同想法,说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那多无聊啊.有弹幕攻击这对女同性恋长得胖,但同性恋都是普通人啊,这种评价方式我真是醉了。
Ebony这一家真是来体现澳洲同性恋不受歧视,居民福利好的移民典范宣传了。弟弟有癫痫,女同性恋未工作(可能是兼职),无力看护后送医院治疗,还能勉强送E去学习声乐课。不过还是希望考新城高中失败的她能继续尝试,可以自己组乐队嘛。
Matt也是个大嘴跑。他妈还是跟老公结婚生了他和弟弟后感情不和离婚,然后和妹纸在一起。如果他的一番言论“我很开心能见到总理,但此时此刻在这里也是一件很蠢的事情,因为这场辩论原来就不应该发生,本来就不应该有禁止同性伴侣结婚的法律”是自我思考后的,那么真的很不错了。有些聪慧的青少年只是学习成人的言语,但是并不能理解为什么。
看这部纪录片时,突然联想到“高知做家庭主妇是不是浪费”这个问题。首先我认为合适的父母应该是对自身个体的满足,与伴侣彼此有爱的基础,这样才有心理能量去付出。再是拥有社会辅助体系的大环境,比如语言障碍、缺胳膊少腿、自闭等辅助。撇开这个命题的男女政治不正确性,只谈我看到的浅薄的表面。高知(硕博)是在某专业卓越的精研技术人员,这并不代表在亲子教育上她能比幼师或者涉及亲子教育者更胜任。在我国舆论对于家庭主妇的消极态度下,高知更可能无法从家庭事务中得到较高成就感等个人价值存在感,而这一点很可能会动摇家庭关系基础。并不是女性都有耐心,她只是在某专业上所需要的能力(并不一定包括耐心)更加杰出而已。如果是一般家庭,偶尔请家政阿姨和出外餐馆,家庭主妇的个人劳动是明显和不可缺少的。但大环境存在假如婚姻破裂和丈夫负债,我国婚姻法和丈夫人品能不能保证妻子财产这个隐患。如果面对以上问题都不是太大问题,个体选择下都不是浪费。
我能理解我国舆论对于高知做家庭主妇的消极态度,因为国内亲子教育是建立在父母的素质上的。而国内父母的基本素质往往较大概率存在于经济精神独立的个体,鉴于我国为了父母的房子生孩子,为了结婚而结婚的8090后个体,我个人并不觉得这个范围大。更别说大环境各种政治不正确性,比如跳雾霾操,死记硬背儒家教义,社会辅助不健全、漠视同性恋残疾人等。如果如纪录片所示,国外有社会福利,大环境包容,个体独立,这种低成本下哪怕浪费自己一身屠龙技能,也只是浪费学费。而我国则是浪费了一个可以推动社会某方面前进的人材。
深一点讨论,到底是日本那种家庭主妇为主,还是中国事业家庭两兼顾更显得男女平等?还是我浅薄的书本印象以为,如果一个女性能确保个体价值和经济需求的前提下自由选择,这就是平等。不然两个五十步并没有太大意义。同时,我觉得男女平等应该是所有性取向的平等,同性恋只是在我国不承认婚姻关系,并不代表在男女不平等下他们不会面对这类家庭问题。
之前在鱼叔那收藏过五月片单,其中就有这一部《同志宝贝》。今天搜来看,被片头「纪录片」三个字直接shock。
于是在所有故事没开始之前,你的心理准备只能是:无论讲了什么,无论镜头描述的是否客观,某些细节都是真实发生,某些情况也都真实存在。
两个字,心塞。
但这并不妨碍此片动人和深思之处,就像同性家庭也无损一个孩子幸福地成长。现实的是,他们会比别人走更艰辛的路。
艰辛却顽强地过生活,也许并不为了得到谁的认同,只是因为在爱的疆界里,从来就没有性别之分。
<图片1>
没有什么家庭比什么家庭,更适合养孩子。
这部电影的视角全都是孩子的,用孩子的喜怒哀乐去反观同志家庭的教育,就显得格外直白和残忍。
尤其影片开始一个11岁的男孩对着镜头说:“我没有你们所说的爸爸,我有的只是一个所谓的捐献人。捐献人就是一个男人把精子捐给医院存放在小小的容器中保鲜起来,然后把它们给女人继而就会有孩子诞生。于是,也就有了我。”
他们是什么时候了解到事情真相的,又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家庭并不是爸爸和妈妈的组合?
当我们为这些孩子揪心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则变成一记记耳光,打在那些自以为是的大人脸上。
<图片2>
Gus是个摔跤狂热fan,尽管始终为自己的热爱和母亲做口舌之争,但采访时还是语重心长地说:我一点都不想改变这一切,要是世界上每个人的想法都一样,生活该多么无聊。
Matt不理解既然同性行为是圣经中所谓的原罪,为什么母亲却相信能得到上帝的庇佑。但他认为上帝把人创造出来,一定是为了让他们做自己。
Ebony是个有些自卑却爱唱歌的姑娘。会帮助家里人照顾有癫痫病的弟弟,在母亲压力极大失声痛哭时,把她抱在怀里轻声安慰。
Graham是领养的孩子,五岁之前都不会说话。他知道谎言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不好,所以一个爸爸是父亲,另一个爸爸是保姆则是家人用好的谎言保护自己。
反观家长,不喜欢暴力和拳击的妈妈最还是陪Gus看了热爱拳击比赛。
周末雷打不动做礼拜的妈妈也还是为了Matt喜欢的橄榄球腾出时间去接送。
尽管为了照顾生病的孩子辞职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Ebony的两个母亲仍旧竭尽所能让她上音乐补习班完成梦想。
Graham的爸爸虽然在功课上比较严苛,却没人注意到他一直陪着儿子写讨厌的作文从天亮到太阳落山。
<图片3>
更让我感触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绝不有所隐瞒。
孩子也是家庭中重要的部分,有权知道整个家庭的情况。于是你能从影片中看出,他们对于自己是领养、父母的离婚再婚情况,对于家人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全都知晓。
遇到困难和问题,全家人坐在一起想办法解决,共同面对。兴许正是如此,每个家庭自身都透着迷人的幸福感。
养育孩子从来就没有一套能拿一百分的模板,比起同志家庭是否应该抚养孩子,他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是否获取足够自由的爱才是最重要的。
但这样的标签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没有压力吗?
也不尽然吧。那些敏感的内心和早熟的聪慧,那些善解人意和坚强乐观,那些对事物的想法和主见,都走了很多弯路慢慢摸索成长而来。
他们也知道生活在同性家庭会面临什么样的眼光,但他们会说“妈妈,这里有五千个孩子,并不是人人都想要欺负我。”
<图片4>
没有什么样的爱比什么样的爱更正确或伟大。
就像Matt在见到不支持同性恋的总统之后说的那段话:我很荣幸来到这里,但此时此刻在这里也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因为这场辩论原本就不该发生,本来就不应该有禁止同性伴侣结婚的法律。
是啊,谁有权利禁止别人相爱,谁有权利决定别人的人生。
在这部短短84分59秒的纪录片里,我只看到了爱和努力生活的证明。
而此时此刻,我想为这些勇敢的同性情侣勇敢的孩子们,起立鼓掌。
Queer as folk , just be proud.
血緣?領養?都不是考慮的因素
《我的基爸基媽》的其中一個觀後感就是,「喔,原來同志也可以當一對好的雙親」。這是最直接的感受,但電影不單單要表達同志也可以做到,在其中一名受訪兒童Ebony的口中所講她並沒有認為自己有兩個媽媽就與人不同,只不過與別人成長的方式有分別,不論誰養大她直至現在都是家人。同志有特權嗎?並不見得有什麼特權?衛道之士常說逆向歧視,擔心同二代在沒有一男一女的情況下成長,而他們常常用「同二代」怨恨沒有父母一方作為借口。而事實上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一個家庭的建構不是看「性器官」而定,而是到底一家人給予多少愛,多少的教導,這樣都需要自小開始付出。
澳洲在2002年通過領養條例,但直至目前還未有同性婚姻。且看紀錄片中的四個家庭的建立,彼此各有不同,但當中的小孩也並非原生的同二代,當中有家庭的組合還相當的多元成家的。第一對受訪者是用人工受孕的方式產下兩個小孩,Gus與妹妹。而第二對受訪家庭的經歷就沒有淺談,但在女兒Ebony口中母親應該是離婚後中途轉基,產下患抽搐的兒子。第三對家庭是母親離婚後邂逅同性,而兒子Matt是擁有兩個媽媽一個爸的多元家庭,即使離了婚Matt也有與爸爸相處的空間。第四對是一對由澳洲移居婓濟的男同志,他們在福利院收養了一對寶貝兒子,而小兒子Graham患有讀寫障礙。
在爭論同性婚姻時也衍生了其他層面的事情,有些人擔心人工受孕而帶來捐精的倫理道德問題,同時也擔心領養權的問題。而同性婚姻本身也存有爭議,特別是婚姻被認定是傳統的事物,有些人認為同志是適合用民事結合的方式結合,同時享有婚姻所帶來的福利。不論是婚姻還是民事結合也只是字眼上的爭拗,對同志來說最重要是伴侶之間得到世俗的認同。片裡的同志的確是希望有同性婚權,但澳洲就暫時未容許到,雖然是這樣通過同性戀遊行、社會的保障還是可以給同志發聲與表達的自由。
通過四個家庭的「多元」成份,有的是血緣所親生、有的孩子是非親非故,特別是Graham的經歷是很值得一提的。他本來就有一個原生的家庭,但不知什麼原因在學前還未教他說話致使他發展遲緩,後來送到去福利院。而幸運的是他現在的父親們循循善誘的教他識字讀書,雖然成效未必理想但結尾他可以完整寫出一篇文章、可以朗讀已經是進步。同志家庭對孩子的憂慮與擔心與一般家庭沒有分別,大家都是希望子女成龍成鳳,而同志家庭就因為不便公開的身份就為自己自找麻煩。Garham一家因父親的緣故由文明國度澳洲移居至斐濟,那裡沒有人明白兩個男人的關係,在異邦要學會隱藏。因著兒子學習的問題父親向老師出櫃,說明了兒子的情況。正所謂「生娘不及養娘大」,但男同志伴侶對孩子的投入還是不少的。同志雖然不是解決孤兒問題的解決方法,但遇到這些有心人真正為孩子付出、誰敢懷疑他們有沒有資格?超越了血緣關係,有的是通過成長而帶出一家人的羈絆與互相照顧,為何異性戀伴侶因不育問題而可領養孩子,而同志伴侶就要被批評?當知道孩子有問題要特別照顧的,這種養育需要勇氣,而同志就更加要付出多倍的勇氣才可以立足。
宗教與價值觀的對立?just be yourself
在Matt的例子上他本身是來至異性戀家庭,但爸媽分開了。於是他要接受另一位新的媽媽,看到媽媽們的相愛一直相處融合。對孩子來說多一個家人去愛錫也不是壞事,特別是媽媽沒有否定過生父的存在。只是家庭的結構改變了,但愛與教育仍然是存在。面對媽媽在教會裡被稱為「罪人」,他開始質疑上帝的存在。這一點就很有趣,上教會是媽媽周日要做的事情,雖然性向與宗教存有對立但她仍然堅持並向兒子傳教,希望他認識上帝,甚至找來牧師跟兒子講道。按照邏輯同性戀者本應很討厭基督徒,但在這裡反而是維護宗教。事實上也有同志的教徒,他們在社會的大環境下就更加是小眾中的小眾。兒子心裡是於心不忍的,小孩子最希望是周日與朋友打欖球。畢竟是兩代人在價值觀上難免有爭拗,所以這部紀錄片已經不是單單談同性戀該不該有孩子的問題,不是談如何養育,而是帶出和而不同的論述,帶出各有各喜歡的「信仰」。
另一邊廂,愛好摔交的Gus在一次與媽媽逛街的時候試用了化妝品專櫃的唇膏被售貨員責罵。於是他媽就告訴他,你回去跟售貨員說為何不能用。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背後反映的是男女的既有價值觀,為何男孩子就不可以打扮?這就是對男性的定位,要求男人要剛陽,打扮就會被視為變態與娘娘腔。同志家庭相對在這方面較為開放,也許自身受過壓抑也不希望小孩子不能選擇。而往往面對同性伴侶,別人都普遍帶有誰是男誰是女的猜想,就連同志圈也有那種思想,特別是亞洲人的問題。而歐美相對可容納兩個剛陽、兩個陰柔的在一起,這就是差異。
100%勇氣.父母對孩子的應許
上面提到了Graham的故事,特別是一家人去了一個另類國度,從前在澳洲是開放的家庭,認識他們的人都知父親們的關係。但在彼邦,為了自身的安全同住的一家人在社會上再次走回衣櫃。要不是跟老師溝通的話,恐怕連櫃也不會出,但幸運的是老師是接納的。有一句話是子女出櫃,父母也會自然出櫃。但在這裡反而是相反,兒子保護父親,父親保護兒子。除了Graham外,Ebony的母親們一心希望女兒進一間比較開放的學校學習音樂,為的是不想孩子在主流學校因母親的身份而受到刁難。雖然說澳洲是個開放的國度,但在他們的小區中是特別例外的家庭。不排除有那些人會指指點點,別說她們是一家人,單是看到兩個同性在一起就足夠讓人在背後指點了,而且這對母親的打扮比較前衛。為了讓女兒考到心儀的中學,她們就花錢培養女兒。單是這一點就是家庭成員間的互相支持與共同經歷。對子女的期望與一般家庭無疑。
成長之中仍有萬重障礙
每個家庭自有難唸的經,Matt希望打球受到母親的拒絕、Ebony考不進心儀的中學對歌唱的夢想感到質疑、Graham在學校的成績墊底但仍然努力。每個小孩自有他們的煩惱,每個家庭也有瑣事要處理。Gus因為喜歡摔交而喜歡與妹妹玩,兩兄妹更一起洗澡。或許被訪者都是在十一、二歲左右,未到成長的反叛期,這個少年時期還帶上一點童稚,未懂青春期的羞恥之心。這種萬重障礙是日後的隱患,兄妹間日漸年長如何相處?需要時日去見證。
電影是通過眾籌而開拍去追隨當中的被訪者,假如有機會像《人生七年》那種模式追下去看「同孩」們的成長會是不錯的研習。畢竟這種研究還是比較缺乏,到底同志的孩子在成長之中會有怎樣的問題,在孩童時期就沒有大問題,但始終青春期會是個關鍵。特別是青年人開始有自己的反思與思想,接觸的東西再不是由家庭主導。關於這方面電影界也少有相關的題材,故《我的基爸基媽》是一部另類的同志電影。曾經看過美國電影《The kids are alright》與法國的紀錄片《兩個基爸爸》(Naitre Pere)都是有關基媽與基爸。前者就出現基督徒口中那種「尋找生父」對自己的身世感到興趣或是迷惘的故事,「同志小孩」的題目在數年時還是個新的話題。過去至少二十年的同性戀電影都一直強調同志不受世界所接納,但近一兩年已有陽光和較為的輕鬆。而再過多數年在題材上就會有另一番的轉變,與會有更深的書寫。而法國的《兩個基爸爸》則聚焦在比較富裕的同志找尋代母與孕育生命的過程,但要留意的是對於男同志來說代孕的花費實在太多,再者畢竟嬰兒在代母的肚子裡住了九個月有感情。現實生活中代母已經不是什麼禁忌,但對於女性來說要經歷一場心理上的別離,而生理也可能會出問題。風險太大,代價太高。而除了紀錄兩位準爸爸渴望孩子外,在紀錄上是比較單一,畢竟未來與如何被社會接納才是最重要。
在《我的基爸基媽》一片中看到用心之處,它不在於側重同志應不應該有孩子,反而是帶出大同的一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小點,包括澳洲日後的同婚之路,前總里吉拉德也用親和的態度會見了當中的被訪者,一個家庭如何排除世俗的目光走下去?當同志家庭都是女性時,又有沒有足夠的知識向異性的孩子進行教育,特別是當孩子處於成長期時,而假設男同志們要養育的是女孩子時又該如何處理兩性上的差別?這些都是往後會出現的問題,這部片只是一個開端。
这部电影里的每一组家庭我都很喜欢,特别是家庭里的孩子们,甚至有些羡慕。这不是什么风凉话。虽然由异性恋的父母给与生命并抚养长大,但很多时候,父母的角色其实是缺失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尊重、理解、沟通、鼓励这些正面的因素是罕见的,倒是争吵,抱怨,暴戾无所不在。我的父母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没有什么见识的一代,我知道这是由于生存环境所迫,我不该怪他们,但有时候还是忍不住羡慕那些双亲相爱,全家人一起相携着前行的家庭,就像这部电影里所有的家庭一样。
Graham直到5岁被现在的父亲收养时才开始说话,所以片头12岁的他吃力的读着午餐传单,而他的两个爸爸耐心的鼓励他。爸爸不让他在学校透露他们家里的情况,因为这里的人们还不太能接受同性恋,他也就很坦然的接受了,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坏的谎言,也有好的谎言。为了保护家人而说的慌,就是好的。作为一个读写困难的孩子,他无疑是纠结的,困扰的,也会想着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就好了,就不会被嘲笑了。但爸爸总是在激励他,在gentle的push他,这也是我很欣赏的一点。所以后来他跟着爸爸一起艰难的写出了一行行的作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爸爸的样子是那么自豪。而另一边,另一个爸爸正和哥哥在洗碗,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温馨的一幕。他熄灯后在被子里读作文的样子也让我鼻子一酸,你看,他是这样的一个好孩子,比你想象的还要努力呢。
喜欢摔跤的男孩Gus在喜欢摔跤前喜欢的是毛绒玩具和花花草草,你可以说他是由一个极端无缝过渡到了另一个极端,所以他会在商场里试用口红,把嘴唇吐得红艳艳的,满脸天真。当售货员一脸嫌弃的跟他说不能这样,还自以为好心的给他纸巾让他擦掉时,他其实是很失落的,但还是装作不在乎的接受了。他知道大人们觉得这样不好,所以他也就这样觉得了,其实这关别人什么事呢?所以他妈妈跟他说只要是试用品你就可以用,你没必要因为别人这么说就把口红擦掉,你可以告诉售货员你就喜欢涂口红,这没什么大不了。所以你看,同性恋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会更少有歧视,因为他们见过了太多。在面对与别人不一样时他们也会更坦然,而不是深以为耻,惧怕展现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就是这样纤细,敏感,还有些暴躁的Gus,会在与妹妹擦肩而过时轻轻搂住她,在她金黄色的脑袋上印下一吻,让我这种独生女看红了眼。在我的家庭,肢体接触,特别是在他人面前的肢体接触被认为是不雅的,甚至是羞耻的,所以我总认为我是患了肌肤饥饿症,缺爱,也就缺少了温柔。Gus会不知轻重的跟妹妹摔跤,把她弄哭,但每次其实是妹妹主动去招惹他的,要真把俩人分开,又怎么受得了呢?最让我感动的是本来反对摔跤,认为这是一项野蛮运动的妈妈最后还是给他买了摔跤比赛的票,和他一起为他热爱的运动呐喊。孩子的梦想是美好而脆弱的,家长需要做的是尽力去呵护,尽量不留遗憾,而不是不以为意的忽略掉,更别什么都打着过来人,我是为了你好的幌子极尽打击之能事。消极反馈多了真的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让他变得不自信的。
美丽的小女孩Ebony有着一张天使般精致的脸颊和超出她年龄的成熟,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有着与年龄相配的天真,但生活会让他们成长,这并非残忍,只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她因为母亲是拉拉而受歧视,而一心只想考起音乐高中,因为在那个地方,没人会在乎你来自于什么样的家庭。她每天跟着电视节目练习呼吸吐纳,因为妈妈把钱花在她身上送她去上音乐课而心怀感激,但是,她也会在弟弟癫痫发作的时候心疼的抱住他,眼睛里都是忧郁。也许你的家庭并不完美,父母挣得不多,至亲还受病痛折磨,但只要彼此相爱,不抱怨,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也还是会感到幸福。所以最后她没被音乐高中录取,却也并没有因此备受打击,而是选择了坦然面对。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是世界末日,如果已经逃不掉,那便迎头而上。最让我意外的是她最后说,这次的经历让我对音乐的态度更成熟了,我现在也多了些自知之明,开始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承认自己没有天赋是一件很痛苦也很艰难的事,她的勇气让很多成年人也会汗颜。
最后是有着漂亮五官的男孩Matt,我自己是无神论,所以对宗教方面的问题不加妄言,是一个有原则的孩子,有了总理接见的经历,说不定以后会往政界发展了。
每个孩子都是珍宝,请别让他们蒙尘。
这个世界真的充满了痛苦,可是如果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一些帮助和支持,晚上睡觉都会有个好梦的吧。
(好吧,其实这压根不算影评,只是看到剧中那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就想到以前学的专业书上的内容,真的挺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