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伊藤健太郎玉城蒂娜秋田汐梨饭丰万理江
类型:爱情悬疑导演:井口升 状态:正片 年份:2019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豆瓣:5.5分热度:16 ℃ 时间:2024-06-11 19:32:40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恶之花》是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波德莱尔在19世纪末期处在资本主义矛盾持续激化的时期,深谙法国当下整个社会早已在精神上压抑不堪,在现实中奢靡沉沦。他对资产阶级生活的轻蔑与先天的忧郁孤傲,给他的作品赋予了既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消极、悲观与颓废,又有现实主义的罪恶与讽刺。
日本这部《恶之华》,借用了波德莱尔诗歌的原名,旨在探索日本初高中尚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们内心心理的浮躁与性的萌动。男主伊春日高男,迷恋法国著名诗人的《恶之花》,能在诗中深刻理解和体会波德莱尔的忧郁与痛苦,更能在自己的每日普通的生活中与其产生共鸣。
春日在发现和肯定自己变态猎奇的内心之前,他还是一个普通人。有着自己默默喜欢的女神,迷恋作品《恶之花》,过着普通的生活。然而同样内心痛苦与孤独的同班同学仲村,在碰到了潜意识里和自己一样病态的春日后,更加奋力追寻着自己内心想要达到的“彼岸”。春日与仲村,在春日偶然偷走自己女神的内衣恰巧被仲村看到之后,二人逐渐从接触到认识再到交心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慢慢正视并接纳了真实的自己的春日,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心充实感。他在仲村和曾经喜欢的女神面前,最终选择了灵魂相似的仲村,想和她一起前往心灵的“彼岸”。在这段青春的挣扎之中,恶之花的种子在二人心中悄然埋下,最终在枝繁叶茂时黑色花蕾盛然绽放。
童年一场闹剧在时过境迁之后,往事如烟屡屡消散。虽然罪恶之花的枯枝也已被深深埋藏,但对春日来说,往事却仍然如鲠在喉,只有回到过去直面过去,才能将这朵已然凋落的花瓣彻底放下。
最终春日找到了仲村,春日和仲村在海边嬉戏中打开心结放下过往。最后春日和象征未来的常磐一起,随着电车徐徐前进,消失在恶之花绽放的伊甸园。
这部电影找了个网站,大致性的看完了。因为是讲的学生叛逆期的行为举止,作为一个已经工作许久的过来人,最多也就是有些感触和怀念 ,谁曾经不是个中二少年,谁当年没有过叛逆想法和出格的事。
但我看完后,细细回味了一下,其实这部电影,充其量就是给那些年轻演员一个施展表演才能的机会。从个人感受来说,这几位演员演绎得 比较到位,确实做好了他们的本职工作。
电影的剧情,封闭落后的乡村环境造就了近乎变态扭曲的叛逆少女,加上性格懦弱男主,佐伯典型的耍小心机。对于经常看日剧的来说,这 其实都是日式常用的塑造角色个性的方式。女主极端扭曲,男主极端懦弱,两个人在偶尔的独处中发出真诚地微笑。通篇观感就是,极不舒 服的大部分时间添加少部分舒适的治愈时刻。有人会觉得很有心意,而其实,这是日式影片常用的拍摄手法,其实,毫无新意,这就好比导 演等于陪观众玩了最极端荡秋千的方式:把观众推到最远,让观众回到另一侧最远。讲真,真的很不舒服。
电影剧情展现出青少年对学校和父母的极端态度,这个我还是支持我们的政策态度:真别这么拍,影响很不好。
最后结尾,依然是常用的情景要素:大海、夕阳,这是再熟系不过的好结局的套路了。日式常用的治愈系唯美手法。几个人长大了,淡淡一 句:以后别来了。普通人。感触是有点的,感动也有点。工作久了,心累了,有时会怀念过去,女主那句善良的话,还是有点打动我的。感 动有点,调整完情绪再感受下这影片,真的很一般。
个人认为,其实演员的表现没有太拉低水准,但是的确是不太容易改成电影的作品。押见修造的漫画原作表现力主要体现在画工和分镜,剧情是次要的。n对于照搬漫画剧情的电影来说,还原和删减只会让原本就不太经得起推敲的剧情更令人感到迷茫。n由于是看过了两边原作很喜欢才来看的电影,所以是带着对于情节完全了解的前提观影,依然会感到剧情发展的生硬。n为何佐伯会对男主倾心?佐伯作为一个小镇里的“普通人”,到底过着怎样封闭的生活,她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和男主交往。少了佐伯日常生活的交代,这一切都让人难以理解。
佐伯好比是这个小镇里大家生活的常规,而佐和就是这个小镇的规则破坏者,期待着小镇里出现疯狂的人,期待着什么能够打破平静,期待着山岳的对面会有着怎样的世界。n高中的女主常磐又是如何与男主互相理解,高中的部分实在是删减得太多了,没有了前男友的剧情,常盘第一次和男主搭话以后,下次就带回自己家??什么心态,这么没有戒备心的女生大概不会存在。
常磐的出现在电影里是个谜,然而常盘对于男主来说是什么?可以说是佐伯和佐和的合体,外向会迎合朋友的个性,以及内外向往着推理故事情节,喜欢看书和写作与朋友格格不入的自己,这二者均有。所以对于男主春日来说,究竟在常磐身上看到了谁的影子,也只有他自己明白,都是自己曾经喜欢过的女生,仿佛象征着两种生活。然而,这二者却现在都在眼前,他也发自内心地想珍惜常磐这个女生。
可惜,这些在电影里,统统没有交代清楚。n说到最后,平淡的分镜和删减重要情节的剧情都让这部电影变得难以看懂。没错,即使是原作党也觉得不满。n原本的漫画作品有将近十卷,tv动画花了12集240分钟才讲完电影90分钟的剧情。而且对于原作来说,tv动画只做了一半多一些,也就意味着电影用30分钟又概括了150分钟左右的剧情。这么一来,后半段的剧情就变得驴头不对马嘴,原本安排的结尾,三人在沙滩上从互揍到互相解开心结,没有后半段剧情的铺垫,是不可能达到的结局。
所以,可惜了这部献给青春期少年少女们的作品,大家对漫画有兴趣的去看原作吧。押见修造老师的画工和分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借着电影的契机,时隔多年我再一次回顾了当初给我极大冲击的漫画原作。尽管四五年过去了,我也自认为有相当大的成长,但这次回顾给我的冲击力却也丝毫未减,《恶之华》确实是非常非常优秀的作品。作为一部残酷青春物语,不仅讲述了青春的疯狂与成长,也探讨了理想、希望与心之暗面。四位希望真实地活着却备受煎熬的少年少女,在交织之中互相刺痛、遍体鳞伤,经过漫长的时间洗礼,终于能够堂堂正正面对心中的「恶之花」。
说回到电影上面,电影确实拍的不行,导演选择了「初中篇」作为影片主体,并尽可能地将春日和仲村的放飞自我都呈现出来,显得异常猎奇中二,虽然漫画的「初中篇」确实也是这个感觉。但《恶之华》算是一部挺慢热的故事,有很长一段铺垫和塑造人物的过程,真正精彩的部分还是在「高中篇」,无论是在漫画分镜还是思想意境上,「高中篇」相对于「初中篇」都提升巨大,当然这也同样需要感谢「初中篇」做的良好铺垫。希望在看过电影后对故事和人物有些许共感的朋友,能够去看一看完整的漫画原作,我相信,一定是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P.S. 影片有挺多地方完全就是照着漫画分镜拍的,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非常忠于原作了。
接下来,我想谈谈春日高男、仲村佐和、佐伯奈奈子和常磐文心中的真实与幻影,也同样谈谈我内心的恶之花。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漫画原作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定的参考。
故事的初始舞台设定为一个群山环伺的小镇,特别还有一句话「四周的环境都沾满了铁锈」,封闭而颓唐的环境显然让躁动的少年少女无所适从,这也是所有事的诱因之一。普通初中生春日高男看似普通到毫不起眼,却受父亲的影响是一位文艺青年;好学生佐伯奈奈子长得漂亮成绩优异,是大家心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代表,但内心却想寻找更多个性;仲村佐和是公认的怪胎,受到大家的冷眼相待。这三位少年少女在表面上本不该有交集,但暗地里他们都因不被理解而寂寞孤独,春日的波德莱尔、佐伯被压抑的主见。至于仲村,她都真实地开始扭曲,甚至要被「恶之花」所吞噬,而春日和佐伯只是盲人摸象般地意识到「恶之花」而已。
我认为的恶之花,即是每个人心中的阴暗面。它是一只丑陋的凶狠怪物,共生在每个人的心里,一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所写的,叶藏在画自画像时,绘出的却是一张又一张的妖怪画。所有人都在喊着追求真善美,但这并没有说起来这么简单,光与暗本就是一体两面,只要人活着就无法否定「恶之花」。无法正视黑暗,就不要谈怀抱光明。
但很多人并不愿意接受丑陋而残缺的自己,对「恶之花」视而不见,成为了虚伪的伪善者。逃避「恶之花」却不妨碍它控制你,在故事里有两处这样的展现。其一,同学午餐费被偷了,有好事者开始造谣是仲村干的,大家都议论纷纷却没有人为仲村站出来说话,最终只有春日站出来为仲村辩解。等到第二天,春日一到学校就被其他人冷言冷语说他喜欢仲村,这时也只有佐伯站了出来,主动和春日说话打招呼。其二(这个电影里没有),夏日祭前春日父母带着春日去到处道歉,所有人都在暗示着他是不是仲村指使他做的一切,他只是被抓住把柄的小绵羊,春日听完大为震惊。而佐伯在跟警察自首放火后,在心理辅导处被暗示到你这么好的好学生,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威胁。只要你好好推脱,你就依然纯白,至于替你承担的人,那是他活该,这就是行事法则,世界就是这么可笑。
以上都是春日和佐伯的故事,而仲村呢?押见老师在故事的最后给了我们答案,仲村是天赋异禀的,她不仅正视着「恶之花」,她还能看见别人的「恶之花」,她还就这么真实地接受着它,毫不伪装地活着。所谓「合群」的人们拿不合群的借口针对她刺痛她,她努力抗争着,甚至将要被「恶之花」所吞噬,直到在讲桌下看到春日的秘密。
初中篇的三位主角。
佐伯奈奈子品学优良,作为反差是个清纯外表的欲女。其实从整篇来看,她对春日主动又包容,不论在什么状况下都尝试着去理解春日,甚至在最后剪了个与仲村一样的发型并希望春日停手。她渴望特立独行但也不走极端,她可能只做了一件出格的事,就是放火烧毁了春日和仲村的庇护所。她的扭曲来源于对仲村的嫉妒,不是对仲村本人的嫉妒而更多是由于春日。客观来讲,我觉得她从头至尾都是相当正面的形象,包容、正直、坚强。
春日高男抛开对文艺的热爱,还剩下什么,软弱、自以为是、甚至是无聊。他吞咽着波德莱尔带给他的冗杂情感,拙劣地模仿着。世界只给他一片混沌,他不能自己判断,只是随着仲村的选择走了下去。
仲村佐和,她的痛苦大于她感受到的其他一切。群山给不了她包容,父亲给不了她包容,学校也给不了,这就不是她应该属于的地方。春日尝试去包容她理解她,但春日并不真的理解她,他们俩所看所见是不同的道路。她同样是等待拯救的人,又怎么去拯救春日呢。其实春日需要被拯救吗?他只是茫然于波德莱尔的少年,不过假以时日总会成长。真正需要拯救的只有仲村佐和一个人,她在年纪尚轻时就面对自己的异化,在一无所是的自身,在容不下自己的城镇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她以为春日是她的救命稻草,却把他也拉入了深渊。
故事本该在春日在黑板自白后结束的,但并没有。飞溅的墨水把最关键的名字掩盖,又有证言说看到有外校人员在校外徘徊。谁都不知道真相,除了一眼就认出恶之花图案的佐伯以及发现脏衣服的春日父母,但他们都因为对春日的爱而选择隐瞒。犯下大错本已绝望的人却意外得到上天的饶恕,这不就是《罪与罚》嘛,自以为被选中的人只会更不断地试探,直至毁灭。
如何牢固地把自己和另一个人绑定,恋人友人可以,但都比不上共犯。佐伯始终不明白自己在如此包容下却为何还是求而不得,毕竟这又怎么是初中生能懂的呢。
他们淋上汽油,手拿打火机,在所有人面前大声控诉衰败小镇的封闭和伪善,同时也痛恨自己的平庸。在准备点火的那一刻,仲村将春日推了开来,或许是认识到她和他之间的鸿沟,或许是希望所爱的人能摆脱自己正常生活,她不可以带着他一起走。
仲村不像常磐一样有文学爱好,也不像佐伯一样愿意努力感受春日的一切,她的真实是天生的,她的痛苦来源于不为我们所知的过去。她其实需要一个能带着她离开的人,但春日只会巴巴地等着她的决定,她做了最后一次尝试,她对春日说带她山的那边。山的那边依旧是山,她所有的期望都落空了。上天确实待她不公,她生长在不适合她的地方,她的理想也落空了。而春日,她明白,他骨子里的文学刻印最终会将他带回正轨,她和他的目的地是不同的,但上天却总让我们对这样某个旅途的过客无法自拔。
闹剧散了,三家的家长领着三个犯了事儿的小孩搬出了小镇。春日从此一蹶不振,过去的一切成为了心中的梦魇。每日恍恍惚惚的就上了高中,这次他真的体会到,世界是一片灰色。直到偶然地在书店遇见了在看《恶之花》的常磐,文学是他的烙印,再怎么样掩盖也听得见它的悸动。他骨子里的文学刻印终于带他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而面对常磐,他知道他们本质是一致的,他们心中的缺口也是互补的,很多事情只是顺理成章罢了。
而偶然遇见的佐伯,她还是那么坚强,她早已返回自己该走的路上。见到恍惚的春日后,不禁对过往迷恋春日的自己感到可笑,生气地点醒了春日。
失去伪装的春日,终于在一个寒冷阴暗的夜晚正视了心中的 「恶之花」 ,也逐渐正视了自己与过往。
正视了自己对常磐的感情。他转身跑向常磐的所在,当着常磐男友的面大声表达了自己的情意,常磐终于等到了他的感情。
正视了家人。在回家之后大声地喊出了 「爸妈,我回来了」 ,曾处在崩溃边缘的家庭又找回了纽带。
正视了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和成长的小镇。在常磐的暗示与爷爷的病危下,他回到了小镇,亲戚指责是他让爷爷久郁成疾,他诚心诚意地低头道歉。在葬礼上偶遇佐伯的闺蜜木下,后知后觉的木下体会到了小镇的封闭与虚伪,为过去对他的诘责道了歉,并告诉了他仲村被母亲带走。
正视仲村佐和。过去的心结都解的七七八八了,只有仲村当年抛弃他的事实这片最大的阴影挥之不去。春日将所有的过去都袒露给了常磐,常磐虽受震惊却依然接受了他不堪回首的过去,甚至也接受了她作为仲村的替身而存在的事实。是常磐拯救了春日,春日给她带来了理解与支持,她用无论如何也并肩的决心回报给他。两人踏上了寻找仲村的旅途。
僻静的海边小食堂,终于见到了仲村佐和。她的头发变长了,也不戴眼睛了,安静的样子让人联想不起过去那个暴躁的红毛,只有在她那句冷冷的「好久不见」中依稀能看出一点点影子。春日在见到佐和起,宛若丢失了心神,这片阴影掐的他喘不过气来。常磐鼓起勇气,拦住并将佐和约了出来。
大海是温柔而包容的,佐和说每天这里的大海都把太阳拥入怀中,每天早上再把它放出来,多美啊。或许群山的确与佐和的相性不符,她本不该是那样子的。春日和佐和的默契还在,只是问起过去的事情,为什么把春日推下来的时候,她只推脱说我忘记了,说完就要离开。常磐冲上去哭着说道,「我觉得你们俩继续在一起生活,才是最好的结局」。佐和停了一下,继续离开,她早就知道她和春日根本没有结局,她在那场闹剧中才是最遍体鳞伤的那个。但事到如今,她发现连傻瓜春日都有人陪伴,也即将走出过去的阴霾。而她呢,「恶之花」还在支配着她,春日问她「你过得幸福吗?」,走不出过去又怎么幸福,她没有办法回答。
春日冲上去抱住了佐和,并给了佐和一个抱摔,那一刻仿佛所有的感情都宣泄而出,愤怒、悲伤、迷茫交织在一起,动起手来的肢体接触才是他们之间最深刻的交流,常磐也不能幸免。我不知道春日是否得到了答案,也并不知道他是否明白他与佐和终将陌路。对于过去,这是所有问题的核心。但对于现在,他知道佐和还好好地活着,尽管不堪但过去也不会消失,尽管不堪那也是和佐和所度过的无法取代的快乐时光,其他有什么重要呢。
心结解开了,三人聆听着起伏的海潮声,躺在沙滩上享受着时光。
佐和说「别再来找我了,过普通的生活吧」
春日回应道「谢谢」。
故事看到这里,我只有一个明确的感受,「青春,真的结束了」。无论我们的过去是好是坏,最终都将变成回忆的注脚。即使是像《恶之华》这样惨烈的青春,总有一天,当心结解开时,都将成为我们的财富。这不是春日一个人的故事,仲村佐和、佐伯奈奈子、常磐文,大家都有自己的苦恼与烦闷,因为这场风波交织在了一起,在其中互相伤害刺痛、嘶吼咆哮,但也最终成为每个人在成熟路上一份助力。能够深切体会自身苦痛和丑恶的人,是有才能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春日和常磐双双考到了东京,就读于文学系,过上了普通的日子。一天在睡梦中,春日见到了在阳光下宛如蒲公英般的「恶之花」,他不再害怕和恐惧,就这么静静地对视着。他梦见了自己顺利成为一名编辑,与常磐结婚生子家庭美满,常磐的小说获奖,两人激动地抱在一起庆祝;佐伯也顺利结婚生子,并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回到了小镇与木下重逢;佐和在海边的小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最终微笑着迎接了在小镇生活中与自己互相折磨的父亲。「无论怎样,我们最终都要与过去和解」。
完整的写完这篇,我也讶于我想说的竟然有这么多,《恶之华》对我的影响可能比我想得还深刻。我不是一个鸡汤作者,也不想刻意传播正能量。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恶之华》的四位主人公之一,可能我们大部分人不是坚强而正直的佐伯和常磐,我们像春日和仲村一样傲慢自大不断犯错,在一次又一次的矫枉过正中寻找自己的道路,我们很平庸,我们很丑恶。但尽管如此,我们也是不可替代的。
对于动画版,除了画风鬼畜,人物偏丑之外,确实是精良之作,特别是ED《 花-a last flower 》,希望有生之年吧。
关于仲村佐和,作为故事中最为核心的人物。但我们其实一点不了解她,她的痛苦或许来源于单亲家庭,或许来源于霸凌和歧视。但我们不知道她的过去,也不知道她的未来,她喜欢什么也一概不知,因此春日只能不断地犯下事来,以破坏的形式一点点接近她,毕竟他只在共犯时能够望见佐和的笑容。说起来,这也挺浪漫吧。
苏醒
蝴蝶:成人世界
我要我们在一起
解禁男女
密爱
恋恋笔记本
1980年代,北京。外贸公司业务员田丹(高飞...
播放指数:4904℃
《恶之花》是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波德莱尔在19世纪末期处在资本主义矛盾持续激化的时期,深谙法国当下整个社会早已在精神上压抑不堪,在现实中奢靡沉沦。他对资产阶级生活的轻蔑与先天的忧郁孤傲,给他的作品赋予了既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消极、悲观与颓废,又有现实主义的罪恶与讽刺。
日本这部《恶之华》,借用了波德莱尔诗歌的原名,旨在探索日本初高中尚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们内心心理的浮躁与性的萌动。男主伊春日高男,迷恋法国著名诗人的《恶之花》,能在诗中深刻理解和体会波德莱尔的忧郁与痛苦,更能在自己的每日普通的生活中与其产生共鸣。
春日在发现和肯定自己变态猎奇的内心之前,他还是一个普通人。有着自己默默喜欢的女神,迷恋作品《恶之花》,过着普通的生活。然而同样内心痛苦与孤独的同班同学仲村,在碰到了潜意识里和自己一样病态的春日后,更加奋力追寻着自己内心想要达到的“彼岸”。春日与仲村,在春日偶然偷走自己女神的内衣恰巧被仲村看到之后,二人逐渐从接触到认识再到交心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慢慢正视并接纳了真实的自己的春日,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心充实感。他在仲村和曾经喜欢的女神面前,最终选择了灵魂相似的仲村,想和她一起前往心灵的“彼岸”。在这段青春的挣扎之中,恶之花的种子在二人心中悄然埋下,最终在枝繁叶茂时黑色花蕾盛然绽放。
童年一场闹剧在时过境迁之后,往事如烟屡屡消散。虽然罪恶之花的枯枝也已被深深埋藏,但对春日来说,往事却仍然如鲠在喉,只有回到过去直面过去,才能将这朵已然凋落的花瓣彻底放下。
最终春日找到了仲村,春日和仲村在海边嬉戏中打开心结放下过往。最后春日和象征未来的常磐一起,随着电车徐徐前进,消失在恶之花绽放的伊甸园。
这部电影找了个网站,大致性的看完了。因为是讲的学生叛逆期的行为举止,作为一个已经工作许久的过来人,最多也就是有些感触和怀念 ,谁曾经不是个中二少年,谁当年没有过叛逆想法和出格的事。
但我看完后,细细回味了一下,其实这部电影,充其量就是给那些年轻演员一个施展表演才能的机会。从个人感受来说,这几位演员演绎得 比较到位,确实做好了他们的本职工作。
电影的剧情,封闭落后的乡村环境造就了近乎变态扭曲的叛逆少女,加上性格懦弱男主,佐伯典型的耍小心机。对于经常看日剧的来说,这 其实都是日式常用的塑造角色个性的方式。女主极端扭曲,男主极端懦弱,两个人在偶尔的独处中发出真诚地微笑。通篇观感就是,极不舒 服的大部分时间添加少部分舒适的治愈时刻。有人会觉得很有心意,而其实,这是日式影片常用的拍摄手法,其实,毫无新意,这就好比导 演等于陪观众玩了最极端荡秋千的方式:把观众推到最远,让观众回到另一侧最远。讲真,真的很不舒服。
电影剧情展现出青少年对学校和父母的极端态度,这个我还是支持我们的政策态度:真别这么拍,影响很不好。
最后结尾,依然是常用的情景要素:大海、夕阳,这是再熟系不过的好结局的套路了。日式常用的治愈系唯美手法。几个人长大了,淡淡一 句:以后别来了。普通人。感触是有点的,感动也有点。工作久了,心累了,有时会怀念过去,女主那句善良的话,还是有点打动我的。感 动有点,调整完情绪再感受下这影片,真的很一般。
个人认为,其实演员的表现没有太拉低水准,但是的确是不太容易改成电影的作品。押见修造的漫画原作表现力主要体现在画工和分镜,剧情是次要的。n对于照搬漫画剧情的电影来说,还原和删减只会让原本就不太经得起推敲的剧情更令人感到迷茫。n由于是看过了两边原作很喜欢才来看的电影,所以是带着对于情节完全了解的前提观影,依然会感到剧情发展的生硬。n为何佐伯会对男主倾心?佐伯作为一个小镇里的“普通人”,到底过着怎样封闭的生活,她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和男主交往。少了佐伯日常生活的交代,这一切都让人难以理解。
佐伯好比是这个小镇里大家生活的常规,而佐和就是这个小镇的规则破坏者,期待着小镇里出现疯狂的人,期待着什么能够打破平静,期待着山岳的对面会有着怎样的世界。n高中的女主常磐又是如何与男主互相理解,高中的部分实在是删减得太多了,没有了前男友的剧情,常盘第一次和男主搭话以后,下次就带回自己家??什么心态,这么没有戒备心的女生大概不会存在。
常磐的出现在电影里是个谜,然而常盘对于男主来说是什么?可以说是佐伯和佐和的合体,外向会迎合朋友的个性,以及内外向往着推理故事情节,喜欢看书和写作与朋友格格不入的自己,这二者均有。所以对于男主春日来说,究竟在常磐身上看到了谁的影子,也只有他自己明白,都是自己曾经喜欢过的女生,仿佛象征着两种生活。然而,这二者却现在都在眼前,他也发自内心地想珍惜常磐这个女生。
可惜,这些在电影里,统统没有交代清楚。n说到最后,平淡的分镜和删减重要情节的剧情都让这部电影变得难以看懂。没错,即使是原作党也觉得不满。n原本的漫画作品有将近十卷,tv动画花了12集240分钟才讲完电影90分钟的剧情。而且对于原作来说,tv动画只做了一半多一些,也就意味着电影用30分钟又概括了150分钟左右的剧情。这么一来,后半段的剧情就变得驴头不对马嘴,原本安排的结尾,三人在沙滩上从互揍到互相解开心结,没有后半段剧情的铺垫,是不可能达到的结局。
所以,可惜了这部献给青春期少年少女们的作品,大家对漫画有兴趣的去看原作吧。押见修造老师的画工和分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借着电影的契机,时隔多年我再一次回顾了当初给我极大冲击的漫画原作。尽管四五年过去了,我也自认为有相当大的成长,但这次回顾给我的冲击力却也丝毫未减,《恶之华》确实是非常非常优秀的作品。作为一部残酷青春物语,不仅讲述了青春的疯狂与成长,也探讨了理想、希望与心之暗面。四位希望真实地活着却备受煎熬的少年少女,在交织之中互相刺痛、遍体鳞伤,经过漫长的时间洗礼,终于能够堂堂正正面对心中的「恶之花」。
说回到电影上面,电影确实拍的不行,导演选择了「初中篇」作为影片主体,并尽可能地将春日和仲村的放飞自我都呈现出来,显得异常猎奇中二,虽然漫画的「初中篇」确实也是这个感觉。但《恶之华》算是一部挺慢热的故事,有很长一段铺垫和塑造人物的过程,真正精彩的部分还是在「高中篇」,无论是在漫画分镜还是思想意境上,「高中篇」相对于「初中篇」都提升巨大,当然这也同样需要感谢「初中篇」做的良好铺垫。希望在看过电影后对故事和人物有些许共感的朋友,能够去看一看完整的漫画原作,我相信,一定是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P.S. 影片有挺多地方完全就是照着漫画分镜拍的,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非常忠于原作了。
接下来,我想谈谈春日高男、仲村佐和、佐伯奈奈子和常磐文心中的真实与幻影,也同样谈谈我内心的恶之花。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漫画原作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定的参考。
故事的初始舞台设定为一个群山环伺的小镇,特别还有一句话「四周的环境都沾满了铁锈」,封闭而颓唐的环境显然让躁动的少年少女无所适从,这也是所有事的诱因之一。普通初中生春日高男看似普通到毫不起眼,却受父亲的影响是一位文艺青年;好学生佐伯奈奈子长得漂亮成绩优异,是大家心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代表,但内心却想寻找更多个性;仲村佐和是公认的怪胎,受到大家的冷眼相待。这三位少年少女在表面上本不该有交集,但暗地里他们都因不被理解而寂寞孤独,春日的波德莱尔、佐伯被压抑的主见。至于仲村,她都真实地开始扭曲,甚至要被「恶之花」所吞噬,而春日和佐伯只是盲人摸象般地意识到「恶之花」而已。
什么是「恶之花」?
我认为的恶之花,即是每个人心中的阴暗面。它是一只丑陋的凶狠怪物,共生在每个人的心里,一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所写的,叶藏在画自画像时,绘出的却是一张又一张的妖怪画。所有人都在喊着追求真善美,但这并没有说起来这么简单,光与暗本就是一体两面,只要人活着就无法否定「恶之花」。无法正视黑暗,就不要谈怀抱光明。
但很多人并不愿意接受丑陋而残缺的自己,对「恶之花」视而不见,成为了虚伪的伪善者。逃避「恶之花」却不妨碍它控制你,在故事里有两处这样的展现。其一,同学午餐费被偷了,有好事者开始造谣是仲村干的,大家都议论纷纷却没有人为仲村站出来说话,最终只有春日站出来为仲村辩解。等到第二天,春日一到学校就被其他人冷言冷语说他喜欢仲村,这时也只有佐伯站了出来,主动和春日说话打招呼。其二(这个电影里没有),夏日祭前春日父母带着春日去到处道歉,所有人都在暗示着他是不是仲村指使他做的一切,他只是被抓住把柄的小绵羊,春日听完大为震惊。而佐伯在跟警察自首放火后,在心理辅导处被暗示到你这么好的好学生,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威胁。只要你好好推脱,你就依然纯白,至于替你承担的人,那是他活该,这就是行事法则,世界就是这么可笑。
以上都是春日和佐伯的故事,而仲村呢?押见老师在故事的最后给了我们答案,仲村是天赋异禀的,她不仅正视着「恶之花」,她还能看见别人的「恶之花」,她还就这么真实地接受着它,毫不伪装地活着。所谓「合群」的人们拿不合群的借口针对她刺痛她,她努力抗争着,甚至将要被「恶之花」所吞噬,直到在讲桌下看到春日的秘密。
通向毁灭之路
初中篇的三位主角。
佐伯奈奈子品学优良,作为反差是个清纯外表的欲女。其实从整篇来看,她对春日主动又包容,不论在什么状况下都尝试着去理解春日,甚至在最后剪了个与仲村一样的发型并希望春日停手。她渴望特立独行但也不走极端,她可能只做了一件出格的事,就是放火烧毁了春日和仲村的庇护所。她的扭曲来源于对仲村的嫉妒,不是对仲村本人的嫉妒而更多是由于春日。客观来讲,我觉得她从头至尾都是相当正面的形象,包容、正直、坚强。
春日高男抛开对文艺的热爱,还剩下什么,软弱、自以为是、甚至是无聊。他吞咽着波德莱尔带给他的冗杂情感,拙劣地模仿着。世界只给他一片混沌,他不能自己判断,只是随着仲村的选择走了下去。
仲村佐和,她的痛苦大于她感受到的其他一切。群山给不了她包容,父亲给不了她包容,学校也给不了,这就不是她应该属于的地方。春日尝试去包容她理解她,但春日并不真的理解她,他们俩所看所见是不同的道路。她同样是等待拯救的人,又怎么去拯救春日呢。其实春日需要被拯救吗?他只是茫然于波德莱尔的少年,不过假以时日总会成长。真正需要拯救的只有仲村佐和一个人,她在年纪尚轻时就面对自己的异化,在一无所是的自身,在容不下自己的城镇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她以为春日是她的救命稻草,却把他也拉入了深渊。
故事本该在春日在黑板自白后结束的,但并没有。飞溅的墨水把最关键的名字掩盖,又有证言说看到有外校人员在校外徘徊。谁都不知道真相,除了一眼就认出恶之花图案的佐伯以及发现脏衣服的春日父母,但他们都因为对春日的爱而选择隐瞒。犯下大错本已绝望的人却意外得到上天的饶恕,这不就是《罪与罚》嘛,自以为被选中的人只会更不断地试探,直至毁灭。
如何牢固地把自己和另一个人绑定,恋人友人可以,但都比不上共犯。佐伯始终不明白自己在如此包容下却为何还是求而不得,毕竟这又怎么是初中生能懂的呢。
他们淋上汽油,手拿打火机,在所有人面前大声控诉衰败小镇的封闭和伪善,同时也痛恨自己的平庸。在准备点火的那一刻,仲村将春日推了开来,或许是认识到她和他之间的鸿沟,或许是希望所爱的人能摆脱自己正常生活,她不可以带着他一起走。
仲村不像常磐一样有文学爱好,也不像佐伯一样愿意努力感受春日的一切,她的真实是天生的,她的痛苦来源于不为我们所知的过去。她其实需要一个能带着她离开的人,但春日只会巴巴地等着她的决定,她做了最后一次尝试,她对春日说带她山的那边。山的那边依旧是山,她所有的期望都落空了。上天确实待她不公,她生长在不适合她的地方,她的理想也落空了。而春日,她明白,他骨子里的文学刻印最终会将他带回正轨,她和他的目的地是不同的,但上天却总让我们对这样某个旅途的过客无法自拔。
救赎与和解
闹剧散了,三家的家长领着三个犯了事儿的小孩搬出了小镇。春日从此一蹶不振,过去的一切成为了心中的梦魇。每日恍恍惚惚的就上了高中,这次他真的体会到,世界是一片灰色。直到偶然地在书店遇见了在看《恶之花》的常磐,文学是他的烙印,再怎么样掩盖也听得见它的悸动。他骨子里的文学刻印终于带他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而面对常磐,他知道他们本质是一致的,他们心中的缺口也是互补的,很多事情只是顺理成章罢了。
而偶然遇见的佐伯,她还是那么坚强,她早已返回自己该走的路上。见到恍惚的春日后,不禁对过往迷恋春日的自己感到可笑,生气地点醒了春日。
失去伪装的春日,终于在一个寒冷阴暗的夜晚正视了心中的 「恶之花」 ,也逐渐正视了自己与过往。
正视了自己对常磐的感情。他转身跑向常磐的所在,当着常磐男友的面大声表达了自己的情意,常磐终于等到了他的感情。
正视了家人。在回家之后大声地喊出了 「爸妈,我回来了」 ,曾处在崩溃边缘的家庭又找回了纽带。
正视了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和成长的小镇。在常磐的暗示与爷爷的病危下,他回到了小镇,亲戚指责是他让爷爷久郁成疾,他诚心诚意地低头道歉。在葬礼上偶遇佐伯的闺蜜木下,后知后觉的木下体会到了小镇的封闭与虚伪,为过去对他的诘责道了歉,并告诉了他仲村被母亲带走。
正视仲村佐和。过去的心结都解的七七八八了,只有仲村当年抛弃他的事实这片最大的阴影挥之不去。春日将所有的过去都袒露给了常磐,常磐虽受震惊却依然接受了他不堪回首的过去,甚至也接受了她作为仲村的替身而存在的事实。是常磐拯救了春日,春日给她带来了理解与支持,她用无论如何也并肩的决心回报给他。两人踏上了寻找仲村的旅途。
僻静的海边小食堂,终于见到了仲村佐和。她的头发变长了,也不戴眼睛了,安静的样子让人联想不起过去那个暴躁的红毛,只有在她那句冷冷的「好久不见」中依稀能看出一点点影子。春日在见到佐和起,宛若丢失了心神,这片阴影掐的他喘不过气来。常磐鼓起勇气,拦住并将佐和约了出来。
大海是温柔而包容的,佐和说每天这里的大海都把太阳拥入怀中,每天早上再把它放出来,多美啊。或许群山的确与佐和的相性不符,她本不该是那样子的。春日和佐和的默契还在,只是问起过去的事情,为什么把春日推下来的时候,她只推脱说我忘记了,说完就要离开。常磐冲上去哭着说道,「我觉得你们俩继续在一起生活,才是最好的结局」。佐和停了一下,继续离开,她早就知道她和春日根本没有结局,她在那场闹剧中才是最遍体鳞伤的那个。但事到如今,她发现连傻瓜春日都有人陪伴,也即将走出过去的阴霾。而她呢,「恶之花」还在支配着她,春日问她「你过得幸福吗?」,走不出过去又怎么幸福,她没有办法回答。
春日冲上去抱住了佐和,并给了佐和一个抱摔,那一刻仿佛所有的感情都宣泄而出,愤怒、悲伤、迷茫交织在一起,动起手来的肢体接触才是他们之间最深刻的交流,常磐也不能幸免。我不知道春日是否得到了答案,也并不知道他是否明白他与佐和终将陌路。对于过去,这是所有问题的核心。但对于现在,他知道佐和还好好地活着,尽管不堪但过去也不会消失,尽管不堪那也是和佐和所度过的无法取代的快乐时光,其他有什么重要呢。
心结解开了,三人聆听着起伏的海潮声,躺在沙滩上享受着时光。
佐和说「别再来找我了,过普通的生活吧」
春日回应道「谢谢」。
故事看到这里,我只有一个明确的感受,「青春,真的结束了」。无论我们的过去是好是坏,最终都将变成回忆的注脚。即使是像《恶之华》这样惨烈的青春,总有一天,当心结解开时,都将成为我们的财富。这不是春日一个人的故事,仲村佐和、佐伯奈奈子、常磐文,大家都有自己的苦恼与烦闷,因为这场风波交织在了一起,在其中互相伤害刺痛、嘶吼咆哮,但也最终成为每个人在成熟路上一份助力。能够深切体会自身苦痛和丑恶的人,是有才能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春日和常磐双双考到了东京,就读于文学系,过上了普通的日子。一天在睡梦中,春日见到了在阳光下宛如蒲公英般的「恶之花」,他不再害怕和恐惧,就这么静静地对视着。他梦见了自己顺利成为一名编辑,与常磐结婚生子家庭美满,常磐的小说获奖,两人激动地抱在一起庆祝;佐伯也顺利结婚生子,并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回到了小镇与木下重逢;佐和在海边的小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最终微笑着迎接了在小镇生活中与自己互相折磨的父亲。「无论怎样,我们最终都要与过去和解」。
一点感想
完整的写完这篇,我也讶于我想说的竟然有这么多,《恶之华》对我的影响可能比我想得还深刻。我不是一个鸡汤作者,也不想刻意传播正能量。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恶之华》的四位主人公之一,可能我们大部分人不是坚强而正直的佐伯和常磐,我们像春日和仲村一样傲慢自大不断犯错,在一次又一次的矫枉过正中寻找自己的道路,我们很平庸,我们很丑恶。但尽管如此,我们也是不可替代的。
对于动画版,除了画风鬼畜,人物偏丑之外,确实是精良之作,特别是ED《 花-a last flower 》,希望有生之年吧。
关于仲村佐和,作为故事中最为核心的人物。但我们其实一点不了解她,她的痛苦或许来源于单亲家庭,或许来源于霸凌和歧视。但我们不知道她的过去,也不知道她的未来,她喜欢什么也一概不知,因此春日只能不断地犯下事来,以破坏的形式一点点接近她,毕竟他只在共犯时能够望见佐和的笑容。说起来,这也挺浪漫吧。